工業互聯網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8: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互聯網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 互聯網金融發展淺議 淺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淺議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之辯 互聯網思維下全媒體出版的內涵 體驗經濟與“互聯網+”內涵及比較 “互聯網+教學”:內涵、特征、優勢及挑戰 “互聯網+旅游”的內涵與競爭力 “互聯網+課程”理念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淺議互聯網時代的網絡財務 淺議加強互聯網虛擬社區管理 淺議期刊基于互聯網的品牌延伸 淺議互聯網與執政資源 淺議移動互聯網發展技術與安全分析 淺議互聯網原創視頻作品的版權保護 淺議互聯網時代高校保密工作 “互聯網+”下的市場營銷淺議 “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創新淺議 互聯網+下的職業教育發展淺議 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淺議 淺議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技術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通信科學技術名詞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2015年3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EB/OL].(2015-04-17)[2015-04-25]..
[4] 于揚:所有傳統和服務應該被互聯網改變[EB/OL]. (2012-11-14)[2015-03-20]. .
[6]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做好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EB/OL]. (2015-03-31)[2015-04-25]..
[7] 工業4.0 [EB/OL]. [2015-04-25]http://.
篇2
推進“互聯網+”到底有怎樣的意義?
從國際上看,中國提出“一路一帶”,提出發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設立投資銀行等思路和具體措施,“互聯網+”也可以認為是對國際產業發展方向的回應。比如美國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德國提出了工業4.0,中國版的產業規劃是否就是“互聯網+”呢?當然“互聯網+”的涵義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工業4.0都不太一樣,但是可以認為是一個概念。
創新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做創新鏈,比如有接觸式創新、跨越式創新、持久式創新,其中有一個創新就是概念引領式的創新。比如修一條高速公路做一撥產業,有了4G概念做一撥產業,都叫做引領式創新。只要有一個核心的概念,通過概念引領,就可以創新,“互聯網+”通過對中國經濟的提升,可以和美國級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級的工業4.0并駕齊驅,在發展過程中,甚至可能還有超越之勢。
“互聯網+”的內涵是什么?
不論是馬化騰最先提出來的“互聯網+”,還是阿里巴巴快速推出的“互聯網+”的行業報告,“互聯網+”都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加”,像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互聯網+衛生等等,簡單的加只是一個“物理版”,真正的“互聯網+”,需要的是“跨越版”,而不是把這兩個行業簡單的貼在一起,也就是說需要有化學反應。如果說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進行物理反應,中間可能存在沒法置換,如果說是化學反應,就會有一些要素進行了重組。因此只有互聯網對傳統的制造業、服務業、還有金融產業能進行要素重組,那么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
比如現在的交通行業,目前的行業焦點是嘀嘀打車的問題,或者是其他的專車問題,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牽扯到化學反應,可能正是由于互聯網的介入,就要把出租專營幾百年來的這種制度和形式給打破。對現代出租的專營制度進行一個重新的設計,這就是“互聯網+”。
詳細來說,整個出租車行業的管制過去一直都有,世界各地也都有,管制的目的是要加強出租車和顧客之間的信任度。有了互聯網以后,“互聯網+”行業的管制,使這種信任自然而然的生成了。無論是出租車還是專車,司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資料都被互聯網詳細備案,建立了信任方式,過去的專賣、專營制度下的經營方式可能會被瓦解。所以“互聯網+”一定是化學反應,會對行業內原來的要素進行各種重組,而不簡單是物理反應。
關于“互聯網+”的主體
中國的“互聯網+”可能是用戶行為導致的“互聯網+”,而不是生產導向的結果。德國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的出發點都是用互聯網做原來的供應,是生產方式變化了,不是從廠商的角度出發。而中國的“互聯網+”,不管是小米公司、阿里巴巴還是騰訊公司所做的,中國的“互聯網+”一定是從消費者出發,把消費者的行為規律重新挖掘,規律重新挖掘以后,大公司拿到對整個產業的定價權,據此來重組和定義,這是中國“互聯網+”的目的。
篇3
關鍵詞: 工業互聯網;SDN;虛擬化
1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互聯網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逐步向工業領域滲透,一系列新的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
不同國家在信息和工業領域的基礎不同,發展需求各異,對于互聯網與工業/產業深度融合的認識也不同。即使是對工業互聯網內涵的認識,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也不完全一致。IIC將工業互聯網定義為:為了商業收入轉型,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使能智能工業操作的,連接物、機器、計算機與人的互聯網[1]。而AII定義: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2]。顯然兩個定義顯示出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各有側重,但兩者都一致認為廣泛連接、泛在互聯的網絡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
2 工業互聯網不會是一個全新的物理網絡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種業務建一個網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過去,運營商為減少同時建設和運營多個網絡的成本,一直在探索在同一個物理網絡上承載多種業務和服務,各種虛擬專用網(VPN)、Overlay技術得到了大量應用,近年來大熱的軟件定義網絡(SDN)和虛擬化技術,更是讓網絡通用能力與具體業務要求去耦合成為可能。在這種趨勢下,工業互聯網單獨成網既是逆技術潮流而行,也是資源的浪費。
同時,工業互聯網的業務特性決定了不會出現獨立的工業互聯網物理專網。工業互聯網的業務模式可歸納為4種,分別是: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
4種業務模式連接對象包含了人、工廠、機器和互聯網平臺等,接入方式包括個人撥號、企業寬帶、移動蜂窩和區域無線連接等,帶寬需求從物聯網智能模塊的窄帶到虛擬現實(VR)協同設計的超寬帶。如此復雜的網絡需求情況,現有的任何單個網絡均無法滿足;而如果要重新建設一個完全滿足所有工業互聯網業務需求的網絡,其投資力度、建設規模和管理復雜度都將是巨大的,且產出預期并不明朗。
3 工業互聯網沖擊現有網絡架構
工業互聯網以互聯網、物聯網、移動網以及新型專網為基礎,通過SDN、虛擬化等技術整合各個網絡的資源,以業務為驅動構建而成。工業互聯網業務的復雜性決定了支撐網絡的復雜和多元,工業互聯網突破了傳統公眾互聯網與企業網的邊界,改變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分布,對通信網絡架構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3.1 工業互聯網延伸了網絡范圍
傳統網絡結構中,企業自主建設維護的工廠內網和運營商提供服務的公眾網涇渭分明,工廠內支撐辦公信息化的信息技術(IT)網絡和支撐生產的操作技術(OT)網絡也相互隔離。工業互聯網打破了這些界線,其網絡將由工廠內網和工廠外網組成。
從業務發展看,個性化定制、協同化制造等業務將工廠內網絡打開,為滿足生產制造的遠程控制、監測、操作需求,封閉的OT網絡需具備更強的互聯互通能力,IT系統的云化使企業IT網絡與互聯網結合更為緊密。
從技術上看,工業網絡有著更高的信息化和信息采集需求,5G等技術工業適配能力的提升,讓原有公眾網絡有機會滲透至工廠生產環節并提供服務;SDN等技術的成熟,也讓運營商看到了通過提供高質量VPN和網絡分片替代企業專網的可能。
從產業上看,思科等通信企業逐步向工廠內網絡滲透,西門子等工業網絡提供商出于業務互聯網化發展訴求,也在主動開放工廠內網絡。支撐工業互聯網的通信網絡,將突破原有企業網絡接入點邊界,延伸到工業企業內部,極大地擴展了網絡范圍。
3.2 工業互聯網改變了網絡“造血機制”
傳統網絡中,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是信息服務的源頭,是互聯網的“造血中心”,實現信息匯集是運營商設計網絡架構時的考慮重點。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信息推送需求,從大型“造血中心”向“末梢”的信息傳輸效率太低,因此在靠近“末梢”的地方出現了大量“儲血點”,用以增加服務提供節點,縮短傳輸路徑,提升服務效率。城域網的信息服務能力需要提升,網絡架構也要進行相應調整。隨著工業企業信息化進程的推進,未來將出現大量的“造血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將產生大量有r值、高敏感的數據,主要用于企業生產流程的優化、企業間的相互協調,這種多服務于自己,少服務于公眾的高信息安全要求,決定了這部分數據不會集中到某個大型造血中心,而是在本地造血點進行存儲、分析,并向外提供服務。這種新的互聯網造血分布,將對網絡架構產生根本性影響,改變圍繞骨干網和骨干節點構建網絡的路線,IDC和企業數據中心(EDC)的建設理念和布局思路都將需要調整,城域網、接入網以及微數據中心將在互聯網信息服務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3.3 工業互聯網提升了網絡性能要求
工業互聯網對通信網絡最直接的影響是提出了更高的網絡需求,簡單概括就是需要支持百億終端、百萬用戶、百級平面的業務發展。百億終端接入是指,未來智能工業產品和裝備――包括智能汽車、家電、機械、儀表及各種智能部件等――的數量將達到百億級水平,網絡需滿足工業互聯網海量智能工業產品聯接、信息交互的服務需求。百萬用戶是指,工業企業利用網絡開展監測、控制等對隔離和安全要求比較高的業務,需要進行用戶隔離,網絡能夠支持百萬級的VPN隔離。百級平面是指,網絡具備“多租戶”能力,每個業務平面是一張具備完整網絡管理、控制和數據傳輸能力的網絡,能夠為一類業務或一個超大型企業提供完全自主控制管理的網絡。
