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政策最新范文

時間:2023-11-03 17:27: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稅政策最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稅政策最新

篇1

【關鍵詞】財稅管理;信息化;現狀;應用效果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財稅環節,因為稅收管理對企業的每個環節都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稅收政策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加上國內各種經濟因素的制約,使得企業在進行財稅管理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為此就要求企業相關部門做好應對準備,通過完善財稅管理的各個環節來防止問題的發生。財稅管理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政策來規劃整個管理工作,從而保證公司的整個財稅工作能夠符合法律的要求。

一、財稅管理現狀

1、財稅風險較大

企業的財稅管理人員需要按照財稅政策規定的操作細則來完成相關的納稅工作,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但是現在許多企業的財稅工作因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導致風險的加大,這些風險出現的原因體現在多個方面,而國家財稅管理體系的改革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改革會對所頒布的政策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由于很多財稅政策在運行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解釋,因此很多財稅工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監管力度的不同也會對企業的財稅風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都是現代企業特別是央企在改革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2、財稅管理機制不統一

現在很多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還存在比較大的隨意性,各個部門沒有統一的管理尺度,一個公司所屬的下級單位在管理時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標準來進行的,毫無疑問這樣做對公司的整體運營都存在極大的不利。因此,企業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統一培訓,讓他們全面理解稅收改革的內容,熟練業務。同時,企業管理者應該及時關注最新的財稅政策動態和市場走向,隨時掌握稅收最新的動向,在遵循國家財稅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統一的稅收管理標準、合法的納稅方案,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稅負。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公司的財稅風險。

3、信息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很多企業都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財稅信息管理系統,這將會對其工作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企業財稅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工作人員的素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制約因素,財稅管理人員由于受到其本身教育背景的影響,且其已習慣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完成工作任務,在處理報表的時候也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財稅管理對公司的業務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財稅部門要做好信息共享工作,這樣才能使整個公司更協調的發展。

二、財稅信息化管理需求

加快財稅的信息化建設是企業不斷完善的重要體現,面對財稅管理的較高風險,企業在制定財稅政策的時候不但要運用科學的理念,而且還需要為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相應的平臺。加快財稅管理信息化不僅是企業的發展要求,而且也對國家稅收政策的完善和落實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信息化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配合及完善這項措施。財稅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處理好一些基礎環節,因為這些方面的統一有利于實現稅收知識的共享,且財稅工作的流程也需要按統一的標準進行,在完成稅費計提后才能進行申報和繳納,因此財稅管理的基礎工作也應該得到相應的重視。公司的納稅情況需要通過分析財務數據來完成,因此為更好地統一分析口徑。

三、財稅管理信息系統業務功能框架

1、核心理念

財稅管控體系對財稅管理的信息化有很大的影響,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統一工作。

2、業務的功能體系

我國許多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體現了信息化的理念,其財稅管理信息系統在很多方面也都是按標準進行的,比如在稅種稅費計算方面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而納稅調整事項對于整個系統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工作人員要做好登記工作,而且還要充分利用內置納稅申報表模版,因為工作人員需要將繳納的稅款向相關的機構申報。公司的財稅管理中很容易出現風險,因此通過建立信息系統業務可以幫助及時發現這些風險,這個過程中離不開分析指標體系的作用,除此之外,評估模型的建立也是發揮業務功能的重要手段。

3、業務解決方案

在納稅體系的建設中需要對納稅主體的相關信息進行有效處理,納稅主體屬性的統一需要規范相關的登記信息,比如說登記類型和稅種信息,這些情況對于納稅主體的屬性會有很大的影響?,F在不同的公司需要按照不同的稅種來繳納稅務,在我國,營業稅、增值稅和房產稅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稅種,因此對于不同的稅種要進行統一的管理,這對這個納稅體系的建設有很重要的影響。每一個稅種都有相關的基礎分類,這些分類信息對于了解公司的業務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這些劃分標準都是按照業務的類型制定的,比如說進項稅和銷項稅屬于增值稅的范疇,但是這兩個稅種又有屬于自己的內容。因此明確這些細小的類別對財稅的統計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財稅的標準化管理需要在很多環節進行改進,比如說稅費計提規則需要進行統一,而且下屬單位還要按照這個標準統一開展工作,因此這種管理方式對于稅費核算方式的一致性也有很大的影響。財稅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對日常的業務處理也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涉稅基礎信息自動采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這種業務可以充分發揮數據集成平臺的作用。稅費計提這種業務也要按照固定的規則來開展,而且還需要發揮模版的作用。企業的稅務信息需要進行保存,因此這就對納稅申報提出了一些要求,自動生成的納稅申報表可以在企業自查稅務信息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四、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財稅信息的深入分析需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的作用,為了使財稅信息化管理應用有更好的模式,企業要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各個環節的不斷改進來降低企業的財稅風險。

篇2

雖然中央一再要求要保持定力,但此時淡定談何容易?央行是否應該降息的爭吵已經從餐桌話題轉向媒體論戰。國際投行研究報告甚至在論證中國是否已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是否該出手刺激經濟已無需再討論研究,如何刺激才是眼前的難題。

“刺激”這詞兒本身就挺刺激人的。那一年,搞了一個強刺激后,舒服了一小下子,痛苦了好一陣子。一直到現在,一些經濟問題動輒歸咎于“前期刺激政策的影響”。于是出現了“微刺激”這詞。字面上看是要汲取教訓,不使蠻力。

