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概論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8: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環境概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環境概論

篇1

一、金融生態的理論發展

(一)、生態系統學

按照生態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的仿生,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物理環境共同組成的動態平衡系統。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泰斯勒認為生態系統是指生物有機體及周圍一切空間和所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生物有機體的環境共同組成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協調,共同形成的具有統一功能的系統。

自然界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但各類系統基本上有兩部分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或叫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其中生物群落是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物理環境是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空間和條件。所以生態系統是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物理環境體系構成。

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是相互影響和彼此依存的動態關系。這種動態平衡是在生物體演進過程中不斷發展、變化的。這樣的生態系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所以不同的生態系統就具有地域性的特點。而生態系統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職,相互維持與制約,循環往復,并進行自我修復,具有自我修復和完善的功能。

(二)、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運動規律的學科,即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及其矛盾運動發展規律的學科,從經濟學和生態學的結合上,圍繞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研究生態經濟結構、功能、規律、平衡、生產力及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的宏觀管理和數學模型等內容,旨在促使社會經濟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美國海洋學家萊切爾卡遜在1962年首次真正結合經濟社會問題開展生態學研究。幾年后,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正式提出“生態經濟學”的概念,他認為生態系統是穩定的,經濟系統是增長的,生態系統供給的穩定性和經濟系統的渴求增長性之間的矛盾必須要經過協調才能更好的發展。

生態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有生態經濟基本理論、生態經濟區劃、規劃與優化模型、生態經濟史。這些研究內容就主要包括了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與生態需求,生態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等。(三)、金融發展理論

1、金融發展理論的概念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關系,即研究金融體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體系和金融政策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增長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資源以實現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并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金融發展理論的發展

格利和E.S.肖分別發表《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機構與儲蓄——投資》兩篇論文,從而揭開了金融發展理論研究的序幕。他們相信金融的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手段。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一書中指出,金融理論的職責在于找出決定一國金融結構、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經濟因素,確立了衡量一國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水平的基本指標體系,奠定了金融發展理論的基礎。金融發展理論的形成。羅納德·麥金農和E.S.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認為適當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使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是金融發展理論的行程。金融約束是指政府通過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間部門創造租金機會,以達到既防止金融壓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銀行主動規避風險的目的,進入新金融發展理論研究。金融政策包括對存貸款利率的控制、市場準入的限制,甚至對直接競爭加以管制,以影響租金在生產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的分配,并通過租金機會的創造,調動金融企業、生產企業和居民等各個部門的生產、投資和儲蓄的積極性。政府在此可以發揮積極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為銀行體系創造條件鼓勵其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進行儲蓄動員,從而促進金融深化。

二、金融生態的內涵

參照生態學對生態系統的分析,根據自然生態系統的構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態系統長期演化的結構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金融生態系統理解為金融主體及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共同構成的動態平衡系統。

金融主體,既包括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生產者,即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這些直接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主體,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也包括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消費者,主要是指接受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的個人、企業、機構和政府,還包括那些保證金融交易得以順利進行那的第三方,如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金融咨詢評估機構等,也包括以制定政策,確定規范,進行調控和實施監管為職能,從而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運行,同時也直接影響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供應之種類、規模、價格、質量、范圍等的金融決策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

金融生態環境,指的是由居民、企業、政府和國外等部門構成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消費群體,以及金融主體在其中生成!運行和發展的經濟、社會、法治、文化、習俗等體制、制度和傳統環境。

徐諾金認為金融生態,又可稱為金融生態體系,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

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在這個金融生態系統中,金融主體和金融生態環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響的。一方面,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主體得以生存的活動空間,它決定著金融主體的生存條件、運行方式和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體則以主動及被動的方式接受金融生態環境與制造其生態環境。(作者單位: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校級課題一般項目《貴州省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生態學;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滲透形成的、與人類、生物生存現代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息息相關的前沿學科,其知識體系涉及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在21世紀的科技、工業、社會、自然和經濟發展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我國,自高校擴招以來生態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步入了穩定發展期。

西安科技大學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屬于生態、環境相關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包括資源環境、自然地理、生態學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類知識。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規劃、環保、能源、旅游、國土資源、工程設計、技術服務等部門從事區域分析與規劃、資源環境評價與管理、城鄉規劃、房地產開發與國土資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開設的“生態學概論”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提高對于當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水平,掌握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系,特別是生態系統在人類活動干預下的各種運行機制及變化規律,了解如何解決全球面臨的生態環境重大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眾多生態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筆者在“生態學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和結合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特點的同時進行了一定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旨在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對環境課程的學習興趣及實踐能力,同時充分發揮交叉學科的優勢,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并嘗試解決礦區的生態環境問題,達到專業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一、“生態學概論”課程的特點

1.課程定位

“生態學概論”課程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屬于必修課。課程以人類生態系統的基本原理為依據,系統論述了生態因子與生物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機制,讓學生了解當前生態環境問題及其與生態學研究的關系,明確了解生態系統平衡的現實意義及我國主要生態系統的特點與分布;體現生態學學科的綜合性和復雜性,把握學科發展趨勢、前沿領域、熱點問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學目的在于樹立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激發學生對生態環境問題認識、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環境相關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也為日后從事生態、環保相關專業工作作鋪墊。[3]

2.課程內容的綜合性

“生態學概論”課程相較于其他一些傳統專業課程,最大的特點在于學科內容中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問題是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內容具備了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等顯著特點。在“生態學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學科領域,比如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等,需要具備生物、化學、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同時,生態環境問題是不斷變化和發展更新的,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和實際生活以及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更新教學知識內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學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開設在測繪學院,課程設置也向測繪類課程傾斜,因此在“生態學概論”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如何將測繪知識運用到生態環境實踐中,體現多學科的交叉性。

3.課程內容的應用性(與實際生產、生活結合)

相較于一些基礎理論課程,“生態學概論”課程與生產實際的結合較為緊密,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生態系統、群落生態、種群生態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規律都與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工程設計等緊密相關。此外,當前社會生活中經常報道的生態環境熱點問題,其本質和機理都與教學中的多個知識點相聯系。[4]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教學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筆者所在專業的“生態學概論”課程設置為32個課時,對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實踐環節而言,相對較少。如果在這樣的課時安排內進行通篇講述并且讓學生完全掌握所有內容,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和壓力。因此,要想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上尋找有效的方法。筆者通過自身的教課經驗,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活躍教學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1.社會熱點的課堂結合引導式教學

