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遺傳育種學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3: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作物遺傳育種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作物遺傳育種學

篇1

關鍵詞:新品種;遺傳學;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S3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37

1 遺傳學方法

1.1 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的原理是生物學中基因重組,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雜交、自交、側交、回交等。例如小麥高桿(A)對矮桿(a)為顯性,抗銹?。‥)對染銹?。╡)呈顯性,且相對形狀都屬于獨立遺傳。以2個純品系,即高桿抗銹病、矮桿染銹病通過雜交來培育出矮桿抗銹病新小麥品種,其雜交育種方法如:

P:AAEE × aaee

F1 AaEe

F2 從二代中選擇矮桿抗病個體進行自交(aaEE、aaEe)

F3從三代中選擇矮桿抗病個體進行自交(aaEE、aaEe)

性狀分離停止

雜交育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既存在優點,也存在一定的缺點。雜交育種應用技術對比較簡單,操作容易,一般的技術人員就可以勝任。通過對雜交育種原理分析可知,該方法所需時間較長,需要不斷的進行個體自交來進行農作物性狀選擇。

1.2 誘變育種

誘變育種這種農作物新品種培育方式依據的基因突變原理,在實踐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因素等,通過這些方法的應用可以極大地增加農作物正?;虬l生突變的概率,進而在進行目標品種的選擇。例如高產青霉素菌株的培育以及太空椒培育等都是誘變育種方法應用的典型。

1.3 單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方法依據原理為染色體變異,具體方法為將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技術人員使用秋水仙素進行誘導,完成染色體加倍,最終得到農作物純合體。仍舊以矮桿抗病小麥為例對此進行說明。

P AAEE(高桿抗銹病) × aaee(矮桿易染?。?/p>

F1 AeEe(高桿抗銹病)

(減數分裂)

F1花粉 AE Ae aE ae

單倍體 AE Ae aE ae

(人工秋水仙素處理)

純合體 AAEE AAee aaEE aaee

單倍體育種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培育得出的個體都為純合體,在今后種植過程中個體自交后代都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情況,育種所需時間較雜交育種明顯縮短,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比較廣泛。

1.4 多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方法依據原理為染色體變異。具體方法為技術人員通過利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對農作物種子或者是幼苗等進行處理,在秋水仙素作用下,農作物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倍增,例如三倍體西瓜、八倍體小黑麥、蘿卜甘藍等都是多倍體育種方法應用的典型。

經多倍體育種所得農作物植株具有莖稈粗壯的特點,同時作物的葉片、果實以及種子都比較大,果實內糖分、蛋白質等物質含量明顯增加,但是該方法應用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如農作物發育緩慢,結實率普遍不高。

2 植物學方法

2.1 無籽果實的培育

無籽果實培育方法依據的主要原理為生長素在果實發育過程中促進作用。其主要方法應用為:技術人員在花蕾期將作物花中的雄蕊去除,同時配置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并噴灑至作物化中,這樣一來農作物花不會發生受精,但是在生長素的作用下,子房仍舊會進行發育成長,最終發育成無籽果實。例如無籽番茄的培育就是該方法應用的典型。

2.2 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方法應用依據為細胞全能性。其主要方法為:技術人員對植物體細胞或者組織進行提取,之后在提取的植物組織或者是體細胞放置到營養組織液中,經過一段時間會培育出大量的人工種子、無病毒植物以及幼苗等。例如脫毒馬鈴薯就是植物組織培養應用典型。另外植物組織細胞培養方法應用具有繁殖速度快,培育出的品種高產、無病毒等優良的作物。

3 結論

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工作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培育方法應用在各地區情況不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加大對農作物新品種培育技術的重視力度,實現農作物高產、高質的生產態勢。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生物信息學 農業研究領域 應用

“生物信息學”是英文單詞“bioinformatics”的中文譯名,其概念是1956年在美國田納西州gatlinburg召開的“生物學中的信息理論”討論會上首次被提出的[1],由美國學者lim在1991年發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生物信息學自產生以來,大致經歷了前基因組時代、基因組時代和后基因組時代三個發展階段[2]。2003年4月14日,美國人類基因組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collins f博士在華盛頓隆重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所有目標全部實現[3]。這標志著后基因組時代(post genome era,pge)的來臨,是生命科學史中又一個里程碑。生物信息學作為21世紀生物技術的核心,已經成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基因、蛋白質和生命,其研究成果必將深刻地影響農業。本文重點闡述生物信息學在農業模式植物、種質資源優化、農藥的設計開發、作物遺傳育種、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1.生物信息學在農業模式植物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1997年5月美國啟動國家植物基因組計劃(npgi),旨在繪出包括玉米、大豆、小麥、大麥、高粱、水稻、棉花、西紅柿和松樹等十多種具有經濟價值的關鍵植物的基因圖譜。國家植物基因組計劃是與人類基因組工程(hgp)并行的龐大工程[4]。近年來,通過各國科學家的通力合作,植物基因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擬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已完成了全基因組測序。人們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系統地研究這些重要農作物的基因表達、蛋白質互作、蛋白質和核酸的定位、代謝物及其調節網絡等,從而從分子水平上了解細胞的結構和功能[5]。目前已經建立的農作物生物信息學數據庫研究平臺有植物轉錄本(ta)集合數據庫tigr、植物核酸序列數據庫plantgdb、研究玉米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的mazegdb數據庫、研究草類和水稻的gramene數據庫、研究馬鈴薯的pomamo數據庫,等等。

2.生物信息學在種質資源保存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種質資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它包括許多農藝性狀(如抗病、產量、品質、環境適應性基因等)的等位基因。植物種質資源庫是指以植物種質資源為保護對象的保存設施。至1996年,全世界已建成了1300余座植物種質資源庫,在我國也已建成30多座作物種質資源庫。種質入庫保存類型也從單一的種子形式,發展到營養器官、細胞和組織,甚至dna片段等多種形式。保護的物種也從有性繁殖植物擴展到無性繁殖植物及頑拗型種子植物等[6]。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應用各種分子標記來鑒定種質資源。例如微衛星、aflp、ssap、rbip和snp等。由于對種質資源進行分子標記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因此需要建立生物信息學數據庫和采用分析工具來實現對這些數據的查詢、統計和計算機分析等[7]。

3.生物信息學在農藥設計開發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傳統的藥物研制主要是從大量的天然產物、合成化合物,以及礦物中進行篩選,得到一個可供臨床使用的藥物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生物信息學在藥物研發中的意義在于找到病理過程中關鍵性的分子靶標、闡明其結構和功能關系,從而指導設計能激活或阻斷生物大分子發揮其生物功能的治療性藥物,使藥物研發之路從過去的偶然和盲目中找到正確的研發方向。生物信息學為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手段[8,9],導致了藥物研發模式的改變[10]。目前,生物信息學促進農藥研制已有許多成功的例子。itzstein等設計出兩種具有與唾液酸酶結合化合物:4-氨基-neu5ac2en和4-胍基-neu5ac2en。其中,后者是前者與唾液酸酶的結合活性的250倍[11]。目前,這兩種新藥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tang sy等學者研制出新一代抗aids藥物saquinavir[12]。pungpo等已經設計出幾種新型高效的抗hiv-1型藥物[13]。楊華錚等人設計合成了十多類數百個除草化合物,經生物活性測定,部分化合物的活性已超過商品化光合作用抑制劑的水平[14]。

現代農藥的研發已離不開生物信息技術的參與,隨著生物信息學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將會大大降低藥物研發的成本,提高研發的質量和效率。

4.生物學信息學在作物遺傳育種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隨著主要農作物遺傳圖譜精確度的提高,以及特定性狀相關分子基礎的進一步闡明,人們可以利用生物信息

學的方法,先從模式生物中尋找可能的相關基因,然后在作物中找到相應的基因及其位點。農作物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基因序列、分子標記、圖譜和功能方面的數據,可通過建立生物信息學數據庫來整合這些數據,從而比較和分析來自不同基因組的基因序列、功能和遺傳圖譜位置[15]。在此基礎上,育種學家就可以應用計算機模型來提出預測假設,從多種復雜的等位基因組合中建立自己所需要的表型,然后從大量遺傳標記中篩選到理想的組合,從而培育出新的優良農作物品種。

