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理論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1: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跨文化交流的理論

篇1

關鍵詞:跨文化交流;商務交流;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245-01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新時代。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經濟上的依賴促進了相互的合作與交流。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文化間的差異引起的不同文化的沖突,嚴重的影響了相互的合作與交流,這使人們認識到,國際商務活動和商務談判的效果不僅取決于市場、價格、質量、運輸等與利益取向相關的直接因素,還取決于人們的語言、價值觀念、民族文化背景、傳統的社會觀念和行為原則等間接因素(統稱為文化因素)。這就要求從事國際商務活動者不但要具備經濟、商業知識,還需要深刻理解對象國的文化,文化也是影響國際間經濟交往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文化交際學理論框架下形成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跨文化商務交際。世界上許多大公司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都十分重視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培訓,許多經貿類大學也都把跨文化商務交流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跨文化交流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才首先由外語教師結合語言教學,引進介紹國外跨文化交流的理論和研究成果,把跨文化交流理論應用到商務活動的時間研究就更晚。近年來,隨著涉外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不同國家的文化的差異引起的文化沖突對商務活動影響的問題日漸突出,跨文化商務交流的研究和應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出現了不少介紹國外跨文化交流的著作、文章及有關跨文化交流的論文,在高校教學中,除了在外語專業中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內容外,一些院校還在對外經濟貿易專業中開設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課程,以提高所培養的人才在商務交流中的實際交流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部分礦業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國外尋找礦產資源,參與國際礦業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由于對所在國的文化了解較少,對文化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出現了不少問題,影響了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甚至影響到兩國關系,慘痛的教訓使這些企業在實踐中認識到了跨文化商務交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其中科藍煤礦槍擊事件就是教訓深刻的一例。

科藍煤礦是在贊比亞南方省錫納宗圭地區的一家中資企業,近年來數次發生示威和肢體沖撞,發生了致使雙方15人受傷的槍擊事件。此事不但對在比亞的中資企業影響很大,其影響甚至上升到了兩國關系。

科藍煤礦在經營中忽視了中贊兩國的文化差異,導致勞資雙方及當地群眾的關系惡化。首先是制度文化沖突。由于該國曾長期被英國統治,受西方影響很大,有非常健全的勞工保護法律。科蘭煤礦作為外資企業不遵守當地法律并且引發了嚴重的沖突事件就使當地政府和民眾無法容忍了。其次是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沖突,和大多數非洲人一樣,贊比亞當地員工的生活習慣是有錢就花,沒有積蓄,“理財”觀念是過一天算一天,和中國人慮后、儲蓄的習慣截然不同。他們沒有儲蓄,而每天的生活需要錢,在這種情況下該拿到的錢不能及時拿到,他們的不滿情緒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不同文化中行為習慣的沖突。非洲人性格外向,喜怒哀樂均形于外,表達訴求的方式比較簡單,在其要求得不到合理回應時就容易發展為暴力,以宣泄不滿情緒。科藍煤礦的管理者沒有考慮到這種文化差異,從而使一些小矛盾發展為大問題。

綜合歸納分析,國際商務交流活動可以從語言、宗教、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幾方面體現出文化差異。例如,一國際公司在卡塔爾進行談判時,由于負責人忽略宗教因素,攜帶了白蘭地準備在儀式上與同事慶祝,結果使公司成為了不受歡迎的公司。又如,一中方企業為歡迎俄羅斯公司的代表團,特別布置了鮮花,可是他們不了解俄羅斯人認為雙數是送給死人的,使這次會晤非常尷尬。

在國際貿易中,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對商品的包裝材料、結構、圖案以及文字標識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國家規定進口商品的包裝禁用六角星圖案,因為六角星與以色列國旗中的圖案相似。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細節上的失誤,導致了貿易合約的損失。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對國際商務活動的影響,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差異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對外商務活動中應用跨文化交流理論妥善處理不同文化間的沖突,對于提高對外商務交流水平、減少對外商務交流中的矛盾和摩擦、促進對外商務活動的開展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之,在國際商務交往中。如果我們對異文化缺乏必要的認識或學習不夠。就常常會出現摩擦,影響國際合作,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因此,在從事商務交際活動時,我們必須具備對文化的敏感性和敏銳性,了解多元文化,掌握異文化與我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通過以上對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中西文化差異的論述,可以看出,文化差異對商務交際活動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我國企業要想在多元文化的國際舞臺中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靈活地應對多元文化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常婧.簡議文化差異與商務溝通[J].經營與管理,2007(5).

[2]王顏敏.淺析跨文化商務溝通中的文化沖突[J].綏化學院學報,20l1(4).

篇2

[關鍵詞]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圖分類號]G75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來,來華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層次和要求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給外國留學生的教學、社會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課題。民族院校從跨文化交流的視角重新審視民族文化與民族地區社會環境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影響,有利于幫助異域文化的留學生盡快融入到我國民族地區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師生與外籍友人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內容和原則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活動。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講,信息的編、譯碼是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時期,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來西部民族地區進行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的體驗和探究。隨之也帶來了許多跨文化交流的問題,特別是在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因低效率的交流、溝通和相互間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的差異,容易導致外國人對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領域認識的偏差和誤解,影響了我國的對外形象和聲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方的理解與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體間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對于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前來學習交流,讓他們親身體驗到我國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積極排除來自境外的不利因素,從而實現民族地區的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意義深遠。在跨文化交流中,應注重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 一)尊重認可原則

“對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長期倡導的跨文化態度,因為這是和諧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礎。”文化尊重的表現形式是對民族文化的充分關注,特別是對民族感情與民族意識的尊重。

(二)平等心態原則

跨文化交流是雙向的行為,“跨文化交流不是對目的語文化認識、理解和接納的簡單的單向過程,更不應是一味地遷就和順從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認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對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交流,否則,就會滋生各種形態的沙文主義和民族主義,形成文化沖突。只有在保證對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況下,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使對方理解和接受異域文化。

(三)包容借鑒原則

“包容的本質是對異文化的一種接受的心態,特別是對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態的公正認可,以及對這種對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雙方要提倡雙向、多向及互動的寬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見,消除各種形態的文化沖突,,相互借鑒,共同發展。

二、對跨文化差異分析

(一)對認知多元化差異的分析

來華留學生有著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民族、種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這種多樣化越來越廣泛。由于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我們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著不同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我們往往會有意或無意地慣用大熔爐的觀點和方式來描述組織,認為不同的人在組織中多多少少地會被自動的同化。但是,來華留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不會把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邊。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許多發達國家的學生來到中國,特別是到欠發達的民族地區,無意中流露出一種民族與國家的優越感,發展中或落后國家的學生而有一種自我封閉的心態。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認知事物的多元化特點,積極適應各種各樣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來華留學生作為相同的個體不同的群體而對待,承認文化差異的存在,并對文化差異做出反應,從容以對。如果管理得當,多元化會提高組織的創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勵不當,就可能出現溝通困難和更多的心態對抗。

(二)對時間觀差異的分析

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其時間觀也不一樣。有學者指出,在時間取向上,我們是過去取向,而西方人則是未來取向。這種差異還表現在對時間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區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對自由性,對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認知不去刻意精確,所以在時間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較隨意,靈活性較強。而西方人使用時間十分精確。我們在工作中對未來時間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過幾天再說”、“以后在議”等,缺少具體化的安排。對我們來講,這一情況由于司空見慣而很容易被我們理解和適應,但對于留學生來講,常常無所適從,很難理解。這無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

