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課堂范文

時間:2023-03-31 02:1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魅力課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魅力課堂

篇1

【關鍵詞】語文課堂;深情;激情;靈活;巧妙

語文的魅力在于語音的抑揚頓挫,文字的象形意會,詞語的豐富多彩,話語的妙趣橫生。當你靜下心來,烹一壺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揚的音樂,打開書卷,書中世界,洋洋大觀,盡收眼底,可觀宇宙之大,可察品類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覓知音于今人,豈不雅哉?豈不樂哉?……說得真好!這種悠哉與樂哉的陶醉也應該為我們的學生所擁有??墒呛荛L時間來,我們的語文教學不知怎么了,學生缺乏自主實踐的欲望,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的沉悶,學生興趣不濃,故而語文教學質量徘徊不前。在這里我談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個人做法與大家商榷 。

一、深情的讀

首先教師運用聲情并茂的教學口語及豐富的體態、手勢、 表情、眼神等態勢語言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引導學生與作者同悲同喜,進入 作品意境。對于抒情性較強的課文,我總是首先范讀,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人格,形象思維和對美的感受力。比如我在教學《海燕》這篇課文時就是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讓學生去感受海燕的勇敢、樂觀和對暴風雨的渴望。讓學生去感受詩情、詩味 、詩理。

其次教師不僅自己范讀還要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尤其是通過重音、停頓 、語氣、語調、節奏的變化處理,通過文字表象 ,揣摩到作者心中的畫面。比如我在教學朱自清《春》時,引導學生朗讀“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通過指導,讓學生通過反復地讀,領悟到“偷偷地”“鉆”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小草機靈可愛和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性格;“嫩嫩”“綠綠”從觸覺和視覺上給人清新悅目的感受。強化朗讀訓練,可以品味文章升華語感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深情地朗讀,披文入情,神游其中、增進理解,把自己帶進課文的情境中去體味,可以毫無障礙地接受課文內容的感染熏陶。

二、激情地演

在語文教學中在講授童話、小說體裁的課文時,我總是鼓勵學生編寫課本劇,讓同學們人人參與,給他們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學生在改編課本劇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地去研究課文,詳細地分析課文,去挖掘更深的東西。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精神,同時在改編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演的過程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掌握文章主旨。比如我在上《皇帝新裝》這篇課文時課前在班里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他們去編課本劇。學生們積極地行動起來自做道具,看著課堂上學生們惟妙惟肖的表演,把騙子狡猾、貪婪,皇帝的愚蠢生動地表現出來引得陣陣大笑,在笑聲中學生們加深對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加深對文章主旨的把握。這些東西是老師花很多時間所完不成的,通過編寫課本劇,學生的思維不再只局限于課本,從而放飛了創新意識的翅膀。事實也證明學生創造潛力是驚人的,他們設計了許多情節都大大豐富了課文的表現力。

三、靈活的用

多媒體教學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感性的音樂,從而使學生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實施審美教育,讓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墒乾F在不少人上課過度依賴多媒體而不注意文本內涵的挖掘,我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媒體,讓多媒體成為課堂的助手,成為開啟學生智慧的金鑰匙。對于說明文的教學我讓多媒體成為釋疑激趣的好助手。我在上《沙漠里的奇怪現象》這一文時把“魔鬼的?!薄昂J序讟恰薄傍Q沙”現象通過圖片音樂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一邊欣賞那“碧藍的清水”,“蔚藍的天空”聽著“轟隆的鳴沙巨響”從而如同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沙漠的奇怪現象,幫助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從而水到渠成地釋疑解惑,明白奇怪現象的成因,從而把握教材的內涵。

古詩詞韻律意境感很強,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我不再單純的向學生呈現文字,而是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把文字放在畫面中,同時配以詩境、詩情,相通的背景音樂。這時的古詩詞不只是文字而是從視覺、聽覺上同時作用于學生大腦的一個立體化的事物。這樣一來詩情、詩境在畫面和音樂的作用下形象化、具體化。這樣的教學就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靈活運用多媒體,可以打破四十五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加快信息速度,加大信息含量,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巧妙的問

語文課堂就是人的課堂,就是情感的交流所,不能平平淡淡,死氣沉沉地渡過,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還給他們,真正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規律。語文課堂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精巧設問能使得思考不再成為學生精神上的負擔,而是一種身心的歡樂和享受。

