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新創業的知識范文

時間:2023-12-05 17:3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創新創業的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創新創業的知識

篇1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4-0127-02

2010年4月22日,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是: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專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高職院校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生力軍,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如何適應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為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提供支撐平臺,是一個亟待探索的實際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一)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新模式,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真實的實踐平臺

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完全按照企業化模式運作的經濟和教育綜合體。學生實訓教學的過程就是實際生產操作的過程,通過帶有生產任務的實訓項目,讓學生在完成生產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實際工作的要求,積累工作經驗,實現學生與行業的“零距離”接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生產性實訓基地采取校內外一體化的建設思路,采用校企結合的方式來建設,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產業學院模式 由高職院校和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在理念、機制、模式、條件上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深度合作、互動雙贏的校企聯合體。產業學院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與效益為第一目標,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訓練能力及效果為第二目標。如我校與浙江物產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浙江物產―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產業學院”,依托浙江物產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在杭州、臺州、武義等地的物流基地,由企業提供土地,學校出資購置一批先進的物流運輸設備設施,建立基于ICT的視頻互動系統,共同建設具有強大的區域輻射功能,既能承擔學生專業頂崗實訓任務,又能面向社會經營的綜合性物流基地。

工廠模式 即“引廠入?!?,建立“前廠后?!被颉扒靶:髲S”或“亦廠亦?!钡饶J?,把工廠搬到校內。如我校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與浙江物產元通(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由學校提供廠房,雙方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建設“元通快修下沙分店”。由元通集團負責經營和管理,學校汽車專業教師擔任技術總監,學生在校內即可以實現頂崗實習。

技術應用性公司模式 為了實現培養創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實踐環境條件,我們注冊建成了以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第一線為主旨的技術應用公司。技術服務性公司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載體之一。這類公司的目標有三,一是為企業一線解決技術應用性問題;二是獲取技術應用實踐培訓的案例及訓練條件――培養創業與創新人才;三是適當創收。如學校汽車專業的學生,在技術應用性公司中參與研制了“開放式汽車故障診斷教學鑒定平臺”,這套仿真教學設備的各種電器與電控系統教學鑒定系統的設計應用了現代化物聯網技術,具有系統仿真教學和在線教學功能,填補了國內實踐教學中的空白。

工作室模式 “公司化”的工作室能真正與社會接軌,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強化“創業實踐”,如藝術類專業的工作室、電子類工作室和計算機工作室等。這些工作室從社會上承接相關業務,按照相應的業務流程對接課程改造成為系列實訓項目,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完成設計、策劃或制作,其成果交由市場或客戶檢驗。實訓與經營性生產融合,學生能夠在完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通過項目化實訓培養技能,體驗勞動價值。

(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和配套設施

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是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轉化為教育實踐的橋梁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

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動創業實踐,促進科技和創業教育成果轉化。成功的創業實踐既能有效地驗證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反過來又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開展。要開展創業實踐,就要有陣地,否則只能在電腦上虛擬,在紙上設計,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落腳點是建立實踐基地或場所,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通過開展創業實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鍛煉創新能力,訓練其市場開發和經營能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創新項目孵化基地(研發公司) 學生根據承接的浙江省大學生科技活動創新計劃、學校的挑戰杯創新項目、創新創業綜合實踐項目等各類項目任務的需要,經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臨時注冊,進入項目孵化基地開展項目的研究與創新工作,時間一般比較短,以完成某一特定項目為基礎,有條件的也可以正式注冊。

創業項目孵化基地(模擬公司) 學生團隊按公司性質經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注冊,具有穩定的業務來源和較長期(1年以上)規劃,經過一定時間的孵化,可以具備正式注冊的條件。

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 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作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大學生創業園和科技園的管理和服務部門,主要設置如表1所示的幾個機構。

(三)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和科技園

通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培育和孵化,一些項目可以轉入大學生創業園和大學生科技園,可以享受最為優惠的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是給予人事和戶籍、免費風險評估、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以及部分稅費減免等政策支持;二是設立創業基金,給予租金補貼、無息貸款、啟動(種子)資金支持。還可以接受最為系統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如提供經常性的咨詢、指導和跟蹤服務,如我校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建立的物流科技園,已經成為促進科研轉化、孵化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搖籃,已經有多家單位入駐,在科技園內創業發展如魚得水,在業界亦已嶄露頭角。

實訓基地管理與運行創新

(一)在創新創業組織機構管理上推行“準社會化管理”機制

“準社會化管理”機制,就是學校成立學生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學生開辦公司程序完全社會化,同時對相關人員的職務、分工、業務聯系等結合專業提出總體要求和指導性意見。例如,創業區各公司的辦公室主任、秘書職位優先推薦文秘專業的學生擔任;財務會計由金融、財會專業的學生出任;對外聯系開拓市場業務的崗位,營銷專業的學生則是首選。

所謂“準社會化管理”也就意味著任何一名學生擔任任何一個職位都須經過競爭、考核篩選后由學校主管部門按公司、企業組織程序正式任命上崗或下崗。對于學生創辦的某些專業社團公司,如旅行社、電信等主要由對口專業學生加盟,依托社會知名大公司聯合運作管理,直接面向市場。這種“準社會化管理”,一方面,學生通過承擔相應工作,學習處理各種社會交往關系;另一方面,及時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社會實踐,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滿足了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的要求,保證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二)以項目為載體,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核心是創新創業,載體是項目。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創新創業項目,引導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體驗創新創業過程,提升從事創新創業的基本素養、基本技藝和基本能力。讓項目團隊進入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提高現有教育教學資源的投資效益,而且可以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建立開放的實踐教學體系,使課內實踐教學與學生科技創新實現有效結合。項目來源主要有兩類:一是學校依托與合作企業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以應用項目為載體,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應用課題研究,如生產工藝的革新、管理流程的優化等項目;二是依托省大學生科技活動創新計劃以及學校設立的創新創業綜合實踐項目,積極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申報項目,讓學生接觸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探索新領域,鼓勵學生發明、創造、實踐,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注重校內專業實訓基地的共享與互通,為培養復合型的創業人才提供支持

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培養復合型人才,這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適應科技進步的現實性選擇?!皬秃稀睆淖置嬉饬x上理解,就是不同的兩者或兩者以上的合成。復合型人才,是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人才。針對以商科人才培養為主的辦學特質,在創辦高職之時,我校就大力倡導以工科知識為依托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校內實訓室的共享和開放,讓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能夠具備專業崗位相對應的工科背景,如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可以在產品陳列室進行金屬材料、化工原材料、建筑材料等商品識貨技能的訓練;汽車營銷專業學生可以在汽車實訓基地的汽車結構、汽車文化等實訓室進行相應的實訓,使學生能夠熟知汽車的基本結構,在汽車的性能、特點、使用要求、維護保養等方面給購買者提供可靠實用的建議,以取得購車者的信任。

(四)增強校內實訓基地的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學生對創業環境的感知

在校內實訓基地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對于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加強實訓基地自身的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和積淀起來的價值觀念、精神力量、經營境界以及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企業文化環境,把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使學生更快地成為社會人和職業人。實訓基地可通過與所服務面向的主要企業合作,引入典型工作任務(產品)相關企業的企業理念和職場箴言、生產工藝流程、產品技術規范、企業質量標準和安全規范等,并以標語、圖表等多種形式布置在實訓場所內,使學生身臨其境,時時感受到企業文化的精華,處處體驗著企業理念的浸潤,耳濡目染地接受職業素質養成的潛性教育。

綜上所述,通過多種途徑的建設,要努力將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打造成集“創業思想集聚中心、創業項目研發中心、學生就業創業中心、學生實踐教學中心、科研成果轉化中心”于一體的“工學結合”示范基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為學生就業創業、創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等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徐秋兒.產業學院:高職院校實施工學結合的有效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7,(10).

[2]葛高豐,王偉.“三基”一體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9).

[3]詹碧華,田園,等.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硬件資源開發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9,(4).

