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的案例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預防醫學的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完善課程設計
第一,根據不同的教學板塊,院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們認真選擇案例,選取醫學里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以及與人們生活緊密關聯的常見性案例進行講解,著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第二,指引學生們從醫學文獻中找出典型的反面案例,例如在設計、實施等出現錯誤的案例。學生們所選的案例主要限定在醫藥衛生領域的臨床科研實踐,以及近期公開發表的醫藥衛生領域的科研成果。這些素材涉及的范圍比較廣,而且沒有固定的答案,旨在提高學生分析錯誤之處和辨別設計思路的能力。第三,綜合運用專題討論法、選題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討論來提高學生積極地學習性。相對于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們更傾向于豐富多彩的實踐課程。這一方面能有效的誘使學生們進行深入學習,大大的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對教職工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有利于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1.2推進教學資源建設
學生們的學習素材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講師們傳授的內容以及有限的專業課本上。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下,院校應當為學生們提高條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拓展學生們的知識來源。一方面,院校應當為學生們建立齊全的預防醫學課程學習的網站,提供教學資源和國內外著名的預防醫學網站給學生們享用。這樣學生們能夠根據查閱的教學資料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同時也能方便快捷的利用郵箱、在線解答等方式與教師們溝通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另一方面,院校應當加大對預防醫學教育的資金物質投入,建立預防醫學的實踐場地,幫助學生們完成預防醫學理論和實踐知識的相互轉化,提高醫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真正跨入預防醫學界奠定堅實的基礎。
1.3建立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
原則上來講,評價考核體系主要包括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兩方面。在傳統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下,考核內容應更加側重學生們綜合能力的評價,并相應地增加案例討論內容所占的比重,拓寬案例討論的考察范圍,真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評;而考核的形式應當突破單一的試卷測試,根據案例討論的教學和課程特點,考核時應當兼顧學生對案例的收集整理能力、撰寫的分析報告、課堂表現等多方面的因素采用試卷理論考試、課堂答辨等多樣式手段來評價。例如,由于采用了案例式和傳統法教學后,學生們的業余時間被用去很多,因此,適度增加平時成績在總成績的比例能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們日常對學習的投入。
1.4重視教學反饋
傳統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的結合使得學生們經過自主學習和在對案例的分析下充分掌握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同時在相互的交流討論中提高了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但是,這種方式不能保證每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由于學生們自身的知識有限,不能深入分析案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為此,院校教師們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認真監督教學的每個進度和環節,做好回饋管理,及時發現并糾正出現的問題。
2結語
篇2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有很多的檔案結構,分為幾個部分,包括古代部分、世界部分、近現代部分還有當代部分,它的實際核心都是在做檔案的工作。檔案在今天看來是一個信息點整體的存儲與調用,我想這才是當代檔案主要的實質問題,那在今天我們當代的檔案上,很久以來已經意識到知識對人的束縛與解構,那在我們現在所用的當代的檔案方法里,恰恰是對于現有知識結構的一種打掃,一種將原有的結構進行重新的解構與區分,并且重建一個開放性的可變動的彈性系統。這樣的概念會讓我們不斷的警惕。第一,對于所有的檔案材料保持一種高度的警惕性,同時對它將來的使用可以有更為開放性并且創意性的使用。另外,檔案在信息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它的位置,位置在我們傳統的檔案理解中會覺得它是一個以物理位置為主,一個東西存在哪里和從哪里可以查詢是關鍵,但是在今天,無論是網絡技術還有現在的3D掃描、打印技術等等,一個介質的物理存儲會越來越不重要,而它的虛擬存儲空間位置反而成為他定位的一個方式。在這種要素的方式之下,現代檔案會有一個載體,主要是通過數據庫的完成,數據庫既要通過嚴謹的學術分類,同時借助科技手段來實現所有信息的整合并且形成一個新的網路結構,而這樣的結構是可以變動、調整的。
我們發現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是分類的問題,正如主持這個項目的一名計算機博士的陳述: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在往抽屜里放卡片,首先我們要確定抽屜有哪些,然后每一個“分類的標準”每一個“特殊術語”都要變成卡片不斷的放在抽屜里,也許這個抽屜有整合性,也許是交互性,這個工作就是我們現在不斷要深入研究的結構。
另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術語”,術語本身也是一個信息點,拆分到最小單位的元素,在這樣的結構之下我們如何對于問題進行統計和名稱的界定,并讓這些名稱形成“點到點”的相互關聯是我們目前主要在攻克的問題。
我簡要的介紹了對檔案實質的界定和當代意義的一種解釋,我們對于檔案的態度對信息的態度,其本身已經成了一種思想的方法,我們會通過檔案的方法,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知識體系和固定的認識從而獲得更多、有彈性化的可能。 (陳瑞整理)
篇3
關鍵詞: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方案;建議