篇2

一、“美容第一刀”——學習方式訓練,打造有序課堂

打造魅力課堂,第一刀在哪兒下手?——要建立有序有效的課堂!MS—EEPO有效教育教學學習方式,恰到好處地改變了課堂無序的現狀,使課堂有序、有組織。在MS—EEPO基本功Ⅰ型中,學習方式訓練內容有5J(五項基礎)、5F(5項防范)。其中,5J包括約定、板卡、表達呈現、單元組、團隊。先說約定訓練:開始只是一種模仿的階段,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在實踐中加以創新,如,把約定當做課堂習慣養成的內容編成了訓練歌:鈴聲響,回教室,書本文具要備齊,放置桌面右上角,靜候老師來上課。合作歌:小腦袋,湊一塊,為學習,出點子,你一言,我一語,人人都來動動筆,再大難題也容易。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們驚喜地發現教師課堂調控的能力提升了,課堂變得更有序了,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農村小學教師張彩文這樣總結:通過兩個多月的訓練,我所教的班級小組水平的5個指標基本訓練到位了:學習小組分有召集人(組長)、小秘書(記錄人)、發言人,由小組成員之間輪流擔任;學生之間能相互關照和關注,小組成員之間有親和力,能發揮團隊精神;學會了關心他人,體諒他人。學生改變了過去那種依賴式和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改變了過去那種走過場、留于形式的小組學習,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二、“美容第二刀”——要素組合課型方式,打造有效課堂

要素組合課型方式是最適合大多數教師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緊繞“聰”字,由七大要素組成:“耳”代表聽,“ˋˊ”代表兩個眼睛“看”,“口”代表“說”,“心”代表“想”,還有動手的“寫”,加上“動”“靜”構成七大要素。要素組合方式可以采用兩兩組合、多種要素組合的方式,可以演變出5000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動靜轉換”,利用學生的生理學與心理學原理,使他們自始至終精神狀態都處于飽滿狀態,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學生學習的疲勞。

請看兩節不一樣的教學片斷:

五年級作文:我最喜愛的_________花

(一)傳統課堂

1.教師活動

(1)指導學生讀題,審題

(2)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抓住花的形狀、顏色、味道及其他特點描寫

2.學生活動

(1)學生看,聽,想

(2)學生舉例,分別有:梅花、、玫瑰……(都是植物的)

(二)MS—EEPO課堂

1.教師活動

(1)出示:我最喜愛的_____花

(2)指導由個人—單元組—個人學習

2.學生活動

(1)(想+寫)用氣泡圖的方式寫出由“花”想到的

(2)(看+寫+說)學生先獨自完成后2人組交互,使思維得到擴張,有想到植物類的、人物類的、裝飾類的……再4人組交互,思維再度擴張,想到環境類的,食物類的等

(3)(看+聽+說)完成后小組展示,選擇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擅長寫作的點進行習作

(4)全班選擇的點有10幾個,如,梅花(植物類)、?;ǎㄈ宋镱悾?、煙花、頭花(裝飾類)、浪花(環境類)……選的面多種多樣、精彩紛呈

兩節課進行比較,我們看到:(1)在第一個12分鐘的環節中,傳統課堂上學生已經出現疲勞乏味狀態,MS—EEPO模式的課堂通過動靜轉換使學生疲勞得到緩解,精神又處于飽滿狀態;(2)MS—EEPO模式的課堂,利用“看”“聽”“想”“說”“寫”“動靜轉換”等要素的兩兩組合、多種組合,學生學習能力明顯提高,更善于利用聽覺、視覺等多種感知渠道獲得信息,從而形成頭腦風暴,產生多向度的想象。

三、“美容第三刀”——平臺互動課型方式,打造自主課堂

MS—EEPO有效教育的平臺互動方式就是要抓住關鍵項,構建多向度教學平臺。關鍵項是指本節教學中關鍵的知識點、能力點、考點、方法、思維、創造、思品、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徑、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個性表達,轉而為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于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盡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方法。

請看兩節不同方法的教學片斷設計

內容:二年級數學7的乘法口訣。

(一)傳統課堂

1.教師活動(一階段)

(1)拿1捆小棒

(2)再拿1捆小棒

(3)指導學生7+7=14,總結出乘法口訣“二七十四”

2.學生活動(一階段)

(1)學生數,共有7根

(2)學生數,又有7根,用加法算出2個7是14

(3)學生反復念直至會背“二七十四”

(二)MS—EEPO課堂

1.教師活動

(構建平臺一)出示:2個7相加是多少(要求分4人小組完成)

2.學生活動(組成4人小組開展學習活動)