篇2

關鍵詞: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組織學習;企業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9)06-0077-05 收稿日期:2009-09-30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跨越國界尋求新的市場或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學術界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企業國際化理論。過去,當我們提到國際化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規模龐大的跨國企業利用其資源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擴張,理論界也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大型跨國企業上。然而,理論和實踐的背離使得上述想法受到了根本的挑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全球經濟中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國際企業,它在創業的初期或創業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涉入國際市場,而且國際化程度相當高。這些企業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展示了一條快速國際化的路徑,形成了新創企業國際化這一特殊的現象。它們在建立的早期階段從多國資源中尋求競爭優勢,并在多國進行產品銷售,此現象同時發生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這些國際化企業通常規模較小,但卻能成功地在國際市場上和設立很久的大型公司競爭,其背后必然存在著值得深入探討的東西。許多文獻高度關注并進行了理論和實證分析。

以前關于新創企業國際化問題的研究,主要側重于闡述技術知識、技能、資源、學習、進入模式、新創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機理的特殊性以及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的重要性等方面。另外,絕大多數的研究對象幾乎都是國外新創企業,尚缺乏對我國新創企業的具體研究。本文針對我國國際新創企業的特點,研究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組織學習與其績效的關系。研究成果可以為我國新創企業的“走出去”戰略提供理論指導,對我國新創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培育競爭優勢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二、文獻評述與研究假設

1 理論模型

圖1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模型。本文重點研究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的兩個方面:國際多元化和國際市場進入模式。我們認為,國際多元化和國際市場進人模式可以影響企業的組織學習,組織學習進而影響企業的績效;進一步,新創企業的國際擴張也會對企業的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另外,根據以往的研究,國際多元化程度不同,企業也會選擇不同的進入模式。

2 新創企業國際擴張與組織學習的關系

(1)國際多元化與組織學習

新創企業國際多元化說明企業逐步依賴國外市場作為增長和提高績效的手段。Johanson等(1990)的研究表明,企業的國際化實質上是一系列經驗學習的過程,國際化進程的主要特征就是通過參與不同國外市場階段來進行持續性學習。同時,國際經營的多元化可以促進企業的組織學習。企業的國際化促使了組織學習的發展,企業一旦作出國際化經營的決策,為了減少不確定性,通常都會通過出口貿易來獲取相關知識和經驗,而這顯然是一種學習過程。這些觀點說明:

假設H1:新創企業的國際多元化對其組織學習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2)國際化進入模式與組織學習

盡管國際化階段理論認為企業的國際擴張呈現一種演進模式,但是,一些創業型企業會放棄某些階段,直接采用較高的控制易和較快的國際化推行速度,而這些交易要求企業與多個國際市場的主體建立密切的聯系。新創企業采用較高的進入模式和較快的國際化推行速度,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組織學習的能力。這類進入模式通常要求企業與市場、客戶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這就增加了企業接觸不同信息來源的機會。同時,較高的國際化控制模式和較快的國際化推行速度,要求新創企業加強與市場、客戶的聯系,這種密切聯系有助于企業的快速學習。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假設H2:新創企業的國際化進人模式對其組織學習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3)新創企業國際擴張與國際化績效

以往的研究表明,從事國際經營的新創企業的績效通常要比沒有從事國際經營的企業更好。Feeser等(1990)發現,增陡幅度較大的新創企業從國際市場獲得的收入比增長幅度較小的企業要高。Bloodgood等(1996)指出,企業的國際化強度與其經營收入之間存在著正向的關系。隨著企業進入更多的國家,它可以在更廣闊的市場方向上運用其技能和產品,從而提高其增長幅度與盈利能力。國際擴張使企業與各個市場的重要客戶保持密切的聯系,使它們能夠較經濟地獲得關鍵資源。國際多元化可以使新創企業進入市場網絡,并從中受益(Hitt et al,1997;Weerawardena et al。2007)。所以。新創企業選擇不同的多元化和國際進入模式,都應對企業的績效產生積極的作用。由此可得:

假設H3:新創企業的國際多元化對其國際化績效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假設H4:新創企業的國際化進入模式對其組織學習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4)新創企業組織學習與國際化績效

當新創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它雖然會面臨不確定性和一定的危機,但這會促使他們加強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特別是由于動態能力的加強和技術的深化,借助國際擴張,新創企業還可以利用自己特有的資源和能力來實現增長和盈利收益。組織學習是一個知識收集的過程,通過知識的收集加工和再吸收,可以促進企業進行創新,還可以促進企業組織結構的優化,從而有利于企業在國際擴張過程中績效的提高。新創企業的國際化擴張。促進了組織學習,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企業國際化績效的提高。由此,我們可以得到:

假設H5:新創企業的組織學習對其國際化績效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5)新創企業的國際多元化與國際化進入模式

在國際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一般具有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和較為雄厚的技術力量,這種能力會促使這些企業傾向于在國外建立一個新的企業,而不是收購當地的企業。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中開展業務的企業,要面臨各國的市場差異,要應對不同的需求特點、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合伙人。除此之外,通過與當地知識庫的互動以及不斷面對新的創新系統,國際經營環境的多元化可以幫助企業增強其知識儲備。這可以促使企業在國際化經營的時候選擇更高的進入模式和更快的速度。國際化多元化程度較高,企業掌握比較多的國外市場知識,在選擇較高的進入模式時將面臨較小的投資風險??梢?,企業國際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會使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企業將傾向于選擇較快的國際化進程。

假設H6:新創企業的國際多元化對其國際化進入模式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

1 變量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1)國際多元化

新創企業國際多元化說明企業逐步依賴國外市場作為增長和提高績效的手段。本文中是指企業在國外經營的范圍。國際多元化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見圖1)。

關于新創企業從事國外經營所在的國家數量的測量,由于涉及商業機密,不可能得到較詳細的數據,我們在問卷中采用較模糊的問法,然后得到一個平均數據;國外市場的技術多元化在本文中將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編制的世界技術報告(06-07)中各個國家的技術分數進行衡量。在問卷中通過提問“目前公司的主要國際化業務集中在哪些國家和地區”,然后將填寫的國家技術評分平均化,作為考核技術多元化的指標;文化多元化的衡量參考Hofstede(1993)的國家文化劃分法。主要通過問卷評分來調查;地理多元化一般是通過熵標準來衡量的,這個熵標準是根據本國市場以外的國際上市場的收入比例確定的。

(2)國際化進入模式

關于國際化進入模式,本文主要從控制程度和推行速度兩個方面進行衡量。控制程度將根據出易、許可協議(包括許可證協議、特許經營、交鑰匙工程或管理合同)、合資企業、直接收購當地企業和新建企業的順序,控制程度從低到高的順序。推行速度將通過問卷調查,為問卷第二部分6個題項。研究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

(3)組織學習

學者們對組織學習尚未形成共識,而對衡量一個組織或團隊組織學習的程度,各研究對組織學習的操作性定義也并不一致。組織學習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總體上是由研究者依實際研究情境來加以詮釋的。其中。由Sinkula等(1997)所發展的量表對組織學習內容的衡量較為完整和全面。本研究采用他們的量表并加以修正,其中包含3個構面。該量表將組織學習視為由學習承諾、分享愿景和開放心智等3個構面所組成。

(4)國際化績效

Murphy等(1996)將國際化績效定義為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達成特定目標的程度。本研究采用這一定義,并分為兩個方面來衡量。第一部分為財務績效,衡量的是銷售增長率、市場占有率、營運凈利率、投資回報率、運營成本和產品利潤率;第二部分為非財務績效,衡量的是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共有8個題項,也是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衡量方法與其他指標一樣。

2 研究對象與問卷設計

(1)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確保測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國際多元化、國際化進入模式、組織學習和國際化績效等概念的操作性定義及衡量方法,主要采用國外已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成熟的量表,同時根據研究內容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做部分適當修改,成為初步的問卷。

