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監測管理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資源監測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資源監測管理

篇1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水質監測;服務

1重點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質監測

在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供水的水源地一般指的是,給與集中供水和取水的水口,以此作為中心的地理區域。在我國各個大中型城市內部都已經按照地區的環境,以及整體工作的開展范圍有計劃地規定了供水水源地,以及相應的保護地區。為了能夠切實履行我國所提出的與水資源保護法有關的要求,相關部門也賦予了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水資源的職能,以此加強城市在供水過程中,對于水源地的保護和管理。同時,我國也下發了組織重點城市供水水質資源狀況監測的相應通知,要求能夠經過國家相應的人員進行認證考核,對各地區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進行監測,了解到城市內部水源地的水質情況,保證監測結果擁有公平和公正性。

2水資源管理中水質監測與服務存在的問題

2.1監測斷面類型不全

目前,在我國很多省市內部對于水質量的監測系統,其中大多數所涉及到的工作內容,都是對地表水的監測,同時,所設立的對應部門也是地表水監測站,而具體的省市內部,針對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的水質量進行監測的相關工作,則涉及到的比較少。有關的數據調查能夠了解到,當前我國大部分省市對于水質量監測的網站約在120~150處左右,這些監測站一般情況下都是對地表水進行監測所組成的站點,但是其中缺乏一定高科技技術的融入,同時對于水質監測工作的開展也存在著漏洞,需要及時的進行改善。例如:當前的河北省對于水質量監測站就有132處網點,但是幾乎沒有地下水和大氣水質量監測站,全國所擁有的1000多條河流中,設有專門站點進行監測的河流僅僅只有60多條。所以在河北省的這一特點上就能夠看出,當地的水質量監測類型并不全面,并且能夠覆蓋的密度相對比較小,這也很難真正的反應出水質量監測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這一工作順利的開展和進行。

2.2監測條件手段單一

當前,在我國各個省市內部對水質量進行監測的過程之中,還缺乏相應的實時監測系統,這一系統的缺乏就會導致水質質量和相應的水資源一旦出現問題,難以及時得到反饋,同時也缺乏必要的應急監測和專業裝備。這種現象導致水質量在監測過程中,很難對現場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即便是通過監測最終反饋出了調查的結果,也很難以快速地做出反應。特別是在各個省市面對突發性的水質污染事件的時候,由于應急監測設備和預警預告準備得并不充足,因此也顯示出力不從心的現狀。在實施應急的監測過程之中,往往大部分地區所采取的都是傳統的現場取樣的手段,并結合使用實驗室分析的方法,即便是如此,也很難滿足當前我國社會之中,對于水資源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所提出的需求。

2.3缺乏信息服務系統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省市并沒有針對水資源監測,建立起相對于比較全面的基礎數據庫,所以水資源的信息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著數據空間缺失水資源的現狀,以及利用不足的情況,導致很多建設項目不能夠及時地被開啟,影響到水質量監測最終得到的結果。而在水質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國很多省市能夠達到數字化標準的程度相對較低,這也難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效果。在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質量監測信息采集的過程中,通過傳輸和處理等手段進行時,質量監測這項工作的開展一直都處于相對比較落后的狀態,長久以來大部分監測指標采取的監測手段仍是現場取樣,實驗室進行分析,數據處理則采取人工處理的一種模式,最終監測的數據導致結果存在的誤差比較大。

3水資源管理中的水質監測與服務質量提升的策略

3.1調整和充實水質監測斷面

目前,我國各個省市對于水質質量監測的相關站點,在發展階段已經呈現出一個較快的速度,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由于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相當一部分水質監測中心站在設置的過程之中,已經有效地得以改進,并且融入了最為先進的思想理念。但是,由于人們對于水資源需求量的不斷提升,水質監測站的設置依然無法滿足水質量監測的工作需求。同時在考慮水質質量監測的過程之中,也很難與實際情況相互結合,導致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同步監測工作開展較難。而城市是一個地區經濟和人口密集之處,在進行監測點和監測網點布置的過程中,還需要重點對其進行考慮,保證每一個河流城市的河段至少能夠設置三個監測點,這樣才能夠掌握河水進入城市之前和之后水質量的狀況。同時也需要對重點的入河排污口進行水質的質量監測,利用環保法給予行政管理部門相應的責任,通過監測及時地了解入河排污的達標情況,出現超標的排污入河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要求采取加強管理和治理,達到污水排放達標的效果,這樣才能夠提高水資源的整體質量。

3.2供水水源地水質監測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最為基本的需求,所以飲用水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情況和整體的發展狀況,甚至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乃至社會的穩定狀況。目前,在我國各個省市內部已經開設了相關的市區中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水資源質量監測站,但是對于水源地的質量監測還沒有全方面全網絡覆蓋,應逐步涉及和覆蓋到所有的市級縣、區內部,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水質質量監測范圍的最大化,也能夠有效地利用監測網絡,保證人們飲用水安全,為人們提供最佳的生活環境。

3.3加強水功能區水質監測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都已經完成了水功能的區域劃分,在水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上,也提出了相對比較科學的依據,其中很多省市已經隨著水利廳的要求,出臺了一系列加強水功能監督和管理的措施,并且已經開展和劃分了重點水功能區監測的位置,以此作為這項工作開展的重點實施部門。同時,相關監測部門也根據水功能的要求進行了區域的劃分,重點了解了水質量監測工作的開展狀況,其中包括: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業的廢水等多個重點水功能保護區,監測的頻率也由原有的不固定,變成了每個月監測一次,及時的把監測的結果送到水利部門和相關的部門,以便于對水資源保護和監測工作進行糾正和改善。這樣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時也針對飲用水安全和水功能的區域管理提出了相關的要求,擴大了監測的范圍,增加了監測的頻率,進一步加強了水功能區域中水質質量監測工作的整體效果和質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發展的最新實際背景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得到了良好的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對于社會中各項公共設施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其中水資源的質量更是備受人們的關注。所以在以上內容中,本文針對目前我國水質監測工作,對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與服務進行分析,了解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提升對策,希望能夠有效地滿足現代水資源保護的需求,確保我國的水資源能夠合理地被開發和使用。

參考文獻:

[1]田士奇.淺談加強吉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能力建設的必要性[J].農業與技術,2015,35(17):61-63.

篇2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項目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水文水資源項目工程的管理影響到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所以說,提高項目工程管理有重要意義,要提高項目建設人員的管理水平,增強其管理意識,確保水文水資源工程建設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應用廣泛,內容繁多且比較復雜,涵蓋了許多專業性的知識。在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建設過程中,其項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因為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使其,做好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至關重要。當務之急是做好水文水資源項目建設的管理工作。從目前水文水資源的建設發展現狀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如項目主體不明確,管理程序意識不高以及水文水資源建設本身的困難等。要想確保水文水資源建設能夠順利完成,保證項目質量,就必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生物對策來解決。

一、水資源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水文水資源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走過了漫長的探索歷程,已經從開始的自建自管,慢慢步入到了現在相對規范化的軌道。做好水文資源的項目建設管理是水資源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時期,對于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開發利用是至關重要的。當前最重要的是把水文水資源建設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做好,同時它也是國家投資發揮最好效益的重要手段。

1.研究技術落后

近幾年來,我國在水文水資源的研究方面越來越深入,研究經費也明顯有所增加,但由于從事水文和水資源的時間,空間跨度大,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短期內資金缺乏問題難以解決。一些全球水文問題,由于問題比較復雜,需要的研究資金又較大,目前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此外,水文研究還出現了一種不平衡的狀態,一些熱點問題,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較冷門的領域,則研究的很少。

2.建設主體不明確

從目前的水文機構來看,沒有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嚴重影響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地市級水文機構按流域水系進行設置,由于行業設置問題,難以達到和地方的有效、及時溝通,往往形成了一個地市級水文機構負責多個地市的水文工作。這樣的機構設置對水文水資源的項目管理中管轄權的歸屬問題產生了影響。很有可能出現工程項目管理的主體缺位,項目建設的管理主體模糊的情況,對于水資源項目建設的效益將會大打折扣。不利于水文事業的發展,又影響了

