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足球訓練計劃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女子足球訓練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幾年來,女足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而曾經輝煌的中國女足卻停步不前,甚至有了退步的跡象。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女子足球的市場化不高、后備力量薄弱是最大問題之一。為了在目前的體制和經濟形勢下更好地發展我國的女足運動,借鑒美國的經驗,中國足協已經與教育部達成共識,將女足后備人才的培養交給學校,在全國學校中舉辦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四級聯賽體制,以達到更好地培養我國的女足后備人才的目的。因此,作為培養人才最基層的中小學,已經慢慢成為我國女子足球運動發展的基礎陣地。
而本人在作為中小學女足教練員的幾年中,發現大多數的中小學女足訓練基本照搬男子足球的訓練套路,忽視了運動員性別、生理上的差異所帶來的訓練任務和方法上的明顯區別這一關鍵因素,使訓練走入了一定的誤區,如何運用更科學的手段對中小學女子運動員進行訓練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作者本人的訓練實踐經驗,結合理論,總結出中小學女子足球運動員科學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求同行共同商榷。
1如何對中小學女足運動員進行科學訓練
1.1科學選材方面
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選材是實施科學訓練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小學女子足球運動員水平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們要把科學選材與經驗選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今后選材工作的發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和手段進行科學選材,經驗選材與科學選材相結合是現今廣為常用的選材方法。首先,年齡因素是中小學女子足球運動員選材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對運動員的日歷年齡、生物年齡以及運動年齡進行科學測量,可以有助于分析、推斷出運動員競技潛力的大小,并可根據青少年生長發育的規律,為今后訓練提供科學依據。第二,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身材高、體重大的運動員在運動競賽中占有優勢。所以,身體形態因素是直接影響運動員選材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在預測青少年從事足球運動的能力時,不能忽視遺傳因素的影響,對未來訓練發展提供潛力是遺傳效應的主要作用。所以,在全面了解選拔對象的家庭情況后,應把父母是運動員的子女列為選材的重點對象。第四,運動機能能力因素是科學選材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運動員健康、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術進行測試是科學選材必不可少的手段。最后,心理和智力因素是科學選材尤為重要的指標,在選材時,盡量挑選意志堅強、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強、穩定沉著、有創造性、理解能力強、想象力豐富、活潑開朗、積極好動、勇敢頑強、集體感強和責任心強的運動員,另外,在測試個人的接受能力快慢、思維能力強弱以外,還應把文化水平的高低作為考慮因素之一。
1.2心理方面
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比賽的勝負,不僅取決于技術、戰術、身體等訓練水平的高低,還依賴于運動員的思維、情緒和意志等諸心理素質的訓練水平。由于中小學女子足球運動員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運動員的心理還沒完全成熟,注意力不易持久,自制能力較差,處在這一年齡階段的運動員的注意特點已經有較好的穩定性、目的性和選擇性,尤其對獨特、新穎、多樣的訓練方法倍感興趣,同時她們也容易被一些新鮮事物所吸引。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應對她們的心理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還要考慮到她們的不同情況,做到區別對待。在平時多給予學生一些激勵和鼓勵,就算學生的技術、動作還未盡人意,只要教練員多一點激勵和鼓勵都會給學生一種自信、一種肯定,以致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等心理品質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提高學生意志品質水平時,難度應由小到大,使能力逐步提高。同技術、戰術訓練一樣,心理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訓練過程,應納入一個球隊的多年計劃之中,在不同的訓練周期、訓練階段要有不同的訓練任務、內容。
1.3技、戰術方面
1.3.1 技術訓練。足球技術在足球運動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青少年時期的可塑性大,對基本技術接受快,所以,對于中小學女足運動員來說,此階段是技術訓練的最佳時期,也是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應該科學地加強基本技術的訓練,只有基本技術練好了,才能進行更高技術水平的動作的練習。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應根據隊員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階段,并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1.3.2 戰術訓練
早期對其加速戰術意識的培養是有益的,培養易早期介入。戰術意識的訓練應與技術訓練融為一體,實行多講、多練、多看等方法,使她們理解應怎樣去比賽。首先,講解分析尤為重要,講解分析的實質主要是促使球員理解應怎樣去活動(比賽),在不同的比賽場景應該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好。多練是促進球員積極投入到訓練、比賽中去,充分調動她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訓練和比賽中有意提高戰術意識。多看則是多觀察水平較為突出的球員在比賽中的戰術素養,讓水平較低的球員了解和學習優秀運動員良好的戰術意識。
1.4 身體素質方面。根據中小學女子足球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點,在教學訓練中應加強對球員的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的練習,合理地對球員進行速度練習,減少或避免耐力素質在小學女足運動訓練中的實施。
靈敏性和柔韌性是保證掌握技術動作不可或缺的身體素質之一,廣泛的靈敏性、柔韌性,應當在青少年時期就打好基礎。而速度素質是足球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中小學女子足球教學訓練中應對起動、起跳速度和反應速度以及技術連接速度加強訓練。其最好的練習方法和手段是在對抗練習中完成。
2結論與建議
2.1 科學選材是中小學女子足球科學訓練的重要前提,年齡因素、身體形態因素、遺傳因素、運動機能能力因素、心理和智力因素都是科學選材測試的重要指標。
2.2心理素質訓練是當今足球科學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納入一個球隊的多年計劃之中,在不同的訓練周期、訓練階段要有不同的訓練任務、內容。
2.3 教學訓練過程中應根據球員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階段,并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技、戰術水平。
2.4 在教學訓練中應加強對球員的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的練習,合理地對球員進行速度練習,減少或避免耐力素質在小學女足運動訓練中的實施。
參考文獻:
[1]韓會君,徐建華,吳武彪.廣東省實施“體教結合”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
[2]趙厚華.足球運動員靈敏和柔韌素質的培養[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9,(1):21-23.
[3]劉衛民.年齡因素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選材因素的影響[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30-34.
[4]張廷安.現代足球訓練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篇2
1986年,中國女足首次參加亞洲杯便榮登榜首;
1988年,廣州國際女子足球錦標賽,中國隊過關斬將,打入世界前4名;
1988年底,女足奔赴意大利,在梅迪利亞國際女足賽中,出盡風頭,勇奪第一;
1989年初,女足姑娘在廈門“國貿杯”國際女足邀請賽上,橫掃千軍如卷席,以未負一局的戰績,傲居魁首。
當中國足協主席年維泗受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之托,接受于1991年在我國廣東舉辦首屆女子足球世界杯大賽的重任時,誰還會懷疑這榮耀的桂冠,不該首先戴在中國姑娘的頭上呢?
