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糧食產生的后果范文
時間:2023-12-18 17:40: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浪費糧食產生的后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于我省增產百億斤糧食工程的調查報告
我省將增產百億斤糧食作為##農業的“天字”號工程,符合省情,又順民意。確保此項工程順利實施,挖掘糧食增產潛力、走內涵擴大再生產不失為一個好路子,但“科學建倉”、“顆粒歸倉”又絕不能忽視。政府為農民“建糧倉”,也是這項工程的輔助和延伸,至關重要。
一、農民的“天下糧倉”
目前,農村的倉儲問題還是一個大問題。作為農村倉儲的主要載體----農村俗稱“苞米樓子”(由于筆者走訪地區農作物以玉米為主,以下列舉均指玉米倉儲),雖然“安得廣廈千萬間”,但質量的良莠不一,卻不能讓人“盡歡顏”。有的玉米倉直接依地而建,用秸稈圍上,成了老鼠覓食的天堂;有的干脆置于露天之下,任鳥啄雞刨;有的雖然建的有模有樣,但根本無法解決通風等問題,糧食霉變腐爛在所難免。農民這些“天下糧倉”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令人揪心的糧食浪費。為了客觀反映因為糧倉不“良”產生的浪費現象,筆者對當地北、南、中三個村進行糧倉入戶調查,每村均選擇一個組(入戶調查發現,這三個組在每個村都是倉儲較好的組),對玉米的存儲情況及玉米倉的結構、材質、建設地點,以及因倉儲不利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調查。
不難看出,損失的糧食讓人瞠目結舌。損失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糧食價格損失。秋糧(秋收后即出售)的價格要比倉儲越冬的糧食每公斤便宜0.3元左右,每畝地按600公斤平均產量計算,每畝地農民就要損失180元左右。二是霉變腐爛造成的損失。平常的年份,因倉儲不利造成糧食霉變的戶數占接受調查戶數的84%,倉儲最好的農戶霉變損失占糧食總產量的10%,倉儲最差的霉變損失占糧食總產量高達50%,一般的也要占總產量的20%。一戶農民按10畝土地、霉變占10%最小值來計算,一戶直接經濟損失180元(10畝土地產糧6000公斤,霉變糧食比正常糧食每公斤價格低0.3元)。三是鼠害的損失。鼠害損失占糧食總產量的2%左右,一戶損失在150元左右。如此算來,平均每家農戶按倉儲最好的情況都要把到手的330元的收入白白浪費掉,如果再加上早賣秋糧的價格損失,每戶損失就會高達20__元以上。當然,全省各地區的情況不一,還需調研各地實際情況來說明這個問題。按此估算,全鎮有8137個不規范的糧倉,按一個浪費(霉變損失)1972斤糧食計算,共浪費糧食1600萬斤,相當于新整合土地1.3萬畝的產量。如果全省平均算來,這個浪費糧食的數量更會觸目驚心!為此,規范建設農民的“天下”糧倉勢在必行。
二、政府要為農民“建糧倉”
通過走訪了解到,農民的糧倉質量之所以參差不齊、良莠有之,一方面是觀念決定的:認為把糧收到家了,老鼠盜點兒、霉變點兒,屬于正常現象,懶塌塌、大咧咧的惰性把到手的收入浪費掉了;另一方面是經濟狀況決定的:通過調查發現,一些農戶因為經濟拮據,尤其年終歲尾,急等錢用,不僅沒有余錢來建規范糧倉,而且早早地把秋收的糧食賣掉了。以至出現了越是經濟條件好的農戶,玉米倉建的越是合理美觀;越是條件差的農戶,玉米倉建的越是簡陋、不科學。繼而導致惡性循環,舍得投入建糧倉的農民收入越來越多,不舍得投入建糧倉的農民收入越來越少。怎么改變這一現狀?關鍵看政府能否大張旗鼓地引導、號召農民建規范糧倉,政府能否為農民“建糧倉”買單。政府為農民“建糧倉”也體現了四種需要。
一是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為農民建糧倉,目的是盡量減少倉儲中不必要的浪費,間接避免過多向土地要產量而造成破壞生態環境的代價。同時,科學合理規范的糧倉,還可以最大限度自然降水,從而節省國家倉儲采用機器烘干消耗的大量能源和資金。二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中,“村容整潔”是一項目標要求,統一規范農村的糧倉,既是“保增收”的需要,也是改變農村面貌、農民觀念的需要。此外,糧倉規范了,也會大大降低因為糧倉的濫建可能引發的火災隱患。三是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的需要。國家四萬億拉動內需的資金,我省爭取的份額中,可以拿出一筆資金作為農民建糧倉的補貼。隨之帶動了部分制造業,這樣既拉動了內需,又出臺了一項最惠農的政策。四是農民增收的需要。建科學糧倉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幫助農民建起一座科學的糧倉,一定程度為農民每年發了一個“綠色”的存款折。
三、如何建“科學糧倉”
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農村現在倉儲主要有三種方法:玉米擺垛放、秸稈圍棧放、自制樓子放。無一例外,這些方法都會造成糧食在儲存的環節上大量浪費。如何為農民建“科學糧倉”,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篇2
氨基酸口服液的出現并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十多年前,一些健美運動員為了使肌肉顯得更發達,在訓練時服食用過氨基酸;也有些肥胖病人在節食減肥時,為了在減去體內脂肪的同時保存體內的蛋白質,也曾經服用過氨基酸制劑。近年來,一些銷售商為了牟取暴利,媒體也過分渲染氨基酸的功效,使得許多普通消費者也不知不覺地加入到服用氨基酸補充劑的行列中。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產生了嚴重副作用,甚至導致死亡,由此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針對這一情況,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召集了研究機構對氨基酸補充劑進行了專題研究。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不是特別的醫療需要,普通人根本沒有必要服用氨基酸補充劑!相反,卻會發現了氨基酸對健康的副作用和不安全性。
一.造成某些氨基酸缺乏
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體內后,消化道、消化腺、還有內分泌激素,甚至大腦,都會產生相應的反應,分泌消化蛋白質酶,并逐步進行消化:先分解為二肽、三肽,再進入小腸細胞內分解為氨基酸,最終轉運到血液。這種逐步緩慢消化吸收的方式是一種最理想的方式,決定了哪些氨基酸先進入血液,哪些氨基酸后進入血液,避免了化學結構相似的氨基酸相互競爭進入血液。如果消化道大量出現一種或幾種氨基酸,就會造成含量較低的氨基酸無法吸收,結果造成這種氨基酸缺乏。
二.因產生惰性而造成消化道衰老
氨基酸口服液代替食物蛋白質,這看似省事,其實是不能省的事。如果消化道長期不接受蛋白質的刺激,就會漸漸地失去產生和分泌蛋白質酶的功能,造成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功能的減退,嚴重時導致整個消化道的衰老、退化。
三.無形中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
一旦人體攝入多余氨基酸,或者被肝臟代謝作為熱量燃燒,或者被作為脂肪貯存,造成肥胖。可以說,擅自額外添加某種氨基酸,完全是畫蛇添足,造成浪費。更為嚴重的是,在氨基酸代謝和代謝產物排泄時,還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成年人,身體健康,也許感覺不到。而對肝腎功能發育不全的嬰幼兒、兒童和肝腎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就會產生嚴重后果。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將下列人群定為易受額外補充氨基酸傷害者:高齡婦女、孕婦、乳母、嬰兒、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先天性氨基酸代謝障礙患者、吸煙者、低蛋白飲食者等。
賴氨酸事件
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在某些大城市出現以青少年、兒童為主的肝功能受損患者,調查發現是服用了過多的賴氨酸。原來,當時食物短缺,人們以糧食為主,不能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得優質蛋白質。一些家長擅自去藥店買來了糧食中缺乏的賴氨酸給孩子當補品,因使用劑量過高,遠遠超出糧食中缺乏的量,反而造成了孩子的肝臟損傷。
人體從食物中獲得蛋白質的目的,是將食物蛋白質消化為氨基酸后,吸收進入人體重新進行自身組織蛋白質的合成。人體在合成自身組織的蛋白質時,對氨基酸的種類、含量,特別是各種氨基酸相互的比例或構成比有一定的要求,符合這種要求時,蛋白質的合成才能順利進行。當某種氨基酸缺乏或過高時,都對蛋白質合成不利。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平衡膳食,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蛋白質,如畜、禽、水產等動物的肌肉、內臟,就足以獲得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如果消化功能也完全正常,則足以完成食物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何必要舍棄享受美味食物的樂趣呢?
