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形態范文

時間:2023-10-31 18:0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傳播形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網絡傳播形態

篇1

【關鍵詞】微博新聞 輿論效應 網絡傳播

一、微博的發展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傳統博客的一種變體。它可以讓用戶通過手機、IM、E-mail、Web等方式向個人微博140字以內的文本消息、圖片、影音等多媒體內容,展示個人最新動態,轉發評論熱點新聞,分享資料信息等。

誕生于2006年的Twitter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微博。據資料顯示,截止2011年4月,Twitter在全球擁有約1.75億注冊用戶,美國總統奧巴馬、白宮、FBI、福布斯以及通用汽車等著名人物和企業都是它的用戶。嘰歪、飯否等一批中國最早的微博平臺于2007年上半年成立,2009年8月新浪網開始推出“新浪微博”,標志著微博正式進入中文網主流人群視野。2010年初,網易微博、搜狐微博和騰訊微博也紛紛上線開始內測,標志著國內四大門戶網站全部投入微博客服務。據2011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微博用戶數量從6311萬快速增長到1.95億,半年增幅高達208.9%,在網民中的使用率從13.8%提升到40.2%,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互聯網應用。

二、微博新聞的特征

微博新聞即基于網絡用戶在新的網絡技術平臺所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其優勢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傳播主體的多元化

與論壇、博客等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應用能力相比,微博的使用門檻較低,只需要登錄網頁,或直接發手機短信到指定號碼,便可以更新自己的微博。微博的使用人群不分年齡、學歷、地域和社會地位等,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言、轉發和評論,真正讓公共話語權從傳統媒體精英回歸到廣大的平民受眾手中。正如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戰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明望所言,“微博最大的好處是讓人人都能發言,于是可以看到不少‘公民記者’。從數量上說,因為參與者甚眾,聚合人的力量,也能促使政府部門的行政更加公開透明。”

2、新聞信息的精簡化

由于微博的文本限定在140字之內,用戶輸入文本框的信息必須十分簡潔精練,常常是一句話概括敘述一件事或評論一個熱點話題,或再配上一張照片、一段影音或鏈接。這些內容的多樣化組合,讓受眾以更高效率的模式接收微博的新聞信息。碎片化的文本信息迎合了當今人們求新求快的社會文化潮流,方便了信息的到達和解讀。

3、傳播渠道的即時性

微博即時滾動更新的方式符合傳統的連續性新聞報道的形式特點,其傳播渠道的便捷讓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24小時永不落幕的“新聞會”中,用戶可以利用微博隨時隨地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突發事件。國內外的一些傳統媒體的微博也常常利用這一特點,滾動播發現場新聞,如2010年記者用微博直播兩會的新聞會,奧巴馬在總統選舉中用Twitter與網民直接對話等。

4、傳播的互動效果增強

擁有較多粉絲群的微博用戶既可以面向廣大網民的大眾傳播,也可以使用“@某某”的方式實現點對點的人際傳播,在一條新聞消息后,可能會有不少人在看到后立即跟進評論,同時引發關注和共鳴,爾后在短時間內被不斷轉發,實現信息的裂變式的無限傳播,用戶既可以在原文轉發中添加自己的觀點看法等,也可以什么都不說,但轉發這種行為本身已是在表達自己的立場。

微博新聞以其融合了各種網絡交流工具的優勢和特點,超越論壇、博客等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網絡新聞傳播方式。

二、微博新聞的分類及社會功能

本文以口號為“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的新浪微博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明星、官員、媒體從業者和草根大眾的博客進行具體分析。

1、明星微博

在經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的用戶中,最受網民關注的熱門用戶便是龐大的娛樂明星群體,這些微博在網絡中聚集了大量的網民注意力,每條微博的評論數和轉發數往往大大超過一般的草根微博用戶。這些明星的微博信息多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或趣事,同時出于自身作為公民的社會責任感,也常常轉發評論一些社會熱點事件和話題,在其所擁有的龐大粉絲群的關注下,進一步將輿論的熱點推向。如2011年7月23日晚,甬溫線上發生兩列動車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事發后不久,不少明星亦在微博上關注事件的進展,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于有著“微博女王”之稱的姚晨。姚晨以一名老火車司機的女兒身份,來反擊事發后有專家指事故疑似火車司機疲勞駕駛的說法,相關的微博的轉發數達25萬之多,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一般傳統媒體的傳播效果。

2、官員微博

在政府官員的微博中,其的信息多是關于民生和社會的熱點話題,較多的以自己的工作為中心,還有一些涉及個人的出行活動,語言形式活潑多樣,關注的方面眾多,同時可以和粉絲一對一的公開或私下溝通,更新較為頻繁。可見官員微博一方面需要政府相關方面的鼓勵和支持,將微博真正作為與廣大公眾的互相溝通的平臺,另一方面需要在社會話題議程的設置上做出努力,積極培養自身微博的公信力,從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官員形象。

3、媒體從業者微博

在新聞一線工作的記者、主持人、報紙主編在傳統媒體平臺傳播新聞的同時,往往會因為報紙、節目編排等硬性要求而不得不舍去一些事實的細節,而微博恰好為其提供了一個廣而告之的平臺,大大豐富了傳統新聞的報道視角和細節信息,從而為受眾了解報道之外的花絮故事提供了渠道。同時,媒體從業者依靠新聞單位的各種新聞資源,接觸的社會范圍較廣,憑借較高的新聞素養,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可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廣泛的受眾群體。

4、草根微博

草根群體作為微博用戶中數量最為龐大的用戶,也是微博新聞中最重要的素材來源之一,其傳播優勢主要體現在他們經常身處突發性事件的現場,能夠第一時間向外公布最新動態消息。一些事件通過微博爆料,再經過網民的無限轉發評論,往往會引起強烈的社會關注,形成全國性的影響。以內蒙農民通過發微博求助賣滯銷土豆事件為例,10月12日傍晚,內蒙農民李繼文在新浪上開通了個人微博,發出了這則求助信息。在短短3天時間,就有9萬多人轉發了這則微博,李繼文賣土豆的事傳遍了大江南北。再經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報道,事件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土豆滯銷的情況也得到了解決。

四、微博新聞的問題及思考

微博新聞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同時,往往也面臨諸如“虛假新聞”、“文本碎片化”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如何防范網絡中的虛假新聞的傳播首當其沖。典型案例如《中國新聞周刊》的微博“金庸去世”的假消息,未經媒體把關人驗證的假消息經過網民受眾的層層傳播,帶來極壞的社會影響,最后以周刊新媒體總編輯劉新宇辭職收場,不由讓人反省應該如何避免微博成為謠言的溫床。新浪微博為此開辟“微博辟謠”的專門賬號,每天接收用戶的舉報私信,對舉報的消息進行官方核查,并在確定為虛假消息后向每位微博用戶發送通知郵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不實消息的網絡流傳。

隨著微博用戶的不斷增加,微博新聞所引發的輿論效應往往帶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如何在尚未實施網絡實名制的情況下合理引導輿論導向成為當前的緊要問題。如近期的熱門微博轉發“生命的漠視:女孩被碾軋,18路人無人施救”的新聞,在網民中引起極大的熱議,對產生的“救人的撿垃圾的大媽是為出名”等說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各大報紙、中央電視臺等傳統媒體也紛紛對此事跟進報道,可見微博已成為民眾輿論釋放的主要窗口之一。2011年10月13日,《新聞聯播》對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北京召開的“積極運用微博客服務社會經驗交流會”進行了報道。這被看作是中國官方鼓勵微博發展、為公眾提供“微服務”的信號。政府在大眾的媒介素養不高的社會背景下,更應該在努力提高公眾的理性判斷力的同時,在虛擬的網絡意見流中積極培養主流的觀點,同時為維護民眾意見的表達權創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①張艷秋、廖夢夏,《微博新聞:傳統媒體發展的“又一村”》,《新聞與寫作》,2011(1)

②張琳,《淺析微博的新聞傳播效應》,《新聞窗》,2010(6)

篇2

十年,技術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十年,網絡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十年,網絡化生存正成為人類生活的常態。

《中國網事:2000-2009》一書,就開創性地對中國網絡傳播十年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既以年度熱詞的方式,對每年的網絡熱點事件和輿論本身進行了記錄、解讀和大眾傳播角度的分析,也以《中國網絡傳播十年(2000-2009)》一文,在大眾傳播歷史的鏈條中,分析了網絡傳播的媒介構成特性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圖景。網絡傳播的歷史很短,但影響之巨大卻是以往任何傳播形態所無法比擬的。作為從與每個人都發生關系的大眾傳播角度梳理網絡事件的第一本圖書,其有著非常大的意義和價值。

