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22:30: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孩心理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孩心理學論文

篇1

【關鍵詞】心理語言學;發展現狀;二語學習;教學

1.現狀及研究主題

心理語言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研究人類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行為和心理過程,不但對探討語言的起源、語言和思維的關系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本族語和外族語的教學、診斷和治療言語障礙等都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在心理語言學誕生的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已經問世的有關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專著和論文達600多種。在這些專著和論文中,除了回顧喬姆斯基、里奇、布隆菲爾德和韓禮德語言學理論及20世紀70年代以前其他語言學家有關語音學、語言符號學、語法、語義學、語言邏輯學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顧巴南洛夫、桑代克、斯金納、埃里克森、皮亞杰、托爾曼、奧蘇貝爾等心理學家的研究專著和論文之外,出現了一大批專門研究和探索心理語言學有關“言語感知”、“語言理解”、“語言產生”、“語言習得”、“言語錯誤”、“語言記憶”、“話語分析”、“語言本質”以及“語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礎”和、“語言信息”方面的專著和論文。

縱觀各國心理語言學的研究現狀,盡管德國、前蘇聯和我國的心理語言學者均從各自的母語(德語、俄語、漢語)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心理語言學中的相關問題。但目前的研究大都仍是基于美國心理語言學家以英語為研究客體所做的工作,超出美國心理語言學研究框架的研究尚不明顯,特別是在“心智本質”和“語言理解”關系的深層研究方面還有待深入探索。目前心理語言學以“言語產生”、“語言習得”、“語言理解”為研究主題。

2.實踐意義

首先,心理語言學告訴人們,外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牽涉到教師、學習者、教學法、教材、教具、學習方法和手段等諸多因素,但關鍵是學習者,因此外語教學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學習者身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動力和才能。心理語言學家認為小孩學習語言有強烈的動力:懂話與否決定他們能否與周圍人發生接觸,并成為其一員。因此小孩學話是一種生活需要,絲毫不是負擔,反而以此為樂。這種“動力”比那種把外語當成工具而掌握的動力往往收效更大。因此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如何發掘這種動力是一個重大問題。此外,學習語言的才能也是心理語言學家的另一個研究課題:為什么學習者存在差異?能否根據這些差異來預測外語學習的成敗?如何提高學習者的才能?

心理語言學認為,對教學法不可持絕對主義的態度,但也不是說不存在客觀標準。教學法必須與第二語言的學習模式相一致。第一語言的學習模式是從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而第二語言的學習模式則是從表層到深層結構。它們都需要靠掌握規則,并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規則創造新的句子。心理語言學啟示人們研究一些與教學法相關的基本問題:學習者采取什么學習手段?練習、模仿、鞏固、傳遞、轉移、記憶在學習過程中如何起作用?在外語教學中要不要解釋?用歸納法好還是演繹法好?除了這些問題以外,心理語言學的一個中心觀點是學習必需是有意思的。教學時必須從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出發,考慮他們的培養目標、學習要求、學習才能和學習方式。

不同語言的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語言理解的過程和方式存在明顯差異。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使用者腦中產生的“概念連接”或“意念聯想”有很大程度不同。同樣是學英語,中國人和日本人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卻大相徑庭。要解釋這些現象,心理語言學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3.總結

心理語言學要發展成為一門既能把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融為一體又有別于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的獨立學科,還需要深化人的思維和心智方面的研究。誠然,心理語言學所研究的“客體”是語言,但研究的實質不僅僅是心理學所關心的心理機制或語言學所關注的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而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機制的運作過程和運作規律以及包括哲學在內的一切同語言相關的思維現象。在近百年的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基礎之上,在上千年人類對“心”的研究啟發之下,心理語言學一定能發展成為一個造福人類,具有雄厚理論基礎又有很高實踐指導意義的新科學。

【參考文獻】

[1] [英]伽曼.心理語言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 [美] D.W.卡羅爾.語言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 王初名.應用心理語言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5] 董燕萍.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社,2005年,

[6] 朱曼殊.心理語言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7] 許高渝,趙秋野,賈旭杰,等.俄羅斯心理語言學和外語教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 胡曉研.語言學概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篇2

論文摘要: 針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游戲自身的特點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方法和要達到的目的有著相似性和統一性,使游戲成為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認知、語言、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學前期兒童的身體和思維都還處于人發展的初級階段,其認知思維和語言能力都還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狀態,以怎樣的方式來開展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認為游戲能有效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既給學前兒童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寬松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學會處理焦慮和內心沖突,又能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快樂,激發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心理。

1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引發的心理學研究的新視角、新領域,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對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人自身所固有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并運用這些積極因素來增進人類的健康、幸福,促進社會的繁榮。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孟萬金教授整合借鑒西方積極心理學及積極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消極、被動、補救向積極、主動、預防和發展的方向轉型,應該重視全體學生,并全面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個別學生及其心理問題。除了以積極視角、主動態度之外,還要用積極的途徑、思想來培養受教育者的積極心靈,最終實現積極健康心理教育目標。

2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給學前兒童播下了積極心理的種子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思維、語言、動作、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在重視兒童智力和身體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兒童的心理發展,不能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兒童其實也是有煩惱、有憂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主動、預防,所以對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重要。知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同樣心理健康教育也應在學前期得到重視,如果在學前期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理念的指導下給學前兒童播下積極心理的種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將會對個體的整個人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戲中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3.1 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雖然幼兒神經系統在學前末期已經發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腦皮質機能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發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們的皮質抑制機能還是較弱,因而是不宜對幼兒提出過高的抑制要求的。認知方面,學前兒童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性只是初步發展。兒童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使得兒童在認識和把握事物時主要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即表象來進行的,很少憑借對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關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兒憑借概念、判斷或推理來認識、把握事物是很有難度的。學前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認知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對幼兒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積極心理健康知識去簡單傳授。能有效開展幼兒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戲,幼兒好奇、充滿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圍環境去實現某種意愿的沖動等等都讓幼兒對游戲特別青睞,而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體驗又能幫助他們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從而形成積極、主動的健康人格。

3.2 學前兒童青睞的游戲

作為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對于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可以促進他們的身體、智力、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許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紐斯指出游戲可以使兒童自尋其樂,并可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活潑和各種肢體的敏捷;羅素也曾經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須為他提供玩耍和裝扮的機會;陳鶴琴認為小孩子是好游戲的,幼兒是以游戲為第二生命的。

學前期幼兒的運動和言語能力發展迅速,他們已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能做各種運動,還能說一些連貫的較準確的言語。但他們的發育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雖然渴望參加一些成人活動,卻又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束縛,而游戲恰好為幼兒的這種渴望創造出一個不受約束的可以供其體驗的世界。體驗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成為他們對待世界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游戲中用體驗來認識、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戲中,幼兒體驗著自由性、體驗著愉悅性、體驗著創造性,感受到興奮、幸福、無拘無束。

3.3 游戲與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認為游戲是幼兒發泄情感,避免損傷的出口。游戲能使幼兒擺脫現實環境及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愿望不能實現時,緩解他們的心理緊張,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沖突,并幫助他們在主觀上實現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從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戲的作用,也認為游戲是幼兒情感發泄和思想表現的健康方式。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復活”他們的快樂經驗,也能修復他們的精神創傷。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選用游戲的方式符合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方法的選擇要求,孟萬金教授在《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更加強調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游戲正是一種有著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的活動,它不是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兒童的自我參與,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其中的喜、怒、哀、樂幼兒都是以一種愉快、樂意的心態去體驗、去感受的。

幼兒在游戲中有著“主觀層面的積極情緒體驗,體驗著主觀幸福感、自尊自信、樂觀希望,等等”。游戲是令幼兒體驗到自由、愉悅、創造與自我力量的活動:在游戲的王國里,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卻了外在的強制與壓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戲之中,在游戲中自由表現,自如發揮;他們在游戲中無論是興奮、激動還是嚴肅、憤怒,都毫無例外地感受到愉悅;擺弄游戲材料控制所處的環境,與伙伴的積極活動及相互的影響,都使幼兒體會到了自身的力量,獲得了創造的體驗。健康、積極的游戲不僅能發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篇3

