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勞動過程和感受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3: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務勞動過程和感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家務勞動過程和感受

篇1

摘要:莉絲?沃格爾在《和女性受壓迫―邁向統一的理論》一書中嘗試為分析女性受壓迫問題構建一個穩定而恰當的理論體系。她認為女性受壓迫的基礎是她們在勞動力再生產中的獨特地位。具體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女性受壓迫現象,她主張將這一問題置于社會再生產語境中,從家務勞動和平等權利兩方面來分析。

中圖分類號:D44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4-2563(2007)06-0073-06

莉絲?沃格爾(Lise Vogel)是當代西方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她一直堅持用的立場去探討關于女性的問題,并以此深化理論。沃格爾認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婦女解放運動要深入發展,必須有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傳統的社會主義運動和當時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沒能確立穩定的理論基礎,這使得解決女性解放問題的努力經常為不同觀點之間的論爭而困擾,而構建這樣一個理論基礎的關鍵在于將所謂的女性問題置于社會再生產語境中。在《和女性受壓迫――邁向統一的理論》(Marxism and theOppression of Women:Toward a Unitary Theory)一書中,沃格爾就作了這樣一個純粹理論上的嘗試。

一、源自于的幾個基本概念

在用社會再生產觀點去分析女性受壓迫問題之前,沃格爾首先明確了幾個源自于的基本概念:勞動力、勞動力再生產和必要勞動。

馬克思對勞動力概念有過明確的定義:“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沃格爾引用了這一概念,指出勞動力是人類擁有的潛在能力,只有在勞動過程中被使用時,這種潛能才能實現。一旦進入勞動過程,勞動力擁有者就提供勞動。

沃格爾接著解釋勞動力再生產。勞動過程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存在于特定的生產方式之中。而每一個社會生產過程,同時也就是再生產過程。社會再生產除了需要生產條件的再生產外,還需要有充足的勞動力,以保證勞動過程的運行。勞動力再生產因而成為生產的條件。勞動力再生產當然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實現,不過工人不可能永遠活著,那些因勞累和死亡而無法勞動的勞動力,必須要由新的勞動力來補充。沃格爾指出,補充勞動力的方式當然有很多種,在勞動力通過代際更替――也就是說,現存工人被下一代新工人代替――得以更新時,生物意義上的再生產就必須介入。人類開始分成兩種在生物上有區別的群體,女人和男人。

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女性受壓迫之前,沃格爾特別解釋了必要勞動這一概念。就像馬克思所說的,必要勞動是每天的工作中生產者維持自身再生產所需的部分,而每天工作的其余部分是被剝削階級占有的剩余勞動。沃格爾則進一步將資本主義社會的必要勞動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是社會部分,一個是家庭部分。必要勞動的社會部分與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勞動緊密相連,像馬克思指出的,在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勞動獲得報酬,而剩余勞動則是無酬的,但是從工人的角度說,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之間不存在區別,工資看起來也是為兩部分的時間而支付的。必要勞動的家庭部分是家務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領域之外實現。沃格爾特別強調,勞動力的再生產既需要必要勞動的社會部分,也需要必要勞動的家庭部分。因為,首先,工資可以允許工人去購買商品,但是在商品被消費之前,必須進行額外的勞動――家務勞動;其次,許多與勞動力代際更替相聯系的勞動也是家務勞動。因此,沃格爾總結道,在資本主義社會,剩余勞動與必要勞動之間的關系就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工資的支付,必要勞動的社會部分與剩余勞動之間的區分很是模糊;另一方面,“必要勞動的家庭部分,與實現剩余勞動的舞臺――雇傭勞動分離了開來。”

沃格爾對上述概念的界定和闡述基本都遵循馬恩的本意,這保證了她接下來對女性從屬地位的分析能在的框架內進行。

二、女性受壓迫的物質基礎

沃格爾構建理論框架的第二步是對所有階級社會中的女性受壓迫問題進行一般性考察,也就是說,解決女性受壓迫的物質基礎問題。“因為女性受壓迫的物質基礎自始至終都是焦點,所以此時我們必須先把問題的其他方面放置一旁。”在解釋過幾個基本概念之后,沃格爾開始分析階級社會中女性為什么會處于從屬地位。

對這個問題,沃格爾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就像她在解釋勞動力再生產概念時所指出的,在采用代際更替方式補充勞動力時,女性具有特殊的作用,“正是這種在勞動力再生產中的獨特作用,構成了她們在階級社會中受壓迫的基礎。”

