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本原因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本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本原因

篇1

對于這個問題,代表們的解決方案的關鍵詞是“法律”和“嚴懲”。乍一看似乎是情理之中,但我對此心存疑慮:遇到問題即高呼法律與懲罰,這是合理之策嗎?

呼吁立法和嚴懲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希望用高壓鐵絲網來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鐵絲網有用嗎?有用的。當電壓高到一定程度,人們是會懼怕的。

但引起懼怕并不是給出一項措施的根本原因與目的。

對于校園暴力問題,我們給出一個解決方案,表面目的是杜絕此類事件發生,但深層目的是希望改變這些青少年暴戾的心,使他們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具有更健全的人格。

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歸根結底是青少年未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暴力所代表的野蠻人皆有之,潛藏于弗洛伊德所言的“本我”的層面。一個成熟而健全的人,應當學會運用理性去控制自身的破壞欲和野蠻的情緒,而不能任由其擺布。這種成熟,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嚴刑峻法帶來的威懾能達到這個效果嗎?不能。

林森浩的案件清晰地表明了不會處理與他人的關系的嚴重后果。他的少言寡語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這一點他并不知道。理性與良知,和沖動情緒是什么關系,我想他可能也不知道。這種與外在世界交往時的茫然,嚴刑峻法能夠彌補嗎?不能。

通過以上對校園暴力事件產生原因的分析,我們能看到,犯罪者的心理狀況與我們希望他們擁有的更健全人格之間存在著落差。對于青少年,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社會安定為由,放一個法律在此作為解決方案,對于他們的人格完善治標不治本。我想,能彌補這些落差的,不是法律,而是教育。

法律是底線,而教育是希望和未來。法律是你不能做什么,教育是你做什么才能是更好的人。法當然是要立的,畢竟人人都在法律體系內―但教育無疑是比法律更重要的事。處理這種問題,法律應當作為一種制度保障存在,而不應當作為主體的解決方案。我忽然有些擔心提出用法律來嚴懲的人是不是因為教育比立法更復雜,需要的時間更長遠?但愿不是這樣。我希望議政者們別怕難走的路,現在國人更缺的不是怕的法律,而是愛的教育。

教師點評

篇2

翟建國

[案例描述]那年我任初一二班班主任,班上有名學生叫小明,他個子矮矮的,眼睛小,腦袋大,走路畏手畏腳,一些學生經常嘲笑他。在他的臉上,看到的只是膽怯,沒有一丁點兒的憤怒。一些男生總把他的東起來,讓他四處尋找。然后幾個人聯合起來在老師面前告狀,說他值日時不打掃衛生、抄別人的作業等。發展到最后就是下課幾個人圍住小明東拉西扯。面對這些,小明只是默默忍受,絲毫沒有想到尋求老師的保護。而班上大部分孩子也是冷眼旁觀。學生欺負他的根本原因是他身上的怯懦。因此,我覺得首先應該幫助他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尊。我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況,原來,小明父母離異,父親精神受打擊。生活不能自理。小明由爺爺奶奶帶著,爺爺奶奶年歲大了,照顧不到他,他每天還要自己做飯。

[輔導過程]得知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于是,我經常在班上講尊重別人的故事。然后,我把平時老欺負小明的幾位學生找來,先是問了問他們父母的情況,然后把話題轉到小明身上,我告訴了他們小明背后的辛酸。這樣委婉的批評,雖然讓這些學生有所感悟,但沒有收到多大效果。于是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步計劃:就是讓小明堅強、勇敢起來,通過各種方式讓他知道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完全幫助自己,懦弱只能助長某些人的威風。我的第三步是對那些老欺負小明的人采取各個擊破的辦法,讓他們領悟到欺負弱小是一種令人唾棄的行為。在進行各個步驟的同時,我還進行了全班的德育教育,讓那些冷眼旁觀的學生也同小明站在一起。慢慢的,小明的臉上也有笑容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小明開心地和曾欺負他的幾個學生高興的玩。我知道。小明走出了自卑的陰影。

[分析思考]校園暴力問題一直是一個長期困擾我們的難題,受過欺負的學生大都出現成績下降,身體受傷,不想上課或曠課等情況。而據新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的中小學校中,有19%的學生有被欺負或欺負過別人的經歷,其中被欺負者占14.9%,欺負者占2.5%,另外有1.6%的學生是欺負者也是被欺負者。怎么辦?絕不能再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老師不是要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認識問題,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從孩子本身的特點出發,使孩子學會化解情緒,樹立自信。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對受欺負的感受也不一樣。通常,容易受到欺負的孩子主要存在較嚴重學習障礙,有生理缺陷、家庭相對貧窮的孩子也容易被人欺負。這類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歧視,經常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因而比較自卑,會給自己較為消極的評價,當他長期受到別人欺負時,容易產生懦弱、抑郁或暴躁、仇恨兩種極端的情緒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家長要肯定孩子的優點,讓他們振作起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鼓勵孩子在學會接納自己缺陷的同時,積極挖掘和發現自身存在的優勢和特長,從而樹立起自信。

