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品質好的原因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作物品質好的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優良品種 高產 農作物
[中圖分類號] S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0-0055-01\
為了讓農作物獲得高產,人們從澆水、施肥、除草、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個方面為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但這些畢竟都是外因,農作物生長的好壞,產量的高低,除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外,其本身性狀是否優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矮稈品種抗倒伏,耐水,耐肥,可以獲得高產穩產;而稈高莖軟的品種,水肥一大就引起倒伏而減產。又如,在病害流行的時候,抗病品種可抵抗病菌侵染而保證穩產,并因節省用藥而降低生產成本,而感病品種則會因得病而減產。上述事例說明,農作物品種的優劣是否穩產、豐產并充分利用環境條件的決定因素,是內因。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優良品種比一般品種能獲得更多的收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糧食、蔬菜、果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農作物品質的改善,也只有通過培養的品種才能實現。農民群眾在實踐中認識了良種的巨大作用,只有正確地選擇與合理利用良種,才能保證農作物的高產、穩產和優質。
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現在已被人們認識,選用良種是廣大農民的迫切愿望,但什么樣的品種是優良品種呢?應該怎樣選用優良品種?農民群眾在實踐過程中往往認識不同,你喜歡這樣的,他喜歡這樣的。同一個地方會出現種植許多個品種的現象,有的品種引進只種一兩年就不理想了,被淘汰再去引進新品種,這樣常常使產量不穩定,而且還會導致品種混雜。選用良種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用良種首先要注意地區性
良種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它對相應的環境條件表現出適應性,有些品種適應范圍比較大,有的比較小。因此,選用良種一定要看在當地能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和成熟。良種所適應的地區,通常稱為生態區域,把良種從適應的地區拿到另一個生態區域去種植,它所需要的環境條件變了,這個品種的優良特性就表現不出來或表現得不如在原地區那樣好,造成良種不良。因此,選用良種首先要看這個品種來自哪個地方,是否能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條件。一般來說,從相同的生態地區之間相互引種容易成功。
二、選用良種要看它的豐產性、穩產性和優質性
人們種植新品種是希望它比原有品種產量高、品質好,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近幾年來,我國主要農作物品種已經有過幾次大的更換,如雜交水稻的推廣,平均每畝增產糧食80千克以上;矮稈抗病的優良小麥品種的推廣,使小麥的產量已提高到每畝500千克以上。許多地方培育出的抗病、抗蟲、抗倒伏的良種,控制了病蟲害的流行,降低了成本,使農作物既高產又穩產。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選用品種時,在高產穩產的前提下,還應注意對優質品種的選擇。
三、選用良種要與良法相結合
良種的優劣,主要是由良種的基因決定的,但和環境的好壞也有密切的關系。例如,一個高產品種,往往需要供給較多的肥料和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良好,產量高,這就要求為它提供外部所需要的條件,使它的增產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高產的目標才能實現。作為優良品種的使用者,通過種植觀察,摸清品種的特性,是用好品種的基礎。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良種良法相結合”。一個品種既需要有適應環境的優良特性,又需要有讓性狀充分表現的良好條件,才能獲得高產。
生產上用的良種,往往種植幾年就失去了原有的整齊性、豐產性,表現出生長不整齊、成熟不一致,最終造成產量下降,利用價值降低,農業生產上稱之為混雜退化。良種不良,是困擾種子工作的一大難題,要想良種優質,應防止機械混雜,各地區應創造條件把種子脫粒、晾曬放在專門的場院進行,拌種、播種使用的工具要清理干凈。此外,農民在引種時要按照引種規律有計劃地科學引種,盡可能在較大范圍內種植一個品種,這樣既有利天防止機械混雜,同時也就有效的防止了生物學混雜。
對于容易發生天然雜交的作物,如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在繁種和制種時,要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防串花。對天因抗病性喪失等原因退化減產的品種,則要進行更換,用新的抗病良種及時替代感病品種。
生產上提倡農民建立種子田,專門進行良種繁育,以使良種持久的發揮其增產作用。
參考文獻
[1]孫衛波.良種選擇與種子處理技術.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
篇2
1生物技術的重要作用
我國人口較多,對于糧食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最近幾年,我國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同時,將其逐步應用到農業種植上,增加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進一步緩解了國內糧食不足的局面。生物技術具有所需資金較少、生產周期短、利潤較高等特點;同時,可充分利用周邊物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持環境的整潔。運用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農民收入,使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
2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實例
利用生物技術,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來養活更多的人口。過去,很多地區的單位面積產量比較低,限制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袁隆平提出的雜交水稻學說通過多年的實踐攻關,終于試驗成功并在在農業種植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通過生物技術的優勢,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使人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現階段,人們已經認識到健康食品的重要性,而在飲食方面也對產品有了一定標準,通過先進的生物技術,使糧食的產量得到提高。例如,基因技術是利用不同基因之間的特性進行有效結合所產生的新型產品,運用生物技術增加了植物內部的有機成分,提高了農作物的免疫性,增加了產量。
2.1生物農藥的優勢和特點
在農作物中應用生物類農藥過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影響,尤其是病蟲害的危害傳統農藥大多數是利用生物組織制造出相應產品,農藥的組成部分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會進一步增加傳統農藥價格成本。傳統化學農藥使用頻率較高,不但降低了農產品的產量,還破壞了周圍環境,而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又稱天然農藥,系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藥和殺蟲農藥的作用。生物農藥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經過基因修飾的藥劑,與常規農藥的區別在于其獨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劑量和靶標種類的專一性。與傳統農藥相比,生物農藥的種類非常多,價格低,農民選擇范圍比較廣,且在使用過程中,對農作物或者環境都起到了有效保護作用。
2.2結合生物自身特點和生物技術進行結合
