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審美教育范文
時間:2023-12-15 17:33: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詩詞中的審美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審美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語言優美、意境悠遠、情感豐富,同時蘊涵著高尚的思想內容,是小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古典詩詞魅力的良好途徑。筆者根據一線教學實踐,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做好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分析: 一、吟誦品味,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大多是格律詩,具有音樂的節奏和韻律,語言也凝練精確。教師可以通過吟誦品味帶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內在含義,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通過吟誦,一方面可以感受古詩詞字句的整齊均衡,感受用詞的平仄變化、押韻、節奏,品味其中的音樂美。另一方面可以品味古詩詞語言的凝練、精確、優美。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句中的“綠”字,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詩人易稿過程中用過的“到”“過”“入”“滿”,通過比較,感受“綠”字用形容詞作動詞帶來的色彩感和動感。此外,不同詩人的作品,在語言上具有不同的風格,如王維的清雅、李白的豪放、白居易的通俗,也可以通過吟誦來得到不同的美感。
二、啟發想象,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
古詩詞大都注重意境的塑造,通過對詩詞中意象的描寫營造出意境,展現出畫面美。意境是意象與情境、感情與景物的深入交融,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對詩詞中的意境進行想象,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例如,孟浩然的《春曉》,短短二十個字,通過對春眠、啼鳥、風雨聲、落花的描寫塑造出春日早晨的景色,讀起來通俗易懂,但是讓小學生領略詩中優美而略帶感傷的意境,并不容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暮春時節的落花場景,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現詩中的情境,讓學生在視覺、聽覺、想象的多感官融合中感受詩詞的優美意境。而《江雪》《楓橋夜泊》《憶江南》等詩歌也可以通過詩配畫的形式進行賞析,將視覺的感受與情境的想象結合起來,感受詩歌或蒼涼、或幽靜、或喧囂的意境,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
三、體驗感悟,感受古詩詞的情感美
情感是詩詞的生命。古詩詞中蘊涵著深厚豐富的情感,或思鄉、或愛國、或感恩、或感悟自然,都是傳統文化遺產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歌的含義、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基礎上,體驗感受詩人表達的真切感受,接受真摯濃烈情感美的熏陶。例如,孟郊的《游子吟》展現了游子臨行前母親的難舍,表現了如春暉般偉大的母愛;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惜別之情;王昌齡的《從軍行》展現了奮戰抗敵、誓死保衛家園的愛國之情;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表現對大自然的憧憬與熱愛之情……教師可以通過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讓學生體驗詩人高偉、深厚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實現語文教育的人文功能。
四、分析探究,感受古詩詞的思想美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古詩詞中也隱藏著作者真實的情感和思想。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的幾十首古詩詞,在內容上健康向上,思想上豐富多彩,或豪放浪漫,或寄情山水,或憂國憂民,或求真務實,都能夠成為審美對象。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穿越時空,與詩詞作者進行心靈上的對話,接受思想上的洗禮,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例如,在教學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引導學生感悟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和奮斗精神;通過對詩句“春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分析,探究偉大的奉獻精神;而在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古詩詞的審美價值,充分利用古詩詞的教學價值,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古詩詞;韻律美;意境美;人格美
一、讀成一首歌,品味詩詞的韻律美
古詩之美首先美在形式和語言。古典詩詞語言優美,內容精練,講究對仗押韻,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詩的音樂韻味很濃,由于平仄而抑揚頓挫,由于節奏美與詩味的雋永而可以吟唱、譜曲。古詩合乎樂曲的韻律、節奏,講究字數、句數的限制,平仄的搭配以及韻腳的合轍。比如《漁歌子》這首詞由于其平仄相間,聲調高低錯落,朗讀起來就優美動聽;而其“4/3”的節奏,也顯示出了一種疏密相間、緩急交替、整齊勻稱并且具有彈性、周期性的節奏美。因此,誦讀起來鏗鏘有聲,朗朗上口,頓挫有節,自然而然地產生樂感,讓人感受到其中順暢的音韻美、均勻有力的節奏美。這種美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誦讀來感受。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時,一定要分配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來多讀多背以體會其中的美感。比如,我在教學《漁歌子》的過程中,先引導學生把詩詞讀通,然后引導讀出詩詞的節奏再試著讀出不同的節奏和韻味,進而師生對讀,感悟詞的韻律美,最后欣賞吟誦《漁歌子》這樣的分層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詞作的音韻美,實實在在地把詞讀成了一首歌。
二、想成一幅畫,再現詩歌的意境美
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痹姼璩3J侨藗冇脕肀磉_感情的主要方式。人們很容易受到詩歌內容與形式美的熏陶感染,從而激發人們對美的表現、創造與追求,不少詩人因此在書畫藝術方面有相當的造詣。如何通過聯想和想象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我在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的過程中是這樣操作的。(1)感悟景多。讓學生感受到一首詞僅27個字,竟寫了9種景物。(2)感悟色多。通^品讀,引導學生去發現詩中那些表示顏色的詞語。(3)想象畫面。師:這么多的景物,這么多的顏色聚在一起該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想看嗎?閉上眼睛,用心聆聽,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一幅美麗的畫卷,如果你再用心一點說不定還能聽到動聽的聲音,聞到迷人的氣息呢?。◣熡懈星榈乩首x詩詞)然后匯報: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聞到了什么?(4)說話訓練。出示句式訓練:我看見,遠處是 ,近處是 ,再仔細一看 。我還聽到了 ,聞到了 ,這真是一幅迷人的江南春景圖啊!這樣的一個教學,其實是我利用了一個個特寫鏡頭,故意放大詞中的景和色,讓他們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讓他們誦讀想象畫面,這樣在他們的腦海中就真的會出現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組織語言表述整幅畫面,這樣一來讓感悟詩情與語言表達進行了有機的整合,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感悟一種情懷,把握詩歌的人文美
