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劣勢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9: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光伏產業劣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光伏產業劣勢

篇1

關鍵詞: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2

國家制定了到2020年保證所有貧困的地區以及貧困的人口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闡述了2016年至2020年太陽能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國內外對于光伏產業、產業扶貧和光伏產業發展等研究比較全面,但是將光伏產業和扶貧脫貧相結合起研究的文獻少之又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光伏產業和當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結合分析光伏產業在扶貧過程中的模式,指出模式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研究還是空白,為此本文首次研究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指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光伏產業扶貧提供借鑒。

一、曲陽縣發展光伏產業扶貧的優勢

1.自然地理條件

曲陽縣曲陽位于華北平原西部,屬于半山區縣,地貌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曲陽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曲陽縣山地面積達到100多萬畝,草木覆蓋率不到20%。全縣不宜耕種造林的緩坡型陽坡、半陽坡達20萬畝,陽山地、丘陵面積136.64萬畝,未開發利用山地46.37萬畝,這些地方寸草難生,為山體的綜合經營開發、立體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2.光照條件

河北省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河北省太陽能資源理論總儲量2.886GWh/年。曲縣地區位于我國年總輻射量豐富帶,年輻射量在5000MJ/m2左右,具有一定開發價值。根據推算得到的場址區域輻射數據顯示項目所在地區多年平均年總輻射為4928.2MJ/m2。根據《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QXT 89-2008)確定的標準,光伏電站所在地區屬于“資源豐富區”。曲陽縣全縣低山丘陵坡度較緩,非常適宜太陽能電池板的大面積鋪設。同時,曲陽縣年平均光照2600小時,太陽能資源豐富。在加上曲陽縣臨近華北用電負荷中心,電力需求大,輸電成本較低。為建設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分類

1.集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1)含義

集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主要是政府或企業利用荒漠或石灰巖地區和相對穩定的太陽能資源建設大型光伏電站,通過光伏發電產生的經濟效益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一種模式。

(2)適用范圍

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適用于坡度大于25度小于45度、植被較少的石灰巖地區。

(3)優勢與劣勢

優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選址的靈活性,曲陽縣很多貧困地區都能采用這種方式建設扶貧項目,且具有出電的穩定性,增加了經濟效益。②集中式光伏電站可以進行無功和電壓控制,運行方式靈活。③建設周期短,環境適應能力強。

劣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依賴長距離輸電線路,輸電線路損耗、電壓跌落、無功補償問題較多。②曲陽縣地處太行山深處,管理型人才較少。但集中式光伏電站運行維護較多,由于協同管理差異和LVRT技術的不成熟,造成曲陽縣集中式光伏電站在管理和技術上欠缺[4]。

2.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1)含義

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是指政府委托企業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其聚居地附近地面或者屋頂建立小型光伏電站,通過光伏發電幫助貧困戶脫貧的一種模式。曲陽縣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建在屋頂。

(2)適用范圍

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適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屋頂,屋頂要求條件較為平整、牢固,適用建設條件較為靈活。

(3)優勢與劣勢

優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所發電量可以直接供給當地負荷,有效的減少對電網的依賴。②充分利用貧困戶的建筑物面積,減少光伏電站的占地面積。③與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的有效鏈接,適當條件下可以脫離電網獨立運行。

劣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配電網中的潮流方向會適時變化,變壓器分接頭需要不斷變換。②電壓和無功調節的困難,功率因數的控制存在技術性難題。③需要在光伏大規模接入時進行統一管理,對二次設備和通訊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

3.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對比分析

(1)相同點

①兩種模式的選址、運送物資設備、架設電桿和鋪設電纜等活動均由施工企業負責,各種光伏部件的運行檢修也由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予以維護。

②兩種模式定位為貧困戶謀取效益,均輻射帶動一定比例的貧困戶,項目落地實施之后的收益或企業所得利潤,要按一定的比例給予貧困戶資金。

③兩種模式投資方均由國家,地方和企業三方組成,企業貸款利息由扶貧資金予以貼息,使企業安心專注于項目的運營和收益,解除企業在資金反面的顧慮。

(2)不同點

三、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1.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存在的問題

(1)政策法規不夠健全

從2013年開始光伏電站的建設已經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在某地立項,并獲得了一定的裝機量指標,就只能在這一地區完成這些指標。但是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一旦認定某項投資不能帶來預期的利潤,就可能消極拖延工程進度,甚至擱淺,最終會浪費已分配到地方和政府的裝機量指標。從開始申請到最后的批復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予以支持和規范,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申請批復就過于復雜,對企業的靈活性限制程度高,需要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

(2)專業型人才短缺

光伏發電作為新興起的系統需要大量的人才予以配套,但最近幾年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但很多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速度遲緩,導致光伏產業人才緊缺現象嚴重。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工作人員在基地長期檢修和維護,隨著集中式光伏產業項目的不斷擴大,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就顯得緊缺。屋頂分布式光伏更是如此,由于分布式光伏范圍分散,著就需要培養一批專業型技術人才,在故障發生時以最快的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并予以解決問題,降低運行維護的成本。

(3)貧困戶接受程度不高

光伏產業為新型產業,導致農戶對光伏產業一是接受程度慢,二是理解有偏差,同時農民階級具有局限性,在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拉線過程中,阻撓施工隊施工,有一部分農民不讓所布線路經過自家宅基地以獲得占地補償。還有甚者散步謠言說干旱少雨是因為光伏太陽能板把陽光都反射了回去,導致沒有了云朵,無法下雨。在調研過程中還發現有的屋頂分布式光伏貧困戶擔心自家屋頂會引雷遭雷擊,還有的擔心屋頂光伏太陽能有輻射,傷害自己身體,由于山區農村經濟欠發達,個別村民素質不高,惡意損壞線路現象可能發生。

2.提升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效果的對策建議

(1)完善政策和法規

最近幾年國家級文件已經不少于20個,地方政府文件更是比比皆是,電價補貼和光伏發電政策也不盡相同,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多種背景下,就要求各部門充分學習上級文件和政策結合本地特點制定符合本地區的政策法規,為企業提供最優的政策扶持,使得企業在盈利的同時也幫助地方政府實現扶貧脫貧的目標,合作共贏。通過政府補助,企業優待,電網服務等多方位視角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尋,同時可以利用整合的政策更好的為企業盈利,為政府拓寬扶貧渠道。

(2)培育專業型人才

在光伏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技術人才,科技人才要緊跟發展的步伐,在國家大背景的影響下,曲陽縣光伏產業電站發展迅速,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多種發電模式并存,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來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光伏發電具有實時性的特點即所發電量隨時發隨時上網通過電網加以調度和消納,這就要求在光伏電站運行過程中盡量少出故障,或者在系統發生故障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予以排除,減少對電網的沖擊。確保光伏電站系統各個環節故障率最低,或者維修效率高就需要專業性極強的人才。

(3)加大宣傳力度

在加大推廣普及光伏產業的同時也要讓農民對光伏產業了解透徹,這樣更有利于光伏的推廣。經濟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曲陽縣在光伏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給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的同時也要注意人文環境的營造,以人為本。各部門應該各盡其職在充分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基礎上,加大光伏產業的宣傳普及力度,光伏能源作為無污染,綠色環保、清潔、低碳能源,適合我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潮流,通過宣傳讓大家人人接受光伏,人人宣傳光伏,讓光伏發電企業更好的為經濟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慧秋,李東.我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制約因素及對策[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22-27.

[2]殷浩棟.產業扶貧:從“輸血”到“造血”[J].農經,2016(10):25-31.

[3]楊子龍,王一波.光伏發電系統測控技術研究[J].太陽能學報,2015(4):1023-1028.

[4]石震.泰安市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5.

[5]王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4.

[6]謝志林.智能電網互動終端系統設計與實現[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7]李顯震.淺議廣西山區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272.

作者簡介:張 亮(1990-),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河北農業大學,主要從事農村與區域發展研究。

楊香合(1978-),男,河北靈壽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

篇2

關鍵詞:光伏產品;貿易爭端;中歐貿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269-02

自經濟危機以來,中國外貿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下滑,相對的國際貿易摩擦、貿易爭端不斷出現,尤其在光伏產業上表現得更加的明顯。這就需要我們科學地去審視中歐貿易爭端,對于中歐未來貿易關系發展趨勢要有明確的方向,以此才能夠保證在未來的貿易中合理地處理各種貿易問題。

一、中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發展概況

繼美國提起對中國光伏電池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以來,歐盟便紛紛開始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圍攻,主要以德國Solarworld公司和意大利的Prosun公司,紛紛向歐盟提出反傾銷申請。2012年9月6 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啟動中國光伏產業產品的相關立案調查,其涉及的金額高達210億美元,隨后,歐盟于2012年11月8日啟動了針對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調查。

1.中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發展歷程。中歐光伏產業爭端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2012年9月25日的EUProSu的訴訟,其質控中國光伏產業借助政府的資助瘋狂擴張,提出以產品稅收的方式懲罰光伏產業。歐盟要45天的時間對于此事進行立案。后2012年11月8日歐盟開始對于中國光伏產業進行反補貼調查;在2013年2月28日歐盟委會宣布,在光伏玻璃協會的要求下,將會對于中國的光伏玻璃進行反傾銷調查,其相關的標準不符合相關的國際規定。自從2013年3月6日起,歐盟對于中國的光伏產業的產品進行嚴格的進口登記。2013年5月22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代表業界提交了價格承諾談判方案,對于此事歐盟直接給予回絕,沒有給予任何的解釋和說明。此時中歐光伏“雙反”的價格承諾問題陷入僵局。2013年5月23日中國商務部就光伏產業的問題希望與歐盟展開協商。2013年5月24日歐盟成員國投票中有14個國家反對“雙反”議案。2013年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在訪問德國,對于歐盟的光伏產業的調查提出強烈的反對,認為這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于雙方都是不利的,希望可以本著互利的原則解決爭端問題。2013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運行臨時反傾銷稅,并要求中方在一定時間內給予恢復,否則將會進一步提升反傾銷稅率。