4 結束語
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是技術和產業發展推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將沖擊通信網絡原有的技術架構和發展模式。擴大延伸的網絡范圍、全新的網絡信息節點分布、百級到百億級網絡業務需求都將深刻地改變通信網絡架構,以開放化、虛擬化、智能化、融合化為發展方向的SDN、5G、窄帶物聯網(NB-IoT)、IPv6等網絡技術將在工業互聯網中廣泛應用。與移動蜂窩網絡代際分明的演進路徑不同,互聯網成長史告訴我們,互聯網從來不按“劇本”發展,但可以預見工業互聯網將成為通信網絡發展的重要契機和助力,成為重構通信網絡架構的起點。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互聯網+;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3-0101-02
引言
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概念,政府將制訂 “互聯網+”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會計信息化經過了2.0 時代進入到協同交互的 3.0 時代、工業 4.0 時代,企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互聯網 +”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信息化也同樣面臨著新的發展方向。
一、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的內涵
管理會計是企業進行精細管理和價值創造的重要工具。“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內部之間、內部和外部之間都在實施著精細化的管理,“互聯網+”時代對企業精細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隨著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外部間的互聯互通,精細管理已由企業內部擴展至企業的整個供應鏈。企業互聯網化加速財務工作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并在融合過程中逐漸強化內部控制和流動性管理。基于責任中心會計,集聚企業內部的“小數據”與互聯網“大數據”,內部管理報告的內涵將進一步豐富,為管理會計價值最大化提供可能。
二、“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新發展
在云計算、大數據背景下,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集團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以流動性管理為支撐的營運資本管理的核心,財務績效評價、會計責任中心,基于大數據和決策分析的內部報告是企業的“互聯網+”應用管理會計發展的新趨勢。
(一)云計算的發展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運用催生出新的管理工具和業務模式。企業的財務部門參與到業務活動中來,使傳統的“財務業務一體化”、“三流合一”真正成為可能。比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促進財務體系的再設計,推動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分離,為財務職能轉型提供基礎;互聯網技術手段與傳統企業的融合可以促進互聯網企業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新技術的發展是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助推劑。
(二)互聯網促進整個價值鏈條的流動性管理
傳統企業現金流管理中的結算管理主要集中于內部的現金流管理。企業通過采用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使得企業內部開發出上游和下游供應商以及經銷商對流動性管理的產業鏈。“互聯網+”金融的大力發展,要求企業能夠實時實現對應收應付賬款、庫存現金等運營資本的監控。企業通過管理和優化資金周轉期,實現對資金的實時預測與預警分析,確保企業具備較充足的資金量以及良好的償債能力,同時能夠為管理層做出合理決策提供依據。隨著未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管理會計不僅可在投融資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可在經營決策等活動中充分發揮價值創造的作用。
(三)大數據時代提升管理會計的數據價值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內涵與模式發生巨大變革。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一方面使得會計核算重復工作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促使財務人員的職能分工由傳統會計核算向管理會計職能轉變。財務管理工作逐步向企業業務領域延伸和滲透,并收集、分析、處理業務領域中的數據,從而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更加有效、更加精細化的信息。管理會計的作用在于通過對企業內外部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以及當前的財務狀況等信息,從而為管理層作出科學決策提供合理依據。大數據在管理會計工作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越來越顯著。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應該如何收集、處理、應用數據,才能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功能呢?首先,建立數據收集系統。企業建立的數據收集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建立企業歷史數據收集處理系統與當前數據收集處理系統。企業對內部的數據收集不僅包括財務數據,還包括業務領域中的數據。第二,建立行業數據收集系統。企業通過對行業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能夠獲取信息,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第三,建立其他數據收集系統。利用互聯網等媒介平臺收集宏觀動態等信息。其次,數據處理階段。該階段主要是搭建數據管理的框架。最后,科學合理地應用數據。企業科學合理地應用數據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價值增長,如何充分合理地應用數據也是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管理會計是一個從數據收集到做出決策的過程。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推動精細化管理;第二,提供決策支持;第三,強調預測的價值。
(四)企業需積極塑造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
“互聯網+”時代,企業不僅需要積極轉型,管理會計的發展同樣要求財務人員積極轉型。“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人才的社會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企業應積極塑造復合型的管理會計人才,從而滿足日益變化的管理會計實務操作新需求。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團隊的構建是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全面推進的重要保障。企業應從以下兩方面積極培養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一方面,企業需要培養財務人員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會計實務操作技能,提高財務人員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培訓,促進財務人員知識結構層次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轉變,使其工作重心由會計核算轉向會計信息分析和財務管理,從而真正實現會計核算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積極塑造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也是管理會計信息化未來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任麗瑛.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的新發展[J].財會學習,2016,(8).
[2] 徐海寧.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新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9).
[3] 張秀珍,王建偉.“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0).
篇5
不少專家認為,互聯網+是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升級版,而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阿里巴巴《互聯網+研究報告》認為,“互聯網+”在內涵上根本區隔于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義了信息化。同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在未來1-2年打造互聯網汽車,是對應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現實詮釋。
阿里研究院的報告認為,“互聯網+”在內涵上根本區隔于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義了信息化。“傳統講的信息化沒有釋放出信息和數據的流動性,而互聯網作為信息處理成本最低的基礎設施,其開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將使信息和數據動起來轉化成巨大生產力,成為社會財富增長的新源泉。
互聯網+金融醞釀出了近年來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金融。以2011年央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為標志,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規范發展的軌道。2013年至今,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P2P網絡借貸平臺、網絡眾籌等新型業態起步,第一家專業網絡保險公司獲批,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設施和行業形態明顯邁上臺階。截至2014年底,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80,76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50.3%;全國范圍內活躍的P2P網上借貸平臺1,575家,貸款余額1,036億元;眾籌融資平臺116家,一年新增平臺78家,眾籌融資金額超過9億元。