(三)對思維方式差異的分析

哲學家張岱年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是整體思維,缺點是籠統思維,強調直覺,輕視分析方法。”這對于民族地區文化背景下的人們而言,表現較為突出。西方人見長于分析和邏輯推理,其思維模式呈線式。而東方人見長于整體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覺,是一種圓式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與西方人那種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確性言語觀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貴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達禮讓心理的引導,我們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籠統的表達觀,這種思維差異在與外國人交往中常有體現。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強預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就顯得更加重要。

篇3

摘要:本文就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及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經濟的全球化,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深入,各種文化之間的依存度不斷加深。身處這樣的時代,英語教學工作者應當意識到英語教學已不再僅僅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還要培養學生擁有國際視野及對他國文化的敏感性,善于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從而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大環境。

關鍵詞 :英語教學跨文化交流教學策略

語言學家吳冰曾說過:“語言是與文化緊密聯系的,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即便能說英語,在交流中也難免產生誤解和其他困難。”可見,教師在教授語言的同時,必須讓學生了解與目標語相關的文化、歷史及人文知識,實現語言與文化的相輔相成。當前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了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等學習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必須采用語言與文化兼顧的教學策略,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

一、相關概念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教師必須先明確以下幾個概念。

1.什么是文化

概括而言,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歷史現象,它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也是社會歷史的積淀。文化包括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進一步分析,文化還可分為顯性文化及隱性文化兩個層次,這也是某些學者所說的“文化冰山”理論,即人們看得到的文化現象,例如,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飲食習慣、衣著打扮、文學特色等僅是冰山一角。在“海面”下,就是看不到的隱性文化則包括了人們的價值觀、歷史觀、思維方式等。這些顯性和隱性的文化在特定的人群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變遷,逐漸演變為有別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文化形態。不同的人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模式,當人們走到一起并進行交流時,跨文化交際便產生了。

2.跨文化交際及跨文化交際意識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不僅指發生在本族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語言交流,也指人們在任何語言和文化方面有差異的交際。通俗地講,就是怎樣才能成功地與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的人進行有效的交流,如何得體交流,在交流時應注意哪些問題。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們,世界觀和人際交往方式必然存在差異,因此,文化碰撞時有發生。但由于長期受本族文化的熏陶,人們往往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說話方式、價值觀念等只是這個世上眾多不同觀念和交流方式中的一種。在交往過程中,人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讀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人們正是在對不同舉止賦予意義的過程中,發展出了自己的文化。所以,人們往往意識不到在不同的文化里,對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由此可見,跨文化交流意識是指對外國與本國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及根據目標語文化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

3.什么是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本質上是一種關注文化差異的文化比較學習,培養學生在理解、尊重雙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能根據所處的不同文化環境和背景,盡量避免 “文化錯誤”,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進行交流。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及能力的必要性及意義

1.語言既是交際工具,也是文化載體,更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妥善處理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既要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還要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當前的英語教學更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雖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規則,卻并未真正理解英語,更遑論正確地使用英語,而且常常因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差異而產生“文化錯誤”。例如,中國人在路上偶遇朋友時,常會問:“您去哪兒?”以表達對對方的問候和關心,卻不知若將此話套用在外國友人身上,突兀地詢問對方:“Where are you going to ”不但在語言表達上顯得非常不地道,而且問話的內容也會讓對方感到隱私被侵犯,招致反感。因此,在教學時,還須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性。

2.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交流順利進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學習科學技術知識、進行國際交流、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掌握英語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水平和能力十分重要。語言的學習與認識語言蘊含的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因為,人們是使用語言和社會知識在互相傳遞各種信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他們在今后的語言交流中學會按照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等進行會話交談,有助于消除文化差異導致的語言障礙及誤解。

(2)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國家民族文化及價值觀的理解。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良好的英語基礎是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一大優勢,而對文化的深入了解又有助于提高語言水平。只有了解了語言背后深層次的文化背景和底蘊,學生才能認識該語言文化的價值觀,尊重文化間的差異。此外,教師若能通過有效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鑒別和欣賞中西文化,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

三、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的策略

1.教師必須具備較好的文化素質

教師具備了較高的文化理解水平、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視野,才能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多渠道挖掘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識及能力。

2.幫助學生認識跨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在許多學生、家長的傳統觀念中,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能聽會說。然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還承載著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學習英語觀念必須超越學好英語本身,在與說英語的人士進行交流時,保證信息表達的準確性,在交流過程中,能妥當處理因文化差異引起的沖突隔閡或是障礙壁壘。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既能幫助學生正確運用英語,還能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識和理論,從而能夠和諧處理本國和外國的文化差異。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這一理念,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整體觀念,即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借助英語進行多元文化間的有效溝通。這將為學生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3.在授課中滲透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

現今使用的英語教材普遍設置了關于跨文化的知識介紹。例如,廣東省目前使用的公共英語教材《實用英語》中,每個單元均有“Culture Tips”版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善用此版塊,結合各單元的教學內容和重點,選配與主題相關的知識進行教學補充。把教室、課堂作為反映社會文化的窗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英語的魅力。

4.積極創設情境,營造語言文化氛圍

中國學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或者說的英語不地道,與缺乏語言環境有很大關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嘗試為學生創設濃郁的文化氛圍,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學生對西方的節日,例如,圣誕節、感恩節、萬圣節等都十分感興趣,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體驗及互動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領悟跨文化交流。例如,在講到圣誕節的知識時,除了一般性的節日介紹外,還可適當引入一些相關的宗教知識、文化背景的介紹,并和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做對比,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為什么西方人如此重視圣誕節。若條件允許,還可讓學生布置教室、寫英語賀卡,甚至舉辦圣誕晚會,為學生創設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平臺,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5.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學生的專業化需求有機結合

在培養跨文化意識的前提下,英語教學還應努力面向學生的專業需求。在技校,英語大多被設置為公共課,這使得教學目的和效果與學生的專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教師應盡可能滿足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適當調整和補充教學內容。此外,還可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源積極主動學習,使語言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四、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及能力需要注意的問題

1.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教學中,不要羅列一般的文化差異現象,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必須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差異現象的內在聯系,將差異現象整合、系統化,找到造成差異的本質原因。

2.避免以單一的印象去認識豐富的文化

英語國家在地域與文化上雖然與中國存在巨大差異,然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地的文化早已呈現出相互影響、融合的態勢。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關鍵在于培養他們對不同文化價值觀和交流方式的敏感度和調試能力。

3.教師要客觀地評價他國文化

在進行文化比較和文化差異的教育時,教師要不偏不倚、客觀地評價他國文化,引導關系學生正確地對待異國文化。

五、小結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外文化的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這也使跨文化交流顯得尤為突出。對于將來從事各行各業的莘莘學子來說,在全面、系統地學習英語的同時,更要開闊視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文化敏感性,善于發現和總結規律,靈活、正確地使用英語。

參考文獻:

[1]高一虹.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3](美)馬丁.社會、歷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4]杜學增.中英(英語國家)文化習俗比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5]廖華英.跨文化交際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篇4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文化傳輸;中國文化失語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術界對語言、文化、交際三方面關系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文化教學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文化教學僅僅關注目的語文化的輸入,輕視了母語文化的輸出。在外語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側重目的語文化的學習,強調對目的語文化的適應,忽視了本族語文化的學習,忽略了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因此,學生只學會了用英語表達目的語文化,而對母語的英語表達能力較低,跨文化交際能力沒有得到平衡發展,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的不平等,出現文化單向性傳輸。