全球生態環境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問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生態學科領域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進展的報道層出不窮,但是授課選用的教材在原則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續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據行業發展實現年年翻新,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掌握好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不斷更新自己的學術研究內容,把一些和課本基礎內容相關的新的熱點研究成果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使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科研發展現狀,反映生態學的時代性與變化特征。比如在講解生物多樣性問題時,除了講解課本上的定義及相關公約外,還應著重介紹生物多樣性的實際意義,通過對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分析以及近年來滅絕的野生生物進行舉例來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和間接價值,進一步明晰其重要意義。通過運用真實的照片和相關報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于生態環境破壞的認識,并有效提升他們的生態環保意識。通過這些前沿性和熱點研究的知識點引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結合課上和課下的資料搜索也可以擴大生態環境相關的知識視野,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學習和科研基礎。

2.緊扣知識點的擴展式視頻教學

目前大多數學校的授課方式已由傳統的板書授課改為多媒體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將原先無法在板書上進行展示的一些圖片、動畫等資料很好地呈現在課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時,也可以使教學實現講授和視頻播放結合。通過放映一些與課程某專題相關的視頻可以增加授課的趣味性,并且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會更加牢固。比如在講解海洋生態系統時,首先用一個課時的時間進行視頻教學,讓學生觀看一部生態紀錄片“海洋”,然后再進行課程講述,此時會發現學生能夠主動結合視頻中的內容來理解書本上的相關理論知識。這種方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時刻都保持興奮狀態,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識點,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對于生態環境問題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認知,切實將生態理念貫徹到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3.案例與專題報告式教學

生態學的知識內容應用非常廣泛,存在于人們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個方面,因此在教學時可以運用案例和專題報告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通過聽“故事”、看“故事”輕松學習過程掌握知識內容。

三、增強學生實踐認知能力,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除了課堂教學外,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到的相關知識點,可以開展生態環境相關的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資料搜集和相關實驗。筆者所在專業在此方面主要從兩個層面對開展教學實踐給予支持。

1.校內實踐安排

可以結合學生在一、二年級所學“地理學”等課程,建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綜合實驗平臺,并且無條件地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知識點的延伸學習和實驗考證;同時,要多組織課外科技活動。按照不同的專題研究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課題小組,對學校內部及周邊環境(學校旁邊的城中村―吊莊)進行初步的認知、調查,要求各小組利用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制作匯報PPT,之后利用2課時的時間讓學生上臺就自己小組的專題作報告。該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他們的科研業務能力。

2.校外實踐安排

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與澄合礦務局簽訂了實踐基地共建協議,由澄合礦務局提供實踐場地,在暑假期間由專業教師帶隊,帶領學生進行實訓。利用礦區的煤矸石進行生態恢復利用的實驗研究。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關注學生,將他們視為教學的“主體”之一,針對“生態學概論”課程的綜合性、應用性等特點,充分貫徹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理論講述和實踐調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考的興趣,拉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啟發學生的自主創新和科研意識,注重對學生生態意識的培養。通過對“生態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培養出的學生不但可以滿足當前工作及市場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產實踐工作中也會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木壯,林媚珍,謝獻春.基于創新理念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模塊化課程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122-123.

篇3

關鍵詞:文化生態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態傳承;整體保護

當提到“生態保護區”這一名詞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立刻聯想到“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字眼,甚至還會想到茂密的叢林以及各種動植物。是的,“生態保護區”這個概念長期以來都是以這種形式被人們來認識的,但我們今天要談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區”,而非“自然生態保護區”。同為保護區,二者一個側重“自然”,一個側重“文化”。

為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保護原則以及原生態保護原則,一些國家紛紛以“傳統文化之鄉”、“傳統藝術之鄉”、“文化生態博物館”等名義,建立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初衷是想通過對某一地域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使該地區的優秀傳統得以延續和傳承,也使這些地方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概念是在我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實踐中提出并不斷完善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福建廈門召開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研討會”上提出:“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區域中,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如古建筑、歷史街區與鄉鎮、傳統民居及歷史遺跡等)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技藝等)相互依存,并與人們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密切關聯,和諧相處。”①

2007年9月,文化部公布了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其“規劃綱要”中指出“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通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修復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等)相互依存,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緊密相關,并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②2008年10月出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修訂版中將“文化生態保護區”又做了界定“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物質文化遺產(如古建筑、歷史街區與鄉鎮、傳統民居及歷史遺跡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統與表述、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技藝等)相互依存,并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③

2010年文化部在《關于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的意見》中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界定,即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區內文化及其生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劃定的特定區域。

從這些年“文化生態保護區”這一概念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非物質遺產保護,以及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同時,我們還應該總結出這樣一個理念:文化生態保護區是以“自然-經濟-社會”三位一體的文化生態環境為依托,以活態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的區域。

在明確了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概念以及其演變歷程之后,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的必要性。文化生態保護區理念的理論基礎,是非物質遺產保護中的整體保護原則。所不同的是,這一理論不但要求注意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內在聯系,同時還要注意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空間的全方位保護。在這一理論中,它并沒有將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割裂開來,而是將它視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互依存、互為表里的外在環境。所以,在這類項目中,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將受到同等重要的保護。“整體保護原則”不僅是指要對某種遺產的技能、技藝及工序進行整體保護,更重要的一層含義是指對遺產的生存環境所實施的整體性保護。因為任何一種遺產都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這種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文環境。一旦離開這種特定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存活。在現實生活中,只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而忽略其生存環境的做法屢見不鮮。舉例來說,分布在濟寧市長溝鎮的運河夯歌是勞動人民群眾在新筑或修復湖堤河堤,夯實地基時所唱的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勞動號子。筑堤,大壩,修復塘堰尤其需要打牢基礎,夯實土層,以防河水、湖水滲水透水,甚至決堤塌壩④。建筑房屋打地基的工具稱為“夯”,而筑堤打地基用的夯具在長溝叫“石硪”。這種夯歌是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一種體現,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發揮,是一個時代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反應,充分展示了勞動大眾的智慧和才干,對于研究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有較好的價值。現在運河夯歌已經瀕臨消失,因為生活中已不再用人力“打夯”,“打硪”,所以也就失去了使用的價值,目前,只有76歲的老人薛傳琢等幾位古稀老人會唱。如果我們為了保護這一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而只把這技藝做收集和整理,亦或是將傳承人請到博物館或者文化節做表演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為這種文化遺產創作出能生存下去的環境。有了活態的整體環境,才能使那些古老的技術與技藝原汁原味的傳承下去。