對水資源的利用,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難以正常進行。

3.項目建設管理程序意識不強

作為國家公益事業重要組成部分,水文水資源的建設要以我國的基本建設程序為依據,進行項目的組織和實施。由于目前水文機構體制存在弊端,水文機構體制的問題出現了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導致了在這些地區進行項目立項時不均衡,沒有嚴格按程序進行項目審批,在進行水資源的項目建設中出現了粗放不精細的管理模式。基層建設項目管理專業人員缺乏,多數管理者對基建程序不夠了解,缺少依照程序建設的意識,影響了項目建設管理的實效。

4..建設項目專業融合性強和空間跨度大

水文水資源項目建設內容涵蓋量大,包括水文測站、數據中心、水文測繪、水情分析等專業內容,不僅包括土建工程,還有水文基本設施的建設,以及水文信息共享系統的建設,一套專業的流域監測系統和水文測站的布設基本上都會包括這些廣闊專業的建設內容。水文水資源項目和工業或民用建筑不一樣,建設地點比較穩定,建設環境相對獨立,它的建設空間跨度較大而且融合性強,這就給項目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5.施工環節存在諸多問題

目前,我國從事水文設施建設方面的專業施工單位相對來說還比較少,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有些工程是根據水利工程走的,而有些則是按照工民建工程走的,但無論是哪種施工單位,它們對水文建設工程的了解還是比較少的,再加上水文建設項目都比較零碎,工程量小,因此,一些大的施工單位不愿接手,小的施工單位又干不好,這也給工程建設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1.建立項目法人制,明確建設主體權利義務

項目法人的建立有利于明確項目工程建設中的責任主體,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面全過程的控制,能夠對上級的主管部門負責。所以項目法人的建立有重要作用。根據管理工作的要求,。應在一定層級上設置專門的項目建設管理機構,主要職責就是協調項目建設的組織與管理工作,當水文水資源項目建設中遇到疑難問題時,需要該機構進行解決。當然項目法人機構應包括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的技術、經濟、財務、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水資源的項目建設中,可以把與項目法人的目標管理有關的制度在項目中試行,充分調動項目管理部門的管理積極性,進一步做好工程建設的控制和謀劃工作。

2.嚴格建設項目立項審批程序,增強管理程序意識

針對項目建設中出現的不依照管理程序工作,管理程序意識不強的問題,可以適當進行專門培訓,讓基層管理人員深入了解項目管理程序,在項目工程進行審批的環節,加大執行力度,對于不符合程序的一些項目堅決不予立項,對項目建設過程中超投資計劃的項目進行嚴格控制,加大管理程序的執行力度。

3.合理劃分工程標段界面,做好各專業的有機融合

第一,由于水文建設項目空間跨度大,按照建設項目處于的河流流域具體歸屬地區,對標段進行劃分,每個劃分的標段必須要設立獨立的項目法人,對每一個標段的項目明確管理的責任、義務,并且設立明確的標段管理界面,這樣也不至于在每一個標段之間出現混淆責任、義務的問題。這樣使得項目管理流程明確,責權利界面清晰。

第二,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涉及了多個專業領域,專業面廣,可以在項目前期決策中充分考慮項目工程與各專業的有效銜接。還可以建設模塊化的標準建設單元來將各專業有機結合起來,,即使項目建設的地點有所變化,但是其內容能夠進行模塊組合,提高項目建設效率。

4.施工過程應加以控制,嚴加管理

(1)合理劃分工程項目。工程質量評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項目劃分,因為他與質量的評定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個權威機構能夠在水文項目的劃分方面給出指導意見,我們需要根據水文實際,遵守項目劃分的原則,探索性的進行工作。

(2)掌握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狀況。施工單位是否依據管理體系執行,管理體系是否良好的運行,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要是不能滿足質量要求,該體系就必須要進行調整和改進。

(3)對關鍵點實施跟蹤。一方面進行旁站與巡視檢查,第二必須時刻進行檢查,對于相對重要的工序,應在施工現場對控制點進行旁站并加以嚴格的監督和控制,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4)做好施工中的竣工驗收工作。每完成一道重要的工序,施工單位首先應該先按規定進行自檢,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才能向監理工程師提交竣工質量驗收報告單,經監理工程組織驗收合格后簽字確認,下一道工序方可施工。

結語

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國家、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還關系著國計民生的重要項目建設。所以,做好水文水資源工程項目管理是國家繁榮富強的保障,可持續發展要求必須做好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管理。因此在項目建設管理中,要注重項目建設的各相關人員的管理意識,保證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順利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完工。

參考文獻

篇3

針對昌黎縣內目前水資源短缺、水污染日益嚴重、沿海地區海水倒灌以及水資源監測技術、監測方法和設備落后的現狀,文中對昌黎縣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進行綜合研究,該系統能夠實現對水量、水位以及水質等進行實時監控,為昌黎縣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

關鍵詞:

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建設

當前,我國面臨著嚴重的淡水資源問題,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我國淡水資源儲量比較少,二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水污染。這不僅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對我國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威脅。而我國的水資源管理水平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各省市縣區水資源監控系統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

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地下水文勘察發現,昌黎縣擁有的地下的水資源總量約為2.01億立方米,占到全區水資源總量的3/4。全縣的人均水資源總量僅僅只有490立方米,這一數據遠遠低于我國的平均水平,也是全球極度缺水的地區。近年來,隨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惡化以及用水計量設備和監測方法落后、節水意識淡薄等因素影響,昌黎縣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飲水安全等問題比較突出,沿海地區出現了海水倒灌現象,淺層地下水受到海水侵蝕,直接影響到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從我縣水資源管理水平來看,無論是基礎工作、管理手段、計量設施、監測方法等都明顯落后,例如水位數據的采集,一般采用人工測繩監測的方法,計量設施也僅限于普通機械水表,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難以保證。監測數據傳輸的現代化水平比較低,由于受傳輸途徑的限制,導致許多企業的用水數據的實效性很差,對企業的用戶情況難以及時進行掌握,這對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導致水資源管理工作落后。信息處理方面,對原始數據信息沒有進行深度處理,一些數據大部分保存在紙張上,很難做到資源共享和信息的有效利用。指揮決策方面,缺乏可用的預測方案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緊急情況下只能是憑經驗進行指揮調度,很難做出最優化的決策。

2011年中央的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實現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并制定了針對水資源開發的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用水功能卻限制納污的“三條紅線”。要抓緊開展水資源監測、取用水信息獲取等關鍵技術或工藝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資源監控管理平臺,全面提高水資源監控、預警和管理能力,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水資源在線監控管理系統的建設,實時掌握昌黎縣工業企業用水情況和地下水位、水質的動態變化情況,逐步實現對水資源的科學管理。項目建成后,將會充分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通過價格杠桿作用,促使企業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為節約、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2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應用研究的內容

系統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為基礎,該系統能夠順利實現水資源信息的數據采集、數據傳輸以及分析功能,能夠為決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據,使決策者對區域水資源進行實時管理、合理調度,而且通過這一系統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遠程控制以及科學管理等工作,實現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水資源利用之間的協調發展,推動水資源管理方法向現代化轉變。

2.1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該系統的主要功能可以具體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水資源實時監測、評價、預報和決策、實時管理以及實時決策(如圖1)。該系統解決了傳統水表和人工測繩等計量監測方法落后的問題,采用數據遠傳處理器、超聲波水量傳感器、數據采集傳輸設備、數字液位傳感器、GPRS數據傳輸設備等實現水量和水位的自動監測、實時傳輸,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對監測數據信息分析處理,具有高準確性和實用性。系統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水資源實時監測系統基礎設施建設;②水資源信息服務平臺的建立;③水資源綜合數據庫的建立;④水資源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⑤水資源網絡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建立。系統本身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拓展性,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適應發展的需要,系統建成后將在全縣范圍內運行。

2.2系統建設的原則為保障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充分發揮實效,在系統應用研究建設應用中遵循先進性與實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同時遵循“全面規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逐步擴展”的原則,根據昌黎縣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具體現狀,能夠加強昌黎縣水資源管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3系統建設的技術路線

