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建設意見范文
時間:2023-11-27 17:3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驗室建設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進一步提高實驗室標準化管理的認識水平
1.學校要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實驗室規程》,正確理解實驗室和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內涵。實驗室包括:中學理科實驗室、通用技術實驗室、小學科學實驗室、藝術專用教室、歷史地理專用教室、實踐活動室和開設其他課程需要的專用教室等。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是一項內涵非常豐富的工作,概括來說,包括硬件、軟件兩個方面的標準化、規范化。硬件方面包括實驗器材、設備、實驗用房等;軟件方面則包括儀器設備的合理配置、規范化的管理、教師的隊伍建設、實驗教學資源、課堂應用等。
2.學校要組織實驗室管理與應用人員認真學習《省規范化學校建設與管理辦法》和《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等文件,深刻領會文件精神,準確把握實驗室“建、配、管、用、研”五個方面的標準要求。
3.學校要認真落實實驗室管理與應用人員的培訓上崗制度,有計劃開展專業化培訓,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網管員必須持證上崗。要落實各類管理人員的相應待遇,保護并促進實驗室管理與應用人員的積極性。
二、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合理化調配
4.各學校要將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應用工作列入學校管理目標,充分體現出“建設”是基礎,“配備”是條件,“管理”是關鍵,“使用”是目的的工作理念。成立實驗室管理與使用領導和考評小組,建立實驗室管理與使用督查制度,安排一名校級領導具體分管學校實驗室的管理與考評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及時解決實驗室建設、管理與使用及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計算機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到科學分工,職責到人。
5.學校要按照規定配齊、配好各室管理人員,合理安排實驗室管理與應用人員的工作量,特別是要保障好專職實驗員、網絡管理員、專兼職圖書管理員的配備。要穩定實驗室管理與應用人員隊伍,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技術管理。
6.學校要設立實驗室管理員崗位。實驗室管理員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并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以上相應系列專業技術職務。實驗室管理員的編制在學校教職工總編制內解決,可根據從事實驗室管理的工作量進行設定。
三、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硬件設施的標準化配置
7.學校要根據《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的總體要求,本著“實用、適用、夠用”的原則配齊各類實驗室。
8.區教育局將依據《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的總體要求,統一招標采購音體美、衛生、綜合實踐活動、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器材,確保全區學校按照《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的要求配齊、配好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
9.學校要將教學儀器設備購置費用、實驗室日常維護經費、開展實驗教學、計算機教學、音體美教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所必要添置的耗材費用納入學校公用經費預算中,保證年度經費落實到位。
四、進一步強化實驗室標準化制度建設的落實
10.學校要依據《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手冊》,建立健全各類實驗室管理與使用的制度與規則。要加強各類器材、設備的管理,建好《教學儀器明細賬》《教學儀器總賬》,并進行信息化管理,做到帳帳、帳物相符,遇有變動隨時填明。要加強各類器材、設備的技術管理,建立器材、設備的技術管理檔案,將設備的說明書、配套資料等建立兩份檔案,一份存入學校檔案室,一份存入器材室,以方便使用與管理人員查閱。
11.學校要加強教學設施的維護、維修、保養,管理與使用人員要認真填寫《領用借還登記簿》《損壞記錄簿》《維修保養記錄簿》等各項管理記錄,確保器材與設備的完好率達98%以上,并要熟悉設備的性能及使用,實現管理與使用的科學化、規范化。
12.要建立健全實驗教學、計算機教學、音體美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并逐步實現網上管理。學校各實驗室使用記錄要與配檔、相關的學科教學活動記錄、綜合實踐活動記錄相對應。綜合實踐活動要做到有教學計劃、有教學設計、有輔導教師;教學設計應詳實,有活動內容、活動人員、活動場地;各類活動要有配檔、有記錄、有效果、有反思。各學校要在每學期開學的第二周將各實驗室活動配檔報教育局普教科、教研培訓中心電化教育研究室各一份。
13.學校要加強實驗室各類儀器、設備、器材的使用技術指導。安排相關管理人員指導任課教師和學生掌握相關設備的操作流程及使用方法,使之規范操作。實驗室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相關問題,任課教師要及時告知相關管理人員,由管理人員與相關領導協商解決。如問題解決有困難,應及時以書面形式上報上級監管部門;如因拖延而發生事件,要追究實驗室管理人員及使用人員的責任。
五、進一步提高標準化建設實驗室的使用率
14.學校要抓應用促效益,提高實驗室應用水平。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到學習和實踐的具體過程中,親自動手,自主思考,親身體驗。實驗器材的配備、實驗室管理的完備等都是以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服務為目的,要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方便學生學習,方便學生使用。
15.學校要重視各實驗室的文化建設,實驗室文化要符合實驗室功能及操作流程,創設良好實驗室文化氛圍,積淀實驗室管理與應用成果。
16.學校要使實驗室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學生心目中充滿神奇和創造神奇的地方,成為學生最喜歡去、能夠經常去的地方。充分發揮教學儀器的作用,保證新課程教學中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的開出率達100%。學校可根據校情、校本課程設置創新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17.學校要充分利用實驗室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特長發展。學校教務處每學期要對各實驗室的使用做統一安排,做到實驗室的配檔合理,確保每天的上課時間實驗室內都有學生活動,保證實驗室的使用率達100%。
18.學校的實驗室要全方位向師生開放,要合理安排好開放的時間、指導教師等。鼓勵師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進行科學探究、發明創造、藝術鑒賞、心理咨詢、手工制作、資料查找等活動,要對師生研究成果及時總結和推廣。
六、進一步加強實驗室標準化管理的考核力度
篇2
職業院校實驗室運行機制隨著職業院校教育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借助于現代科技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驗室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由于條件限制,經費不足、認識不足等原因使實驗室建設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實驗室結構不合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盲目追求先進高新科技高的現代化試驗訓練中心,從而忽視基礎性實驗室建設;實驗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實驗水平不高,使實驗室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驗室儀器陳舊落后,不能及時更新,不能適應現代教學;實驗室管理機制不完善,利用率不高,責權不分明,造成機制運行不暢通,不利于實驗室潛能的發揮。因此,要大力加速實驗室建設,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較為完整的實驗室體系,完善實驗室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功能,以便于更好的為教學、科研服務。
一、根據職業院校培訓人才目標特點,構建合理的實驗室體系
職業院校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人才目標,這就要求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內容比重相對要大,實驗室的建設顯得格外重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的進行。構建合理的實驗室體系,為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條件支撐。
1.完善基礎實驗室。基礎實驗室多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實驗室,對完成培訓任務有全局性和長期性影響。基礎實驗室建設相對較早,設備較為陳舊、老化或落后,造成利用率較低。往往對其重視不夠,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要及時進行維修、更新,使其及時跟上現代教學的需要。
2.大力發展有特色的主干課實驗室。根據學校的培訓人才目標,對學員專業技術能力培養有直接影響的主干課,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可以著重進行某個專業的操作、拆裝、排故、維修、科研等項目,成為培養學員技能、促進教員科研的人才培訓重點實驗室。
3.努力創建跨學科的綜合實驗室。將相關專業實驗或實訓器材相對集中,構成具有一定綜合能力的教練儀器,進行一定的綜合實訓,培養學員綜合動手實踐能力。
4.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先進教學手段,創建網絡訓練中心。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的超級運算、聲像、網絡化等強大功能,大力進行軟件開發,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
二、以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加速更新實驗室建設
職業院校實驗室建設單純依靠上級財力、物力支持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積極開展科研和生產來加速實驗室建設,堅持自力更生,走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道路。
1.以科研促教學,努力提高實驗室建設的現代化水平。職業院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自身技術、設備的有利條件,密切結合教學和實際需要,積極開展教學設備的改革、實訓器材的研制、設備的更新等工作,以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促進實驗室的現代化建設。
2.以生產養教學,加速實驗室建設。職業院校根據自身的生產條件,采取必要的內外協作形式,將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解決經費不足的矛盾,擴大實驗室規模,加速實驗室建設。