人文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比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意識、人格、風骨、氣節等,支撐著中華五千年文明,支撐著中華民族多難興邦,傳承文明,開拓創新;這些人文精神都在古典詩詞里得到充分的反映,都可以給學生以教育,而這種教育又往往是生動、形象的。詩歌是作者高尚的思想品格、道德操守和遠大志向的直接表露。在教學《漁歌子》時,為了讓大家感受張志和的人生情懷,我從引導孩子們質疑開始,很多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刮起了風、下起了雨,張志和還不須歸呢?”利用這個問題,深入感悟張志和的人生情懷,原來張志和釣的不是魚,而是一份與世無爭的閑適,一份自命不凡的清高,一份千古不變的人生情懷。
四、走進一段故事,再現作者的人格美
詩歌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即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理解作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內容和主題。我在教學詩歌時,常常把表現作者人格美的故事制作成幻燈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人格美。如,在教學《漁歌子》時,我分別出示了張志和的兩段資料,一份是張志和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之時,開創一代詞風,受后人敬仰。而另一份是張志和中年失意,棄官棄家,隱居江湖,悲慘現實。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兩份資料引導學生對比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在充分了解張志和人生遭遇的基礎之上再來讀《漁歌子》,這樣張志和在這首詞中所表達的積極人生情懷就一覽無遺了。
綜上所述,我們在古典詩詞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其審美教育功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滲透審美教育,讓語文教學中充滿濃濃的美學味,讓學生的心靈在對音樂美、畫面美、思想美、意境美的領悟中受到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朱光潛.談美書簡[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12.
篇3
一、古典詩詞教學的審美教育價值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美學特質和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從審美角度審視詩詞中的審美意蘊,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1.喚醒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趣味
古詩詞是美的化身,詩詞中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樂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夠強烈地喚起學生的審美需要,培養學生純正而高雅的審美趣味,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
2.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審美理想
古詩詞是審美素質教育的最佳載體,通過優秀的古詩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詩人的浪漫情懷、憂國之心、愛國之情,使學生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中,不知不覺變得心靈美好而圣潔,精神自由而開闊,理想遠大而崇高。
3.激發詩性智慧,培育創造思維
情感性、音樂性、想象性是詩歌的本體特征,初中語文課本中收錄的許多名篇都充滿了優美、奇異、豐富的想象,學生通過想象將文字符號轉化為立體畫面,感受到詩歌詞的意蘊之美,從而激發詩性智慧,豐富想象力,培育創造性思維。
二、古典詩詞教學的審美教學策略
1.引入詩境,激發學生的審美感知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和陶冶的。因此,在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詩詞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出與教材詩詞相適應的、富有感彩的情境氛圍,激發出學生對古詩詞的愛,觸發學生情感的共鳴,激活他們審美心理中最敏感的神思,從而引導學生走進詩詞,領略古典詩詞無限豐富的情韻美。
如學習辛棄疾的《破陣子》之前,先播放一首雄壯蒼涼的琵琶獨奏曲,雄壯的音樂一下子將學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飛揚的氛圍中,為理解詩文奠定了一個情感基調。然后再播放古典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激烈跌宕的音樂充滿整個教室,同學們在欣賞中慢慢進入角色,自覺、積極主動地走進詩詞中感受古詩詞的美,領會詩詞的思想感情和高妙意境,理解詩人居危思安的心境。
2.品味鑒賞,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古詩詞語言精煉含蓄,在字斟句酌中體現出詩人的匠心。鑒賞一首詩詞,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還得緊扣詩中最凝練、最傳神、最準確地傳遞主旨的關鍵詞句,去審美、去體驗,進入詩詞的境中之“境”。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抓住這些詩中關鍵詞句,認真琢磨、反復推敲,品味語言的恬淡優美,從而領略到古詩詞語言的精妙,領會精神內涵,走進詩詞的內心,去體會詩人的情思、情愫和情懷,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最后一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中的一個“憐”字,準確、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對親人的眷眷之情。這里,詩人將可愛的“故鄉水”想象為可親的“送行人”,將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化作對故鄉之水的眷戀,更能表達內心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引導學生捕捉住了詩句的字眼,也就捕捉住了詩歌的靈魂,在品味鑒賞中走近詩人的內心情感世界。
3.捕捉意象,開拓學生的審美想象
意象是詩人感情外化的一種表現形態,是詩人的主觀心態與大自然客體密切契合的結果,抓住作品的意象是讀懂作品的關鍵。因此,在進行詩詞鑒賞時,就要引導學生借助于詩人精心描繪的生活畫面設身處地地去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把握作者所寫之景的感情,從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層含義。
如在學習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時,引導學生抓住詞中“雁”、“連角”、“千嶂里”、“濁酒”、“羌管”等這些有形可感的意象,展開大膽的想象和聯想,結合意象所組成的意境,在情景交融中去體會邊地的荒涼和守邊將士生活的艱苦,感受邊疆衛戍將士們有家難歸、大功未建的凄愴情懷。
4.以讀促寫,促進學生的審美創造
創造美是審美教育中更高層次的活動。讓學生在感受美、鑒賞美的基礎上通過各自的實踐活動,按照美的規律創造出美的事物,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以讀促寫、以點帶面地引導學生進行審美創造,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及審美創造力進一步提高,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提高古詩文修養。
篇4
關鍵詞:中職;古詩詞教學;審美情趣
優秀的中華古詩詞內涵豐富,意境高遠,語言凝練,節奏鮮明,聲韻和諧,富有音樂美。古詩詞帶給人們的審美愉悅是其他文學形式難以企及的,讀著她,可以愉悅人們的性情,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們以美的藝術享受。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優美的古詩詞是語文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重視美的熏陶與審美鑒賞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惫旁娫~中的審美教育不僅能使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理解美,更能通過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理想去塑造學生的性格。為此,教師要充分發現古詩詞中美的因素,及時引導學生去品賞。下文結合筆者的古詩詞教學實踐,就如何在中職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談談幾點教學體會。
一、音畫助讀,領悟形象美,享受藝術美