然而,微刺激也不好下手。除了工業外,出口、內需、投資等,約好了似的往下掉。8月份,我國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別比上月回落4.9和3.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2013年前8個月的20.3%逐月下降,今年前8個月落到16.5%。似乎各個方面都需要刺激,就好比頸、肩、背、臀,哪都不得勁,從哪個部位開始治療,難以抉擇。

當“微刺激”的思路剛剛提出,各部門、各地方立馬開始了行動。鐵路、保障房方面的投資正在增加,央行的定向降準正在擴大范圍,絕大多數城市已經解除房地產限購……甚至還有一個地方的領導公開表示,要通過允許“微污染”的方式,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和投產的速度。

當各部門一起行動的時候,微刺激已然變味。比相關部門集體行動更可怕的,是各級部門的連鎖行動。中央某單位找到一個穴位扎上一針,省、市、縣各級對口部門就會各扎一針,而且越扎越深。這種貫徹中央精神的習慣性做法,想要控制刺激的力度,幾乎不可能。

所以,真要做到微刺激,就不能有地方肆意放大政策的空間,不能有濫用政策的余地,這就需要找準刺激的穴位。只需一針,打通所有筋脈,而不是把銀針分發到地方,不受控制地隨意扎。

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是最容易被濫用的手段。一旦再來一次“鐵公基”方式的刺激,各級地方政府定會逐級放大政策效應,短期的確能夠緩解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滑以及GDP增速放緩等問題,但長痛便會尾隨而來。

如果采取調整利率、稅率等財稅政策,地方便沒有太多的變通空間,刺激力度便容易控制得多。不同于以舊換新補貼、項目投資拉動等需求側政策,財稅政策側重在供給側發力,作用更為溫和而持久。

事實上,中央已經著手通過減稅來刺激增長了。國務院最近決定,對月銷售額2至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過去的免征范圍只是2萬元以下。

首先必須為這樣的減稅政策叫好。減輕小微企業的稅負,對于這部分在經濟轉型、體制轉軌過程中抗壓能力最弱的群體,是最直接的支持。

當然,減稅也不是唯一選擇,繼減稅之后出臺的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的政策,也是很好的供給側微刺激措施。

篇3

21世紀,高新技術產業是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標志,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但對于什么是高新技術產業至今還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理解不一。陳永忠定義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個知識、技術、資金、信息密集的產業。陳程和劉和東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是一系列新技術群的統稱,它是以最新科學成就和發現為基礎,進行科研和創造,不斷地創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產業。王昌林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產業,是一個以智力密集型工業為基礎,在多學科技術集成下服務于基礎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綜合性產業群。任海玲等人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先導產業,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本文比較認同第三種觀點。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有必要進一步謀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然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財稅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政策之一,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時也遇到了諸多問題,本文就是在此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

二、目前江蘇省財稅政策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

1.財政政策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財政撥款始終無法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政府財政應承擔的職責尚未完成。2013年江蘇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為7798.47億元比2012年增長11%,其中用于支持大中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的經費為16.5億元比2012年增長1.9%,這說明財政資金用于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的增長速度遠低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這就會導致財政資金的投入比例和長期效應不符合財政職能的要求,最終偏離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2.稅收政策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目前江蘇省稅收政策問題主要集中在所得稅和增值稅方面。所得稅方面主要存在優惠對象不科學、優惠方式單一、優惠效果欠佳、個人所得稅矛盾突出和企業所得稅負擔較重的問題。增值稅方面主要存在高新科技企業提前墊付稅款加重企業負擔和對部分企業征稅政策界定不明等問題。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其銷售周期較長不同于一般企業的商品銷售,所以企業就要提前墊付增值稅稅款,擠占了企業本來就不充足的資金,使企業不能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科技創新。

三、促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對策

1.促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1)增加科技經費的投入。目前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技對促進全省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財政支持方面仍然不足。我們應該加大財政資金對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不斷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入,加強風險資本的投入機制。同時,要不斷優化財政資金的投入結構,合理配置科技資源。(2)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江蘇省的財政支出結構主要偏向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這種財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較低,科研成果是否能直接創造出社會效益還需實踐檢驗,由此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改變這種財政科技投入模式,可以建立財政科技資金的績效評價體系,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2.促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1)完善稅種改革。增值稅方面應適當擴大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優惠的范圍。所得稅方面,企業所得稅應區別對待不同的高新技術企業,對于大中型的、發展穩定運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可以嚴格征收,但對于小型的、處于起步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提高廣告費的扣除比例等。個人所得稅應實行分類課征制度,不同崗位上的科技人員實行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2)對風險投資資金給予稅收優惠。風險資本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對風險投資活動給予稅收優惠不僅可以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樣會有益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篇4

自2010年12月1日起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統一,這意味著中國內外資企業稅制的全面統一。據介紹,自2010年12月1日起,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適用國務院198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和1986年的《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1985年及1986年以來國務院及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的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法規、規章、政策同時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在海南試點

為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國務院決定在海南省開展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以下簡稱離境退稅政策)試點,據介紹,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稅定點商店購買退稅物品達800元人民幣就可以享受退稅的最低購物金額,離境退稅稅種為增值稅,退稅率統一為11%。退稅對象為在中國境內連續居住不超過183天的外國人和港澳臺同胞。此項政策于2011年1月1日起實施。

