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節能降耗范文

時間:2023-10-19 17:11: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光伏發電節能降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光伏發電節能降耗

篇1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wzy1979101”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區發改經信局貫徹落實《江干區“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相關工作要求,嚴格對照工作任務及責任清單,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工業、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等方面取得實效,現將有關工作完成情況和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任務完成情況

1、大力推行綠色設計,開展綠色設計企業培育,逐步建立綠色制造體系。今年區發改經信局對萬事利集團申報的“絲綢圍巾”綠色設計產品進行了現場復核,并出具了核查意見。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綠色工廠,經省經信廳認定,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獲評“浙江省綠色工廠”,并被列入“浙江省未來工廠”培育企業名單。

2、清潔生產審核情況。今年我區清潔生產審核目標任務為1家,經過街道摸排,我區上報清潔生產審核企業1家,為浙江杭鉆機械有限公司,已經幫助企業對接第三方審核評估機構。根據市經信局要求,明年3月底之前上報評估審核結果。

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產業園區綠色循環升級,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園區。今年以來我區積極開展小微園區數字化、綠色化建設。西子智慧產業園11月榮獲“浙江省四星級小微企業園”。

二、工作總結

(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出臺江干區“新制造業計劃”實施意見,加強戰略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發展培育,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1-11月全區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46.6%、30.3%、85.0%。數字經濟蓬勃發展,1-9月,全區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1.5億元,同比增長7.8%。全區實現數字經濟營收81.7億元,同比增長13.6%。線上消費、新零售配送、線上家居設計、云計算等新經濟新業態逆勢發展。

(二)有效開展光伏發電項目驗收。組織專家對我區浙寶電氣、聚太新能源等5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進行竣工驗收。驗收小組對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走訪勘察,統一召開驗收會議,驗收專家對每個項目查看了企業驗收材料并出具了整改意見和項目驗收意見,相關企業第一時間落實整改方案并出具了整改報告。組織開展杭州市光伏發電政策兌現項目補報工作,指導企業填寫申報材料并做好光伏補貼 “親情在線”申領工作。

篇2

   國家發展改革委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10月15日起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江蘇、浙江、山東、廣西等26個省市調整了上網電價浮動范圍,部分地區交易電價“頂格”上浮20%。

   限電形勢下的挑戰和機遇

   在“限電潮”、“漲價潮”、能耗雙控等多重壓力下,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困境。如何應對限電限產和能耗雙控?如何以低成本實現用能效益優化?這些問題已成為企業需要長期面對的嚴峻挑戰。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方案》提出,積極推廣綜合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持續釋放節能市場潛力和活力。

   綜合能源服務是以降低用戶能耗水平以及用能成本為目標,結合市場、政策以及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綜合利用分布式發電技術、節能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等為用戶提供能源優化服務的新型能源服務模式。隨著國家能源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內能源結構不斷調整和清潔替代,綜合能源服務以其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能夠滿足新形勢下能源生產、交易和利用等過程的服務升級需求,在能源服務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針對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遠光軟件基于對能源電力行業的深刻洞察,自主研發了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助力提升能源生產及利用效率,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是以物聯網為載體,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提供綜合能源供應、銷售、消費服務的綜合服務云平臺。平臺以能源用戶為中心,提供信息采集、能效分析、節能服務、需求響應、能源托管、能源交易等服務,為綜合能源服務商的客戶服務、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提供支持,可支撐企業綜合能源、園區綜合能源、智慧城市綜合能源運營。

   應用案例:如何打造節能降耗智慧園區?

   走進遠光軟件園,打開手機即可獲取光伏發電量、儲能狀態等數據,實現智能用電。在園區的智慧能源大屏里,園區能耗、實時負荷、儲能收益、配電運行狀態等信息都能實時匯集,并通過大屏幕清晰地展現出來......這便是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在智慧園區的應用場景。

   在遠光軟件園,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被應用于園區儲能、光伏發電、汽車充電樁管理等多個方面,并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建筑能耗、機電設備運行狀態、電能質量數據、建筑內部環境數據的全面監視和數據可視化展示,實現園區用能的智能化、數字化和可視化管理,有效降低園區用能成本,優化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碳。

   1.光伏電站——節能減排,低碳創收

   遠光軟件園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可利用面積1238平方米,總裝機容量為107.665kWp,選用 305Wp 單晶硅組件共353塊,采用組串式逆變器2臺。系統年均發電量為105845kWh,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5.53噸。

   平臺將光伏電站所發電力優先供給機房服務器使用,減少用電成本,節約峰值電費。此外,平臺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綠電交易”模式將剩余電力自動送入公共電網系統,既增加了企業收益,又促進了能源綠色環保可再生使用,可謂是減碳創收利器。在停電時,光伏與儲能可以構建離網運行的“光儲微網”,通過智能調度滿足用戶重點負荷的用電需求。

   2.儲能電站——不懼限電,保駕護航

   遠光軟件園安裝的電力集裝箱儲能裝置采用40尺的集裝箱作為載體,內置1套總容量為774KWH的再生鋰電池儲能系統、1臺250KW雙向變流器、1套能量管理系統和相關輔助系統。

   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對儲能設備的運行狀態、能量、環境等進行監控和優化,一方面可適應國家削峰填谷的工業用電措施,在夜晚較低電價時段儲能,在白天高電價時段使用,可以為公司節省大量用電成本;另一方面可作為緊急備用電源使用,在停電時能夠和園區光伏組成“光伏微網”,通過離網運行支撐園區重要負荷運轉。免除由于拉閘限電、臺風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突發斷電帶來的不便。

   3.充電樁——合理引導,有序用電

   平臺利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與充電業務的智-云-邊-端深度融合,實現車、樁、網的有序調度。平臺支持運營方啟動有序充電優惠活動和有序充電調度實施,支持園區參與V2G等需求響應活動。

   平臺結合歷史負荷數據以及變化趨勢曲線,進行充電運行策略引導,對園區實行充電管控。例如,平臺及時價格優化策略,引導外部車輛和員工避開充電高峰。

   4.建筑能效綜合管理——管控優化,開源節流

   平臺基于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對建筑能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包括能耗趨勢分析、對比分析、用能指標分析和能效對標等功能,在能效指標以及對標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建筑用能問題和節能方向,支撐建筑能效優化。

   園區在能源監視和能效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平臺的能效優化算法以及能源調度策略,實現建筑內空調、照明以及電源等機電設備優化運行與控制,提高建筑整體能效水平,降低建筑用能成本。同時,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移動端的應用,包括能耗監視、統計分析、能耗預警和能耗報警功能,支持用戶隨時了解建筑能源信息和能源異常,及時對建筑能源運行進行管理和優化。

   科技創新助力零碳中國

篇3

亮點一:推進“三大工程”

一抓“培新工程”。近年來,慈溪市把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技術產業作為推進產業低碳化的戰略抓手,啟動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52萬畝的新興產業集群區,相繼建成垃圾焚燒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打造了太陽光伏、空氣熱泵、高效照明、變頻設備和節能家電等系列節能產品,涌現出了以宗漢街道、新浦鎮和龍山鎮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梯隊明顯的節能環保產業。目前,全市生產新能源產品和配套產品的規模以上企業已有31家。年銷售收入達8億元。

二抓“改造工程”。慈溪市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每年安排1500萬元節能降耗專項資金,用于獎勵重點節能項目以及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先后舉辦了光伏新能源產品等推介會,陸續推出電磁加熱、空氣源熱泵、日光引入照明、注塑機余熱回收等十大類重點節能技術和產品,促進節能改造項目從單個示范企業向全行業擴展。目前已累計實施投資額超20萬元的節能改造項目469項,總投入超過7億元,每年可節約能源18.81萬噸標準煤。同時,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累計已有79家重點用能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6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綠色企業。

