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25 09:52: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備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設備管理

篇1

關鍵詞: 技術管理;油;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T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2)1120002-02

0 引言

設備的管理在現實管理工作中體現為油使用過程的管理,其中包含機油、液壓油、液力傳動油、齒輪油以及脂使用的管理。它是設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使用油,可以充分地保護機械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減少設備的油材料消耗,降低設備的排放污染。油的管理包含著很高程度的科學內容和技術含量。

根據調查和了解,一些主要設備管理單位的設備油管理力量薄弱,基層單位相關技術力量嚴重不足,使得設備管理越來越不規范。很多設備管理單位因為不按照各種設備的具體要求來使用適合的機油和液壓油等各種油,造成了一些發動機抱瓦和傳動部件早期磨損及液壓系統癱瘓等較嚴重的設備事故,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為了消除和減少這些損失,我認為我們首先要在各設備管理層給管理以足夠的重視,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把管理工作真正運行起來。具體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機構

從基層設備管理單位至各公司,集團公司乃至油田公司,應設立完善的管理網絡機構和管理流程。油的管理機構,應存在于設備管理體系中。各設備管理層應設有具備專業知識的專人負責油的管理。基層管理單位應建立和完善油站。油的選定使用等具體管理方案應逐級上報經審定后施行,并由上級對下級進行監督及檢查。使管理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

2 規范油的內部供應

2.1 油的選定、分類

基層管理單位按照不同的設備各個部位所要求的油料品質等級和黏度等級,根據油料供應市場情況,選定一種從性能到經濟方面適合使用并且貨源穩定的油品,選定兩種可替代使用的油品。上報上一級管理部門審定備案,并以制度給予保證。

2.2 油的采購

油的采購部門必須了解各種設備的各個部位對油性能的基本要求,了解油供應市場的現狀。油的品牌及廠商選定應當以油品的質量性能為基準,而不能以價格為基準。各集團下屬的處級單位應集中計劃采購,采購應以專業部門提供的計劃和要求為依據。沒有極特殊情況,一般不啟用替代油品。采購的油由油站統一儲存發放。以便于監控和管理。

2.3 信息反饋

建立信息反饋制度,由基層管理單位和油站對油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等情況反饋給油品采購部門和上級管理部門。以此作為油采購供應工作監督管理調整的依據。

3 強化油使用過程管理的各環節工作

3.1 油的性能監測

對油品質量實時檢測和監控,是設備管理和管理的必要措施和手段。也是預防設備事故發生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目前,由于油供應市場并不是很規范,假冒偽劣油品充斥油供應市場,所以油在購進和使用過程中的監測必不可少。油的測定應在使用前及使用50小時,100小時和250小時換油周期進行,油在使用過程中各種性能指標的變化,對我們油的管理及采取相應措施尤其具有重要意義。不同油品性能指標的對比,對我們在油使用中選優汰劣也具有指導作用。每個油站應配備具有基本性能指標測試功能的化驗室。油田公司原來的一些設備管理機構的設置是有其合理性的。

3.2 油的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主要是指設備在施工現場和施工過程中油的使用、更換和抽樣檢測等一些細節工作。

目前,由于設備分散在不同的施工地點,甚至有很多設備遠在其他省分施工,這樣就給設備的現場管理帶來很多困難。當地采購的油的質量難以保證,并且無法監控。而且在很多偏僻的施工地點,難以購買到質量好的特別是專用油。所以外出施工的設備應盡量攜帶足量的油,無論在那里施工,都要保證使用原有的品牌和保證其在監測范圍之內。

由于施工現場環境條件的不同,油的更換和檢測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污染的問題。一方面是風沙泥水等臟物對加注的油料的污染,另一方面是我們以前經常忽略的廢油撒漏丟棄對環境的污染。這兩者都是必須要采取措施避免的。封閉式換油系統的采用是必要的。前幾年油田公司相關部門曾努力推廣使用的換油抽油設備已經很少有單位使用,應該重新考慮強制推行使用。這樣才是符合設備管理的需要,符合QHSE管理的需要,符合文明施工生產的需要。隨著社會文明和科技的進步,我們不能執著于簡單和原始。

換油周期控制,油料添加更換,抽樣檢測,完善相關記錄等是現場管理的具體工作內容。

換油周期的控制,是以設備運轉計時器(或運轉記錄)和各種設備所要求的換油周期為依據,各種油一般換油時間應在要求周期前后的1/10。如換油周期規定為250小時,則換油可在225-275小時內完成。

脂不存在換油周期,但須根據工礦條件和保養要求進行及時加注。

油的添加和更換,應由基層管理組織派專人使用專用機具,依照實際情況和換油周期對每臺設備實施油料添加和更換。并同時做好登記。

對正常使用的設備進行定期抽樣檢查和對存在懷疑的設備及時取樣化驗,對檢測化驗數據存檔以備查閱分析。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報。

完整準確詳細的原始記錄是監測分析和管理設備管理油使用的基礎工作。記錄包括使用油品種類牌號數量換油周期檢測數據等詳盡的基礎數據。

3.3 油的定量管理

由于不規范的經濟市場的影響,油也和燃料油一樣存在流失和不正常消耗現象。所以,油(包括液壓油和液力傳動油)的定量管理做不好,也會造成設備保養換油不到位和油料流失的經濟損失。油的定量主要依據各車型不同部位的標定容量,換油周期及正常消耗量來確定。一般四沖程發動機在一個換油期內消耗量大約為其容量的15%-25%,二沖程的發動機換油周期短而機油消耗量更大一些,其具體范圍應視發動機運轉時間和性能而定。其他傳動部位的油及液壓油除按周其更換外,應給其容量的3%左右的定額來作為處理滲漏和維修時的損耗。當然,以上提到的損耗要根據設備的新舊程度和使用狀況進行具體調整。

4 關于油(管理)的幾個新的技術問題

4.1 關于設備生產廠家的專用油的問題

目前,有很多廠家推出本廠設備的專用油。使用專用油對于油技術方面的管理當然可以省心,但是其價格偏高,供應渠道單一,亦給我們的使用和管理帶來一些不便。其實絕大多數專用油的產生不外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廠家為缺少油相關技術和知識的用戶提供的方便。二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以“專用”作為高價的基礎。我們大可不必迷信專用油。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油技術和知識,就能很容易在相應的品牌中找到經濟方便而又能達到技術要求的油品。

4.2 關于單級黏度和復式黏度油的選用問題

現在復式黏度的油已經越來越多了,很多人以其黏度范圍寬,價格高而認為復式黏度油就絕對地比單級黏度的油品質好,可以使用到任何設備上,這是一個誤區。復式黏度油有很大的優點,其黏度范圍寬、適用范圍廣、低溫起動性能好。它用在設備自身溫度和環境溫度變化都較大的情況下,特別能顯示其性能的優異,比如在冬季。但是由于其添加劑分子的抗剪切性能較差,它不適合于在重負荷,工礦條件惡劣的設備上使用。或者在使用中要縮短換油周期。所以在冬季不運轉或重負荷的設備上,盡量使用單級黏度的油。

4.3 關于設備換油周期的問題

多數工程機械設備的換油周期大致相同。一般四沖程柴油機機油為250小時,二沖程柴油機換油周期為150小時;機械傳動部位油為1000小時;液壓油為2000小時(特種設備除外,如液壓錘等。)這些數值是經過長期實驗和經驗積累分析得出的,其中包含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因素,而且安全性系數的考慮是很充分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換油周期超過規定一些時間并不一定會見到設備的過度磨損,但我們沒必要拿設備的安全去冒險,還是按規定去做為好。近幾年來,有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的產品在使用說明中延長了液壓油甚至發動機機油的換油周期。如日本助友挖掘機和小松的挖掘機的液壓系統換油周期延長到5000小時,其設備在實際使用中也未見出現什么問題。換油周期的延長主要是以油品性能的穩定作為前提的。

4.4 油使用技術的發展趨勢

4.4.1 黏度降低的趨勢

隨著發動機和傳動部件制造技術的提高,油的品質等級和質量也要求隨之提高。從原來的CC、CD級到現在的已普遍使用的CG、CH級。同時,為了減小阻力提高機械效率,也為了更精密配合、間隙更小的部位能得到充分的,油的黏度也在逐漸降低。油的優劣對于設備的影響也就更加突出。這些也對我們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4.4.2 換油周期延長的趨勢

