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3: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8-0048-02
一、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的特點是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學習,并且此教學內容是后續課程學習的基礎。
“計算機網絡”課程要求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學要求學生要理解概念的內容和實質,又要求建立起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相聯系。所以,職業學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要求:要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的關系,即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也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二、一體化教學的概念
一體化教學,通俗地說就是為了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其內涵式根據職業培養目標要求整合教學資源,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學習,實現真正地“教會”學生;在教學中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位中心。可見,一體化教學就是要實現教師一體化――專業理論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一體、教材一體化――理論教材和實習課教材一體、教室一體化――理論教師和機房一體。
三、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
1.一體化教學方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應用。
在通常情況下,職教的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都會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講授方法:教師根據某個知識點,運用課件來進行展示。然后,在課堂上或者實驗室演示有關該知識點的一些實踐操作,通過這些演示和實踐幫助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我們把這種授課方式歸納為二元授課教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特點就是理論直接過渡到實踐,通過實踐來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再由理論來指導實踐的進一步提升。經過多次反復,最終使理論和實踐都得到提高。這種授課模式比較適合計算機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但是,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計算機網絡物質條件較差的環境下的學生,就很難理解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講授《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時,將相關知識點組合成一個系統的體系結構,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理解后續網絡應用。綜合上述,我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一體化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一體化教學”,針對課程重難點,運用軟件、實際 操作等方式,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另外,還能夠對實踐起到一個指導性和解釋性的作用。使學生的課堂實踐和課后自主學習,能夠具體為實例,不再是枯燥的知識點。一體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加大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2.教學內容要主次分明、突出重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課程設計了大量的概念、定義和算法。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決不能泛泛而談,否則,學生將什么也掌握不扎實。
(1)重點講解OSI參考模型和TCP/IP模型結構
OSI參考模型從功能上把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分為7層,網絡用戶必須按照7層協議進行相互通信。所以,OSI參考模型的學習是了解網絡的基礎。教學過程中強調了OSI參考模型的7層結構和每一層的功能和含義。
另外,TCP/IP模型在其它網絡體系結構中也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TCP/IP是有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組成,在講課過程中可以分別講述其工作原理。在本模塊,還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就是IP地址,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基于IP地址。同時,我們在授課過程中,適當添加Ipv6協議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接觸一些新知識。
3.重點講解局域網技術和組網技術
局域網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網絡結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把重點放在傳統的以太網技術的講解上,還要在局域網知識講解過程中,把快速以太網和交換以太網的知識灌輸進去,以適應現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也讓學生了解必要的組網設備以及組網規則。
4.鼓勵學生動手編寫程序
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以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C語言和VB程序的知識,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動手編寫程序,加深對計算機網絡相關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網卡時,要求同學們利用WINPCAP開發包列舉出使用的計算機上所有的網卡信息;在講解分布式進程通信時,要求學生編寫簡單的程序實現客戶機/服務器系統。并且在布置任務時,把握好編程作業難度,只需要達到通過編程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即可。
5.通過網絡學習網絡
計算機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協議較多,而且更新較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可能講解所有的協議,也不敢保證所學的協議在將來被新協議替換。所以,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利用網絡了解最新的進展。
6.注重實驗
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網絡模型、網絡協議等理論知識,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實踐環節,就是讓學生學會組網。職業學校大多數的學生將來都要從事一線具體工作,實際組網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篇2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領域應用的非常廣泛。它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迅速發展,尤其是最近10年發展得非常迅速,網絡迅速進入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科學、技術、經濟、工業和對人類生活質量的影響等方面。在新形勢下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已經成為計算機專業和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
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滿足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也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高校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課程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目標是培養出全面的網絡人才。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發展方向應該適合企業需要的網絡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除了計算機網絡基礎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據專業知識熟練應用計算機網絡的能力。