在生育期間,女性的勞動能力會降低,沃格爾認為,這對統治階級來說是一個潛在的矛盾。一方面,生育影響了統治階級對剩余勞動的占有。首先,懷孕和哺乳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女性在此期間進行剩余勞動的能力當然降低了,即使她們仍然能夠參與剩余勞動生產,生育在某種程度上也妨礙了對其剩余勞動的立即占用;其次,女性的勞動通常是維持勞動力所必須的,所以懷孕和哺乳也可能降低了女性維持勞動力的能力;最后,在女性懷孕和哺乳期間,有部分必要勞動是為她提供的,否則這些勞動就可以成為被統治階級占有的剩余勞動,也就是說,為了給女性提供其生育期間所需的生活資料,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必要勞動,這就意味著剩余勞動的相應降低。而另一方面,生育對統治階級又是有益的,因為如果勞動力要通過代際更替而得到補充,就必須進行生育。所以,“從統治階級的觀點看,占有剩余勞動的即刻需要,與整個階級占有剩余勞動的長期需要之間,存在著潛在的矛盾”。

解決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階級斗爭之外,還有在歷史上形成的各種勞動力再生產形式。沃格爾指出,通常,其他的成年人,一般是父親和他的家族,或者分娩婦女自己的男性家屬,有責任保證婦女在分娩期間被供養。被統治階級男子因而在勞動力再生產的代際更替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他們保證為分娩的婦女提供生活資料。被統治階級家庭通常是維持必要勞動和進行代際更替的主要地點,而這正是性別分工的源泉之一,這種分工使男女在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方面發揮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在與必要勞動相聯系的任務方面,特別是在與孩子相聯系的工作方面,婦女承擔了更大的責任。相應地,男人通常在提供物質生活資料方面承擔了更大的責任,這種責任通常伴隨著他們更多地從事剩余勞動。”地就是說,事實上在所有的勞動力再生產形式中,男性在提供物質生活資料方面承擔了更大的責任,而女性在必要勞動任務方面承擔了更大的責任,并形成了男性統治女性的制度化的形式。

為了供養家庭中的女性成員,男人會得到超出他們自身個人消費所需的生活資料,這個過程的確

切形式在不同社會中的表現差異很大,但就對女性的統治而言,這種形式通常是合法的,并因女性受壓迫的制度化結構而得到加強。也就是說,統治階級支持被剝削階級中的男子統治,原因是他們希望鞏固勞動力再生產,保持必要勞動的數量。如同帕迪?奎克(Paddy Quick)所分析的:“女性試圖占有超過維持其生存所需的生活資料,是統治階級占有剩余部分的一種間接需求。這樣,男性對女性的統治就得到了統治階級的支持甚至因此而強化。另一方面,在建立于男子統治基礎之上的社會制度中,任何逃避撫養女性的‘責任’的企圖也遭到了反對。男子控制超出日常自身再生產的生活資料,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能對自己階級的再生產做出貢獻。”沃格爾對此進一步總結道,“這樣的政策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而實行的,而不管男子統治給男人帶來了什么直接的利益。”

上述分析都是針對被統治階級婦女的。至于統治階級婦女,沃格爾強調,在理論上,她們的地位與被統治階級婦女的地位有根本的區別。盡管在特定情況下,女性受壓迫的共同經歷,可能會使她們超越階級界線在一定程度上團結起來,盡管這種團結有強大的現實基礎和重要的政治含義,但這都不能抹殺統治階級女性與被統治階級女性地位的本質差別。因為,“只有從屬階級的女性才參與了維持和更替階級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力量一可供剝削的勞動力”。統治階級中的女性對于本階級的男性來說也可能處于從屬地位。這種從屬地位的根源,是她們在統治階級個體成員的代際更替方面的特殊作用。沃格爾指出,這里的問題是財產。如果財產由男子來掌握并傳給孩子,那么女性受壓迫就是保證孩子的父系血統的一種便利方式。

經過這些分析之后,沃格爾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正是女性生育期間男性為其提供生活資料,而不是性別分工本身,構成了階級社會中女性從屬地位的物質基礎。”

三、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在勞動力再生產中的位置

在對階級社會中的婦女受壓迫進行過一般性的分析之后,沃格爾轉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女性受壓迫問題。那么,在資本主義社會,女性受壓迫的境況有什么特殊性呢?沃格爾說:“女性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特殊位置包括兩個確定的方面:首先,像在所有階級社會中一樣,就身體方面而言,女性和男性在社會再生產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第二,女性像所有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其他群體一樣,缺乏完全的民利。”

沃格爾對第一個方面的分析主要是經濟性的。她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再生產的特征和女性受壓迫的根源,都在于“資本主義積累自身的邏輯”。