隨著機械制造精度的提高,油品質穩定性的提高,以及過濾系統的改造,各種油的更換周期也出現了延長的趨勢。

4.4.3 油的通用性逐漸提高

不論是機油齒輪油液力傳動油液壓油,他們都應具有幾種基本相同的特性以使其在各自的系統中發揮基本相同的作用: 、冷卻、清潔、防腐、傳遞動力。只不過是因為用到不同的系統和部位,我們就對其某一方面的性能有一個突出的希望和要求,但是其他幾方面的性能也并不容忽視,而且也是越高越好。那么隨著油的品質等級越做越高,其各方面的性能也逐漸提高到使其能應用到各不同系統而均能達到要求。現在,小松等個別廠家已經推行全車使用統一油品,隨著技術的發展,今后將會有更多的廠家在全車使用一種油料。

5 結論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今后的油使用和管理工作中,我們會不斷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油管理工作在設備管理工作中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希望我們相關的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能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建立健全管理機構,規范內部供應渠道,強化現場管理,關注技術發展,我們的管理乃至設備管理就會有良好的發展。

篇2

關鍵詞:油庫設備管理;特點;問題;目標

油庫的設備是油庫正常生產的基礎,也是影響油庫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一般占油庫總投資的80%左右。近年來,許多油庫已經在設備的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 油庫設備管理的特點

油庫的設備管理是由油庫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對設備進行全過程、全天候、超前的專業管理,它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在人員上要全員管理、在過程上要全過程管理。

1.1 時間上,全天候管理

設備管理是一項季節性很強的工作,在不同的季節,其工作側重點有所不同。一般說來,在雷雨季節到來之前,要認真檢測各儲、輸油設施的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避免雷擊、靜電引發事故;在梅雨季節,要做好防洪、減災工作,保證各設施正常運轉;在夏季,要做好油罐降溫、管線膨脹泄壓等工作,尤其要注意預防突發狂風暴雨所引起的癟罐事故;在冬季,特別是雨雪冰凍時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加強儲、輸油設施的日常維保,防止發生油罐癟罐、閥門凍裂等設備事故。另外要注意預防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引發的事故。

1.2 設備年限上,超前管理

根據設備使用年限、檢修周期以及設備自身的技術狀況、使用性能,按照《石油庫設備檢修規程》,制定出設備年、季度大中修及更新改造計劃,有步驟地更新改造油庫工藝設備,保證在用設備始終能正常工作,適應油庫現代化生產的要求。

1.3 技術上,專業性管理

設備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要求管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使用人員對所用設備“四懂、三會”,使用人員能及時反饋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種信息,設備管理人員根據所收集的信息、資料及時整理、綜合分析,做出科學的判斷,作為油庫制定設備檢修計劃、更新改造計劃和近、中、長期總體發展規劃的依據。

2 油庫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措施的真正落實

近十年來,總公司及各省、市公司都分別制定了不少油庫設備管理、操作方面的制度、規范、標準、職責,統一了設備臺賬、報表,但是許多制度出現重復設置,報表交叉重疊,不易操作,職工在實際工作中,究竟應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并不十分清楚,也就是說:職工勞動分工不清、職責不明,所定制度、措施未能一步到位。

2.2 過度強調項目投資,缺乏對技術的重視

有些企業領導沿襲傳統的經驗管理方法,主觀臆斷,不聯系實際,不問生產是否適用,不論投資能否產生效益,不管設施是否配套,不進行項目的技術可行性論證研究,一味盲目追求大、高、尖、新項目,結果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浪費。

2.3 重視重點項目,輕視常用設備的更新換代

石油市場發展迅速,許多油庫不斷擴大庫容,改造儲、輸油工藝,提高了生產設施的現代化程度,但對那些超期服役、暫時尚能運行、但經常損壞的常用設施卻視而不見,不少油庫存在“小馬拉大車,老牛拖破車”的現象,忽視小改小革的作用,不注意修舊利廢,挖掘現有設備的潛能,最終是既花了資金,又影響了生產。

3 油庫設備管理的目標

3.1 設備管理標準化

3.1.1 前提:稱職的管理人員 油庫要有健全的設備管理組織,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地將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責任心強的同志充實、調整到設備管理工作崗位,結合重點,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油庫設備管理專題活動,解決實際問題,進行計劃檢修。

3.1.2 基礎:完善的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實施設備管理活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當然,所定制度必須要聯系實際、可以操作、能夠遵守、精簡易行。

3.1.3 必要條件:定時檢查 根據“誰使用,誰維保”的管理原則,一方面要針對人員變動及時調整設備例保責任人,對其所用設備實行“定人員、定設備、定責任、定目標”的“四定”管理。

3.1.4 建立健全油庫設備檔案資料室 ①油庫應按檔案管理的要求,建立設備管理檔案,逐年收集、整理、裝訂各種設備技術資料;②建立油庫主要設備管理臺賬,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各主要設施的性能參數和技術狀況;③按有關規程和總體規劃編制好油庫主要設備大、中修及更新計劃、清罐計劃、改擴建計劃、備品備件計劃、設備管理工作任務等,實行計劃檢修,并要做好改造工程竣工、大型設備大、中修后的檢查、試運轉及驗收工作,保證油庫主要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

3.2 設備管理科學化

提高全員素質,各企業要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專業知識等,從而不斷增強全體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逐步在油庫培養建立起一支能設計安裝、會操作使用、懂檢查維修、責任心強的設備管理隊伍,為油庫設備進行科學化管理,實現全員生產維修奠定基礎。

4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石油市場的開放,加強油庫的設備管理工作日顯重要。了解油庫的特點,及時發現設備管理的問題將使油庫設備管理在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上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地勘單位:設備管理;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Ul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5-0040-02

《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出臺以及伴隨著國內外對于資源的強勁需求,地質工作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地質市場領域對外全面開放,國家鼓勵國內外各類資本進人地質市場,隨著地質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地勘單位對設備重要性的認識越來越強烈,“設備是經濟效益的基礎和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這一觀點正成為各單位的共識。設備使用單位紛紛圍繞著如何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進一步挖掘設備在經營活動中的潛力,提高設備管理的有效性,使設備管理效益最大化等問題開展研究。

一、地勘設備管理現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地質工作任務少,國家對地勘單位設備投入減少,一些地勘單位連養活職工都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勘單位走向市場。以寧夏伊斯蘭地質工程公司為例,其前身為寧夏地礦局探礦隊和第二水文隊,在地質鉆探任務較少的情況下,走向市場,目前已成為寧夏自治區唯一一家具有一級專業承包地基處理的隊伍。所以,地勘單位既存在地勘專業設備,也存在建筑類通用樁基、工程勘察等設備。伴隨著地勘單位走向市場,經濟效益成為單位追逐的第一目標,傳統的地勘設備管理模式及優點沒有被傳承下來,由于多種原因。地勘單位的設備管理工作出現了滑坡,主要表現在管理機構不健全,設備管理人員缺乏,設備操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拼設備現象嚴重,因此,加強當前地勘設備管理,使設備效益最大化成為地勘單位的當務之急。

二、地勘單位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設備購置的盲目性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地勘單位快速發展的需求下,購置一些生產效率高、技術含量高的大型設備成為地勘單位的首選。寧夏伊斯蘭地質工程公司為地基專業施工隊伍,在全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之際,公司的業務也得到了迅速增長,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公司在2006年購囂了一臺旋挖鉆機。鉆機到場后。由于不適應武漢地區的地層,致使旋挖鉆機常年在全國各地施工。再加上在選擇旋挖鉆機的生產廠家時,沒有做好市場的調研。在設備選型時,只追求功率大、效率高的因素,卻沒有結合具體的施工任務特點。結果造成了一臺旋挖鉆機在形不成規模效益的同時。頻繁出現了設備搬遷成本大、故障多、虧損嚴重等問題。

2.設備維護管理存在的缺陷

由于地勘單位使用的設備一般使用環境差,且多是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設備,地質工作人員常年在野外工作,形成粗放的工作特點,在進入市場經濟后表現的淋漓盡致,在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地勘單位重使用、輕維護的設備管理模式大行其道,設備只要能夠運轉,就一直滿負荷運轉,根本沒有得到休生養息的機會,有的工作任務甚至超出了設備使用范圍,致使設備及早進人了報廢期,我公司在1996年時,購置了兩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利勃海爾挖槽機,由于維護不到位,使用不合理,造成2000多萬的設備在使用的10年間沒有創造出與其對應的價值,便處于報廢狀態,給國家和單位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3.設當管理人員缺乏,機構不健全