三抓“減排工程”。全面推進市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累計投入已超過12億元,2009年6月以來新增處理能力18萬噸/日:市域污水集污管網全面鋪設和延伸,污水處理運行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全市實際處理污水量已超過10萬噸/日:完成眾茂熱電、金輪熱電等大型脫硫改造工程,新建垃圾焚燒工程脫硫裝置,實施涉及100多家企業4噸以上鍋爐的脫硫裝置建設,建成總投資2700萬元的工業污水中水回用工程。

亮點二:實施“三大整治”。

一是“關停一批”。近年來,慈溪在鐵腕淘汰銅熔煉、鋁壓鑄、漂印染等落后產能的基礎上,重點開展了全市廢塑料加工、小火電機組和小印花行業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關閉廢塑料加工2992戶,關停31家企業、7,34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取締小印花加工291家。今年8月,針對經濟恢復性增長導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大幅上升的情況,又率先出臺區域性雙控限電有序用電實施辦法,對七大類低產出高能耗企業堅決實施限(讓)電。同時,制定實施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大對高耗能機電設備(產品)、落后生產工藝和廢塑料加工等行業的淘汰力度,并著手研究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建立淘汰落后產能長效工作機制。

二是“監控一批”。定期全市用能情況,加強對能耗上升較快的重點用能企業的動態監控,加大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將用電量大且產值、銷售、納稅貢獻少的企業納入統計和稅務監管重點。目前全市年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企業52家。前四年完成萬元產值能耗降低規定要求的平均為49家,占95.28%,今年上半年完成萬元產值能耗降低8%要求的共30家,占57.7%。同時,加大對化工、電鍍、印染、造紙等重污染行業、重點件及減排工程等領域的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保持對不法排污單位的高壓態勢。

三是“提升一批”。全面推進建筑、交通、商貿、公共機構等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在交通領域,加快淘汰耗油大、污染重的客運車輛,加大清潔能源車輛投放及相關設施建設力度,近三年已累計更新運營車輛556輛;在建筑領域,全面實施建筑節能工程專項驗收制度,新建12層以下的建筑采取太陽能利用與建筑一體化設計,鼓勵企業爭創示范工程,目前已有14個工程獲國家、省、寧波建筑節能示范工程:在商貿領域,積極開展節能改造和創建綠色企業活動,目前已有國家級綠色旅游飯店4家,省級綠色飯店5家。

亮點三:搭建“三大平臺”

一是建立“源頭監管平臺”。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市場準入機制,加強項目審核管理,制定出臺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管理規定;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審查等制度,對新增2噸以上鍋爐和500KVA以上變壓器的用能項目。嚴格評審與審批;嚴禁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等“兩高一資”項目上馬,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耗量,僅今年上半年,已累計核減企業新建用能項目2100噸標準煤。

二是建立“能效評估平臺”。對重點用能企業建立能效評估和督促改造制度,加強對耗能異常企業的監測和預警。及時督促企業落實節能降耗措施。近兩年來,全市累計完成180家千噸標煤以上企業的能效評估,實施節能項目170多個,年節能3萬多噸標煤,實現經濟效益3412萬元。今年上半年,又對52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了能效評估與分析,18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5家重點用電企業開展了電平衡測試。這些能效評估與診斷,為企業發掘了未來3年可實施的節能項目700多個,節能潛力超過40萬噸標煤。

三是建立“節能服務平臺”。在對企業進行能效評估、清潔生產審核、電平衡測試等工作的同時,按照專業化、規模化、集聚化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了10余家評估、檢測、維修等節能中介服務機構,建立了慈溪市節能服務網。制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等配套政策,推進能效水平對標活動,開展節能管理師和能源管理體系試點。

亮點四: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推進“生態城區”建設。全面確立生態立城戰略,將節能減排工作與創建全國生態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有機結合,以建設“綠色生態、宜業樂居”的一流幸福家園為目標,大力推進“生態城區”建設,實施城區親水、森林、夜景三大工程,著力打造一批高品質的城市綠地、濕地、森林公園和親水河道等生態景觀,不斷改善大氣環境、水環境和居住環境,為中心城區改造更新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提供重要的生態支撐。

二是積極創建“節能型機關”。政府部門包括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率先垂范,積極開展創建節能型機關活動。實施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周一無會日”制度,提倡少開會、開短會:政府采購優先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政府投資項目劃出節能設備投入資金比例。發揮政府在節能領域的示范作用:嚴格控制公用設施和大型建筑物裝飾性景觀照明能耗,推進城市道路的LED等節能型照明設施;加強市、鎮(街道)兩級財政性支出用電的控制:大力倡導低碳生活和綠色出行。盡量減少個人和單位的“碳足跡”。

三是開展“節能宣傳月”活動。每年舉行節能宣傳月活動,積極宣傳節能法律法規和節能措施,著力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今年上半年,以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寧波市節能宣傳月活動為契機,組織能源緊缺體驗日、節能征文比賽、低碳講壇等節能宣傳主題活動,宣傳節能降耗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和典型經驗等,深入開展節能宣傳進機關、社區、學校、企業(單位)的“四進”活動,營造了全社會節約能源的良好氛圍。

亮點五:健全“三大機制”

一是健全節能減排領導機制。節能減排是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協調機制。慈溪市委市政府將節能減排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和節能辦公室,將節能減排主要指標列入效益和諧新慈溪建設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協調推進、季度例會分析和部門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強化對重點企業、重點鎮和部門的逐月對賬、督查考核和預警分析。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有序開展。

篇4

二十多年來,協鑫始終堅持創業、創新、爭先、領先的企業精神,迄今已構筑起電力、光伏、油氣、金融等四大產業群,資產總額超1000億元,旗下現有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3800.HK)、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451.HK)等5家控股上市公司,是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單位,全球光伏理事會聯合主席單位。

廣州協鑫藍天燃氣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協鑫藍天”)永和經濟區2X180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工程,位于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木古路7號,占地8.02公頃,總投資14.62億元人民幣。于2014年開工建設,2015年10月底投入商業運行,是協鑫集團在南方地區的第一家清潔燃氣熱電廠,致力于成為廣州開發區的清潔能源示范企業。為此,公司在環保設施設備方面的投入經費達一億多元人民幣。

廣州協鑫藍天項目采用高效、環保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通過燃氣發電、余熱蒸汽發電、蒸汽集中供熱、工藝水廢熱利用及集中供冷的有機結合于生產工藝全過程,充分體現了高效的能源循環梯級利用技術。生產用水采用中水循環利用技術,節約了大量新鮮水資源,項目同時按照綠色建筑、低碳理念設計了屋頂光伏分布式能源和LED燈的應用,全廠真正實現節能環保的“163”效應――即“一高、六減、三個零”。項目與同容量燃煤火力發電機組相比,機組效率提高30%,燃料消耗減少30%,標準煤節約21.03萬噸/年,水資源用量減少808萬噸/年,土地用量減少150畝,N0x排放減少80%,CO2排放減少50萬噸/年,污水排放減少60%,減少SO2排放量1403噸/年,減少灰渣排放量6萬噸/年,減少粉塵排放量24萬噸/年;相當于種植了2700萬棵樹,具有極其顯著的節能與環保效益。

