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傳染性胃腸炎預防措施
時間:2022-09-20 10:51:44
導語:斷奶仔豬傳染性胃腸炎預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仔豬養殖中,早期斷奶仔豬胃腸炎的發生率較高,不僅影響仔豬的健康發育,也降低仔豬養殖效益,所以在早期斷奶仔豬的養殖中,需要提高對于胃腸炎問題的關注,明確引發仔豬胃腸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斷奶仔豬胃腸炎發生率,促進仔豬健康生長。
關鍵詞:早期斷奶仔豬;胃腸炎;預防措施
仔豬養殖相較于成年豬的養殖有更高的難度,由于仔豬免疫能力較差、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常受到養殖環境、飼料、微生物病原菌等的影響,造成仔豬胃腸炎,影響仔豬的正常發育。特別是在早期斷奶仔豬中,出現胃腸炎情況多伴隨嚴重脫水,仔豬各項功能的發育還不完全,難以有效抵抗疾病,更加大了斷奶仔豬的死亡率。因此在早期斷奶仔豬的養殖過程中還需要做好預防措施,高質量預防斷奶仔豬胃腸炎發生,保障仔豬養殖效益,促進仔豬健康成長。
1流行特點
在一般情況下,豬群非常容易感染胃腸疾病,其它畜禽類未能體現易感染性,各個期段和豬個體都極易被這種病菌侵襲,出生一周左右的仔豬受傳染風險最高,致命性也最大,而斷奶豬和成年豬在被胃腸病菌侵襲后,往往都會體現出較輕的反應,在豬年齡不斷增長的過程中,受傳染風險性和致命性也會逐步降低。企業內部被傳染豬和攜有病菌豬個體屬于直接病菌源,通常而言,病菌都會寄生于豬個體分泌出的乳汁、糞便等分泌物中,進而對飼料、水源、器具、設施等造成污染,病菌經氣道、腸道攻擊正常豬。這種病菌如果在豬群中存在,必然會高速擴散,4~5d后會擴散至全群。胃腸病菌的傳染會有季節性的高峰峰、低谷期,高峰期往往都會體現在當年的第四季度和次年的第一季度,初被病菌侵襲的地區會體現流行性發展態勢,以往被污染過地區會呈現分散性態勢。
2臨床癥狀
各個期段豬個體被傳染到胃腸炎病菌后,所導致的顯性癥狀都明顯不同,其中處于保育期仔豬受傷害程度最明顯,其顯性癥狀會有困乏、瀉肚、體重下降、脫水嚴重、體毛顏色暗淡。豬個體糞便體現出乳黃或淺綠色,其中會有沒能完全消化的乳塊,氣味強烈,出現這樣的病癥若不及時進行防控,發展到后期就會表現出個體體重明顯減輕、貧血現象顯現,體溫升高等癥狀,發病時間大約為7d;處于斷奶期段的仔豬若被胃腸炎病菌傳染,會表現出腹瀉、納食少、糞便色灰黃等癥狀,并摻雜未能完全消化的食塊。發病時間大約為7d,腹瀉癥狀消除后疾病會有好轉,不會導致生命危險,然而可能會明顯妨礙豬個體穩定成長,繼而發展到僵豬狀態,導致豬群死淘率明顯增加;成年豬個體和哺乳期豬個體在被傳染胃腸炎病菌后,具體病癥多呈隱性,尤其是孕期母豬更是不見任何征兆;哺乳期豬個體被感染病菌后免疫力急劇下降、體溫升至40℃以上,泌乳量也不斷降低,進食少并伴有腹瀉,經過4~7d的治療,癥狀會見好轉或消除。
3早期斷奶仔豬胃腸炎原因分析
仔豬胃腸炎是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與仔豬免疫能力較差、消化系統功能不全有關。而在仔豬胃腸炎的案例中,早期斷奶仔豬的胃腸炎發生率更高,直接影響斷奶仔豬的生長與發育,可能導致仔豬死亡,造成養殖經濟效益的損失。為能夠預防早期斷奶仔豬胃腸炎,還需要明確胃腸炎發生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3.1仔豬自身消化系統功能不全
由于早期斷奶仔豬年齡較小,其消化道與消化酶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所以仔豬在消化道蛋白酶的分泌上存在不足,對于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能力較差。當仔豬養殖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時,仔豬攝入的蛋白質大多無法消化分解,會直接進入腸道系統,蛋白質在腸道系統中的堆積易發生變質,而后損傷仔豬結腸。結腸損傷情況下,又會造成結腸對水分的吸收功能減弱,從而造成仔豬腸道內水分增多,刺激腸道蠕動,引發胃腸炎癥狀,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仔豬胃腸炎脫水,以致仔豬患病后的死亡率升高。
3.2仔豬斷奶應激反應影響
早期斷奶仔豬由于斷奶后食源的變化,而仔豬在自身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的發育上還不完善,在飼料喂養中會造成仔豬的營養應激,直接刺激仔豬小腸的吸收功能,造成小腸吸收能力降低,腸道活力減弱、消化酶分泌能力下降,這就直接影響仔豬對于飼料的消化與吸收,飼料進入腸道后無法被有效吸收,造成仔豬胃腸道的不適反應,也降低仔豬營養攝入水平,減弱免疫能力,所以提高了胃腸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概率。
3.3飼料不適宜造成胃腸炎