利用生物技術降低農作物的抗病性的概率進而提高其免疫性。目前,我國在應用生物技術的過程中,只有非常少的農作物品種產量得到了明顯提高,大多數農作物的產量依然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針對不同物種研究的抗病變藥物的能力有限,大大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要想大力提高我國農作物的產量,就需要將先進的生物技術更全面的融入到生物藥劑中,解決目前存在植物中的問題。例如,馬鈴薯自身產生的一種蛋白物質可以消滅抗科倫那多甲蟲植物自身的傷害,因此,可以考慮通過其自身特性去長時間進行防蟲,減少傳統農藥的使用次數,提高農作物的免疫性,降低農藥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目前,利用生物技術增加農作物的抗金屬特性是工業經濟比重逐漸增大的原因,但是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金屬,需要金屬體現其發展進程,因此對金屬的使用范圍或者種類會逐漸增多,在人們生活的周圍會產生很多金屬小顆粒,最終導致金屬小顆粒無時無刻不圍繞在身邊,而一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屬由于具有優良的金屬特性得使用,其散發的金屬顆粒很可能會被植物大量吸收,導致周圍很多農作物產品中都會附著這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屬元素,植物中的有毒元素會滲入到植物有機成分中會給食用者的身體或者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周圍的土壤中也會蘊含非常多對人體具有很大危害作用的有毒元素,利用被污染的土壤去培養大量的農作物,最終會導致大量農作物被污染。這時,可以通過生物技術的優勢,提高農作物的免疫性,減少植株被有毒金屬因素的污染概率。此外,大多數含有重金屬有毒元素的土壤,通過生物技術進行改良后得到的農作物能夠進行循環使用,最終將有毒元素逐步進行排除。
3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前景
光合作用主要是指利用植物對于光源的使用來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從生物技術角度來講,就需要對光合作用的機理或者使用范圍等特性進行全面研究,通過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對于農作物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業領域,大多數時候使用傳統化肥雖然能起到一定的養料功能,但也會對農作物甚至是周圍的土壤有著一定的傷害或者污染,因此通過生物技術制造的氮肥是對農作物或者周圍土壤沒有危害作用的高效肥料。目前,很多地區都大量使用此化肥,然而傳統的氮肥主要組成成分都是具有一定危害的化學肥料,不僅會傷害土壤,還會傷害農作物本身,進而對人體產生危害。通過生物技術對農作物進行生物固氮,提高了氮的應用范圍,大大降低了氮肥的成本。
4重視對農業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最近幾年,農作物和生物技術的有效結合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和充分實踐,很多農民不了解生物技術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政府對其進行相應宣傳。一是要改變一些宣傳方式盡可能多的豐富宣傳方法;二是重點強調農作物和生物技術結合的重要性,若兩者的結合方式被全面的推廣甚至大范圍應用后,一定會將成為在農業領域進行的又一次農業革命,同時也會帶領農業生產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政府需要加大對農作物和生物技術的支持,對其重要性進行大力宣傳。
5結語
篇3
關鍵詞種植業結構;調整策略;效益;四川道孚
隨著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道孚縣的農作物播種面積逐處減少。據統計,今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 485.27hm2,糧食面積3 208.67hm2,其中青稞1 486.67hm2,小麥940.27hm2,豆薯類780.87hm2,油菜111.87hm2,蔬菜47.07hm2,青飼料100.93hm2,農作物播種面積比2006年減少574.27hm2,比2005年減少1 208.2hm2。
1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
1.1耕作粗放,科技含量低
歷年來,受傳統種植習慣和宗教觀念的影響,廣大農民不愿意按農牧局依靠土溫、氣溫科學確定的播種期播種,而依靠大喇嘛占卜確定,害怕殺生害命,導致我縣農作物產量低下和品質低。
1.2農作物布局不合理
道孚縣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給各種農作物生長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環境,由于品種單一,重茬連作現象嚴重,造成病蟲害發生嚴重,使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1.3土壤肥力低下
道孚縣大部分土壤是貧氮缺磷,農民有機肥料投入不足,常常是白地下種,從而使農作物生長受到抑制,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1.4農田水利設施差,抵御災害的能力低
道孚縣是“三高一低”農牧業縣,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 208.67hm2,可灌面積僅1 866.7hm2,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1.3%,受自然環境的約束和農田水利設施跟不上,從而影響了農作物產量的提高。
1.5農產品品質、價格低,市場不穩定
農產品品質差,價格低,嚴重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立體農業,解決農民溫飽,穩定產品價格,促進農業增收。
2調整種植業結構的可靠性
我縣農牧局借鑒外地經驗,組織精干技術力量,在我縣部分地區近幾年進行了初步實踐。實踐證明,通過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的立體農業,創造“名、特、優、新、缺”農產品,是發展農業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的主要途徑。據調查,道孚縣尼措區鮮水鎮,20世紀80年代前,蔬菜作物少而缺,更無經濟作物,糧食產量1 050kg/hm2,農民的溫飽得不到解決,而20世紀90年代期間,隨著科學的發展,對外開放的春風改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由單一的種植方式向多種種植方式發展,由粗放的耕作逐漸向集約型的耕作轉變,經濟作物從無到有,蔬菜由原來“三大名菜”發展為10~20種特色品種蔬菜,不僅保證了我縣蔬菜的自給自足,而且還在周邊鄰縣占有一定的市場,現有蔬菜基地33.3hm2,地膜蔬菜8.13hm2,蔬菜平均純收入7.332萬元/hm2。
近幾年,蔬菜由10~20種花色品種又變為30~40種蔬菜,由原來的地膜蔬菜逐漸變成溫室小拱棚、溫室大拱棚,面積達3.33hm2,純收入達13.65萬元/hm2,比90年代的蔬菜增收4.515萬元/hm2,它不僅把一季變為多季,提高蔬菜的復種指數,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糧食作物則以區域布局為主,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淘汰退化的劣質品種,并實行輪作倒茬,用養結合,使土壤肥力協調,創造出“名、特、新、優、缺”的優良品種。據統計,尼措區90年代的冬麥,產量達5 250~6 000kg/hm2,而90年代前,產量僅達3 000kg/hm2,其原因在于對土地未進行輪作倒茬,用養不協調,品種未進行提純復壯等因素而引起的。2000年以來,抓住西部開發的契機,加大了科技宣傳力度,解放了農民的思想,春麥產量又有所上升,現產量達3 750kg/hm2,與未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相比,增產750kg/hm2,增收2 100元/hm2。
3調整種植業結構策略
3.1調整種植業結構的原則
調整種植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支撐,以農產品為中心,以增收為目的。
3.1.1適應市場,追求效益。種植農作物,既要研究當地市場,又要考慮未來的潛在市場,調整種植業結構,必須以經濟效益為優先,還要兼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3.1.2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追趕時髦,把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如:麻孜鄉的大蒜,經國家檢驗為無公害農產品,應針對這一優勢,將它做大做強,找好銷路,與龍頭企業掛鉤,搞好生產、加工、銷售,強力推出大蒜“特色無公害農產品”,充分發揮其品牌效應,而鮮水鎮則應以發展優質蔬菜、水果為主,不僅可滿足市場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還因交通便利,銷路較好,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1.3依靠科技,提質降耗。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節約成本,才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
3.1.4調改結合,穩步推進。調整農業結構,改良品種,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改進栽培技術,改善生態環境,即“一改帶五改”,是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必須整體推進、相互結合。
3.1.5農民自愿,政策鼓勵原則。農民是調整農業結構的主體,必須要讓農民在優惠政策鼓勵下積極參與,讓他們從中獲得比以往更大的收益。因此,調整種植業結構必須增產、增效兩者兼顧。
3.2調整種植業結構的重要策略
調整種植業結構的目標是使我縣的種植業結構日趨合理,充分發揮土壤潛力,增產、增收,開創特色農業,創造出“名、特、優、新、缺”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
