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的傳播特性范文
時間:2023-12-04 18:00: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廣播電視的傳播特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微電影 廣告式微電影 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7-0097-01
一、廣告式微電影拓展了傳播途徑
廣告式微電影增加了廣告的播放途徑。2013年全球互聯網用戶突破25億,我國互聯網用戶達到5.64億;我國手機用戶突破10.5億,其中手機網絡用戶達到4.2億;2013年1月,優酷移動視頻播放次數達到1億次/日。互聯網和移動手機網絡等新媒體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因素,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獲得信息的渠道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得信息最為重要的渠道之一。廣告式微電影實現了廣告和網絡等新媒體平臺的契合,成功地擴展了廣告的傳播途徑。廣告式微電影將計算機網絡、3G手機、戶外屏幕和移動電視等新媒體作為傳播的主要渠道,除了適合在新媒體進行播放,同時也可以在傳統的媒體平臺進行播放,可以實現在線上和線下多種傳播渠道進行播放。
廣告式微電影無限擴大了廣告的播放時間。通過對于現代人們對電視欣賞習慣的研究,我們發現當人們面對100~300個電視頻道,通過一段時間的觀賞,最后經常觀看的電視頻道數量固定在30~60個左右,這一數量不會隨著電視頻道的增多和電視臺質量的提高而變化,是一種替換式的選擇。那么也就是說,電視廣告對于消費者產生影響的最佳電視渠道集中30~60個電視頻道。我國目前省級以上電視臺共有240余家,據統計目前為中國家庭經常觀看的、收視率較高的電視臺,主要集中在大約50個左右。那么我們就可以知道,電視廣告對于消費者產生影響的、能夠實現廣告效果的渠道數量是固定的,這些渠道中可以進行廣告播放的時間是有限的,屬于一個定量。而隨著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商業宣傳需求高速增長,這就造成了商業宣傳需求不斷增長和有效渠道與時間過少的供求矛盾,直接導致電視廣告播放費用越來越高,電視廣告越來越多,觀眾對電視廣告越來越抵觸,廣告播出效果越來越差的現象。而廣告式微電影以網絡為主要平臺,打破了廣告播放的時間限制,隨時隨地播放,不受時段限制。這種播放渠道無限地擴大了播放時間,打破了傳統電視廣告的局限。
二、廣告式微電影優化了傳播過程
首先,傳統電視廣告的傳播過程中的接受活動是被動式的接受活動。對于廣告的接受活動,接受者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廣告式微電影在傳播過程中的接受活動是互動式的接受活動。在接受過程中,是接受者利用自己的休閑時間或者是時間碎片,在網絡上通過自己的主動選擇完成播放的接受活動。其次,傳統的電視廣告主要是在接受者觀看廣告之后,通過接受者實際使用過產品后,認可了廣告產品的效果,然后進行推薦,完成二次傳播,而二次傳播者之間傳播內容以產品實際效果為核心。而廣告式微電影主要是在對于廣告的觀賞過后,被廣告的娛樂效果所打動,認可了廣告的娛樂效果,然后進行推薦,完成二次傳播的,而廣告式微電影的二次傳播者之間的傳播內容是以廣告內容的娛樂性為核心。廣告式微電影更注重廣告內容的娛樂性。再次,在二次傳播過程中,傳統的電視廣告是以接受者口口相傳為二次傳播的主要形式,廣告式微電影是在網絡上通過接受者的即時轉載為二次傳播的主要形式,完成二次傳播的傳播周期更短和傳播速度更快。最后,傳統的電視廣告接受者的二次傳播的對象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廣告式微電影的傳播對象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和虛擬世界中的網友,二次傳播的范圍更廣。
三、廣告式微電影精準了傳播對象
廣告在營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于消費人群的定位,這直接關系到廣告產生的實際效果。對消費人群精準定位,直接進行精確宣傳,這在傳統的電視廣告中很難實現。廣告式微電影通過互聯網作為主要傳播平臺,傳播的對象更為精準?;ヂ摼W網站本身的專業化程度和網站內部版塊的精細化程度都遠遠高于傳統的電視平臺。例如:有專業的汽車網站、交友網站、游戲網站、購物網站等,同時在網站內部也有許多專業的版塊。以搜狐、新浪等網站為例,他們都將版塊進行了精細劃分,有城市、汽車、娛樂、新聞、健康、視頻、教育等版塊。廣告式微電影實際投放在網絡平臺中,大大增強了針對性,將廣告不但可以在主頁播放還可以安插在對應的版塊中,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廣告播放對象定位的精準性。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一些網站已經開始通過記錄上網者的購物傾向,通過分析直接向上網者進行廣告推薦。拋開其中是否涉及隱私的法律問題不談,這種方式就廣告播放的準確性而言,無疑是目前廣告播放更為精準的方式。廣告式微電影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廣告播放對象的精準性,增加了廣告產生的實際效果。
篇2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廣播電視的發展規劃,國家廣電總局在2003年確定了廣播電視數字化發展戰略,明確了數字化實施的“三步走”策略,從而通過衛星、無線和有線三種方式來實現我國數字廣播電視在全國的覆蓋。具體說來:第一步是自2004年開始,在試點的基礎上進行數字電視的大力推廣,對經濟較發達、有線電視網基礎較好、居民收入較高和城鎮等具備數字化條件的地區,通過給用戶的電視機安裝數字機頂盒來接收數字信號,從有線切入來實現端到端的數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開始,開通直播衛星直播業務并播出地面數字電視;第三步是自2008年開始,大力發展高清電視和地面數字電視。直播衛星、有線網絡和地面無線廣播電視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為傳輸廣播電視信號;(2)增值功能為廣電行政部門開辦的如交互電視和網絡廣播等增值業務;(3)拓展功能為“三網融合”后可開展的業務。我國地形比較復雜,眾多偏遠地區和覆蓋盲區的廣播電視傳輸,必須依賴于充分發揮這三者的潛能,實現資源的共享和配置的優化。信息時代,直播衛星、有線網絡和地面無線廣播電視的大力推廣是我國廣播電視發展的必然要求:(1)作為最現代化的傳輸覆蓋手段,直播衛星對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動直播衛星的發展中,必須重點關注衛星數量和衛星業務開展這兩個問題;(2)相較于直播衛星和地面無線而言,有線網絡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服務體系,是三者中實現數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動有線網絡的發展中,新建的有線網絡要具備交互功能,已經建成的有線網絡要加快進行雙向改造;(3)地面無線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免費收看電視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設的重點,因此各級廣電部門必須確保地面無線的全覆蓋,加快推動地面無線的發展。
2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聯網技術,廣播電視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從而開辟了自身發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聯網的應用使得廣播電視能夠克服稍縱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夠實現跨時空的傳播,從而拓寬傳播范圍和改變傳播方式;其次,互聯網的應用使得廣播電視節目可以迅速實現全球性傳播,從而實現信息的廣泛共享;再次,互聯網的應用使得廣播電視在確保傳播效率的基礎上,能夠極大地降低傳播成本;最后,互聯網的應用使得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在國內外進行傳播,通過開展國際網絡業務,能夠極大地提高有線電視網的效益。信息時代,廣播電視和互聯網融合是必然的,網絡中的廣播影視允許用戶進行觀看、收聽、下載、閱讀、檢索、評論、存儲、剪輯和轉發,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廣播電視單向流動的特性。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廣播電視,已經成為現代廣播電視發展的關鍵,為此國家廣電總局已經積極展開對策,通過制定各項政策來推動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的融合,促進廣播電視時效性、傳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的運營