【關鍵詞】暗示教學法 教學過程 應用途徑

1.暗示教學法的原理

暗示教學法一詞,又稱啟發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精神病療法心理學家喬治•洛扎諾夫也叫格奧爾基•洛扎諾夫(Georgi Lozanov)于60年代未70年代初首創的,因而亦稱“洛扎諾夫教學法”。 以后由東歐各國傳到蘇聯、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國,近年,被介紹到我國。 洛扎諾夫給暗示教學法下的定義是:“創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從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這個角度出發,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力求把各種無意識結合起來。”暗示教學,就是對教學環境進行精心的設計,用暗示、聯想、練習和音樂等各種綜合方式建立起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創造高度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效果。實驗證明,此教學法在發掘人的學習潛力方面有著異常功效。

2.暗示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幾條有效的應用途徑

2.1環境暗示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暗示的環境之中,許多活動從本質上說都是人們無意識地對外界環境的各種暗示所作出的反應。教學中的環境暗示,就是指通過營造某種場景、氛圍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潛意識的作用下自覺地投入學習,主動地參與活動。廣而言之,社會習俗、校園環境、教室布置等都可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暗示。

洛托諾夫指出:“即使最強烈的觀念,除非和個人的無意識心理傾向結合,和他的態度動機結合,并且和他個人的情緒、智能、意志以及需要等特性協調,否則是不可能產生暗示的效果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全部信息總是在一定的課堂教學情境中進行傳遞的,而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有助于信息的有效傳遞。通過教學情境的創立,可以排除學生因教學信息高容量而產生的困難感,又能激發學生掌握教材的動機,能引起學生接受信息的興趣,調動認知潛能,形成課堂知識傳遞的有效心理空間,從而調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靈活應用知識的心理動力。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大多借助于課前的預習、教師的導入語、課前學生的聽說讀寫短時訓練等手段來完成。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基本手段,已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多借助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運用更為直觀可感,具體可聞的影象、圖片等資料來完成,利用實物、圖畫、音樂、影像、表演、環境布置等學習環境因素,實現“生活顯示情境、實物演示情境、音樂渲染情境、圖畫再現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與傳統的情境創設相比,具有更直觀、生動、信息量更大、吸引力更強等特點。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新的課型的出現,教學情境的創設必將有更多更新的手段,但無論運用什么樣的手段來完成學習前生活場景的設置,都必須努力做到:①與課時內容吻合;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③適度而不喧賓奪主;④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與特點;⑤情境富于變化。

2.2體態暗示法。所謂體態暗示,就是教師用體態語言(即眼神、表情、姿勢、動作和距離等非言語行為)對學生加以暗示。體態暗示手段在以語言文字為主的課堂言語交際中具有特殊的適用性和實用性,能起到感染、傳遞、調控、激勵 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師的一束目光、一個手勢,就能使某個學生或者整個班集體產生某種微妙的心理變化,形成某種心理狀態,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課堂言語交際的效果。

2.2.1教師的教態是教師品格修養、學識水平、風度氣質的外在綜合表現,每時每刻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凡是優秀的教師,沒有一個不是十分注重“身教”的。于漪、魏書生、錢夢龍等老師就是我們的楷模。他們的教態親切自然,極富吸引力。他們臉上總是帶著和藹的微笑,眼中總是飽含激勵的目光,他們用自己的體態語言無聲地向學生傳遞著師愛的信息,使學生如坐春風,心曠神怡,因而課堂氣氛總是那么愉悅和諧,學生對他們的課總是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2.2.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恰當地運用體態暗示的藝術手段,可以巧妙地表達出“弦外之音”,取得“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樣,學生可以把言語信號和具體形式結合起來。

2.2.3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體態語言應該注意蘊涵性、針對性、示范性。教師的體態言語具有豐富的蘊涵性,它通過表情、動作、姿勢等傳遞的非語言信息具有隱蔽性。因此,在體態言語活動中,教師要注意研究學生的知識背景,選擇最佳手段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庫,促進文內聯系和文外聯系的生成,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之目的。

2.3語言暗示法。所謂語言暗示法,就是在課堂上,恰當、靈活、有針對性地運用語言暗示,激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例如,膽小的學生上課不敢發言,老師就有意識地對他說:“老師知道這個問題你會回答。”“你一定會把正確的答案告訴大家的。”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激勵膽小的學生加強與教師、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另外,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后,老師用一些恰當的表揚和激勵的語言,如“你表現得很好,再接再厲!”“你是積極動腦的好學生!”“你的回答總會給大家帶來驚喜!”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調動學生在學習中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很有裨益。在教學過程中,含蓄、幽默的語言能起到較好的暗示作用。再如:有一位教師在講如何寫議論文時,對學生說:議論文其實并不神秘,我三歲的小孩兒也會作文。有一次,小孩兒說:“爸爸我喜歡你!”(論點)“爸爸喜歡我,不罵我,買豆奶給我喝,還講故事給聽,教我寫字,數數。”(5個論據)“所以我喜歡爸爸。”(結論與開頭呼應),這個例子一舉,整個教室充滿一片笑聲,在笑聲中,學生理解了議論文的基本特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情況選擇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學方法,這樣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中掌握知識。

語言暗示是一種特殊語言表現形式,掌握了它們特點,對引導學生更積極融入課堂,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意義,豐富自己的語言信息量,發揮語言藝術品的特點,加強想象能力培養,對激活學生思維能力 ,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2.4人格暗示法。這種暗示,也可稱為從教威信暗示。教師的從教威信主要來自于社會成員對他們的模糊評價,這個評價是教師本人的師德修養、思想境界、敬業精神、教育教學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綜合反饋。威信高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往往在課后落實得好,其原因主要取決于學生對教師的信賴與敬仰,教師的威信越高,給學生的暗示也就越強烈。人格暗示的強弱與師生之間的、距離有關。同一教師,由于與學生相處的關系不同,暗示效果也會出現明顯差別。坐在教室前面的學生接受暗示較強,坐在后面的學生接受暗示較弱。因此,不少班主任常把在后位易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調到前排,以增強其接受暗示的強度,使紀律意識得到強化。再有,教師在和不在,其人格暗示的強度也有很大區別。教師身在教室時,暗示較強,教室很安靜;教師離開教室后,暗示會減弱。當教師再度出現時,其暗示又會油然而生。由此可見,教師的近體距離暗示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因此,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必須在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上下大功夫,只有做學者型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能使學生從心靈深處以你為師,從而把更多的健康暗示帶給學生。

2.5自我暗示法。我們每個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電腦,要由自己來編排數據和輸入程序。你的生活環境,你的經歷,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反應,你從過去的成功和失敗中獲得的經驗都會為你提供有關的數據信息。你通過反復編排把自己的形象輸入“電腦”,于是,在你心靈深處就出現了一個能夠指引你思維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誰在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寫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設計、經驗總結、教訓啟迪、自我激勵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而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挖掘他們的潛力,善于運用暗示手段,給予激勵和引導,激發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學會認識自己、欣賞自己。例如面對考試,我們也不妨采用積極的語言暗示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充滿自信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是最棒的!”“只要我保持冷靜,我肯定能做好這份答卷。”

總之,教師要及時地、不斷地暗示學生堅持與放松,用良性語言激勵自己奮進。通過一次次反復地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斷敲擊就會使它銘刻在潛意識中,學生的大腦和行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種積極的條件反射,從開始的有意識的自我控制,到后來的自覺行動,學生將會沿著良性的軌道不斷奮進。