3.2.1優化品質結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優良品種,調減和淘汰劣質品種。我縣的農作物品種多,但從麥類作物上來說,良種也僅有2~3個,趕不上市場的需求。為此,當前應抓一批優良品種,如9504、內江2938等麥類春性品種,提高種子質量,選出適宜我縣的優良品種。
3.2.2優化作物結構,搞好輪作倒茬。作物結構單一,耕作粗放,長期的連作,使土壤肥力嚴重下降;病蟲害經常發生,產量逐年降低,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因此,優化作物結構,調整作物布局,搞好輪作倒茬勢在必行。如:鮮水鎮和瓦日片區應采用豆薯類(豌豆、胡豆、洋芋等)――小麥(青稞)――經濟作物(油菜或蔬菜類)輪作,而八美、協德片區采用豆薯類――青稞――綠肥(休閑)或油菜輪作。雖然麥類作物屬耗地作物,消耗了土壤大量的有用養分,但通過1~2a種植豆類、綠肥等養地作物,利用其根腐菌可基本恢復土壤有效氮的供應,還可改善土壤環境,再加上施肥補充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可以使耕地達到“用養”結合的目的,不僅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利用率,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使農民群眾從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2.3搞好間作、套作,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充分發揮耕地潛能。我縣雖為一年一熟區,但光、熱資源滿足一茬作物生長卓卓有余,特別是扎壩、瓦日兩區,光、熱資源尤為豐富,一季作物成熟后,還可余2個月左右耕地純粹在空閑著,1年只種一茬作物就白白浪費了2個月光陰和土地資源。雖然我縣人均占有耕地資源較為豐富,可達1 533.41m2,但這樣白白浪費掉實在可惜。因此,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應搞好間、套作早熟作物,提高土壤復種指數,不僅可充分發揮土壤潛能,利用光、熱資源,還可增產、增效,為農民群眾增加收益。
3.2.4建優質基地,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在溫飽問題解決的前提下,該如何適應市場,發展第二、第三產業。首先,要具備先進的科技知識,抓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規模,走“基地――規模――檔次”的路子,使基地成為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的樣板,起到以點帶面、輻射市場的作用。然后,抓一批運輸專業大戶,成立農產品產、銷市場和綜合的農貨市場,提高農產品質量,把過剩的優質農產品通過第二、第三產業消化,建立龍頭企業,走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實現農產品更大的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3.2.5合理調整區域布局,種植優質農作物。不同地區,環境條件適宜于不同的作物生長。要合理地調整作物布局,種植優質糧食(青稞、小麥、洋芋等)、優質水果(蘋果、葡萄)、優質蔬菜(大蔥、大蒜)、優質經濟作物(油菜、青豌等);發展商品生產,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讓農民從中受益,自愿參與。
3.3調整種植業結構的途徑
根據自身的條件,調整種植業結構,達到耕地“用養”結合,“糧、經、飼”協調發展,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創造出“名、特、優、新、缺”品種,把粗放、傳統農業轉變為集約型農業才是種植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篇4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作業;農藝;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1-0193-01
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已大幅提高,除一些山區農村以及少部分落后地區外,農業機械化已在全國大部分農村普及。農村勞動力得到了解放,農業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明顯提高,在徹底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之后,農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農業生產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在進一步要求加大農業投入和繼續實施新的農業技術措施外,對農業機械化的耕作模式和作業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以機械作業代替人畜作業,更要把機械化作業和農藝緊密結合,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的效能,最大限度的通過農業機械化實施農業技術措施,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和糧食產量。結合安徽省及明光地區的實際情況,通過成功實踐,筆者認為農業機械化作業與農藝結合的形式應在以下方面進行。
1利用機械化進行秸稈還田,提高土地有機質含量
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化學肥料的使用量越來越大。目前,農村及農場大部分土地的有機質含量都在不斷減少。主要原因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同時,沒有適量施用一些有機肥;其次年年焚燒糧食秸稈,造成土地有機質流失。因此,在很少有農家肥施用的今天,利用機械化作業進行秸稈還田,是增加土地有機質含量的最好辦法。具體措施是:在收割機上加裝秸稈粉碎裝置,收獲糧食的同時,把秸稈充分切割粉碎,收割后用機耕犁深翻掩埋(大豆等秸稈較少的作物收割后,也可用旋耕耙旋翻),連續實施幾年即可有效提高土地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實行秸稈還田作業,要求機械動力大,農機具配套。目前安徽省只有農墾系統的國有農場普遍實行,大部分農村使用的還都是中小型農機具,沒有能力進行秸稈還田機械作業,這也是國有農場的糧食生產水平明顯高于農村的部分原因。因此,農村也應不斷向中大型農業機械化方向發展,才能不斷適應農業生產以及農業技術措施的需要。
2結合農藝要求,適時進行深耕深松
農藝要求土地深耕細作,土壤疏松。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旋耕機的普遍使用,致使四鏵犁、五鏵犁等中大型耕翻農機具大部分閑置或報廢(包括安徽省國有農場)。旋耕機的年年使用,使得土地的耕作層越來越淺,土壤板結,造成農作物根系較淺,土壤的透水透氣性較差,防病抗病能力減弱。但過去年年進行深耕,往往造成農作物抓苗難等問題。為了適應農藝的要求,通過農業技術理論指導及多年實踐證明,適時對土地進行深耕深松,能避免土壤板結,提高農作物防病抗病及抗旱耐澇能力。深耕深松時期一般在每年的秋收后秋種前進行,當秋收一結束,在土壤墑情較好的情況下,適時進行深耕深松。深耕深松后,要立即進行整墑保墑。否則,跑墑后再來整墑,會造成犁伐板結成塊,如果沒有雨水或不進行澆灌,將影響秋種。具體方法是:用大馬力拖拉機(73.5KW以上)配套五鏵犁或全方位深松犁進行土壤深耕或深松后(深耕深度一般為28~35cm,深松深度一般為35~50cm),再用旋耕機等農機具及時進行整墑保墑,待到適播期再進行播種。深耕深松的間隔時間要根據土壤狀況,一般3年進行1次,其余2年進行旋耕比較適宜。年年深耕深松,費用較大,也沒有必要。深耕深松的目的都是加深土地耕作層,改善土壤狀況。但兩者相比,深松的效果比深耕更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采用深松。
3機械中耕除草,提高田管質量
中耕除草,是農作物田間管理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大豆等夏季作物,因為生長期氣溫高,雨水多,雜草生長旺盛,除草工作費時費力。如果是種植面積較小的農村,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鋤子鋤草,效果較好。而大面積種植的國有農場以及部分農村種田大戶,除草工作就難以用鋤頭解決。
近年來,為解決大面積農作物的除草問題,各種農作物的除草劑得到了廣泛應用,省時省力,工效明顯。其缺陷是,噴灑除草劑雖然能夠清除或控制雜草生長,但不能起到中耕作用,也就是不能疏松土壤,解決土壤板結問題。使用中耕機械進行中耕作業,就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使用機械播種或人工進行條播的地塊,把中耕機鋤齒間距調整到與機播或條播的行距基本一致,在初苗期使用中型或小型拖拉機帶動中耕機進行中耕作業,既能極大的提高工效,又能起到中耕除草的雙重作用;同時既解決了除草問題,又得到了疏松土壤的效果。如果再結合噴灑除草劑,機械中耕的效果會更加明顯。當然,機械中耕作業受到條件的限制,例如水稻田塊、人工撒播的田塊以及作物苗情較高的田塊等不能進行機械中耕作業。最適宜的就是實行機械化播種的大面積田塊的旱季作物。因此,最適宜推廣的地區就是便于機械化作業的包括安徽省淮北地區在內的北方平原地區。
4機械化噴灑農藥,有效防治病蟲害
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是農業生產管理的基本環節,也是農藝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為了防治病蟲害,噴灑農藥使
篇5
關鍵詞:大豆;提高產量;種植技術
1 精選良種