互聯網技術滲透積累的海量用戶和金融行業的結合發展造就了互聯網金融快速崛起的奇跡,沖擊著傳統金融業。隨著互聯網技術終端的日益普及,讓金融民主化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
“互聯網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報告說。
報告建議,“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改造后的在線化、數據化,其前提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互聯網+”仰賴的新基礎設施,可以概括為云(云計算和大數據基礎設施)、網(互聯網和物聯網)、端(直接服務個人的設備)三部分,這三個領域的推進將決定互聯網+計劃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效率和深度。
互聯網金融填補了市場空缺
互聯網+金融不僅提升金融基礎設施水平,增加國家金融競爭力,還填補了缺失市場,帶來增量變革。從理論上看,市場在達到帕累托最優之前都有一個帕累托改進過程。互聯網+金融創新完全符合帕累托改進的情形――在不損害傳統金融機構及市場參與者利益的同時,給至少一個市場參與者帶來增量利益。互聯網+金融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從而填補缺失市場。
波士頓咨詢(BCG)2013年全球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由于投資渠道缺乏,超過30%的中國消費者會將收入的20%以上投入儲蓄,這一數字在其他國家往往不到10%。這些龐大的、未能在傳統金融行業中得到充分滿足的需求,構成了“中國特色”的金融抑制,也成了激發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源動力。如果將中國6億網民按收入水平和網絡金融接受程度劃分,傳統金融機構關注家庭月收入1萬元以上的這6,000多萬客戶,余額寶服務的主要目標人群是家庭月收入1萬元以下、對網絡金融接受度較高40的近2億客戶。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金融服務邊界不斷拓展,服務人群將包括3.6億尚未被互聯網金融覆蓋的長尾互聯網用戶,以及迅速增長的農村手機上網用戶。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不斷深化,金融服務邊界的拓展將不僅僅局限于服務的人群。金融業務場景也將不斷豐富。金融不再像工業時代時以企業為中心,以生產為中心,而開始以普通消費者為中心,金融服務和產品深度嵌入人們日常生活。例如,利用快的、滴滴等打車軟件,直接通過手機支付并分享紅包。正如Brett King的“Bank 3.0”一書所說,“銀行不再是你前往的一個地方,而是你使用的一種服務”。
互聯網金融激活了金融體系
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完善,中國金融體系已經脫離技術性破產邊緣,銀行業整體資本充足率遠高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壞賬率相對較低,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還被列入全球重要性銀行名單,直接融資比例也呈現出上升的態勢。但中國金融改革還在路上,整個金融體系在資源配置、支付清算、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功能還未能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將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基本功能結合,將對提升傳統金融體系效率,改善金融生態,使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互聯網金融將更有效地配置相對稀缺的金融資源。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實體。根據工信部數據,小微企業約占全國企業數量的90%,創造約80%的就業崗位、約60%的GDP和約50%的稅收。但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30.4%,維持在較低水平。傳統信貸模式下,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高。一筆10萬元小微企業信貸與一筆1億元大企業信貸的流程和操作成本相差無幾,但前者的利率遠低于后者。因此,商業銀行普遍缺乏對小微企業放貸的積極性。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不能簡單依靠傳統金融的增量,必須依靠全新的信貸理念、信貸模式。基于互聯網的小額融資平臺,包括P2P網絡借貸平臺、網絡眾籌、阿里小貸等新型業務模式為小微企業融資拓展了新渠道,也改善了融資服務體驗,降低了操作成本,縮短了貸款鏈條。相比傳統模式下,一筆貸款的發放周期在一兩個月甚至更久,阿里小貸針對淘寶賣家的貸款具有“3-1-0”特征:3分鐘完成在線申請;1秒鐘獲貸;0人工干預,整個流程實現全自動。互聯網+金融將資源配置效率推到了全新高度,在降低金融機構交易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在這個高速運轉的后工業社會中,為各方參與者爭取了更多寶貴時間。
第二,互聯網金融將完善支付清算體系。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現代化支付體系克服了時空約束,加快了資金流動速度,有助于提升支付體系的功能。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支付方式將進一步促進去現金化。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看,現金使用越多,支付效率越低,現金的使用將使銀行被動地增加柜面和自動現金處理設備,商戶必須頻繁到銀行辦理存款,中央銀行也不得不印制和回籠大量紙幣,企業、個人及央行的支付成本都因此增加。麥肯錫研究顯示,“金磚四國”因現金交易產生的成本,1/3由銀行承擔,1/3由商戶承擔。反之,互聯網支付有助于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并降低金融體系的風險。
第三,互聯網金融將推動征信系統的發展。征信系統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清華大學《征信系統對中國經濟和社會影響研究》報告稱,2012年征信系統拉動中國GDP增長0.33%。如果按照中國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促進130萬人就業的話,征信系統在2012年直接增加40多萬人就業。互聯網金融企業已經在征信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嘗試,阿里巴巴集團為3億實名制用戶建立了互聯網信用檔案,并廣泛應用到各條業務線,支撐起了萬億級的電商交易規模。2014年,該公司推出的芝麻信用業務,將互聯網征信服務推上新臺階,將對我國單一依靠央行的征信體系起到有益的補充。
第四,互聯網+金融將完善我國的價格發現功能。互聯網創造的無邊界平臺為眾多商家和消費者,以及商家之間的競價提供了最優機制。在這種透明的價格形成機制下,資金價格更及時、準確地反映資金供求關系,進而引導資金的合理流動。同時,互聯網+金融將有助于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現有金融體系的價格發現能力。
互聯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相比于傳統金融脫胎于保管和支付業務,互聯網金融從實體經濟而來,有著更好的實體經濟基因。從服務的對象看,互聯網金融更多地服務于中小微企業和創業企業。而創業企業的風險系數與一般企業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可持續經營和成本控制,創業企業的風險更像是二進制的電腦程序,1代表成功,0代表失敗,失敗的代價極為高昂的,傳統金融必然無法有效支撐,所以才產生了風險投資。而互聯網金融能比風險投資更好地適應創業企業的需求。從經濟的角度看,大量的創業企業是經濟活力的源泉,也是國民經濟競爭力的保證。互聯網金融與該類企業的結合,既幫助創業企業發展,也幫助互聯網金融企業思考戰略產品。從宏觀方面看,現行的全球經濟體系是高度跨區域、跨時期分布的,傳統金融的資源配置方式存在極限問題,即使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遠期市場也無法完全解決資源的跨時期、跨區域配置問題。互聯網金融的無地域、無物理網點的網狀分散式分布特征可以推動該問題的解決。
篇6
>> “互聯網 +”教學:機遇與挑戰并存 互聯網終端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營銷專業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與德語教學 互聯網與語文教學 “互聯網+教學”:內涵、特征、優勢及挑戰 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時代的政府管理 互聯網時代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淺談互聯網金融的機遇與挑戰 淺析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金融:城商行的挑戰與機遇 “互聯網+”行動計劃:機遇與挑戰 論“移動互聯網發展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金融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工業,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淺析互聯網銀行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 “互聯網+稅務”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整合 互聯網與英語語法教學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陳一明.“互聯網+”時代課程教學環境與教學模式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3):228-232.
[4]張廣君.“互聯網+教學”的融合與超越[J].教育研究,2016(06):12-14.
[5]荊全忠,邢鵬.“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09):98-100.
[6]顏正恕,徐濟惠.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個性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5):74-78.
[7]胡樂樂.論“互聯網+”給我國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教育技術,2015(12):26-32.
[8]劉延東.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致辭[N].中國教育報,2015-05-24(1).
[9]鐘秉林,方芳.“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6(19):5-7.
[10]張巖.“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02):70-73.