臺大幅放寬過勞死認定

臺灣“勞委會”近日終于放寬過勞死的認定標準,未來包括腦出血、腦梗塞、心肌粳塞、急性心臟衰竭和嚴重心律不齊等,只要是因為職業猝發,都算是職業病,且“不限在工作場所發生”,在家加班也算。此外從工時上來說,如果猝死前1個月加班時數超過92小時、發病前2到6個月加班時數超過72小時,就可被認定為過勞死,雇主必須支付“職災補償金”,數額為員工45個月的薪資。

中國游客日本掀起購買文物熱潮

中國人海外購買文物熱已波及到日本。日本媒體報道指出,在日本各地舉辦的中國古代書籍及藝術品拍賣會吸引了眾多中國游客。中國游客的競購給日本的古董市場注入了活力,同時也促成了古代文物向中國的回流。一名經常來日本的中國企業經營者說,日本留存的中國文物的檔次較高,保存狀態良好。他認為中國人今后也會來日本收集文物。中國富裕階層的文物收藏熱正在向境外擴散。據佳士得拍賣行介紹,2010年春季該公司在香港的中國古董拍賣會的成交額約達52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0%。

美國40年間貧富差距加大

美國一家智庫存機構調查顯示,美國過去四十多年來貧富差距呈擴大趨勢。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最富1%家庭的平均財富是全關平均家庭財富的225倍,創下這項調查1962年開展以來最大差距。在2007年實施的上一次調查顯示,最富家庭與平均家庭財富差距為181倍。上世紀60年代,這一差距則為125倍。

篇5

1.確認企業研究開發費用范圍,加強研發支出規范化管理。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研發支出是核算企業研發活動中發生的相關支出。同時,國家一系列財稅優惠政策都針對企業規范研發支出會計核算與管理進行了明確的要求,企業應當明確研發支出的列支范圍和標準,嚴格審批程序,按照研發項目進行輔助核算,并按研發支出的費用類別進行合理分類。建議企業參考財企〔2007〕]194號文件精神,建立相應的費用明細類別。

2.明確會計日常核算、企業研發支出以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三者的區別。企業健全的會計日常核算是做好研發支出管理的基礎,設計合理的會計核算科目體系,規范的研發支出費用明細項目,有助于滿足多方面的管理要求。企業研發支出核算體系的合理搭建有利于企業全面、完整的反映企業科技研發投入情況,不僅為企業享受研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提供基礎資料,還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審核創造有利條件,享受更多的稅收政策紅利。因此,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就要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合理劃分各項研發支出的明細科目,為后續統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投入統計創造有利條件。

二、明確研發支出會計處理方法

研發支出有3種會計處理方法:(1)全部費用化:企業研發支出發生的研發費用全部作為期間費用。(2)全部資本化:企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在發生期內先歸集起來,待達到預定用途時予以資本化。(3)符合條件資本化:把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資本化,把其他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研發支出的全部費用化處理是基于研發支出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基于謹慎性原則將其全部費用化,有利于提升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但這種處理方法會低估企業的資產或企業價值,不利于重視研發投入的企業做大做強。研發支出全部資本化的建立在假設企業研發投入能形成相應的無形資產,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但違背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符合條件資本化處理是較好的平衡了謹慎性原則和可靠性原則,有助于重視研發投入企業的發展壯大,又可以規避研發支出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重大不確定性。提高資產質量,降低企業未來盈利壓力。

三、企業研發支出的稅務處理

從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財稅〔2013〕70號文件,一直到最新的財稅〔2015〕119號文件,國家對鼓勵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和規范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進行了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因此,一個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有助力于更好的滿足稅收核查要求。企業研發支出在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計算時須注意以下事項,首先要正確區分研發支出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不得串項混淆,不進行分別核算,準確、合理歸集的研發支出將面臨失去享受稅收優惠的風險。其次,要正確區分研究開發活動與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研究成果的直接應用、成果商品化后的技術支持活動、現有技術的重復或簡單改變、市場調查研究及產品服務的常規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活動的差異,不得將非研究開發活動的支出混入加計扣除范圍,防止隨意擴大稅收加計扣除優惠范圍,帶來稅務風險。

四、研發支出核算成果應用

企業研發投入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建立,財務人員在完成研發投入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收集整理的研發支出信息,為企業創新發展戰略服務是一個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思考和關注的問題。(1)分析整理企業研發投入使用去向,可以從費用性質和費用項目兩方面來分析展示,通過費用性質分析,可以厘清研發人工費用、直接材料、試制試驗、儀器儀表設備運行維護、折舊攤銷等費用在總投入中的比重,為后續研發投入重點提供參考。研發費用投入的項目分析,能給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情況,幫助決策者從企業戰略的高度來統籌企業資源,選擇最優先的研發項目作重點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同時,企業還需要持續跟蹤研發成果的轉化應用情況,通過統計應用研發成果帶來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增加,企業成本控制帶來的改善,低碳、節能、環保等指標的改善等角度來評估企業研發投入的產出效果。為企業后續改善研發投入方向助力。

篇6

稅收之于個人收入

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禁止金融風暴進一步蔓延,促進經濟復蘇,各國都在出臺“一攬子”措施,增加投入。而減稅讓利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我國來說,增加投入,主要是增加財政投入,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增加投入就需要財政資金。這里的財政資金主要來源就是稅收,這與后者的減稅讓利扶持企業發展正好是一對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國家就會在強化征收管理上下功夫。