這幾年,在教育部領導的正確指引下,通過全國本科院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各個院校的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專業結構和布局日趨合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更加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1、關于本科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本科院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教學管理工作:健全本科教學管理制度,實現規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標;完善本科教學管理科學化體系,提升本科教學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本科教學管理隊伍的素質;加強本科教學環節和實踐環節的管理工作,改革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評估體系;以本科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為標準,全面提升本科教學管理的層次。
1.1 本科院校的辦學規模
考慮到近年本科院校人均培養成本大約在12000元~15000元之間以及各個院校的師資隊伍和現有教學資源的情況下,本科院校在校生的數量應大體控制在2萬人左右,個別規模較大以及師資隊伍較強的本科院校,本科在校生的數量應大體控制在3萬人左右。這樣,既能維持本科院校的正常運營,又能較好地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
1.2 本科院校的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本科院校內涵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一項重要舉措。本科院校應根據教育部出臺的本科專業目錄,全面優化學科和專業的布局,完善傳統專業、增強優勢專業、突出特色專業。在經過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適當增設就業前景良好的新專業,對部分不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傳統學科以及過時陳舊的傳統專業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整合,適當增加熱門專業。此外,從現有的本科專業中,篩選出就業相對比較容易的若干專業進行重點扶持,創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品牌專業以及特色專業,使它們成為各個本科院校亮麗的名片。
1.3 本科院校的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實現本科院校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工程,是各項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重點。本科院校應經常修訂和完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形成與時俱進的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培養方案。優化課程建設體系,創建特色課程。以此為基礎,創建省級精品課、國家精品課。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適當創建一些符合本科院校自身的雙語教學課。
1.4 本科院校的評估標準
近年來,教育部批準了很多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在辦學定位上出現盲目性、攀比性等問題,特別是專科院校長期形成的辦學模式,使其在各個方面無法適應本科教學管理工作,因此,本科院校要繼續完善教學質量評估標準,合理規范課堂教學、課程考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各個教學環節,全面推進網上評教,加強領導評教、專家評教、教師相互聽課,檢查教案、檢查試卷等相關工作。
1.5 本科院校的團隊建設
本科院校團隊建設中通常存在的一些問題:重申報,輕建設,評選標準不夠合理,缺乏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團隊成員協作意識不強。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建設有利于團隊建設的制度環境,遴選德才兼備的教學帶頭人,明確團隊建設的目標與任務,構建有利于團隊合作的評價機制。此外,要借助團隊集體的力量,指引青年教師,推出一批教學改革成果,培育一批教學骨干,增強教師的業務能力,向國家級教學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沖刺。
1.6 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
加強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建設工作,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推廣網絡教學,普及多媒體教學,推動教學模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逐步推進產學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養模式。
1.7 本科院校的就業與創業
提高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是確保本科院校能否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在本科生畢業前,開設一些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的主題講座,為大學生即將面臨的就業問題以及創業問題,提供支持和服務。
2、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幾點建議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地方經濟對本科人才的需要,為了機動靈活地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必須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地發展與變革,創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盡快建成深受社會好評的合格本科院校。
2.1 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