風靡世界的女足運動
60年代初,女子足球運動陸續在歐、美、亞、大洋洲等一些國家悄悄地開展起來。到了70年代中期,當我們還沒有完全從“動亂”中解脫出來的時候,女子足球的熱浪已席卷全球。英國這個世界足球發祥地,對女足運動最持保守態度的國家,也已有10多萬女性參加了足球俱樂部;西德當時參加女子足球運動的會員竟達27萬人,組成2100多個女子足球隊,比賽長年不斷;意大利已開始舉辦甲、乙級女子足球聯賽,從中選拔國家隊對外迎戰;挪威、瑞典等國,在國家足協領導下,有數萬女子在足球俱樂部里長年堅持訓練,在歐洲女足中球技水平居領先地位,瑞典的女子足球人口甚至達到全國人口的1%;美國男子足球水平,縱然無法與其它美洲國家相比擬,但美國女足的興起卻聲勢浩大,60年代末,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并普及全國,以后在大學中也成為時髦的運動,為此美國足協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組織各種訓練和比賽,形成了4個年齡的競賽網,美國的國家女子足球隊頻繁地參加各種國際性大賽,成為北美首屈一指的強隊;巴西女足其普及與被重視的程度遠不如歐洲各國,每年一次的全國女子足球錦標賽通常只有五六個隊參加,但巴西女足的競技水平在國際女子足壇上卻屬上乘,這恐怕與她們生活在“足球王國”見多識廣有關;澳大利亞在大洋洲經常是女足冠軍的得主,可謂一支驍勇善戰的強隊;日本是亞洲開展女子足球較早的國家之一,學生中開展得比較普及,全國約有200多個女足俱樂部,國家設有專門的女子足球聯合會;我國的臺灣女子足球隊在亞洲女子足壇上,可謂朝氣蓬勃,威名赫赫,臺灣的宜寧女子足球隊曾蟬聯1977、1978年夏威夷國際女子足球錦標賽冠軍,并曾獲得1978年“赫爾辛基杯”女子足球錦標賽亞軍。
80年代以后,女子足球不但在世界各大洲擴展延伸,洲與洲之間的比賽連綿不斷,各國的女子足球邀請賽、錦標賽、杯賽名目繁多,而且一些巾幗有志之士并不想局限于此,她們希望有一個國際性的獨立機構統率世界各國女子足球的活動,舉辦大型的有權威代表性的國際比賽。于是,歐洲國家和以香港東南亞為首的亞洲相繼打出“國際女子足球聯合會”的旗號,大有巾幗足球與男子足球并駕齊驅之勢。國際足聯迫于壓力,1987年通過決議將女子足球正式列入國際足聯活動計劃,并于1988年在我國廣東舉辦了一次實驗性的非正式的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
當前,女子足球發展更加迅猛,中美洲的墨西哥灣,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科特迪瓦,東歐的蘇聯、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國奮起直追,不惜代價開展女足運動,這些都促使國際女子足壇的格局發生著深刻變化,女足列強如林。
中國女足在苦掙中崛起
1977年,當陜西鋼鐵廠子弟學校的女學生從報上看到一則消息,說世界上還有女孩子在踢足球的時候,她們便也想嘗試一下滋味。她們或許根本沒有想到,這純屬好奇的舉動——在簡陋的足球場上,她們開心自在毫無章法地踢起足球的時候,已經悄悄地揭開了中國女子足球運動的篇章。
有人講,如果說歐美國家女子足球的起因更主要是出于60年代席卷歐美大陸的婦女參政和婦女解放運動的話,那么中國姑娘們踢球的愿望可能更多地是看到中國男子足球的落后,“半邊天”也要做男子辦不到的事情。這話雖有道理,但我國女足運動從一開始孕育就受到了來自這個古老民族各個層次的排斥和壓制,仿佛這是有悖天理的奇談怪事。即使一些較為開明的足球界人士,對女子足球這一新生事物也持觀望的保守態度。我國足球的決策機構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對民間開展起來的女子足球運動,采取不反對不支持的中間立場。在沒有場地、沒有經費、沒有編制、沒有有關的專業人員和相應的領導機構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在陳舊的社會觀念中步履維艱的女足發起者們,該面臨著怎樣困難的境地,說其苦苦掙扎,并未夸張。
有志者事竟成,女足運動在陜西、遼寧、吉林等地生存了下來。1982年中國體育報率先打破女足的沉悶局面,在北京組織了女子足球邀請賽,之后,廣東也組織籌辦了全國女子足球錦標賽。女足亮相,身手不凡,令人耳目一新,使世人終于看到了女足的風采。天津、遼寧等省市也相繼組建女子足球隊,女足運動猶如一股春潮,迅速席卷祖國各地。
1986年,組建不久的女子國家隊首次參加第6屆亞洲杯賽便以勝23球未負一球的全勝紀錄,榮登亞洲榜首,實現中國足球鳳先飛的宿愿。
在短短的時間內,中國女足中就涌現出一批世界級的球星李艷杰、吳偉英、牛麗杰、孫慶梅、劉愛玲等,這是奇跡,也是對艱難困苦中奮斗而出的最好回應。身經磨難的中國姑娘,終于可以嘯傲世界女子足林。
中國女足的遠憂與近慮
然而,正當女足成為我國優勢項目,受到全世界注目的時候,今年以來卻不斷傳來令人憂慮的信息。自第7屆全運會對非奧運會項目采取限制報名的辦法公布之后,不少有女子足球隊的省市從各自的利益布局考慮,把在國內比賽中不占優勢的項目統統下馬,包括將女足砍掉。致使今年的全國女子足球錦標賽,原有27支隊伍報名,但實際參賽的僅19支。據傳,今年賽后,還會有些省、市將女隊下放基層或解散,隨之而來的二線隊伍和青少年體校的女足球班也將難逃厄運。如果此風盛行下去,剛剛建立起來的女足的后備力量就會受到破壞,10年來,眾多人士為之奮斗的女足大好局面,將毀于一旦。如1988年,我國女子足球運動達到高峰,僅一次全國性的比賽,參賽隊伍多達31支。其中許多選手,已經不是半路出家,經過改行的“田字號”,而是從小就步入足壇,經過五六年系統訓練的新秀。她們技術規范、戰術意識好、跑動能力強,是我國女足全面起飛的雄厚實力基礎。如果這來之不易的成績自行瓦解,必將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性后果。
篇3
關鍵詞:女足足球運動 核心訓練 現狀 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7(a)-0226-01
隨著足球運動不斷的發展,在足球的比賽中的節奏也隨之不斷的加快,從而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的要求隨之也在不斷的提高,這就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體能,以保障在體育競技比賽當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當前,我國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還是比較低的,所以要注重運動員體能的訓練,這也是足球運動員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1 女足足球運動中開展核心訓練的重要性
數據表明,開展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升足球運動員的爆發力,促進運動員整體身體素質的有效提升。當前在女足運動員中核心訓練的力度還不足,相應的方式選擇也比較的落后,不利于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升,需要對訓練的方法進行革新。研究表明對于同一肌群進行訓練,采用多變的訓練方式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核心力量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能訓練的方式,其已經成為當前足球運動訓練中重要的研究對象,同時其還開拓了體能訓練方法的新的研究的領域。當前教練員已經充分的認識到力量訓練在足球運動中的重要性,其在足球運動員訓練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運動員的體能,促使其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2 女足足球運動核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力量素質訓練計劃結構認識不清
足球云頂核心訓練是一項比較復雜并且周密的過程,若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訓練的計劃,運動員的整體力量的提升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傷害,從而影響到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在核心力量的早期訓練過程中,力量訓練過多就會嚴重的影響到肌肉力量和周邊結構之間的不平衡現象的發生,當肌肉的負荷量過大的時候,就會導致肌腱以及韌帶的斷裂,導致運動員產生不必要的傷病。
2.2 忽視力量練習與專項的結合
運動員通常在力量房或者是健身房內通過相應的機械進行肌肉刺激的方式進行力量的練習,此種練習的方式屬于一般的力量練習,也是最基本的力量練習,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專項的力量練習打好基礎。許多運動員經過基礎分力量練習就會發現自身的力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運動的成績或者是專項力量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也就導致其競技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進行基礎力量訓練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專項能力的訓練,以保障運動員整體素質的提升,基礎訓練也可以為專項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其在進行專項訓練時更加的順利。
2.3 忽視整體力量與局部肌肉的協調發展
在進行核心力量練習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只重視大塊肌肉的練習,從而忽略了小肌肉群的練習,還有的部分教練員只注重腿部力量的練習,從而忽略了上肢力量以及軀干力量的練習,這樣就會導致運動員身體素質發展不平衡狀況的發生,甚至在比賽的過程中會導致運動員損傷。其力量的訓練應該根據自身的整體需求,使局部力量的訓練和整體訓練相結合,從而提升運動員的整體能力,保障其整體力量的協調性。
3 女足足球運動核心力量練習的方法
3.1 克服自身重力的單人練習
此種訓練的方式主要的適用于核心力量訓練的初始階段,其主要的目的是讓足球運動員深刻的體會到核心肌群的用力,并且還能夠使運動員有效的控制身體,此種訓練的方式得到了很多專業人員的認可,也是最普遍、最基礎核心力量的訓練的方式。此種訓練的方式的練習方法有很多,比如:單臂俯掌控腹、仰臥挺髖、仰橋以及腿臂交叉兩頭起練習等。
3.2 運用器械進行的練習