友情提醒:
篇3
[關鍵詞] 公益廣告;傳播;教育
公益廣告是以提倡公眾利益或提高公共道德而設計的廣告,公益廣告不同于商業廣告要最大化的追求經濟利益,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一部分,公益廣告具有特殊的社會性,它的教育功能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公益廣告的傳播就是將公益廣告的廣告信息進行傳遞或者是其廣告信息系統的運行,隨著人們對社會公益的越來越重視,公益廣告傳播具備了新的特征:
1.倡導性
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提高的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隨之發生并產生了不良后果,比如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浪費糧食現象越累越多。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看到大批的公益廣告隨之而來,央視等新聞媒體發起了針對浪費糧食的“光盤行動”,公共衛生間里可以看到提醒大家節約用水的廣告招貼。
2.時代社會性
公益廣告關注的是社會大環境里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大家普遍關注的社會性問題,關乎人們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因而公益廣告具備社會性的特征。不僅如此,社會是處在發展進步中的,不同時代的社會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因此公益廣告要宣傳的社會問題也要根據時代的不同而改變,這就使公益廣告具備了鮮明的時代社會性。當前,養老問題成為社會一大熱點,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外,兒女們對老人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針對這種現象,很多新聞媒體發起了關愛老人的活動,一些公益廣告也制作成視頻的形式,提醒人們關愛父母老人。
3.教育性
教育性是所有公益廣告的本質特點,是公益廣告區別于其他廣告的最大特征。公益廣告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廣告信息的傳播引起人們對某一社會問題的注意,進而產生對問題進行修正和改善的意識,并最終付出實踐,這種修正改善付諸實踐的過程就是公益廣告的教育過程。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對很多不良問題抱有不屑一顧的態度,公益廣告正是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提醒大眾公共良知的踐行,教育大眾是非功德的建設。
公益廣告的教育是為了引起人們對某一社會問題自覺或不自覺的注意,教育并引導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公益廣告教育功能的表現和作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1.以情感人,情理結合
目前,我們看到的公益廣告多是這種表現形式,以情感人,通過感性訴求的方式,用富有人情味的廣告信息,調動大眾情感,引起人們對某一社會問題的共鳴,以情感人并不代表純粹的情感表達,而是通過情感闡述道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結合,不僅可以抓住大眾的情感胃口,還可以豐富公益廣告的表現形式,充分發揮公益廣告在情感傳達教育方面的獨特優勢,達到感化教育的目的。公益廣告以情感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一則非常經典的“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一位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在勞累一天后仍給奶奶洗腳的畫面后,也主動為媽媽端來洗腳水,伺候媽媽洗腳。廣告中孩子天真的臉龐和稚嫩的聲音很容易就引起大家思考對老人和長輩的關懷,同時,廣告中的孩子更是直接教育了很多孩子們要關心家長、懂事乖巧。
2.教育倡導,知行合一
我們知道,公益廣告首先教育倡導的是一種理念,進而將理念轉化為行動,很多公益廣告都是由政府或主要媒體單位投放的,這樣的投放更帶有教育的意味。2013年年初,最先由騰訊微博認證用戶徐俠客(國土資源報副社長)發起的“光盤行動”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共同關注,不僅有央視《新聞聯播》進行報道,還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宣傳,更有很多民間組織和老百姓一起加入進來,“光盤行動”意在倡導人們吃光盤子里的東西,吃不完打包,不要浪費食物,這則公益廣告的不斷播出和不同系列同一主題的報道確實也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也使“浪費可恥,節約光榮”已經在人們面前消失很久的話重新出現,由此可見,公益廣告的教育倡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獨特創新,兼具藝術美
一則創意獨特兼具藝術美的公益廣告不僅能引發人們情感的共鳴,還可以給人們帶來欣賞的愉悅,讓情感共鳴產生的更深刻,并最終促成行動。公益廣告是一種大眾化的藝術,要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用絕妙的創意和漂亮的藝術手法豐富公益廣告的信息和內容和外在表現,讓大眾在美的感受中接受公益廣告的教育功能。2012年,一則獨特的以“family”為主題的視頻公益廣告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這則公益廣告分別將family的字母拆開用動畫的形式表達各自含義,最后又將這些字母再次組合賦予每個字母組成單詞并形成了一句完整的意思: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這則公益廣告在創意上是獨到的,賦予了family每個字母的含義,讓人們在欣賞廣告的同時也在思考自己對待父母和家庭的責任。
當前我們的公益廣告投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投放位置不對,廣告更新慢,廣告創意差強人意等等,“公益廣告也是一盞燈”,公益廣告的教育功能便發揮著燈的作用,政府和企業在投放公益廣告時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將燈擦亮,讓更多的人看見燈,在燈光的指引下正確前行,讓公益廣告的教育功能點亮社會。
參考文獻:
[1]舒詠平.廣告傳播學 (2006年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篇4
關鍵詞:科學教學;有效性;情緒;興奮
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思考與生成。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時時關注學生的情緒,以“趣”引“思”,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和積極思維狀態,就能起到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良好的情緒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實際上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內容上來。這個環節的關鍵就是“調情緒”,找學生的興奮點,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因此,課前一定要注意抓住一個興奮點。
案例:八年級(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筆者拿了2個2L的飲料瓶,一個瓶內裝入一千克大米,另一個瓶內裝滿水。設問:生產出這么一千克大米,你知道需要多少水嗎?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最后筆者揭開謎底:一噸水!相當于500瓶2L雪碧瓶所裝的水。學生聽后非常驚訝。“同學們算算中午浪費一兩飯,相當于浪費了多少瓶這樣的水?”“相當于浪費了25瓶這樣的水啊!”“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以后可不能再把飯倒掉了,不能再浪費了。”用數據介紹大米的生產和水的需求之間的關系,既對學生進行了節約糧食的教育,又引入了新課的教學。
二、興奮展教學
有效的教學在于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的“需要”和“差異”往往并不限于知識水平,而在于求知熱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么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們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善于培養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