古詩詞富于音樂性,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其優美動人的旋律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可利用音樂創設適合古詩詞情感基調的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深刻含義,使學生真切地領會詩人的寫作匠心,與詩人同歡娛共悲切,引起心靈共鳴,產生審美愉悅。如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筆者借助多媒體播映了長江滾滾東流和江水沖擊堤岸的壯觀畫面,背景音樂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片頭音樂。這樣聲畫并舉,營造扣人心弦的情境和緊張氣氛,能讓學生感受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戰場景色,想象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同時也就聯想起古代的豪杰。這些豪杰已經一個一個地被歷史掩埋,只剩下江山如畫,學生從中領悟到詩人借懷古來發泄心中不平之氣的激憤情緒。
音畫助讀既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又讓學生欣賞到與作品相關的音樂畫面,展開聯想和想象,領悟古詩詞佳作中鮮明生動的形象,得到美的藝術享受。
二、反復誦讀,感受節奏美、韻律美,體驗情感美
古詩詞富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吟誦起來,聲情并茂,瑯瑯的書聲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葉圣陶稱誦讀為“美讀”,他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學習古詩詞,要把誦讀放在首位,從誦讀入手,在抑揚頓挫中感受字里行間的神韻節奏,領會作品的思想內涵,體驗作者的喜怒哀樂。
誦讀的時候,需弄清作品的基調,而誦讀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師的范讀,學生的獨誦,也可以是學生的合誦或接力誦。這需要根據作品抒發的情感而定,纏綿委婉的婉約詞,宜采用獨誦,以領會節奏的柔婉美;雄壯激昂的豪放詞,宜采取合誦或接力誦,以領會雄渾、奔放美。古詩無論是五言律詩,還是七言律詩,都節奏相應,平仄相粘,對仗工整,深情遠韻。如李商隱《無題》的頷聯、頸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古詞無論是小令、中調,還是長調,都講究平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下片:“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誦讀無論獨誦還是合誦或接力誦,都能讀出鮮明的節奏和韻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生的誦讀離不開教師的范讀,語文教師作為古詩詞學習的引領者,在教學中要繪聲繪色、恰到好處地為學生范讀。教師飽含柔情的范讀,能牽動學生的神思,引學生到水草豐美處盡情撒歡;教師充滿激情的范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神游天地間,如癡如醉,美不勝收。誦讀是學生與詩人的心靈相通,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時,還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生與作品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實現詩詞中有我的心靈契合,喚起想象,體驗情感美。如教學杜甫的《春夜喜雨》,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已經領會到詩人見春雨適時而降而喜上眉梢的情感,并發現題目中的“喜”字在詩里沒有再露臉,這時筆者抓住學生的困惑處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逗留、品味,激起學生已有的情感,讓他們體會無“喜”的詩里處處寫人們喜愛的春雨――“好雨”的高尚品格。讓學生體驗到詩人的真摯情感,與詩人共歡同喜。
反復誦讀,直到脫口而出,會持久不忘,并逐步內化為個人素養;反復誦讀,讓學生在古詩詞藝苑中收獲豐碩果實,受到美的熏陶。
三、深入研讀,鑒賞意象美,領略意境美
學生在體驗了古詩詞的情感之后,還應進一步研讀,充分感悟作品的“弦外之音”,并由表及里地去發掘、理解“象外之景”包含的內在意蘊,這樣學生的審美才能從“體驗”層次上升到“鑒賞”層次。
意象的把握是古詩詞研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古詩詞的意象是寄托了詩人深厚而豐富的情感的物象。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等在特定情況下,都可稱為意象。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币庀蟮摹耙狻笔前凇跋蟆敝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須摳住“象”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品味古詩詞中隱含的“意”,逼近詩人的詩思核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結果。所謂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就是意境。品味古詩詞的意境,領略古詩詞的意境美,主要是通過古詩詞中具體可感的意象來實現的。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末兩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結合典故的原意和上闋作者借京口當地的歷史人物來贊頌孫權、劉裕的英雄業績反復研讀,學生就能體會詞人以廉頗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還希望能為國效勞的耿耿忠心。又如教學杜甫的《登高》,筆者先向學生介紹詩人寫作時的時代背景和所處環境以及情緒心態等,然后推出書法作品:“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接著展示相關畫作,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詩作,引導學生領會詩人由首聯的“風急”秋高氣爽聯想到“無邊落木”,樹葉飄飄;又由“風急”聯想到江水奔流,引出“不盡長江”。讓學生領略詩人抓著“落木”“長江”兩個意象,以“無邊”“不盡”加以修飾,使之氣勢雄渾,創造出悲壯闊大的意境,造成一種天下皆秋的蒼茫遼遠的藝術境界。
篇5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存在問題 對策研究
引言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教育處于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肩負著全面發展學生的重任。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小學語文中增加古詩詞教學是有現實意義的??傮w來說,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記憶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注重古詩詞的背誦,缺少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雖然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仍然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較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少關注。通常,教師用很短的時間就能講完一首詩,剩下的時間就是讓學生朗讀、背誦,如果課上時間不夠,教師就會布置課下背誦作業,然后第二天檢查。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記憶能力的提高,但弊大于利,只是背誦,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中蘊含的美感,久而久之會失去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1.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對古詩詞教學不夠重視。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現代文教學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對古詩詞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注重把握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更不必說對古詩詞的鑒賞了。因此,受自身專業素質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只是把作者、創作背景、古詩詞中呈現的畫面簡單地介紹給學生,缺少對古詩詞的深入解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古詩詞自身的邏輯性和畫面的完整性被破壞,學生很難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古詩詞。