此種訓練的方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會用到許多的器械,比如:平衡球、瑞士球、平衡板以及力量練習器械等,這樣可以是運動員在不平衡的狀態下進行力量的訓練,有效的使運動員軀干部位深層的肌肉參與到練習中,并且在動作完成的過程中,其控制軀體始終的保持在正確運動的姿態,這樣也就很好的達到了訓練的目的。此種訓練的方式可以根據核心力量所掌握的情況來逐漸的增加其難度和復雜性,也可以使用多種器械來進行組合練習,以此來達到更好的訓練的效果。
3.3 以健身為目的的普拉提練習法
普拉提是一種常見的健身休閑運動,其主要強調的是腹背的強化過程,在訓練的過程中,保持腹部和背部集中適當的力量,讓其肌肉能夠更好的支持脊椎。有力的腹部肌肉的形成可以更好的支持脊椎,當提升腹部和背部肌肉用力的時候,使整個身體達到似然和理想的狀態。此種訓練的方式可以培養運動員用意志力來控制身體的動作,可以是運動員深刻的體會到每一塊肌肉的延展、收縮以及控制,其可以有效的加強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此來提升運動員的穩定性以及全身姿勢的正確性。
3.4 以康復為目的的懸吊訓練法
此種訓練的方式主要的是突出運動感覺的綜合訓練,強調在不平穩的狀態下來進行閉鏈運動,從而達到對于感覺運動器官的最佳的效果。此種訓練方式可以有效的加強中央軀干、骨盆以及髖部深層肌肉力量,此種在不穩定狀態之下來進行力量的訓練,以此來很大程度上激發軀干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收縮能力,以此來達到很好的康復效果。懸吊訓練主要的通過對于肌肉以及肢體運動能力的強化,以此來加強肌肉和神經之間的反饋,從而提升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平衡控制能力的有效的提升。通常在懸吊器械上進行訓練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平衡板、海綿橡膠墊以及充氣的橡膠墊枕等物品,這樣在訓練的過程中就可以增加支撐點的不穩定性來激發肌肉的協調功能。
4 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力量的訓練對于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多種訓練的方式,以此來促進運動員整體身體素質的有效的提升,保障其競技水平的提高,促進競技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忠,雷麗,王萍,等.高校女子足球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初探[J].神州.2013,5(7):79-84.
[2] 張孟杰.我國青年女足發展現狀的分析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2,4(9):34-41.
[3] 孫文新,侯會生.中國青少年女子足球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11(6):142-148.
篇4
2014年,濟源市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校園足球試點城市”,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以普及為導向、以教學為關鍵、以賽事為支撐、以考評為保障的校園足球發展格局。在校園里隨意走上一圈,你會發現,帶足球的學生隨處可見。不管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還是級的中學生,他們最感興趣的、談得最熱烈的,就是足球。足球,已經成為濟源市廣大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回顧以往,濟源市校園足球的發展歷程可以總結為“三人成眾,三木成森”,即完成了“三個強化”,建立了“三層三級”競賽機制,建立了“三級梯隊”人才培養機制。
一、強化教育教學,著力提升校園足球普及水平
一是全面普及足球知識。我們堅持在全市開展足球知識進校園活動,推動基礎較好的學校開設足球課程,堅持每周上一節足球課,成立足球班,促進學生了解足球、喜歡足球、參與足球,形成“人人會踢球、人人爭進足球班”的良好態勢。
二是積極建設布點學校。濟源市專門制定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評細則,有效開展省校足辦要求的“八個一”活動,即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園足球領導小組和一套相關制度,保證每班每周一節足球課,每天一次足球大課間,每學年舉行一次校內班級足球聯賽,每個學生有一本足球教科書(或校本教材),每個學校有一支足球代表隊,建設一塊符合要求的足球場地,每學年舉辦一次校園足球文化節,有力促進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近年來,全市已建成32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其中小學18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4所,基本實現市區、平原鄉鎮的全覆蓋。
三是大力培育足球文化。我們組織各足球特色學校積極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足球冬(夏)令營、足球操比賽和校園足球親子秀等活動,搭建校園足球文化平臺。還以世界著名足球俱樂部名字命名班級足球隊,進行班級間比賽,編辦足球主題班報,營造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
二、強化機制建設,著力提升校園足球競技水平
一是建立“三層三級”競賽機制。在完善每年小學、初中、高中三層競賽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校長杯”“鎮長杯”“市長杯”三級聯賽體系,每年6月舉行全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全市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9~12月舉行本校的“校長杯”足球班級聯賽,此外,還舉辦了“鎮長杯”區域學校比賽。
二是建立后備人才培養機制。我們采用“市隊校辦”和“名校辦名隊,名隊進名校”方式,建立班隊、校隊、市隊三級梯隊訓練管理模式,有計劃地將一大批學生作為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對象,全市目前已注冊800多名市級足球運動員。
三是建立足球學校創建機制。我們對有條件的學校下達年度創建任務,加大指導力度,提升創建水平。濟源市第一中學、濟源市高級中學等重點校園足球學校培養了一批全市足球特長學生。
四是積極參加“省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在2016年“省長杯”足球賽中,濟源市四支代表隊進入全省各組聯賽前四名,其中濟源市高級中學在高中女子組比賽中獲得第三名,濟源一中在高中男子組比賽中獲得第四名,太行路學校在初中男子組獲得第三名,沁園中學在初中女子組獲得第四名。這極大地鼓舞了全市發展校園足球的熱情,增強了濟源市創建國家級校園足球示范區的信心。
三、強化行政推動,著力提升校園足球保障水平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濟源市出臺了《濟源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實施方案》,對優化校園足球活動網點布局、完善校園足球競賽制度、加強校園足球師資培訓等提出明確要求。在市級層面建立了教育、體育等多個部門參與的校園足球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交流情況、協商問題、推進工作。
二是不斷加大經費投入。我們積極安排校園足球專項經費,大力加強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形成了有效的投入機制,保證了校園足球活動的穩步開展。近年來,全市財政已經陸續投入305萬元,新建了4個標準化足球比賽場地。
三是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這些年,我們每年培訓足球特色學校校長、校園足球訓練管理干部、體育教師150余人次,培訓C、D級教練員50余人次,今年還選送1名體育教師赴法國參加培訓。
四是建立健全考評制度。我們出臺考評細則,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各校目標考評范疇,明確工作目標要求,嚴格督察考核。開展優秀校園足球學校、優秀校園足球文化活動評選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各學校加快推進校園足球運動。
今后,濟源市將認真落實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著力在校園足球普及與提升上下功夫,努力走出有濟源特色的校園足球發展之路。重點將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優化推進機制上下功夫。將校園足球活動納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內容,印發《濟源市校園足球“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教育、體育等部門的職責,全面落實“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支持”的工作機制。總結提升“名校辦名隊、一校一品”的教體融合做法,將足球運動隊“植入”其中,繼續組織“三層三級”足球聯賽,在全市試點創建市級校園足球學校。
二是在加強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在年度教師招聘計劃中,安排一定名額招收有足球專長的體育教師,并優先分配到足球特色學校。分類開展面向體育教師的業務培訓和面向高水平運動隊教練的等級培訓,計劃每年舉辦兩期師資培訓班和一期裁判員培訓班,邀請全國優秀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擔任講師,為校園足球發展提供師資力量。繼續做好日常教學和訓練,_展冬、夏季青少年足球訓練營,積極參與省級賽事,力爭為各級足球運動隊輸送更多優秀的后備人才。
三是在提升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將足球逐步納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計劃,最大限度地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建立各級足球特色學校校長負責制,全面實現校園足球進課堂、進大課間、進校園競賽、進中考。逐步建立足球特長生中考升學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大校園足球活動的經費投入,積極引進社會贊助機制,為各級各類學校、俱樂部及體育活動中心足球教學、培訓和比賽創造條件,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四是在弘揚足球文化上下功夫。在開展全市學校足球技能秀、趣味足球游戲、足球親子活動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和提煉足球特色文化,挖掘足球對青少年人格培養、意志磨煉、團隊精神培養和素質發展的積極作用,在各類賽事中弘揚積極健康的足球文化,努力營造陽光向上的和諧足球運動氛圍和文化環境。