在種子的選擇上要做到精選良種,盡量選擇高油、高蛋白豆種,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種子的純度、凈度,提高出芽率。除此之外還需做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選種,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良種。
2 土壤和耕作方法的選擇
大豆作物植株的根系比較發達,所以相比于其他的農作物,大豆對于土壤的要求其實并不是很高。在選擇土壤時,應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條件優越的土壤。對于土壤的肥沃度,掌握在中等即可,最好種植土壤富含一些有機質或者是鈣質之類的成分;另外,保持水分能力較強的土壤更利于大豆作物在發芽和開花階段的生長。大豆植株在生長過程中,會將自身的根系深深地扎進土壤中,并能夠廣泛地吸收周圍土壤的養分,因此,采用深耕法是最適宜的,不但作物吸收了更深層土壤的營養,作物在土壤以上的部分也能有良好的發育情況和長勢。需要注意的是,作物的根系與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松緊空間,其原因是采用深耕法對作物施肥時,肥料需要一定的空間和分解過程,只有適宜的根系空間才能使大豆作物增產的效果顯著。大豆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以考慮對植株進行定時的翻耕和對生長地進行較為細致的整理與種植規劃。良好的耕種方法,不但給作物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也為后期清除雜草、防治消滅病蟲害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力。
3 做好施肥工作
有句諺語說得好:“禾好豆好,豆好母肥。”說的就是施肥對農作物收成的促進作用。“禾根豆”對土壤往往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基肥對其作用往往不大。采用翻耕方法播種的,基肥便必不可少,可選擇大劑量的蓋種,肥料可以選擇鈣肥磷肥與土雜肥混合攪拌。當大豆作物生長到開花環節時,應對其進行追肥。具體數量每畝施尿素約為5kg。大豆作物生長到結莢期時,為了使長出的植株能夠顆粒飽滿、均勻,可以將過磷酸鈣和鉬酸銨液混合使用,將配置好的肥料液體集中噴灑于作物葉子上即可。
4 做好播種工作
4.1 選對播種期 大豆作物最終生長出的谷粒品質和總產量與大豆播種期的選擇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種植早春大豆作物時,應將種植深度定在5~10 cm,作物的播種溫度環境以8 %~10 % 為最佳,當作物生長到發芽階段時,植株對土壤水分的要求則會比較高,種植作物的土壤含水量應達到20 %。依據全國各地區的具體環境情況,個別地區春季溫度偏高,地表和土壤的溫度達到可以種植大豆的標準,則可以進行提前播種,地溫較低的其他地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延緩大豆播種期。一般認為,提前播種大都發生在陽坡地形和較為晚熟的大豆品種,反之,洼地和中早熟大豆品種則應選擇推遲播期或晚播。
4.2 選對播種方法 我國比較普遍采取的大豆種植方法是等距點作物播種法。無論采取的是單顆粒下種還是雙顆粒下種,植株之間都要有等距離的間隔和植株密度。作物間按照一定的等距離排列,給每棵作物足夠的生長空間,可以保證每棵植株的顆粒充分生長、均勻飽滿,以達到豐產的效果。
5 做好密植工作
作物的種植密度同樣對作物的生長和最終產量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它協調著每一棵植株和作物總體之間的關系。作物具體種植的密度的確定應視各地區地塊的情況和大豆品種的優良而定。相同的大豆作物品種,若是生長地區溫度較低,地表和地塊情況不是十分理想,適宜稀疏種植,例如大部分洼地、澇地和涼地。作物的生長環境若是溫度較高,氣候干燥,則應選擇密集種植方法。一般每畝植株數量已確定的情況下,應盡量實施均勻種植,盡量避免作物雙株的情況發生。當作物的種植行距確定后,根據植株數量的多少,就可以制定植株間的等距了。
6 做好除草和防治病蟲害工作
大豆作物在生長的中后期,進行一次徹底的除草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雜草的大量生長,不但吸收了土壤和肥料預留給作物的水分和養料,還影響著大豆作物的后期生育能力和生長條件。通常當大豆作物開始結莢時,是雜草幼苗和草籽開始生長的旺盛階段,這時是進行除草、治理的最佳時期。
篇6
1食品安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
“民以食為天”,可見“食”是百姓最重要的生活內容,解決好吃的問題,民生問題就有一個穩定的基礎。但現在土地中含有大量化肥、高毒農藥,生產的農作物化肥及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使大家對在食品的選擇上產生了恐懼,不惜花重金購買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等。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經濟和生態和諧發展的重要性。
2 化肥過量施用導致的環境問題
現在農戶普遍反應,大部分土地土質變硬、地塊板結,不多上化肥莊稼就不長,但多上化肥不僅增加成本,還會導致土地板結更加嚴重,產生惡性循環。上世紀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戶,農戶為了增加產量、方便生產,化肥超量施用致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長速度加快,有機物含量變低,富有有機物的秸稈和農家肥還田率低;致使土地板結,農產品產量下降,而產量越是下降。農民就會加大化肥使用量,久而久之不僅降低作物品質和產量,而且還導致肥害、藥害、水污染等環境問題。
3 實現由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轉變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先進的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是通過合理的運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將農、林、牧、副、漁有效的綜合在一起的大農業。為更好的發展生態農業,農業部門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發傳單、舉辦培訓班、科技示范戶帶動農戶等方式,宣傳測土配方施肥,通過信息平臺和衛星定位將土地的成分和施肥方法發送到農戶手機上,讓農戶在了解土壤成分后再合理施用化肥,防止土地板結,改善土壤結構,增加產量。有效的解決投入生產資料多而效益卻減少的惡性循環,逐漸實現由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4 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近年來,東北大氣污染嚴重,秸稈焚燒是秋季出現重度煙霾天氣重要原因之一。將秸稈有效的利用是解決霧霾問題的關鍵,運用秸稈青貯圈養牛羊,牛羊糞作為原料,利用沼氣池將牛羊糞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沼氣用來取暖、做飯、照明,有機肥回田,增加有機肥利用率,這樣逐漸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減輕對環境的破壞,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是生態農業發展的最終目的。
5 發展生態食物鏈模式
生態農業在上世紀80年代被人們所認知,例如將水稻種植和鯉魚養殖、田鴨養殖相結合,稻田不需施肥、打藥、除草,鯉魚不需喂食,只吃稻花和小蟲,田鴨吃草降低養殖成本,產的鴨糞直接用來肥田,這樣的稻米、鯉魚、田鴨是人們追求的綠色食品,不僅味道好,而且健康,一舉三得。稻田越養越肥,節省農資投入,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態食物鏈,這個食物鏈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篇7
1.1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1.1.1科學技術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產品質量隨著育種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作物品種。例如,短枝型紅富士蘋果,這種蘋果不僅品質好,而且產量也高;雙低雜交油菜,這種油菜的出油率比普通油菜高,而且使用這種油菜炸出來的油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益;小麥、玉米等幾乎所有的作物新品種都大大提高了產品產量,而且產品的質量也比原始品種更加優良,自從我國育成雜交水稻后,1976~1992年水稻累計增產2000億千克,這一成功,為解決世界范圍的饑餓與貧窮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基因轉移和重組等生物技術,已經培育出了一批超級稻、優質專用玉米、專用小麥、抗蟲棉等轉基因優良作物新品種,這些物種中許多已廣泛推廣到實際種植中,并獲得不錯的效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1.1.2科學技術延長了作物的生長周期由于季節的原因,有些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有限,而科學技術卻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應用地膜覆蓋技術使得季節性產品能夠在一年四季種植,農民的收入不用受季節的影響,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溫室大棚種植技術的應用,解決了農產品受季節影響的問題,氣候環境可以人為地改變,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產值以及質量。