所謂下一代廣播電視網上,是指將整個網絡傳輸的架構和媒體資產管理的管理架構、編輯系統和平臺等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網絡在這個整體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要積極完善廣播電視檢測網的檢測,開展地面數字電視、移動廣播電視和互聯網音頻廣播等新業務的檢測研究,建設全國安全播出的指揮平臺,確保包括信息安全和節目質量在內的優質服務。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的運營,使得觀眾不僅能夠看到高清晰電視節目,還可以按照個人需求和愛好來進行節目的定制,并且通過對用戶權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夠制止不良信息的傳播,從而更好地解決當前有線電視網向大眾化廣播服務,向互動式分眾服務直到個性化服務轉變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安全管理問題。
篇3
關鍵詞:廣播電視;廣播電視事業;宣傳功能;新聞報道;實際應用
伴隨著時代及科技的變遷,中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各類媒體的全面發展,中國的新聞媒體也進入了新的發展周期,隨著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內容和體裁突破了傳統媒介的限制,從要素到風格也有很大變化,這當中也包括廣播和電視媒體。隨著中國的入世及奧運會和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必將進一步開放,中國的廣播和電視媒體也將面臨更多的發展和挑戰的機遇。本文首先擬闡釋中國的廣播電視媒體的宣傳功能、發展趨勢、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探討廣播電視作為典型的第三產業,在未來如何提升廣播電視的綜合性經濟效益,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一、廣播電視的一般概念
(一)廣播電視的性質
廣播電視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產物,是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圖像的大眾傳播媒介。作為電子媒介,廣播電視是當今人類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中介物,以節目為最終產品。它具有時效性強、覆蓋面廣、對象寬泛、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優勢,同時存在稍縱即逝、選擇性差、不易保存的弱點。
(二)廣播電視的產生
(三)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
大眾傳播媒介主要是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這些傳播媒介傳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大眾傳播媒介具有五項功能,即宣傳功能、新聞傳播功能、輿論監督功能、實用功能和文化積累功能。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轉播媒介傳播新聞要素的時效性不同,導致了各種傳播媒介產業發展的不同。下表(表-2)通過對幾種大眾傳播媒介在技術、載體等方面的對比,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廣播電視在這些媒介中的超強的優勢。
現今社會,多元化的信息獲取方式成為民眾日常信息消費的常態。CTR媒介智訊2010年第四季度媒介受眾調研報告顯示,所有被訪者都表示會使用兩個或以上的渠道獲取信息。其中,“家庭電視+計算機互聯網”是最普遍的組合,詳細分析結果見下表(表-3)。
二、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概述
(一) 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
報紙、廣播、電視承擔著重要的宣傳使命,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和傳統輿論陣地。且其具有傳播地域廣闊、接受的觀眾廣泛、信息的容量大、直觀等特性,具有很強大的社會功能,包括:新聞功能、宣傳功能、輿論功能、教育功能、服務功能。
(二)廣播電視宣傳功能概述
1、廣播電視宣傳功能的定義
廣播電視的新聞宣傳工作就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可以及時了解到國內外每天所發生的大事,及時地了解執政黨和政府的宣傳路線、方針、政策和所提倡的道德規范、思想觀念等,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生活服務。
2、廣播電視宣傳功能的表現
廣播電視首先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社會輿論和思想文化中處于主導地位。今后,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廣播電視的喉舌性質與教育功能不會改變。為此,廣播電視必須增強喉舌意識,把體現主功能的新聞等節目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保證,并把它辦好辦活辦出特色。同時,根據時代與受眾需求,采制與傳播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知識類、科普常識類、文娛體育類、生活服務類等節目,使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健全、更加符合群眾的客觀需求和欣賞口味,以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的時代性,為推進全社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務。①、注重理論宣傳。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和鞏固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教育人民。②、服務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工作中心,搞好經濟宣傳,既是廣播電視宣傳的重要內容,又是廣播電視服務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廣播電視要關注經濟建設動態,解讀經濟工作的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及時、全面、客觀、準確、生動地反映社會經濟生活,使人民群眾真正了解和把握正在發展、變革、進步的社會,形成聚精會神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③、關注民生民情。廣播電視要把鏡頭和視角更多地轉向社會建設,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主題,從探索新形勢下傳播的內在規律入手,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把話筒伸向受眾,多用受眾的語言,多聯系受眾身邊的事例,多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辦一些新欄目、好欄目,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給力加油。[1]
三、廣播電視的宣傳功能的社會應用
(一) 堅持新聞創新
