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03 17:27: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礎護理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梯 超載保護 失效
電梯從問世到今天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由最早的簡陋落后的升降機發展到今天各種先進技術集成的現代電梯,期間經歷了無數的改進和提高。近年來,電梯事故頻發,電梯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成為電梯使用者重點關注的問題。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2013年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227起、死亡289 人,電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所占比重較大,電梯事故達70起,死亡人數57人。事故原因中,安全保護裝置失效導致的事故達35起,占全部電梯事故的一半,是引起電梯安全事故的最大因素。在電梯中超載保護裝置可以防止電梯發生超載運行,本文通過簡要分析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構成及運行特點及失效原因,制定了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的處理措施,確保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安全可靠。
1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
在電梯使用安全的技術保護領域,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主要解決電梯超載的保護問題,可以預防電梯因超載而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為了減少電梯超載事故,一般將電梯轎底設計成為活動轎底,并在轎底下設置若干配有電器開關的支電子傳感器,當使用電梯時一旦達到其額定載重時就會觸動電器開關,發出信號、切斷控制電路并使電梯門無法關閉,而使電梯不能上下運行。這在電梯的保護裝置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電梯在沒有司機操作的運行狀態下,超載保護功能可以確保電梯在額定荷載下運行進而保護電梯使用者和電梯所運送貨物的安全。超載保護裝置型式不同,裝設位置也不同,常見的超載裝置有活動轎廂式、活動轎廂地板式、轎頂稱量式、i房稱量式以及電阻應變式。常見的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裝見圖1。
2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原因分析
通過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時所造成電梯事故案例的分析并參照以往電梯檢驗的經驗,電梯檢驗人員發現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發生失效主要是由于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和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引起的。電梯超載報警裝置誤動作一般是在電梯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電梯載荷未超過額定載荷時就會動作的情況,這種故障稱為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是指電梯實際載荷超過電梯額定載荷時,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會發出報警信號,且會正常運行,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也是引起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因為曳引鋼絲繩張力變化和鋼絲繩自重等原因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干擾;第二種原因是電梯因蹲底等原因造成轎廂底部變形,導致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對檢測應變量錯誤,從而出現誤動作。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的原因也有兩種,一種是超載保護裝置因銹蝕、老化等原因出現彈簧疲勞、橡膠塊老化、零部件運行不暢等現象,導致超載保護裝置動作時卡阻;第二種原因是霍爾傳感器型的超載保護裝置,電梯運行中因曳引鋼絲繩繩頭組合的彈簧伸縮引起橫板旋轉移位,導致霍爾傳感器和永久磁體發生位移,在霍爾傳感器中的的磁通量隨之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超載保護失效。
3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處理
處理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之前,需要確定是否失效以及失效原因,同時要進行詳細的檢驗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專業電梯檢驗人員進行這項檢驗時一般會結合電梯的運行、下行制動以及電梯的平衡系數試驗。通常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的處理方法兩種,一種是將超載保護裝置固定在兩根以上的轎廂繩頭上,這不僅能夠防止永磁體和傳感之間發生移位,還能夠滿足更多的鋼絲繩連接的要求,從而更加精確的反映轎廂重量,這樣還成功的避免了因鋼絲繩張力不均引起測量誤差這一問題。第二種方法針對目前曳引式電梯中使用最廣泛的霍爾傳感器型式的超載保護裝置,這種超載保護裝置安裝在機房轎廂曳引鋼絲繩的繩頭處,維護保養時應注意傳感器在電梯運行時傳感器和永久磁鐵的位置是否發生位移,這樣可以避免在運行中因傳感器移位發生保護失效或因超載導致溜車等電梯使用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提高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性主要是在技術上進行控制,在電梯使用中對不僅要從設備上控制電梯的超載,也要加強電梯使用人員及電梯設備的管理。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在電梯正常運行過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電梯是設計制造、安裝使用及檢驗維護等過程中均要加強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重視,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做好檢驗,做好預防措施,確保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全。
參考文獻:
[1]常寅飛.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5).