5.生物信息學在生態環境平衡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在生態系統中,基因流從根本上影響能量流和物質流的循環和運轉,是生態平衡穩定的根本因素。生物信息學在環境領域主要應用在控制環境污染方面,主要通過數學與計算機的運用構建遺傳工程特效菌株,以降解目標基因及其目標污染物為切入點,通過降解污染物的分子遺傳物質核酸 dna,以及生物大分子蛋白質酶,達到催化目標污染物的降解,從而維護空氣[16]、水源、土地等生態環境的安全。

美國農業研究中心(ars) 的農藥特性信息數據庫(ppd) 提供 334 種正在廣泛使用的殺蟲劑信息,涉及它們在環境中轉運和降解途徑的16種最重要的物化特性。日本豐橋技術大學(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多環芳烴危險性有機污染物的物化特性、色譜、紫外光譜的譜線圖。美國環保局綜合風險信息系統數據庫(iris) 涉及 600種化學污染物,列出了污染物的毒性與風險評價參數,以及分子遺傳毒性參數[17]。除此之外,生物信息學在生物防治[18]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網絡的普及,情報、信息等學科的資源共享,勢必會創造出一個環境微生物技術信息的高速發展趨勢。

6.生物信息學在食品安全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食品在加工制作和存儲過程中各種細菌數量發生變化,傳統檢測方法是進行生化鑒定,但所需時間較長,不能滿足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運用生物信息學方法獲得各種致病菌的核酸序列,并對這些序列進行比對,篩選出用于檢測的引物和探針,進而運用pcr法[19]、rt-pcr法、熒光rt-pcr法、多重pcr[20]和多重熒光定量pcr等技術,可快速準確地檢測出細菌及病毒。此外,對電阻抗、放射測量、elisa法、生物傳感器、基因芯片等[21-25]技術也是未來食品病毒檢測的發展方向。

轉基因食品檢測是通過設計特異性的引物對食品樣品的dna提取物進行擴增,從而判斷樣品中是否含有外源性基因片段[26]。通過對轉基因農產品數據庫信息的及時更新,可準確了解各國新出現和新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便于查找其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以便及時對檢驗方法進行修改。目前由于某些通過食品傳播的病毒具有變異特性,以及檢測方法的不完善等因素影響,生物信息學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還比較有限,但隨著食品安全檢測數據庫的不斷完善,相信相關的生物信息學技術將在食品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信息學廣泛用于農業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但是僅有信息資源是不夠的,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生物信息就需要情報部門,以及信息中介服務機構提供相關服務,通過出版物、信息共享平臺、數字圖書館、電子論壇等信息媒介的幫助,科研工作者可快速有效地找到符合需要的信息。目前我國生物信息學發展還很不均衡,與國際前沿有一定差距,這需要從事信息和科研的工作者們不斷交流,使得生物信息學能夠更好地為我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yockey hp,platzman rp,quastler h.symposium on information.theory in biology.pergamon press,new york,london,1958.

[2]鄭國清,張瑞玲.生物信息學的形成與發展[j].河南農業科學,2002,(11):4-7.

[3]駱建新,鄭崛村,馬用信等.人類基因組計劃與后基因組時代.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3,23,(11):87-94.

[4]曹學軍.基因研究的又一壯舉——美國國家植物基因組計劃[j].國外科技動態,2001,1:24-25.

[5]michael b.genomics and plantcells:application ofgenomics strategies to arabidopsis cellbiology[j].philostransr soc lond b bio sci,2002,357(1422):731-736.

[6]盧新雄.植物種質資源庫的設計與建設要求[j].植物學通報,2006,23,(1):119-125.

[7]guy d

,noel e,mike a.using bioinformatics to analyse germplasm collections [j].springer netherlands,2004:39-54.

[8]鄭衍,王非.藥物生物信息學,化學化工出版社,2004.1:214-215.

[9]俞慶森,邱建衛,胡艾希.藥物設計.化學化工出版社,2005.1:160-164.

[10]austen m,dohrmann c.phenotype—first screen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rug targets.drug discov today,2005,10,(4):275-282.

[11]arun agrawal,ashwini chhatre.state involvement and forest cogovernance:evidence from the indianhmi alayas.stcomp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ep 2007:67-86.

[12]tang sy.institutionsand collective action:self-governance in irrigation [m].san francisco,ca:icspress,1999.

[13]pungpo p,saparpakorn p,wolschann p,et a.l computer-aided moleculardesign of highly potenthiv-1 rt inhibitors:3d qsar and moleculardocking studies of efavirenz derivatives[j].sar qsar environres,2006,17,(4):353-370.

[14]楊華錚,劉華銀,鄒小毛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合成除草劑的研究[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1999,16,(5):400.

[15]vassilev d,leunissen j,atanassov a.application of bioinformatics in plant breeding[j].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2005,3:139-152.

[16]王春華,謝小保,曾海燕等.深圳市空氣微生物污染狀況監測分析[j].微生物學雜志,2008,28,(4):93-97.

[17]程樹培,嚴峻,郝春博等.環境生物技術信息學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2,3,(11):92-94.

[18]史應武,婁愷,李春.植物內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雜志,2009,29,(6):61-64.

[19]趙玉玲,張天生,張巧艷.pcr 法快速檢測肉食品污染沙門菌的實驗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2010,30,(3):103-105.

[20]徐義剛,崔麗春,李蘇龍等.多重pcr方法快速檢測4種主要致腹瀉性大腸埃希菌[j].微生物學雜志,2010,30,(3) :25-29.

[21]索標,汪月霞,艾志錄.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10,30,(6):71-75

[22]朱曉娥,袁耿彪.基因芯片技術在基因突變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前景[j].重慶醫學,2010,(22):3128-3131.

[23]陳彥闖,辛明秀.用于分析微生物種類組成的微生物生態學研究方法[j].微生物學雜志,2009,29,(4):79-83.

[24]王大勇,方振東,謝朝新等.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09,29,(5):67-72.

篇3

    近年來,國外種子公司的強勢登陸使得種子市場競爭轉為國內和國際雙重競爭,品種更新速度加快,對育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育種家、先進的育種技術、優質的育種資源和更快的品種選育進程皆是我國現代種業發展的根本。雖然天津市黃瓜現代育種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是由于國外種子公司提供的待遇優厚,導致科研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其他農作物的現代育種技術發展緩慢,仍以常規育種為主,生物技術應用不廣泛,大多數企業缺乏育種領軍人才和優質團隊,育種周期較長、效率較低、成果轉化速度比較慢,還不具備生物育種能力。

    2知識產權保護難度還較大

    由于種子市場無序化、育繁種基地分散管理等原因,高價套購、盜版包裝、摻雜使假、換用類似或雷同包裝等侵權現象仍然較多,導致種子科研機構自主品種的知識產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以黃瓜所新育成的市場主打品種“津優35”為例,許多國內種子公司通過不法途徑均擁有該品種的親本,并擅自進行繁種與銷售,嚴重損害了品種權擁有者的權益。此外,受全國種業大環境及國外種子公司加入的影響,育種科研人員流失嚴重,間接導致了育種單位品種資源的流失。

    3天津種業科技的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3.1發展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務院《關于推進現代化農作物種業發展意見》所設定的發展思路,結合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天津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方向,以全面提升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引領種業發展,加大投入,搭建平臺,整合資源,集成政策,著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著力建設具有區域特色、以黃瓜、花椰菜、雜交粳稻等為主的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中心,著力建設服務國內外種業企業、科教機構及各類社會服務機構的環渤海地區種業交易交流服務中心,努力提高天津市種業的影響力、競爭力、控制力和吸引力,服務現代都市農業建設。