本文以我國國際新創企業為研究對象。關于國際新創企業,國際國內都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本文中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實際調研的經驗,認為新創企業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從成立之初6年內,開始進行相關的國際化業務;目前國際化的業務比例至少占公司總業務量的10%以上。

(2)問卷設計

本文根據以上的變量和操作性定義,結合國內外已經成熟的量表,制作出研究的調查問卷。根據研究對象的特性和各地區的經濟水平,重點選擇四個地區進行調研,分別是河南、廣東、江蘇和東北地區。主要采用走訪、郵寄、電子郵件等方式,共發放各種類型問卷320份,回收142份,其中有效問卷114份。按照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有效記錄個數必須達到變量個數的10倍,基本滿足條件,因此可以認為本次調查的過程和結果基本滿意。

3 結構方程模型的設立

本文采用結構方程建模(SEM)對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組織學習與績效關系進行實證研究。

對我國新創企業同際擴張、組織學習與績效關系所建立的結構方程模型包括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兩大部分。根據理論模型和研究假設,將各變量分解為潛變量和觀測變量,并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出來,如表1所示。

四、數據分析與解釋

1 模型的估計評價

本次調研的行業分布比較分散。通過對企業成立至開始國際化進程的時間進行統計,發現成立3―5年內開始國際化的企業占到54.4%。為了更好地了解有效問卷的基本情況,本部分將對有效樣本進行基本的統計分析。包括平均數和標準差等。對于變量的信度檢驗采用Cronbach α系數值來進行。結果顯示,各變量的Cronbach α系數值均大于0.35的最小標準,內部一致性較好。信度可以接受。

本部分在利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分析后。將采用AMOS16.0對整個模型進行驗證。

利用AMOS16.0對模型Ml(本文的初始模型)進行驗證分析與評價。X2/df>5,且GFI小于0.9,所以模型MI擬合得不太好,需要對模型M1進行修正。

2 模型的修正

本文通過對模型Ml的修正指數(Modification Index)進行研究,發現e8和e10的修正指數最大,兩者可能具有一定的關聯度。e8表示Y12(分享愿景)的殘差,e10是Y22(非財務績效)的殘差。分享愿景指的是組織中的主管會將公司未來發展的愿景與員工互相分享,而非財務績效主要包括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從理論上可以發現,如果主管不太愿意跟下屬進行溝通,那么員工很難會對市場開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因此,e8和e10具有某種相關性。

對模型M1進行修正以后,得到模型M2。計算表明,國際化績效與組織學習(p>0.05)的回歸系數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模型中潛變量組織學習對潛變量國際化績效的路徑系數與零沒有顯著的差異。這說明對于采集的有效樣本數據,這兩個潛變量間的影響關系并不存在。因此,應繼續修正模型M2,刪除組織學習與國際化績效的路徑,得到修正模型M3。可以看出,模型的X2/df=3.992

前面路徑系數(或因子載荷)沒有經過標準化,稱作非標準化系數。非標準化系數存在依賴于有關變量的測量單位,在比較路徑系數(或因子載荷)無法直接使用,采用標準化系數,可以直接比較不同系數作用的大小。由此,給出最終修正模型M3的標準化系數表和標準化整體結構圖(圖2)。

3 研究假設檢驗情況

通過圖2可以看到各個變量之間的路徑系數。各個路徑系數達到了顯著的水平,由此可知假設H1,H2,H3,H4,H6都獲得了證實。由于在模型M2中組織學習對國際化績效影響的路徑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由此在本文模型中可以認為組織學習對國際化績效沒有影響。最終修正模型M3刪除了兩者的聯系,重新計算各個變量的影響關系,且各個擬合指標符合預先設定的要求,因此模型M3符合要求。

表2給出了本文中各個假設的檢驗情況。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對新創企業國際擴張、組織學習與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的研究,主要結論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我國國際新創企業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且發展迅速。通過大量的問卷調研,發現國際新創企業分布范圍很廣,大多在成立3~5年內就開始了國際化經營,且國際化銷售比率多數超過總業務量的10%。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高,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且現代化的信息溝通技術日新月異,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創企業國際化的進程。此外,調查過程中還發現,很多國際新創企業的創始人都有一定的國際化經營經驗。改革開放后幾十年,許多原來國有外貿企業或外貿部門的員工紛紛下海創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國際新創企業的發展。

2 新創企業的國際擴張提高了企業組織學習的水平。對于新創企業來說,對國外市場、文化和環境不太熟悉,因而國際擴張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但是通過國際擴張可以學到很多新的圍外知識,這些知識經過轉化可以用來解決今后國際化經營中的問題。許多追求國際多元化的企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學習。因此,所進入的國外市場的多元化程度越高,組織學習的機會就越大。研究結論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篇3

關鍵詞:知識創新;管理;生產現場;運用;方法

在目前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中,知識創新是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這就要求企業能對外部環境做出快速反應。如何全方位地開展創新,是企業必須突破的核心性課題之一。本文僅對此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知識創新與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

當代最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知識是主體與環境或思維與客體相互交換而導致的知覺建構,知識不是客體的副本,也不是由主體決定的先驗意識?!备鶕喗艿乃枷?,我們把知識定義為主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貯存于個體內,即為個體的知識,貯存于個體外,即為人類的知識。

一般而言,知識內涵由于本質上的差異,知識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顯性知識(explicit-knowledge),另一類是隱性知識(tacit-knowledge)。顯性知識一般是指可以文件化、標準化、系統化的知識。而隱性知識一般是指比較復雜,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經驗式知識,不容易文件化與標準化的獨特性知識。Nonaka和Tadeuchi認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在相互轉化中形成了一個不斷成長的知識螺旋,從而促進了知識的發展。以Nonaka的“場”的概念來說,知識是經過社會化、外在化、結合化以及內隱化的過程,產生知識類型的轉變。

知識管理活動是圍繞著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轉化來進行的。在現實生活中知識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在知識轉化導致知識創新的整個過程中,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和顯性知識的內部化尤其重要。只有當隱性知識顯性化,繼而顯性知識內部化之后才可共享,從而形成知識。

二、生產現場的企業知識創新與管理的措施

根據生產現場的特點,要實施生產現場的知識創新與管理,有以下幾個措施:

1、企業實行準時生產,以準時生產思想作為現場知識創新與管理的指導思想。

2、組建創新團隊,以創新團隊為主體,實施知識創新與管理。通過知識螺旋的社會化和結合化過程,以團隊協作促進員工間的相互學習,實現廣泛的知識交流與共享,從而使某項隱性知識不再僅僅為單個員工所擁有,而是被團隊成員所共有。

3、在企業推廣工業工程技術。工業工程是一種工程技術,在今天,它對人們研究與開發的若干企業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支持功能。

4、構建知識管理平臺。知識管理平臺從知識管理的核心過程――知識生產、分享、應用以及創新過程的系統支持,主要就表現為以下幾點:具有支持內部與外部信息、知識資源獲取的通道;具有存儲知識的知識庫;具有支持獲取、提煉、存儲、分發以及呈現知識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識工作者進行知識分享、應用以及創新的工具。

三、以JIT作為現場知識創新與管理的指導思想

準時生產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JIT生產方式以準時生產為出發點,首先暴露出生產過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費,然后對設備、人員等進行淘汰、調整,達到降低成本、簡化計劃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產現場控制技術方面,JIT的基本原則是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即時生產。它將傳統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貨改為后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系統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但JIT不僅僅是看板管理。

1、生產流程化。即按生產汽車所需的工序從最后一個工序開始往前推,確定前面一個工序的類別,并依次的恰當安排生產流程,根據流程與每個環節所需庫存數量和時間先后來安排庫存和組織物流。盡量減少物資在生產現場的停滯與搬運,讓物資在生產流程上毫無阻礙地流動。