(1)角色A負責畫圖

(2)角色B負責寫加法算式

(3)角色C負責寫出乘法算式

(4)最后,角色D負責總結出乘法口訣

比較這兩節課,我們不難發現:(1)MS—EEPO教學模式的課堂構建了兩個平臺,學生采用不同途徑、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探究“二七十四”乘法口訣的得來,多元化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型人才;(2)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將學習、思維和問題解決的結果表達呈現出來,真正改變了農村學校課堂教學低效的局面,不管是教師或學生,課堂上都變得更加陽光、燦爛;(3)學生以團隊的方式聯系,“二七十四”乘法口訣得到十幾次的強化,符合學生學習記憶知識點的次數,課堂上學生強化次數足夠,少布置或不布置作業就可以達到強化知識的目的。

四、魅力課堂,實力課堂

縱觀MS—EEPO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課堂真正由學生做主了,能夠運用各自的優勢智能性進行學習和思維,實現了快樂有效學習。這樣的課堂是有魅力的,更是有實力的。光坡中學初一的黃雪梅老師,實驗一年后,所任教兩個班數學分別名列年級第一、第二名(全年級六個班);光坡中學另一實驗張振兵參加實驗后接手一個原來在年級中下水平的班級,半年就見成效,期中、期末成績一躍年級第一名;企沙中學的李雪鳳老師,任教的英語實驗也一直名列年級前茅。

MS—EEPO有效教育創始人孟照彬教授到我區聽課后贊嘆:“驚奇、驚訝、驚喜”,他驚奇于我區改革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學生教師就發生了那么多的變化,他為農村孩子在課堂上的陽光快樂而感到驚喜!如今,我們看到農村學校、進城務工農民子弟學校的課堂有魅力了,更有實力了!

篇3

一、導入――話題簡潔,主題鮮明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闭n堂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甚至一門課的教學效果。在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的情況下,教師應以富有感染力、簡潔的話語導入新課,以舊帶新、以易帶難、以熟帶生,幫助學生了解新的課題和新的課堂活動,并為之做好準備。教師可以與學生在課前的兩三分鐘進行“free talk”,與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學生對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背景知識也很感興趣,平時教師可以注意收集和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介紹,每天一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愿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中。學生必然會興趣盎然,積極性大增。它就像一根導火索,能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給整堂課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呈現――方法簡單,情景真實

呈現是英語教學步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節英語課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呈現環節中與學生認知過程協調的效果。學生一開始上課,如果就受到目標的激勵,使大腦神經處于興奮狀態,自然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新知呈現的安排要有藝術性,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到橋梁的作用,使學生的興奮點直接與學習內容掛鉤。通過合情合理的呈現,使學生身臨其境,悟出新語言材料的意義。我們可以利用實物、掛圖、簡筆畫、單詞卡、多媒體課件,借助動作、表情、手勢等手段,將教材中設置的情景清晰而準確地再現出來。《牛津小學英語》中有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如“購物”“野餐”“打電話”“生日聚會”“旅游”等。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最適合、最簡單的方法,創設接近生活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中去看、去聽、去說。這種生動形象、直接有效的呈現方法,有利于學生確切地感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練習――設計簡練,活動有效

在英語教學中,練習是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理解、掌握、鞏固和應用;也可以促使學生將知識轉化成熟練的技能技巧??梢允箤W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也是及時得到學生學習反饋的重要途徑。但我們在設計一節課時不能為了練習而設計練習,要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拋開繁瑣、單一、死板的活動,設計一些簡單、多樣、靈活的課堂活動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如教了“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句型后,我設計了兩個活動:(1)“我是小記者”(小組活動)――讓一位學生表演大明星,其他學生表演采訪大明星的小記者,用“Do you like …?”問大明星的喜好。(2)“心有靈犀”(同桌活動)――憑借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互相猜測對方最喜歡的三種事物,然后用“Do you like …?”問3個問題,并交換問答。我根據同桌兩人的回答,評出最心有靈犀的金牌搭檔。通過簡單的合作互動,該句型得到了全面有效的練習,并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其學習的主動性。

四、作業――形式簡化,課外延伸

篇4

關鍵詞:初中語文;審美教學;情趣;語言;閱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人們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功能的認識也在發生著變化。初中語文已經不單單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它還要承擔起審美教育的功能。

審美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健全學生的人格。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性格形成階段,在初中階段進行審美教育,對學生今后的審美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在人們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做好初中語文的審美教學成了初中語文教師的必然選擇。

筆者認為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做好審美教學,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營造氛圍,激發美;重視閱讀,體會美;循循善誘,創造美;多讀經典,鑒賞美。