3.結語

暗示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溝通的橋梁,暗示能使人意識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轉化為潛意識,從而產生有所為或有所不為的行動力。暗示教學中的那種積極暗示,沒有命令和強制,因而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記憶潛力,使他們處于學習的最佳狀態,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反之,對學生譏諷、挖苦、侮辱、漠視,都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暗示。我們的學生很需要別人的認同,尤其是教師和家長。家長、教師如果對學生失去信心,給學生于消極暗示,學生在經歷數次失敗之后,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而自我否定的后果是嚴重的,應該引起我們教師的警惕和注意。總之,課堂教學中的暗示作用主要體現在暗示時機的選擇、對象的選擇、方法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傅榮.暗示心理學研究在中國,贛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5 年

[2](美)唐納德.H.舒斯特等.《暗示速學法》,新華出版社,1989 年

[3](美)珍妮特.沃斯等.《學習的革命》,上海三聯書店,1998 年

[4]沈開木著.《現代漢語話語語言學》,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出版

[5]張大均.《教學心理學》,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526頁

篇4

如果認為佛教是近來才被引進西方的宗教那就大錯特錯了。Fields認為,西方與佛教關系的歷史要遠遠長于我們的想象。②由亞歷山大所領導的希臘人在公元前323年來到印度,在經歷威脅和死亡后剩余的人留在那里并成為了西方的第一批佛教徒。公元前3世紀印度國王Ashoka派傳教士前往西方傳道佛法。榮格同時也提到公元前2世紀在波斯有一些佛教徒,他認為正是通過波斯人才使得佛教的思想慢慢滲透到基督教的基礎之中。③

榮格是作為新教牧師的兒子出生的,因此他同時經歷著基督教群體的疏遠和隔離,他的一切被父親和母親斯維克家庭所代表。在《記憶、夢和反思》這本書中,榮格寫到,作為一個小孩,他是如何在驚人的夢境中被帶進一個一樣的神的神秘之中,接下來他悄悄的發展了自己的儀式和神學。

榮格接觸到東方精神世界的第一個記憶是在母親大聲對著他讀一本書,這本書很舊并帶有印度教諸神插畫,這激起他后來的興趣。④因為父親沒有教他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他對父親很失望。然而這種失望并未驅使他放棄基督教,而是期望有一個替代者,或者一個看起來能帶給他更好解釋的基督教的觀點。榮格不能也不會完全的從他的宗教中脫離出來。

青春期的榮格深感精神受挫、知識獲取不足,母親建議他看歌德的《浮士德》,這大大減輕了他的這種感受。雖然這本書和佛教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卻為他提供了另一種精神性。后來在給鈴木大拙的書《佛教禪宗的介紹》寫序言時,榮格提到《浮士德》是極少數和西方禪宗相對應的著作之一,并且正是這本著作榮格在自己的寫作中也曾多次引述。

“浮士德和佛教”這個題目太大,我們在這兒不做討論。僅簡單的指出二者之間同時也是和榮格學派心理學之間的某些相似點:首先,二者都關心人類自我欲望的無限和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其次,二者都承認人類不要相信神對人的干預,相反,要盡可能的信任人類的行為;最后,都認為塵世所有的東西是短暫的,是表象的。

青少年時期,榮格被閱讀所吸引,叔本華的書《作為意志和表象而存在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他遭受折磨的心靈,時至今天,我們仍然會為叔本華和榮格對于無意識、原型以及夢的觀點的相似性所觸動。叔本華是第一位集中研究佛教的西方哲學家,并把它融合進自己的哲學體系中,榮格通過叔本華獲得一些佛教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大乘佛教方面。

榮格尤其贊同叔本華的悲觀言論即神所創造的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對他而言,叔本華是第一位開誠布公的說人在這個世界上遭受苦難,困惑,有欲望和邪惡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佛教的苦圣諦。

叔本華認為思維給盲目的意志提供了一面鏡子,是為了引起它的自我否認,但是榮格并不認同這種思想,他想知道這種意志如何能看到自身的狀態,即使能看到,又是如何發生轉換的呢?后來,榮格吸取了康德的哲學,這使他意識到叔本華沒能把握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概念。然而,對叔本華的這種失望在榮格的思想中保留著張力,并給他后期發展自己的心理學理論和積極想象技術帶來動力。叔本華在了解榮格和佛教的關系中是個關鍵人物。

叔本華的鏡子理論并不是現代西方知識形式的一個標志,為了解釋鏡子的意義,叔本華引用奧義書中的話“這就是你”,因此鏡子所顯示的只是意志的反思:鏡子指的是意志的自我知覺。

榮格對叔本華的失望說明他陷入西方思維和意志二分法的困境中,相反的,在佛教中來說他們是相同的東西。榮格對叔本華的思維概念和大乘佛教的般若經的理解有所不同。Epstein是一個精神病學家,他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一個佛教徒的觀點:地獄道是佛教六道輪回中最痛苦的一關,在此關,菩薩出現時手中拿著一面鏡子,說只有通過感情的自我知覺才會治愈。⑤這和叔本華鏡子的概念非常一致,即意志反省自己以達到它的自我否認,從而才能到達天堂。

叔本華并不認為意志的自我否認等同于自殺,相反的,他覺得自殺就是意志的自我確認。從形而上學的觀點來看這里的意志應被理解為把我們引向個性化原則的一些東西,意志的自我否認只是出自于個性化原則作為自我主義而存在的自由。另一方面,榮格為了表達他的治療的目標,他借用叔本華的術語“個性化”,但是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叔本華和榮格的個性化的意思卻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叔本華的理論,意志的自我否認只是對另一種磨難的領悟而已,他說:“純粹的愛只存在于同情之中”。⑥同情是從大乘佛教的梵文“karuna”翻譯成德語而來的,類似的,通過同情所顯示出的erkenntnis也是般若經的德語翻譯。在大乘佛教中,karuna和般若經二者彼此不可分割。

在學生時代,榮格因神秘學的博士論文而曾向康德和叔本華求助,他想從心理學視角來處理包括唯靈論在內的宗教現象,他把宗教視為心理學的內容。心理學似乎讓他跨越了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以及宗教和科學之間的界線,但是1910年2月11日在給弗洛伊德的信中,他的話又說的很清楚:“宗教一定只能被宗教所取代”。榮格期望心理分析能變成基督教的替代物,這讓弗洛依德感到很難堪。換句話說,他想尋找一個兼具宗教和心理學的東西,并且正是這個原因,更加明確了他之后對佛教的欣賞。對他而言,佛教就是“純粹合理的宗教”和“去往極限意識的最系統的教育”。

榮格的著作《的轉化和表象》使得他和弗洛伊德徹底決裂,這本書變成榮格思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同時也揭示他的進步和對叔本華思想步步深入的理解。他指出并不只局限于性,而是通過很多方式展現,就像叔本華的意志。在犧牲這種思想中,盲目的意志是如何被轉換成自我否認的。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被表象化,而是通過自身的自我犧牲積極主動的變成表象。的轉換難道不就是叔本華的意志自我否認的重復嗎?

《向死者七次布道》使我們懷疑榮格對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底是否熟悉。就巴西里德而言,他一般是這樣開始他的布道的:“從一開始我就覺得世界是虛無的,虛無就是充滿,在無窮的宇宙內,充滿并不一定好過虛無,虛無就是空虛和充滿,你可以就虛無再說些別的什么。比如,說它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你也可再說一句,說它是或者不是,無窮和永恒的事物是沒有質料的,因為它本身已包含了所有質料,我們就把這種虛無性和充滿性稱之為普累若麻。”⑦

實際上,Moacanin已指出《向死者七次布道》模仿《心經》的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還有《楞伽經》中“空即為形,隨著空融入形,形即為空”。這樣看來,榮格的普累若麻似乎和佛教的空性很相近。Moacanin強調說,對立及其綜合把藏傳佛教的密宗和榮格的超越功能概念連在一起。然而,即使普累若麻看起來與空性類似,榮格并不認為普累若麻就是人生的最終目標。⑧

榮格把創造之物的自然趨勢命名為個性化原則,這在后來作為榮格學派心理分析的目標作了詳細闡述。該術語起初是一個哲學學術概念,它指物質原則,榮格是通過叔本華的主要工作得知它的。但是,與榮格不一樣,叔本華使用它用來指一些需要被克服和解決的事。個性化就是盲目意志的一種自我確認,依賴于必須通過意志的自我否認而被放棄的自我。

對榮格而言,創造之物的個性化不應該被歸為普累若麻,相反,它是人類發展的非常合適的原則。對比來說,叔本華是從個性化原則來看自我主義的哲學功能的,因此榮格必須說明在個性化原則這個問題上他與叔本華的區別,這就是榮格在后期發展形成不同與自我的“自身概念”的原因。

[參考文獻]

① Coward, H.(1985) Jung and Easter Thought, Albany: SUNY Press.