通常,要根據孩子自身特點使其學會成長,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也是一種學會如何化解情緒的問題,即怎樣正確對待問題尤為重要。作為老師,關鍵要引導孩子把內心的委屈和仇恨轉移到思考如何改變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問題上來,從積極的方面啟發孩子學會認識問題,從而培養自立、自強、自信的性格。老師和家長在給予受欺負孩子安慰與保護的同時,要與孩子一同尋找原因,并讓他們學會自我完善與自我保護。

1 孩子要認識到懦弱、自私、小氣、愛吹牛等是可能造成他們受欺負的原因,要及時檢查和改正自己的毛病,讓他們更加完善自己。

2 啟發孩子能夠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通過自己的力量尋找同盟軍,一旦受到欺負。有好朋友的商量與支持,會感到自己充滿力量。

我們教師的任務絕不僅僅是讓學生每天學習文化知識,還應該同時注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對校園不合理的現象堅決地說“不”,不受欺負,快樂地成長。

酒的滋味

龐武基

“老師,我們對不起您!對不起。”“老師,求求你,不要給我們家長打電話,求求你!”喝的里倒歪斜的小姜、小鄭、小王、小湯、小李等幾位學生苦苦地哀求我。說實在的這些學生在我心目中還算是懂事的孩子,雖然平時有些調皮,但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題我怎么辦呢?此時的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今天小王過生日,他們利用下午放學后和晚自習上課前這段時間,聚在飯店暢飲以示祝福。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喝得痛快,可他們忘了酒后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在等著他們。

本打算狠狠地“修理”一下這些“膽大妄為”的學生,可是他們個個面紅耳赤,酒氣熏天,神智處于恍傯之中,我實在是找不對他們“狠”下去的辦法。怎么辦?讓他們回班是萬萬不能,讓他們自行回家,我又不放心。無奈之下,只有和家長聯系這一招了。可轉念一想,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一定會火冒三丈,大打出手的。想到這,我又犯難了,再加上孩子的苦苦央求,更令我舉棋不定了。沉思片刻,我的腦中出現一個堅定的信念:必須處理好這件事,給孩子一個機會。處于這種責任感,我撥通了家長們的電話,同時我也向學生承諾,幫他們“擺平”家長。通話時,我做到兩點:1實事求是地向家長匯報這件事。2讓家長也能心平氣和地面對這件事。家長同意后陸續來到學校,我把想法和家長簡單溝通一下,他們就按我的路子把孩子領回了家。

篇3

關鍵詞:大學生; 邊緣群體; 生命價值認知; 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5-0100-03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遷,在物質文明建設獲得高速發展的今天,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自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以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全國各高校也紛紛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加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然而,大學生自殺、校園暴力等事件仍然時有發生。

大學生接受了多年系統教育,應該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本應積極向上的群體,為何用自殺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或對其他生命如此殘酷?他們對生命的認知以及對待生命的方式引起了人們深深的思考。綜觀有關這些以極端方式對待生命的天之驕子的介紹,可以發現“貧困”、“性格孤僻”、“內向”、“沒有好朋友”、“參加集體活動較少”等描述,而這些正是當下高校“邊緣群體”的典型寫照。

一、大學生“邊緣群體”的形成及其特征

1.大學生“邊緣群體”的界定

邊緣化是一個相對于中心而言的社會學概念,即遠離中心地帶。“邊緣”相對于“中心”。大學生給人們的印象是積極、活躍、熱情,除了課堂學習外,還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校園內各種社團活動,如聽講座、演講、辯論、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等,讓人不由感嘆大學生活的美好。這是高校“主流群體”的大學生活。而我們稱為“邊緣群體”的大學生們與主流學生相比處于劣勢而遠離中心地帶,往往容易被人遺忘。[1-2]他們除了去課堂聽課,沒有機會或者不愿意主動參加學校的各類社團活動,沒有擔任學生干部,沒有入黨追求進步的機會,沒有評優獲獎,甚至可能連參加各類座談會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的份兒,沒有表現的機會,沒有話語權,孤獨地躲在校園的一角,或是冷眼觀望,或是靜靜等待,仿佛這校園的一切與他們都無關,他們成為大學生群體中被人遺忘的角落。他們埋怨社會的不公,不能深刻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心理敏感脆弱,人際關系緊張,因此這個群體更需要被積極的關注。