2.3.1方案設計:首先需要將昌黎縣境內的地下水、水量、水質等監測點的設置進行合理規劃并進行科學布設,通過以太網進行在線管控平臺建設,依托現代傳感技術自動采集瞬時流量、累積流量、埋深、水位、水溫以及相關水質監測數據等,將獲得的各種監測數據傳輸到水資源監控中心,同時可以隨時通過軟件遠程召測水資源測控器各種測量數據、開關量的狀態和歷史記錄,為水資源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

2.3.2監測站網布設:根據重點取用水戶和區域水資源的分布特點,進行監控站點的選擇和布設,本著布局合理、投資最小、效益最高的原則選擇各個監控點。水量監控優先選取用水量較大的用水戶,地下水位監測點重點選取地下水集中開采區、超采區和沿海海水倒灌區,在監測站點布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地下水類型和水文地質單元的分區情況,選擇適合監測層位的取水井作為觀測井點,以保證監測資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逐步健全完善昌黎縣水資源監控體系。

2.3.3水資源的實時監測。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利用數字液位傳感器、自動監測儀、數據遠傳處理器等現代高科技設備,能夠通過遙測和網絡技術對監測信息進行采集監測。

2.3.4對各類水資源信息進行存儲。在系統內部建立水資源綜合信息數據庫,通過數字、圖片等豐富的形式對昌黎縣區域內所有的水資源監測系統獲得的數據進行存儲、管理,能夠確保數據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

2.3.5實時評價。根據系統獲取的各種監測資源,及時對昌黎縣水資源進行實時評價,對不同行業的用水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對企業的用戶量以及節水工作進行實時監控,對地下水位變化、水資源的開發程度和利用情況等工作任務進行實時評價。

2.3.6實施決策和管理。根據該系統提供的水資源實時評價以及預報結果,制定出具體的水資源管理方案,為有關部門行使水資源管理功能提供科學的依據,為水資源開發和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3水資源遠程實時監控系統的效益分析

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應用,將有效地規范企業用水行為,提高用水計量的準確性、科學性,充分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促進水資源費的足額征收,預計水資源費征收數額將提高3到4倍;通過價格杠桿作用,促使企業節約用水,水的重復利用率由40%提高到70%;地下水位實時監測系統的建設,全面、及時地掌握昌黎縣地下水動態變化情況,為保護地下水環境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建設還可與防洪、水情、旱情、墑情等信息平臺共享,建立更加完善的現代化水務管理系統。

4結語

文中分析了當前昌黎縣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滿足昌黎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昌黎縣水資源的特點,具體設計了昌黎縣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該系統利用現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水資源數據的自動采集、信息數據傳輸網絡、信息處理數字化等目標,能夠為水資源管理工作決策提供支持。該系統能夠促進昌黎縣水資源管理工作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提高了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朱翔,江霞,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的作用,中國水運,2015(3):67-68.

篇4

    水資源計量監測是指為掌握水資源數量或質量情況而進行的監測,包括水量計量監測和水質計量監測,在水量方面,長期以來,水文部門從事水文測驗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法規,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技術標準及監督體系,為防汛、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水文水資源監測信息。但這基本上是以水量動態監測為主的監測工作,還不能完全滿足計量監測的要求。目前,水文部門在水量計量監測還有許多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完善,需要借助水量計量認證工作加以科學管理,以促進水量計量儀器設備管理和人員培訓的規范化、公開化,提高水文部門的水量計量監測工作的技術水平和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可信度。

    水資源監測的實施

    水文監測工作是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水工程建設及國家經濟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基礎,特別在歷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水文監測提供的信息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在地表水資源水量監測方面,與傳統的監測工作不同有:枯季(或低水)河道測驗與洪水測驗不同,一般是寬河道、小流量測驗;很多斷面是在渠道或較小的河道或管道上,與河道測驗不同,有其特殊性;一般水流流速較小,甚至為零流速;水資源計量監測的測驗精度相對要求較高(主要牽涉到分水及收取水費、水資源費等)。地表水水量監測。河道枯季(或低水)流量測驗有其不同點,如:小流量,低流速。因此,其測驗方法也要根據不同情況選定。當河道天然流速沒有超出流速儀的低速使用范圍時,仍可使用流速儀法;在有建筑物的地方,可利用過水建筑物,由測得的水位(或水深、水頭等)代入水力學公式計算出流量;對于含沙量大的河渠,流量范圍0.006~90m3/s,可用量水槽(巴歇爾水槽);對于含沙量小的河流,流量較小,其范圍0.001~1.0m3/s,可用量水堰施測;此外,根據不同情況還可選用:稀釋法、浮標法、超聲波法、電磁法等。渠道較規則,因此一般除了可選用流速儀法外,經常選用已有的建筑物,或建設相應的測流堰槽等,通過觀測水位,推求流量;對于含沙量較小、漂浮物較少的渠道,可選用超聲波法,或利用聲學多普勒儀器等進行自動監測。地下水監測。原先地下水監測都是人工觀測,隨著自動觀測的逐步普及,在監測方法、頌次、時間等規定上已經不符合要求,要充分考慮自動監測的情況,以及按照分級管理的不同要求,加以修正。水量監測包括開采量和泉流量兩項監測。對建制市城市建成區、大型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區、大型礦山等要加強水量監測。空中水監測。開發利用空中水,如人工增雨等剛剛起步,對其增雨效果如何等也存在許多爭議。但無論如何今后需要加強空中水監測,特別要加強云層監測、人工增雨過程中的監測。要通過氣象衛星、雷達對云層監測和對實際降雨、徑流等立體監測,研究了解增雨的情況及效果。同時,還要加強大氣監測、海洋監測等,以研究氣候變化、溫室效應等對水資源產生的影響。

    水資源實時監測分析系統水資源實時監測分析

    系統是一個分布式的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其主要目標是在實時監測的基礎上,實現特定流域或區域內水資源的信息采集、管理、決策支持和在線遠程監控,以快速、準確、便捷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輔助決策者科學、高效、正確地解決水資源管理、調度、保護等問題。其中實時信息處理和決策支持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技術。系統的功能包括四個主要層次,即:系統總控功能層(人機交互界面)、分系統功能層(系統應用種類)、子系統功能層(系統應用模型)、系統支撐功能層(支持系統運行的基礎環境)。實時監測。水資源實時監測信息和通信傳輸是支撐水資源實時監測分析系統的基礎。水資源實時監測有關內容在前述章節中已經詳細論述,但在系統中還應包括許多其他有關的信息。一般而言,水資源實時監測信息應包括降水、蒸發、地表水及地下水水量和水質信息、工情、災情、墑情、旱情、天氣和植被等遙感信息、經濟社會發展信息等。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信息接收處理、信息查詢服務、實時預警、信息等。決策支持。決策支持主要是指提供信息,提供分析計算手段、提供歷史范例和經驗,啟發決策者發現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輔助決策者制定水資源調配方案,并對方案進行評價。水資源決策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即:信息收集、評價、預測、決策、實施、后評估。遠程控制。遠程監控系統是由實時監視管理、遠程控制管理和監控指令反饋等三個子系統組成的。利用現代網絡、通信和自動化監視及控制技術,對流域或區域內的水利工程及測驗設施進行遠程自動監視和控制,實現遠程實時監測、監視及自動操作。結語世界各國所處地理環境不同,歷史發展的條件各異,水資源情況差別更大,許多國家缺水嚴重。我國一方面水資源緊張,另一方面卻存在嚴重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因此,我國水資源面臨許多問題和諸多挑戰,必須加強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同時,通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可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篇5

【關鍵詞】水文監測;水資源;合理開發;持續利用

1 水文監測的特點

當代的水文監測有傳統性、及時性、隨機性以及標準性 4 個主要特點。對水資源進行循環的有規律的檢測和記載的過程反映了水文監測的傳統性,它是進行水文監測最基礎的工作;水文監測的及時性主要是指通過水文監測可以對于突發事件 (例如洪水) 等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進行快速準確地傳達,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相關決策和調度工作;隨機性主要是指在進行水文監測時需要考慮很多不確定性的方面,主要是因為發生旱澇等災害的時間、地點等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水質的變化也存在突發性;而標準性則是指進行水文監測是要按照一定的技術標準,參照 《水情拍報標準》、 《水文測驗規范》 等進行規范進行。