篇2
[關鍵詞]護理學教學方法探討
護理學是一門集理論性、技術性為一體的臨床應用學科,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作為護理專業課教師,應有效地利用教學條件,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積極思考并探討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1.加強護理技術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是模擬情景,培養學生的應戰實力.設置各種急、危癥病例情景,營造實戰氛圍;學生分組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在教師指導下按護理程序的步驟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這種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既可熟練各種操作技術,強化整體護理觀念,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適應臨床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質.二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反復強化.復雜的、難度大的技術操作分解練習.如臀大肌注射法就從藥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的安置、進針手法等基礎步驟做起,分步強化訓練,同時調整學生'怕'的心理狀態,最后在模型人或模擬病人上進行綜合操作和測評.三是創造實踐的機會.增設實驗室(現有10個模擬實驗室),完善模擬病房體系;設計不同病例場景,增加實驗課時數,課間開放實驗室等措施來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理論教學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目標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至今為止最能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1知己知彼,科學施教
現代教育思想是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并舉,注重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完善,為學生的終身教育和適應社會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承擔某科課后,首先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素質狀態,取得第一首資料;再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和授課計劃.其次,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內容,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做到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在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目標,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及內容,并注重后進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
2.2深入淺出,解疑惑
象壓瘡的預防護理、吸痰法、導尿術等課題復雜、枯燥、抽象,可選用圖片、模型、課件、電教片等多媒體教學方法,使復雜、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直觀和宏觀,使枯燥的內容變成生動的印象烙印在腦海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3掌握好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是編導.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風格和對教學投入的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備課要認真、充分、注重細節,備課中要鳥瞰全局、統領各章,精心設計每個課題的授課方法;上課提前進入教室、進入角色.教學過程中要圍繞主線,用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語氣切入主題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不同類型的課題用不同的方法講授,如灌腸、注射、消毒滅菌法等課題用列表比較法進行區分,可加強理解和記憶;乙醇應用的濃度、鼻飼法等選用橫向聯系方法(鼻飼法時聯想洗胃、胃腸減壓術),做到舉一反三;給藥、注射、無菌等操作原則要用分析歸納法來記憶;……等不同教學方法,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可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課堂小結應重點突出,使學生多次接觸某一重點信息,強化記憶.課后作業盡量出病例等思考題--既能鞏固基本理論知識,又能培養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矯正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弊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4授之以漁,適應發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一飯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用.”教師在傳道、授業之時更應給予學生”捕魚”的本領.所以,理論講授應有重點,基本概念、原則要準確講解,一般內容先擬提綱,引導學生自學或采取提問、啟發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如一頁的注射原則先講解,在和同學一起歸納為”無菌、無痛、無差錯”七個字、三個詞來記憶,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對信息獲取、判斷、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在掌握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在今后臨床工作中盡情獵取自己所需的知識營養,勇于創新與實踐,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3.考核評價
考核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操作技能考核既能考核學生動手能力,又能檢驗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1考核制度
考核成績分理論和實驗兩種,平時成績和終結成績兩部分.所占比例是:平時占30%,學科結束占70%;這種評價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考核中可能出現的偶然,且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比較全面.
3.2考核內容
將各項技能考核內容細化,分以下幾部分:操作態度占20%(包括儀表、著裝,服務態度,用物準備等);技術操作過程占60%;含相關知識在內的綜合評價占20%.
3.3統一考核標準
考核標準學生每人一冊,使學生學有標準、有目標,也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
4.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到護理教學的始終
篇3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較為復雜且對患者創傷性較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其中一個常見的并發癥為胰瘺,同時該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做好必要的觀察護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減少并發癥出現,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為探討分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胰瘺及護理方法效果,該研究選取該院收治的36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胰瘺的患者,給予患者必要的觀察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數字法選取該院收治的36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胰瘺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齡為48-70歲,平均年齡為59±1.1歲。十二指腸惡性腫瘤12例,壺腹部癌6例,膽管癌8例,胰頭癌10例。
1.2 入選標準
患者均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且并發胰瘺,非其他因素而引發胰瘺發生。
1.3 方法
1.3.1 心理護理 在手術后,確診患者合并胰瘺疾病,患者會擔心疾病不能徹底治愈,表現為絕望、不安,情緒異常,起伏不定,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醫護人員同時應告知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讓患者明白,該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針對患者的擔憂以及疑惑,耐心解答。在進行治療前,醫護人員先將患者的具體情況告知醫生,便于醫生針對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治療,告知患者在術中如何配合治療,有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3.2 術后進行必要的觀察以及監測 ①引流管的觀察護理。將引流管固定良好,控制引流管的長度,防止受到折疊、扭曲以及擠壓,并對管道進行標記,保證引流通暢,對引流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對引流量進行記錄。在整個引流系統中要保證嚴格的無菌以及密閉操作,并嚴格按照無菌要求1 d更換1次引流袋。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并通過對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檢驗,判斷有無胰瘺。②觀察患者腹部體征。胰瘺出現后,患者會表現為明顯的腹膜刺激、腹脹以及腹痛,合并發熱以及嘔吐癥狀,若發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并給予患者對癥治療。
1.3.3 預防胰瘺發生,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①首先對胰管引流情況進行觀察,準確記錄胰液的量以及顏色,若檢查引流量高于5 mL,引流液淀粉酶高于1 000 mL,則分析患者可能為胰瘺。②保證引流管的順暢。應定期對引流管進行觀察以及沖洗,在手術結束后,采用生理鹽水對引流管進行沖洗,開放進氣管,保持引流有效。在患者身體耐受性良好情況下,可適當增加沖洗量以及沖洗速度,但應注意保持持續性,隨時做好引流液性質、量以及顏色的觀察,并對24 h的引流量情況進行記錄,保證引流以及沖洗的平衡。③抑制胰腺外分泌。給予患者3 000 U施他寧,持續微泵入12 h,或給予患者0.1 mg善寧藥物治療,每8 h給予患者1次皮下注射,告知患者家屬滴速不可隨意調整,應在醫生的要求下進行調節控制。在瘺管閉合后3 d給予患者生長抑素用藥治療,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并單獨開設一條靜脈通道,持續給藥治療,并給予患者持續微泵經脈輸注,嚴格遵醫囑給予患者定時定量藥物治療,維持藥物的血藥濃度。④給予患者必要的營養支持以及飲食護理。初期給予患者全胃腸內營養,待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后,順利排氣后可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治療。經空腸管或鼻腸管輸入腸內營養液,并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管道出現移位、脫落,現配的營養液應現用,保持營養液的溫度為35~40 ℃,應注意配置好的溶液不能在容器中多于4~6 h。在給予患者營養輸入時,可先從較低濃度開始,2~3后觀察機體適應后,逐漸增加濃度,第1天的滴速為60 mL/h,第2天80 mL/h,第3天100 mL/h。⑤防止感染發生。在整個手術操作中,因手術實施范圍大,較易發生感染。因此術前可先給予患者廣譜抗生素藥物治療,術后給予患者足量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時注意對患者體溫以及血象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并定期更換敷料,嚴格保證手術操作的無菌。⑥做好必要的皮膚護理。因胰液會損傷腐蝕周圍皮膚,在護理中,應定期更換敷料,保持切口敷料的干凈整潔。
2 結果
該研究中,所選取的36例患者,6例患者因合并膽漏而給予患者二次手術治療,手術后6.5周康復,其余30例患者在3~7周后康復。
3 討論
篇4
【關鍵詞】 腺苷 心內直視手術 腺苷預處理 心肌保護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ardial surgery und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on-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four groups (n=15 in each group). Group A: adenosine was intravenously injected from jugular vein. Group B: adenosine was put in St.Thomas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C: adenosine was infused from jugular vein and put in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D: control group. Oth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the same. The level of plasma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measured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before ECC,30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clamping,15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declamping and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level of plasma cTnT and MD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groups, however, it was notably lower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than which in group D (P<0.05). At the stage 24h after op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lasma cTnT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Adenosine precondition can imitate the effect of myocardial preservation like ischemic precond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cardiac operation under ECC. All adenosine precondition methods used here can protect myocardium from 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e. So we can select the method flexibly which is the best for cases.