篇7
房地產業進入新階段,需要認識和擁抱互聯網。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興起,互聯網創新驅動的新的供應鏈和新的經濟動能,有力的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利用互聯網+為手段的產業領域服務,成為各行各業的基本共識。房地產業走向新業態,需要創新和拓展互聯網。今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正在與經濟社會方方面面融合,在推動房地產業提高效率,加快組織變革,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生產力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房地產業告別了黃金十年,迎來白銀十年,房地產行業也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房地產產品經歷四代轉型,
第一代是為業主提供一座好房子,一個居住空間;
第二代是為業主提供好的建筑、好的戶型、好的景觀綠化,好的生活配套;
第三代是為業主提供集品質及服務于一體的大體量的住、商、旅、文、老綜合體;
第四代是提供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即通過創新實現文化、信息技術、科技創新、互聯網+應用的合成與整合以及向后期服務產業鏈延伸,建立舒適生活、健康愉悅、延年益壽的生活環境。讓住戶得到更舒適的居住體驗,回歸住宅本身的居住價值。可見,房地產業同工業一樣,也要實現4.0版新業態。
我國房地產業的三大改變:一是住房需求和供給關系的變化。住房需求層次和需求觀念發生了變化,房地產每年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但核心是供求關系的變化,這個變化仍然是由傳統的衣食住行需求變為人性化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居住人群分散、需求多樣性、個性化,城市各具特色,迅速掌握和市場預測較為困難,供求十分復雜。消費者會依照自己年齡、職業、家庭情況,了解欲購樓盤周邊的交通、文化、教育等信息,這種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要精準地掌握這些需求必須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匯集算成。互聯網是聚合和整合這些有效需求信息的工具。二是改進信息的獲取和過渡的方式。三是將分散的信息整合后,有針對性的提供給消費者。
互聯網是一個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工具,運用戶互聯網+中國房地產產業轉型升級作用很大,通過互聯網把資源聚集起來,是促進產業升級的觀念的提出,也是機制的創新。
進入互聯網以后,不但通過資源整合、兼并重組、跨界合作、人才流動,改變房地產的生產組織方式,還能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支持房地產業創新產品和服務,優化流程和管理,增強資源服務。
通過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能夠降低傳統業務的營銷和運營成本。同時圍繞互聯網技術開展新的業務,如社區增值服務、房地產金融等,這也符合房企的轉型思路。三五年后,將檢驗‘互聯網+’概念的成果,過了這兩年的風口,市場將回歸理性,企業的好與壞很容易浮出水面,屆時“互聯網+房地產”企業大洗牌的階段也就會來臨。
由于多地產、跨界地產的特點,為互聯網對置業提供了多種可能。互聯網通過發現合作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差異化發展。例如萬達按照要求,在萬達廣場定制實體店,實現線上線下強強聯合。再比如,江蘇鹽城在新區引進大數據產業,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城市、人居新城融合發展。
利用互聯網金融解決開發企業所需的資金。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在內成立了中國供求網,目標是為全國2800多個市縣提供融資、融商等中介評估和信用服務。這些互聯網+服務,無疑在房地產等業態和模式的創新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互聯網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創新。前幾年,由于租賃市場發展緩慢,房地產企業和企業家創新動力不足,而互聯網+所提供的跨界融合無疑激發了企業家二次創業的熱情,像萬科的毛大慶創業做創新工廠。如論壇用互聯網為阿拉善牧民公益賣小米,有了互聯網,使企業家對市場的把握更準確、管理更智慧,人和人的創造性也得到更好的發揮。
房地產業展現新特征,需要連接和融入互聯網
對互聯網僅僅停留在供求認識和需求把握還不夠,還要運用好互聯網。當前房地產領域哪些環節需要互聯網,互聯網+加到什么地方最合適,發展的趨勢是推動互聯網與房地產業的全面融合。利用互聯網+幫助房地產行業找市場、找定位、找資金、找客戶、找人才、找合作。看房地產業的未來市場究竟在哪里,產品能不能滿足老百姓需求,其中有五個方面應該優先考慮。
互聯網+產業融合:互聯網雖然千變萬化,但本色就是連接。無論連接是人與人的關系,還是連接產業與產業的關系,互聯網的重要之處就是實現更大的拓展和延伸,網絡越大,拓展力越強,房地產產業鏈長,多環節環環相扣。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房地產業的附加值、深價值還有很大空間。
我們將不可移動的房地產變成靈性的、人性化、綠色、環保、宜居、節能、生態的房地產,從而實現房地產的居住生命周期中價值最大發揮,同時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互聯網+眾籌:首先,它能營造市場,以需定產,新金融服務為消費者降低購房職責。房地產除了土地、建造成本以外主要是融資成本和營銷成本,這些成本大部分由消費者承擔,眾籌以后可以將市場零散的資金歸集起來,減少項目前期開發的費用,有效降低開發成本。其次,可以幫助開發企業盡快回籠資金,加快資金周轉。在制造穩定供需市場、保證企業收益、節省過程有好處。三是消費者可以在線上選擇設計,考慮地段,自己提出意見、戶型和配套設施的需求,跟蹤施工建設,施工建造和質量監管,將小區的文化、教育、健康等資源引入未來社區。
互聯網+營銷,化繁為簡,讓買賣雙方都受益。它的好處一是信息便捷,方便查閱,有利于新房交易,也有利于發展中介市場。
互聯網+家裝解決了裝修個性和批量化生產,將傳統家裝的研發、設計、硬裝、軟裝,家電等聯系在一起,30分鐘左右就可以打出效果圖。
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室內設計和裝修服務一鍵生成,成本和工程量一標核算,施工效果圖一目了然,使住房者既省時、省力,也省心、省錢。
互聯網+社區服務,構建社區生態鏈的“引力”與“磁場”。
只要我們發揮好互聯網+的作用,房地產提升產品品質的前景會越來越好。經濟社會效益也會不斷提高。房地產與互聯網的融合不僅僅是上面五個方面,還會把互聯網+與房地產的設計與施工、綠色環保、節能減排,以及清潔地產、旅游地產、養老地產、醫療健康等相融合,為傳統的房地產業插上新的翅膀。
房地產業走向新業態,需要創新和拓展互聯網
互聯網正在改變著房地產業的發展方式,推動房地產業向高層次、高質量發展。但在用好和發展互聯網優勢的同時,也不能丟掉房地產業長期形成的優勢和特點。優勢之一就是住宅產業化和百年住宅的創新技術和信息手段。住宅產業化與互聯網有著天然的共存共生的關系,其本身就有新技術、新服務的代表,除了先進產業的大方向,要使互聯網+在房地產業發生更大的作用,關鍵要讓互聯網與信息化、與住宅產業化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在這方面有兩項工作非常重要。
互聯網+住宅產業化,提高居民的居住質量。通過互聯網與信息化,促進互聯網與建造業的跨界融合,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BIM技術進行制作在供應商階段,不管是預制的墻還是部品,都通過芯片連接起來,無論鋼材、沙子是哪里生產的,整個生產過程是誰經手的、誰安裝的、誰監理的,全部可以數字化,讓每一個部件、構件、標號、質量都能跟蹤,向實現房地產業中國制造2025或曰4.0版房地產邁出了一大步。
利用互聯網核心改進互聯網的建造方式。遠大住工在充分吸納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先進理念與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市場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的住宅產業化研發體系、制造體系、施工體系、材料體系和產品體系,解決了保溫隔熱、隔音效果差、防護抗震性能不符合要求等質量通病,使污染、能耗降到再低,有利于住宅建造早日創造工業化標準、工廠化精度、工業化效率、工業化質量。
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進和提高住宅的性能。過去住宅品質上不去,與部品性能差、質量使用周期短有很大關系,具體體現在采購環節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不對稱,在建材和部品部件優采方面做得還不夠好。有了電子商務,在線上線下互動,優采平臺不但能進行產業化選擇更多更好產品,還可以淘汰那些能耗高、有污染的建材,利用更多的綠色建材、環保建材和新型建材,提高居住者的居住質量和生活品質。
篇8
【關鍵詞】互聯網+ 產業服務化 制造業服務化 融合發展 結構調整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早在多年前,就以信息化應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等形式在孕育發展。今天,“互聯網+”理念的提出,進一步將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融合發展上升到占據新興業態競爭高地,推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優化的新高度。借“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東風,在一產、二產和三產中全面推進“互聯網+”,對中國經濟轉型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互聯網+”將極大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將從經濟結構優化、業態結構優化、市場結構優化三個方面,產生結構轉型的效應。
“互聯網+”將依靠創新驅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向產業服務化方向調整。如果說,“ICT革命是一個服務業的故事”,那么,“互聯網+”是一個服務化的故事。服務化不光涉及服務業,而且涉及農業、制造業,是一產、二產和三產共同的升級過程。服務化代表增長方式的轉變與經濟結構的優化,其方向是要使經濟從同質化、低附加值、產業鏈低端的非優化結構,轉向提高質量,追求高附加值,進入產業價值鏈高端,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的優化的結構。