三、革新實驗室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實驗室效能
堅強實驗室的管理,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財力,以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使用率,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發揮其最大的效益。
1.改革實驗室管理體制,合理調整實驗室結構
根據職業院校總的規劃任務和培訓任務,編制實驗室建設規劃,創建合理的實驗室結構,合理安排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網絡中心數量、布局、規模、設備。根據不同性質的實驗室,實施校、系、室的單級、多級管理體制。基礎實驗室、網絡訓練中心仍然需要校統一管理,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主干課實驗室,特別是重點專業實驗室、綜合實驗室,要采取靈活的多級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專業教研室的管理自,根據教學訓練實際和科研需要,加強專業理論與實際裝備、儀器的結合,有利于實現理論課與實踐課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適當放開科研經費管理,充分調動教員科研積極性,多出科研成果,同時以科研養教學,增加資金投入,擴大實驗室規模,以高實驗室科技含量。
2.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提高實驗室使用效能
提高實驗設備的完好率與使用率,充分發揮實驗室現有的作用,提高實驗能力,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一項主要內容。因此,必須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提高實驗室使用效能。
(1)建立實驗室設備管理制度。實驗室設備的使用、保管、維修等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落實到人,并堅持登記制度。
(2)建立實驗室操作制度。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有關規定。對于武器裝備、訓練模擬器才或其他精密儀器,必須專人負責,并保證其技術性能。
(3)建立實驗室保障制度。將實驗課納入統一的教學計劃、課程表中,下發到實驗室、教研室、有關機關單位和保障單位,做到實驗室人員、設備、時間、實驗項目、物品及時有效的保障,確保實驗課在教學工作中順利有效地運行,達到應有的實驗效果,充分發揮實驗室使用效能。
四、加強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實驗技術熟練、實驗能力較強的實驗技術隊伍,是提高實驗水平、做好實驗室工作的關鍵。
1.建立實驗室技術隊伍管理制度。根據教學、科研、實驗的實際情況確定實驗室技術隊伍編制、工作規范、職責、知識結構、年齡層次等。
2.建立實驗室技術隊伍培訓制度。根據實驗室技術隊伍的實驗水平和教學任務需要,確定實驗室技術隊伍培訓制度,進行集訓、短訓,選擇性進行離職進修、校外學習。但多數應自學、參加實驗教學、跟班聽課、參加科學研究來提高實驗水平。
3.建立評選先進實驗室制度。與教學考評同步,按學期或年度,開展評選先進實驗室活動,納入實驗室技術隊伍考評,與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晉升掛鉤,激發實驗室技術隊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實驗水平,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建設與管理;醫學化學
實驗室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構建實驗室安全保障體系是實驗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化學實驗室因具有醫學學科的科學性、嚴謹性,化學學科的高危性而成為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的特殊領域[2]。近年來,隨著多地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如復旦實驗室投毒案、寧波大學實驗室火災、南京大學實驗室甲醛泄漏事件等,不斷提醒我們:實驗室是學校安全隱患的重要地方,如何保證實驗室安全良好無障礙運行,給廣大師生以及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戰[3]。我們在完善實驗室安全制度、培訓和宣教、增加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了嘗試和探索,以期為實驗室進一步規范、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1醫學化學實驗存在的安全問題
1.1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力
我校是醫科大學,相對于其他的師范院校、化工院校等化學專業而言,在化學實驗室的制度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盡管制訂了各種相關的安全制度,但依然不夠完善。其次,由于安全意識的不夠強化和醫學生教學任務的繁重以及醫學生對化學學科的不夠重視等,使得一些制度流于形式,沒有專門和系統的學習。另外,實驗室技術人員專業有別,文化層次良莠不齊,有些存在實驗室安全相關知識的匱乏,或是帶著僥幸的心理,簡化操作程序,留存安全隱患,也是致使制度的執行力不到位的一大原因。
1.2安全教育缺位
高校實驗室特別是科研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是確保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一大保障,研究生教育期間,一般有專門的入室安全教育[4]。而本科生由于剛進大學,對實驗室的安全意識不強[5]。而且本科生由于數量多,實驗課程多,所以難以組織專門的入室宣教工作,也沒有相關準入制度,使得實驗室安全教育成為本科教育的一大盲區,這是大多數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我校醫學化學實驗室承擔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醫用化學》等6門化學實驗課程,每門實驗課程可能遇到的的安全問題和隱患不盡相同,但由于課時的限制,在各實驗安全模塊不可能有詳盡的講解。如何在有限的課時范圍內盡量讓學生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是教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面臨的一大難題。另外,教師本身以及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有待加強。
1.3安全設施不齊備
完善的安全設施是安全的第一保障。包括硬件設備以及安全信息牌和警示牌等。在硬件設備上,基本做到常用的保障系統。但存在如滅火器有過期未更換或數量不夠、個人防護設備如緊急情況的防護服裝備不齊。另外,各種警示牌如危險化學品、當心火災、當心觸電、有毒有害物質缺乏。實驗室忽視認責到人,沒有建立管理人員信息牌等。
2應對策略
2.1制度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約束不規范行為、防范乃至杜絕安全事故的首要保障。實驗室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深入細化了制度內容,擴展了制度范圍。包括事故防范制度,如定期定時檢查電路、水管、通風、滅火等各類硬件設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做到及時處理。化學藥品存放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的化學藥品要妥善分開保管;危險、有毒藥品從嚴管理,劇毒藥品采用保險箱存放;化學危險品在入庫前要驗收登記,入庫后要定期檢查,嚴格管理,做到“五雙管理”(雙人管理、雙人收發、雙人領料、雙人記帳、雙人把鎖);過期的藥品及時清理。特別是近年來,實驗室在國資處的督促和協助下完善了化學品的規范管理,各種儲存方式、臺賬建立等逐漸規范化。另外,閑置化學試劑在校內各院系間實現了調劑,推動了化學試劑的有效合理利用,降低了危廢化學品的處理成本。建立了事故應急預案,強腐蝕、燙燒傷的處理,化學藥品引發的中毒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有機物或能與水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的藥品著火的處理等,均有指導性意見和措施。完善三廢處理制度,并在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逐漸注重執行力,落到實處。
2.2安全培訓與宣教
加強對本科生進行安全宣教工作。在第一節實驗課,強調規范、安全操作。由于我校學生來源層次不一,實驗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識強度有別,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同學,多數來自文科,對化學實驗尤其陌生。因此,有必要詳細對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操作規范普及教育。特別是對實驗中要涉及的危險操作,教師除系統完善的講解,告訴學生可能的危險和防護措施外,必要時還必須親自示范操作流程,讓學生加深印象,極力杜絕實驗過程中的安全事件。另外,針對不同的化學實驗課程進行對應的安全教育。如有機化學,對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備中揮發性有毒有機物的安全危害需要強調。在無機化學實驗中,金屬離子的燃燒存在安全隱患;而在分析化學的實驗中,各種儀器的使用安全尤為重要。這些細節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強調,提醒學生規范操作的重要性,以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近年來,實驗室技術人員和教師通過參加全國高校各種安全會議,參觀其它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模式、設備,學習和借鑒他人所長,補自身之短。并在科室、系院開展了相應學習后的匯報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宣傳力度,不僅在使本實驗室的安全保障系統得到鞏固,意識得到強化,而且有效促進了全院師生以及后勤工作管理人員的安全觀。
2.3完善安全設備
化學實驗室基本的安全設備包括通風、水、電、藥物儲存、個體防護裝置等。其中,通風設備在有機揮發性化學藥品實驗中尤為重要,操作易揮發的化學試劑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減少空氣污染和吸入危險。本實驗室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對實驗室通風設備進行了改造,提高了換氣效率。增加了緊急洗眼器、備用急救藥箱等。對水電的定期檢查維修,防止滲水漏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逐年改善了化學品的儲存條件,實現了分類規范放置。增添了個人防護裝置以防應急事故。
3結語
盡管我們在制度的進一步細化與完善、危化品管理的規范化、衛生環境保護包括“三廢”的正確處理這些問題上有所進步和整改,但一些具體的安全相關行為與細節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擬進一步利用目前已有的《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網絡平臺,制作網絡視頻學習資料,建立安全考試與測試系統。做到“以安全制度約束人,以安全培訓指導人,以安全監管警醒人”[6],倡導實驗室安全文化,為實驗室的規范、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余錄 陳畢瓊 杜曦 袁園 胡光強 單位:西南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左鐵鏞,高校實驗室的地位是無法替代的[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1):1-3.