1.2帶來環境的改變
1.2.1面源污染加重由于人們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學試劑,造成了環境和土壤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的自身自然功能會失調,土質會惡化,植物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還會將有害物質聚集在植物體內,這些有害物質最終會被人攝入體內,從而危害人體健康;污染物還能夠隨著水土流失擴散到水體中,加劇環境污染,這不僅會阻礙農業發展,也會對人類的安全造成威脅。為了追求產量而使用大量農藥化肥等,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這是我國農副產品在歐美市場總是遭遇技術壁壘的一個重要因素。
1.2.2過度灌溉引起土地次生鹽漬化農業灌溉用水也隨著農業的發展而增加,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還會引起農田的次生鹽漬化,減少耕地面積,加劇生態危機。我國華北地區由于大量開采地下水進行農業灌溉,造成地下漏斗,使地平面不斷降低,此外,由于大量建造渠道、水庫、涵閘,造成周邊地區的土地鹽漬化或產生新的地質災害,人們已經開始關注這些問題。
2對科學技術在農業種植應用中趨利避害的思考
2.1鼓勵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農業種植水平雖然科學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但是科學技術對農業種植帶來的正面效應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國應當鼓勵支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農業種植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鼓勵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農業種植水平。首先,鼓勵科學家們進行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研究,對于有研究成果的科學家,給予比其它研究領域更高的獎勵。其次,鼓勵農民應用科學技術,農民購買機械化設備時,國家應給予補貼。新的科技產品出現時,應先退出一部分使用品,供農民使用,以便進行科技產品的推廣。
2.2出臺更加完善的技術應用標準詹頌生提出我們應當深刻認識高科技的價值,出臺高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規。對新技術進行全面評估,在肯定科學技術帶來的積極利益同時,也要對其負面效益進行重點評價,以保證科學技術能夠安全地應用到農業種植中。通過有效的法律、制度來監控科技在農業種植中的使用。當前我國消費者對農業新產品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大部分人對農業新產品的認知還停留在產品的口味色澤等表面現象,并不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環境和產品營養,因此,加強對農業新產品的質量監測不僅規范了生產者,也保護了消費者。
篇8
根據我鎮這幾年的實踐證明,在目前條件下,由于搶季節原因,機械化還田是秸稈,特別是麥秸稈處理高效、可行的出路,是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難題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土壤地力、減少肥料施用量、為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提供保障。
一、麥秸稈還田特點
1、還田作用顯著。
秸稈還田可以改善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秸稈還田的增產機理主要表現在三個主面:養分效應、改土效應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效應。
養分效應指:作物秸稈的主要成分纖維素和是半纖維素。此外,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木質素、少量的蛋白質及灰分。因作物種類不同,作物秸稈養分不同,除氮、磷、鉀外,秸稈中還含有硅、鋅、硼、鐵、鈣、硫、錳、鎂等元素,其總量達30多種。把秸稈歸還于土壤,這些營養元素就可供下一季作物再度吸收利用,從而實現這些元素在土壤、作物間的良性循環。
改土效應指:實行秸稈還田后,隨著有機質進入土壤,逐步分解礦化,部分殘留于土壤中形成穩定的腐殖質,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秸稈還田后土壤疏松,易耕作,秸稈還田有良好的改土作用。
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效應指:保墑和調控田間溫濕度,秸稈覆蓋地面,干旱期減少了土壤水分的地面蒸發量,保持了耕層蓄水量;雨季緩沖了大雨對土壤的侵蝕,減少了地面徑流,增加了耕層蓄水量。覆蓋秸稈隔離了陽光對土壤的直射,對土體與地表溫熱的交換起了調劑作用,但覆蓋后會使地溫有所降低,因此如何適量覆蓋秸稈,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2、動力消耗增加。高性能收割機使用秸稈切碎噴灑裝置進行收割,秸稈還田機還田作業,消耗動力增加,作業效率會有所降低,相應會增加作業成本。
3、作業茬口偏緊。麥收后茬種植作物品種以水稻為主,夏收夏種作業時間短、作業茬口緊、作業量大,若不及時還田、或者使秸稈離田,農戶急時,又會采取焚燒,必須要求在短時間內大面積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
4、作業標準要高。隨著水稻機插秧面積的擴大,埋茬要求增高,三麥留茬高度、秸稈的拋撒均勻度和切碎長度要求增加。秸稈與土壤的不均勻混合會導致田間秸稈架空現象,影響秧苗根系發展,勢必要求秸稈與土壤充分渾拌,達到理想土草比,正常控制在10:1左右。
二、從收割入手
麥秸稈機械化還田集成機插秧技術要從收割的第一關即聯合收割機的選用上進行把關,在留茬高度、粉碎程度等方面要達到機械還田的要求,否則將會給后續還田和機插流程帶來困難。一般聯合收割機收獲小麥,脫粒清選后的秸稈成紊亂狀條堆在田塊中,不利于后續的農機作業。因此,必須堅持選用帶有秸稈切碎拋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去除人工在田間鋪均麥秸稈的環節,以方便后續的秸稈還田和播種作業,同時秸稈切碎后,應小于10cm。一般聯合收割機割茬在30cm左右,秸稈還田作業后,整體效果并不能充分利于下道環節作物種植,因此,留茬高度要求小于15cm。
三、秸稈還田技術流程
根據省級地方標準,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時應該嚴格按照《秸稈還田機械操作規程》、《小麥秸稈粉碎還田機旱地作業質量》等六項省級地方標準作業,結合機具配置情況、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種植特點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因地制宜選用秸稈還田技術路線,科學制定適合本地區麥秸稈還田的作業技術措施。
1 水耕水整秸稈還田作業技術路線
聯合收割機適當留茬收獲小麥、麥秸稈切碎勻拋施基肥(增施氮肥)放水泡田水田秸稈還田機耕整地(秸稈還田機作業深度≥15cm)水稻機插秧。
秸稈還田推薦采用水田埋茬耕整機。
2 旱耕水整秸稈還田作業技術路線
聯合收割機適當留茬收獲小麥、麥秸稈切碎勻拋施基肥(增施氮肥)秸稈還田機旱作滅茬還田(秸稈還田機作業深度≥15cm)放水泡田平田整地水稻機插秧。
秸稈還田采用反轉滅茬旋耕機、埋茬耕整機。
四、后期技術要點
秸稈還田土壤具有前期吸氮、后期增氮的特點,管理時應該注意:適度調高前期施肥比例,增加蘗肥的用量,以緩解麥草腐爛耗氮矛盾。應該根據基:蘗:穗肥比為4:2:4施肥。秸稈還田后水稻生長發育特性為前期生長緩慢、中期生長加快、后期生長活力增強。為此要采取合理肥水運籌措施,優化還田后機插秧的群體質量。
1、還田后迅速調氮增肥。
2、加強水分管理,及時灌水,利于秸稈吸水分解。
篇9
關鍵詞:農業;美學;農業美學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aimstoseek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culturalcharacteroffarmingcrops.Asadirectdialoguebetweenmenandnature,oneoftheprimary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isitssenseofvitality,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isinessenceanindustryofdevelopinglife.Asthemostartisticofhumanlimbsactivities,agriculturalworkshowsthegreatestagreementbetweenfunctionalityandaestheticalityofasceneryjointlycontributedbymenandnature.Aesthetically,itis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artificialbeauty.Thus,agriculturalsceneryisanartoflandinasense.