2.中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發展現狀。根據最新消息,中歐協商通過價格承諾,保持中國光伏產品的平均售價,給予一定的上浮比例。7月27日,商務部官網傳來消息稱,中歐雙方就中國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最終協議,統一價格承諾。此次的價格承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方企業的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中國光伏產業將會在歐盟市場保持其份額。次日獲悉,中國光伏產品輸出歐盟的價格下限為0.57歐元/瓦,此限制時效為三年。還對于輸出的光伏產品的數量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其相關的詳細結果將會在8月初給予確定。

二、中歐貿易的發展現狀——以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為例

1.貿易總量巨大。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著和歐盟的貿易關系。其貿易的發展規模和總量不斷增長,并使得歐盟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三大市場之一。在國家相關的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拉動下,世界光伏產業得以迅速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光伏產業迅速發展,在2008年的產量占據世界第一的水平。產量迅速擴張的前提下,也迅速開始了對國際市場的占領,一時之間成為最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在2001年中國光伏電池的產量僅僅是3MW,僅僅過了四年,到2007年已達到2 000MW,其后的2011年就有2 I GW的總量,是世界產量的37.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占有率從2006年以來就一直處于世界第一的地位。

2.歐盟貿易劣勢地位較為突出。在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過程中,中國對于中歐市場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由此導致自己處于長期的劣勢地位。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中國和歐盟之間貿易依存性是迥異的,中國對于歐盟市場的依賴程度遠遠大于歐盟市場對于中國的依賴,另外一方面,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歐美之間的貿易關系,會是歐盟的貿易展開的首選,而日本以及相關的歐盟成員過與其以前殖民地之間的關系還會去首選歐盟,由此給予中國產業帶來的壓力也是實際存在的。

3.中國貿易優勢不具競爭性。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光伏產業的確占據著國際市場,有著一定國際競爭力,但是這樣的國際競爭力只是單單地反應在數量上和發展規模上,其實質性上的優勢很難發現。其主要體現在,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和能源為代價的,其能源的結構難以優化環境,惡化嚴重,還有過快的增長勢必會造成國際上對于此產業的貿易反傾銷,由此負面因素導致光伏產業的實際競爭力下降也是必然的。

4.對內部經濟影響巨大。中歐貿易爭端對于中國內部經濟產生的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出口額急劇下降。中國光伏產業對外在市場的依存性很大,貿易爭端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光伏產業價格優勢急劇下滑。其二,光伏產業面領著虧損的局面。其三,促進行業的優勝劣汰,加速行業的洗牌過程。一些技術能力低、盈利能力弱的企業勢必會被市場所淘汰,這無疑促進了行業內部的優勝劣汰。其四,隨著光伏產業的興起,光伏產業領域的勞動力數量是龐大的,一旦其爭端難以有效解決,將會使得中國本來就嚴峻的就業壓力變得更加緊張。

三、中歐貿易未來的發展趨勢

1.短期內,矛盾與合作交織。在長久的中歐貿易中,中國和歐盟之間在某些領域的競爭保持著一定的規則。對于歐盟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競爭優勢,其將會積極地利用20國集團以及聯合國等相關的組織來發揮其建立規則的作用,從而使得其在中歐貿易中的優勢地位不變,從而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基礎上歐盟會關注于提高資源效率技術的同時,強化其傳統資源渠道,穩定其與他國的貿易關系。綜合來看,這與中國的發展觀念是一致的,但是在在未來的中歐貿易中,勢必還會出現一些小的摩擦和爭端,但是和平和發展是世界的主流,這是雙方的共同追求,在短期內這樣的分歧存在也是必然的。這是由雙方的貿易利益決定的,也是雙方的貿易地位決定的。我們需要正視這樣的矛盾,強化合作,盡可能地將風險控制到最低。

2.長期內,合作將成為主流。在中歐合作關系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雖然在某些領域雙方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爭端,但是總體上保持著貿易的合作關系,促進雙方經濟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現階段下,歐盟急于擺脫債務危機,中國是其貿易對象,而對于中國來說,其產業轉型期間,需要保持和中歐的貿易關系。基于此,雙方都存在共同的經濟利益,合作將是其未來發展的主題。基于雙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我們在各個領域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需要我們明確的是,未來的中歐貿易關系,合作必將是主流,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四、促進中歐貿易發展的措施

1.加強國內經濟建設,夯實貿易發展的基礎。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積極發展國內經濟,這是弱化外貿對中國經濟作用的主要措施,一旦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其對于外界商場的依存度就會慢慢弱化,中國所面對的國際風險就會減少。國內經濟建設的發展,會促使國內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由此將市場的份額優化,實現渠道多元化,市場多元化。

2.端正貿易心態,促進互利發展。其次是在經濟方面。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貿易實體,在一體化方面走得也非常快。雙方在這方面互補性比較強。由此雙方應該秉持正確的態度,以平等互利的為原則,實現雙方的共贏。由此,我們需要端正貿易動機,開展更加廣泛的互利合作。

3.加強企業間合作,提高貿易水平。企業間的合作要不斷的深化,各取所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由此形成的企業其在自主創新上的能力往往會具備著一定的競爭力,其綜合實力也會相應的增強。在面對國際市場的爭端的時候,往往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貿易流向,從而最大限度的弱化國際市場的依賴。以此同時還會成為成本降低的關鍵措施。這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其改革的契機,企業可以借此優化器產品結構,強化其實際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行業在面對國際貿易危機、國際貿易爭端時,就有足夠的能力去規避和應對。

4.加強政府間溝通,及時解決貿易問題。政府要不斷強化政治磋商工作,對于貿易中遇到的爭端要及時給予解決。目前,歐洲是中國光伏貿易最大的市場,歐洲境內相關的負責人也高度重視國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堅持以對話的方式解決雙方的貿易問題。由此在雙方利益的基礎上,應該強化政府之間的協商工作,從而保證雙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護,以實現共贏的局面。現階段,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形勢嚴峻,越是在這樣的時刻,各個政府要充分發揮其貿易爭端解決者的作用,開展深入廣泛的貿易協商,基于雙方的經濟利益,爭取實現雙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發展歷程來看,中歐雙方在處理爭端的過程中還是可以以對話的方式來進行協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要不斷地升華自己的技術創新,改善自己的市場結構,注重內需的開發,強化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額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還要注意自主知識的創新產品的研發。對于政府來說,要審時度勢地貫徹執行自己的外貿政策,在面對貿易爭端問題上要堅持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雙方貿易關系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世江.中歐光伏產業互補互利 相互依存[Z].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光伏產業研究所.

篇3

一、光伏補貼開啟國內市場的意義

新興產業想要崛起就必須要靠國家的扶持政策,對于光伏發電而言其符合我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改善我國的環境,但是其成本比化石能源的利用成本高出許多,所以必須要給予優惠措施來促進產業發展,雖然在2000年初,中國光伏產業依靠外部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但是2010年以后隨著歐美市場的萎縮而逐步進入低谷期。2013年8月,為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對于光伏電站,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全國分為3類資源區,分別制定了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項目,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政策,補貼0.42/kWh元。除了國家補貼外,地方政策也不斷向光伏產業傾斜。比如浙江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省里還額外補貼0.1元/kWh。而像洛陽,也對2015年底前建成并網發電,且優先使用洛陽市企業生產的組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其裝機容量給予0.1元/W獎勵,連續獎勵3年。在國家對光伏相關補貼政策的鼓勵下,國內光伏市場被迅速激活,2014年全國光伏產業整體回暖,2016年底,中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2016年,A股光伏上市公司實現全部盈利,其中東方日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381.56%。

二、目前光伏補貼政策研究

就像任何一枚硬幣既有正面又有反面一樣,在中央和地方種種政策的扶持下,光伏產業確實受益良多,獲得極大的發展,但是也帶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最明顯的就是該行業過于依賴各種相關補貼。根據最近10年來該行業的發展狀況,可以明顯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想要僅僅依靠政府補貼來讓光伏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是不可能的,相反會滋生出很多惡意吃補貼的企業,擾亂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近年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的增長速度是加快了,然而對于光伏市場而言,這遠遠不夠。根據數據報告的內容可知,這部分費用在2006年為0.001元/kWh,但是經過10年時間的發展,這部分費用上漲到了0.019元/kW。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收入總額為514.87億元,支出總額度是519.15億元,其中光伏發電的補助款為82.29億。根據蘇美達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袁全的發言,我們知道近年來,國家逐漸察覺到時代正在發生改變,如果現在繼續實施政府補貼只會阻礙光伏產業的前進步伐。中國光伏補貼的1.0時代因為不重視電站的發電量,只看重裝機量,使得一些地方的設備與建造質量全部不過關,只維持了短短3年的時間,就不得不宣布結束。

三、未來光伏補貼市場發展

由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文件可知,在2016年之前被劃入到規模管理中項目若在2016年6月3日前還不能進行發電,這些項目就將按照新電價標準來進行電費繳納。這就表明在Ⅰ類、Ⅱ類和Ⅲ類資源區中針對光伏電站的每度電補貼金額將分別減少0.1元、0.07元和0.02元。

