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7: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用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臨床護理學教學中,護理診斷的教學一直是臨床護理學科教師的難題,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題。通過幾年的臨床護理學的教學,下面談談臨床護理學中護理診斷教學的幾個要點:
1、誘導學生提護理診斷
根據護理評估內容,誘導學生從北美護理學會制訂的147條護理診斷中找出相關的護理診斷,由于學生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護理診斷亦不同,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大小不一樣,所以患者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學生可以根據臨床表現中的某一個表現提出:組織完整性受損、有體液不足的危險、體液不足、有組織灌注量改變的危險、組織灌注改變、心輸出量減少、氣體交換受損、潛在并發宜:欠血性休克、急性意識障礙等等。讓學生充分發拌一己的智慧與才能。
2、要求學生規范化書寫護理診斷
書寫護理診斷應嚴格按照PES模式、PE模式、P模式進行,書寫現存問題時一定要在護理診斷之后書寫出相關因素和臨床表現;書寫潛在性的問題時在護理診斷之后書寫或者不書寫相關因素:危儉性的護理診斷要書寫相關因素;可能性的護理診斷因相關因素不明確不需寫出相關因素,但潛在并發癥后面一定要書寫相關因素。
3、指導學生正確提出護理診斷
3.1注意護理診斷的合理性有許多護理診斷是屬于某一系列的應區別應用,象氣體交換受損、清理呼吸道無效、低效型呼吸型態這三個護理診斷在教學時應向學生講清三者的適用范圍:清理呼吸道無效適用于通氣功能障礙所表現的呼吸困難;氣體交換受損適用于換氣功能障礙所表現的呼吸困難。
個別護理診斷應用范圍很廣,如排尿異常適用于尿量異常、尿色異常、排尿過程及感覺異常。潛在并發癥的應用問題,潛在并發癥后面接的是醫學診斷,說明的是尚未出現的護理問題,并不是患者目前無臨床表現,如潛在并發癥:失血性休克,說明患者目前有消化道出血但未出現失血性休克,需對患者作認真細致地病情觀察,并執行相應護理措施,以防出現上述并發癥。
3.2注意護理診斷的精準性提出護理診斷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3.2.1擬定護理診斷應抓主要矛盾患者的臨床表現復雜,一般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可以書寫出數十條護理診斷,這樣既加大T-r作量又沒有必要,象相對緩脈如果提護理診斷應為心輸出量減少,擬訂許多護理措施根本沒有必要。一個住院患者只需提6、7個主要護理診斷就足夠了。
3.2.2擬定護理診斷應注意簡明扼要患者的臨床表現可能是由某一原因引起的系列表現,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畏寒、高熱頭痛、乏力、食欲減退等感染中毒癥狀。根據上述表現可以提出體溫過高、疼痛、疲乏、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等護理診斷。只要護理措施得力有效,引起系列表現的原因去除后所有問題均解決了。所以擬定護理診斷時只需選擇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4、書寫護理診斷
篇2
護理查房是護理管理中評價護理程序實施效果、了解護士工作性質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隨著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以及“人性化護理”的實施,我院在全院推行了整體護理查房,各級護理人員在護理查房時,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使護理管理與整體護理的開展相適應,從而使護理查房的質量和內涵得到了提升,現總結如下。
整體護理查房的程序
查房要求:①查房前的準備,由責任護士選取所在病房疑難、危重病人為查房對象,可根據查房的性質、參與人員情況、病人病情決定查房內容。護理部主任查房時護士長可提前1~2天將查房題目及簡要病情報護理部,必要時可事先評估。護士長提前準備,查閱文獻資料。②查房人員組成,由護士長、護士組長、責任護士及相關護士、進修生、實習護士等人員組成。護理部查房要有護理部人員、科護士長或由護理部安排相關護士長及業務骨干參加。③查房人員站位,以病人臥位分,右側:主查人、護士長或護理部人員;左側:責任護士、護士組長、高級職稱護師、主管護師、護師及護士、進修護士、實習護士;床尾:配合護士。④查房時限,根據查房的內容和性質而定,每位病人的查房時間一般在30分鐘內,不超過60分鐘。教學指導性查房可適當延長。⑤查房內容,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以解決護理問題為目的,突出對重點內容的深入討論,并制定解決方案。
查房程序:①到病人床旁,按規定排列,主查人說明查房的目的。主查人為護士長、護士組長、或高中級職稱的護理業務骨干。②責任護士報告病人情況。重點說明病人現存潛在的護理問題/診斷、診斷依據、護理措施、護理效果以及需要討論解決的問題。③主查人評估病人。主查人根據責任護士的報告和病歷記錄情況詢問病人重要病史并進行護理體檢。
評估與指導:①主查人根據所收集到的主、客觀資料,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責任護士所提出來的護理問題。有導向地組織護士進行重點內容的討論,同時進行講解和提問。護理部主任及參加的護士長可參與討論和提問,病人和家屬也可參與詢問和請求指導。②根據護理程序進行評價,包括評估是否全面,護理診斷/問題是否確切,護理計劃是否符合病人實際,修訂是否及時,護理措施是否到位,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護理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同時評價責任護士的工作情況、病人的滿意情況等。參加查房的護士對以上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參與討論。③提出目前的主要護理診斷、措施及下一步重點解決的問題。指導補充護理診斷、護理問題和護理計劃內容,并根據疾病或并發癥的轉歸和現存的護理危險因素,預測潛在的、可能發生的護理診斷/問題。
查房總結:主查人簡要評價此次查房效果,并予以護理指導。包括病人現階段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需要病人或家屬共同參與的活動、查房中對護士的要求等。科室對護理查房中提出的建議,修訂計劃,并組織實施。
結 果
通過開展整體護理查房,促進了護理人員服務觀念的轉變:整體護理查房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求。在護理查房過程中,始終強調以解決病人護理問題為目的,使病人更多地了解相關疾病知識,并得到了更加完善的護理,從根本上適應了醫學模式的轉變,充分體現出了“人性化護理”。
提高了護士素質:護理查房對護士的理論水平、口頭表達能力有較高要求。使護理人員感受到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業務。護理查房將講解、討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護士提供了綜合性的學習場所,鍛煉了臨床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習熱情,促進了業務水平的提高和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
增強了護士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整體護理查房以護理程序為框架,注重發現護理程序運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護理查房的分析指導,有效地增強了護士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提高了護理查房質量。
篇3
【關鍵詞】能力本位;高職;內科護理;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07
一、課程改革定位