1.3對古詩詞的講解主要集中在內容方面,缺少對意境的講解。
古詩詞最獨特的魅力是其中蘊含的意境之美,學生通過品味這種意境之美,可以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注重對古詩詞意境的講解。然而,當今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卻把古詩詞內容當做重點內容講解,機械解釋每一句話的意思,缺少對古詩詞的意境的講解。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只重視內容的講解而忽視對意境的講解,因此,學生只理解詩詞的淺層意思,品味不到古詩詞的美感,審美情趣自然得不到提高。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2.1轉變教學觀念,端正古詩詞教學態度。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增加小學語文中古詩詞的量,并且對小學生必背的詩篇和課外閱讀詩篇進行了規定,目的是通過古詩詞教學,讓學生的人文知識得到豐富,在理解古人情感的基礎上,增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轉變教學觀念,端正古詩詞教學態度,重視古詩詞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得到全面發展。
2.2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小學生的心中,教師是具有權威性的,他們認為教師說的、做的都是對的。因此,為了不“辜負”學生對自己的信賴,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提升古詩詞教學水平。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古詩詞的鑒賞,不但對所講的古詩詞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而且要把握好古詩詞的意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便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
2.3注重對古詩詞意境的講解。
古詩詞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字精湛、語言優美,并且其中蘊含由多變的情感和繽紛的畫面創造的意境,當讀者用心品味與感悟時,古詩詞的意境之美便會浮現出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注重對古詩詞意境的講解。主要方法如下:首先,讓學生反復誦讀古詩詞,從而慢慢品味古詩詞的意境之美;其次,教師講解基礎知識,逐字對古詩詞進行分析,與學生共同品味其語言特點;最后,通過對古詩詞意象的挖掘,領悟詩人的情感,從而構建畫面,讓學生品味古詩詞中的意境。如講解《詠柳》時,通過讓學生誦讀和對“柳”這一意象的挖掘,體會詩人對柳樹的贊美,品味詩人創造出的春天柳枝輕拂的意境,從而感悟大自然的美。
結語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加強古詩詞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雖然目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廣大教師不斷努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就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篇6
關健詞:古詩詞教學 人文素養 培養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建設,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的內容及目標也得到進一步發展與變化。目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展,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內容,也促使眾多高校教師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古詩詞不僅傳承了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更承載了我國先民的精神。古詩詞的這種特殊性引起了眾多教師的關注,也使其成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力工具。但從目前來看,教師還無法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需要得到相應的理論進行支撐。
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及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有力推動古詩詞教學的發展,同時引導學生成為心靈健全的新世紀人才。
二.利用古詩詞的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首先,我國的古詩詞具有語言精練但內容和感情豐富的特點。正是這種相對矛盾的特點,使其成為古詩詞最迷人的特色。進一步說,古詩詞雖然結構短小,但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詩人在簡短的詩詞中生動地描繪了人物或形象,這也是作者抒發感情的基點。
教師要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其首先能夠做的就是利用古詩詞中的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換言之,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在優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以詩文《飲酒》為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痹谶@首簡短的五言律詩中,作者用簡單的筆墨塑造了豐富的形象,有山野中的小屋,也有面向朝陽的籬笆;有美麗的,也有爭相追逐的飛鳥。作者利用簡短的詩文描繪了一副恬靜的圖畫,顯示出一種怡然自得、悠閑無比的田園生活。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能夠通過反復的閱讀將這首詩中的形象拓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就能夠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進行感受、領悟和賞析。此時,學生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美、鑒賞美。例如,部分學生看到的是東籬外生機磅礴的,感受到生機盎然的氣息。部分學生則看到夕陽下飛鳥相互追逐著回家的悠然景象,其內心涌現出一股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情緒。部分學生卻看到作者悠然自得的坐在茅屋內飲酒的畫面,感受到田園生活的恬適與和諧。學生根據個人的認識從不同角度建構圖畫并進行賞析,感受到古詩詞中的圖畫美、韻味美、情感美,在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心靈。
基于此,學生就能夠在古詩詞教學中發現詩歌中的美,并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美、鑒賞美,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美、認識美,這就達到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最終讓學生認識到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三.利用古詩詞的情感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文素養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說是“人文系統”。這其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樣化。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從某種意義而言就是要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人的價值,并引導學生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同時更進一步挖掘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隨著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學生才能看透事物的表面,才能更好地領悟深層次的情感與精神,并在與作者進行感情的交流中更好的認識世界、感受世界,并對美好的生活產生憧憬與向往之情。