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跨文化交流是指處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們之間的交流活動,是一種雙向性的交流。語言做為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與文化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表述、承載、象征著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著交際雙方文化的吸納與傳播。然而,在文化領域,我國目前出現了較嚴重的文化逆差現象,對西方文化引入較多,中國文化輸出少,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廣。但是,不論是在文化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出現了逆差現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論、價值觀等的文學作品被迅速傳人中國,而中國人懷著一種崇拜的激情全盤照搬西方文化,甚至還曾經出現過提倡將中國“全盤西化”的觀點。作為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大國,我們的文化當中也有很多珍品,它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卻鮮有能被充分介紹并傳人西方的。因此,以英語為媒介來傳播我們的母語文化應當與傳播西方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長期以來,無論是外語教學大綱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寫者還是外語教育工作者都一味地強調目的語文化的輸入,對母語及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文化教學中,僅有目的語文化的傳人而沒有母語文化的傳出,導致了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傳輸的單向性,沒有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變成了西方文化的引進。目前的教材幾乎全部選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習俗。幾乎每所大學都開設了以英美文化為背景和核心內容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而有關中國文化與習俗的內容微乎其微,幾乎不涉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只強調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價值取向、審美觀點、道德理念、世界觀、人生觀,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也是掌握英語的交際能力,沒有將英語的學習提升到傳輸中國文化的高度,漠視甚至拋棄了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

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出現了一些讓人痛心的現象。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對于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們能夠用流利的英語談論西方的各種文化習俗,如圣誕節、情人節等,而對于西方人比較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文化卻知之甚少。許多有相當英文程度的中國青年學者,在與西方人交往過程中,始終顯示不出文化大國學者所應具有的深厚文化素養和獨立的文化人格。諸多現象的產生,不僅反映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同時也是我國當前學界中國文化精神嚴重缺失的明顯表征。

二、英語教學中文化單向性傳輸的原因

(一)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文化輸出相對滯后

改革開放前,由于20世紀初的“五四”文化運動以及其后的“”兩次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和徹底顛覆,民族傳統文化幾乎喪失殆盡。而且我國閉關自守的文化政策也阻礙著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深化,西方文化猶如潮水一般涌人。這些不但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及文化觀、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使得中國文化的輸出受到較大沖擊,在跨文化交際中,甚至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

(二)在思想上,人們對于跨文化交際的理解錯誤

跨文化交際撇開了母語及母語交際,成了西方文化傳人中國的“一邊倒”式交際。他們認為跨文化交際就是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識,用英語與西方人交際,過分地重視西方文化的輸入,忽視甚至是摒棄了中國文化的輸出。大多數學者們在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時所使用的話語、所運用的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西方的經典名著被翻譯成中文版本傳人中國的比比皆是,這種重視西方文化、忽視本土文化的現象,不僅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而且也是外語教學領域的痼疾。在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倡在學習西方文化時要完全“浸入式”學習,拋棄母語,用西方的思維方式、西方的話語習慣來學習語言。

(三)經濟上的弱勢是導致跨文化單向傳輸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來,由于西方的政治軍事強權和經濟霸權,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話語霸權,成為強勢文化,凌駕于弱勢文化之上。經濟全球化也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大肆推銷其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進行文化征服,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顛覆,人們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識,對交流的互動概念認識不足,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臺上漸漸失去了話語權,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在中國,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治的工具,西方國家的人生觀、世界觀慢慢滲入到中國,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在中國任意橫流,建立英語霸權,淹沒了中國文化。

三、弘揚中國文化,實現平等的跨文化交際

(一)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長久以來,人們對西方文化的一味盲從,是造成跨文化交際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改變錯誤的認識才能徹底解決目前的文化單向輸入問題。這就要求制定者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從宏觀上進行政策引導,將中國文化提升到與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納入教學計劃。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也應該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分層次、分階段系統地編人大學英語教程。通過對本土文化的學習,讓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避免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治的工具。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樹立平等的交際意識,培養和加強學生的“中國文化輸出”意識,保證文化傳輸的雙向性。

(二)改編教材,提升中國文化地位

英語教材的編寫直接影響教學內容的實施和教學目的的實現。當前的大學英語教材只注重對西方文化的介紹,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跨文化交流中交流“communication”一詞所表示的交際行為都是雙向的。跨文化交流決不能局限于對交流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在某些情況下,后兩者對于成功交際更為重要。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的含量,結合中國學生的實際生活開發本土文化英語教材,是我國外語教學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紹時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應該選擇一些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統地編入英語教材。同時,采取多樣的編寫方式,既可以把中國文化作為正文編寫,也可以安排在閱讀課文里,或是作為口語交際的內容。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地編撰好教材,讓英語教材真正發揮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

(三)在英語教學中滲入中國文化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使得教師把英語課上成了單純的語言技能訓練課。這種課不能滿足當前提升學生文化能力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目前的教學模式,盡快把單角度的語言技能教學改變成多角度的語言能力教學。同時,還應該與語言環境結合起來,實現文化教學。教師還應該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學習者的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方法,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讓英語學習者學會用英語向其他國家的人講述、解釋中國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四)提高教師素質,保障中國文化的傳承

篇5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本文分析了當代大學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礙,包括文化因素、偏見以及民族中心主義。進而從自身培養、教師導向,以及利用多媒體、網絡等方式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其成為合格的世界公民。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2-0022-02

引言:

進入21世紀,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具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們需要適應地球村村民的角色,形成以世界公民身份生存的立場。因此,當代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成為其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也明確要求高校應積極安排跨文化交際內容,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 跨文化交際障礙

目前影響我國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對外來文化的偏見以及民族中心主義。

文化因素是指文化中的深層內核,即民族文化精神本質,主要表現為價值觀。價值觀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例如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庸、和諧,而美國的個人主義則是其價值觀的首要表現。忽視文化的不同極易造成交際的障礙,甚至引發民族沖突。

對外來文化的偏見則是對于某種文化先入為主的、偏好性的觀念。對外來文化的偏見極易造成交流的歪曲與誤導,使得跨文化交際出現問題。大學生應當在搜集足夠信息的基礎上,以開放的視野接受信息,平等的進行溝通交流。

民族中心主義也是影響跨文教交際能力的一個主要障礙。它會使民眾之間的不信任發展成為民族間的交際距離甚至文化沖突,是跨文化交際的一個潛在的問題。

2 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因此,大學生應當積極培養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也應當盡可能的幫助學生培養這種能力。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先進的媒介來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1 大學生自我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生自己必須培養其跨文化的意識與能力。首先,跨文化意識是指對原有文化以及外來文化之間關系的認識與理解,它不僅包括對兩種不同文化的地區社會差異的認同,也包含學習者對該種系列文化的意識。只有培養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識,才能在接受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進行廣泛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其次,大學生必須培養自己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即培養移情能力。這就要求大學生擺脫偏見,擺脫民族中心主義情結,不以本民族的價值觀念看待和評判其他文化。大學生要在充分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承認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場上看待和思考問題,進而塑造全新的自我,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2 教師引導大學生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教師在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關注,并及時培養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能成為合格的地球村公民。

