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與疾病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1: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亞健康與疾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亞健康與疾病

篇1

【關鍵詞】 護理人員;亞健康狀態;職業病;影響因素

亞健康狀態又稱“慢性疲勞綜合癥”,該癥是一種存在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這種變化是非固定的,而是一種動態變化的過程。護理人員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致使很大一部分醫護人員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導致護理人員中患職業病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1]。為進一步探討分析護理人員亞健康狀態與職業病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本文將對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間我院隨機抽取的80位身體健康的護理人員進行亞健康狀態的抽樣調查,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探討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間我院隨機抽取的80位身體健康的護理人員,參加工作三年以上,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為34±3.5歲。調查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調查方法

1.2.1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取人員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方式,對我院80位護理人員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在調查人員的現場指導下進行填寫,現場回收。此次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問卷78份,其中有效問卷75份,問卷調查回收率為93.8%。

1.2.2 問卷內容 問卷內容包括個人信息(4題)、身體亞健康癥狀(8題)、心理亞健康狀況(6題)、社會關系亞健康癥狀(4題)等方面情況以及影響因素。

1.2.3 影響因素選項 整個調查亞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的題目中均設有四個等級的選項:無、偶爾出現(1-2d周)、經常出現(3-5d周)、頻繁出現(6-8d周)。

1.3 評價指標 護理人員亞健康狀態判斷依據參考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制定的亞健康判定標準:個體3個月以上反復出現不適狀態或適應減退,但不影響正常工作;無重大器官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有明確非重大器官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但無需用藥,且與目前不適狀態或適應能力減退無因果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了SPSS13.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描述性分析;并對護理人員的亞健康情況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預調查顯示問卷的重測信度Cronbach’a>0.7。

2 結 果

2.1 護理人員亞健康狀態

2.1.1 據調查的75位護理人員中,70名存在亞健康狀態的明顯癥狀,占總數的93%,其中8項關于身體亞健康癥狀的題目中,出現較多的癥狀表現為無力、疲倦、頭痛、視疲勞、食欲不振、失眠多夢等身體癥狀。

2.1.2 關于心理亞健康癥狀的題目中,集中出現的癥狀為思維混亂、注意力不集中、心煩意亂、焦慮感、生活無趣等癥狀。

2.1.3 關于社會關系亞健康癥狀的題目中,集中出現的癥狀為職業緊張、人際關系焦慮、煩躁易怒、精神緊張等癥狀。

2.2 護理人員亞健康狀態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影響因素漏選結果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的18項結果(P

3 討 論

護理人員的亞健康狀態與職業病的發生有著必然的聯系,嚴重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醫護人員經常夜班,休息和進餐的規律性差,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和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等亞健康癥狀。應指導醫護人員培養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做到按時進餐,保證睡眠時間,健康飲食,控制體重。同時,醫護人員還要多到戶外進行一些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強體質,保持身心愉悅。醫院方面也應該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做到勞逸結合。還要針對護理人員的職業緊張心理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2]。此外,對長期接觸有毒藥品、消毒劑、輻射源和噪音的護理人員,醫院應加強教育,給予必要的防護,減少對護理人員不必要的危害[3]。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亞健康狀態在護理人員中非常普遍并極容易引發相關的職業病,應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P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培養自身的良好的作息時間和進餐規律性,加強鍛煉。醫院方面為醫護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必要的防護。可以大大降低護理人員的亞健康狀態,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利芬.綜合醫院護士亞健康狀態與健康行為關系的調查[J].現代臨床護理,2011,08(06):122-124.

篇2

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癥,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為廣泛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由于部分高血壓患者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根據血壓升高的不同,高血壓分為3級: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

隨著夏季的到來,天氣逐漸變的炎熱起來。由于溫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張,又輕易出汗,因此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會有所降低,血壓下降很容易使高血壓病人麻痹粗心。同時,夏季大部分人睡眠質量下降,易導致自主神經紊亂,入睡后迷走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致使夜間血壓升高,有可能引發出血性中風。天熱多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血壓驟降,也易致缺血性中風。

因此,夏季高血壓病人不僅要通過科學服用降壓藥物,還要注意夏季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采用積極對策,平安度夏。那么,夏季高血壓病人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1要注意溫度

室內空調溫度不可調過低。由于室外炎熱,如果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室內外溫差過大,這樣一熱一冷,血管會從本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在空調房間里逗留時間長了,再一出門就是熱浪撲面,血管又會擴張,這樣血壓就不停地在波動,勢必難以控制。

2要注意日常起居,作息要有規律

夏季由于酷熱,病人晚間入睡較晚,早晨起床又比較早,導致夏季睡眠減少,睡眠質量下降,從而易引發夜間血壓增高,血壓波動較大,加重了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高血壓病人夏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可適當休息,以補充睡眠不足。

3要注意補充水分

夏季由于天熱,出汗較多,血液易濃縮,易引發血栓產生。所以,高血壓病人在夏季首先要重視補充足夠的水分,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補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預防一次攝入大量水分,導致心臟、腎臟負擔過重。另外,高血壓者輕易在清晨發生中風和心臟病,有研究認為與夜間缺水有關。所以,半夜醒來時適量進點水,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利于預防血栓形成。

4根據血壓調整藥量

在炎熱的夏季,高血壓病人要定時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及時告知醫生。不能自己隨意改變用藥,如果血壓已偏低還是服用冬天的藥量,勢必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等癥狀。因此,應有醫生根據血壓測量的結果調整用藥劑量。

5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要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合理膳食。煙、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嗜煙、酒有增加高血壓并發心、腦血管病的可能。要低鹽清淡飲食,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減少脂肪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粗纖維食物攝入,預防便秘。少量多餐,避免過飽。