在上網電價之外,光伏裝機量、在總的發電裝機容量中占比,也可能是監管部門會重點考量的因素。由于設計方案的不斷優化以及相關配套技術逐漸成熟使得光伏電站運行所需的裝備費用支出處于不斷降低的階段,現階段每kWh成本減少到了0.6元,不過這個價格還是比通過煤炭來發電造成的成本要高出許多,所以在價格上的競爭處于劣勢。甘肅地區的光照資源非常充沛,根據該地區煤炭發電企業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燃煤發電上網標桿電費價格是0.2978元/kWh。通過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財政部門不對光伏發電給予補助,將使得光伏電站出現虧損的情況,很多投資者和企業家自然不可能對在光伏發電領域進行資本投入,這將使得這個領域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若在相關扶持政策的支持下甘肅地區光伏上網桿標價格是0.8元/kWh,進行光伏發電才能夠獲取一定的收益。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設備費用支出明顯減少,但是其他方面的費用支出卻保持持續增長的狀態。我國雖然在光伏電站建設方面的技術非常成熟而且有過很多項目經歷,但是隨著我國耕地保護政策的出臺以及地產行業的崛起,使得適合建設光伏電站的土地資源非常緊張。由于現階段社會用電量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在我國西部等地區存在棄光情況,很多省份的棄光比例上升到50%,這嚴重降低了企業獲取的利潤,使得很多光伏發電企業面臨非常嚴重的資金壓力。如果國家短時間內取消大部分施行補貼政策,整個光伏發電領域以及其他與之配套的行業都會遭受巨大打擊。

【參考文獻】

[1] 林瑞明.保利協鑫為什么能贏利[J] .商周刊,2016,(12) .

篇4

美國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2011年的報告《全球清潔能源:價值2.3萬億美元的機遇》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保持其作為清潔能源項目投資首要目標市場地位。隨著中國采取更為強硬的清潔能源政策,到2020年中國吸引的投資將達到6200億美元,遠遠超出20國集團的絕大部分國家。中國迅速崛起的清潔能源行業,促使可再生能源投資的重心在未來十年從西方轉向東方。

2013年3月6日該基金會的最新調查報告《美國占據有利地位:2011年美中清潔能源貿易關系》稱: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導者,全世界都在購買美國的技術和產品,美國在風能、太陽能以及智能化能源技術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終于有了回報。從中長期看,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仍比中國更有競爭優勢,美國具有長期主導清潔能源行業的經濟潛力。

2011年中美兩國吸引了世界39%的清潔能源投資,兩國清潔能源投資分列世界一、二位。同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也分列世界一、二位。但從清潔能源貿易狀況看,美國對華順差高達16.3億美元。中國在風能投資和部署方面以及風能太陽能產品制造方面領先于其他國家,因此也招致了一些國家的打壓,相關出口產品頻頻遭遇“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甚至制裁,給國內相關產業帶來了沉重打擊。

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在全球清潔能源產業的大鏈條中,中國究竟處于什么位置?在全新的產業布局中,我們是否仍在延續“中國制造”的老路?未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又在哪兒?

中國的優勢和劣勢

低碳和清潔能源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與發達國家競爭的主要陣地。一方面,它是帶動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另一方面,中國也將發展新興產業定位于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重要地位。

中國在風電、太陽能的應用和產品制造方面存在較大優勢。目前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在全球前十位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中,中國大陸的企業共占五家。美國一家咨詢公司的調查指出,太陽能產品在中美兩國清潔能源貿易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011年美國約有1/5的清潔能源產業消失,主要原因是無法與中國“廉價”太陽能產品競爭。

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方面的優勢,其實也是整個中國企業從事制造業的獨特優勢——人工成本低、融資成本低、環保門檻低,再加上寬松的產業環境和政府大力推動,造成了我國光伏企業的飛速發展。可以說,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依然是“中國制造”的一個縮影,雖然發展迅速,卻無法掩飾其背后日益顯現的劣勢。

技術創新嚴重滯后。根據有關報告,清潔能源專利授權總量上,美國占49%,日本占27%。韓國近年來發展迅速,接連超越加拿大和德國,2010年申請量排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近兩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上升很快,但仍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這說明,盡管中國企業是該領域領先的設備制造者和生產者,但并不是大量技術的擁有者,或者嚴重依賴技術轉移進行生產,或者是以制造業為主。

核心技術空心化現象嚴重。以多晶硅為例,目前占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比重80%以上的晶體硅產品,其主要原材料90%以上產自國外;同時,我國多晶硅提煉技術長期面臨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多晶硅的提純和精煉技術基本掌握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廠商手中。我國最大的技術軟肋,就在于生產多晶硅的高耗能和尾氣回收利用技術。

產品過度依賴于國際市場。我國光伏產業產量的95%左右是靠國外需求拉動的。目前我國光伏電池總產量和光伏組件產量均高居世界第一位,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則遠遠不足,市場開發遙遙落后于產業發展。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近358億美元,其中60%以上輸送至歐洲市場;201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對歐美出口占比約為70%。在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下,很多發達國家都取消了行業優惠補貼,美國商務部甚至開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整個光伏市場呈現供求失衡的局面。再加上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光伏產業熱情減退,全行業面臨資金鏈條緊張甚至斷裂的危險。

綜上所述,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隱藏著原材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設備缺失、產品過度依賴出口的“三頭在外”的嚴峻現實,是典型的不具備自主技術優勢的產業。作為全世界一致看好的新興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應屬于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業,歐美、日本等國家走的都是投資技術研發、強化企業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道路,但在中國,它卻成了具有加工貿易性質,規模大、出口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這種依靠購買核心技術、原材料和關鍵設備來擴大產能的發展模式亟待調整。

需要做出的調整

首要的是循序漸進,試點推進。我國經濟發展還處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的關鍵階段,重化工業部門在整個經濟中居于主導地位,建筑、鋼鐵、汽車等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仍會是支柱產業。因此清潔能源發展,第一不能超越物理界限;第二要通過一定的措施實現曲線遷移,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借鑒經濟改革的“雙軌制”經驗,一方面加快對傳統能源應用的技術升級;另一方面發揮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扶持一些技術、資本和制度條件比較好的城市成為新能源試點或特區。對清潔能源行業進行規范,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和類似GE、杜邦、西門子那樣跨國、大型的公司,而不是現在這樣幾百家爭搶的局面。

轉變針對設備補貼的狀況,把補貼更多地用于產業鏈條上薄弱的研發和終端利用環節,把設備制造留給市場。新能源產業鏈大致分為研發、設備制造和終端利用三個環節。研發上不去,就造成落后產能;終端利用不足,就形成過剩產能。新能源產品一般具有早期研發投入高、投資周期長、行業規模有限的特點,而且對后續融資頻率要求極高,再加上前期管理成本高昂,往往難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從國際成功經驗看,對新興產業的培養,政府的關注重點首先是研發領域而不是生產環節。

引導新能源領域的跨國公司與中國本土企業更多地進行合資合作。大力支持國外新能源企業在中國構建專業的研發中心,鼓勵內外資新能源企業共同進行科技研發,從而充分發揮外資的“技術外溢”效應。進一步加強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謹防外資惡意并購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龍頭企業以及新能源方面的核心科技企業,在引進外資的同時更注重保護本國新能源企業的自主發展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鼓勵國內有實力的新能源企業“走出去”,如通過購并歐美中小型新能源高科技公司來獲得需要的技術。

篇5

關鍵詞:藏中電網;缺電問題;光伏電源;骨干電網;電力供應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61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07-001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07

1 自治區藏中電網現狀

自治區土地面積122.84平方公里,近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8,2014年末總人口323.36萬人。有3個地級市和4個地區,分別為拉薩市、林芝市、日喀則市、山南地區、昌都地區、那曲地區、阿里地區。目前電網形成了中部電網(拉薩、日喀則、山南、那曲、林芝)、昌都電網、阿里電網“一大二小”的網絡格局。其中藏中電網覆蓋拉薩、日喀則、山南、那曲和林芝等地區,是電網的主要負荷中心;昌都、阿里為孤立電網。目前,藏中電網通過一回±400kV直流線路與西北電網相連,聯網通道兩段落點分別位于青海格爾木換流站和朗塘換流站。近年來,藏中電網結構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優化,主網架正逐步向220kV電壓等級過渡,總體運行狀況良好,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1.1 電源方式單一

電網電源裝機主要以水電為主,電源結構相對單一。地區受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的影響,最大負荷出現在冬季枯水期,直接影響了對用戶的供電。同時自然環境薄弱,生態自我恢復能力差,政府拒絕批復火力發電等帶有污染性的項目。

1.2 電源建設遲滯

地處偏遠,可供選擇的電源點裝機規模小,建設難度大,建設進度滯后。阿里電網的電源僅有阿里熱電聯產項目和阿青水電站,其建設進度遠不能滿足當地負荷發展需要。

1.3 電網覆蓋面小,部分地區電壓等級低,結構薄弱

2014年供電面積3935.55平方公里,供電人口211.67萬人,全社會用電量33.98億千瓦時。10kV線路大部分分散在縣級供電區,用戶多為農、牧民,用電性質多為生活用電。在阿里地區,僅形成了以獅泉河35kV變電站為中心的輻射型網架結構,用電人口不足地區人口的20%。電網規模小、網架結構薄弱、供電質量較差,經常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

1.4 經濟發展對電量的需求逐年增大

1.4.1 礦產開發與加工的影響。有著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隨著運輸條件的改變,礦產開采和加工均成為可能。礦產業的電力需求量將呈現超常規增長,并成為電力消費的大戶。“十三五”期間,將有巨龍銅礦(最終最大負荷420MW)、玉龍銅礦(最終最大負荷約112MW)等一大批企業投產。