投產以來,在永和地區的28家企業正在逐漸關停高排放高污染低效能的69臺小鍋爐,此舉將為黃埔區的空氣質量改善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廣州市的節能降耗減排工作帶來積極的影響。

篇5

關鍵詞: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體系;發展情況;應用進展

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工程施工對環境的集中性、持續性和突發性影響,決定了建筑業推進綠色施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實推進綠色施工,使施工過程真正做到“四節一環保”對于促使環境友好,提升建筑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體系的概念

1.關于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的定義

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體系基于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著眼于微觀行業實施控制的方法,所強調的“節約”,是建立在人類自然和社會環境基礎上的節約,意在創造一種對人類自然和社會環境影響最小,利于資源高效利用和保護的全新施工體系。科技型綠色施工體系本身并非一項具體技術,而是針對整個施工行業的一個革命性變革,其影響范圍覆蓋整個施工過程的施工管理和技術內容。施工企業會因推進綠色施工增加施工過程的難度,也會因施工措施費增大而使項目成本增加;但在實施效果上,會逐步顯現環境污染減少、短缺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進而為國家實現可持續高速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有效改善做出應有貢獻。

2.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與傳統施工技術之差別及重點

施工是指具備相應資質的工程承包企業,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配置一定資源,按照設計文件(施工圖),為實現合同目標在工程現場所進行的各種生產活動。科技型綠色施工目標為:(質量+安全+工期)+成本+環境保護。可見,科技型綠色施工與傳統施工的主要區別在于“目標”要素中,除質量、工期、安全和成本控制之外,綠色施工要把 “環境和資源保護目標”作為主控目標之一加以控制。正是因此,施工過程控制目標數量的增多,必然導致施工企業施工成本的增加。而且,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得越多,要求得越嚴格,企業成本增加,施工項目部所面臨的虧損壓力就會越大。在此,科技型綠色施工所談到的“四節一環保”中的“四節”與傳統的所謂“節約”是不盡相同的,有其特別的含義:出發點不同―動機、著眼點不同―角度、落腳點不同―效果、效益觀不同―國家。

可見,綠色施工所強調的“四節”并非以項目部的“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基礎,而是強調在環境和資源保護前提下的“四節”,是強調以“節能減排”為目標的“四節”。因此,符合綠色施工做法的 “四節”,對于項目成本控制而言,一般是會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但是,這種企業效益的“小損失”換來的卻是國家整體環境治理的“大收益”。這種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在客觀上的不一致性,肯定會增加推進綠色施工的困難,因此要充分估計在施工行業推動綠色施工的復雜性和艱難性。

二、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的關系

綠色建造是在全社會倡導“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等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型建造理念,要求所有建造參與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和維修的全過程中,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效率,追求各項活動的資源投入減量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廢棄物排放最小化,最終達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過程安全、品質保證”的建造目標。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綠色施工表現為一種過程;綠色建筑表現為一種狀態或者說產品。綠色施工可為綠色建筑增色;綠色施工不一定建成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形成,必須首先使設計成為“綠色”;綠色施工關鍵在于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策劃成“綠色”,才能使施工過程成為綠色。綠色施工主要涉及施工期間,它對環境影響相當集中,施工過程做到綠色,一般會增加施工成本,但對社會及人類生存環境是一種“大節約”。綠色建筑事關居住者的健康,運行成本和使用功能,對整個使用周期均有重大影響。

綜上,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互有關聯又各自獨立,建設部既抓綠色建筑,又抓綠色施工,確屬雙管齊下之,長此堅持,必會取得良效。我們作為施工企業,切實在施工過程做到“四節一環保”,積極推進綠色施工,對于實施科學發展觀,在建筑行業實踐“低碳經濟”發展思想,促使環境友好,提升建筑業綠色施工水平是刻不容緩,大勢所趨的偉大壯舉。

1.與節約型工地的差別

綠色施工是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的“節約”,其內涵相對寬泛。節約型工地活動相對于綠色施工,其涵蓋范圍相對較小,是以節約為核心主題的施工現場專項活動,重點突出了綠色施工的“節約”要求,是推進綠色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施工過程最大限度的實現節水、節能、節地、節材的“大節約”具有重要意義。

2.與節能降耗的關系

倡導“節能降耗”活動,是當前建筑業發展的核心要求 ,是推進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綠色施工活動之一。綠色施工包含節能降耗,是綠色施工的主要內容。推進綠色施工可促進節能降耗進入良性循環,而節能降耗把綠色施工的節能要求落到了實處。我國是耗能大國,又是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的國家 ,當前我們必須把“節能降耗”作為推進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重中之重,抓出成效。

3.綠色施工實質

推進綠色施工,說到底,是施工行業貫徹科學發展觀思想,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替國分憂,勇敢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積極應對措施,是企業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和嚴酷的環境壓力,自我加壓,挑戰歷史和未來工程建設模式的一種施工活動。

三、我國推進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的進展和應用分析

2003年中國申報奧運成功時提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后,建筑領域的綠色概念開始逐漸形成。在2003-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和舉辦過程中,我國在城市建設、施工管理、運行等各個環節都踐行了綠色奧運理念,大力推行了建筑節能、環境與生態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等。建筑施工對環境產生的突發性、集中性和持續性影響,已經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建筑業企業和工程項目施工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已經形成廣泛的主流意識。

1.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

太陽能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源,每秒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當于500萬噸標準煤。歐盟和美國都大力鼓勵太陽能技術。我國政府2009年相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建筑節能成為國家優先支持的重要行業。“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設計是指在建筑規劃設計之初,利用屋面構架、建筑屋面、陽臺、外墻及遮陽等,將太陽能利用納入設計內容,使之成為建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1)太陽能與建筑光熱一體化: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的利用技術,建筑上直接利用的方式有:①利用太陽能空氣集熱器進行供暖;②利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生活熱水;③基于集熱一儲熱原理的間接加熱式被動太陽房;④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產生的熱壓增強建筑通風。目前利用利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生活熱水的技術比較普遍。

(2)太陽能與建筑光電一體化:是指利用太陽能電池將白天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由蓄電池儲存起來,晚上在放電控制器的控制下釋放出來,供室內照明和其他需要。光電池組件由多個單晶硅或多晶硅單體電池通過串并聯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光能轉化為電能。目前多采用把太陽電池組件發電方陣形成一個整體屋頂建筑構件來替代傳統建筑物南坡屋頂,實現了太陽能發電和建筑的完美結合。

2.供熱計量技術

我國的供熱采暖系統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室內垂直單管串聯方式,用戶無法自行調節室溫,更談不上按熱量計量。經過近幾年國內外許多單位的共同努力,在供熱系統溫控與熱計量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特別是最近兩年,供熱系統溫控與熱計量技術發展很快,各地進行了許多試點示范工程,北方主要大城市相繼出臺了關于住宅供熱采暖系統分戶熱計量的管理規定,北京、天津還編制了實施規程,供熱計量收費逐漸在我國推廣。

3.新型建筑能耗技術

(1)中水回用、雨水回收技術:近年來城市地下水減少很快,城市水資源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引入了雨水回收系統,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節水。

(2)熱交換新風置換技術:全熱交換器通過24小時不間斷的換氣,使住宅整體保持新鮮工期的流通,由熱交換芯將室排出的空氣和室外引進的空氣進行溫度和濕度的交換,減少換氣時的能量損失,可以達到節的效果。