Key words: Adenosine;Open heart operation;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Myocardial preservation
實踐中認識到,損傷性應激過程本身畢竟是一種創傷,如缺血預處理(IPC)時間太短不足以誘發保護機制,而IPC時間過長,則在其過程中的缺氧與代謝廢物積聚、能量消耗和再灌注引起的過氧化等,都有一定的細胞損害作用[1]。在IPC作用機制的不同學說中,內源性腺苷介導的心肌保護作用最受重視。為此,我們比較了不同腺苷預處理方法對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分組 選擇于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心外科進行體外循環(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內直視手術的非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CHD)及瓣膜病患者60例,術前心功能Ⅱ-Ⅲ級,男36例,女24例,隨機分為靜脈腺苷組(A組)、停跳液腺苷組(B組)、靜脈腺苷+停跳液腺苷組(C組)和空白對照組(D組),每組15例。各組男、女比,非紫紺型CHD、二尖瓣置換(MVR)、主動脈置換(AVR)比見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靜吸復合麻醉、中度低溫、中度血液稀釋,采用STOCKERT-Ⅲ型人工心肺機,進口膜肺。A組通過頸內靜脈插管直接輸注腺苷到靠近右心房的上腔靜脈,以保證心臟局部有較高的濃度,滴速為50~150 μg/(kg·min),總量1.5 g/kg,滴注完5 min后開始轉流;B組采用 St.ThomasⅡ停跳液+1 mmol/L腺苷,主動脈阻斷后由主動脈根部灌注15~20 ml/kg;C組為A、B組中兩種方法結合;D組直接灌注冷St.ThomasⅡ停跳液。
1.3 檢測指標 分別于ECC前、升主動脈(AAO)阻斷30 min、心臟復跳15 min、術后24 h采血測定心肌肌鈣蛋白T(cTnT)和丙二醛(MDA)。cTnT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測定(試劑盒購自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MDA用TBA比色法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
2 結 果
2.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四組患者均由同組手術醫生、灌注師、麻醉醫生完成。各組患者年齡、體重、AAO阻斷時間、ECC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術后心臟復跳及輔助循環情況 心內操作完成恢復心臟血供后,心臟自動復跳A組12例、B組10例、C組10例、D組6例,A組、B組和C組較D組高,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術后應用小劑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輔助循環D組8例、A組4例,B組3例、C組3例。
2.3 cTnT比較 ECC前和阻斷30 min各組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再灌注15 min,A組、B組、C組與D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術后24 h,A組、B組、C組與D組有統計學差異(P
2.4 MDA比較 ECC前各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阻斷30 min、再灌注15 min、術后24 h,A組、B組、C組與D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 論
腺苷全稱腺嘌呤核苷,是由腺嘌呤和戊糖結合而成,腺苷既是腺嘌呤核苷酸的前體又是其代謝產物,腺苷受體屬特異性嘌呤能受體。目前至少有4種,即A1、A2A、A2B及A3受體,其中以A1、A2A、A3受體與心臟關系最密切[2]。A1受體分布在心肌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中;A2A受于中性粒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中[1];A3受體存在于心臟組織中,可能在心肌和心臟的血管內皮細胞上[3]。表1 四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表2 四組各時點cTnT、MDA檢測值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比*P<0.05,**P<0.01;與C組比較#P<0.05
蛋白下調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刺激ATP敏感性K+通道開放。可使胞內K+外流,導致心肌細胞膜超極化,減少鈣內流[4]。另外,A1受體還參與心肌IPC的觸發過程[5]。用腺苷或A1受體激動劑代替缺血預處理(誘導預處理效應的短暫缺血)也可激活預處理雙時相保護效應的信號傳遞級聯反應,調動內源性防御機制,從而縮小心肌梗死面積、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6]。A2A受體的功能:A2A受體興奮后,通過激活性G蛋白可增強腺苷酸環化酶活性[7]。導致血管擴張,抑制中性粒細胞(PMN)對心肌和冠脈內皮細胞的毒性損傷。已知在再灌注期間PMN粘附內皮細胞是心肌損傷性炎性反應的始動環節,抑制其就可減輕再灌注損傷[8]。A3受體的功能:與A1受體相似,也是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刺激蛋白激酶C轉位。初步研究發現,A3受體激動劑具有抑制PMN粘附于冠狀動脈內皮細胞上的作用[9]。近年研究證實,A3受體也參與心肌預處理觸發過程。A3受體激動劑預處理能增強低溫停跳液的心肌保護效果,進一步改善缺血后心功能[10]。
cTnT是心肌肌鈣蛋白復合物的成分之一,它與骨骼肌的TnT源于不同的基因編碼,有不同的蛋白質結構,因此有高度的免疫特異性。 由于cTnT的高度心肌特異性、高敏感度、具有診斷的早期性及很寬的診斷窗口期,它已被認為是一種接近理想和全能的標志物。MDA的高低則提示了脂質過氧化的程度、內源性抗氧化的能力。
我們在本研究中發現各種腺苷預處理方法均獲得了良好的心肌保護效果,提示在心內直視手術中可以根據客觀條件靈活實施不同的腺苷預處理方法。我們在本研究中還發現腺苷停跳液組與靜脈腺苷結合腺苷停跳液組cTnT值在術后24 h有顯著性差異,是否為劑量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Suzuki K,Miura T,Miki T,et al.Infarct-size limitation by preconditioning is enhanced by dipyridamole administered before but not after preconditioning: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terstitial adenosine level during preconditioning as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cardioprotection [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8,31(1):1-9.