以《虞美人》這首古詩詞為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首古詩詞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其成功之處不但在于詩人在詩中描繪了生動的形象,更主要在于詩歌蘊含的深刻情感。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詩文,在對詩文形象進行欣賞的基礎上鑒賞詩文的感情。
從接收美學的視野來看,文學作品都留有空白,這也正是作者與讀者進行思維交流與碰撞的最佳場所。因此,在鑒賞這首古詩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從景物的描寫中感悟到作者在繁華仍在的背景下哀嘆自己的人生。另一部分學生則看到更深層次的內容,在作者問天、問人到最后自問自答的過程中領悟到作者內心的無助,并由此理解了作者對故國之思和深深的亡國之痛。
又如在李商隱《無題》這首詩的鑒賞中,學生能夠看到春蠶和蠟燭無私奉獻的一生,能夠感受到作者抒發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而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領悟到高尚的情操。
總的來說,我國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多不勝數,其不但彰顯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更展現了我國古代先民豐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通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其不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語文綜合能力,更關鍵的是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賞析我國的古詩詞,并對其中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進行領悟和欣賞。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才能在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感受不同詩人抒發的不同情感,包括作者抒發的愛國之情和憂民之意,也包括作者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也涵蓋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崇拜之情。
在此過程中,學生才會與作者產生情感與思想上的共鳴,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更好的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诖耍瑢W生才能更好的探索大自然、思考人生,并逐步實現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相互統一,引導學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最終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四.利用古詩詞的意境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
此外,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需要學生擁有較高的心靈境界,才能夠讓學生拋開現實的陰暗面,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面對挫折與苦難,并幫助學生建立正確長遠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發現世界和生活的美,同時在追求美的同時實現人生的價值,最終讓學生領悟人文精神。
在我國的古詩詞中,不僅僅擁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更多的則是詩人從自我出發,表達自己內心高尚的情操。教師應該讓學生領悟和感受這些高尚的精神,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幫助學生達到更高的心靈境界。
例如,著名詩人蘇軾的詞大多表現了他豪邁的性格,也抒發了他的豪情壯志。以《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代表作為例,作者在詞中描寫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風景,又描寫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自得。最終,詩人筆峰一轉從夢境回歸現實,嘆息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的情感起伏較大,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詩人情感的變化,這就能夠讓學生感受詩人內心的豪邁,同時也感受到詩人對自己坎坷命運的感嘆。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去感受詩人內心的斗志與拼搏,并得到感染讓學生燃起對未來的希望,同時產生拼搏的動力。
我國的古詩詞承載了祖輩優秀的精神和意識,教師在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鑒賞詩詞的情感,其本質就是在引導學生領悟和感受優秀的精神,使學生的心靈境界得到提升,進而幫助學生領悟人文精神。
五.開展拓展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最后,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開展拓展教學,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一方面,只有當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提高,其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并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人文素養從某種意義而言屬于綜合素養的一部分,隨著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其眼界將變得更高,其價值觀也將變得更加長遠,最終引導學生更好地生活,同時在生活與學習中突出人的價值。
因此,教師要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就必須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拓展教學的內容,并開展更豐富的教學。
例如,在學習杜甫的詩時,教師可以將杜甫與李白兩位是人進行對比,讓學生分析兩人同為唐朝詩人為何兩人的作品卻大相徑庭。通過對詩人的學習和分析,學生發現杜甫生處于晚唐時期,其生活艱難,因此其詩歌的內容較為沉重,表達的多是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感。在此過程中,學生就了解到了詩人杜甫的生活經歷,就能夠與自己當前的生活進行對比。
基于此,學生發現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才會珍惜現在的生活。因此,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感受到杜甫所表現出的偉大情操,并在其影響下改變負面的行為習慣,進而在學習生活中變得積極向上,并通過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詩歌教學中引導學生畫出詩歌中的形象,使學生對詩歌中的形象進行更深層次的賞析,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總的來說,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也迎合了時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眾多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滲透人文主義精神。同時,教師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提出更有效的教學見解,推動現代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淑華.利用古典詩詞培養中學生的人文素養[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柳琴珠.依托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J].吉林教育,2014(34)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審美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A-0091-02