(3)植物立體綠化技術:該技術的種植床由外皮包裹基質,內埋有微孔中空纖維管,可以均勻地供應 水和營養成分,組合若干單元可形成大面積植被,并可方便地鋪設或轉移。特別有利于種植草皮,實現建筑(屋頂、墻面)的立體綠化。在部分屋頂和西側墻使用該技術完成建筑物立體綠化,起到凈化空氣、防止粉塵污染、減少城市噪 音及光污染、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等作用。

(4)隔音降噪系統:外墻系統、外窗系統和樓板均采用隔音構造措施,有效阻隔外界及樓層間的噪聲,提供安靜的室內環境。

(5)女兒墻、屋頂及地下保溫系統:街區從樓基到樓頂,形成嚴密的隔熱保溫體系。保持智能居所的獨立性,減少能量散失。屋頂設置較厚的保溫層,女兒墻部分也嚴密包裹,并且把隔熱層延伸到地面凍土層以下,形成閉合的保溫隔熱體系,全方位阻隔能量流失。

(6)絕緣外墻系統:街區外墻在結構之外設置了特別的保溫層,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像給房子穿了保溫隔熱的外衣。此系統的技術整合,使住宅的制冷采暖能耗大大低于傳統住宅。

(7)自然通風、采光:自然通風是由來自室外風速形成的“壓差”和建筑表面的洞口間位置及溫度造成的“溫差”形成的室內外空氣流動。按照熱力學原 理,建筑室內溫度有沿高度逐漸向上遞增的特點。屋頂是形成溫差、組織氣流的重要環節,當室內存在貫穿整幢建筑的“豎井”空間時,就可利用其上下兩端的溫差來加速氣流,以帶動室內通風,其實質就是“溫差―熱壓―通風”的原理。

光導照明系統而打破了照明完全依靠電力的觀念,是一種綠色、健康、環保、無能耗的照明產品。光導照明系統的采光器可以濾掉了大部分陽光中的有害成份紫紅外線,同時對太陽光中的具有放射性的射線也進行了排除,給人類提供了安全陽光新概念,不用擔心在陽光下皮膚會變黑和灼傷、人體缺鈣,也不用為夏天強烈的紫外線輻射而擔心。

4.住宅建筑(小區)智能化綜合技術

以住宅的物業管理系統、工作業務系統為核心,集成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遠程抄表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實現信息共享。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

(1)微電網控制: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的特點是容量小(大型風場除外)、間歇性強,適宜就地開發利用,用于滿足本地負荷。也就是說此部分能源現階段只能在一個局部范圍(例如一個小區、一個城鎮)應用,不足部分還需要由公共電網補充。在能源的利用角度來說應鼓勵在局域使用多種生態能源,使它們之間互為補充,以達到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連續性。控制幾種生態能源之間轉換及公共電網轉換的系統稱為微電網控制系統。

(2)智能小區低碳地下車庫:是指在大型的小區地下停車場建設中采用一種由光導照明、太陽能發電、LED燈和節能燈照明,結合微電網控制管理技術實現電能最低消耗。并對車輛進出與停放實現綜合智能化管理。

四、基于推進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體系的設想

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體系不能僅限于概念炒作,必須著眼于政策法規保障、管理制度創新、四新技術開發研究、傳統技術改造,促使政府、業主和總承包商多方主體協同努力推動,方能取得實效。綠色施工技術是綠色施工的基礎。全面推進科技型綠色施工技術開發研究,當成為建筑業技術研究的重點領域:

1.強化對符合綠色概念的四新技術開發研究

包括建筑護結構的保溫技術;采光屋頂太陽能利用及光伏發電綜合技術;玻璃幕墻太陽能利用及光伏發電綜合施工技術;新型模架體系開發;綠色混凝土技術等。

2.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究

如施工現場廢棄物減量化與再生利用綜合技術;工程降水對施工安全及周邊環境影響及防治技術;減少和避免基坑降水施工綜合技術;施工降水回灌及循環利用技術;綠色施工環境效果檢測技術等。

3.施工機具設備開發研究

綠色混凝土和砂漿攪拌站設備制造技術研究;節能、降耗和降噪的新型施工機具開發研究;起重機械安全作業網絡化監管技術;砂漿輸送、噴射與攤平裝備研究等。

五、總結

綠色理念的在建筑業的真正落實是一個社會問題,至少是一個系統性的行業問題,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沒有政府的系統推進措施,欲實現建筑行業的綠色目標是極其困難的,特別對于綠色施工過程的實現,則更顯問題突出。只有通過上下共同努力,從法規、政策、管理、標準、監督和技術攻關等多途徑、全方位進行協同工作,才能實現良好的綠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其玉,路斌,白恒宏等.高層建筑幕墻工程中節能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3,44(1):56-61.

[2]楊海靜.探討綠色建筑在實際工程當中的實現與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2,(1):220.

篇6

關鍵詞:照明節能電氣節能措施高層建筑

前言

如今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各能源短缺的形成了兩種反向的狀態,而現在各個城市的高層建筑都在迅速崛起,使能源的消耗急劇增加。民用建筑的電力能耗問題的突出,使如何“節電能、降電耗,進行電氣節能設計”勢在必行。本文從建筑照明及其控制的節能、建筑智能控制的節能、供配電系統及電器產品的節能入手,結合民用建筑設計的特點闡釋“電氣節能措施”的應用和選擇。

一、建筑照明及其控制的節能措施

前幾年我國就開始實施的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對照明節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中6.1.2~6.1.7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它確定了不同場所相應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和對應照度值,并列出了現行值和目標值。

(一)照明方式的選擇原則

1.一般照明:即均勻照明,用于對照度無特殊要求的場所,如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

2.分區一般照明:對某一特定區域,如進行工作的地點,設計成不同的照度來照亮該區域的一般照明,如工藝用房、加工車間等場所。

3.混合照明:用于部分作業面照度要求較高。只采用一般照明不合理的場所,如高大加工車間等場所。

4.局部照明:采用一般照明不能滿足照度要求的場所,應增設局部照明,如工藝用房、加工車間等場所。

(二)照明控制方式的選擇

1.每個房間燈的開關數不宜少于2個(只設置1只光源的除外)。

2.每個燈具開關控制的光源數量不宜太多。

3.燈具按與側窗平行分別控制。

4.對部分光源實施聲、光控制,或全夜、半夜控制。

5.公共區域、展廳、停車庫(場)、建筑泛光照明等宜采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控制。

6.觀眾廳、會議室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控制。

(三)照明光源、燈具及附件的選擇

1.盡量采用自然光做光源,這不僅有利于節約能源和費用,更重要的是自然光明亮柔和,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良好的影響。根據光源的光效、色溫、顯色指數、壽命和價格選擇高效節能型光源,即每瓦輸出的光通量高的光源,如:T5系列細管徑直管熒光燈、三基色 直管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節能燈)。

2.燈具附件的選擇。主要是指鎮流器的選擇。《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 2004)中規定:自鎮流熒光燈應配電子鎮流器:直管形熒光燈應配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應配節能型電感鎮流器;在電壓偏差較大的場所,宜配恒功率鎮流器;功率較小者可配電子鎮流器。

二、建筑智能控制的節能措施

根據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6》,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術達到節能的目的。主要體現在對建筑設備的監控管理方面。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以全方位地對建筑中各類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控制,在滿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種設備均處于最佳運行狀態,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節能為目的。

近幾年來,隨著專業化智能控制技術的深入和快速發展,針對電氣系統的控制,推出了行之有效的變配電智能監控系統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這些專業化控制系統的出現,對建筑節能提供了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智能控制技術和手段。