那么,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主體或稱其為保護者又是誰呢。首先,人民群眾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中最直接也是最活躍的力量。保護區是一個活態的存在與傳承,所以該區域內的人民群眾身擔兩種角色,他們既是保護對象又是保護主體。他們是該區域內一切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和傳承發展者,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文化生態保護息息相關,也正因如此,他們也更該成為該保護區的最直接的建設力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尊重民眾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基礎上,更要激發起群眾參與保護區建設的積極性,享受管理權益的同時更好的履行管理義務。其次,相關學術機構和專家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保護區建設中會涉及到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和概念,比如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建立相應的名錄體系等方面都離不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機構的支持。由他們牽頭成立各地文化生態保護區專家委員會,負責保護區的專項調研、評估和申報文本論證等會讓工作變得更順暢。假如只有各級政府出面完成保護區建立及管理的話,那將會因缺少學術智力支持而出現保護區“誤入歧途”的局面。所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專業機構在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各級政府是首當其沖的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主體。各文化生態保護區所在地的各級政府是對于此項工作最有力的執行者。各級政府應該在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和協調下編制該保護區的總體規劃、實施細則和相關的地方性政策法規,設立保護區專項基金,成立保護區工作領導小組,貫徹執行保護區建設的工作方針、原則和各項戰略部署,實現保護區建設的總目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中,商界和新聞媒體的積極參與是十分重要的。商界的經濟支持為保護區建設工作增加動力,而新聞媒體的宣傳普及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建設工作更加順暢。

有了保護主體,明確保護對象成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對象是“保護區內以活態存在并傳承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生態”⑤。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生態保護區最核心內容。保護區的建設中要將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作為首要工作,做好名錄項目保護的各項配套工作。其次,保護好文化生態保護區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無形的文化,其精粹是與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緊密相連的,因此保護傳承人是保護工作的重點。再次,保護好文化生態保護區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是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保護好文化保護區內各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是一切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將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各項保護工作的基礎。

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工作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創建人際關系和諧、生態環境友好的理想型社會的需要,也是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立對于科學地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注釋:

①―《中國文化報》―黃小駒、陳至立《加強文化生態保護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②―《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

③―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④―《任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⑤―汪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生態論》

參考文獻

[1]《2013年度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宋俊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10月.

篇4

隨著近代工業革命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藝術參與環境改造的活動越來越多,這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眾所周知的。今天,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化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題。我國環境設計教育改革需要較為科學的理論進行指導,否則與迅速發展的國家經濟、文化形勢不相適應。環境設計是一門集藝術、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應用型新興學科,以環境規劃設計、環境形態藝術、物質環境設計、大眾行為心理等為研究核心,以策劃、規劃、設計、管理四個環節的結合,構成了環境設計縱向系統的整體。環境設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涉及的學科專業領域包括生態學、建筑學、藝術學、行為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設計、規劃設計等。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開設了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主要由通識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實踐課四部分組成。其中,通識課約占總課程量的50%,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約占40%,專業實踐課約占10%。在專業課程中,主要以景觀設計、觀賞植物配置與造景、景觀小品設計、建筑初步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為主線設置一系列專題設計課程,課程分類繁細,內容覆蓋面廣,各自獨立,呈點狀的板塊式分布。教學方式以理論教學為主體,以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為補充,在理論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傳授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在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則指導學生在本門課程內分階段地完成專題專項研究,使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合理的表達方式充分展現自己的設計創意,最終達到本專業的教學目標。生態設計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市場與教學體系,其設計教育發展程度較高。我國的生態設計基本上還處在探索階段,各高校的生態設計教育發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視程度也需要加強。因此,國內高校可借鑒國外設計院校的教學模式,積極建立與國外設計院校和相關科研機構的互動關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進的環境設計專業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研究成果,為培養出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所需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復合型設計人才而肩負起重大責任。在環境設計教育中植入生態設計理念,應根據所處環境的自然條件,充分運用生態學、設計學、環境科學及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創造適合人類生活、工作需要的環境,最終體現出人類的生存環境與生態系統長期相協調的狀態,使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同時讓人類歷史文化的精華得以繼承。但是長期以來,環境設計教育受社會意識、經濟壓力、資源條件等因素影響,國內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環境生態設計教學體系。

二、生態設計理念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培養途徑

1.建立科學教學構架,開設生態設計課程

環境設計教育教學改革應將重點放在生態設計理念的培養方面,將生態設計相關課程內容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并不是在設計課程中給學生講一些概念性的理論就能使學生完全理解生態設計理念,生態設計教育要具體落實到專業課程教學中,根據居住區景觀設計、街道區景觀設計、商業區景觀設計、濱水區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等各種不同的環境專題設計課程,結合設計案例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適度設計,逐步使學生形成一種從生態設計的角度解決環境設計問題的思維習慣。最終使學生在今后的設計過程中樹立科學的設計觀,秉持生態設計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環境設計方法和途徑。教師應是生態設計教育的倡導者和實施者,只有謹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教育者,才能將生態設計的可持續觀念深深植入學生的大腦。教師言傳身教所傳遞的信息將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環境設計觀,這是一種倡導保護生態環境的正能量,相信這種力量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建立科學教學構架,貫徹科學發展觀,體現可持續設計,就要優化課程體系,適當增設生態設計課程。教師應遵循“理論—方法—實踐”的環境生態設計教學思路,盡可能在大學二年級以前開設諸如設計學概論、環境學概論、城市規劃原理、景觀生態學等基礎理論課程,使學生建立基本的目標概念和設計觀念。在大學三、四年級時,應系統地將生態環境策劃、生態環境元素、生態設計方法、生態設計法規融入環境專題設計課程教學,并輔以一定的實驗教學與實訓實務等。

2.樹立生態設計意識,積極感知生態環境

樹立生態設計意識,需要培養學生形成一種生態觀的設計思維習慣,積極感知生態環境。在課堂教學中,生態設計的內容是核心,教師要適時、適當地將生態設計理念及其重要性傳遞給學生,從而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任何給定的設計中,學生都要仔細分析生態給環境中的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帶來的價值,不是先設計環境中的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等再考慮生態性,而是要從生態的角度進行環境中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等的設計。環境設計絕不能脫離生態理念而凸現個性創意,任何時候都要從塑造生態環境的角度創造環境的構成形式。另外,對于環境設計的創作成果,師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個性,效果圖多么漂亮,構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學會關注環境的長期壽命,即通過生態觀與環境的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當這種生態設計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學生才會在作業訓練或設計實踐中更積極地感知生態環境,認真思考設計與環境的關系。