一、營造氛圍,激發美

課堂氛圍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從而實現有效的審美教育。因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教學任務來精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營造氛圍來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進入所教授的情境中來,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教學任務中所表達的美。例如,我在講解都德的《最后一課》的時候,就是通過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來營造一種悲壯而又慷慨激昂的氛圍來進行教學的?!蹲詈笠徽n》所要表達的是在受到鄰國欺辱的背景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我在教學過程別是在學生課文朗讀過程中適當地播放《國際歌》等一些悲壯的歌曲,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對課文中那位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的人格美有了深切的體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言的保護,對審美教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善于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來營造和諧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重視閱讀,體會美

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中考語文考試的主要考核指標也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因而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審美教育。要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在理解文本中的經典詞句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體會到文中的美。

例如,在講解北宋時期最偉大的文學家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時候,我就先讓學生多閱讀乃至于背誦這首詞。在閱讀過程中對于詩詞中難以辨別的字進行標識,例如,擎、貂、鬢等進行統一標注,而后我又詳細地解釋了這首詞中的三個典故:“親射虎,看孫郎”“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以及“西北望,射天狼”。蘇軾在寫《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時候,正處于人生低谷期,可是這首詞中并沒有一絲的悲傷,相反卻表達的是慷慨激昂之氣?!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其中的生動寫照。我在講解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多次閱讀、背誦,自己還在課堂中進行示范。通過閱讀學生體會到了一代文豪蘇軾的豁達大度,豪放不羈。

三、循循善誘,創造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光。初中語文審美教學不僅要體會美、感悟美,同時還要創造美。所謂創造美就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例如,我在講解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的時候,首先是對老舍先生經典的寫景手法和對比技巧進行了闡述,而后又通過對全文的理解,帶領學生找到了本文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表達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循循善誘,要合理引導學生來發現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強迫性、灌輸式地來逼迫學生,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學會鼓勵學生創造美。

四、多讀經典,鑒賞美

經典文學的魅力是無窮的。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很大原因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多讀經典可以提升我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價值。初中語文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讀經典。

語文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容,美育元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很大比重。我們要想做好語文教學就必須要高度重視審美教育。隨著人們對語文教學認識的不斷深化,語文教學功能也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初中語文教師除了具有提升學生語文成績,陶冶學生情操之外,還要擔負起審美教育的責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本文詳細分析了實現審美教育的四個措施。筆者認為要想實現有效的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就必須要嚴格按照上文提到的四個措施來做。

參考文獻:

[1]張天嬌.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審美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東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語文),2007(12).

[2]刁品飛.基于審美教育的初中語文教育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3(5).

篇5

關鍵詞:以生為本;教師魅力;教學方法創設

中職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培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然而,目前中職德育課課堂教學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學科性較強的德育課程不感興趣。重理論講述,讓學生反感。德育課堂教學過程缺乏互動,學生被視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主動權仍然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德育課堂失去了應有的魅力。筆者認為,德育課堂要吸引學生,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嘗試:

一、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努力給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要注意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體現。事實上,德育課堂缺乏吸引力,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沒有處理好課堂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關系,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很多情況下,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不是自己在課堂上自說自話。比如,本學期講授《經濟政治與社會》第三課“個人的收入與理財”時,我把教材內容整合為三個問題:我的消費觀、稅收的用途、家庭投資理財,然后設計活動探究、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對自己日常消費行為進行討論,把他們的觀點歸納在黑板上,并對他們的觀點進行分析。讓學生結合實例了解國家稅收的用途。同時讓學生做家庭投資理財計劃。這樣,課堂大部分的時間由學生來講或討論,整個課堂氣氛就調動起來了,給學生營造了寬松而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教師要努力打造迷人的人格魅力

德育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直接投射到本課程的教學上,進而影響到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從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一是要有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和較強的教學基本功。教師的普通話要標準,板書要規范,語言應簡明準確、有條理、邏輯性強。善于分析處理教材內容,設計課型,熟練使用各種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二是德育課教師的觀念要與時俱進,要注重知識更新,關注時化,并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并滲透給學生,這是德育老師必備的專業素質。在德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及社會發展變化,對教學內容作適當補充和延伸,收集學生關注的熱點事件和典型事例,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激發積極性,提高參與度,使課堂活起來。如在講授《經濟政治與社會》中的“國家問題”內容時,我引用了近期日本政府“購買”的熱點事件,聯系課本“”這一知識點,讓學生在掌握了課本知識的同時,愛國情感進一步升華,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德育教材理論性強,概念抽象,難免有些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創新、努力改造傳統教學方法,針對學生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人總結了幾種有效的德育課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或技能,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德育課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創設一些情境活動,讓學生去體驗,善于挖掘教育主題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