② Fields, R.(1986) How the Swans Came to the Lake: A Narrativ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America,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③ Jarrett, J.L.(ed.)(1989) Nietzsche’s ‘Zarathustra’: Notes of the Seminar given in 1934-1939, given by C. G. Jung , London: Routledge.

④ Jaffe, A(1965)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⑤ Epstein, M(1995) 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 Psychotherapy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 New York: Basic Books.

⑥ Schopenhauer,A (1987)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Band 1 and Band 2, Stuttgart: Reclam.

⑦ Jaffe, A(1965)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篇5

論文關鍵詞:親情教育,高校,溝通,體驗

 

親情是親人之間的情感。親情是人類的一種基礎性情感,它在一個人的成長、學習、工作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大學生對親情的認識不足,更多地去關注友情和愛情,而忽略了親情,而同時學校和社會對親情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現在高校中相當多的大學生存在親情缺失現象。加強大學生親情教育,增強大學生親情觀念和親情意識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中一個函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大學生的親情困境

當今大學生的親情現狀不容樂觀,其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了解父母艱辛,缺乏感恩之情。當今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盡管他們從小享受父母的精心呵護、百般關愛,但是當中的許多人對父母撫養兒女的艱辛缺乏相應的體驗,以為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缺乏感恩、感激之情。有些人把父母當作銀行,把家庭當作旅館,動輒張口要錢要物,稍不滿足就跟父母發火、慪氣;有些人花父母的錢大手大腳,絲毫不體諒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父母掙錢之不易,甚至經常提出與父母實際能力不相符的要求;還有些人上了大學以后,嫌棄自己那在農村勤苦勞作的父母,認為他們土氣,不僅不愿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反對父母來校探望,怕給自己丟面子。

第二,理論上知道“孝敬”,行動上缺乏關愛。由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大學生普遍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識,但是他們中許多人對孝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贍養層面,認為將來多掙錢給父母用就是孝敬,既然現在還沒有掙大錢給父母的能力,也就沒有辦法表達對父母的親情關愛了。據一項對12000名大學生進行的有關親情的問卷調查顯示,只有6%的大學生母親節問候過媽媽,7%的大學生與父母每周聯系一次,8%的大學生還保留了與父母通信的習慣,9%的大學生每年都能記得父母的生日,21%的學生會在節假日經常給父母送禮物,28%的大學生把父母列為自己的傾訴對象,45%的學生很長時間才和父母聯系一次[1]。另據調查顯示,約有6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齡,76%的學生從未給父母祝賀過生日溝通,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父母給子女過生日卻高達93%。[2]這一現狀凸顯了大學生盡管理論上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在現實的行動上對父母普遍缺乏關愛。其實,孝敬父母不僅僅指在物質生活上贍養父母,更多地涉及精神上的關愛,如體貼父母、過節問候父母、遇事與父母商量、多與父母進行感情交流、“常回家看看”等。

第三,溝通方式錯位,親情聯系銳減。處于信息爆炸時期的一代大學生,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大的資訊空間,加上年輕人思維活躍,感受力敏銳,容易接受和嘗試新鮮事物,使他們的溝通方式種類日益繁多。手機短信、QQ、BBS、E-mail、博客等等充斥了了他們的生活,電話的撥打頻率越來越低,通信這種更“原始”的溝通方式更是早早地退出了他們的交際舞臺。而大學生家長所屬的40歲以上中年群體,感知和掌握新資訊手段的能力有限,還是比較傾情于書信和電話這兩種傳統的交流方式。據有關專家估計,目前90%以上的30歲以下年輕人已經摒棄了手書信函,只有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還習慣于手書信函[3]。兩代人之間交流、溝通方式的錯位,使得他們親情聯系的機會愈益減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無形之中增多。

二、高校開展親情教育的必要性

盡管近年來高校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上取得了一系列今人稱道的成績,但是由于對親情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該方面的教育在多數高校至今缺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薄弱環節,要改善這種狀況必須明確親情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親情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成分。親情是家庭成員間感情的總稱,包括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親情中占有主要位置。親情是人世間最真切最樸素最珍貴的感情,孟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明確指出:“任之實,事親事也”又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強調了特殊性血緣親情構成了個體性自主自強和普遍性仁愛理想的根本基礎,并明確主張其在人的整體性存在中占據著至高無上的終極地位。[4]可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認為親情是人類一切感情的基礎。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用愛心來愛父母的人,才會珍惜朋友、愛學校、祖國乃至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只有在愛父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大學階段的教育是幫助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學會適應社會能力的關鍵階段,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其人生觀、價值觀等各方面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應在大學中開展親情教育,夯實親情這一人類情緒發展的基礎十分必要。

其次,親情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健全發展的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導致個體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即決定一個人社會生活質量和工作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雜志網。情緒心理學研究又進一步表明,親情關系在大學生情緒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直接影響其友情和愛情的發展狀況與水平,從而制約其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而且會影響其認知與情緒的協調發展與身心的健康,從而直接制約其生活心態、道德觀念、行為方式的發展。總之,以親情教育促進大學生的情緒發展,進而促進大學生情緒與認知的協調發展和身心的健全發展,既關系到大學生在校的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也關系到他們一生的健康與幸福。

同時,親情教育符合“優生優育”的社會要求。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承載著社會的“優生優育”期望,但是大學生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好父母,勝任“優育”下一代的社會要求,在相當程度上受制于他們以往的親情關系。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心理學家哈洛就通過動物實驗向人類提出了這樣的警告:一個親情經歷淡漠的父親或母親,很難對自己的子女表現出應有的關懷和照料。在哈洛的實驗中,那些早年缺乏親情體驗的母猴,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會照顧小孩,不僅缺乏母愛,有的甚至粗暴地對待小猴,致其死傷[5]。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親情教育,為其撫養下一代做好必要的情感準備,是高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否則,“祖國的未來”命運堪憂。

三、高校開展親情教育的方法探討

親情作為一種積極、正向的情感,雖然帶有自然發生的一面,但更主要的需要靠積極的引導力量促使其得到養成且不斷豐富提升。[6]

第一,加強體驗教育,切實感悟親情。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做人道理和道德知識的掌握,一個從情緒體驗上的“認同”向行為觀念上的“應當”過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相應的情緒體驗能使認知對象具有主觀意義,使認知內容與個人心理產生“共鳴”,從而使人切實感悟認知對象的價值和認知內容的含義,進而自覺地將之內化為自己“應當”的行為準則[7]。在重慶工商大學,每年的新生到校后,都要算一筆賬。首先算出家長對自己四年大學生活的投資成本,然后計算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回報父母對自己大學生活的投資;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寫一封信告訴父母親。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體驗到了父母撫養自己的艱辛,懂得了珍惜親情溝通,理解父母、關愛父母,連一些原本與父母有很深隔閡的學生也意識到自己的不成熟,改善了與父母的關系。這一教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激發了學生的親情體驗,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而無私,這種恩情是自己一生的巨大精神財富。以此為借鑒,高校還可以組織開展親情體驗大討論、親情小品大賽、歌曲大賽、有獎征文、組織學生觀看展現親情的電影。以此為契機觸發大學生的親情體驗和感恩意識,讓學生發自內心地關愛父母,珍惜親情。