    3.2重點任務

    以科技支撐種業發展為切入點,圍繞“2個中心”的建設,建議重點實施以下任務。

    3.2.1構建種業育種基礎研究創新平臺以國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項目支持為基礎,集中優勢力量,以天津市具有種業研發優勢的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及相關高校為依托,搭建種業育種基礎研究創新平臺,建立開放的蔬菜、農作物遺傳育種實驗室,在重大技術和關鍵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創新育種資源材料,提升天津市優勢作物整體研究水平,提高育種效率,滿足現代農業對品種創新的需求。

    3.2.1.1種質資源創新與共享體系建設立足天津市農業生產與種業產業發展需要,追蹤國內外育種發展方向,重點解決特異、優異種質資源缺乏及優良種質資源創新手段落后等問題,不斷豐富種質資源,構建具有遺傳性狀多樣的核心種質群或優異種質群。提高新品種和育種中間材料真實性和特異性的測試、鑒定、評價能力,在國內外廣泛征集特異性種質資源和育種中間材料;建立健全資源保護和交流利用機制,豐富特色資源,圍繞高產、優質、多抗、廣適的現代育種目標,以抗病、抗逆和高品質等為重點,建立種質資源的高通量篩選與評價體系。

    3.2.1.2構建高效的育種技術體系結合當前新品種選育的主攻方向,通過農作物分子標記、細胞工程、染色體工程、誘變育種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建立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創造和快速純化優異種質資源,開展規?;?、精確化育種,提高育種研究的精度與效率;建立高通量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平臺,將分子輔助育種技術、現代細胞工程及常規育種技術有機結合,通過對作物重要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作物品種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等進行研究,選育優質、多抗、專用系列蔬菜和大田作物新品種,提升天津市優勢作物整體研究水平,以滿足現代農業對品種創新的需求。

    3.2.1.3開展優勢作物基因資源研究以天津市的優勢作物為研究對象,結合種質資源的收集處理與創新,從中發掘具有高產、抗病、耐高溫低溫、耐鹽堿等優異基因的資源,開展基因組學、基因表達譜等的研究,從中發掘和克隆新基因,并創制一批轉基因作物,為新品種選育提供育種材料,提升育種技術水平。

    3.2.2建立區域良種培育中心通過政策優惠和項目支持,重點推進天津市種業龍頭企業與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天津農學院等進行人才、技術和資源的有效對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多方合作、利益共享的區域良種培育中心,將科研單位豐富的育種資源、先進技術、高級人才和優良品種引入良種培育中心,引導種業龍頭企業建立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規模化的商業化育種模式,高效開展新品種選育,促進以企業為主的應用性研究發展和品種的商業化進程,使企業真正成為品種創新的主體,建立起現代種業技術創新體系。

    3.2.3提高種子生產質量開展機械化制種技術的研究,建立高產高效雜交制種的技術體系,提高單位面積的制種產量,降低種子的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種子清洗、加工、包衣、包裝、檢測設備和技術,并使其實現本地化,重點加強玉米種子的果穗烘干和分級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針對不同作物種子包衣劑配方及包衣技術開展研發;可將有關烘干、包衣、精選等種子制種和加工設備納入天津市農機購置補貼的目錄;完善種子質量檢測技術體系,建立種子DNA指紋庫,開展轉基因作物鑒定、品種純度鑒定、農作物種子健康和活力檢測等技術的研究。通過提高種子的加工和檢測水平,抗衡國外種業企業對國內種子市場的沖擊。

    3.2.4強化繁種基地建設建設規?;?、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安全可靠穩定的原種和雜交種子繁育基地,是種子產業化發展的有效保障。在優化天津市種子產業發展布局的同時,在全國優勢作物主產區建設區域性良種試驗示范基地;完善海南、云南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完善優勢作物區域育種試驗站建設,改善種子基地的生產條件,加快品種選育速度,實現種子基地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

    3.2.5加快種業科技人才與創新團隊的建設圍繞蔬菜(黃瓜、花椰菜、芹菜、西甜瓜)、作物(玉米、雜交粳稻、小麥)等重點研究領域,瞄準科技創新的主體目標,培養造就緊跟世界農業科技潮流、具有國際國內大視野的種業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對高層次研發人才和優秀經營人才的延攬,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團結協作、業務精良、遵從職業操守的種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轉化推廣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不斷完善協同創新機制;建立人才吸引、留住用好高端人才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尊重和保護種業基礎性研究人才,在成果獎勵、職稱晉升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優先傾斜。同時,通過技術的有償轉讓或入股等形式,鼓勵科技人員向企業流動,為種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科技支撐。

    3.2.6加強種業國際合作交流抓住農業日益市場化、國際化及國家大力推進種業發展的機遇,充分利用天津市的區位、資源與人力優勢,鼓勵天津市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與國外的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和經濟組織廣泛開展多方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先進育種技術、優勢種質資源和關鍵設備,加快育種水平與國際接軌;支持優勢種業企業率先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種業市場競爭;同時,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外資在天津市從事種質資源搜集、品種研發、生產、經營和貿易等行為。

    3.2.7創建種業交易交流服務平臺發揮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在轉基因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領域的技術優勢,利用分子檢測技術,開展農作物種子快速檢測和轉基因產品成分檢測技術研究,完善種子質量和轉基因產品成分檢測技術標準。完善天津市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的育種攻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搭建優良品種知識產權交易平臺,促進知識產權的合理流動和轉化速度。建設天津種業對外宣傳交流的中英文信息網站,支持符合條件的實驗室加入ISTA(國際種子檢驗協會)等相關國際組織;同時發揮天津會展經濟迅速發展的優勢,籌辦或承擔國際性的種業交易會,舉辦高水平、高質量的種業發展論壇,在種業領域實現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的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

    3.2.8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推廣與良種產業化依托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武清創新基地,建立一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可進行國際交流的大型市級現代化綜合農作物品種展示基地;結合基地建設的優化布局,在有關區縣,建立特色農作物品種展示基地;同時可承擔國內外引種篩選、鑒定試驗以及開展技術合作交流,形成適用新品種、新技術等新成果的熟化與集成;針對良種產業化存在的問題,重點對黃瓜、花椰菜、大白菜、芹菜、玉米、小麥、雜交粳稻等的育繁推等關鍵環節與技術進行研究,推進天津市良種產業化進程,全面提升天津市種子產業的競爭力。

    3.3保障措施

    3.3.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聯動、政策集成、資源整合、資金聚焦”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主管單位會同有關部門成立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工作協調組,并通過聯席會制度的建立,研究解決推進天津市農作物種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并擬定重大政策;在責任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強化對重點工作落實完成情況的督查,合力推進天津市種業的跨越式發展。

篇4

    一、 植物新品種權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范圍。

    (一)、 植物新品種權的司法保護范圍是授權品種的特異性。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第十四條至第十八條規定了授予品種權的五個條件。其中的新穎性和適當的名稱由農業部或者國家林業局的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實施行政審查;當事人對新品種的新穎性或名稱有異議,應向植物新品種復審委員會請求宣告無效或更名;因此產生的糾紛,應當以農業部或者國家林業局的植物新品種復審委員會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其中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在品種審定階段由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查,在品種權申請階段由農業部或者國家林業局的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審查。新品種的一致性或穩定性屬于種子純度范疇,當事人就新品種的一致性或穩定性發生糾紛,案由屬于種子產品質量糾紛,不屬植物新品種權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范圍。

    司法實踐中,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的糾紛案件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未經品種人許可,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或者將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的行為,這是公開的、實質的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的知識產權的行為。第二種是銷售授權品種不使用其注冊登記的名稱而標注其特征特性的,或者其他足以使他人知道是授權品種的行為(例如,使用授權品種普通小麥“金鐸1號”的曾用名“032”銷售 “金鐸1號”小麥種子,把授權品種“登海9號”命名為“3119”對外銷售等),這是隱蔽的、實質的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的知識產權的行為。第三種是《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第七十四條和林業部分第六十四條所指的假冒授權品種的侵權行為。依據《種子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對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行為,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林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處罰,不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九項規定的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圍。

篇5

記者:您好!詹博士,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并祝您在新的一年里成果豐碩!