6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非常重要。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進行運動時要注意:①勿過量或太強太累,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即停止,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②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避免中午艷陽高照的時間;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風。③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④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等。⑤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后2小時。

篇3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612-01

高血壓病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候群,其發病率高,且可引起嚴重心、腦、腎等并發癥,危害較大。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發癥,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現今社會愈來愈受到重視。本文通過住院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做法和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取2009年6月~2011年8月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其中符合高血壓病診斷的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最小29歲,最大81歲,平均為53.7歲。健康教育組61人,其中高血壓1級患者30例,高血壓2級患者19例,高血壓3級患者11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組61例,高血壓1級患者31例,高血壓2級患者20例,高血壓3級患者10例。

2 方法

2.1 通過了解患者年齡、體重、生命體征、文化程度、職業、自理能力、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狀況、性格等項目, 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對高血壓的影響。

2.2 對觀察組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內容是讓患者了解血壓正常值范圍、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誘發因素、保持情緒穩定的方法、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自我保健知識、目前高血壓防治誤區、堅持用藥的意義及用藥注意事項等,對現存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疏導。

2.3 收集資料、病情估計:對確立高血壓病診斷者發放問卷,包括生活、飲食、運動、用藥等情況,當場收回問卷。

2.4 建立綜合病案:歸納影響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2.5 制定計劃:根據高血壓病人分類制定教育計劃。教育患者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適度運動,避免勞累;心理調護,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適度飲酒;按時按量服藥及注意事項,定時測量血壓;早發現并發癥的相關征兆。

2.6 教育內容

2.6.1 休息和運動: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清晨交感神經處于興奮時期,血壓易于波動,起床時應緩慢,先平靜會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和用腦過度,可以干適度的家務活,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及體育鍛煉,做漸進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避免舉重物和做等長運動。保持運動與休息平衡。

2.6.2 合理膳食,調整飲食結構

2.6.2.1 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WHO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為3~5g,應避免食用罐頭、盒裝和一些冷凍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魚、肉產品。因長期進食過咸、含鈉量高的食品易造成體內水鈉潴留,動脈壁水鈉增多,周圍血管阻力增高,血壓上升。含鈉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飲料、調料、腌菜、醬油等。

2.6.2.2 低脂飲食:少吃動物脂肪、動物油、蛋黃、豬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膽固醇增高而沉積于血管壁導致血管硬化。同時注意忌煙、酒,適當飲水,多食水果、蔬菜、雜糧等粗纖維食品,保持大便通暢。

2.6.2.3 減肥和低熱量飲食:肥胖者應節制食量,逐漸減輕體重,忌暴飲暴食,進餐時先吃蔬菜或喝湯;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飲料及其它熱量較高的食物[2]。

2.7 保持樂觀情緒: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憤怒使舒張壓升高,恐懼、焦慮使收縮壓升高,情緒壓抑、心理矛盾、環境吵鬧、長期過度緊張、腦力勞動、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失去對皮層下血管舒縮中樞的正常調節,形成以血管收縮神經沖動占優勢的興奮性,引起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因此,患者要保持情緒平衡,學會自我心理疏導調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每天堅持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輕松,愉悅[3]。

3 結果

應用臺式血壓計測量血壓,進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血壓控制穩定有效率75%;未開展健康教育有效率為43%。 所有統計處理的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

4 討論

加強高血壓病因、臨床癥狀知識等內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糾正高血壓病人不良生活行為,消除高血壓危害因素。

通過健康教育,既讓患者明白高血壓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壓病是終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終身治療。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并發癥、預后等相關知識的認識,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促進高血壓的有效控制。

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拓寬醫患溝通渠道,加深了醫患之間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有利于高血壓的控制。

通過上述分析,高血壓病人血壓變化與健康教育有密切關系,是控制病情惡化、預防高血壓病發生,保證高血壓病人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瑋.國內外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建議.《護理管理雜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篇4

[關鍵詞]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調查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的病因未明,可能與年齡、職業、環境、家族遺傳、食鹽量及體重因素有關[1]。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可導致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它是一種終身疾病[2]。為提高高血壓病的防治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筆者對100例高血壓病患者所擁有的健康知識現狀及教育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樣法對本院內科住院的高血壓病患者100例進行調查,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確定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能正確回答問題。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的35歲;文化程度:在這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初中及初中以上的32例,占32%,初中以下的68例,占68%,首次住院46例,占46%,再次住院54例,占54%。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患者的健康知識現狀調查,該部分問卷筆者以知、信、行模式為基礎,共21個問題;第二部分為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需求。

1.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問卷是在參考文獻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3]。調查人員以調查表為基礎,直接與患者交談,充分講解問卷的目的和要求,在患者充分理解后填寫,文盲者由護士,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

2 結果

2.1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知識現狀

從表1可見,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需有效控制血壓,遵醫囑服藥,知道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86%以上的患者相信良好的血壓控制能促進疾病的康復,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而64%的患者不能做到自我監測血壓,68%的患者不能做到遵醫囑服藥、合理運動。

2.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狀況

2.2.1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

2.2.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

從表3中可見,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96%的住院患者最喜歡的是醫護講解,78%的住院患者希望病友介紹經驗;80%的患者出院時希望發放專用健康教育宣傳冊,68%的患者出院后希望醫護家訪。