第二,針對父母精神需求,引導學生加強關愛。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當子女讀大學離開家后,許多父母感受到“空巢”的落寞。少了朝夕相伴的活潑身影,多了對遠方子女的牽掛。他們希望能時常聽到孩子的聲音,希望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希望孩子時常能惦記自己。針對父母的這些精神需求,學校應引導大學生加強對父母的關愛。例如,及時將自己的學習、生活狀況告訴父母,讓父母分享成長的快樂;遇到生活、交往方面的問題多與父母商量,別以為父母觀念已經“落伍”了,其實長輩的一些經驗往往可以使孩子少走許多彎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別嫌父母“嘮叨”,須知能對孩子“嘮叨”常是父母的一種極大的精神享受。

第三,改善交流方式,促進有效溝通。針對目前大學生與父母間親子溝通方式錯位的情況,高校開展親情教育應注重引導學生改善與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別是讓學生了解交流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會有所差異。運用現代化的交流方式固然有快速和簡便的優勢,但容易讓交流越來越平面化、簡單化。而溝通不僅僅是交流信息,它還包含情感的需求。信函等傳統的交流方式,比起現代交流方式更能表達親情這種溫婉、細膩的感情。因此應倡導學生在掌握高效的聯絡方式的同時不要忽視寫信,抽點時間給的家人寫封信,會帶給父母更多的驚喜和心靈慰藉。與之相應,針對大學生交流方式的現代性、多樣性,學校應鼓勵家長跟上孩子的“前進步伐”,讓大學生教父母學習運用電腦和手機,以便他們有可能用手機短信、E-mail或QQ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以來,交流的空間擴大了,頻率提高了,兩者之間的信任、理解和關愛也會越來越多。

另外,高校還應注重親情教育的系統性,把親情教育當成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貫徹始終,而不僅僅是一次主題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培養大學生的親情觀念和親情表達能力,使他們成為智商、情商俱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躍年.論加強大學生親情教育的必要性[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2]唐海珍,李國強.當代大學生親情觀調查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9.

[3]陳鵬.中國私人手書信函江河日下[EB/OL].鳳凰網,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312/08/168814.html.

[4]何迎春,吳新穎,田道法.親情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J].中醫教育,2008,9.

[5][美]Roger R.Hock.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M].白學軍,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6]李業才.情感教育問題及其化解[J].衡水學院學報,2009,10.

[7]喬建中.情緒研究:理論與方法[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6

論文摘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外語的學習效果。外語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外語學習動機,設法調動和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前言

動機是激勵人們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goal)的因素,也就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動力。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他們語言學習的成敗。我們外語教師的任務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外語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愛學。從心理學角度講動機指學生動力和學生興趣;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動機分為外在動機(extrinsic)和內在動機(intrinsic)。外在動機即外在因素,大致有以下內容:為實現家長和教師的要求;希望得到父母和教師以及朋友的贊揚;為了取得好分數;不甘落后于他人等。內在動機指學習者自己本身對學習外語的興趣,是內在因素。這種動機是在教師的控制范圍內,因為它與“課堂上所發生的一切密切相關”(Vincent,1983)。如何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這種內在動機,使他們把社會和學校的客觀要求變成自己的學習動機,使內在和外在動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貫穿于整個大學學習階段,并延伸到為社會服務中,這是我們大學外語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英語學習動機激發和培養的策略

(一)強化學生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技術方法。要強化英語學習動機,英語教師必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認知策略獲得滿意的英語效果。教師要利用英語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認知策略,促使學生實現從只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培養的轉軌,實現從只重視學習效果向重視學習過程的轉軌,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具體應側重以下幾方面:(1)記憶能力。要強化學生的科學記憶,用比較記憶法,交替記憶法和聯想記憶法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通過記憶力的增強而激發學習英語的動機。(2)思維能力。培養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用一種構詞法識記多個單詞;發展兩翼思維,把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訓練貫穿于針對課文進行正誤判斷的練習;發展收斂思維,訓練學生對中心思想的概括綜合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使之主導寫作訓練活動。通過思維訓練,從而使學生保持學習思維的主動性。(3)自學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學生要學會培養自覺利用舊知識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與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學生求知的富有生氣的內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激發興趣的目的在于培養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激發學習主體的深層動機,使其認為英語學習其樂無窮。教育心理學認為,新穎刺激容易引起學生注意,重復性材料、陳舊的形式則很難激發學習興趣。英語課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它不僅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還需要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且,英語課也需要開展形式新穎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師應積極主動為學生創造與英語發音純正的外國人接觸交流的機會,比如通過創設英語角或邀請外教給學生進行一些英語講座,從而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欲望。

(三)使用激勵和鼓勵性的語言

丹麥教育學家斯帕森曾說過,“小孩本族語學得那樣好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點是小孩在學習過程中,每個進步都會受到成年人的贊揚,每一個進步都會受到關注和鼓勵。”當然,英語學習也不例外。正在學習一種語言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或外語學習者構建出來的語言就是中介語(interlanguage)。在中介語階段,教師應該隨時隨地表揚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任何進步。同時,根據后結構主義的觀點,學習者犯語言錯誤(errors)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錯誤還是語言學習過程中進步的證據。通過形成有關目標語言的假設,學習者達到特定的中介語。接著,他會修改他做的假設,并向著目標語言前進。

(四)增加課堂教學的變量

從50年代末60年代初逐漸發展起來的英語語言學從不同的側面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探討,先后涌現出了許多不同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諸如語法翻譯法、對比法、直接教學法、自然教學法、聽說法、認知法、默讀法、功能交際法等。盡管各種教學方法各有千秋,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法理論都不能單獨提供足夠的概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中國學生工作、生活在漢語的語境、教師的母語不是英語以及教學環境、教學目的等多種因素,根據教材、學生情況等,適當增加課堂教學的變量,既注意語言規則又注重語言的運用,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每一節課,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確定學習目標,重塑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正如興趣可以培養、條件可以改善,英語的學習動機也是可以提高的。首先,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學習目標。長期目標要使他們有為之奮斗的動機,短期目標要具體使他們能夠實現、有成就感,隨著成績的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會隨之增強,他們的“內在動機”也會隨之強化。其次,“從某種意義來說,個人的學習動機是社會文化因素作用的結果(桂詩春,1984:229)。”隨著中國加入WTO,社會上對英語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尤其要求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會用英語進行書面或口頭的交際活動,這會使學生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學會“活用”英語的重要性,從而重塑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冒險精神”

學習者策略研究成果表明,優等學習者具有強烈的交際欲望,他們不怕犯錯誤,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因此,幫助那些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克服害羞的心理狀態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冒險進行交際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持偏見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褒揚學生的參與意識,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隨著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強,這時教師應適時鼓勵學生自愿地參加各種教學活動并肯定他們的“冒險精神”對他們學習的幫助,這樣不僅使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際活動,而且他們的語用能力在語言實踐中也會得到提高。

(七)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

既然學習動機制約著學習策略,而學習策略又影響著學習成績,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責無旁貸的向學生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尤其對那些學習努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他們急需這方面的幫助,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具體地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盡可能快地找到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能事半功倍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八)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學業成敗進行正確歸因

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科學的歸因習慣,讓學生樹立一種信念: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要引導學生把成功歸因于自身內部因素,這樣可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和能力感,進一步增強今后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同時,應預防學生將失敗歸因于穩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因為這種歸因方式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結語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優化組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內部動機,使學生具有源源不斷的英語學習動力。英語教師不僅應該清楚地了解學生的自身條件和現狀,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要針對學生個體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的差異,采取必要的具體措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優勢,爭取英語學習上的最大成效。

參考文獻

[1]KeithJohnson,Helen Johnson.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Blackwell: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2]Ellis,Rod.Th estudy of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Lightbrown.Pasty M.and Nina Spada.How language are

learn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HuZhuanglin,JingWangqi.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

篇7

關鍵詞 面孔吸引力 社會經濟學 求職行為

中圖分類號:G848 文獻標識碼:A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its Impact to Social Economics

Abstract Facial Attractiveness has a broad impact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we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behavior. These results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to both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job hunters.