地勘單位在融入市場經濟大潮后。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后。在計劃經濟時代設置的設備管理機構被視為冗余機構,被撤的撤,被并的并,保留下來的寥寥無幾。再加上近年來地勘單位在人才梯隊的建設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專業的設備維修保養人員數量幾乎沒有。我公司在1996年以前,招收了一批地質技校的技術工人,這批技術工人在以后的幾年里,起到了支撐公司發展,維護地勘裝備良好的支柱性作用,但在此之后,由于各種原因,沒有招收類似的技術工人,在原來的技術工人逐步走上管理崗位后,后來上崗的設備操作維護人員便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既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水平。設備的操作維護更是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地勘單位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地勘單位設備管理工作對于快速發展的生產形勢已難以適應,為了更好的發揮地勘設備的作用,需要對目前的設備管理加強,

三、設備管理的途徑

1.加強疏導,合理配置地勘設備

地勘單位在購置地勘設備時,要有計劃地購置,尤其是購置一些大型的高、精、尖的關鍵設備,一定要進行周密論證,要反復比選,對同一類型的設備,應從生產廠家規模、產品市場占有率、售后服務質量等多方面進行考證,保證設備在購回后,有長期的用武之地,促進設備的資金回籠和產生經濟效益。對于一些輕型設備及易損設備,引導職工合理運用資金,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這些設備,在遵守市場規則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單位的項目施工中,這樣。既能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叉能通過職工購置一些設備,完善單位裝備層次,提高地勘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

2.基于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轉變設備管理觀念

一是在設備管理觀念上由重技術性向重經濟技術性轉變。要提高單位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不僅要關心設備的投入,更要重視設備的使用效益和回報,以效益指導生產;二是在設備配置上由保障型向需求型轉變,以滿足需要為前提,最大限度發揮設備效益,保證正常生產;三是在運作機制上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細效益型轉變。狠抓設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設備管理信息網絡,嚴格執行設備管理工作的各項考核制度:四是在設備使用上由急功近利型向長效回報型轉變。對設備進行終身管理,處理維修與使用關系、投人與產出關系,實現設備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五是在設備管理上由滯后型向超前型轉變。堅持和完善設備崗位責任制、日常維護保養制和巡回檢查制等,對設備定期進行預防檢查,存在問題做到超前整改,防患于未然。

3.建立健全設備管理機構,加大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地勘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設備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在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前提下,讓一些單位配備專職的設備管理機構和人員確實有些為難,但我們在設置機構及管理人員時,與其產生的經濟效益掛鉤,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一方面加強了設備維護保養力度。另外,在各單位招聘人員政策上,積極招聘一些具有設備相關方面知識結構的人才。對一些在職的設備管理及操作人員,應加大相應的培訓力度,因為隨著高技術含量設備的數量的增加,需要一些高素質的操作者和管理者,所以培訓一批高素質的設備管理人員迫在眉睫。

4.加強生產現場的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地勘單位生產現場具有流動性大,設備生產現場環境惡劣,尤其要注重設備現場維護保養,才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這就要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加強對設備

的維護保養,努力提高操作者的素質。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就是要求設備周圍的環境整齊、整潔,并根據設備本身特點。安裝防腐、防震、防塵、防潮等設施。對于新購設備。要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向廠家咨詢,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對于一些重大的設備,應經過廠家培訓,取得廠家的操作證后,上機操作,操作者一定要做到“三好四會”“四項要求”“五項紀律”。“三好四會”就是管好、用好、修好、會使用、會維護、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四項要求”就是整齊、清潔、、安全,“五項紀律”就是憑操作證操作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保持設備整潔,按要求;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發現異常立即報告有關人員檢查處理。

要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設備維護保養分為日常保養與定期保養,兩者要有機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對于一些高、精、尖的大型重要設備,要做到“四定”,定使用人員,要選擇責任人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操作;定檢修人員,要選擇專門的檢修人員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定操作規程,對每臺設備要制定操作規程,操作人員要熟知于心。并嚴格執行;定維修方式和維修備件,優先安排預防維修計劃,保證維修配件及時供應到位。

5.探討設備管理新模式、提高利用率

針對地勘單位的設備既有專用性,又有通用性的特點,為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挖掘設備管理的潛力,應該積極探討設備管理的新模式。如在使用過程中采用租賃制的方式,由使用單位向設備管理單位租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對設備進行調劑,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便于設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利用率。同時,由于把設備使用費用與經營效益掛鉤。可以加強設備現場管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和運行狀況,進而有效地降低設備維修成本。由于實行了租賃制,設備管理單位將會嚴格執行設備回場檢查制度。對各種設備在回場時,由專職人員對其性能、基本資料、技術檔案、工具及備件進行驗收,發現問題由操作者負責整改,否則將承擔相應責任。這樣將會便于掌握設備的性能狀態,進行動態管理。使設備的保養、維護工作有效地得到落實,降低設備故障率。

篇4

關鍵詞:機械設備 管理

機械設備作為施工企業重要的一環,它管理的好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項目部)的經濟效益,這在實踐中被事實所證明的道理。

一、強化機械設備管理機構,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

一個企業(項目部)要發展、要壯大,必須要有先進設備,還要有一批能駕馭這些設備的人和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因此必須加強機械設備管理機構勢在必行。有的項目部,由于對市場經濟認識不明確,受自由化傾向影響,許多機構名存實亡,甚至有的領導對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不聞不問,以為這項工作可有可無。這樣,機構的管理職能也就消弱了,對不利于企業(項目部)的行為限制、約束、處罰的力度就下降了;同時宣傳、表彰、獎勵的工作基本上也只是走形式,起不到真正的管家理財作用,慢慢地人的責任感也就減弱了,得過且過。現場使用的設備無人看管、設備損壞無人維修,丟失的現象無人清理,導致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縮短,使用效率大大降低,長時期的泛濫,給企業(項目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二、加大專業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素質

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而我們的技術人員也應該不斷學習和提高。企業要創造效益,就必須重視對人的培養,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和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家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突飛猛進,技術干部知識的更新遠遠跟不上機械技術的進步。目前,裝備的機械設備基本上都是機、電、液綜合運用的產物。很多人對電腦控制、對液壓元件及工作情況只是一知半解,現場諸多問題不能發現、不能解決,這直接影響了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和效益的發揮。所以,要管理好機械設備,技術人員除了不斷“自我充電”外,企業(項目部)應該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學習新技術、了解新問題、掌握知識,根據需要還可委外派出學習,使技術人員個個既能文也能武,培養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在加強技術干部再培訓的同時,不能忽視了一線工人的技能培養,一線工人工作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項目部經濟效益。前不久,本人在工地發現一臺挖機出現故障,有一名司機整整半天都沒修好,嚴重影響了施工生產。一位隊長非常著急地對司機說到:“你馬上聯系地方修理廠,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盡快修好,過一會上級領導來工地發現這種窩囊的事肯定要大發雷霆”。這時,有一位經常愛好模機器的工人得知后主動前往幫助司機一看二聽三模,很快就修好了。

時下,有的項目部經理心中的“財”,僅僅看的是錢、物、收財、用財、理財,卻勿視了觀察一線工人、了解一線工人的特長和專長。即是用一線工人,亦常錯位或讓“張飛充當劉備”。這種淡化一線工人,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生產效益。其實,在項目部工地確實有許多相得益章的一線工人被遺忘角落。作為項目部經理勢必要在思想上、觀念上加以更新,做到心中有“一線工人人才柜”,手中有“一線工人人才簿”。只有善用一線工人,方能稱職勝位。如果只見財,不見才,那么,項目生產效益不可能很好。所以,要經常開展有益的技術趕幫超活動,經常組織工人研究本職工作的技巧,提高他們的熟練程度,而且機械設備管理部門要定期進行形式多樣的考核,有計劃的選拔部分優秀的技術工人進校進行相關的技術理論培訓,督促、激勵他們不斷學習,優勝劣汰,將工人造就成各自崗位上的能手,成為企業真正的主人,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生產力水平。

三、分清購置權限,完善審批手續

過去一個時期,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調動基層工作的積極性,多創效益,權利下放,項目部有錢自己購買機械設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人們施工生產積極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又出現了因為采購經驗不足、考察不細及盲目購置造成機械設備趴窩的、閑置的、重復購置的、以及缺口等現象。這種各自為政、沒有大局觀念的做法,既給企業(項目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又嚴重影響了企業施工生產和承攬任務。