KeyWords:agriculture;aesthetics;agriculturalaesthetics
自有人類以來,農業就是人類的命脈所在。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來自農業。人類一直將農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別的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從來都是站在物質功利的立場上的。人們最為關心的是如何多生產糧食,多生產棉花,多生產豬羊,多生產水果……總之是如何讓農業最充分地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的需要與工業生產的需要。人們實在很少考慮到農業還是我們的一份豐富的精神營養,農業中還有美學的存在。
20世紀末,農業進入美學家的視野。“農業美學”成為新的美學話題。這是工業社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后理論家們提出的重要對策。而在實際上,在西方先進國家,農業景觀的建設早已進入實踐。2001年國際環境美學第五屆會議在芬蘭召開,會議的主題即是“農業美學”。這標志著農業美學作為環境美學的分支學科正式出臺。
一、自然與文化的統一
人類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階段。人類生產活動的第一個階段是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學會了說話、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這種本領使得他們高出于動物而稱之為人。但是,原始的人類,仍然只能主要靠獵食小型的動物和采集植物為生。在這方面,原始人類與動物并沒有根本性的差別。由于人類的這種生產過于依賴大自然的資源,因此,他們不得不分成小股,過著流動的生活,當一塊地方的資源被人類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轉移到他處。據有關專家研究,在熱帶叢林或沙漠地帶,每養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則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盤。經常性的流動生活,人類的社會不可能得到完善,人類的許多重要的活動如科學活動、技術活動、文化活動也得不到發展,這于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不利。
需要是創造的動力。當人類迫于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將漁獵發展為養殖、采集發展為種植時,一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了。人類結束了純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資料的歷史,而將生存與發展的權力在相當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掌握自身命運的行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類這種最早掌握自己命運的行為體現在養殖、采集活動中,這種活動,我們稱之為農業,這就難怪英文的Culture原義為農業,而現代的“農業”一詞agriculture,又以culture為詞根。事實上,農業是文化的搖籃。人類的其他活動,包括科學技術活動、手工業活動乃至工業生產活動均是從這個搖籃中培育出來的。
從最早的動物養殖與植物種植過渡到農業革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中東,這一階段從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陸,這一階段似乎更長,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陸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農業從公元前7000年前后開始。中國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樹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時已作為了旱地作物得到種植。中東、墨西哥、中國都是最早的農業發源地。農業后來由中東傳播到歐洲。全世界除了極少數地區外,都有農業。就種植業來說,谷物是主要的種植物,現已形成三大谷類植物區:東亞和東南亞的稻米區;美洲的玉米區;歐洲、中東、北非、中亞以及中亞到印度河和黃河流域這一地帶的小麥區。[1]
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模仿自然的活動。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長的,人類通過仔細觀察,獲得了這方面的知識,于是就有意在創造一種適合水稻生長的環境,讓水稻在人工的環境中也能生長。養殖業也是如此,人類在一定的水域放養某種魚類,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魚需要什么樣的食物、水環境以及別的生存必須物的,否則,不能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講,農作物、牲畜,從本質上講,還是自然物,它們與野生的同種植物、同種動物在本質上沒有區別。
農業生產中的創造發明與工業生產的發明創造是不同的。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沒有的新的東西。但是,工業生產中的發明創造與農業生產中的發明創造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工業生產中的發明創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現存的生命事物,而農產品的創造則需依托現存的生命事物,農業生產的對象是種植物與家畜,它們都是生命物。農民可以通過培植一種優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環境,讓這些植物與動物生長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諸如雜交這種手段,創造出地球上原本沒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養殖中最為成功的產品——騾,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馬與驢的結合而已。而馬與驢,它們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結合的,人類只不過是發現了這一自然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做出了這樣的創造。工業品的創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為依托,它雖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規律,但自由多了。工業生產創造的景觀完全是人工的景觀,而農業生產創造的景觀卻在相當程度上可以匯進自然景觀,實際上,它是一種人造的自然景觀。農作物的美,其本質中具有特別明顯的自然性。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將農業看成是一種純自然的活動,因為農業畢竟是人的勞作,人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動物;為了達到人的目的,人自覺地按照農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構制一種更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人的這種目的性以及為實現這種目的而采取的種種手段,就使農業生產就明顯地具有文化的意義。
審察人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目的性,是考察農業景觀文化性的前提。眾所周知,人類的農業生產是人類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旨在獲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產活動。可以說,農業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農業為人類的其他各項活動提供必須的前提條件。比如,對于工業生產來說,農業提供原料;對于科學研究來說,它是相關的科學研究的實驗基地;而對于人類的宗教性活動來說,農業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對于政治活動來說,擁有多少農業資源是權力地位的保證。在封建社會里,所有的統治者,他的統治權力都以擁有多少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來保證;而從軍事活動來說,農業狀況如何,往往是成敗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正是因為農業的狀況如何決定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命運,因此,無論哪個時代人們都高度重視農業,處于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可以說背負著的不僅是他個人、他一家的命運,而且是社會的命運。他的活動體現的不只是他個人的意志,而且還是全體社會的意志,體現著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農業的文化性就以這樣突出的方式,顯示出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
在這里,農具的改進也許最能體現農業生產的文化性。也許就景觀的構成來說,農具不算是農業景觀中的主體,但農具先進性如何,在根本上決定農業生產的規模、農產品的數量與質量,而所有這些感性的外觀,極具視覺沖擊力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在中世紀,人們主要使用木制的農具和耕畜生產,農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每一小塊土地種植的莊稼不一樣,即使是同一種莊稼,由于各家的種植水平不一樣,莊稼長得不一樣,這樣,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地景觀就顯得斑斕而有些零亂;而在工業社會,農業生產大量使用機器,土地就有必要聯綴成一大片種植同一種莊稼,這樣,大地景觀就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農業的文化性,也體現在種植和養殖的方式改進上,為了克服氣候對農作物的決定性影響,農民通過溫室制作一種適合作物生長的小氣候。這樣,溫室中的農作物就出現一種“二律背反”的現象。從溫室內的小氣候來說,這種作物的生長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著自然規律;然而從地球這個大環境來說,它明顯地違反了自然規律。農作物的文化性與自然性在不同的層面上展示著它的合理性。
而從本質上來說,農業生產尋求的是農作物的自然性與文化性的統一,而且必須做到統一;只有兩者的統一,才能保證農業生產的豐收。雖然,在人類別的活動中尋求自然性與文化性的統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沒有哪一種活動如農業生產活動這樣的突出,這樣的明顯,這樣的重要。
二、生命與生態的統一