樹立人才培養工作在本科教學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學質量,積極培養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技能過硬的應用型人才。依照質量興校、人才立校的辦學思想,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把他們的成功經驗,充實到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管理過程中,促進本科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2.2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深入研究教改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盡量體現個性培養、特色教育,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生態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促進學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養體系。鼓勵探索和試驗,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綜合素質。
2.3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圍繞提高就業率的戰略需要,根據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遵循重點突出、兼顧一般的原則,培養能吃苦、肯適應、能創造、樂奉獻的應用型人才。
2.4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后盾
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堅強后盾,嚴格執行教學規范,加強教學環節的有機管理,鼓勵教師啟發式、討論式和案例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嘗試,鼓勵教研活動的各種新模式,推進教研活動的制度化和經常化。此外,為了擴大本科生的視野,積極開展各種主題的教學講座,邀請知名學者和教學名師作報告,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和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更新教學觀念,促進教學改革。只有教學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之后,人才培養的目標才能腳踏實地的實現。
2.5 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監控
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學評教”等評價機制的作用,改進學院的教學評估標準,建立科學、規范的評估制度,加強對專業水平、課程質量的評估,加強學生對教學工作的反饋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2.6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資源
把優化課程體系、豐富課程資源、提升課程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工作。依照本科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新開一批特色鮮明的課程。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模塊和課程庫,從人才培養方案入手,突破跨專業選課的障礙,拓寬學生選課的范圍,為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自我創造有利條件。
2.7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改革。
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改變陳舊的課程設置狀況,避免課程脫節和不必要的重復課程。要優化課程結構,讓必修課和選修課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學科交叉與文理融合的課程體系。要處理好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的關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減少課堂學時,加強課外指導,使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教學活動形成有機的整體。適當降低必修課比例,加大選修課比例,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選擇,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8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實踐環節。
實踐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補充和拓展,旨在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本科院校實驗室以及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和技能訓練,適當增加實踐的比例。實踐安排應詳細與充實,并要有相應的技術支持。加強就業指導服務以及創業教育,啟動本科院校與科研院所、對口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努力開拓產學研結合的渠道,積極推進校內外的實踐基地建設,積極開辟本科學生實踐鍛煉與服務社會的新渠道,豐富實踐教學的方式和途徑。
結語
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在本科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個部門的教學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默契配合,協調發展,真正落實“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標。
篇4
2010年8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向全市教育系統發出了“關于轉發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保安服務管理規定》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嚴格執行由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保安服務管理規定》。通知強調中小學、幼兒園必須聘用保安服務公司的保安員或自行招用有資質的保安員,從事校園門衛、巡邏、守護等安全防范工作。并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按門崗數配備保安員。白天學生在校期間,每個門崗至少配備2名保安員在崗值勤;夜間無寄宿制學生的學校至少配備1名保安員值勤;寄宿制學校至少按普通學校保安員的雙倍配置保安員。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擴充保安員人數。