沃格爾認為,早期階級社會中壓迫性的勞動分工使男女在剩余勞動和必要勞動兩個組成部分中處于不同的位置,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雇傭勞動和家務勞動之間的區分強化了這種位置。在資本主義社會,必要勞動家庭部分的負擔大部分落在女性身上,而從事雇傭勞動提供商品則大部分是男性的責任。沃格爾指出,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創造剩余勞動的領域和可以被準確地稱為家務勞動的領域之間,劃了一條清晰的分界線”。在資本主義積累過程中,雇傭勞動與家務勞動之間的對立日益尖銳。資本主義通過提高生產力、特別是通過工業化來增加剩余價值,這“使得家務勞動和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在空間、時間、制度方面形成了嚴格的區分”。資本家使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在雇傭時間內集中在工廠,處于他們的直接控制之下。“雇傭勞動因而與勞動者在工作之外的生活,包括他或她參與的必要勞動的家庭部分,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家務勞動日益發生在特定的社會單位之中,它在空間和時間上與雇傭勞動的隔離因男子統治而日益加強。這些,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家務勞動表現出了特殊性。

這種特殊性在意識形態層面上造就了女性從屬地位的基礎。首先,從事家務勞動的單位處于孤立狀態,使得男女之間產生了自然的分離,似乎婦女傳統的自然的位置就是“局限在與資本主義生產隔離的世界里”。其次,家務勞動的“特殊性對男女而言都造成了私人生活和某些公共領域之間的強烈對立”,在制度上,家務勞動與男子統治語境中的雇傭勞動之間有極大的不同,從而形成了女性從屬地位的一系列意識形態。第三,區分不同領域的意識形態深深扎根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運行之中,并因男子統治體系而加強,因此很難超越。

當然,作為必要勞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家務勞動可能減少了工人參與雇傭勞動所實現的剩余勞動,這客觀上與資本積累相悖,所以,資本主義積累的壓力使家務勞動的數量有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必要勞動的家庭部分被極大地削減了”,其主要方式是家務勞動社會化。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家務勞動無法完全被社會化。沃格爾認為,障礙來自四個方面:首先是經濟因素,因為撫育孩子和維持家庭生活的費用都相當高。其次是意識形態因素,將以前在家中所做的工作社會化,可能會沖擊工人階級傳統的生活方式,而公共教育的引進則會遭到一些擔心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灌輸的工人階級激進分子的抵制。第三是政治因素,家務勞動的縮減可能會有助于激進工人組織行動,從而成為對統治階級的政治威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最終障礙是生物因素,盡管可以將家務勞動縮減到最低程度,“但分娩這一基本的生理過程仍然是女性的職責”。

在這里,沃格爾又一次強調,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和男性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不同地位因階級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工人階級女性承擔了更多的必要勞動家庭部分的責任,也就是說,她們主要的任務是維持和更新勞動力;相應地,工人階級男性承擔了更多的必要勞動社會部分的責任,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從事雇傭勞動以提供商品形式的生活資料。而在資本家階級中,女性可能承擔了更多的個體階級成員代際更替過程的責任,男性則承擔了更多的維持資本主義積累過程的責任。

四、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在平等訴求中的位置

沃格爾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從屬地位分析的第二個方面集中在政治權利上,即考察女性在平等訴求中的位置。她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平等有兩個方面對于分析女性受壓迫很有意義:第一,人人平等現象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經濟運行中的體現方式;第二,人人平等現象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變化。

首先,平等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積累的要求,但女性缺乏這種平等。在闡述這個觀點時,沃格爾開門見山地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運行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政治現象一人人平等的趨勢。當然,沃格爾強調,這并不是說人人平等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必然產物。像馬克思所指出的,平等的理念在不同的社會采取了不同的形式,但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它才有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商品的特殊性。馬克思對此有過精辟而細致的分析。商品作為勞動的結果具有二重性,既擁有使用價值也擁有價值。商品可以交換,就是因為每種商品中都體現了同樣的一種東西:抽象的人類

勞動,即價值。價值的存在使我們可以不去理會各種勞動之間的區別。人類不同勞動之間的等同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個基本特征,為價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且,沃格爾指出,“資本主義的擴張使勞動的等同化日益加強。積累要求人類勞動越來越采取沒有區別的抽象勞動形式。”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勞動力也進入市場被買賣。在市場上,工人擁有勞動力這種商品,資本家擁有貨幣這種商品,二者都是商品所有者,都希望能買到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類勞動,他們的交易遵循商品交換規律,“他們是在市場上簽訂交換合同一工資契約一的平等的交易者”。所以,沃格爾認為,“人人平等正處于勞動力買賣的流通領域內”,在流通領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注定要求平等必須占據統治地位”。