3.關注設計生命周期,節約能源物質消耗

以往的環境設計教育中,對于環境外在形象、功能特點、藝術感的訓練較為偏重,而材料、構造、工藝、技術等課程由于與實踐脫節,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難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構造、工藝、技術等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軟肋。雖然許多高校針對這類知識設置了一部分材料、構造、工藝、技術等方面的課程,但是其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構造、工藝、技術等知識是設計立意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倘若在設計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態觀的考慮,那么整件設計作品的生態性將蕩然無存。在材料選用方面,具有生態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講究,環境設計師應盡可能地采用當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選擇合理的構造技術和建造形式,同時以能循環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為主,并且高度重視環境的使用壽命。在環境設計中,自然景觀元素和生態系統保護顯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體景觀、原始森林的保護,應盡可能減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資源的使用。通常情況下,為了盡可能地減少能源和物質的消耗,設計師應視自然資源為寶,在環境設計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風、水體、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務于環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國家的環境設計將關閉的工廠和廢棄的場地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態技術恢復后再次被人們使用,成為市民追求時尚潮流的休閑娛樂場地。因此,設計師應充分關注環境設計的整個生命周期,減少能源和物質的消耗,包括材料選擇、構造技術、施工建設、使用管理和廢棄過程,這樣會大大降低環境設計場地的耗能和耗材,實現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回歸自然、舒適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態設計原則,尊重自然環境設計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遠離自然環境,自然元素、自然氣息和自然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日趨淡化,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成為環境設計師的訴求。設計師需要合理把握生態設計原則,尊重自然環境設計,體現當地的傳統文化和鄉土情懷,順應場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場地的各種資源,創造出充滿生態之美的環境,以滿足人們與大自然親近的心理。因此,環境設計師應善于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將環境中的建筑物、構筑物、廣場、庭院、綠化、水體等是否尊重自然、顯露自然作為判斷環境設計成敗與否的關鍵。建筑物、構筑物等矗立于環境中,稱為實景,在此基礎上給觀賞者創造的一種想象空間稱為虛景,建筑物、構筑物等與其共同構成的環境空間能夠形成虛景與實景的融合,也就是虛實相生、虛實相應的意境。這就是中國傳統美學觀中“虛”與“實”的辯證思想,追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藝術風格,與中國山水畫、山水詩詞的創作精神“求‘神韻’于‘大象’”是一致的。如地形變化多端的場地擁有特殊的地形環境,場地中往往呈現出某一地段多巖石、多沙土、多植物、多冰雪、多霧等現象,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環境,那么環境中的建筑物、構筑物等設計可充分利用這種自然現象和自然環境的優勢,將巖石、沙土、植物、冰雪、霧等作為環境設計的一部分,再利用陽光、風雨、微地形和微氣候為環境空間營造意境。結語社會對環境設計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改革應針對市場的改變而與時俱進,甚至預見社會發展趨勢。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思路是以動態發展、動態更新為前提的,這不僅是新形勢對環境設計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必要前提。因為不能保持先進的教育,就無法保證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更無從談起對環境設計教育的貢獻。

篇5

1 IPM理念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的體系。它從農業生態系統總體出發,根據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協調應用必要的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如何真正做到有害生物綜合防治,一是要明確有害生物不能徹底消滅,而是要將有害生物的種群數量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二是要在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的基礎上,掌握防治措施和方法運用。做到這點,最為關鍵的就是對農藥的使用者及技術指導者觀念的轉變,必須向社會輸入具有IMP理念的植物保護人才。《農藥概論》主要講授農用藥劑學概論,其主體是農藥。要培養具有IPM 理念的植物保護人才,應首先從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上入手。 

2 將IPM理念設計于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建設中 

根據新的形勢,對農藥學概論課程大綱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將傳統課程中的化學部分做了適當精簡和合并,增加了生物、環境、生態等方面的比重,比如增加了生物技術在農藥研發中的進展、農藥抗藥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生物農藥的應用、農藥如何在環境中轉變為友好行為;此外,還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提供其他與農藥學概論課程相關的書籍閱讀范圍,諸如基因工程進展、植物生理學、現代生物技術、環境毒理學。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術視野,更容易產生創新思路,也能更好的將多元化融入農藥學概論課程中,除了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更能將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融入到教學中,將IMP理念深深樹立于每個學生的觀念中,使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度得到提高。 

3將IPM理念體系于學生的畢業論文中 

畢業論文是對一個本科學生4年學習考量的一個綜合體,畢業論文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分析運用理論知識,總結問題經驗,鍛煉的是“學中用、用中學”的綜合能力。以往的畢業論文在選題時往往是針對生產實際中某一特定問題,確定研究內容、目的和任務。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藥劑篩選試驗”,學生和老師在設計試驗方案及實施試驗過程時,更多的關注防治效果,而忽視了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及環境友好的這一理念。現今在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實施及答辯中,IMP理念已深深植入每個老師及學生心中。學生在設計畢業論文時,已從原來的單一的防治效果,轉變為對如“抗藥性的初步研究、農藥對傳粉昆蟲的影響、除草劑對雜草生物群落的影響等”不但學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農藥,而且能更為完備地進行綜合防治。不但使IMP理念貫穿于學生本科學習,更能使其在進入社會工作崗位上把IMP理念帶入到工作中,成為具有IMP理念的植保人才。 

4注重師資隊伍專業多樣性建設,強化觀念碰撞 

教師的創新能力及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新型理念學生的培養,就給教師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習,掌握國內外對于IMP理念的應用,并能將其通過教育行為直接影響學生。教師要營造寬松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列舉案例如“DDT的興衰歷史、色質聯用在農殘分析的使用、生防菌研發等”活躍課堂氛圍,在教學中將IMP理念融入進農藥概論課程的每節課中。還積極邀請具有影響的學術名師,開設學術前沿講座及學術沙龍。使學生都不出學校即可學習當前本領域的最新理論、最新知識、最新方法和最新進展。 