誠如書中所言,網絡傳播在過去十年中,最重要的發展,是實現了“從自我表達到社會干預”的轉變。

互聯網的發展首先給了中國人尤其是一代年輕人一個突然放大的心理空間,因此,網絡傳播在初始階段,很多事件都集中于種“自我表達”的層面,例如2000年“小雞為什么過馬路”的無厘頭文化的發端、木子美、芙蓉姐姐、惡搞小胖等,這樣的一種文化現象并沒有隨著網絡傳播越來越能夠進行社會干預的功能的強化而消失,而是在向著一種常態的集體無意識的形態發展,例如到了2009年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等事件。

網絡傳播對于社會現實的干預從一開始就已經存在,并在以后的發展中被不斷強化。2003年我為伊狂的“深圳,你被誰拋棄”應該被看作網絡傳播干預社會現實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此后,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社會現象通過網絡被放大,2003年的孫志剛事件,2004年的西安寶馬彩票案,2007年的黑磚窯事件,廈門PX事件,2009年的釣魚執法事件,躲貓貓事件等等不勝枚舉。網絡傳播對于社會現實的干預是隨著其作為新的大眾傳播中心的確立而實現的,并成為大眾傳播中的一種常態功能。

對社會現實的干預,成為網絡傳播十年歷史的重要特征。一切對歷史的總結,都是為了看到未來。這本書在《中國網絡傳播十年(2000-2009)》一文中,就開創性地提出了關于網絡傳播的天生創新機制

商業模式探索

大眾傳播的價值重構等問題,并展望了網絡傳播的未來圖景,對這些問題的提出與思考,其實就是對大眾傳播的未來的思考與探索。尤其這本書中提到的,之后每一年“年度中國網事”的設想與策劃,非常值得期待。

如果你想重溫那些曾經的耳熟能詳的網絡熱詞和熱點事件并能夠從一種歷史的價值觀中有新的發現:如果你對網絡傳播的脈絡還缺乏清晰的了解,如果你對曾經的一些網絡事件還不甚了解而又充滿好奇,如果相對于網絡的飛速發展而言你感覺自己已經OUT了―一建議你閱讀這本書。捧起這樣本書,去親歷這個偉大時代中那些激動人心的改變!

《中國網事,2000-2039》

主編:韓源泉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開本:16

篇3

一、網絡傳播的優勢與特征

說起網絡傳播的優勢特征,有人把它比喻為:網絡媒體擅長的是多兵種合成作戰的“大規模立體戰”、“閃電戰”,而不是單兵種的“游擊戰”。網絡作為一種新媒體,其優勢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優勢所顯示出的威力遠遠超出這些特性的簡單相加。網絡媒體的優勢在于前三類媒體特征不同程度的綜合。時間上可即時、隨時播報,可長期使用,一經上網可隨時查閱;空間上,容量無限大,覆蓋全球,使全球性信息海洋真正成為現實;媒體與受眾的關系上,一改此前媒體受眾的被動地位,第一次實現了相互間的平等。而這些,其他三類媒體是目前所不能及的。

具體來說,互聯網傳播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傳播內容的數字化。數字化是互聯網傳播存在的前提,這一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和傳播。由于數字化技術的優勢,使網絡傳播不僅便于復制和傳輸,而且便于不同信息之間的相互轉化,可以在文字、聲音和圖像之間方便地相互轉換。數字化又賦予網絡“海量”信息。由于互聯網特有的超文本和超鏈接特征,網絡信息不僅量大無窮,而且形式豐富多樣,網民不僅在網上可以看到最新的新聞信息,而且還可以搜索相關報道、相關資料乃至相關網站。由于數字化傳播的領先優勢,時效性成了網絡區分于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特征,特別在一些突發事件的報道中,網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傳播速度飛快,信息來源廣泛,制作信息便捷。因此,網絡傳播可以隨時新聞,特別是在突發事件和連續性事件的報道中,網絡可以隨時“刷新”信息,在實效性上遠遠超越傳統媒體。同時,由于數字化傳播的特點,網絡集中具備了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的綜合優勢,實現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手段的有機結合。時下流行的“流媒體”技術,更是把廣播、電視節目完整地搬上了網絡,以“數字流”的方式向受眾傳輸,接收便捷,選擇自由度高。這種多媒體技術的傳播特點極大地改變了人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時還使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面對面的親身傳播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虛擬化個人傳播”方式的盛行。

三是傳受關系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圍繞新聞事件,傳媒與受眾之間的信息雙向溝通和傳輸,反映著受眾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互聯網使新聞的傳受雙方互動交流真正成為了現實。交互性是網絡媒體區別與傳播媒體最大的優勢之一。尼葛洛龐帝曾對網絡作過形象的描繪:“數字化會改變大眾傳播媒體的本質,推(pushing)送比特給人們的過程將改變為允許大家(或他們的電腦)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過程。這是一個劇烈的變化,因為我們以往的媒體的整個概念是,通過層層過濾之后,把信息和娛樂簡化為一套‘要聞’或‘暢銷書’,再拋給不同的‘受眾’。”②與其他三類媒體相比,匿名化所帶來的平等性特征使得交互性在網上大放異彩,在網上凡有BBS(電子公告板)、聊天室、在線游戲等的任何一處,你會發現都是人來人往,不亦樂乎。網上論壇就是發揮網絡互動功能、增強網民參與意識、了解社情民意、加強輿論引導的重要手段,也是互聯網的獨特優勢。交互性同樣給網絡媒體注入了不少的活力,使其在編讀往來方面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互聯網的強大的互動功能還催生了互動性新聞。在這網上,受眾既是新聞的消費者,又是新聞的"制造者"。受眾對新聞事件的參與不僅提高了新聞的社會關注度,而且豐富了新聞的內涵。

二、網絡傳播加速受眾分化

網絡傳播以其巨大的傳播優勢,極大地推動著傳播方式和媒介形態的變革。其中,網絡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最大差別還在于傳受關系上的嬗變。網絡傳播加速了受眾分化和個人傳播的發展趨勢。

首先,網絡的技術優勢加速了受眾分化,使個人傳播成為可能。個人傳播要成為可能,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接近并自由控制的“信息平臺”,網絡就為受眾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網絡技術使人們期待已久的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互動不再那么艱難,并以其開放式結構和海量存儲能力為各種訊息意見的進入與碰撞提供了包容空間。比如在“博客”虛擬社區中,每個人都可以憑借簡單的網絡知識注冊一個“屬于自己的”園地,依據“博客”提供的平臺,自由地編輯和自己的信息和作品。

其次,網絡對傳播最大的改變首先表現在傳受關系上的嬗變。對于受眾來說,網絡技術最大的意義可能在于提高了他們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他們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和媒介技術的進步,受眾的分化趨勢是難以避免的。影響受眾分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會價值觀的日益多元化、受眾接受心理以及媒介形態的變革。而網絡傳播的發展,不僅是媒介形態上的巨大變革,更撥動了受眾心理上最敏感的神經。

大眾傳播是一種點對面的單向的傳播活動,即由傳播者主導的面向廣大的受眾的有組織、大規模的定向活動。大眾傳媒的擁有者和使用者同時又是信息和輿論的控制者,誰掌握了媒介誰就可以控制信息和輿論。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傳播者充當“把關人”的角色,把持著信息流動的“窗口”。經過把關人的過濾和篩選,剔除那些被視為不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內容,而將那些已包含著自身價值觀念和主觀態度的信息傳達給受眾。

網絡傳播改變了傳播者與傳播工具之間的關系,受眾與傳播者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受眾上網,猶如進入一個偌大的信息的超級市場,信息不是從傳播者那里“推”向接受者,而是由接受者從傳播者那里“拉”出來。互聯網上的信息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條件如思維方式、興趣愛好、資料類型等任意分層組織自己的信息,而網上的信息獲得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任意選擇其中每每一條信息。網絡傳播是一種典型的個性化的傳播方式,既有點對面的傳播又有點對點、點對面、多點對多點的傳播。網絡傳播意義上的“受眾”,不再是一個只有一種性格的整體(單數),而是無數個個體的相加(復數)。從技術上講,互聯網絡無非是將世界范圍內屬于不同群體和個人的計算機、計算機網絡以及外設聯結在一起,實現其相互間的通信。網絡傳播是對所有“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的解構,在網絡這個全人類共同擁有的信息平臺上,傳播者和受眾處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互為信息傳播的主體。傳播者與接受者相互承認、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影響,共同分享著信息和經驗。尼葛洛龐帝說,“后信息時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個人化’。”“大眾傳媒將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受個人信息的系統。”