1.4.2 鐵路通車對電力需求的影響。目前青藏鐵路和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均已通車,拉薩至林芝電氣化鐵路計劃2020年左右通車,初期最大負荷約為120MW,2030年最大負荷達290MW。鐵路通車后,將形成新一輪建設,這將對電力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以來,尤其是藏中地區電源嚴重缺乏,限制了電力負荷的增長。因此,必須加快開發新的電源,長期缺電的局面才會得到改善。

2 可利用能源的特點及解決方案

2.1 風力資源

風能資源豐富,境內有兩條主風帶。一條位于藏北高原地區,大致沿那曲~阿里公路一線;另一條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崗底斯山脈之間的山谷地帶東段。初步測算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

優勢:沒有公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劣勢:(1)風速變化和風機固有特性均會使風電場的輸出功率波動,會引起電壓波動、畸變率和電壓閃變;(2)電網電壓波動引起的風力發電機端電壓降落很容易導致切機,反復切機將會縮短風機壽命。

2.2 水力資源

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01億千瓦,居全國第一位,特別是雅魯藏布江的峽谷地形很多適合建筑水壩,攔洪蓄水。

優勢:水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污染環境。

劣勢:(1)高寒缺氧,環境惡劣,施工難度大;(2)建設周期長,費用巨大。

2.3 地熱資源

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地熱蘊藏量居中國首位,全區共有地熱700多處。

優勢:地熱發電不消耗燃料,運行成本較低。

劣勢:(1)地熱發電的熱效率很低;(2)地下熱水和蒸汽中大都含有硫化氫、氨、砷等有害物質,會污染環境。

2.4 太陽能資源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透明度好,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成為我國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地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300~3600小時。

優勢:的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全區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輻射年均達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過同緯度平原地區一倍左右。

劣勢:(1)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直流電經逆變后轉換為交流電并入電網時,會產生諧波;(2)太陽能戶用電源主要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相關服務與維修得不到有效保障。

2.5 對策及解決方案

從自治區氣象局的《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區劃》中,該報告采用38個氣象站點1980~2014年近34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資料。阿里地區、日喀則市日照百分率在70%以上。那曲地區、拉薩市、山南地區日照百分率為61%~70%。這充分說明了廣大地區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從其特殊的自然條件來看,太陽能是新能源利用最理想、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徑,也是實現能源利用結構調整的有力推手。同時太陽能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制約少、故障率低、維護簡便等優點,在廣袤嚴寒、地形多樣和居住分散的現實條件下,有著非常獨特的作用。

因此,發展以太陽能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節能的新能源利用模式是必然的選擇。

3 光伏發電的現狀

截至2014年年底,電網已經投產的并網光伏電站合計195MWp,其分布及接入電網方案如下:

3.1 山南地區60MWp并網光伏電站

中電投山南20MWp、中廣核山南20MWp、保利協鑫10MWp、尚德10MWp光伏電站。四座光伏電站分別以1回35kV線路接入赤康110kV變電站;赤康110kV變電站則開斷接入澤當~墨竹工卡110kV線路。

3.2 拉薩地區羊八井一期20MWp、二期25MWp光伏電站

羊八井一期光伏電站,以1回35kV線路接入羊八井110kV變電站;羊八井二期光伏電站,以1回110kV線路接入羊八井110kV變電站。

3.3 日喀則地區55MWp光伏電站

力諾日喀則一期20MWp、國策20MWp、龍源吉定15MWp光伏電站。其中龍源吉定光伏電站以1回35kV線路接入110kV吉定變;國策光伏電站以1回35kV線路接入力諾光伏電站;力諾光伏電站以1回35kV線路接入35kV城區變。

3.4 阿里35MWp光伏電站

阿里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5MWp。截至2014年底,已投產并網發電10MWp。最終以兩回35kV線路接入獅泉河35kV變電站。

4 光伏發電的常用方案

根據《自治區“十三五”主電網規劃報告》,計劃新建電源容量為1093MW,其中光伏電站943MWp、光熱電站50MW、風電場100MW。2014年底投產的山南瓊結縣下水鄉孜拉光伏并網發電工程,在工程選址、氣候條件、施工標準等方面極具代表性。在此將以該工程為例,展開敘述。

4.1 工程基本情況

該工程位于自治區山南地區瓊結縣下水鄉,光伏電站地面高程在3750m左右。規劃建設規模為20MWp,本期建設規模為10MWp,建設用地約42.32公頃。本期場地呈矩形布置,短邊長約468m,長邊長約910m。

4.2 光伏電站電氣連接概況

光伏電站以1MW為一個光伏方陣發電單元,每個獨立1MW發電單元由4160塊光伏電池組件(240W)組成,并設16個匯流箱;每個匯流箱可連接6/14個支路,其中每個支路又由10個電池組件(240W)串聯而成。每個1MW單元有208個支路。每個單元經匯流箱匯集后由逆變器整流逆變后輸出270V三相交流電,再通過一臺1000kVA變壓器升壓后與站內10kV集電線路相連。

4.3 光伏電站在藏中電網中的作用

本光伏電站建成后,可為電網提供一定的電量,可降低藏中電網火電的利用小時數及青藏直流送入的電量。同時光伏電站也可與羊湖抽水蓄能電站及當地的沃卡一級電站等調節性能較好的水電站配合運行,充分利用其水庫庫容進行蓄水,從而優化水電站的出力特性。

5 結語

篇6

關鍵詞:變壓器;戰略;SWOT分析

1公司概述

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保定變壓器廠,始建于1958年。1995年6月,成為國務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百家試點企業之一,并率先按照《公司法》改制并規范運營的企業集團。企業改制11年來,天威集團由單一產業、單一經濟成分、單一生產區域發展成為以“雙主業”為主導的多個產業并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在全國多個區域擁有12個控股(全資)子公司、總資產60億元、占地120萬平方米、員工近8000人的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保定天威集團擁有自營進出口權,是國家520戶重點聯系企業之一、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業集團。2001年在上海滬市發行A股股票,2004年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29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之一,2006年進入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銷售收入百強企業中排名第39位。企業綜合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在全國變壓器行業居第一位,變壓器產量居世界第一,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日本、巴基斯坦、蘇丹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天威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天威英利是全球四大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光伏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之一,電池產量進入全球前15名。天威集團先后被評為“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三十佳企業”、“中國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制造行業排頭兵企業”、“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等,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諸多殊榮。

2SWOT戰略分析

SWOT是由英文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4個詞的第1個英文字母構成,這種經營戰略環境分析的方法,在國外普遍使用。優劣勢分析主要是著眼于企業自身的實力及其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會和威脅分析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其對企業的可能影響上。SWOT分析的主要思想:抓住機遇,強化優勢,避免威脅,克服劣勢。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的戰略環境的有關要素如下所述:

2.1S.優勢

(1)S1,國內大型變壓器行業龍頭;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力設備變壓器生產基地之一,大型發電機組主變壓器約占國內產量的45%左右;公司還是國內惟一獨立掌握全部變壓器制造核心技術的企業,打破了換流變壓器制造技術一直被瑞典、德國、日本等國外電氣公司壟斷的局面,已成功進入直流輸電市場。公司05年共生產變壓器230臺;06年產量較去年增加40臺/997萬kVA,銷量增加55臺/1365萬kVA。變壓器訂單截至06年4月接近50億元,06年10月、06年12月、07年2月、07年4月又接2.39億元、1.812億元、1.14億元和1.6億元的訂單;公司06年實現5000萬KVA的年度目標,連續三年穩居變壓器單廠產量世界第一;07年變壓器產能將達到8000萬KVA。06年公司憑借雄厚的實力入選中國電氣工業100強。

(2)S2,公司的特高壓產品具有優勢;

公司是國內唯一能生產高電壓大容量殼式變壓器的廠家,也是唯一向核電站提供變壓器的合格供應商。06年12月公司中標我國第一個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國家電網公司晉東南-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中的晉東南變電站4臺ODFPS——1000MVA/1000kV變壓器項目,合同總價值1.812億元,將于07年底陸續交貨。

(3)S3,質量過硬;

公司輸變電產業于1997年通過了ISO9000國際標準的質量體系認證,是國內核電公司變壓器產品唯一合格供應商,國內唯一具有殼式變壓器生產能力的制造廠家,是全國變壓器行業掌握全部制造技術,產量最高,品種最齊全,電壓等級覆蓋面最寬的公司。750kV、500kV、220kV級變壓器是公司拳頭產品,其500kV級變壓器始終保持著“零”事故率的世界頂級水平。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美國、日本、巴基斯坦、蘇丹等四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綠色能源產業于2004年取得了UL、CE、TUV和ISO9001等一系列國際認證,在國際國內市場有著良好的銷售業績和品牌信譽,是國際知名的綠色能源生產企業。

(4)S4,具有較強的研究開發能力;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與國內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等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集團公司承擔了500kV超高壓變壓器關鍵技術與工藝研究,在自主研發的同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的優勢,按照課題特點與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清華大學組成了科技攻關課題組,承擔了500kV超高壓變壓器電、磁、熱、力、制造工藝等多項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并對研究成果在工廠開展試驗研究和模型驗證。公司專家程志光博士提出的國際TEAM(TestingElectromagneticAnalysisMethods)第21基準問題,是中國人提出的第一個基準問題,為中國人在國際TAEM領域首次獲得一席之地,有力地促進了超高壓和特高壓產品的研發。產學研的創新研究成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5)S5,太陽能產業龍頭;