積極探索、研究和掌握經濟社會廣泛深刻變革情況下的輿論生成、演變規律,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條件下的輿論引導規律,信息化條件下的新聞傳播規律,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傳播規律和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規律,積極進行新聞宣傳的創新。要以領導活動、會議報道為突破口,當重則重,當簡則簡,形式手法靈活多樣。重則集中力量,采用消息、專題、評論、公益廣告等,組織系列化、戰役化的立體報道,出規模、出深度、出聲勢、出大的效果。簡則要言不繁,通過口播新聞、標題新聞、字板新聞、游動字幕等提示告知。無論重、簡都要努力做到鮮活、貼近,有吸引力、感染力。要以破解正面報道難、典型宣傳難、新聞創新難、輿論監督難為重點,使正面報道有分量、有影響、有力度,典型宣傳可親可敬、可信可學,輿論監督實事求是、公道公正。要以搶占輿論引導制高點為關鍵,強化權威,強化大報道、大專題、大制作,強化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報道。要以人民群眾歡迎不歡迎為標準,把更多的話筒、鏡頭對準基層群眾,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意、民情,更多地報道人民群眾生動的創造實踐,在體現“三貼近”、讓人民群眾滿意上下工夫,使新聞宣傳充滿生機和活力。[2]
(二)增強社會性新聞報道
電視新聞節目必須適應觀眾首先收看就近電視內容的心態,做到立足基層,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要多反映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熱點新聞,做到新聞平民化,以新、短、快、活為特色,給觀眾一種親近感、輕松感、興趣感,并以此構筑起自己的收視群。社會新聞是用來“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新聞。一檔新聞欄目有沒有社會新聞,可以說是關系屏幕形象的問題。它有利于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爭取收視率的重要手段。社會新聞的廣泛性、題材的多樣性與具備令人深省的思辯色彩,很容易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和共鳴。
四、結語
今天的世界已經毫無保留地唄各式各樣的傳播媒介所包圍、所投射、所塑造、所解析,甚至所解構,事實上,我們一直生活在兩個不同的空間里:一個是物理的生活空間,另一個是傳媒的信息空間。[3] 廣播電視作為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在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方面也有著重要的體現,而且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政治形態如何構建,政治經濟如何進步,廣播電視都在推進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輿論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淺談廣播電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輿論引導作用 長治日報20110629期 第B3版:綜合
篇4
關鍵詞:公交移動;電視節目;制作策劃
一、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分析
(一)受眾的身份特征
從人口自然屬性劃分,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以城市居民為主,城市常住人口是它的主要傳播對象,從職業上看,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以一般職員和學生為主。從年齡上看,因為公交車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工具,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年齡層跨度也就較大,上至百旬老人、下到尚在襁褓的嬰兒,都有可能是公交移動電視的觀眾。從消費水平上看,乘坐公交車的大多是這個城市的普通人,他們個人的消費水平可能并不高,卻是整個市場最大的購買人群,這些人也是廣告商非??粗氐膹V告投放目標。
(二)受眾的心理特征
1、消磨時間
社會學從人對時間的支配和利用的內容著眼,將人的時間分為三種:一是制約時間,主要是工作時間、在校時間,以及為了工作和學習在往返路程中所耗費的時間;二是必需時間,是為了生活所必需消耗的時間,如購物、睡覺、做飯等。三是閑暇時間,是除了前兩種時間以外的時間。
2、獲取信息
人要生存和發展,就要不斷從外界獲取自身需要的東西,既包括材料、能源也包括信息。
二、公交移動電視的傳播特性
(一)技術特性
公交移動電視通過安裝在車廂上方的液晶顯示屏向受眾傳輸電視信號,聲音、畫面兼備。傳播技術上,目前公交移動電視主要憑借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數字接收的方式播放。
(二)傳播特點
1、強制收視
在傳播過程中,受眾通常注意的只是符合自己需要、自己感興趣的傳媒媒介和傳播內容。但是公交移動電視特殊的視聽環境決定了受眾不能根據自己的喜惡自由選擇想要收看的內容。
2、易受干擾
(1)公交車的特殊環境,決定了移動電視要經常跟隨公交車身一起抖動、運動,久之,和固定電視相比,公交移動電視的機器元件更容易被磨損和破壞。
(2)通常受眾是在比較擁擠的公交車內收看電視提供的信息,車廂里收視環境差,外界干擾大,噪音多,都造成了對觀看電視節目的干擾。
三、公交移動電視的傳播內容缺點
1、“內容為王”還是“廣告制勝”?
2、節目缺乏針對性,定位不明確
3、節目內容更新速度及信息量滿足不了受眾需求
四、受眾本位理念下的節目制作策略
(一)豐富節目內容,增加信息量
節目是公交移動電視提供給受眾的產品,只有根據受眾的需求制作節目,滿足受眾的需求,受眾才能夠接受公交移動電視。
(二)注重節目編排,提高傳播效果
對于那些相對固定的乘坐某次公交車的乘客而言,在短短十幾分鐘,或長達幾十分鐘的路程內,反復收看同樣的幾部廣告片,顯然不符合受眾對于的信息需求,會讓受眾疲憊和厭倦,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傳播者要根據受眾的收視心理對公交移動電視節目進行合理的編排。
(三)結合自身特點,差異化定位
和傳統電視相比,公交移動電視可以移動收視,和交通廣播相比,公交移動電視聲音、畫面俱備。公交移動電視在節目定位上應結合這些特點,打造出有特色的公交移動電視節目。
五、結語
總的來說,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傳播媒體,公交移動電視雖然有它的一些缺點,但它實現了人們在移動狀態中收看電視的愿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對商家而言也多了一種不錯的廣告投放選擇。相信只要能夠解決公交移動電視發展中的一系列難題,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黃寧.公交移動電視媒體研究與個案分析[D].廈門: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6.
[2]蔡貽象.移動電視的文化憂慮[J].電影藝術,2005,(4).
[3]陳紅.淺析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受眾心理與傳播策略[J].新聞界,2008,(4).
[4]陳建虹.對公交車載移動電視發展的幾點建議[J].新聞與寫作,2007,(12).
[5]何建平,劉潔.中國公交移動電視現狀研究[J].當代電影,2008,(6).
[6]黃寧.公交移動電視媒體研究與個案分析[D].廈門: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6.
[7]黃煒.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及對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1).
[8]梁青.受眾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動電視媒體經營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7.
[9]劉毅.乘客對公交車載電視的“使用與滿足”[D].華中師范大學:2007.
[10]呂艷.丁玲娜.公交移動電視新聞資訊類節目傳播現狀[J].青年記者,2007,(Z1).
[11]蘇陽,聞捷.公交車載移動電視的傳播優勢分析[J].新聞實踐,2004,(11).
[12]王嘉俊.把握受眾特征定位媒體風格―從受眾的角度淺析移動電視[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04,(2).