2 水文水資源監測服務于水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的幾個方面

2.1 有利于水資源的配置

通過對一個區域、流域或者跨流域的水資源的發展趨勢和承載能力進行分析和研究,不僅有利于社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對產業進行調整,在宏觀和戰略上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決策支持。

2.2 有利于水資源的管理

通過水文水資源的檢測能夠為取水許可、分配水資源、轉讓水權及其相應的法律法規相關方面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2.3 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

通過水文水資源檢測可以對水質進行檢測,例排污口、飲用水的水源地、行政區的交界處、國際河流等,如果發生了重大的水體污染事故還可以進行快速的檢測。

2.4 為水環境、水生態管理保護服務

可以進行水資源的管理,為水資源提供監測和預報工作,有利于生態壞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2.5 有利于水資源的調度

通過水文監測所服務的水資源調度包括:實時或年紀間的調度、跨水域的調度、區域不同水體調度、地下水與地表水的調度、將洪水進行資源利用等,并對這些調度進行檢測、分析以及預報。

3 水文水資源監測現狀及其應對措施

3.1 防洪工程的興建改變了水文要素

在中國的很多地區和城市為了防洪對重要河流和大型的水庫進行了加固和治理,還有的城市為了美化市容或者改善生態環境建設了水土保持工程、攔河樞紐工程、堤壩建設等工程,以及對于地下水的超量采取等,這些方面的工程建設通過閘門對水流量進行了控制,從而影響到同濟水位的流量以及流速,使水文要素發生了變化進而改變了原有的水文要素的相關規律。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對水文資料的分析和水情信息的提供。針對這種現象的產生,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監測,水資源的管理部門要對于水位流量的關系產生的變化、測流方式的精簡工作、測流系數的相關實驗、水位流量單值化等進行相應的資料收集、研究和分析的工作。

3.2 水文監測采用了新技術 擴大了水文作業的范疇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在進行水文監測時引入了先進的系統和技術,如固態存儲、遙測系統、超聲波水位計、微機測流系統、計算機網絡等,這就要求進行水文測試的工作人員要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這將使對水文從業人員的一個挑戰。各水文工作單位要在及時引進新技術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

3.3 水文監測模式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

目前在全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已經建立了很多的橡膠壩和攔河壩,這些堤壩的建立嚴重影響到了水文的監測工作。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這些水文站的建立影響了水文數據以及水文要素的改變,進而影響到了水文資料以及水情信息。所以相關的水文監測站要隨時掌握河道的洪期規律、水域內相關工程的情況,以根據這些規律和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對策;相應的管理部門對水文資源的一些要素如水位流量、測試方式、測流系數等進行試驗、分析和研究。

此外也存在一些人類的活動給水文監測工作帶來了影響,例如跨流域調水、開發灘地、河道引水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國家對農業種植結構以及治水方略的調整、水文斷面的水流受到控制等等。這就要求水文斷面檢測人員改變原來的的工作模式,拋棄原來只對檢測斷面進行堅守的工作方式,加大水量巡測、強渠道測流、控制引水口的工作力度,提高水文調查的工作。

3.4 資料整理與測驗工作的不匹配 導致資料整編對測驗工作指導困難

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水文資料幾乎都由計算機進行編整,計算機編整造成了原始資料的檢查、流域內觀所有測點的一致性檢測等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容易導致上下游水流出現偏差、個別觀測點的資料編整不合理等現象。所以在采用計算機進行資料編制的前后要通過上下游水量的核對、分析水量是否平衡、參照降雨流徑等方式嚴格審查觀測資料的合理性,以此來提高計算機編制水文資料的可信度和質量水平。

3.5 不能夠將日常的監測工作和資料的分析研究相結合 使勞動重復

對于各水文站點的單值化分析、瀉流曲線的率定、水位流量關系的分析等應該引入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水文監測站相應工作人員的勞動,還能夠提高水文監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3.6 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應急協調能力不夠

由于水文監測相應的設施設備落后,使得水文監測對于水質、水量的檢測等都缺乏效率和準確性。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對于水文監測的基礎設施的相關建設加以重視,尤其是對于應急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建設,以提高水文監測的精度和應急防范能力。對常用的檢測設施和設備進行完善的同時也著重提高水文監測系統自動檢測預報的功能、水文監測系統的快速性、智能性,并加大對重點的水域和地區進行自動檢測系統的普及,通過以上措施不僅能夠提高水文水資源的綜合能力,還能夠使水文水資源的管理符合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7 水文水資源監測的服務意識不夠 進而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作為水文水資源的從業人員一定要有使水文信息社會化、公開化,讓水文資源作為社會的公共資源為廣大民眾所使用,以勝任水文水資源監測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擔當的角色。通過充分發揮水文水監測信息的作用來為社會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和支持。

參考文獻:

篇6

(1)跨流域調水與流域內用水、流域與區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銳。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線工程從長江調水到我國北方缺水地區,東線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中線工程已于2014年10月通水,“引江濟漢工程”已于2014年8月通水。此外,為解決區域缺水問題或滿足水生態修復等需要,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區還規劃了一系列區域性水資源配置工程,如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湖北省“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安徽省“引江入巢濟淮工程”等。而長江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發達,中游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中下游地區用水需求巨大。跨流域調水與流域內用水、流域與區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銳。

(2)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導致流域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的壓力日益增大。盡管目前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還不高,但部分水資源開發活動已引發了湖泊濕地萎縮、少數支流部分河段脫流干涸、珍稀水生動物瀕危程度加劇等生態環境問題。一些閘壩建成蓄水后改變了水情,引起局部水域納污能力下降、水質變差,對生態環境產生的長期、累積影響將逐漸顯露。近年來,國務院確定了長江經濟帶建設,溯江而上,又批復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成渝經濟區、貴安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等一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國“十二五”規劃的13座內陸核電站,有10座布局在長江流域;城鎮化建設,宜賓等區域規劃的頁巖氣開發,用水量都將巨大。產業發展布局中,工業園區、化工產業等呈現由下游向中、上游轉移的趨勢。隨著長江流域經濟布局的發展變化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不斷提高,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如何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是流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面臨的重要挑戰。

(3)水生態文明建設等對水資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利改革等國家和行業發展的新形勢對水資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水資源管理需要深入分析新形勢,落實新要求,找準流域水資源管理定位,推進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在水資源管理中,要嚴格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發揮“三條紅線”引導產業合理布局的作用,推動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統一調度,保障經濟轉型升級合理用水需求;要狠抓落實,建立和落實流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簡化行政審批,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督,逐步確立流域、區域和取水戶水權,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等。

2管理工作現狀

(1)取水許可管理。目前,長江委保有取水許可證144套,約占流域總發證套數62000多套的0.2%,總許可取水量11000億m3,約占流域總發證許可取水量30000多億m3的37%,其中,河道內取水許可證29套,許可取水量10600億m3;河道外取水許可證115套,許可取水量400億m3。幾年來,長江委進一步規范了水資源論證制度,落實了施工用水取水許可、延續取水評估和取水許可證換發制度;加強了對委管取用水戶的培訓和監督檢查,規范其取水行為和受委托監管單位日常監督管理內容和責任。

(2)流域水資源配置與調度工作。長江委已制訂了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并報送水利部;完成了漢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和赤水河的水量分配方案,正在開展金沙江、牛欄江、烏江水量分配方案編制工作;另外,還組織編制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水量調度方案》。長江委將逐步推進河流及跨流域調水水資源統一調度,探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瀾滄江水量調度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了2012,2013年瀾滄江枯水期水資源統一調度;正在研究長江大通以下引江調度與管理,積極推動下游引江工程統一調度;長江流域第一批(漢江、嘉陵江、金沙江、牛欄江、氵舞水、水陽江、瀾滄江)和第二批(長江下游干流、烏江、洞庭湖、鄱陽湖等)江河水量調度方案編制已列入水利部計劃。目前,長江流域已基本建立了規劃水資源論證體系,開展了工業園區、城市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布局和河流規劃等四大類型論證工作。