Key words facial attractiveness; social economics; job search behavior

人類面孔包含著大量的信息,比如個體的性別、年齡、身份以及情緒等。因此,面孔在人類社會交往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孔識別一直是心理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而上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心理學者開始關注對面孔吸引力的研究。這一研究問題同樣也引起了文化人類學家、進化心理學家以及社會經濟學家的研究興趣。本文將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入手,闡述面孔吸引性的概念及其對人類社會經濟行為的影響。

1 面孔吸引力的概念

面孔吸引力指個體面孔所誘發的一種積極愉悅的情緒體驗并驅使他人產生接近意愿的程度(史新廣,2007)。①對于面孔吸引力的評判沒有統一的標準,先前研究發現,對面孔吸引力的評價表現出跨文化的一致性。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個體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對吸引性面孔的注意偏好。究竟具備哪些特點的面孔才是具有吸引力的?根據面孔吸引力的生物學基礎,研究者最常探討的是平均化、對稱性和性別的二態性對于面孔容貌的影響。他們認為具有平均化、對稱性、明顯性別二態性等特征的面孔被認為是具有吸引力的(李鷗等,2010)。②

2 面孔吸引力對社會經濟行為的影響

2.1 面孔吸引力對合作行為的影響

合作行為是人類社會經濟領域當中非常普遍及重要的現象。它是決策研究領域中的一個典型問題,它體現了博弈思維以及人們做出決策和判斷的過程。盡管合作行為非常普遍,但是它又很難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經典的最后通牒游戲(ultimatum game)經常用來研究人類的合作行為。在這個任務中,分配者決定怎樣分配金錢,如果接收者同意分配者的分配方式,則交易成功,兩人按比例都得到錢;如果接收者拒絕分配者的分配方式,那么兩人都得不到錢。研究結果發現,無論可供分配的金錢總額是多少,有2/3 的分配者開價在50%左右,有超過半數的接收者對不足20%的開價予以拒絕,這種現象違背了經濟學中關于理性人的假設。因此人的合作行為可能是不理性的,會受到情感等因素的影響(余榮軍等,2007)。③

面孔吸引力對合作行為有著怎樣的影響?信任是個體之間能否合作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一般都會和我們所信任的人進行合作。對于缺乏信任的人,我們便會較少與之合作。有研究表明,無論是男性面孔還是女性面孔,人們都傾向于將積極的人格特征如熱情、誠實等與具有面孔吸引性的個體聯系起來;而將消極的人格特征如冷漠、不信任等與不具有面孔吸引性的個體聯系起來。因此,近些年有研究表明,面孔吸引性會影響個體的合作傾向。個體更傾向與具有面孔吸引力的人進行合作。先前就有研究用囚徒困境任務來探討面孔吸引力對合作行為的影響。在囚徒困境任務中,共有兩個參與者,被試可以選擇是否與他人合作,如果兩人都選擇合作,那么將會平分所得的利益;如果一人合作,一人背叛,則合作者則得不到利益,背叛者得到所有利益;如果兩人都背叛,則都會受到懲罰,都得不到利益。研究結果發現:人們更傾向于與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合作。而且,認為自己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更傾向與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合作。

2.2 面孔吸引力對求職行為的影響

面孔吸引力對求職行為的影響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證實。這些研究發現面孔吸引力會影響面試官的決策。在一項研究中,采用了180名被試,讓被試假想自己為一名面試官,讓被試閱讀求職者的簡歷,每份簡歷都附有求職者的照片,簡歷分為質量高低兩種。在較高質量的簡歷中,求職者自身各方面的技能都比較高。在較低質量的簡歷中,求職者自身各方面的技能都比較低。面試官通過閱讀簡歷來決定將工作機會給予哪些求職者。結果發現,在質量較高的簡歷中,面孔吸引性對于面試官的決策沒有影響,而在質量較低的簡歷中,面試官更傾向將工作機會提供給具有面孔吸引力的求職者。還有一些研究表明,面孔吸引力的優勢會體現到不同性質的的工作中。例如,對于女性而言,對于需要體力的工作,沒有體現出面孔吸引力的優勢。可能是因為對于非面孔吸引力的女性,會被更多的認為體力更好,更能勝任體力工作。但是如果對于需要較強人際交往能力的工作,則還是會體現出面孔吸引力的優勢。相對于女性,具有面孔吸引力的男性在求職中更有優勢。Scholz(2011)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比沒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獲得工作機會的幾率高兩倍。④

2.3 “美就是好”現象

大量研究發現面孔吸引力對人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研究者們把這種現象統稱為“美就是好”現象。例如,相對于沒有面孔吸引力的人,面孔吸引力高的人往往被認為是更加的幸福,隨和以及成功。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小孩被認為在學習方面具有更大的潛質,有更強社交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有調查研究發現,售貨員在進行商品銷售時,顧客對那些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售貨員的態度會更好一些。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律師在法庭辯護時更容易得到法官的認可。

盡管“美就是好的”現象普遍存在,但是它并不是絕對的。例如Farber 和Gibbons(1996)的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增加,個體的能力以及才能就會慢慢的表現出來,這時人們就不會那么在乎個體的相貌,不會用相貌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智力等方面,而是真正地根據個體的實際能力來對其進行評判。⑤具有面孔吸引力的人雖然在開始會得到他人的信任,被認為具有更好的品質,但是一旦發現具有面孔吸引力的個體不能兌現自己的諾言,或表現出某種不誠實的行為,那么這些個體所有好的形象都會受損,會受到更大的歧視和排斥。這些現象也被統稱為“美麗懲罰”。

3 總結與啟示

綜上所述,面孔吸引力對人類的社會經濟行為有著廣泛的影響。具有漂亮面孔的人往往會得到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求職機會以及得到更好的評價。盡管如此,這種“美就是好”的現象并不是絕對的,有時甚至會帶來“美麗懲罰”的效果。因此,在現實的社會經濟活動中,我們應該既要看到“美就是好”的效應,也要注意“美麗懲罰”的效應。對于應聘者,應該充分認識到美麗面孔確實能給自己帶來獲得工作,升職加薪的機會,同時也要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工作能力的鍛煉,避免“美麗懲罰”效應。

注釋

① 史新廣.女性容貌吸引力及其與人格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07.

② 李鷗,陳紅.面孔吸引力的回顧與前瞻.心理科學進展,2010(18):472–479.

③ 余榮軍,周曉林.神經經濟學打開經濟行為背后的黑箱.科學通報,2007.52(9):992-998.