篇5
【關鍵詞】衛星廣播電視頻段;抗干擾信號技術;應用分析
前言
衛星廣播電視的傳播方式是開發型和無線遠程型的,其具有多的優點,如,覆蓋范圍廣、傳輸的質量高和接受方便等,但是其傳輸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F在采用的就是抗干擾技術,其在衛星廣播電視頻段的應用中有重要的意義。
1衛星廣播電視頻段的干擾來源
1.1自然因素
在自然界中對衛星廣播電視頻段的信號影響較大的就是雨、雪和日凌。在雨雪天氣,衛星廣播電視的信號會受到影響,其透過降雨區域時電波會被雨或雪吸收,其會影響電波,其對電波的吸收和散射會導致電磁波的衰減。而日凌是一種自然現象,其一般都是發生在春分或秋分左右,在這段時間內衛星系統與太陽、地球是處在統一直線上的,太陽黑子會影響衛星地球站的天線,其會產生強烈的噪聲影響信號鏈接,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衛星信號的中斷。這些都是自然界的必然現象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這些干擾進行抵抗。
1.2相鄰衛星干擾
相鄰的衛星是由于微型廣播電視的發展,其數量越來越多,分布上也就比較密集,在同一軌道上的衛星增多,其密度相比于之前已經小了很多,原來的間隔密度可達5°,但是現在只有2.5°,其中Ku頻段的衛星更加密集。這種密集程度已經影響了衛星的正常工作,這有通過技術的加強來實現對干擾的抵抗?,F在的衛星干擾可分為上行干擾和下行干擾。其中上行干擾是指衛星系統中的用戶差異,其主要就是個別的用戶天線口徑小,上行電平過高,還有過濾普密度過高等現象。而下行干擾是指衛星之間的重疊區域的干擾情況,衛星在接收信號的同時,還會影響其他衛星的信號,其主要與下行功率的密度和天線尺寸有關[1]。
1.3相鄰信道干擾
相鄰信道的干擾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載波頻率分配和相鄰信號的頻帶之間的重疊,由于沒有設置足夠的保戶帶寬,所以才產生了干擾。②載波頻譜特性不符合要求,其會產生副瓣,由于噪低過高。所以上行信號的載波頻譜一定要控制在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這一干擾現象不出現,也可以保證衛星廣播電視技術要求。
1.4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主要就是由于其操作的不規范導致了信號的誤發,從而造成了干擾。其可能是由于人員的操作,還有可能是技術原因,其可能出現的問題有:①意識操作錯誤,對頻率、速率等方面的設置有誤。②衛星工作中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③新裝的設備操作并不熟練,產生的干擾。四是用戶私自的載波偷聽產生的干擾。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干擾,影響衛星廣播電視的信號傳輸。
2抗干擾信號技術在衛星廣播電視頻段中的應用
2.1商業通信
①不同天線的應用。為了避免干擾,可以采用多種天線每種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固定式天線主要應用在電視臺,可以實現良好的通信;可移動式天線可以在未覆蓋信號的地方進行應用;可變式波束天線也可以用在電視臺。②束波天線的覆蓋面積的較小。這樣可以減小邊緣衛星接收天線的增益率,減小其他區域的干擾信號的進入[2]。
2.2衛星地球站
①在衛星地球站的發射功率的增強,使接發器的接收增益減小,并通過高功放、大功率和大口徑的接受天線進行信號的抗干擾。這樣在信號受到干擾時,其也可以壓制干擾信號,降低其對信號的影響。②多路多載波信號的采用。單路單載波信號收到干擾時,對抗干擾的能力較弱,而多路多載波信號對干擾的壓制能力比較強。③數字化的播出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保證信號的輕度,保證其在受到干擾時自動的黑屏,不會接收到不法的畫面,保證信號接收的強度,其正常的畫面和非法畫面并不會同步。④對數字電視的信號進行加密。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抗干擾的方式,還可以避免其他人對信號的偷用,而且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不法畫面的接收。
2.3監控系統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衛星廣播電視臺對抗干擾技術的應用力度也加大了?,F在較為常用的手段就是碼流比抗干擾技術,這是一種應用于監控系統中的技術,其根據信號的對比,了解節目是否收到干擾,若是收到干擾就會有警報進行提醒,發射機的頻率也會提升,信號收到的干擾降低[3]。
3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現在衛星廣播電視面臨著很多的問題,隨著商業通信的增多,現在的衛星廣播電視受到的影響很多,主要就是:自然因素;相鄰衛星干擾;相鄰信道干擾;人為因素。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衛星廣播電視的使用效果,在這方面,可以應用技術手段,解決這一問題。抗干擾技術手段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其對這些因素可以進行有效的抵抗,現在其應用的方向也比較多,現在其在商業通信、衛星地球站、監控系統等方面都已經進行了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彥霖.數字電視廣播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6,05(09):113~114.
[2]楊宏杰.淺議對衛星廣播電視頻段的抗干擾信號技術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4,06(11):283~284.
篇6
1998年5月,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正式提出了互聯網已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大媒體。互聯網以它驚人的發展速度,對傳統三大傳媒報刊、廣播、電視構成了極大威脅。1998年初,美合眾國際社CEO杰姆·亞當斯在一系列會議上斷言,互聯網將在五年內吞沒傳統媒體。這些變化引起業內人士高度重視。
作為電視人而言,現在重要的似乎不在于揣摩自己的前途,重要的應該是改造自我、創造自己的前途,結合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去占領互聯網,讓互聯網為電視服務,成為電視的擴展和延伸,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不斷擴大自己在所有新傳播領域中的影響。
二、正視互聯網對電視的沖擊
俗話說"知此知彼"。電視要想保持在傳媒中的地位,必須要對互聯網和自身的特性有個正確認識。然后取長補短,這樣才能發展。
1、互聯網傳播信息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
電視傳播的本質是視聽信號與時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電視節目在時間流程中播出,并與固定的時間相對應。如果失去了這一關系,那么作為電視節目基本支持的欄目將不復存在,以時間為標志的電視的運作機制也將消失。當你收看一個電視節目時,總有許許多多的人同時也在收看這個節目,這種"一點"電視臺對"多點"觀眾的方式和特點,決定了信息的發送者對信息的接受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操縱力量,傳媒能決定觀眾接受什么信息和什么時間接受。觀眾與電視亦體現出同步性,即接收信息的時間和消費信息的時間是同步的。即電視節目是"時不待我"的,錯過了節目的播出時間觀眾就看不到這個節目,在此,消費者是被動的。而互聯網在信息傳輸模式上恰好與廣播電視相反,體現出異步性,即通常以存儲信息的方式來接收信息,然后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來消費、利用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主動索取信息,消費者也就由被動轉為主動。
在覆蓋范圍上,由于技術的原因,電視的傳播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電視臺只能在某個很小的地域內才能被觀眾收到,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方臺。即使上星電視臺,也只能覆蓋全國。而互聯網是全球性傳播,從計算機那小小的監視器屏幕能隨時獲得全球各個角落的信息。
2、互聯網的傳播具有形態多樣、自由和交互的特性
互聯網的傳播形態多樣,它可以圖文并茂,也可以加入聲音,還可以進行網上直播?;ヂ摼W的傳播很自由,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記者,創作自己的新聞作品,隨后敲一敲鍵盤便將其發往全世界?;ヂ摼W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就是互動性,如電子郵件、聊天室、電子論壇等多種形式,這些加強了與觀眾的雙向交流溝通。