[2] Murry CE,Jennings RB,Reimer KA.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on,1986,74(5):1124-1136.
[3] Linden J.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adenosine[J].J Clin Invest,2006,116(7):1835-1837.
[4] Yao Z,Gross GJ.A comparison of adenosine induced cardioprotection an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dogs[J].circulation,1994,89(3):1229-1236.
[5] Mubagwa K,Flameng W. Adenosine,adenosine receptors and myocardial protection:an updated overview[J]. Cardiovasc Res, 2001,52(1):25-39.
[6] 尹曉清,伍碩允,吳炎豪,等,腺苷預處理對體外循環術后心肌鈣蛋白變化的影響[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0,7(2):86.
[7] 胡志斌,嚴志焜.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鉀通道開放劑與心臟保存液[J].中國體外循環雜志,2004,2(4):251-253.
[8] Wei M,Kuukasjarvi P,Laurikka J,et al.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pretreatment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Chest, 2001, 120 (3): 860-865.
篇5
[關鍵詞] 循環護理模式;普外科;術前恐懼;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4(b)-0159-02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在循證醫學的影響下衍生出來的一種護理新型方式,即護理人員充分利用醫療資源盡早發現患者的生理或心理的異常,并找到科學依據,進而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的過程。圍手術期病人,處于一種應激狀態,表現為各種焦慮,患者生存質量差。而護士作為經常直接接觸患者的醫務人員,其護理方法與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循證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消除患者的術前焦慮,還能改善患者圍手術期的生存質量,值得引起臨床重視。為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在普外科消除患者術前恐懼及提高圍手術期生存質量的療效,選取2010年6 月―2012年6 月于該院普外科應用循證護理模式消除患者術前恐懼及提高圍手術期生存質量的患者80例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普外科應用循證護理模式消除患者術前恐懼及提高圍手術期生存質量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肝腎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手術均獲成功,未發生并發癥;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21~72歲,平均50歲左右;其中,15例需行肝部分切除,42例需行膽囊切除,23例需行胰腺切除。將所有患者按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術前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手術相關情況介紹,心理等護理措施,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應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術前充分利用各種醫療信息資源,了解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初步評估,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其間每一個步驟,都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作為基礎,通過查閱文獻,相互交流等途徑解決。術前要與患者充分溝通交流,向患者介紹手術相關情況,并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細微變化,并相應護理;術后要繼續進行必要的監測,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
1.3 評價標準
術前恐懼采用FAVS評分進行測評,滿分是10分,1~3分為輕度恐懼,4~6分為中度恐懼,7~10分為重度恐懼;圍手術期生存質量采用QOL評分進行測評。
1.4 統計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整理后輸入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對內鏡下止血夾治療各型消化道出血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計數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術前恐懼發生情況
對照組40例病人中,有11例輕度恐懼,12例中度恐懼,9例重度恐懼,恐懼總例數為32例,術前恐懼發生率達80%;而治療組有17例輕度恐懼,6例中度恐懼,3例重度恐懼,恐懼總例數26例,術前恐懼發生率僅為65%。兩組患者術前恐懼發生率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情況
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生存質量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手術病人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機體損傷,而手術本身對病人也是一種創傷。同時,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而患者不能很好的理解手術的過程,術后的效果等問題。因此,圍手術期病人,機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態,很容易產生各種緊張焦慮,這不但影響了患者的手術效果,而且對于患者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極為不利。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術前恐懼和提高患者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成為醫務人員,尤其是護理,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3]。
作為近10年內快速發展起來的新型護理方法,循證護理模式受到了臨床上廣泛的親睞。循證護理模式以科學的依據作為基礎,結合眾多的護理發展經驗作為指導,針對性的對患者實施護理,有效的提高了護理效果。循證護理的步驟為循證問題,即通過整合醫療信息資源,對患者進行初步評估,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循證支持,即已大量的科學研究結論為基礎,并融入豐富的護理經驗,再決定具體的護理措施;循證觀察,即對前述的效果進行分析,再行制定后續計劃;循證應用,即正確的護理計劃的實施。循證護理模式,整合各種醫療信息資源,有科學的依據作為基礎,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針對性給予護理措施,切實完善了臨床護理[4]。
本研究中,治療組在患者術前恐懼評分、圍手術期生存質量均有明顯的改善。最終得出結論,循證護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術前恐懼及圍手術期生存質量改善中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建通,姚樂野,李幼平,等.循證醫學學科知識可視化研究之二:循證醫學作者關系結構圖[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7):743-752.