公司是國內唯一具備完整產業鏈結構的光伏企業,06年公司光伏產業產值將突破10億元。06年4月底公司啟動天威英利三期工程建設,總投資30億元,預計08年竣工,投產后天威英利的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年產將達到500兆瓦,預計年銷售收入160億元、利潤35億元;06年該項目完成70%土建工程和30%設備安裝工作,并形成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每兆瓦需要17噸多晶硅)。在原材料方面,公司持有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原材料基地新光硅業35.66%股權(新光硅業07年2月試產成功,公司預計08年將達到年產1260噸硅材料的設計生產能力);06年12月公司出資4516萬元收購華冠56.52%股權(華冠為可再生能源業主管理公司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6)S6,公司享受國家稅收政策優惠。

公司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自05年起所得稅稅率由33%調整為15%。

2.2W.劣勢

(1)W1,公司新能源市場存在風險。

公司近年來不斷進入新能源領域,一般認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情景廣闊,但新進就意味著風險。

(2)W2,公司存在人才流失問題。

公司憑其突出的業績和良好的口碑,每年都能招聘來一批大學生,但是由于用人體系的不完善,和內部機制的不合理,每年都有大學生辭職,人才流失問題較突出。

2.3O.機會:旺盛的市場需求

變壓器行業的發展與電力建設息息相關,中國目前正處于電力建設的高峰期。按一般規律,變電設備容量比發電設備容量應該為12∶1,即每新增10MW裝機容量就需配變壓器120MVA,其中500kV變壓器12MVA。而我國變電設備和發電設備容量比相對偏低,2000年不到8∶1。2007年新增裝機預測為0.60億千瓦,相應變壓器容量需求為8.5億千伏安,比2006年增長20%。2007年底我國裝機容量將達到6.38億千瓦,如果按照每年裝機增長6%的保守估計,每年新增裝機3800萬千瓦,變壓器容量需求4.6億千伏安。據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電網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報告,“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6萬千米、變電容量3億千伏安,投資9000億元左右;到2010年,我國跨區輸電能力將達到4000多萬千瓦、輸送電量1800多億千瓦時。可以據此斷定,變壓器市場仍然面臨著光明的發展前景。2.4T.威脅

(1)T1,群雄逐鹿高壓變壓器市場;

中國700億元的變壓器市場容量是吸引眾多資本進入的根本因素,實際上這么大的量已經使這個市場看上去十分炫目。中國巨大的變壓器市場,再加上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廉價而又熟練的員工,吸引ABB、西門子等外國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紛紛來華建立合資企業,而且大部分都取得了對這些企業的控股權。

合資企業在中國的攻城略地一方面有力促進了行業進步,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合資企業通過其資金、技術實力,持續進行商戰,將國內不少企業置于困難境地,瀕臨倒閉。變壓器行業國有企業中的原骨干企業,雖然其質量有保證,信譽較高。但這些企業由于投資規模過大,負債過重,決策不當,經營不善等等原因,致使流動資金嚴重不足,企業生產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造成企業效益低下,甚至虧損,無力償還貸款。一些國有大型變壓器生產企業任務嚴重不足,遠低于它們的設計生產能力。總體而言,雖然變壓器市場巨大,但我國傳統變壓器廠家普遍存在對高檔產品制造經驗不足問題,外資企業的進入必將導致該市場競爭激烈。

(2)T2,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主營產品所需原材料硅鋼片、電磁線等金屬材料在2006年及以前均上漲很快,造成公司毛利率逐年降低。進入2007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了較大的下滑,但是未來走勢仍不明朗,公司未來業績要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3)T3,產能過剩的風險。

雖然受益于國內電網投資快速增長,輸配電變壓器需求旺盛,但國內的110KV系列產品的制造能力超過市場需求,公司擴產后產品銷售增長能否與生產能力相匹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3戰略選擇建議

通過如圖1所示的SWOT經營診斷矩陣,可以看出該公司今后發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加以展開分析,可以明確對該公司的戰略選擇應該是SO和ST共同并舉的戰略:(1)SO,通過運用自身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2)ST,通過合理的市場定位,適當程度的投資,增加抗風險能力,在國內外變壓器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取得競爭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崔新健,王巾英.集團公司戰略組織與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美)亨格.(美)惠倫.戰略管理精要[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太陽能 光伏硅片 切割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6-0034-01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能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傳統能源產業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型的資源,其可再生、無污染的優勢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光伏發電所需要的硅片成本雖然下降,但是其切割成本卻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來說,較為常見的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為內圓切割技術與多線切割技術兩種。

一、常見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分析

(一)常見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

1.內圓切割技術

內圓切割(IDsaw),其原理示意圖如下。所謂內圓切割,指的是通過利用圓盤型刀片內圓的刃口對硅錠進行切割。在進行內圓切割時,圓盤型刀片會進行高速的旋轉,軸向振動因此產生。此時隨著內圓刀片與硅錠之間的摩擦力不斷加大,可能會在硅錠上殘留一些切痕甚至細小的裂隙。這樣一來,切割結束后可能就發生硅片崩片甚至飛邊的現象。

2.多線切割技術

多線切割技術(Wiresaw)原理示意圖如下,是當前進行光伏硅片切割的主流技術。當進行多線切割時,導輪上需要利用鋼絲刻制出精密的線槽。需要注意的是,線槽的精密程度必須與切割線的直徑相吻合。除此以外,還必須確保按照順序纏繞的四個導輪線槽上下平行。這樣一來,鋼絲線就借助線槽構成兩張平行的線網,以此來確定切割而成的硅片的厚度以及切割鋸痕的寬度。在多線切割機中,導輪的動力來源于發電機,其旋轉可以有效的保障鋼絲切割線的高速運行。基本而言,切割線在導輪的帶動下速度可達10m/s-20m/s。此時,噴砂機會將砂漿噴射到線網之上。因為切割絲的高速運轉,覆蓋其上的碳化硅研磨料就能對硅錠進行切割。而鋼線的放出與收集都需要依靠線輪。多線切割機所能切割的硅錠直徑并不是無限大的,而是取決于幾個導輪之間的空間。目前來說最為常見的多線切割機所能切割的硅錠直徑在150毫米到200毫米之間,并且伴隨多線切割技術的發展,一些性能優良的多線切割機所能切割的硅片直徑可達300毫米。

(二)內圓切割技術與多線切割技術比較

內圓切割技術每次僅能切割一片,可謂效率低下,而且切割的硅片容易破損,可能會耗費較多的原料。而與之相比,多線切割技術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多線切割技術效率較高,它不像內圓切割一次只能切割一片,每次切割數量幾乎可以達到上千片。其次,多線切割技術可以加工直徑更大的硅片,這能滿足當前形勢下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需求。另外,多線切割技術所具備的精密度也比內圓切割技術高的多,并且多線切割技術所能切出的硅片更薄。這也就意味著當硅錠相同時,多線切割技術可以獲得更多的硅片數量,這能夠節省大量的原材料。第四,多線切割技術對于硅片的損害幾率較低,不易導致破損,能夠提高硅片的使用率。第五,這也是多線切割技術所具備的最為明顯的優勢之一,即其耗費的原料非常少,僅為內圓切割技術的一半左右。

但是,作為主流的多線切割技術現階段依然存在問題,影響了其性能的進一步發揮。在利用多線切割技術進行切割時,導輪上需要覆蓋上千條鋼絲切割線,每次加工雖然可生產上千片硅片,但是如果有環節出問題的話,那么帶來的損失會十分嚴重。具體而言,與內圓切割技術相比,多線切割技術具有以下劣勢。

第一,對硅片厚度的調節難度較大,尤其是在切割的過程中,對于硅片切割的質量無法進行有效的監測與控制。與之相比,內圓切割技術則每次切割一片,其質量控制和監測較為容易,對于厚度的調節也比多線切割技術更簡單。第二,多線切割技術的生產成本較高。具體表現為金屬線的使用,通常金屬線只能使用一次,并且其生產制造價格成本高。內圓切割技術使用的內圓切片機成本遠遠低于多線切割機。第三,多線切割技術對于切割過程要求更為嚴格,因為如果在切割時發生故障,比如金屬切割絲斷裂,則會導致整個晶硅棒報廢。也就是說,多線切割技術存在潛在的風險。

二、電火花線切割技術在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中的應用

常見的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各具優勢與不足,因此為了滿足日益復雜的光伏發電系統,探尋更為先進的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眾多技術人員為了進一步降低硅片切割的損耗,并控制硅片的厚度,不斷進行研究,而最終電火花線切割技術成為眾多專家學者的最佳選擇。

但是眾所周知,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中的硅片電阻率范圍為1Ω?cm到10Ω?cm。硅片電阻率在該范圍內意味著其具備導電性,但是與其他金屬相比其電阻率卻較高,因此其導電性能與其他金屬相比差一些。這也就意味著晶硅原材料在放電的過程中對加工電流有種種限制。這樣一來,在切割太陽能光伏硅片時并不能直接使用普通的電火花線切割技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外在這方面較為成熟的技術是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技術,而我國則在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技術上發展的更加深入。依托于電火花線切割技術原理而發展的高電阻半導體放電加工模型已經被驗證,其前景廣闊。

結語:

綜上所述,太陽能光伏硅片的切割成本決定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推廣。目前來說,較為常見的硅片切割技術為內圓切割技術以及多線切割技術兩種。這兩種切割技術在應對常規硅片時具備其特有的優勢,但是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硅片切割技術所要面對不僅僅再是一般面積和厚度的硅片。雖然因為硅片的特殊性,電火花線切割技術不能直接作用于其上,但是相信通過不斷創新,利用電火花線切割技術切割光伏硅片的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 劉宇.光伏行業硅切片廢水預處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2] 石志學.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技術及切割鋼絲生產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8).