3 討論

3.1 高血壓病患者擁有的健康知識現狀

3.1.1 與高血壓病相關的健康知識 從表1高血壓病患者擁有的健康知識現狀表明:80%以上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需有效地控制血壓,遵醫囑服藥,知道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說明目前我們進行的健康教育知識灌輸是有效的,高血壓病已得到各方面的重視。現在我國一些社區及醫院設有高血壓病知識的宣傳欄,加上繼往住院時醫護講解,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高血壓病知識。但本次調查中僅有25%~40%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的誘發因素,藥物的使用、劑量、不良反應,46%~66%的患者知道應合理運動、監測血壓,這說明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仍欠缺,因此還必須加強健康教育力度,健康教育是獲取和掌握全面知識和技巧的最佳途徑。有關資料證明:健康教育對于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控制起到了關鍵的作用[4]。臨床護士應了解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對高血壓病知識進行強化教育,幫助患者認識高血壓病,正確對待高血壓病,講解高血壓病的定義,講解血壓測量的影響因素,告知患者焦慮、緊張、吸煙飲酒,膀胱內充滿尿液,室溫過熱或過冷,疼痛,晝夜變化都影響血壓的變化[5]。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干預患者的住院行為,干預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而且可以強化患者院外的依從行為。

3.1.2 與高血壓病有關的健康信念 此次調查發現,86%以上的患者相信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血壓控制可促進健康,預防并發癥,說明患者的健康信念已經建立,這可能與目前的高血壓病教育宣傳有關,特別是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健康信念灌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1.3 與高血壓病有關的健康行為 本次調查還發現64%的患者不能做到自我監測血壓;68%的患者不能做到遵醫囑服藥、合理運動。說明該組高血壓病患者雖然擁有一些健康知識,并有正確的健康信念,但健康行為卻不能相應養成。這充分表明:在擁有一定的知識與信念只是行為轉變的基礎,絕不是必然的結果。個體行為的轉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高血壓病是一個慢性終身性疾病,疾程長,需要長期治療,這為患者的行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為患者及家屬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需要患者及家屬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來戰勝困難。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特別強調“行”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堅持適量的運動,因運動是高血壓病的重要的非藥物療法之一,指導患者減輕體重和限制食鹽的攝入,因體重超標是發生高血壓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人群中鹽攝入越多,血壓水平越高[6、7]。鼓勵患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使其不僅能轉變行為,而且能堅持良好的健康行為。

3.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3.2.1 高血壓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 從表2健康內容需求調查表明:8294%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最希望了解疾病的控制與延緩,藥物的治療效果方面的知識,出院時希望醫務人員在治療上給予指導。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首先評估患者,根據患者的需求情況,有針對性的先重點講解患者需要了解的知識,以滿足患者的優先需要。本次調查還發現約40%~50%的患者對自我護理、病情監測及并發癥預防方面的知識無需求,而這些對于疾病的發展與預后在醫護人員看來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分析不想了解的原因,使其轉變觀念,學會預防、監測和自我護理知識,如血壓的監測,注意頭痛、頭昏、心悸、耳鳴、失眠、疲勞等癥狀,指導低鹽、低脂飲食、合理運動、控制體重等,從而達到防止急性并發癥的發生和延緩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3.2.2 高血壓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 從表3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表明:96%的住院患者最喜歡的是醫護講解,78%的住院患者希望病友介紹經驗,80%的患者出院時希望發放專用健康教育宣傳冊,68%的患者出院后希望醫護家訪。這說明醫護人員是開展健康教育最有影響的人員。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利用各種機會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方式,鼓勵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鼓勵,使患者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可舉辦一些圖文并茂的宣傳欄、黑板報等,鼓勵高血壓病患者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相關知識。另外重視出院后的教育,發放高血壓病健康宣傳冊,講解相關知識。定期進行家訪,進行家庭干預,建立高血壓患者檔案,做好回訪記錄,給患者適宜的保健指導,指導患者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勸其戒煙、戒酒、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的睡眠。根據年齡及病情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告訴患者及家屬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方法、作用和副作用等,要合理用藥[8]。這樣,既密切了護患關系,又贏得患者的信任和贊譽,也可使患者的血壓控制得較理想,并發癥減少。護士應定期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自我護理行為,解答患者關心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協助,成為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指導者,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高血壓病是一個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患者具備高血壓病相關的知識。因此,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醫護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知識水平,使其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培育健康行為,根據患者對教育內容需求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達到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促進疾病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姚景鵬.內科護理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125126.

[2] 程學銘.高血壓.腦卒中的社區人群防治.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6,(2):91.

[3] 李潔瓊,李亞茹,伍宏艷,等.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行為干預.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4,1(2):78.

[4] 任濤,李立明,吳明,等.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慢性病分析與控制,2001,9:173175.

[5] 張俊龍.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4:67.

[6] 張學安,程維明.高血壓防治200問.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9.

[7] Geriatrics.降低體重并減少食鹽量能增強對血壓的控制.國外醫學:老年醫學分冊,1999,20(3):140.

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龍虎山衛生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0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最低年齡41歲,最高年齡72歲,平均年齡(53.3±4.1)歲;病程最短為2年,最長為9年,平均病程為(5.2±2.4)年。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最低年齡44歲,最高年齡75歲,平均年齡(54.2±4.7)歲;病程最短為2年,最長為8年,平均病程為(5.3±1.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修訂版規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在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90mmHg。排除有精神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具體實施這次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采取了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手段進行,針對高血壓患者專門準備了黑板報和展板,其中黑板報平均每半個月更換1次,另外大范圍地向社區人員發放與高血壓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手冊并舉辦高血壓專題講座,講座除了邀請相關專家來講解之外,還可以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投影儀來播放與防治高血壓有關的視頻資料,讓社區群眾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到如何才能正確的防治高血壓并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講座的內容主要包括教會教育對象根據高血壓發病時的初期表現及早地進行治療,同時向教育對象傳授平時生活當中怎樣更好地預防高血壓,包括要注意休息的規律性,飲食的合理性,主要體現在要少食高熱量、高脂肪、高淀粉含量以及高鹽量的食物,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同時,還要保證每天從食物中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另外,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保證每日的食量與每日的運動量成正比,少碰煙酒或禁煙酒,注意控制體重。在對教育對象實際進行教育的時候,不僅要教授一般的高血壓健康知識,還有針對高血壓可能引發的并發癥進行專門的知識教育,傳授患者及其家屬藥物使用知識、血壓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務必要保證健康教育的內容豐富易懂,且涉及的知識要全面。隨訪6個月后,對隨訪結果認真記錄。