2、生產均衡化。生產均衡化是實現適時適量生產的前提條件。所謂生產的均衡化,是指總裝配線在向前工序領取零部件時應均衡地使用各種零部件,生產各種產品。

3、資源配置合理化。資源配置的合理化是實現降低成本目標的最終途徑,具體指在生產線內外所有的設備、人員和零部件都得到最合理的調配和分派,在最需要的時候以最及時的方式到位。

4、在企業推廣工業工程技術。工業工程是一種工程技術,在今天,它對人們研究與開發的若干企業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支持功能。如靈捷制造系統、柔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以及精益生產系統等,都需要工業工程的開發與應用??梢哉f,工業工程是生產方式實現的支撐性技術體系,特別是改善活動依托的理論與方法主要是工業工程。

5、構建知識管理平臺。要剖析知識管理系統,首先還要從知識管理的核心過程――知識生產、分享、應用以及創新過程的系統支持,主要表現為:具有支持內部與外部信息、知識資源獲取的通道;具有存儲知識的知識庫;具有支持獲取、提煉、存儲、分發以及呈現知識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識工作者進行知識分享、應用以及創新的工具。

篇4

預算管理對于我國事業單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預算管理對于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支出都會做好合理的安排,從而保證了事業單位日常運營資金和專項項目資金,有助于保證事業的日常運轉和專項的有序進行,達到預算管理設定的預期目標。預算管理不僅僅只是預算的簡單編制,而是要貫穿于事業單位的整個經營管理過程,做到事先預算,事中執行監督,事后評價,通過不斷的循環,來提高預算管理和運營的效率。有效的預算管理,能夠促使事業單位運營更加的健康,同時資金的效率更高,促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讓單位的管理制定更加規范,最終來提高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在2013 年 1 月 1 日,我國財政部宣布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施行,相比較于舊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應經濟發展的新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改變和增加,通過更加合理的制度和規范合理的預算口徑,來促使預算管理更加的規范和具有科學性,從而體現了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意義和地位,同時也表明了在國家層面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

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讓舊的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的規范和科學化管理也必然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入了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

在新的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需要按照規定來計提折舊,同時對于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進行“虛提”,而不需要在計提折舊時計入支出。這種情況不僅能夠保持事業單位的預算口徑,而且還能夠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了解到事業單位資產的價值變化,這樣也有利于事業單位了解到自身的內部成本,從而為預算提供數據基礎,來提高于預算管理的效率。

(二)加強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

對于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會計核算得到的加強。對于財政補助的核算口徑,增加了科目來進行規范,使得事業單位的財政補助和結轉能夠有更加清楚的賬目。這對事業單位的更加嚴格財務預算,資金的合理利用效率,資金的流轉情況都能夠有效的得到改善。對于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情況,新的會計核算有了更加嚴格的區分。對于財政補助,在要做到專款專用的同時,對于財政補助的結轉不能轉入其他事業單位的部分的結余,這樣有利于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中能夠更加的規范,避免結余的不清晰造成事業單位資金短缺問題,促使事業單位持續健康發展。

(三)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科目體系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現有的科目體系進行了改善,通過會計科目的設定對事業單位資金的收入,支出,結余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規范。對舊的會計科目進行完善的同時,對于事業單位的核算內容,科目的明確的設定,使得科目能夠更加的具體,對于資金流動能夠控制的更加嚴格。同時對于計量口徑的確定也進行了相應的完善,這樣使得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以及財務預算變得使得這些變得更加的便捷,也使得這些操作更加的科學規范。

(四)改進了財務報表體系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參考了國際慣例,對于會計報告的內容進行了擴展和補充,改進了報表中的項目和結構。改進后,事業單位的不僅能夠更加清楚的對收支情況進行反映,而且對于事業單位的結余情況也進行了反饋,這就使得會計報表更加的具有科學性。科學性的財務報表能夠更加清晰的反映事業單位的運營情況,更好的滿足各個方面的信息需求,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

二、新制度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影響

(一)提高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事業單位編制預算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通過預算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做好資金規劃,保證事業單位的正常的資金運轉。在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收入項目更加的細化,特別是財政補助收入,進行了重新定義。同時對支出科目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對于事業單位的支出,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劃分,區別開了財政補助支出和非財政補助支出。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收支情況與財政補助項目的收支情況分開,有助于保證財政專項資金的??顚S?。同時對單位的非財政補助情況進行預算,有利于事業單位了解本身的營收情況,做到合理預算,從而提高預算的科學性。

(二)加強了預算監督管理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預算過程中非常的強調整個過程的監督管理。實行“事前預測,事中監督,事后評價”的模式,做到從預算編制,到預算執行以及預算評價過程中的時時監督,貫穿真個預算管理過程。在新事業單位制度下,改變了以往重視預算編制放松管理的情況,提高預算管理和監督人員要意識,增加他們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嚴格的預算管理能夠增強預算的作用,提高資金的效率。新會計制度在科目上更新和完善,使得監督管理變得更加的順利和有效。在監督管理情況下,預算管理能夠更加的有效率,促使事業單位能夠科學的安排資金運用,使得自身發展持續健康。

(三)提升了預算評價的有效性

預算評價是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評判,在新的制度下明確了財務部門在預算評價中的主體作用。這種情況下能夠明顯的提高單位績效評價意識,同時在預算管理的同時,將績效管理融入其中,并貫徹到預算中。同時將財政資金和自有資金分開,在提高預算效率的同時,對于預算最后的評價質量也有非常大的提高。對于財政資金加強了管理,使得財政資金能夠保證財政支出項目的使用,這樣能夠區分各個預算最后執行的結果,從而有利于做出更加有效的預算評價。另外,其他科目的科學規范化也有助于使得預算管理的資金使用得到細化,從而能夠使得預算更加的具體,通過不同的科目進行預算管理,使得資金的使用情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安排,從而有效的提高預算執行結構,最終提高預算評價的有效性。

三、新制度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有待提高的方面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原有會計制度不足和新的經濟形勢下得以出臺,能夠促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和效[學術參考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服 務,歡迎您的光臨dylw.net]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雖然新的制度出現,預算管理對于現實中復雜的財務問題,仍然會存在一定的薄弱面,因而了解到新制度下預算管理的薄弱面有利于我們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重視現有問題,避免問題,做好財務預算,提高事業單位資金的效率。

(一)預算管理方法不明晰

在預算管理過程,新制度在設定科目時,對于“事業支出”科目下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沒有給出非常非常明確的界定,這就會容易造成混亂。對于財務人員在進行預算管理時,不能進行準確判斷,一方面會給預算編制造成困難,另一方面還會因為不能判斷造成不統一,會降低預算管理的準確性。管理方法不明晰,使得口徑不統一,預算管理不規范,從而影響事業單位的支出預算,降低預算的科學性,最終降低了預算的效果和資金的效率。

(二)預算管理受人為因素影響

在新的會計制度中,“事業支出”項目下的支出包括了經費支出,而對于項目的“專項支出”在人員界定不清的情況下,則會容易造成混亂。預算管理人員在界定不清楚的情況下,會憑借以往經驗來進行編制預算,這樣也會造成口徑不統一,預算資金執行較為隨意,造成預算編制不夠嚴謹,影響日常收支的預算情況,從而影響預算的執行,最終導致預算效率不高。

(三)單位預算管理滯后制度要求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雖然在13年1月1日出臺,但從事業單位的制度完善和監督上觀察,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上相對于滯后新制度的要求。新制度的新變化需要單位財務人員去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一定程度上要改變以往積累的經驗,來適應新的制度要求。同時,不同事業單位在業務單元和資金來源上也各不相同,在現有的制度和科目設置情況下,事業單位需要重新的將資金來源重新歸入不同的科目,這不僅給財務編制人員增加的工作量,同時對于預算管理的執行和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包烏云格日樂.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探析[J].管理視野,2013;09(下)