篇8

關鍵詞 并網光伏發電;凈現值;單因素敏感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 X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1)04-0088-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14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也是一種永不枯竭的能源。以其儲量的“無限性”、存在的普遍性、開發利用的清潔性、安全性以及逐漸顯露出的經濟性等優勢,已經成為人類最為理想的替代能源。截止2008年底,全球光伏系統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GWp,而其中90%由并網光伏發電構成[1]。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陸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陽輻射能約為50×1018 kJ,全國太陽輻射總量達每天335-837 kJ/cm2。根據我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的光伏系統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80萬kWp[2]。

城市作為一個人口和經濟活動高度集中的區域,已經成為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熱點地區[3]。在過去的20 多年中,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并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聚集,導致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4]。太陽能發電技術在城市中的大規模應用,無疑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目前,從資源、技術、社會、經濟、政策等方面對我國發展并網光伏發電的綜合研究十分缺乏[5],特別是從全國尺度上綜合分析我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環境效益和政策工具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見。張希良等人以敦煌8MWp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為案例,評價了我國西部地區發展光伏的市場競爭力、社會成本效益和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3]。Shafiqur Rehman等人應用日平均太陽能輻射量和日照時間等氣象數據,研究了沙特阿拉伯國家5MWp并網光伏系統的成本[6]。JoseL. BernalAgustn等人應用凈現值和資本回收期等參數,對了西班牙并網光伏系統進行了經濟和環境性分析[7]。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適用于電力行業的環保法規體系將不斷完善,環境成本納入發電成本已是趨勢。定量評估發電項目的環境成本,歸納起來,可以將評估方法大致分成三種計量原則:①以污染物造成損害的價值作為計量基礎;②以污染后果的清除與損壞賠償補救成本作為計量基礎;③以預防污染發生的成本作為計量基礎[8]。

為了能夠明晰下面幾個問題:①我國不同光照資源條件下并網光伏發電的真實成本是多少?②影響光伏發電成本的因素有哪些?影響程度如何?③不同激勵政策組合的效果如何?④目前技術經濟條件下,我國并網光伏發電的環境效益是多少?本文在已有文獻基礎上,建立了光伏發電成本的計算模型,定量評估了我國各類光照資源條件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光伏發電成本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以及不同政策工具組合的效果,同時,定量分析了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環境效益。最后,從推動我國整個光伏市場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議。

1 中國太陽能資源概況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存在很大的區域差異。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有:太陽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處在北緯22°-35°這一帶,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陽年輻射總量,西部地區高于東部地區,而且除和新疆兩個自治區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數地區云霧雨多,在北緯30°-40°地區,太陽能的分布情況隨緯度而變化的規律相反,基本上太陽能輻射量隨緯度的增加而增長[9]。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區域,屬于四類地區。但自1990 年代以后,地表總太陽輻射開始呈現上升趨勢,變化率為13.21 MJ•m-2•a-1[10],同樣具有一定的開發潛力。

2 計算模型

2.1 經濟分析模型

為了準確分析目前我國并網光伏發電的成本以及光伏發電技術的市場競爭力,我們采用了凈現值(NPV)和敏感性分析工具用來評估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及其影響因素。

首先,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即追求投資的回報率最大。那么,投資者進入光伏市場的條件可以表示為:NPV=-S+∑[DD(]N[]i=1[DD)][SX(](Cinput)i-(Coutput)j[](1+r)i[SX)](1)

式中,S表示初始投資額;N表示壽命期;Cinput表示第i年的流入現金量;Coutput表示第i年的流出現金量;r表示貼現率。

其中,初始投資部分可以表示為:

S=Csystem-Csubsidy(2)

式中,Csystem表示光伏發電系統初始投資額,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和安裝施工費用等;Csubsidy表示可得到的投資補貼額(按現在“金太陽示范項目”補貼初始投資的50%)。

目前,國內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自發自用型;一類是部分自用,其余電量賣給電網。因此,系統壽命周期內第i年的流入資金部分可以表示為:

(Cinput)i=(Pbuy×EPVconsume+Psell×EPVinject)i(3)

式中,Pbuy表示用戶從電網購電電價;EPVcon表示用戶自用電量;Psell表示光伏發電上網電價;EPV表示上網電量。

系統壽命周期內第i年的流出資金部分可以表示為:

(Coutput)i=(CO&M+Cloan+Ctax)i(4)

式中,CO&M表示光伏系統運營維護費用;Cloan表示貸款本金利息支付額;Ctax表示稅費,包括所得稅、城市建設稅和教育稅附加。

敏感性分析法是指從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找出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指標有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測算其對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性程度,進而判斷項目承受風險能力的一種不確定性分析方法。本文應用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影響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發電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和敏感性程度[11]。引入敏感度系數(E),來表征項目評價指標對不確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公式如下:

E=ΔAΔF(5)

式中,ΔA為不確定因素F發生ΔF變化率時,評價指標A的相應變化率(%),ΔF為不確定因素F的變化率(%)。

正值越大,負值的絕對值越大,表明評價指標A對于不確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則越不敏感。

2.2 環境效益分析模型

光伏發電系統的環境效益應為光伏發電“減排環境效益”減去“系統發電環境成本”,其數學表達式為:

BPV=APV-CPV(6)

式中,BPV代表光伏系統環境效益;APV代表減排環境效益;CPV代表系統發電環境成本。

3 案例研究

3.1 初始情景假定

在進行經濟分析之前,要先對初始情景進行假定,作為經濟分析的基礎和前提。

我們假設了10MWp大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為案例,應用PVsyst V5.1光伏系統仿真設計及數據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最佳傾角和年均發電量等參數。表1、表2給出了項目相關技術經濟、財政參數假定。

3.2 光伏發電成本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太陽能資源稟賦條件時空差異巨大。本文選擇我國34個省會城市(不包括臺灣)作為案例,分析了初始投資無政府補貼和目前國家“金太陽項目”補貼初始投資50%條件下的光伏發電成本(見表3)。假設并網光伏系統所發電量全部并網,即EPVconsume=0。根據公式(1),注:表中貸款利率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

當NPV=0時,將公式(2)、(3)、(4)代入(1),Cinput和Ctax直接與電價相關,因此,方程轉化為關于電價的一元線性方程。代入相關參數,解方程得到臨界上網電價(單位電量發電成本)。由圖1可知,在無政府補貼情況下,我國并網光伏發電成本介于155-426元/kWh之間,發電成本相差271元/kWh,差異巨大;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資補貼一半的情況下,并網光伏發電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間,發電成本仍相差246元/kWh。而根據統計數據,2008年全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僅為0255-0423元/kWh,說明即便在太陽能資源稟賦非常好的區域光伏發電仍無法與常規能源發電競爭,仍處于市場競爭劣勢地位。

3.3 發電成本影響因素分析

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啟動光伏市場成功的關鍵,而這需要首先明晰影響光伏發電成本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根據2.1節提出模型的相關變量,光伏發電成本受到初始投資、上網電價、系統發電量(直接與區域太陽能輻射量相關)、稅收政策和貼現率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初始投資又受到系統初始投資額(用投資密度來表征)、國家補貼額度的影響。

另外,我們也考慮了來自于CDM項目的資金流入對光伏發電成本的影響。截止到2009年2月,在總共1 424個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審核通過的CDM項目中,有7個是關于太陽能利用的項目[12]。目前,國際一級碳市場上CERs(可核證的碳減排量)的成交價格在10-15歐元/噸之間變動。

由表3可知,長春市位于太陽能資源中等地區,年均太陽能輻射量接近全國的平均值。因此,本文選取長春市為案例,進行發電成本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因素分析。

由圖2和表4可知,在影響發電成本的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政府補貼額度、水平面太陽輻射量和初始投資密度敏感性最強,對發電成本的影響幅度也最大;其次是貸款利率、資本結構中的貸款比例、貼現率;最后,影響最小的是稅率和CERs價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激勵政策中,初始投資補貼額度的變化對發電成本影響很大,貸款貼息和稅收減免的影響相對較小。在項目的融資方面,初始投資密度對成本影響很大,但這依賴光伏系統組件價格的下降,短期內降低幅度有限;另外,貸款所占的比例對發電成本也有一定影響,而且隨著貸款比例的增加,發電成本逐漸降低。CDM項目的收益雖然對發電成本的影響很小,但對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的降低能起到積極作用。

3.4 不同激勵政策工具組合效果分析

目前,我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300KWp)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種模式:①項目初始投資由政府補貼50%,其余部分由業主負擔,商業運作,沒有上網電價補貼;②投資全部由業主自籌,獲得上網電價;③初始投資全部由政府補貼。

第一種模式:項目初始投資由政府補貼50%,其余部分由業主負擔,商業運作,沒有上網電價補貼

初始假設:

(1)利率貼息:完全貼息;

(2)稅收政策:所得稅、增值稅、城市建設費和教育附加全免;

(3)初始投資補貼:按“金太陽示范工程”補貼初始投資的50%;

(4)CDM收益:按照CERs 價格為15歐元/t 。

由表5可知,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資補貼50%的條件下,即便稅收優惠、利率貼息和CDM收益等政策工具全部實施,光伏發電的成本仍高達0.746元/kWh。