[2]余錄,胡光強,涂華,等.醫學院校化學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廣東化工,2013,3(40):171-172.
[3]劉浴輝,向東,陳少才.從牛津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181-185.
[4]張琳,郭英姿,許棟明,等.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3(5):227-229.
篇4
1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目標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是教育部為加強高校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快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促進優質資源整合和共享、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而提出的一項重要工作。2009年,南昌大學臨床醫學實驗中心集全校之力,成功申報并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臨床技能類),成為江西省唯一的醫學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該中心致力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更好地發揮示范中心的功能。
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已搭建起適用于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基礎醫學教學與臨床醫學教學相互滲透、臨床技能訓練與臨床實訓相貫通的大平臺,綜合、創新的實驗課程體系也已初具規模。但是,臨床醫學實驗中心依然面臨醫學生實訓、實踐資源不足,年輕臨床醫生動手機會少、訓練機會不足的問題,在全方位利用仿真、模擬技術進行技能訓練方面尚為薄弱。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發掘示范中心內涵和功能,建立起以本科生教學為主體、兼顧研究生培養與服務地區經濟為建設目標的醫學教學與科研平臺,使之成為有南昌大學特色、中部地區領先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臨床醫學實踐基地,是我校國家級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
2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功能開發
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是大學重要的基礎建設[4],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南昌大學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建設是一項集實驗設備、教學改革、運行模式等多方面建設的系統工程。幾年來,中心在教學環境、實驗設備建設等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已擁有實驗室面積10000m2、儀器設備2800臺件,設備總值達4000萬元,標本4000余件,擁有外科學總論實驗室、臨床診斷學實驗室、實驗診斷學實驗室、檢驗學專業實驗室、麻醉學專業實驗室、護理學專業實驗室、影像學專業實驗室和多學科模擬技能訓練室。
2010—2011年,南昌大學以教育部“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實驗室項目”———“醫學多學科模擬技能訓練室”和“臨床教學實驗平臺”為基礎,投入建設經費800余萬元,在改善原有的實驗室條件基礎上,重點建設了OSCE考試站、ICU重癥監護室、腹腔鏡訓練室、急救培訓室等模擬技能訓練室;與美國心臟學會(AHA)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其BLS(基礎生命支持)與ACLS(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訓基地;為實驗診斷學實驗室和檢驗學專業實驗室配置了一系列共享性比較高的大型儀器設備,進一步充實與完善了開放型學生實驗室。
中心的外科學總論實驗室按照模擬臨床手術室標準配置,內有更衣室、刷手室、消毒室、器械室、敷料準備室及動物停放室等,可滿足200名學生同時進行手術操作。實驗室還裝備了實時監控系統,可對6個實驗手術間同時進行監控,實時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及時提供實驗指導。中心還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需要,布置了多個模擬病房,包括急救模擬病房、重癥監護模擬病房等,幫助醫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接觸臨床,開展早期臨床技能實訓,從而充分展示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專業性功能。
目前,中心的臨床實驗教學已涵蓋診斷學、外科學、內科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婦產兒科學和急救醫學等多學科,能滿足多層次臨床實驗教學的需要,并且面向校內外全面開放,成為具有江西特色、國內先進的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和技能訓練基地。
3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內涵建設
加強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和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是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核心。改革的出發點和主要任務是建立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多層次、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建立有利于實現貫通式培養的實驗教學平臺。
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建立了以“基礎性、綜合性、設計創新性”3個層次的診斷技能、外科技能、臨床實踐綜合技能實驗教學體系,采用實驗與臨床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單科和融合性實驗相互補充,驗證性和設計性實驗相互銜接,基礎和臨床實驗相互過渡和滲透”的實驗教學方法,采用全真模擬臨床手術室的實驗操作教學體系,嚴格培養學生無菌操作的觀念和外科臨床操作技能[5-6]。通過中心的實時監控系統,還可以實時觀察和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
我校對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實行統一管理,克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分隔、醫學實驗缺乏知識聯系的弊端,實現了不同學科與中心資源的相互利用、滲透和整合,為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提供平臺。例如一年級的醫學生即可利用全面開放的標本陳列館、模擬人、中央實時監控系統等對人體和臨床醫學建立初步認識,為后續臨床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校統一領導下,中心與相應臨床學科協調,與實踐基地的建設緊密結合,在各實踐基地開展多學科輪回見習活動,做到基礎操作訓練、專業技能訓練、設計創新訓練三者并重,實現臨床技能訓練和臨床實訓相貫通。
4創新性實驗項目建設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理念、實驗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創新,取得引領實驗教學改革方向的建設成果,達到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7]。在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業已構建的實驗教學體系中,已開設多門通識課程,設計和開發了多種創新性實驗項目,改革現有實驗教學體系,使之成為開放性、綜合性、創新性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1在全校范圍內開設Ⅱ類通識課程
中心組織教師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生命教育”、“生殖醫學”、“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等5門Ⅱ類通識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的創新實踐。這些課程的開設,也迅速提升了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促進了實驗教學隊伍的建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師生充分共享中心實驗儀器設備,顯著提高了設備使用率,優化了資源配置。
在Ⅱ類通識課“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中,采用PPT、視頻播放、模型示教、真人演練以及網絡課程等多種教學手段,使理論教學與臨床技能訓練相結合,更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師生教學的互動性。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技能培訓,多渠道獲得急救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網上問卷調查表明,對該課程的好評率達到95%以上的,該課程獲評學校“精品Ⅱ類通識課程”、“優秀示范性網絡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授課教師連續兩次獲得“授課質量優秀獎”,并被評為2012年度“十大教學標兵”。
4.2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以Ⅱ類通識課“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課程為基礎,課程建設與社團建設相結合,以選課學生為載體,面向社會科普醫學知識[8]。中心于2010年12月組建大學生志愿者組織“3S(safety,speed,spread)救護會”,現有骨干會員近120人,在校園和社會舉辦約100余次急救知識與技能宣教活動,使近萬群眾受益。通過3S救護會,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自主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創新、積極實踐的綜合素質;同時,社團建設反哺課程教學,不僅將急救通識課的教學內容傳遞得更為廣泛,而且將課程教學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充分擴大,從而取得超越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9]。