為了防止和杜絕這些現象再發生,只有加強機械設備,制訂購置制度、監督制度和落實制度,明確企業、項目部、作業層的購置權限,防止在采購過程中的“跑、冒、漏”或者“吃回扣費”,工程確實需要新購設備時,按規定從合格的供應方中選購,按規定不屬于自己購置范圍的,必須要提出書面申請,逐級上報到有購置審批權限的部門進行審批,在上級審批部門批準的廠家及規定的價格范圍內進行選購,對于特、大型機械設備應規定由企業設備管理部實行“太陽光招投標”采購,嚴把質量關。

四、開展經租工作,用活機械設備

為了充分發揮進口、大型、專項設備的作用,同時用活閑置設備,提高企業機械設備利用率,減輕企業(項目部)的經濟壓力,積極開展設備租賃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工作。

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分級開展經租業務。這些年,我們企業在承攬安徽、云南轄區公路瀝青路面、遼寧興城飛機場、哈濱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經驗是:對施工急需要的機械設備,短時期資金不足而無法購買時,項目部實施嚴格考查,仔細篩選,以少花錢、辦好事的原則開展租進設備渠道。工程完工后,對于閑置設備積極拓展與外界聯系,盡快出租,提高機械利用率,增強資金積累,對減輕企業(項目部)負擔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十二五”國家水利水電、城市、環保建設方興未艾。全社會都在積極推行設備經租工作。我們作為密集型的施工企業,(項目部)除了加強內部租賃工作外,還應積極與外界同行保持密切聯系,互通有無,以有補缺。

五、分級管理,逐級分工

一個人無論什么活都干,勢必有干不好的缺陷。機械設備管理部門無論什么機具都管,必然也有不足之處。要使工作管的有條不紊,就必須明確各級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細化管理部門的內部分工,要求做的一定得做好,不要求做的不要去參與。這是提高管理工作質量的一個有效方法。

對于企業設備部就得抓特、大型機械設備的購置和管理,企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或修改全企業設備管理條例;企業設備管理部門就得將重點放到落實管理條例上,當好企業主管領導的參謀,按照企業機械設備管理條例的規定管理所轄的設備,及時將施工一線的新情況、新要求反饋給企業主管領導,使管理工作始終緊密圍繞現場施工,不能超出現實也不能制約工程施工,而是盡量做到恰如其份的指導實際生產作,提高工作質量;而項目部、專業隊、架子隊主要是嚴格按照機械設備管理條例做好標識、使用、維護、檢驗等日常性工作。

各級設備管理部門應該管好份內的事,部門內部分工應落實到人,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很快分清責任,便于處理,防止分工不清問題、互相推諉現象繼續發生或者再次發生,損害企業,降低項目部經濟效益。

六、有章可循,獎懲嚴明

只制訂政策,不落實政策就等于沒有執行力;只制訂設備管理規定,而不按照規定去做也等于“紙上談兵”。為了保證各種管理規定、辦法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兌現,建立一套相應的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高鐵時期,一年一度的機械大檢查,對現場設備管理的好與否進行嚴格的檢查評審,扶持獎勵先進、優秀設備管理單位,積極向外推廣他們成功經驗,曾形成過一陣學、趕、超先進的好風氣,使機械設備無論是管理上,還是使用上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近期來,由于國家對部分基本建設進行了調整和壓縮整,有的機械事故也被各種原因所掩蓋,該罰的不罰,該獎的不獎,造成了人們的思想麻木,使應有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呢受到限制?

當然,獎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這一手段促進機械設備的管理和使用確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據規章制度處理事情對事不對人,只要符合獎勵條件者,困難再大也要兌現;違反規定要求處罰的人和事,難度再大也必須執行,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獎懲嚴明,維護企業(項目部)的尊嚴,培養嚴格照章辦事的習慣。只有這樣,企業(項目部)管理工作才能順利的、有效的開展,否則將很難保證生產效益,問題就會“積勞成疾”。

七、建立機械設備評估制度,保證上場設備技術狀況良好

以往在工程竣工后,不管機械設備狀況好壞,要么撤回單位,要么原地待命,要么封存。在工程沒有中標上場前,基本上是不會再檢修了,因為這需要人力和物力,可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凈收入。人們的精力隨著工程的告捷而轉向算賬、總結、表彰上,至于機械設備隨工程完畢幾乎沒人管、徹底休息了。下期工程誰用誰修,根本無法保證新上工程順利開工。為了確保機械設備發揮效益,不拖整個工程施工的后腿,實行下場設備和上場設備的技術狀況評估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結束時,項目經理部向設備管理部門匯報機械技術狀況,提請對設備進行評估為機械退場做準備。經評估后可以退場的就組織退場;技術狀況不好的必須就地修理或送到修理廠,修理費用由剛完成的工程費中支付,為下一期工程的順利使用打好基礎。設備退場時必須持有評估部門的批準手續方可退場。

同時,上場設備也必須做出技術評估,對沒有評估部門出具的設備不得上場,避免新上工程剛一開工,機械設備種類不少、數量很多,一旦干活就成為“攔路虎”的現象,影響整個工程建設。對技術狀況達不到要求的設備一律不得上場。

只有下場、上場設備評估工作同時進行,并且剛開始就嚴格執行,才能堵住漏洞,走上正軌,逐步扭轉用時才修和誰用誰修,阻礙施工的現象。

篇5

關鍵詞:設備 管理 探討

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是決定企業生產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要完成生產計劃,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就必須重視和強化設備管理,以設備管理的現代化,求得生產上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一、建章立制,強化設備“三項基礎工作”

1.領導重視,把“設備管理”放在企業管理的首要位置

領導重視,把設備管理作為企業的重心,列入企業發展規劃。把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指標(一般設備完好率在95%以上,主要設備完好率在98%以上,靜密封點泄漏率小于0.5‰)納入經濟考核責任制,與經濟效益掛鉤,層層分解,逐級落實。不斷提升設備管理的地位,增強全員設備管理的意識,保證設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2.健全組織,把“網絡建設”作為設備管理的立足點

實行公司、生產廠、車間三級管理模式,形成以車間的設備管理為基礎,輔助單位的設備管理為依托,設備管理部門為核心,生產、安全、供銷等部門密切配合的管理體系。由于組織健全、人員到位、職責明確,使設備管理工作層層抓管、組織有序、力量充實,形成了完整的組織管理網絡,為設備管理提供了組織保證。

3.夯實基礎,把“制度資料”作為設備管理的根本依據

根據企業生產設備管理的特點和安全生產的要求,制定《機動工作管理制度》,統一制定下發各類管理臺帳(包括設備、特種設備、密封點、閑置設備、事故、連鎖等)、設備技術檔案、設備技術狀況報表、各種作業票等,每年對設備臺帳和技術檔案進行更新,使設備管理人員掌握設備的第一手信息,為做好設備管理和檢修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二、嚴格管理,抓好設備的“三個重要環節”

1、加強設備前期管理。

設備前期管理包括選型、購置、安裝、驗收與移交等主要環節。定購設備前,進行充分的調研,組織廠家進行技術交流和論證。設備購置實行公開招標,擇優錄用。嚴格控制所選型設備的技術參數,保證所選設備充分滿足工藝要求和質量要求。新購設備到貨后,組織有關單位開箱復驗,對設備質量,運輸情況,隨機附件,備件,隨機工具,說明書及圖紙技術資料等進行鑒定、清點、登記與驗收。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專業隊伍安裝調試,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后,會同監理、生產單位、設備管理部門予以驗收,驗收合格組織有關單位辦理移交手續,交付使用單位。

2、加強設備使用過程管理

(1)設備操作工人必須通過上崗培訓,熟悉自己所使用設備的結構和性能,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2)設備使用單位要制定機動設備使用責任制,對每臺設備實行掛牌管理,每臺設備都有專人負責。

(3)嚴格執行巡檢制度,定時巡檢,并做好巡檢記錄。

(4)嚴格控制設備技術參數,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5)操作人員對設備執行“清潔、、調整、緊固、防腐”十字作業法,并做到“四懂三會“,“四懂”就是懂設備結構、懂設備原理、懂設備用途、懂設備性能;“三會”就是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