校園足球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濟源人將繼續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積極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的健康開展。
篇5
關鍵詞 廣西高校 足球隊 管理體制 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Top Soccer Teams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Guangxi Universities
CHEN 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high level soccer team in 13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the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am's objective status quo, coaches, etc. for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llege footbal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Guangxi universities; soccer team; management system; countermeasures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8年李寧杯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廣西賽區比賽的13支足球代表隊管理現狀。
1.2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對參加2008年“李寧”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廣西預選賽參加比賽的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當面發放,約定時間回收的形式。共發放問卷13份,回收13份,有效問卷13份,有效回收率100%。
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調查了解。
訪談法:訪談部分足球代表隊教練對高校足球代表隊的看法和意見。
2廣西省高校高水平足球隊管理現狀現狀
2.1教練員概況
教練員是球隊訓練及比賽過程中的領導者、指揮者,球隊建設的教育者和指導者。教練員的職業水準、教育觀念、訓練方法,直接影響球隊建設、訓練質量和比賽成績。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的教練員金志揚在2006年下半年帶領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學生軍)以第一名的身份從中國足球乙級聯賽中成功晉升甲級,這足以說明優秀的教練員在球隊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調查表1可以看出,教練員隊伍的運動等級情況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布局,其中二級人數最多,共8人,占61.5%;無運動等級有4人,占30.8%;一級1人,占7.7%。如果學歷能代表教練員曾經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那也是衡量個人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標準之一。此次調查結果顯示,13支球隊的教練員大部分都是大學本科學士學歷,共12人,占92.3%;只有1人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占7.7%;博士無。足球教練的高學歷、高運動等級比例仍然偏低。教練員的學歷層次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競技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學與球隊日常運動訓練中,10人為兼職,占77%;3人為專職,占23%。高校從事足球訓練工作是要教練員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指導訓練和比賽,即使經驗很豐富,還要從各方面完善自己,爭取做到最好,多參加各種培訓,接受更新的管理和戰術理念。從參加教練員培訓進修學習情況來看,所調查的對象中參加正式培訓的教練員還比較少,因為高校高水平足球隊的教練員一般都來自本校老師當中,在高校老師身兼體育教育教學和足球隊運動訓練雙重身份,偶爾參加培訓的教練比較多。不參加培訓的因素也有很多,而且學校的經費不到位,因此,教練員缺乏較深刻的足球運動實踐經驗和足球專項訓練理論知識,接受新的理念還是有必要的。
2.3運動隊訓練
足球隊完整的訓練計劃應有多年訓練計劃、全年訓練計劃、階段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和課訓練計劃五種。由于高校足球隊伍不同于職業球隊和專業球隊,根據高校隊伍的特點,高校教練員一般較為注重全年訓練計劃、階段訓練計劃和課訓練計劃的制定。
調查顯示(見表2),大規模的多年和全年訓練計劃有比較顯著的效果,球隊的指導思想和戰術運用都很完善,思想一致,這樣就能取得很好的比賽結果。階段訓練計劃的效果也比較好,因為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階段訓練比全年計劃在次數少,但是質量還有是比較好的保證,集體運動要形成這樣的整體意識當然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只有長時間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才能取得比賽的主動權及良好的比賽結果。
日常訓練和周訓練的效果就比較差,因為訓練時間短,而且訓練時有些隊員因個人原因缺席,學校的課程安排也是最大缺席原因之一。再加上管理制度差的話,就會造成整體訓練氣氛的散漫,那效果就不顯著。運動員是運動訓練的主體,戰術意圖、技戰術的運用等方面都需要運動員來體現,所有訓練、管理成果最終都表現于運動員的參賽成績之中。換句話說,隊員是執行教練員戰術意圖和實施比賽的主體,是球隊發展的內在因素。通過對教練員的調查反映,在訓練中,有10支球隊教練員認為自己的隊員投入訓練的熱情積極;3支球隊教練員認為自己的隊員投入訓練的熱情一般。有76.9%的教練員認為訓練水平進步;7.7%的教練員認為訓練水平沒有變化;另有15.4%的教練員認為訓練水平退步。從調研的數據上來看,隊員自身投入訓練的積極性高、大部分球隊水平處在進步中。可是我們也要清楚的明白,一旦內因做不好的話,一定會成為影響或者阻礙球隊發展的關鍵因素。
2.4訓練比賽經費重要性
經費主要是來源于學校,它對訓練和比賽起到重要的保證。如果訓練沒有經費的保證,那隊員的營養就得不到保證,也大大影響了教練員和隊員的激情。而且由于經費不足,比賽機會就自然少之甚少。也只有在本地區進行一些足球比賽,而這些比賽大多數缺乏實戰性,缺乏在高強度激烈的比賽環境下隊員之間的彼此磨合和應有的心理適應能力,這無疑也阻礙了足球隊整體水平的提高。經費匱乏成為制約廣西高校高水平足球隊發展又一大障礙。
3對策與建議
3.1多渠道培養和提高教練員水平
現代化科學訓練的發展對教練員的知識結構要求越來越高,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將成為教練員的基本素質。高校高水平足球隊教練員應定期進行教練員培訓,提高教練員的教練等級、訓練理論和帶隊實踐水平;聘請經驗豐富的教練員,來改變和提高球隊的整體水平;減輕學校教練員教學和訓練的壓力。
3.2改變組隊模式、增加訓練時間、提高運動員訓練熱情
改變組隊模式,增加訓練次數與時間,實行全年系統組隊來進行訓練,將訓練周期與訓練時間大大拉長進行有計劃的、高效的訓練,給予球隊更多的空間進行提高。實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調動隊員的積極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去,最終提高球隊的整體水平。
3.3加大經費的多元化
經費的來源有多種渠道,長期以來靠學校撥款型的經費,在一定時期內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足球運動又是集體項目,慢慢也形成了一個局限,所以有必要進行調整和改革。因此學校和機地結合起來,使之有主有從,互為補充(如體育系統與社會團體、個人企業聯合辦體,吸納的贊助費用)。盡最大努力挖掘體育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參考文獻
[1] 陳群.江蘇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員的培養現狀和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 2005
[2] 董昱.山東省高校女子足球隊發展現狀分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篇6
1、召開體育部的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體育部的工作職責,工作安排,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從而更好的開展工作,使大家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部的工作中來。
2、更進一步的加強對體育部干事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使他們能夠很好的獨立工作,有很好的組織能力來應對多變的比賽場合,并讓他們指定本學期的學習和工作目標。
3、在11月份上旬將開展一些關于班與班之間的體育比賽,如:新生運動會(重要)、足球賽、籃球賽、體育趣味活動等,從而為校級活動選拔人才,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加強班與班之間同學的認識和聯系,促進友誼,使全系的同學都團結起來。