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只要我們考察的不是單個資本家和單個工人,而是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不是孤立的商品生產過程,而是在社會范圍內不斷進行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那情況就不同了”。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生產出了剩余價值,在這個領域,掌握控制權的不是政治平等,而是“剝削規則和經濟權力”。所以,沃格爾強調,“在流通領域中建立的人人平等趨勢背后,隱藏著階級壓迫的強大力量”。然而,人人平等并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政治原則或虛假的意識形態,而是一個“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有物質基礎的復雜現象”。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進程處于資本的控制之下,隨之而來的趨勢是人類勞動日益等同和個人在政治上日益平等。當然,這里的個人指的是所有的人,包括女性。

盡管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有某些女性從事家務勞動――即工人階級婦女,她們要維持和更新可供剝削的勞動力――但所有女性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都缺乏平等,至少在原則上缺乏平等。“女性缺乏平等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受壓迫的一個具體特點。”以往階級社會流傳下來的歧視女性的傳統,因新的發達的資產階級政治歧視而得以補充和強化,“法律體系和一系列正式的社會實踐都對女性的受壓迫和不平等地位給予支持。”很明顯,資本主義承諾人人平等,而女性卻沒有被給予這種平等,她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一點,而所有女性――工人階級女性和非工人階級女性――都缺乏平等,使得她們有可能聯合起來,建立超越階級陣線的女性團體,共同斗爭。

當然,女性在平等訴求方面是有特殊性的。沃格爾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各種不同成分和性質的團體都缺乏平等權利。一些團體像出生在美國的非洲人和土著美國人一樣,有著特殊的被壓迫歷史。另一些團體則由一些具有獨特性質的個人組成,比如同性戀者或老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女性與上述二者都不同,她們既不是有著特殊歷史的被壓迫者,也不是擁有獨特性質的個人團體。她們是有生育能力的人類中的一半,而生育可以補償資本的勞動力供應。換句話說,她們缺乏平等與其他群體缺乏民利具有不同的性質。“這種特殊的性質來源于女性在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中的不同地位。”相應地,阻礙女性獲得真正平等的因素也有自己的特性。

其次,平等訴求日益向細微差異宣戰,而女性在實質上缺乏平等權利的狀況日益突出。在資本主義社會早期,平等訴求是反對封建制度的財產束縛和人身束縛。工業資本主義開始兩百年后,明顯的公民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現象大部分都消失了,今天,平等訴求是要求消除“人們之間更加細微的差異”。女性對于平等的訴求也經歷了同樣的發展。過去,婦女運動的重點在于消除社會中明顯的不平等,特別是法律法規中的不平等。而今天,“女.『生在所謂的私人領域為平等而戰,這個領域過去被認為主要處于法律補償和社會補償之外”。比如,她們現在爭取的是家庭中的平等、性選擇的自由以及生育孩子和不生育孩子的權利,等等。

沃格爾指出,隨著女性在法律和形式上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平等,形式平等和實質平等之間潛在的緊張狀態也就愈發顯露了出來。在政治層面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平等范圍的擴展趨勢與女性缺乏權利的現狀之間形成了巨大反差,它們的矛盾也日益加大。隨著時間的發展,在大多數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被孤立的程度日益降低,女性從事雇傭勞動的范圍和數量日益增加,但是,女性的地位依然獨特,有利于資本家的對女性的歧視依然存在。比如,眾所周知,為“女性的”工作而支付的工資仍然很低。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階級結構中的中間階層日益壯大,同質化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不斷發展,家務勞動這一“女性領域”與雇傭勞動這一“男性領域”間依舊迥然有別,這些仍然為女性構建了“不平等的語境――男性幾乎成為多數女性生活中至關重要的社會性因素”。

篇2

如果你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襪子、疊衣服、拖地、端飯碗、扶奶奶下樓梯、喂養動物等,那么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如果你還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只是認為孩子能把學校里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家里根本沒什么需要他來做的,那么,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就時常給孩子安排一份“小工作”。

這個小工作,就是一個勞動的位置,這個位置一定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第一,這個位置會讓孩子感覺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也是重要的、有能力的、要做事情的。

第二,任何小工作都會有一些技能要求,它們會讓孩子因此而去進行一些相應的探索和學習。

第三,這些小工作,也會讓孩子逐漸地擁有分工、合作、共享的意識,也因此具有責任心和協調能力。

第四,勞動過程中的動手、動腦,會讓孩子的手腳靈活起來,并且促進大腦的發育。

第五,勞動帶來的一些成果,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收獲的滿足和喜悅,加深他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種因果關系的理解。

第六,勞動中的順序、協作、困難,還能夠讓孩子學著照顧、體貼和理解別人。

一份家庭工作,就能夠給一個孩子的成長帶來這么多的益處,這是多么好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卻沒有認識到,或者說極不重視。

我曾經走訪過這樣一些家庭:

A:博博9歲,是個聰明、健康的男孩。他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兩位老人的經濟條件很好,還專門請了一個鐘點工打掃衛生、做飯。奶奶說,家里什么事情也不需要博博做,他只要每天寫完作業,再讀點書就行。有天博博放學一回家就把書包扔到地上,奶奶立刻迎上去為他倒水、拿水果,切好的蘋果上還插了牙簽。“我先玩一會游戲!”博博沖進了他的臥室。“不行,寶貝,你得先做好作業。”奶奶跟進去說。之后就是奶奶要求做作業與博博非要玩游戲的抗爭……

B:蓓蓓8歲,來北京兩年了。剛來時她的學習基礎很差,只能考四五十分,但今年她能考八九十分了。她的父母在學校附近賣菜,母親任勞任怨,除了賣菜,還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她說不讓蓓蓓干活,是為了讓她更好地學習。所以,經常看到蓓蓓放學后趴在菜場的小凳上寫作業,寫完作業就跟幾個同齡女孩一起玩耍。她跟每天不停辛勞的父母像是兩個家庭里的人。

C:小琴12歲,父親因病去世,家中只有她和母親。母親患有嚴重的肺氣腫,一犯病就喘不上氣來,必須躺在床上吸氧。小琴從小就跟母親一起干各種家務活。這兩年母親犯病時,她需要到街道上的醫院去為母親取藥、灌氧氣。她中午從學校趕回家里為母親做飯,然后再收拾好飯桌趕回學校上課。即使這樣,她的學習成績也很好。這是一個在特殊環境中成長的女孩,艱難的生活讓她不僅擁有了解決困難的能力,也擁有了一顆感恩、努力的心。她的話讓人感動:“我愿意這樣,這樣媽媽就可以活下去,讓我有一個親人。我好好學習,媽媽就會高興,我做完家務能在學校里學習,也感到很輕松、很快樂。”

以上3個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也許不能代表所有的家庭和孩子,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家庭,都應該時常給孩子一份工作。當一家人忙著包餃子的時候,不妨給孩子一個拾餃子的工作,讓他把已經包好的餃子排得整整齊齊,又不會互相粘到一起;當一家人吃完晚飯,可以讓孩子擦干凈飯桌,或者下樓倒掉垃圾;當周末一家人準備外出的時候,也給孩子一個塑料袋,讓他把需要攜帶的水杯、小食品等裝進去。這些工作會讓孩子感覺到他也是家庭的一個成員,他也重要,并且得到了信任和尊重。

家務勞動和學校里的學習,都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都能夠讓他們從中學習到很多生存的知識和道理,而不是與他們無關。那些認識到孩子參與勞動的重要,并且有智慧的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勞動是會產生價值和成果的。在勞動中,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他會充滿喜悅。筆者小時候跟老家的孩子一起去地里揀花生、挖地瓜,當籃子底被它們逐漸蓋滿的時候,我就越加努力地揀。回到家,大人把我們揀的花生炒一炒、地瓜煮一煮,一家人圍坐下來吃,真是其樂融融,心里有自食其力的幸福呢!

把孩子帶到廚房里吧,讓他學習辯認各種糧食、蔬菜的名稱、性質以及營養,這里也許就成了他的第一個生物實驗室。讓孩子從小就收拾自己的房間、洗自己的衣服,感受勞動后的整潔和愉悅。

篇3

近幾年來,不少學校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所忽視,學生不熱愛勞動,勞動技能低、勞動知識少、生活自理能力差、鄙視勞動人民等現象比較普遍,這種狀況對于未來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十分必要。

一、勞動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是少年兒童養成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勞動教育,能使學生樹立勞動創造一切的觀點,懂得勞動光榮、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勞動創造,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能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我校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通過開展“爭創愛勞動的小金星”和“媽媽的小幫手”活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如打掃街道,種植花樹,綠化校園,幫助烈軍屬、五保戶老人干活;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如整理床鋪、洗衣、掃地、生爐子、做飯、洗碗筷等。他們在這些勞動中,樹立了勞動觀念和為別人服務的思想,同時在勞動中不斷克服困難,也有利于形成堅強的意志,也使他們養成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勇敢誠實的良好美德。許多家長高興地說,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孩子顯得懂事多了,學會了不少本領。有些班主任也反映,在班里主動為集體做好事的多了,愛護公共財物、珍惜勞動成果的多了。從這些實事看來,對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不但使小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嬌氣、不懶惰,還可以增強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對家庭對社會的義務感和主人翁精神。