當前,審美教學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在美育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尤其是古詩詞直接與藝術接壤、交融,學生通過對詩詞美的內涵感受和吸納,對良好綜合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時間上看,中國古詩詞跨越幾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文明悠久歷程的縮影;從內容上看,詩詞涉及到社會生活、精神生活、自然界等眾多題材和主題;從形式上看,優美的語言、動人的韻律、幽遠的意境無不撥動人心。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小學語文教材所收錄的古詩詞,均是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學生通過誦讀學習經典詩詞作品,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感染,進而陶冶情操。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對這些詩詞進行有效分析和教授,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審美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詩詞審美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只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合理措施,為提高教學質量指明方向。一是重背誦,輕講解。小學古詩詞教學以讓學生死記硬背為主,這種教學方法一來可以應付考試,二來有助于完成新課標對學生掌握詩詞量的需要。然而,在學生對于詩詞的真正含義還不夠深入、明晰時,教師一味要求背誦,其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由于沒有理解詩詞的內涵,即使W生能將詩篇背不來,也未必真正入心,結果是很快便被遺忘了。在對古典詩詞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有些教師往往把詩詞大意用白話文告訴學生,只是做了一個古今翻譯的工作,以此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有效體會詩詞情與理、景與意、文與人的密切關系,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情感與思想。
二是重數量,輕質量。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或是為了取得預定的教學目標,往往要求學生背誦一定數量的古典詩詞,還要求能默寫,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這種功利性的教育態度,往往與中國傳統優秀詩詞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悖離,學生只有深刻領悟詩詞的意蘊及哲理,才是有質量的教學,才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使其胸懷和視野更為寬廣,真正達成教學目標。
三是重翻譯,輕審美。從當前常用的教學方法來看,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于逐字逐句地把古詩詞翻譯成白話文,以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這不僅限制了學生思維的聯想和情感的調動,還將養成學生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當教師把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譯為“抬頭看看月亮,低頭想起了家鄉”時,這首千古流傳的名作中淡雅而動人心弦的意境便蕩然無存了。可見,教師過度講解會使學生失去探索的興趣和想象的自由,而從翻譯的過程來看,教師往往只是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在講解過程中不注重營造氛圍,不重視思維引導,將很難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于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弱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詩詞內涵的進一步理解將會變得比較困難。
二、語文古詩詞審美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當理解了小學語文詩詞審美教學的重要性,并對存在的問題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后,教師對于審美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這將直接關系到古詩詞教學的質量,關系到學生審美心理的形成和完善。
(一)挖掘情感美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的主要方法是以教師的朗誦與講解為主,而教師在誦讀過程中為了能夠真正理解詩人的感受,就應該把自己看作是抒情主體表達情感和思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表演和呈現。以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課文李白的《贈汪倫》為例,詩中汪倫以歌送友,作者李白借潭水之深抒發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誦讀此詩時,教師與學生,或者學生與學生可以分別扮演李白和汪倫這兩個角色,再現江邊送別的場景,讓學生進入作品情境,真切體會詩人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情。教師或學生也可以獨自將自己置于“乘舟將欲行”的作者角色,想象自己此時正獨立舟頭,就要告別傾心相交的朋友了,此別之后,由于交通不便、重重阻隔,彼此不知何時能再見。正憂思萬千時分,岸上突然傳來友人送別的歌聲,于是,獨立舟頭的“我”望著眼前的潭水,聽到友人質樸純潔的傳音,那種難舍友人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深湛的桃花潭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作者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于此處自然地聯系起來,至此,吟誦者自然更能體會詩歌后兩句所寄托的友人之間的那種深似潭水的情誼??梢?,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讀歌,挖掘古典詩詞的情感美,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欣賞語言美
古詩詞語言精練、節奏明快,包含豐富的美的因素,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誦讀,欣賞其語言美,對古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如在教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王安石的詩歌《泊船瓜洲》時,誦讀作品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的“綠”字。教師圍繞“綠”字啟發學生推敲猜測、體會,并彼此交流作者可能用過“綠”字之外的哪些字,從而引導學生感悟作品萬物生機、綠滿江南的春光意境。在學生感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想并小結:據傳,詩人先后選換了“過”“吹”“至”“到”“回”“滿”“入”等十多個字,最后才決定用“綠”字,成為詩歌創作煉字的佳話。學生通過對這樣一段背景故事的了解,在腦海中形成字詞對比,體會不同字詞給詩歌帶來的不同審美感覺,以及詩人傳達感情和用詞之精妙。
(三)體會意境美
古詩詞具有凝練簡潔的特點,富有個性化、意味深長。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利用古詩引導學生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象中的畫面,在審美過程中領悟和升華詩詞的思想境界,只有實現了這一教學目的,才能夠真正體會詩詞的意境美,體現詩詞的欣賞價值。如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杜甫《春望》中的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痹谠娙搜壑校瑖覛埰?,連盛開的花兒也會落淚,鳥兒的鳴囀也令詩人心悸??梢姡瑧馉幹畞y給詩人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兩句詩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構成了風韻天成、含而不露的獨特意境美。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要充分挖掘與運用古詩詞中的美育因素,引導學生發現美、理解美、欣賞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遠鈞.經典浸潤人生,美育升華人格――淺談小學古詩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版).2010(4).
[2]孫桂成.充分挖掘古詩詞的美育因素[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4).