(3)流域水資源監測評估工作。根據《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實施方案(2012-2014年)》,長江流域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及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長江委以長江流域片現有54個國控省界斷面水量監測點為基礎,從2012年起組織編制了《長江流域重要控制斷面水資源監測通報》(月報、年報),并從2014年起啟動了長江流域省界年度水資源監測數據分析評價工作,為水資源管理監督考核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4)漢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工作。按照2012年12月水利部批復的《漢江流域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方案》,明確了建立漢江流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的監督管理與評估制度等六大任務。長江委成立了工作協調組,編制了漢江試點工作實施計劃,明確了分工,細化了任務,確保試點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3存在的突出問題

目前,長江流域水資源管理在取水許可、流域水資源配置和調度、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①落實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的限批條件尚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骨干水資源配置工程尚未納入取水許可管理;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尚未完成,國務院已明確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三條紅線”指標,但長江流域和西南諸河區(不含紅河)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方案尚未批復,已下達的各省區用水指標如何與流域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以及正在推進的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有效銜接,尚需進一步研究落實;③機構和隊伍、經費和技術支撐、水資源監測能力等還非常薄弱。面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深入推進,全面建設水生態文明的新要求,水資源管理還需從以下6個方面進一步加強。

(1)建立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調度秩序。《水法》明確規定流域機構要“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實施水量統一調度”;《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提出流域管理機構要“依法制訂和完善水資源調度方案、應急調度預案和調度計劃,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并強調“區域水資源調度應當服從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水力發電、供水、航運等調度應當服從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水資源調度方案、應急調度預案和調度計劃一經批準,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門等必須服從”。但目前,水資源統一調度,特別是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調度秩序尚未建立,導致水資源利用矛盾日益凸顯,供水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例如,2014年,上海市水務局提出了關于增加長江大通下泄流量應對咸潮入侵解決上海市供水困難局面的要求,四川攀枝花市水務局提出了請求協調解決沿江取水難等問題;另外,“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鳙魚)等魚類自然繁殖問題,緩解漢江中下游“水華”和鄱陽湖、洞庭湖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的生態調度問題,都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迫切需要建立統籌協調電網、取用水戶、水力發電工程、航運、跨流域調水的水資源調度會商制度和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制度,協調好水電站生產、群眾生活和生態用水的關系,形成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調度秩序。

(2)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考核的流域工作機制。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涉及取水許可、水資源配置和調度、“三條紅線”考核等多個方面的流域水資源管理,其中,“三條紅線”考核迫在眉睫。《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2013〕2號)、《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水資源〔2014〕61號)相繼實施。目前,水利部已著手開展2013年考核工作,一些省份編制和上報了自查報告,但水利部尚未明確流域機構“三條紅線”考核的職責。胡四一副部長在2014年召開的水資源管理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各流域機構要整合流域內相關力量,按照統一部署,配合做好考核技術核查與現場抽查等工作。面臨緊迫的“三條紅線”考核管理形勢,長江流域亟待建立流域考核工作機制。

(3)落實和探索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水資源管理著力點。結合流域機構管理職能和長江流域的實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流域重要水利水電工程、水系節點、重要城市、省界4類流域控制斷面最小下泄生態基流流量管理,河湖連通工程和閘壩生態調度,節水減污等內容。目前,結合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長江委管理的水利水電工程,雖然逐步明確了最小下泄流量,但存在控制斷面最小下泄流量監測和監督措施缺乏,生態調度條件不明確、工作機制尚未建立,流域機構節水工作主要局限于指導性工作,整體推動流域節水減污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水資源管理著力點尚待進一步落實和探索。

(4)加強水資源監測評估能力和工作。①控制斷面監測設施亟待配套完善。多年來,長江流域片水資源監測能力建設方面投入較少,監測能力薄弱;為防汛抗旱服務而建立的河流水文監測站網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后流域水資源管理和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考核的需求,嚴重制約了長江委流域水資源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②長江委管理的取水戶監控系統亟待建立和完善,目前還有大量的取用水戶尚未納入監測。③管理隊伍建設亟待加強。長江委經與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協商,按照就近管理的原則,將絕大部分委管取用水戶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委托給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少部分重大取水工程和跨省界取水工程由委相關單位(水文局、丹管局、陸管局)實施日常監管。目前地方監測隊伍和長江委水資源監督管理隊伍也十分薄弱。④監測制度尚需按照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進一步規范。

(5)加強水資源管理基礎工作。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規劃對水資源管理的指導和支撐力度不夠,一些重要跨省支流綜合規劃、專業規劃和區域規劃尚未編制或批復,已經批復和編制的規劃存在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和工程規劃脫節的現象。水資源管理公報、年報編制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長江流域水資源相對豐沛,相關部門普遍對水資源管理、節約和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示范和宣傳工作有待加強。

(6)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隨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水資源管理任務日益繁重,但長江委水資源管理人員偏少,尚未成立支撐流域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水資源管理中心,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要求不相適應;地方各級水資源管理人員更加缺乏,多數地方甚至尚未配備專職水資源管理人員,難以承載日益繁重的水資源管理工作。

4思路及對策

長江流域近期水資源管理的總體思路是:上游重點抓蓄水工程管理,中游重點抓漢江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管理,下游重點抓沿江大型引江工程管理;流域重點抓“三條紅線”控制、水生態文明建設、水資源統一調度、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水資源監督管理等。近期圍繞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重點推進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1)扎實抓好現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執行。《水法》確立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賦予了流域機構的法定管理地位,確立了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制度、取水許可和有償使用制度、節水“三同時”制度、計量收費和超額加價制度等。限于人力財力投入問題,目前水資源法律法規確定的各項制度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在當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切實落實《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取水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比任何管理制度的創新都更顯重要。

(2)建立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統一調度秩序。以單個水庫的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蓄水計劃和調度方案審查、審批為抓手,明確最小下泄流量等工程調度運用條件,做好單一工程水資源調度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梯級調度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省界斷面、重要水利工程、流域水系控制節點、重要城市4類控制斷面的監測和監督管理,逐步構建電調服從水調的流域水資源調度秩序。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加強蓄水工程蓄水計劃與調度管理,結合蓄水工程延續取水,協調梯級工程之間蓄泄關系,完善已辦理取水許可的蓄水工程調度運行方案,確立單一水庫電調服從水調的秩序。②逐步推進瀾滄江、漢江、嘉陵江等河流水資源統一調度,積極探索建立漢江流域和金沙江中下游等水量調度聯席會議制度。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啟動漢江水量調度監督檢查工作,逐步形成涵蓋全流域的水量調度監督檢查制度。

(3)探索建立流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機制。全力以赴完成漢江流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試點各項工作,總結試點工作在體制機制、技術支撐、監督監控等方面的經驗。進一步配合水利部組織開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標核算工作。按水利部統一部署,對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評估報告進行技術復核評估和典型抽查復核工作。在分析總結2013年度考核工作的基礎上,開展2014~2016年度相關省區考核評估工作,并逐步形成長江委考核能力和工作機制。

(4)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水資源管理工作。①加強流域節水減污管理工作。按照水利部的統一部署,完成流域內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第四批試點的驗收工作,配合水利部水資源司開展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復核工作,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事后監督管理;開展長江流域“十三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編制工作;逐步開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水定額評估工作,加強流域用水定額管理;逐步開展各行業《節水措施方案》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用水單位的節水管理,推動委管取水戶節水,力求以點帶面,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配合水利部和工信部開展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工作;加強隊伍建設,逐步建立流域節水專家庫;充分利用網絡、報刊等媒體開展節水宣傳工作。②推進流域重要控制斷面最小下泄流量管理工作。加快流域重要水利水電工程、水系節點、重要城市、省界4類斷面的監測系統建設,加強控制斷面最小下泄流量監管。③推動開展河湖連通工程和重要調蓄工程生態調度工作。著力推動開展生態調度需求研究,以及沿江閘站、河湖連通工程和金沙江梯級、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水利工程生態調度工作,保障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合理水位。