[2] 楊麗君,何慶.以循證醫學方法為百草枯中毒制定治療方案[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23(10):581-584.
[3] 白永菊,王亞麗,閆紅,等.循證護理在腹外傷急救中的應用[J].臨床誤診誤治,2009,22(9):95-96.
篇6
關鍵詞:情趣 教學 涉外 護理英語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的國際化趨勢愈見顯現,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此時的護理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護理知識和實用技能,還應該熟練的運用外語進行交流和溝通。針對國內外的就業形勢,我校設立了涉外護理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國際型護理人才。本人在涉外護理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探索性的加進了情趣教學的方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何為情趣教學法
所謂情趣教學就是指教師可以利用情趣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培養,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對所學的知識產生一種好奇、好問、好學的求知熱情和探索精神。情趣教學要以情感為基礎,以體驗為方法,讓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健康快樂的接受新知識,學到新本領。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就要運用形式各異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有限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本領。
在對于涉外護理英語學生的教學當中,利用這種情趣教學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英語的基礎知識,也可以使學生掌握到醫護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很好的把醫學和英語結合,讓學生體驗智力活動與審美情感的愉快,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為涉外護士的畢業就業打好夯實的基礎。
二、情趣教學法的內容
(一)教學內容和涉外知識的統一,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師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完成英語教材的基礎教學任務,還要在講授新知識的同時,善于利用涉外護士護理英語的學習特點,提供必要的經驗型,預備性外語知識,把以前學的知識和新知識很好的結合起來。
另外,中西文化的差異和西方風土人情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對于涉外護理系的學生來說,他們都對這些文化有著強烈的了解欲望,需要這些知識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這個正好給教師了一個極佳的教學機會,可以充實并且豐富教學內容,適當的添加國外護理的一些基礎英文知識,比如相關的英語詞匯,短語,句型和對話,介紹一些與所學課文內容關系密切的中西文化差異、西方文化等知識,這樣就會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知識,還學到了和涉外英語相關的一些小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二)模擬實際護理情境,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技巧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涉外護理的學生進行角色模擬訓練型的會話表演。其實這就是一直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由學生來控制課堂,教師起輔助作用,讓學生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意識,把書本死知識轉化為情景活本領。
教師首先在課前安排好模擬情景會話的基本內容,以醫護英語會話為基礎,分角色扮演醫護關系。這種方式就使本身很抽象的課本知識轉化成為具體的形象的語言交流,很便于學生的學習記憶,把本身很枯燥的護理英語中大篇幅的難點變成了實際操作,給學生以真實感、存在感。上臺表演的學生當然在課下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熟背句型,準備道具,設置場景到最后的上臺表演,一步步的其實都是在學習;而臺下的“觀眾”看到同學做的表演也會蠢蠢欲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既滿足了大學生天然的表演欲望,還增進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達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三)豐富課內外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課內運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好
現在的英語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來輔助,因為多媒體圖、文、聲并茂,能夠把枯燥的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通過多媒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形象、生動、有趣和地道的英語語言環境,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接受和模仿。
另外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交流水平,還可搜集一些經典的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英美電影給學生播放。這些電影最好是選擇畫面唯美,故事情節曲折,對話經典原汁原味,而且在影片當中有豐富的國外文化背景,這樣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拓寬視野有深遠的意義。
2.課外開展英語交流作用佳
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積極組織英語角,護理英語技能比賽,醫學英語詞匯學習小組等等,給學生創造鍛煉英語聽、說、用的機會。另外可以利用互聯網和一些國外的護士通過MSN,E-mail等進行交流,不僅可以提高英語的交流水平,也可以學習到國外最前端的醫學護理知識和技能,為將來的實習就業打好基礎。這樣就建立了 “立體化”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篇7