[2]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J].財會研究,2013;08

篇5

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它的研究日漸深入?!爸R管理”是美國麻省萊克星著名的恩圖維星國際咨詢公司10多年前首次提出的。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發達國家開始大面積推廣和普及知識管理。迄今已召開12屆國際知識管理大會。目前51%的美國公司已實施了知識管理,在英國100家大公司中,已有43%的公司推進知識管理?,F在,許多著名的大公司都已設立CKO(知識主管)職位。取得了巨大成就。

美國的彼得?F?德魯克是知識管理的創始人。作為一種理論,在國外它處于“前范式”時期,其論著大多是對一些實踐經驗的描述、總結與分析?!豆鹕虡I評論》等先后發表了彼得?F?德魯克、野中郁次郎、阿特?克萊那等著名知識管理專家的論文。美國的巴頓、拉茲洛、拉各斯、塞斯菲爾德等出版了《知識與創新》、《知識優勢》、《第三代管理思想》、《知識對經濟的影響力》等書。杜拉克出版了《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坎特出版了《管理的前沿》等書。彼得?圣吉,馬席克等出版了《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21世紀學習型組織》等。但是,基本上局限于企業如何進行知識創新,提高企業素質和競爭力上,對知識管理的作用、模式、方法、路徑介紹較多,案例分析較多,而且各自為政,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

1998年初伴隨著知識經濟熱,知識管理傳入我國,引起了經濟學界、管理學界、社會學界乃至哲學界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但是人數較少。近幾年已有人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有社科基金項目。個別省社科規劃項中也有少量的知識管理資助項目。武漢已經畢業了我國第一名知識管理方向的博士生。我國EMBA已將知識管理列為重要課程。河北經貿大學等少數高校已設有知識管理碩士研究方向。北京、上海、武漢、大連的少數專家學者對知識管理作了初步研究。復旦大學出版了《知識管理叢書》,北京、云南、山西一些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幾本知識管理方面的書。一些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專家教授先后在一些報刊雜志上發表了一些知識管理方的論文。但是,縱觀這些成果,其特點有三:一是對國外介紹性的東西較多,創新性成果少;二是介紹知識管理基本知識的多,深入研究知識管理深層理論問題的少;三是研究宏觀問題的多,描述企業知識管理案例的多,研究企業知識管理深層次問題的少。尤其是迄今很少有人深入到我國知識型企業去調查研究,有針對性的成果不多。

研究趨勢可用國際化、規范化、本土化、科學化來概括。

國際化。目前世界上關于知識管理的研究已經完成了事實資料積累的任務,尤其是美、日、英等國的知識管理專家率先對企業知識管理案例進行了分析,發表了一些成果,對某些問題有了較為相近的看法、觀點。今后,國際學術界、企業界、政府界對知識管理問題的研究和討論將進一步加深。知識管理研究的國際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強,東西方對話的機會增多。

規范化。目前世界上對知識管理的研究處于前范式時期,隨著實踐的發展、研究的深入,對知識管理的基本范疇、體系結構、研究方法、原理、原則、機制、模式、方式等將逐步達成共識,形成相對獨立的,被多數學者認可的理論體系,實現由前范式向范式的轉變。

本土化。各國的國情不同,知識管理的理念、環境、方式、方法等也就不同。各國學者將對知識管理結合自己的國情進行科學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論,有效地指導實踐。這在發達國家、落后國家會有一些差異。但是,落后國家可以發揮“后發優勢”,大膽地借鑒發達國家的科學成果,勇于創新,取得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科學 化??茖W研究是一個系統的、規范的地過程。對知識管理的研究無論從選題上、路徑上、方法上,還是內容上、實證上都有許多不科學的地方。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一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我國學者在這方面尤其要高度重視,遵守科學研究的規范。

二、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研究的意義

我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健康狀態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過去,我國學者在企業體制、組織、技術、文化、管理創新方面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不少高質量的科研成果。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后,企業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加入WTO,溶入經濟全球化之中;二是面對知識經濟的嚴重沖擊和挑戰。這樣就有許多新的不適應。其中,管理創新的任務尤為艱巨和迫切。

知識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外已成功地實行了知識管理,國內聯想、海爾等高知識型企業已開始了知識管理實踐。雖然我國目前尚未完成工業化任務。但是,這不等于我國沒有信息化、沒有高科技企業。根據國外的經驗,中、高知識管理的企業應進行知識管理。這種企業在我國是數以百萬計的。因此知識管理大有可為。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知識管理尚處于朦朧狀態,不知其為何物。

從總體上講,國外企業的知識管理模式、理念、方法雖有合理之處,但不完全適合我國的國情;我國企業的知識管理尚處于“不自覺”階段。形象的說法是:“國外的不好用,國內的不會用”。因此,就有一個結合國情進行創新的問題。這一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中、高知識型企業的知識管理創新基因、尋找其基因譜,發現其機理,從共性上、根本上來解決我國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見。這對于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基因診斷、基因修復、基因重組、基因再造,提高企業生命力,推動其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目前國內外對企業知識管理研究的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創新;二是知識管理。研究企業知識管理創新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可以將這一領域的研究往前推進一步,具有世界意義。

三、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研究的基本內容

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研究的內容有很多,主要有兩大部分。

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基因。企業是一個生命體,但又不同于自然生命體,而是一個人工組織系統。目前我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7―8歲,民營企業只有2.9歲。而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是40―42歲。瑞典的斯道拉公司壽命長達700多年,為世界之最。為什么企業有的短壽,有的長壽?對此,中外學者都進行過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但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我們認為,既然企業是一個生命體(人工組織系統),那么,企業知識管理創新存在著基因。問題是這些基因是什么?如何對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基因進行診斷、修復、重組、再造。我們應緊密結合國內外知識型企業的典型案例,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企業知識管理創新機理、企業可持續發展機理研究。這一部分是研究的重點。研究并發現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基因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為了減少“企業病”,保障企業健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企業知識管理創新基因譜的基礎上,認真研究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的機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理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如:知識人生成機理、虛擬組織發展機理、企業環境優化機理、企業學習機理、企業創新機理、企業基因突變機理、企業基因修復與重組機理、企業基因再造機理。總之,要根據企業的生命周期,運用基因理論,對其知識管理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機理進行系統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推動我 國企業知識管理創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科學研究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企業知識管理創新研究的思路是:

緣由理論溯源與分析確定研究對象及方法建立分析體系實現研究目標。即:在觀察和經驗的基礎上,發現企業不能可持續發展,提出企業知識管理創新問題;對原有企業管理理論進行評析,對企業知識管理理論進行梳理與評價;把企業知識管理創新、實現企業可持續作為研究對象;確定多種研究方法;建立企業知識管理創新范式分析系統(基因譜分析、模式和機理分析、目標和途徑分析、中外企業實證分析);實現研究目標(提出企業知識管理創新范式)。

研究這一問題可以采取許多方法,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方法、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經驗分析、多范式的主題研究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科學抽象的方法,等等。

主要參考資料:[美]彼得?杜拉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海南出版社,2000

[美]巴頓,《知識與創新》,新華出版社,2000

[美]歐文?拉茲洛等,《管理的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白云等,《基因的革命》,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鐘萬君等,《基因重組未來經濟》,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美]彼得?F?德魯克等,《知識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篇6

熱詞:出版業 知識經濟 時代觀照 創新機制 機制構建

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征的知識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也正在進行全新而深刻的變革。出版業作為一個傳統的經濟領域,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上,只有與知識經濟范式相融合,才能保持其產業優勢,獲得可持續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出版業需要按照市場的需要,不斷地對知識資源進行開發、加工與創造,生產出適用于各類媒介的產品(圖書、報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等)。

知識經濟時代出版業的生存特征

第一,知識的傳播范圍擴展到了全球范圍。知識經濟具有強烈的流動性,在出版業的框架中,知識的流動是其重要的職能之一,在知識和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出版物中承載的知識不斷地向全球范圍內傳播。

第二,運營模式更加規范。我國正積極地追求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要不斷增加國際出版交往、從中獲取更多的發展契機外,還應與國際出版業的出版模式相契合,通過規范化的運作逐漸縮小,不斷提高出版物的質量與水平。