2.案例教學法

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具體案例,將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作為個案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的活動,讓學生從特定的體驗中分析、決策、鍛煉,從而培養他們獨特的、綜合的工作能力及團隊精神,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德育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教材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結合學生周圍發生的事,把典型的事例引入到課堂,用好教材案例,引導學生去分析、研究問題,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經常用本校學生身邊事例來說明課本中的觀點,通俗易懂,容易打動學生。

3.討論式教學法

德育課教師要根據課程的內容,科學設計問題,分組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得出正確結論,使學生體會到作為課堂教學“主人翁”地位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參與課堂的熱情。

4.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教師口講手寫教學具有更多的優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把課本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信息量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提高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的信息量。這樣就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增強了德育課教學的吸引力。

總之,在德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高學習積極性。并針對學生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活化課堂,從而塑造德育課的魅力,真正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參考文獻:

[1]楊化.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J].重慶社會工作職業學院學報,2006(2).

篇6

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魅力課堂的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對學生的愛這個基礎上,不體罰學,.平等的師生關系,站中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用教育機智來教育轉變差生,切記不能體罰和辱罵學生。

在課堂上老師的魅力來自于自身的素質,完善的人格,豐富的知識,對教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我在教學中做到提前一個單元備課,走進教室時已成竹在胸。在教學四年級《爬山虎》一課時,.課文是這樣描寫的。.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我就先畫一根莖,然后畫兩片綠色的嫩葉,在長葉柄的反面,畫像蛟龍爪子一樣的爬山虎的腳,然后畫兩片小一點兩片嫩紅色的葉子,葉尖一順朝下,再畫六七根像蝸牛觸角一樣的細絲。

畫完這副圖,上課前一天就帖到教室的顯眼的地方,剛一帖出來,就引來同學們“哇塞”的稱贊聲,在講這個段落的時候,一邊講一邊指著圖解釋,學生們又興奮又激動,這篇課文學生很快就能背誦。課后作業有畫爬山虎這樣一道題,學生也很順利地完成。這幅畫一直掛在教室里,把教室裝飾得更加美麗和溫馨,學生學習積極性大提高,孩子們更加可愛了。真是一舉多得啊!

在教學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時有這樣一段話: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從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中的地方總有一從草斗掩著,就像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我先把這段話講解了再讓學生畫一畫蟋蟀的住宅,在畫時要注意這些因素:傾斜,彎彎曲曲,九寸,一指寬,它的門是一叢草,以及它的平臺。在很多時候這樣畫一畫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加生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

在教學語文園地二中有這樣一個內容:“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里裝,三月桃花連十里,四月薔薇靠短墻,五月石榴經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鳳仙展奇葩,八月桂花滿枝黃,九月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臘梅雪里藏。”.邊讀邊打拍子,使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

在教學童話故事這個單元的時候,首先學習《巨人的花園》這一課,其中巨人討厭孩子說了三句這樣的話“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喂你趕快滾出去!”講到這里的時候輪流找幾個同學來扮演巨人說這三句話,孩子們又是一片笑聲。

講完這一課后,我又開展了一個講故事比賽,讓他們收集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先在小組內講,每個小組選一名或者兩名優勝者在班會課時來比賽,評出前三名,頒發獎壯,獎品是水彩筆,圓規,文具盒。這些獎品對于山里的孩子來說誘惑力是可想而知的。下課后他們到處去找故事書,閱讀了大量的童話故事,選了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始練習,看到他們認真的樣子我感到非常自豪。

篇7

關鍵詞 以學定教;歷史與社會;魅力課堂

在傳統教學課堂之中,教師教學更多的是根據既定的教學設計按照流程引導學生學習,追求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環節的清晰,教學手段的多樣。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機智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現,然而教學是否合理,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了知識卻令人堪憂。新課標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即僅僅注重自身教法的觀念,實現從“鉆研教法”到“鉆研學法”的轉變,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工作。因此,遵循“以學定教”的理念,將使得教學工作更具針對性、合理性和流暢性,讓原本虛擬的教學路線設計成為了符合學生情況的實體路線,教學設計更加靈活、豐富,這樣的課堂也才能迸發出“教學活力”。

一、“以學定教”的內涵

“以學定教”是教師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潛能、學習狀況以及成長需要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并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際反映和吸收進行教學設計的有效調節,繼而實現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根本目的?!耙詫W定教”中的“學”包含的是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特征等等;“教”則是代表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切相關教學活動?!敖獭狈沼凇皩W”,以學生的認知情況作為教學的起點,設計調整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方法。