《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是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的橋梁課程,涵蓋醫院各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特點和護理操作技能。衛生部《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衛醫政發〔2012〕30號)印發,護士職業崗位任務分六大塊:健康評估、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心理護理、執行醫囑、護理操作。高職層次以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傳統的教學以“知識+技能”為主,重點突出“知識體系”的完整,有悖于高職培養目標。護士職業技能性強、動手能力要求高,更要求高職護生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同時,充足的知識積累也以熟練的技能作為外顯形式,改革應以“熟練技能+必須知識”為目標,技能訓練、能力本位教學應是《內科護理》課程改革的突破點。
二、 課程改革設計理念和思路
1、課程改革設計理念
在《內科護理》課程設計上,應圍繞當前的行業標準和護理執業需求進行。首先對學生的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調研,并據此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確立以“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滿足學生崗位能力的需要,獲得護士職業資格,及學生工作后的可持續發展打基礎”作為教學理念。
2、設計思路
通過行業調研、護理畢業生的崗位調查和護理專家的座談及衛生部《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衛醫政發〔2012〕30號)印發,提到的責任護士的職責,確定內科護理的典型工作任務和流程,并據此總結和提煉出內科護士的職業能力。再把職業能力轉化為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課程改革目標設計
1.能力目標 能夠識別內科患者常見的癥狀、體征,識別病情變化,具備對危重患者做出應急處理的能力、具有實施內科常用護理操作技術、常用檢查配合、常用診療器械的應用能力、能夠運用護理程序對內科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具有向個人、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和開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2.知識目標 應知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評估、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應知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標準、需要護理配合的治療要點、應知與內科護理操作相關的理論知識,聯系臨床實踐等。
3.素質目標 樹立“生命至上”職業意識,具有認真負責、虛心好學精神、具有關心、愛護、尊重護理服務對象和認真、嚴謹、熱情、勤快的工作作風、具有與患者及家屬和諧溝通的能力、具有人文關懷精神、具有熱愛護理專業、樂于奉獻、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及團隊合作精神、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等。
四、課程內容設計
該課程分為九個模塊,分別是呼吸內科護理、心內科護理、消化內科護理、泌尿內科護理、血液內科護理、內分泌內科護理、風濕內科護理、神經內科護理、傳染病護理。每一模塊又分成若干個任務,將學習活動融入在工作過程中。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內科護理崗位必需的專業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五、教學方法設計
以能力為本位,突出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任務對接,設計積極有效的教學實施。
1.啟發式教學法 教師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激勵學生開動腦筋思考,通過啟發學生思考、開闊學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問題的思路進行講授,使學生通過思考,按照問題思路構建基本知識。
2.PBL教學法 將學生置于臨床個案中,學生對個案分析,提出假說,然后尋找資料,分析假說,最后在課堂上集體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指導學生如何去查找有關問題的答案,記錄各學生的表現,以便了解不同學生的弱點所在并給予相應的指導。
3.案例教學法 ①病例準備:根據教學內容精心準備2份或3份臨床病歷資料,并擬定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問題要有一定的啟發性和誘導性,有利于病例討論、深化所學知識、經歷解決問題的系統過程。病例選擇可以是單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綜合病例,如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全心衰,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體現疾病知識的相關性和連續性。②課堂實施: 在每一個模塊講授結束以后,引入病例討論,總結該模塊所學的內容,把所學的東西前后串聯起來。首先,老師用多媒體展示病例資料,學生分組討論,討論該病例的初步醫療診斷,并根據病例資料分析其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診斷,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內容。然后,每組推舉一名學生代表發言,闡述本組的觀點和思路,其他成員進行適當的補充。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講評,完整準確地概括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補充遺漏之處,分析錯誤原因,使所學的知識完整確切。
4.“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法 將教學場所設在實訓室,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學,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法: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的一系列相關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基本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每個大教學情景能夠支持學生進行持續的探索,學生能夠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時間內從多種角度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持續的求解。
六、考核方案設計
課程成績形成(比例分配):本課程在原有 “平時成績+期末成績”考核方法上增加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學習者課程學習成果的階段性成績,對學習者學習目標進行階段性測試,把職業素養、社會能力、學習態度等列為《內科護理》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將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質等多方考核融為一體。
篇4
關鍵詞:護生 實習 護生主查房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473.6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126-01