篇8
一、通過學生對詩詞的誦讀,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睂τ诠旁娫~的學習,通過加強誦讀,才能讓學生體會出其中的韻味,通過多讀還可以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內容。在讀古詩詞的過程中,要讀出詩詞中的語調和與重音,通過誦讀,讓學生對作品的情感和內涵理解更加深入透徹,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誦讀在古詩詞教學中,非常重要。讓學生多讀,以至于能夠背誦,直至能默寫應用。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配以詩歌圖片,輔助背景音樂,虛幻再現詩人當時寫詩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到古詩詞的意境中,文章中描述的畫面會在學生的腦海里浮現,從而學生可以順利地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這樣學生自然就理解古詩詞中所表達的寓意與思想。在平時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有意識幫助學生積累古詩詞,用心靈去體驗,用情感去碰撞。
二、利用鑒賞古詩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每首古詩詞都蘊含一定背景和作者的意圖,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讓學生學會欣賞詩詞,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能力,體會詩人創作的巧妙,從而達到想其意境、 悟其詩情的目的。如在學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時,可以這樣引導學生:“一般秋雨會帶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容易讓人產生什么樣的思緒?”學生就非常容易聯想到“思念”。然后繼續提問:“在秋雨綿綿的晚上,詩人使用了哪一種照明工具?他是如何思念妻子的?”通過問題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所顯現的含義,促進學生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詩人在綿綿秋雨中對自己妻子無盡的思念,進而深刻感悟作者內心的苦悶。再如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詩中有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句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想象一位身穿戎裝、白發蒼蒼、英姿颯爽的老將軍,在騎馬飛馳、身先士卒、與敵人奮勇搏殺的場面,在殺聲震天中,敵人節節敗退,最后老將軍開懷大笑……通過想象,學生體會出作者一顆愛國之心,一種為統一祖國而獻身的愛國熱情;通過想象,極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通過詩、音、畫,喚醒學生的審美情趣
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在古詩詞教學時,可以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充分挖掘和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喚醒學生的審美情趣。古詩詞大多在描寫自然景物的情況下,表達特定的思想和感情。古詩詞與圖畫之間緊密聯系,很多詩人的習作將“畫”和“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學習古詩詞時,可以將詩畫結合起來。如在學習古詩《使至塞上》時,為了使學生有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在帶領學生分析完詩歌的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將美術知識與詩中的意象結合,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完美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習詩歌的熱情,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同時還體現了課程整合。在詩歌教學中,學生還應該用心體會詩歌中所蘊含的音樂美。音樂也是詩人表達情感的工具,在讓學生鑒賞詩歌時,可以配以適當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充分感受詩歌中蘊藏的情感。
四、充分挖掘詩歌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要深刻挖掘古詩詞的內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其內涵極其豐富,其語言含蓄而精練。教師要引領學生讀懂讀透,學習的方法有很多,如誦讀、賞析等。挖掘古典詩詞豐富內涵,傳承其所包含的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要讓古詩詞課堂成為語文教學中最美的、最有文化內涵的課堂。學習古詩詞,要正確理解詩詞,一定要對作者的經歷、生活的社會環境有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正確把握詩詞中的思想內涵和詩歌的文風,要讓學生與詩人對話,走進詩人內心世界,觸摸到詩的靈魂。如杜甫在唐朝處于最繁盛時期的時候,寫下“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充分體現出詩人的壯志情懷;而《春望》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作者被困在長安時期,與親友在戰亂中失散,他通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句,生動地描寫了詩人睹物傷神、暗自垂淚的情懷。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品味詩人在詩歌中所寄寓的感情,感悟詩人當時的意境,挖掘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傳承其所包含的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篇9
作者:趙靜靜
【摘要】我國的文學文化遺產里古典詩詞是重要的部分,在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現狀中,如何提高高中在校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能力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需要研究的課題及注重的內容。本文就鑒賞古典詩詞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古典詩詞 鑒賞
1.前言
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是每一個中學生對古典詩詞都掌握一定的表達方法、語言與中心思想,這個標準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難題,中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學習古典詩詞視成洪水猛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在高中語文的古典詩詞教學中讓學生在了解古典詩詞、背誦、積累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掌握古詩詞情感及思想內容、了解古詩詞描述的意象、欣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古詩詞表達藝術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2.掌握古詩詞的意義
古代的詩詞通常是運用豐富的內容、充實的意鏡通過含蓄且簡單的語言來傳達作者的情感。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能讀懂古詩詞,就不能正確理解古詩詞所要描述的意境,造成學生在做有關古詩詞的題目時難以下筆,錯誤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因此,讀懂古詩詞的基本思想內容是提升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基礎,透徹的了解古詩詞題目、解釋的基本內容。每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接觸過很多的古典詩詞,對古典詩詞以一些著名的作者的具體情況、古詩詞中經常見到的意境、古典詩詞的特點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懷古詩是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功名成就或者將自己懷才不遇的不滿用詩詞的方式表達出來;送別詩則是詩人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思鄉詩是作者表達人在他鄉思念故鄉的思想。這些初步了解的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告知學生將自己所擁有的基礎知識進行分類,根據實際的情況運用相關的知識,掌握不同的古典詩詞的情感及思想內容。
3. 培養學生賞析古詩詞語言的能力