中國政府此時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客觀上將推動互聯網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整合,變革生產方式,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在這里不光意味著技術,而且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新業態是這種新生產方式的外在表現形態)。產業化與服務化最直觀的區別在于,產業化是大規模生產,長于降價競爭,進入低端結構,提高GDP速度;服務化是差異化生產,長于提價競爭,進入高端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互聯網+”傳統融合行業,實際是產業化與服務化相互滲透融合過程,要在保持增長速度的同時提高增長質量。從產業化向服務化轉變,就是從傳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將充分發揮網絡空間對我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智能化提升作用,利用移動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打造網絡服務平臺,加快實現向智能化、服務化方向的轉型升級,實現各行各業的普遍增值。在這里,我們看到,智能化、服務化并不僅僅是“互聯網+制造”(如工業4.0)的方向,也是“互聯網+服務”、“互聯網+農業”的方向,是整個經濟轉型的方向。這不意味著我們又提出了新的轉型目標,而是同此前目標一脈相承。例如,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這是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轉型目標,它可以概括在智能化之下。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也可以概括在服務化之下。因為服務化就是指通過差異化實現高附加值,差異化只能靠發揮人力資源實現。這可以解釋近年來為何中國GDP增速下降,但就業率不降反升,這主要是服務業、服務化發展的結果。
“互聯網+”的過程還是創新驅動轉型的過程。“互聯網+”與創新驅動的交集在市場導向,市場在服務化中,通過差異化需求,自然而然地產生對創新的需求。創新就是差異化的供給。沒有服務化顯示需求目標,創新就會陷入盲目。以往政府導向的創新,往往與應用、需求脫節,主要就是因為沒有與服務化結合,片面強調產業化,造成供給導向而非需求導向。互聯網產業從出生起,就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由市場獲得創新的源動力。“互聯網+”將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產業所長,將需求導向的創新驅動,注入所結合的各行各業。一方面在技術創新上學習美國所長,補上自己所短;另一方面在市場創新上發揮中國所長,以補美國所短(美國互聯網企業在中國市場百分之百輸給中國商業模式)。在“互聯網+”中以市場創新為主、技術研發為輔,解決結構優化中的高附加值問題。事實上,如果在“互聯網+”各行各業中,真能把互聯網業專克美國“師傅”的本事學到手,中國對美國的超車就自然實現了。
“互聯網+”將占據新業態競爭高地,使互聯網發展空間拓展到中國各行各業,催生多樣化增值應用。新業態將突出增值服務,從舊業態中長出增值服務這一價值增長點。以增值的業態化,保證高附加值的穩定來源。這不同于研發創新的思路,是市場創新的思路。
新業態將突出平臺作用,重點發展平臺(支撐服務業),形成“重服務(支撐服務)―輕服務(增值服務)”相結合的新型業態。
支撐服務業與生產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B2B服務業屬于生產業,但不等于全是平臺支撐的服務業。中國互聯網相對歐洲等國的突出優勢在于有一大批世界級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通過分享平臺資源,為增值服務(APP服務)創造了輕資產運作的條件。
新業態將突出新技術經濟范式的作用。在利用互聯網方面,要從單純利用互聯網技術,深化為接受互聯網技術經濟范式。
首先在與移動互聯網結合中,不光要得到移動技術,更主要是接受精準營銷,例如C2B,以及WEB應用(去中心應用)這些移動模式;其次,各行各業在與云計算結合時,重要的是吸收云服務、商業云、分享型經濟這些新模式;第三,各行各業與大數據結合中,比數據分析更關鍵的是從技術上的多樣性,悟出商務上的范圍經濟(多樣性經濟),實現模式創新。
新業態將突出數據業務。“互聯網+”最終使各行各業實現數據業務的主營化。推動各行各業第二信息部門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例如,電信業早期以語音業務為主營業務,但最終被數據業務“越頂傳球”(OTT),實現超越。未來各行各業的增值業務都將成為數據業,形成對傳統主營業務的沖擊,加快產業創新。
“互聯網+”將發揮網絡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主導作用,推動市場向精準化轉變。“互聯網+”將使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更上一層樓,一旦發揮網絡超過市場之處,即一對一、精準配置資源的優勢,“互聯網+”將顯示出超級資源配置效力。
與市場機制一樣,網絡扁平化地配置資源,在這點上有別于政府機制,又有別于市場機制。其次,市場機制主要以定量的價格為手段配置資源;但網絡機制主要以定性的信息為手段(包括語言、非結構化數據)配置資源,可以直接精準配置價格所無法配置的資源(如品質、體驗),形成情境定價。
“互聯網+”將給市場競爭帶來新的特點。首先,“互聯網+”更適合差異化競爭中具有沉淀成本的可競爭(Contestable)狀態,而非同質化的完全競爭狀態,表現為平臺類似“自然壟斷”,而應用(APP)完全競爭的新壟斷競爭結構;其次,“互聯網+”擅長提高的是效能(相對于差異化的效率,即低成本個性化),而不僅是一般效率(低成本同質化),表現為效率與多樣性并重;第三,“互聯網+”長于提高勞動者的多樣性產出(如創新,因此具有更高附加值),而不僅僅是"勞動生產率",表現為不僅直接創造更多就業,而且可能提供創造性勞動的工作機會(如創客),并且在一次分配中實現公平(例如蘋果商店模式中APP得到三七分成中的70%,而無需轉移支付,直接實現公平)。
最根本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市場。“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后,人們在說“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將補上一句,“發揮網絡在配置資源中的主導性作用”。無疑,互聯網將加快有效能的資源配置機制的形成。這由信息化的驅動作用決定。
“互聯網+”將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制造”,是“互聯網+”行動計劃首先要加以推動的領域。“中國制造2025”是“互聯網+制造”的重要基礎,制造業服務化是“互聯網+制造”的重要方向。
“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代表了下一步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的世界性趨勢。其中,“中國制造2025”對于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使中國制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元素,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互聯網將幫助中國推進智能制造,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促進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帶動高附加值的新業態的發育,提升制造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把中國正在推進的“互聯網+制造”,當作工業4.0或工業互聯網是不準確的。德國和美國提出工業4.0或工業互聯網,除了順應發展潮流和普遍規律外,還有與中國競爭的意思。中國可以借鑒其中的普遍規律,但如果照搬德、美針對中國的揚長避短之策,勢必造成中國的揚短避長。所以中國必須獨立思考,在遵循“互聯網+制造”共同規律的同時,揚長避短,才能尋機超車。
烏爾里希?森德勒在《工業4.0》一書中認為,工業4.0實質是為了“控制工業的復雜性”。他指出,“近幾十年里,技術開發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產品乃至系統無限增加的復雜性”,“產品的開發和制造所必需的程序的復雜性也在不斷增加。傳統的方法、手段和結構不足以穩定地控制這種復雜性”。例如,德國工業界認為:“如何解決多樣性價值和復雜性成本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當今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森德勒認為,“復雜的、智能的、網絡化的技術體系強迫人們找到新的商業模式”。而對策則是:“把現在的手持設備操作的簡單性盡可能多地轉移到工業開發和生產的過程及產品上去。這通常被稱為簡單的復雜(Simplexity)”。這是理解工業4.0、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2025”的關鍵。“互聯網+制造”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多樣性價值和復雜性成本這對“收益―成本”矛盾。相形之下,智能化、服務化已經具體了,只是上述邏輯的派生。智能化是指從技術角度(人與自然關系角度)提高多樣性價值和降低復雜性的成本,服務化是指從商業角度(人與人關系角度)提高多樣性價值和降低復雜性的成本。
中、德、美“互聯網+制造”的不同在于:德國的優勢在制造業的中間環節,美國的優勢在技術創新,中國的優勢在市場創新。德國工業4.0針對中國的一面在于,他們認識到,德國工業正是由于存在以嵌入式軟件技術形式固化的復雜性中間增值環節,才沒像美國制造業那樣被中國掏空。因此他們加強以軟件固化多樣性價值這一增值點,進一步改進方向是引入移動智能的化簡、降低成本,實現Simplexity,防止被中國人追上。美國搞工業互聯網,與德國相反,是在總結與中國競爭教訓,也認為不能把制造業搞得太簡單同質化,要發揮技術創新這一相對中國的比較優勢,占據制造業的上游,利用自動化制造“新硬件”。“工業互聯網”立論不像工業4.0那么穩,弱點在它與就業脫節,招致更強調就業的“新工業革命”(創客)理論與之競爭,二者真正的共識在強調技術創新上。中國的“互聯網+制造”,一方面要補自己的短板,這就是通過“制造業2025”,強調智能化――分別加強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并強調相互融合,分別去追德國、美國所長;另一方面還要發揮自己的所長,這就是背靠巨大市場的比較優勢,在市場創新上尋求超越德、美,獲得“互聯網+制造”的主動權。
中國的“互聯網+制造”要加強服務化環節的創新驅動,尋求彎道超車。中國通過互聯網+行動計劃來加大力度,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從表面上看,這說的是技術;但仔細閱讀政府工作報告,它說的實際是新業態。因為是在新業態這一節下談“互聯網+”,而不是在技術的那一節下談。發展新業態屬于市場創新,它要由技術與商業兩方面配合來實現。技術與商業結合得好,中國就會發揮出相對德國、美國的優勢。
前面已經分析過什么是一般新業態,現在重點來剖析制造業新業態。現代制造業是在一二三產普遍從產業化向服務化轉變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制造業業態的所謂“現代”,首先要由這一特定的現代化內涵來決定,而不光只是技術升級。第一,“互聯網+制造”形成的新業態,應是指制造業服務化這個方向的新業態。其目的是從結構優化上解決高附加值的穩定來源問題,中、德、美的不同僅在于相對于最優制造結構的相對位置不同,但共同趨向于新業態競爭高地這一點是相同的。要解決的都是提高多樣性價值和降低復雜性成本這一主要矛盾。智能化和服務化,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二,中國“互聯網+制造”需加強對制造應用的支撐服務。制造業服務化可以有不同發展形式,需根據國情確定。德國由于弱在互聯網支撐服務(SAP過去只是支撐工業3.0時代的IT業務服務),因此把增值點定位在制造內部,將網絡引入制造內部,因此特別強調軟件的中心作用。中國同德國比,強在互聯網支撐服務,但以往主要不是支撐生產,而是支撐消費,應該把互聯網支撐服務,先“+”進制造業體系,在生產業中發展出像阿里巴巴那樣的世界級平臺。中美在爭奪“互聯網+制造”領域的生產性支撐服務平臺上難分勝負。美國對新硬件創新的技術支撐服務強,而中國對制造應用的支撐服務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中國的制造應用選擇由自己的服務平臺來支撐是再自然不過的。從這個角度看,價值網絡的作用和定位對中國來說就重要起來。中國需要跨越從產業鏈整合、價值鏈整合到價值網絡整合的三級跳,挑戰與希望都非常大。第三,“互聯網+制造”的高附加值將來自多樣性制造應用。制造產品向個性化的制造應用服務轉變。在“端應用”(APP)上,依托價值網絡生態,實行輕資產運作,是提高多樣性價值和降低復雜性成本的必然選擇。