護理教學查房是以個案、病種、技術操作、護理實踐、病房管理等為內容,結合專科理論和技能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與護理實踐經驗。目前,護理教學查房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中,以提高實習護生臨床學習、交流、應用和應急能力。其中,護生為主的教學查房摒棄了傳統陳舊的單向灌輸式教育,更加注重培護生主動性、邏輯性、聯合運用的能力,受到臨床教師們的認可和推動,正在不斷發展和完善。
1 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在護生主查房中可促進護生查房的主動性
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改革、更新,出現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模式、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模式,而兩者結合應用于臨床教學工作時顯示出了1+1>2的教學效果。以病例為引導聯合PBL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生主查房是指由帶教老師根據實綱和專科特點提前選擇好病例,病例著重體現常見病種及復雜病情,并將思考討論題發給學生,多采用多媒體病例分析和床邊查房相結合的形式開展,護生基本獨立完成護理查房,帶教老師僅作補充、引導和總結。由個案引導學生學習鞏固個案護理的針對性和此類疾病護理的普遍性,由問題激發護生的興趣和思考,化傳統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不僅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護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護理查房的主查人,實習護生在拿到病例和思考討論題后首先需要收集病歷資料、病種知識,然后評估患者現狀,基于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并匯報,最后獨立完成護理查房病歷的書寫。
2 以病例為引導的師生互動式PBL教學可進一步與臨床實踐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既是以病例為引導,護生首先需要從病例和患者出發,學習尋找病歷中包含的所需資料并匯總,據此復習鞏固一類疾病的定義、病因及誘因、臨床表現、護理診斷、護理常規及護理措施,完成首次專業知識回顧,并通過文件檢索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補充。從患者的總體情況分析存在的護理問題是整個護理查房的重點,體現著護生主動發現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許多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不但可以發現明顯的表面問題,而且能夠把臨床表現聯系理論知識,延展性地發現潛在問題。而要把發現到的問題需要轉化為專業的護理診斷,護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大量護理診斷名詞,知曉它們之間的區別,從中找出能夠切實反應癥狀、問題的護理診斷,以此為基石列出相關護理措施。這促使護生不斷地學習積累常用的和特定的護理診斷,掌握適用的臨床癥狀和表現。護生主查房考驗了護生對護理措施的靈活運用和綜合考慮,書本上學到的護理措施是針對大多數病人的,缺乏個體性和整體性,在羅列護理措施時護生需要將理論知識和病人整體病情結合考慮,從一般護理、對癥護理、專科護理的角度出發,制定嚴密、可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和計劃,突出個案性,這個過程遠比在學校課堂上的學習更具思考性,展開了二次思維。而帶教老師所提出來的思考討論題是以問題為基礎的護生主查房的關鍵,一個好的思考討論題可以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一系列的思考、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對護生的思考有一定程度的引導。最后,帶教老師根據護生主查房的過程和匯報作出總結和補充,指出護生的錯誤或不足之處,教授正確或者更適用于臨床實踐的方法。切身實踐和師生互動使得護生主查房成為一種生動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理論進一步與臨床實踐結合,也便于護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對理論寓于實踐的總結,其效果顯著高于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3 護生主查房中實施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可增強實習護生的綜合素質
在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查房中,評估患者需要從護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來取得最直接最真實的現狀資料,這要求并鼓勵護生沖破羞澀、不自信和緊張,與患者展開有序、有目的、清晰的對話,鍛煉著護生的溝通能力。匯報是護生主查房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護生的匯報才能體現護生對病例的了解掌握程度和整體思路的發展過程,從中判斷護生思維的角度、方向和方面是否合理和全面。多媒體的應用提供了護生施展個性才能的平臺,很多實習護生都是從開始的怯場開始成長,逐漸發現講出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其實不必不自信,而老師們的贊同更是一種鼓勵,進而越講越流利、越講越自信,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磨練和提高。再者,通過對一個病人的整體護理,一方面讓護生體會到責任護士的感受和義務,提升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另一方面讓病人更了解護生,對護生的信任感增強,使得雙向溝通更和諧有效。在護生主查房中實施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準備資料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臨床帶教老師工作相對繁重,在此基礎上仍需更多的時間來輔助護生。在護生的準備過程中,由于經驗有限,單獨完成面向科室的教學查房壓力很大,文獻檢索能力普遍偏弱,在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一定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查房的質量。部分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尚未完全脫離傳統教學的思維方式,影響到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同時,目前臨床教學中缺乏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科學評價體系,影響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比較。因此,臨床開展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的護生主查房教學需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雅麗,汪小冬,章麗麗.CBS聯合PBL用于實習護生主查房教學的研究[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1,26(21).
[2] 張空,徐蘭平,葛海萍.PBL護理教學查房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0):111-112.
[3] 宇毅,胡建.個案護理查房對提高護生應用護理程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114-115.
[4] 楊娟.PBL與CTM相結合教學模式在普外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0):108-109.