2.大學生“邊緣群體”對生命價值認識的驟變

即使是高校擴招的今天,考上大學仍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大學生在高中時期大部分是學校的佼佼者,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高度關注,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持肯定態度,對未來發展寄予了積極的期待,對人生充滿憧憬,對自身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通常抱以積極、上進的認知。即使是在高中時期家境貧寒、遭受挫折、經歷磨練的學生,也期望大學生涯能改變自身與家庭的不佳狀況,得以彰顯生命價值。然而,上大學之后,他們不再是佼佼者,甚至備受冷落,在學校幾乎沒有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在信息、資源等方面處于劣勢,在班上和宿舍里他們人微言輕,既不積極參與,也無外顯反抗行為。他們在大學里存在不存在似乎并不受人關注,因此,慢慢地遠離了大學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成為高校的“邊緣人”。

在高校“邊緣群體”中,既有家境殷實的,也有家境一般的,但其主體是來自家境貧困的大學生。正如馬加爵一樣,許多來自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在考上大學之前是學習的佼佼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憧憬。入學后,他們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獲得成功、自信和快樂。然而因為貧窮,他們沒有太多的機會與社會進行接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視野相對狹隘,與那些經濟條件相對好的學生相比,他們發現自己不只是衣著落后、飲食不佳、生活習慣與其他同學有一定差異,而且在社會實踐、業余活動、人際關系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強烈的反差對比,促發他們對生命價值認知的驟變。他們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內向孤獨、不知如何評價自己,產生敏感、自卑、焦慮、攀比、嫉妒,甚至抑郁、內向和自我封閉的心理[3]。在正面、積極表現得不到關注時,個體內心受尊重等高級需要就可能轉變為以負面、消極的形式來表達了。而諸多經濟資助的背后,也衍生出貧困學生群體人生成長和發展的價值性問題。家庭和自身成長中的劣勢、資助體系的不完善、社會輿論的標簽和炒作、精神和文化關懷的缺失等,無形地把高校內普遍存在的這一群體逐漸孤立化、特殊化和邊緣化[4]。邊緣化使得這部分大學生感受不到學校、班級、社團所給予的歸屬感,降低了成就動機。他們逐漸對人生和生命產生疑問,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其對生命價值的認知體系逐漸被解構,卻代之以對人生持消極、悲觀、無奈的價值認識,采取過激的應對方式。

許多輕生的“邊緣人”情緒不穩定或容易失調,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礙,經常感到抑郁、悲觀和自卑;對挫折存在認知偏差且承受力脆弱;性格孤僻內向,人際關系一般比較緊張;人生目標模糊,對生命的價值存在一定的偏差[5]。我們發現,造成當代大學生自殺、忽視生命價值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感受到生命積極存在的意義,未能形成正確且積極全面的生命價值認知體系。

二、大學生“邊緣群體”生命價值理念的提升途徑

有的放矢地開展生命教育,營造寬容、接納、富有支持力的校園生活環境,充分發揮每一位大學生聰明才智,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升大學生特別是“邊緣群體”的人生價值理念,對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規避漠視和游戲生命現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開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對受教育者進行生命與健康、生命與安全、生命與價值和生命與關懷的教育[6]。生命教育主要涵蓋三方面內容:第一,生命意識教育。它強調生命的本體價值,引導人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強調生命的終極意義,探索生命的皈依。第二,生命歷程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面對挫折和磨難時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生命。第三,生命價值升華教育,即生命質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識教育的最高層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個體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接納自我,從而最終能夠自我實現。[7]

大學生生命觀的形成,受到自身、家庭、社會和學校四個方面的影響。大學生身在校園,學校教育可以更直接的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生命觀。[8]通過生命教育,幫助和引導“邊緣群體”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學習并掌握生存的技能,體認、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人文關懷的情操,陶冶健全的人格,激活并生成對自身、對他人和對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與熱愛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拓展與提升受教育者生命價值與人生態度,實現個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2.創造多維的“去邊緣化”展示平臺

從人本主義視角出發,每一個正常的人猶如一粒種子,只要能給予適當的環境就會生根發芽、長大并開花結果,每個人在其內部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潛能[9]。每個人也都有被尊重、被肯定、被表揚的需要。因此,高校也必須創造更多可施展才華的機會,讓所有大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校組織活動中,如在校、院、系組織的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中,不論個體項目還是團體項目,可以考慮讓更多的普通學生參與進來;設置或擴大單項評優、評獎項目,使大部分學生有機會獲得肯定和表揚;對各學生社團投入更多的經費,鼓勵每一個學生至少參與一個以上社團活動。此外,豐富的社團活動擴大了大學生的支持力來源,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和支持。當壓力事件突如其來時,他們能夠相互理解和支持,被理解和支持的滿足感能降低壓力事件對個體的消極影響[10]。借助這些活動,使“邊緣群體”正面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積極思考生命價值和意義,從“邊緣化”逐漸“去邊緣化”,從而降低大學生自殺等極端行為的發生。