第三,出版物的載體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出版物的載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基于光電子技術的傳播媒介正在成為時展的必需,網絡、即時通訊工具等為載體的出版物因其容量大、檢索方便、出版周期短等特征,正在對人們的閱讀習慣產生沖擊。

出版業與知識經濟的關聯及其對知識經濟的推動

1.出版業與知識經濟相互促進、彼此制約

在知識經濟時代,出版物是作為對知識進行學習和創造的成果存在的,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在《著作權法》等法律的保護下,知識創新者對自身權益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為了獲得出版和作品發表的機會,對出版業的出版動態十分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出版部門的行為和意愿就成為了知識創新者的風向標。當然,出版業與知識經濟是密不可分的,出版業本身很難引導出版的方向,它要與知識經濟的特征相結合,在大量的知識創新成果中進行選題,以此開拓出版物的廣度與深度,使知識經濟在更高層面上運行。

2.通過知識的存儲實現對知識經濟的推動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任何對社會組織有價值的知識或者知識創新的成果,只有通過編輯和出版,才能將其保存下來。這種“存儲”對知識經濟能夠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知識不受時空約束,可以在十分廣泛的范圍內傳播,在社會其他資源的“協助”下,能夠最大限度地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的向前發展;經存儲而保留的成果會在累積之后產生創新的意愿,這為知識經濟的可持續性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這個角度講,出版業不但能夠促進知識創新,還能擴大其創新的范圍,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的作用。

3.重構知識體系,優化知識經濟范式

在知識經濟體系中,知識按照自身的結構模式運行著。而這種“自覺”的運行方式需要建立在社會上已有的、得到認可的出版物之上。而出版物作為出版業的產品,這種知識體系也就理所當然地由出版業規定和構建起來。只有經過編輯加工之后,知識才得以出版和傳播。從這個角度講,出版業對于知識經濟具有明顯的優化作用,不但能夠存儲和重組知識體系,還能夠直接參與到知識經濟的創立與發展過程之中。

知識經濟背景下出版業的創新機制與構建

如何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不斷進行機制創新,構建與其相匹配的運行模式,是我國出版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知識經濟背景下的出版業只有不斷地謀求對知識的存儲、組織和優化,才能使出版業獲得長久的發展動力,為知識經濟和人類的精神文明作出更多的貢獻。

1.依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創新出版觀念

觀念創新是任何創新的先導機制。在目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出版業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經濟的要求之間還會存在明顯的差距,這種差距需要實際行動去彌補,但在行動之前,卻要對整個出版業進行觀念上的革新,提升其市場化程度。為此,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做出努力:①強化出版企業的文化建設。在面對知識經濟的過程中,只有強化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在產業(企業)內部確立起共同的出版理念與奮斗目標,這對改善出版企業形象,增強企業實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②加深對知識價值的認知。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是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存在的,其價值應該在社會活動中不斷地凸現出來。對出版業來說,一方面要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從業者牢固樹立起知識價值的觀念,另一方面還要構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外部和內部環境,使知識價值最大限度的得到體現。③重塑人力資本的概念。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要素,出版業要轉變人事管理方式,積極主動地對人才的潛力進行開發和使用,通過多種手段全面提高從業者的綜合素質和對知識應用的能力。

2.以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進行制度創新

任何創新意愿的最終實施,都是要在制度框架下完成。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出版業創新機制的構建同樣要以制度為依托,全面深化出版變革:①依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全面激發從業者的工作熱情、工作積極性和主體性,在人事、用工、分配政策方面不斷做出調整,使優秀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②放松對出版業的政府規制,全面推行政企分開,分批次地將出版機構(企業)推向市場,縮緊政府對出版業的干預,變以往的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逐步完成從“管理”向“領導”的轉變。③通過并購、拆分、聯盟等方式,適時調整出版企業的規模,優化出版業的行業格局,在轉換經營機制,建立法人治理模式的基礎上,盡快組建起一批大型、特大型的出版企業、集團,這對整合和優化出版資源、出版結構,提高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具有明顯的幫助。

3.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努力實現管理創新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范式,對經濟體系中社會組織的運行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企業除了要進行觀念創新和制度創新外,還應在管理創新方面做出必要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出版業的經營戰略:①在傳統經濟范式中,出版業往往追求“規模為王”。實際上,在出版業中,“規模收益遞減規律”是長期存在的,一味地追求規模會使出版企業最終陷入到危險的境地。因此,需要適時的轉變管理方向,追求“效益為王”,實現從生產型管理向經營型管理的轉變,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資本運營的方式,增加產業收入,分散產業風險。②在知識經濟的框架下,出版業的發展應該是開放式的,要不斷突破出版產業的地域限制,變傳統的封閉管理為全方位開放式管理,通過合資、參股等形式,使出版企業不斷具備現代企業特征,融入到知識經濟的運行體系之中。③對出版業資源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評估,重新確定不同類型資源對于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貢獻度,并以此為基礎,完成從“以物為本”的管理模式向“以人為本”的轉變,發掘人的潛力,激發人的熱情,擴大產業規模,提高出版物的質量。

4.以消費者為出發點,積極進行產品創新

篇7

關鍵詞:集體企業;監管;產權;治理結構

城鎮廠辦大集體企業發端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多為安置返城知青和待業青年而設,是當時的特殊歷史背景下承擔特殊使命的特殊經濟組織。這種特殊的經濟組織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雖歷經三十余年的演變,其產權性質依然模糊、治理結構依然缺失。從最早的勞動服務公司到集體所有制企業,再到后來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改制、改組,集體企業的內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特指集體所有制企業,還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出資成立的公司制企業和股份合作制企業等。

集體企業的產生、發展過程,主辦單位(或主管單位)的監管伴其左右。雖歷經起步、發展壯大、改革重組等階段和產權界定、主輔分離等外部監管環境的變化,但行政隸屬的干預式監管特色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2011年以來各地集體企業經過改制改組,產權屬性得到了凈化、監管體系得以健全、發展能力得到提升,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集體企業的監管形式仍有優化、創新的空間,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一、集體企業的產權特性:終極所有權仍然難以明確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最早產生的集體企業是由國有企業批準或資助興辦的經濟實體,當時我國尚未有完整的企業法人登記管理辦法,集體企業從法律定位上講僅僅是依附于主辦國有企業存在的附屬經濟單位,并不具備獨立的市場主體資格。1991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以下簡稱《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后,集體企業開始以集體所有制的組織形式在工商行政機關登記注冊,具備了企業法人資格。90年代后期,集體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公司制改制等,形成產權表現形式更為復雜的企業組織形式,包括集體所有制法人共同出資、集體所有制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資的公司制企業以及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等。

集體企業組織形式以法律的權威確認了以何種商事登記方式存在,獲得依法經營的資格。但僅從集體企業的組織形式上是很難看清楚法律意義上的產權歸屬問題,必須根據不同組織形式下的終極所有權或實際控制權的確認,才能對集體企業的產權性質窺其一斑。

(一)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產權表現為“共同共有”

根據《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是指財產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也就是說集體所有制是一個由部分成員所構成的團體對社會的一部分特定的生產資料擁有不可分割的所有權。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職工既是勞動者,也是企業資產的所有者,其產權表現為共同共有?!肮餐睘槌橄笠饬x上集體企業成員所組成的一個“集體”;“共有”是集體企業內的成員人人都有份、共同擁有,但具體每個人各自占多大的份額是不清楚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終極所有權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二)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的產權相對明晰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由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而來,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企業。我國沒有出臺《股份合作制企業法》,各地區出臺的暫行辦法對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的界定標準有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是以合作制為基礎,實行以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相結合,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職工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股權平等,民主管理的企業法人組織。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是資合、人合相結合的企業組織形式,一定程度上界定了產權的歸屬。但由于各地區所規定的暫行辦法不盡相同,有些地方政府的文件將股份分為基本股、積累股和期限股,在表決權、獲得股息權及是否擁有繼承權做出了不同的規定。也有的地方政府文件規定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的股權分為職工個人股、集體共有股、社會個人股、社會法人股等,適度向本企業以外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自然人轉讓股份。