二、“以學定教”在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以學定教”是教師在觀察了解學生學習多方面實際認知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調整,這就要求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在思想、認知、興趣多個方面的契合。

1.契合學生興趣

興趣無疑對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極大的激發作用,這已經成為廣大教育者的共同認知。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也曾經這樣說過:“實際上興趣只不過是對于可能發生的經驗的種種態度,它們不是已經完成了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在于它們所提供的那種力量,而不是它們所表現的那種成就。任何一種能力,無論是兒童的或成人的,如果在意識上滿足于一時的現有的水平,就是放任,這種能力的真正意義是在于為達到較高級的水平提供一種推動力?!盵1]由此可見,對于學習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的作用是在于促進他們主動的學習、提升,我們所作所為也是為了促進他們學習動力的提升。唯有學生自己對學習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耙詫W定教”則是要契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學生的“興趣點”作為突破口,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以之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使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如在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時政新聞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各抒己見進行討論。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課堂積極性高漲,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進行激烈的討論,課堂氛圍也極為活躍。這時教師再輔以適當的點評和講解,這樣不僅使學生對當下形勢有了正確認識,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遵循學生思維

葉瀾教授曾經這樣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盵2]的確如此,歷史與社會的教學課堂絕不能僅僅是一味的依照教學設計和教案進行課程推進,課堂教學應當是一段充滿意外、變化、激情的動態旅程。在歷史與社會課堂中,我們應當遵循學生的思維運轉規律,根據他們的思維方式來調整教學過程,使教學更加流暢。如在《行進中的世界人口列車》這一內容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提出問題:印度人口增加偏快對社會發展有哪些負面影響?學生思考回答后,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不是也有這些負面影響?”學生思維從一般轉到特殊,跳出了課本對世界人口探討的軌道,這個時候如果再簡單依照課本順序進行《資源出現短缺》問題的教學顯然是不太合適的。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思維進行調整,首先就《人口警鐘須長鳴》以及《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兩個方面開展教學。顯然這樣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教學順序的調整使得教學更具流暢性,也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3.關注學生認知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學生的發展水平是教學的出發點。”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知識吸收情況和認知情況。我們應當了解學生知道什么,有過什么樣的體驗,什么樣的教材內容又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等等,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進和調整,將使教學更契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促進其良好吸收,教師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繼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依照“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是從生活實際出發,盡可能的從學生所熟知的身邊事物出發,以此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內容的開展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更能夠引發學生的關注,也使得課堂更加生動、真實,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得到了相應的提升,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更應充分把握其課程特點,充分利用社會生活中學生接觸到的事物和已有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發揮教學功能,讓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更具活力。

三、結語

“以學定教”是對新課程理念的延伸,是將新課程理念付諸實踐的最佳體現,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花更多的精力在關注學生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材鉆研、精心備課,繼而圍繞學生情況與教學目標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唯有這樣,學生的潛力方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這也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數學習題

新課程改革以來,由于教材在編排上注重給學生留出思維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自由飛翔,碰撞出火花,同時在教學時也提倡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促進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知識生成,因此在課堂上經常有驚喜的收獲。

一、誘發探討

在學習了分數的通分之后,教學課后練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練習十八第96頁第10題)有這樣一道題:“你能寫出一個比 1 6 大,又比 1 5 小的分數嗎?你是怎樣找到這個分數的?還能在找到兩個這樣的分數嗎?”此題,需要綜合應用分數大小比較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兩方面的知識。我引導學生們思考:“我們知道 1 6 和 1 5 之間一定存在分數,而且有無數個,但是由于 1 6 和 1 5 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相鄰的自然數,所以在 1 6 和 1 5 之間不能直接寫出一個分子是1的分數。那你能利用學過的知識找出這樣的分數嗎?下面我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討論,看哪個小組能快速地找到一個又簡單又好的方法來快速地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

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交流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課堂上每個小組都踴躍發言。

二、案例歸納

方法一:化成同分母分數法。把 1 6 和 1 5 進行通分。得 1 6 = 5 30 , 1 5 = 6 30 。這時兩個分數的分子是相鄰的自然數,所以不能直接寫出一個比 5 30 大,比 6 30 小的分數。再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2,得 10 60 和 12 60 ,這時可以找出一個比 10 60 大,比 12 60 小的分數 11 60 。顯然如果把 5 30 和 6 30 的分子分母都同時乘3,4,5……就可以在這兩個分數之間找到2個、3個或更多個比 1 6 大,比 1 5 小的分數。