5將IPM理念應用于農藥概論實驗課設計中 

采用必選實驗和任選實驗兩種選課方式。《農藥學概論》實驗項目共設有8個,其中4個必選實驗,4個任選實驗。必選實驗是以基礎實驗為主,所有學生必須獨立或協作完成。基礎實驗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農藥概論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礎實驗技能,包括:殺蟲劑的內室毒力測定、殺菌劑室內毒力測定(對峙法、抑菌圈法)、除草劑田間藥效試驗、農藥制劑加工配制和質量檢測。以上4個實驗是為基礎實驗,在對學生實驗考核時,加入了IMP理念的考核,如除草劑田間藥效試驗對天敵生物影響的觀察。完成必選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就業方向,在4個任選實驗中選擇2個實驗,2個實驗老師在設計實驗大綱時,只給出實驗方向,不給出具體內容及步驟,任選實驗的內容具有一定得研究性質,學生主要結合理論所學及在實習中發現的問題,綜合進行實驗。如同學在實習中發現三葉草周圍很少生長其他的雜草,故在任選實驗中,設計對三葉草提取物對雜草的防除效果實驗。這是很好地對IMP理念的理解和研究。將其融合進了實驗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拓寬了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和理解。 

6 IPM理念促進教學方式改變 

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主要通過動畫、表格、視頻、對比等形式把教學中的重難點生動、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使學生從原來枯燥的板書及教師說教中更為形象生動對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掌握。另外學生也參于了課件制作,實習的時候去農藥廠參觀,學生拍攝了大量的照片,除了對生產設備及農藥制作過程的拍攝,還對農藥廠周邊環境、水體進行了拍攝,這些圖片都在課堂上的多媒體課件上展現,學生除了對農藥加工方法加工劑型的這些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學習,更對農藥對環境的影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分成2組進行自由辯論,更加深刻的理解農藥是“雙刃劍”這一觀點。提高了學生對農藥概論課程的學習興趣,又加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的能力。更為關鍵的是學生將IPM理念真正的融入了整個理念中。 

參考文獻 

[1]滕春紅,陶波.農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62-63. 

[2]李海平,李靈芝.關于農業院校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的思考[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58-159 

[3]宋寶安,趙德剛,楊松,等.農藥學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貴州大學學報,2014,31(1):130-136. 

篇6

關鍵詞:生態環境; 協調發展; 實證分析; 對策研究

一、引言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又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更為突出。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出臺,其中明確表明:要走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之路。在此方針的指引下,并隨著21世紀全球氣候惡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國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現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作為國家戰略不斷被重視。因此,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協調關系研究以及相關實踐工作刻不容緩。

二、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性研究

(一)國外定性研究

1、社會發展以經濟發展為主。國外最早研究經濟發展的著作,是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的《國富論》。之后,20世紀30年代,主張經濟發展決定一切的凱恩斯學說誕生。這種思想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貝克曼為代表的《資源豐富的地球》和《沒有極限的增長》。

2、人類經濟活動造成生態環境破壞。20世紀50年代,人類社會爆發第一次環境危機。1962年,美國學者萊切爾?卡爾遜(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一書,闡明了近代工業對自然生態的影響。美國學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發表的《經濟增長的代價》(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發表《經濟增長論爭》(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環境質量在不斷下降。美國學者戴利(Daly)率先給出穩態經濟的發展模式,重視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3、主張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對于保護生態環境,鼓勵資源約束的主張,Georgescu Roegen運用熱力學定理從本質上解釋了自然環境的局限性,他認為生產耐久的產品,使用清潔能源才是解決環境與經濟的矛盾的出路。20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發現著名 “小型化經濟”理論,他大力主張小型化經濟發展的模式。隨后的1972年,麥多斯(D.L.Meadows)等學者發表《增長的極限》,提出“零增長”學說,強調生態環境與經濟需要協調發展。

(二)國內定性研究。關于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關系的內涵和關系研究,目前國內主流的幾種觀點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發表文章《協調發展的理論探索――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若干重要問題之一》,認為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共同發展和持續發展”的內涵;其次,李文彥(1997)在著作《我們共同的未來》中認為,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就是可持續發展;然而任勇和張坤(1999)認為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是并不等價,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條件。最后,陳祖海(2004)認為環境與經濟二者之間是動態發展的,二者呈現非線性關系。

三、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研究

國內外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系統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針對評價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從宏觀角度分析環境與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協調與否,然后對協調程度進行量化分析和評價,最后解決兩者矛盾使之協調發展。目前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定量評價模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投入產出模型。投入產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紀30年代產生,提出者為美國經濟學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來被應用到研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發展。后來很多國家,比如日本、美國、中國等都將此方法引進來解決本國的環境經濟系統,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計量模型。美國學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簡稱EKC),曲線反應出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術、貿易、地理等因素對環境的影響,但沒有對影響的原因及內部結構進行解釋,因此,EKC模型有待于進一步的優化改進。

(三)綜合評價模型。環境經濟系統是一個綜合體,單項評價方法對于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狀況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和科學。因此學者們將回歸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結合起來構建社會經濟與環境系統的綜合評價模型。

(四)協調度和協調發展度模型。該模型是用協調度和協調發展度來定量分析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狀況,并進行排序比較和分析研究,從而知道相關的環境和經濟發展決策制定。

(五)生態經濟整合模型。生態經濟整合模型由許多生態環境的、社會經濟的模塊組成,是跨學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態經濟系統。此前,L.C.Braat等對于采用數學模型加入到生態經濟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對其作出了分析與評價。然而,該模型的研究剛剛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對策研究

關于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對策,國內外最終落實在自然環境問題方面的解決上。根據現存的對策研究文獻來看,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兩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來源于 “市場失靈”。針對問題根源,國內外主要運用經濟手段解決“市場失靈”引起的生態問題,用技術手段解決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態問題。

(一)經濟手段。在國內外研究中,經濟手段有多種劃分方法。在國外,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將經濟手段的分為五種:收費、補貼、市場創建、押金―退款制度、執行鼓勵金。這在哈密爾頓等學者的著作《里約后五年――環境政策的創新》中也有體現,里面的“利用市場”和“創建市場”實則環境經濟手段。在國內,部分專家把環境經濟手段大致劃分成政府援助、稅收、低息貸款三類,而有些專家則劃分較細,其中還包括污染索賠、排污收費等。

(二)技術手段。目前,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技術手段整體上是以科學技術為依托,不斷深入以生態產業為主的循環經濟建設和發展。環境技術分為淡綠色和深綠色技術,分別包含減少廢棄物產生、清潔生產和末端治理技術。同時也可以直接分為清潔生產、廢物處理、生態工程、生態環境恢復等技術。循環經濟建設,以科技為支撐,將清潔生產與綠色消費有機結合,旨在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雖然國內外學者對于都十分重視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并取得相眾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協調發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沒有充分說明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本質,對兩者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難客觀準確地評價經濟活動導致的環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為因素以及各區域存在自然條件差異的限制,不同區域的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都是完整獨立的。大部分評價模型和實證分析結論只是經驗性總結,不宜推廣。第三,現有的大部分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標、多層次的堆砌,無法真實反映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