教師在新生入學教育上就應當強調跨文化意識,介紹國際交流項目,為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在實施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在充分利用圖書館等資源豐富英語文化結構,鼓勵學生主動與不同文化的人員交流,激勵其跨文化意識的自我培養。

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跨文化交際的具體問題進行專題輔導,例如對某一文化的專題介紹,可以邀請具有該文化背景或者了解該文化的人士進行專題講座。也可以針對某一知識進行專題輔導,例如對禮儀知識的輔導,引導學生了解并區別不同國家不同場合的社交禮儀,使學生掌握最實用的跨文化交際方法。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也可以幫助其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體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動態的優點,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教師可以運用PPT、視頻、圖片等方式展現該文化的背景,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多媒體教學法其生動性、形象性可以使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識更加明晰、準確,對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有利。

其次,多媒體教學法可以更好的設計英語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利用可以多媒體設計英語活動,例如為英語電影配音,不僅讓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英語活動的過程中鍛煉其策劃組織能力,更可以大大激發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文化的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為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鍛煉機會和進行心理建設。

2.4 利用互聯網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還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信息與便利。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大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來源。大學生要想很好的進行跨文化交流,必須了解所交流對象的文化背景,這樣才能實現情感的溝通與對接。例如從美國媒體的介紹中我們可以得知美國是一個極其注重個人價值的國度,我們在與美國人進行交流時就應當注意對其個人空間的充分尊重,不能盲目的套用中國的價值觀。

但是,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不僅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學生自己也要增強辨別能力,正確區分正確信息與錯誤信息,真實直觀的了解不同文化,增加文化素養,拓寬文化交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結語: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勢在必行,而對異質文化的深刻的把握和了解是實現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前提。教師和學生都應當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并在此基礎上增強跨文化交際的實踐能力。本文僅從自身培養、教師導向,以及利用多媒體、網絡等方面介紹了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所有障礙。我們應當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使當代大學生成為合格的世界性公民。

參考文獻

[1] 黎櫻,張慶林,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情感能力的培養[J]2011年10月第9卷第10期。

篇6

Abstract: It can maintain the features of original text and give the readers a chance to appreciate the culture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by using the translating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The translation is a intercultural activities,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has a important promoting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language grace, understanding foreign culture, enriching language content,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s and relaxing cultural conflict. Of course, the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should be applied in certai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lay a real role in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關鍵詞: 異化跨文化交際異化翻譯

Key words:foreigniz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作者簡介:張莉(1976―),女,湖南株洲人,講師,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商務英語翻譯理論與應用,現已發文數篇。

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政治、科技、軍事、環保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長,在不同語言文字之間的進行翻譯的活動也不斷增加,翻譯成為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和工具之一。目前在翻譯界,基于文化因素而提出了“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這兩種翻譯策略都是跨文化交際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將探討異化翻譯策略與跨文化交際的關系。

一、異化翻譯的本質

語言的存在離不開文化,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各種做法和信念,可以說,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翻譯是一種跨語言的交流行為,與文化密不可分。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翻譯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將一種文化背景下的語言信息轉換成為另一種文化背景下的語言信息的過程。因此原文符號系統向譯文符號系統轉換,不僅是文字符號的轉換而且是文化的轉換。語言的轉換只是翻譯的表層,而文化信息的傳遞才是翻譯的實質。翻譯中如何處理異國語言的文化現象是一個較為棘手的難題。

1813年,德國著名古典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在《論翻譯的方法》中提出兩種方法:一種是讓讀者靠近作者,另一種是讓作者靠近讀者。由此,他提出了以作者為中心的譯法和以讀者為中心的譯法[1]。1995年,美國解構主義翻譯家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受Schleiermacher理論的啟發,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書中,提出了翻譯中存在歸化(domestication)和異化(foreignization)兩種譯法。所謂異化、歸化是就翻譯中所涉及的文化轉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為歸宿,后者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2]。

按照韋努蒂的觀點,所謂異化翻譯,是指譯文不僅要忠實地表達作者所說的內容,也要盡量地展現作者的表達方式,譯文應當盡量去適應、照顧源語的文化,以便在譯文中最大限度地向讀者展現原作在語言文化上的特色。他認為,異化翻譯是防止原文被同化的重要方法,而且可以保持原文的特色,讓讀者有機會體會原文的文化和風格。他還指出,讀者讀譯文目的就是為了了解異國文化,而且在譯文中保留異國文化和語言的表達方式,會促進文化交流和豐富目的語詞匯與文化[3]。

異化翻譯具有如下的優點:第一,在譯文中保留和反映異國民族特色和語言風格特色,它能使目的語讀者欣賞到異域文化;第二,將源語言和文化移植到目的語語言和文化中,豐富目的語。異化譯法的廣泛應用,不但能使各種語言中的某些詞句成為另一種文化和語言中的成分,還能使它們成為廣泛使用的國際性成語,如“tower ivory”(象牙塔)、“gongfu” (功夫)、“kowtow”(叩頭)、“crocodile tears”(鱷魚的眼淚)等。

二、異化翻譯促進跨文化交際

文化是開放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廣泛交流,各國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地球村以及全球化正成為世界發展的趨勢,對于外部世界的熟悉了解更變成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毋庸置疑,文化具有的滲透性和開放性,語言間的相互“拿來”,并不因文化的差異而造成禁錮。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人們在期待文化交融的同時,亦在期待和尋覓那些具有鮮明個性的文化異質。翻譯是一種跨文化、跨語言交際的形式,是一種社會背景與文化傳統很不相同的兩種文化間的交流與交往。在此背景下,“異化”翻譯作為緩和文化沖突的手段之一,不僅有益于向外國介紹本國歷史文化,也讓本國讀者有機會熟悉了解異域風情,實現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具體來看,異化翻譯對于跨文化交際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原語風姿

由于異化翻譯盡可能地保留了源語的語言表達和異域文化,再現原文特有的文化思想和藝術特色,異化的表達法在譯語讀者看來是不合常規的、新奇的,使譯語讀者生動地感受到了“洋腔洋調”,從而開拓了譯語讀者的文化視野,豐富了譯語的表達力,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特別是在在翻譯文化意義很濃的詞匯時,我們最好用直譯譯出原語的文化意味,以免錯誤翻譯而貽笑大方。例如,“打破鐵飯碗”這句話,在中國主要用來表明某人所從事的工作非常穩固、有保障,是明顯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因此,翻譯成“to break the‘iron rice bowl’”就能很好地保留源語的意象,同時也向西方讀者介紹了中國獨特的社會文化。又如,“It is as significant as a game of cricket”,翻譯成“這件事如同板球賽一樣重要”,就能很好地表達了原文的意義,而且還能讓人了解到“板球賽”在擁有該文化的人們心中的地位。

(2)了解異國文化

任何民族均有其獨特的、燦爛的文化,了解、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華,是任何一個民族保持本民族文化先進性的必要補充。讀者在閱讀翻譯作品時,不僅僅是了解該作品的思想內容,還了解到該作品所反映出的原語文化。因此,讓譯文讀者熟悉異國文化,也是翻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例如,對于《紅樓夢》,公認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偉大作品,其語言是中國文化之大成,對于其翻譯,就應以“異化”翻譯為主,讓外國讀者很對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有比較好的了解。因此,大家對于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譯為“Man prospers、Heaven Disposes”,一直贊不絕口,認為該句翻譯中的“Heaven”一詞,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化受佛教、道教影響,能加強歐美讀者對中國文化的了解[4]。