3、加強設備維修管理

(1)成立包修保運專業隊伍,由機、電、儀專業技術人員所組成,專門負責設備維檢修。

(2)包修保運單位和人員實行區域負責制,堅持巡檢制度,做好巡檢記錄,以減少重復故障。進行經常性抽檢和設備大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以提高設備的維護保養質量,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3)用先進的儀器和科學的方法對設備進行監測和診斷,應用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狀態維修。比如:利用超聲波測厚儀對鍋爐、壓力容器測量材料厚度;利用超聲波測振儀對壓縮機、電機振動部位進行測振;利用無損探傷對特種設備重要部件和材料進行疲勞與損傷程度檢查等等。通過狀態監測和診斷技術的應用,可以及早發現特種設備技術參數的變化,準確判斷故障發生的范圍和時限,適時安排維檢修,防止故障及事故的發生。

(4)積極推行現代有效的維修手段,把小修、中修、大修,預防維修、預知維修、主動維修等各種維檢修方式和方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形成可靠的、科學的維檢修體系。

(5)在檢修中實行掛牌檢修制度,在完成檢修項目的同時,掛上檢修牌,注明檢修單位、檢修負責人及檢修完成時間,增強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保證檢修質量。

三、嚴格要求,建設“三零工程”

1、推行設備的“零故障”管理

通過培訓和技術比武等手段提高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的技能,實行標準化操作的認證考試,推行崗位人員的標準化操作。制定符合實際的定修模式,變事后維修為主動維修。采用備件質量驗收卡和檢修質量跟蹤卡的形式,狠抓備件質量和檢修質量。選定攻關課題,對易發生故障設備進行攻關改造。確定目標,落實責任,獎優罰劣,嚴格經濟責任制考核制度。

2、積極實施“無(零)泄漏”工程

制定《無泄漏管理辦法》、《無泄漏驗收標準》、《無泄漏考核細則》,把動、靜密封點落實到人。班組、車間開展經常性的查漏、堵漏、制漏活動,并以此作為考核個人、班組、車間工作質量的主要依據。把無泄漏作為設備考核的重點,使“跑、冒、滴、漏”達到零。

3、嚴格實施“零庫存”工程

①嚴把采購驗收關

備件采購實行公開招標和定點相結合,在驗收上,堅持供貨單位、采購單位、使用單位、設備部門會簽制度,不單純以價格杠桿作為評定備件質量的依據,堅持以質論價;在入庫上,堅持計劃、要求、驗收結果相統一,杜絕三無產品入庫和無計劃采購,堅持誰經手誰負責的原則,實行責任追究制,把采購合格率作為考核指標,與獎金掛鉤,做到庫存備件零退貨。

②嚴把儲備定額關

結合生產使用耗損規律、采購特點、供貨的及時性、資金占用等情況,制定采購計劃,庫存周期不超過15天,在確保設備維修不受影響的同時,積極與供貨及維修單位協商。最大限度壓縮庫存資金,減少庫存成本。做到庫存備件零積壓。

③嚴把備件保養關

嚴格執行庫存備件保養制度,確保備件不丟失、不損壞、不變形、不銹蝕、不老化,并定期盤點,造成備件報廢的按備件入庫價給予賠償,全年未造成責任損失的給予獎勵,做到庫存備件零報廢。

四、開展全員設備管理活動,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1、樹立全員設備管理的觀念,完善全員設備管理網絡。

80年代初,寶鋼在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的設備管理制度,即全員維修管理制度(簡稱TPM)。經過近20年的實踐應用,證明這套管理體制是適合現代設備維修管理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現代設備維修管理方式。要樹立全員設備管理的觀念,完善全員設備管理網絡,使設備全員維修管理體制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執行。

2、加強培訓,苦練內功

設備管理人員不僅要做好設備管理工作,而且要學習和掌握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理念。企業要舍得智力投資,加強培訓,提高設備管理、使用、維修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5、開展形式多樣的設備管理活動,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積極組織開展“設備管理基礎工作月”、“完好機泵房”、“完好配電間、儀表間”、“設備管理達標考核”等活動,在檢查評比中做到獎懲分明,差距典型分清,激勵先進、督促后進,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調動全員參與設備管理的積極性,促進設備管理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效益的迅速提高。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設備管理;保養;維修;人才

眾所周知,設備是現代企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大批現代化設備投入到企業生產中,這些設備性能的優劣不僅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效率,還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和成本,與此同時,設備管理工作就成為企業最基本的一項工作。怎樣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是每個企業都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也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目前企業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管理。現代企業設備越來越自動化,設備管理工作中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過去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或對設備重用輕管的狀況,已不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比如:許多中小企業為追求產值,狠抓產銷環節,忽視了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直至設備出現了嚴重故障,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時,才開始考慮設備的管理問題。也有企業采用許多手段努力改善管理機制,但是改善大多數還是局限于本職工作,很難短期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和員工工作積極性。

2、設備保養不到位。許多企業對操作人員缺乏相關的培訓,引進設備以后,操作人員不知怎樣保養、檢修設備,設備出現故障征兆也不能及時發現,故障發生后更不知如何維修,致使設備的性能不斷劣化,維修費用也在逐年走高。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到這些設備中,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經濟效益難以提高。

3、維修方式落后。目前,大多數企業由于缺少技術素質較高的維修人員,設備的故障隱患很難及早發現,致使設備長期處于故障頻繁、損壞嚴重、被動維修的局面。維修中,有些維修人員“以換代修”,將本可以修復的機件更換新件,這種狀況不利于維修人員修理技術的提高和維修成本的控制。再加上企業缺乏專業檢測設備和儀器,維修人員大多憑直覺和經驗修理,“湊合著用”的維修方式逐漸盛行,設備的性能很難得到恢復。

4、設備管理人才缺乏。為了生產效益大幅提高,許多企業對設備管理各環節人員大量裁減,加上工作條件惡劣,人員培訓不到位,工資待遇低,激勵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現有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其影響,思想不穩定,人員波動大,特別是中高級機械技師和富有經驗的操作、維修人員極其缺乏,致使企業設備始終在低水平的管理和維護上運行。

另外,大、中專院校很少開設設備管理專業,以至影響我國企業很難有專業性的設備管理人才。即使目前有些企業有設備管理人才,大多數也是從機械、電氣等其它專業轉行過去的,學校學過的課程基本上用不上,即使在職培訓后上崗,也會存在無法適應現實情況等諸多問題。

二、提高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水平的對策

1、優化管理制度。企業領導要從最開始就重視設備管理工作,采取管理與監督并舉,激勵與約束結合,管、用、修一體化的先進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明確管理者、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各自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并對制度嚴格執行。對積極參與設備管理的集體及個人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營造大家共同愛護設備的良好氛圍,同時,還要加強對優秀個人以及管理人員的重視,提高他們的待遇水平,使他們由衷地對設備重視,對單位負責,增強企業在市場大浪潮中的競爭力。

2、加強設備使用現場的管理工作。為使機械設備始終在完好狀態下發揮最大功效,企業應配備現場管理人員,主要負責監督、檢查操作人員是否遵守操作規程,設備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故障是否得到及時處理,保養工作是否及時到位等一系列工作,以避免生產設備非正常使用和不合理調配。此外,現場管理人員應具有一定的獎罰權和管理權,即在設備管理工作上“說話算數”,以及有在設備非正常使用時令其停產接受整改的權利。

3、加快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技術的進步。一個向上發展的企業還要依托管理技術的進步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目前現代企業管理中較普遍采用計算機管理,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在設備資料和信息的管理上,這也是企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計算機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還能代替人類完成查詢、計算、統計等諸多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為企業制定重大決策以及更加科學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4、完善設備保養、維修和考核等相關制度。操作人員要熟悉設備性能和操作規程,并且會對設備做定期保養和檢修,必要時還可以處理簡單故障。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嘗試建立“全員生產維修”體系(即TPM管理),把工作重點從響應型維護轉移到預防性保全,通過全員參與,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性的點檢、保養與改善,把設備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最大限度地壓縮停機時間、維修成本和產品成本。同時,企業內部還要開展設備檢查考核工作,并形成制度,爭取做到每月檢查一次,采用隨機抽查的方式來執行,月底將考核的結果公布進行評比。

5、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素養。一方面,企業要加強對設備管理人才的培訓,可以結合有關協會、各部門的培訓機構和各大中專院校的相關專業力量組織學習,提高設備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技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待遇,不斷關注他們的需求,并對優秀的設備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

1、管理模式國際化。經濟全球化使大量先進設備和管理方法引進我國,這必然促使我國設備管理方法和模式與國際快速接軌。隨著我國加入世貿,其接軌速度將加快,維修和備件供應有可能全球化。