1《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地位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一種最快速發展的技術。在信息技術領域,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一個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每一個行業都和計算機網絡分不開。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更應該有一定的網絡知識和應用能力。所以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已成為計算機相關專業必修課程。
2《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基于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絡的特點是強大的理論基礎課程,本課程重點是很多術語、概念,這些術語和概念的理解是學習其他網絡知識的先決條件。專業課老師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概念和術語的理解很簡單,但對初學者理解抽象概念和術語是相當困難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要求學生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和術語的意義,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有整體的把握,能夠靈活地掌握網絡應用程序,并希望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能夠聯系實際應用,對計算機網絡能夠有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要求在教學中,要解決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全面的網絡實踐能力。
3《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教學與實際工作需要不符
現在很多高等職業學校開設了很多專業課程,例如計算機網絡基礎等,但很多專業課沒有與專業課程內容的具體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高職院校的一些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也沒有去做專業需求的相關工作。許多學校僅僅因為計算機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區別,而開設了一些計算機相關課程,并沒有從今后的就業及實際的相關工作方面考慮設置相應的課程。
3.2理論知識抽象單調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結合的綜合叉學科的產物。參與通信網絡,2種技術有大量的概念,所以有大量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方面的概念和協議,由于這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老師經常按照完整的教學大綱,對課本的基本概念術語進行的解釋,再加上高職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興趣不是很強,所以經常在聽了一段時間后覺得不理解,就放棄了,失去了對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3.3網絡教學沒有相應的教學環境
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相對較貴,學校建立一個網絡培訓室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足夠的網絡實驗室為學生實踐操作。所以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實驗項目設置通常是簡單的網絡連接,網絡設備,網絡應用和一些命令使用網絡,缺乏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教學,因此,實驗教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幫助不大,實驗的指導意義和理論無法驗證。這將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3.4缺少實踐教學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傳統教學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實踐很少的幾個簡單的網絡配置實驗,有些甚至是純粹的理論教學。幾乎不涉及工程和應用技術的使用,學生不能達到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的主要目的。實踐課程的許多知識沒有自己實際操作,常常難以把握。常用計算機網絡軟件,網絡設備配置等許多實驗,如果沒有個人的實踐操作,也不能完全掌握。
4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改革
4.1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內容應根據高職學生的教學要求,針對職業崗位技能培訓來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內容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相關理論是必要的,還應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突出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專業能力以適應計算機行業所需的工作。同時結合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需求,以確定這門課的學習任務。改革后的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目的,以刺激他們的學習動機。應該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過程相結合,以達到理論服務實踐的目的。
4.2教學方法的改革
篇3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7-0000-02
1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高職高專樓宇自動化、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重點課程課程之一。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較強,整個課程集中了大量的術語、概念,而對這些術語和概念的理解是學習其他網絡知識的前提條件。
計算機網絡課程整體要求學生要理解掌握,靈活應用。即要理解相關術語及概念的含義,又要能與實際的應用相互聯系。針對此課程要求,在教學中,就要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的關系,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網絡實踐能力。
2 授課過程中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按以往模式主要采用課堂理論教學。教學內容以課本為主,按照既定的大綱完成授課,對基本概念的闡述、術語含義的解釋是課堂上需要完成的,對于專業課老師來說,本身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這些概念及術語的理解是很輕松的,但是讓一個初學者來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和術語那是相當困難的,雖然課程設置的層次比較好,由簡到難,單純的理論教學,沒有實踐相結合,好不容易理解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還不懂,但是,教師要按大綱完成任務,在學生沒有弄懂一些問題時去講新課了,這樣不懂得問題就會被積攢,出現的問題就是與之相互聯系的下一個知識點也不可能理解,久而久之,困難重重,老問題得不到解決,新問題又出現,慢慢的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疑難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就會因為“聽不懂”而完全失去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習興趣失去了,后果就是學生放棄了認真學習這門課程,乃至放棄對相關課程的學習;教師教學失敗;之后會有一連串的負面影響,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更會影響院系的聲譽。
針對以上的分析,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完全適應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課程,那么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上好這門課程呢?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針對學校倡導的教學改革,經過兩年的思考和實踐,我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
2.1 傳統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被公認為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在很多學科教學過程中,一直是被視為最落后的教學方法,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的、也不可避免的將一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就是必須要進行知識填喂,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也不例外,對于一些固定的概念,必須要傳授給學生,只不過在填喂的過程中,要注意填喂的量,量少了,達不到課堂的預期目的,填多了,學生肯定要厭煩,影響知識的消化。所以只要掌握度,注重知識點的銜接,適當的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是必須的,也是可取的。兩年的教學經歷,我注重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適當的使用此方法,學生沒有產生厭煩情緒。