(3)豐富語言內涵

語言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具有強大的包容和吸收的能力。隨著各國、各民族之間交流的日益加深,較好的異化翻譯從某種意義上有利于吸收外語中的新元素。他們一旦被社會接受,即約定俗成,使這些該民族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興語言加入到傳統語言文化中成為新的成員,其結果必然豐富表達方式,促進語言的接近和交流,增強民族語言的生命力。現代漢語中有許多外來詞,如“干部”、“啤酒”、“沙發”、“基因”等,也有一些流行語如“英特網”、“VCD”、“鐳射”、“派對”等;而英文中Qi gong(氣功)、Paper tiger(紙老)、Kongfu(功夫)、Taiji(太極拳)、Yin yang(陰陽)等,這些詞匯原本并不存在于漢語和英語的語言體系中。譯者通過異化翻譯的方式,使一大批帶有異國文化風情的詞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并在大眾文化中得以廣泛傳播和運用。由此可見,當今各種語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豐富,而“異化”翻譯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

(4)促進文化交流

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不同的文化形式必然產生文化差異或“隔膜”。因此阻塞信息的交流。隨著各國家地區之間交流增加,人們也渴望加深對異域文化的了解。閱讀各類介紹外來文化的作品便是人們了解外來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異化的翻譯可以為讀者了解吸收外來文化創造機會,這也是翻譯的目的之一。沒有異化的翻譯,往往就使人看不到異域文化的真面目,也就談不到文化交流中的融合、吸收和加強文化交流就會受挫同時,人類的歷史也證明:多元文化是有其優越性的[5]。因此,在文化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考慮適度的異化。適度的異化可以拓寬本族的文化,使各族文化互溶。使文化沖突轉變為平行,使之共同進步。在翻譯中,運用異化譯法,可以把原語文化直接移植到譯語文化中,采取直譯、直譯加注或解釋性翻譯的方式,使讀者受到異域文化的熏陶。

(5)緩和文化沖突

在語言上,人們由于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的不同,賦予語言以不同的含義,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之間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由于文化個性造成的文化差異,人們在閱讀譯語文化的作品時,也會存在不同的跨文化交際障礙。翻譯中,處理好對文化差異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傳播原語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應能將原文所承載的有關異域歷史背景、民族傳統、社會習俗等文化信息如實地傳達給譯語讀者。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異化翻譯便搭起了一個平臺,讓讀者直接接觸西方語言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通過了解進而比較中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籍以緩和文化沖突,促進文化多元化。

三、異化翻譯的適用條件

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人類各種文化差距的逐漸縮小,異化翻譯對于跨文化交際的促進作用是毋庸質疑的。但是,異化翻譯并不能也不可以代替歸化翻譯,兩者將永遠并存、相互補充。異化翻譯適用于以下條件,取得的跨文化交際效果才更明顯:

(1)源語與目的語之間存在較大文化差異時,若直譯既能表達原文的意旨,保留原文的鮮活生動性,又不影響文字的質量時;

(2)源語文化對目的語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并易于為目的語所接受時;

(3)各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不同,受到內在的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在文化上存在“真空地帶”,在目的語中找不到相應的對等詞,只有把源語表達方式保留下來時;

(4)目的語文本讀者渴望獲取異域文化知識,通過想象思維欣賞異域風貌,滿足跟閱讀本族語作品不同的審美需求時;

(5)各民族所處地域、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形成的文化,具體表現在不同地域附帶有不同的歷史文化烙印,或者不同民族對同一種事物現象有不同認識或語言表達形式時;

參考文獻:

[1] 李娜,劉升民.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談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J].安徽文學,2008(4):314-315

[2]Venuti, Lawrence. The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9

[3]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15

篇7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 園區大學生志愿者 大學英語教學 現狀調查

一、引言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博覽會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已超過240個,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觀眾聚集于上海世博會,參觀交流。世博局官方數字顯示大概有8萬世博會園區志愿者將參與到世博會之中,其中90.6%為在校大學生。他們將在上海世博會園區內自愿無償地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服務項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詢、參觀者秩序引導協助、接待協助、語言翻譯、殘障人士援助、媒體服務、活動及論壇組織協助、志愿者管理協助等。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發生的得體有效的行為,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合理的動機和有技巧的行動。[1]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世博會園區志愿者與來自世界上不同文化,國家的人們進行交流,成功提夠服務的關鍵。世博會園區志愿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與外國游客交流的成敗。本文對園區大學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了調查,分析了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狀況,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建議,以期為今后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大型會展活動志愿者培訓提供幫助。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概述

在過去的20年間,許多學者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從各種角度展開了研究。陳國明[2]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在特定環境中有效、得體地完成交際行為以獲得預期回應的能力”。 Wiseman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定義為“與來自其他文化的成員進行得體、有效交際所需具備的知識、動機與技能”[3]Brian H. 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認定某一行為在給定環境下是否得體、有效。”[4]Gudykunst從交際學的角度出發,把ICC組成要素分成了不確定性控制和焦慮控制,形成了焦慮與不確定性控制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Management)理論。Martin and Hammer從社交技巧的角度認為ICC包括交際功能行為、言語和非言語行為以及談話控制行為。Ting-Toomey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應涵蓋認知、情感、行為這三個方面。Spitzberg和Cupach指出,交際能力模式的三要素是知識、技巧、動機。[5]陳國明提出的個性強度、交際技能、心理適應、文化意識可以被包含于動機和技能兩個方面之中。此外,陳國明也提出“知識也應該成為在考慮ICC組成的要素之一”。[2]

Byram從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角度出發,在外語教學的框架下構建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模式。他認為交際能力構成模式包括知識、態度和技能三個方面。[6]要與來自另一國家或另一種文化的交際者交流,必須要具備最基本的相關知識,即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關社會群體及其文化產物和行為的知識,具備人際交往和社會交往一般過程的知識。同時成功的交際需要達到有效的信息交換和良好關系的建立與保持。這兩個方面都需要依靠態度因素。對待外國人與其他文化的態度以及有無交際意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交際的成敗。知識和態度因素是前提條件,交際過程中表現出的技能也是決定交際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Byram將技能分為理解與建立聯系的技能和發現與交際技能。[6]前者是指分析自己國家文化信息和其他國家文化信息以及將兩者建立某種聯系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交際或非交際環境中發現某些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

本調查的目的是為了解上海世博會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狀況,以及上海世博會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在哪些方面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礙。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剖析我國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議。本調查運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采取測試卷調查和訪談兩種方式。首先在Byram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式的基礎上編制《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試卷》并設計了訪談大綱。測試卷全面覆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知識、態度和技能三個方面。根據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結果,本測試卷對Byram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各個維度都具有較好的效度指標。調查分兩步進行,首先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上海世博會園區200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了測試而后隨機對其中30人進行了個人訪談。

1.調查內容

1)《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試卷》內容

此調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試卷》多采用多項選擇題,共100題,分四部分:文化知識問題,交際知識問題、跨文化態度問題以及針對技能測試的情景問題。

2)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訪談大綱

①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跨文化交際知識是否關心,為什么?

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你的英語老師是否給學生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采用什么方式介紹?

③你通常喜歡通過哪種課堂活動方式學習跨文化交際知識?

④你喜歡閱讀或觀看與西方文化有關的書籍或電影等視頻資料嗎,大多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

⑤你有外國朋友嗎,你經常采用什么方式與他們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是什么?