第二種模式:投資全部由業主自籌,獲得上網電價

從全球來看,政府最常用的財政補貼方式是上網電價,一個固定的上網電價政策有助于建立長期明確的規劃,讓所有的光伏企業、投資者或其他參與方能明確判斷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從而有信心進一步向這一領域投資。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光伏上網電價政策出臺。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投資者進入光伏市場的條件是即NPV≥0。由圖3可知,在合理內部收益率(IRR)為10%的條件下,只有當光伏上網電價P≥2.22元/kWh時,才能保證光伏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種模式:初始投資全部由政府補貼

在政府承擔全部初始投資費用的條件下,并網光伏系統的度電成本只有0.16元/kWh,能夠與常規能源發電相競爭。

4 環境效益分析

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環境效益應該是從“減排環境效益”中扣除“發電系統生命周期中的環境成本”的部分。本文光伏環境效益計算主要是基于現有排污收費標準和已有文獻的結果。根據Masakazu Ito等[13]研究結果,超大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能量需求為30-42 TJ/MW,其中采用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伏發電系統的能量需求為41.95 TJ/MW,能量回收期為2.5年,CO2排

放量為50g/kWh[13]。按此計算,10MWp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整個生命周期內需耗能419.47TJ(相當于消耗電能1 165萬kWh),25年總發電量為3.15億度。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規定,從2006起,能源統計中電力消費的折標煤系數統一采用當量系數0.122 9,即1萬千瓦時電力折合1.229噸標煤(1.229 tce/萬kWh)。

首先計算10MWp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環境成本。假設并網光伏系統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耗能都由常規燃煤發電提供,則通過計算,我們得到光光伏發電的減排環境效益是指因使用光伏發電而避免了常規能源發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就是說利用光伏系統每發一度電能,就可以避免常規燃煤發電所產生的CO2、SO2、NOX、CO等多種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損害。計算結果見表6,光伏發電系統的減排環境效益為0.026 147元/ kWh。因此,如果綜合考慮光伏發電的環境成本和減排環境效益,并網光伏發電的環境效益為0.016 5元/ kWh。

5 結論及政策建議

從國外發展光伏產業和市場發展的經驗來看,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價格機制和政策體系的適用性不同。目前,我國光伏市場仍主要依靠政府的激勵政策。激勵政策的變化對光伏市場和光伏企業的影響巨大。推動我國光伏市場向前發展迫切需要政府出臺適當的、長期的激勵政策。本文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建立了光伏成本的計算模型,在此基礎上計算了我國并網光伏發電的成本,進而分析了光伏成本的影響因素,對比了不同資金來源的模式下,不同激勵政策工具的效果,最后定量計算了光伏發電的環境效益。通過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和環境效益的綜合分析,結論如下:

(1)在不同光照資源條件下,我國并網光伏發電的成本差異巨大。在無政府補貼情況下,我國并網光伏發電成本介于1.55-4.26元/kWh之間;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資補貼一半的情況下,并網光伏發電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間。即便在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并網光伏發電仍無法與常規能源發電相競爭。

(2)在政府的激勵政策中,初始投資補貼額度的變化

對發電成本影響很大,貸款貼息和稅收減免的影響相對較

小。在項目的融資方面,初始投資密度對成本影響很大,但這依賴光伏系統組件價格的下降,短期內降低幅度有限;另外,貸款所占的比例對發電成本也有一定影響,而且隨著貸款比例的增加,發電成本逐漸降低。CERs的價格雖然對發電成本的影響很小,但對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的降低能起到積極作用。

(3)通過對不同激勵政策工具組合效果的分析,第二種模式(上網電價補貼)更切合實際,便于操作,出臺一個適當的、穩定的上網電價能夠有效的推動光伏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4)光伏系統發電的環境成本為0.009 66元/ kWh;光伏發電系統的減排環境效益為0.026 147元/ kWh,則并網光伏發電的環境效益為0.016 5元/ kWh。與常規能源發電相比,光伏發電環境效益顯著,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Reference)

[1]Global Solar Photovoltaic Market Report 2009[R]. Synergyst, 2009-09.

[2]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Z]. 2007-09: 23-24. [Interi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Renewable Energy [Z]. 2007-09: 23-24.]

[3]Lin JY, Cao B, Cui SH, Wang W, Bai XM. 2010.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GHG Mitigation Measures: The Case for Xiamen City,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0(9): 5123-5132.

[4]趙景柱,崔勝輝,顏昌宙,郭青海,2009. 中國可持續城市建設的理論思考,環境科學,30(4): 1244-1248. [Zhao J, Cui SH, Yan CZ, Guo QH. 2009. Theoretical Thinking in Sustainable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30(4):1244-1248.]

[5]張希良,汪婧. 西部地區發展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社會成本效益分析與政策評價[J]. 太陽能學報,2007,28(1):32-36. [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Policy Assessment for GridConnected Social Photovoltaics System Development in Western Part of China [J]. ACTA ENERGY SOLARIS SINICA, 2007,28(1):32-36. ]

[6]Shafiqur Rehmana, Maher A. Badera, Said A. AlMoallem. Cost of Solar Energy Generated Using PV Panels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 1843-1857.

[7]Jose L. BernalAgustin, Rodolfo DufoLopez.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Spain [J]. Renewable Energy, 2006, 31:1107-1128.

[8]陸華,周浩. 電力市場下發電公司環境成本內部化探討[J]. 企業經濟,2004, 7:104-105. [Lu Hua, Zhou Hao. Research on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 in electricity market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s [J]. ENTERPRISE ECONOMY, 2004, 7:104-105.]

[9]我國的太陽能資源[EB/OL].

省略/download, 2010-5-24. [Solar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EB/OL],

省略/download, 2010-5-24.]

[10]汪凱, 葉紅, 陳峰, 熊永柱, 李祥余, 唐立娜. 2010. 中國東南部太陽輻射變化特征、影響因素及其對區域氣候的影響. 生態環境學報, 19(5): 1119-1124.[Wang K, Ye H, Chen F, Xiong YZ, Li XY, Tang LN. 2010. Longterm Change of Solar Radi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Variation, Factors, and Climate Forcing.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5): 1119-1124.]

[11]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考試參考教材編寫委員會.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M].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7.[Editor Committee of National Registered Consulting Engineer (investment) Examination Reference. Project Decis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China Planning Press, 2007.]

[12]Ishan Purohit, Pallav Purohit.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Generation in India [J]. Energy Policy, 2010, 38:3015-3029.

[13]Masakazu Ito, Keiichi Komoto , Kosuke Kurokawa. Lifecycle Analyses of Verylarge Scale PV Systems Using Six Types of PV Modules [J].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10,(10): S271-S273.

[14]金南, 楊金田, 曹東,等. 中國排污收費標準體系的改革設計[J].環境科學研究,1998,11(5):1-7. [Jin Nan, Yang Jintian, Cao Dong, et al. A Reforming Design on New Pollution Charge Schedules in China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8, 11(5):1-7.]

[15]孫可. 幾種類型發電公司環境成本核算的分析研究[J]. 能源與環境, 2004:23-26.[Sun Ke. Environmental Cost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Different Power Plants [J].Energy Engineering, 2004:23-26.]

[16]丁淑英,張清宇,徐衛, 等. 電力生產環境成本計算方法的研究[J]. 熱力發電,2007,(2): 1-4. [Ding Shuying, Zhang Qingyu, Xu Ning, et al.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Costs for Power Generation [J].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2007,(2):1-4.]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China

SUN Yanwei WANG Run XIAO Lishan LIU Jian YU Yunjun ZHUANG Xiaosi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篇9