(三)公司制的集體企業具備了現代企業的產權特征

1993年我國公布實施《公司法》后,集體企業的改制主導方向是公司制改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治理結構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相對于股份合作制企業而言,這兩種企業組織形式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首先,理論上比較完備,從兩種企業誕生以來,關于這兩種企業在法學上的研究,可謂洋洋大觀。其次,立法上比較完善,特別是經過對《公司法》的多次修改,基本上使公司在運作中遇到的問題處理作到了有法可依。就公司制的集體企業而言,股東是明確的,股權相應也是明晰的。但追根溯源,這些股東中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本身的終極所有權是不清晰的。

(四)集體企業的產權界定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996年,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單位清產核資產權界定暫行辦法》,第一次對集體企業進行了有組織的產權界定。此后政府對集體企業的職能管理部門并不明確,對集體企業的產權界定更無相應的政策規定,造成十余年的真空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集體企業的產權界定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集體企業的治理結構特性:法律基礎不同,差異較大

依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所設立的集體企業為公司制企業,根據《企業法人登記條例》所設立的集體企業為非公司制企業。由于兩類企業所依托的法律基礎不同,決定了其治理結構各具特色。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盡管同為非公司制企業,但因其股權設置的獨特性,形成了混合型的治理結構。

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最高權利機構是集體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相當于公司制企業的股東會。集體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相當于公司制企業的經營層,但公司制的經營層是一個群體。廠長(經理)對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負責,是集體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改制為公司制的集體企業,按照《公司法》中關于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確定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及監督機構的制衡機制。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由公司股東組成,所體現的是所有者對公司的最終所有權;董事會由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對公司的發展目標和重大經營活動決策,維護出資人的權益;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對公司的財務和董事、經營者的行為發揮監督作用;經營層由董事會聘任,是經營者、執行者。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的治理結構兼具集體所有制和公司制企業的部分特征,實行股東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合一的制度,股東和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的權力機構。根據企業的規模,企業自主確定是否設立董事會及設立監事會或者監事。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經營層仍然按照集體所有制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

三、建立監管機構與產權代表統合的監管形式

(一)監管方式的演變

集體企業的主辦單位對集體企業的監管方式先后經歷了行政化管理和半行政、半產權管理的兩個階段。在公司法出臺之前,集體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的經營自,但在業務、人員等方面與主辦單位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為達到對集體企業的控制,不可避免地使用行政化手段。在產權管理和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主辦單位認識到集體企業的產權與國有產權之間有著天然的鴻溝,為做到依法經營,從而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表面上尊重集體企業的獨立產權,實際上仍實施一定程度的行政化管控。這種形式上獨立的市場主體與實際的依附關系表現為半行政、半產權管理。

(二)做實出資人與監管體系的法制化

集體企業的主辦單位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股東(出資人)。即使在集體企業的創立、發展過程中曾有部分資金的注入或物質的支持,但因沒有嚴格的產權界定,主辦單位難以股東身份行使出資人權利。在目前產權界定的配套法律、政策缺失的情況下,必須承認集體企業所有權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2011年以來部分行業推行的加強集體企業管理的措施有了很大的進步,包括建立集體資產經營平臺和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集體資產經營平臺作為集體資產的出資人代表,與同一主辦單位所監管范圍內的集體企業建立產權紐帶關系,起到了明晰產權、理順投資級次的作用。但如果建立縱向的省、地市、縣集體企業資本紐帶關系則有很大的法律障礙。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揮了主辦單位領導層的高效決策作用和一定意義上的集中。但由于沒有明確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集體企業治理結構中的具置、與單個的集體企業的治理結構之間的關系,因此僅僅是內部的一種議事機構,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決策機制,更不具備獨立的法人主體地位。因此,在推進集體企業的改革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的復雜性,更加客觀、審慎的完善對集體企業的監管,做實出資人主體和建立法律化的監管體系。

(三)監管機構與產權代表統合的監管形式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可見集體資本仍將以一種獨立的產權形式存在。集體企業的出資人在目前無法追溯到自然人的情況下,要盡量通過改革、改制,歸集為“集體法人”所有。這個“集體法人”是集體企業的聯合體,也是集體企業職工的聯合體,可以將目前的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注冊為社團法人或基金,擔負“集體法人”的角色。有利于以資本關系為紐帶,做實出資人管理機構,實現集體企業出資人與決策者的統一,保障集體企業監管的法律有效性。

篇8

[關鍵詞]失地農民;就業安置;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38

[中圖分類號]F249.2;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22-0-01

就目前狀況來看,失地農民面臨各種諸如居住安置、就業安置以及其他問題,其中就業問題是當前失地農民面臨的最為重要的一個難題,因為就業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而對于創新失地農民就業安置模式的分析就成為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

1 失地農民的基本內涵及其就業現狀分析

1.1 失地農民的基本內涵

由于工業化、城市化以及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對農用土地進行占用,并使得擁有這些土地或者擁有其經營權的農業人口失去這種權利,從而形成失地農民。按照是否自愿放棄這種權利的失地農民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型失地農民,即自愿放棄土地集體所有權或經營權的,因為他們隊非農業產業收益有一個較好的預期;一種是被動型失地農民,即非自愿放棄權利,他們是在城市化、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土地被征用而產生的。本研究對于失地農民的范圍定為被動型失地農民,即非自愿放棄土地集體所有權或經營權的失地農民。

1.2 失地農民就業現狀分析

1.2.1 我國失地農民數量大且分布不均

我國失地農民的數量逐漸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呈現上升趨勢,且增長速度飛快。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研究數據發現,1997-2010年全國非農業建設用地共183.1萬公頃,其用地增長率雖然比1987-1997年間的建設用地所有降低,但是按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頃來說,平均每征用1公頃的土地就會造成20人失去土地。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推算,到2030年我國失地農民的數量能夠達到7 800萬人。另外,從部分地區,如浙江、廣東、山東等地區,其城市化速度很快,而失地農民的問題就比其他地區更為突出。

1.2.2 失地農業的就業渠道非常狹窄

有關實證調查發現,我國僅有2.7%的失地農民被安置就業,而卻有20%的失地農民處于賦閑在家的狀態。而從處于就業年齡階段的人員中來看,當前我國有將近6萬人處于暫時無業和失業的狀態,其比例占據了52%,且這種比例正處于逐漸上升的趨勢。由于政府和企業在失地農民安置方面能力十分有限,其就業渠道十分狹窄,使得因征地而造成的“農轉非”人員中,有51.8%的人口比例處于就業年齡階段而無法就業。

1.2.3 失地農民收入不穩定且失業率高

在失地農民中,大部分人口都是一種非正規就業,如從事一些比較臟累、危險且收入低的工作,或者是從事一些城市人不愿做的拾遺補缺類型的服務業,這種就業不僅工資水平低,且工作性質不穩定。

2 創新失地農民就業安置模式分析

2.1 創新以土地換取就業的安置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對土地進行征用之前,地方政府與征地單位之間達成并簽訂一個用工協議,當土地在征用之后,失地農民能夠被招收。這種模式在計劃經濟時代非常有效,且失地農民還能轉變為工人。但是,隨著市場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逐漸提高了用工標準,如技能方面以及綜合素質方面的要求等,而失地農民在這方面就失去了競爭力,不能被有效收用。另外,就目前來看,失地農民在企業中的工作大部分是一種臨時性的,工作十分不穩定。這種模式要想在經濟市場化的條件下取得成效,就要提高失地農民的素質,并對其勞動技能進行培訓,從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最終被企業妥善安置。