在高中古典詩詞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古詩詞中的含義和重點了解整篇古詩詞要表達的內容,其次從作者運用的的語言藝術,了解古詩詞的運用,教會學生根據詩詞的表達方式判斷古詩詞是寓情于景還是直抒胸臆的表達方法。有一些古詩詞要通過文章的關鍵字下手,掌握古詩詞中的色彩詞及動詞的運用,從形象性、生動性、準確性等方面了解詩詞用詞的妙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避免講課方法太過深奧,指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掌握更多的典故,欣賞詩詞時便能很快的了解詩詞采用的典故,更快掌握古詩詞抒發的感情。古詩詞的感情隱藏在詩詞的語句中,因此就要求學生要從不同的方向去了解詩詞的技巧,還要掌握古詩詞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來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整篇古詩詞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4.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技巧
教師在古典詩詞的課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熟悉古典詩詞中經常運用的修辭手法在詩詞中的作用。比如通感、比喻、反復、夸張、互文、對比、雙關等修辭手法,根據修辭手法判斷古典詩詞運用的抒情方式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等,然后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表達技巧是烘托、象征、欲揚先抑還是渲染等,最后要教會學生對作者的藝術手法進行分析。正確的判斷使用怎樣的手法后,結合古典詩句進行細致分析,運用這些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的詩詞是將一切想要表達的思想融入到詩詞的句子中。所以,在古典詩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在了解古典詩詞、背誦、積累的基礎上,對學生循循善誘,指導學生積累知識,掌握技巧,尋找規律,使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得到時效性的提高,引導學生找到詩詞的主要思想內容,在詩詞閱讀中利用自己的感情去體驗詩詞所描繪的意境,在提升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篇10
關鍵詞:人文精神;學生人格;意境;朗讀背誦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27-01
由于古詩詞的創作時代與學生生活的當下時間上相隔遙遠,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語言運用產生了很大變化,古詩詞中運用的抒情方式和表達手段讓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學會引導學生走進詩人創作的意境,在品讀詩詞的過程中感悟詩詞中豐富的語言魅力和精華,從而感悟到詩人創作時的真實感受。中
一、古詩詞對提高人文精神具有積極意義。
職高語文教師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倘若以古詩詞作為培養人文精神的手段,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國的古詩詞博大精深,遺產豐富,把這一資源利用好,使其為實現語文教育的現代化服務,可以增強學生抵制腐朽文化腐蝕的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娊洝贰冻o》等古代文學作品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因素和人文精神,具有十分濃厚的文化積淀,閃耀著理性的光芒。利用這些美好的作品來塑造學生靈魂,陶冶學生情操,肯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每個職高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古詩詞對完善學生人格具有積極意義。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素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品位。而古詩詞的教學活動可以完成以上要求。曹操的《觀滄?!房梢耘囵B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以及寬闊的心胸;李白的《贈汪倫》可以使學生重視友誼;陸游的《游西山村》包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表現出悲壯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詩人為了自身堅守的信念和生命的尊嚴,毅然舍生取義,如此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培養學生樹立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疑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出幾點關于職高古詩詞教學的方法,供大家一起研究。
1、把握意境是第一要素
古詩詞的形式多樣,大都篇幅短小,語言精練,這就限定了我們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必須首先把握古詩詞所創設的意境。我們不僅要學習古詩詞所描述的場景,還應該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他所生活的時代是什么樣的,包括作者的寫作風格、所屬流派等。當我們了解了這些之后,在學習古詩詞時就能夠準確地把握好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應該帶領學生仔細品味作品中的關鍵文字,詩人在創造時,對于文字的運用十分考究,都是經過反復推敲之后才形成的最能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作品,例如,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被人們廣為傳誦的一句千古佳句,詩人就是憑借“春水東流”這樣的綿綿流長的語句來抒發自己內心當中的無限愁思。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引導學生了解李煜的生活背景,就可以幫助他們對于詩人詞中所表達的愁苦有更深刻的感悟。
2、朗讀背誦也是重要環節
朗讀和背誦是古代教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它應用于今天的古詩詞教學也仍然有效。學生通過反復地朗讀并且背誦,可以逐漸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而且可以體味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思想感情。
首先,古詩詞的韻律平仄押韻,節奏鮮明,易于朗讀,同時古詩詞又可以分為多種情感、不同風格,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之前先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流派,如婉約派的詩歌比較適合低聲誦讀,而豪放派的詩詞學生則應該高聲朗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創作時的心境,并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舉例來說,朗讀李清照的《聲聲慢》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用低緩、悠長的語調來誦讀,而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學生就應以高亢、豪邁的語氣來讀出詩詞激蕩、雄壯的氣勢。
其次,從初讀、細讀到精讀再到熟讀的各個階段,誦讀的方法也有所差異,初讀的時候要求學生讀準、讀懂;細讀要求學生們要仔細品讀,理解詩詞的內容;精讀的過程則要求學生抓住重點,細細品味,有所感悟;到最后熟讀以及背誦,要求學生在理解詩詞內涵的前提下,達到背誦的能力。經過這樣的步驟,學生們對于詩詞的理解就會更加地深入,之后教師再對學生加以點撥指導,就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鼓勵學生多應用詩詞名句
學以致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舉一反三的能力,還可以再次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職高古詩詞的教學當中,筆者還經常鼓勵學生在平時多多引用古詩詞中的名句、佳句。
我們中國的古詩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每當學生處于不同的情境之時,這些優美的古詩詞就可以被我們引用進而來抒發自己此刻的內心感受。例如,在我們課余時間采風組織爬山活動的時候,走了一會,學生們都累了,筆者此時就會提醒學生停下腳步欣賞山中的美景,并且啟發學生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詩句來表達眼前所看到的的一切呢?這時學生們就會努力搜索自己腦海中的詩句,從而達到了很好的復習效果。此外,筆者會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這類的詩句激勵學生,在作文課上會讓學生用詩句來為自己的文章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