為加強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的管理,提高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質量和力度,2009年5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加強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與企業的工資費用支出比對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的國稅與地稅聯手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強化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規范工資薪金支出的稅前扣除。 各地稅務機關對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力度的進一步增加,對“打工仔”的實際收入將產生直接的影響。中國財政部網站2008年6月17日刊登“個人所得稅課題研究組”最新撰寫的《我國個人所得稅基本情況》指出,1994年,中國僅征收個人所得稅73億元,2008年增加到3722億元。從分項目收入看,近年來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占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比重約為50%左右。由此可見,普通工薪階層成了個人所得稅的主要承擔者。對于一個“工薪人士”而言,在收入總額既定的前提下,稅收支出增加,就意味著能夠支配的資金的減少,這是一個簡單的加減法。

個人/家庭稅務籌劃的發展及意義

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們應當如何處理這個矛盾呢?筆者以為,爭取在不違背現行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降低稅收支出,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稅收籌劃(人們通常所說的合法避稅)。所謂稅收籌劃,就是納稅人在現行稅制條件下,通過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稅收政策。適當安排投資行為和生產經營業務流程,通過合理的財務協調和有機的會計處理,巧妙地安排納稅方案,在合法的前提下,以實現稅后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涉稅經濟行為。

由于稅收是支出因素。無論在哪個國家,依法納稅是都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個人/家庭的稅務籌劃則是個人所得稅為主,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它自1799年誕生于英國以來,在200多年的時間內迅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開征的一個稅種。在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已確立了主體稅種的地位,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模式主要分為綜合稅制、分類稅制以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也稱為混合稅制)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稅制籌劃方法也不同,所以,國際上一般有專門人員和機構為有關納稅人提供專業服務。日本有85%的工商企業,委托事務所納稅事宜,韓國有95%的企業委托事務所,澳大利亞有80%。美國的工商企業有50%以上委托人辦理稅務事宜,個人所得稅幾乎是100%委托稅務人申報。

我國個人所得稅自開征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其制度設計、征管手段等基本上是與我國不同時期的特殊國情相吻合的,今后改革和完善個人所得稅也必將與我國國情相結合,不可能超越我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特別是在稅收諸多征管和配套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將循序漸進、不斷完善。與之相適應,我國的個人/家庭的稅務籌劃還處于起步階段。可以肯定,在我國個人,家庭的稅務籌劃必將快速發展。

由于稅收是人們無法抗拒的事實,所以,人們會因為納稅而使自己的財產縮水。這也是在法制社會條件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矛盾。通過稅收籌劃,可以找到最有利于納稅人的政策規定。在經濟活動中,人們的涉稅事項越來越多。投資、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取得工資薪金或者勞務報酬、參與分配、偶然獲獎甚至是消費,人們都可能成為納稅人。而同一個經濟事項可能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涉稅規定。通過籌劃,人們就可能找到并適用于自己的政策規定。比如在一個時段內的服務收入較低,可以用“工資薪金”的名義取得,而收入較高,則以“勞務報酬”取得,從而明效節約稅收成本。通過稅收籌劃,我們可找到一個合法并且合理支付稅收金額的平衡點。比如,對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控制,利用“起征點”降低納稅成本;對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的控制,調節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成本等。此外,通過稅收籌劃,可以找到最有利于納稅人的納稅方法。

展開個人/家庭稅務籌劃的一般思路

對于個人/家庭來說,能夠進行稅收籌劃的方面和環節很多。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籌劃,這里僅對人們日常經濟活動的常見事項的籌劃思路和方法作一個簡要提示:

投資環節的涉稅籌劃 人們如果有富裕的資金并計劃證券等形式的投資,其中的的稅收籌劃的機會就會很多、這里僅舉一例說明:如果你想投資上市公司,是投資境內上市公司還是投資于境外上市公司更好?如果在投資回報率相同的情況下,就要看哪里的稅收成本低了。

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第102號)就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所得有關稅收政策問題明確。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為進一步規范股息紅利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息紅利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補充通知》(財稅[2005]第107號)就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所得減免稅政策有關執行口徑問題明確,財稅[2005]等102號文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投資于境內上市公司,稅收成本可以降低50%。顯然。投資于境內上市公司更劃算。

收入環節的涉稅籌劃

對于個人,家庭的稅收籌劃而言,在取得收入環節是一個重要的籌劃機會。由于個人所得稅是按項目征收的,其中工資薪金收的征稅率是從5%到45%的適用稅率,勞務報酬收入的適用稅率為20%,而股息紅利收入的個人征稅率為20%。由于存在不同的收入來源,其征收率不同,這就給納稅人對收入項目進行籌劃提供了可能。這里籌劃關鍵問題就是以什么名目來取得收入。但是,一筆收入應當按什么項目進行征稅,不能想當然,否則就會給籌劃當

事人帶來涉稅風險。

另外還需要注意納稅申報。2006年底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納稅人符合年所得12萬元以上,或者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等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條例》劃定了納稅人自行辦理納稅申報的具體范圍,并將12萬元作為自行申報“紅線”確定下來,要求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財產處置環節的涉稅籌劃

王先生是上海市某國有企業的職工,已經退休好幾年了,他最近打算回老家蘇州居住,準備將現在居住的一套8年前進行房改的85平方米的房產轉到女兒名下。經過評估,該套住房價值100萬元。處理房改房目前一般有兩種方法:即賣給子女或贈與子女。那么,在稅費方面哪一個更實惠些呢?