2014年7月18日,針對學校安全保衛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學校安全保衛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公安局聯合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及制訂并頒布了《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保安員護校工作規范》(滬教委青〔2014〕18號文件),再次強調了學校保安服務必須由專業保安服務公司提供服務,并對學校保安員應具備的素質、配備人數、崗位職責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浦東新區教育局于2014年8月18日,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浦東新區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浦教辦2014第12號文件),要求浦東新區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嚴格執行“滬教委青〔2014〕18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對保安員配備、裝備的配置、保安服務費的組成、依法保障保安員的合法權益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兩個《通知》,對規范全市和浦東新區學校安全保衛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至此,中小學、幼兒園的保安服務工作,基本扭轉了過去嚴重存在的學校保安服務跨行業經營、從業單位多而雜、個人掛靠保安服務公司違法經營、無序競爭和低價惡意競爭、從業單位侵害保安人員合法權益的情況嚴重等現象,逐步走上了社會化、專業化、制度化的健康發展的軌道。
一、關于對學校保安員的技能要求
對學校保安員應當具備的素質,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綜合性課題。這需要對保安員進行上崗前的培訓、職業資格培訓、法制理論的培訓等,以培養保安員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掌握作為保安員應當具備的各種職業技能。除此之外,《通知》對學校保安員應當具備的技能作出了新的規定,要求“學校保安員必須持有公安機關頒發的保安員證和TC卡,并應當參加公安部門組織的校園保安崗位專業輪訓考評,考評合格且在IC卡中予以認證后方能上崗”。《通知》中所稱的專業輪訓,就是指學校保安員的專項技能培訓。
為此,2014年八九月份,按照《通知》規定,公安部門要求各學校保安服務從業單位組織在崗的學校保安員進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學校保安員專項技能培訓”,并進行了考試,學校保安員“防處突發事件”的技能得到了增強和提高。
各學校保安服務從業單位,應當以這次培訓和考試為新的契機,除強化對學校保安員的崗前培訓、在崗繼續教育外,應當進一步加強“防處突發事件”的培訓和演練,以進一步提升學校保安員防止和處置突發事件、反恐防暴等的能力。
當前,經過對一些從業單位在學校提供的保安服務進行檢查的情況分析,一些從業單位沒有在內部建立對學校保安員的專項培訓機制,缺乏長效培訓和管理機制,甚至個別從業單位以缺人不缺崗的形式,惡意減少保安員的人數以增加盈利,在不同程度上對學校的安全防范埋下了隱患。對此,學校應當履行對保安服務公司的監督責任,通過責令整改等的方式,督促保安服務公司改進和提高服務質量。
二、疊加保安員數量,通過增加校門口保安力量確保學生出入學校的安全
從通報的國內外學生遭遇暴力侵害案件來看,大部分發生在校門口,案件發生的時間大部分是在學生上學或放學時段。同時,校門口又是各類人員、車輛、物資等出入的必經之路,如果校門口安全管理混亂,就極有可能發生各類無法預測的案件,埋下安全隱患。因此,校門口是學校安全保衛的重點部位,學生上學或放學時段是安全保衛的重點時段。為此,《通知》規定各學校必須加大對學校門口的安全保衛力度,通過疊加保安員人數的方式,強化對校門口的安全守衛,確保學校師生出入學校時的人身安全。
《通知》要求每一個學校門崗,必須滿足學生在校期間有2名保安員提供安全守護服務,履行對外來人員、外來車輛等的控制,禁止未經詢問、請示確認、查驗身份證件和隨身或隨車輛攜帶(裝載)的物品等作業流程的人員或車輛隨意出入校門。同時,為了加大在重點安全保衛時段的保安力量,《通知》要求在學生上學和放學時段疊加2名保安員,會同2名日常保安員一起,在門口執行安全守護任務,強化護校職責。日常保安員由1人持長橡膠保安棍、1人持短橡膠保安棍分別站于校門內兩側。疊加的保安員由1人持長橡膠保安棍,另1人持圓盾牌和短橡膠保安棍分別站于校門外兩側。
自從2014年《通知》以來,經過檢查,各學校均十分重視此項工作的落實,校門口安全防范的力度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和提高。但經過檢查發現,個別學校的門崗依然存在不按規定配置人數的現象,對此,應當予以整改。
三、落實制度建設,加快制度化、規范化服務和管理的步伐
浦東新區教育局和浦東公安分局于2011年聯合制訂了《浦東新區學校保安服務管理實施辦法》(浦教辦2011第24號文件),填補了學校保安服務進入社會化服務后無相關制度的空白,開始走上了制度化建設的軌道。對規范學校保安服務從業單位的經營行為和管理責任,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要使學校保安服務真正走向制度化、專業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保安服務和管理、監督的制度建設體系。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對學校安全保衛的日常指導、檢查和考核的力度,要制訂并完善相關的考核管理體系和制度,確保學校保安服務圍繞著“滬教委青〔2014〕18號”和“浦教辦(2014)第12號”二個通知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作為保安服務需求單位的學校,要依據《保安服務管理條例》和雙方簽訂的《保安服務合同》的約定,切實履行對保安服務公司日常經營和管理行為的監督,做好對保安服務公司的選擇,確保選擇制度健全、管理規范、依法經營、誠信服務且具有《保安服務許可證》的企業提供保安服務。
篇5
>> 《編譯原理》教學方法初探 “編譯原理”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編譯原理》教學方法的研討 “編譯原理”實踐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Java語言課程教學方法初探 “編譯原理”課程多層次實踐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 淺談《編譯原理》教學方法 “編譯原理”課程的研討式教學初探 Java教學方法初探 編譯原理課程研究型教學方法探討與實踐 普通高校本科《編譯原理》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編譯原理”課程的教學探討 關于《編譯原理》課程的教學思考 “編譯原理”課程的教學研究 案例驅動法在編譯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編譯原理工程化教學方法研究 編譯原理教學方法研討與實踐考核改革 “編譯原理”課程教學探討 面向物聯網專業的編譯原理課程教學模式初探 淺談高校Java EE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5]Bill Venners. Inside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M]. 曹曉鋼,蔣靖,譯.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11,150.