農業生產是人類與自然的直接的對話。也就是說,它直接面對大自然,作為植物的農作物是自然物,作為動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這與工業生產不同,工業生產是以自然物為原料重新創造的活動。比如,紡織工業,它以農業生產的成果棉花為原料織成布,這布是自然界沒有的。而作為農業生產之一的種植棉花,這棉花是從大地生出來的,它與野生棉花屬于同一類,只是它的品質更優秀罷了。又如,肉類加工業,它以牛肉或其他肉類為原料,制成灌腸,這灌腸自然界沒有。而作為養殖類的飼養食用的牛,卻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與野牛屬于同類,同樣也只是在肉質上優于野牛罷了。這一點決定了農業景觀具有工業景觀所沒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長勢喜人的莊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種清新的自然氣息、生命氣息,絕不是在工廠里看農產品加工能夠得到的。
農業作為人類對自然直接對話的活動,是在大地這張舞臺進行的,農產品幾乎一無例外地都生長或生活在大地上。農作物在田地上生長,這一點與工業生產明顯不同,工業生產總是在廠房中進行,盡管廠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業產品跟大地沒有必然的關系,將它從大地上挪開,它的性質根本沒有變化;而農業生產卻必須在大地上進行,大地對于作物、家畜來說,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間的意義,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義,離開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會死亡。這一點是與人類一致的。
生命性是農業景觀的重要特點。農業生產是一種培育生命的事業。農作物作為植物、家畜作為動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這一點,使得農業景觀的美遠勝于任何精致于工業產品的美,盡管工業產品是人類生命活動的產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許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產物,特別是高等生物——人的產物那樣奇特,但是,在總體上,生命本身的美是遠勝于任何沒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農作物、家畜它們作為生命物,與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樣充滿著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話)。作為生命物不僅生命的結構是精致與奇特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演繹著、新陳代謝著。農作物的生命節律非常清晰,循環往復,從總體上體現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體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著無窮無盡的變數。這有序中的無序、無序中的有序,極見出生命的魅力。
農業景觀不只是生命景觀,而且是人工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態景觀。作為大地景觀的農業,它與自然界匯為一體,對于人類來說,需要的也許就只是某種作物。但實際上在這片田野里生活著的遠不只是這種作物,許多非人類需要的植物、動物也在其中生長著、生活著。這是一片充滿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與人工共同開發的土地。人類收獲著人所需要的莊稼,自然收獲著符合它本性的成果。兩者有相沖突之處,但更多是統一,是兼顧,而且只有統一、兼顧,才能讓人類實現自身的愿望。農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獲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著的絕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種各樣的昆蟲、魚類、兩棲動物,還有水稻的大敵雜草。雜草長勢過好,必然影響到水稻,所以,農民總是不斷地除雜草,但實際上雜草是不可能除盡的。如果采用劇毒農藥,將雜草除盡了,水稻也許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農作物、家畜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與純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這兩者就只能協調、只能兼顧,既讓人實現目的,也讓自然實現目的。所以,必須保持良好的生態性。良好的生態性是農業景觀作為大地景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性。
三、生產與藝術的統一
人在大地上種植莊稼,也就是在大地這面巨大的畫布上作畫。這就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農業景觀是人類的一種大地藝術。說是藝術,當然是比喻,農業耕作當然含有藝術的成分,但它與藝術還是有本質的區別。藝術包括大地藝術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實際功利性。農民將作物種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勻,整齊得就像是畫家畫的一條條線,從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豐收。豐收的功利性雖是目的,卻也收獲美,美是豐收的副產物。也許就在這目的與副產物上,農業作為大地景觀與大地藝術有了區別,畫家們的大地藝術是將美作為目的的,而無豐收這一實際的物質功利存在。
農業生產作為人與大地的對話,采取的是體力勞動的形式。盡管現代農業已經大規模地使用機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擺脫體力勞動。體力勞動屬于人的肢體活動,人類的肢體活動,具有多種形態,一種是體育競技,它以體現肢體的力量、速度、靈巧的極限為目的;一種是藝術活動,主要為舞蹈,它則以表現人體的美為宗旨。體育競技與舞蹈都不直接創造物質價值,只有勞動才直接創造物質價值。各種勞動都體現為人的肢體活動,由于勞動的目的、性質不同,肢體活動的方式、活動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勞動中,惟有農業勞動,它的肢體活動是最全面、最豐富的,活動量的調節是最為多變的。人類肢體活動體現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創造力是人類精神的物化形態。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認為,它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
人類的勞動,特別是農業勞動,它本來就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由于人類天然地具有一定的節奏感,人類在從事任何肢體活動都自然而然地尋求節奏,以使肢體活動協調,體現在勞動中更是如此。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繪的地球上殘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個挖坑,一個播種,配合默契,其動作也具有一種舞蹈般的美。[2]事實上,農業勞動也只有具備一種節奏感,才能減少體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國江南農村,多人共用一輛水車,用腳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車聲中,顯示出動作的協調;而“嘩嘩”的流水,隨著葉片升起,最后變成一片小瀑布傾瀉進稻田。這種勞動的情景,類似于一場藝術表演。
與工業生產中的體力勞動相比,農業勞動的藝術性要多得多,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體活動比較豐富,也比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為背景。綠色田疇加藍天白云為襯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聲、風聲、雨聲,農業勞動就有聲有色,韻味無窮,難怪自古以來,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就特別欣賞農家樂。宋代詩人楊萬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這是一幅美好的農業勞動圖景,田夫、田婦之間、大兒與小兒之間,他們的勞動都有一種呼應性,而他們各自的肢體動作也具有一種韻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霧、清亮的水聲作為人物動作的背景,并且將人物動作融入其內,創造出了一種類似藝術表演式的美學效果。這樣一種景觀在工業生產活動是不可能出現的。
四、功能與審美的統一
農業景觀作為自然與人工共創的景觀,它自然性的一面無疑是基礎的層面,也許正是因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觀,而忽略它的獨立性。而其實,它的獨立性是重要的,這除了它具有明顯的文化性外,還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過強的功利性。由于農業主要關涉到人的食與衣,而這兩者在人類生活中無疑處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類相對來說忽視它的審美價值。這就關涉到農業景觀第二個方面的性質: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統一。
我們在討論環境美的性質時曾指出,環境美的一個重要性質就是它的功能性,這一點在農業景觀中體現得最為突出。由于農業直接關涉到人類最為基本的生存,自有農業以來,人們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對待農業景觀的問題上,收成的好壞不僅成為善惡的評價,也成為美與丑的評價。這一觀念影響至深,以至于在農業景觀的問題上,形式美幾乎不能獨立。建筑作為環境,它的審美構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歐洲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筑,繁縟的裝飾幾乎讓人忽略它實際的居住功能。然而在農業景觀中我們幾乎找不到脫離內容的形式美存在。農業景觀中當然有形式美,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創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齊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創造的,如果園中那紅色的果實與綠色的樹葉相映襯的色彩。這些如果被表現在繪畫中,它具有一種脫離內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實際的農業景觀中,它無不聯系到收成,具有強烈的功利性。20世紀興起的觀光農業,嚴格說來,不能算是農業,因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種藝術,一種大地藝術。
對于農業景觀功能性與審美性的評價,還有農業生產者與觀光者兩種不同身份的區別。對于農業生產者,他關心的是農業的收成。如果他試圖將莊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為了審美,而是為了豐收。那種合規律的、整飭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適合于作物吸收陽光、養分,能讓作物長得更好。對于農民,他對農業景觀的欣賞總是聯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沒有脫離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農業觀光者的眼中,農業景觀則具有兩重性,觀光者一方面會從作物經濟效益的立場上來看農業景觀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會從形式美的角度來看農業景觀的美。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種子商品 自然屬性 市場特性 營銷策略