(一)抽象內容生動化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刺激即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如果我們把枯燥無味的科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把科學問題生活化,那么他們就會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萌發探究科學問題的好奇心,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所以針對學生的學情,可創造性地選擇比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更能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問題作為素材,來內化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率,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現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給學生提供生動的學習材料,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并激發課堂教學中的興奮點。
案例:九年級(下)第四章第一節“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筆者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誰敢與我比老大?投影在大屏幕上的是各種動物、植物,在近距離醒目的地方有一個大的白色塑料盒巧妙組成的烏龜形狀。一看到它,學生就高興地叫了起來。那個熱鬧勁令所有的同學都興奮起來,從而積極熱情地參與課堂教學。待平靜下來后,筆者再講“塑料盒烏龜”多么難分解,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意識到人類對環境破壞產生的不良后果,有效地引領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課堂氣氛和諧化
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不僅會使教師精神煥發,而且還會使學生思維活躍,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做平靜的池水,那么富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活動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處于思維的最佳狀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做到及時察言觀色,甚至在備課中也要預設到這一點,想好對策。例如:當發現學生已經疲倦、不耐煩或是提不起興趣時,教師要隨時調節教學節奏,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
案例:記得十二月份的一個下午,天氣很冷,筆者在上九年級(下)第三章第一節“健康”,通過一番討論后,學生弄清楚了健康的含義,而后情緒似乎有些平淡,注意力開始分散。注意到這種情況后,筆者環視了一下全班,說:“同學們,接下來我們進行一次全班評選活動……”學生一下子提起了精神。“從我們班級中選出五名最佳健康少年。”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紛紛推薦本組的最佳“健康少年”,爭論很激烈,理由也很充分,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
三、興奮拓課堂
好的課堂教學的結尾,如同聚光燈一樣,收攏學生的思緒,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將所學功課了然于心,變瞬間記憶為長時記憶。
案例: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九節“水的利用和保護”,筆者就設計了一些問題:(1)某地一小型私營化工廠老板見利忘義,不顧周圍群眾的反對,將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雙方矛盾激化。如果你是當地群眾中的一員,你如何解決?(2)周邊地區主要工廠分布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有哪些?這些工廠對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問題一拋出,同學們的熱情就高漲起來,看書、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第二個問題,許多同學提到了當時沒有學到的風向、地形等影響因素,可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得以拓展。
實踐證明,找準學生的興奮點,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促進學習者深入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認識科學;能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能促進學習的遷移,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從而更好地感受到科學的魅力。相信在新課程的實施下,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奮點”將會貫穿其中。
篇5
小補助撬動大投入
“多虧這個冷藏庫,我們種的菜不但沒有滯銷,還賣到了俄羅斯、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在福建省漳浦縣深土鎮開通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大院里,董事長李待生指著一座新建成的組裝式冷藏庫對記者說。這個冷藏庫由厚15厘米左右的聚氨酯彩鋼保溫板拼裝組合而成,內部配備了壓縮機可以制冷控溫,包裝整齊的“鐵包菜”在庫里成垛堆放,走進去寒意陣陣。
漳浦縣是我國冬春季蔬菜主產區之一,近年來隨著種植面積不斷增加,蔬菜價格波動越來越大,特別是大蔥價格去年遭遇十年來的最低點,田頭收購價只有0.2元/斤,不到2008年最高收購價格2.5元/斤的十分之一,這讓當地不少蔬菜專業合作社經營陷入困境。16歲就開始收菜販菜的李待生深知必須利用冷庫“淡吞旺吐”才能避開惡性競爭,但相對高昂的建設成本和對冷庫建設知識的缺乏讓他遲遲下不了決心。2014年,在國家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的扶持下,李待生的合作社投資18萬元建設了50噸庫容的組裝式冷藏庫,通過錯峰銷售和運前預冷,不但讓蔬菜賣上了價,還賣出了國。
“這批鐵包菜預冷后將從滿洲里出關,發往俄羅斯,如果沒有預冷這道環節,最北只能拉到山東壽光,而那里競爭激烈,不但賺不到錢,可能還要虧損。”李待生算了一筆賬,外租冷庫貯藏蔬菜成本為40元/噸,而自建冷庫的運營成本為30元/噸,加上拿到的3萬元國家獎補,運營一兩年就可收回成本。
“漳浦是2013年被確定為農業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實施試點縣的,合作社和農戶得知這個政策后都非常積極地申報。項目實施后,蔬菜平均售價比之前高20%~30%,產地減損率可達20%以上。”漳浦縣農業局副局長張德生告訴記者,2014年該縣繼續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核準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4個農戶作為項目扶持對象,獎補新建冷藏庫38座,建成庫容24000立方米,有效改善了當地果蔬初加工設施條件。記者調查該縣潤華、益農信、建國等多家果蔬專業合作社發現,當地12月花菜收購價0.2元/斤,經冷藏庫保鮮后,次年3月銷往廣州市場發貨價可達0.8元/斤;花生收購價2.0元/斤,經保鮮一星期后,銷售價可達3.0~3.5元/斤,楊梅旺季收購價3.8元/斤,經-10℃低溫冷藏2個月后,銷往南京市場價格可達12元/斤,利潤達5~6元/斤。“現在是沒有冷庫,不要做蔬菜。”漳浦縣杜潯鎮慶豐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鎮省告訴記者。
“實踐證明,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已經成為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有效舉措,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推進優勢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穩定市場供應的重要保障,確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宗錦耀局長說,自2012年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以來,中央財政累計補貼資金16億元,補助3.89萬個農戶和36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產地初加工設施6.5萬座,新增馬鈴薯貯藏能力116萬噸、果蔬貯藏能力115萬噸、果蔬烘干能力80萬噸。政策實施地區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普遍反映,項目選得對、選得準、作用大、效果好。