這種“真正的個人化”正適應了當前價值觀多元化的趨勢。社會階層的變遷,利益主體的分化,加之消費時代受眾對傳媒的心理期待升值,造就了價值體系的多元化,進而促進受眾需求的分化與多元化。傳媒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社會政治體系中的一部分,互聯網就是這種環境中的一分子,“孜孜不倦”地推動著受眾繼續分化。由于網絡為小范圍的受眾提供了和獲取信息以及“發言”的平臺,小眾傳播逐漸成為可能。

再次,網絡傳播的交互式的特征賦予受眾更多的“自由”權利。在轉軌與轉型同步的社會整體性變遷過程中,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分化整合、社會各階層利益格局的調整與平衡、整個社會運行機制由行政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有一個“社會減壓閥”,為公眾提供交流與呼喊的空間。

雖然大眾傳播理論中也引入了“反饋”的概念,傳播者可以根據受傳者對傳播者發出的信息所作出的反應來檢驗傳播的效果,并據此來決定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以實現傳播的目的。但由于受這種單向線性的傳播方式的局限,大眾傳播的反饋大多是滯后的,缺乏即時性和直接性,傳受雙方不能很好的溝通和交流。而網絡傳播是一種雙向的交互式的傳播,傳播者不僅可以在網上面對面地進行傳播,而且彼此可以在角色進行互換,傳播者可以成為受傳者,同樣,受傳者可以成為傳播者,網絡傳播克服了大眾傳播單向線性傳播的局限,信息在傳播者和受眾之間自由的雙向的流動,實現了傳受雙方的互動,使信息交流變得更加輕松、方便、快捷、自由,極大地提高了傳播的效率。網絡傳播中的受眾是網絡傳播真正的主體,在網上他們享有與信息者完全相同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一)知曉權(therighttoknow),受眾有權通過網絡獲得有關自身所處環境及其變化的信息,了解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機構等公共權力機構的活動(如利用政府網站對政務進行知情和知察);(二)傳播權(therighttocommunicate),受眾有權將自己的經驗、體會、思想、觀點和認識通過網絡特有的方式(如BBS、Email、個人網站等)表現出來并加以傳播;(三)傳媒接近權(therightofaccesstomassmedia),這項權利賦予了傳媒向公眾開放的義務和責任,受眾有權通過網絡闡述主張,發表言論,開展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如參加網絡媒介組織的各類討論。

這種“參與自由”與“互動自由”和正是迎合個人傳播的最大吸引力。網絡傳播打破了傳統媒介的信息準入特權。傳統媒介作為龐大的信息機構,人們賦予了它監視環境職能的同時,也賦予了它選擇的職能。他們擁有信息準入的特權。符合把關人利益的信息被傳播,符合公眾利益而與把關人利益相違背的信息則可能被遏止,把關人(媒介)利益超越于公眾利益之上。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強勢力量可以利用媒介,處于弱勢地位的聲音難以接近媒介。③版權所有

三、“博客”與個人傳播的新發展

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手段,網絡中信息的傳播同傳統的信息傳播具有很多共通之處,它們一樣切合信息傳播的規律。拉斯韋爾所提出的"五個W模式"依然可以適用于網絡,只是這五個W要素在因特網傳播特性的塑造中已變成了五個W’ever要素(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atever,whomever),也就是說因特網創造了一種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其他任何人進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的形式④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媒體,其帶來的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和傳媒形態上的變革,同時還有思想觀念上的嬗變。互聯網的核心思想是“沒有控制的中心”,這種“去中心化”(decenterlization)特點從側面反映出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媒體呼喚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傳播環境。二是公眾渴望得到更多自由與權利,包括“話語權”、“知情權”、“民主參與權”等。網絡傳播的興起,在迎合這中思潮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個人傳播的發展。2002年8月“博客中國”()網站的開通,標志著以網絡為平臺的個人傳播的飛躍。

與“大眾傳播”相比,“個人傳播”是個全新的概念。它是指在網絡傳播背景下,個人憑借一定的網絡知識,自主掌握一個屬于個人的“媒體”,自主接收和傳播各種信息的一種傳播方式。它與大眾傳播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傳播者角色的變化:大眾傳播是一個小群體對一個大群體的傳播,個人傳播是單獨的個人掌控一個媒體,既可對個體也可對群體的傳播;大眾傳播中有著層層的“關口”與控制,而在個人傳播中,傳播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又是自由的信息傳播者。以“博客”為例,稍懂網絡知識的人便可輕易地注冊一個完全屬于的“博客”,然后,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價值趨向往上面粘貼內容,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編輯、更新所傳播的內容,這種特殊的傳播形態甚至稀釋了“把關人”和“編輯”的作用。

篇4

關鍵詞:靜態攝影;網絡傳播;影像品質

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人們通常把媒體的發展劃分為傳統報紙、廣播和電視幾大階段,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而隨著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作為“第四媒體”的互聯網如今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說,人們對互聯網的關注已經超過了前三種媒介形式。現在,當我們得知發生了某件國際或國內大事時,我們想到的可能不是翻閱報紙或打開電視,而是直接到互聯網上去搜索相關的信息。可以說,互聯網已成為影響我們生活的重要媒體形態。在進入網絡時代的同時,我們又進入了一個視覺文化時代,影像成為人們快速、直觀地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在這個時代,“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①

影像包括靜態攝影、電影、電視等多種形態,本文僅在此探討狹義的靜態攝影影像。在傳統媒介時代,靜態攝影影像的傳播途徑一般是平面媒體,而到了網絡時代,影像則借助網絡進行傳播,這便造成了攝影影像傳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點。

一、網絡攝影影像的傳播特點

網絡的影像傳播,是以相關的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先決條件的。其中,數字化影像、數字壓縮技術、網絡傳輸技術為影像的網絡傳播奠定了技術基礎。

網絡媒體和先前的幾種媒體相比,具有自身獨特的優點,特別是進入web2.0時代之后,這種優勢更加明顯。具有優勢的網絡媒體也為網絡影像傳播構建了良好的平臺,使其在宏觀上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影像傳播的新特點。

網絡上的影像傳播具有信息傳播的快捷性。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是以光速進行的。廣播和電視雖然也具有光速傳輸的特點,但由于這兩種媒體往往屬于主流媒體,在上面信息要經過嚴格審查,并且要通過專業的基站進行傳播。網絡與其相比,任何一個使用者都可以把自己的信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終端進行上傳,更具有一種便捷、快速和隨意的性質。對于在網絡上傳播的具有新聞性質的影像信息而言,有時候會具有現場直播的效果。

網絡上的影像傳播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多元性。互聯網是目前覆蓋面最廣,涉及人數最多的媒體,通過任何一個電腦終端,都可以把信息傳輸到世界上任一角落的其他終端。并且,在目前的網絡中,傳統媒體的權威性被消解了,“把關人”的角色也得到了淡化。此外,互聯網可以把海量的信息進行高速的傳輸。這些條件都使得互聯網比先前任何一種媒體都具有信息的大容量和多元的性質。目前,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獲取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豐富的影像信息。

網絡上的影像傳播具有受眾廣泛的參與性和信息的互動性。互聯網使影像信息傳播具有空前的廣闊性,眾多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對這些影像信息進行分享和下載。另外,網絡上的影像傳播還具有互動性。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留言等方式對影像進行評價。而影像信息的點擊率和下載量也從另一個方面給影像者以反饋。用戶對影像文件下載后,甚至可以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對其進行修改后重新上載到互聯網進行傳輸。

除上述幾點外,網絡影像傳播還具有一些其他特點,比如影像傳播者的匿名性、網絡影像的權威性和可信性被削弱等等,我們這里不再贅述。

二、對網絡攝影影像傳播的思考

毋庸置疑,網絡傳播已改變了攝影影像的制作理念、存在形式和傳播形態。本部分將主要探討網絡傳播對攝影本身,及對攝影從業人員所造成的影響。當然,網絡給攝影影像帶來了迅捷的傳播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消極影響,這是我們必須省察的。

(一)對攝影本身的影響

1.攝影影像品質的部分喪失

傳統攝影時代,對影像品質的追求是攝影一貫的標準。人們之所以對選用不同品牌的鏡頭或者不同類型的感光材料津津樂道,是來源于對影像品質的極端尊崇。而攝影作為藝術,除了影像本身所承載的“文本信息”,攝影作品的物質載體(膠片)所獨具的“載體信息”也很重要,比如影像顆粒是否細膩,影像反差是否細致,色彩的過渡是否柔和等等。