篇5
護理評估與健康教育
護理評估的過程中需要收集資料,而資料的來源可以通過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屬及對病人有重要影響的人而獲得。病人及其家屬是護士直接接觸的對象,所以護士在進行評估的同時就可以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護理評估中收集資料的方法有觀察法,交談法和體檢法三種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過觀察法,護士可以了解到護理對象的呼吸情況,有助于病情的診斷,與此同時,護士應該告訴病人及其陪同人員正常人的呼吸頻率是16~18次/分,如果過快或過慢均不正常;又如,通過交談法,護士可以了解護理對象的日常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等,這時護士應該告訴病人及其陪同人員有關吸煙、飲酒的不良影響;如吸煙與肺癌的關系,飲酒與肝炎的關系等。通過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對護理對象進行體檢時如測量血壓,這時護士可以一邊為護理對象測量血壓,一邊對其進行健康指導,如護士告訴病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壓的病因和誘因與遺傳、飲食、精神應激和肥胖等都有關。綜上所述,護士在進行護理程序的第一步,即護理評估的過程中通過對護理對象的觀察、溝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使護理對象對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護士不僅可以得到更詳細的資料,而且還可以滿足護理對象對醫學常識的需求。同時,還可以使護理對象更加信任護理人員。
護理診斷與健康教育
護理診斷是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分析和綜合護理評估資料,從而確定健康問題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護理診斷是由診斷名稱、原因和診斷依據三個部分組成。護士在下護理診斷的過程中通過對護理對象敘述與疾病相關的原因來進行健康宣教。如,護理問題“母乳喂養無效”的原因有:①充盈;②缺乏母乳喂養的知識和經驗等。同時,還可以對解決相關原因進行指導,如對原因①可以教導護理對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熱敷,對原因②可指導護理對象根據嬰兒的需要喂乳和喂乳是嬰兒的臥姿,以及如何肯定嬰兒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和分析資料后,初步確定問題后,護士應首先讓病人確認其自身的健康問題,并引導病人敘述相關疾病的認識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煙史,可以引導病人自己述說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護士可對其做相關的補充,這樣通過病人自己參與到疾病和健康相關的討論,可以更好地進行健康教育,從而使護理對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護理計劃與健康教育
護理計劃是系統的制定護理方法和過程,其目的是要確定病人的護理重點,以及護士將要實施的護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個有系統,有計劃的活動。因此,護士在制訂護理計劃的時候應該同時制訂健康教育的內容,措施和方法等。因為健康宣教及時合理,可以使護理對象在治療時積極主動的配合,有利于護理目標的實現。如,對高血壓病人的護理計劃是使病人的血壓維持在正常的范圍之內,那么就應該對病人進行與高血壓病因、飲食,以及正確吃藥等方面進行健康指導,這樣有利于高血壓病人在病程中與醫護人員緊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從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復,又有利于護理目標的實現。
實施與健康教育
實施即護理措施,是對護理對象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行干預的手段。在實施護理措施時更應該注重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因為實施過程即是護理操作的過程,護士可以一邊進行操作,一邊進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壓為例,護士在操作過程中應該告訴患者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還應教會病人怎樣正確地測量血壓,以及飲食等方面的指導等,當病人服藥時,護士應告訴患者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和不良反應,以及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還應告訴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和維持性的必要性等。這些都可以在進行護理的操作過程中完成。
評價與健康教育
評價是護理程序的最后階段,它是用來評判病人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或目標是否實現的。而護士對護理對象的健康教育也需要進行評價,以了解護理對象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飲食與營養,以及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其評價方法可以讓護理對象將健康教育的內容復述給他人,護士可以對其進行補充,這樣可以使護理對象對健康教育的內容更加深刻,從而使護理對象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其健康宣教的內容,也可使護理對象將相關健康教育的內容敘述給他人,以利于健康知識的普及。
在護理過程中進行健康教育顯的尤為重要。①護士在護理過程中為護理對象提供所需要的知識,使其能夠更好選擇與使用醫療、護理資源,保護自己免受一些不正確廣告宣傳的誤導。②健康教育能促進護理對象的健康,更好的預防疾病的發生。③健康教育能使護理對象的治療,護理效果更另人滿意。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當今疾病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急性傳染病轉變為慢性病為主,而且大多數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而無法治愈。因此,這些人必須通過接受健康教育來學會自理和調整生活方式。另外,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逐漸增大,所以(亞)健康人的保健需求也日益增高。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健康教育學會更多保持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知識。而護士不僅僅可以接觸病人而且可以接觸病人的家屬及其陪同人員,所以護士將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健康教育。護士往往在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便可以對其陪同人員進行健康宣教。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晚期胃腸道腫瘤;人生回顧: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7(c)-0152-03
胃腸道腫瘤是臨床常見的內臟性腫瘤,在摧殘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時,也影響著患者心理健康。目前,臨床治療此類患者常用方法為非手術,但由于患者負性情緒的出現,影響臨床依從性,再加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出現,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間接提高患者臨床護理重要性。近年來,通過臨床對護理模式的不斷研究發現,人生回顧性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該護理模式是通過回顧、評價自身生活經歷,來重新發現自我價值的臨床心理干預性護理。對此,該研究將該院在2011年4月-2013年5月所隨機抽選的患者作為研究成員,分別給予不同措施護理,旨在探討人生回顧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1年4月-2013年5月,該院接收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100例,按入院編號分成兩組(常規組、干預組),常規組患者50例,包括: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位于45―75歲階段內,平均(48.3±0.3)歲;該組50例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中,大學學歷及以上患者10例,高中學歷患者21例,初中學歷患者15例,小學學歷患者4例;干預組患者50例,包括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位于48~78歲階段內,平均(50.6±0.6)歲;該組50例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中,大學學歷及以上患者12例,高中學歷患者20例,初中學歷患者13例,小學學歷患者5例。兩組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針對性臨床比對(P>0.05)。