課程建設與志愿者服務并行共贏的教學模式,已成為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內涵建設的特色之一,創建了臨床技能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發揮示范與輻射作用的新途徑,也為培育科普志愿者組織提供新的可借鑒的模式。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就此多次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醫學類)聯席組會議上進行交流,其意義和做法得到國內同類高校的廣泛認同。
4.3建設創新性實驗項目,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
在“南昌大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中,明確提出要以課程為基礎整合實驗項目,形成獨立的實驗課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驗項目。
學校將在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臨床技能綜合訓練實驗中心,構建多站式臨床技能考試實驗室,加強醫學生臨床綜合技能的訓練,提高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解決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中心不斷探索將實驗教學的重點從傳統教學模式向創造性的教學模式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中的自主創造性,并通過建立和開放學生創新性實驗室,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創新競賽。近幾年,中心指導學生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十余項,并以國家大學生實驗創新計劃促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行“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能力,在各級“挑戰杯”競賽中獲獎2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各一項。
中心依托現有的實驗資源與條件,成為我校學生參加創新競賽、進行醫學繼續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心舉辦了“醫學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大賽”、“急救知識與技能大賽”等競賽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也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并以此孵化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實驗實踐成果,如醫學生在第四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榮獲總決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5發揮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示范功能
中心除了承擔本校的教學、科研任務外,還充分利用軟、硬件資源,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發揮它的示范輻射作用[10-12]。近幾年,中心加強開放和科技交流,先后接待法國普瓦提埃大區醫院、柏林德國心臟中心、日本佐賀大學醫院部、中山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九江學院等20余所國內外高等院校、醫院的教師考察,總計800余人次。為加強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推動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中心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組會議”、“中華臨床醫學教育與模擬醫學教學大會”等國家級會議,就自身建設與改革經驗在會議上進行工作交流,發揮了實驗教學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通過學術交流,不僅了解到國際最新科研信息,而且為日后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和醫療系統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實驗室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果,年開放達10萬人時。中心積極舉辦培訓班,組織學生社團開展活動。其中“3S救護會”的社會服務活動相繼被《江南都市報》、學會刊物《生理通訊》、新華網以及江西教育電視臺等宣傳報道,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目前“3S救護會”已成為學校優秀學生社團和江西省優秀社會實踐隊,并在第五屆谷歌杯“益暖中華”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中成功勝出,成為具備一定社會知名度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
以中心平臺資源為支撐,我校醫學部先后獲批卓越醫師培養計劃5個。此外,我校相關學科的建設得到同步發展,學科整體優勢也得到增強,所在臨床醫學專業獲一級博士點授予權,第一附屬醫院的“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成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6關于國家級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內涵建設與功能開發的思考
我校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通過加強內涵建設,在構建“診斷技能、外科技能、臨床實踐綜合技能”教學體系,加強學生臨床技能訓練與臨床實訓方面取得成效。然而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同類實驗中心相比,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缺乏高層次的教研教改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不斷壯大和優化實驗技術隊伍,進一步加強和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合作與交流,開創新的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對教學改革的研究,爭取國家級實驗教學研究項目,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的內容。我校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將按照《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充分發揮“省部共建”的優勢,著力實施卓越醫學人才培養戰略,建立“5+3”(5年醫學院校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主體的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效銜接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成為“卓越醫師培養計劃”的重要實踐基地,培養一大批基礎扎實、臨床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能夠扎根基層、在艱苦環境和落后醫療條件下也能提供創造性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醫學人才。
7結束語
篇5
關鍵詞:試驗檢測;公路施工;意義;措施
中圖分類號:X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技術在質量控制中的意義
1.1材料檢測
施工用材是公路建設的物質基礎,如何因地制宜的取材并進行合理選配對保證施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施工中所有材料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進場后尚應重新抽檢,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在檢測過程中必須熟悉對給類材料的相關要求。對于土場首先應確定其是否滿足工程對土質需求,應通過試驗確定其含水量、密度、顆粒分析及強度等,應避免采用高液限土或有機質土;對軋制碎石應進行密度、堅固性、含水率、級配等指標檢測,砂則主要控制顆粒級配和含泥量,應保證其良好的級配以保證其總空隙率達到最小,并應盡量采用含泥量低和總空隙率小的砂;施工用水則應檢測其氯離子含量、硫酸根含量及總固體試驗等;鋼材則應檢測其標準代號、表面形狀、屈服點、抗拉強度及冷彎試驗和焊接質量檢測等;水泥混凝土則應進行密度、坍落度、抗滲、抗壓以及劈裂抗拉強度試驗和標準配合比試驗等;對氣硬性無機膠結材料石灰的有效氧化和氧化鎂含量應不低于Ⅲ級,并保證其消解完全、用量適宜,對施工用的非常規材料應進行非常規試驗以保證其達到施工要求。
1.2施工質量跟蹤檢測
施工中應將工程質量檢測評定標準規定作為每個分項工程實測項目、檢測頻率和方法的依據。檢測過程中應將中線偏位作為檢測首位,即對道路中心線、橋涵等構筑物軸線實際位置與設計位置偏移量的檢測,在橋涵檢測時應加強對水準點檢測以控制其縱斷面高程,而在橫斷面檢測中應以方向為檢測要點;現階段一般采用環刀法、灌砂法檢測法進行壓實度檢測,并用核子密度濕度儀與其他方法比較來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對于路面承載力檢測多以回彈彎沉值標示,該值越大則承載力越小,在檢測過程中應加大對路基邊部、挖方及填方路段的檢測頻率,而應避免對薄弱點疏忽;在測定水泥混凝土抗壓抗折強度時應按照要求控制加荷載速度,避免過快或過慢,并應準確處理測定值;對瀝青混凝土則應重視瀝青混合料內瀝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測定,同時應保證對混合料內礦料級配的檢驗以保證混合料能抵抗高溫下不產生車轍,低溫下不產生裂縫。
1.3標準試驗檢測