4、組建系足球隊、籃球隊并定期的進行集中訓練,以迎接校里的比賽。選一些體育比較好的同學參加院田徑隊的訓練,為下學期的校運動會做準備。還要選幾名成績比較突出的同學參加校田徑隊更正規和系統的訓練,進一步提高個人的素質以為系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重點工作:
1、在11月份將舉辦我院05級新生運動會,使全體學生會的成員和全系的同學都動起來,積極的投入到院運會的籌辦和準備工作中來,也為下學期的校運會進一步選拔人才,做好充足的準備。
2、積極配合學校體育部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和宣傳部做好宣傳工作和預備工作。通過我們的熱情和宣傳來帶動全系和全校同學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機構設置:
1、內務組:主要負責體育部的日常工作與自身建設;負責制定每學期體育部工作計劃和資金開支預算,結算、核實該學期學期資金運用情況;負責內部考核體育部干事工作情況,檢查各項工作效果,審查各活動負責人所遞交的工作總結和資金使用說明,整理各個活動過程中的活動資料,后裝訂成冊統一上交辦室。
2、外事組:負責體育部的對外工作,包括聘請各個學院運動隊的教練,學院各項賽事的裁判;負責與其他學院的交流工作,聯系各個活動的友誼賽;負責各個活動的對外宣傳工作。
3、足球組:主要負責學院足球運動方面的工作,開展學院的足球運動,組織學院班級友誼賽。負責組建、管理學院足球隊的日常訓練、比賽工作,帶隊參加校綜合運動會足球比賽和校級足球賽。
4、籃球組:主要負責學院籃球運動方面的工作,開展學院的籃球運動,組織學院班級友誼賽。負責組建、管理學院籃球隊的日常訓練、比賽工作,帶隊參加校綜合運動會籃球比賽和校級籃球賽。
篇7
關鍵詞:初中;活動體育課程;教學
“活動體育課程”不受新課程標準和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的約束,其活動內容遠遠超出課堂教學的范疇。“活動體育課程”與體育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不能彼此等同相互取代,卻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具有擔負起一部分潛在體育課程,實現學生個體教育價值載體的作用。
一、目前體育教學活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學沿襲以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那些規則嚴密、技術要求高的競技運動項目始終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過于嚴肅、缺乏活潑性,天性好動的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使得學生望而生畏,出現厭煩上體育課的現象。
(2)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法及組織形式單一,使體育教學與社會脫節,不夠重視對學生的運動能力的培養,課外體育活動課程沒能以“學生需求為本”而設置,不能適應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
(3)“應試教育”對體育教育的負面影響較大,學生被束縛在應試教育的怪圈內,“重智力輕體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學校體育受“重競技成績、輕學生體質”的誤導,重競技輕普及,重課內輕課外,重尖子生輕全體學生的教學現象嚴重。
二、活動體育課程開展的意義和緊迫性
首先,為大面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保證;其次,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才,促進學校體育特色發展;再次,有助于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
課間或課后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使工作的腦細胞得到休息和調節,從而防止和消除大腦疲勞,真正做到“勞逸結合”。因此活動體育課程有助于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筆者對寧波市慈城中學田徑隊隊員文化課成績進行了追蹤:
200年第一學期寧波市慈城中學田徑隊隊員文化課年級段排名表:
初一年級訓練隊學生年級段排名:
戎同學期中考試年級段排名及期末考試年級段排名排名依次為第6名、第2名;呂同學排名依次為第43名、第3名;徐同學在排名依次為第70名、第45名。
初二年級訓練隊學生年級段排名:
呂同學在期中考試年級段排名及期末考試年級段排名分別為第9名和第8名;馮同學的依次為第33名、第25名;夏同學的成績排名依次為第170名、第174名。
初三年級訓練隊學生年級段排名:
汪同學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依次為第5名、第13名、第4名、第7名;姚同學成績依次為第66名、第67名、第57名、第23名;胡同學成績依次為第111名、第53名、第76我、第72名。
由此看出,以上同學的成績基本上都在進步,有些還是年級段前幾名,同時還都是學校田徑比賽的主力隊員,這就更能證明了“勞逸結合”這一說法。以下以三年來寧波市慈城中學田徑隊隊員考入重點、普高的學生舉例:
筆者調查了2007年至2009年寧波市慈城中學體育訓練隊所有參加中考的學生總共有47名,發現有17名學生考上重點高中,占訓練人數的36%,另外還有26名學生考入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占訓練人數的55%,其中只有4名學生未考入高中(見表1)。可見大多數考入高中的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較突出,再加上運動成績優秀,而被擇優錄取的,占當年初三體育訓練學生的30%。
三、初中活動體育課程開展的創新建議
1.以學分制為保證,形成長效機制
體育學分制是一種因材施教,適應學生需求心理,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教學管理制度,目前我國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實行了體育學分制。根據體育教學自身的特殊性,分析和探討實施體育學分制的優點、方法及對策等,為更好地實施體育學分制提供理論依據。
2.培養學生骨干,帶動全面發展
體育教學中學生是絕對的主體,所以培訓學生骨干并發揮他們的骨干作用也就不容忽視。參加活動體育課的學生,基本上專業成績是比較突出的,在開展活動時,要對這些學生進行特別的指導以協助教師。作者調查顯示,在寧波市慈城中學剛剛成立女子足球隊的時候,真正會踢足球的女生,在全校屈指可數,通過培養這部分人的骨干作用,從而帶動了很大一部分女生對足球的興趣,喜歡足球的女生也越來越多,從而更進一步地推動了學校女子足球的發展。
3.延伸課堂教學,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課外體育鍛煉能將體育課教學所傳授的知識、技能運用于課外體育活動的實踐,通過復習、鞏固課堂知識,有利于促進體育課的教學。而活動體育課程是有組織、有紀律、有計劃的開展學校課外體育鍛煉,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與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使這一部分學生無論在技術技能、身體素質還是在團隊協作和社會交往上都有顯著的提高。隨著運動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與鍛煉的積極性,逐漸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活動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環節,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種課程模式相互交融、優勢互補是課程發展的必然,應該對建立起幾十年的體育學科課程體系進行認真、系統的總結,揚長補短,同時注意吸收各種課程理論的優點,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學的體育課程體系。學校體育只有在全體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終生體育的指導思想。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周期訓練;國家女子網球隊;訓練特點
中圖分類號:G84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3612(2010)03-0127-03
A Review of the Training Feature of China’s National Women’s T ennis Team
――from the Training Cycle Theory
ZHANG Xiaoe1, YE ziqing2,ZHANG Zhe3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 ty, Nanchang 330027,Jiangxi China;2. Jiangxi Tourism Business Vocati 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ranch, Nanchang 330100,Jiangxi C hina;3.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 stics to analyze the feature and summarize the rule of training China’s women’ s tennis team based on a brief analysis of Matveyev’s cycle theory and thefeature of professional tennis competition in today's world. The results show t h at the annual national women's tennis team training cycle is divided into a numb er of large and small cycles and fostering training in competitions which is use s as an approach of training. Training followed the training cycle and enhancedand developed training cycle theory.