[6]Javac.[EB/OL].[2011-3-20]. /groups/compiler/.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Java-Based Case Teaching Method for 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
WANG Chaokun1,2,3
(1.School of Softwa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4, China; 3. Tsinghua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NList),
Beijing 100084, China)
篇6
關鍵詞:預防醫學;教學改革;臨床醫學專業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居民的疾病譜、死亡譜發生了巨大改變,并伴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難題,為我國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模式也由治病(醫―病―藥或手術) 逐漸向防治結合,然后繼續向預防為主(群眾―預防―保健―健康促進)進行轉換。這就要求社區衛生診療人員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診療知識,還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我國的全科醫學才剛剛開始,滿足不了社會需求,這就迫切需要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預防醫學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模式主要以“預防醫學”和“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兩門課為主。與我國傳統的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模式相一致。沿用多年的醫學教育體系將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彼此割裂開來,培養出來的臨床醫護學生缺乏整體醫學觀念,重治療、輕預防的現象十分嚴重。如何使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擁有預防醫學的理念,掌握適當的預防醫學的方法,使臨床醫學從治療醫學向全科醫學轉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二、實驗教學改革內容
1.建立預防醫學教學改革團隊
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任務, 它是醫學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我國培養社區基層醫生的素質水平。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首先需要社會、學校和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要建立一支有志于培養新型醫生的師資隊伍。公共衛生學院把預防醫學的教學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由院領導牽頭的預防醫學創新教改團隊,團隊成員學歷均在碩士以上,80%以上為博士學歷。團隊成員積極投身到預防醫學的教學任務和改革中,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定期舉行教學集體備課,并做到每次實驗課所有任教教師皆參與集體備課,確保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2.改革教學方法,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課堂和實驗課中以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收知識。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基礎知識,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加深理解,強化記憶。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首先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特別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學的方法,在不同模塊的教學上,引用各自與社區相關的典型案例進行講授分析,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了臨床醫學生對預防醫學性質和任務的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小組討論法,如專題小組討論法、選題小組討論法、以問題為中心的小組討論法等。
3.應用新技術,多方面與學生交流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如果教師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本預防醫學教學團隊率先建立了預防醫學網絡課程,實現了網絡化教學。多數任課教師都開通了微信、飛信、郵箱等聯系方式,方便與學生交流和探討問題,一方面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不必與教師面對面即可詢問問題,節約了穿梭大學校園和辦公室的時間。
4.建立預防醫學實踐基地
本院已經在理念先進、模式新穎和防治結合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臨床學生的教學實習基地。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不同的是,該類實習基地是專門培養臨床醫生預防觀念的實踐場所。目前已經在為臨床全科醫學學生提供實習,安排學生在兩周的時間熟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把臨床與預防保健相結合,增強在診療過程中的預防觀念,與預防醫學教學中的內容相互印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總之,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是醫學教學改革最重要的關鍵科目之一,它是臨床與預防相結合的一個橋梁,是提高臨床醫生向預防模式轉變的主要推手。預防醫學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不僅需要大多數預防教育工作者奉獻付出,還需要臨床教育家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偉,史良科.預防醫學發展的未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整合[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2009(12):10-12.
[2]王玉榮.新形勢下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5(1):48-49.
篇7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預防醫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5-0180-02
教學內容即是“教什么”,是所有教學包括實驗教學首先應考慮的問題,好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預防醫學具有社會性和群眾性,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很強的學科,而實驗教學在預防醫學的教學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臨床醫學專業開設預防醫學的學時較少,那么如何有效利用不多的學時就顯得十分關鍵。
一、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內容是理論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但是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實驗教學的實施多以單純驗證學科基礎理論為主要目的,偏重于“菜譜式”操作和“越俎代庖”方式,即教師和實驗人員準備好全部器材和試劑,學生被動地按教師的講授和實驗指導大綱進行學習[1,2]。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與21世紀培養厚基礎、寬專業、高能力的復合型預防醫學人才的要求不符[3]。當前,預防醫學實驗教學存在幾個常見問題:①實驗教學方法單一,多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多是背誦記憶,很少有獨立思考、開拓思路的機會;②實驗教學內容深度不夠,多為驗證性實驗,且內容較為陳舊,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③實驗教學形式是教師演示或列出詳細的操作步驟,學生進行模擬,或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這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④預防醫學的驗證性實驗內容大部分與實際生活脫節,容易使學生認為學無所用,學生對預防醫學實驗課程不夠重視,且動手能力差,實驗積極性不高。
二、研究性教學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的意義