1.2 臨床診斷
①患者均符合晚期胃腸道腫瘤疾病診斷,理解、溝通能力強;②排除精神異常、臟器功能損傷等患者;③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實驗,且簽署臨床意向書。
1.3 方法
常規組患者實施臨床基礎性護理措施,包括:向患者講解日常檢查項目、化療過程及化療后極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給予患者基礎性口腔護理,指導患者借助生理鹽水漱口,化療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對癥處理;干預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實施人生回顧護理干預措施,臨床護理前期首先選擇工作資歷高、經驗豐富護理人員組隊,并邀請專業人員進行人生回顧護理健康教育,確保每位護理人員均充分掌握護理內容;其次,制定人生回顧護理干預措施,讓腫瘤學專家鑒定合格后才可實施。該護理措施包括人生回顧護理目的、護理內容、護理手冊等。根據所制定護理措施指導患者對自身未成年時期、成年時期疾病經歷進行回顧,每周回顧1次,每次時間為1h,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患者回顧內容,連續性回顧3次。每次回顧性護理結束后,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興趣愛好選擇性的粘貼照片、文字等,回顧性護理結束后將其制定成冊發放到患者手中。
1.4 觀察項目
①比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標準患者可白行接受臨床治療,但需家屬和護理人員提醒為完全依從;患者反對治療,但在家屬和護理人員勸說下接受治療為基本依從:患者反對治療,接受治療次數較少為不依從:②比對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標準:借助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判定患者肢體功能、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③比對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標準:借助護理滿意調查表判定臨床護理滿意率,總分在90分以上為滿意,總分在75~90分之間為一般,總分低于75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方法
借助SPSS18.0軟件對該研究相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選擇(X±S)對結果中相關計量數據進行表示,利用(%)對結果中相關計數資料進行表示,在該研究中對計量數據與計數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與X2檢驗,若結果顯示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比對
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總率(94.0%)和常規組(72.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對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不同程度護理前期肢體功能、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護理后評分轉變,干預組患者轉變程度和常規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比對
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率(98.O%)和常規組(80.O%)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臨床針對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常用方法為藥物化療,化療藥物使用期間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患者機體正常性細胞,導致炎性感染、腸胃不是等臨床癥狀,影響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人生回顧性護理由Butler提出,他認為人類生命結束階段所存在的心理危機是“自我整合當絕望”,該階段自身會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而晚期癌癥患者由于臨床治療效果差等因素的存在,提前出現負性情緒,危害生命健康。人生回顧療法可為患者提供一個對自身生活經歷進行回顧的機會,促使其更好地解決過去存在問題和矛盾,從而重新接納自己,重拾生活信心和疾病治療信心,樂觀、積極的面對自身疾病,調整最佳狀態接受臨床治療。人生回顧包括對自身未成年、成年階段、患病階段生活經歷的回顧和總結,由諸多問題組成,包括學歷、生活、工作、家庭生活、命運等,臨床治療結束后可將其裝訂成冊方法到患者手中,不但能讓患者欣賞自己過去人生,還可和家庭成員分享生活經驗。
篇7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方法;血糖控制;護理方法
GDM是妊娠以后發生的糖尿病,初期癥狀不明顯,隨著孕周的增加,胎盤分泌孕激素、催乳素等,過量的激素會導致孕婦體內胰島素抵抗,使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母體為了維持自身糖代謝,會增大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引發GDM,這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對母嬰的健康有一定影響,若血糖控制不好,不僅對孕婦心血管、神經、眼睛帶來損傷,還會對胎兒的發育帶來影響,有研究表明GDM的發生和孕婦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情緒有一定關系[1]。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預來控制血糖。
1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方法
當前臨床上在糖尿病診斷方面所應用的標準為美國糖尿病資料組(NDDG)、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等,國內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方面所采用的標準為妊娠研究組織(IADPSG)與2010年國際糖尿病組織所制定的標準:經過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1h血糖≥10.0mmol/L;餐后2h血糖≥8.5mmol/L,三項指標有任何一項達到上述標準則可以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2]。
2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方法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主要是從飲食、運動、藥物幾方面來控制,首先,飲食方面是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根據孕婦孕周、年齡、體重、血糖實際情況來制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通常每天分為5~6次進餐;但是為了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其次,運動控制方法,糖尿病患者開展適度的體育鍛煉,對于糖原的利用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但是由于患者處于妊娠期,尤其是要控制好運動強度,建議選擇太極拳、不劇烈散步等一些舒緩的運動;最后,是藥物控制方法,若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飲食指導與運動指導之后,仍不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中,那么就應采用藥物治療方法,其中最為常用的是胰島素治療,超短效人胰島素類似物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不會對妊娠期并發癥及新生兒健康產生影響。當前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開展治療過程中,最為常用的藥物治療方案為口服降糖藥物格列本脲,其具有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不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發育等諸多優點。姜積華[3]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護理研究進展》當中所給出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方法與本文一致。