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醫院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定期一些相關醫療衛生工作的改革文件,組織各級部門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以黨的方針政策作為領導的方向,在規劃工作時,要放眼全局,實行科學的管理方式。另外,各護理人員要掌握醫院工作的相關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在實際工作中,要按章辦事,處理好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并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護士之間應相互學習,掌握醫院的規章制度,并切實執行,以制度的落實規范自身行為。
2、實行小組制包干、責任到患者的工作模式。
護理組長負責、責任護士“包病人”,責任分工細化,目標明確,包床到護,由床位護士具體負責分管患者護理工作的實施與落實,組長在做好自己所管床位患者護理的同時,負責本組工作的落實與檢查。護士清楚自己所負責的患者,患者知道誰是照護自己的護士,做到患者的每一次治療、每一個護理操作、每一項化驗檢查、每一天基礎護理服務都有護士關心、有護士服務、有護士落實、有護士負責、有護士檢查。
3、真正按基礎護理規范實施基礎護理。
醫院通過多種方式督促護士學習全新護理模式的理論技巧,通過撰寫《護士服務手冊》等規范護士的各項行為,落實好生活護理,實現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以后的全方位護理服務,真正做到全程無縫隙護理,讓患者放心,讓家屬安心。設立宣傳欄為病人提供生活及醫療常識,并為病人準備如針線包、塑料袋、剪刀等基本生活用品,提供為病人代管物品、購買用品等人性化服務,方便病人安心養病。有條件的醫院,還可提供代替患者取藥、結賬等全程化服務[1]。
4、加強安全防范措施。
醫院要加強安全管理,做好應對緊急安全事件的預防工作,確保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安全。護理人員做好職業安全防護措施,必須立足于積極預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感染工作,如已經發生感染等問題,應該及時上報,迅速處理,不得隱瞞實情。
二、結合專科特點,豐富護理服務內涵
1、各病區專科護理具有護理重點。
專科護理的執行到位充分體現護理質量內涵,各病區的專科護理重點要與專科疾病特點相結合,床位護士主動深入病房,完成各項護理操作。
2、給予專業健康指導,全面貫徹健康教育。
患者自入院開始到出院,其間的飲食、用藥、治療、特殊檢查、手術等相關常識,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主動傳授一些相關健康知識以及簡單的護理技巧。各科室制定分病種健康教育路徑,將健康教育全面貫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全程,同時也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程,患者的入院教育、出院指導、包括出院后的回訪都由床位護士負責落實。不僅對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也對家屬做相關知識培訓,更加強出院后的康復指導。另外,適時召開患者座談會、健康知識講座等,讓患者了解更多健康以及護理小知識[2]。
3、為患者著想,創造良好醫療環境。
在對病人實施特殊治療時尊重患者知情權和選擇權,體現人文關懷。在日常的病房護理工作中,護士不僅要為病人提供病情護理的保障,還要多為病人著想,創造良好的療養氛圍,提高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了解病人的需要,還應學會傾聽病人的心聲,找到病人的癥結所在,減少因病人的心理變化導致對病情的不利。對于病人的一舉一動,護士要善于分析,耐心做好工作。同時,為病人提供清潔、舒適、便捷、私密的服務環境。
三、建立完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
在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高度重視護士積極性的充分調動。
一是實現護士的崗位管理。在編護士與合同制護士管理上一視同仁,實施護士的崗位管理。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并按照護理崗位的勞動強度、技術要求、工作風險等要素確定分配原則,在分配機制上向工作量大、技術性強的崗位傾斜,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提高了護理人員積極性。
二是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相結合。部分醫院已經將護士護理不同護理級別患者的數量、工作考核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要素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并作為護士薪酬分配、晉升、評優的主要條件,制定《護士崗位職》、《護理人員績效考核辦法》等[3]。
四、簡化護理文件書寫
簡化文書書寫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與醫生病程記錄重復的內容,二是與日常護理工作關系不大或不重要的書寫,確保摒棄的是“無用功”。采用表格化護理記錄單。護士只需填寫體溫單、醫囑單、危重癥患者護理記錄單,取消一般患者護理記錄,采用表格化護理記錄單,使得護士有更多時間深入病房,為患者提供直接的護理服務,增進護患間的溝通。
五、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實施病房無陪護
病房無陪護試點工作的著眼點并不是禁止家屬陪護,而是讓患者不再需要家屬陪護。提高病房管理水平,改變因家屬陪護過多而導致的病房秩序混亂,患者與患者間糾紛增多等問題。核心是通過優質護理服務,使患者進病房后不再需要家屬陪護,安心接受治療,做到“把時間留給護士,把護士留給患者”。
1、醫院對所有相關管理、服務環節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梳理。調整配餐管理,取藥程序,加強后勤物資保障,充實保安等相關部門力量,把服務直接送進病房。
2、盡量充實臨床一線護士隊伍,提高床護比。
篇8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50名年齡在63-78歲的老年牙周炎患者共計60顆病牙分為兩組,干預組與對照組。5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23例,共60顆病牙,其中后牙27顆,前磨牙13顆,前牙20顆。病例的選擇標準:①輕度或中度牙周病;②3個月內沒有使用抗生素;③沒有其他全身性質疾病;④可以定時復診。按照病牙數量隨機將60顆病牙分為兩組,干預組與對照組各30顆,治療后1個月以及治療后3個月各復診一次。
1.2方法對于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的齦上潔治術以及齦下刮治術。對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模式,干預組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使用護理干預措施。
1.2.1心理護理做好診前3分鐘,在診前3分鐘與患者積極溝通以及交流,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而細致的解答,增強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感。部分老年患者對于診療過程不了解,需要對他們詳細的進行牙周疾病的治療方法與治療過程,做到令患者心中有數,減少患者的緊張情緒,令患者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1.2.2口腔健康宣教使用多種方式進行口腔衛生以及相關保健知識的宣傳:①為患者發放口腔保健小知識的冊子;②口頭口腔健康宣傳;③為患者在牙齒模型上演示正確的刷牙方式和刷牙時長;④對牙周疾病進行必要的宣傳;⑤在導診臺掛壁電視機播放牙周疾病宣傳片;⑥教導患者如何正確的使用牙線與牙縫刷;⑦講解如何正確的選擇保健牙刷以及藥物牙膏。