中國發展“互聯網+制造”,離不開技術創新,要以企業為主體逐漸加大研發投入,有效推動互聯網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結合,并將先進的技術模式轉化為先進的服務模式(如將云計算轉化為云服務),使創新驅動中技術創新與市場創新兩個輪子都很好地轉動起來。
“互聯網+制造”既不是軟化,也不是硬化,未來發展趨勢是“軟硬兼施”。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PS),實現信息的軟與物理的硬之間的融合。中國的制造業,要從做大,做強,向最優的方向發展。從長遠看,不光要看到2025年能不能把錢賺到,還要看是否能發揮出中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通過新業態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產業發展。
“互聯網+服務”將強化現代支撐服務業以激活增值服務
以互聯網思路發展服務業,一方面要重點發展支撐服務業,為支撐服務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要在支撐服務業基礎上,刺激多樣性的發展,發育高附加值的增值業態。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和先導部隊,互聯網的服務業的升級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服務業升級的一個風向標。互聯網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其中以平臺化、生態化為特色的電子商務支撐服務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深刻改變了流通業的面貌,改變了中小企業發展的商業環境。“互聯網+”將把這一成功復制到流通業之外的所有服務業中。
互聯網服務業態上的一個關鍵特征,是基礎平臺與增值應用的分離。“互聯網+服務”在所到之處,勢必將這種業態帶入服務業中的各個子行業,包括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等等,在現有的傳統服務業基礎業務業態上,長于基于數據業務的增值業務業態來。
基礎平臺與增值應用的分離,相當于重工業與輕工業的分離,是服務業內部支撐服務業(“重”服務業)與應用服務業(“輕”服務業)的業態分離。這種分離對業態的創新在于,第一,實現重資本與輕資產的分離,為多樣性增值創造輕資產運作的條件,有效降低了創造多樣性價值的復雜性成本。“互聯網+”帶來的一個重大改變是通過提高知識形態的虛擬資產在資本中的比重,將服務業固定成本的構成,從現有由物質投入(如大商場的土木工程)為主,轉向無形投入(如軟件、虛擬商鋪)為主。由于這些無形資產可以零成本復制(例如電子商務的虛擬柜臺可以零成本無窮復制),使得增值應用(APP)的提供者不必重復構建固定成本,而在“以租代買”的商業模式(即分享型經濟模式或稱云服務模式)下,只需要自身的邊際投入(如創造性勞動),就可用輕資產運作方式創造多樣性價值,從而有效降低了多樣性價值的復雜性成本。這與工業4.0的原理異曲同工。
第二,促進了服務業“大”生產與“小”生產的有效社會分工。基礎平臺相當于大規模制造的“大”生產,增值應用是個性化定制的“小”生產。在“大”生產方面,支撐服務業與生產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支撐服務業肯定都是生產業,但生產業不一定是支撐服務業。因為支撐服務業必須是以平臺形式(社會化大生產方式)提供生產,而不靠平臺的倍增放大作用直接提供人工形式(小生產方式)服務的只能算生產中的簡單再生產。中國與歐洲發展電子商務的最大區別就在這里,歐洲各方面條件都比中國好,但電子商務發展不如中國,就是因為中國有阿里巴巴等一批上市平臺,相當于服務業中的“重工業”;而歐洲只有應用,沒有大平臺,就好比搞工業但只有輕工業沒有重工業,因此搞成了服務的簡單再生產,沒有起到對APP多樣性價值的倍增放大作用。“互聯網+服務”,最核心的就是要解決在世界級平臺的支撐下發展服務的問題,把中國的服務業,從整體的小生產狀態,提升到世界級水平的社會化大生產的水平之上。在“小”生產方面,思路應是在大生產的水平上,倒過來發展“小”生產――即個性化的、定制的多樣性增值服務。傳統服務業的問題在于,人工服務雖然增值性強但成本過高(即鮑莫爾說的服務業“成本病”),其實質是多樣性價值與復雜性成本相互沖突。“互聯網+”利用平臺化解了復雜性成本,通過分離固定成本與邊際成本,復制前者,分享給后者,從而戰略性地解決服務業的高附加值如何以利潤高于成本的方式穩定下來的問題。
“互聯網+”帶來的新業態,實質要求在信息生產力基礎上轉變產業發展方式。過去提轉變發展方式、增長方式,都不提新生產力,只在生產關系中空轉,極易落空。“互聯網+”的新業態,則把生產力引入生產方式的轉變中,為發展方式、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口號之外的實實在在的基礎。從生產力與生產方式關系看,舊業態是規模報酬遞增驅動的,面向的是做大,新業態是范圍報酬遞增驅動的,面向的是做優。由此推論,“互聯網+”要產生實效,需要通過創新,降低多樣性成本以支持提價競爭,從而實現高附加值的業態轉變,在此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
“互聯網+農業”將充分釋放服務化潛力,將農業現代化提升到新水平
中國工業化目標還有五年即將基本完成,在即將進入的信息經濟時代,以服務化驅動產業化,是與信息化驅動工業化相一致的新的路徑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業服務化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新方向,應成為“互聯網+農業”的中心議題。
農業服務化要解決的問題。從生產方式來看,農業家庭經營是按一產的生產方式搞農業,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按二產的生產方式搞農業,農業服務化經營則是按三產的生產方式搞農業。
如果說農業產業化主要解決農業的社會化大生產(規模經濟)問題,“互聯網+農業”則更多是在農村產業化基礎上,進一步解決農村家庭經營的多樣性價值與精準對接市場的復雜性要求之間的矛盾。例如,農業名特優新產業具有較高的附加值,互聯網可以有效降低訂單農業的復雜性成本(傳統訂單農業可以處理簡單情況,難以應對復雜情況),在農業領域解決多樣性價值與復雜性成本的矛盾。
從更廣的背景看,在通過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需要信息化提供新動力,依托互聯網平臺開辟更加適合農民增收的增值渠道。推動公司+農戶,向網絡+農戶轉變,有效化解產業化條件下形成中間層層得利的公司與農戶的利益矛盾,讓農民與增值業態直接結合。“互聯網+農業”的特色在于通過平臺服務與增值服務互補的服務化新業態,系統開辟農民增收的新方向。家庭經營與互聯網在個性化定制上具有螺旋式上升的關系,小生產的個性化定制增值性好,但成本性弱;“互聯網+”能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家庭經營的個性化特點從弱勢變為優勢。
農業服務化的實踐基礎是信息化、電子商務助力和引領的“新三農”轉型。遂昌模式開啟了服務驅動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浙江省的“電商換市”已成為全國首創的省級電商興農村、行業電商化的戰略部署。從農業電子商務的微觀實踐看,互聯網在幫助農民與市民對接特色商品(如一村一品)上具有特別的優勢,不同于產業化的大宗商品交易。有利于推動農業從同質化的產業化,向差異化的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形成中國特色的家庭個性化定制自主經營與產業化大生產對接之路。
以服務化帶動產業化,以產業化促進服務化,實現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本質是“工業化+農業”,“互聯網+農業”的本質是“信息化+農業”。基于信息化驅動農業現代化這一定位,結合農業產業化,中國“互聯網+農業”之路,應是工業化與信息化兩次現代化的統一。相對于農業產業化,這意味著現代化的提速,要把發動機馬力提高到“工業化還有五年就要基本完成”之后新動力系統上來,否則全局都按信息化的馬力帶動,但農業還按工業化的馬力帶動,農業就會拖全局的后腿。信息化驅動,就是指要加上一匹馬力更強的發動機,讓信息化與工業化兩臺發動機一起拉動農業。
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率,服務化要比產業化效率更高,比產業化馬力更強。服務化不完全等于電子商務化,但它首先是電子商務化。電子商務不光是做小買賣,而是要解決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問題。具體說,要把農業從依靠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第一代思路,“要想富先修路”的第二代思路,轉向電子商務平臺等服務基礎設施的第三代思路。
新商業基礎設施在農業中的普及與應用,使得信息逐漸成為與土地、資本和勞動力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核心生產要素,形成分布式協同特征的信息生產力,優化重構傳統的農業生產與流通關系。信息生產力融入現代農業技術并進行集成化組裝,進而釋放出信息經濟下農業升級的巨大能量。
以市場機制的農業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農業位勢,以機制保障農民增收。產業化是中國制造時代的農業發展思路,以一產的二產化來推進現代化無疑是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的。但在中國經濟急劇向服務化升級的新形勢下,需要以農業服務化的發展以及一產的三產化,進一步提升農業在整體經濟中位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正如梁春曉所言:“如果我們沒有足夠強大的服務業,我們就不可能有更好更優的增長方式,我們也就無從談什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之間必須經歷一個中國服務,因為服務是專業化分工的結果,所有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化都離不開專業服務。”
在產業化機制下,我國農業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服務體系。從這種服務體系建設向服務業發展,是向市場經濟的驚險一躍。服務化不同于服務體系之處,首先在于它是完全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發育形成的,有助于與政府主導的服務體系形成互補,共同發揮社會服務作用;其次,網絡本身配置資源的作用不亞于實體市場,它可以比實體市場更精準地、一對一地在分散的農村空間配置資源,這是農業向信息經濟的偉大一躍。信息經濟全面發展,不可能單把農業落在后面,離開“互聯網+農業”,信息經濟無法全面發展。