2.2 形象舉例法
OSI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于OSI參考模型工作的原理的理解,是重中之重。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就可以采用形象舉例法,將日常生活中郵政管理體系和OSI體系結構做一個比較。如果我們要寄信,過程如下:寫信人將寫好的信放入信封,在信封上寫明收信人的地址和郵政編碼,并貼上足夠的郵票,投入到郵筒里。郵政局的郵遞員從郵筒里取信,蓋上郵戳,帶回總局,與其他的信放在一起,根據地點將信件分揀好,裝袋。已經裝袋的信件被運送到郵政局的運輸部門,再按相關要求分類封裝為大包等待運輸。運送到達目的地的信件被拉到目的地郵政局進行拆包,分類。同時在目的地郵政局蓋郵戳確認,并由目的地的郵遞員送至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信件后,拆開信封,可以讀取信件。這個恰當的事例讓本來很抽象的OSI參考模型變的非常直觀,很好的解釋了在OSI中的幾個點,分層體系,數據的封裝,層與層之間的關系,從而學生可以真正理解OSI參考模型的工作原理。
MAC地址、IP地址 、域名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是計算機網絡基礎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正確的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關系到對整個網絡課程的學習程度,在課堂中,我將MAC地址中國人,IP是俄羅斯人,域名是美國人,如果三個人要進行交流與溝通,勢必就要有相應的翻譯過程,如果翻譯不好呢,就會影響交流與溝通,通過此形象舉例,闡述了MAC地址、IP與域名三者橫向與縱向之間的關系。在知識延展過程中,介紹了MAC地址過濾在上網管理時的應用。例如,如何防止家庭無線路由器被其他人使用,MAC地址是計算機的硬件地址,這時我們可以使用MAC地址過濾,僅允許一個或者幾個MAC地址訪問,就可以解決此問題。從而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者理解效果。
2.3 啟發式項目教學法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雖然實踐課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實踐課確是學好這門入門課程的關鍵,局域網組建就是一個,正確的理解局域網及局域網組建的相關知識關系到學生學習網絡工程課程的成敗,所以必須要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局域網組建課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的事情,所以要引入項目教學法,教師要制作合理的項目任務,搭建實驗環境,對學生采用分組式模式,讓學生動手去做,親自驗證實驗結果,讓組與組之間比較實驗結果,之后教師給學生一個合理的,綜合的評價。
2.4 實地考察法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樓宇自動化專業、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每個專業培養學生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勝任相關的工作崗位,組織學生實地觀摩、考察時必要的,也是接觸真是工作環境重要的第一步,考慮本校的校園網功能比較完善,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核心機房、監控室、樓層的弱電井,讓學生寫出相應的考察報告,對實際課程的教學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
3 總結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要促進教學內容、教材形式的改變,更是教育思想、觀念向現代化改進。通過案例的講解,讓學生在探究發現中體會到學習的極大樂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應用也是日新月異,因此,在設計教學項目時,更要體現時展的特點,只有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敏珍.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方法探討與實踐[J].辦公自動化雜志,2009總213期.
篇4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 案例教學 中職
當今社會,計算機網絡應用已遍及各行各業,并對社會發展、生產結構、人們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與沖擊。計算機網絡已逐步成為一門新興學科,許多相關專業都開設了課程,但是在教學中仍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中職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同時涉及大量的概念。而中職學生大多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學習目標不明確。基于學生的這些特點,多數學校采用了基于模擬軟件的操作,采用以理論為主的教材,教學模式僵化,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
二、案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生對概念理解的相對較慢,在準確、深入程度上也有著很大的差距,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若能在教學中創設與客觀世界類似的,便于感知、體驗的真實案例并加以分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艱辛和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驅動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案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學中引入案例,學生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不僅可以加深對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應如何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應用案例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利用案例,使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興趣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本身非常復雜、理論概念多又抽象,學生初次接觸網絡,不免會覺得乏味,長期如此,學生就會失去信心,產生懈怠的心里。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理論逐步分解,變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如講解路由器,我們可以引入案例——小明家里有三臺電腦,通過一個交換機將三臺電腦組建了家庭局域網,現在想讓家里的電腦都能上網,還需要什么設備呢?講解路由器的作用,我們可以引入案例——交通圖中的交通指示牌。應用學生生活中切實存在的例子,使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利用多個案例,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在課堂學習中,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理解,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對本案例,不會舉一反三,或者有些學生止于當時,下次再操作類似問題時則表示困難。所以,對于學生,教師應該列舉多個類案例加以練習,以達到對問題的深刻理解。如講解交換機的VLAN劃分,學生需記一些命令,這時教師可以列舉案例——學校的局域網可以按不同的教學樓劃分,也可以按年級劃分,還可以按專業去劃分等。通過多個案例的操作,讓學生在不斷地練習中記住命令,以此加深對交換機VLAN的理解。
3.利用案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引入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把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同時教師應有相應的準備和鋪墊,再布置實驗內容,讓學生去思考、實踐,綜合應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如講解一臺主機網絡不通時,可以通過引入案例——假設學生作為一公司的網絡管理員,如果有電腦不能上網,應該怎么去解決?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提高了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小結
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利用案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探索、 合作、創新能力,所以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將會很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錢方明.改進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質量[J].嘉興學院學報,2002(S1).
[2]隋曉杰 石萍.淺談案例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作用[J]. 商情,2011(7).