Key words: cycle training theory; nation women’s tennis team; trainingcharacteristics
我國國家女子網球隊實力與日俱增,不斷取得歷史性的突破,五朵金花的表現讓國人驕 傲。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婷、孫甜甜的雙打冠軍;2006年鄭潔、晏紫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奪冠的場面還瀝瀝在目;四年后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鄭潔、李娜又雙雙闖入女單四強。 女隊取得如此驕傲的成績與合理的訓練安排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從周期訓練理論的角度尋找 我國國家女子網球隊訓練特點,為今后的訓練和其他網球訓練隊的訓練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國家女子網球隊一隊球員及其2006-2009年訓練計劃。表1為隊員的基 本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本文通過中國知網、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查閱有關運動訓練 計劃、訓練周期、網球研究現狀等方面的文獻。
1.2.2 專家訪談法為了保證論文方向的正確性,以口頭形式采訪國家女子網球隊教練對周期劃分、訓練計 劃制定的原則、訓練內容安排等方面的相關內容。訪問冬訓期間跟隊的科研人員,就關于訓 練計劃制定的科學性、訓練計劃實施的效果進行訪談。
表1 國家女網一隊球員基本情況
姓名出生年月身高獲得主要成績李娜1982-02172 cm2008年 北京奧運會女子單打第4名,2010年澳網女單四強 鄭潔1983-07164 cm2006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雙打冠軍,2008年溫布爾登公 開賽單打四強,2010年澳網女單四強晏紫1984-11171 cm2006年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雙打冠軍孫甜甜1981-10175 cm2004年雅典奧運會雙打冠軍 1.2.3 數理統計法 本文將國家女子網球隊球員訓練內容中的 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并將處理結果制作成表格。
2 結果與分析
2.1 周期訓練理論的創立及主要內容
前蘇聯現論首席專家馬特維耶夫根據人體競技狀態具有周期階段性形成的
投稿日期:2010-01-26
基金項目: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
作者簡介:張小娥,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通訊作者:陶志 翔。 規律,即運動員競技狀態的形成需經過“獲得”、“保持”和“消失”的階段,把運動訓練過 程分為準備期、比賽期和過渡期等3個時期[1]。馬特維耶夫周期訓練理論的精華應 該是年度周期訓練劃分。他認為在一年當中可以分為若干個大周期,1個、2個、3個或者4個 ,甚至更多。在每個大周期中有準備期、比賽期和調整期。在這3個時期中又分為小周 期。小周期可以根據訓練的實際需要安排訓練內容、訓練負荷、訓練方法和手段等。劃分大 周期的時間長短不是固定,是根據實際比賽需要而進行指定。
如今很多優秀運動員常年都在進行比賽,那么還存在分期化。馬特維耶夫說:“高級運 動員全年比賽,并非把分期化丟掉,并不影響對競技狀態的發展進行控制。如足球,春天即 開始比賽;聰明的教練員春天比賽并非以最高的體力參加,而仍然把它看作是形成競技狀態 發展過程,仍作為準備期的特征來進行訓練”[2]。可以這么理解,并不是進行比 賽就進入 了比賽期,比賽可以作為一種訓練手段。對運動發展競技狀態的“期”和訓練周期,在認識 上要區分開來,這是兩回事。發展經濟狀態期,是指運動員機體內在的規律,而訓練周期是 由人們認為制定的,是用以控制運動員集體的發展狀態的,二者不能混淆。因此,在認識周 期訓練理論上一定要抓住精髓。
2.2 國際網球賽事特點
2.2.1 國際網球賽事安排特點國際網球比賽全年比賽按影響力、積分大小、獎金多少為五個不同的等級:最高級別為 大滿貫比賽(澳網、法網、溫網、美網) 和年終總決賽,共5項;其次依次是WTA和ATP一級、 二級、三級、四級巡回比賽。2006年后4個級別比賽數量分別是12、15、17、15,全年的 比賽數量是65個。職業比賽的時間、地點相對固定,有的比賽達到100年歷史。職業比賽分布 在從1月1日到11月19日的47周中。不同級別的賽事交替進行,主要以大滿貫賽事和年終總決 賽作為劃分點,將全面的比賽分成幾大塊。一般澳網1~2月份舉行、法網5月底6月初舉行、 溫網6~7月舉行、美網8~9月舉行,年終賽就顧名思義。其他不同級別的巡回賽事穿插于其 中。因此在安排訓練的時候,教練員要充分的考慮到比賽的安排時間,根據比賽安排確定訓 練周期的劃分。
2.2.2 網球運動員選賽特點職業網球比賽采用52周積分排名系統,該排名系統是按52周內單打17個和雙打11個最好 成績的積分累加的過程,分別排出運動員單雙打的世界排名。職業網球比賽接納運動員的簽 位有限,運動若沒有足夠的積分,排名不夠的話就不能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例如,大滿貫 簽位最多有128個,一般常用的是32簽位,因此只有在積分系統中排名靠前的選手可以獲得比 賽資格。因此,運動員為了獲得高積分,有資格打更高級別的比賽(積分和獎金高) ,必須盡 量多打比賽,但是考慮到身體狀況運動員并不是參賽越多越多好,從而要有目的的進行選 擇。
目前世界排名前100 位的運動員年均參賽數量為23個,最多的為33個。我國國家女子網球 隊部分運動員2006年參賽數量平均為21個,最多參賽為25個(表2)。[3]。
2.3 我國女子網球隊周期訓練特點分析
2.3.1 年度大周期訓練計劃國際職業網球賽事頻繁,ATP全年的總賽事可達80多個,WTA全年比賽也達60多個。作為 一名職業選手,既要考慮到自身排名而多參加比賽,也要照顧到身體狀況。在網壇,運動 員都以奪得四大滿貫為榮。因此,以四大滿貫比賽作為分割點,將全年 分為四個大周期。四大滿貫是每年固定的比賽,有些上百年來都沒有變化,例如,溫布爾頓 網球公開賽于1877年第一次舉行距今為止已有130年的歷史。在職業網球比賽中,ATP和WTA 的一級賽事也有高的影響力。從而在安排訓練中,準備一級賽事也成為了一個分割點。除此 之外,每年還可能碰上其他的大型比賽,例如2006年的亞運會、我國的全運會等。2006年李 娜參加四大滿貫、多哈亞運會和13周的一級賽事,每個賽事都是2周。每3至4個比賽周后有 一個訓練周期,這樣全年大致會有6個大周期。
表2 2006年國家網球女隊一隊球員參賽站數統計