3妊娠期糖尿病護理方法
3.1健康教育
患者缺乏對妊娠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怕藥物對腹中胎兒有影響,懷著僥幸的心理,用藥依從性不高,或者自行減少藥量或者停藥,護理人員需對患者講解藥物控制的重要性,為了確保健康教育效果,可以借助于網絡教育、遠程教育、多媒體教育等多種新型方式,幫助孕婦了解更多的與妊娠期糖尿病有關的知識。
3.2心理護理
妊娠糖尿病并發癥較多,孕婦本身情緒波動就較大,常表現出恐懼、急躁的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主動與之交談,了解其內心想法,給予其關心與關愛,告知患者只要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會對腹中胎兒帶來不良影響,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3.3飲食干預
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指導患者端正飲食態度,多攝入高纖維、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減少糖類的攝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之下,根據患者的BMI指數、孕周等進行飲食計劃調整,在保證能量結構合理的情況下,每天所攝入熱量保持在7.14~8.4KJ,其中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5%左右,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15%~20%左右;糖類攝入量控制在50%~60%左右,既要保證孕婦自身及胎兒發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熱量,又要確保血糖控制效果,尤其是要注意叮囑孕婦保持少食多餐的習慣,并在餐前、餐后記錄血糖,一旦發現血糖波動,應立即遵醫囑調整飲食結構[4-5]。
篇8
【摘要】 探討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如何觀察病情變化及提高護士的敏銳觀察能力的方法,不斷提高護士的價值。
【關鍵詞】 護士;臨床觀察能力;價值
護理工作具有科學性、連續性、獨立性等特點,是臨床診斷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護理工作乃“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臨床觀察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護士通過臨床觀察,不僅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不失時機搶救患者的生命,為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也為護理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礎。
1 臨床觀察要點
11 典型觀察 觀察疾痛典型特征,有些疾病具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在觀察上較容易,因而往往容易發生差錯,因為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加上個體差異,所以在典型觀察時,一定要注意非典型的經過,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疾痛演變過程,當患者有癥狀、體征或主訴時,護士該如何觀察以便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如猝死、惡性心律失常等,為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時為搶救贏得時機,降低病死率。
12 特異觀察 發現患者的特異性這種觀察要在疾病發作時,如心絞痛、癲癇發作等,此時觀察最能反應疾病的本質,可以為臨床護理判斷找出可靠的依據。對已確診的患者疾病發作的典型表現,可以判斷疾病的輕重程度。臨床護士在觀察時要注意,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心律失常進行24 h連續心電監護,觀察并記錄心率、心律的變化,并做好預防措施,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對心血管疾病多在夜間發病,患者起病急、病情變化多、病死率高、不確定因素多,所以夜間觀察極其重要。夜間巡視病房時要觀察患者入睡前的情緒變化、生命體征、入睡情況、入睡后呼吸的節律、次數及心律、心率等細微的變化。對介入手術的患者,要注意手術中、術后與患者的交流,囑其回答簡單的問題及活動肢體,以觀察判斷其語言、感覺功能的情況等。
13 動態觀察 護士只有通過動態臨床觀察才能對疾病的發展做到心中有數,得心應手。護理臨床觀察的內容有環境安全的觀察、患者一般情況的觀察,包括患者的心理狀況、病情變化、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變化、治療效果的觀察,轉科觀察。護理觀察的重點對象是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手術患者、特殊檢查的患者、隨時有病情變化的患者等。如果要獲得更客觀,更全面的資料,還需采用觀察和護理體檢的方法。如對新入院患者應在晨間查房時通過和患者交流,傾聽其訴說,并觀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情緒變化及房間的氣氛,設施的使用情況,以便了解其心理、情緒、飲食、大小便及生命體征情況,以及患者對住院環境、醫護人員、治療方案的熟悉情況;如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觀察患者的面色、唇色、顏面及四肢有無水腫,臥位是否舒適,吸氧前后呼吸困難是否改善,皮膚發紺是否減輕或消失,氧飽和度是否正常,用藥前后尿量的變化等;當患者原有癥狀發生改變或新的癥狀出現時,應提高警惕。當患者出現疲乏、胸悶、眩暈、氣促等癥狀,應警惕心律失常的發生。如心肌梗死的患者心律失常多發生于起病后1 d或2 d,以24 h多見,可伴有乏力、頭暈、暈厥等癥狀。各種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如室性期前收縮頻發(每分鐘5次以上),成對出現或呈短陣室性心動過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損傷期時,常為心室顫動的先兆。
14 效果觀察 通過治療護理效果觀察,可以檢驗治療護理是否合適,為修改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另外,還可以檢驗診斷正確與否,可以完全修改診斷,從而重新制定治療護理計劃。
2 護士臨床觀察能力價值體現
21 臨床上許多疾病發作是一過性的,護士24 h值班守護在病房,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接觸患者,只要耐心細致地進行觀察,常常能獲得第一手疾病發作時的資料,如能詳細記錄,無疑能為早期診斷提供線索和依據。
22 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臨床護理的病情觀察是貫穿于整個治療,護理的全過程,對于治療效果,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掌握,有賴于護士及時掌握病情的動態變化。例如對于昏迷患者的病情觀察多數依賴于護士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與記錄,以判斷昏迷程序的進度情況和及時提供臨床資料,以利于醫生的治療方案和不斷完善。
23 在疼痛診斷治療過程,即使診斷已經明確,還要隨時注意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并發癥發生。如果只注意原發病的治療而對患者的并發癥未及時發現,未給予有效的治療和預防。則仍將貽誤疾病的治療,臨床上由于許多疾病的并發癥原因復雜,癥狀表現隱匿,護士通過認真細致的臨床觀察,從而及時配合醫生治療護理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3 提高護士的敏銳觀察能力
31 護士應具有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整體護理觀念、現代護理理論,治療科學理論知識、不斷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注重自身專業能力的培養和發揮,掌握過硬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操作技能,在實施整體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程序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幫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康復。護士不僅要掌握護理專業知識,還應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較強的臨床觀察能力,是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積淀,需要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不斷訓練和培養。因此,平時注意加強“三基”理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加強與醫生的交流,引導其熟悉疾病的臨床表現、發病規律、護理要點、心電圖的基本知識、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以拓寬知識面,使護士逐漸掌握臨床護理觀察的技巧和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以滿足患者的需求,適應各方面的需要。