⑥在與外國游客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你是否感到焦慮,為什么?

⑦如果與外國游客進行跨文化交流時發生交流障礙,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⑧在世博園區上崗前,你進行過相關的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培訓嗎?具體實施情況怎樣?

2.調查情況分析及結論

測試卷結果顯示,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對文化知識題的平均失誤為6.1,平均失誤率為29%,其中89%的錯誤集中在時間觀念、身體空間距離問題上;交際知識題的平均失誤為5.2,平均失誤率為26%,大學生志愿者對各種文化的交際禁忌把握不準確,有76%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在此類題目中出現錯誤;跨文化態度題的平均失誤為5.9,平均失誤率為23.6%,園區大學生志愿者普遍愿意與游客朋友進行交流,但對某些文化存在不理解,交流方式不適應;針對技能測試的情景問題的平均失誤為11.8,平均失誤率為34.7%,學生學到的各種文化知識。交際技巧不能很好的運用于具體的真實跨文化交際情境。

通過訪談顯示,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跨文化交際知識普遍比較關心,有86%的訪談者表示對跨文化交際知識非常關心,并會努力吸取相關知識,他們表示隨著國際交往和國際合作的頻繁和深入,有效地跨文化交流是成功的保障;95%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談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會通過圖片,音視頻等方式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但只是在講授語言點時隨機插入文化的講解,不系統,零散,而且相關知識量較少;55%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喜歡閱讀或觀看與西方文化有關的書籍或電影等視頻資料,有10%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表示不喜歡閱讀或觀看,他們表示看或讀不懂有些外國電影和書籍的內容;25%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有很多外國朋友,經常采用電話或網絡與他們進行交流,交流內容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47%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有二三個外國朋友,不經常進行交流;交流內容僅僅涉及到學習專業方面。而33%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表示沒有外國朋友,不怎么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在與外國游客進行交流的過程中,46%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并不感到焦慮,但對外國游客的文化以及交流方式感到不習慣,少數習慣感到不理解。10%的園區大學生志愿者感到與外國游客交流時,緊張不安,害怕出錯。與外國游客發生沖突的原因,不同園區大學生志愿者有不同的想法,大體有二類:對外國文化不熟悉,總是以自己的文化習慣來衡量外國的文化;交流風格不同,總是試圖用自己的交流習慣來影響外國游客進而產生沖突。在世博園區上崗前,進行過相關的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培訓,由世博局和所在院校組織,多以講座的方式講授文化知識,培訓時間較短,沒有進行情景訓練。

總之,園區大學生志愿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仍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某些文化和交際知識缺乏了解,從而導致交際失誤;對待外國文化持開放、接納的態度,但仍然對有些外國風俗、習慣不理解;在技能的掌握上缺乏在特定的真實情景中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對大學外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建議

調查顯示,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際能力仍然存在明顯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力度,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1.教學模式

改革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7]跨文化交際被正式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通過此次調查,認為應建立新的教學模式“4+1”模式。即大學英語課前五分之四的學時用于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知識技能的學習,學生掌握這五種技能后,剩下五分之一的學時用于開設專門的“跨文化交際”課程。使學生系統的學習相關的文化交際知識,提高學生對目的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在價值觀念、態度、信仰等方面的差異的寬容性和接受程度;提高跨文化意識,識別文化差異并能夠發現文化多樣性的優勢;培養接納變化的態度和自我調節能力,培養終身教育和成長的自我適應能力,培養跨文化敏感性進而提高學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際行為能力。

2.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從以閱讀理解為主轉變為以能夠從事實際的跨文化交際的聽說、全面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為主[8];學習顯性文化主題、文化模式和價值取向;情感意識以及涉及言語和非言語的具體文化特征;培養對具體文化中得體行為、認知和期待正確假設的技巧;培養觀察和收集信息的技巧:培養對陌生的人或事物延遲評價的態度;了解學習新文化的風險性,培養適應新文化的愿望,能夠克服文化不適應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者不斷地經歷描述、解釋、反應的過程[9]。通過一段時間反復的文化碰撞,學習者掌握更多的目的文化知識,加強學習者對自己母語文化的意識,產生更多的更為得體的語言與文化行為,提高學習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教學策略

在教學手段和工具方面,以多媒體網絡為支撐,利用音頻、視頻材料體現英語教學的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采用文化講座、文化參觀、文化表演、文化謎語、關鍵事件分析、角色扮演、案例分折、文學作品分折等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學習。向學生介紹文化新領域的可敘述或描述的知識;以某個文化專題為學習任務,統一觀摩文化現象;組織學生根據預定的計劃就某一文化專題或某一文化事件,作匯報式講演;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假設的交際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小組內或大班內匯報演出他們的交際行為。教師描述發生的事情,并提供交際各方的感受和反應,并不解釋在此情景中交際各方的文化差異,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自己發現文化差異。使學生經歷各種各樣的,在與另一文化的人們交際時或在適應到另一文化中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沖突情景,從而提高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五、結語

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交際。此次調查結果反映了園區大學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表明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追求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流利性的同時,要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醫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201203153)部分成果

[參考文獻]

[1]Lusting, M. &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2nd) [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2]Chen, Guom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Philadelphia, PA, April 1990).

[3]Wisemen 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Gudykunst, W. B. (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4]Spitzberg B. H.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Samovar, L.A. & Portef, R.E.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Ninth Edition[C],(P375-387).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Spitzberg, B.H.,&Cupach,W.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 Beverly Hills, A: Sage,1984.

[6]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基本要求”項目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8]Damen,Louise.Cultural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C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篇8

【摘要】為順應當今時代變化,各國都對自身語言政策進行了調整,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視為了語言培養中的重要內容。希望能夠通過這一舉措,能夠對本國以及本地區文化進行更好地發揚與傳承。而英語作為目前國際主要的使用語言,其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本文將就第三空間視角下,英語能力水平與跨文化交際能力之間的關系展開全面論述,希望能夠對業內人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英語能力 第三空間 跨文化交際能力 能力培養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建立在交際能力基礎之上的,要求個體不僅能夠流利使用一種語言與他人進行高質量的溝通,同時還能充分理解并尊重對方與自身的文化差異,并對其進行合理運用,以達到與異國友人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進行良好交流的目的。而外語教育層面的第三空間,是最近幾年業內人士研究的熱門課題,想要對第三空間視角下,跨交際能力與英語能力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首先就需要對第三空間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兩項內容進行深入剖析。

一、第三空間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第三空間

就外語教育層面而言,所謂“第三空間”指的就是,個體通過對跨文化的分析與理解,之間將“獨立狀態”的文化轉化為“聚合狀態”,從而構建出外來語言文化與本土語言文化的空間,在這一空間之中,兩種文化不僅可以得到發展,同時還可以加深彼此之間的交流,使其可以成為一種全新的語言文化,以確保各種文化背景的個體能夠靈活進行交流】。這一空間能夠將個體互動整體性完全體現出來,是一種對以往個體自我中心主義的超越,可以打破不同文化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偏見與不良印象,為兩者之間的良好交流提供了保障。

業內人士認為在第三空間理論中,文化與語言學習兩者間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且語言學習應該被視為是跨文化交際行為。而第三空間教學方式,也改變了以往單向性的個體培養方式,強調個體應從多視角、客觀的角度對不同文化進行理解與學習,從而掌握合理的交流方式,能夠與交流群體一起建立起雙向性的“第三文化交流空間”。該理論認為本土文化是個體對外國語言文化學習的前提,而文化能力是語言交流的基礎所在。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