1.3療效觀察指標

觀察隨訪6個月后患者的DBP、SBP水平,并統計發生并發癥的患者數,計算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采用Moriskey量表進行評估,具體做法是詢問患者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是否有因癥狀好轉而停止服藥的經歷?是否有未達服藥量的經歷?是否有因癥狀惡化而停止服藥的經歷?患者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為“是”則得一份,為“否”則得0分。

1.4統計學分析

對所得數據資料全部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及組內比較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的DBP、SBP及Moriskey評分比較:觀察組40例患者的DBP、SBP及Moriskey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40例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表可知,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6

關鍵詞 高血壓 認知狀況 健康教育需求

資料與方法

8年9~1月我們在北溝鎮社區進行健康體檢的同時對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調查問卷”其中男例女1例。學歷構成:大專以上5%高中、中專15%初中51%小學8%文盲9%。

采用自行設計經專家修改的“高血壓知識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調查統一解釋語向受試者詳細解釋各項調查內容和注意事項由受試者自行填寫或受試者口述調查者。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高血壓基本知識、改善生活行為、降壓藥物等知識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發出問卷5份收回6份97%。

統計方法:將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按百分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結 果

①對疾病一般知識的認知狀況見表1;②對改善生活行為認知情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改善生活行為了解者81例6%部分了解者16例%認為減少食鹽有益者7例858%認為減少“動物油”攝入有益者例69%認為減少飲酒有益者5例75%;③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途徑:醫生6例61%社區宣傳59例15%其他8例188%;④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的頻率:每周獲得1次的17例%每月1次7例6%每季1次5例1%每半年1次97例%每年1次11例61%其他79例181%。⑤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的需求:希望獲得更多高血壓知識5例99%不愿意6例1%。

討 論

我國6歲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9%[1]因此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適時監測控制高血壓防治并發癥對提高生命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應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意識及能力。調查顯示:患者從醫務人員處獲得健康教育的比例較低61%這對高血壓的早診斷、早干預有一定的影響。

社區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加強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力度有針對地進行健康教育這應該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可持久的方式。

篇7

【關鍵詞】 應用心理學;單間ICU病人;壓力因子

ICU病人面對嚴重的生理狀態和復雜的醫療環境時,也面臨著更多心理問題的困擾[1]。既往我國曾對急診、普通ICU病人進行心理研究[2],對于單間ICU病人心理問題的研究少有報道。急性生理紊亂與慢性健康評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 評分系統是評定危重病人病情嚴重程度和預測預后的體系。本研究通過分析ICU病人APACHEⅡ評分系統與壓力應激因子的相關性,揭示單間ICU病人易感的應激因素,并為單間ICU心理護理工作提供建議,促進單間ICU病人的身心康復。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市某三甲醫院單間ICU病房自2005年9月~2006年9月收治的病人,年滿18歲,可以交流,在單間ICU病區至少24小時,既往無精神病史,愿意參與研究。共調查5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20~87歲,平均年齡62.19±17.102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大專23例,大學本科7例;職業:工人24例,公務員及干部26例,教師及醫務人員1例,公司職員2例,農民5例;急重癥病種:消化系統19例,呼吸系統7例,循環系統及血管類19例,泌尿系統5例,骨科3例,癌癥及并發癥5例;病程:2月以內39例,2~11個月8例,1~5年7例,5年以上4例;未手術28例,手術30例。

1.2 工具 ICU壓力因子問卷(ICU Stressor Questionnaire) 最初由Cochran和Ganong[3]在1989年編制并使用,共有42個條目。Marc[4]在1998年將問卷修改為50個條目并使用。我國孔海莉[5]等于2002年采用36條目壓力因子問卷。本研究采用的壓力因子問卷根據Marc等的建議進行修改,采用李科特式5級分級法,極度緊張、非常緊張、稍感緊張、未感緊張以及情況未發生,共53個條目。依據應激源不同分為6個部分,即與侵入性醫療操作有關的壓力因子(5個條目)、與醫療環境相關的壓力因子(15個條目)、與醫護相關的壓力因子(12個條目)、與家庭相關的壓力因子(3個條目)、與個人相關的擔憂(10個條目)、與病情有關的擔憂(8個條目)。

1.3 方法 調查在病人進入單間ICU病房的2天內完成初測,在10~14天完成后測。統一指導語, 由經培訓的高年資護士施測。發出問卷63份, 回收58份, 因死亡中止調查5份。

1.4 資料處理 所有數據由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 結 果

2.1 單間ICU病人應激因子 結果見表1。研究結果顯示單間ICU病人感受最強烈的10項壓力因子,總值及平均值越高,表示病人對該條目所述內容的緊張感越強烈。

2.2 APACHEⅡ評分與不同應激源相關性分析 結果見表2。單間ICU病房噪音水平、APACHEⅡ評分系統與單間ICU病人壓力因子有明顯統計學差異,存在較高的相關性。性別、病程、是否手術與各應激源相關性有統計學差異,但相關性不大。此外,年齡、受教育程度與各因子相關性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未列出。

3 討 論

3.1 ICU患者主要應激因素 應激因素可以分為2類,一類為生理應激因素,即疾病本身引發的或與醫療本身有關的各類刺激;一類為心理應激因素,即病人對各類應激因子的主觀感受。排在前10位的應激因素中,生理應激因素包括第2位“有插管在你的鼻子或口中時”和第6位“感覺到疼痛”,其余8個因子均為心理應激因素。由此可知,單間ICU病人對于死亡的恐懼感最強烈,同時,對于未知事件有較嚴重的負性心理感受。這說明病人非理性的認知方式具有“災難化”和反應泛化的傾向。此外,病人對于家庭有強烈的情緒體驗,說明單間ICU病人在住院期間非常渴望來自家庭的情感支持。這可能與調查對象平均年齡偏大(平均年齡62歲)有關系,渴望家人心理支持是老年病人住院期間的常見心理表現[6]。也可能與病人單獨在一個房間有關系。