互聯網發展雖然迅猛、勢頭很強,但杰姆·亞當斯斷言互聯網將在五年內吞沒傳統媒體,在中國,一個擁有12億人口卻僅有210萬網民的國家要理解傳統媒體五年內被擊敗是相當困難的,更何況,這210萬網民的分布極不均衡。限制互聯網在我國發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機價格昂貴普及程度低。
在我國,一臺普通的家用電腦的價格也在5000元以上,而一臺彩色電視機的價格檔次低的1000元左右,檔次好一點的在3000元左右。電視可以說已經在中國普及了。而電腦還遠遠沒有普及。
2、網絡傳輸受帶寬制約
有限的帶寬使聲音及影像傳輸仍有秒差、停格、斷訊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視頻信號解析度也遠達不到電視播出水平等。另一方面,令人沮喪的響應速度,也降低了網絡服務的深度與豐富性,而低像素的顯示器使讀者的閱讀速度比正常速度要慢25%。
3、上網價格仍然偏貴
國家電信部門雖然把上網價格一降再降,但是就目前的上網價格仍然很貴。要超出收看電視的所付的費用好幾倍。4、網上信息的真實性較低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任何信息。這種高度的"自由",讓人對網上信息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而有時人們的這種懷疑是很有必要的。
互聯網在由于種種原因沒能普及,這只是暫時的,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第四媒體出現,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統領媒體世界,它的興起無疑會給廣播電視帶來不可避免的沖擊,但我認為更多的是為廣播電視利用其強大功能以另一種形態發展提供條件。近年來,全球廣播電視機構紛紛上"網"已顯示出二者結合傳播的新態勢。
三、電視臺進軍互聯網的優勢
目前互聯網比起傳統傳播業來說,才剛起步,發育還不健全,擁有接收者還不多,在社會上的影響還不廣泛,但發展速度極快??梢灶A料,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未來的信息傳播中將發揮巨大作用,電視應及早參與互聯網的建設,在互聯網中占有一席之地,利用網絡發揮自己的傳播優勢。它的優勢主要在于:
1.正確的輿論導向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在我國目前還處在群龍無首,混亂無序的狀態,沒有主導、沒有主流,只要你愿意,誰都可以隨時任何信息。這種高度的"自由",正面的意義是給信息者帶來方便,但是它同時也給虛假的信息甚至低級趣味的和邪惡的東西帶來了方便。電視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盡快介入互聯網,并以大媒體的諸多優勢搶占制高點,成為網上的主力軍,以利于端正導向,強化正確輿論的力量。
2.增強信息的價值含量
在互聯網上信息,要求的并不只是簡單的收集和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含量,即信息中所包含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電視臺網站的信息符合了這一要求。上網的主要內容是電視節目,而電視節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并且經過嚴格篩選后才播出,因此面廣、價值高。電視是高投入高產出,節目生產量大,由于版面、頻道時段有限,日積月累造成大量節目資源積壓,遠未產生應有效果,互聯網將提供充分展現其價值的機會,這些信息一旦爆發出來,就會橫空出世,給互聯網信息傳播世界增添亮麗色彩。
3.人才資源
作為新聞宣傳媒體、,電視已有幾十年的歷程,由于其特殊的社會政治地位,事業顯赫,特別是在近一二十年,如日沖天,為社會各界所仰視,為廣大求職者所青睞。因此,在其機構中云集了一批英才,可以說是目前擁有最多資訊處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的地方,這種人才一旦在互聯網傳播中發生作用,勢必成為互聯網傳播的主干力量。
4.雄厚的資金支持
互聯網站的建立和運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不是一般單位所能承受了得的,而電視臺有雄厚的資金作后盾。在目前的企業和傳統媒體中,電視的創收能力最強。
5.電視品牌的無形資產
從宏觀上看,電視在實施輿論監督、揚善抑惡、傳播信息、休閑娛樂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深受觀眾歡迎,已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侶。從微觀上看,電視臺有自己的名牌欄目,這些欄目收視高,品牌效應十分明顯,上網后,由于品牌無形資產的作用,它將原有市場帶進了網,通過網絡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6.技術設備
由于設備更新快,現逐步采用的數字設備可與互聯網直接接通,技術上實現統一,為電視上網帶來極大便利條件。電視網站將來最為突出的是視頻點播,信息速度是其它媒體無法比擬的,同時,電視視聽兼容優勢還將進一步得到發揮。
四、電視如何進軍互聯網
電視行業要想進入互聯網并立足,從目前形式來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電視與網絡相互取長補短。
廣電媒體的優勢是音頻、視頻傳播,其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在實現數字化后,進入互聯網是輕而易舉之事。因此,廣播電視網站的一大特點便是有大量的音頻、視頻信息,尤其是新聞信息,而在其他網站中要做到這一點就不那么容易。所以電視網站可以開播視頻播放。讓用戶從中除了可以獲取豐富的文字、圖片信息外,還可以通過播放器軟件,直接調看上網的視頻節目。廣電媒體的優勢與互聯網多媒體形態的結合,可說是相得益彰。
2、取互聯網之長補電視之短
互聯網的傳播特點可以彌補廣播電視傳播的許多缺點和不足,故廣電媒體在互聯網上的網站恰恰可以綜合利用其多項功能,達到所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互動性是網絡的特點之一,而手段有電子信件、聊天室、電子論壇等多種形式,這些都可以加強與受眾的雙向交流與溝通。比如電視臺網站可以開設電子信箱,接收觀眾的意見、建議乃至抱怨不滿,然后由相關負責人一一回答。還可以開設聊天室,讓主持人與觀眾面對面談心。這些形式大大拉近了電視媒體與觀眾的距離,在觀眾意見、呼聲的參與下,對節目的提高和改進無疑有很大的益處,同時也使電視節目的影響不斷地得到擴大。
3、中國廣播電視應雙管齊下
面對21世紀全球化媒體競爭的嚴峻局面,中國廣播電視應在兩方面有大作為:①自身技術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等,并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如衛星通信、光纜通信等)使自身傳播實力不斷得到加強;②與第四媒體互聯網為主的多種新媒體(其他如光盤等)相結合,不斷擴大自己在所有新傳播領域中的影響力。
中國的廣播電視機構從1996年起對互聯網開始有所認識,并嘗試上網。在兩年的發展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發展勢頭、制作水平和影響力上目前還不及報刊社,但畢竟邁出了第一步。廣電系統的中央三臺中,中央電視臺起步最早,1996年底就開始進行嘗試,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1998年春節到來之前,中央電視臺首次利用互聯網對春節聯歡晚會進行宣傳報道。在網頁設了虎年賀歲專輯,下設《春節晚會快訊》、《精彩瞬間回顧》、《98春節晚會節目單》等若干欄目。不僅可以看到文字介紹,也可以看到精彩照片,甚至在除夕(1月27日)下午2點就可以先睹晚會彩排(正式直播在當晚8點)的精彩視頻片斷,時間總長為23分鐘。在晚會進行直播時,電視屏幕上還不時打出網址和電子信箱號,廣而告之,這是中央電視臺上網后的首次大動作。中央電視臺的一些著名欄目,如《東方之子》、《實話實說》、《315特別節目》等,也與國內的網絡公司合作推上了互聯網。