進入網絡時代,網絡上存在的影像必然會受到網絡“信息傳輸速度快,需求的信息量大”這個特點的影響。從主觀層面上說,考慮到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的問題,影像壓縮率和傳輸效率等問題,影像者漸漸淡化了網絡影像的“載體信息”,而愈加強化了其“文本信息”;從客觀層面上說,數字影像本身由于CCD成像技術過于“客觀”而喪失了拍攝中很多偶然但極具人性色彩和藝術感的因素。另外,數字影像在存儲媒質方面的特點,也決定了它不會產生“載體信息”的變異。這些原因導致了數字影像“載體信息”的淡化,而“文本信息”則得到強化。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網絡影像受眾也逐漸在網絡的影像海洋中淡忘了視覺藝術應該具有視覺質量這一品質標準。

攝影作品的欣賞方式大致有三種:在美術館中欣賞原作、觀賞畫冊等印刷品、在互聯網上觀看攝影作品等。影友于翔在偶然得到一幅攝影原作并與印刷畫冊中的同一影像進行對比后驚呼:“我明白了在這之前所看到的幾乎所有印刷精美的畫冊都不過是原作的一個模糊的影子而已,同時也明白了攝影術雖然具有易于傳播的特性,但這個社會的發展與傳播的發展,已經拖帶不起攝影術本身笨重的精美。”②畫冊的質量尚且如此,互聯網影像就更無法與攝影原作相提并論了。

欣賞藝術原作,除了作品本身高品質的質量因素,更重要的是觀摩藝術真品時在觀眾心中所產生的儀式感和敬畏感。觀摩原作是和作者的交流,是和作品中生命信息的相通。而網絡把接觸藝術變成了一件很隨意的事情,無論是文學、電影,還是繪畫、攝影,網絡多媒體把多種功能合而為一,但卻損失了不同藝術形態獨有的欣賞方式和欣賞環境,這樣,這些藝術形態在網絡上的消費就有變為“快餐消費”的危險。

當然,客觀地說,網絡影像品質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是由當前網絡傳播的技術特點如帶寬、網速等因素的局限決定的,而隨著網絡媒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網絡影像的品質也將得到部分改善。但對于網絡影像受眾而言,不應該由于接觸大量網絡圖片就對攝影藝術本身產生麻木和誤解,認為攝影就應該是這樣的品質,好比看多了DVD影碟就認為電影就是如此品質一樣。在適當的時機,還是應該到美術館觀賞,至少也應該通過印刷嚴格的畫冊來接觸攝影藝術本身。

2.攝影日益由藝術形態轉化為傳播形態

傳統媒介時代,攝影一般被認作是藝術形態,以藝術的定位被創作和傳播,多見之于畫冊、畫廊和美術館。

進入網絡時代后,媒體的力量得到進一步的確認,信息成為左右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而影像信息在傳媒中的大量應用,其作為新聞信息和娛樂信息傳播工具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遵循短平快的傳播方式,使其日益成為一種信息傳播形態。其原初的精雕細刻的創作方法、明心見性的藝術氣質、凝神專注的鑒賞方式則被進一步削弱。

另外,順應網絡影像傳播觀念,網絡也催生了一批新生代的網絡影像藝術家。他們多是年輕人,具有敏銳的情感觸覺,以短平快的攝影、極富個性化的攝影或私攝影的形式,完成對生活斷面瞬間的記錄或個人感情的細膩表達,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3.靜態攝影的地位被削弱

和印刷媒介時代相比,靜態攝影的重要性在網絡時代被削弱了。越戰期間,黃功吾拍攝的被燃燒彈燒傷女孩的照片,人們對越戰的結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在當今,人們對媒體上傳播的海量照片已變得麻木。在伊拉克戰場上,除了美軍虐囚的照片外,又有哪些照片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呢?

此外,網絡的發展促進了“流媒體”的發展,網絡上的靜態影像如今已經受到動態影像的嚴重挑戰,尤其是單幅的靜態攝影作品,更容易淹沒在影像的大海之中。英國攝影師提姆?赫德林登(Tim Hetherington)曾說:“紙質媒體出現衰亡,網絡播放的確是主要媒體,該媒體具有能進行創作的最多可能性,而且能有大量觀眾。但我們與熒幕的關系是與動態影像有關,因此,靜態影像在熒幕上空間很小。在網絡播放的形式中,攝影基本上是沒有出路的。”③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靜態攝影一方面要出奇、出新,一方面要盡量放棄單幅,進行更多深入的專題性的努力。

(二)對攝影從業人員的影響

1.攝影創作人員的分流和越界

數字影像和網絡傳播對攝影人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攝影的門檻降低了,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這也使得一些受雇于專業圖片社的攝影師丟掉了工作。某些圖片社解除了與簽約攝影師的合同轉而向世界各地的自由攝影師索稿,這便是由于數字影像傳送便捷所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對于職業攝影師來說,互聯網對于增加客戶,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也提供了很大幫助。其一,圖片交易方式的改變,使攝影師在網絡上傳輸及出售作品更為快捷;其二,攝影師如今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個人網站、圖片博客等,給自己的作品以展示空間;其三,網絡上還有不少專門網站收購攝影師的作品,或者提供空間供攝影師上載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銷售。

如果辨證地看待網絡時代攝影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圖片的質量下降,對較低質量圖片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也反而促進了高精度和良好創意的圖片在商業用途和藝術展覽途徑的地位提高,掌握了高超攝影技法的攝影師仍可以找到用武之地。而從傳統攝影與數字攝影的關系來看,大多數人轉向數字,也更加明確了傳統膠片攝影師的角色和努力方向,傳統膠片攝影如今更多進入藝術收藏市場。

攝影師的越界是網絡時代又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因為“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加上網絡傳播的快捷,專業攝影記者可能受到來自“草根”的強力挑戰。面對這種情況,一部分專業攝影記者另辟蹊徑,采用更高畫質的攝影設備和精雕細琢的手法進行拍攝,以便讓自己的作品在新聞之外,還可以進入展覽館和藝術市場。從這個角度講,這類新聞記者又兼具了攝影藝術家的身份。

總之,數字技術和網絡傳播促成了攝影隊伍的變化,一方面,攝影人員逐漸細化分為從事攝影工作的攝影師和從事攝影創作的攝影藝術家兩大群體;另一方面,有些攝影師也可以身兼數種角色。同樣,數字技術和網絡傳播也導致了攝影工作方法的分流,傳統膠片攝影、高精度的商業攝影更追求精致的制作;新聞攝影更追求快速、報道角度新穎;而觀念攝影、數字攝影則更追求觀念和創作手段的多樣、獨到。

上文提到,網絡上的影像傳播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多元性,這使得傳統媒體所具備的權威性某種程度上被消解,“把關人”的角色也得到了淡化。但是,另一方面,在網絡上每天都有無數人上傳大量的圖片和影像,如果沒有圖片編輯、評論家的比較權威的意見,我們可能會變得無所適從。因此,在海量信息時代,雖然存在某些技術操作層面的難題,“把關人”或圖片編輯的地位卻變得更為重要,他們需要為公眾過濾和編輯圖片,以免公眾被數百萬的照片所淹沒。

當然,單單依靠外力的幫助是不夠的。網絡時代的觀眾要掌握一定的影像基礎,“武裝”自身,要建立自己的觀點和評價體系,不隨波逐流,面對海量的圖片信息要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而對于在網絡上尋求影像信息的人員,更需要有高超的影像鑒別能力、出色的網絡操控能力和導航能力,以便在浩如煙海的影像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綜上所述,靜態攝影影像在網絡上進行傳播,表面上看只是傳播形態的改變,但深究起來其改變卻是多方面的。在一個“流媒體”時代,靜態攝影影像雖然不會輕易消亡,但我們對其產生的諸多問題都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當然,即便當今學界對于網絡對攝影影像傳播的影響眾說紛紜、毀譽參半,但是網絡時代的到來已成定局,只有盡快適應、迅速調整,才可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注 釋:

①陶東風,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3輯.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72.

②于翔.24英寸巨幅相機誕生記.大眾攝影,2005(7):112.