這里作一個簡要分析:如果采取贈與形式,根據國稅函[2008]第718號文件規定, “居民個人根據國家房改政策購買的公有住房,并取得房改房產權證后,將名下的房屋產權轉移給其子女,屬于契稅法規規定的贈與行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及其有關規定征收契稅”。房產贈與只允許在直系親屬間進行。這種贈與行為,承受人須繳納房屋市場總價3%的契稅,以及房屋市場總價2%的公證費,所需繳納的稅費總共約為房屋市場總價的5%。也就是說,如果采取贈與形式,王先生在過戶環節的總花費為5萬元。

如果采取買賣形式,根據財稅[2008]第137號文件規定,“從2008年11月1日開始,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財稅[2008]第174號文件明確,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l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也就是說,如果采取買賣形式,王先生在過戶環節的總花費為1萬元。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王先生采取買賣形式比采取贈與形式少繳稅4萬元。

消費環節的涉稅籌劃

在消費環節進行稅收籌劃的機會也不少。比如,為了激活二手房市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第174號)對二手房的持有時間以及不同房源轉讓的營業稅征免政策進行了具體規定:

如果購房者能夠利用普通住房及非普通住房的政策差異進行籌劃,其涉稅利益就出現不同的效果。

再如在契稅籌劃方面,稅法規定,如果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其契稅的計稅依據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納稅人也可以利用這個規定進行籌劃從而減少契稅負擔等。

篇7

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深化財政法制宣傳教育

按照全省法治財政標準化建設會議精神和縣財政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以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全力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加速創新驅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主題,廣泛開展系列法規政策宣傳服務活動。

(一)突出抓好以憲法為統帥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學習宣傳。將圍繞學習宣傳以憲法為統帥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舉辦專題報告會、座談會、學習交流會等學習活動,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憲法精神,積極營造學習宣傳以憲法為統帥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濃厚氛圍,研究探索進一步做好財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以更好的精神狀態不斷推動財政各項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二)堅持圍繞“財政宣傳月”品牌宣講惠民政策。要繼續做強做優“財政宣傳月”這一普法品牌,明確宣傳主題,匯總關系經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文化建設、民生幸福、社會管理創新、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建工作創新工程等方面的財政惠民、惠企政策,集中開展系列法規政策宣傳服務活動,充分調動各業務科室參加惠民政策宣傳活動的積極性,下鄉鎮、進農村,通過開展惠民政策咨詢、文藝演出、展覽等多種形式,宣傳財政部門在扶持企業發展,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職能作用,使社會各界更加了解、支持財政,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的有效落實。各鎮(區)財政所(局)要充分發揮基層財政的優勢和作用,結合本地實際,注重創新和實效,緊緊圍繞宣傳月主題,制定宣傳月方案,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財政法規政策宣傳活動。

(三)創新財政法制宣傳教育形式。積極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手段,拓展宣傳陣地,注重宣傳實效,開展經常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和新頒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傳媒,通過法制文藝、普法專欄、廣場咨詢等多種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法制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大力宣傳財政法律知識,弘揚財政法治精神。

二、強化法制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財政干部法治理念

根據“六五”財政法制宣傳教育的要求,牢牢抓住領導干部法制培訓和鄉鎮財政干部法制培訓這兩個重點,全面組織開展法制培訓工作,著力提升法治財政理念。

(一)大力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繼續堅持和落實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法制講座、法制培訓、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等制度和做法,努力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經?;?、制度化。邀請縣政府法制辦、縣司法局專家領導組織舉辦全局機關干部財政法律知識講座。繼續做好公務員“5+X”能力暨“六五”普法培訓、干部在線學習,不斷提高各級財政部門領導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能力,促使領導干部轉變領導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抓好鄉鎮財政干部法制培訓。及時總結以往開展基層財政干部法制培訓的經驗和不足,進一步結合基層財政業務特點,完善教學內容,組織基層財政干部重點學習行政、財稅法律法規及相關財政政策等知識,全面提升全縣鄉鎮財政干部法制培訓工作水平。

(三)全面落實日常法制培訓工作。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形勢和最新財政法制動態,通過專家授課、案例討論、基礎知識考核等多種方式開展日常法制培訓工作,及時更新財政干部的法律知識,尤其要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培訓,對新上崗執法人員,嚴格執行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執法的制度,努力提高財政部門行政執法水平。

三、突出主題主線亮點,進一步弘揚財政法制文化建設

緊緊圍繞上級法制宣傳工作要求,做好以憲法為統帥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利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深化“法律六進,服務科學發展”的主題活動,積極參加省廳開展的財政法治文化展覽、法治文藝匯演、法制征文和攝影比賽等系列活動,并從中挑選出既能反映財政工作內容,又突出依法行政依法理財主題的文藝作品和具有思想性、藝術性、感染力的財政法治文藝、文學、攝影等作品,依托當地重點文化設施和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因地制宜地開展財政法治文化展覽。充分利用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面廣的財政法治文化傳播載體,加大對財政普法和法治財政建設工作本身的宣傳,弘揚財政部門普法和法治建設成果,展示財政普法和法治財政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成果,使社會各界更加認同財政普法工作,參與財政普法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財政法治文化氛圍。

篇8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青島 266580)