3.營造富有支持力的校園人際環境

社會支持是以個體(被支持者)為中心,個體及其周圍與之有接觸的人們(支持者)以及個體與這些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支持性的活動)所構成的系統[11]。大學生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體驗到的支持越強烈,就越有可能采取積極的方式應對壓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為邊緣群體大學生提供充足社會支持的有效方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種外來文化和亞文化紛紛涌入校園。豐富了大學校園文化,卻也對大學校園傳統文化理念產生了挑戰,加之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又悄悄侵蝕學生的心靈,消磨學生的意志,使本來心理素質較差、可塑性較強、承受能力較低、認知能力較弱的學生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必須主動加強對外來文化、網絡文化的整合。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凈化環境,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學術、文化、體育、娛樂等各類活動。要多為弱勢群體學生創造機會,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有益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幫助他們克服孤僻離群的性格和自卑感,使他們在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中思想得到提高,認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練,情感得到升華,不致于因外部消極因素的影響和內部心理矛盾的沖突而在迷茫中彷徨、挫折中沉淪。

生命情感是建構個體人生的基礎性素質,是個體對自我生命的體認和肯定,這是一個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因此,生命教育理應營造理性的富有支持力的生命情感氛圍,激發人振奮、達觀、向上,從而促進溫馨、融洽、相互支持的校園人際氛圍的形成。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建立和構建心理健康的良好環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設置合理的心理輔導機構,建立專業化的心理輔導隊伍,通過個別咨詢、團體輔導、熱線電話或網絡咨詢、心理健康講座等途徑,以及通過校園廣播、報紙、宣傳櫥窗等媒介,排除心理隔閡、偏狹、猜疑、孤獨等障礙,減輕內心矛盾沖突,排解心中憂郁,向他們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在心理輔導上,教師應該遵循情感、心理的發展規律,注意對他們順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克服消極情感,引導他們建立健康、高尚的情感理念。管理心理學認為,人有可能受到某種激勵而要求上進,努力實現某一目標或理想,也可能因為受到某種刺激而內心空虛、情緒低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應該從這一突破口出發,利用有效途徑,點撥和激發“弱勢群體”內心深處積極向上的欲望,消除他們不思進取的態度,喚醒消沉的精神狀態,同時也讓他們產生適當的危機感,使他們從“無所事事”的狀態下解脫出來,讓他們獲得強烈的求知“饑餓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從而真正地讓“弱勢群體”學生在高校大環境里得到和諧發展。

完善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體系,應構建好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四位一體的網絡體系[12],即學校首先應在現有的心理咨詢機構上加以完善并成立相關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小組,從而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調查;學院設立心理輔導員,專門負責本學院的心理危機與干預工作;班級選配心理委員,形成班級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宿舍設立以寢室長為主的,同宿舍學生干部在內的學生心理情況信息員。通過從學校到宿舍,從上到下,層層負責,分工明確,這有利于盡早發現心理危機并及時疏通,從而將危機發生消除在萌芽狀態。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高校的擴容,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短期內無法與之適應,且生源質量因擴招而受到影響,處于邊緣群體的學生也有可能呈上升趨勢。不論如何,要促進大學生群體的健康成才,維護高校正常有序的教學秩序,就需要給予高校“邊緣群體”特殊關心和關懷,在幫助他們擺脫物質貧乏的同時,更需要重視和加強對他們的“精神幫扶”,了解他們的“雙重困境”,幫助他們確立積極的生命認知體系,提升生命價值感,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順利完成學業,以健全的人格從“邊緣”走向“中心”,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根本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 盛紅勇.論高校邊緣群體的和諧發展[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11(4):24-26.

[2] 金武州.高校學生弱勢群體邊緣化分析及對策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3):98-101.

[3][4] 辛其興,曾雅麗,彭金富.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孤立化、特殊化、邊緣化問題成因分析及應對[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208-210.

[5] 王 燕,劉 奎.大學生自殺的心理分析及預防與干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125-128.

[6] 張紅明,牛鳳霞.生命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視的課題[J].中國建設教育,2008(4):22-25.

[7] 姜微微.高校非正常死亡現象引發的大學生生命教育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92-93.

[8] 潘明蕓,吳新平.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及對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29-133.

[9] 董澤芳.以生為本是大學辦學的第一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02(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