篇5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優化;理論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20-4909-02
Exploring of Theory of Teaching Optim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GUO Yang-yong, HE Jun-l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Chengdu 611130, China)
Abstract: Theory teaching problems of the bas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our own teaching practice, proposes serie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z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practical, relevant, interesting, consistency and simplicity, can be subjectiv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obj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make flexible use of theory to guide experimental practice, received a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each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在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全面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在計算機應用領域從事管理和設計網絡的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奠定基礎[1,5]。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學輔助教學方法的應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被學生接受,改革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各個高職高專學科建設的重要課題,我系對該課程學科建設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探索,強調課程的模塊化教學,注意學生實踐能力和實踐應變能力的培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雙管齊下,絕不為了實踐教學弱化理論教學的指導作用。本文根據我系教學實踐,提出了優化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理論教學的方法,強調理論教學的實用性、針對性、趣味性、連貫性和簡單性,從理論學習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進而提高學生在扎實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操作方面舉一反三的能力,客觀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1 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客觀上來說,各個高職高專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進行了大量改革,已經顛覆了理論教學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希望多樣的理論教學能為學生實踐操作帶來質的提高。事實上,多樣的理論教學確實帶來了教學質量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1.1 實踐教學中忽視理論教學
近年來,一些高職高專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強調實踐教學,但是存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現象,理論教學過于空洞,沒有針對性,實踐教學沒有反映理論教學。一些高職院校提出基于過程的模塊化教學[2],更強調實踐教學,教學內容多集中于某個具體網絡設備和產品,沒有從理論高度去引導學生理解每個實踐教學的一般性,學生實踐應變能力差。
1.2 教材選用混亂
很多高職高專的理論教學以教材為中心,教材寫什么就教什么,沒有針對性。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學習完一本教材后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沒有針對具體的實驗實踐為目的教學理論知識。有些教材的知識已經該更新了,但沒有實時的在教材和教學中體現。市面上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材非常多,一般的高職院校沒有自己編寫教材,而是選用某本教材,這樣可能和本校的教學要求不一致,教學沒有針對性。
1.3 理論教學復雜、空洞、乏味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理論教學強調對教材每個知識點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教材的各個知識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學生掌握這門課的基礎知識確實很有幫助,但這種教學方式帶來更多的是學生覺得理論學習復雜、空洞、乏味,這樣導致最終結果是學生失去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一些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也加入了一些新的理論教學方式,比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教材知識點的刪減,但沒有從本質上改變理論教學的方法,沒有從本質上挖掘理論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興趣的關系,以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恰當結合
2 優化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的方法
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質量的提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具體地說,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內涵。
合適的教材,配套的校內校外實驗實訓基地以及先進的教學方法等。強調理論基礎指導下的模塊化教學是提高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培養與市場接軌的網絡應用人才有效教學方法。而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基石和指導,改革教學首先應該從理論教學改革和優化入手。
2.1 強調理論教學基礎性作用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為辦學核心、以獲得解決實際應用操作問題的能力人才為教學理念方向。但該理念中沒有強調理論教學的指導作用,只有注重學生理論基礎掌握的扎實性,這樣才能在實踐中舉一反三,才能提高學生實踐中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我系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學目標中,特別強調理論指導的一般性。具體的講,一要注重知識點的連貫性,同時兼顧全面性;二要突出理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三要注重在實踐教學中梳理理論知識點,總結升華反過來舉一反三的指導相關的實踐活動;四要注意知識點的拆分和重新組裝,使其簡單易懂;五要注重趣味性融入理論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在此理論教學基礎上開展實踐教學,培養的學生能獨立完成一般中小企業不同計算機基本網絡設計和組建,獨立管理中小企業各種計算機網絡系統和處理計算機網路的簡單故障,并為其后續課程的學習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篇6
關鍵字: 高等職業教育 計算機網絡基礎 教學改革
高等職業教育應以“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目前,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日益廣泛,社會急需大量動手能力強的網絡建設及維護人員。因此,高職教育《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應是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動手能力強的網絡建設者和維護者。因此,我院結合教育部[2006]16號文的要求,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注重理論
由于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因此傳統的教學以理論講述為主,實踐性教學很少,有的就是純理論教學。教學內容僅是教材文本數字化和教師課堂講稿的簡單呈現,并且,表現形式單一,形成一種課堂搬家或書本搬家的結果。學生在學完之后,還是對網絡缺乏感性認識,到期末考試時只能死記硬背所有相關的知識點。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單純的理論教學,導致許多學生反映,大學的教育就是“為讀書而讀書”,以致學生學習起來枯燥,調動不了學習積極性。
2.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與學的關系是“你教我學”。教師通常是依據教科書,運用講授、板書等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像海綿吸水般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這樣的教學不能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傳統的板書也很難理解清楚抽象的理論概念。
3.教學內容選取不合理