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涉及領域較為豐富,不僅包含人類學以及心理學,同時語言教育與社會學等內容都包含在其中。這一研究已經取得了卓越性進展,各界學者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構念以及內涵已達成一致意見,會從行為、認知以及情感三部分內容對其進行詮釋,指出“行為”指的就是個體會按照周邊環境采取相應的行為;“認知”是指個體十分明確自身需要做的事情,并清楚能夠如何開展;而“情感”是指個體為了實現相應目標,而不斷為之付出努力的主觀意識。

二、第三空間下,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英語能力間的關系

就廣義層面而言,跨文化交際能力包含著語用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兩種。個體按照一定語言構成規則與使用規范,在特定情景中的具體應用便是交際能力。語言作為一種交流手段,必須要在實際交際活動中進行使用,而交際能力培養也應是以語言能力為基礎開展的。就狹義層面而言,語言能力并不是主觀臆想,是按照一定規范進行使用的,也是在這一層面之中,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分為了交際能力以及語言能力。

現代文化界定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現代主義。這種視角之下,民族內部民眾與文化的聯系極為緊密,屬于相同本質以及相同起源的生活方式、國家社團以及風俗習慣,不僅包含日常生活以及價值觀,同時文學藝術知識也包含在其中;另一種是后現代主義。作為國際通用語,世界上眾多國家都在使用英語,而英語最基礎的文化內涵,已經在后天逐漸的使用中慢慢消逝,無論地域、無論種族都可以利用英語來對“地方意義”進行描述,成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語語言在運用過程中,會同時實施言內、言外以及言后三種行為。“言內行為”是指所有可以通過語音表達,將話語中的存在的意義與概念進行表達的行為;“言外行為”是指根據交流雙方特定關系,而使用的語言行為;“言后行為”,這種行為功能不能直觀體現在交流之中,與語言情境有著直接的關聯。只有這三種行為能夠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的狀態,才能在第三空間內完成與他人之間的交流。所以在第三空間視角下,英語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與關鍵,是展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英語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優化方案

(一)強化語言教育與文化認知

在對個體的英語能力以及交際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教學者不僅要對學習者進行英語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多種手段對語言教育能力進行強化(下文將詳細進行介紹,這里不再進行贅述),同時還應對學習者的跨文化認知能力以及行為能力進行科學化培養,并要加大情感因素的教學內容,利用情感調控的方式,磯匝習者的語言與文化協調性進行完善,從而達到理想的培養狀態。

(二)增強學習者口語交際能力

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交流雙方必須要通過口語表達以及聽力來獲得信息并進行信息交流。所以口語能力以及聽力能力這兩項口語交際能力都會對整體交流能力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能力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習者的口語能力以及聽力水平進行強化。

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習者首先應制定出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并以此為基準,建立起針對性以及建設性的學習假設,且會在對英語進行應用時,不斷對假設進行調整與完善,使學習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假設,不斷對自身學到的知識點進行運用,從而達到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鍛煉的目的;其次要通過對英語讀物以及視頻的使用,提高英語教學樂趣,使學習者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學習,逐漸明確在交際過程中的慣用語以及英語口語運用習慣,進而切實對自身英語口語水平進行提升。

(三)創造更多與外地文化的交流機會

在對非母語語言進行學習時,學習者會因為自身生長環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無法準確了解到非土地化的文化以及語言發音,很容易出現發音不標準、語言使用邏輯混亂以及文化產生歧義等方面的問題,這對于學習者的能力培養而言是十分不利的。面對這一問題,教學者應增加學習者直接對外地文化進行接觸的機會,可以通過外教以及外國文化相關視頻播放的方式,使學習者可以接受到正宗的文化以及英語使用方式,從而有效對學習者的“雙能力”進行提升,保證其可以達到一定水平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創造更多英語交流機會

任何一門語言都需要多用、多聽以及多練,來對個體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行強化,英語也是如此。教學者不僅要為學習者提供合適的英語學習環境,同時還應使學習者獲得更多英語運用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實踐運用過程中,不斷對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聽力能力進行強化,使他們能夠在提高自身英語水平的同時,還能利用對交流內容的巧妙運用,不斷增加學習者對于異國文化的認知。如果條件允許,教學者可以直接引導學習者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使用者進行交談;如果條件有限,教學者則可以通過自身與學習者以及很學習者之間全英語交流的方式,來對學習者進行鍛煉。此外,為了使學習者可以充分融入到語言學習之中,教學者可以利用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使學習者可以通過不同英語情景進行英語對話練習。

(五)強化學習者英語思維

由于母語思維的影響,學習者在對英語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使用母語思維對英語進行表達的習慣,這樣不僅容易使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產生歧義,同時還會對整體溝通質量造成影響,對于學習者英語能力提升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學者必須要認識到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英語語境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認識到自身表達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對其進行改善,幫助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思維意識,最大程度降低母語對于學習者思維的干擾,可以運用英語思維直接對信息進行理解與表達,為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教學者應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對學生的口語表達習慣進行引導,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幫助學習者能夠準確對英語進行表達,切實對自身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強化。

(六)對本土文化意識進行強化

在第三空間內涵介紹中使我們認識到,該空間是介于本土文化與外地文化之間的空間,所以在對學習者英語能力以及交際能力進行培養時,還應加大對學習者本土文化的培養。要適當增加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特色文化的教學內容,并能夠使學習者能夠準確使用英語或者中國英語對其進行表達,從而準確對本土文化M行傳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外國友人的交流興趣,同時還能對本土文化正確進行宣傳,有效提高外國友人對于我國的好感程度。要切實提高學習者的本土文化意識,使他們可以主動對各種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從而間接對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優化。

四、結束語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經被逐漸顯現出來。而在第三空間視角下,學習個體必須要認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英語能力之間的關系,要在對第三空間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兩項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空間下,對兩者關系進行全面分析與理解,并找到屬于自己的英語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效培養的方式,不斷對自身的這兩項能力進行強化,從而切實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際水平,使個體能夠在現今社會中始終保持良好地競爭能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趙偉.大學英語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2]楊郁梅.第三空間視域下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英語水平的關系[J].現代外語,2016.

篇9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模式

我們處于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的信息化時代,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漸增加,促使各國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的密切,也更加頻繁的交往。我國隨著不斷深入的改革開放,其經濟迅猛發展和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中國與國際社會交往的加深,也對新世紀新時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和具備國際交往的“技”與“能”。這里的“技”是指國際舞臺上與他人交往的語言,也就是外語。然而英語在全球的廣泛使用和普及,及其在世界政治、經濟和科技文化交流發展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決定和確立了其國際通用語的地位,因此我們國家和個人想要融入國際的交往和世界發展進步的大潮流中,最首要的就是掌握國際通用語―英語。我們不僅有“技”,還需要具備“能”,也就是我們需要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來應對不同的文化環境以及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國際交流。這些都對現在的高校英語教學提出了要求。

一、跨文化傳播

學界對跨文化傳播的定義側重角度不同,因此定義也多種多樣。總體來說,可以認為“所謂跨文化傳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間以及處于不同文化北京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交往與互動,涉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會成員之間發生的信息傳播與人際交往活動,以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會成員之間發生的信息傳播與人際交往活動,以及各種文化要素在全球社會中流動、共享、滲透和遷移的過程”。