相比每年百億元級別的種糧直補和千億元級別的農資綜合補貼,每年6億元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總額雖小,但由于補在了現代農業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可謂好鋼用在了刀刃上,帶動了民間資本的大力投入和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記者了解到,2015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6億元轉移支付資金,采取“先建后補”方式,按照不超過單個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標準實行全國統一定額補助,扶持農戶和農民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烘干房等三大類18種規格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實施區域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小補助避免大浪費
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是實施產地初加工支持政策的另一重要成果。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產后初加工環節主要是由農民、合作社和部分小微企業完成,方法原始、設施簡陋、力量薄弱、浪費巨大。比如北方地區的馬鈴薯,就是挖一個地窖放進去,不能通風、不能控溫、不能控濕,貯藏到年底或來年一二月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整窖爛掉。另一方面,由于農產品生產季節性強,一些初加工設施,一年只能用兩三個月,80%時間都是閑置,并且一次性投入較大,設施利用率低,企業不愿意投入。
據農業部針對四種作物典型調查結果,糧食農戶儲藏環節的產后損失率大概在7%~11%,每年損失達到400~500億斤;馬鈴薯產后損失率約15%~20%,每年損失浪費有1400萬噸;蘋果產后損失率約15%~20%,每年損失有300多萬噸;蔬菜產后損失率超過20%,葉菜類蔬菜損失高達35%,每年損失1.4億噸。按照馬鈴薯和蔬菜每斤0.5元、糧食和蘋果每斤1元計算,大概折合人民幣3000億元。如果按照水土資源的消耗來看,相當于1.4~1.5億畝耕地被浪費。
“在我國水土資源、農業生產資料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產出的農產品再次被大量浪費,實在可惜。”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科技處處長趙長軍告訴記者,農產品產后損失帶來的嚴重后果,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影響了供給。大量農產品在產后環節被浪費,沒有形成有效供給量。二是減少了收入。4類作物每年產后損失大約3000億元,人均到幾億農民頭上,每年也有300、400元的損失。三是浪費了資源。每年有1億多畝耕地資源和人財物投入白白浪費掉了。四是污染了環境。在收獲季節,主產區爛果、爛菜遍地都是,有的堆積如山,嚴重污染了環境。五是危害健康。很多農產品霉變后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像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強致癌性物質,過量食用或長時間食用,都會致癌。馬鈴薯青化或長芽后產生的龍葵素,也能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另外,有很多的干制類產品,包括葡萄干、柿餅、木耳、黃花菜、干辣椒等,在晾曬、土法烘干過程中,用煤火直接熏,產生了嚴重污染,帶來了很多的質量衛生和安全問題。總之,農產品初加工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實施后,幫助農民群眾解決了初加工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記者了解到,新型貯藏窖、冷藏庫改善了馬鈴薯、果蔬的貯藏條件,馬鈴薯可存放半年以上不長芽、不皺縮,蘋果、胡蘿卜等果蔬可存放5~6月不腐爛、不萎蔫。甘肅省新增設施預計每年可減少馬鈴薯、蘋果產后損失9.6萬噸,僅貯藏一個環節就減少損失1.5億元以上。新型烘干設施解決了傳統干燥方式殘留物超標、衛生不達標及質量安全隱患問題,減少了環境污染、縮短了干燥周期、提高了產品品質和銷售價格。寧夏新建設的枸杞烘干房比傳統晾曬方式曬干的枸杞質量明顯提高,每斤多賣4元錢,純利增加了3元錢。新疆熱風烘干杏干價格比傳統晾曬杏干翻了2倍以上,而且帶動鮮杏價格每公斤提高1~2元。“世界柚鄉、中國柚都”福建平和縣實施補助政策后,延長蜜柚銷售時間3~4個月,通過冷藏保鮮,增加收入370多萬元,帶動出口歐盟9萬噸蜜柚,創匯8000多萬元。
據統計,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實施三年來,累計為試點地區農民群眾減少產后損失8.92億元,錯季銷售增收42.3億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好效果源于好制度
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才知道。一項政策效果好不好,只有農民群眾才最有發言權。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實施三年以來,基層和廣大農民群眾對補助政策擁護和接受程度很高,普遍認為該政策是“設計最合理、操作最規范、成效最顯著、農民最歡迎”的農業項目之一。而之所以有這樣好的效果,源于完善的制度,健全的組織和規范的管理。
記者從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了解到,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從項目實施程序、技術要求、審批流程、驗收方法、技術服務、指導培訓、信息咨詢、檔案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完善、規范的制度體系,實現了制度設計的“十合一”。農業部印發了一個實施工作通知和一個補助設施技術方案,編制了一套建管用培訓教材,設計了一套申請審批表、一個補助設施統一標識、一個補助設施唯一編號方法,認定了一個技術牽頭單位和一批技術服務專家,開通了一個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了電話回訪制度。理論和實踐都證明,補助政策的這套管理制度是科學、規范、高效的。
記者調研時發現,為項目配套編制的培訓教材針對性和實用性非常強,很多合作社和農戶正是因此吃了定心丸,下決心投入。比如馬鈴薯貯藏設施及技術教材,不但介紹了馬鈴薯的貯藏特性,還詳細闡述了10噸、20噸和60噸馬鈴薯貯藏窖的建造流程、驗收方法,以及馬鈴薯、甘薯的貯藏操作規程等內容。果蔬貯藏保鮮、果蔬烘干設施及技術教材,不但介紹了蘋果、柑橘、枸杞、杏等果蔬的貯藏特性和烘干特性,不同規格大小的通風庫、簡易冷藏庫、組裝式冷藏庫和不同烘干能力的普通烘房、熱風烘房、多功能烘干窯的建造流程、驗收方法,還列出了15種水果貯藏保鮮以及6種果蔬熱風烘干的操作規程,方便農戶“一庫多用”、“一房多用”,提高了貯藏、烘干設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記者在漳浦縣采訪時注意到,就像身份證一樣,在試點地區每一個補助設施的醒目位置上都張貼或懸掛有由14位數字組成的唯一識別標記。這個標志以惠民的首字母“HM”作為主要圖形,組合成房頂的形狀,底色是綠色,體現了農業的特點和政策惠民的初衷。漳浦縣農業局經作站陳濱妍副站長告訴記者,標志上的編號都要錄入到全國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中。一查這個編號就能知道這是什么設施,誰家建的,哪一年建的,誰驗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共補助了多少錢等等,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管理信息系統內找到,隨時調用。
篇6
在以往麥收之后,農民都會把秸桿垛起來保存起來,等到冬天的時候當作飼料喂牲口或是賣給其他人(用來造紙之類的),每個垛可以賣上幾十元錢;但現在農民種地隨著機械化的普及,喂牲口的逐漸減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民用機械化收割完莊稼之后,為了省事都直接在地里把秸桿焚燒了;這樣做一方面浪費了資源,另外對大自然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
焚燒秸桿的壞處有如下幾點:
1、污染空氣;消耗大量的氧氣,產生大量的廢氣,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
2、控制不好,可引發火災;
3、使土地表層微生物被殺死;以后要用更多的農藥化肥,如此循環,后果很嚴重;
4、浪費資源;秸桿也是資源,可以對茶園、花卉、苗圃等經濟作物種植進行秸稈覆蓋,既可提高土
壤溫度,又可保持土壤溫度,以有效的提高農作物的成活率等。
因此,如何充分科學地利用好秸稈資源,變廢為寶,成為農村面臨的重大問題。