詹:謝謝!其實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是育種人,能夠接受專業期刊的專訪很榮幸,同樣也祝福你們在新的一年里把雜志辦的更出色,為我省乃至全國種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您培育出的小麥新品種“豫農202”被定為河南省2008年秋播和良種補貼主要推廣品種,能談談您的育種經歷和感受嗎?

詹:1987年我就考上了農大,成為小麥育種室創建人范濂教授的研究生,從此我就真正地走入了小麥育種的領域,不曾想一干就是22年。在這些年的辛勤耕耘中,我除了搞好教學工作外,就是一心撲到小麥育種這項事業上。

具體談到感受,我想有以下幾點:首先要勤奮。勤奮是一切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是引領一個人從低向高發展的必然。即使所謂的天才大多是在勤奮的汗水澆灌之下才能有所建樹的。在20多年的育種經歷中,我把所有能夠利用的時間全部用于工作中去了。育種工作跟其他工作有所區別,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意味著你不能夠自由支配時間,只要觀察和記錄的時間到了,你就要放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在如火的太陽下蹲在麥田里記錄每一個數據,如是反復數百次、數千次、數萬次,數十日、數百日、數千日,直到資料得以完善。

其次要能吃苦。育種是一項很艱苦的工作,既需要腦力勞動,又需要體力投入。無論嚴寒酷暑,即使為了一個品種的數據,你都要堅守在麥田,有時還要進行成百上千次的試驗。如果不真正地熱愛這項科技工作,一般人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夏天高溫37℃,還要堅持在一線做詳細的數據記錄和統計,沒有一點吃苦精神絕對是不行的。

再次是要善于開動腦筋。只有勤奮和吃苦精神對于科研工作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有這些,還要對各種數據和情況作總結,找到規律性和普適性。要不斷地轉變觀念,要具有前瞻性,要把汗水和智慧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并善于從中總結,正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得金”一樣!

第四就是要有恒心。人貴有恒,恒久出新。搞育種工作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許你投入了十年、二十年,卻不一定能夠出成績。但是只要你研究的方向對頭、方法不錯,那么需要的就是堅持了?!皥猿值降撞拍軇倮笔呛苓m合搞育種研究工作的,因為取得成績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第五就是要堅持創新。創新其實就是超越、就是升華、就是改變、就是質的飛躍,尤其是在科研工作中。小麥育種既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提高,又是進行新一輪的創新。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大膽突破,要敢于向傳統挑戰,要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要勇于“鈸尖”。只有這樣,你才能突破自我,實現創新。

第六要善于抓住機遇。機遇和勤奮是一對孿生兄弟,是勤奮和汗水的創造,機遇從來都是給有充分準備的人。那些有智慧、有恒心、肯吃苦、敢突破常規的人才會得到垂青,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不怕挫折。干了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沒有收獲和回報,其實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農作物育種者的真實寫照,農作物育種的農業科研工作者體會更深。但即使如此,他們中許多人依然癡心不改、無怨無悔地去付出,因為科學研究總是在一定量的累積下才可能產生質的變化,才可能會出成果??茖W研究其實就是在不斷的挫折中前進的,正是因為有了多次的失敗,其求索的道路才顯得那么神秘,其結果才顯得彌足珍貴。只有做好愈挫愈勇的準備的人,才會在科研的大道上越走越遠!

記者:當前種業公司發展中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怎樣才能使他們發展得更好呢?

詹:在這方面我還沒有深入地研究,我只能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偟膩碚f我省種業公司的發展數量和規模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如果縱向來看,其中還有很多不足。尤為突出的就是,在育種、創新方面,相當數量的公司存在著先天不足,他們對科研重視程度很不夠,很多只是在經營,是一條腿走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利于種業公司發展的。要想使他們發展得更好,其一是加大科研、創新方面的投入;其二就是要強化營銷工作、創新營銷模式;其三是要加大服務力度和技術推廣。種子的銷售,不像農資產品的銷售,農資產品只要質量好,賣出去基本就完成了銷售環節??墒欠N子卻不是這樣,它有整個季度甚至幾個季度的生長時間,這之間適應區域、管理方法、種植時間、種植數量、灌溉技術、土壤肥力、病蟲害防治、品種抗性、氣候因素、自然災害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會影響種子的生長和產量。農民要的就是結果,這個品種產量是不是高,是不是高抗、優質都是他們最關注的。如果種業公司能夠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那么,很多管理因素和自然災害帶來的影Ⅱ向是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的。

記者:那么您對我省小麥育種的發展方向有何展望呢?

詹:我個人認為,選育小麥品種要考慮的問題首先就是產量,其次是抗性,其三是品質。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產量能夠帶來豐厚的綜合效益;抗性表現在多方面,能夠高抗、多抗的品種將是未來農民喜歡購買種子的重要理由之一;而品質則表現在中、強筋方而,因為這也是小麥品質發展的方向。

記者:豫農202作為小麥品種的“新秀”,它的實際表現怎樣?在我省各地市種植情況如何?

詹:2009年河南夏季種子信息會上,省種子管理站站長湯其林評價說:“‘豫農202’屬半冬性早熟、多抗、廣適、優質、高產,表現優異的品種”;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著名小麥育種專家

詹克慧(左一)陪同副省長劉滿倉(前排)

和農業廳廳長朱孟洲(右一)在田間視察李振聲院士2005年5月20日在考察河南農大科技示范園區時,稱贊道:“這個品種利索、無效分蘗少、株型結構合理、抗病性好,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品種類型?!敝←溣N家鄭天存研究員說:“‘豫農202’綜合性狀優良,灌漿性非常好,籽粒飽滿、豐產性突出,一定要好好推廣!”目前,“豫農202”種植面積遍布平頂山、周口、商丘、開封、許昌、焦作、新鄉等十幾個地市,畝產大都在500~650千克之間,深受廣大農民的信任和喜愛。

由于時間問題,我們結束了對詹博士的采訪。走出農大校門,冬日的陽光豪不吝嗇地撒向大地,短短幾十分鐘的談話情景仍縈繞在腦海,尤其是他所說的那句話――“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感到很欣慰,同時也感到壓力更大,因為要為廣大農民培育更好更新的品種是我們育種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農業科研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崇高情懷。

篇6

1983年,李仕貴教授進入四川農業大學學習,1990年碩士畢業于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并開始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1995年,在四川農業大學周開達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遺傳所朱立煌研究員的指導下,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水稻分子生物學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研究方向博士,1998年獲農學博士學位;其學位論文獲2000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博士畢業后,李仕貴教授毅然放棄了出國做研究的機會,繼續留在四川農大任教,之所以選擇在農大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他認為這是責任所在。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會將師輩付出畢生心血的科研成果,傳承和發揚下去的決心。并表示,人生短暫,一個新水稻品種從研發到推廣,需要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不抓緊,人生又有幾個十年可以浪費?于是,四川農大少了一位留洋學者,卻多了一位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

專注科研奠定理論基礎

1995年,李仕貴教授開始攻讀由周開達院士和朱立煌研究員聯合指導的博士。為了彌補傳統水稻育種方法的周期長、效率低等不足,他毅然選擇了“水稻分子生物學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3年來,他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分子生物學的前沿知識,刻苦鉆研,利用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的先進實驗條件,完成了題為《水稻幾個重要性狀的遺傳分析和分子標記定位》的博士畢業論文,該論文被評選為200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在論文原創性的發現基礎上,李仕貴教授對水稻種質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有了重大進展,近些年來,通過開發新的分子標記,發現了控制水稻抗病和雜種優勢等一系列具有重要育種價值的新基因,如抗稻瘟病基因Pi-d1、Pi-d2和Pi-f;與稻米品質相關小粒優質基因Ik-4;與生育期相關的遲熟隱性基因lf-3(t)和早熟高千粒重基因OsELF3;與雜種優勢利用相關的溫敏顯性核不育基因(TMS)、無花粉型核不育基因ABCGl5和隱性核不育基因SC-ms-2等,提高了育種效率,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方法提供了材料基礎和技術支持。