第一,過去我院計算機專業負責人都是從本科院校退休的老教師。因此,老教師根據本人多年的經驗選取教材,都是沿用本科教育的教材,內容缺少實踐操作部分。第二,計算機網絡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而新技術引入到教材中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加上教材出版的周期,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常常跟不上知識點的更新節奏,很多新技術不能及時出現在教材中。第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是以技能培養為主的教育形式,因此“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課程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而且要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技能。為此,我們依據高等職業學校和技術應用教育的特點,重新整合了教育內容,并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以保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
二、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學生只有單純的理論基礎很難順利就業,特別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就業難。所以,我院為了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加大校內實訓室的投資。我院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了如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1.教學內容上的定位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要求,“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課程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能力培養要貫穿教學全過程。因此,我們在選取《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內容時,以基礎理論“必需和夠用”為前提,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訓、實踐的時間和內容。
2.教學方式的改變
(1)多媒體的教學方式
我院對課程內容都制作了多媒體(含動畫)演示課件,將原來抽象、復雜的原理性內容用生動的圖像和動畫表現出來,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網絡教學方式
由于計算機網絡是一門實踐性很強而且廣泛應用的技術,為了說明網絡中的原理在實際中的應用,實時展示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將一些相關知識的教學接入Internet,隨時將講述的相關知識通過網絡來說明和解釋,這樣學生就不覺得枯燥和乏味,也明白了學習網絡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3)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
知識的運用無法通過抽象的理論而學會,必須通過一個一個實際問題的學習而逐漸掌握。我院根據高職教育培養的要求,加強了校內實訓室的建設,已建好計算機教學機房、組裝實訓室、網絡布線實訓室、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訓室等。因此,我院力求將理論和實際應用有機結合,以便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①過去講網絡水晶頭時,教師只是提到水晶頭是用來連接網絡的接口,學生也只能通過抽象的了解網絡水晶頭,但在實際操作時,很多學生不會拔網線。②打印機在辦公室廣泛使用,但很多辦公室都是共用一臺打印機,這時就要安裝共享打印機驅動程序。在過去教學時,教師只是粗略地帶過,學生也只有模糊的認識。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后,教師可以在實訓室教學生制作網線和安裝共享打印機驅程,學生可親自體會到網線制作過程和網絡打印機的安裝等實驗,學生從過去的有所了解轉化到真正掌握。
(4)加強社會實踐
課堂教學及上機操作總是要受制于課本、課時、實驗設備等因素。社會在不斷發展,技術在不斷創新,要使學生能夠立足于社會,為社會所接受,教師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于創新。我們在該課程的末期,安排適當的課時,讓學生參觀我院的網絡中心,了解我院校園風系統,認識并了解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各種組網設備。我院還有目的地聯系電腦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參觀學習或參與實際操作。在畢業前,我院讓學生到各電腦公司去實習,把學生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并在實際操作中深化理論,鞏固所學的知識,補充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新知識及新技術。實習回校后,我院要求學生寫實習報告及體會,使學生真正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今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我院為了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加大了師資隊伍建設力量。
(1)引進高學歷的教師。
(2)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3)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形成了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
總之,我院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高等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時,能夠獲得較好的職業技能教育。各校應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嶺梅.上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5,(3).
篇7
1、引言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還存在著把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材直接發給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進行學習,這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學生本身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訓練,卻要讀懂比較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知識,這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學習最大效果的產生在于學習的難度比以往的知識高出一些,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教育講究的是因材施教,而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為其編訂符合其學習難度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教材,才能使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變得輕松、實用、易懂。
當下我國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講解比較死板,創新能力不強,教材對于科技成果的體現不及時,導致舊的知識應用性和吸引力很低,并長期存在于課本,非常多的教材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2、傳統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出現的問題
2.1重理論而輕實踐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強,正是這個特點導致了其實踐相對較弱,在很多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已經耗費了學生大量的精力,再加上本來就不足夠的課時,導致學生參加實踐的機會較少,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育是以網絡的基本工作原理為重點,通過對OSI模型的學習和研究為重點,在理論教學上一直保持著這種形式,相應的實驗和實際操作就比較少,根據未來的發展眼光看,這與非計算機專業掌握這門課程的目標是相違背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知識,就是為了能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能夠進行實際的應用,由于消耗于過多的理論知識學習中,使學生抽不出時間來實踐,所以也就培養不出應有的實踐操作能力,最后對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沒學到有用的東西,反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去學習作用不大的理論知識,對自己的專業來說影響較大。
2.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其對計算機的相關基礎知識的了解本就不多,對于學生及老師來說這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對學生來說,本來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學習充滿了憧憬,可是正式進行上課的時候,就會發現,因為存在著很多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欠缺,不可能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而這要求學生要全面系統的復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就會造成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基礎知識的補習上;對于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一方面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學習積極性,這是讓教師高興的地方,但是面對非計算機學生參差不齊的計算機水平,在授課的形式上不能協調一致,使得課程目標和計劃都不能很好的執行,就導致教師的教學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培養目標就難以實現。
2.3缺乏配套實驗