沼氣開發利用,既簡便可行,又有利于生態平衡,是解決農村能源供應、保護環境,實現廢棄物資源化,促進農牧業生產發展的戰略措施。若把作物秸稈與人畜糞便置于沼氣池內,經過厭氧發酵處理,就能把低熱質的固體燃料(秸稈)變成高熱質的氣體燃料--沼氣。同時又可將不能直接燃燒的糞便轉化為可燃氣體,而發酵的殘留物又成了優質的有機肥料。作物秸稈直接用作燃料時,一個五口之家每天需要12.5千克,而將秸稈發酵生成沼氣,每天只需要7.2千克就夠了,不但節約燃料,還可制取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沼氣肥料。如把秸稈先用作牲畜飼料,再把畜糞下沼氣池作發酵原料,制成沼氣后的發酵殘余物用作肥料,既可使秸稈得到多層次利用,又能有效緩解農村飼料、燃料、肥料緊缺的矛盾。
沼氣是一種易燃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氣正常燃燒時,顯藍色火焰,并釋放大量的熱量,其燃燒的反應式為:CH4+O2CO2+H2O,1立方米沼氣熱量,主要是以沼氣中甲烷含量來計算。
因為,1立方米甲烷放出的熱量為35822.6千焦。沼氣中一般含甲烷為50%~70%。所以,1立方米沼氣所放出的熱量為17911.3~25075.8千焦。沼氣要在氧氣助燃的條件下,才能充分燃燒,即一份甲烷需要兩份氧氣助燃。而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為20%,所以,甲烷與空氣的燃燒比例為1:10。由于沼氣中甲烷的含量為50%~70%,因此可算出,1份沼氣大約需要7份空氣混合,才能充分燃燒。秸稈氣化的優點是:
(1)氣化原材料價廉氣化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秸稈、稻殼、玉米芯、木屑、板皮等,原料來源廣泛,價廉易取。
(2)轉換率高秸稈原料的揮發組分高、灰分少、易燃,是氣化的理想材料,氣化爐的轉換效率一般可達到70%以上。
(3)清潔、方便氣化所產的可燃氣用管道輸送給用戶,使用方便,清潔衛生。
秸稈沼氣發酵后的沼渣也有重要的用途。江蘇省沼氣研究所和長江水產研究所多年養魚經驗證明,沼渣養魚較豬糞處理的增產,其中白鰱、花鰱增產幅度大致可達,還改善了魚的品質,增加了鮮味,降低了養魚成本。沈陽農業大學在義縣試驗表明,以沼渣配入配合飼料成糊狀喂豬與全喂配合飼料的豬比較,增重與料肉比無明顯差別,每育肥一頭豬可節省飼料費元左右,還節約大量糧食。沼渣有機質含量比目前栽培平菇常用的原料棉籽殼高,而且含有更多的促進食用菌生長發育及可利用的速效養分,能加快平菇菌發育,雜菌污染少,出菇時間早。根據經驗,采用沼渣,棉籽殼,并按棉籽殼用量每公斤加水公斤拌勻,再與沼渣充分混勻即可上床接種。栽培后的沼渣殘留物還可繼續用來培養蚯蚓、養魚或作為肥料還田。據推算,一個立方米沼氣池,每年出2次料,總出渣量不少于3立方米,其中四分之一作食用菌栽培料,約公斤,折干物質公斤,相當于公斤棉籽殼,栽培平菇可獲得鮮菇公斤。
發展沼氣,促進生態良性循環沼氣的推廣利用不但能減輕國家商品能源緊缺的壓力,還能改善農業生態循環,降低生物質消耗,對促進生物質良性循環,建立生態農業及維護生態平衡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將秸稈科學的處理,不僅資源能合理利用,而且能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優化處理利用。
參考文獻:
桔稈綜合利用技術/秦光蔚等主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
篇7
[關鍵詞]國策;環境問題;兩會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5-145-01
一、引言
十的召開,在提了多年的經濟建設,社會建設之后,又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并且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說法。而我國在改革開放了三十多年一直追尋的致富之路上,仿佛要來一個華麗轉身。但是“兩會”前夕,全國許多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地區等區域,大氣污染程度十分嚴重,與此同時,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問題也層出不窮,環境問題受到舉國上下的高度關注。
二、相關國策所提到的污染現象
(一)水污染
水乃生命之源,我們的日常生活處處都離不開水,而如此重要的生命資源現在正面臨著嚴重的污染。今年“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就通過微博發出呼吁——“我家鄉小時候可以摸魚抓蝦的清澈河道,早已變得臭氣沖天,村莊上的老百姓很多生了病,我的很多堂兄表哥得怪病死去。3月份政協會議,我會發動政協委員提案向水污染宣戰,請大家多支持。”而俞敏洪的這一番話同時也代表了2013年“兩會”相當一部分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我國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城市以及農村的河流幾乎都慘遭污染,成為死河、臭水溝。我們應該正確面對由粗獷式發展經濟帶來的后果,并且對其加以治理。
(二)土壤污染
繼水污染之后,土壤污染是我國目前污染比較嚴重的又一環境污染。從目前的重金屬污染調查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地區的土壤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江蘇省某丘陵地區14000平方片米的范圍內,銅、汞、鉛和鎘等污染面積達35.9%。廣東省地勘部門土壤調查結果顯示,西江流域的1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受重金屬污染面積達5500平方千米,污染率超過了50%。其中,汞污染面積高達1257平方千米,污染深度達40cm。最近,湖南省因為重金屬污染,導致1.5億畝耕地受到影響,并且因為鎘超標的毒大米而再受全國關注。
(三)農業污染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問題從來都是國家的大問題。而直接影響糧食產量與質量的就是農業發展。環保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各類農作物秸稈年產生量達6.5億噸,近20%未有效綜合利用,每年地膜殘留量高達45萬噸。今年3月3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一號提案,更是由九三學社向中央提交的“關于加強綠色農業發展”的提案,提案重點關注了我國農業發展存在的資源浪費和破壞、污染日趨顯現、農業生產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而這一提案被提出的背后是農村環境日趨污染嚴重,且易被忽略的現實。如果沒有綠色環境作為支撐,包括干凈的水和空氣、無毒的土壤、綠色農業便無從談起。
三、針對相關環境問題提出的解決政策
要真正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地方各級政府必須轉變觀念。轉變唯GDP的政績觀,加快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對于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不能一罰了之,要追究其法律責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制化,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環境風險控制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設應成為具體的生態文明制度內容之一。改變以往污染事故發生后“企業污染,群眾受損,政府買單”的狀況,增加市場化手段管理環境污染風險。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要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形成一個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依法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工藝技術和生產能力,嚴禁新上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項目。實施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工程,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并重,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田還湖、水土保持和防治沙漠化等生態治理工程。
四、結語
日趨嚴峻的環境問題已被國家政策寫入提案,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積極響應。保護環境,需要我們從思想意識和日常學習中對國家提出的相關國策加以關注,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與實際行動,更需要我們跟隨國家政策的腳步,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快環境科技創新,加強污染專項整治,強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重點搞好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極響應國策,建設美麗中國。
參考文獻:
[1]初娜,兩會環境熱:自然保護底線如何堅守[EB].聰慧水工業網,2013-03-05.