二、勞動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勞動在智力發展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才智反映在他們的手指尖上。”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段話。這段話形象說明了勞動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雙手靈巧的孩子,熱愛勞動的孩子,思維一般都清晰敏捷、喜歡鉆研。由此看來,勞動不僅能為社會創造價值,而且能促進勞動者肌體發育、品質和意志的形成和知識的增長。在勞動時,由于中樞神經處于積極的狀態,非常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勞動還可以豐富知識,發展智力。在勞動過程中,兒童學習正確的思考問題,這有利于逐步提高他們處理問題的靈活性。通過勞動,最容易形成正確的事物表象,在正確表象的基礎上,就能形成正確的概論,進而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例如,兒童在勞動中,必然要通過眼看手摸,實際地感受到形狀、重量、硬度、光澤、光度、溫度和其他的物體特性,這就為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我校對五年級兩個班進行了對比實驗。在五年級一班,讓他們從身邊的自我服務勞動做起,進行勞動技能的訓練和勞動習慣的培養,在校內開設了勞動課,在家中實行家務勞動卡片制度,教師和家長配合起來有計劃地列出了勞動教育的內容,并經常通過“勤巧手”比賽激發少年兒童的勞動熱情,勞動成了這個班常年堅持的活動之一。在這種具有獨特性的活動中五年級一班的學生不僅勞動態度、勞動能力和習慣方面明顯優于五年級二班,智力水平也明顯高于二班。在作文中,一班學生寫作的用字、用詞量明顯地比二班學生平均數高,而且內容充實、具體,文章的思路開闊,顯得有深度,富有生活情趣。在鎮組織的統一測評中,一班各科成績好于二班。在“第二課堂”成果展覽中,一班學生的科技手工制作成果比二班豐富得多。這些事實充分說明手指動作的每一進展都與大腦發育程度息息相關,盡早地讓學生做一些手的復雜活動,抓好勞動教育,有利于發展少年兒童的智力。

三、勞動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組織他們去參加一定的勞動,在不同的勞動中,使身體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煉,增強肌體各器官的功能,使肌肉、筋骨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學生對疾病的抵抗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在開展勞動教育中,我校有意識地安排那些體質較弱、平常不愛活動的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體育鍛煉,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的身體逐漸強壯起來,有的成了優秀運動員,同時也開發了他們的智力,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事實說明,勞動教育能促進小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

四、勞動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篇4

而巴馬長壽之鄉: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第五長壽之鄉――中國人瑞圣地”。2004年擁有百歲老人74位,每10萬人中擁有30.8位百歲老人,是國際上關于“世界長壽鄉”標準的4.4倍,2010年100歲及以上的長壽老人達87人。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還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旅游資源,但是由于交通的不發達,重視的程度不高而被埋沒,因此不斷的挖掘該地區的旅游特色、旅游資源,以巴馬鄉作為試點,把成功經驗推廣到更多的擁有豐富生態旅游資源的老、少、邊區,將是推廣生態環保旅游的新形勢。

針對巴馬長壽之鄉“長壽老人比例高,生態環境保護良好,風土人情獨特迷人”等特點,將現有的、未被開發與利用的旅游資源進行旅游策劃:

一、設計特定的旅游情景

增加長壽之鄉的神秘感,回歸純樸,回歸自然。游客遵循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游客從到巴馬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遵循巴馬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每天早上太陽升起時,就會聽到從村寨的廣場上傳來陣陣悠揚的銅鼓聲,人們伴隨著這銅鼓聲起床,開始新一天的行程,到了晚上也會伴隨著陣陣柔和的銅鼓聲進入夢鄉。這個項目設計的目的是,讓來到巴馬的游客切身體會到長壽的奧秘, 因為,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就是指人們要有規律的生活、要有良好的習慣。“起居律”直接關系到疾病的預防、健康的保障,對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延年益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巴馬百歲老人大多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精神狀態很好,正是得益于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巴馬老人一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極有規律,生活節奏長期穩定,這種行為方式與生理機能的自然規律合拍,長壽也就是自然的了。

二、拜訪長壽老人

在導游的帶領下,游客們將有幸去到長壽村,見到年齡在10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并有機會傾聽他們講述養生長壽之道;參觀瑤族的傳統民宅,勞動工具以及勞動生產過程;最后游客們可參加一項具有巴馬瑤族特色的祈福儀式。巴馬百歲老人從事生產勞動的年齡比較低,而停止勞動的年齡較高,他們退出生產領域有一個從整勞力到半勞力、從半勞力到家務勞動的勞動量遞減過程。這一過程恰好與人逐漸衰老的生理過程相吻合。

三、特色農家樂,娛樂比賽

游客自己勞動而獲得勞動成果,參與“農家樂”,開展與農業生產勞動有關的活動、娛樂游戲以及比賽項目,包括非常有特色的廚藝大賽。此項目的設計是為了讓游客感受到勞動所帶來的樂趣,讓大家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快樂長壽之道,并品嘗到長壽之鄉的特色美食。