李娜單雙彭帥單雙鄭潔單雙晏紫單雙Ⅰ級5 25266 45Ⅱ級 5 24234 45Ⅲ級 5 33121 66Ⅳ級 3 21144 44ITF1大滿貫4 44444 44年終總決賽11小計(人次)22 13 171019 202325每個大周期的時間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冬訓作為第一個大周期,它的持續時間是最長的 。跨年尾和年初的冬訓,既要對一年的比賽結束作調整,也要為新一年的比賽做準備。一般 從11月到1月初,大概8周時間。但是由于法國網球公開賽和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間隔時間很 短,那么這個周期的時間就比較短,只能有2周的準備期。
從上述可以看出,網球運動的年度訓練大周期較多,這與國際網球賽事安排的特點有較 大的關系,但是劃分明顯,目的性和針對性較強。
2.3.2 小周期采用一元訓練理論所謂“一元理論”,茅鵬認為,運動能力中的“技術”和“體能”是一元的,不存在沒 有體能內容的技術動作,不存在沒有技術形式的體能內容。技術與體能,就象形式與內容一樣 ,在客觀現實中無法分離。因之,該理論被命名為“一元訓練理論”[4]。
目前我國國家女子網球隊周訓練采用一元訓練理論。如表3顯示,在一周的訓練中有綜 合訓練、技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五次的課中2次綜合課訓練、2次技戰術訓練課和1次體能 訓練課。這改變了傳統周期訓練中小周期訓練的單一性。傳統小周期訓練一般將體能、技戰 訓練分開,界限明顯。從表2中還能發現,在每天的訓練中,技戰術和體能都有安排,只是 側重點不一樣。在技戰術訓練課中,技戰術的比重增加,如周二為技戰術訓練課,那么技戰 術的訓練時間占69%,而體能占31%。
表3 國家女子網球隊一周訓練內容安排
周 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課的類型 綜合訓練技戰術訓練體能訓練 綜合訓練技 戰術訓練課的時間/min295275 297369 310技戰術訓練時間/min200850 150142體能訓練時間/min63 37987734技戰術時間比重76%69%066% 80%體訓練時間比重 24%31%100% 34%20%不論從小周期的課安排內容來看還是從每天課的內容來分析,都能看出我國女 子網球隊在小周期訓練采用一元訓練理論。這樣的訓練方法能改變以往課程的枯燥乏味,更 能把訓練內容很好的結合,有利于在實際中或在比賽中的運用和發揮。
2.3.3 以賽代練,比賽成為訓練手段按照國際網球比賽的現狀,運動員不可能為每一場比賽進行賽前準備,為備戰而花費更 多的時間。李娜2006年賽季統計得出,只有第15~18周、29~33周、43~49周為準備期。除 去準備期的時間,那么其余的時間如何利用呢?職業網球運動員會在幾項大賽之前參加一些 低級別的賽事作為一種訓練手段,為后面的大比賽做準備。所以在我國國家女子網球隊的周 期訓練計劃中,比賽已成為了準備期的一部份,以賽代練。
世界優秀運動員訓練周期的觀念已全部更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準備期 訓練時間縮短,國家女子網球在結束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到進入法國網球公開賽相隔近17周 之久,但是進行的訓練周只有7周,其余的10周都參與到不同級別的賽事中。2) 比賽期 大大延長,國際網壇賽事頻繁,全年52周有47周的比賽。在這漫長的比賽中,不管是春季、 夏季、秋季和冬季,各種賽事接連不斷,每年最重要的比賽也都在此期間,比賽成了運動員 訓練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運動員要參加20~30場或更多的比賽。專項技術訓練 要靠比賽來完成。在比賽之間,訓練的任務是保持專項素質水平,改進技術細節和調整身體 和心理狀態。而且許多比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創造最佳成績,而是實戰訓練為主要比賽服務 ,這些比賽取得了調節訓練、提高訓練質量和強度的重要作用。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內,訓 練被分為許多小的階段(10~15 d)。各自有不同的目的,從而易于掌握和控制運動員的狀態 ,便于在大比賽時出現超量恢復,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創造優異成績。3) 在幾乎貫穿全 年的比賽中,運動員利用比賽空閑的時期只能進行短暫的專項訓練,改進前一段比賽中所暴 露出來的問題,完善技術細節,提高專項素質水平并完成向下次比賽的過渡,為下次比賽做 準備。
通過對當今網壇比賽的特點和我國國家女子網球隊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與傳統 訓練周期理論相比,現代周期訓練理論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從本質來看,并沒有把傳統的 周期理論丟棄,只是在現代社會商業因素的影響下,由于運動員賽事的頻繁,他們的訓練計 劃出現了不斷地改變與調整,但都是在傳統的周期訓練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這實際上是對 傳統的周期訓練理論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3 結 論
周期訓練在新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本質大致是相同的。要正確理解運動發展 競技狀態的“期”和訓練周期。國際職業網球賽賽事頻繁,賽事級別劃分明顯,有嚴格的參 賽要求。我國女子網球隊訓練基本遵循周期訓練理論。訓練計劃有大、小周期之分,全年分 為多個大周期,訓練方法采用一元訓練理論。運動員參賽數量較多,全年大部分時間處于比 賽狀態。因此,選賽和參賽既要考慮到積分也要考慮到對大賽時的身體狀況,參加部分比賽 既已成為了一種訓練手段。
參考文獻:
[1] 吳煥群,王汝英,陳明達.周期與訓練[J].體育科學,1982(1):39-44.
[2] 茅鵬.運動訓練新思路[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3] 李淑芬,李慶有.優秀網球運動員年度訓練周期[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1(8).
[4] 王磊.一元訓練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的研究[D].南京,2007,5.
[5] 金健秋,楊克新,劉強.運動訓練周期理論辨析[J].煙臺市反學院學報,2005,2 1:313-316.
[6] 陳正,黃香伯,孫江寧.國家女子網球隊周課訓練模式特征分析[J].武漢體育學 院學報,40(12).