(5)加強水資源配置管理,保障經濟轉型升級的合理用水需求。首先優化配置水資源。積極爭取水利部批復長江流域和西南諸河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方案;在完成第一批漢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赤水河水量分配方案工作基礎上,組織開展第二批金沙江、牛欄江、烏江水量分配方案編制工作,推動開展第三批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繼續推進其他生態敏感、供用水緊張的跨省中小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積極推進水資源規劃論證工作,從宏觀上引導經濟社會高效用水、合理布局生產力;繼續推進重慶兩江新區水土片、龍盛片水資源規劃論證工作;結合漢江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工作,開展谷城等5個縣城、安康市等5個地級市和漢中市航空工業園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爭取經費,繼續開展河流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推進長江規劃經濟帶、重化工建設布局、核電布局等與長江流域水資源管理關系密切項目的水資源規劃論證工作。其次,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嚴把水資源論證質量關,促進新建項目符合經濟轉型發展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要求;把好延續取水評估關,促進項目節水升級,從嚴核定項目取水量,明確委管取水戶取水權,適時探索開展水權交易。同時,加強管理經驗的交流和總結,全面規范和落實取水許可管理制度,加強行政審批的事中和事后監督,對取水許可批復的建設項目,建立項目建設跟蹤制度,完成委管取水戶第一輪監督檢查工作,推動落實取水許可管理各項制度措施。

(6)加強管理能力建設和基礎工作。①大力推進水資源監控系統建設。促進2014年完成的長江流域水資源監控能力一期建設形成監控能力,推進建設長江流域水資源監控能力二期建設;積極爭取開展西南諸河和漢江流域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明確取水戶取水計量和水資源監測技術要求,在此基礎上,逐步推動形成流域水資源監控斷面和取水戶、沿江取用水口門實時監測能力。②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水資源管理隊伍。③積極組織水資源費征收項目的申報工作,為水資源管理工作做好技術支撐。④加強公報、年報編制工作,逐步推行用水大戶逐一統計和典型樣本推求相結合的方法,強化數據結果合理性分析和復核工作,進一步提高公報、年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⑤提升監督管理能力,完善監督隊伍建設,逐步理順流域水資源監督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推動長江委專業化的取水許可監督隊伍建設,敦促地方保障監督人力和監督經費,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要求,對監督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提升監督管理能力。

(7)加強跨流域調水工程管理。以《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國務院647號令)規定的長江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年度可調水量和水量調度應急預案管理職責為抓手,協調好漢江水資源調度、丹江口水庫和引江濟漢調度的關系,逐步構建長江委中線工程水資源調度管理機制。著手開展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可調水量報告編制和審查工作,協調淮委開展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2015年度可調水量報告編制和審查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跨流域調水工程水資源配置和調度管理制度。

5結語

篇7

【關鍵詞】萬家寨引黃工程;水文;水資源;水量監測;水質監測;泥沙測驗

中圖分類號:P332(2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0-0860(2002)08-0027-02

2001年年底,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已試通水至汾河水庫,由汾河水庫至太原市呼延水廠的輸水管道進入收尾階段.這標志著引黃工程的基本建設工作已大部分完工,在2002年年底前把黃河水引到太原已指日可待.但是,從水文水資源工作的觀點出發,即使黃河水被引到了太原,進入了千家萬戶,仍有不少工作要做,而且其中有些工作必須立即著手去做.其主要工作包括引黃工程沿程的水量和水質監測、泥沙測驗、對汾河上中游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

1引黃工程沿程的水量監測

萬家寨引黃工程南干線由黃河干流萬家寨水庫取水,經五級提水至648m后通過隧洞輸水至汾河上游頭馬營出口,而后經汾河上游天然河道送水至汾河水庫,再由PCCP管道及隧洞輸水至太原市呼延水廠.按設計,引黃工程兩端為封閉式的管道(隧洞),而中間部分為開放式的明渠(汾河河道)輸水.由于引黃工程以汾河水庫為主要調節水庫,而在歷史上,汾河水庫既作為灌溉面積為10萬hm2的汾河灌區的主要水源,也作為太原市工業及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近年來,又在汾河水庫下游、太原市區上游修建了汾河二庫作為調節水庫,以控制和調節汾河水庫下泄的水量及區間來水量.因為引黃水在汾河水庫上游河道中已與天然的汾河水相混和,成為一個整體,而且引黃水在輸送過程中(尤其在汾河上游河道輸送過程中)不斷損耗于蒸發、河道滲漏以及河道沿程城鎮、村莊的居民取用生活用水及農業灌溉用水.因此,無法分清在汾河水庫中究竟有多少引自黃河的水量,又有多少是汾河上游原有的水量.由于引黃工程管理局、汾河水庫管理局、汾河灌溉管理局以及太原市各用水部門不屬于同一行政領導,因此,比較精確地求得汾河水庫中各類水(引黃水及汾河上游流域天然地表水量)的組成比例是重要的.為此,應從引黃工程南干線出口頭馬營起,沿汾河上游河道直至汾河中游義棠,設置一定數量的水文站,以監測汾河沿程河川徑流的動態變化.

自頭馬營以下、義棠水文站以上,汾河干流及支流上原有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設立的水文站為(自上游至下游):汾河靜樂、嵐河上靜游、汾河寨上、汾河蘭村水文站等10處國家正式水文站(未包含汾河源頭處的北石河岔上及太原市西山區域的小面積水文站:冶峪溝董茹、風峪溝店頭水文站);此外,還有省水保局委托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設立的泥沙觀測專用水文站3處:汾河寧化、汾河河岔、婁煩河婁煩水文站.在進行本次水量監測時,除借用上述原有的水文站外,尚需在合適的地點增設一些水文站.建議增設的水文站為(自上游至下游):引黃南干線出口頭馬營水文站、天池河好水溝水文站、西馬坊河壩門口水文站、東碾河靜樂水文站、獅子河嘉樂泉水文站、大川河古交水文站、汾河二庫水文站、揚興河陽曲鎮水文站、虎峪溝迎澤橋水文站、南沙河郝莊水文站、烏馬河龐莊水庫水文站、象峪河郭堡水庫水文站、櫻澗河尹回水庫水文站、龍鳳河龍鳳水文站共14處.

原有及增設的水文站除需按國家有關水文觀測規范進行觀測外,尚需對本流域內以地表水為水源的各類用水進行調查統計,這樣才能比較清楚地了解汾河沿程的水量動態變化,也能了解究竟在汾河水庫及汾河二庫中有多少引黃水量.

2引黃工程沿程的水質監測

由于引黃水量需供給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因此水質對于引黃水是至關重要的.在施工階段,引黃工程管理局自1996年起已委托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環境監測中心在沿程做了10個斷面14個點(其中萬家寨水庫3點、汾河水庫3點)的14處水質監測.今后仍需堅持長期監測,并增加監測站點及監測次數,而且在可能的條件下增加監測的項目

在引黃工程沿線,原布設有寧化、東寨、靜樂等7處水質監測站,通常每年監測4~6次,分析32個項目.鑒于引黃水質工作的重要性,建議在水質監測工作中應采取如下措施.

2.1增加水質監測站點

萬家寨引黃工程從萬家寨水庫中引水,但水庫上游有各大城市及廠礦的水污染影響,更有其回水末端準葛爾煤田排污的影響,而且污染程度有加大的趨勢,因此應該在萬家寨水庫上游及庫區增加水質取樣點,在進入汾河上游后,除保留原有水質取樣點外,應在各主要支流及城鎮設置水質監測點,以監測水質的動態變化.

2.2適當增加水質監測次數

因為引黃水為太原市居民生活飲用水源之一,因此應高于水利部《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98)的監測頻次要求,每月至少監測2次,在汛期中因有面污染源(化肥、農藥)影響,應在汾河沿程各主要支流視情況增加測次,以確保安全.

2.3適當增加水質監測項目

由于萬家寨引黃工程的水源受黃河上游及汾河沿程污染的影響,進入汾河水庫的水流中污染物成分復雜,而我們目前沿用的只是常規的污染物監測項目,像COD、BOD這類項目僅為水中有機污染的綜合指標.據發達國家的水質監測經驗,水中微量(痕量)有機物,尤其是多環芳烴類有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巨大,且在人體中有累積性,而且在汾河水庫中亦已發現有此類微量有機物,如苯,甲苯,1、2苯并噻唑等(詳見山西大學環境科學系:引黃輸水模式與毒物歸趨、毒理效應關系研究報告,1999年12月),因此建議應在汾河水庫水質監測中增加若干有機物及重金屬的監測項目.