篇8
【關鍵詞】 循環經濟 生態農業 發展分析
1. 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1.1實施生態農業,可以建立和管理生態上自我維持的、在不會明顯改變原生態環境的情形下,形成一個投入產出合理的農業生產系統。生態農業要求合理地安排生產結構和產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進物質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和多次利用,以盡可能減少燃料、肥料、飼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輸入,以求得盡可能多的農、林、副、漁產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輸出,從而獲得生產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能源的再生利用、經濟效益四者統一的綜合性效果。
1.2實施生態農業,有利于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環境不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與破壞,而且現代常規農業已成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耗竭資源的重要源頭。生態農業有利于緩解農業資源過度消耗、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過度開墾、亂砍亂伐、過度放牧、過度捕撈等,控制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化肥農藥、畜禽糞便、作物秸稈、農用塑料薄膜等)、農產品生產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農產品消費帶來的生活廢棄物、廢水、廢氣污染。
1.3實施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生態農業的研究與實踐一直是全面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銜接、連成一體。以循環經濟理念來發展生態農業,可以推動各相關領域的“產業共生”、“要素耦合”、“整體循環”、“綜合利用“和“產業生態鏈”,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載體。因此,實施生態農業,有利于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使農業融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經濟之中。
1.4實施生態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會導致不同的經濟后果,沿用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顧生態環境后果、單一追求高產農業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發展以循環經濟理念為中心的生態農業,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現實可行途徑。
1.5實施生態農業,有利于改善農村居往環境。循環經濟在生態農業中的體現,可以改善廣大農村地區的居往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如,實施“生態家園”式生產,把農家的豬舍、廁所、沼氣池連建,人畜糞便入池發酵,形成無病菌、肥效高的農家肥,同時又改善了庭院的衛生環境;農民不再焚燒作物秸稈,減少了空氣污染等。
2. 我國農業結構現狀背離循環經濟理念
我國當前農業結構無論從農業內部農業結構,還是農業的投入產出結構以及技術結構,抑或是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不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不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
2.1農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導致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
農作物種植單一化連作,使農業系統中生物多樣性遭到削弱,其不穩定性和脆弱性加大,對自然災害及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下降,而且這會破壞土壤中的營養元素的平衡,導致農田生態系統逆向演替。種植業內部一直糧飼不分,飼料作物依賴于糧食作物生產,導致對糧食和農業資源的非經濟利用,相應增加對糧食的需求;林業內部長期以林業產業體系為主,忽視林業生態體系的建設;畜牧業則形成了以養豬業為主體的耗糧型結構;在漁業上,我國漁業以捕撈為主,捕撈強度不斷增強,生物資源結構日益惡化,生態環境遇到破壞。這種不合理農業結構使得在資源投入方面產生傾斜和偏差,影響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2.2可利用資源與日俱減與農業粗放經營之間的矛盾
農業資源總體不足,加上有效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等,使可利用資源與農業粗放經營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農業用水往往要讓位于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的緊張局勢將日益加劇。與可利用資源的與日俱減相比,農業粗放經營卻是大行其道。據農技部門的調查分析,農田季節性拋荒面積很大,長年性拋荒也存在。傳統的溝港、漫港等灌溉方式,造成了水分的大量流失,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同時也使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典型的粗放經營生產方式,造成農業資源浪費,比較效益低下。
2.3農業產業鏈短,各環節聯系不緊密
農業產業鏈是指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農產品消費領域之間通過物質交換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關系。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都是從環保和經濟效益兩個角度對加工原料進行綜合利用,把農副產品轉化為飼料和高附加價值產品,從玉米芯、果皮、果肉和果渣中提取膳食纖維、香精油、果膠物質、單寧、色素等,我國的農業產業鏈較短,主要表現為農產品加工業不發達,加工層次低,導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許多農產品直接進入消費領域,消費后剩余物質也是直接排放于自然界中,沒有很好地將各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
3. 農村產業生態轉型是循環農業發展的必須選擇
生態農業實際上是農村地區運用可持續發展原理發展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經濟活動,其基本內涵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依據,因地制宜,通過合理規劃、組織農業生產,建立和管理一個結構、布局合理,效仿生態系統的能量梯級利用和物質循環的、生態經濟效益良好的農業生產發展模式,從而保持和改善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自調節能力,提高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生態系統。農村生態產業不僅能提供無公害農產品,更能提供生態公益服務。在循環經濟中主要發揮四種功能:一是經濟功能。提供各種直接供人們消費的綠色農產品以滿足都市消費需求,優化城郊產業結構,帶動農業環保產業興起,增加就業機會,提
高農民收入。二是向生態工業等其他產業提供可再生的原材料。三是生態功能。消化利用來自生活領域和其他產業的排放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深入,直接發揮凈化、美化環境和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四是社會功能。在優美的農業生態環境中增強現代農業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為都市居民提供接觸自然、體驗農業以及觀光、游玩的場所與機會。生態產業發展除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功能外,更重要的在于直接接受大都市里強大的科技、經濟和社會力量的輻射,與工商產業、服務業融為一體,發育成適應現代消費需求的新的市場經濟增長點。
4. 循環農業產業轉型的戰略重點
隨著對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入,生態農業的概念得到了進一深化。生態種植業、生態林業、生態漁業、生態牧業以及延伸的生態型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以及農產品消費領域間通過廢物交換、循環利用或產業生態鏈延伸生成網狀分布、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和協同作用的生態農業產業體系。農業經濟系統在不斷利用自然資源生產農副產品的同時,與其他產業間有著密切的能量、物質、資金和信息的流動與交換等聯系。生態農業的發展同樣應放在大的生態系統中,并且系統地研究其與生態系統及包括工業、社會服務業、社會系統等于系統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才更具有科學性。因此,生態農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態農業,它指的是在農業經濟子系統與外部社會經濟及其他子系統的相互關系和作用符合循環型社會的原則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經濟系統內部規劃、組織的生態化。
參考文獻:
[1] 劉偉明 以循環經濟理念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技術模式 [J] 臺灣農業探索 2007年第01期.
篇9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農業現代化;生態現代化;環境治理
一、生態現代化理論嬗變及其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
(一)生態現代化理論嬗變
生態現代化概念一般認為是由德國學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議會辯論中最早提出(郇慶治和馬丁•耶內克,2010)。生態現代化理論發展大致經歷了強調在工業生產中以科技創新來應對環境危機(從20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關注經濟和文化因素以及產品消費而轉向科技、經濟市場、政府三者協調平衡(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關注全球化影響及制度本身(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三個階段,研究區域從西歐國家逐漸擴展到中歐、東歐、北美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Mol,2000)。進入21世紀以來,生態現代化理論仍處在不斷發展完善當中,并進一步在世界范圍內擴散,成為具有影響力的理論(Jänicke,2008)。生態理性是生態現代化理論的根本,生態理性使人們開始將經濟的生產和消費過程視為生態過程,而不僅僅是經濟過程。生態現代化理論不斷地豐富發展,由單純地關注科技轉向政治、經濟、文化,逐漸包含科技、經濟和市場、政府、環境運動、環境意識形態五個方面內容(Mol,2010):(1)科技不僅僅是應對已經產生的環境問題,而是更多地轉向環境改善和預防環境危機,將環境保護納入技術和組織創新的設計當中,而不再過多依靠傳統的修復式技術;(2)經濟市場要素和組織在環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長,生產者、消費者、信用機構、保險公司、商業協會等成為生態重構、生態創新、生態改善的重要承擔者,帶來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變化,并且將環境成本以貨幣、價格、供需、產品、服務等清晰地表達出來;(3)政府的角色、位置、運作發生改變,政府管治由從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轉向權力分散下放、更加靈活、更加趨向于公眾參與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國、全球性組織和機構逐漸發揮影響;(4)環境運動的角色、指導思想發生了轉變,環境運動在環境決策中作用得到顯著增強,環境運動指導思想也從單純的反現代主義轉向以合法性、負責任、公開透明、廣泛參與為原則;(5)環境意識形態從純粹地反對經濟增長和完全忽視環境保護兩個極端轉向兩者的協調統一,并被廣泛接受。
(二)生態現代化理論與農業發展