篇8

關鍵詞:教師;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健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當然,如果從小就養成不好的習慣的話,也會阻礙孩子的一生。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著手進行了分析。

一、在學習方面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其實家庭教育對他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但當孩子步入幼兒園后,學校的教育自然也應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首要的目的是讓其學習知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了教師們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保持耐心,用詞準確

幼兒一般指3-6歲的孩子,處于這一階段的兒童,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對于知識的掌握速度和程度自然不如大孩子來的快,因此,這種情況就要求我們教師有耐心,并且要注意用詞。例如,讓孩子們學習數字或者認識顏色和小動物時,教師應該時刻保持耐心教育,尤其是一些抽象的事物的學習時,教師更應該如此。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弄明白,只有當他們真正理解了,才能更進一步的記住,這樣教師才能達到教授的目的。

(二)舉一反三,鞏固提高

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想象力和好奇心都非常強,身為教師應該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讓他們將學會的內容進行舉一反三,不僅可以鞏固其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能力。如昨天學習了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七個顏色,在今天學習新課之前應該花幾分鐘的時間來復習,并且讓他們分別說出每一種顏色所代表的水果或者是事物,以此鞏固提高。

(三)方法得當,善于鼓勵

幼兒的思想很單純,同時幼兒的想象力也是人的一生中最豐富的時候。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抹殺兒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教師要不厭其煩的耐心回答;對于孩子們的想象力,教師也應該鼓勵支持,讓其大膽去想象。

二、在生活方面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有一些老師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是家長的責任,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以他們知識。這個說法顯然是不科學的。小孩子在幼兒園,最應該學習的就是生活中的習慣。曾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孩子園。”接著他又說:“在那里,我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碰;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道歉等等。”[2]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尚未懂事的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以下幾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一)發現孩子們的優點,并及時鼓勵

學齡前的兒童由于年齡原因,其身體和心理還處于尚未發展成熟的階段。因此需要教師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一言一行,發現其優點,并及時鼓勵,同時也應該指正其缺點,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二)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幼兒具有思維形象具體、好模仿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時刻注意兒童在日程生活中的點滴閃光思想,及時發現,及時提出,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在寓教于樂中培養良好的習慣

幼兒尚處于思維開放的時期,導致其沒有忍耐力,不能長時間專注一件事情。所以,基于兒童的這一特點,教師應該把生活中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在游戲中或者是相對歡樂的氛圍中體現出來。

總之,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在一個人的小時候養成,這樣才能讓其受益終身。 所以,身為幼兒教師,有義務更有責任幫助每一個兒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會利于一個人的成長成才,兒童健康的成長來了,我們的社會才會健康進步,從這個角度來看,幼兒教師的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悅.中國孩子的成長方案[M].北京:藍天出版社,1999.

[2]方洲.個性心理學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龐麗娟.教師與兒童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潘日文,侯桂蘭.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篇9

李偉平沒說為了讓自己的課堂體現更多想法做出了多少努力,也沒說他的語文課堂里師生交流碰撞出多少火花,他對教學的鉆研、對教育的理解在不斷地反思中積累、沉淀,漸漸地化作一種力量,這是思想的力量,這力量使他在走上管理崗位后底氣十足。

李偉平說自己是在二附小成長起來的,他太了解這個校園了,這樣的了解讓他工作起來游刃有余,老師們也了解他,所以有些事情無需用語言溝通,一個眼神也許就可以意會。從語文教師到學校管理者,李偉平可以說是靠教科研起家,當了校長后,他著力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技術支持,跟老師們一起備課、評課,一起搞課題,甚至給他們講怎么寫論文。讓李偉平引以為自豪的是二附小的教師成長很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這些技術稱號,局小前幾年還搞不過二附小。”

李偉平提到的“局小”是頗負盛名的局前街小學,常州市的一所百年老校,以它為參照進行比較所得的結果當然有說服力,這種比較的另一面則多少反映出老校的弱項。大約是看中李偉平的技術專長,2003年市教育局調他接手這所名校的校長職務。

我們不能不承認,老校、名校所承載的既有歷史的輝煌,也有因走的路程太遠而沉積下來的一些痼疾,如何使她步履輕快地登上新的制高點,其實是所有有著悠久歷史的名校面臨的現實課題。李偉平上任后,延續他一貫的做法,盡可能多地給教師專業發展以技術上的支持,搞了一段時間,他發現老師們缺少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引領。他說:“觀念的轉變很重要,如果教師的精神狀態沒有變化,你給他再多的技術支持,他也不會接受。所以我就雙管齊下,在技術支持的同時,重建局小文化,這包括辦公室的文化、教室的文化、課程的文化、學生的文化。”

現在學校文化成了個時髦的概念,許多學校都在提,但如何腳踏實地地構建,如何做真文化而不是表面的文化,其實是需要學校管理者認真去思考和踐行的。李偉平的做法看上去似乎沒什么新意,首先是給教師辦講座,給他們講學習型組織的建立,講要建立共同愿景、個人愿景,要自我超越,講作為教師該具有什么樣的兒童觀、教育觀、價值觀。

然而這些理論使老師們感到新鮮,感到有一扇窗正在他們面前打開。聽李偉平講話就會相信,他是那種能把事情講出味道的人,所以可以想象,他為教師描畫了怎樣一幅學校發展和教師自我發展的美好圖景。“一個人只有當他生活在精神的世界里才是真正自由的。”這么說時,他厚厚鏡片后面的眼睛閃著光。他說:“老師們開始時覺得我太理想主義,時間長了,也認同了我的觀點。”

理想主義的李偉平深知教師這個知識分子群體更看重的是什么,他的策略是用自我價值的實現去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他以構建辦公室文化為例:原來辦公室里如果有兩個老師經常談論吃穿,就很容易在辦公室形成一種談論家長里短的氛圍,我把她們分開,讓另外兩個經常切磋業務的老師引導辦公室文化,目的是樹立一個核心價值,他們談教科研,談論文,總之,談和教育教學有關的事情。我了解老師,他們都是不服輸的,融不到大家的談話中去他們會沒有歸屬感,別人的科研、獲獎而自己毫無進步,他們會感到沒面子。在這種引領下,大家會自然而然地進入職業狀態,形成一種積極的辦公室文化。

在外部環境的跟進上,李偉平也很講策略。他把辦公室外邊的走廊利用起來,隔出一間主題聊天室,在不到4平方米的小空間里搭了臺子,放置教育類的書刊報紙,還配了咖啡具、茶具,這樣,同學科的老師沒課時就可以進去邊喝咖啡邊研討。做了一段時間,李偉平發現,這是相當有效的,比專門開會組織研討效果還要好。于是他又建了3個這樣的聊天室。“當時也有反對意見,說你弄了聊天室誰來管理呀?后來我發現,往往我們習慣于把人往壞處想,我就說,為什么不相信我們的老師呢?”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沒有哪位老師浪費咖啡、茶葉,也沒有哪組老師不隨手清理完聊天室就離開。

對學生也是這樣,相對于制訂硬性的規定,告訴學生“不能”做什么,李偉平似乎更喜歡創設條件和環境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我在衛生間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大便卻沒帶衛生紙,小孩子也有意思,他們有時候都會叫我幫他們去取。我就決定在衛生間裝上衛生紙,并告訴學生這紙是應急的,要節約。有人說他們只會貪玩哪懂節約?第一個星期果然是一放上很快就用完了,我跟老師們說,不要急,道德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我們剛在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時也擔心小孩子會因好玩而浪費,我就讓負責清潔的老師先把洗手液稀釋,讓孩子們玩個夠,過幾天,他們就沒興趣了。”他頗為得意地說,“你看,現在孩子們的衛生習慣都非常好,誰也不會去糟蹋衛生紙和洗手液。”

“我相信人的道德發展是建立在信任而不是防范的基礎上的。”李偉平在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中處處留心,設法去“懂”老師,“懂”學生。因為“懂得”,所以信任;因為信任,學校里形成了一種健康、向上的和諧生態。這一切,使得局前街小學這所百年老校前進的腳步輕快了許多。

李偉平小檔案

1987年在江蘇省常州師范二附小教語文

1994年擔任該校副校長

2003年調任常州局前街小學校長

篇10

〔關鍵詞〕 曼陀羅;繪畫;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6)21-0016-003

“曼陀羅”這個詞語來自于梵語,是“圓輪、壇城”的意思,一般以外圓內方或外方內圓為主,圖案則是相互對稱的。“曼陀羅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在藏傳佛教和印度教中,它都代表著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圓滿,是人類心靈至高無上的理想境界”[1]。

曼陀羅mandala繪畫最早由分析心理學學派創始人榮格發明。榮格認為,曼陀羅繪畫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強心理和諧與人格完整的功能。[2]他認為曼陀羅的創作過程是一種自我治療的表達,個體通過創作曼陀羅可以使心靈保持寧靜并使繪畫者自己得到成長。榮格曾說過:“我所畫的輪圓似乎每天都能與我當時的心境相呼應;后來,我逐漸發現原來輪圓正象征著我們內在的本質我與性格的全部。如果輪圓俱足,我們的生命則呈現調和之象。創作曼陀羅不僅能釋放情緒,跳脫舊的思考模式,還可以協助你歸于中心、靜心冥想,看到內心的豐富多彩。”經由榮格提倡,曼陀羅繪畫成為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重要形式。