【摘要】 煤炭企業在開采過程和后期污水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特殊產品,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煤矸石、再生水以及水泥。很多煤炭企業直接將這些產品銷售用以獲得額外利潤,但忽視了稅的因素,經常導致企業得不償失。文章在分析煤炭企業特殊產品以及相應的納稅籌劃措施的基礎上,結合煤炭企業實際案例,具體闡述納稅籌劃在這些特殊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應用。最后提出提升納稅籌劃在煤炭企業特殊產品銷售過程中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煤炭企業 納稅籌劃 特殊產品 銷售

一、煤炭企業特殊產品銷售過程中的納稅籌劃分析

煤炭企業在銷售煤矸石、水泥、再生水等這些特殊產品的過程中,涉及的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城市建設和維護稅、教育費附加稅等稅項。同時,國家也對這些特殊產品出臺了一些相關的免稅政策,如根據2008 年國家稅務總局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銷售生產原料中摻兌廢渣比例不低于30% 的特定建材產品可以免征增值稅。煤炭企業要緊緊圍繞節稅的目的,充分利用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同時綜合考慮機構設置和時間對整體稅負的影響,對企業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

二 、A 煤炭企業特殊產品銷售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A 企業現有配套設置——污水處理廠。另外企業也從事副產品的銷售,主要包括煤矸石,水泥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再生水的銷售。

1.再生水銷售籌劃分析。A 企業建有污水處理廠配套設施。它有兩個工作設備,一個污水處理廠用來提供企業的污水處理業務,另外一個設備用來將凈化的水深度處理為再生水,并進行銷售再生水的業務。2013 年企業污水處理廠取得收入525 萬元,其中污水處理獲得收入153萬元,銷售再生水獲得收入372 萬元?!吨腥A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營業稅征稅范圍,企業自行進行的污水處理不繳納營業稅,于是企業在2013 年并沒有對污水處理的兩項業務分開核算,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兼營營業稅和增值稅的規定,未分別核算的由稅務機關核定銷售額,一并征收增值稅。因此2013 年企業為該項收入付出的增值稅為89.25 萬元(525×0.17)。

籌劃分析:企業的做法節省了日常財務工作的量,卻也無辜承擔了多余的稅負。利用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定能節省不少的稅費。根據2009 年國家稅務總局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企業銷售的再生水可以免征增值稅。因此在企業污水處理廠稅前收益一樣的情況下,只要平時做好了財務工作,將兩項業務的收益分開核算,就能降低一部分增值稅稅費。當分開核算時,實質上污水處理廠的兩項業務所負擔的增值稅和營業稅為0。納稅籌劃帶來的節稅效果不言自明。

2.煤矸石銷售籌劃分析。A 企業2013 年銷售煤矸石1.7 萬多元,實現收入5 800 萬元( 含稅價),進項稅額650 萬元,貨物全部都已經發出。其中一筆價值600萬元的貨款承諾2年后一次付清;另外一筆總價500 萬元的貨款承諾1年后付250 萬元,1年半后付150 萬元,剩下的100 萬元2年后還清。該廠2013 年對此項收入應繳納的增值稅為193 萬元(5800÷1.17×0.17-650)。但是企業在實踐中也應用到納稅籌劃思想,企業將未收到的600 萬元和500 萬元的應收賬款采用了賒銷和分期收款的方式結算。因此,企業在2013 年針對此項業務繳納的增值稅為156 萬元[(5800-1100)÷1.17×0.17-650×(5800-1100)÷5800]相對于原先的193 萬元,節省稅費37 萬元。采用賒銷和分期付款方式獲得的推遲效果,可以為企業獲得大量的流動資金。

籌劃分析:對于未收到的款項采用賒銷和分期收款的方式可以實現節稅的目的,而且能夠使企業獲得大量的流動資金。但是,如果直接利用稅收優惠方式可以實現比賒銷更大的節稅空間。根據2008 年國家稅務總局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銷售生產原料中摻兌廢渣比例不低于30% 的特定建材產品可以免征增值稅。如果企業對銷售的煤矸石摻兌廢渣的比例不低于30%,那么該項收入完全可以實現零增值稅,比企業的做法節省稅費156 萬元。

3.水泥銷售籌劃分析。A 企業產煤過程中會有副產品——水泥的產生。而水泥銷售的收入也是企業的收入來源之一。2013 年,企業銷售水泥56 萬元,其中廢料摻兌比例低于30% 的水泥收入為48 萬元,比標準的水泥收入多8 萬元。其中生產水泥購進原材料進項稅額共8 萬元,其中低于標準的進項稅額為5.5 萬元。企業為了享受免稅水泥的優惠,將免稅水泥的進項稅額單獨核算。根據2009 年財稅法規定,銷售對通過熟料研磨階段生產的水泥,包括采用旋窯法工藝自制水泥熟料和外購水泥熟料生產的水泥,在滿足“在水泥生產原料中摻兌廢渣比例不低于30%”的條件時,享受增值稅免征的優惠。據此,2013 年企業針對該項收入應繳納的增值稅為2.66萬元(48×17%-5.5)。

籌劃分析:企業將免稅水泥的進項稅額單獨核算,表面看似充分利用了免稅政策,但實際上沒有不單獨核算劃算。因為一旦單獨核算,不能抵扣的進項稅也就確定,沒有任何空間。如果不單獨核算,那么不可抵扣的進項部門是按照比例來分的,這樣反而會有更多的抵扣額。對于這個案例來說,如果企業不單獨核算免稅水泥的進項稅,那么該廠不得抵扣的進項稅為1.14 萬元(8×8÷56), 那最后企業應交的增值稅為1.3 萬元[48×17%-(8-1.14)]。相對于企業的2.66 萬元,這樣做可以節省1.36 萬元。