32 必須應用科學的理論和知識指導臨床實踐,在臨床工作中須帶問題虛心求教,才能及時找出正確答案,不斷總結積累臨床經驗,提高觀察病情的能力。同時在護理實踐中要做“五勤”,即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腦勤。護士的服務對象是人,而且是被疾病折磨的,甚至失去理智的患者。因此,護士應重視自身品德修養的提高,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熱愛本職工作,具有救死扶傷的高度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關心體貼患者,才能觀察出病情變化,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以一種動態的視角去觀察患者。護士長每周選擇1例典型病例,根據疾病的典型癥狀、體征、治療用藥情況、潛在的并發癥、潛在的護理問題及需采取的護理措施,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查房,從不同的層面引導護士進行觀察。采用病例導入式、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先由責任護士提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在落實護理計劃中,充分討論,對臨床問題進行評判性分析,明確護理觀察的目的,提出護理觀察的內容,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充分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并提出平時工作中的疑惑與經驗,同大家交流分享。護士長根據病情的變化,從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療、轉歸等方面有針對性地、由淺入深地引導護士進行觀察,培養護士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了護士的綜合能力,臨床護理專業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
參 考 文 獻
[1] 李加寧,韓紅芳用護理觀察關鍵要素標準規范護理記錄 中華護理雜志,2009,44(9):833.
篇9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干預 異位妊娠 保守治療
近幾年來,婦產科中異位妊娠的發病機率呈現越來越高的趨勢,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異位妊娠中以輸卵管妊娠為最常見,約占發病數90%-95%以上【1】,其發生部位又以壺腹部妊娠最為常見,約占60%,其次為峽部,約占25%。一旦發生破裂,可引起急性內出血,如出血量多,甚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手術治療,然而其創傷比較大,我婦產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對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并給予完善、細致的個性化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婦產科進行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9例,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6±2.7歲;已婚38例,未婚11例。觀察組49例,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0.4±2.8歲;已婚40例,未婚9例。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有停經史并伴不同程度的陰道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超聲診斷,可見子宮增大,但宮腔空虛,宮旁有一低回聲區,符合《婦產科學》中異位妊娠的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嚴重心、肝、腎疾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等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
1.2.2.1 心理護理
對于已婚的異位妊娠患者,她們主要擔心如何避免再次異位妊娠,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而未婚異位妊娠患者,由于未婚先孕,害怕父母責備,親戚、朋友嘲笑,易產生自卑心理,作為護理人員要根據異位妊娠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2.2.2 藥物護理
異位妊娠患者用藥期間要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的變化,詳細記錄患者下腹痛出現的時間,腹痛的性質及其伴隨癥狀,陰道流血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1.2.2.3 飲食護理
異位妊娠患者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飲食為主【4】,蛋白質是抗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攝入不足,則機體抵抗力降低;另外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限制脂肪的攝入量,忌食螃蟹、田螺等寒性食物。
1.2.2.4 健康指導
保守治療期間注意臥床休息,并盡量減少改變和增加腹壓的動作【5】,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樂觀,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衛生習慣,保持外陰清潔,大小便后清潔外陰,防止感染;掌握正確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吸煙與喝酒。
1.3 觀察項目
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6%,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 例數 顯效(例) 有效(例) 無效(例) 總有效率(%)
觀察組 49 37(75.5) 10(20.4) 2(4.1) 47(95.9)
對照組 49 22(44.9) 16(32.7) 11(22.4) 38(77.6)
X? 3.432 3.442 3.437 3.508
P值 P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5.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組別 例數 滿意(例) 基本滿意(例) 不滿意(例) 總滿意度(%)
觀察組 49 40(81.6) 8(16.3) 1(2.0) 48(97.9)
對照組 49 23(46.9) 14(28.6) 12(24.5) 37(75.5)
X? 0.344 0.373 0.365 0.386
P值
3 小結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疾病,其發生有多種病因,最主要是慢性輸卵管炎【6】,炎癥使輸卵管變形,狹窄、蠕動能力差,甚至阻塞,使受精卵運行受阻。其次是輸卵管發育不良,輸卵管細而長,蠕動能力弱,使受精卵運行緩慢,不能及時到達子宮腔而種植在輸卵管內。若不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可能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通過我婦產科的研究發現,在保守治療的同時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6%,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BillieuxMH,Petignant P,Anguenot JL. Early and late half-life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 in as a predictor of persistent trophoblast after laparoscopic conservative surgery for tubal pregnancy[J].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03,06,550-555.