篇5

重創新,輕傳承,結構失衡。文化載體的創新引發了文化權力結構的改變,正如尼葛洛龐蒂所言:網絡社會的第一特點就是分散權力。網絡文化的權力結構扁平化,大眾媒介不再是少數人的地盤。而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網絡對文化傳播形態的影響徹底改變了這一點,網絡傳播拒絕等級與秩序,賦予了公眾最大的話語自,淡化了人們的地位和身份意識,網絡傳播確立了文化消費者在文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把文化交流變成了快餐式的盛會。網絡社會的文化生產成為初級產品的大生產,缺少精英的聚會,創建文化品牌的基礎就會缺失,打造傳統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夢想。

虛實失據,文化心態浮躁。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網絡文化,打破了傳統文化地緣性的禁錮,形成了數字化、虛擬的跨國界、跨文化、跨語言的全新文化生態。網絡的文化生產過程實際上是將人置于虛擬情景下的精神生活過程,網絡生存具有虛擬與現實的雙重性。一個錯誤的觀點是虛擬世界的產品不會影響現實社會,然而,問題的復雜性在于現實與虛擬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

由虛擬的人物角色,虛擬的城市社區和虛擬的財富建構的虛擬的網絡社會是對傳統文化形態最直接的挑戰,網絡擬態下的社會倫理、人文關系形成的偏振視域扭曲了現實物質文明的客觀社會性,社會傳統文化的聚合力在虛擬與現實的鐘擺效應中逐步消失,由此引發的網民本體意識迷失,形成了弱質的文化心理智能。網絡激憤的情緒宣泄與文化深沉的本質格格不入,文化的生產流于表淺的形式,膚淺的產品顯然難以承續文化的莊重,試想,文化大氣象的浮躁怎么能夠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脈呢。

商業文化盛行,主體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進,主體文化的商業色彩日漸濃厚,網絡社會市民文化興起,功利價值盛行,注定了現實文化缺乏深遠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產是一種思想自由和行動嚴謹的精神洗禮,而網絡的商業性決定了它必須迎合市民的口味,網絡社會市民呼嘯聚集,沒有行動的一致目標,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謂的網絡信息技術正改變著人與人、人與社會環境的時空關系,個人的意志不斷被強化,重商主義、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等思潮興起,追求經濟利益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成為主導價值觀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難以流行,傳統文化精神和價值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傳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經營

全球網絡傳播體系的逐步擴張給中國的文化經營提出了許多富于挑戰性的問題。網絡擁有技術創新和媒介整合的優勢,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理應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條件。強國的文化須具有積極向上的大氣象,要有強勢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國大片的自由主義思潮,日本動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韓劇,無不承載著一個強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強國通過文化品牌戰略消除了民族間的隔閡,為經濟發展和政治空間拓展掃除了障礙,不僅如此,文化產品的推廣拓寬了市場渠道,本身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精神性與物質性二位一體,強勢的滲透力豈能小覷,其影響的深度、遠度當為國家發展的戰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須堅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不僅是促進社會進步,增進國家認同感,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中堅力量,也是重要的生產力資源,作為政治、軍事、經濟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時,一方面要大膽開放文化市場,積極交流,勇于吸納,同時必須堅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諧發展。網絡傳播下的文化的經營充滿挑戰,但也是重要的機遇,網絡媒體在全球文化傳播和國家軟力量競爭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網絡傳播的長遠戰略,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網絡媒體成為先進文化最為直接的創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維護者,促進政治清明,引導民眾樂觀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養。

其次,做強媒介品牌,為文化品牌成長構建戰略支點。媒介與文化相互依存,中國的網絡媒體要樹立全球意識,從國家文化發展的視野嚴格管理和積極引導傳媒文化的方向,堅持文化市場的改革,從大局出發,以我為主,穩步推動。現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也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利用網絡媒體的整合優勢,將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融合成有機的整體,充分利用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展開文化營銷,把燦爛的中華文明的種子傳播到世界各地,文化與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只有做強媒介品牌,我國的網絡媒體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傳播的主動權,否則,讓國外媒體為我國受眾進行議程設置,我國的文化市場就會陷入被動混亂的局面。

第三,文化載體創新。我國的網絡媒體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技術手段和包裝樣式等方面已經與國外先進水平接軌。但網絡媒體仍大量使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的傳統傳播技術與思想,獨立創新的東西并不多,網絡是一種全新的傳媒,理應在傳播理念上大膽創新,同時積極探索新的傳播技術,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新技術文化的特點,整合各媒體的優勢,發揮合力效應。近年來,流媒體、動漫、博客(微博)、網游和論壇等技術成為網絡媒體的新時尚,遺憾的是這些技術目前仍只停留在商業和娛樂領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觀國外的情況,新媒體技術被賦予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特殊意義,在意識形態的傳播領域被廣泛使用,這也說明我國的文化主管部門和網絡媒體的經營者對網絡的文化戰略價值認識不足。

篇6

關鍵詞:網絡傳播;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生產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增加了市場對高技術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高校應革新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符合現代化市場體制要求的專業人才。以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為導向,契合市場實際發展需求,打破專業界限、學科界限,從社會角度培養人才,實現媒體行業現代化建設。

1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介紹

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是基于信息傳播技術,通過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實現媒體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它是具備數字信息時展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通過對網絡的熟練運用,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策劃等新媒體運營能力培養,順應數字化媒體發展趨勢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不僅需要學習者有扎實的傳播學學習背景,以及信息網絡數字化媒體應用能力,更要懂得媒體傳播規律和市場媒體制度;能夠在全球化信息交流中,形成對互聯網業和新聞傳播業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將知識轉化為創意、策劃和執行能力;能夠掌握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良好的文學功底,以及一定的自學能力、社交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能夠利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

2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就目前情況而言,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課程主要設置在傳播學范疇內,忽略了學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無法體現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的特點。我國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發展起步較晚,專業師資團隊建設不夠完善,教育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且實驗設施不配套,缺少實踐基地和實踐條件,僅有的設備也存在硬件缺乏、設備老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發展。

3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路徑分析

3.1革新人才教育觀念

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是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衍生出的一種以培養全面型人才為目標,實現突破性與應用性,延伸傳播學內涵的專業。各高校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時,應立足于社會發展現狀,優化辦學宗旨,強化專業人才目標培養體系,發揮本校特色進行現代化專業人才培養。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采用新型項目教學法,實現具體課題作為課堂目標的教學模式。利用實際網絡應用技能,結合文字、PS等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新聞傳播學與信息科學理論,更要了解系統的計算機網絡及新媒體知識應用技術。以互聯網信息服務、網站運行管理、新媒體技術應用為重點教學內容,通過文理交叉的教育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現代化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情景模擬幫助學生體驗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工作中的所有環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根據所處地區的實際人才需求,完善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的個性化培養[2]。

3.2提高師資投入力度

當前形勢下,各高校應加大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師資投入力度,鼓勵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行實踐鍛煉,提高薪金待遇,促進教師團隊水平能力建設。在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教學過程中,發揮各高校學科資源優勢,實行新聞傳播學、計算機科學、信息工程學等專業教師共同承擔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課程任務的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由社會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進行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教育,實現人才的高效化培養。此外,應完善教學評價系統,從專業能力、實踐水平、網絡應用等多個方面進行學生能力水平評價,拒絕傳統教學過程中將成績作為主要標準的考核方式。增設學生對網絡傳播與新媒體教師的教學作用評價環節,說出自己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疑惑,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這對于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自身能力水平塑造都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有利于實現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多元化培養。

3.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網絡傳播與新媒體作為一門專業性強、操作難度大的現代化課程,各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大對實驗室的投資力度,將高新信息技術引入實際教學環境中,推動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現代化發展。實驗室是進行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教學的基礎,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學校建設過程中,應根據社會對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的實際崗位需求,不斷革新完善校內設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條件較差的高校可以進行跨校、跨院合作,提高設備利用率。如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和新聞學學生共用攝影攝像教室、模擬演播室,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共享網絡實驗室。重視現代化網絡應用,將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相結合,依托科學技術軟件,突破場景對于專業學習的局限。在適當增設實驗室及實驗設備外,還要加強與社會活動合作,結合本專業特點,利用廣播電視臺、記者團等校內組織,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通過互聯網構建網絡傳播與新媒體教學實踐基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及影像錄制,在不影響社會活動正常運營的情況下,為本專業學生提供真實化實踐場景,明確實踐崗位的具體任務,熟悉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工作操作流程。