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出現材料變更時應及時檢測和評價施工材料符合設計標準,一般應采用標準試驗來檢測材料的基本性能。對于粒徑在37.5cm以下的路基土及半剛性基層材料、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穩定材料等填料應按照規范要求實施重型壓實試驗以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之后則利用無側限抗壓強度對配合比進行校核以滿足強度要求;在進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時在首先應考慮基本材料組成及其分別在拌合料內的相對含量,之后方可結合施工環境和設計的和易性、抗滲、強度及保水性等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水泥;由于高溫狀態處于塑性狀態的瀝青宜發軟,而低溫時拌合料脆性較大則易生成裂縫,同時混合料由粗集料、細集料和礦粉構成,其技術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合料的配合比,粗骨料在混合料內起骨架的作用,細集料則可通過填充骨架間隙而構成較為理想的結構形式;在瀝青混合料試驗中則主要以馬歇爾試驗來進行滲入度、高溫強度和穩定性的測定,同時應結合混合料的流值、空隙率、穩定度、密度、及飽和度等指標確定瀝青的最佳用量以保證混合料的技術性能。
1.4驗收檢測
在公路試驗過程中應將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實測項目、檢測頻率和方法作為質量驗收檢測評定的依據,而應通過驗收結果來反映某個分部分項工程質量優劣及存在問題,并將其作為某個施工成果的集中體現,并以此做階段性施工總結的依據,對驗收不合格的產品則應堅決給予返工處理,并在整個驗收過程中堅持用試驗數據說話以控制公路工程質量。
2加強試驗檢測技術應用措施
2.1加強人員培訓
在施工及試驗單位應通過請專業人士對檢驗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以實現員工對檢測工作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保證其在檢測工作中認真負責,并借此來提高試驗檢測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使檢測工作更加有意義。
2.2建立完善的試驗檢測制度。
在公路質量檢測工作中應由特定機構對每個項目制定檢測制度以保證各檢測工序能正常實施,并應結合公路工程施工規模來建立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和檢測機構,并由其制定和實施檢測制度,同時在制定后應經交通部門進行嚴格審查以保證制度的正確合理,體系及相關資料完整;工作制度對試驗檢測工作應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工作制度應包含各級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待檢測樣品或已經抽查的物體的管理制度、企事業單位內部技術文件的管理和保密制度等,實現通過以明確的工作制度對各員工負責,并以此落實自己的工作使崗位責任更加明確,以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2.3合理配置人員和設備。
對于試驗人員在提高其素質和專業水平以保證其能夠勝任檢測工作的同時應合理配置試驗檢測人員數量和規模,以實現人盡其才,不出現窩工現象,同時應結合工程規模合理配置試驗室和試驗設備,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及時進行跟蹤檢測,并能夠及時掌握試驗數據,并保證維護人員能夠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檢查以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2.4實施崗位責任制。
在整個試驗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對檢測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水平是試驗檢測工作水平高低的關鍵環節,其工作態度也直接關系到整個檢測系統效率的高低,甚至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而應通過實施人員崗位責任制來規范和細化相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和工作要求,并堅持誰檢測誰負責的原則來促使檢測人員遵守各項檢測規程和細則以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和可靠性。
2.5強化試驗檢測設備檢定與技術控制
試驗檢測工作質量的控制不但需要法律法規體系和行業規章制度的約束,還需要試驗檢測機構強化對自身的管理與控制,尤其是做好對試驗檢測設備與技術的控制。首先,為了保證計量儀器設備的準確、可靠,應就每臺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特點制定其專門的檢定標準和檢定方法,定期對每臺儀器設備進行技術檢定,保證其各項性能符合工作要求;其次,應隨著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和試驗檢測技術的更新,及時對試驗檢測儀器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并對引進的儀器設備進行嚴格、充分的技術論證,保障公路工程施試驗檢測精度以及檢測技術的先進性,逐漸淘汰不符合工作需求的儀器設備與試驗檢測技術,使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發展與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和施工技術的革新相適應。
2.6控制關鍵環節試驗。
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本質,在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中同樣應加強對關鍵環節的檢測工作,主要包括施工用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材料質量及其配比,對工程新采用的材料、技術等更需進行嚴格的技術檢測后方可采用,同時應嚴把施工參數的控制,并應嚴格遵守試驗規程以確定試驗參數。
3結束語
質量是公路工程的靈魂,而試驗檢測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做好試驗檢測工作不僅關系到工程質量的真實性,也能為工程質量評定和竣工驗收提供重要依據,同時為使用期間工程管理和維修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因此應重視試驗檢測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南方城市濱水區建筑設計策略綜合發展模式城市開放空間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濱水城市的成功經驗及廣州珠江兩岸景觀營造的不足與改進對策
1.1、濱水城市成功的設計規劃設計經驗分析
分析世界上成功的濱水地區城市設計案例,可以得出以下三點經驗:
首先,濱水地區的建筑空間布局與水系有機關聯,整體空間形態有機關聯的整體性高,而且相互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增色,如多倫多港口會展區;
其次,濱水景觀得到較大的綜合利用,比如在特色視覺景觀的營造上、休閑休憩場所營造上、人居環境質量的改善上都很好地利用的水資源的特點,如悉尼杰克遜港灣;
最后,濱江一線江景的建筑多為點式高層,這樣為二線江景區的建筑提供較好的景觀視線通廊以及城市通風廊道,如香港。
圖1廣州前珠江兩岸景觀現狀與優化原理
1.2、廣州珠江兩岸整體景觀營造的不足與優化改進對策
(1)不足:綜觀廣州珠江兩岸的濱江空間整體環境,可以發現其整體營造方面有下面三個方面的不足。
首先,珠江沿岸的一線江景基本被板式的低層或高層建筑所占據,二線江景地區與珠江缺乏有機的關聯,他們之間的聯系往往被板式建筑所切斷;
其次,濱江步行休閑環境多局限于沿江縱向帶,受沿江建筑和沿江機動交通的阻斷而沒有橫向深入到二線江景區域,因而濱江整體步行空間環境系統性不強;
(2)改進對策:結合前面分析總結的濱水城市成功的設計經驗以及廣州珠江沿岸的現狀特征,提出以下幾點優化改進措施。
首先,一線江景范圍內布置占地面積少的點狀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以利于節約有限的江景用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并為二線江景區域提供較好的景觀廊道、通風廊道。
其次,營造舒適的沿江地區步行空間體系,增進濱水地區步行、休閑體驗的豐富性。
最后,局部拓展放大步行活動空間節點,適當布置戶外開敞空間節點、灰空間活動節點等,提升城市濱水公共活動空間的活力。(圖1)
二.廣州濱水密集區高密度建筑案例的區位優勢及項目定位分析
圖2 案例區位
2.1、區位優勢
新船大廈項目基地近鄰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獨享優越的景觀、交通、配套等方面的優勢。(圖2)
該項目用地在景觀上占據了優越的臨江面,與珠江對岸的城市公共建筑群遙相對望,它與廣州新電視塔、新電視臺一起,共同構成了新軸線核心區域珠江南岸重要的、有絕對景觀優勢的特殊地塊。
在交通組織上,項目基地周邊地面道路密度較高,出行便利,緊鄰的地鐵三號線也是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
在服務功能配套方面,基地周邊有豐富的頂級文化教育設施,如廣州歌劇院、星海音樂廳、省博物館新館、廣東美術館、少年宮、會展中心、市六中等。
2.2、項目高品位的定位分析
1、外部條件——新船大廈鄰近廣州領事館區、觀光塔旁,這里環境秀美,交通便利。
2、內部條件——新船大廈崇尚現代、簡約、追求實用的設計風格,以美國Leed綠色建筑標準來建造。內部并配置中央垃圾收集系統、中央吸塵系統、雨水收集系統、誘導式通風系統、直飲水系統等先進設施。
3、生活配套——五星級酒店管理,中英文服務,設置國際食品超市,法式西餐廳,原生態中式餐廳,配備有5000平方米面積的運動休閑會館
三.適應濱水密集區高密度建筑發展模式的項目策劃及設計定位3.1、 項目策劃
(1)提升城市濱水公共活動空間活力及空間品質
根據前文總結的濱水區建筑發展模式,本項目裙房的首層、二層架空,作為公共休閑園林開放給周邊社區居民及城市行人,為廣州濱江公共活動空間提供一個遮蔭的公共活動場所,提升城市濱水公共活動空間的綜合環境質量。
(2)完善廣州珠江南岸濱水空間的整體形象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將會對珠江南岸建筑群的天際線效果的優化和提升、對濱水公共活動區域的整合、對城市濱江建筑界面的完善、對濱水區域一線江景和二線江景等地區的有機融合等有很大的幫助。
(3)發掘基地獨有的經濟價值潛力以及其特殊的社會生活影響力
通過新船大廈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獨具景觀優勢、舒適宜人的環保高品位家居。(圖3、圖4)
(4)高舒適度低能耗的綠色生態節能示范建筑。
本項目采用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頒發的LEED綠色認證標準為建設的指導,并以建成后通過其認證為目標。
(5)集約化利用土地,實現和諧可持續發展