3.2 單間ICU病人的心理特點 既往Marc A[4]、孔海莉[5]等研究的對象為非單間ICU病人。通過比較,可依發現,單間ICU病人對于死亡的擔憂更加強烈,這可能與病人單獨在一個房間,旁邊沒有其他病人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持有關。而在普通ICU病房,病人通過互相交流,發現有許多和自己相似的人,從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同時通過模仿其他病人的積極行為,減緩對死亡的緊張感。因此如何讓單間ICU病人不再感到自己是最特殊的,如何為病人創造一個雙向交流、充分宣泄不良情緒的心理空間,是心理干預和護理實踐中的重點。

3.3 噪音水平與不同應激源的相關分析 由表2可知,噪音水平與6類應激源均存在正相關性,與壓力因子總分也存在較明顯正相關性。說明單間ICU內噪音水平越高,越可能喚起病人不良情緒狀態,特別是與個人心理狀態的擔憂、與病情有關的擔憂等。根據國際噪音協會建議[7],ICU內白天噪音水平應低于43DB,晚上低于40DB,晚間低于30DB。

3.4 APACHEⅡ評分系統與不同應激源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2可知,APACHEⅡ初次評分高低與單間ICU病人侵入性醫療操作、病房環境、醫護人員有正相關性,但相關性不大。這符合APACHEⅡ評分初評時的情況。因為APACHEⅡ評分按患者急性生理評分、年齡評分、慢性病評分三種情況來反映患者疾病嚴重度的指標。值得關注的是,APACHEⅡ后測水平與6類壓力應激源及壓力因子總分的相關性均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即他們之間有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侵入性醫療操作、病房環境、醫護人員與病人的互動、病人與家庭的關系維系、病人對個人心理狀態的擔憂、病人對與病情有關的擔憂是影響病人轉出ICU后生理狀態的重要因素。其中,病人對侵入性醫療操作、病房環境、與醫護人員的關系、與病情有關的擔憂這4個方面的初始認知評價與病人APACHEⅡ后測評分有更突出的正相關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心理干預人員以這幾方面為工作重點,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

3.5 心理干預重點

3.5.1 醫護人員要熟知ICU病人的心理特征 ICU病人應激反應過程包括[8]:初期焦慮(進入ICU1~2天)、心理否認反應(急性癥狀初步控制期)、中期憂郁(進入ICU5天后)、退行(病情平穩)、急躁、消極絕望等。此外,還需要醫護人員深入體察病人的人格特質、應對方式,這些心理特征可從與病人交流過程中、與家屬接觸過程中得知。

3.5.2 再日常醫療活動中,盡量將噪音來源減至最少 盡量少用廣播喇叭,非緊急狀態下醫護人員不要大聲喊叫,將監護器聲音調小等等。

3.5.3 研究結果顯示 單間ICU病人需要他人與之進行交流、需要他人的心理支持,而既往研究顯示,監護環境下唯一最主要的精神支持因素就是護士[9]。然而,曾有調查證明ICU的護士與其他病區的護士相比,更傾向于作出執行藥物治療的決定,也就是更關注于生理應激的反應[10]。這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此外,曾有研究顯示護士職業壓力源及焦慮抑郁情緒與病人情緒狀態存在相關[11],這也進一步說明護士角色對病人心理狀態的重要影響。因此,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單間ICU護士在滿足病人基本生理及安全需求后,要給予病人適當、適時、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的原則與一般護理原則有所不同。一般護理主要針對病癥,而心理護理或心理疏導則是“對人不對病”。關注病人個人的情緒變化,抓住即刻的心理反應,采用簡短、通俗、中立性的言語與之交流。

3.5.4 醫護人員需要不斷強化非言語溝通能力 由于ICU病人的生理狀態較其它病人惡劣、體制較弱。因此,言語溝通這一費時費力的人際溝通方式并不適合ICU病人。非言語溝通往往更易安撫病人情緒[12],比如:醫護人員時常輕撫病人手背、在與病人溝通時給予即刻的眼神及微笑,在病人訴說癥狀時不時地點頭給以肯定。諸如這些簡單的非言語動作往往能使病人產生“自己是被他人接納、被關注的”好感覺。

3.5.5 形成以“問題為中心”的心理護理模式 在這一護理模式中,可以將心理互動關系明確定位于“護患”關系、而不是“醫護”關系上。因為病人常常將攻擊性、冷漠等心理表象投射到醫生這一角色上,而護士的護理工作提供給病人的是更多的安全感及溫暖的母性情感。在支持性心理訪談中,護士扮演著短期心理輔導師的角色,而病人除了接受生理護理外,還可以暴露更多的心理不適。當不適情感有渠道宣泄時,病人就可以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病后的康復工作。

篇8

[關鍵詞] 中醫治未病; 亞健康; 防治

[中圖分類號] R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037-02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HUI Qiusha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and sub-health was described,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clarified. The paper also expounded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sub-health following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has its unique feature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 Sub-health;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現代醫學認為,亞健康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如不及時加以干預治療,將會發展成多種疾病,甚至可導致心腦血管、腫瘤等嚴重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性調查結果:目前全世界約有75%的人處于以慢性疲勞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亞健康狀態[1],也有資料顯示我國大約有60%-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中醫藥因其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亞健康的防治中具有特色與優勢。應用中醫“治未病”思想指導亞健康的防治,使人們遠離亞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中醫“治未病”