篇9
毫不夸張地說,足球之美無處不在。首先是球衣之美,每個國家都有傳統的隊服,如意大利隊的藍色之美,德國隊的白色之美,巴西隊的黃綠色之美,荷蘭隊的橙色之美,阿根廷隊的豎條相間淡藍白之美,等等;其次是賽場上展示的球藝之美,如傳球、盤球、接球、鏟球、搶斷、射門等,都給人以美妙的感覺,特別是那些倒掛金鉤的射門,或是側身騰空魚躍式的撲救,更是美不勝收;再次是勝利的喜悅之美,在賽場上無論是進球后的喜悅或是終場的勝利,球員們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有的連翻幾個跟頭,有的跪在草地上仰天大叫,有的脫下球衣投入空中,等等;最后是球迷們的臉譜、衣服和拉拉隊的工具,五彩繽紛,令人陶醉。無論哪一種美,都是人們創造性的體現,也都是創造之美。據我觀察,中國人與西方人看足球的最大差別是,大多數中國人是看熱鬧,而西方人是欣賞足球所展現的創造之美,這是雙方在精神生活上的差距。
但在欣賞本屆世界杯之美的同時,我不能不為我國足球的落后感到悲哀,并思考著我國足球衰敗的原因。中國只在2002年進過一次世界杯的決賽圈,但那是因為日本和韓國作為東道主讓出了一個名額,中國撿了個便宜。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獲得了51塊金牌,居世界第一位,顯示我國已是體育大國,許多項目已進入世界先進之列。可是,為什么一個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足球居然進不了32強,在世界排名也在70名以后?有人說是認識問題,或是投入不足,或是教練水平不高等。這些問題不能說沒有,但絕不是關鍵。以我之見,關鍵在于“三個功夫”不足和“三個精神”的缺失。什么是三個功夫呢?據我觀察,足球主要是依靠三個功夫,即腳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和頭上的功夫。足球之所以稱為足球,顯而易見的主要是靠腳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集中的反映在奔跑的速度,一場球賽下來,一個運動員要奔跑萬米以上的距離,速度就是決定的因素;頭上的功夫,不僅僅是頂球、用頭射門,更重要的是足球運動員每一個動作,都是由大腦指揮的,都來源于大腦的創意靈感。
一定程度上,足球運動體現了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國民性,那些足球強盛的國家,無疑都具有發展足球所需要的“三個精神”,即冒險精神、團隊精神和創造精神。雖然足球功夫對足球隊的水平有重要影響,但在競賽中決定勝負的是這“三個精神”。
近一二十年以來,我國依靠體育訓練的“舉國體制”,使乒乓球、女子排球、羽毛球、跳水、舉重等項目迅速崛起,為國家贏得了很多榮譽。但是,為什么“舉國體制”對我國足球訓練不靈?很顯然,這些強勢項目對運動員的要求和訓練方法與足球是完全不同的,前面那些項目主要是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的競賽,依賴的是嫻熟的技巧、高強度的訓練和精心調教,而這些方法對足球訓練基本不適合,足球更多依賴于“三個精神”。就拿足球與排球和籃球比較,足球隊員幾乎是籃、排球的2倍,而且足球場的面積是籃球場的17倍、排球場的44倍,更不用說一個小小的乒乓球臺了。因此,與我國強勢球類比較,足球涉及人數更多、場面更大、運動更劇烈和危險更大,也就需要冒險精神、團隊精神和創造精神。僅就創造精神而言,可以說足球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由創造性的靈感來指揮的,如每次傳球、鏟球、射門和撲救,都不可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不可能像排球由隊長背后的手勢來指揮那樣。
對于我國足球落后的原因,包括足球業內的專家們從多方面進行過分析,可是幾乎沒有人認識到這是由教育造成的。為什么?因為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應試教育,都是高度功利主義的教育。我敢說,中國的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保守落后的,寵愛和棒喝是兩種基本的教育方式,古今釀成的悲劇不計其數。這兩種教育方式共同的思想基礎,就是高度強化了的功利主義,把天真無邪的兒童自幼引入到功利主義的泥潭。
據說,世界上猶太人和華人是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可猶太人是采取“獅子育兒法”,而中國人卻是把孩子噙在嘴里還怕傷著了。在父母眼里,子女就是他們的私有財產,可以打罵,包辦代替,剝奪他們童趣、志趣和應有的選擇權利。在獨生子女占主導的情況下,90年代以后溺愛教育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父母陪讀、陪考,專車接送,甚至到了研究生階段還有家長陪讀的。在這種寵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由于望子成龍心切,少有家長冒著風險自愿讓孩子去踢足球的。我國注冊的足球運動員只有2萬多人,而德國有2700萬(占全國人口的1/3),更不用說南美達到“街上足球”那樣的普及程度了。
我國基礎教育中的應試教育,也是最頑固的,它沿襲了科舉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學方法,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從啟蒙教育開始,要求學生正襟危坐,循規蹈矩,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天性和個性。教學中,實行灌輸和背誦,頻繁地考試,以追求高分為目的,從而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和靈感,導致大多數國人缺失創造精神,而且這一切從兒童時期就造成了。
盡管我國足球訓練也是從少年開始,但由于上述原因,他們從小就缺失了冒險精神、團隊精神和創造精神。這是我國足球運動員的致命傷,絕不是靠請洋教練和加大經費投入可以奏效的。這三個精神的缺失,不僅關系到我國足球的振興,也影響著我國未來能否躋身世界先進科學之林。對于我國教育的現狀,再不能熟視無睹了,每一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猛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陳舊的教育方式,著力培育“三個精神”,且須從幼兒抓起。只有當“三個精神”占我國國民素質的主導地位,我們才會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也才能從低品質的“制造大國”轉變為“創造大國”。
篇10
一、定期舉行教研活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大膽探討教學改革,對我們現在進行的“體育三類課程改革”,注重針對性、實用性,不斷尋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實到實處,本學年體育基礎課、專選課逐漸趨于穩定,對于活動課,我們實行了活動卡,制定了《大彎中學活動課學分制實施細則》和《活動課班級組織形式和評分辦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軀體素質,提高了運動水平,使整個課題改革形成良性循環向前推進。
二、從抓常規教學入手,向課的40分鐘要質量。常規教學狠抓了教師的課前制定計劃、備課、課前準備、課的基本形式、組織教法、講解示范、運動量的合理安排,學生著裝、課堂紀律。此項工作教研組統一部署,統一行動,互相督促檢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校高三和初三畢業班的《體育合格標準》的合格率為100%。
三、成立了學生體協。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在曾勇、張學強老師的建議下,我們全組教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把學生會分離出來,成立了學生體協。學生體協由總會和分會組成部分,總會有主席、副主席、競賽部、群體部、裁判部等,分會有籃、足、排等8個項目的組織,體育老師作為顧問監促、指導分會工作,從制定比賽規程到裁判工作都由學生體協來完成,這樣既豐富我校體育活動,又達到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四、抓代表隊訓練卓有成效。本學期重點抓了籃球、田徑、游泳三大項的校級代表隊訓練,通過改進訓練方法,重視冬訓工作,把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素質訓練結合起來等措施,參加校際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參加青白江區第二十八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其中男子青年組:
周波:獲100米、200米第一名,并打破紀錄;陳歡:100米第六名、110米欄第二名;王舒銘:鉛球第一名、鐵餅第二名;杜其兵:跳高、跳遠第三名。
女子青年組:
鄧詢:100米、100米欄第一名;李倩:200米、400米第一名;賴周靜:800米、1500米第一名;凌霞: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三名;梁紅秋:跳遠第一名,跳高第四名。
男子甲組:
賴宗培:100米第一名、100米欄第三名;曾毅: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二名;周偉:跳遠第一名、三級跳遠第七名;鄭子昀:跳高第三名、跳遠第三名。
女子甲組:
賴丹:100米、200米第一名;張雯: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五名。
男子乙組:
肖韻文: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五名。
(二)參加成都市中學生田徑比賽,高中女子組獲團體總分第六名。
其中高中女子組:
賴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五名;李倩:100米第四名、200米第八名;張雯: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五名。
高中男子組:
王舒銘:鉛球第一名、鐵餅第四名。
這次比賽共有6名學生達到三級運動員標準。
(三)參加省中學生田徑比賽,由5人組成大彎中學代表隊成績如下:
男子乙組:
周波:100米第五名、200米第八名,并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王舒銘:鉛球第五名、鐵餅第六名。
女子乙組:賴丹:100米第七名;張雯:跳高第三名。
(四)參加成都市九運會田徑比賽,以我校學生為主的青白江田徑代表隊榮獲男、女甲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其中:
周波: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二名,并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葉仲韜:110米欄第六名;王舒銘:鉛球第一名、鐵餅第四名;
賴丹:100米第三名、200米第六名,并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賴周靜:800米第四名、1500米第八名;張雯:跳高第一名、跳遠第五名;
曾毅:跳高第三名;周偉:三級跳遠第八名;肖韻文:跳高第四名、跳遠第五名。
(五)參加成都市中學生游泳比賽,成績如下:
高中組:
李欣:200米蛙第一名、100米蛙第二名;桑迅銳:100米蝶第二名;
許滸:100米仰第三名;李長志:50米蛙第三名;張錦:50米自第三名;
陳宇:50米蝶第三名、50米自第四名;胡蔚璽:50米自第五名。
初中組:
吳喬:100米蝶第三名、200米蝶第三名;董政:50米仰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