新理論的建立離不開開拓性的思維。為了解析水稻雜種優勢的分子機理,李仕貴教授對稻米品質、抗病、抗逆、高光合效率等農藝性狀進行了分析和定位,系統研究了不同生態環境對水稻農藝性狀的影響,并轉育了一批優質、高千粒重、大穗和高結實率的水稻群體,為水稻產量、品質、抗性相關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及雜種優勢的分子機理研究奠定了物質基礎。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題為“水稻分子遺傳圖譜的構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標記定位及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獲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執著進取開拓特色研究

科研的成功不僅需要勤勞不輟的決心,更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正確的科研方向。重穗型雜交稻育種理論是周開達院士等老一輩水稻育種家針對西南稻區“寡日、高濕、小溫差”生態條件提出的創造性理論,李仕貴教授帶領的課題組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以提高雜交稻親本千粒重和單穗重為重點,選育重穗型雜交稻骨干親本,組配重穗型雜交稻的育種技術路線。

而在育種方法的改進上,李仕貴教授課題組探索并運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種策略:選擇親緣關系遠、性狀差異大的國外優良品種及中間材料作育種親本,通過漸滲雜交來增加恢復系的遺傳多樣性,將常規的育種手段和分子標記相結合,成功育成了重穗型雜交稻骨干恢復系蜀恢527和抗白葉枯病蜀恢527。2009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植物分子育種會”上,與會專家均認為該成果是我國分子育種的重要進展之一,被國家“973”項目“主要農作物骨干親本遺傳構成和利用效應的基礎研究”列為重要研究材料。

近年來,李仕貴將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育種方法有機結合,進行多性狀同步選擇,來提高選擇效率。利用快速檢測、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轉基因等現代生物技術,使雜交育種、系統選育等傳統育種手段不斷升級,并使兩者有機結合。建立了高效的多優良基因聚合的育種新體系,使新品種的快速定向培育更加精準,育種效率不斷提高,成功培育出一系列新的重穗型雜交稻親本。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用于指導實踐。李仕貴教授理論方面的鉆研,為其更進一步的科學實踐奠定了基礎。

創新科研開創新紀元

創造財富,造福于民,是科研的重要目的。

李仕貴教授通過上述創新的育種方法成功育成了重穗型雜交稻骨干恢復系蜀恢527,組配出經國家或省級審定的三系和兩系雜交稻組合37個,其中18個國家審定,5個被農業部遴選為超級稻,13個國標優質米,5個被評為四川“稻香杯”優質米。蜀恢527也是新恢復系選育的優良親本和遺傳研究的重要材料,被全國30余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引用,已衍生育成新恢復系38個,組配出40余個雜交稻新組合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蜀恢527是繼明恢63以來我國雜交稻恢復系育種上的重大突破。

蜀恢527系列組合的研制成功及推廣應用,對提高雜交稻產量和品質,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至2010年,蜀恢527系列組合累計推廣2億多畝,新增稻谷87億多公斤,新增產值1 30多億元,國外推廣800多萬畝,創收外匯近千萬美元,贏得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為持續保持我國雜交水稻的世界領先水平和雜交稻走向世界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理論支撐。它也為李教授帶來了眾多榮譽:先后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然而,在獎勵面前,李仕貴教授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試圖“得隴望蜀”。近年來,針對蜀恢527抗倒性的不足、難以適應機械作業的難題,李教授通過完善“重穗型雜交稻育種理論”,借鑒玉米輪回育種成功經驗,以隱性單基因控制的無花粉核不育材料ABCG15為基礎,結合系譜選擇和抗稻瘟病等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建立了分子輪回育種方法,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優質抗病恢復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農1A等,組配出新一代川農優498等重穗抗倒型雜交稻組合,正在大面積推廣應用。

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陶行知先生有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李仕貴教授在四川農大深受周開達院士、黎漢云研究員、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等人的影響和教育,所以他深刻理解教師對于學生的作用。李仕貴

教授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

培養學生踏實的作風。每逢暑假,正是水稻的生長期,剛剛結束教學任務的李仕貴便趕往稻田,埋首其中。他曾說:“結實飽滿的水稻,總是低下高貴的頭,稗子的腦袋則在風中飄蕩。人就要像水稻一樣實誠,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边@種踏實的學術作風,為學生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學生眼里,李教授沒有架子:“在炎熱的天氣里,挽起褲腳,跟學生一起育種,即使身上被曬脫皮也不在乎!”

李教授認為,興趣很重要,可以激發人的潛力。他把對水稻育種的熱愛作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他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多給學生做實驗、交流的機會。在搞好研究的同時,李教授很喜歡給學生上課,將自己研究的前沿東西融入到課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他經常是周末從溫江趕回雅安給本部的同學上課,每次兩天持續的講課,由此患上了慢性咽炎。

在指導學生做研究方面,要求學生嚴謹認真又不失開拓精神。他要求課題組堅持每兩周開一次例會,一起探討研究、學習心得。但又不會過多干涉學生的實驗,課題安排好后,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并盡可能為學生的自由發揮提供平臺。部分學生先后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下,到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農業部水稻中心的等著名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并在《PlantCell》、《Plant Journal》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論文。迄今,李仕貴教授已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余名,為我國農業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培養了一批高級專業人才。

榮譽等身,低調謙遜

何梁何利基金獎被稱為業界的“中國的諾貝爾獎”,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和最具權威的社會力量所設獎項,在中國開辟了重獎杰出科技人員的先河。2010年,李仕貴教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他是四川農業大學繼周開達、顏濟之后,第三位獲得這一殊榮的教授。

何梁何利基金獎只是李仕貴教授眾多獎項中的一項,獎項證明了曾經的汗水和付出。他曾經獲得“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入選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列入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榮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國先進工作者、被遴選為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和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看著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獎項,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年僅46歲的大學教授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李教授覺得,“榮譽代表過去,能為農民兄弟把好水稻優良品種這道關,這是才是現在最大的愿望?!?/p>

篇7

茶葉種植和生產環節主要有育種、育苗、種植、采摘、加工。

詳細描述茶葉生產的各個環節

1.育種

茶樹是經濟作物和飲料作物,選育優質、高產、多抗的良種是滿足茶葉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樹育種學專家們的總體奮斗目標。中國茶樹種質資源是發展茶葉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從事茶學研究的基礎,尤其是品種選育和生物技術研究的基礎。育種工作的成敗和育種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況。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保存在各茶樹種質資源圃的各類資源已達3300多份。

2.育苗

茶樹育苗,目前采用的有茶子育苗、壓條育苗、扦插育苗等多種方法。其中,尤以短穗扦插育苗,最有利于保持良種種性,茶樹生長整齊劃一,能適應茶園機械化管理。因而,在當代茶葉生產中,短穗扦插已成為茶樹育苗的主要技術。

3.種植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適期應選擇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較高,或應據氣候特點,避免在干旱和嚴寒時進行。長江中下游地區種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時間早一些,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嚴重,大面積移栽澆水花工多,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后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

4.采摘

從茶樹新梢上采摘芽葉,制成各種成品茶,這是茶樹栽培的最終目的。鮮葉采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茶葉產量和成品茶的品質。新梢在萌發生長過程中,隨著外界條件的變化,品種不同,征狀的變化很大,不像一般果實有明顯固定的成熟標準。在新梢上采收芽葉時,采收標準因時、因地、因茶依不同條件而異。采摘方法主要有手工采摘和機械采摘兩種。

5.加工

茶葉加工一般指選用茶樹鮮葉為原料,經過不同的工藝技術加工成茶葉產品的過程。茶樹鮮葉通過加工,才實現茶葉作為商品的價值,具備“飲品”的屬性,一般分成初加工和精加工。

2011年至2012年,中國茶產業方面有關茶葉種植的技術創新主要更加品種化、規?;?。茶葉種植作為茶產業的基礎之基礎,中國茶葉種植面積逐日上升,在農業茶葉產能上大幅度地增長。

2011-2012年度,在茶葉生產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有哪些?