對于計算機網絡基礎這樣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應該是需要大量實驗的,因為通過實驗,學生們才能清楚的認識到其中的原理,并且對以后具體的操作和計算機網絡問題的解決有幫助,但就目前來講,一方面是設備的缺乏,造成缺少實訓的機會,另一方面就是重視程度不夠,課時相對較少,這兩個方面造成了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缺少實驗,理解難度大,學習任務重,解疑答疑等工作相對比較困難,不但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很難展開,因為缺少相應的實訓設備和實驗時間,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進行單一的講解,相對直觀易懂的實驗來說,不但效果差,而且教師的壓力也將增大。
3、預科生素質拓展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
3.1理論聯系實踐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當中會出現大量的專業術語,學起來會讓人覺得乏味,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會有這樣的感受,因此在進行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時候,就要求老師對枯燥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驗的解釋,運用實訓方式讓學生直觀的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原理,能夠把重點的知識通過實訓的方式進行驗證,這樣不但能增強課堂學習的效果,而且對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應用的開發也大有益處。理論聯系實際既是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內在要求,同時實踐教學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解決難點知識的方法,這些學生不是計算機專業,對于很多理論知識不用死記硬背,只需對其進行理解,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能夠知道怎么操作就已經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學本來就是因材施教,不能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太嚴格,這既不符合教學目標,也不符合實際情況。該課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實踐能力,如果不能把握課程的重點,這門課就將失去意義。所以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務處在制定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時候,要根據這些學生的實際基礎,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立足點,靈活多樣的教學,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3.2理順學習順序
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其對于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對實際操作教關心。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理論性強,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會產生抵觸心理,更多學生喜歡去操作實踐,因為操作給學生們的發揮空間更大,學生也會感覺更自由,沒有束縛。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從易到難,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端正心態,對于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要認真學習,在課堂上及時做筆記,對存在的疑問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在實踐相不是很多的情況下進行高質量的實驗,從而增長自己的實驗技能和實驗水平,對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才有更大的幫助。
3.3加強實用技術實踐
加強實用技術實踐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高職院校要為實驗提供必要的設備和條件,使學生們能夠在充分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增強知識的應用性,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4、結論
綜上所述,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首先,從教材入手,非計算機專業要有自己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材,這樣針對性就強。其次,全程教學都在實訓室完成,進行教中學、學中做、做中考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引入最新科研和教學成果,以網絡的基本必需理論為基礎,以網絡應用為主線,引導學生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最后,采用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模仿、觀察、實驗、類比、聯想、想象、求異思維、聚合思維等形式,促使其在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同時,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演示法、討論法、案例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式,并開設教師論壇和輔導網站,這樣一來,增強了學生在任務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基本職業素質和操作能力,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確保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作者簡介:
篇8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 課程改革 實訓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280-02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高校專業基礎課程, 對學生后期深入學習和研究網絡起著不容忽視的基礎作用,對學生職業能力形成有著重要的支撐、促進作用。 因此, 這門課程的教學應除了重要講述基礎性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著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立足于培養面向工程、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 這也應該成為《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但目前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關于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還是以灌輸傳統理論學科知識內容為主, 沒有結合職業工作過程的實際。根據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性質和特點, 學院根據企業或崗位的真實工作過程來對課程進行逐漸改革,設計和組織教學, 進行了課程內容的重組和開發。
一、對課程內容的改革
在確定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授課內容時,我們積極跟蹤國外最新的計算機網絡相關教材,摒棄了傳統網絡課程中那些過時的知識,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網絡技術中越來越廣泛使用的網絡協議與實現技術。譬如,我們摒棄了傳統網絡課程中的IEEE802.3,IEEE802.4 和ATM 等內容,加強了IEEE802.11 系列協議、IPv6、網絡安全等內容的介紹。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課課時,向學生介紹最新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充分貫徹“邊學邊干”的教學理念,我們圍繞網絡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概念、協議與相關技術,在基礎課程中,設計了基于仿真環境為主的主題實驗,內容基礎實驗主要涵蓋:Windows 和Linux 環境下的網絡命令的使用和分析、路由器/交換機各種網絡接口的配置、交換機和VLAN 的設置、靜態路由設置、動態路由協議RIP 設置等實驗。要求學生至少選擇其中5 個實驗,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時,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分小組進行,每個小組人數一般不超過3 人,實驗后要求學生安組提交實驗報告及相應的代碼。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有選擇性地安排部分小組在課堂上進行實踐經驗交流。這些實驗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的主要知識點。通過實驗,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網絡技術的興趣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又訓練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實驗操作上,我們要求每一個同學盡可能地多動手;在實驗內容上,鼓勵學生多進行自擬實驗,掌握更多的實驗手段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對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們在將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考核形式改革為過程性考核,將學生每個實驗的完成程度作為期末考核內容,實驗所得成績比重提高為最綜考核的1/3,期末理論筆試成績所得也占總評的1/3,平時出勤,上課狀態及回答問題的積極度作為平時成績占最綜考核的1/3。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動手積極性又能全方面的考核本課程的掌握程度。