1.1 中醫“治未病”觀點的提出

“治未病”思想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帝內經》中最早提到了“治未病”一詞,是指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意在于健康時要防止患病;又如《靈柩?逆順篇》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表達的“上工治未病”觀點強調在疾病未發或病后未惡化時要及時治療。歷代醫家對“治未病”也不斷完善,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見肝臟之病……”,而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藥方》則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的觀點。

1.2 中醫“治未病”的范疇[2]

可將“治未病”范疇概括為:(1)未病先防:當身體健康時采取各種保健或者養生的手段增強體質,防止患病;(2)防微杜漸:當身體出現偏離健康的跡象時,及時采取措施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3)既病防變:當人體患有疾病后,要及時治療,并掌握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及傳變途徑,防止其進一步惡化和累及更多的臟腑;(4)防病復發:疾病初愈后,要調養自己的身體,促進機體完全康復及維持健康狀態,防止疾病的復發。

2 亞健康

2.1 亞健康的概念

WHO將健康定義為[3]: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都完好的一種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身體虛弱。人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非健康者既不屬于WHO定義的健康范圍,也不滿足健康對立面――疾病的診斷標準,而是處于兩者之間,為了描述這樣一種狀態,產生了諸如“第三狀態”、“過渡狀態”及“灰色狀態”這樣的概念,我國學者則將之稱為“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4]中給出了亞健康的確切定義:亞健康是指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

2.2 亞健康的形成原因及臨床表現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1)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環境封閉和惡化;(2)人體自然衰老;(3)飲食不規律與作息不規律;(4)內分泌失調;(5)濫用藥物。中醫理論認為造成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有[5] [6]:(1)七情內傷,指思慮、腦力勞動太過;(2)飲食不節;(3)起居無常;(4)勞逸無度;(5)年老體衰;(6)體質學說:中醫體質學說認為,人的體質是由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共同形成的,分為健康體質與病理體質,如陰虛體質、氣虛體質等[7]。具有病理體質的人,其體內陰陽平衡已失調,但尚未發展為疾病,即處于亞健康狀態。由此可見現代醫學與中醫學對亞健康產生的認識是相近的。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2] [8]:(1)心理癥狀:精神萎靡,抑郁寡歡,焦躁易怒,易猜忌、失眠,記憶力下降,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存在過分自私的傾向等。(2)生理癥狀:頭昏頭痛,四肢乏力,眼干目赤,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冷淡,皮膚粗糙,毛枯發落等。(3)社會表現:學習吃力,工作困難,朋友寥寥,不善于人際交往,家庭矛盾繁多,難以適應社會等。(4)理化檢查:檢查常無陽性結果或檢查結果超出限定但達不到疾病的診斷標準,如某些免疫指標下降,血壓為正常高值等。

3 亞健康和中醫“治未病”的關系

“未病”與“亞健康”是兩個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中醫的“未病說”不等同于“亞健康”。由中醫“未病”理論知“未病”包括無病的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以及已病未傳狀態三個方面,顯然亞健康狀態則應屬于中醫“未病”范疇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亞健康防治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發展,讓機體恢復健康,而中醫的“治未病”不僅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發展,還要防止亞健康的產生,而且在已病的情況下,還要防止疾病進一步傳變累及未病的臟腑[9]。雖然亞健康是基于西醫學而產生的概念,但由于其機理尚不明確,無法用理化方法等確認其病理性質和嚴重程度,所以對于亞健康西醫學的防治措施無法實施。中醫“治未病”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積淀,著重從宏觀整體表現來辨識機體狀態的理論和注重研究人體功能反應的診斷治療,為亞健康的防治指明了方向。

4 運用中醫“治未病”思想防治亞健康[10]-[14]

4.1 調攝精神

調攝精神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礎。機體和精神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人的精神活動是機體的重要生理功能,直接影響著機體的盛衰。精神不佳將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對應的內臟功能紊亂,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正如《內經》中說到的“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及“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因此,避免異常的精神刺激,注意精神上的修養,保持精神安定樂觀,是防止“亞健康”狀態出現的重要前提。

4.2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順應氣候變化規律和時間的周期性變化,就會自然而然保持健康,《內經》說:“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可見如果長期生活起居沒有規律,人體抗邪能力和免疫力必然降低,容易感患各種疾病。

4.3 合理飲食

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可以起到防治疾病、保健、延緩衰老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結構是防病保健的關鍵。清代劉承干所著《嘉業堂叢書》中說:“養生之道,莫先于食。”食物中的營養不僅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還可防治疾病。《素問?臟器法時論》中“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氣”的觀點,道出了合理飲食的重要性。

4.4 適量運動

“動則不衰”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養生與保健的觀點。運動在生理上可以活動全身肌肉、筋骨與關節,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提高抗病能力,還能改善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錯綜變化的判斷力,從而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在心理上可以調節人體緊張的情緒,消除機體的疲勞,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態。總之,持之以恒的運動能內以養生,外驅邪氣,是預防亞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4.5 食療藥膳

中醫服食方藥歷史悠久,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藥爾”。當今社會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重視保健與亞健康的防治,而食療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食物與中藥,具有無毒副作用、經濟、制作服用方便及無創傷痛苦等優點,必將受到廣泛關注。歷代以來中醫“治未病”積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療方和藥膳的方法,如辨體施膳、平衡飲食等等。根據不同亞健康人群,不同體質類型,不同季節,采用中醫食療藥膳,將對防治亞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4.6 針灸與推拿

針灸與推拿無疑是中醫治療方法當中最具特色的療法。根據中醫治未病和辨證的原則開發相應的針灸技術和產品作用于相應的穴位,能達通經脈,調其氣血,溝通內外上下,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于調和,達到“治未病”與防治亞健康的目的。而應用推拿防病治病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幾千年前就受到醫學家及養生學家的高度重視,如《黃帝內經》中就指出:“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于不足,神氣及得復。”