早期斷奶仔豬由于斷奶后需要喂養飼料,因此具有一定的應激反應,而此時如提供給仔豬的飼料不適宜,將嚴重影響仔豬的消化與吸收,則更易造成仔豬飼養中疾病的發生。一般來說,早期斷奶仔豬的胃底腺發育不完善,因此在胃酸的分泌能力上不強,且缺乏乳酸的產生機制,所以造成仔豬胃內的pH較高,引發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斷奶早期仔豬如飼養過程中飼料未經嚴格篩選,飼料中大腸桿菌、霉菌等經喂養進入仔豬胃腸道系統,則更容易打破腸道菌群的平衡性,造成消化系統紊亂,引發嚴重的胃腸炎癥狀。
3.4仔豬免疫力較低
剛出生的仔豬在免疫系統功能上還不完善,未斷奶前通過母乳獲得相應的抗體,能夠達到抵御疾病的效果,但由于母乳中獲得抗體所形成的免疫力并不能夠長期維持,在斷奶后免疫力則逐漸下降。因此早期斷奶仔豬的免疫能力較低,特別是30日齡的仔豬,斷奶后抗體降至最低水平,基于該階段仔豬還未建立自身較為完善的免疫系統,抗病能力較弱,如出現飲食不當、消化吸收不全、細菌感染等情況,易引起胃腸炎等癥狀,影響仔豬健康水平。
3.5微生物感染引起胃腸炎
早期斷奶仔豬在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上較差,易受到各類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與影響,從而造成各類疾病。其中,常見造成仔豬胃腸炎的病原菌有大腸桿菌、輪狀病毒、豬孢球蟲等。在斷奶仔豬的養殖中,多種情況皆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例如在斷奶仔豬的飼養環境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外源性感染,而在飼料、水源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則會進入胃腸道系統并大量繁殖,造成胃腸道內腸道菌群紊亂,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形成仔豬胃腸炎等癥狀。
4早期斷奶仔豬胃腸炎預防措施分析
早期斷奶仔豬在疾病抵抗能力上較差,自身免疫系統與消化系統的發育也不完善,所以在胃腸炎癥狀的預防措施中,還需要在飼養過程中施加干預,更好地提高仔豬的免疫功能、腸胃機能,從而避免仔豬胃腸炎發生。
4.1調整仔豬胃腸道機能
考慮到仔豬胃腸道功能發育還不健全,在斷奶后免疫能力也隨之降低,還可能產生營養應激,所以需要為斷奶仔豬進行早期營養干預,調整仔豬胃腸道機能,從而促進斷奶仔豬更好地適應斷奶后的飼養模式。仔豬斷奶后,可以從喂養的仔豬飼料中入手,通過飼料營養元素的搭配,均衡配比各類營養元素,使得飼料更好地滿足仔豬的消化吸收需求,或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添加劑,以達到提高仔豬食欲的效果。通過早期進行營養干預的方式,能夠促進仔豬胃腸道功能的改善,提高營養元素的吸收水平,進而減少胃腸炎等胃腸道癥狀的發生。
4.2減輕仔豬斷奶應激反應
由于仔豬在斷奶后多產生營養應激,造成仔豬營養吸收不均衡且引發多種疾病,所以在確定需進行斷奶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減輕仔豬斷奶應激。一方面,在仔豬生產后1周左右,可以通過開食誘導的方式,選擇味道較好、質量較高的顆粒料吸引仔豬,誘導仔豬在活動過程中主動吃食,為仔豬斷奶后適應飼料喂養提供支持,減少斷奶后營養應激;另一方面,在仔豬斷奶的方式上,可以采取逐步斷奶的方式執行,通過每日減少仔豬哺乳次數、增加飼喂次數的方式,減輕斷奶后營養應激。在這種方式中,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仔豬喂養的飼料,并在仔豬斷奶施行3~4d后更換飼喂環境,減輕環境應激影響。
4.3加強飼料管理
早期斷奶仔豬在進行飼料喂養的過程中,飼料的質量不僅影響仔豬的生長質量,也影響仔豬健康水平,所以在飼料的管理上需要進一步強化,保障飼料營養搭配適宜、每日采食量適宜、飼料儲存方式科學;首先,在飼料的營養搭配中,需要保障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等比例適宜,避免蛋白質過多造成腸道內腐敗反應引起胃腸炎,也提高仔豬飲食后營養水平;其次,在采食量的控制上,正式斷奶前的仔豬每日采食量需控制在600g以上,從而促進仔豬消化系統發揮功能、保障仔豬營養攝入、提高仔豬免疫力;最后,在飼料的儲存中,需要預防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做好飼料衛生管理、防潮管理。總之,早期斷奶仔豬在胃腸炎癥狀的發生概率上較高,這與仔豬飼養中飼料營養搭配、斷奶仔豬營養應激、仔豬免疫系統及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等因素相關。而為了能夠較好的預防胃腸炎癥狀對仔豬的影響,在早期斷奶仔豬的飼養中,需要做好預防干預措施,包括早期調整仔豬胃腸道機能,促進其胃腸道功能的提升,以開食訓練與逐步斷奶等方式減輕仔豬斷奶營養應激,進行飼料管理保持飼料營養搭配適宜,合理控制采食量等。
作者:馬希瑞 單位:威海市環翠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
- 上一篇:電視新聞媒體融合轉型路徑
- 下一篇:歌曲春思曲創作特征與演唱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