三、供配電系統及電器產品的節能措施

(一)合理設計供配電系統

1.根據負荷容量、供電距離及分布、用電設備特點等因素,合理設計供配電系統和選擇供電電壓,供配電系統應盡量簡單可靠,同一電壓供電系統變配電級數不宜多于三級。

2.變電所應盡量靠近負荷中心,以縮短配電半徑,減少線路損失,企業內部變電所之間宜敷設聯絡線,根據負荷情況,切除部分變壓器,從而降低損耗,這對節約電能,提高供電質量都有重要意義。

3.根據負荷情況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臺數,其接線應能適應負荷變化時,按經濟運行原則靈活投切變壓器。對分期投產企業,宜采用多臺變壓器方案,避免輕載運行增大損耗。

4.按經濟電流密度合理選擇導線截面,一般按年綜合運行費用最小原則確定經濟電流密度。

(二)提高功率因數.減少電能損失

1.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1)可減少線路損失; (2)可減少變壓器的銅損; (3)可減少線路及變壓器的電壓損失;(4)可以增加發配電設備的供電能力。

2.提高功率因數的措施: (1)減少供電設備的無功消耗,提高企業的自然功率因數; (2)用靜電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

(三)無功功率補償

對配電變壓器進行無功補償可提高功率因數,有利于節能降耗。傳統的低壓補償為“三相共補”,適用于低壓網絡中單相負荷不大,三相基本平衡的情況。隨著生產、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功率高壓氣體放電燈、計算機、網絡設備等單相負載的大量采用,使三相不平衡度增大。因此,對配電變壓器需要進行單相無功補償。即“單相分補”。但單純的“單相分補”投資較高,比“三相共補”增加20% 一30%的投資。為更好地實現節能降耗,建議采用“/Y三相共補與單相分補相結合”的新型無功補償方式。

(四)電力電纜的選擇

1.電力電纜材質的選擇:電纜線路的有功電能損耗為Wt=Pt•τ其中,Pt為三相線路中有功功率損耗,τ為最大負荷年損耗小時數。而參數Pt主要取決于線路的電阻和感抗,即導體材質、截面積及絕緣形式。相對于鋁導體,銅導體的導電率高且能耗低,因此,銅芯電力電纜在工程設計中被廣泛使用。

2.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選擇導線既要考慮經濟性,又要考慮安全性。導線截面大,線損就小,但會增加投資;導線截面小,線損就大,滿足不了今后發展的需要,而且安全系數降低。在實際工作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經濟電流密度來選擇導線的截面面積。電纜截面的選擇另一個方面是技術條件。按經濟電流密度條件及技術條件選擇結果的比較:通常按經濟條件選擇的截面大于按技術條件選擇的截面1―2級,但也有按熱穩定等技術條件選擇的截面大的情況,因此應該同時滿足技術條件和經濟電流條件,取二者截面較大者。簡化設計程序時。按允許載流量所選的截面放大1―2級,基本上能接近按經濟電流條件所選擇的結果。從發展的角度看,按經濟條件選擇電纜有利于電纜的節能降耗。

(五)配電變壓器的節能措施

變壓器節能的實質就是降低損耗、提高運行效率。作為電壓變換設備,變壓器被廣泛應用于輸電和配電領域。由于容量和數量很大、運行時間長,總損耗也相當大,因而,變壓器在選擇和使用上存在著巨大的節能潛力。不應使變壓器長期處于過負載狀態下運行,其經常性負載應以在變壓器額定容量的60%為宜,考慮用戶發展等因素,可預留15%一25%的余量;另一方面,某一型號或系列的變壓器,新型號的自身功耗應比前一個型號低10%,選擇高效節能產品,是改善高層建筑的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六)采取抑制諧波的技術措施

隨著電氣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照明用的氣體放電燈及電子鎮流器、生活日用電器中變頻空調器、計算機等非線性設備以及變頻水泵、變頻風機等設備的廣泛應用,均向電網輸送了大量的高次諧波。諧波的產生會導致風機或水泵的電動機效率降低、發熱增加,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使變壓器產生附加損耗。從而引起過熱,使絕緣介質老化加速,導致絕緣損壞;諧波電流會引起電氣設備及配電線路過載導致短路,甚至引發電氣火災。

諧波的抑制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換流裝置的脈動數、加裝交流濾波裝置、改善三相不平衡度、在用戶進線處加裝串聯電抗器、采用有源濾波器/無源濾波器等新型濾波措施。諧波抑制措施的選擇要根據諧波達標的水平、效果、經濟性和技術成熟度等綜合比較后確定,從而抑制高次諧波造成的系統發熱和損耗,實現電氣系統的節能。

(七)節電裝置的應用

自動穩壓型交流電源集中控制節電裝置。采用“電磁平衡原理”節電技術,通過裝在內部的LC無源濾波器抑制高次諧波造成的系統發熱和損耗.吸收系統內部的失真電能并轉化成為有用電能。通過裝置本身的感抗和負荷系統的感抗形成互感,可提高負荷系統電能的利用率。即提高功率因數。

(八)太陽能光伏發電

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每秒鐘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于目前全世界一年內能源總消耗量的3.5萬倍。然而太陽能必須被高效地收集并轉換為熱能、電能等常規能源,才能被充分利用。

國家《電力法》規定,鼓勵各企業使用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太陽能是容易直接獲取的清潔能源之一,太陽光伏發電就是利用光生伏效應把太陽光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供電模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目前主要應用于太陽能熱水、太陽能鍋爐、太陽能照明(太陽能路燈、庭院燈、草坪燈等)。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和日趨成熟,該系統將會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四、結語

篇7

(一)初步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管理體系

1.初步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管理體系。2005年,寧夏就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了自治區“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動寧夏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進入“十二五”時期,寧夏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目前,寧夏已將《寧夏節能減排專項規劃》《寧夏低碳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等納入“十二五”專項規劃,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制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同時大力發展金融、信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低碳經濟。2.清潔發展機制(CDM)工作取得實效。早在2003年10月,寧夏就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省級CDM環保服務中心,積極承擔或參與了中國—日本CDM項目開發能力建設項目、中國—加拿大地方(寧夏)CDM能力建設示范項目、中意環境科技合作、中英合作—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二期)等一批國際環境科技合作項目,項目涉及能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等領域。截至目前,寧夏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的CDM項目達89個,經聯合國執行理事會簽發的核證減排量(CER)達到64950萬噸,為企業帶來4561萬元的收益。

(二)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

寧夏光熱、風能資源豐富,區內可利用的荒漠荒地為發展新能源產業提供了極大空間。目前,寧夏新能源開發利用已呈現出規模化、產業化格局。寧夏相繼建設了寧東、青銅峽、賀蘭山、永寧、紅寺堡、麻黃山等10個風電場,2010年,風電裝機達到100萬千瓦,減排溫室氣體219萬噸。2011年,彭陽、西吉、海原等貧困山區的7萬多農戶免費領到了豐聯世貿公司發放的太陽灶,農村太陽灶入戶率達30%,建成被動式太陽能光熱房8萬多平方米;農村沼氣利用量達到1.2億立方米,沼氣入戶率達30%。