1.3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在復診的時候對菌斑指數(PI)以及齦溝出血指數(SBI)進行檢查并記錄、比較、分析。
1.4數據處理對兩組患者數據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t檢驗,P
2結果
對照組在初診、1個月復查以及3個月復查的PI指數分別為為(1.39±0.59、0.87±0.32、1.19±0.61),SBI指數為(1.90±0.69、0.76±0.51、1.16±0.90)。而干預組的PI指數為(1.35±0.59、0.51±0.31、0.71±0.34),其中1個月復診以及3個月復診的PI指數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3個月復診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篇9
1.1患兒方面存在的風險兒童患者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其年齡較小并且不懂事,不少兒童患者相當頑皮,進而為護理和管理帶來了較多的問題。不少兒童患者由于自身的頑皮,對于護理工作較為不配合,尤其是在打針輸液過程之中,不少患兒會出現嚎啕大哭以及掙扎的情況,導致患兒出現嚴重身體不適。還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家長往往情緒較為激動,進而引發嚴重的糾紛,與護理人員出現矛盾,這樣的情況是當前導致兒科護理工作之中出現風險以及不利因素的關鍵原因,應當予以重點的解決,采取可行的途徑,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從根本上保證患兒的護理質量,進而促進醫院建設工作邁向更加穩定和諧的層面。
1.2社會及家屬風險因素分析社會方面的因素也是當前兒科護理工作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對于患者而言當前的環境之下看病相當復雜,各種繁瑣的程序使得患者相當焦慮,這一點也是導致當前出現較為嚴重醫患糾紛的主要原因。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家主方面存在的因素。不少家長對于兒童過分的溺愛,進而對于患兒的病情產生出過度的焦慮和緊張心理,在整個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之中,常常會抱著患兒在醫院走廊中活動。這樣的情況使得護理人員不能夠及時的、準確的掌握患兒病情,進而耽誤最佳治療時間,甚至存在有一定的危險因素。所以,對于醫院的建設發展來講,應當重視上述分析的兒科護理相關風險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有針對性的手段予以集中的改進,且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避免相關風險因素導致嚴重的后果,為廣大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一個理想的、和諧的治療環境,從根本上行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且保證對患兒最佳的護理及治療效果,使得醫院的發展可以呈現出新的氣息。
1.3護理技術及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風險因素分析靜脈穿刺難度大,有時穿刺不成功,影響搶救,而且因反復穿刺,小孩持續哭鬧易加重病情。潛在輸液不良反應,一方面因小孩輸液時不易合作,家長為了縮短輸液時間,有時會自行調快輸液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小兒輸液時不像成人安靜的躺在床上輸,而是需要抱著或到處走動,家長提著輸液瓶跟著小孩走,輸液瓶時高時低,壓力不均,常導致輸液速度過快或過慢,有導致病情加重或回血導致輸液不暢。靜脈留置針的廣泛使用,小孩好動,個別家屬晚上沒注意照顧小孩留置針的部位,針頭脫落未及時發現,導致出血較多。甚至有可能出現斷針的危險。有的小孩經常把床頭卡拿去玩,若沒及時補上,減少一個可查對的環節,也容易導致差錯。
2建議及對策
提升相關科室的護理工作開展質量,有著相當重大的價值,切實提升醫院建設發展水準的核心點。根據上文針對當前兒科護理工作之中存在的相關風險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細致的探析了兒科護理工作之中的主要風險因素,同時對其帶來的嚴重后果等進行了細致的探討,旨在明確工作之中的難點所在。下文將針對兒科護理工作的風險控制對策進行深入的探討,旨在為今后相關工作的改進奠定堅實基礎,提升兒科護理的工作質量。
2.1提升兒科護理人員素質和溝通能力首先應當提升兒科護理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水準,重點的對護理基礎環節以及溝通能力進行改進,以更好的實現與患兒及其家屬的有效溝通,使得護理工作質量得以提升。當前對于兒科護理來講,提升溝通能力是減少糾紛的關鍵點。護士是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最多的人員,所以還應當保證廣大兒科護理人員有著較好的職業素質,當前不少護士不愿意進行溝通,最終使得后期出現較大的矛盾,尤其是護理工作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諸如醫囑等,更應當耐心的講解。另外一個層面,對于當前廣泛存在的兒科護理風險,廣大人員還應當統一思想和認識,加強對工作現狀的分析,明確工作的重難點,對于工作的開展應當有著較為清晰的思路,主動的向相關人員報告工作情況,尤其是護理過程當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得醫患關系得到全面改善,同時還可以提升護理管理的質量,以實現醫療信息的完善革新。
2.2兒科護理規章制度的建設除了上述分析的溝通能力提升之外,在實踐的工作之中,醫院的管理者還應當對自身的管理政策制度加以完善,進而為廣大患兒及其家屬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這一點是增強護理質量的關鍵點。醫院應當有著較好的規章制度,好的制度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本前提,同時好的制度不僅可以使得護理人員的日常行為變得更加規范化,同時還可以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升,故應當對此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視,重點的語義改善。諸如醫院可以定期的進行最優秀護理評選,對于工作之中積極性最強的人員給予必要的獎勵,完善相關獎懲制度,這樣就可以在潛意識之中形成一種相互良性競爭的環境,進而切實的提升兒科護理工作的效益。另外,醫院的建設和管理者還應當盡可能的對治療程序加以完善,盡量的對程序進行簡化處理,進而為患者的就醫治療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更好的增強護理工作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2.3加強兒科護理風險的監測及控制加強對兒科護理工作過程之中的風險監測控制,同樣是提升護理工作效益的關鍵點,應當重點的進行改善。醫院在日常的管理過程當中應當詳細且耐心的向患者解釋基本信息,介紹相關的風險醫療知識以及衛生常識,對于兒童患者,應當以和藹的語氣和耐心的態度,向其講解一些小知識,使得其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之中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減少疾病的發生。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醫學是一門相當深奧且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同樣的癥狀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和疾病而導致的,所以往往同樣的癥狀有著不同的解決方案和治療途徑。在護理講解的過程之中,相關人員應當耐心的解釋上述要點,避免患兒及其家屬存在有誤區情況。使得廣大患兒均可以建立起一個較好的思想意識,疾病癥狀較輕應當及時就醫,不能夠拖延。