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苗、芽、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種子商品是指以作為商品種子出售為目的的種子。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頒布與實施,我國農作物種子的生產經營進入市場化運行軌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如何選擇有效的營銷策略以打開銷路,占領市場,是種子企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影響種子商品營銷策略選擇的因素很多,其中種子商品自身的屬性是重要因素之一。
種子商品的自然屬性
種子具有生命特性。種子是有生命的商品,是繁衍后代的載體。一方面,其性能的好壞、質量的高低需要較長的時間借助于一定自然力的作用才能顯現,在推銷時很難看出來。另一方面,各類作物的種子在儲存保管運輸中,對溫度、濕度、水分也有特殊的要求,否則,就會失去種性,喪失使用價值。因此,無論是對種子營銷渠道的構建,還是對促銷策略的選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種子使用的短期實效性和地域限制性。種子的生命特性決定了它只有在適宜的水分、溫度等環境條件下,其內在優良性狀才能得到正常發揮和顯現。由于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氣候環境存在差異,因而對種子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時間與地域限制。錯過了播種季節,或者在不適宜的地區銷售種子,都會影響種子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在推銷時間的選擇、銷售區域的劃分上都必須考慮這一特點。
種子技術承載的密集性。種子是科技產品,具有較大的潛在價值。隨著現代生物技術與農業科學的相互融合與滲透,育成的品種無論在品質、產量、抗性等方面與傳統品種比,都有許多大的突破,為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等創造了很大的潛力,也為種子使用者提供了更大價值空間。但種子潛力的發揮和使用者價值的實現必須借助于與之配套的栽培技術、管理技術、加工工藝的共同作用。由于不同品種、不同質量的種子,其外在農藝性狀十分相似,不易區分,同時內在品質包括發芽率、純度、水分等在交易發生時并不能立即被檢測出來,因而容易導致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這一特點對種子商品的促銷方式、手段以及技術服務等提出了特殊要求。
種子商品的市場特性
需求的派生性
種子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與消費品的需求不同。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是為了直接滿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是一種直接需求,但廠商購買生產要素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直接需要,而是為了通過生產和出售產品獲得收益。因此,廠商購買生產要素的效用,取決于該生產要素增加生產的能力和消費者對其所生產產品的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農民購買種子同樣如此,他們對種子的需求關鍵取決于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以及種子的增產潛力,因為這幾方面直接決定種子的效用。在預期生產的農產品能夠全部出售的前提下,對種子效用的衡量就是它能增加多少產量及收益。這一特性直接決定種子商品的價格策略。
需求的分散性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資料,與工業生產資料的主要不同在于需求的分散性。工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者一般為幾個大的生產者客戶,市場需求相對集中,單位購買量較大。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者是千千萬萬小規模經營的農戶,市場需求極其分散。同時,農戶經營規模的狹小決定了農業生產資料單位購買量的有限性,使得種子需求總量大,但單位需求量小且高度分散,這一特點直接決定種子營銷渠道策略的選擇。
需求的價格彈性小
受耕地總量的限制,一般而言,作物的播種面積以及由此決定的種子需求量是相對穩定的,也就是說,對于特定作物,其種子需求有一個與其播種面積直接相關的臨界容量,一旦種子供應達到這一臨界點,即使種子價格下降幅度很大,也不會產生新的需求;同時,為了維持一定的播種面積,即使種子價格提高到一定程度,需求量也不會大幅度減少。
種子商品的營銷策略選擇
產品策略
提升種子的技術品位,提高種子的核心價值。作為技術產品,種子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種子的技術含量,一般而言,種子的技術含量高,其增產潛力、品質以及抗逆性就強,因而給作為種子消費者的農戶帶來的價值也就大。所以,種子公司應盡可能開發技術含量高的品種以生產質量好、價值大的種子,通過打造區別于或優于其他同類種子的特性形成競爭優勢。
開發系列化、多樣化產品。種子商品的生命特性和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性決定了對種子性能包括生育期長短、抗逆性等要求的多樣性。因此,制定產品開發策略時,應充分考慮地區間自然、經濟條件的不同。對于同一品牌同類產品,應針對不同地區自然環境、耕作制度的差異,開發出適應不同地區要求的系列化、多樣化產品,以滿足不同地區生產者的特殊需求。在內包裝上,針對大多數地區農業生產規模狹小,單位農戶用種量少的特點,采用小包裝形式,對于在新疆、東北地區銷售的種子,則可采用大包裝形式。
加強技術服務,增加種子的綜合價值。按照營銷學觀點,售后服務包括技術服務屬于產品三個層次中的擴展產品層次,其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綜合價值的大小,尤其是對于種子這一技術性產品。目前,種子技術承載的密集性與我國大多數農民科學素質低下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一狀況要求種子公司必須將技術服務當作產品的重要構成部分予以重視,通過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增加種子的綜合價值。
定價策略
種子商品的生產資料屬性與潛在價值大的特性決定種子商品不宜采用低價滲透策略,而應實施以產品價值或消費者感知價值為導向的定價策略與方法。在具體定價方法上,可采用:
購買者生產成本比例法 即以種子投入占農產品生產總投入的比例為依據制定種子價格。
國外一些大型的種子公司就采用了這種定價方法。他們一般根據歷年來農場主種植業總成本中種子投入所占比重對當年或下一年度種子投入將占農作物生產投入的比例進行預測,在此基礎上決定其種子銷售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比重降低并不一定意味著種子價格要下降。因為隨著播種方法與技術的改進,單位面積的用種量將會明顯減少。所以盡管單位土地面積的種子費用減少,但種子單價仍有上升的空間。如湖北省油菜生產,以前主要采用撒播形式,現在推廣移栽,每畝用種量由以前0.5公斤左右下降到0.1公斤,以前油菜種子的平均價格約為每0.5公斤10元,每0.067公頃耕地種子投入成本10元。現在油菜種子平均價格上漲到每0.5公斤約22元,但每0.067公頃耕地種子投入成本卻只有4元左右。
購買者獲得價值定價法 即從種子購買者使用種子所獲得的效用或價值出發進行定價。
武漢聯農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其主要產品的定價就采用這一方法。該公司目前在湖北市場上俏銷的油菜種子華雜6號,比一般品種增產20%以上,0.067公頃耕地可增加收入60元左右。也就是說,0.1公斤華雜6號油菜種子,就可為農民帶來60元左右的價值增值。聯農種業即以此為基礎對華雜6號進行定價,他們按照種子成本占農民獲得增值的10%―15%的比例確定種子價格。在種子市場競爭激烈和農戶對于種子質量以及由此決定的價值增值更加關注的時代,這種方法無疑是種子企業塑造品牌、保持顧客、促進質量提高的最好方式。而且種子商品的特點也適合采用這種方法對其進行定價。種子作為高科技產品,本身具有較大的潛在價值,為增加購買者效用提供了前提。同時,作為商品種子在市場上正式銷售的品種,一般都經過了多輪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并通過了國家和地方品種審定。在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對品種的增產效果、品質及其他特性都有嚴格的檢驗和記錄。因此,與其他商品比較,衡量種子對購買者的效用和價值的標準更具有客觀性,更為容易。
采用這一方法要注意的問題是,種子的生命特性決定其潛在效用與現實價值之間有一定差距,因此,不能將種子價格定在價格的上限即農戶感知價值或給農戶帶來的潛在價值上,而應使價格與農戶感知價值或農戶可能獲得的潛在價值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可以避免農戶期望值過高,當由于氣候、溫度、水肥等原因導致種子的實際表現與潛在效用存在差距時,對種子公司及其產品產生懷疑甚至要求索賠。
分銷策略
構建扁平化的營銷渠道體系。所謂“扁”是指渠道要盡可能短,種子流轉的環節盡可能少,“平”指零售商要盡可能多,種子終端銷售的覆蓋面盡可能廣。種子的生命特性、技術密集性以及生產資料屬性要求種子以最短的時間由生產者轉移到種子用戶手中,而且生產者與消費者要能隨時進行溝通交流,方便技術指導,因此,營銷渠道不能太長。同時種子需求的高度分散性又要求設置有更多、更廣的零售點,以方便農戶購買。
樹立渠道成員的專家形象,提供及時可靠的技術服務。種子技術的密集性對渠道成員的技術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購種農戶對專家的信賴心理也要求渠道成員具有專家形象,同時,終端消費者的眾多和分散決定種子生產者不可能對消費者一一提供技術服務,因此,渠道成員應承擔對農戶直接提供技術、信息指導的功能。生產者可通過對經銷商、零售商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技術素質使之能基本勝任技術服務職能;同時,設立區域技術專員,專門負責技術指導,為批發商和零售商從事技術服務提供知識后盾。
促銷策略
種子商品的可視性差、難檢驗等特性決定了其促銷方式和手段不可能完全照搬工業品或其他日用品的促銷模式。
促銷方式上,盡可能選擇人員推銷形式。人員推銷有助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雙向交流。許多資料表明,技術產品主要不是以廣告或其它單向交流形式去培養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和顧客的忠誠度,而是通過雙向交流的形式達到目的。
促銷手段上,盡可能選擇直觀、形象的宣傳工具。將與種子配套的栽培技術、田間管理技術等制成光盤或錄像帶,供需求者隨時查看,使他們對種子商品的使用過程及功效有一個直觀的和動態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向農戶發放印有商品種子功能、栽培過程、技術要點的宣傳畫,讓農民了解、熟悉種子及其特性,從而產生購買興趣。
促銷途徑上,鑒于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政府比較強,可通過政府權威輿論工具進行宣傳;同時,選擇當地有一定輿論影響力的種田能手,免費向他們提供種子讓其試種,對周圍農戶起示范、宣傳作用;也可以通過在地方電視臺播放廣告,達到宣傳產品的目的。
參考資料: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二版(微觀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 上一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 下一篇:常用的改良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