(三)節能減排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是單位GDP能耗明顯下降。“十一五”期間,寧夏單位GDP能耗從2005年的4.14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10年的3.308噸標準煤/萬元,五年累計下降20.09%。2011年,寧夏單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了15.57%。與此同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也明顯降低,201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已下降為10.67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十一五”期間年均下降率為4.85%。二是能源消費增速明顯回落。“十一五”期間,寧夏能源消費量累計增長45.1%,比“十五”期間回落70.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7.7%,比“十五”期間回落了8.8個百分點。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也從10.90噸二氧化碳/萬元下降為8.51噸二氧化碳/萬元。三是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逐步下降。“十一五”以來,寧夏加大了工業結構調整力度。2010年,寧夏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6.12噸標準煤/萬元,比2009年下降了5.96%,比2005年下降31.7%。四是單位GDP電耗下降。2010年,寧夏單位GDP電耗為4916.3千瓦時/萬元,比2005年下降1.6%。五是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0年,寧夏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75%,比2005年提高13.2個百分點。其中,火力發電效率為39%,比2005年提高7.1個百分點;原煤入洗效率為94%,比2005年提高5.8個百分點;煉焦效率比2005年提高31個百分點;煉油效率比2005年提高7.7個百分點。

(四)生態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

“十一五”以來,寧夏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等重點建設工程,工程區草原植被迅速恢復,累計造林560萬畝,林草資源總量逐步增加。森林覆蓋率由2005年的10.5%提高到2011年的13.8%。新增濕地85萬畝,碳匯量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積逐年減少。寧夏林業經濟快速發展,全區治沙在1500畝以上的企業達60多家,治理沙地及荒地300多萬畝。個體治沙造林戶數達到14.7萬戶,造林65萬畝。特色經濟林面積連續5年增長速度超過12%,2011年達到420萬畝,林業生產總值實現132億元。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寧夏林地面積增加了1840平方公里。國家生態環境狀況技術規范評價結果顯示,2011年,寧夏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達到43,比2005年提高了一個級別。

二、寧夏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寧夏屬于富煤省區,已探明煤炭儲量310億噸,居我國第6位。作為經濟欠發達的民族地區,工業結構呈現的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特征明顯,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巨大壓力和挑戰。

(一)環境質量問題依然突出

一是農村環境管理體制亟需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引發的環境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寧夏納入監測范圍的6大主要排水溝入黃斷面水質仍為劣Ⅴ類。固原市、中衛市的可吸入顆粒物及石嘴山市的二氧化硫等污染因子仍超過國家標準。二是全區固體廢物產生量增長較快,安全處置和綜合利用率還是較低。

(二)節能降耗任務仍然嚴峻

2011年,寧夏全區單位GDP能耗上升4.6%,后四年單位GDP能耗年均需要下降5.05%才能完成節能降耗總體目標任務。從五市情況來看,2011年,銀川市單位GDP能耗上升6.95%,剔除寧東因素上升3.6%,石嘴山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04%,吳忠市單位GDP能耗下降4.72%,固原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5.52%,中衛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31.13%。五市均未完成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節能減排任務的壓力將逐步加大。

(三)各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升高

一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升高。2011年,寧夏氮氧化物排放達45.81萬噸,增長9.71%;二氧化硫排放量達41.04萬噸,增長7.18%。二是氨氮削減量太低。2011年,寧夏化學需氧量排放23.37萬噸,削減量只有2.67%;氨氮排放1.80萬噸,削減量1.14%,氨氮削減量比例太低。三是各項主要污染物工程減排能力有待提高。全區氮肥、造紙行業廢水深度治理工程進展緩慢,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和農業源污染減排還在規劃階段。與“十一五”時期相比,污染減排形勢更加嚴峻和艱巨。

(四)低碳技術水平落后仍是制約寧夏低碳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

實現低碳經濟需要很多科技的支撐,如甲烷的回收利用、氧化亞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并儲存到地下等技術。

三、加快寧夏低碳經濟發展的對策

寧夏“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寧夏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5%左右,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至15%。為此,樹立生態綠色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保護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就成為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發展低碳經濟的著力點。

(一)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進光電和風電等新能源產業

首先,依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投入,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步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其次,充分發揮寧夏太陽能、風能的資源優勢,著力推進寧夏新能源開發利用。在賀蘭山東麓南端和中部干旱帶建設大規模光伏并網電站,大力支持光熱發電領域新技術與新成果的研發與示范。鼓勵開展光熱熔鹽、集熱裝置等關鍵技術、材料與設備的研發,進一步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學、研一體化,進行光伏產業和相關產品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建立太陽能利用的研發和創新體系,開展光伏產業核心技術、裝備制造技術、核心設備、配套產品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培育光伏產業集群,形成規模優勢,使光伏產業成為寧夏新的經濟增長極。再次,加快發展風力發電產業。重點建設賀蘭山東麓、寧東、麻黃山、中衛、紅寺堡、同心、西吉、海原大型風電場,引導風電項目集中規劃,因地制宜開發小型風電場,形成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相結合的格局。同時,大力扶持風電裝備制造企業開發大型風電設備,提高風機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第四,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打造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產業體系。開發推廣秸稈氣化技術,因地制宜建設秸稈氣化站,有序發展秸稈氣化發電,實現作物秸稈的能源化利用,拓寬能源多元化利用之路。

(二)積極開展重大低碳技術開發研究

依托寧夏低碳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開展共性技術研究與開發,將先進實用、應用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和新型減排技術進行集成,在高載能行業、新能源產業及建筑領域進行大力推廣,提高行業技術水平。1.開發應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在尿素、氰胺生產企業逐步推廣煙道二氧化碳捕集濃縮和回收利用技術,開展煤氣化產業二氧化碳捕集工藝及石油開采工藝對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大力發展二氧化碳應用產業,開展高濃度工業級二氧化碳運用于滅火、制冷、金屬保護焊接、生產碳酸鹽等領域的研究。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選擇火電企業開展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的試點,研究制定符合寧夏實際的二氧化碳捕集與地質封存技術體系。2.開展廢氣中一氧化碳回收與低碳利用技術。探索回收一氧化碳并入現行的煤氣化爐,制備甲醇等有機化合物的可行性研究,在密閉式電石爐上開展示范;開展以一氧化碳為原料制備醋酸、草酸等試點示范;積極開展電石、碳化硅、硅鐵冶煉爐尾氣回收以及一氧化碳純化相關技術的研究。

(三)建立低碳經濟人才培養機制

圍繞寧夏低碳產業、低碳產品及低碳科技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實行人才委培項目,有計劃地培養低碳經濟所需專業人才,全力建設低碳科技人才隊伍,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四)加強荒漠化治理,大力發展碳匯林草產業

篇8

【關鍵詞】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運行

1.光伏發電原理特點

1.1光伏發電原理

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它目前有薄膜或單晶硅或多晶硅等材料制成。它目前主要是單晶硅材料。用單晶硅做成類似二極管中的P-N結。工作原理和二極管類似。只不過在二極管中,推動P-N結空穴和電子運動的是外部電場,而在太陽能電池中推動和影響P-N結空穴和電子運動的是太陽光子和光輻射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光生伏特效應原理。目前光電轉換的效率,大約是光伏電池效率大約是單晶硅13%-19%,多晶硅11%-15%。薄膜電池8%-13%。

由光伏電池加上逆變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組成的光伏發電系統。當前的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離網光伏蓄電系統。這是一種常見的太陽能應用方式。在國內外應用已有若干年。系統比較簡單,而且適應性廣;并網發電系統,當用電負荷較大時,太陽能電力不足就向市電購電。而負荷較小時,或用不完電力時,就可將多余的電力賣給市電;前兩者混合系統,這是介于上述兩個方之間的系統。該方案有較強的適應性,例如可以根據電網的峰谷電價來調整自身的發電策略。但是其造價和運行成本較上述兩種方案高。