在對互聯網的認識方面,倒是一些地方廣播電視臺十分敏感,決心較大,行動亦十分積極。1996年12月,廣東人民廣播電臺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這是國內第一個上網的廣播電臺。隨后,廣東省廣播電視廳籌劃建立了"嶺南視聽"信息網。在上海,上海廣播電臺、電視臺;東方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均已建立自己的網站。其中不乏有利用互聯網的特性而創意出的新形式,如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與提供網絡服務的"上海之窗"精心制作了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網絡連環畫《滑稽王小毛》。1998年6月1日,還向全球15歲以下兒童發起網上征文活動,題目為《2000年在向我們招手》。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經濟臺參與建立的《動心九時》網上專欄,每晚21點到22點進行網上直播(其余時間可以調取收聽)。上海東方電視臺網站是目前國內將電視新聞節目上網的唯一網站。面對如今"廣播"(廣大聽眾)變"窄播"(特定聽眾)的趨勢,一些廣播網站的服務對象也鎖定在特定用戶群身上,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調頻與"中國文娛網"合辦了《中國歌曲榜》,以時下受歡迎的MP3格式提供上榜的中國流行歌曲。廣州兩大廣播電臺的音響節目主持人參與制作的《中國影音世界》網站則提供CD及Hi-Fi信息及熱門音樂。國內廣播電視機構網站近兩年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由開始時與網絡服務公司的合辦(其網頁掛在網絡公司的主頁上)而成為有自己獨立域名的網站,顯示出日益成熟和要將影響力做大的決心。中央電視臺在1997年甚至重新注冊了頂級域名:,代替了最初的CN下的域名:。
近兩年來,雖然中國廣播電視機構在互聯網上已有所作為,但必須看到,我們的水平還很低。主要表現為"兩少兩慢兩差",即信息量少、音頻視頻節目少;信息更換慢、調閱速度慢;服務性差、互動性差。此外,互聯網是全球傳播的媒體,國內媒體不論大小一旦上網就意味著面對全球用戶,且不說信息內容方面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僅在文字語言方面就存在著是否使用英文或其他文種及語言問題,即使在中文方面也存在著否增加BIG5碼或圖形方式問題,以滿足臺港澳及廣大海外華人調閱的要求。必須強調的是,盡管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廣電媒體與互聯網的關系,但實際上廣電媒體上網后就納入了互聯網競爭的大系統。只要上網了,任何機構、團體乃至個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和功能,如音頻、視頻固然是廣電媒體的優勢,但在互聯網上則不是廣電媒體的專利。在互聯網信息的大海中,網站的誕生死亡是尋常事?;ヂ摼W是一個全新的媒體,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沒有精心策劃、必要的投入及日常的維護,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吸引眾多的網絡用戶,那就會很快成為一個"死站",從而也就失去了上網的意義。目前在互聯網上可以看到,從信息的提供到網頁的制作,某些大機構大企業的網站往往還比不過一些個人網站,就是這個道理。必須認識到在互聯網上的競爭的激烈程度比廣電同業間的競爭有過之無不及。
篇7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媒體;發展策略
一、前言
新媒體的“新”是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是繼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它利用網絡數字移動技術,以有線網絡、無線網絡以及互聯網等作為傳播渠道,通過手機、電腦、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形式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等服務。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等特征。
二、關聯電視的新媒體形式
從當前來看,直接關聯電視的新媒體形式主要有:數字電視、IPTV、手機電視和網絡電視,這四類新媒體根據技術和用途的不同又各自細化為多種模式。
從樓宇電視、車載移動電視,到手機電視,新媒體技術與傳統電視的對接極大地拓寬了電視的收看方式,使得電視傳播得以遍布各個空間,迅速搶占各種受眾領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電視媒體所不能超越的時空限制,并根據各類空間及收看群體的不同細化受眾市場,配備更個性化的傳播內容。
三、傳統電視新媒體發展的可行性
不可否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也對電視媒體的地位帶來了不可小視的沖擊。但是新媒體也存在諸如內容失真、質量不精等缺陷,而這些正是傳統電視媒體所具備的。因此傳統電視的新媒體發展不僅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先進技術形式,還能發揮自身的原有優勢,實現取長補短。
1.國家政策的扶持
電視媒體長期以來作為國家和政府的宣傳喉舌,它的發展國家歷來也十分重視。在面臨新媒體技術挑戰時,政府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來扶持電視媒體發展新媒體:2009年9月公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支持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廣播影視、數字多媒體廣播、手機廣播電視等新興文化業態?!?/p>
溫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指出要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這些政策優勢無疑給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提供了機遇和契機,也為傳統電視的新媒體發展規劃了方向和藍圖。
2.社會公信力優勢
媒體公信力是指新聞媒體本身所具有的一種被社會公眾所信賴的內在力量,它是媒體的立身之本,也是眾多傳媒行業的核心價值追求。
長久以來,傳統電視媒體黨和政府的宣傳喉舌的地位一直沒有改變,因而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具備很強的公信力。由于收看電視費用相對較低而且操作時對技術的要求很低,因而電視機在中國有很高的普及率,電視也就成為民眾接觸最為廣泛的傳播媒體之一。而且相較于網絡等媒介形式,電視傳播有一套相對完善和規范的管理機制和法規,因而電視媒體的公信力高于其他形式的媒介。
而反觀新媒體不難發現,不僅在政策和法律上存在許多空白,各方的監督和管理也很不到位,以致在新媒體上出現一些粗制濫造、低俗甚至失真的信息,在廣大受眾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而與新媒體相比,在權威性和媒體公信力上電視媒體無疑有很強的優勢地位。
四、傳統電視的新媒體發展策略
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發展新媒體已是大勢所趨和潮流所在。傳統電視應在發揮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和轉變,積極主動地實施新媒體戰略。
1.推進媒介全方位融合
隨著新媒體的問世,傳媒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比如媒體信息散發渠道、內容提供者、受眾的媒體接觸消費和運用習慣、媒體技術和硬件,都發生了極其巨大的改變。在這樣的現狀下,電視媒體的專屬優勢已經不再在內容和播出渠道方面,電視媒體本來那種特有的生存范式也就不復存在,廣電產業的游戲規則已經被消費者以及終端的強勢改觀了。
由此可見,電視媒體的新媒體策略不僅是在形式上,更應著力于盈利能力方面、內容制造方面、傳播規則方面,以及受眾接觸、終端等全面接軌和合作的方式上,改造傳統電視的傳播方式以新媒體的傳播范式,根據這些新媒體的特征對電視節目進行二次加工。
2.以特性化內容贏得受眾
“內容為王:是媒體產業的不二共識,如果沒有內容資源的優勢,媒介產業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針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必須在內容上下功夫。首先,對于傳統市場應明確本身需要,著眼產品的二次銷售。將傳統市場的內容價值加以整合包裝后再進行銷售,以此實現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另外,由于新媒體的形態十分多樣,而且處于不斷更新之中,應明確每種媒體的特性,明確他們所吸附的受眾群體的不同,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取向制定各具特點的內容。
這就給電視媒體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能夠從受眾者的角度出發,關注新媒體用戶這個特殊群體,如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等,結合新媒體傳播的本身特點和特定需求,整合本身原有的內容資源,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制作符合此類用戶消費傾向的內容以及信息。長此以往,電視媒體就會將內容運營層面的發展戰略進行有效的布局,建立起自己在這個大產業鏈中的主動權。
3.以新服務開拓新市場