2、高科技化。信息技術、納米技術、虛擬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設備向自動化、高效率、低耗能、少污染和高可靠性運行方向發展。隨之,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必將高科技化。

3、設備管理人員高素質化。要適應現代設備管理要求必須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素質。高等院校、現代企業可以通過安排人員到工廠內部實踐和學習、國內培訓深造、出國考察進修進行繼續教育,不斷學習高新技術,實現設備管理人才現代化。

4、設備管理信息化。設備管理信息化實質是對設備實施全面的信息管理,通過先進的計算機、通訊及網絡技術設備,充分利用社會信息服務體系和信息服務業務為設備管理服務。隨著新科技革命的興起與發展,信息逐漸進入重要資源的行列,設備管理也必然面臨信息化的趨勢。

總之,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是和當前社會的技術經濟點相適應的,這些新趨勢必將使設備管理綜合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只有好好把握這些趨勢,才能真正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切實為生產保駕護航,為企業運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促進企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葆文.《設備管理新思維新模式(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王汝杰,石博強.《現代設備管理》.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年4月,5024-4182-1

篇7

關鍵詞:管理 基礎 創新

一、設備管理的重要意義

設備是現代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生產工具是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質基礎。生產工具越先進,標志著人們對客觀自然的認識支配能力越強,也就意味著生產力水平越高。加強設備管理,對于保證企業生產的正常秩序,提高經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設備是企業生存的物質技術基礎,今天設備技術進步飛快,分別朝著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先進的設備與落后的設備管理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地困擾著企業的發展,已成為企業前進的障礙。因此設備管理也應有先進的管理方法與之相適應,才能保證設備高效、安全、可靠運行。在冶金行業管理中,首先要重視的是企業的管理,而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對現場生產設備的管理,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領域,其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有效地改善現場設備管理方法,可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是實現企業產品“上質量、上水平、上檔次”的重要手段。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全面創新基礎設備管理

1、設備基礎管理是企業管理重心,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改變企業設備基礎管理創新觀念,樹立設備管理新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建立全新的管理觀念是提升設備綜合管理水平的基礎,因此,統一思想、更新觀念便成為首要的問題。不僅上層領導要改變領導方式,現場設備管理員要改變思想、改變作風,廣大職工也要克服畏難情緒,樹立“挑戰極限、自我加壓、敢為人先”的設備基礎管理理念。一切從基礎抓,一切抓基礎,從設備中來到設備中去,欲速則不達,根基牢固了,摩天大樓才會拔地而起。作為維檢隊伍不僅要掌握設備操作技能,還要掌握設備保養技能和基本管理知識。必須嚴格按照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養好設備);“四懂、四會”(即懂結構、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會排除故障);“五項紀律”(即實行定人定機、保持設備整潔、按規定加油合理、遵守嚴格的交接班制度、發現異常即刻檢查)。

2、全球經濟發展和鋼鐵企業技術進步必然帶來設備管理從觀念到模式的變革。改變原有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人們思考問題的習慣、軌跡和思路,人也有自我束縛的心智模式。人的心智模式總是受著以往的經驗、教訓、規則、傳統、教條的影響。作為現場管理員要以身作則改變原來的心智模式,必須變,盡快變,等待不會盈利,等待也不會創效,魯迅曾言“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那么我們也一樣“等待呀,等待,不再等待中爆發,就在等待中滅亡。”改變舊觀點吸取現代設備管理理論,綜合現代科學技術設備管理新成果,建立起自己的理論指導和方法。

3、企業要創新設備管理,推行設備現代化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就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對設備管理,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看待現實中生存的問題,思想轉變有過程,要讓職工在心理上慢慢適應,思想上漸漸接受,行動上才能步步配合,否則,嚴格、科學、規范的設備管理制度就難以建立。切不可操之過急,要分步實施,逐步完善,充分考慮維檢工和操作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統籌兼顧,全面看待,全面管理,夯實基礎。

三、設備動態管理

1、現場運行設備的維護和檢修,要實行動態管理和預知性維修。通過在線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和觀察及故障診斷,在不停轉爐、不停連鑄機的情況下對現場設備進行動態監控、維護,有效避免設備停機帶來的損失,每天實行對現場設備點檢發現跑、冒、滴、漏現象立即處理,保證現場設備持續、平穩運行。圍繞以連鑄為中心,轉爐為重點附加行車的檢修模式。

2、全廠以設備管理領導為核心,設定獨立的設備管理室來負責;車間班組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產、維檢單元,而設備管理室是承上啟下的重要設備管理中間環節,應由基層干部(現場設備管理員和值班工程師)領導,并且能夠真抓實干;各個班組則是最基層的措施者。在企業內部建立了自上而下、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分工具體、層層負責,并且具備強大推動力的設備管理機構,加強動態管理和過程控制。設備操作與維檢過程不分開,環環相扣。

3、有現場就必然有現場管理。現場設備管理員必須具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放眼看世界,抓住每次檢修、定修機遇,應對市場挑戰,管理員只有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對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如人、機、料、環、法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有計劃、有組織、有控制的進行管理,才能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產。

4、現場設備管理人員要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表率,一定要做以人為本,一定要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表率,一定要做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表率,一定要做嚴于律己、廉政勤政的表率,一定要做抓好設備性能、帶好操檢隊伍的表率。

四、夯實基礎提升優勢

任何設備異常或故障都是有先兆的,準確提取設備的特征信息,把握設備狀態,可以實現設備高效生產。

1、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發生磨損,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有形磨損、無形磨損。有形磨損指設備在工作中,由于其零件受磨擦、振動而磨損或損壞,以致設備的技術狀態劣化或設備在閑置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使設備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見圖下所示:

a:初期磨損階段。在此階段中,機器零件表面的高低不平處,由于零件的運轉,互相磨擦作用,很快被磨損,這一磨損速度快,但時間短。

b:正常磨損階段。零件磨損趨于緩慢,基本上是勻速增加。

c:劇烈磨損階段。零件磨損由量變到質變,超過一定限度,正常磨損關系被破壞,接觸情況惡化,磨損加快,設備的工作性能也迅速降低,如不停止使用,進行維修,設備可能被損壞。

2、設備故障規律:設備故障一般分為突發故障和劣化故障。突發故障是突然發生的故障,其特點是發生時間是隨機的;劣化故障是由于設備性能逐漸劣化所造成的故障,其特點是發生故障有一定的規律,故障發生速度是緩慢的,程度多是局部功能損壞;劣化故障規律呈盆浴曲線。見圖下所示:

a:初期故障期。這一階段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設計上的缺陷,制造質量欠佳和操作不良習慣引起的,開始故障較高,隨后逐漸減少。

b:偶發故障期。在這一階段,設備已進入正常運轉階段,故障很少,一般都是由于維護不好和操作失誤引起的偶發故障。

c:磨損故障期(劣化故障期)。在這階段,構成設備的零件已磨損、老化,因而故障率急劇上升。

從設備的全壽命管理理論分析,針對不同故障,應采取相應措施。如:在初期,找出設備可靠性低的原因,進行調整,保持穩定性。在偶發期,應注意加強員工的技術教育,提高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在磨損期,應加強對設備的檢查、監測和計劃修理工作。

3、提倡修舊利廢,節能降耗

⑴為降低維修費用,充分發揮和調動維修人員的積極性,就舊件的修復、零件的損壞制訂了專門的鑒定程序與獎罰處理規定。

⑵減少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更是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設備上實現的。設備狀態不好會增大原材料消耗;在能源消耗上,設備所占的比重更大。對設備現場維護要求做到“三勤一定”即勤檢查、勤擦掃、勤保養、定時準確記錄,四不漏”(不漏水、不漏氣、不漏油、不漏液)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運轉效率,降低設備能耗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手段。

4、建立點檢定修機制,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

⑴點檢定修制是一項重要的設備管理制度,推行全員參加點檢,以點檢點為核心的設備點檢定修制是保持設備穩定順行的有力保障。為深化點檢制,建立健全科室、車間和班組三級點檢管理體系和網絡,本著“簡單設備誰使用誰負責、復雜設備誰維修誰負責”原則,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考核,避免了只追求產量、不關心設備狀況的發生。