國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增強綜合性與創新性實驗”、“引導大學生了解多種學術觀點并展開討論,追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意見》指出了進行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性教學將教師的研究性教學實踐與學生的研究性課程學習有機的結合,便于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和探究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三創”型(創造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因此,把研究性教學融入到預防醫學實驗教學課程中,是培養學生“三創”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驗教學中實行研究性教學,使受教育者從形象、思維、感性認識入手,從而使學生掌握預防醫學原理、方法,鍛煉學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運用能力,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4]。
三、研究性教學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
預防醫學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掌握深厚的基礎醫學理論、扎實的臨床醫學知識以及寬廣的預防醫學專業理論知識,而且更應具備全面的實驗操作技能和較強的衛生防病工作能力。預防醫學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但是尚未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在初學預防醫學時,接觸機會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創造環境,培養學生的臨床辯證思維能力,恰如其分地運用研究性教學,是任課老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樹立研究性教學理念
為適應時展需求,預防醫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研究性教學理念,如PBL教學法、創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四結合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等。在實施研究性教學時,必須遵循基礎性、綜合性、研究性和開放性的基本原則,通過該課程的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創新實驗以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內容的系統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學生掌握預防醫學實驗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系統掌握該課程的基本實驗方法、基本思維方法及基本科研方法,使學生具有從事疾病預防和疾病控制的實際工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宏觀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構建研究性教學模式
教育有一個共識:“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會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知識。研究性教學模式本著與開放式創新性教學方法相結合、與科研和社區服務相結合、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動手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主性、創造性的學習環境[5,6],讓學生既“得魚”又“得漁”。
1.研究性教學與綜合性教學方法相結合。綜合性教學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避免了傳統實驗教學的簡單、重復和呆板。教學內容新穎、系統,增加了學生對各類實驗內容的興趣,適應當代青年人多角度求知的心理特征,使教學環節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根據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的特點,研究性教學主要在實驗教學中采取案例教學法、提問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建立引導式、開放式、互動式和創新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實現師生互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從而達到“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教學相長”的目的。
鼓勵任課教師在平時實踐中積極收集與預防醫學相關的案例,包括近期發生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食品衛生事件和環境污染事件等,經過認真選擇和精心設計,使案例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等特點。以案例為線索,以問題為中心,圍繞案例先提出各種問題,再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探究其內在機理,揭示其一般規律,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充分運用模擬演示、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進一步完善研究性教學,使其更規范化,形象化和生動化,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2.研究性教學與科研和社會服務相結合。面對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培養公共衛生醫師快速、有序、及時處理公共衛生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研究性教學采取聯合實際,與社會接軌的方式,培養學生收集信息、開展社區咨詢、健康調研及數據處理能力。
通過與地方衛生機構密切協作,學生可結合理論知識、課堂實驗,定期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部門去見習,去實踐。學生亦可深入各基層社區服務中心,進行人群調查研究,采樣分析,增加課外實踐的時間與機會。此外,建立以實驗教學為依托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暑期社會實踐中開展公共衛生事件調查等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假期進行現場實踐教學,帶領學生到食品企業去參觀,讓學生們通過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訓練,擴充其思維空間。
同時,開展科研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徑[7]。預防醫學以人群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廣泛,與社會現狀等密切聯系。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某一項目,進行課題設計,確定課題的研究內容與方法,使其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形式各樣的科研工作。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了解學科的動態和前沿領域,從而發現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而漸漸學會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研究性教學作為醫學教育的一種新型模式,在歐美醫學院校受到師生的肯定,并得到廣泛運用,其原因在于這種教學方法符合人類思維和心理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預防醫學要傳承、發展、創新,需進一步認真思考如何建立起適合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的研究性教學,以促進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舒為群,孫梯業.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75-76.
[2]徐兆學,梁升祿.加強預防醫學專業實習教學與建設[J].醫學教育探索,2006,5(4):311-313.
[3]黃錕,陶芳標,郝加虎,等.以案例為中心,培養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公共衛生思維的教學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43-44.
[4]湯賢春,路健,李學英,等.醫學細胞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5):2366-2367.
[5]付慶玖,韓振.高等教育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6):14-16.