1.2光伏發電特點

光伏發電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高度重視,發展非常迅速。從遠期看,光伏發電將以分散式電源進入電力市場,并部分取代常規能源。光伏發電可以作為常規能源的補充,在解決特殊應用領域,如通信、信號電源,和邊遠無電地區民用生活用電需求方面,從環境保護及能源戰略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光伏發電的優點充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并網電壓一般在220V以下);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初步的實用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

2.光伏發電未來展望

根據我國光伏產業聯盟的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光伏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最近三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9.8%以上。按照日本新能源計劃、歐盟可再生能源白皮書、美國光伏計劃等推算,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將達到15GW,至2030年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GW,至2040年光伏發電將達到全球發電總量的15%-20%。按此計劃推算,2010-2040年,光伏行業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25%以上。其中并網應用會有較大的發展,從而形成并網發電(約46%)、離網供電(約27%)和通訊機站(約21%) 3個主要應用領域。

3.未來光伏發電問題

3.1光伏發電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太陽能具有能量密度低,穩定性差的弱點,并受到地理分布、季節變化、晝夜交替等影響。光伏發電的局限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1時間周期局限

由于光伏發電的條件是出太陽時,光伏發電設備才能正常工作發電。因此,白晝黑夜,一年當中春夏秋冬各個季節對光伏發電的負荷影響巨大。為了應付這個情況,電網不得不配備相應容量的發電機處于旋轉備用狀態。

3.1.2地理位置局限

光伏發電設備基本上只能依附建筑物安裝建設,也就是所謂的光伏屋頂就地供電。如果離開建筑物來建設光伏發電,將會大大增加成本或者破壞環境和生態。

3.1.3氣象條件局限

氣候對光伏發電影響。采用光伏并網發電無蓄電池方案時,如果一個城市上空的氣候大幅變化,將造成電力負荷的大幅波動;當一個城市上空的空氣質量比如空氣污染,或能見度變差比如霧天,陰天等都將使光伏發電在線或實時出力下降。

3.1.4光能轉換效率偏低

和傳統能源的轉換效率相比,光伏能量的轉換效率不能令人滿意。

3.2光伏發電并網的問題

目前電能是不能大規模低成本儲存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能大規模低成本儲存。這就使得光伏發電的應用受到物理因素的制約,同時也受到地理上的限制。但是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當光伏發電的上網電量在電網中與傳統發電方式的發電量處于可比較的數量級和成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時,光伏并網發電將對現有發電模式和電網的技術、經濟、政策和環境效益帶來如下問題:

3.2.1負荷峰谷對電網的影響

由于光伏并網發電系統不具備調峰和調頻能力,這將對電網的早峰負荷和晚峰負荷造成沖擊。因為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增加的發電能力并不能減少電力系統發電機組的擁有量或冗余,所以電網必須為光伏發電系統準備相應的旋轉備用機組來解決早峰和晚峰的調峰問題。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向電網供電是以機組利用小時數下降為代價的。這會提高發電商的發電成本。

3.2.2晝夜變化,東西部時差以及季節的變化對電網的影響

由于陽光和負荷出現的周期性,光伏并網發電量的增加并不能減少對電網裝機容量的需求。

3.2.3遠距離光伏電能輸送

當光伏并網發電遠距離輸送電力在經濟和技術上成為可能時,它將給交流電網帶來新的穩定問題。光伏并網發電將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多大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專門用于光伏并網發電的輸電線路,由于使用效率低,將對荒漠太陽能的利用形成制約。用于借道或者兼顧輸送光伏并網發電系統電能的輸電線路,由于負荷率低下,顯得很不經濟。

3.2.4降耗問題

光伏并網發電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可替代礦物燃料的消耗。由于光伏并網發電增加了發電廠發電機的旋轉備用或者是熱備用,因此,光伏并網發電的實際降耗比率應該扣除旋轉備用機組或熱備用機組損失的能量。光伏并網發電的降耗效率應該考慮到由于光伏并網發電系統提供的電力導致發電公司機組利用小時數降低帶來的效率損失。由于電力系統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運行的,光伏并網發電向電網輸送電力將侵害其他發電商的利益,這是作為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是由于電網在考慮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時,不僅僅只由水電廠擔任旋轉備用。因此,系統中總的光伏并網發電量所等效的理論降耗標煤量前應該乘以一個小于1的系數,并且等比例的減去旋轉備用機組的廠用電損耗。

這里給出一個公式來判斷光伏發電實際的降耗作用:

W=(Wc/Wn)*Wp-(Pc/Pn)*Pd:

1)W——光伏并網發電實際獲得的降耗量(標煤)。

2)Wc——電網火電總發電量 (MWh)。

3)Wn——電網總發電量 (MWh)。

4)Wp——光伏并網發電理論降耗量(標煤)。

5)Pc——火電機組總的廠用電損耗(標煤)。

6)Pn——電網中總的廠用電損耗(標煤)。

7)Pd——旋轉備用機組的廠用電損耗(標煤)。

4.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由于光伏并網發電先天的局限性,它給電網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光伏并網發電遠期定位只能作為電網節能降耗的重要補充手段。如果超出這個戰略定位,將造成投資和能源額外的浪費,對減少污染排放量的樂觀看法也要大打折扣。

光伏發電進入商業化和并網運行的主要障礙是使用成本太高。而且制造單晶硅和多晶硅的企業無一例外的都是高耗能企業。因此,降低成本是光伏發電的一項首要任務,大幅提高光伏發電的效率也是降低其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 [科]

【參考文獻】

[1]崔容強.江蘇常熟光伏產業論壇.上海交通大學,2009(4).

篇9

中報有喜有憂未來仍向好

8月12日,公司中期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8%;營業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29.1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19.67‰實現每股收益0.27元。中報收入的增長低于市場預期,但是利潤的增長略超市場預期。

收入小幅增長略低于預期,預期下半年會有所改善。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3.18%,有些低于市場預期。分地區來看,上海地區實現2.3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5.76%;而上海外僅實現5億元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1.65%。上海市外的銷售地區主要包括江蘇、福建、山西,今年新增的重要地區有浙江、河南和天津等,因此我們預期江蘇的訂單可能有所延遲,直接導致上海市外的銷售收入負增長。展望下半年,不利因素逐步消除,我們認為收入和去年同比將會有所增長。

毛利率超出市場預期,主要產品結構調整和非晶帶材價格下降。今年上半年,非晶合金變壓器的毛利率達到41.54%,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08%,環比增長4%;鐵芯的毛利率達到33.5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2%,環比增長將近10%。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公司報告期內加大了箱式變壓器等高毛利率產品的銷售以及非晶帶材價格的下降。

未來隨著新能源非晶合金變壓器投入使用,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憑借著公司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在節能減排和智能電網建設方面都將充分受益,未來幾年將迎來公司發展的高速期。

合資公司盈利能力增長

公司先后在江蘇、福建、上海、山東、山西、河南等省市建立合資公司,并均已形成生產能力。未來山西和福建兩家合資公司的銷售收入增長可能最快。江蘇、山東、福建三家公司的合資伙伴有望陸續并入國網系統,使上述三家合資公司實質成為國網公司下屬的合資公司,有利于公司產品在國網公司的推廣。

節能減排+智能電網

“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為單位GDP能耗下降20%,但數據顯示截止2009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僅下降14.38%,節能減排壓力巨大,同時節能減排不僅僅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更是未來國家政策的大趨勢,公司非晶變壓器產品能夠順應節能減排這一技術需求。公司非晶合金變壓器產品節能效果顯著,與其他節能減排手段相比,公司產品兼具節能性和經濟性,當前國家持續加大節能降耗工作力度,我們認為公司產品將會大有作為。