據調查,巴馬壽星們的主要食物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自然生態作物。主要糧食有珍珠黃玉米、粳米、糯米、小米等。蔬菜以青菜、南瓜、南瓜苗、紅薯葉、苦麻菜、野藤菜、雷公根等為主;同時還有竹筍、香菇、木耳、劍花等山珍。這糧食和蔬菜都是 “綠色食品”,多用農家肥種植。特別是一些野菜,是自然界中自生自長的綠色蔬菜,各種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百歲老人所食的油料以火麻油、茶油、蝴蝶果油等為主,而這些油料也都是當地綠色的特產,很利于人體健康。

四、“影中景”風景區

盤陽河是巴馬壽鄉的母親河、長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由于在82公里的流程中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河水四進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見底,溶洞內負氧離子極高。每當春、夏、秋三季,兩岸鳳尾竹的娑婆風姿更給沿岸帶來了盈盈綠意,兩岸群山如黛,翠竹倒映在河里,如夢幻般美麗。這里的自然風光美輪美奐,給大家以“人在畫中游,豈能不長壽”的感覺,同時,這里的風土人情也是獨具韻味的。為了迎合現代人的思維,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把長壽之鄉最美,最純樸,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現到世人的面前,帶領大家去游覽一個“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1. 還原場景:運用“步入”式的形象包裝,即運用原生態的包裝方法,開發實體電影。巴馬人的長壽現象源遠流長。清朝的嘉慶皇帝聞知巴馬境內有一瑤族老人名叫藍祥,高壽142歲,特題詩贈予。稱其為"煙霞養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無極"。清光緒戊戌年,光緒皇帝欽命廣西全省提督馮子才為那桃鄉平林村鄧誠才題贈"惟仁者壽"的匾牌,現該匾為鄧家的第四代孫完好保存。

源于這個背景,運用原生態的包裝方法,借用原有的古老村寨和古物,設計實體電影。選用的就是當地的村民們,特別是 “師出有名”的藍祥老人的后代,活靈活現的展示出古老、傳統的生活、勞動過程,讓來到這個場景的游客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營造出特殊的視覺效果,顛覆傳統意義的旅游感知,讓游客對此流連忘返。

2. Cosplay(角色扮演):讓游客融入田園生活,親身體驗至純至樸的生活方式。讓到訪的游客穿上當地村民的傳統民族服裝,拿起村民們的勞動工具,和當地村民們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充分的享受田園生活,體驗純樸的生活勞動方式。這個項目的推出,針對的主要人群是70、80后的年輕白領。調查,這一類人群長期處于高強度的生活、工作壓力下,身心俱疲,他們尋找的是輕松、自在的生活,希望得到心靈上的回歸與放松。而對于90后的孩子們也需要這種體驗,目的是為了讓這一代孩子體驗生活,知道父母的艱辛,在旅游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身體,磨練他們的意志,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篇5

【關鍵詞】認知失調 思想政治教育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認知失調理論

費斯汀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指出:“失調理論的核心是頗為簡單的。它認為:(1)在認知元素之間可能存在著失調或‘不合適’關系;(2)失調的存在產生了減少失調和避免增加失調的壓力;(3)在這些壓力下,操作上表現包括行為改變,認知改變,以及慎重地接觸新信息和新認知。”鑒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認知失調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以下選擇幾點和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較為密切的觀點加以論述。

1.“失調”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費斯汀格認為,元素就是認知,而“失調”和“協調”這兩個術語指的是存在于成對“元素”之間的關系,這些成對元素之間存在著三種關系:無關、失調、協調。當一個認知元素對某個其他元素全然沒有含義,它們之間就存在著無關的關系。當一個元素緊跟著另一個元素的反面,那么,這兩個元素處于失調關系中。相反,當一個元素緊跟另外一個元素的同方向,那么,這兩個元素間存在著協調關系。為什么人們的認知會產生失調?費斯汀格認為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的:(1)發生了新情況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們同已經有的知識、觀點或行為有關的認知產生了至少暫時的失調;(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現新的、不可預見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產生失調的現象;(3)邏輯上的不一致、文化習俗的差異等都可以產生失調現象。

2.減少失調的方法

失調的出現,產生了減少或消除失調的壓力,促成了減少失調的行動,費斯汀格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減少失調:(1)改變一個行為的認知元素。如果有關環境的某些知識的一個元素同一個行為元素之間存在著失調時,通過改變行為的認知元素,使它與環境元素相協調,能夠消除失調。(2)改變一個環境的認知元素。通過改變與該元素相應的環境,有可能改變一個環境的認知元素。(3)增加新的認知元素。