首先,基地周邊便捷的地面道路交通很輕易地就可以解決本項目高容積率建設帶來的交通出行、人流緊急安全疏散等問題,同時地鐵也是居民出行的一種有效的交通工具。其次,本項目北臨珠江,其建筑陰影大部分投影在江中,對其周邊的建筑不會造成陰影效應。第三,高容積率的點式超高層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城市通風,也有利于減少對二線江景區內建筑的視線遮擋,減少板式建筑的屏障效應,全面改善濱江區域的綜合環境質量。
3.2項目定位
(1)節能技術與高舒適的環境有機結合的高品位理想居所
客戶群定位:專為國際CEO、總部首領、各國領要提供高品位的理想居所。
獨有的景觀環境優勢:在城市核心位置感受帽峰山郊野清新干凈涼爽的空氣氛圍。
齊全的功能配套設施:國際商品超市、“麗水會”中餐廳、動會館等,通過悉心的服務體現品位與高雅、鄉情與關懷。
(2)全方位景觀的辦公環境
裙房三到八層臨江面布置全方面江景景觀的辦公空間,并采用立體式的綠化點綴立面,
形成個性、特色、新穎的辦公區形象。
(3)市區型架空公共休閑景觀園林
本項目利用建筑裙房的兩層架空空間,營造7.2米高的為高品位住戶和周邊市民提供共享活動的空間,并與步行體系相結合,成為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四、濱水密集區高密度建筑適應性設計對策
4.1、 整合城市公共空間提升環境質量
利用基地良好的景觀條件,將裙房沿邊布置以獲取盡可能多的朝江景觀面,其好處是既完善了沿江面的建筑界面,又使辦公空間有最好的景觀面。
建筑綜合體為250米,與電視塔、電視臺一起共同構成珠江南岸起伏跌宕的天際線效果,為城市整體空間格局的完善和城市視覺景觀的優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4.2、整合內部功能系統適應社會需求
圖3 濱江整體空間形象分析
圖4整合濱水城市資源
新船大廈項目由品位住宅、園林、運動、辦公等四大功能構成,相互之間既獨立又聯系緊密,和諧共處于一個建筑綜合體里。
4.3、整合場地要素有機融入環境
新船大廈項目用地緊張,因此總平面圖設計有針對性地在裙房空間營造特色的綠化園林,以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
4.4、整合景觀要素優化城市形象
立體式綠化的主題貫穿于整個建筑綜合體的各個部分。綜合化、立體化、多樣化的綠化景觀營造原則,為使用者提供豐富的綠色景觀體驗,營造美好的人居環境。
建筑造型設計以曲線的造型要素作為建筑群的母題元素。建筑主題與新電視觀光塔“少女回眸一笑”的主題天然接合,互為輝映。(圖5)
篇7
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空間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緊密結合,在其能夠實現應用功能的前提下,對其空間特性、空間設計原則以及空間設計的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為藝術設計類實驗室建設帶來一定的參照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空間設計;空間特性;設計原則;設計方法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傳統的設計藝術手段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作為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它以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來推動藝術設計,有效地提高藝術設計工作效率,對藝術設計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因此,對于其空間設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的空間特性
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是各種設備儀器與人員工作學習并存的小型公共空間,需充分合理的布置設計實驗室空間,才能發揮適應現代社會的藝術設計實驗室的優勢與作用。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的空間設計依賴其建筑空間本身而存在,其主要功能是為藝術設計的不同需求提供必要的相應空間,其空間應具有以下特性:首先是設備陳設。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配備各類儀器設備,如高性能工作站、計算機、服務機、三維激光測量儀、Vicon三維運動捕捉系統、高清錄播一體機等設備,各種類型的設備由于操作方式的不同,在陳設時需根據其特性和先后順序按照人體工學合理擺設,為設計實驗人員的創作提供舒適的操作空間。其次是藝術氛圍。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體現較為強烈的藝術設計屬性,空間的形式與風格和使用者群體的文化修養密不可分。在其空間設計和藝術展示形式上應靈活合理地處理,在設計時應多注重實際使用者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體驗,有機融合歷史和文化內涵,文化和空間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共同促進文明和諧空間的設計,將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激發設計靈感。再次是互動交流。藝術創作是感性的創作,優秀的多媒體藝術設計更是一個團隊協作的結果。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個良好的空間設計有利于人員之間的信息互換與共享。一個具有包容、開放的實驗室討論區域,能夠讓使用者充分的表達自己的創作思路,并接收他人的建議,使藝術設計創作過程得以順利、輕松的完成。
二、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原則
1、功能布局“以人為本”原則
物理環境是實驗室空間的物質基礎。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所需的功能空間各異,若不能對實驗室空間進行較為合適的布局安排,可能會導致空間功能和組織功能上的混亂,進而影響工作效率。一個實驗室的合理布局,不但要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也要注意他們的個性喜好,通過“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空間設計使人們享受到舒適的工作學習空間,最大程度上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獲得更多的工作學習上帶來的精神愉悅感。
2、空間比例關系協調原則
空間是由建筑、室內空間、色彩、光照、材質等要素構成的整體空間環境。好的視覺效果要求設計師對設計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則處理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獲得更造型形態、空間結構和色彩的審美統一。在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中的空間比例關系,一方面是指功能區域空間比例的合理劃分,它是一種開放、半封閉或封閉空間并存的空間形態,包涵了一種敞開式人際交流場所精神,如工作學習空間、公共空間、討論空間等,根據不同功能區域及實驗室需求按照相應比例分配空間尺度。另一方面實驗室空間過低會給人以壓抑的感覺,過高會讓人感到拘謹,這就需要根據室內空間的面積、頂棚的處理方式、門窗位置高低、采光等多種因素來整體籌劃,從空間性質入手考慮如何組織放置辦公家具及設備儀器,組織劃分出科學性與藝術性、理性與感性的理想空間設計,在功能和美學上達到協調統一。
3、安全性原則
實驗室即進行實驗的場所,是從事科學研究、實驗教學的日常工作研究的場所。因此,除了加強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外,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空間設計的結構、布局、設備的存放位置等許多方面,都需要在設計時嚴謹求實,時時將安全放于首位,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提前將實驗室中潛藏的危險因素降到最低,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設備儀器多為較精密的電子數碼產品,電源的布設在滿足實驗室工作的同時,應盡量避開門窗、人員流動路線、水槽等區域,以免發生漏電短路。人員流動路線暢通,地面采用絕緣地板,墻壁采用絕緣吸音材料,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不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儀器設備的陳設簡潔,一些設備不用時可放于儲物柜中,便于保存和打掃室內衛生。
三、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的空間設計方法
空間設計可以看作比建筑設計小的概念,設計時可采用導向的手法是引導人們行動的方向,使人們進入該空間后隨著陳設空間布置隨其行動,從而滿足實驗室的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設計時可運用形式美法則構圖,具有方向性的擺設作為空間導向的手法。此外,對于實驗室空間劃分,在功能區域大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如遇臨時情況我們也可以利用組合式家具、植物等來靈活處理室內空間,但要注意各空間之間要有明確的的區域和主從關系。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空間設計是光、色、環境、空間的綜合考慮。利用視覺屬性中的形狀、尺寸、方位、采光、色彩等等也會影響到空間形態的塑造,將這些形態要素綜合起來會產生多種多樣的組合方式,設計時應注意統一中有變化,避免過于強烈的造型對比、色彩反差、超常比例等,造成較大的情緒波動,產生不佳的視覺效果和空間感。在設計中能夠將四者之間的關系協調好、處理好,就會設計出讓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都滿意的空間設計作品。設計改變空間,多媒體藝術設計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只滿足其基本使用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實驗室不應再是冷冰冰的設備擺設,它是嚴謹科學技術與藝術文化相結合的現代設計,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們感受到空間設計魅力的同時不斷迸發創意與靈感,推動促進藝術設計創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易,《室內設計原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沈百祿,《室內設計元素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3]何鏡堂,陳文東.高校集群化實驗樓初探[J].建筑學報,2007.
[4]孔敬,馬明.普通卨等學校交件空間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07(4):1-2.
[5]左言平等.建筑空間流動性探討[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4).