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危機同樣蔓延到農業當中,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嚴重的挑戰,現實困境促使人們開始尋求轉變農業發展理念。在發達國家,以現代工業技術為基礎的“石油農業”帶來嚴重的環境危機,產生空氣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脅、能源消耗巨大等諸多問題(Kimbrell,2002)。值得關注是,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的“綠色革命”,雖然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糧食價格,大大緩解了一些地區的糧食緊張問題,但是“綠色革命”也引發了土壤退化、化學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鹽堿化等環境問題,迫使人們轉向環境友好型技術,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Evenson,2003)。此外,“綠色革命”帶來生物多樣性和地方傳統知識的破壞,同時引起貧富分化加深和區域農業發展失衡的問題。“綠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續的,農業生態科學成為農業發展的新理念,而在農業生態理念下進行新的綠色革命不僅要注重科技創新,還應與社會調整或變革結合,農業生態視角下政治、經濟、文化轉向明顯(Altieri,2009)。農業發展研究中存在生產主義和后生產主義的二元分立,生態現代化理論則是超越二元論的比較可取的理論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農業生態現代化是生態現代化理論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產生的,日益表現出一種多維、綜合的整體性分析框架,逐漸拓展到科技、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空間、政治等多個維度,“弱農業生態現代化”正轉向“強農業生態現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從注重經濟驅動科技發展、科技解決問題、物質和能量循環利用,轉向需求驅動科技創新、科技適應地方性;經濟上,從強調企業化經營、效率優先、追求節約成本,轉向推動生產經營網絡化、綜合化、整體化以及立足于農場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農業;生態上,從較多采用生態和基因工程的產業生態視角轉向較多采用生物型防護的農業生態視角;社會文化上,從提倡運用現代科技、理性的人地關系轉向地方自主內生、人地協同、生產服務化;空間上,從偏重全球化、出口導向、外來資源大量使用,轉向關注生產嵌入地方社區,注重本地資源利用;政治上,從自上到下式的單一方向的管治,轉向內生扶持政策、參與式方法應用、社區發揮影響以及地方和區域靈活管治。
二、生態現代化視域下農業發展思維
生態現代化理論嬗變過程伴隨著發展問題、環境問題、公平問題的繼生轉換,三個問題日益呈現出交叉、復雜的態勢,而西方發達國家多年的環境治理表明,環境問題的解決最終有賴于公平問題的解決。農業發展問題涉及農業環境治理問題,而環境治理牽扯到公平問題。生態現代化視域下農業發展思維轉向整體統一的系統視角,農業生態現代化關注目標的平衡性、應對的多維性、行動的多元化。
(一)目標層:發展、環境、公平的統一
工業文明時代的科技進步使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類中心主義思潮蔓延,引發了深刻的環境危機。人類不得不反思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問題,增長受制于環境和社會的原因而存在極限問題,技術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環境危機的根源不僅僅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涉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環境問題是社會公平問題的反映。從社會公平拓展到環境公平,將完善發展人類內部以及人與自然的正義,走向兼顧環境問題和公平問題(O'Connor,1998),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離不開公平問題的解決。生態現代化視域逐漸從單純關注環境問題轉向環境問題的深層次的社會根源。生態現代化視域下農業發展尋求發展、環境、公平的統一。以現代工業技術為基礎的“石油農業”引發嚴重的環境危機,促使農業發展尋求發展與環境的統一,而環境問題不僅僅與“石油農業”生產技術有關,同樣有其深層次的社會根源,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公平問題一定程度轉嫁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從而加深環境危機。農業環境治理成敗關鍵在于能否實現發展、環境、公平的有機統一。
(二)應對層:科技、經濟、生態、文化、空間、政治等多維治理
發展問題、環境問題、公平問題的日益交叉復雜化,對問題應對提出了空前的挑戰。生態現代化視域下環境危機發生不僅僅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涉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環境治理的視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經濟、文化、政治等多維視角,環境治理應對從單一向多維轉向。西方國家環境治理經歷了從單純關注科技創新逐漸關注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過程。發達國家由于基本完成農業現代化,農業發展開始面向農業現代化過程產生的環境問題和公平問題,而發展中國家則更多地面對糧食安全和農業收入增加問題,并著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但環境問題和公平問題已經顯現(Pingali,2007)。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都涉及環境問題和公平問題,使得農業發展問題復雜化。問題復雜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統的分析與應對。生態現代化理論將環境問題嵌入農業發展本身當中,使農業發展兼顧環境問題,同時指出環境問題有其深層次的社會根源,從而使農業發展本身不是僅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維度。生態現代化理論為農業發展適應環境問題和公平問題的挑戰提供一個可行的框架。
(三)行動層: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協同
生態現代化視域下環境問題的關注從生產領域拓展到消費領域。面對發展中面臨的環境問題,消費領域是整個經濟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續發展中重要的影響因素。環境治理不僅需要生產方式發生轉變,更重要的是消費方式的轉變,從而通過市場機制有效地推動生產方式的轉變。可持續性消費是環境問題應對中的重要策略。消費者本身行為則是可持續消費的關鍵一環,而個人之間可以通過協作消費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和生產,從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生產者與消費者塑造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兩者缺一不可。農業有機生產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殺蟲劑的高質量產品,同時維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樣性,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歐美國家得到相當重視并發展壯大(Badgleyetal.,2007)。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成為生產的目的,消費成為生產的調節器,因而消費者塑造的重要性凸顯,成為轉變生產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態公民是農業可持續消費的重要驅動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促成農業可持續消費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農業可持續消費面臨的重要障礙(Seyfang,2006)。
三、生態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我國農業正處在現代化進程當中,農業現代化進程仍處在較低水平,農業發展面臨環境保護的問題,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隨著現代化程度加深將會加劇,農業污染已然不容小視(溫鐵軍等,2013),關系到國家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發達國家的環境治理經驗表明,環境治理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離不開公平問題的解決。農業環境治理是我國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面對日益嚴重的農業環境問題,生態現代化理論為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鑒與啟示。
(一)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應是發展、環境、公平的統一
我國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資源相對較少,由此帶來的資源、環境壓力將會長期存在,而在農業發展中出現的農業污染問題進一步加劇人地關系矛盾。當前中國農業仍然以相對落后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經濟效益不高,農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對緩慢,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加劇,并引發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會失衡等問題。我國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拓展到政治、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一些欠發達貧困地區環境破壞事件時有發生,甚至一些地區形成惡性循環,區域發展公平問題成為不可忽視的根源,這些地區的環境問題根本解決有賴于區域協調發展。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面臨兩大選擇問題:一是繼續走發達國家曾經經歷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農業”道路,還是探索一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二是繼續走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歷的“強發展、弱公平”的農業發展道路,還是走發展與公平相統一的農業發展道路。中國人多地少,生態環境脆弱,城鄉、區域差距巨大,難以承受“石油農業”帶來的嚴重的環境壓力以及公平問題帶來的環境風險轉嫁,必須走一條發展、環境、公平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新型農業現代化需要多維協調推進
我國農業現代化本身面臨多重挑戰,生態現代化視域下我國農業發展同樣面臨發展問題、環境問題、公平問題。當前我國農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農業生產中心地資源環境承載負荷過重,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產地的小農生產者破產并由此引發土地荒蕪浪費,同時造成一些小農生產者迫于競爭而加大對土地和資源過度開發,從而引發環境破壞問題。問題的交織復雜性需要多維綜合應對:(1)在科技上,在關注環境修復技術的同時應更加注重預防性技術創新,從農業生產設計階段就考慮不同區域的環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規避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而環境恢復往往耗費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現實后果;(2)在經濟上,在追求農業生產效率和壓縮成本的同時更加關注生產網絡化、本地化以及提升產品的品質,以帶動本地經濟和滿足更加多樣化的需求;(3)在生態上,在關注以工業技術為基礎的工業生態技術的同時,應當遵循農業生態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術,并適應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會文化上,在關注依靠科技來專業化生產和協調人地關系的同時,更加主動地根據地方需求展開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和勞動力實現人地協同發展;(5)在空間上,在關注農業外向型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更加注重與本地生產和消費的聯結,避免出現“飛地式”發展;(6)在政治上,在關注從上而下的集中、單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時,應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內生化,充分發揮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區域發展失衡。