5 總結

中醫“治未病”思想源遠流長,是《內經》中的重要理論,也是中醫預防醫學的精髓,同時也符合現代預防醫學診治亞健康的標準。以中醫“治未病”理論來指導亞健康的防治,如用“藥膳食療”的方法,其發揮了中醫學理念及治療方法多樣、 操作方便、 效果理想、 中藥價格低廉的優勢,利用非藥物保健方式來調治亞健康,彌補了西醫的不足。繼承并運用中醫“治未病”來指導亞健康防治的同時,也完善了中醫預防醫學,促進了醫學發展,為保障全人類的健康做出新的貢獻。可見,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參考文獻

[1] 趙瑞芹,宋振峰.亞健康問題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2002, 19(1):10-13.

[2] 王天芳, 孫濤. 亞健康與“治未病”的概念、范疇及其相互關系的探討[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9, 29(10):929-933.

[3]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19-22 June,1946;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4] 中華中醫藥學會. 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6, 10.

[5] 于春泉, 張伯禮, 馬寰. 亞健康狀態常見病因及其干預措施[J]. 天津中醫藥, 2005, 22(5):439.

[6] 劉少舉. 645例亞健康人群的中醫癥狀與成因分析評述[J].醫學信息,2009, 1(10):143-144.

[7] 許紅. 中醫體質“治未病”與亞健康的相關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六屆中醫體質學術研討會暨2008年國際傳統醫藥創新與發展態勢論壇, 2008:109-111.

[8] 劉豫,薛曉琳,王天芳.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及評定[J].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換屆選舉暨“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論文集, 2008:309-313.

[9] 魯緣青. 亞健康與中醫未病說[J]. 光明中醫, 2010, 25(8):1354-1356.

[10] 思金華, 謝慰, 李應昆. “治未病”理論指導下中醫防治亞健康的常見措施[J]. 光明中醫, 2008, 23(7):926-927.

[11] 謝衛平. 淺談中醫“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亞健康[J].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六屆中醫體質學術研討會暨2008年國際傳統醫藥創新與發展態勢論壇, 2008:127-129.

[12] 崔麗娟, 羅仁,趙曉山. 中醫治未病思想與亞健康狀態的關系[J]. 中國臨床康復, 2005, 9(7):146.

篇9

北京人體健康評價測評與營養干預研究中心 北京市 100069

【摘 要】目的:研究心血管系統亞健康的常見表現,對心血管亞健康進行評價。方法:選取16 名受試者同時進行動脈硬化檢測及生物電掃描,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心血管系統亞健康不僅有自覺癥狀,在亞健康評價上也可以發現心血管系統及其他系統早期癥狀。結論:對心血管系統進行亞健康評價,可以為早期干預亞健康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 心血管系統;亞健康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循環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心血管系統亞健康評價是對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及早進行評估,通過心血管系統亞健康評價可以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同時,為心血管系統亞健康的營養和運動干預提供理論基礎。

本研究通過動脈硬化檢測儀檢測結果為納入標準,對其進行心血管系統亞健康分析,同時分析了該心血管系統亞健康人群的其他亞健康風險,為了從中發現心血管系統亞健康人群的更多共性問題,從而提供更全面的營養,運動干預。心血管系統亞健康評價的研究并不深入,對其深入,系統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實驗資料:通過動脈硬化檢測儀檢測結果,納入動脈硬度為硬或較硬的檢測者,共16 人。其中男性4 人,女性12 人。

(2)實驗方法:對納入人群進行生物電掃描,對其心血管系統亞健康風險以及其他亞健康風險進行記錄。

(3)統計:采用spss16.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1)體重情況。16 名受試者中有11位BMI 大于24,為超重狀態。

(2)血管硬化程度。其中有8 位血管硬化程度為較硬,8 位血管程度為硬。

(3)間質微量元素分布情況。其中有8 位間質鉀離子偏低;6 位間質氯離子偏低,1 位間質氯離子偏高;2 人間質鎂離子偏低。

(4)心血管系統自覺癥狀分布情況。納入的16 位受試者中有12 位有心血管系統相關癥狀,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 所示。

(5)心血管系統風險分布情況。納入的16 位受試者中有15 位有心血管系統疾病及亞健康風險,具體分布情況如圖2 所示。

(6)其他主要風險。在分析心血管系統亞健康風險的基礎上,又分析了其他系統的主要風險,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更深入了解心血管系統與其他系統風險直接的關系。

3 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血管出現硬化時,很多人已經出現心血管系統相關癥狀,但有些癥狀如頭痛等還不能引起對心血管系統亞健康的重視,通過生物電掃描可以進一步進行心血管系統亞健康評價,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很多人在血管硬度改變的同時,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已經存在,同時對身體危害很大。同時,血脂高,血壓高是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為了更好的預防心血管疾病, 要進行營養和運動干預, 積極控制血脂和血壓。

心血管系統亞健康評價既可以避免血壓升高,血脂升高等事件的發生, 同時,還可以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等進行風險提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80% 的心血管事件是可以通過營養,運動干預的,因此,早期對心血管系統進行亞健康評價,并配合系統營養,節律運動的干預,可以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篇10

關鍵詞: 大學生亞健康狀態 危害 干預措施

亞健康狀態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是介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游離狀態”、“灰色狀態”等稱謂,是近年來醫學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肌體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亞健康狀態的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潛伏著向某病發展的高度可能,應積極進行干預治療。亞健康狀態可發生于任何人群,但在大學生這個特殊的人群中近年來發生不斷增加。樂虹等調查的武漢3所高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發生率在70.45%,經常熬夜、吸煙、酗酒、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感覺學習與生活壓力大等與亞健康狀態的出現有關[1],范存欣等報道大學生亞健康占61.74%,個體心理行為與家庭因素、學習與就業壓力等是大學生亞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2]。亞健康狀態對在校大學生的危害,應引起高度重視與關注,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促進其由亞健康狀態盡早轉化為健康狀態。