綜合相關的一些研究,文化和傳播的關系,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1.文化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在傳播中成為連續的過程。2.文化是傳播的語境,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沒有傳播的文化和沒有文化的傳播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產生了傳播,它深度卷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人類的主要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文化從一產生就有向外擴張和傳播的沖動,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必然的要求就是文化的傳播與流變。3.文化的變遷和整合是通過傳播所促進的,傳播是文化延續的整合機制。

二、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

我們把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可以總結為如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形成的、用于組織和設計教學過程的理論框架,是對大學英語教學各部分結構關系的簡明表達,有效的將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的有機整合為一體。它同樣具有李如密總結的所有教學模式的普遍特征,即:操作性、簡約性、針對性、整體性和開放性,可以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靈活運用和建構完善。

三、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面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困境,社會和時展對于跨文化交際人才的需要和大學英語教學承擔的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的責任,構建新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成為必然。

跨文化外語教學近二十年來在美國和歐洲等國家發展很快,雖然目前說法和使用并沒有得到統一,但其中體現出許多外語教學思路的共同點。運用這些思想理論,結合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我們可以把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都包含在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標中,因為其內容應該包括語言教學、文化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三個方面。也就是說,在跨文化外語教學中,學習者通過學習目的語語言和文化,來掌握目的語言知識,并且能夠運用該語言與目的語語言群體進行很好的交流,同時,又能夠在學習中反思自己的母語,由此來了解語言普遍規律,文化的構成、作用和發展規律,進而了解語言與社會和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其能夠通過交流來體驗目的文化和反思本族文化,進而上升到將目的文化與本族文化進行比較,由此學習者的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增強,對目的文化的移情態度得到了培養,并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學會了調適從而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文化沖撞、誤解等。

教學內容的這三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是基礎,語言使用和文化交流為知識提供了實踐和體驗機會,跨文化意識在知識學習和實踐中培養,同時又為學習者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交流做好了思想準備,最終在跨文化交際的實際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跨文化交流中一定會面對文化差異和可能的交流障礙,因而為保證對外交流和傳播的順利有效進行,必須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和跨文化傳播雖然分別屬于不同的學科,但二者有共同的目標,即培養具備跨文化傳播能力的人,它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跨文化傳播通過外語教學掃清了語言障礙,同時語言文化教學的共進也為跨文化傳播奠定了基礎。跨文化傳播應很好的利用外語教學的優勢,有機的將跨文化傳播培訓與外語教學結合,達到共贏。

參考文獻:

[1]陳紅,蔡朝暉,戴祝君.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研究演變與變革[M].江蘇:江蘇大學出版社.2009.

[2]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篇10

關鍵詞: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動轉型論;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啟動應自利瑪竇入京開始。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的話很好地指明了這場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說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發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極為有趣的事,因為這實際上是兩個完全獨立發展的偉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各種文化自組織系統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發生擴張和相互接觸,會有文化輸入與輸出的現象發生。同類型文化間的交流與傳播可以維系和強化該文化系統,但不會引起它的質變和型變,而不同類型文化間的交流與傳播則能做到這一點。因此,異質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是文化發展的動力。

一、文化互動轉型論

文化交流與文化傳播的途徑往往是雙向的,在許多情況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交流的雙方相互影響,在許多場合下很難分出誰是純粹主動的傳播者,誰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這就是文化互動轉型理論的要旨。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區分在文化融合階段是相對的,兩種文化的關系及其自身價值要在一個互動的過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在雙向性的交流與傳播過程中,雙方都在不斷地改變著自身。

二、文化沖突和對抗是一種必然,但不能用來證明異質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異性,在交流與傳播過程中引發文化沖突和對抗是一種普遍現象。文化互動轉型論對文化沖突持具體分析的態度,而不是加以籠統的肯定和否定。文化沖突是客觀存在,不容否認的,但是,文化沖突帶來的不良后果只能用來證明不同類型文化差異和文化傳播手段的不恰當,不能用來證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則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將成為可疑。文化互動轉型論承認異質文化融合是可能的,這不僅是世界各大文化體系成型的歷史告訴我們的事實,而且也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大趨勢。文化互動轉型論不僅要考察文化類型及其根本差異,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輸出方與接受方各種文化要素的組合、調適、乃至達到和諧,從而比舊文化具有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適應與外來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徑

文化互動轉型論要思考文化傳播與融合的有效途徑,在武力征服被公認為無效的這個時代,文化適應與外來文化的本土化應該視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徑。外來文化在與本有文化深入接觸以后必然發生外來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類的變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動轉型論的邏輯推演和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優點也有缺點。它的缺點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將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義強加于它,影響了人們對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觀正確的理解,而它的優點在于豐富了原由文化的內涵,有可能豐富和發展了原有文化。因為外來文化與本有文化融合本來就包含著一個對原本重新解釋的問題,文化交流的傳播方和接受方都要為這種解讀作出努力。在這里取決定作用的不是外來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質,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選擇。有了適宜的文化環境和接受方的正確選擇,文化的轉型和更新才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瑪竇為明朝溝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華,迄于乾嘉厲行禁教之時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為巨觀。西洋近代天文、歷法、數學、物理、醫學、哲學、地理、水利諸學,建筑、音樂、繪畫等藝術,無不在此時期傳入;而歐洲人則開始移譯中國經籍,研究中國儒學入一般文化之體系與演進,以及政治、生活、文學、教會各方面受中國之影響,亦無不出現于此時。”耶穌會來華傳教這場跨文化傳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從文化互動的基本立場出發,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但確實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中西文化雖然仍有巨大差異,但共性和趨同的一面在不斷增強。由此看出,倡導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發展大趨勢的。

五、明清之際基督教神哲學的中國化

神學與哲學關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統中,神學與哲學同處于精神與文化的核心層面。跨文化的文化傳播有無神學與哲學層面的交流與融合,是判定文化傳播深入程度的標志之一。任何外來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淵源與性質。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利馬竇傳入的神學思想,屬于中世紀歐洲正統經院哲學思想理論體系。”這一判斷是正確的。然而,對耶穌會士在華傳播的神哲學思想追根溯源以確定其本身性質是一回事,考察其在傳播過程中對中國社會與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兩種異質文化傳統,尤其是宗教與哲學思想之間的溝通、了解,不論其媒體的主觀意圖如何,必然會在超出媒體的更大范圍內發生作用。傳播方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會針對接受方的實際情況對其宗教哲學思想作形式和內容上的調整和修飾,而接受方則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對外來思想作翻譯、詮釋、再創造的工作,從而引起建設性的傳播、解釋和運用。正是這種雙向的詮釋和創造活動,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機。

六、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明清之際發生的中西神學與哲學的思想交鋒,我們發現該階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動的性質。當時有機會接觸西方神哲學的知識分子,無論是贊同還是抗擊實際上都表明他們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靈魂學說,而他們對待中西文化關系的態度則決定了他們對西方神學思想的取舍。通過中西文化的會通、融合、促進中國文化自身的更新與轉型,創造出一種高度發達的文化,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強調文化互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呈現的種種中西文化并存與融合恰恰表明,這條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參考文獻:

[1]謝和耐等著,耿升譯.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書社,1993

[2]朱維錚.利瑪竇中文著譯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王曉朝.文化互動轉型論--新世紀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會科學,第3期,1999

[4]許志偉,趙敦華.沖突與互補:基督教哲學在中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