三、 提高煤炭企業特殊產品銷售納稅籌劃有效性途徑

1. 縱向上整體考慮納稅籌劃??v向上的總體納稅籌劃體現在時間上要具備納稅籌劃的超前性、事中性、事后性。超前性對特殊產品的銷售尤為重要,如特殊性產品是否分開核算。事中性需要企業在銷售運作過程中要時時刻刻融入納稅籌劃的方法,而不是在繳納稅費時才想到籌劃。事后納稅籌劃主要需要企業做到對納稅籌劃的反思和總結。

2. 橫向上整體考慮納稅籌劃。橫向上的總體納稅籌劃主要指企業在同一年度銷售特殊產品過程中開展納稅籌劃時要緊緊環繞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核心。不能忽略企業總體利益和納稅籌劃之間的成本 — 效益分析。企業應該定時進行成本- 效益分析,及時匯總各個稅種的總體情況,縱觀全局進行籌劃。另外還要避免在稅負降低的情況下帶來銷售利潤的下降超過節稅收益的情況。

3. 提高人力資源的納稅籌劃的專業性。納稅籌劃本身就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好的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要對稅法爛熟于心,更是要綜合掌握財務管理、相關法學、以及運籌學等學科的人才。企業不能隨便地將納稅籌劃的重任交給財務部的幾個會計專員。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大型煤炭企業的相關人才指導本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專業性的納稅籌劃人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汪振寧. 論稅務籌劃在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實踐[J]. 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篇9

在此次稅收自查中,雖然各個稅種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但由于個稅自身的諸多特點,造成個稅在征管中存在問題尤為明顯。

(一)個人所得稅征稅項目的多樣性

由于個人取得收入來源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各項十一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稅不但劃分為十一類應稅項目而且在每類應稅項目涉及內容還存在復雜性、多樣性,比如工資、薪金所得中個人繳納的各種保險如何征稅、個人取得的各種福利、各種獎金、補貼、津貼如何納稅、企業年金如何納稅、股票期權如何納稅等等問題都是需要企業進行自查的內容,可見個人所得稅征稅項目的多樣性及復雜性是造成個人所得稅征管復雜性的原因之一。

(二)個人所得稅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為取得應稅收入的個人,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無論是個人所得稅的扣繳還是自行申報過程中,一些納稅人往往為了一己之私了,故意通過各種方式對個稅少報或瞞報,造成個稅征管存在問題。

(三)稅收政策調整與財稅人員業務素質

由于當前我國面臨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相應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調整和變化,有些財務人員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往往忽視了最新稅收政策的學習,導致對當前稅收政策掌握不準確而造成稅務風險的存在。

二、降低個稅稅務風險的措施和建議

據報道截止2009年8月份國稅總局匯總企業自查情況,通過自查過關的企業,只有五六家??梢姳敬味悇兆圆樾袆拥膹氐仔院蛧乐斝?如何使企業降低稅務自查中個稅風險,本人僅就在本次自查中體會進行論述:

(一)企業應高度重視稅收自查工作,有的放矢

企業應高度重視稅收自查工作,比如有的單位專門成立自查委員會,自查委員會對自查工作周密部署。在自查工作中由于時間緊任務中,所以建議認真對照自查提綱的內容進行自查。自查提綱是稅務機關根據以往對相關行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檢查提綱,對每一個納稅人的自查都有指導作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在自查時不能僅限于自查提綱的要求,還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自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自查風險。

(二)全面、準確了解當前有關個稅的政策

稅收自查目的是檢閱企業對稅法的遵從度,所以在自查前企業應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對應查找相關稅收政策規定,關于一般企業普遍適用的個人所得稅政策總結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發放補充養老保險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單位為員工支付有關保險繳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財稅(2006)10號《關于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取得補貼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7〕30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相關費用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開展2007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敬請企業關注《稅務總局關于09年度稅收自查有關政策問題的函》,在本文件中關于個人所得稅中企業向職工發放交通補貼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企業向職工發放的通訊補貼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企業為職工購買的人身意外險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企業年金的個人所得稅問題、公司向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支付一次性補償費、企業為職工繳付的補充醫療保險的個人所得稅問題、金融保險企業開!展的以業務銷售附帶贈送個人實物的問題都有了政策依據,希望企業在自查中以此為準繩反饋問題。

(三)借助中介機構或專家力量

篇10

關鍵詞:金稅三期;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一、“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稅務管理的變化

(一)實現企業全樣本監控

基于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金稅三期”系統已經實現了對稅務信息的自動甄別處理,代替了人工的甄別操作。通過“金稅三期”智能化及自動化的信息平臺,對相應風險指標進行過濾并納入風險指標數據庫。對可疑稅務信息進行自動識別,一旦出現申報異常等情況,系統將自動預警并通知相關稽查人員,轉變了以往抽查監督,實現了對企業涉稅全樣本的自動監控。

(二)實現涉稅全過程管控

“金稅三期”上線以來,稅務機關對企業稅務管理活動已覆蓋到全過程,五證合一后系統可識別企業相關信息并進行自動關聯,對編碼進行識別與管理。一方面可以根據納稅人票據上的商品和稅務總局核定的稅收編碼進行關聯,為稅務比對、統計及篩選提供便利,對不符合規范的票據實現自動地識別,對企業票務管理實現全過程監督;另一方面,通過“金稅三期”系統對企業納稅申報、發票開具及申報進行全過程管控。