3.4完善社會實踐教學

現代社會需要的是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社會企業參與到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大量實習機會,利用社會真實環境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內容進行鞏固,提高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的全方面素質。以未來行動導向作為教學基礎,加強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教學的社會實踐,完善相關課程構建,為學生參與實踐提供理論依據。通過課堂實踐教學、課外模擬實踐以及社會活動實踐等形式,加強對基礎技能與專業技能的綜合訓練[3]。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作為新時代高素質人才教育課程,在其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健全相關理論知識體系,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建設。將社會實踐與課堂教材、網絡應用相結合,規劃好教學制度,制定詳細的實踐課程數量、時間、方式等內容安排。根據實踐進度安排進行理論知識輔導,使二者完美契合,在完成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后,通過實踐教學鞏固內容,加深理解。根據教學情況及學生反饋,對課程進度與實踐活動進行調整,考慮到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逐漸推進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3.5實現科學教育創新

伴隨著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建設,傳統意義上的專業記者正朝管理者的角色轉變。伴隨著新型記者涌入社會,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相互獨立,如何整合分配這些專業人才成為現代化媒體行業發展的核心。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傳播與新媒體人才作為一種實現社會高速發展的戰略資源,要完善人才的科學化管理,注重個人素質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革新現代化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創新教學思路,優化課程設置,建設現代化網絡傳播與新媒體人才隊伍。創新是人才培養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打造現代化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的重要方式。面對信息量與日俱增以及互聯網應用技術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在進行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教學時,要轉變傳統教學思想,革新教學模式,深化課程改革工作。根據社會各界對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實現學生的專業化創新教學,建立以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為重點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推動現代化社會發展。

篇7

關鍵詞:網絡傳播;高校;學生管理

學生管理是高校教育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多樣性、系統性、以及教育性等特征。為了確保高校人才輸出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相互吻合,就要求高校進行教育內容安排時,應充分考慮到社會資源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而網絡傳播作為新型資源管理形式,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發揮著重要性作用。

一、網絡傳播與高校學生管理之間的關系

網絡傳播,是指以互聯網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網絡信息溝通體系,它很好的利用了虛擬空間中轉區域,打造一個豐富、多元的信息互動渠道[1]。高校學生管理,尤其是后勤工作環節的工作包括了日常學校事務安排、學生生活方面情況統籌、以及教育教學資源安排等方面,工作種類繁雜,工作內容多樣,且各個方面的關聯密切性較高。如果將網絡傳播方式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后勤管理人員就可以采取集中性統籌規劃法,將多重管理信息都承接起來,同時進行多重后勤服務工作的安排,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實踐效率,這是新型高校管理工作實踐的有效形式。反之,高校后勤管理環節的工作內容,就無法與網絡信息傳播時代的特征結合在一起,后勤管理工作就需要逐一進行安排,這種方式的工作效率不僅較低,而且無法保障后期管理與學生需求之間的相互承接。也就是說,網絡傳播為高校學生管理(后勤工作為代表)提供了互動窗口,也保障了信息溝通的流暢性;同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統籌性安排,更是應從做好社會保障環節開始,平穩而有序的進行目標性規劃,這是當前教育工作與網絡傳播協調對應的重要性保障。

二、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渠道

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分析:

(一)做好網絡傳播趨向定位網絡傳播形態多樣,信息種類多元,高校教師進行學生日常工作安排時,首先是要擺正網絡傳播在后勤工作中所占的位置,科學有序的利用這一資源進行工作實踐。其一,網絡傳播作為一種輔手段,主要在工作實踐期間起到資源優化規制的作用,它是高校資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為此,要在網絡傳播過程中應該科學的進行信息整合,而不是魚龍混雜的同時進行信息傳導。其二,無論網絡信息傳播的渠道形式多么靈活、多元,依舊需要工作者結合具體情況,有序進行生產條件的統籌化安排[2]。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教師利用網絡渠道進行信息傳播時,就首先是從網絡傳播手段的趨向定位層面上進行分析:(1)結合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情況,相應進行后勤實踐信息的集中化整理的傳播溝通;(2)按照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日常管理三個方面,實行社會信息資源的統籌性安排與多樣化調整;(3)后勤管理教師進行各項工作安排時,除了利用大數據進行信息管理資源的分析,還結合個人工作經驗,適當的進行生產因素的協調安排與最優化分配,進而將人文化理念之下的高校后勤服務工作做到最好。從高校教育工作安排的具體情況入手,合理有序的進行后勤管理工作的系統化分析和客觀性整理,可以將網絡信息傳播高效率、結構化的特征體現出來;同時,高校教育工作的規范化引導中,有序做好各類工作要點的系統化分析,也可以幫助后勤管理教師形成一個清晰的實踐思路,為后續工作的統籌性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二)合理應用網絡傳播渠道網絡傳播渠道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運用起到了整合調節性作用,它是社會資源結構科學化規制與協調性安排的重要條件,但若教師不能很好的將網絡傳播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就根本無法將其作用展示出來。為此,教師一方面需要充分結合網絡虛擬環境下信息迅速化傳播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在具體工作實踐期間不斷的進行創新,這兩方面均是合理應用網絡傳播渠道的保障性條件[3]。比如,某高校后期管理教師利用網絡傳播進行工作實踐安排時,就主要是從網絡傳播渠道視角上尋求資源運用的方式:(1)教師在辦公室綜合活動安排環節上,直接利用網絡信息程序,實行生產因素的多為化整合,并通過系列性程序安排法,將瑣碎、細小的辦公室工作內容串聯起來,以提高辦公室綜合活動任務實踐效率;(2)日常采購環節中,教師通過中微信、QQ的終端交流體系,直接對各個部分的校園工作實踐情況進行了系統化收集,然后統一化進行采購資源、采購種類、采購數量等方面信息的統計;(3)日常教學資源發放、以及學生入校前的準備工作開展時,按照學生入校的數量,實名制進行資源領取。日常教學資源發放時,也應做好日常應用情況的在線記錄,定期對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反饋;(4)日常工作安排期間,采取人工安全管理和終端監控設備協調同步的控制法,在校園安全監管環節發揮作用,做好校園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安全控制。同時,針對校園工作安排中的問題,也對應給予問題應對準備,以確保出現安全問題時可以及時處理;(5)校園內部人事檔案信息統計、計算機程序開發等部分,均采取“一站式”資源管理法,在具體工作安排期間進行協調規制,結合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有序進行生產資源的統籌規制和協調性安排,避免校園后勤管理中網絡傳播渠道應用混亂。將網絡傳播資源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后勤學生管理服務工作中來,在于結合高校日常工作實踐的基本情況,協調而多元化的進行網絡傳播窗口的因素規制,它不僅可以減少社會資源探索中的阻礙,還能夠促進社會資源開發層面的靈活性,是高水平高效建設實踐戰落實的具體表現。

(三)完善網絡傳播應用制度網絡傳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融合,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協調有序規制和優化配置的體現,但由于網絡傳播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則進行實際工作安排時,也應創建與其相互對應的管理制度作為實踐性保障。一方面,網絡傳播資源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運用,需明確何種網絡傳播方式可以起到信息傳播助推性作用;另一方面,網絡傳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融合,也需要逐步提升資源實踐能力,這樣方可實現高校后勤工作網絡傳播工作協調化安排的效果。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網絡傳播化管理時,實踐傳播體系就進行了系列性應用傳播管理制度調節層面的因素把握。本次工作協調而有序安排時的系列性策略可歸納為:(1)具體進行網絡傳播工作統籌性分析時,規定所有校園中運用的網絡傳播渠道應用均堅持正面性應用。即,嚴格禁止利用校園后勤管理程序開展校園日常事務之外的信息統計,不得以權謀私;(2)網絡傳播渠道在社會中的融合,在于結合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有序進行生產要素的多維化調節,形成后勤數字化管理。在線監管、以及網絡傳輸渠道信息規制性審核等策略,嚴防高校后勤管理資源應用期間存在的隱藏性問題;(3)在校園網絡傳播資源運用時,應逐步提升后勤管理人員的能力,進而創建更多維度的產業資源規制體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傳播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探究,是高校教育資源最優化安排的直接體現。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做好網絡傳播趨向定位、合理應用網絡傳播渠道、完善網絡傳播應用制度,分析網絡傳播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因此,文章研究結果,為國內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馬天琛.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行為分析與引導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

篇8

我國現如今網絡技術得以飛速發展,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學習提供一系列便利支撐和服務條件,特別是作為漢語言文學教學事務,在網絡技術沿用整改方面幾乎已經趨近于成熟形態。畢竟同時面對高校擴充和現代網絡文化等多種沖擊效應影響,如今漢語言專業可持續發展環節中整體挑戰局勢較為嚴峻,容不得任何懈怠應對現象發生。唯獨通過上述重重阻礙,有關漢語言文學網絡環境下的傳播活力才會更加旺盛。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介入并高度適應網絡傳播環境的現實意義論述