3引黃工程沿程的泥沙測驗

引黃工程是將黃河水引至汾河水庫后,從汾河水庫取水供太原市呼延水廠.據歷史資料,汾河水庫在汛期易發生異重流,而這對于引水無疑是一種威脅.另一方面,引黃水使得汾河上游的水量成倍地增加,而且增加的都是清水,這就有可能破壞汾河上游河道固有的水沙平衡關系,造成一定的泥沙侵蝕,也就更有利于汾河水庫中異重流的生成.因此,建議除汾河沿程各水文站加強泥沙測驗外,應立即開展汾河水庫的異重流研究,包括異重流的生成、運移及利用異重流排沙問題的研究等.

4對汾河上中游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

按現行體制,引黃工程通水后,汾河上游地區(包括太原市)的水資源供求關系如下:水源組成有引黃水量、汾河上游原有的地表水量、太原市的地下水量及回用污水;供水方有萬家寨引黃工程管理局(引黃水)、省水利廳(汾河上游水即汾河水庫水)及太原市(太原市地下水及回用污水);用水方為太原市工業、城市居民及環境用水、汾河上游沿程用水及汾河灌區用水.這種十分復雜而又不相統屬的關系不利于有限的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實施引黃通水后汾河上游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為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建議如下.

第一,組建汾河上中游水文水資源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查詢/通信系統及相應的數據庫,以作為水資源管理系統的基礎.組建后的水文水資源數據采集/傳輸/處理/查詢/通信系統可集汾河上、中游流域的各類水文水資源數據于一體.在組建中,可參照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及國家水文數據庫的經驗.同時,在組建合適的計算機網絡后,即可有效地為引黃通水后的水資源統一調度決策服務.

第二,建立研究汾河上中游水資源管理系統.此系統的管理范圍應為汾河上、中游地區,即自汾河源至介休市義棠水文站,行政區域包括忻州市、太原市、晉中市及呂梁地區各一部分.主要研究內容為汾河上、中游地區(尤其是汾河水庫流域及太原市)水資源供需關系、發展趨勢,區域(流域)降雨~徑流關系,多種水源的優化調度模型(即汾河水庫、汾河二庫及引黃水量之間的優化調度模型),以及汾河水庫與汾河二庫的防汛指揮系統等.

篇8

關鍵詞 水環境監測;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X1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12-0164-01

1 水環境監測現存問題

1.1 不滿足環境預警相關要求

通過水環境的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實現對水質的自動監控,在高科技的協助之下讓監測信息技術整合得以實現,同時將水文和氣象特征對環境的利用空間和承載能力進行科學預警,如此一來便需要保證管理能夠實現高效運行。但由于現在 我國的水環境監測系統不是非常完善,同時各部門彼此之間不能進行明確的分工,再加上部門責任義務不明確,使得在監測范圍之內所形成的信息并不科學,所以,一定要站在特定角度來對水質污染狀況進行分析,從而不能為環境的預警提供極為有利的數據支撐。

1.2 無法適應監測分析形式以及水環境情況

目前,在進行水資源監測時,其監測標準里面還并無對廢水監測的分析方式進行逐項的規定,同時也沒有滿足監測分析標準化最低的要求。現如今,在污水排放和水環境質量相關要求里面對近百余項污染物展開了控制,然而現在的分析方式并不配套。在國家重點控制的八項水污染物中欠缺快速、簡單的分析方式,導致應急監測不能對污染事故進行及時的分析和

判斷。

1.3 不統一的監測體系管理

環境監測把同一生態流域由多個部門進行管轄,進而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再加上水資源管理人員太過重視轄區范圍內的利益,而對全流域利益欠缺考慮,并未深入流域管理概念。使區域控制和流域控制實現有機結合,還需要確保水資源的監管系統具備長期性,按照不同河段、流域以及不同水利工程影響經濟的程度來對流域內管理任務和權限進行統一,并盡可能做到權利、責任、利益的統一。

1.4 較少的水環境評價和監測指標

水環境監測開展的依據便是水污染的排放標準和水環境的質量標準,它的標準限值和監測項目是監測體系建立的導向和依據。現如今,地表水環境的質量標準項目包括飲用水水源補充項目和特定項目以及基本項目。事實上,地表水環境的質量標準項目在全國渠道、水庫、運河、湖泊等地表水域中都非常適用;以飲用水水源補充項目以及特定項目作為項目補充指標,并用相應水資源的監測指標來評價水質很顯然是不夠充分的。

2 水環境監測問題解決對策

最近幾年以來,在水資源的監測方面,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有了相應的進步,但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要想使環境壓力得到緩解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將水資源環境在監測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這也是水資源質量得到改善的基本要求。目前,使水環境的質量監測體系得以建立與完善,對水環境的監測手段和方法進行研究是提升水環境監測能力極為重要的突破口。

2.1 加大水環境預測研究的力度

現如今,水質監測和水污染控制是水環境監測最主要的方式,并且水環境的預測分析尚未實現系統化。水環境監測開始之后,累積了很多監測數據,然而這些監測成果尚未被完全利用。通過對水環境監測的現狀以及實驗進行分析,并分析預測水環境,包括不同流域以及季節對水資源造成影響的相關因素,開展對水利和水質監測的使用,從而提升水資源服務的能力。

2.2 實驗室工作的推進

目前,為使省界全覆蓋的自行監測得以實現,流域結構如若不新建實驗室,那么它們便需要與相關監測機構一起共建實驗室,從而使監測范圍得到擴展。加快分級監測體系的構建,按照現有法規和責任劃分,使各水域分區監測任務得到切實加強,不斷推進功能區內的共建工作,進而使彼此之間實現優勢互補,使資源和技術的交流得到加強,嚴密監測重點區域的水污染源頭,從而使水環境監測體系得到落實。

2.3 水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深化

水質監測的生命線便是監測質量,水質監測數據的可靠性為水資源管理創造了條件。對水環境監測加強質量管理,監測組織質控系統的完善是基礎,監測體系基本的單元是質量控制體系要素,體系得以存在的前提和依據便是質量控制系統實現文件化,同時它也是試驗室分析工作得以規范以及人員行為得以達標的依據。不能很好的進行環境監測,同職能人員的責任和分工不明關系密切,使監測人員和機構的職能得到明確,使責任能落實到個人身上,還需要各部門配合協作,進而使保障監測數據更具有公信力和科學性,從而為水資源的預警、評價、監督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

2.4 水環境監測能力的強化

通過對通訊技術、數據存儲技術、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加以利用,水環境監測系統能更加準確的對水域質量狀況加以反映,同時它還具有多參數采集、實時、連續的特點,同時要求其配置靈活、高自動化、組網方便。對水環境進行實時監測會造成實驗室采樣點少、隨機誤差大以及勞動強度高,通過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數據,能為科學決策提供監測數據支撐。此外,水利監測部門應該使實驗室的配置水平得到提升,按照水環境變化對有機物、重金屬、有毒物質等監測項目所需的設備、儀器、配置等展開實時更新,進而讓環境監測新技術的使用程度得到增大。通過對GIS、紅外遙感等技術加以利用,使水環境監測網絡得以形成,從而增強其在線監測的能力。

3 結束語

作為一個缺水之國,目前我國的水資源已經進入危險的初期,同時還有大部分水環境被嚴重污染。直至目前為止,水資源監測系統得到建立和健全的城市也非常少。水資源危機的日益嚴重給人們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怎樣使水資源環境的監測體系得到建立和健全便成為目前環境監測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齊珊珊.當前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探討[J].科技風,2012(06):197.