1.虞富蓮:為茶獻其一生

1939年1月出生的虞富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樹專業委員,籍貫江蘇省昆山市。

虞富蓮1961年浙江農業大學茶葉系本科畢業后,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曾任該所育種研究室主任,現為研究員。

虞富蓮主要從事茶樹種質資源研究,曾在滇、桂、川、黔、鄂等地考察和征集了大批茶的野生資源和近緣植物,發現了一些新種。主持建設國家種質茶樹長期保存圃,保存了近3000份,數量和種類之多居世界之首,已篩選出一批優質資源供利用。30多篇。合編著有《中國農作物遺傳資源》、《作物品質育種》、《中國茶經》、《中國古茶樹》、《茶葉大典》、《茶樹良種》等10余冊。曾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先后被中國農業科學院評為院先進工作者、“七五”期間院先進工作者。

2.古清生:古法種茶、制茶

古清生是中國著名作家、美食家,其出產的古清生清茶產于北緯31度,地球同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神農架高山之古清生茶園。他曾經潛心八年在神農架原始森林峽谷和古村落尋找并開發的生態茶園,遵循宋朝時代的茶葉種法,茶葉培育過程中沒有施用任何化肥、農藥、除草劑,后期制作沒有任何添加。追求自然天香,清純雅韻,悠綿久長。古清生清茶能達九泡之多。

古清生茶園以片狀分布在木魚鎮官門山峽谷和紅坪鎮紅舉村的舉人坪之上,茶坡平均在海拔1200米以上,四周森林環繞,云霧飄逸,山泉流淌,鳥語花香,有飛禽與走獸往來,人跡極其罕至。施以森林腐殖土,短嘴金絲燕、梅花鹿和山羊糞肥,令茶葉滋味悠香綿長。在美麗的自然科譜景區官門山峽谷的古清生茶園,移植有4000株蕙蘭,春茶季蕙蘭花開,滿園茶香與蘭香,幽境迷人。

古清生茶園由神農架林區古清生生態文化公司精誠管理,在地老天荒的紅坪鎮紅舉村建設有茶園的炒茶廠,占地3.4畝,全套國標制茶設備。炒茶師為新一代炒茶師,茶葉中等??飘厴I,15年神農架制茶經驗,研發出古清生清茶特有清香,茶葉加工采用雙殺、雙揉、三烘、八攤、整形、提香……以半機械半手工制成。

3.獵人:野茶天成

原名范禮明,因曾經常年在閩北山中打獵,為鄉鄰出去野豬之害。近兩年,他在打獵的途中,意外發現一片面積約300余畝、位于海拔1200米的生態林山谷中的野生茶園,園中生長著滿是樹齡60年至百年不等的茶樹,這些茶樹每年可采摘3次,因樹體高大,采摘困難等原因,茶青產量很低,今年干茶產量500斤左右。獵人狩獵時偶得茶園之后,便與林權所有者簽訂了為期30年的經營合同,故稱茶品為“獵人山茶”。將樹齡60年以上的老樅茶,定名為“獵人老山茶”。2010年以來,獵人已送出數百份“獵人老山茶”予茶人、博友們品鑒,反響十分熱烈。

如此生長于純天然環境且有相當面積的野生茶是不可多得的。而閩北的獨有高山氣候環境,造就其野生天成、無污染、野樅氣味及其厚重的內質,是“獵人山茶”及“獵人老山茶”的獨到之處!

中國茶園面積與產茶量與日俱增,形成多種種植模式,立體化、集約型、粗放型多種模式并進,從原產地也廣泛被消費者們所接受,未來隨著茶葉產量的逐年遞增,如何可持續發展是未來首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對于單一的茶葉種植來說,有效地發展一些優良的種植模式也在各個地區盛行。很多人在茶園間兼放養肉兔、雞鴨、牛羊等,農畜并舉。此外,兼種植其他作物的情形也比比皆是,像湖北省秭歸縣嚴坪茶葉專業合作社在茶園間兼種、大豆等農作物,既調節勞動力,又增加務農效益。

從以上趨勢上看,建設生態茶園勢在必行。生態茶園的建設主要是要控制好、規劃好新茶園開墾,做好老茶園改造。重點是在茶園四周種植防護林,幼齡茶園套種綠肥,梯壁留草、種草及水利設施建設,增加生物多樣性,維持茶園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未來,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的科學種茶也會大為推廣。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種植方針,以農業措施為首選,以生物防治為引導,以高效、低毒、低農藥殘留農藥的合理使用為輔助的綜合防治措施。加強示范推廣粘蟲板、太陽能殺蟲燈等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生態調控、物理誘避、生物防治及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盡量避免在天敵高峰期用藥,減少對茶園中有益天敵的傷害;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冬季用石硫合劑封園等技術。以上都是保障茶葉種植保質保量的好方法。

茶菊套種模式的應用和推廣

“茶+菊”創新種植模式是2011年廣為人知的一個種植模式,此舉首創于湖北省秭歸縣嚴坪茶葉專業合作社,即在對老茶樹通過改造臺刈后,利用茶園大面積空閑地套種了。或者在幼齡茶園間作;成年茶園田邊、田坎、田埂栽植。在不影響茶樹的正常生長條件下,解決了茶園初期無收入效益低的突出矛盾,省去了茶園除草的環節。

“茶+菊”種植模式,在不影響茶葉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兼顧了眼前現實利益,使社員解決了長遠和短期的矛盾,為茶農增收開辟了新門路。其明顯的效益主要有:

經濟效益。該社實施“茶+菊”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茶園空閑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單位面積的效益。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周邊茶農增加收入。該社今年可增收150萬元,周邊的茶農也可增收60萬元。生產的投入較少,經濟效益明顯。

社會效益。該社實施“茶+菊”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勞動力資源,最大限度提高當地農民就業。茶葉和都需要大量手工采摘,但是對勞動強度和技術含量要求不高,男女老少均可。茶葉和在季節上互不矛盾,還可互相補充,調節勞動力,使當地農民打工不出村,掙錢在家門,無需農閑出門,農忙回家。

篇8

(云南農業大學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專業為例,論述了云南農業大學為適應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結合社會需求,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組建優秀教學團隊、優化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實現農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質、自身特點的農學品牌專業,滿足云南省農業產業對高素質農業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 :高等農業院校;模式;創新;品牌專業

中圖分類號:G 64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網絡出版時間:2015.01.0713:06

基金項目: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云南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簡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勝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氣象學與氣候學研究。

*通信作者:陳軍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農業生態學研究。

網絡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是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專業改造、豐富專業內涵提升專業整體水平,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專業獲取國內外持續競爭力和求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云南農業大學作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農業院校,如何適應新形勢下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對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嚴峻的競爭中保持辦學優勢,一直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農學專業是云南農業大學傳統優勢特色專業,設置于1938年,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艱苦創業與努力,農學專業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和科研平臺建設等方面均有較大的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1995年被列為云南農業大學校級重點專業,2001年被列為云南省省級重點專業,2010年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4年被列為云南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加以建設,已經形成完備的本科—碩士—博士(作物遺傳育種)培養體系,為云南省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農業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顯著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專業特色和優勢

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建設的靈魂,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應結合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學校自身的優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突出專業特色和優勢,以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此,云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長期堅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優勢、民族多樣性優勢和毗鄰東南亞諸國的區位優勢,立足邊疆、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在水稻高產、小麥抗旱節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與高產栽培、薯類和甘蔗資源以及藥用植物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應的技術體系及理論,取得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成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著“開學養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農、興九州糧倉”的辦學理念和“德才雙馨、耕讀至誠”優良教風和學風,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教學體系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農學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