篇8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室、期間核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依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國認實函〔2006〕141號)原文,“5.4.8當需要利用期間核查以保持設備校準狀態的可信度時,應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5.5.6實驗室應根據規定的程序對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期間核查,以保持其校準狀態的置信度。”實驗室對儀器進行定期檢定或校準,以保證其量值的溯源性,并加以必要的維護和保養,以保證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大多數實驗室認為只要對儀器進行了定期檢定或校準,儀器就是可靠的,出具的數據就是有效的,使儀器的期間核查成為實驗室最易忽視的環節。
1期間核查的了解
1.1 期間核查定義
期間核查是指:為保持設備校準狀態的可信度,而對設備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是否保持其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或擴展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的一種核查。
1.2期間核查的目的
期間核查(intermediate check) 的對象是測量設備(包括測量儀器、測量標準、參考物質、輔助設備等,通常可簡稱為設備)。期間核查的目的是“保持設備校準狀態的可信度(confidence)”,期間核查作為檢測實驗室測量過程的監控手段之一,對檢測實驗室 出具的檢測數據準確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兩次周期性檢定/校準間隔內對檢測設 備的中間檢查,亦即,在校準后,使用中的被核查儀器的校準值XS的變化是否超出其給定的擴展不確定度區間±U;或者使用中的被核查儀器的實際值XS的變化是否超出其允許誤差限±Δ。以判斷設備是否保持上次校準時的各項計量性能指標,保證測量過程受控。一旦發現測量過程控制發生偏離,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降低由于設備或校準狀態失效而產生的成本和風險,保證測量過程的受控狀態,有效地維護實驗室和客戶的利益。
1.3期間核查的主要對象
不是所有的設備都需要進行期問核查。通常來講,期間核查的對象主要是新購設備,使用頻次高的和使用環境惡劣的檢測設備;主要或重要檢測設備;不夠穩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頻繁的檢測設備;經常攜帶到現場檢驗、校驗的設備;運行過程中有可疑現象發生的檢驗、校驗設備;選擇對關鍵參量的檢測質量影響較大的檢測設備。期間核查主要是核查測量儀器、測量標準或標準物質的系統漂移,即其長期穩定性。必須具備相應的核查標準和實施條件的,對無法尋找核查標準(物質)的不進行期間核查。期間核查可以提高監測質量的可靠性,降低出錯的風險,但不能完全排除風險。期間核查的實施以及實施頻次應結合監測機構自身的特點尋求成本和風險的平衡點。
2期間核查的方法分類
開展“期間核查”的方法是多樣的,基本上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進行,如儀器間的比對、方法比對、標準物質驗證、加標回收、單點自校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更多的期間核查是通過核查標準來實現,所謂核查標準是指用來代表被測對象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儀器、產品或其他物體。它的量限、準確度等級都應接近于被測對象,而它的穩定性要比實際的被測對象好,核查標準本身也應進行校準和確認。
2.1使用標準物質核查。標準物質包括各種標準樣品、實物標準。使用標準物質核查時應注意所用的標準物質的量值能夠溯源、在有效期內。如pH計、離子計、電導率儀等采用定值溶液 進行核查,氣體檢測儀采用標準氣體進行核查,氣體采樣器采用標準流量計等。此法應作為優先選用的期間核查方法。
2.2使用儀器附帶設備核查。有些儀器自帶校準設備,有的還帶有自動校準系統,可以用來核查,如電子天平往往自帶一個校準砝碼。某些新型大型分析儀器往往自帶核查系統和自動核查程序。
2.3參加實驗室間比對。環境監測站有多臺相同或類似的儀器,可以同另一臺相同或更高精度的儀器進行比對。如果只有一臺儀器,可以參加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組織的儀器比對或實驗室之間的儀器比對。如煙氣黑度儀、無校準源的放射性監測儀器、聲級校準器、空氣壓力表、風速儀等。
2.4與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另一設備或幾個設備的量值進行比較。
2.5對保留樣品量值重新測量:只要保留的樣品性能(測試的量值)穩定,不要求有保證的參考值,也可以用來作為期間核查的核查標準。如對無校準源的放射性監測儀器使用特定的樣品、氧氣測定儀直接使用環境空氣。
2.6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采用高等級的儀器設備進行核查。
3期間核查的方法來源
期間核查的具體方法來源一般有以下幾種:
3.1監測標準方法、技術規定中有關要求和方法。許多標準方法已經詳細規定了校準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為期間核查的方法。
3.2儀器設備檢定規程。儀器設備檢定規程往往規定詳細的整個檢定過程,期間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的部分。如果沒有該類儀器設備的檢定規程,還可以參照類似儀器檢定規程。
3.3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及產品標準或供應商提供的方法。
3.4對于沒有方法來源的儀器設備,可以自己編制作業指導書。期間核查的方法內容也可以合并在儀器設備操作維護規程、自校方法等其它作業指導書中。
4記錄方式
期間核查一般應有記錄,根據類別可以采用不用的記錄方式。
4.1記錄在監測原始記錄上。適合于對于每次監測都進行的期間核查,并且記錄簡單的,如噪聲監測儀的核查。
4.2記錄在儀器設備維護記錄上。適合于較頻繁的期間核查,并且記錄較簡單的,如天平的校準核查。
4.3采用專門的記錄。對于比較復雜的期間核查,可編制相應的記錄表。
5期間核查的實施
5.1 編制有關程序性文件,明確期間核查的職責分工、工作流程及要求,并明確期間核查不符合結果的處理。
5.2 編制年度的期間核查計劃。期間核查計劃應該包括儀器設備名稱、型號規格、編號、期間核查的日期或頻次、檢查方法依據來源、執行人、記錄方式等。沒有方法的,應編制有關的作業指導書。
5.3 執行人應按計劃實施期間核查。當出現以下情況時,也應考慮實施期間核:
5.3.1 測量儀器即將用于非常重要的測量或非常高準確度的測量,測量前應進行核查;如能力驗證前、發生重大環境事故、作為仲裁或有爭議時;
5.3.2在監測過程中,發現數據可疑,對儀器設備提出懷疑時;
5.3.3因使用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如溫度、濕度變化較大,剛剛恢復后,有可能引起儀器的準確性;
5.3.4儀器故障維修或運輸搬遷后、長期脫離實驗室控制恢復使用前等。
6結束語
期間核查實際是檢測技術問題,要用到許多相應檢測技術和誤差理論。為了保證環境監測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檢測數據,需要我們繼續學習和研究,把期間核查的知識結合自己實驗室的實際,努力開展好期間核查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篇9
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基于“材料制備及熱處理”、“材料成型加工”、“材料性能測試”“、材料組織結構表征”四個實驗平臺,分成五個層次進行建設。實驗教學體系框架見圖1。材料基礎實驗主要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公共基礎課的知識以及各專業方向課中的共性知識,目的是加強共性和基礎性知識的教育。專業方向特色實驗的設置是針對每個專業學生所需的專門知識,如管線全位置焊接實驗、管線鋼組織性能測定實驗等。在此基礎上將逐漸開設《石油工程材料熱處理工藝-組織-性能分析》、《石油工程材料焊接工藝-組織-性能評定》等專業方向綜合實驗。綜合型實驗是知識體系的綜合、實驗技能的綜合和實驗設計的綜合。增加綜合性實驗所占的比例,進一步減小驗證性實驗,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避免以往為實驗而實驗、為檢測而檢測的呆板性和單一性,使材料各個學科專業之間能夠相互交叉與融合。本科畢業設計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環節,它不同于課堂講授,又有別于科研工作。在組織學生畢業設計時指導教師在重視每名學生共性發展時,還特別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提高,通過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或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做實驗,使特別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4,5]。同時,也充分調動基礎較差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獲得自信心。科研與研究生創新實驗是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具有寬材料基礎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2.整合資源,優化實驗室結構
劃轉地方院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大體是通過冶金與機械或金屬、非金屬、高分子三大類材料所依存的專業而建立的學科,側重于從具體應用的角度來探求新材料的性能評價與使用。這種類型的學科大都有原先專業發展殘留的痕跡,學科方向發展不均衡,如果一味追蹤材料科技前沿的基礎,往往會失去原有的特色。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充分利用原先專業發展的基礎,通過資源整合,優化實驗室結構,建立“材料制備及熱處理”、“材料成型加工”、“材料性能測試”、“材料組織結構表征”四個實驗平臺。在整合實驗室的基礎上,對實驗教學的內容也進行了調整。從各專業能力培養的目標出發,調整相關學科的知識配套,使實驗教學內容能隨學科發展、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斷更新,使一些先進的科技成果及時轉化到實驗教學中。通過對全院的實驗資源進行整合,建立開放、共享的實驗平臺,并能通過網絡進行儀器設備使用的預約,從而實現學院內實驗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實驗室不必要的重復建設,減少資金及人力資源的浪費。
3.充分利用中省共建資金,完善實驗教學平臺