3.來自強迫服從的失調

強迫服從是指由提供獎勵或由威脅性懲罰所產生的表面上的服從,但內心觀點并未改變的情況。這樣,一方面存在著與所涉及的觀點或信念相應的認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著與外在或陳述相應的認知元素。這兩組認知元素明顯地彼此失調。很顯然,獎勵或懲罰的程度,即提供獎勵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脅性懲罰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從表現出來后產生失調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太大的獎勵或懲罰只會產生很少的失調。

二 認知失調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契合”

“失調”的內涵、原因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調”即一個元素緊跟著另一個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調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發生了新情況或者知道了新信息,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識、觀點或行為有關的認知產生了至少暫時的失調。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會的要求同人們實際的思想水準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政治表現總是同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離,很難完全一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逐步縮小這一距離,使兩者趨于協調。在某種程度上講,“失調”的內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它們只是在不同學科上的表述不同,卻有著相同的實質。

社會支持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相契合。社會支持理論認為,社會群體是個體認知失調的重要來源,也是消除和減少可能存在的失調的主要來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社會或社會群體。如此看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與認知失調理論中的社會支持理論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所傳遞的思想政治觀點,正是引起人們認知失調的來源,但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正是消除或者減少人們認知失調的主要來源。

減少失調的方法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實際應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減少失調的方法。減少失調的方法主要有改變行為認知元素、環境的認知元素、增加新的認知元素等。而這三種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導行為,行為反映思想,而當通過組織、引導受教育者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通過在活動中改變人們的行為,從而改變人們的主觀世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認知失調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1.利用認知失調理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對象認知結構的不協調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認知或認知結構是個體對環境、他人及自身行為的看法、信念、知識和態度的總和。認知失調將會造成特定的心理壓力,并使人們產生一種求得協調的動機。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對象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是怕他們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因此,就造成了老師說什么,他們聽什么、記什么,從來不問為什么。這種“師道尊嚴”,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得一部分學生不能在言語與行動上產生不協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使教育對象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只有這樣,教育對象才能產生學習與認知的積極性。首先,應充分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內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對象自身的認知圖式產生由不協調到協調的過程。其次,發揮課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盡量把課外活動組織成“三貼近”實際內容,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學生只有接觸、了解社會,接受豐富的信息,產生信息與信息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社會、對道德認知的不協調,激起求知的欲望,達到認知協調。

2.利用認知失調理論,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第一,激勵原則。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處于強迫服從情境中的失調,往往是因為有獎勵及懲罰措施在制約著人們,使他們為了獲得獎勵或避免遭受懲罰而“違心”地做出外表上服從的行為,這樣就產生了認知失調。這種認知失調因獎勵和懲罰而產生,也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來消除或減少。認知失調理論研究指出,太大的獎勵或懲罰只會產生很小的失調。因此,在獎勵和懲罰過重的情況下,從改變個體內心觀點的角度來講效果并不理想。與懲罰或獎勵過重相比,當懲罰或獎勵相對較輕時,常常更容易發生緊跟著公開服從之后的內心觀點的改變。這樣,如果除了公開服從之外,我們還想使教育對象的內心觀點得到改變,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獎勵或懲罰剛剛足夠引發外在的服從。實施嚴明的獎懲措施,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但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實施獎懲時,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個度,使人們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轉變,做到表里如一,從而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滲透原則。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的研究,處于被動接觸信息的情境時,人們是否避免或規避會產生或增加失調的信息材料,要取決于他們對材料的預期或對材料的早期判斷。那么,如果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情境,對某些信息的預期和早期的判斷能減少失調,材料本身實際上是增加失調的,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更大的失調。這樣可能更容易使他們改變原有的觀點,接受新的觀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發現受教者認知不協調的地方,發現其思想狀況的薄弱點,找準癥結,精心創設特定的教育氛圍,對教育對象進行特別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無意識和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到影響、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認知失調理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內容

通過改變行為的認知元素,行為元素所代表的行動或情感也就改變了,失調就能夠消除了。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大量涌現,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使自己的行為與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導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勞動教育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徑,如參加義務勞動、實習勞動、家務勞動等。只有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加勞動,不斷總結在勞動過程中的體驗、感受與認知,鞏固勞動鍛煉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并在價值的實現中感受愉悅。

通過增加新的認知元素,而這些認知元素又能產生新的協調關系,就會減少失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該引入新的認知元素,使教育對象的認知結構趨于和諧。面對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與社會關系,人們的認知結果不穩定,極易變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認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們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性的發展還不完善,對自我和外界對象的認識缺乏客觀性,評價水平較低,新的認知結構正在構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針對其某些認知元素的缺失,及時地引入新的認知元素,增加那些能減少整個失調的新信息,從而減少失調的程度或消除失調。

參考文獻

[1]〔美〕利昂?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鄭全全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琳.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新世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J].綏化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