云南農業大學農學品牌專業建設依托3個省級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學)、1個博士點(作物遺傳育種)、5個碩士點(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用植物資源)和2個專業學位碩士領域(作物、種業),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不斷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在加強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不斷拓展專業方向,立足云南農業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實際,充分發揮團隊、科研、平臺優勢,利用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省級教學名師、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培養既具有農作物高產栽培、良種培育及農業經營管理、農業綜合技術體系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實驗技能,又能運用現代化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理論知識指導現代農業生產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既可從事農業科學研究、農業技術開發與推廣、農業教育和農業行政管理,又能從事企業經營、市場營銷以及農產品開發的高層次、創新型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適應形勢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云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與其他部分農業院校一樣,普遍存在原有培養目標偏大的問題,希望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全能型農業科技人才,畢業后幾乎能勝任所有與農業生產、農業科研相關的工作、貪大求全,忽視共性與個性的培養;培養方案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針對農學專業存在的上述問題,2010年根據學科和專業發展的需要以及學校教育教學定位,在廣泛聽取用人單位、學生、一線教師對培養方案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校內外有關專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最后完成2010版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農學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強調“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應用型”,不僅僅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準,在注重基礎理論培養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與鍛煉,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0版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三平臺、六模塊”的課程體系及“(2+1)×2+(1+2)×2”的培養模式。“三平臺”即素質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和實踐教學平臺;“六模塊”即公共必修課模塊、公共選修課模塊、學科共同課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課模塊、專業選修課模塊。不斷優化的課程體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2+1)×2+(1+2)×2”的培養模式:即一、二年級的第一、二學期理論教學,第三學期實踐教學;三、四年級的第一學期為理論教學,第二、三學期為實踐教學。其中一年級第三學期為執行公共實踐教學模塊,二年級第三學期為課程實習、專業實踐、社會實踐,三年級第二、三學期為畢業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試驗。四年級第二、三學期為預就業實習、就業見習。實現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形成了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加強了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010版的人才培養方案的特點表現在:一是培養目標轉向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二是加強了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和農學專業課課程設置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實踐教學和選修課學分(專業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累計學分達51個學分,占總學分的28.3%,專業選修課增加3學分,另外新增了12個課外選修學分,并將兩學期制改為三學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養方案更貼近云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的核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的學生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較強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特別是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能適應云南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近三年農學專業不低于90%的就業率也從側面說明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現代農學專業的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著繼續調整和優化的必要。

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是云南省根據農業實際和發展需要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橋頭堡建設的重大任務,對云南探索現代農業新路、補齊農業產業發展短板、增強農業競爭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云南跨越發展意義重大[1]。其實質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優勢獨特,氣候優勢突出,物種優勢明顯,開放優勢巨大等條件,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現代生產經營組織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優勢、有影響、有競爭力的戰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2.3]。為此,云南農業大學為適應云南經濟發展,培養適合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滿足科學技術研究、農業生產管理、農業行政管理、現代農業企業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質、國際化農學專業技術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結合的教育平臺,構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

“2+1+1”的教學模式(見圖1),即學生2年的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1年多元化專業教育模塊(主干核心課程群和延伸課程群),包括農業生物技術課程群、作物學課程群、農業經營管理課程群和農業行政課程群模塊;1年的畢業實習和預就業實習,根據學生未來的就業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實驗、企業實訓、預就業實習分流培養。

“2+1+1”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以下4個特點。

(1)突出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將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優勢資源有效轉化為教學資源,解決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平臺不高、師資隊伍不強的難題。

(2)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一方面,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形成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式的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學生根據擇業目標自主選擇核心課程群和實習、實訓方式,培養農業產業發展的研究型、應用型、管理型等多層次人才。

(3)突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建設以專業課程為核心的課程群,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通過實驗、實訓和實習相結合,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4)突出本、碩、博一體培養模式。加強和充實與學科碩士點發展相適應的課程設置,探索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銜接,逐步實現本、碩連讀或本、碩、博連讀。

三、圍繞品牌專業建設,組建優秀教學團隊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優秀教學團隊,是打造品牌專業的基本保證,是促進品牌專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農學專業教學團隊在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省級(2008年)、國家級(2010年)教學團隊基礎上組建,團隊成員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級實驗師2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具高級職稱的教師有25人,比例達75.8%,22人具有博士學位,占人員總數66.7%,6人具有碩士學位,占人員總數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所占的比例為84.8%。35歲及以下年齡教師有6人,占團隊總人數的18.2%;36~45歲年齡教師有19人,占團隊總人數的57.6%;46歲及以上年齡教師有8人,占團隊總人數的24.2%。教學團隊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二等獎獲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名,農業部產業體系崗位專家1名,云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7名。

圍繞農學品牌專業建設形成了省級教學名師、知名教授為帶頭人,以教授、副教授為主體,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為骨干,多學科相互融合,積極致力于不斷教學改革,教學特色鮮明、學術造詣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熱愛本科教學,學歷、年齡、學緣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能掌握行業科技與生產發展的動態,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資源開發,促進專業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以質量樹品牌,實現專業辦學目標和教學團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品牌專在學校及行業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養,優化人才培養過程

(一)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強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基礎知識和學科前沿知識相結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進生產技術;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推廣“教—學互動模式”教學法,同時引入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文獻查閱、表達等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教學手段上積極推進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和網絡課件的使用;在考試改革上探索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理論性考試與實踐性考試相結合、撰寫課程論文與基本知識考查相結合。

(二)創造優良的實驗教學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和深化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標準,以“云南省作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種質創新及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云南省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體系研發中心”和“云南省優勢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為依托,重點建設基礎實驗教學平臺,為提高動手能力和開展科學訓練奠定基礎,一方面保障實驗室建設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學實驗條件的改善[4],同時輔以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等各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實施,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創新型實驗項目的開出率,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實現全面開放,從而為學生實習、實訓、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搭建良好的教學科研平臺。學生結合教師科研課題,開展科學研究四年不斷線的多元化實踐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艱苦創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產—學—研”的緊密結合,有效地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協作精神及科研綜合素質。

(三)注重實踐基地建設,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農學專業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要經歷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保證每個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經歷,完善和穩定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5]。強化農學、生物技術、食品、農業經濟、行政管理等專業的學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與企業和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建設實踐、實訓基地,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平臺,解決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平臺不高、師資團隊不強的難題。為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3個校外實習基地,至此校外實習基地達到9個,另外還有1個校內實習農場和7個研究所。共建人才培養實踐基地,不僅極大地改善學生實踐教學條件,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師的水平,為農學專業的實習教學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實習教學質量。

(四)開設教授講壇,開闊學生視野

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開拓學生眼界、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對本院專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做準備,同時為學生修讀課外學分創造機會,對學生開設了《教授講壇》。講壇內容主要有:代謝工程、高原甘蔗育種理論與實踐、云南中藥材種植發展與展望、薯類作物與人類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進展、全球雜交水稻研發概況、雙孢蘑菇的研究與栽培、油菜生物技術與育種、巖白菜的研究進展等農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結束語

農學專業一直是云南農業大學的特色專業,在東南亞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云南農業大學在農學品牌專業的建設過程中,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優化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進行了探索[6],開展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品牌專業建設涉及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會廣泛認可的一流品牌專業,實現品牌專業的帶頭、示范作用,還需在教育教學理念先進性、培養方案創新性、科學性及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如何適應新世紀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突出專業特色等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7]。

參考文獻]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路徑問題探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7(6):17.21.

[2]樊興偉,阮樸生.以特色農機推動高原特色農業發展[J].農機科技推廣,2013(1):49, 51.

[3]張艷誠.發展特色農機化助推高原特色農業發展[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7(S1):89.93.

[4]寧海龍,鄒德堂,唐鑫華,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吳元欣,等.湖北省“化學工程與工藝”品牌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5):145.149.