(三)新型農業現代化需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兩端并舉
我國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而且包括農業消費方式的轉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農業生產走向商品化,市場消費需求在農業生產發展中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當前我國更多是關注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對農業消費方式關注程度并不夠,農業消費方式轉變遲緩往往拖累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一是雖然我國居民對農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相當部分居民仍然趨向價格偏好,對質量較低水平的產品耐受較強,往往使一些落后生產方式得以存在,這些現象在經濟落后的地區問題比較嚴重。二是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一些消費者對國家保護的動植物或者由其生產的產品產生不合理的消費需求,推動一些不合理的產業發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破壞了生態環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費方式,產生了大量食物浪費,耗費大量的農業生產資源,變相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壓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長也同樣會產生間接的資源消耗。農業現代化生態轉型應生產端和消費端兩端并舉:(1)從生產端來說,農業有機生產與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相契合,應不斷推動農業有機生產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著力提高農業有機生產的效率,通過有機農業生產的不斷提升來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同時調整和增強農業認證管理機構,加強構建和完善有機認證體系,為農業生產有機化提供良好環境和重要保證;(2)從消費端來說,對于個人而言,應加強環境教育,塑造生態公民,提倡個人節約消費、綠色消費,摒棄過度消費和不當消費行為,而對于整個農業生產網絡而言,應充分考慮食物里程因素,構建合理的生產和消費的空間耦合結構,強化農業本地化生產的內生作用,帶動本地資源和勞動力的充分利用,減少資源間接浪費。
(四)農業生產地方化有助于解決區域農業發展失衡問題
篇10
關鍵詞:幼兒;養成教育;策略;探討
美國著名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經研究發現,一個人一天當中的行為中只有5%屬于非習慣,而剩余的95%都是習慣,而且一旦形成某種習慣之后就難以改變。因此,習慣作為一種“自動化”的演化過程,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對幼兒園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幾點探索和嘗試,僅供參考。
一、構建良好環境,將良好習慣融入其中
我國現代幼兒教育事業的開拓者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凡是可以給幼兒刺激的,都是他們的環境。”可見,環境對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需要構建輕松、愉悅、自然、和諧的教育氛圍,所以幼兒園中的每一項事物都應對幼兒產生有益影響,我們要讓幼兒園中的每一塊墻壁、每一樣物品、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都能與幼兒進行對話,不斷促使幼兒對自身的行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良好的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是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1)在閱讀區域,鋪上地墊,在墻壁或閱讀板上張貼圖文并茂的兒歌,引導學生靜靜地閱讀,并愛護每一本圖書;(2)在操作區域,可以提供形象奇特的垃圾桶,引導幼兒操作之后自己收拾和清理雜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3)在生活區域,可以提供各種樣式的服裝、鞋帽,還可以準備“美食”和“調羹”,讓幼兒自己穿衣戴帽、喂食吃飯,以強化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4)班級中可以設置評比區域,對于表現好、習慣好的幼兒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增強幼兒的習慣意識。此外,還可以將文明用語、衛生習慣、交通安全、環境保護等內容用藝術化的方式布置成豐富多彩的墻飾,當幼兒經過樓道、墻面、活動區、班級時,隨時都能感受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氛圍。這些絢麗多彩的畫面,隨時都可以給幼兒相應的提醒,使他們在看、聽、說、玩的過程中接受養成教育,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有目的地設計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
3~6歲的幼兒,一般自控能力較差,他們雖然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但是往往搞不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經常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或者良好習慣沒有得到鞏固。所以如果對幼兒進行單純的說教是無濟于事的,我們要采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設計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活動,以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例如,幼兒如果在吃飯時出現說話、交頭接耳、將不喜歡的菜扔在地上等不良行為,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飯菜香噴噴》《白白的饅頭哪里來》等活動,讓幼兒充分了解農民伯伯的不易與辛苦,從而懂得愛惜每一粒糧食,不能浪費糧食,也不要偏食和挑食。然后準備各種水果、蔬菜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簡單的飯菜,使他們從擇菜、洗菜、切菜、炒菜等一系列活動中體會廚房阿姨的辛苦,還可以安排幼兒輪流充當小班長,對表現較好的幼兒提出獎勵和表揚。通過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認知,使他們懂得正確的生活道理,并在情理交融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趣味的游戲活動來幫助學生提高認識,讓學生在情境交融的游戲過程中愿意主動做出好的行為。比如,通過“娃娃家”的游戲,讓幼兒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和諧相處、禮貌待人;通過“開商店”的游戲,促使幼兒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幼兒誠懇禮貌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正面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養成階段,沒有問題的大小區分,要知道問題都是由小開始積累的,所以,我們要本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原則加強正面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不良習慣只是表現在個別學生身上,看似不突出、不普遍,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這種不良習慣就會在幼兒群體中開始滋生并廣泛地傳播,這時再進行正面教育就為時已晚了。比如,輕度暴力、不文明的語言行為等;但還有些不良行為習慣看似比較嚴重,但隨著幼兒心理的成熟就會不斷地減少甚至消失,比如,不注意衛生、自控力差等。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分析問題的輕重緩急,積極挖掘教學優勢資源,從負面影響大的不良習慣入手,及時制止不良行為習慣的擴散和發展。例如,我所教的班級去年新轉來一個小男孩,由于是外地的新生,從小比較喜歡往高的地方爬,每當教師不注意的時候就會爬到高處的地方,但多虧我發現及時,并進行了制止,但終于又一次在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爬到了課桌上,并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勇敢,然后直接從課桌上跳了下來,但好在沒有發生什么危險。因此,我只是對這個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告訴這個學生這種行為的危險性,但這個學生只是覺得心中委屈,卻絲毫沒有將我的話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直到一次家長會上,有幾位家長反映發現自己的孩子養成了爬高的習慣,總是喜歡爬到高處炫耀自己的勇敢,這時我才意識到不良習慣是具有傳播性的,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必定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于是我開始著手計劃教育方案,利用課下時間從網上搜集了有關安全方面的案例和資料,制成了主題名為“珍愛生命”的多媒體課件,將一例例“有血有肉”的真實案例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幼兒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樣一來,遠比教師口頭批評效果要好得多,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自覺修改不良習慣,從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加強家園配合,矯正幼兒的不良習慣
造成幼兒不良習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的原因,還有幼兒自身發展水平的原因。所以說,對不良習慣的矯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從發現引起不良行為的線索開始矯正:(1)形成積極的情感認同體驗。具有不良習慣的幼兒一般存在偏消極的態度定式,其周圍的人際關系也不是很正常,所以應從調整幼兒與周圍幼兒的人際關系著手處理,要求教師真正愛護幼兒、尊重幼兒、關心幼兒;教育全體幼兒要互相幫助,尤其對于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幼兒,可以采用一對一、互助組的方式,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認同體驗。(2)持之以恒,反復矯正。壞習慣的形成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矯正壞習慣的過程卻是漫長的,需要持之以恒、反復矯正,這就需要廣大教師不急不躁、反復督促,一定要按照幼兒的身心發育規律進行矯正。比如,一位小朋友每天一回家就看電視,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我們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互相配合、長期堅持,最終幫助齊心協力幫助幼兒改掉不良習慣。
總而言之,幼兒養成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我們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要從生活細節入手,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以愛的名義進行引導,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將是幼兒一生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
[1]孫彥霞.如何提升幼兒一日生活的養成教育價值[J].家庭與家教:現代幼教,2009(12).
[2]江玲玲.榜樣示范在小班養成教育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1(1).
[3]張健.如何抓好幼兒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