【2】彭秋琴,許春霞,李芬,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護理探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09):167-168.
【3】Ai Bai-yuan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atients compli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by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J]. Journal of Qilu Nursing,,2013,19(14):371-375.
【4】何敏,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22,108-109.
【5】李喬蘭,優質護理應用于宮外孕保守治療的療效及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04):358-359.
篇10
1 資料及方法
1.1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消化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4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持續性或反復發作性黏液血便、腹疼,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癥狀,既往史及體檢中要注意關節、眼、口腔、肝、脾等腸道外表現;(2)黏膜有多發性淺潰瘍,伴充血、水腫,或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膿血性分泌物,或可見假肉,結腸袋往往變鈍或消失。;(3)病理:呈慢性炎癥性反應,呈糜爛,潰瘍,隱窩膿腫,腺體排列異常,杯狀細胞減少及上皮變性。本組研究對象均經以上診斷標準診斷潰瘍性結腸炎[1]。
1.2 方法 詳細的統計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住院科室、病程、出入院時間,以及臨床類型、分期、分度、病程、主要癥狀和體征、腸外表現、并發癥、輔助檢查等;護理方面詳細記錄患者的護理措施。
2 結果
發病人群基本特征:男85例,女60例,男女之比為1.42:1,年齡范圍為18-68歲,平均41.3歲;
臨床表現:腹瀉伴腹痛120例(82.76% ),黏液膿血便115例(79.31% ),發熱51例(35.17% );
發病部位:直腸炎37例(25.52%),直乙狀結腸炎41例(28.27%),左半結腸炎31例(21.28%),全結腸炎28例(19,31%);病變程度:輕度85例(58.62%),中度38例(26.20%),重度17例(11.72%);慢性復發型54例(37.24%),慢性持續型48例(33.10% ),初發型30例(20.69%),爆發型9例(6. 20% );腸外表現:伴有關節炎7例(4.83%),肝功異常者4例(2.76%),肛瘺、肛裂個1例(0.69%),葡萄膜炎及鞏膜炎者1例(0.69%);病理學檢查:隱窩中性粒細胞浸潤及隱窩膿腫形成58例(40.00%),杯狀細胞減少41例(28.26%),肉芽組織增生37例(25.51%),假息肉形成12例(8.26%),管狀腺瘤11例(7.59%);護理措施:心理護理、休息指導、飲食護理、灌腸護理及用藥護理等,經過護理,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有所改善。
3 討論
3.1 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析
3.1.1 流行病學分析: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今年來呈上升趨勢,歐美西方國家發病率高于亞非洲等國家。其發病的病因及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感染、心理和飲食等因素相關。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但有學者[2]表示該病好發年齡為兩個年齡段,第一個為20-30歲,第二個為60歲以上老年人,且老年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病情較非老年患者嚴重,消瘦及貧血更為多見。本組研究顯示該病的男女發病比例為1.42∶1,而國外部分報道男女發病無差別,部分男性發病高于女性,各報道不一。
3.1.2 臨床表現 患者的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持續性或反復發作性黏液血便,伴見腹痛、腹瀉,腹痛位于左下腹,隱痛、絞痛,便后緩解,腹瀉以黏液膿血便為主,每日數次可至10-20次/天,常伴見里急后重等表現。
本病分型為慢性復發型、慢性持續型、初發型及爆發型,初發型和慢性復發性較為常見,多病程較短,可偶然發病。本病急性暴發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續型易癌變,且有此種惡變的腫瘤,惡性度高,多在早期即發生轉移[3]。病變范圍以直腸乙狀結腸炎和全結腸炎為主,結腸受累范圍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病變多自直腸或從遠端結腸開始向上擴展,以輕中度為主,病變范圍以左半結腸受累多見,重度結腸炎以全結腸炎為主。
3.2 護理要求 本病的護理要求主要包括:心理護理、休息指導、飲食護理、灌腸護理及用藥護理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多具有緊張焦慮、易怒等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心理社會因素可以改變機體的生理免疫及內分泌平衡,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和惡化[4].所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包括對病情的宣教和心理指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述疾病病因、病理變化和常用治療方法,從而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病信心,同時,做好家屬的工作,在生活和心理上幫助患者;飲食方面建議患者少食生、冷、酸、辣、油膩的食物及乳制品,少食多餐,多食用柔軟、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食物;用藥護理方面,護士影之道患者用藥,告知其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激素應用過程中嚴格遵醫囑增減藥量,避免突然加減量;在進行保留灌腸治療時,護士應做好解釋工作,動作要輕柔,忌粗暴,以防損傷黏膜。
綜上,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以輕中度為主,臨床表現具有特征性,腸鏡對其診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護理是影響其預后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施舟紅.潰瘍性結腸炎105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06, 13(8): 1371
[2]李瑛.潰瘍性結腸炎837例內鏡特點和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08,20(1):121
- 上一篇:護理技能知識
- 下一篇:小學生森林防火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