1.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形式及危害

高校在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態與其進入大學生活以后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心理因素等直接或間接相關。飲食不規律,當肌體攝入熱量過多或營養貧乏時,都可導致肌體失調;不良的生活方式,部分學生進入高校獨立生活以后養成吸煙、酗酒、缺少運動等習慣;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造成嚴重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的常見現象。精神壓力過大、情緒低落、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及方法、學習阻力大,以及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是導致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

1.1軀體亞健康及危害。亞健康現在還沒有明確的醫學指標來診斷,因此易被人們所忽視。一般來說,如果你沒有什么明顯的病癥,但又長時間處于以下的一種或幾種狀態中,表現為不明原因或排除明顯疾病后而經常出現失眠、乏力、無食欲、易疲勞、心悸、關節肌肉酸痛、易激怒、經常性感冒或口腔潰瘍、便秘等癥狀,且不易緩解。以上癥狀均可以導致抵抗力下降使肌體向疾病轉化,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它雖然不像癌癥、心血管疾病那樣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但它卻是一個不被人們重視而嚴重危害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1.2心理亞健康及危害。心理亞健康是指在環境影響下由遺傳和先天條件所決定的心理特征,造成的健康問題,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大學生心理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多種表現形式。這些癥狀的持續存在,則無法自我解脫和控制,就會慢慢進入心理疾病階段。輕者影響學習和生活,重者可誘發抑郁癥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1.3人際交往亞健康及危害。在現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上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它主要表現在人與之間的心理距離變大,交往頻率下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穩定。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們接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逐漸增強,并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及時廣泛地接收大量信息,這些都會導致人際交往減少及關系的淡化。現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群體意識,孤獨、猜疑、自閉,是在同學之間樹起多條屏障,這也是現代大學生患心理障礙和疾患人數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干預措施

亞健康狀態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在校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干預措施。高校醫護人員要加大對大學生健康教育力度,切實提高大學生對亞健康狀態危害的認識,對存在亞健康的學生及時發現,盡早干預,積極尋找導致亞健康的原因。從家庭環境、社會因素、個體因素及周圍環境入手,重在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調整心理,勞逸結合,開展健康文明的休閑活動,消除亞健康對學生的威脅,從根本上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生活質量。

2.1提高認識,自我修養。作為大學生要清楚認識到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面對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以及就業形勢壓力等各種復雜情況,要樹立良好的身心健康理念。不但要有健康體魄,還要有良好的個性,做到意志堅強,情緒穩定,胸懷坦蕩,豁達樂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良好自控能力,及時適應不同社會環境及生活環境。要搞好人際關系,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為適應社會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學校應加強健康教育。高等院校必須開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建立規范的健康教育組織,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對健康的認識,建立健全大學生的健康新理念。學校應開設大學生健康教育必修課或選修課及通過校園網絡、校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宣教,提高大學生對亞健康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自覺防病能力,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采取各種措施有效應對大學生可能出現的亞健康問題,及時防止大部分學生進入亞健康狀態,對進入亞健康狀態的同學要防止惡化,積極進行康復治療,避免進入疾病狀態。牢固樹立“健康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2.3心理調治,適時干預。對亞健康狀態患者的調理治療應是綜合性的。善待壓力,把壓力看做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學校應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加強動態管理。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及時幫助他們擺脫影響心理健康的負面因素,通過心理調治,積極地引導大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能正確地評價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在評價自己時,既不夸大自己的優點,又不用放大鏡來看自身的缺點[3]。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健全的個性面對人生,追求更多的生活和學習樂趣。

2.4適度運動,強化體質: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現代多數大學生在高中時應對高考,進入大學后沉迷網絡,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身體素質下降,自身抵抗力降低。運動是鍛煉意志、強化體質、防止疾病的有效手段,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適度的體育運動,不但能夠提高肌體的免疫力,還可使情緒樂觀,精力充沛,提高心理素質,有效預防亞健康現象的發生,并促成亞健康狀態向健康轉歸。

2.5均衡營養,合理膳食。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4]。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是健康的基礎,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食”對于調養身體亞健康意義非凡:一些不起眼的五谷雜糧,能夠降血脂、刮脂肪、利腸胃等。暴飲暴食能引起肥胖、胃病、腸道疾病等,是身體亞健康一個比較重要的起因,拒絕暴飲暴食,規律飲食,腸胃各機能也能正常運轉,營養均衡,讓我們離亞健康也就遠了一些。當一個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時,建議多進食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如牛奶、胡蘿卜、豬肝、雞蛋等食物及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增強抵抗力。

2.6家庭教育,及早干預。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身特點,家庭教育在人成長中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以生命健康、生命價值、生命智慧為核心的家庭教育能夠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對預防學生出現亞健康狀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7戒煙限酒,勞逸結合。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少飲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免疫功能,必須嚴格限制。長期的睡眠時間不足,容易導致疲勞積累、情緒暴躁以及思維能力下降。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改變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與健康緊緊相鄰,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但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并無不同,但又會向疾病方向發展,從亞健康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環境壓力和人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亞健康密切相關的外部和內部因素。因此,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遠離亞健康的關鍵是早發現、早干預,因人而異采取行之有效的綜合措施,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抗亞健康,使亞健康早日走向健康。

參考文獻:

[1]樂紅,吳均林,王春榮等.大學新生亞健康現狀及預防對策研究[J].醫學與社會,2004,17(3):13-15.

[2]范存新,馬紹斌,王惠蘇等.廣州大學生亞健康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5,21(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