不管是在傳播方式的廣泛性上,還是信息傳播的互動性、時效性上,新媒體擁有傳統媒體不可媲美的優勢,都遠遠勝于傳統的媒體。但無論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是以服務受眾為旨歸。新媒體在本質上只改變了傳輸的載體,它以新技術為依托,但最終技術還是為受眾的需要服務。因而新媒體策略的關鍵點是用新的技術做出新的服務。電視媒體采用新的媒體形式,更重要的是開發新的信息服務,以先進的技術方式拓寬服務廣度,提高服務質量。
電視媒體新媒體戰略的關鍵是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滿足受眾的多樣性需求,通過本身的資源和技術優勢,開發出多樣化的新服務,以此提升本身的競爭力。
五、小結
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媒體來說是一柄雙刃劍。沖擊固然存在,但更應在危機中看到機遇。電視媒體應抓住有利的外部環境,合理利用自身的內部優勢,積極推進與新媒體的融合。以新媒體的技術為平臺,牢牢抓住內容和服務兩個關鍵點,在危機中實現自身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婁二鵬.傳統電視的新媒體發展策略[J].廣告大觀,2007(09).
[2]錢艷麗.電視媒體的新媒體發展戰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篇8
通常廣播電視網絡技術結構與TCP/IP網絡技術相似,具有五層網絡技術結構。與TCP/IP網絡技術有所區別的是,廣播電視網絡技術的多個層次是通過不同的管理層自頂向下逐步控制的,其中包括信息管理平臺、移動管理平臺和任務管理平臺。這三個平臺是針對廣播電視的工作特點而確定的,分別從網絡傳播、媒體移動管理、任務傳播與分配三方面對網絡進行管理。三個管理平臺貫穿于整個網絡技術架構中,協同工作,從而保證了媒體網絡以一種高效的、低傳播的工作方式完成信息傳播。下面對各層網絡技術和平臺分別作介紹:
(1)物理層
物理層的作用主要是在節目錄制完成數據采集后,對節目信息進行轉換,調制解析,并完成接收轉發功能。當媒體網絡采集到數據后,首先到達物理層,在該層完成相應的信號轉化調制解析后,成為網絡技術下允許傳輸的數據幀,并完成對信道的選擇,加密并準備向上層傳播;同時負責解析從上層發送下來的數據包,得到硬件所識別的命令行。
(2)數據鏈路層
在數據鏈路層,主要作用是對傳輸數據進行標準化封裝。通過對數據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封裝,添加校驗碼,保證其在整個網絡中能夠安全準確的傳輸。在整個網絡中提供了可靠的鏈接。
(3)網絡層
在網絡層,網絡技術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對路由進行有效的選擇。對于部署在監測區域內的大量媒體來說,采用哪種路由網絡技術對數據進行發送轉發,對于整個網絡的數據轉發性能來說非常重要。
(4)傳輸層
傳輸層主要的作用是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包括對數據包的檢查校驗。但是由于媒體網絡所擁有的處理、緩存資源都比較有限,因此傳輸層的網絡技術架構要求輕量、高效,不需要太多的資源開銷。
(5)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是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的。根據具體的需求,可在應用層中添加其需要的任何應用程序,并且對這些功能模塊進行監聽和執行上層的指令。
2基于動態信息平衡的廣播電視網絡技術應用
動態信息平衡網絡技術也是一種以數據為中心的自適應路由網絡技術。一般的網絡技術僅采集廣播電視數據的描述信息,只有接收到相鄰媒體的數據請求時,才會向目標媒體發送有關數據。而基于動態信息平衡的網絡技術可以利用三種消息進行通信:ADV,REQ和DATA。其中,用ADV描述媒體數據的有效傳播,REQ表示請求數據接收,用DATA表示封裝數據。該網絡技術以抽象的元數據對數據進行命名,命名方式沒有統一標準。通常有SPIN-PP,PIN-EC,PIN-BC,PIN-RL四種網絡技術形式。SPIN-PP采用的是點對點的通信模式,并且兩點間的通信處于這樣一種理想狀態:媒體間的信號不受干擾,分組數據不會丟失,功率沒有任何限制。當發送數據的媒體通過ADV向其相鄰媒體發送廣播信息時,有感興趣的相鄰媒體就會通過REQ發送請求,然后媒體向請求者發送DATA,當接收到信息后,該媒體會向它的相鄰媒體發送ADV,如此反復,直到沒有數據響應為止。SPIN-EC在原有基礎上添加了傳播策略,通過設定傳播閥值,令只有滿足信息條件的媒體才能夠進行與其它媒體的數據交換。SPIN-BC則通過廣播信道來使有效半徑內的媒體可以同時完成數據交換,而且通過添加定時器,來防止媒體重復的發送REQ請求。SPIN-RL進一步完善了SPIN-BC,主要考慮了數據交換過程中的容錯性能。該網絡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ADV對數據進行了命名,廣播電視媒體在接收數據的時候會通告ADV,查看自身資源信息,從而解決了數據的交疊重復接收的問題,避免了資源的重復轉發與接收,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內爆問題。與Gossiping網絡技術相比,基于動態信息平衡的網絡技術在解決了網絡阻塞的時候,節省了媒體的發送傳播。但是其缺點是由于消息是以廣播的形式發送,因此不能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當某一媒體在發送消息時,如果相鄰媒體都接收到數據時,該媒體接收到反饋消息后就不會繼續轉發,而對于遠處的媒體可能還未接收到消息,這樣就會造成部分媒體從網絡中脫離掉;而當sink媒體要求所有媒體的數據時,相鄰電視廣播媒體能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播出去。對于貫穿整個網絡技術的三個管理平臺,在媒體信息、媒體移動、媒體傳播三方面相互協作,最終使媒體能夠以低耗、精準、高效的方式完成廣播電視錄制數據的采集和傳輸。
3結語
篇9
第一、節目內容要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落實"三貼近"方針,實現基層媒體科學發展的直接要求縣級廣播電視植根于民間大地,接近實際,接近群眾,最了解當地群眾的所思所想。按照新聞價值理論,受眾離新聞事件的發生地距離越近,在心理上對該新聞的關注度越高。廣播電視的受眾都會對身邊發生的新聞津津樂道,所以,作為地方廣播電視臺必須發揮地域優勢,積極為當地百姓提供新聞資訊和娛樂,豐富百姓生活,滿足受眾的心理需要。 首先要抓住受眾的心理,深入群眾生活。重點關注典型"人物"和"事件"??h級廣播電視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特定的區域都有著和別處不同的特點,風俗人情、生活習慣等等各不相同,不同地域的媒體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特色文化之間的競爭,這是媒體自身的特性所決定的。這就要求廣播電視宣傳在實際工作中要區別對待,有的放矢突出地方特色。只有貫徹好"三貼近"精神,才能離老百姓的生活近了,才能受到觀眾和聽眾的好評。縣級電臺、電視臺的基本特點是"小",它決定了這一級別自辦節目必須是當地、當時新聞事件的傳播,從而其精品節目一般也是以地方特色取勝。
其次、節目設置要堅持黨性原則
就全國來看,縣級電視臺作為行政區域內主要的新聞媒體,擔負起了更重的傳遞同級黨委和政府聲音的任務??h級電視臺正是在這里找到了它的生存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面向基層、服務群眾作為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把基層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標準,使宣傳文化工作更好地貼近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基層所歡迎、為群眾所認同。新聞宣傳要適應網絡等新興媒體蓬勃發展的形勢,改進方式方法,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在偏遠,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把握輿論導向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積極開拓信息資源,傳播當地發生的新聞信息,讓廣播電視節目發揮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是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立臺之本。
篇10
關鍵詞:廣播電視監測;發展;廣播電視;信號
中圖分類號:TN948.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1-0000-01
Implementation of Radio and TV Monitoring System
Du Yanqing
(Dongguan Radio and TV,Dongguan523129,China)