2.4加強兒科護理患者的溝通加強兒科護理人員與患兒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是提升護理工作的關鍵點,應當進行重點的改進和加強完善。加強溝通不僅可以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同時還可以為醫患之間建立起較好的情感,最終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效果。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于兒童患者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如果護理人員不能夠掌握較好的護理技術且不能夠與患兒進行有效溝通,則必將使得護理效果大打折扣。在實踐的兒科護理工作之中,應當盡量的避免出現誤會情況,這一點對于提升護理效益有著關鍵性的意義及價值。在相關護理的過程之中護士應當詳細的詢問患兒自身癥狀情況,對于護理工作之中的基本問題應當與家屬進行共同的商討以尋求出恰當的解決方案。如果出現溝通交流不佳的情況,不僅會使得醫患關系變得相當緊張,同時還會導致較為尖銳的矛盾,使得醫患關系變得更加緊張。由于兒童患者較為天真,所以容易被哄,在實踐的護理工作之中應當很好的運用兒童患者存在的上述特診,多多與患兒進行有效溝通,很好的培養與患兒之間的情感,進而使得其可以更加配合護理工作的開展,廣大家長對于護理工作也必將給予全力的協助。這樣,不僅從根本上增強了兒科護理工作的質量,同時也有效的避免了出現嚴重的醫患糾紛,為患者得到及時且正確的治療護理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
2.5加強護士基礎技能的訓練加強護士的技術訓練,努力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指導護士應注意患孩的血管情況,若連續兩次穿刺不成功,應請其他護士幫忙,消除家長的不良情緒。輸液時加強宣傳,強調家屬不能自行調節輸液滴數,并告知其后果的嚴重性。指導家長盡量讓小孩在床上輸液,避免走動造成的滴數過快等不良后果。對留置針妥善固定,并指導家長適當約束小孩有留置針的肢體活動,避免斷針或脫落。護士晚上巡視病人應觀察留置針的情況。強調護士查對時一定要讓家長自己說出孩子姓名。而不是只回答“是”或“不是”。發現床頭卡丟失應及時補上,同時加強宣教,指導家長不要讓小孩拿床頭卡玩。由于小孩用藥劑量小,要求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慎獨的精神。有些藥該用小型號的注射器抽藥,護士不能圖操作方便而使用不符合的注射器抽,以免引起誤差。由于小孩輸液不易合作,輸注化療藥物或者血管活性藥物時,應該選擇直而相對較粗的血管,嚴禁在頭皮輸注。應經常巡視,發現外滲,及時處理。
3結語
篇10
關鍵詞:大學體育;課堂活動;教師素養
在探討如何豐富體育課堂之前,我們應該先明白在大學這一時期體育課及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高中時期的學習任務繁重,學業壓力很大,一些學生利用體育課時間繼續學習,時間一久,學生會認為體育課是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同時,由于經常不運動、不鍛煉,不少學生惰性大發,到了大學有充足的空余時間也不去鍛煉,這是現今部分大學生心理上的想法。大學體育課,就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一周只有一節大課,兩個小時,有時遇上下大雨或大雪天氣,室外體育課就隨之被取消,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交流時間是少之又少。豐富大學體育課堂,就要先了解學生的心里想法與特點,正視這一問題,并努力尋求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放之不管,這一問題的恰當解決就為豐富體育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從授課內容、形式上豐富體育課堂
每一個班級都有其鮮明的班級特色,教師作為授課者,要細心發現班級特點,然后找到適合該班級的體育教學模式。就我所帶的幾個班級,以一個班級為例,這個班級整體不如其他幾個班級活躍,所以,我采用了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營造快樂的氛圍來提高大家對體育的興趣。上課做好熱身運動以后,通常會做幾個游戲,一來能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二來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以及我與學生之間的友誼。還有就是在課間休息時,不僅要讓學生運動一節課的肌肉得到短暫休息,在此期間,我還會向學生講授一些日常護理小知識或運動后的注意事項,或者如果學生有其他方面的困惑,我也會盡己所能幫助他們。授課內容固然重要,但是以何種方式引導學生接受所講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想豐富課堂,豐富教師技能與素養也同樣重要
教師是學生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如果自身沒有足夠的技
能,怎樣去教導學生呢?如果自己沒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又怎么對得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呢?技能為自身所學,在此不多做說明,主要強調教師的職業素養。在我看來,教師至少應該具備或提高以下幾點:(1)樹立正確觀念,遵循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這就要求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熱心幫助每一位學生;(2)愛崗敬業,熱愛教師這一光榮職業,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戒驕戒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3)堅持不斷學習,子曰:“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所學過的,就能發現過去所沒有掌握的新知識;另外,當今社會科技發達,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長,這就需要教師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對本科目的知識要精,對其他科目的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4)注重道德修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一定要嚴于律己,舉止文明,作風正派,做學生的優秀道德楷模。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礎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