篇9

關鍵詞:水資源;監測;計算機技術;應用;解析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4-7892-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水資源作為人類生活的基礎,一直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的城市供水中,自來水都要經過一定的凈化處理,達到一定的標準后,才能夠輸送到用戶家中,在實際供水的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水資源的安全,通常會設立一個監測系統。在傳統的水資源監測中,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都是采用一些簡單的方法,甚至使用試紙等進行定期的檢測,這樣的方式無法做到實時的監測,通常情況下,無法在水資源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得知,從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時還會造成安全事故,導致人員的傷亡,由此可以看出,水資源監測的重要性。

1 水資源監測簡述

1.1 水資源監測的內容

對水資源進行監測,通常情況下是對水中各種微生物和礦物質含量進行檢測,根據用途的不同,水資源可以分成自來水、飲用水等,對于不同的水資源,監測的標準也有一定的差異,如飲用水的標準就比較高,由于直接提供給人們飲用,如果水質不合格,會對人身健康造成較大影響,而自來水的標準就要低一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很多城市的自來水,都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受到特殊的歷史因素影響,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時間較晚,在很多領域中,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具有較大的差距,如在水資源監測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應用,現在西方國家的水資源監測基本都實現了自動化,只需要少量的工作人員即可,計算機系統可以實時的對水質進行檢測,出現問題后,會及時的發出警報信息,通知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1.2 水資源監測的方法

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水資源監測的方法也不同,如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對水資源的監測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地下水和淡水河流等,都可以直接提供給人們使用,使用這樣的水資源,難免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逐漸的出現了水資源監測的概念,通過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因素的檢測,發現存在問題后,及時的采取凈化等措施,保證水資源的健康。在水資源監測的早期,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對于健康的理解也有限,只對一些重金屬等進行檢測,采用化學的方法,能夠很快的檢測出水中金屬的含量,如果超過一定的標準,那么就需要對水資源進行處理,隨著生物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深,微生物也成為了水資源監測的一個內容,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電子設備得到了普及應用,為了提高水資源監測的效率,人們使用了很多的傳感器等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水資源監測的自動化。

1.3 水資源監測的意義

水是人類生活的基礎,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要使用水進行清洗等,每個人都需要引用一定量的水,如果沒有飲用水的供給,人們很難生活下去,由此可以看出,水資源對人們的重要性,而水作為一種液體,其中能夠溶解很多微生物和礦物質元素,有些微生物會對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使用了這樣的水資源,人們就會出現疾病等現象。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在使用水之前,對水資源進行監測,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工業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廢水、廢氣的排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用水,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安全,在使用之前,都會進行一定的凈化處理,而處理效果如何,是否能夠達到人們使用的標準,就需要依靠一個完善的監測體系來評估。

2 水資源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水是人們正常生活的保障,因此保證水資源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每個國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城市供水等環節中,都會設立一個水資源監測系統,對水質的實時情況進行檢測,一旦發現了水資源出現問題,就要馬上停止供水,對有問題的水資源進行處理,在達到一定的標準后,才能夠供給人們使用,雖然水資源的監測非常重要,但是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受到經濟和技術上的限制,現在水資源監測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就是無法保證實時監測,水資源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大氣、地質等變化,都會導致水資源出現問題,而供水必須保證連續性,如果無法實時的對水資源進行監測,在水資源出現問題后,可能無法第一時間知道,使有問題的水輸送到用戶那里,還有信息的傳遞效率較低,正在監測結果出來后,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送到相關的部門,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水資源出現問題后,處理的效率較低。

3 水資源監測中計算機技術的使用

3.1 保證監測的實時性

在以往的水資源監測中,需要人員定期的進行檢測,如果沒有問題,那么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會進行監測,而水資源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就導致了水質出現問題后,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被監測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監測的頻率,但是顯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使用計算機技術,就可以通過傳感器等設備,建立一個現代信息化的監測系統,在水資源輸送端,安裝相應的監測裝置,然后連接到計算機上,實現自動化的實時監測,利用先進的管理軟件,甚至不需要人員職守,系統在監測到了水資源出現問題后,可以直接通知處理部門,這樣就可以及時的對有問題的水進行處理。由此可以看出,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自動化技術,在水資源監測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在實現了自動化監測后,只需要少量的工作人員即可,不但能夠減少日常運營的成本,還能夠降低由于人員導致的監測錯誤等,由于計算機是執行軟件來工作,只要軟件編寫的正確,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從而在保證監測實時性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準確性。

3.2 提高信息傳輸的效率

在在水資源監測的過程中,監測結果出來以后,需要交給相應的部門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對水資源的處理進行調整,由于水質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自身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變化的速度較快,如果在監測到水資源出現問題后,無法及時的把結果送到其他部門,那么就會降低對問題水處理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水資源監測中,信息的傳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水資源監測中,主要依靠人員來進行傳達,而監測點和處理點的距離不固定,如果兩者之間的距離較遠,那么信息的送達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人員在傳送的過程中,會由于各種問題,導致信息延誤,如果采用計算機技術,通過網絡來進行信息的傳輸,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將水資源監測和處理環節結合到一起,對于水資源監測的結果,可以實時的反饋到處理部門,從而進行及時的調整。

4 結束語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水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保證水資源的潔凈、安全,對于人們生活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些年隨著工業的發展,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尤其是水資源的污染,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建立了水資源監測系統,希望能夠通過對水資源的實時監測,及時的發現有問題的水源,從而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 趙衛民,谷源澤.基于衛星的水資源監測預報技術應用與研究[J].水文,2006(2):26-29.

篇10

首先,針對性地設置水文站點,跟蹤監測重要用水戶的取水、排水。降水、蒸發、徑流是自然水循環的三大要素,為了滿足防汛抗旱和流域水資源規劃、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的實際需要,水文部門通過設置雨量站、蒸發站、水文(水位)站對其進行日常監測,同時通過水質監測站網對自然水體進行監測以掌握其水質變化。隨著水資源管理的不斷深入,有必要對社會水循環中的取水、排水設置專用的水文監測站點,以加強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監測和管理。

通過對取水大戶、主要灌區取水、退水的監測,水文部門可以分析計算社會水循環中取水、排水量的大小和水質情況,分析用水的合理性,為水行政主管部門落實“三條紅線”制度和實現區域與流域控制指標提供基礎性資料。水利部要求建立入河湖排污量統計和通報制度,加強入河湖排污口排污量監測設施建設,提高入河湖排污口監測覆蓋率。在省、市、縣行政交界處設置水文監測斷面,對入境、過境水量水質進行監測,為水量分配和年度考核提供基礎資料。

其次,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水平衡測試工作,提供必要的水文服務。水文部門從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有其技術、人才和資料優勢,應充分發揮其長期從事區域或流域水量、水質監測的經驗,加強對建設項目和重要規劃的水資源論證以及企業水平衡測試工作。

目前,從事水平衡測試的單位主要是水文部門,《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證書》的業務范圍中包括了水平衡測試,有些省明確了由水文部門來承擔水平衡測試工作。通過水平衡測試能夠全面了解用水單位管網狀況,各部位(單元)用水現狀,并畫出水平衡圖,依據測定的水量數據,找出水量平衡關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挖掘用水潛力,達到加強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水平衡測試是對用水單位進行科學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進一步做好企業節約用水工作的基礎。

第三,加強水文研究,探索社會水循環與自然水循環的相互作用和關系。以不同形態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受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兩種作用而不停地運動,構成降水、蒸發、滲流和徑流等水文現象,這屬于自然水循環概念。隨著人類社會對水的需求日益擴大,促使人類大規模地蓄水、引水,極大地改變了水的自然運動狀況,這種水在人類社會經濟系統中的運動過程即為社會水循環。自然水循環與社會水循環的相互作用和關系的研究,是水文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從河流湖泊某水功能區取的水,用于生產、生活后,又將其排回到河流湖泊中,成為下一個水功能區的取水,周而復始。取水對河湖徑流的影響不可忽視,當取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時勢必影響到河湖的徑流量,甚至造成河湖干枯,破壞水生態環境;用水效率低的項目,不僅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還會影響取、排水;排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充河湖徑流量,但排水水質達不到要求甚至嚴重超標時,不僅對河湖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而且會造成水質型缺水。

最后,加強資料匯總,為水資源公報編制提供基礎數據。水資源公報是對社會水循環取水、用水、排水三個基本環節的年度總結,從中可以全面了解各地的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情況。《水資源公報編制規程》已上升為國家標準,公報按年度全面調查統計水資源的數量、質量、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等有關資料,并與前一年及多年平均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不僅反映水資源演變情勢及開發利用現狀,而且可以結合社會經濟指標統計分析用水指標,評價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狀況,揭示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公報具有權威性,已成為政府及有關部門規劃使用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