篇8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使人們日益重視預防醫學的作用。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一名合格的醫生除了可以治愈疾病以外,還能夠從社會醫學及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患者如何預防疾病及保護健康。預防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中醫藥院校本科教學中,預防醫學課程目前已成非預防專業的基礎必須課程。盡管如此,但在重視程度上還遠遠不夠,學時數也極為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要盡量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根據中醫藥院校的自身特點,積極探索適應中醫藥院校的教學模式。本文結合近年的教學實踐情況,擬從預防醫學課程的重要意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對策三個方面淺談對該課程教學的認識。
一、明確中醫藥院校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1.預防醫學教育是現代醫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醫學按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預防醫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三個核心部分。其中的預防醫學是以個體和確定的群體為研究對象,以保護、促進和維護健康,預防疾病、失能和早逝為目的一門應用學科。因此,預防醫學教育在整個醫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加強預防醫學教育有利于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在現代醫學模式下,一名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能力包括:衛生保健提倡者、決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區衛生領導者和衛生服務管理者。而上述能力的形成,要求學生或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除了具備必要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外,預防醫學相關知識也是每一位從業者所必須掌握的。而未來的中醫醫生,除了要對臨床個體開展中醫診斷活動外,更需要其應用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從群體角度去觀察、分析并解決中醫問題,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適應社會發展的中醫人才。3.加強預防醫學教育有利于傳承發展中醫的預防醫學思想通過預防醫學的教學,可使中醫中的預防醫學思想得到傳承和發展。“治未病”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病后防復”理念和預防醫學中的三級預防思想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對于中醫類專業學生來說,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中醫的“治未病”理論;同時,掌握預防醫學中的三級預防策略和措施也可以對中醫的“治未病”理論進行補充和完善。
二、在中醫藥類院校中預防醫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1.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高中醫藥類專業學生普遍對預防醫學課程不夠重視,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產生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預防醫學課程為非主干課程,學生對學習該課程的作用和認識不足,很多學生認為醫生能治病、治好病即可,而疾病的預防與醫生無關。2.教學內容與中醫、中藥專業脫節中醫藥類院校預防醫學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衛生學、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三部分,此類內容與中醫或中藥專業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與中醫、中藥專業之間往往是脫節的。其原因:一是預防醫學教材內容與中醫、中藥的聯系很少;二是中醫藥院校的預防醫學教師絕大多數是畢業于西醫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對中醫、中藥不甚了解,沒有系統的學過中醫、中藥,如果進入中醫藥院校后不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不關心中醫、中藥的發展,教學活動自然與中醫、中藥內容脫節。3.理論與實際不能緊密聯系預防醫學本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如果沒有實踐教學,很多內容就會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而我校預防醫學教研室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實驗室,而是借用其它教研室的實驗室,因而不能有效、系統的開展相關實驗課,只能開展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不能主動參與,不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解決的對策與方法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舉出一些實例強調預防醫學學科在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2003年曾經威脅全球的“非典”,如果沒有預防醫學的防控措施,就有可能成演變為人類歷史上的災難性事件,從使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學科重視起來。此外,要強調社會醫學的實用性,使學生充分認識預防醫學是一門涉及面相當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在就業方面,除了疾病預防控制系統外,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急需大量預防醫學專業人才。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2.尋找預防醫學課程和中醫藥專業結合的切入點在講到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時,可以引入中醫“人與日月相應,與天地相參”“天人合一”等理論。另外,針對當前很多年輕人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習慣,可以引用《黃帝內經》中“亥時養生,三焦通則百病不生”的觀點,說明不良的生活習慣是不順應自然規律的表現,應該遵守“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自然規律。預防醫學理論和中醫學思想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充分體現預防醫學思想的精髓。3.提高案例問題式教學和實踐式教學的比重當前社會,由于法制觀念落后,消費保護者自我意識較差等因素,使各種公共衛生問題層出不窮,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溝油事件、大頭娃娃事件、毒醬油事件以及頻發的各類食物中毒事件等,我們可以從網絡、報刊和雜志上選取一些生動的圖片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同時,提出相關的專業問題,從而引入預防醫學課程中相關的知識點。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讓教師制定教學內容,學生首先以小組形式進行資料收集,課件制作,然后隨機抽取學生代表,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這種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投入更高的熱情和積極性。4.增加專業知識講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現實生活中職業危害的認識,可以嘗試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吉林省職業病防治院的教授給學生開展職業病的講座,從而使專業知識講座成為書本知識的有益補充。綜上所述,中醫藥類院校預防醫學課程的教學,意義重大。但目前中醫藥類院校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必須根據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具體特點及要求,對中醫藥類預防醫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篇9
1.1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是預防醫學研究的基礎設施