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是中華民族用來了解中國歷史,研究中華文化的一門工具,從而提高我們自身素質,對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人文價值和社會科學價值。此類專業將集中一切精力,進行學生基礎性中國漢語文學知識教學,同時提供涉及既定專業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使得今后畢業人員能夠有機會在相關科研部門,或是專業院校從事標準性研究、教學工作。結合以往鴨架式影響灌輸教育模式加以對比校驗,透過網絡環境下實施改革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確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引導功效。尤其是在各大高校開展擴招活動過后,各類學生身心結構形態各異,難以承受枯燥的課堂內容,希望利用網絡多媒體設備觀看各類專業素材,豐富自己的視野。也就是說,作為新時代教師應該適當尊重并主動迎合學生個體主體地位,主動運用網絡傳播技術,確保課堂內部漢語言文學專業交流氛圍更加熱烈。也就是說,傳統教學模式,經過多元化體系架構過渡轉換之后,能夠有力開發個體自主性學習意識,切實穩固此類文學教學實效性價值,使得既定專業內部學生在關鍵性知識掌握程度和應用潛質方面能夠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二、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和傳播手段細致解析

網絡傳播空間的確豐富多彩,可以全面克制以往漢語言文學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度限制跡象,并且適當引導師生進行靈活探究、交流實踐活動組織,確保話題討論的趣味性,加快各類知識灌輸和沿用效率。有關此類教學模式表現特征具體如下所示:

(一)尊重并激發學生個體學習自主性意識

網絡技術無可置疑,已經成為各類人員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操作媒介,并且在較為枯燥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領域中,能夠適當豐富課程內涵和趣味感知效應,比較容易被現在思維活躍的學生接受。網絡可以將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切相關的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收集并整理到一起,令學生可以在課后自由查詢并自主研習;而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講解途徑實現和學生的雙向交流指標。經過長期高速化網絡探究和交流活動影響,師生之間必然會達到一種非凡的默契效果,方便針對今后各類難點知識內容加以深度剖析和靈活沿用。

(二)合理彰顯漢語言專業教學手段的多元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覆蓋面域著實廣闊,一旦說長期沿用鴨架式灌輸教育模式,必然會令學生產生枯燥厭倦等感官狀況,嚴重情況下會選擇直接放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深入研習機會。相對地,網絡傳播技術能夠輔助教師開創一系列靈活性文學教學情境,特別是在多媒體設備下運行的豐富課件資源,往往能夠高度吸納學生個體注意力,并愿意在欣賞完后圍繞某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并從中獲得較為新穎的漢語文文學認知結果。透過網絡教學環境觀察,漢語言教學活動不單單限定在專業內容層面之上,需要順勢鍛煉學生個體專業靈活應用能力。畢竟漢語言文學本身源自于生活,包括優秀文章朗誦、時代性話題辯論、寫作和書法等訓練單元等,都需要健全形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技巧加以支撐協調。經過網絡技術長期輔助控制,以上訓練單元或是各類社會實踐應用活動,都將得到更為便利地布置和延展,學生長遠化發展前景顯得無比清晰廣闊。例如:如今流行的網絡征文活動,實際上就是提供給此類專業學生漢語言知識高效沿用的特殊平臺,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篇9

關鍵詞: 網絡編輯 網絡編輯規律 網絡傳播 “開放式”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迅速進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一種新的傳媒,它在信息傳播方面開辟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使得傳統的主要傳播媒體――紙質圖書的傳播模式由“作者―出版―讀者”變為“作者―讀者”模式。網絡以其空前的時效性、大信息量、雙向互動性、全球開放性、查閱復制方便和費用低廉等優勢成為了繼印刷品、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因此,網絡編輯――這一網絡傳播中的重要內容,成為了編輯、傳播學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從媒體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編輯模式怎樣改變,編輯的基本功能還在延續著,即作為大眾傳播的手段之一,以承載和傳播為目的,以符號為操作對象的符號代碼檢定和符號設計活動,但因各種媒體編輯模式和編輯形態的差異,編輯的內涵和外延發生著變化,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時代的到來加劇了這種變化。網絡編輯是隨著互聯網這一新媒體的蓬勃發展誕生的新興職業,一般來說,網絡編輯的涵蓋面較為綜合和全面,體現出網絡工作的素質和網絡事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對網絡技術、美術特性和頁面設計等工作。與傳統編輯不同,網絡編輯從誕生之日起,它的內容、趨勢等都將更多并更密切地受到技術的影響,網絡編輯工作將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生變化,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將影響網絡編輯工作的內容與方式方法。這種影響可能表現為漸進式,也可能表現為瞬間突破性。正是技術的深度介入,使得網絡編輯工作表現為更多的動態性、開放性。

如果說網絡編輯是一種職業、崗位,那么,與這種職業、崗位相對應的學科,就應當是“網絡編輯學”。網絡編輯學作為編輯學中的一個分支,是與報紙編輯學、期刊編輯學、音像編輯學等相并列的針對網絡的編輯活動和規律的編輯學。“網絡”,就是網絡編輯學的特殊的學科對象、領域,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因此,網絡編輯學就是網絡出版者以網絡為載體,對信息源進行有效采集、篩選、解碼、編碼和傳播,使信息源按照傳播目標達到最大社會化的學問和技術,是研究現代信息社會里網絡編輯的現象、行為、特點、性質、內容和規律的學科。[1]

編輯活動規律就是構成編輯活動過程的各種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既包括研究編輯內部活動的普遍規律,又包括研究對待不同媒體、各類原稿進行編輯的特殊工作規律。[2]因此,編輯活動的規律一方面應當根據不同的傳播媒體和編輯活動過程具體地進行歸納和總結,另一方面又要從各種具體的規律中抽象出一般規律,使之成為編輯學的最高理性理論和編輯工作的指導。從這一角度來看,網絡是一個平臺,它本身可以容納報紙、廣播、電視的所有的傳播功能,因此,可以說,在網絡編輯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網絡報紙)就要重視“版面和諧”,偏向聲音(如網絡廣播)就要重視“口語化、符合聽覺規律”,偏向聲像(如網上電視)則要重視“聲畫合一”。可以說網絡新聞編輯要遵循傳統媒介編輯的所有規律。但是它也有顯示網絡性質與內涵的獨特基本規律。為了研究網絡編輯的基本規律,以下從網絡傳播的特點來分析網絡編輯的特質。

1.交互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傳播已經有點類似于人際傳播了。它不同于以往報紙、廣播、電視的“一對多”的傳播方式,網絡傳播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傳播方式模糊了傳者和受者的身份,傳者和受者可以互為主體了,這在BBS中尤為突出。交互性主體的實現有利于交流雙方在信息共享中達到互相認同、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在線聊天、OICQ聊天等都是這種交互主體性的突出表現。作為網絡編輯要充分尊重受眾的主體精神和傳播權利。

從在線聊天和OICQ聊天中我們可以看到網絡交互的兩個顯著特色:即時性和隱匿性。

即時性是指兩個處于不同地點的人可以在同一個虛擬空間里聊天,這種聊天因為是即時發送的,具有速度快和超時空的特點,所以頗受青睞;不足之處是速度快,網絡“把關人”有時候來不及檢查信息,不利于信息的過濾,有害信息易被傳播而造成惡劣影響,而且這種信息的主題具有較大的松散性和不確定性。

隱匿性是指網絡主體在虛擬中通過想象創造著自我身份,并使這種身份表現為多樣性、隨意性。這個特性使“把關人”的權利瓦解了,許多個人化的傳播主體浮出水面。伴隨著高度自由而來的是高風險,電腦黑客的侵入有可能使整個電腦系統癱瘓。

作為負責BBS聊天系統的編輯,首先應該建立一整套的驗證系統,以確定網絡參與人員的身份,并使用戶與網絡之間達成一種“信任關系”。同時,網絡編輯應該盡量營造一種良好的討論氛圍,達成一種健康的網絡倫理。具體做法比如可以給網友登錄權或訪問權,也可以封殺他;可以選出每個版的版主(具有目錄和文件權,即擁有對文件的閱讀、修改、刪改等權力),讓他來負責一個版的帖子內容,或組織發表一些議程設置的帖子以引起討論等。

可以說交互的形成正是時間層面、空間層面上的開放性帶來的。時空開放,從而可以實現“此時與彼時、此地與彼地、此人與彼人”的共時或異時、同地或異地傳播,時空的開放賦予了傳播更多的深度與廣度。