篇9

關鍵詞:創新 職業高中 農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013-01

農學是為了培養具備作物生產、作物病害、作物遺傳育種以及種子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農業及其它相關的部門或單位從事與農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的專業。科教興國是20世紀國家不斷致力建設的偉大事業。對于現今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創新是不竭的生產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帶動發展[2]。曾說過:“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的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上來認識?!比绾谓Y合農學專業的特殊性,對人才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培育,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1 活躍課堂,師生共享

千百年來,古今中外,課堂都是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最基本平臺,沉悶的中國填鴨式教學在學生的思維局限于課本,課本的更新永遠更不上現今信息時代的日新月異。如此,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并不能良好與社會接軌。應試教育反復固化青年一代天馬行空式的活躍思維。這些陳舊的教育方法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職高農學專業學生的教育。課堂上,教學的重點在于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給學生多時間的思考和決斷,對于學生可自主完成的知識,僅發揮老師的啟發作用,多提問,多交流,多思考,多鼓勵,多結合現今的實際發展情況。讓學生在寶貴的課堂學到的不僅僅是固化的知識,還有可能啟迪學生思考未來發展的大計[3]。

2 利用課外,多多交流

信息化的時代,一切的資源和資料都顯得那樣的唾手可得。學生自覺利用好信息這個平臺,如,多在網上查資料、圖書館、微博、雜志等,都能讓學生獲得全國各地的多樣的知識,了解我國農業的具體現狀,信息化的時代,世界的連結更緊密,誰能利用好網絡平臺,誰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取得優先的發展。課堂外,老師多建議學生一些良好的學習網站,教學生們關注民生,多與同學交流。許多的發明和創造都是在交流中得以實現的。

3 課外多實踐,實踐出真知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現,不是表現在他對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上,而是他對所掌握的理論知道的應用能力上。在這里運用也未嘗不可。職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才是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只有將學習到的科學知識轉化為科學技能,才是科技創新的具體體現。沒有實實在在的接觸只憑課本上的單調闡述,未免太過抽象,學生記不牢也不好實際應用,這樣的教學是遠遠達不到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的。學校是教育的集中之地,學習的成功與否在學生學到的東西于社會的使用是否合格。所以,多接觸社會,多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這些措施可以補充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不足,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所以,職高學生應該主動尋求實踐的場所與機會,同時,學校也要相應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開設開發式實驗室、組織學生親自種植作物、與一些社會企業合作打造更多實踐項目讓學生參與研究、創建學生實踐社團、或者組織學生下農田活動等等,在強化學生整體創新意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4 改革考試的形式,學在出新知

考試在中國的教育中無疑使最大的指揮棒,從隋唐的科舉制度到現今的高考,考試一直是衡量人才的標準。但現今的考試也凸顯了它的弊端,更要求學生的死記硬背的能力而不是自主思考創新的能力,學生變成了只是記憶課本的基本工具,而衡量工具的好壞就是工具記憶的準確性。這顯然是不符合現今的創新能力培養需要。讓學生每章節課后寫自己的學習心得,同學之間的交流心得,對于未來的發展動向并結合實際,這樣的考試制度更應該值得提倡。還可以,在考試中多出具有聯系性、需要學生思考和總結的題型,比單考課本更具有實際意義。

5 專才的不懈追求

我們不能僅局限于農學專業課本的基本知識,還要注意其他學科的學習?;畹嚼?,學到老。知識的渴求是無止境的,想知道一件事情的一部分很容易,想知道它的全部往往很困難。實際應用的情況卻是,只要掌握事情的內容越多,對事物越了解,我們才能更好的為之所用。恐懼源于未知,在我們不斷學習和了解過程中,必將能夠看到事物的多重屬性。在學生的研究了解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的引導和推動。我們應鼓勵學生的創新和艱苦研究的精神,在實際的操作中,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研究平臺,對于有重大突破的研究給予物質上及精神上的獎勵。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定的推動力才能讓一個專業得到好的發展和長遠進步。

6 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

對于教育和創新的投入從來都不是一紙空話,關鍵在于資金的投入和落實,同時更希望能夠有大的收益?,F今市場化經濟的時代,教育與企業的緊密結合才是關鍵所在,所有的發明與創造因市場化而獲得最大的利益,與此同時,也服務了人類,為生活所用。怎樣才能出高產、低毒、高效的農作物,怎樣才能讓人民大眾吃的更營養,更放心,如何能夠讓人類擁有健康的體魄,怎樣才能讓作物來源更快捷和方便?這些對技術的高要求和實際的管理都在不斷鞭策我們前進。

綜上所述,創新和農學專業結合的道路任重道遠,而我國人多地少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于背負歷史責任的年輕一代,祖國的富強和范柔需要我們有志青年的不斷努力。還需要我們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斗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期待繼袁隆平后更大的農業發明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 胡建宏,陳玉林,劉小林.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0(19):255-257.

[2] 李愛紅.論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0(1):48-49.

篇10

關鍵詞 細胞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2-0332-01

20世紀80年代以后,我國對高等教育進行了研究,將高校人才培養分為應用型、復合型和技能型[1]。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高校的人才培養越來越側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前,全國本科院校的主體是地方普通院校,數量超過9成[2]。通過高等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概念[3]。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人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也逐漸發展著變化,對應用型人才的認識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應用型人才這一概念在新的世紀中也將不斷補充新的內涵,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將走向企業、走向基層、走向社會工作的第一線。為適應培養21世紀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準確把握新世紀學生素質培養的內涵,逐漸摸索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具體途徑和方法,形成適應順應時代潮流、滿足現實需要、促進國家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細胞工程實驗技術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科學研究前沿和生產實際,隨著生物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需要建立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需求的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通過幾年不斷地深入開展細胞工程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實驗課程體系和技術體系得到完善,教學模式與方法得以更新,取得了明顯成效。

1 加大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結合力度,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將教師的科研內容和科研成果引入到實驗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科研項目并為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提供支持和鼓勵,對學生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室就能夠接觸到科學前沿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逐漸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與能力。學科的相關研究對實驗教學的開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此外,實驗課程也可將方法成熟的科研課題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驗教學中,如實驗項目“火龍果再生體系建立”和“鐵皮石斛途徑建立”等內容,通過與科研緊密結合,跟蹤科研動態,不斷更新完善教學課程的內容,明顯提高了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比例。

2 構建了動態的并具有校企合作優勢的課程體系

除緊密結合科研成果之外,更新課程體系也注重聯系生產實際,將企業需要產業化的植物作為實驗課教學的材料[5]。利用實驗課堂,讓學生參與實驗方案設計、研究過程、結果分析及推廣應用,使課程體系成為一個以細胞工程技術應用為主線的整體化、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通過項目研究與開展,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為企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技術支持。建立了學生與企業聯動的培養機制,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拓寬了大學生就業途徑。

3 構建了“基礎訓練―綜合運用―探索創新”三層次遞進式技術體系

實驗課程安排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先進行基礎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原理。再根據學科的特點,安排綜合性的實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原理和技能的能力,直至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實驗設計并獨立完成某一項創新實驗。通過這種“基礎訓練―綜合運用―探索創新”三層次遞進式技術體系,培養學生的實際造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6]。

4 構建了學―研―產一體化的聯動教學模式

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等院校來說,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是當前課程教學改革中一項重要的內容[7],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在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實驗綜合技能,構建了學―研―產一體化的聯動教學模式。

此外,在教學改革中注重地方農業院?!皯眯汀比瞬排囵B的特點,充分體現本地區和本院校的優勢和特殊性。依托學校悠久的農業科研積累與支撐,圍繞農業領域的生物技術開展研究,如農作物遺傳改良、遺傳育種等技術,將之引入課堂[8],加強專業訓練,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將來主要能從事第一線的技術應用、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即以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他們將成為在生產第一線解決實際問題、開發應用的必需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9-11]。

5 參考文獻

[1] 陳支武,張德容.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67-170.

[2] 付興鋒,張常年,尹天光,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6):148-150.

[3] 錢國英.高等教育轉型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16-17.

[4] 劉清波,黃紅梅,趙燕.農業院校細胞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27-28.

[5] 黃紅梅,劉清波,陳智勇,等.植物細胞工程實驗教學與植物產業化有機結合的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5(12):329.

[6] 尹天光.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7):87-89

[7] 劉迎春,熊志卿.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其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4(10):56-60.

[8] 劉清波,張學文,陳智勇.農業院校生物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11(11):48-50.

[9] 劉清波,黃紅梅,陳智勇,等.植物組織培養實驗課程取材途徑[J].實驗室科學,2013,16(1):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