由電子商務帶動或驅動下的農業服務業的發展,將形成三類服務業態,一是農業電子商務服務交易服務;二是農業電子商務支撐服務,“指的是幾乎所有電子商務交易都會用到的基礎的電子商務服務,像物流快遞、網上支付、云計算等公共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支撐服務或平臺服務,是中國相對于世界各國的競爭優勢所在,中國農業一旦與世界級的商務引擎結合,將產生巨大能量。這一能量不亞于整個農業產業化的能量。三是農業電子商務衍生服務,特指基于平臺上的應用(APP)服務,包括交易之外的其他產業鏈、價值鏈上的增值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農業商務衍生服務是農民成為增收主體的關鍵。通過免費的支撐平臺,服務于以農民為增收主體的衍生服務,這是克服產業化中公司與農戶利益矛盾的根本解決之道。在農業之外,“互聯網+”還可以為農民從事二產、三產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促進農村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通過服務化實現農業轉型、效能提升和質量提高。服務化不同于服務業,是指以服務業的生產方式搞農業,以信息化的方式搞農業。是家庭經營與產業化矛盾在更高層次上的揚棄。服務業或信息化的生產方式,在于將定制(家庭經營方式)與大規模(產業化經營方式)有機結合為一體(大規模定制)。
農業服務化也不限于農業服務業,可以將三產的經營方式引入到一產之中。比較農業、工業和電子商務的效率可以了解其中機理。一產生產方式的特點是小生產,二產生產方式的特點是大生產,三產生產方式的特點是小生產(定制)與大生產(大規模)的結合。服務化中的平臺經營主要提高大規模生產和社會化服務的成本領先競爭優勢,服務化中以農民為主體的衍生服務主要提高定制生產(如訂單農業)和增值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產業化中,以科層化的企業方式(集中迂回方式)降低交易費用;而在服務化中,以扁平化的網絡方式(分布式網絡協作方式)降低交易費用。產業化的優點在效率,服務化在吸收產業化優點的同時,加入多樣性經濟的優點并形成效能(效率+多樣性)上的新優勢,從而在經濟基本面上解決增產(成本領先)與增收(差異化)的矛盾。
“互聯網+”,本質上體現的是信息化驅動。中國工業化目標還有五年將基本完成,最根本的經濟轉型,是從工業化經濟向信息化經濟的轉型,這是經濟現代化水平的質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是信息化主導機制落地的具體方式。
責 編M凌肖漢
"Internet Plus" and the Futur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Jiang Qiping
篇9
在互聯網被冠以“+”之前,沒人提出也沒人想過,互聯網產業的熱度能被拔高到房地產、汽車、金融,當然也包括旅游之上的冠蓋產業。既然如此,“旅游+”是不是也同樣可以“當仁不讓于師”呢?
“旅游+”還是“+旅游”?
最近讀了北京旅游學會副會長張輝教授的文章,張老師認為旅游和互聯網雖然都是“平臺”,能“促進共享、提升價值”,但是,互聯網是具備可擴展兼容性接口的平臺,而旅游只是存儲和交換的平臺。換句話說,互聯網可以做成“互聯網+”,而旅游只適合做成“+旅游”。
我基本同意張輝教授的看法。張教授長期研究旅游經濟,是這個領域的殿堂級高手,他作為行業內專家下如此結論,是否在“大義滅親”或殺旅游的威風?我身邊有很多人這么看,更有人叫好,說是給自大的行政管理部門上了堂好課。這種聲音固然叫座,但在我看來,卻誤解了學術研究的真諦和產業分析的作用。
近10年來,我一直在關注時間配置(包括假日經濟和旅游經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按照目前主流的內生增長理論,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是創新,而創新的主要對象不是要素(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而是技術,即生產函數中的TFP (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理論的看法是,經歷了要素積累式增長的工業化階段后,后工業化階段的增長靠技術創新來牽引。也就是說,當我們問什么是經濟的引擎時,增長理論告訴我們,經濟只有三類引擎:要素引擎(投資和消費以及出口三駕馬車都屬于這類引擎)、技術引擎(能激發創新的技術和知識)和制度引擎(改變資源配置方式的規則和文化力量)。
工業化階段靠要素引擎,后工業化階段要靠技術引擎,制度引擎對兩個階段都重要。未來,我國要進入以服務業為主、旨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后工業階段,就需要從要素引擎換擋到技術引擎。而互聯網,正是新經濟、新技術進行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正在不斷創新的技術本身。“互聯網+”只是“當前創新技術”和“技術引擎”的代名詞和指代詞。“互聯網+”就是“創新+”、“技術引擎+”的意思。把“互聯網+”中的互聯網當做行業來理解,于是提出“旅游+”從理論上來看是不合適也不可行的。因為從增長引擎的角度看,沒有一個行業可以充當引擎,只有要素或技術堪當此任。
按照官方對“旅游+”的解釋,是要推進 “旅游+生活方式”、 “旅游+交通”、“旅游+新型養老”、“旅游+健康養生”、“旅游+購物”。那么,把“旅游”兩字換成“金融”和“汽車”甚至“煎餅果子”,是不是都能自圓其說呢?我看是。所以說,只要是行業,就無法充當“+”的角色,不光旅游不行,金融也不行,房地產也不行。互聯網行,不是因為這個行業行,而是因為互聯網在此處代表的是一種技術創新方式。唯有經濟引擎,可被冠以“XXX+”的名頭。誤解了這層含義,以行業之身求引擎之號,當然容易引致非議。
從這個角度看,綜合性強的、增長勢頭好的行業,如果一定要借用“互聯網+”的名號,還是以“+旅游”的姿態出現,更符合產業特性、理論內涵和克強經濟學的實際指代。
旅游業是“就業王”、“好老師”
回過頭來看,即便是“+旅游”這樣的名號,也不是隨便哪個行業都承擔得起。最近3年,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中國經濟下探摸底,而旅游業卻異軍突起,在出口受阻、投資遭謗的復雜環境中,力挽內需不足之大潮。相比之下,金融市場跌宕起伏、汽車產業一蹶不振、房地產業進退兩難,唯有旅游業風景獨好。這種“獨好”,有旅游業本身爭氣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
中國面對下行壓力,受影響的主要是以“要素引擎”為主導的制造業,而金融地產等生產業是為制造業服務的,當然也深陷其中。相反,在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從要素推動向創新推動換擋的過程中,生活業不但不會受拖累,還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并充當結構調整的主力軍。這是經濟發展的進化規律。所幸的是,旅游業作為生活業的“大股東”,處在了時代呼喚而出的有利位置,正在承擔產業弄潮兒的光榮角色。
旅游業等來了結構轉型的難得機遇,當前最有必要的是重新解讀和再度認清旅游經濟的真正威力在哪里。
旅游經濟的真正威力不在于它的綜合性,不在于它能和很多產業融合。旅游業可以加健康、養老、購物、交通等等,反過來,這些產業也可以加旅游,沒什么特別之處。旅游經濟的真正威力也不在于占GDP的比重有多大,按此論英雄,電子、外貿、汽車,以及緩過氣來的房地產和金融業,個個都能給旅游業來個“大灌籃”。
甚至,拉動內需也不是旅游業的真正威力,旅游業確實對促進消費有作用,但需注意到,當個人的旅游消費能力一旦上升到中上水平,國內旅游消費就會轉移到國外去,拉動起來的是“別國的內需”,而不是“中國的內需”。就算國內的旅游體驗營造得再好,也會出現這種轉移,這是由旅游本身就是為了探新求異的本質所決定的。
那么,旅游業在新的一輪“保增長”大戰中,能力壓眾將、技高一籌的威力是什么呢?從經濟增長邏輯和全球產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旅游業是最典型的生活業,這也是當前最緊迫的時代需求。緊緊抓住旅游業是生活業這個重要特征,將旅游業做成最強最大的生活業,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旅游業就能進入最頂端的產業譜。基于此,旅游業的真正威力唯有兩條最突出。
一是拉動就業,旅游業是“就業王”。新一輪的發展中,旅游業會比任何行業都拉動更多的就業。首先,向后工業化升級中,制造業和農業將釋放出更多勞動力,而不是吸納更多就業;其次,生產業追求的是附加值經濟而不是規模經濟,難以吸納超量就業;最后,不論是在轉型的前期(此時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轉型的后期(旅游業隨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旅游業都需要對人口終端進行“貼身服務”,這種和人口增長呈線性關系的產業特性,決定了旅游業對勞動力和人力資本都有極大的吸納能力。
篇10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醫養結合;養老模式
互聯網思維裹挾著顛覆浪潮席卷而來,侵入一個一個傳統行業的地盤,先是蠶食、后是沖擊,最后是顛覆,側面試探演變為正面競爭,正面競爭演變為全面洗劫。今年兩會,國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隨即成為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但是商業領域只是互聯網思維的第一站,隨著它進一步普及和深化,勢必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并不會改變政府政策的公共屬性,但是將互聯網思維與“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有機結合,可以為其解決很多現階段的問題。
一、互聯網思維的內涵
對于互聯網思維內涵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互聯網思維的內涵也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從戰略、戰術層面以及價值觀、組織模式、經營理念等不同維度得出來的結論也各不相同,而且隨著時間、技術、市場環境的發展,互聯網思維的定義也將不斷重構。綜合各種觀點,本文總結互聯網思維的邏輯體系為互聯網思維的本質、特征、重要性、主要內容和實現路徑。
互聯網思維即回歸人性,以人為核心。新一代互聯網的特征便是萬物皆可互聯,它建立在物聯網基礎上,是一種“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永遠在線、隨時互動”的存在形式。它以人本、數據、開放、創新為主要特征,人本即商業回歸人性,商業民主化,使用戶體驗貫穿整個商業價值鏈的始終;數據即用大數據思維去發覺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充分理解數據,通過數據處理創造;開放即在平等和契約的基礎上,由多主體共建共同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實現雙向或多邊互動,形成一種網狀連接的開放的商業生態系統;創新指的是一種“微創新”,又可以稱“漸進式創新”,眾多的“微創新”可以引起質變,形成變革式的創新。關于它的主要內容和實現路徑,目前比較經典的總結是趙大偉在《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中勾勒出的9大思維,即用戶、簡約、極致、迭代、流量、大數據、平臺、社會化、跨界等9大思維以及與之相配套的22個法則,但由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思維的范疇將不斷擴大,內容也將不斷豐富,并且互聯網思維的實現路徑并沒有統一的、固定的形式,而是會隨著應用領域、場景和階段等的不同,進行適度調整。因此,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互聯網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真正的基礎設施之一,它不僅僅是用來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是構建未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成為我們一切治理思維的起點。