Abstract:Radio and TV monitoring system is accompanied by radio and TV transmission and coverage generated,radio and TV transmission networks and radio and TV network monitoring network are two parallel systems,which exists between the two absolute intersection,differ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networks are equipped with various monitoring networks,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levision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and a variety of data signals,such as wireline,wireless,satellit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This article from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analysis of his generation,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combined with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Radio and TV monitoring;Development;Radio and TV;Signal
一、何謂廣播電視監測系統
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是指通過客觀測量和主觀評價,如實反映廣播電視節目播出質量和效果的過程。
從廣播電視傳輸和覆蓋系統的角度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是伴隨著廣播電視傳播和覆蓋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廣播電視節目播出質量的優劣都由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來進行反饋和了解。廣播電視傳播覆蓋網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保障,只有建立一個高效率、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網絡,才能對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類型的節目信號進行全方位的監測,才能更好地為廣播電視的傳輸和覆蓋服務。
二、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產生和發展
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廣播電視信號的監測使用獨立的監測設備和監測儀器,對信號傳輸中的各種指標和各種異態進行測量和識別;
第二階段,單機版的監測系統是由一臺計算機控制監測儀器,完成指標測量和異態識別等監測功能;第三階段,由一臺主機充當監測系統的服務器,通過網絡協議與多臺計算機控制的監測儀器進行通訊,所有用于監測的儀器和計算機構成一個系統,協同完成監測任務。近年來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從C/S結構或B/S結構向采用多層B/S和C/S混合式體系架構演變,使得軟件系統的網絡、體系結構跨入一個新階段,認識這些結構的特征,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系統選型是其關鍵。
三、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特點和主要任務
廣播電視傳播系統是將制作好的電視節目以及接收到的電視節目信號傳送給廣大電視用戶終端,對于節目質量、傳輸信號質量的好壞主要有兩種途渠道進行反饋。一是用戶的反饋,二就是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監測和反饋。因此,監測系統本身具有以下幾種特性:一是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二是監測數據的完整性;三是監測過程無縫銜接;四是具有很強的配合性;五是邏輯運算的縝密性等。
四、建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國的發展
從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功能上可以看出,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對于廣播電視傳輸和覆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輸質量的優劣、覆蓋面的寬窄、節目信號的強弱、布線走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等等都需要廣播電視監測系統進行及時的監測和反饋,因此建立一個質量好、科技含量高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十分關鍵,可以說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是廣播電視傳輸系統的“晴雨表”“溫度計”,前者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后者立刻就可以以最直觀、最科學、最及時的信息進行體現。
五、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
從技術上來看,建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必須經歷以下的步驟:
(一)中心數據處理部分。數據處理中心既要進行報警數據、技術性指標數據的實時處理與監測信息短信,還要進行監測播出的內容和廣告的處理及網絡信息視聽節目監管,數據傳輸量大,實時性強,對數據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要求高。
(二)客戶端瀏覽查詢部分。監聽監看中心客戶端、領導等相關部門客戶端的主要工作是查詢和決策,數據處理工作較少,但客戶端數量大且在多個部門,因此要解決的是軟件的安裝維護與升級的方便性問題。
(三)系統的C/S結構與B/S結構網絡版(C/S架構),即Client/Server(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此結構把數據庫內容放在遠程的服務器上,它由兩部分構成:前端是客戶機,接受用戶的請求,并向數據庫服務提出請求,后端是服務器,即數據管理(Server),將數據提交給客戶端,客戶端將數據進行計算并將結果呈現給用戶。還要提供完善的安全保護及對數據的完整性處理等操作,并允許多個客戶同時訪問同一個數據庫。它的主要特點是交互性強,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網絡通信量低,響應速度快,有利于處理大量數據。網絡版B/S結構,即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只是安裝維護一個服務器(Server),客戶端采用瀏覽器(Browse)運行軟件。
六、總結
總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產生和發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從技術層上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已由C/S或B/S向更加先進更加安全的多層B/S與多層C/S混用的架構發展,了解這兩種技術的利弊,根據監測工作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為安全播出服務。從時展的要求上來看,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產生發展以及壯大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也是國家穩定和長治久安的要求,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發展不僅僅只靠一兩個部門,而是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的大事。優質高效的監測水平才能促使廣播電視節目的不斷提高,把最真切的聲音,把最動人的畫面傳遞到千家萬戶,傳遞到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1]冀友余.廣播電視監測系統體系架構[J].中國有線電視,2010,10
- 上一篇:現代教育技術基本概念
- 下一篇:家校合作家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