預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系,需要有大量的真實案例和實踐材料作為研究對象,預防醫學檔案真實記錄了疾病預防與控制的全過程,為現代預防醫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的研究資料,是預防醫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建設科學的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就是建設現代預防醫學研究的基礎設施,一個國家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的先進程度,將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預防醫學的發展水平。
1.2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是國家公共衛生管理機構制定疾病預防控制政策的重要指導
預防醫學檔案是對人類疾病預防控制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類醫學實踐的寶貴結晶。疾病的預防控制體系,不僅需要醫療工作者的全程深入參與,更需要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者、以及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因此具有很強的社會體系屬性。建設科學有效的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能夠幫助公共衛生政策制定者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激發群中的參與熱情,提高公眾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構建全面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2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的核心要素
2.1動態記錄
建設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首先應注意對預防醫學檔案信息進行動態記錄和動態處理。同時,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還應注重資料獲取和管理的時效性。疾病防治的規律告訴我們,很多類型的疾病,尤其是地區重大的傳染疫情,其發展速度和變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因此需要我們建立動態監測和觀察體系,以求能夠及時、高效、真實的記錄疾病發展變化的每個階段。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經常性檢測記錄、突發性檢測記錄、跟蹤記錄等記錄方式相結合的動態監測記錄體系,并能夠根據疾病發展的階段不斷調整記錄方法。所以,建立一個動態監測記錄體系,是建設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的核心之一。
2.2注重基礎數據的整合
建設現代預防醫學檔案管理體系,另一個核心就是對預防醫學檔案基礎數據的處理和整合。預防醫學檔案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文字、聲音、標本等等,但是,隨著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將這些材料整理成基礎性的數據進行存儲和交流,以方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數據處理和整合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較少的運用醫學理論對原始材料進行處理,而需要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語言去客觀描述一個原始材料,這是因為醫學具有很強的證偽性和擴展性,隨著現代醫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很多過去的理論已被證明是不科學的甚至是錯誤的,而數學和統計科學具有較強的理論上的穩定性和傳遞性,有利于保證預防醫學檔案基礎數據的利用率和使用價值的穩定性。
2.3信息系統的構建和交流
篇10
【關鍵詞】預防醫學,創新,求近心理,求新心理,求實用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預防醫學在現代醫療公共衛生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發生、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促進人類健康發展,培養能適應21世紀發展的復合型醫學人才已成為醫學本科教育目標和面臨的迫切任務。目前,我國將全面推進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這就需要進一步創新預防醫學的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預防醫學課程是本科和繼續教育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等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是根據醫學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認識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與健康的密切關系,理解三級預防的基本概念,為今后以貫徹預防為主的預防保健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基礎。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應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本人經過多年的大學本科預防醫學教學和不斷學習、總結,嘗試運用健康心理學創新預防醫學教學,現將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善用求近心理,引導學生重視預防醫學
求近心理是人們一般喜歡接受發生在自己周圍或同自己關系密切的親朋好友的事情,包括生活、情感、知識的接近。學習知識亦如此,學生對于某一學科的興趣及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生對教師的主觀喜歡程度。教師要想成為學生的伙伴,讓學生覺得可親、可信、可敬,讓學生主動接受此門課程,教師就應該以誠待生,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付出努力。其中包括:(1)首次自我形象的良好展示及恰當得體的自我介紹;(2)上課時飽滿的精神狀態及抑揚頓挫的聲調可建立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程度;(3)善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耐心答疑,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感。教師要在學生面前樹立態度和藹、作風嚴謹又不失幽默的良好形象,使學生敬重、喜愛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該學科的重視。
二、善用求新心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求新心理是指人們對新鮮事物強烈的探究欲,該“新”不僅指內容新穎,也包括形式的多變。教師可利用學生年輕好奇心理,合理運用新奇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一)合理、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課堂的組織和安排需要講求技巧。首先要激發興趣,引出主題,建立威望。預防醫學中衛生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密切,可以學生感興趣的事開頭。如講授刺激性氣體時,以現代戰爭中第一次化學武器的使用作為引子;亦可以學生熟悉的案例開頭,如美國的“911”、印度博帕爾毒氣泄露事件等;或者以提問開頭,如什么是水俁病;還可以一個病例開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培養其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講授正文內容時,要注意框架和邏輯的安排要合理。課前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展示及結束時內容的總結,要做到前后呼應,重點突出。
(二)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新穎有趣
根據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密切關聯之特性,可將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知識,如營養衛生章節可與日常點餐、配膳相結合;重金屬章節可與化妝品真偽鑒別、質量把關相關聯;環境衛生章節可與汽車尾氣危害、自來水形成相結合。該法較能激發學生的關注和好奇心,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過程中還可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如采用記者招待會形式講授衛生法學,以專家咨詢熱線方式開展預防醫學接種內容的教學,用專家健康科普講座方式進行慢性病防治教學。這些授課方式新穎,能明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善用求實用心理,授人以漁,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 上一篇:臨床醫學和護理的區別
- 下一篇:商業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