⑵在點檢的基礎上,優化維護定修模型。定修模型以點檢總結和分析為依據,充分考慮各生產工序之間的聯系,逐步扭轉以前的機制,貫穿各設備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定修前的準備會制度,將每臺設備管理任務分包到人,明確操作工、電工、維修工責任人,并掛牌承包,由承包責任人具體負責設備的日常點檢和維護維修任務,并承擔設備管理目標考核獎懲和事故處罰,保證臺、套設備有人管、每個故障責任有人承擔,構成責任到人的基本的設備管理模式。

⑶全員參與設備點檢定修,實現操檢合一。操作、維護和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維護管理設備,操作者精心操作,正確操作、合理使用;維護者精心維護保養,認真細致維修,點檢定修信息互通,發現故障嚴格按分類控制,使設備運行始終處于動態受控狀態,“做設備的主人、主動駕馭設備”,呈現出集中統籌、全面高效運行的良好局面。

篇8

論文摘要:冶金企業設備管理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環節,現念更祈、管理機制創新、ABC管理法、計算機操作又走冶金企業設備管理的幾個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科學技術水平日新月異的提高,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設備改造、更新換代與裝備水平升級的速度,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同時也使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對于冶金企業來說,設備向著大型化、自動化、高速化、連續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因而對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設備的管理經歷了傳統設備管理階段和現代設備管理階段,在現代設備管理階段,主要是對設備實行全過程、全員的綜合管理。目前,我國大部分冶金企業的主要生產設備,經常處于高溫、高壓、粉塵、蒸汽等煙霧籠罩的環境中,更易磨損銹蝕。尤其是煉鋼設備、煉鐵設備、煤氣設備、軋鋼設備等等生產環境更差。另外,在一個企業中,設備的制造,投產年限不同,設備的裝備技術水平差異較大。比如太鋼,設備中有舊中國留下來的,有“一五”、“二五”計劃期間從國外引進的,有我國自行研制的設備,還有改革開放后引進的新設備,有主體設備,有輔助設備,那么在設備管理中,除了實行全過程、全員管理之外,還應有所創新,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1管理觀念要更新

現代設備管理要真正實行全員設備管理,關鍵是經理、廠長重視并加強設備管理工作,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逐步做到對企業主要生產設備的設計、制造、購置、安裝、維修、改造、更新、報廢的全過程的綜合管理,以獲得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設備綜合效能最高的目標。

在冶金企業,傳統的設備管理僅僅重視設備的技術管理,而忽視了它的經濟管理。企業應當搞好設備的經濟管理和技術管理的統一綜合管理,使設備管理從靜態管理進人動態管理,從而提高設備的投資效益和利用率。

2管理機制要創新

目前,一些企業采用設備的采購與維修分離管理,使設備管理部門對設備不能進行全過程管理,甚至會造成一些弊端,如某些企業的設備采購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具有專業技術,本身素質不高,不能全面運用采購原則,影響了正確采購;還有一部分有專業技術的人員,也僅僅考慮設備是否先進,或者是否經濟合理,或者是否售后服務好,不能全面綜合考慮,也影響了正確采購。

設備管理要以設備的壽命周期為對象,力求設備在一生中消耗費用最少,設備綜合效率最高,因此,設備管理要從采購作為起點來抓。其一,將采購部門與專職維修部門合并,承包一定的總費用,包括購置費和維修費,二者相互約束,這樣,部門若要效益,就要限制高成本采購,低質量要求,維修費用增大的現象出現。當然,操作工人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維修費用除外。其二,部門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對采購人員和設備維修人員進行管理和培訓。特別是對采購人員要進行崗前培訓,要求采購人員既懂專業,又要有質量意識和責任心,能夠綜合考慮設備的生產效率、可靠性、節能性、維修性、環保性、靈活性、安全性、耐用性,能夠對設備進行經濟評價,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ABC管理法是對某個具體管理對象,選擇兩個相關的主要標志進行數里分析,算出該對象中各組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按照規定的分類標準把管理對象分成A、B、C三類,根據不同類型的特點,采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方法,做以既保證重點,又照顧一般,實現最經濟、最有效的管理。

ABC管理法常用于質量管理、物品管理中,將ABC管理法應用到設備管理中,也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設備有新有舊,有主體和輔助之分,在設備檢修方面,將維修費用與設備的件數作為主要標志,將設備分為A、B、C類,把維修費用累計百分數達到70%左右,設備件數累計百分數達到10%左右,作為A類重點管理;B類維修費用累計百分數達到90%左右(B類自身占20%左右),設備件數累計百分數達到40%左右(B類自身占30%左右);C類維修費用累計百分數達到100%(C類自身占10%左右),設備件數累計百分數達到100%(C類自身占60%左右);這二類分別作為主要和次要進行管理.在設備改造方面,同樣也可運用ABC管理。企業的設備一般新舊并存,而且舊設備占多數。企業只能采取更新與改造相結合的手段,逐步提高設備的技術裝備能力,那么選擇什么樣的設備作為改造對象呢?可以將改造費用和改造后的效益作為重要標志分類,將改造費用少,效益高的作為A,將A類改造完后,再重新分類,繼續改造新的A類。

篇9

關鍵詞:港口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港口生產和設備的不斷變化,給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設備管理工作者更新觀念,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現代設備管理理念,持續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1 港口設備綜合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1.1 對港口設備的前期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沒有從系統的角度考慮裝卸機械化系統中各類設備的選型、構成以及比例問題,已投產且具備一定生產規模的港口企業,其原有設備構成是否合理,憑主觀臆斷決策,沒有在科學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從改善設備總體構成的角度出發,研究、制定港口設備的能力分析和長遠規劃。

1.2 設備的“管、用、養、修”是港口生產過程中始終要面對的核心問題,四個方面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好,一直影響著設備的使用效率、使用成本。沒有及時解決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出現因為設備問題拖港口生產后腿的現象。

1.3 港口設備管、用、養、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才缺乏。港口作業密度的不均衡,港口經營成本的管控,部分作業追求短期效應,設備的管理、使用、保養、維修人員大量精簡,再加上港口作業環境和作業條件惡劣、機械設備管理使用者工資待遇低、培訓工作力度不夠、激勵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造成現有設備管理使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思想波動大,隊伍不穩定,特別是中高級機械技師、工程師和富有經驗的操作維修人員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港口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港口設備維修保養手段落后,不能很好地適應港口設備現代化的需要。維修保養工作是設備管理使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港口裝卸作業中設備的使用工況十分惡劣,對設備保養的要求也就相應較高。但是機械設備保養又受機具和生產任務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設備的非正常磨損加劇,設備完好率降低,壽命縮短。

2 建立各項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建章立制是保證設備科學管理的基礎,也是設備使用、管理共同遵守的規范,除上級管理部門已形成的、規范化的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外,多年來根據工作實際、逐步對生產管理中的每一具體步驟、具體環節、具體設備,都相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設備管理的重點是現場管理,根據設備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設備的高效。現場可以反映出各個環節的問題,抓住了現場,等于抓住了管理的靈魂。

港口設備多為露天作業,作業環境較為惡劣,對其性能有著者較高的要求,我們根據港口作業的實際和設備的布局,先后制訂了多種現場管理辦法,使職工自覺地保養好自己所操作的設備,搞好設備周圍環境的現場文明生產,使設備機械性能和技術狀況得到保障,確保設備整潔、機容機貌良好。

尤其是作為煤碳碼頭的綜合管理中,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擔負全作業區的設備維修任務,維修質量和速度;影響裝卸效率和經濟成本。由于煤碼頭作業線長,機種多,機型大,專業性強,尤其是煤碼頭24小時連續作業,對綜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專業碼頭的技術設備管理工作應根據各港口的實際、規模大小、技術力量、人員配置和計件工資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科學的管理。

3 加強港口設備綜合管理的措施

3.1 設備管理觀念的改善

需要注重設備的維護管理,也要重視設備計劃、設計、制造、購置、安裝的管理。另外,設備的一生作為一個系統,它的各個階段可以看作各子系統。只有把這些系統中的縱向、橫向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處理,才有能取得設備一生的最佳經濟效益。在設備選購、修理、改造和委托制造方面,必須進行技術經濟的論證和評價。要進行多方比較分析,這是決策的基礎。

3.2 加強設備的技術改造

通過技術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設備的技術性能,增加設備的功能,使之達到或局部達到新設備的技術水平。另外,技術改造不同于設備大修,大修是維持簡單再生產的一種手段,其本身并沒有新的技術含量。技術改造是用新的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現有的技術設備,使之提高到一個新的技術水平。