查看更多《江蘇氯堿》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江蘇氯堿》編輯部       

        專題論述

        (1)甲烷氯化物產品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無

        (3)氧化鋁及燒堿發展前景分析 無

        (9)液氯的困境和出路 無

        (12)中空投原技術在電石生產中的應用 唐勇

        發展熱議

        (14)用綠色發展托起生態文明 無

        (15)雙向互動提升國際競爭力 無

        (15)以創新驅動發展方式變革 無

        (16)升級示范醞釀出臺技術指標從嚴要求煤制烯烴經濟性再受考量 無

        (17)《電石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征求意見三大技術助電石生產“換新顏” 無

        (17)在技術、政策、定價機制多方面尋求突破頁巖氣開發探索“中國道路” 無

        (18)邁向海洋拓展發展空間 無

        (19)挖內潛調結構搞升級拓市場 江蘇農化企業探尋增效之路 無

        (20)農藥創新要落到實處 無

        (20)甲醇:內憂外患知多少 無

        (21)園區跨省協作大勢所趨 無

        科技創新

        (22)院士為能源化工減排支招發展ccu技術,優化產業布局 無

        (22)實現深度凈化 c0用做原料 電石爐尾氣綜合利用中試成功 無

        (23)工業生物技術挑戰傳統化工預計2030年35%的化學品等將來自工業生物技術 無

        (24)首條生物pva生產線貫通形成甘蔗薯類完整綠色化工循環產業鏈 無

        (24)破解轉化器堵塞難題減少汞觸媒無謂消耗產品氣凈化技術為pvc生產送福音 無

        (25)自主開發二代綠色合成技術結碩果單線產能最大己內酰胺項目投產 無

        (25)阿克蘇諾貝爾mta技術成功引入中國 無

        (25)南化研究院開發二氯苯提純技術 無

        環保安全

        (26)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黨的十報告新意解讀 無

        (27)你了解“生態產品”嗎? 無

        (29)四部門聯手防治危險廢物污染——專家為農藥業降低環境風險支招 無

        (30)痕量物質導致催化劑中毒等危害少人關注,專家呼吁——煤化工產品深度凈化應受重視 無

        (31)江蘇:產業置換升級推進節能 無

        (32)散裝化學品海運環境風險加劇——山東率先出爐海上污染應急預案 無

        (32)工信部擬推廣adc發泡劑清潔技術 無

        (32)烏海形成煤焦氯堿綠色產業鏈 無

        (33)中泰化學:走綠色發展之路 無

        市場信息

     &nbs

p;  (34)“鄰位”價格再創新高“對位”行情回落調整硝基氯苯高位呈現兩極分化 無

        (35)下游光伏產業進入整合關鍵期三氯氫硅市場有望企穩回升 無

        (35)新增產能近百萬噸下游行業持續不景氣糊樹脂增產擴能該剎車了 無

        (36)tcca市場經歷“成長的煩惱”隨著應用領域拓展,消費量有望增長 無

        (37)價格漲幅1個月內超過40%日本觸媒事故引爆丙烯酸市場 無

        (39)苯胺過剩亟待化解 無

        (39)氯化石蠟交易難升溫 無

        (39)環氧氯丙烷加速下跌 無

        (40)亞洲新裝置競相投產歐洲老裝置陸續關停全球己內酰胺貿易格局或將大變 無

        (41)百草枯價格連續上漲 無

        (41)電石市場成交低迷 無

        (41)先正達收購杜邦殺蟲劑業務 無

        國際瞭望

        (42)看好水處理化學品服務升級前景跨國公司強化中國市場布局 無

        (43)原料成本相當、人口數量接近,國際專家建議印度石化業——復制中國模式彌補供應缺口 無

        (44)資源豐富位置有利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日本氯堿企業搶灘東南亞 無

        (44)全球生物柴油興起副產大量廉價甘油甘油法環氧氯丙烷成市場主流 無

        (45)建筑業顯現復蘇跡象美鈦白粉生產商將迎曙光 無

        (46)iea預測美經濟長期受益頁巖氣近期50個天然氣化工項目密集上馬 無

        (46)增加能源供應vs潛在環境風險英國擬放開頁巖氣開采引爭議 無

        (47)頁巖氣低成本優勢惠及氮肥生產化肥巨頭在美爭相上項目 無

        (48)美國需求銳減歐洲氣價低迷卡塔爾lng出口目標轉向亞洲 無

        (49)以高附加值產品優勢彌補原料成本劣勢歐洲化工行業前景依然樂觀 無

        (50)整合漸入業務拓展提速全球化學原料藥業前景看好 無

        (51)多個項目無法按期投產應用拓展需求,恢復增長亞洲苯酚或再現供應短缺 無

        (52)iea:天然氣黃金年代將至5年后全球新增需求量5800億立方米 無

篇10

【關鍵詞】新能源 產業發展 政策建議

中國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到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過于依賴傳統能源的應用導致了傳統能源缺口率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以及我國傳統能源在應用中主要以石油、煤炭等化石類能源為主,這對我國的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面對傳統能源在應用過程中的種種弊端,新能源在中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通過新能源的發展可以改變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等問題,還能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提升國家競爭力,并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增加勞動者就業。可見,發展中國新能源產業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以往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數學者強調了對新能源產品的技術優勢國的經驗借鑒與學習,指出我國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具備了后發優勢,并分析了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潛在優勢。筆者將主要針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此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

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等,較之傳統能源具備許多優點。例如,新能源對環境產生的污染較少,能夠實現二氧化碳等氣體的低排放或者零排放,具備環保清潔等特點;新能源相對傳統能源資源儲備更大,且具備可再生性,相較于人們的需求,幾乎能夠達到無限量供應;新能源的分布地域也相對均勻。但是,新能源相對于傳統能源來說,也存在某些劣勢。例如,新能源由于自身的某些特征,像風能與太陽能的供應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很難對其進行控制,不利于開發與利用;新能源是高新技術產業,其開發成本與利用成本遠遠高于傳統能源。

伴隨著能源危機的蔓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契機。中國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視,使我國新能源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資源種類廣泛,數量較多,支撐著我國新能源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在太陽能方面,中國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光伏制品的第一生產國,并且占據了太陽能電池的第一出口國地位。到2010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已經達到全球市場的一半。在風能方面,中國風電的裝機容量也已占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據中國風能協會數據統計,在2010年,中國國內的風機銷售量已達到近1.3萬臺。在生物質能方面,雖然其開發時間較短,但在生物乙醇的生產發展上已較為成熟,成為美國與巴西之后的第三大生物乙醇生產大國。在核能方面,中國目前已經步入建設階段,我國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已經達到13臺,總的裝機容量超過1千萬KW,占世界核能利用的2.88%。從以上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在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間,發展新能源并實施大規模建設已取得了一致性的共識。

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當中能夠清晰地描繪出中國新能源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規劃指出,在“十二五”時期內中國新能源產業將會由起步發展階段進入到規模化發展階段。該階段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大致如下:建立起初步適應于較大規模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電網等大型基礎設施體系,并且有效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內的裝備制造業進行升級,推動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擴大與完善。到2015年,爭取實現中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當中的比例提高到12%。

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中國新能源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對技術研發的投入。近幾年來,中國新能源的迅速發展大體上是建立在國際國內資金的大量投入的基礎之上。雖然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關鍵技術與研發創新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總體來看,中國新能源產業在科研投入水平與技術研究水平方面仍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這使我國新能源制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在重要原材料、工藝與設備方面,依賴于國際進口,在新能源發展過程中受制于國外的技術壟斷。當前中國國內新能源企業所應用的核心技術大多引進于國外,反觀自身的科研基礎相對薄弱,基礎研究性工作與技術研發和創新工作則較少開展,導致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缺乏強大的技術研究平臺予以支撐,并缺乏清晰的技術發展路線與未來長期發展規劃。

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熱,出現了盲目跟風與重復建設等現象。伴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支持與國際市場對新能源制品需求的不斷增大,中國大批廠商開始紛紛進入到新能源領域。這其中也包含一批從未從事過新能源相關產業的企業也開始自愿轉型,加入到新能源制品的生產與經營當中。此種現象大大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占據了全球新能源的市場份額。但是由于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不注重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導致我國生產的新能源制品多屬于技術含量較低的低端產品。雖然短期內能夠通過國內的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成本優勢占據一定新能源市場份額,但是盲目的投資與低水平產能的重復建設,造成了我國部分新能源制品的產能過剩,甚至造成了國內企業間的惡性競爭。這樣的發展削弱了中國新能源的競爭力,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過分依賴于國際市場,而國內市場相對閉塞。目前,我國新能源制品嚴重依賴于國際市場。該問題在太陽能光伏制品方面表現得較為突出,中國95%以上的制品出口到國外,產業發展過度依賴國際市場。這使得國際市場的政策一旦出現變化便會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另外,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培育方面,激勵新能源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尚無法形成。國內消費者對新能源產品的認知不足,節能減排意識不高,以及傳統能源價格相比于新能源要便宜等原因,致使國內需求嚴重不足,無法啟動國內市場來化解新能源產品的剩余產能。

中國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

調整發展模式,加強技術研發。對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探索出更為先進的商業模式,例如通過將人才、政府扶持與技術等要素集聚起來擴大現有規模,并與國際范圍內知名新能源企業展開合作,進行聯合研發,爭取取得自主知識產權。此外,中國新能源產業必然要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新能源制品的科技水平,將中國新能源的發展模式由出口拉動模式與成本驅動模式過渡到內需拉動模式與科技創新驅動模式。通過對新能源科研技術的推動,爭取在新能源產業鏈中的高端環節獲得一席之地。因此,中國政府部門應制定出新能源研發的遠景規劃,加強政府部門的財政投入力度與扶持政策,并且對新能源的消費者與生產者分別實施補貼激勵政策,完善新能源技術研發體系,建立高效的科研投入機制,打造高素質的新能源專業人才隊伍。

規范市場秩序,發揮市場作用。中國政府部門應該針對新能源當前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制定出新能源市場的準入準則,規范技術門檻,憑借完善的制度規制惡性競爭,理順市場秩序,構建有序競爭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環境。另外要積極發揮市場自身所具備的調節功能,國內新能源企業應把握新能源市場的供需狀況,依據市場原則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新能源企業盲目投資所引起的低端新能源制品的產能過剩。所以,不論是國家政府部門還是新能源企業都應制定出長遠的發展目標,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潤而盲目追求數量的積累而忽略質量的重要性。未來中國政府部門應該在新能源產業的重點環節進行政策調節,并且下決心改變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落后產能的庇護現象,建立起真正的優勝劣汰的新能源市場競爭機制。

開放國內市場,完善國際市場。為使中國新能源產業更好地發展,啟動新能源產品的國內市場與發展完善國際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國際市場對中國新能源產品存在的爭議,政府部門應認真總結分析,完善各方面制度并優化新能源產品的出口結構。面對國內市場,首先要力爭提高人們對新能源產品的認知,樹立起全民節能的良好意識。此外政府方面要做好帶頭榜樣作用,對大部分基礎建設設施應該首先選擇新能源設備,帶動新能源產品的消費與推廣,引導國內市場對于新能源產品的需求,加速國內市場的開啟。另外由于中國新能源產業政策大多傾向于對新能源企業生產環節的鼓勵,而忽視了對新能源產品消費的激勵。所以,政府部門應當吸取過往的經驗教訓,及時改變國內新能源的產業政策,將鼓勵對新能源產業的生產政策轉向鼓勵消費的產業政策。這些新能源產業政策的調整不但能夠減少國際貿易糾紛,而且還能夠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開拓出龐大的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