2.2 創新以土地換取社保的就業安置模式

這種就業安置是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去的一種模式,這種就業模式的優點是:①建立健全了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②失地農民的地位有所提高;③解決了失地農民的醫療費用問題;④對失地農民老后的生活有所保障,并增強了其社保能力。但是由于其得到的補償基本都用來購買社會保險,失地農民的補償程度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提升。因此,在此基礎之上,政府應加大對失地農民的補償,通過各種途徑,如醫療保障、養老保障以及失業補償等方式對失地農民進行妥善安置。

2.3 創新自主創業的就業安置模式

自主創業就業安置模式也就是政府要通過各種途徑來鼓勵失地農民進行自主創業,如對農民進行創業培訓以及各種技能培訓等。除了對失地農民進行征地補償以及再就業之外,政府要聯合企業對農民進行自主創業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并為他們提供各種便利條件進行創業,如對其進行資金或政策方面的支持等。這樣就能夠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的,從根本上解決其就業的問題。另外,要綜合考慮失地農民的主觀因素,如他們不愿意接受自主創業這種就業方式,針對這種情況,要對其進行教育和培訓,積極引導其自主創業。

3 結 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越來越深入,并不斷向前推進。這種發展日益加大了對各種建設用地的需求,使得周邊地區逐漸被城市的不斷擴展而占用,為此征用了大量的近郊農村土地,最終導致大量失地農民的出現。由此可見,加大對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安置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找到科學、合理的就業安置模式已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

篇9

【關鍵詞】知識創新 中大型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 探索

前言:人力資源是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源源不斷的動力之一。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不能與當代的企業發展相適應,只有不斷的創新,將知識技術結合進去,全面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運作中的優勢,才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一、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先進的管理模式

目前許多企業仍然無法避免人力資源管理不得當的現象,他們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沒有做到及時的改進和優化。另外,少數的企業沒有制定出長遠的戰略性目光,只在乎短期的經濟效益增收,無法形成正規的人力資源體系,缺少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這些問題都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下降,管理運維環境混亂。甚至有少數的管理者仍然采用著“關系戶”式的人員聘用機制,缺少專業的人才約束系統。

(二)缺少健全的激勵制度

健全的激勵制度是使員工努力工作的前提,也是企業內部的合理保障內容。但許多中大型企業此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缺乏的情況。對于一些貢獻突出的員工,沒有給予科學化的獎勵,對于一些工作成績不佳的員工,也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懲罰。這樣的情況使得責任無法落實到個人的身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許多企業的保障措施并不健全。在醫療體制內容上,沒有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及時發放。在“五險一金”的交付上,也出現了推遲或者是延緩等情況。

二、基于知識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構建

(一)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

學習是知識創新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最好的方式。在企業發展中,學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組織學習。個人學習很簡單,企業可以建立新型的“人才知識庫”。在內部為員工設置專門的知識圖書館,擴充圖書館的書籍數量與種類。在企業管理方面、專業化生產方面以及娛樂新聞方面都有所羅列。這樣既能夠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還可以使內部人員的知識結構得到調整,為企業生產或管理作出貢獻。第二,團隊學習。企業可以以各部門為劃分,組織成立“知識興趣小組”。將員工按照自我組合的形式進行歸結。在小組內部,成員們既可以互相探討與生產活動相關的創新化內容,也可以進行一些組內的實踐研究,為企業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第三,組織學習。組織學習的規模一般較大。主要是在企業內部開展一些總體的交流座談會。會議上不僅局限于自身的工作部門,還可以實現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與資源整合。以企業的至高戰略為主,進行合作式的集體學習。以“擴領域”為主要發展目標,以“跨學科、跨部門”為實際手段,在互相交流中做到相互感染、相互影響。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能夠更加健全,員工的積極性可以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人才激勵

激勵體制是誘發員工工作動力,體現員工熱情的重要方式。簡單來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到某種動機的支配,才能夠有信心堅持下去。而主要的激勵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從生理上的角度來講,企業要合理調節好工作與休息的時間,不能一味的要求“加班”。員工身體上的疲憊會使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熱情下降。同時要給予員工適當的福利。企業可以在節假日為員工發放一些獎品或者是獎金。還要定期的安排員工進行身體檢查,以保障最佳的工作態度。從安全性需求來講,企業應該在制度上予以相關保障。如:健全醫療保險制度、對意外事故進行事前預防保障等等。從歸屬感上來講,企業要形成和諧的內部文化,遇到解決不暢的事情要在互相協商的基礎上進行完成,不能以領導一人的意志為主,要多聽取員工的建議。為了形成建立員工之間的友誼,部門經理可以定期的舉行一些聚餐或是出游活動,培養員工之間的感情,形成企業內部的團隊凝聚力。從人員的尊重意識上來講,管理者要建立健全、透明化的績效考核制度。將每一位員工的考評成績和晉升原因都在內部的網站上公布,以促進公平性與信任度。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從中大型的企業管理缺陷出發,對基于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以“學習”為主要方式,以“激勵”為核心手段,全面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強化企業結構的分布規律,為管理內容的創新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曉媛.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員工信任與知識共享關系研

究[D].蘇州大學,2012.

[2]魏濤.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動因分析及整合研究[D].西南財

經大學,2012.

[3]彭娟.基于構型理論的人力資源系統與組織績效的關系研

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篇10

關鍵詞:教師評價 制度改革 專業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當前,隨著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不斷上升,整體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成為一個人們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各地結合實際采取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效,促進教師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長期以來,在教師評價方面,有重在德、能、勤、績的教師年度工作考核,有重在評先評優、晉級的教師激勵考核,有重在配套績效工資政策的教師工作績效考核,乃至于有的地區和學校仍然以學生考試分數和升學率考核教師工作等。教師的考核評價眾多,但并未真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特別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專業成長評價還很薄弱。因此,按照“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務(職稱)系列”的要求,根據教育部小學、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建立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一、開展動態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

開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的理念是“讓每一位教師都優秀起來,讓優秀的教師更卓越”, 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專業發展的愿望;二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專業發展的潛能;三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多方面的專業發展。要遵循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全員性、全程性、全面性、發展性、層次性等基本原則,既考慮到“一般教師——優秀教師——專家型教師”在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專家型不同發展過程的共性,又兼顧個體差異,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評價所有的教師。因此,動態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在評價內容上,要由重升學率的單一評價轉變到要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評價;二是在評價方式上,要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評為主轉變到以教師內在需求發展的自評為主;三是在評價結果上,要由重甄別優劣的處理轉變到激勵教師主動自覺發展;四是在評價重心上,要由重終結性評價為主轉變到形成性評價為主。

二、構建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

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應是多元的評價,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評價。要以發展性評價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和專業精神等發展情況,構建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關鍵要素和核心要素。

4個A級指標:師德水平、課程力、教學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師德水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靈魂,課程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13個B級指標:師德水平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4個方面;課程力包括課程觀念更新力、課程理解力、課程實施力、課程開發力和課程評價力5個方面;教學反思能力包括反思行為和反思質量2個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包括課題研究和成果運用2個方面。

18個C級指標:按照教師“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專家型”專業發展歷程及特點,兼顧共性要求,體現個體差異,細化B級指標成18個可操作、可檢測的C級指標,做到過程與結果、定量與定性、現實與可能相結合,設置具體評價內容。

4個A級、13個B級、18個C級指標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標準評價體系。

三、建立多元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

教師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因此,要建立教師自評、同伴互評、學校評、學生評、家長評等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機制。一是開展教師自評,將評價變成教師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過程。二是開展教師互評,有利于加強溝通與融合,了解同伴長處,比較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同伴互助,促進共同發展。三是開展由學校領導、中層干部、各類教師代表等組成的考核評價,有利于幫助教師立足現在、兼顧過去、面向未來,提高專業發展評價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四是中小學生、家長等對教師的評價,也是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評價過程中,可采取問卷調查法、座談訪談法、聽課評課法、數據分析法、資料查證法等多種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廣泛收集信息,確保全面、準確、真實、公平、公正地評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