六、結論

相比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國外比國內更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較深較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幾乎是國外的研究成果。然而這些研究成果最終都是服務于政府的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對策制定,使其產生社會價值。這就使得對于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不僅應注重理論層面的擴充,更應在對策實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學院)

參考文獻:

[1]孫強.環境經濟學概論[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3-9

[2]劉學.環境經濟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9- 10

[3]劉傳江,侯偉麗.環境經濟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財亭,劉新民.協調發展的理論探索――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若干重要問題之一[J].環境保護,1992(01)

[5]陳祖海.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再認識[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04)

篇7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煤礦;建設;作用

中圖分類號:TD82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一種有效和科學的評價方法,能夠比較準確的判斷煤礦建設是否合理,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法來評價煤礦建設工作,將能夠促進我國煤礦建設健康發展。

二、煤礦建設項目的特點

相對于其它工業建設項目而言,煤礦建設項目有以下特點:

1、環境影響時間長。煤礦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一般按照建設期、運營期和服務期滿三個時期進行分析。

2、煤礦建設活動屬礦產資源開發,所處地區多與自然資源所在地交織一起,一切生產過程都牽動生態系統,所以煤礦建設對周圍環境影響特征主要體現在以生態破壞為主,兼有環境污染問題。

3、煤礦建設項目的選址主要受煤炭資源的賦存地點和條件所決定。從全國范圍看,煤礦建設項目的選址大多在偏遠山區,這就產生了以下兩個特點:

(一)受煤礦建設影響的群體是村民。

(二)由于項目廠址的偏遠,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容易被人們忽視。

三、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煤炭開采對生態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煤礦生產排污對生態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廢氣、廢水、廢渣排放對生態的影響,如鍋爐煙氣、儲煤場揚塵、煤炭加工粉塵、礦井水、煤矸石等;二是煤炭開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對生態環境的直接破壞。在上述環境影響因素中,廢氣、廢水、廢渣對生態的影響屬于污染生態影響,地表沉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屬于非污染生態影響。可見,煤礦生產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相比之下,地表沉陷對生態的影響更顯著,更能反映煤礦生產的影響特征。其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的破壞,從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生產能力降低,植被覆蓋率減小,水土流失量增加。

四、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和范圍

1、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等級確定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根據項目對生態影響程度和范圍的大小,將生態影響評價工作劃分為1、2、3級。

在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首先是確定評價等級,按評價的要求選擇出1-3個主要評價因子,然后根據表1方法分級,其要點是:對采煤造成直接影響的區域進行初步分析,選擇出1―3個主要評價因子,然后根據該生態因子變化的程度和范圍進行工作級別劃分;在選擇的因子大于1時,根據評價級別高的因子確定其工作級別。(表1)

表1生態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

2、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確定

確定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生態因子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關系是劃定評價范圍的原則和依據,非污染生態影響評價的范圍主要根據評價區域與周邊環境的生態完整性確定。

(二)對于1,2,3級評價項目,要以重要評價因子受影響方向為擴展距離,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除此之外生態影響評價的范圍還應該包括:直接作用區,指生態系統可能受到采煤直接影響的區域;間接作用區,指煤炭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因子變化通過生態環境運輸、食物鏈轉移等產生間接影響的區域;對照區,為了對比和提供某些背景資料而選擇的與評價區自然生態條件相似的其它地區。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主要是直接作用區和間接作用區。評價區域的大小與評價區域周邊環境的生物、生態多樣性及完整性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運行特點和生態環境功能都是在較大的時空范圍內才能完全和清晰地表現出來,因此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時空范圍宜大不宜小。

在實際工作中,確定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①地表水系特征。要能說明地表水系特征、地表水功能及使用情況、采煤的影響范圍和主要影響因素、流域內敏感的生態目標等。

②地形地貌特征。特征較為簡單的如平原或微丘陵地區,生態系統的相似性一般較高,調查范圍可選擇直接影響區域:特征較復雜的如山地丘陵區,可以選擇山體構成的相對獨立或封閉的地理單元為評價范圍,但沿著河道或溝谷等廊道應適當延伸。在水陸交接處,調查范圍應沿岸延伸到相鄰的其他功能區。

③生態特征。要能說明受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完整性。特殊生境如濕地、紅樹林、保護區等應視為獨立的生態系統而進行全面的調查。此外,采區或影響的生態系統物流的源與匯、生態環境功能也應列為調查與評價的范圍。

④采煤的特征。采煤過程中地質構造對生態環境影響很大,因此,評價范圍的確定要考慮到地質因素。

五、環境影響評價在煤礦建設中的作用

煤炭工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一般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環境現狀監測、試驗和類比調查,力求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建設項目在礦井建設期、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并對礦井開發的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分析,按照環境保護目標的要求,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論證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對可研中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分析論證,并根據評價結論,提出科學、經濟、合理、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為決策部門和建設、設計單位提供依據。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保證煤礦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經濟布局是保證環境與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則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環境影響評價將從礦井建設所在地區的整體出發,考察礦井井口和工業場地位置、場外公路和地面鐵路專用線走向、工業場地平面布置的不同選址和布局對區域整體的不同影響,并進行比較和取舍,選擇最有利的方案,保證建設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并分析與國家產業政策及區域環境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項相關規劃的相容性,得出選址的環境可行性結論。因此環境影響評價可保證礦井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國是煤炭消費大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價格上漲以及煤炭需求的增長,吸引了各大礦區新建礦井項目紛紛上馬。由于煤炭行業屬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主的建設項目,因此礦井的開發將會導致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在這種形勢下,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掌握擬建礦井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征和自凈能力,根據環境特征和自凈能力確定的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向,將會收到巨大的環境效益,這樣做的結果是制止環境污染和破壞,或把環境污染和破壞控制在盡可能小的限度之內,將煤礦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起來,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3、為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環境影響評價通過對礦井建設區域的自然條件、資源條件、社會條件和經濟發展等進行綜合分析,在認識并掌握該地區的資源、環境和社會等情況的基礎上,為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提出發展礦區型農業、綜合利用塌陷區大力發展漁業生產、建設礦區型生態農村等調整建議,為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