三、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擔任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師是系部的專業骨干教師,基本上都承擔了網絡研究與應用、嵌入式系統、應用服務器等相關方向的課題研究。這些課題與網絡技術緊密相關。通過這些項目的開發與研究,教師“邊教邊研”,在網絡技術方面始終站在技術的前沿。學院常年承辦全國高職院校的技能大賽的網絡賽項,校內學生也常年代表天津賽區參賽,年年都能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這與課程組教師精湛的專業能力和負責敬業的精神密不可分,其中,一名教師還被選派為國際技能大賽的中國專家遠赴德國參觀指導。與此同時,經常派教師參加全國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相關的研討會、Cisco、華為等網絡公司的技術研討會等各類教學研討會,學習、吸收同行的先進教學方法。
四、教學方式的改革
1.傳統的教學形式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來溝通和交流,教師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并及時修改完善教學計劃,學生也可以通過互動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的學習狀況。但是由于《計算機網絡基礎》還處在發展階段,因而教學方式還是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模式,處于摸索階段。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師單方面的講,學生單方面的接受,學生不了解概念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疑問,沒有學生的疑問,老師也不會完善可能存在漏洞的教學方案,由此造成惡性循環。而且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也就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
2.改進式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而且單向的教授模式也不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而配合多元化的新型教學思維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根本。首先,老師可以將知識點通過PowerPoint等教學軟件展示給學生,學習過程中,文字配以圖像總是最好的理解和記憶方法。其次,對于一些個別案例解析,老師可以在臺上親手操作,并且通過創造一些網絡問題,結合所將的新近知識來解決,讓學生清楚掌握在某一狀況下的網絡問題應該如何著手。其三,老師可以將每一階段教授的問題歸納為幾個類別,然后將學生分組,每組一個主題,自己做幻燈片,然后尋找網絡故障自己給出解決辦法。抽象的理論應用于具體的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掌握所學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開發學生對于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要將案例分析或是參考模型納入教學計劃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概念,實例的加入與模型的參考是關鍵。有些概念雖然并無明顯的交集,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是承上啟下的關聯關系。教師可以尋找一種能夠將各種基礎理論串聯起來的參考模型來鞏固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后練習,如果那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計算機網絡應用出現了問題,也可以放在課上,大家一起討論給出解決方法。每個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和動手,就可以了解每個理論程序和運行關鍵點,出現此類狀況是因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樣下次再遇到同類的情況,所有的學生都具有了獨立處理的能力。
五、結束語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已成為學院網絡技術系的特色專業課。然而,計算機網絡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掌握最新計算機網絡原理、提高對各種網絡技術的實踐能力,依賴于教、學雙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為適應新形式下我國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需要,計算機科學中的核心課程的教學必須大膽創新、敢于實踐,開創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徐志鵬.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8,S3.
[2]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6):263-265
篇9
關鍵字:計算機網絡;網絡教學;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08-02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外部環境更加多變而復雜。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一方面是提高組織效率和競爭能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是提高生產力水平的有效途徑。在這種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系統戰略規劃受到學術界和企業界廣泛關注,并被認為是解決信息系統實施低成功率問題關鍵因素之一,比具體項目的開發更加重要。信息系統戰略規劃是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它是企業戰略規劃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切實有效的信息系統戰略規劃可以利用信息系統為組織的宗旨和目標服務,規范組織內部管理,提高組織工作效率,為組織獲取競爭優勢。
1.引言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將我們徹底帶入了信息時代,實現了人類智慧的連網,并由此創造出全新的網絡文化。校園作為知識文化的搖籃更應順應時展的需要,引入互聯網,建設校園網絡,并開始嘗試網絡教學。
2.網絡教學的特點
網絡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建構學習,是基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下的新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的思想核心是將學生的主動性放在第一位,學生是知識學習的主動構造者,外界信息環境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由學生主動建構,消化吸收轉變成為自身的知識。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2.1 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只有本校教師編寫的教案,將可以把不同學校不同類型的課件內容融合在一起,大大豐富了教學的內容,而學生可以通過比較不同課件,突出重點,全面綜合地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實現因材施教,但網絡教學卻可以做到了這一點。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來安排不同的教學目標,毫無疑問,網絡教學更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狀況,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3 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備,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共享資源,包括硬件和軟件的共享,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正是由于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使信息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也為個性化教育奠定了資源基礎。而這種獨特的教學模式會促進教學關系轉變,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改變。
2.4 網絡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實時交互性是指在網絡上各個終端的學生個體可以即時發問,而教師可以及時回答。交互的方式不僅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也可以自由相互交流,在課件圖文影像聲情并茂的教學過程中,完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學生間的互相學習。這種多雙向交流學習一反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樂于主動接受教學信息并對網絡教學充滿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交互學習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能了解到自己的進步,并作出調整,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計算機網絡環境下信息系統的發展方向
3.1 向多元化發展。現代信息系統開始向多元化發展,主要有文字型、數字型、影像型、聲音型,其中在文字型信息系統中,全文信息發展很快,是信息系統發展的方向。
3.2 向平民化發展。信息系統不再只是服務于政府部分、科學教育、銀行業務和市場交易,現在的服務對象應該朝著更廣更適合大眾的方向發展,更深入的普及到股票市場、證券交易、訂票系統、天氣預報以及個人生活米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
3.3 向著多媒體化發展。信息系統的發展向著音頻和視頻、圖像文字的聲音、影像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3.4 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信息操控系統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更符合人性化操作,由過去的邏輯提問命令式發展到語音技術,機器對自然語言的相互匹配方向發展。
4.網絡教學模式的具體實現