方法二:化成分子分母比較大但分子仍相同的分數法。直接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都乘2,得 1 6 = 2 12 和 1 5 = 2 10 ,就可以發現在 2 12 和 2 10 之間還有一個 2 11 。同樣,以此類推如果把 1 6 和 1 5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3,4,5 ……就可以在這兩個分數之間找到2個、3個或更多個比 1 6 大,比 1 5 小的分數。

課進行到這兒,我以為可以圓滿結束了,因為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已經找到了教材上所提供的兩種方法。令我更驚喜的是,又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他說他們小組找到了更簡便的方法。

方法三:“徐王法”。這是以我班徐××和王××同學的姓氏命名的一種方法,而在許多練習過程中也表明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是這樣的:把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得到的分數就在這兩個分數之間。例如, 1 6 和 1 5 得一個分數 1+1 6+5 = 2 11 ,則有 1 6 < 2 11 < 1 5 。同樣,利用得出的分數 2 11 ,找到 1 6 和 1 5 之間其他分數,例如:

1 6 < 1+2 6+11 < 2 11 < 2+1 11+5 < 1 5 即 1 6 < 3 17 < 2 11 < 3 16 < 1 5 。以此類推就可以在這兩個分數之間找到3個、4個或更多個比 1 6 大,比 1 5 小的分數。

三、事實證明

經過大學3年的學習,也有7年多的數學教學經驗,對于這樣的方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我承認自己的教學功底薄弱),我讓同學們用這個方法驗證其他的例子,都符合這個結論。于是,為鼓勵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我激動地說:“我們就把這種方法叫做‘徐王法’吧?!闭n后,我思考著這種方法的合理性,發現其實和第二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我試著證明自己的猜想。

證明一:如果 1 n+1 < 1 n 其中n>0,則:

1 n+1 < 2 2n+1 < 1 n 。

證明:分子分母分別相加得 1+1 n+(n+1) = 2 2n+1 = 1 n+ 1 2

因為分母:n

所以: 1 n+1 < 2 2n+1 < 1 n

所以結論成立。

為說服自己,我又試著證明這種方法在一般情況下的合理性。

證明二:如果 a b < c d ,其中a,b,c,d都是正整數。則:

a b < a+c b+d < c d .

證明:因為 a b < c d ,a,b,c,d都是正整數。所以: ad bd < bc bd

則:ad

所以: a+c b+d < bc d +c b+d = bc+dc d(b+d) = c(b+d) d(b+d) = c d

即: a+c b+d < c d 。

同理可知:c> ad b

所以: a+c b+d > a+ ad b b+d = ab+ad b(b+d) = a(b+d) b(b+d) = a b

即: a b < a+c b+d

綜上可知: a b < a+c b+d < c d

篇9

他們的課堂風格迥異,但又有一些相同的特點:不矯揉、不造作,沒有紛繁的課件,也沒有熱鬧喧嘩的表演。他們的課堂靜靜的,師生時而會心一笑。如果說三位“大俠”功夫高超,正是高在自然。

我第一次端著相機,近距離欣賞了三堂堪稱經典的語文課。在拉近的鏡頭中,教師、學生的動作、神情更為清晰生動,也更打動我。

陸老師:《人生的開關》

陸常波老師語言幽默,課堂也就有了更多靈動而豐富的瞬間。選擇《人生的開關》這樣的課文是冒著一定風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聽課者也有一千種不同的人生見解,這類帶有明顯人生哲理的文章,解讀起來,分寸不易拿捏。

《人生的開關》看似簡單,其實富含人生哲理。怎樣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見解,很不容易。陸老師在課堂上于不經意間解決了這兩個難題,足見他的語文教學功力非常深厚。他避開教導性的說教,運用教材教語文。陸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學生在交流碰撞中一次次提出改進意見,也一次比一次概括得好。在這個過程中,陸老師板書“窮、特地、好差事、唯一”“光明、黑暗”“蠱惑、錢、財、權”等關鍵字詞,相機教學多音字、近義詞和反義詞,擴充詞語。這些環節有機地融進整堂課的教學流程,一點兒也不突兀,整篇課文的哲理也漸漸自然地顯現。

課堂上,陸老師經常鼓勵學生:“沒關系,說出你的真實想法。”教師態度謙和地說真話,學生當然也就說真話了;教師教得自然,學生學得也就自然了。這真與真的碰撞,碰撞出了最美的智慧火花。在平等和諧的對話中,學生隨著對課文的理解,對自己的“人生開關”有了感悟,不夸大、有沖突、有思考,這是自然的收獲。