4、控制新污染源和促進老污染源治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規定,對產生污染的新建礦井必須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重點污染物實施“總量控制”。在對新建煤炭礦井的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對廢水、大氣、噪聲等污染物達標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進行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對重點污染物煙塵、SO2和CO2進行總量控制分析,確保滿足總量控制指標,并提出采煤沉陷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土地復墾方案、生態重建方案。對改、擴建及技術改造的礦井項目必須“以新帶老”,并且環境影響評價中要求制訂控制新污染源、帶動老污染源治理措施,達到區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削減。

5、推動煤炭企業技術進步,實現清潔生產。煤炭行業清潔生產起步遲于其它行業。對于煤炭工業而言,清潔生產也就是開采清潔煤、清潔開采煤、清潔利用煤。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將對礦井建設項目的開采技術、煤質、污染物產生量、煤的洗選率、矸石產生量、耗水、耗能和環境管理等指標進行清潔生產水平評價,并提出進一步提高清潔生產水平的建議,對礦井水資源化途徑、矸石等生產過程中廢棄物減量化措施等提出經濟可行的技術方案,推動煤炭企業的技術進步。

6、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影響評價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廣泛領域,包括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技術的開發。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必然是對相關煤炭科學和環境科學技術的挑戰,進而推動相關煤炭科學研究和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正是由于煤礦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煤炭環境保護的科學基礎理論、環境法規和管理制度、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環保產業等方面取得的大批科研成果,所取得的很多成果已直接應用于煤礦建設的環保實踐,為煤炭礦區環境保護工作做出很大的貢獻。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作為一個煤礦開采大國,必須要重視煤礦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做好煤礦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而促進我國煤礦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人類中心主義;自然中心主義;和諧相處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5-0221-02

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危機成為全球共識,隨著人類不斷的需求和對大自然的索求,自然資源逐漸枯竭,工業化和城市化使我們生活的環境遭受嚴重的污染,從而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人類面臨人口快速增長、水污染、資源的損耗、全球氣候的升溫、自然災害頻發、多種疾病困擾人類。隨著生態的惡化,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人類開始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以此形成兩種不同的價值主張:人類中心主義和自然中心主義。

因為人類當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同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有很大的直接聯系,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在對待自然生態環境等關系時存在著偏差和失誤。一些學者認為有兩個對立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生態環境與人類的利益息息相關。環境被破壞了,人類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脅。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人類,我們有責任使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好,于是我們要保護環境,學界稱之為人類中心主義。持此觀點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認為:“人是目的。”在目的國度中,人就是目的本身,那就是說,沒有人(甚至于神)可以把他單單用作手段,他自己總永遠是一個目的在人類中心倫理價值觀的作用下,生產力突飛猛進地發展著,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更是呈現出近乎無限的可能性”。然而,絕對的人類中心把人類推向了危險的境地。于是提有人出:人類中心主義是錯誤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阿索貝特·史懷澤大聲疾呼要“敬畏生命”。史懷澤認為:“過去的倫理學是不完整的,因為它認為倫理只涉及人對人的行為。實際上,倫理與人對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圍之內的生命的行為有關。只有當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只有體驗到對一切生命負有無限責任的倫理才有思想根據”。人應當尊重自然,承認自然存在的價值。非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屬于自然地一部分,和人類一樣,動物、植物甚至一些非生命的物質都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有著自己的內在價值,和人一樣,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統一。我們應該站在整個自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一、生態倫理概述

1.人與自然的關系。要討論生態倫理,我們首先要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談起。首先,我們認為人類不是世界的中心,和其他生物一樣,是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并且,這個生態系統一直是人類生存的基礎,這個系統運行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人的利益和存亡。人類作為生物界中最具智慧的物種,在于擁有了非凡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提高生存質量。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2.生態倫理調節。生態倫理即人類處理自身及其周圍的動物、環境和大自然等生態環境的關系的一系列道德規范。生態倫理學認為:善——對生態系統有益,惡——對生態系統有害。很顯然,這里行為的主體是人,生物及非生物是不受其約束的。正因為如此,非人類中心主義認為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具有內在價值,就是一種“價值虛無主義”。所以,如果說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是一種“價值霸權”的話,那么自然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就是一種價值泛化而最終導致價值虛無。一個人的生態倫理觀往往起源于群體文化,并且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和評價他人。可見,生態倫理所規范的是人的行為,通過規范人的行為來影響人與自然的關系。

3.生態倫理的變遷。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面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人們無法理解,更無力對抗,于是產生了對自然的敬畏,將一切歸結于神的安排。隨著人類文化的積累,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逐步加深,加上人類活動能力的加強,這種敬畏逐漸減弱,隨之而來的是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自信極度的膨脹。工業革命以來,逐漸地人類開始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全然不顧整個生態環境的平衡與發展。逐漸我們發現,人類原來并非地球的中心,自然也并非那么順從地受人類擺布。我們正在受到來自自然的懲罰。所以,人們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可見,人類對待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變化的,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是造成當前生態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傳統的社會學研究,都有一個共同的假設和前提,那就是“人類豁免主義”的解釋范式,這個范式認為:人類在地球生物中是獨一無二的,享有自然的最高統治權,可以改造自然并使其為人類服務,因而,許多人類差異是社會引入而非天生的,它們可以被改動的,并且不利的差異可以消除;因而,同樣地,文化積累意味著進化可以無限延續,使得所有社會問題最終都可以解決。所以,對于人類社會來說,自然法則和生理原因就不是解釋社會現象的主要因素。例如,涂爾干主張,社會事實只能用其他的社會事實解釋。正因為這樣的傳統根深蒂固,所以,鄧拉普和卡頓等人認為,要想對當今出現的環境問題作出社會學的解釋,必須對這種傳統的社會學的理論基礎進行完全的改造,他們首先提出了“新生態范式”的概念。所謂“新生態范式”,是由這樣幾種假設組成的:雖然人類有突出的特征(文化,技術),他們依然是相互依賴的包含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的眾多物種之一員;人類事務不僅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也受自然網絡中原因、結果和反饋的錯綜復雜的影響,因而有目的的人類行為會產生許多意外的后果;人類生存依賴于一個有限的生物物理環境,它對人類活動加上了潛在的限制;盡管人類的文明創造和得自某個地方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會擴展承載力的限定,但生態法則不能免除。這種“新生態范式”與傳統社會學所認為的“社會事實只能必須被其他的社會事實解釋”的信條相背離。

二、保護自然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因此,我們應該對這種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進行轉變,就是轉變到以環境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義上來,不要把自然作為人類征服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類作為自然中的一員,平等地對待其他物種,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應當做到以下幾方面:

1.建立整體觀的自然中心主義。在人類進化至今,環境問題已經上升到全球性問題,任何局部的環境問題都會給整個地球造成影響和災難,自然中心主義要求我們必須從全球生態環境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角度出發考慮整個人類的生態環境問題。任何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群體的生存和發展聯系在一起,而任何群體的生存和發展又同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人類的理性,建立一種現代整體觀的自然中心主義。

2.尊重動物享有的生存權利。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動物的生存發展的權力。隨著人類對自然的不斷破壞和壞境的日益惡化,現在有許多動植物都瀕臨滅絕。所以人和動物也應該是平等的。人類要是不能夠與其他生物取得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在生物圈中和其他生物互濟共存。

三、實現生態倫理和諧的途徑和方法

人類中心主義在人類歷史文明的進程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由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危機。痛定思痛后,我們要樹立生態倫理新觀念,應該意識到人類與自然處于平等的地位,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加強環境立法和保護環境的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對本轄區生態環境質量負責、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環境保護負責的責任制;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審計制度,實行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力度,做好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資源開發“三同時”制度。

2.加強規劃,實現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平衡。國家要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科學開展生態建設,繼續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口。對有利于生態保護的長期投資項目在政策上給予優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負責以生態效益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護與恢復和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投入;各級政府應增加生態環境的投入;積極引入社會各方投資,逐步建立流域補償、遺傳資源惠益共享的生態補償機制。

總之,面對當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人類必須對以前以人類中心主義發展的價值觀進行反思,轉變到以自然中心主義的發展價值觀上來,在發展經濟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同時,不要單純從人類的角度出發而要從整個自然的生態系統出發,即以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便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內涵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正確處理并實現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和諧,必須堅持和諧共進的價值觀念,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型社會。為人類的共同理想而奮斗!

參考文獻:

[1] 余謀昌.生態哲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友梅,劉春燕.環境社會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191.

[3] 郭艷華.走向綠色文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69.

[4] 黃志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編[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65-90.

[5] 王素娟.生態文明——人類的必然選擇[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4,(3):43-56.

[6] 方盛舉,李韜.論馬克思自然理論對當代生態倫理學的啟示[J].學術探索,2000,(3):25-27.

篇9

【關鍵詞】能源概論;教學改革;互聯網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即是一個以煤為主要能源資源的國家。今后長時期內,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并且消費量逐年上升,這樣使得中國的大氣污染面臨巨大困難。我國目前各種環境污染處于相當嚴重的局面,合理利用資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對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我校該課程選用《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概論》一書為參考教材,針對能源經濟專業大二學生進行教學,共30學時,旨在通過交叉學科的學習,讓學生關注工業發展和能源開發過程中其對環境的影響問題。但是由于本門課程授課對象主要是能源經濟專業的學生,他們主要以經濟為主,所以對本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其次,該課程全部以理論課時為主,內容抽象,綜合性強,使得許多學生不能認真對待。鑒于此,筆者根據自身授課經驗,結合本課程實際情況,提出互聯網、問題-探索式教學方法優化《能源概論》教學。

二、互聯網在多媒體教室的應用

《能源概論》大部分內容是基本知識及基本理論的介紹,如系統工程的基本知識與環境系統的基本理論、各種能源利用的技術和現狀、制冷技術和引起的環境問題、各種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等,因此,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知識點的理解。互聯網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能源概論》的教學內容,另外還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計算機不在僅僅是播放PPT的工具。

筆者在《能源概論》授課過程中發現,按照傳統的制作ppt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對于所授的理論知識并沒有表現出很高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而通過在講述理論知識的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各種視頻網站對課堂的內容進行對應的實物操作演示,明顯增加了同學們的上課熱情。比如在講到人工系統時,說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全面考慮,統籌安排,既解決洪水問題又盡量減少損失,三峽大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見過真正的三峽大壩,加上單純的講解并沒有在學生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學生很不理解。但是當我用10分鐘時間利用優酷視頻網站提供的三峽大壩三維動畫進行了實物播放后,同學們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因此在播放的過程中學生集中精神觀看了視頻,獲得了第一手的感性認識。因為視頻直觀地展示了三峽大壩整個工程的構建,運行及原理,使得本人在進行理論講述時學生能夠很容易的理解所講授的內容。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喜歡這種授課模式,一方面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程度,另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調節了課堂氣氛,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三、問題-探索式教學

問題-探索式教學方法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進行知識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出一些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如在講到水體污染與控制一節時,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書籍等途徑收集一些關于水污染的實例以及處理辦法,通過課堂上的討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增強師生互動,而且培養學生養成獲取知識、消化知識的能力。

四、結論

通過互聯網、問題-探索式教學等方法對《能源概論》這門課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借此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能源概論》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力求做出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亓海全,羅鯤,焦慧彬.互聯網在高校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4,(9).

[2]許婧祺.淺議如何通過深化教研教改提高課程教學質量[J].才智,2015,(6).

[3]孟紅英.改革創新是發展中職教育的根本出路[J].職業教育,2014,(2).

[4]韓娟.關于《食品生物技術》專業選修課教學改革探索[J].讀與寫,2014,(15).

篇10

>> 生態課堂的基本原理 林業標準化基本原理研究 物資流成本會計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淺析盾構隧道基本原理及在我國的使用情況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及基本原理淺析 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系統的基本原理 低碳生態城市的內涵\特征及規劃建設的基本原理探討 基于大眾標注的情報學基本原理探析 論建筑學的基本原理 會計學基本原理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基于稅務籌劃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探討 試論網絡會計的發展及其基本原理 學習基本原理關于人的發展探討 論管理的基本原理 “文學不死”的基本原理 烤制的基本原理 刑事推定的基本原理 整體教育的基本原理 攝像模組的基本原理 組合數學基本原理與微分學鏈式法則共性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12] 張國慶.標準學[EB/OL].(2011-07-08)[2013-08-30]..

[13] 張國慶.林業標準學[EB/OL].(2011-02-20)[2013-08-30]..

[14] 張國慶.生態論概述[EB/OL].(2012-04-13)[2013-08-30]..

[15] 張國慶.系統學概論[EB/OL].(2013-03-27)[2013-08-30]..

[16] 張國慶.論社會化[EB/OL].(2008-03-30)[2013-08-30]..

[18] 張國慶.客貨站應集中到郊區——以武漢為例[EB/OL].(2011-10-02)[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