中省共建資金是財政部于2000年針對劃轉地方院校設立的“中央和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專項資金”。我院根據學科及實驗教學平臺建設需要,通過認真組織、積極申報,截至2010年共獲得800萬元中省共建資金的資助。這些資金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學生規模不斷擴大與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矛盾。2008年,利用中省共建資金,通過購買萬能試驗機、示波沖擊試驗機、疲勞試驗機完善材料性能測試實驗平臺;通過購買掃描電鏡、XRD衍射分析儀等提高材料組織性能表征實驗平臺,使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的平臺建設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2010年通過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資金建成的“國際焊接工程師實訓基地”,將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專業教育與工程教育相結合,將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課程納入專業課程教學模塊,對在校生開展“學歷學位教育+職業資格認證”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使在校生可以提前獲得從業資質,不僅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素質,而且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培養國際化焊接技術專門人才,滿足石油石化行業和陜西地方經濟建設對國際資質焊接技術人才的需求。2010年和2011年共有80余名本科生參加了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班,64名學生一次通過考核,并獲得由IIW頒發的國際焊接工程師資格證書,受到了哈爾濱培訓中心的好評。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通過近幾年中省共建資金的扶持,較好地完善了實驗教學平臺。目前,實驗中心可為企業、其他高校或研究機構提供力學性能測試、金相組織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等技術服務。
4.開展校企合作,提高實驗平臺建設水平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要實現高校資源、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運行[6]。共建實踐教學平臺是校企合作辦學的重要方面。我院與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焊接鋼管研究院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雙方本著資產明晰、資源共享、聯合研究、成果共有的原則,共同建設“焊接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校企合作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技術研究、開發平臺,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企業技術發展提供服務。焊接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后,學院既可以利用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鋼管研究院的產品中試生產線,又可以利用其在材料組織性能檢測分析方面的高端實驗設備和儀器,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科技創新的實踐平臺;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鋼管研究院可以借鑒西安石油大學在焊接鋼管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科研攻關的優勢,合作承擔國家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焊接鋼管研究方面的科研項目和企業的產品開發任務,為企業的生產及產品研發提供服務。通過建立研究中心這一科技平臺,校企雙方通過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不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創造經濟效益;同時又提高了實驗平臺建設水平,增強了高校的科研實力,擴展了雙方在彼此領域的影響。2007年“焊接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評為陜西省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實現了“雙贏”。
5.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實驗室管理體系
篇10
【關鍵詞 】 多媒體語言實驗室 建設 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grow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ulti-media language lab should develop accordingly to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In this paper, some concepts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enhanc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working personnel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capacity of multi-media language lab.
【Key words】 multi-media language lab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一、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建設
本著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的原則,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建設往往都是從規劃開始的,有了完整的規劃,就相當于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的建設才會有所保障。
1.語言實驗室的規劃
語言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原則是“整體水平先進、方案優化、意圖明確”。需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要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對產品準確定位,做到經濟實用,不盲目追高求新。(2)確保產品耐用性能強,質量安全可靠,能夠適應長期、高頻率的循環使用,且安裝、維修方便。(3)音質的好壞也是衡量電教產品的一個重要指標。(4)易學易用,保證授課教師盡快熟悉相關電教產品的使用,以方便教學。
2.語言實驗室的建設
語言實驗室的建設不僅要考慮設備的整體布局和安裝,同時還必須要考慮環境、安全、設備等諸多因素。
(1)環境
①安裝場地。語言實驗室最主要的功能是供學生練習聽說能力,因此將其安置在一個相對較安靜的地方是必然的選擇。
②室內環境。語言實驗室設備較多,人員密集,且流動性大,因此要求保持室內環境衛生,保證設備整潔無污染,避免過多的灰塵會影響設備功能的發揮。
③室內溫度。語言實驗室內的計算機、交換機和學生機等,因為散熱量大,所以對室溫與濕度有所要求,因此必須在實驗室內配備空調等調溫設備。
(2)安全
①語言實驗室內電源功率容量要充足,以免同時開機時電流很大,出現過載保護。
②實驗室內設備眾多,人員往來頻繁,任何一件設備丟失都有可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室內電線分布復雜,所以在建設實驗室前還要將防火、防盜措施考慮進去。
(3)設備
①主機最好有還原卡,以避免病毒侵擾、軟件安裝麻煩、維護工作量大等諸多問題。
②添置無線麥克風和功放音箱。課堂上,師生長時間配戴耳機進行教學會引起諸多不適,因此引入無線麥克和功放音箱。
二、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管理
完備的建設是前提,可靠的設備是基礎,科學的管理則是讓設備充分發揮作用、保證初期建設正常運轉的關鍵。合理有序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設備使用率,減少損耗,降低維護成本。
1.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管好語言實驗室的基礎。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語言實驗室,需要進行有序的管理,這種有序的管理必須建立在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基礎之上,即專門針對學生、教師、以及管理人員制定的相應的規章制度,這樣既能保障設備的完好率,又能加強他們自身的責任感。
2.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教學管理
實驗教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合理安排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使用。實驗室管理員要根據實驗教學計劃、課程內容、班級人數、各實驗室設備數量、種類等條件,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和地點。二是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多媒體語言實驗設備的操作培訓。每學期開學伊始,都要對相關的教師進行現場培訓,保證每位教師都能熟悉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設備操作。三是及時填寫《語言實驗室設備使用情況登記簿》以便于管理人員管理和維護。
3.提高多媒體語音實驗室的利用率
提高語言實驗室的利用率,一要加大各種教學軟件資源的建設力度;二要開放語言實驗室,擴充自主學習資源,加大推動語言學習的自主化和網絡化。
4.加強設備管理,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為了確保語言實驗室設備的使用和完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管理人員務必對機器設備采取定期檢查,進行及時地維護和維修,并填寫相應的維護、維修記錄,以備查閱。
5.加強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管理隊伍建設
語言實驗室都有固定的管理人員,他們負責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維修工作,能夠有效地配合外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要重視語言實驗室管理人員隊伍建設,要充分認識他們在實驗室管理及實驗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使他們的業務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提高。
三、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發展趨勢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網絡、語音傳輸以及視頻傳輸等技術廣泛運用于語言實驗室,促使語言實驗室由傳統的模擬型向數字型轉變,由單一的聽說式向交互式轉變。相對于模擬語言學習系統,數字語言學習系統的功能更強大,為外語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為外語教學營造了一個更加完善的學習環境。 作為外語教學的強力技術支撐,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發展必將對語言教學的現代化進程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郭仲聚,陳春平,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中國電化教 育, 2001(11).
[2] 李曉蓉,高校多媒體語言實驗室使用現狀及對策.中國教 育技術裝備, 2005(12).
[3] 南國農,電化教育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李曉春,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電 化教育, 2001(1).
[5] 龔心源.語言實驗室學習環境的探討. 外語電化教學, 2004 (3).
- 上一篇:安全培訓意義和重要性
- 下一篇:初中道德與法治大概念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