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醫養結合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
在養老照護方面缺乏有專業素養的護理人員是當下養老結構所普遍面臨的難題,在老年人遇到疾病問題時只能把老年人轉移到就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并且不能實時的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同時,國內高校在老年人照護領域缺乏專業人才,在醫院也缺乏老年科專職醫生,這使得在老年人養老照護人員供應方面比較緊張。
2.養老床位總量不足、結構短缺
目前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19.7張,而發達國家的比例達到了50‰-70‰,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比例也比我國高,他們達到了20‰-30‰,并且我國城市居家養老總的服務滿足率僅達到15.9%,在養老床位供應量上,我國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一定要利用互聯網思維給予“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創新與便利,增加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數量。
3.政府部門多重管理,政策扶持落實難
在老年人管理方面,我國老年人管理屬于多部門管理,由于政府職能分工不明確,造成老年人多頭管理或多頭不管的局面。由于制度原因、行業差異、行政劃分和財務分割等因素,民政、衛生、老齡和社保等部門都要介入到“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中,雖各有職能分工,但仍存在職責交叉情況,導致管理部門和養老機構的人力、物力資源浪費。
4.醫養結合監督評估體系不健全
由于我國老年人照護缺乏健全的監督評估體系以及相應的利益驅使,有一部分已經過了治療期限的老年人借機將常規的養老服務費用轉移到醫療保險費用當中,這種道德風險的存在增加了普通養老機構轉型后獲得醫保定點資質的難度,也損害了醫療保險制度的公平性。
三、互聯網思維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困境的對策
1.基于用戶思維下服務模式的變遷
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在商業領域中就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并且要消除信息不對稱,使消費者時代真正到來,運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就是增強被服務者的話語權和評價權,建立C2G(customer to government)的服務模式。
譬如,讓老年人參與到服務內容的設定中來,把傾聽老人聲音變成一種機制,整合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決定服務內容的增減,同時,針對失能老人尤其是居家照護的失能老人出于居住分散等原因,對其享受護理的時間、次數、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缺乏及時有效的監督,可以采取老年人給醫療養老服務打分的形式,定期進行評價,避免機構中的敷衍了事等現象的出現,改變過去被服務者被長尾化的現象,給予其充分的尊重和主動權,讓其呼聲及時被管理者接收。
2.基于大數據思維下的保健、醫療技術化
大數據思維就是發掘數據,搜索數據,整合數據,并且能夠充分理解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處理創造價值,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可以借助大數據思維在保健、醫療等方面發揮作用。
首先,針對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①中處于A級及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可利用物聯網技術,在社區內涉及消費的場所統一使用一卡通消費制度,并借助條形碼、二維碼、RFID等能夠唯一標識產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利用傳感器、可穿戴設備、智能感知、視頻采集等技術實現現實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服藥習慣、生活習慣、運動強度等進行數據采集并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定期檢查數據并選擇合適的時間對老年人的身體進行當面檢查,這樣可以減少醫護人員檢查頻率,并減輕其在“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方面的工作壓力,也可以把有限的護理人員資源傾斜到身體狀況較差、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人當中。
其次,采用大數據思維的深化和改造后的“云醫療”來緩解“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醫療資源短缺、護理人員不足等現狀。政府可以在“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里建立集預防保健、慢病康復、自主檢查等于一體的醫療服務機構,并在推行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的基礎上,打造集數字化醫院、遠程視頻診療、雙向轉診等為一體的“云醫療”衛生綜合管理系統,為機構內的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具體來說,通過身份證綁定老人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需要就診時,根據患者對病情的描述,工作人員及時將患者病歷轉到相應醫生的電腦中,或者將實時就診圖像傳輸到對口醫院相關專家的電腦中,進行雙向會診、遠程會診,專家或醫生通過電腦出具體處理意見,這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復檢查,減少就診環節,也可以彌補醫療、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針對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去醫院就醫的老人,只要持有養老機構出具的轉診單,可以通過“云醫療”享受醫療服務的“綠色通道”,免去了排隊、掛號等環節。
最后的一點,是針對中小規模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如何進行大數據化的建議。對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能由于資金的限制,無法獨自搭建一個大數據平臺,針對這點,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機構可將自己的IT系統的建設外包給合適的服務商,并且,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以抱團取暖,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充分分享自己的數據。
3.基于平臺思維下治理體系的革新
“平臺”是指在平等的基礎上,由多主體共建的,資源共享,能夠實現共贏的,開放的一種商業生態系統,具體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來,可以促成治理體系的革新。
在大到全國,小到各省、市、縣、鄉鎮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立統一的數據庫,進行信息匯聚,將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各個機構的醫療資源在平臺上進行信息共享,改變“信息孤島”“信息割據”的現象,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再造,充分發揮其整合“碎片化”資源的能力,使其形成合力,打造共贏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生態圈,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譬如,聯合涉及“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各部門搭建公共信息平臺,進行收費、治理、人員、醫療、政策等信息的公開分享,使各部門在治理上協調一致,打破條塊分割,避免出現“多頭管理”或“多頭不管”等現象。同時,搭建信息共享平臺還可以實現數據檢索,避免由于監管體系的缺乏而導致部分已過治療期限的老年人借機將常規的養老服務費用轉移到醫保,損害醫保制度的公平性,使普通養老機構轉型后難以獲得醫保定點資質。
4.基于社會化思維下“眾包”模式的應用
社會化思維,是指組織利用社會化工具、社會化媒體和社會化網絡,重塑企業和用戶的溝通關系,以及組織管理和商業運作的思維方式。而通過社會化網絡和工具實現快速交互,使得以“蜂擁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成為可能,以此催生眾包的問題解決和生產模式。
具體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就是利用互聯網將諸如護理工作、服務工作分享,也可通過眾人集思廣益發現創意,解決技術問題。組織可以充分利用志愿者大軍的人力、創意和能力,舉例來說,可以將去“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服務作為醫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內容之一,必要時可以利用學分進行鼓勵和獎勵,這樣既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責任意識,又可以有效地解決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
[注釋]
①該量表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一種評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ADL)的量表,包括進食、洗澡、修飾、穿衣等共10 項內容。根據得分將患者自理能力分為A、B、C三個等級。
[參考文獻]
[1]趙大偉.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25-27
[2]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爆發:大數據時代預見未來的新思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05.
[3]侯秀紅,秦洪君. “云醫療”,群眾省心又省錢 [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3-03- 28.
[4]黃佳豪,孟 P.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 [J].中國衛生政策研 究,2014-06:4.
[5]劉葉婷. 互聯網思維語境下的政府治理創新 [N]. 領導視點,2014-08
[6]佘瑞芳. 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D].南昌,南昌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