7月12日國家能源局宣布將啟動為期三年的新一輪農網改造,總投資規模約2000億元,年均超過600億元,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新型農村電網,這是繼1998年農網改造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農網改造。電器設備制造商將明顯受益于此,而變壓器企業將是核心受益產品之一。由于農網平均負載率低,如果使用非晶合金變壓器,節能效果將更加明顯。在節能降耗巨大壓力下,電網公司對于非晶合金變壓器的采購在整個配電變壓器市場中的比例也將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們判斷,非晶合金變壓器景氣度將逐步得到提高。

國家電網公司目前正在推進對配電變壓器的集中招標采購,集中招標地區以及規模的增加有助于公司進入更多的市場,即使不通過在當地設立合資公司的形式也能進入一些區域的市場,有利于公司降低營銷成本,擴大銷售范圍。此外,非合金變壓器的能耗優勢及綜合成本優勢在集中公平招標中更容易體現,有利于增加電網非合金變壓器的招標比例。

新能源領域成未來發展重點

公司為上海虹橋交通樞紐高鐵車站太陽能光伏電站配套的太陽能專用非晶合金變壓器正式投入使用,公司的風電專用非品合金預裝式變電站在上海奉賢海灣風電場項目中也投入使用,為公司積累了寶貴的新能源市場安全運行經驗,公司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拓展全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市場,將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專用配電設備市場培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公司新能源領域非晶合金變壓器產品在手訂單已經超過上千萬,雖然相對于配網產品占比較小,但是對公司現有產品是一個較好的補充。未來國家大力推進風電產業、太陽能產業等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將為新能源產品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公司也將因此受益。

非晶合金變壓器空載損耗比普通硅鋼變壓器降低70―80%,非常適合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配套,使用非晶變壓器避免新發電力被變壓器自身消耗,綜合使用成本低,因此相對普通硅鋼變壓器,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應用非晶合金變壓器的經濟性較高,可以提高投資回報,未來的發展前景較好,而公司在該領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通常每1MW的發電能力,需要1.2kVA左右的變壓器與之配套。

根據新能源規劃2020年,風能發電合計裝機達到1.5億千瓦(截至2009年底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為2581萬千瓦),意味著未來10年年均新增1200萬千瓦,那么變壓器市場容量年均在14000萬kVA,若其中的10%采用非晶合金變壓器,相當于帶來1400萬kVA市場,則對2000kVA變壓器的需求約在7000臺,單臺30萬元的價格,年均市場在21億元,由于公司在非合金領域處于龍頭地位,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

我們略微調整公司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6、0.80、1.01元,按照上周四收盤價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2、23、18倍。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產業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公司非晶合金變壓器產品代表未來配電變壓器的發展方向,未來的發展前景較好,同時考慮到公司是非晶合金變壓器的龍頭企業,應給予公司一定的估值溢價,維持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篇10

關鍵詞:光伏產業;環境污染;對策

太陽能是一種資源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無使用限度、無需運輸且不造成任何環境污染,人類利用光伏電板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進行光伏發電,既節約了燃料成本又維護了自然環境。太陽能的出現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時代,而光伏電板對于太陽能的利用所具有的自由控制功率、維護簡單等優點更是日漸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我國目前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僅次于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一舉成為了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然而,盡管光伏發電不會大面積污染環境和水源,但由于產業技術的發展限制,近幾年來光伏產業中的一些生產環節對局部生產地區周邊的環境還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所暴露出的發展弊端和解決方法也逐漸成為了我過光伏產業發展首要解決的重任之一。

1 光伏產業的環境污染

太陽能光伏產業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硅原料的生產。目前絕大多數太陽能光伏產業均采用節能降耗的改良西門子工藝對多晶硅進行提純和生產,改良西門子工藝是在(1050±50)℃的高純硅芯上用H2(高純氫)還原高純HCl3Si(三氯氫硅),從而使硅芯出現多晶硅沉淀。在此過程中約有24%的HCI3Si(三氯氫硅)被轉化多晶硅提煉,其余則進入尾氣排放系統形成大量氯硅烷、HCI(氯化氫)和SiCl4(四氯化硅)等副產物。其中SiCl4(四氯化硅)為淡黃色發煙液體,容易受熱或水分解熱而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屬高毒性危險物。在對多晶硅進行提煉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尾氣回收工作則極有可能引起有毒氣體外泄,我國現有企業所采用的改良西門子工藝尚且無法完整的實現整個多晶硅提純生產流程的閉環運行,并且由于提純副產物回收成本價高、回收技術尚未掌握,多數國內且并未設置相關回收器材,對于四氯化硅污染的控制方面還存在相當多的安全隱患。

除了硅原料生產環節存在環境污染外,光伏產業中所使用的元件也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除了光伏電池板和電器元件以及變壓器的使用時間較長之外,光伏并網逆變器整機的有效使用時間只有25年,內部電容元件等使用壽命一般為15年,更換的光伏元件一般可進行返廠處理進行再利用,較少產生固體廢棄污染。但光伏產業中的主變壓器所產生的廢油若在事故中處理不當則很有可能產生泄漏造成污染。多晶硅電池組件的玻璃表面結構也會產生化學光污染,因此光伏企業一般都會采用透光率高的防眩光涂層材料,這種材料透光率高達98%,主要散射陽光,防靜電、高耐磨,如合理利用放置地點則可以有效避免產生光污染。

2 光伏產業環境污染的對策

2.1 加大監管力度

加大光伏產業監管力度,對光伏產業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完善光伏產業投資監管制度,做到光伏產業既高產又安全環保。企業根據國家相關法規進行項目審批,環保部門要嚴格按照“98.7%HCI(氯化氫)、99.3%SiCl4(四氯化硅)、99.5%Cl2(氯氣)的回收利用標準”的規定對光伏產業的尾氣回收執行嚴格執法監管。大力支持太陽能多晶硅環保產業技術的研發,引導光伏企業中的多晶硅電廠與化工聯營的生產模式,對不合格企業進行堅決取締與嚴懲,確保企業在進行多晶硅提純時所生產出的有害物質能夠被有效回收和處理,使我國盡快成為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純硅材料生產大國。

2.2 鼓勵企業升級

國家和政府鼓勵光伏企業產業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我國的工業布局,同時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實現節能減排。美國是擁有最先進的多晶硅生產技術國家,而我國目前的多晶硅生產企業項目技術仍然處在短缺階段,若我國能夠獲得美國的強大資金支持,成功引進美國先進的多晶硅提純生產技術,這將勢必成為我國光伏產業進行自我調整和升級的重大契機。因此,我國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企業和地方政府積極參與產業升級。

2.3 建立CDM機制

CEM清潔能源發展機制可有效提高能源節約,根據現有能源結構來看,我國CDM項目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這類項目成本低、收益高,往往能夠給企業帶來較好的發展前景。光伏產業用CDM機制產生能源清潔的回收利用并以此補貼生產環節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很有可能扭轉我國光伏企業發展的現狀。將CDM發展機制進入光伏產業,不僅能夠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還能夠緩解企業資金運轉問題,并由此帶來一系列有利于環境和社會的各項經濟效益。因此,光伏產業的環境問題治理不僅要管理和技術雙管齊下,在廢氣清潔回收方面也應做好相對的管理措施。

總而言之,光伏產業在近年以及未來對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正是光伏產業的發展關鍵時期,其發展不僅需要我國政府做好相關管理和政策的安排,光伏企業本身也應加強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配合政府解決光伏產業的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使光伏產業完全符合國家能源產業的發展政策,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商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