3.3 完善設備的維修管理

設備維修的目標,是使動力部門維持規定的工作能力,保證完成生產任務,或者說,是使設備在一定時間內能在保持規定性能情況下運轉。維修時產品產量,質量成本的影響,是通過設備的可利用率反映的。因此維修的任務以最合理的費用提供技術服務,以保證佳產所需的設備輸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4 從設備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拓展設備管理思路

設備管理要以生產為中心,為生產經濟服務。設備是港口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是決定港口生產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港口要完成生產計劃,實現安全生產以及達到安全無事故目標,就必須重視和強化設備管理,以設備管理的現代化,求得生產上的高效率和高效益。采用“航空式”管理模式,把設備的“零故障”管理作為主要管理目標。從設備的檢查、維護、維修等方面入手,真抓實干。實行人員包車制度,并把維保人員的收入與設備的完好率直接掛鉤考核,激勵維保人員對設備保養維修的質量。

5 完善全員設備管理網絡和管理制度,推進全員設備管理

近年來,我國從國外引進了許多先進的設備管理制度。經過多年的實踐應用,證明全員維修管理制度(簡稱TPM)是行之有效的設備維修管理方式。制定和完善設備檢查保養管理制度,充實專職檢查保養人員,制定檢查保養管理實施細則,完善全員設備管理網絡圖,明確從管理者到員工的設備維修管理職責,并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量化考核,使設備全員維修管理體制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執行,各項主要設備指標逐年提高,從而真正實現科學管理。計算機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將廣泛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性能有很大提高,價格下降很快,各種性能卓越的軟件大量涌現。加上企業壓縮人員,加大管理力度,采用計算機管理設備已成為大勢所趨。要作出科學的決策,必須對設備管理工作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必須對這些紛繁復雜的數據進行處理,而這些只有使用計算機才能快速準確地完成。現在,計算機已不像應用初期僅用于設備臺賬管理,而可用于設備管理的各個方面。為設備管理提供了許多方便。例如,可以直接進入設備生產廠家的網頁,查看最新的產品型號、性能、結構、價格等信息,為選型決策提供方便。在網上可以直接向廠家訂購配件,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費用,工作也公開化了,可防止不正之風的產生。

6 結束語

港口設備的種類多,功能不一,承擔著港口作業的重要任務。因此,從綜合管理角度出發,提高港口設備綜合管理能力,對推動港口生產、促進港口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陽青龍.加強港口設備管理的探索[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9).

[2] 楊宗玖.港口機械設備管理“五點”工作法[J].中國設備工程,2011,(3).

[3] 楊旭杰,陳昌斌.港口機械設備管理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9,(8).

[4] 陳海霞,董洪偉.淺談港口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港口科技,2009,(5).

篇10

關鍵詞:“互聯網+”;設備管理;探研

在現代企業生產過程中,設備為生產的主要承載體,設備的運行狀況、維護情況、故障狀態等是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設備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也是企業提高產品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隨著現代企業深化發展,如何提高設備的綜合使用效率,如何在生產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及手段,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生產活動中非常關鍵的環節。2015年3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他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1]。自此,各種行業的發展開始真正地走進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現代制造業的生產模式進入研究和摸索的時期。作為現代制造主要承載體的設備,其管理也勢必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有所突破。如何將互聯網的技術溶入設備管理中,從而提高設備的管理、維護、維修水平,提高設備的綜合使用效率、提高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把故障預防水平和設備故障排除率大幅度提高,如何促進設備管理的標準化升級,已經成為現代制造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1當前設備管理的狀況

在我國現有企業中,由于企業規模多樣化,所以設備的管理水平也是良莠不齊。但從管理方式來看,企業對設備的管理基本上還是采用傳統靜態統計式的管理模式,即設備的基本情況、設備使用情況等信息都需要設備的使用者在設備管理登記冊中記錄,再上交班組或車間。因此這種靜態統計式的管理使得設備的變化信息大大滯后,同時也出現一些人為因素而引起的設備狀態不清的情況。

2“互聯網+”設備管理模式

建立具有現代管理理念的設備管理模式是解決傳統靜態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變靜態為動態,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在當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計算機管理、傳感技術應用、自動控制技術等為基礎,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動態、時時性等特點,將設備管理放置到互聯網狀態下,實現在生產企業內部設備狀況的實時共享。2.1搭建。“互聯網+”設備管理的信息平臺信息流的實現需要將設備、計算機和使用管理人員聯系起來。因此需要構建以設備監控與管理的信息平臺,其面向用戶,實現設備基本信息,生命周期維護、故障預警和故障維修的綜合平臺。如圖1所示。2.2主要功能構建。(1)設備信息管理。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平臺,對設備建立信息檔案。檔案中詳細記錄設備的出產日期,設備的功能屬性,設備的使用頻次和使用時長,保養周期,設備出現過的故障情況,維修情況,當前的使用狀態,并可利用影像記錄典型維修過程。使用者通過設備專屬條碼或編號可以在信息平臺中時時查詢設備的具體情況。通過GPS定位,即可查詢設備所在車間和所占工位。(2)構建設備工作任務卡。設備的工作任務包括:定期保養、正常工作、待機和維修等。在不同的工作任務周期,針對相應的工作內容,制定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上機處理任務的人員依據工作任務卡完成即定的工作。(3)定期保養提醒。要保證設備能順利、高效地參與生產活動,設備的預防維護是必要環節。不同的設備,設備中的不同零件,根據使用周期會出現不可避免的失效,因此系統將全部生產設備的計劃保養和常規保養任務納入設備管理平臺進行集中管理,根據時間設置,到點提醒,跟蹤執行進度以及完成情況,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劃調整或變更。(4)維修管理跟蹤。建立故障診斷維修專家系統,將故障點、故障的診斷與識別、解決方案相關聯,利用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互聯網環境下,通過對設備進行運行監控,根據設備的異常點或故障情況自行初步診斷,發出報警信號,并同時生成初步的維修任務書,直接將報警信號發送至管理人員、維修人員的電腦終端或手機終端,實現實時響應,在最短時間里對故障設備進行處理。(5)配件、備件管理。設備使用過程中,一些易損件需要長期有儲備,建立配件、備件管理,基于設備運行維護和設備的維修頻次,對配件、備件的數量進行跟蹤,以及進庫、出庫管理,庫存不足預警,優化采購及庫存飽有量,保證配件、備件能及時采購合理補充。(6)任務追蹤管理。根據任務情況,自工作任務后自動追蹤設備使用、保養、維修時,工作人員的占機時長,任務完成狀態等信息,進而優化額定工作時間,核算工人的工時數,并可為同類工作提供參考數據。2.3外延功能構建。(1)充分發揮互聯網功能,通過圖片、文字或影像等信息傳輸,與設備生產企業互聯,對設備出現本企業維修人員無法解決的故障時,啟動遠程故障診斷機制,讓設備生產企業的專業人員進行故障分析,提出解決方案。(2)利用互聯網技術,為企業的工作人員提供遠程教育,工作人員可通過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可自行通過平臺所提供的教學視頻,案例分析,設備使用技術培訓資料等資源進行深入學習或討論,在當前設備更新快,新技術、新產品快速更新的環境下,及時的提升設備管理和設備維修人員的工作能力。

3面臨的困難

“互聯網+”行動計劃還只在起步階段,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特別是在實業中的使用還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比如信息平臺的搭建必須是在硬件設計完善的前提下,而對于設備管理來說,傳統的設備多是單機工作,對信息特別是使用情況和故障信息的提取必須完成設備的升級改造,為信息的收集提供必要的信號源,這是一項集傳感、監測、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綜合的技術,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應用案例,還需要加大力度開發與研究。同時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的互聯網技術水平還處在比較低的水平,在企業中專門從事互聯網使用和維護的一般為專業的IT人士,而管理和維修人員多數對設備熟悉,對互聯網技術比較薄弱,他們基本只懂簡單的應用互聯網,但并不能將互聯網技術與自己的工作完美的結合,最終影響互聯網技術在設備管理上的應用效果。這方面的技術設備的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是有待提高的。

4結束語

不論當前的技術條件是否充足,“互聯網+”的模式將是未來現代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研“互聯網+”設備管理體系有利于推進“互聯網+”的實際應用,為設備管理者和維修人員提供了創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維。

作者:鄧岐杏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5-03-06.

[2]方東紅,岳鑫隆,王野.高校設備管理與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思考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1):267-27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