網絡教學模式是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它的具體創建也是完全由學生依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它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的,其他方面再由教師的引導,其他同學的討論來完成,通過網絡上查找到的相關資源完整的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過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的,在此過程中,師生間是交互協作的關系。
網絡教學模式的組成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教師,學生,網絡,課件(ppt)。它的創建完全隨機的,不拘泥于任何地點,也不拘泥于任何時間,學生可以選擇在任意的地點,任意的時間,通過網絡學習任意的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隨時向同學或是教師請教,或是直接發貼向網上的朋友或專家請教。
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主體也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學生或是某幾個學生,可以是一個教師跟一個學生,也可以是一個教師跟多個學生,或是一個學生跟另一個學生,多個學生跟多個學生,在網上互動,在網上討論,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進步,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5.結束語
如今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網絡服務日臻完善的時代,面臨的是一個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開展網絡教學是時代的需要,是學校教學的必然選擇。面對龐大的信息資源和各種多媒體功能,我們要以校園網為依托,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利用各種教學方式,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4-132-001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成為學生就業所必需具備的一種技能,各個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為了培養高素質全方面的應用人才,就必須改革傳統的只看重文憑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通過增加實踐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加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技能,讓學生走入社會后,在面對各種復雜而專業的問題時,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
一、計算機基礎課網絡教學的主要特征
高職院校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是通過專業課的學習,讓學生熟悉掌握計算機網絡及其相關的基本知識,同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打下基礎。相對于其他專業而言,計算機基礎課的實踐性、時效性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很強的實踐經驗。
二、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主要形勢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新生來自全國各地,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導致入學時新生所具備的計算機專業知識也不相同,在學生入學后,常常因為教師、學生和學校方面的因素導致差距加大。在教學模式上,目前仍有部分老師采用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盲目地接受知識,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由于學校的資金不足,導致硬件設備跟不上學生的需要,無法滿足學生的上機時間,導致學生興趣減退,認為多學點理論知識就可以了,不注重實踐課程,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無法正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成績下降。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目標和實踐探索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改革目標就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逐步形成新的教學體系。
(一)改變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為了能打破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局面,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知識,計算機專業教師就要做到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課堂中,教師不僅只是學生的指導老師,還肩負著培養和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重任,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學習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自己總結領會,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模式。
(二)改革教學方式
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可以通過采取靈活多樣、幽默開放的教學方法,在充滿樂趣的氛圍內讓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喜歡上課,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通過采用靈活的授課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在實訓基地模擬實際項目,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高職院校要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去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的機會,幫助學生從學生的角色轉變到一個工作者的角色。在教學中不斷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按照不同的專業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像多媒體教室、網絡等輔助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建立新型的適應時展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三)改革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課程內容的更新也非常快,在教學中不能單純的光講授書本上的知識,我們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平臺,幫助他們掌握全新的知識。而計算機實踐能力主要通過學生上機實踐來培養。教師通過計算機與學生互動,幫助他們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手段,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計算機基礎教學不單單是課堂教學,它與實驗教學,網絡教學相互融合,互相補充,教師的優秀與否,主要體現在教學效果上,高校要多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和企業技術骨干到學校為學生授課,同時加強教師帶薪進修的機會,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和技術服務工作,讓教師通過做一些課題與科研,不斷進行自我充電,從新技術的發展中提煉出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緊跟時代的發展。另外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要善于總結學生中的優秀作品,并運用到今后的教學案例中,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
(五)改革傳統的教學考核手段
在傳統教學中,只是用試卷成績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并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通過理論知識測試和實踐操作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的水平。在今后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網絡教學中,我們要以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教學加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實施“訂單式”培養,突出高職實踐應用特色,促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結合行業資格準入政策,實施畢業生的“一書多證”制度,以區域市場為導向,以行業為依托,以“雙師”素質教師為保證,把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成培養目標定位準確,專業理論知識夠用,實踐教學體系完善的專業。通過不斷探索和推廣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來建立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滿足各用人單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0,(6):49-51
[2]羅杰紅,楊偉明,等.高職“四層四段四驅”式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1):146-149
[3]于寧.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0,(6):102-105
- 上一篇:關節軟骨的生物力學特性
- 下一篇:小農經濟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