二、“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金稅三期”系統的全面上線為稅務管理現代化注入新的內涵,使稅收征管進入了信息化、數字化時代,集成了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跨國地稅的資源。也為企業稅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敖鸲惾凇北尘跋缕髽I稅務風險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企業經營者涉稅意識不強

稅務風險是企業的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而給企業經濟利益帶來損失,是企業面臨的眾多風險之一。企業管理者稅務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企業稅務規劃及稅務風險工作的開展。某些企業管理者稅務意識不強,稅務籌劃及稅務風險意識較弱,對企業財務稅務人員只下達降稅任務,甚至采用非法手段來逃避稅負。在“金稅三期”上線之前,我國國稅、地稅分開管理,各省的稅務系統也是獨立運行,無法實現信息共享?!敖鸲惾凇鄙暇€后,不同稅務系統數據進行了整合共享,實現了不同稅務系統的聯合稽查。2018年7月,我國對各市國稅和地稅局進行了合并,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稅務核查的效率及范圍。合并后,避免了不同稅務稽查系統信息孤島的現象,將之前由于信息分散而且無法判斷企業稅款異常的情況進行重新判斷,企業之前利用這些所謂的漏洞而獲得的利益也有被重新找出來補稅罰款的風險。

(二)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

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或存在缺陷也容易導致企業發生稅務違規情況,進而使得企業稅務風險增加?!敖鸲惾凇毕到y對企業數據采集、監察功能更為完善,企業幾乎所有的經營數據都將納入采集、監察范圍?!敖鸲惾凇毕到y通過云平臺及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可將企業稅務數據與財務數據進行對比,以核對企業發票邏輯關系是否合理;可將企業銷售收入及成本費用比率情況與同類型企業進行對比,分析是否存在異常;可對企業利潤與相應增值稅額是否一致進行對比分析等等。在“金稅三期”下企業各方面經營信息均能覆蓋,并對其驗證其合理性。但是部分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或存在缺乏,未對企業涉稅行為進行嚴格的內部控制,進而容易出現如取得發票或開具發票隨意等現象,加大了企業稅務風險。

(三)財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偏

為使得稅務管理政策能緊跟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我國對稅收相關政策、規范不斷地進行優化、調整及更新,以達到與時俱進,促進社會經濟有序發展的目的。2017年我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環境的若干意見》,意見中對涉稅審批流程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并減少大量的稅務行政審批事項,轉變稅收征管方式,依托“金稅三期”系統強化稅務風險管理及信息管稅,構建事中、事后的監管體系。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發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提出“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管理辦法,將所得稅優惠事項條件責任轉移至企業,由企業自行判斷是否符合優惠條件,也增加了事后審查企業不符合所得稅優惠條件的風險。我國財稅政策在不斷優化、更新中,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是部分財務工作者業務水平低下,對國家最新稅收政策不了解,或者出現對稅收政策理解出現偏差等情況,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發生。

三、“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方法創新

在“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需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創新企業風險管理規避策略,實現對稅務風險的轉移和消化。

(一)構建稅務自查流程

企業管理者應提高稅務風險認知,建立稅務自查流程,針對企業涉稅工作開展稅務風險評估工作。管理者應組織企業財稅工作人員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內部控制流程、行業發展等實際情況,構建票據管理、信息管理、資金管理、合同管理四位一體的稅務自查流程。票據管理方面,應增強對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取、認證及抵扣等方面加強管理,明確規定發票開具單位相應的財務人員、經辦人員和開票人員,確保每張發票均可追溯;信息管理方面,主要根據財務憑證、財務報表、財務賬薄等信息進行審核,以了解企業不同環節、不同部門之間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資金管理方面,主要對企業資金的流出及流入進行重點關注,明確資金流向及指向單位,對交易發生的公允性及真實性進行審查,確定資金流動的合理性,避免企業資金流動中出現轉移定價的情況;合同管理方面,企業應依據最新財稅政策對企業合同進行合規管理,明確合同雙方的責任及義務,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二)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在“金稅三期”下,企業要對稅務風險進行合理的管理,必須強化自身內部控制,重構內部活動,杜絕內部控制缺陷,使得各項管理工作均有章可依。同時,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從管理、考核及反饋等多個環節完善財務內部控制流程,規范企業員工涉稅行為,降低企業運營及稅務風險。另外,應構建以風險控制為主導的稅務管理文化,健全企業稅務管理流程,完善稅務管理制度,并通過考核評估及獎懲措施強化稅務管理制度的約束力,增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能力。

(三)提高財務人員業務能力

當前稅收政策和相關規定更新較快,因此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具備高度的敏感性、專業的業務知識和技能,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保駕護航。“金稅三期”的運用,將我國稅務事后監查轉變為事前、事中監查。在新的稅收政策下,針對企業的各類稅收優化政策由原先的審批、備案轉變為如今的自行判別,將風險轉移至企業,特別是“營改增”實施后,各類稅收政策的修訂、補充和解讀不斷更新,這對企業財務人員業務能力要求更高。財務人員應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強化相關法律及信息化處理能力;企業應積極安排財務人員參加各類專業知識風險的學習,以確保其與時俱進,進而更好的處理“金稅三期”下所面臨的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