在我的鏡頭里,陸老師的課堂“臺上是高舉的小手,臺下是會心的笑聲”,自然而美好。

吳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

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吳福雷老師于文本和學生之間游刃有余、氣定神閑,與學生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思維碰撞。睿智的師生共悟激起了全場聽課教師的熱情。

吳老師功力高超,一是高在選材上。這樣的經典文字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值得反復品味的。這也正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一個佐證。二是高在對于教學內容的取舍上。小說教學重在人物形象分析,吳老師抓住一個“逼”字繪出了洪教頭之蠻,一個“讓”字寫出了林沖為人之謙和。三是高在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教師起著文本語言文字與學生運用之間很好的媒介作用,并漸漸地隱到文本和學生之后。他的這節課充分激發了學生讀、說、寫的愿望,在寥寥幾句的點撥后,學生們一個比一個讀得精彩、說得暢快,吳老師的自然而隱成就了一個個表現優異的語文學習者。這節課后,“這個班的孩子真厲害!”“這個班誰教的?”成了聽課老師相互探尋的問題。可見吳老師教學功力之深。

吳老師常說“但問耕耘,不求收獲”。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完全投入課堂,課又怎能不精彩?

賈老師:《爸爸的老師》

賈志敏老師的《爸爸的老師》的教學讓我充分感知了課堂的神圣、師生治學的嚴謹及其功力的爐火純青。

賈老師的課堂有一個“怪現象”:課堂上教師是嚴謹的,甚至有些嚴肅;學生是認真的,甚至有點膽怯。然而聽眾席上卻是笑聲連著一串笑聲。賈老師聽不見,他已經功力深厚;孩子們也聽不見,他們的眼里只有賈老師,只有《爸爸的老師》。

課看起來很簡單,從課題導入,詞的解釋,再到反復讀文,文中感知。就是這么簡單的流程,聽者卻覺得妙趣橫生,學生們也學得帶勁兒,我認為這與賈老師要求講話的自然和朗讀的自然密不可分。

篇10

2012年,剛剛獲得“開學第一講最受歡迎校長獎”的曾軍良又榮獲中青網“2012中國十佳卓越校長”。這位49歲的青年校長上任一年多以來,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將自己的全部熱情融入了學校,將“課程育人”的理念在北京立新學校全面推廣。

北京市立新學校是海淀區唯一一所集中、小、幼一體的公立學校,作為這所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的新掌門人,自2011年6月接任校長工作以來,49歲的青年校長、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曾軍良用一年多的時間,不遺余力地將“課程育人”的理念積極推進,通過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倡導學校教育創新。

2012年,曾軍良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學校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思考,他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早晨6點40之前就到校開始工作,將自己的全部熱情乃至生命意義融入了這所學校。在他的倡導下,學校建立了“校務委員會”,匯聚集體智慧,實施民主管理,決策學校校級(幼兒園、小學、中學)層面的各項工作。在校園里,那個總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總是面帶笑容和孩子打招呼的校長,已成為了教師效仿的對象,進而改變了整個校園的風氣面貌。

曾軍良在北京、長沙、岳陽等地有長達26年的一線教育的經歷,“讓學習變成快樂的事,讓學生產生內動力”是他一貫的追求。來到立新一年多來,他提出打造“魅力課堂”、倡導“課程育人”的教學改進目標。在他看來,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充滿快樂、富有智慧、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應將升學作為唯一目標。

“魅力課堂”是基于尊重學生的美好天性,激發學生的精神動力,讓學生感知快樂的心理體驗,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創新發展的改革行動。

“課程育人”不僅是指學科課程,而是包括德育課程、學科必修、選修課程、校本課程在內的一整套相對完備的課程體系。曾軍良以“課程育人”的理念帶領大家回歸教育原點再出發,并以此指引立新人從課堂教學走向課程育人。

2012年,曾軍良將自己對教育的思考落在文字上,在媒體上連續發表了六篇關于教育的文章——《辦一所“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學校》《今天的教師靠什么吸引學生》《激勵教育是一種有力量的教育》《教育需要智慧的愛》《教育別為孩子的發展貼負面標簽》《從追求“課堂高效”走向追求“課堂魅力”》等,在社會上、尤其是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其論文《立教化之本 創育人之新——談北京市立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與思考》在“中國名校成功之路”征稿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并收入《中國名校成功之路》文獻中。

為了幫助教師盡快在課堂教學中成長起來,曾軍良開設了大大小小近百場報告會,從“課堂應成為自信的課堂、課堂應成為規范的課堂、課堂應成為思考型的課堂、讓課堂成為美麗的課堂、課堂要成為創新的課堂”等多個角度對教師進行培訓,引導教師自覺走上專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