一、曼陀羅繪畫的理論基礎

曼陀羅繪畫作為繪畫治療的其中一種方式,具有與繪畫治療一脈相承的理論基礎。“人類先創造出圖畫再創造出文字,學齡前的小孩子也是先會在紙上涂涂畫畫而不是直接學習文字”[3]。2007年,英國藝術治療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Art Therapists,BAAT)對繪畫療法下了定義:“繪畫療法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以美術媒介為主要的交流工具。接受繪畫治療的來訪者不需要事先具備美術經驗和技能,治療師并不是對來訪者所做的形象進行審美評價或者診斷評估,其目的是為來訪者提供一個相對安全和有幫助的環境,并在這種環境下通過美術材料的使用取得人格層面上的變化和成長”[4]。

(一)投射理論

投射在心理學上是指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態度、愿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征,不自覺地反映于外界事物的一種心理作用。榮格經常鼓勵病人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的心象和夢記錄下來,以此來分析其人格”[5]。投射作為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在分析心理學中,被認為是一種無意識的主動表現自身的活動。個體通過投射來保持內在人格結構的平衡和減輕壓力焦慮水平。繪畫的過程是一個天然的投射過程,它可以使我們接觸到學生的心靈世界并使其具體化。學生通過繪畫曼陀羅,內心世界以曼陀羅為載體,找到情感釋放與表達的出口。

(二)色彩理論

有研究表表明,“當被試處在一個紅色墻壁的房間時,人會變得焦躁不安;而當被試處在一個藍色墻壁的房間時,人的情緒會比較平靜”[6],因而顏色對人們情緒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同的顏色會呈現出不同的情緒狀態:藍色代表著冷靜、平和、放松,綠色代表著成長、新生、充滿希望,黃色代表著溫暖、陽光、有生命力,紫色代表高貴、富足,紅色代表喜慶、也有攻擊,白色代表純潔、光明等,黑色則代表壓抑、黑暗、死亡等。

Juliet Jue等通過實驗表明,“在精神病人的畫作中,紅色和黑色是主色調,而正常人的繪畫中顏色使用平均”――顏色可以揭示有關情緒的信息[7]。關于色彩和情緒之間關系的研究結果主要有:(1)繪畫創作中使用的最顯著的顏色是情緒狀況的重要指示;(2)使用的顏色和顏色的搭配可以揭示繪畫者的情緒狀態;(3)分析其意義有助于繪畫者調控自己的情緒。

(三)大腦偏側化理論

著名的“割裂腦”實驗揭示了大腦的兩個半球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功能,即優勢分工理論。左半球主管言語、推理,而右半球則主管直覺、感知、空間知覺。大腦右半球主要是圖像性的,主管音樂、繪畫、情緒等。

有時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有些內心感覺很難用語言來描述,運用繪畫療法可以很好地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架起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橋梁,繪畫療法可以降低學生的心理防御,幫助學生更好地呈現內心真實的狀態,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學生心理,從而解決一些用語言無法解決的情緒問題。

二、曼陀羅繪畫的實施

成立曼陀羅繪畫小組,分別進行認識曼陀羅、彩繪曼陀羅、分享曼陀羅彩繪的感受、創作自我曼陀羅、合作完成一幅曼陀羅作品等由淺入深的活動。

初期提供曼陀羅的圖形輪廓,讓學生自由選擇彩筆,為曼陀羅圖形涂顏色;后期不提供曼陀羅的圖形,讓學生自由作畫,然后再涂顏色。在學生初期接觸曼陀羅繪畫時,讓學生只涂顏色,隨后,可以嘗試著給學生創作曼陀羅的機會,讓他們自由表達,先畫自己心目中的曼陀羅,再涂彩色。

曼陀羅繪畫可以進行個體繪畫和集體繪畫。個體繪畫主要是單個學生進行曼陀羅繪畫;集體繪畫是多個學生進行合作,一起創作一幅曼陀羅繪畫作品,通常這張作品面積比較大,能讓每個成員都能參與進來,共同協商主題,分工合作,從而完成這幅曼陀羅繪畫作品。

三、曼陀羅繪畫的心理效用

(一)幫助學生表達和宣泄情緒

曼陀羅繪畫是一種藝術性的表達,在繪畫過程中,投射內心想法和感受,學生在給曼陀羅輪廓涂色時,可以借此表達自己的情緒。依著自己的內心感受,拿起不同顏色的畫筆,自由涂色。筆尖在紙上涂抹的時刻,內心的焦慮緊張感受會隨著筆尖自由流淌出來。當學生心情煩悶焦慮時,筆尖涂抹顏色時,下筆急促,涂得顏色線條會比較凌亂,顯得不規整。而當學生心情比較平和時,下筆徐緩,顏色線條會顯得細膩順暢,線條呈現一定的規律性。不管學生涂色的美觀程度如何,當學生完成涂色后,心情會有一種舒暢感,有些情緒可以得到有效釋放。學生通過曼陀羅繪畫可以快速表達潛意識中壓抑的情緒,從畫面的著色搭配和線條的規整程度可以從中發現需要輔導的學生。

(二)幫助學生靜心和提高專注力

學生有時比較浮躁,心緒不定。當邀請學生給曼陀羅涂色,并伴有輕柔的曼陀羅音樂時,學生在音樂聲中,慢慢與曼陀羅繪畫在一起,心緒得到安定,心也慢慢靜下來。曼陀羅繪畫可以提供學生靜心的通道,幫助學生凝心聚神,心神專注于一筆一畫中,長期以往,學生的專注力也會有所提升。

(三)引導學生學習活在當下

當學生進行曼陀羅繪畫時,心流專注于此時此刻,心神專注于畫筆時,學生能感受到當下的力量,此刻沒有過去的煩惱,也沒有未來的期待。當學生觸摸到此刻的美好,會更愿意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什么也不想,只是專心做此時此刻的事。

(四)輔助學生建立規則感和整合自我

曼陀羅繪畫包括規則對稱的圖形,對于內心有沖突的學生,暗示學生涂色時注意規則和對稱性,規則對稱的圖形可以給學生穩定感和安全感。在涂有規則和對稱的圖形時,學生內心的沖突和意識的混亂得到調和和梳理。多次練習曼陀羅繪畫,學生可以更好地自我整合,找回統一感和穩定感,從而顯露出真實的自己。

(五)指引學生探索自己的生命潛能

從初階給曼陀羅輪廓著色,再到學生自主畫出屬于自己內心的曼陀羅圖案。在這過程中,學生探索真實的內心,用曼陀羅圖案表達出來,從隱形到顯性,學生會更加貼近本真的自己,明晰自己真正的內心渴望,了解自己的生命潛能所在。當內心世界經由曼陀羅圖案呈現時,學生會更多地了解自己,這是一個探索內心的過程,也是遇到真實的自己的過程。

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基本很少涉及曼陀羅繪畫的運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曼陀羅繪畫不但可以豐富課堂形式,還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藝術的表達方法,自我成長,自我療愈,最終自我實現。

參考文獻

[1]蘇珊芬澈,游婉娟譯.曼陀羅小宇宙――曼陀羅豐富你的生命[M].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

[2]陳燦銳,申荷永.榮格及后榮格學派的自性觀[J].心理學探新,2011,31(5):391-396.

[3]周麗.關于“繪畫心理療法”獨特作用的綜述[J]教育心理研究,2006,6:61-63

[4]胡冰霜.榮格的曼陀羅繪畫對自性的追尋[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1-3.

[5]榮格著,梁鳳雁譯.榮格談心靈之路[M].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

[6]羅曉青.色彩心理效應在西方繪畫中的應用[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