2.超文本

與傳統媒體不同,網絡傳播是建構在超文本、超鏈接之上的全新傳播模式。超文本,與用字符串來表達,以線性形式進行組織的傳統文本信息的處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結點(Node)為單位組織各種信息,一個結點是一個“信息塊”,結點內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圖像、圖形、動畫、聲音或其組合;它的信息在組織上采用網狀結構,結點間通過關系鏈加以鏈接,從而構成表達特定內容的信息網絡。[3]它對信息的存儲可以按照交叉聯想的方式,從一處迅速跳到另一處,打破了原文本系統只能按順序、線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靈活地檢索。這樣的跳躍性的編輯方式方便了讀者的閱讀,使讀者的閱讀視野從一個平面跳入了另一個平面,從一個空間跳入了另一個空間。網絡版面的編排有力地整合了時間與空間兩大編輯維度,變偏倚編輯(即時間或空間擇一的編輯方式)為整合編輯(時間與空間并重的編輯方式)。[4]

超文本賦予了網絡傳播許多優勢,比如說,形成網狀的復雜信息結構,系統能按不同查詢條件鏈接,從而使網絡傳播擁有強大的檢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編輯功能,可以進行多窗口編輯,使得網絡編輯可以方便地容納更多元素。超文本(超鏈接)本身就是技術層面上的一種開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構成模式與超鏈接的傳播結構使得信息檢索得以時間、空間全方位開放,從而輕松實現了“此時或彼時”、“此地或彼地”、“共時或異時”、“同步或異步”的查詢功能。

3.海量性

因特網將全世界的計算機都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數據庫。世界上任一時間任一地點發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為網絡的信息被廣泛傳播。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由于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可以擺脫報紙版面、廣播電視固定時段、節目容量等諸多限制。技術創造的電腦網絡時空幾乎可以將全世界的新聞信息全部包攬;此外,由于傳播主體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為信息源”,使得網絡信息得以源源不斷;其次,由于數據庫的存在,網絡得以縱向保存歷史新聞信息,正是信息集納的廣度與深度形成了網絡傳播的海量特點。

海量性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其一,網絡傳播實現了地域上的全球覆蓋(這是空間上的開放性導致的);其二,網絡傳播實現了信息的海量存儲(這是時間上與空間上的開放性導致的――網絡傳播可以橫向容納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數據庫可以縱向容納歷史信息);其三,網絡傳播中信息存儲的質的多樣性(網絡傳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存儲,這是技術開放性帶來的結果)。

4.信息濾波

所謂信息濾波是指編輯通過網絡對大量的社會信息進行過濾、凈化、優化后選中的信息。[5]信息濾波可謂是編輯考慮選題的最佳方式。閉門造車、等稿上門不是真正的編輯方式,調查研究產生選題才是唯一且最佳的方式。但是調查研究不僅僅是編輯到各地的實際考察,也不僅僅是通過報刊了解信息,編輯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信息時代,網上調研滿足了信息量的需求。但是網上的信息是繁雜的,也是有用和無用、無序摻和在一起的,編輯如果不懂得如何過濾信息,就會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因此編輯必須具備過濾、優化信息的能力,要學會對來源不一、取向不一的眾多信息進行接收,并作科學的分析、整理和綜合;要把有用但分散的信息收集起來,找出更核心的東西、更實用的東西加以優化組合,形成最具實際意義的選題。這樣的選題將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也是讀者最需要的,更科學的方法是將這些選題再拿到讀者當中征求意見,進行二次調研,增加他們實際工作中最需要的部分,使選題更加豐富、扎實、準確。

5.個人化

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眾傳媒應該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收個人化信息和娛樂的系統”。網絡傳播的個人化特征非常明顯,技術帶來的優勢可以使得受眾從容地利用各種檢索工具在各類數據庫中“各取所需”;受眾還可以自由地選擇信息接收的時間、地點,以及媒介的表現形式;與此同時,作為網絡傳播另一端的傳者也可用一種“信息推送技術”,根據用戶的需求為他推送信息的專門化服務。[6]信息的傳播在網絡中顯得個性張揚、特色鮮明。個人化特點意味著受眾“可以自由地選時收看”(時間上的開放性)、“可以自由地選擇世界各地、古往今來的內容”(時空上的開放性)、“可以自由地選擇接收模式(有聲有像或有聲無像或圖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組合)”(技術上的開放性)。正是時間、空間、技術上的開放性使得“個人報紙”、“我的新聞”等個人化的傳播得以實現。

三、結語

從以上網絡傳播的特點來看,我們發現“開放式”是網絡編輯的基本規律,是滲透到網絡新聞編輯工作各個環節中的一條主線,它是網絡編輯區別于他類媒體編輯工作的一個基本特點。

因特網實質上是一個時空開放的網絡空間。正是這種“時間與空間上的最大限度開放”賦予網絡傳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時性、多媒體、個人化、超文本”等眾多特征。通過對網絡的這些傳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難發現“開放式”是它們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筆者以為,如同報紙的“版面和諧”、廣播的“口語化、符合聽覺規律”、電視的“聲畫合一”等為上述媒體的基本編輯規律一樣,“開放式”規律是網絡媒體的基本規律。

參考文獻:

[1]戢斗勇.網絡編輯學的建立及學科構想[J].出版發行研究,2002,(10).

[2]楊曉鳴.編輯活動規律論[J].編輯之友,2001,(6).

[3]馬中祥.論網頁編輯的學科化研究[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2001,(4).

篇10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在絕大多數網絡媒體缺乏新聞采訪權的情況下,技術因素固然重要,但決定網絡媒體成敗的關鍵因素,主要還是在于對內容信息的整合和設計。因此,網絡編輯及其素質的重要性和地位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和傳統媒體編輯一樣,網絡編輯時常也被人誤解,或遭以偏見。比如,有人認為網絡編輯就是“復制加粘貼”的工作,是簡單的“搬運工”勞動,是不知疲倦的“小螞蟻”等。當然,網絡編輯的確要做一些“復制粘貼”的工作,但這絕不等于網絡編輯工作的全部。

在網絡媒體的建設過程中,網絡編輯扮演的基本角色是:通過網絡對海量信息進行采集、分類、整合、編輯,通過網絡實時地向世界范圍的網民進行,并從網民那里接收反饋信息,產生互動。其工作大體包括:日常內容采編;合理的內容編排;自我原創;網站策劃等。網絡編輯與傳統媒體的編輯相比,其工作具有超鏈接式、全時化、數據庫化以及交互性的特點。同時,網絡編輯還兼具了技術和人文的雙重使命和責任,他一方面是技術平臺的運用者、操作者,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人文價值的開掘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編輯不但是“把關人”,更是一位思想者,這就對網絡編輯的素質與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總體來說,網絡編輯和傳統媒體編輯一樣,應力求做通才、雜家和專家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網絡編輯終究與傳統媒體編輯有著不一樣的工作流程、環境和特點,在互聯網傳播的環境下,網絡編輯需特別強調以下特質:

掌握計算機和網絡知識,了解網絡傳播規律。網絡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就在于它是以計算機為終端的、基于互聯網傳播平臺而信息的媒體,掌握計算機和網絡知識是網絡編輯必備的知識素養。網絡傳播具有海量性、即時性、交互性、娛樂性、分眾化、社群化、多媒體化以及全球化的特點,對此,網絡編輯也應熟悉和把握。同時,網絡編輯還應掌握好網絡傳播的基本技術,如搜索引擎、編輯軟件、超鏈接、信息系統的使用以及網頁制作等。編輯必須了解網站設計原理,注意與技術人員溝通,使網站建設符合網絡傳播的特性和需求。不懂網絡傳播技術的網絡編輯將寸步難行。

具有“原創性質”的整合能力。網絡編輯絕不是“搬運工”,他必須敏銳地從海量信息中發現、選擇本網站所需要的信息,然后迅速、準確地判斷、鑒別、加工,以整合出有價值和個性特色的信息,這其中無不注入網絡編輯的創造性勞動和智慧,因而具有相當的“原創”。整合是網絡編輯通過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重新組合,以提高傳播效率,實現信息增值的一種較高層次的編輯手段。網絡傳播條件下,內容的原創性不再是網媒競爭的重點,而網民更多關注的是有獨特視角的信息,以及對信息的特有解讀。網絡編輯通過整合各方信息,將更有利于對某一信息全面、獨特、新穎的解讀,好的整合能夠以合適的形式,全面高效地選擇、配置、組合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整合也是一種原創。整合出新即原創,既是網站成功的經驗所在,也是各網站努力的一個目標。

充分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網絡媒體像傳統媒體一樣,需要在意識形態、輿論導向方面,有一個適度的尺度把握。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不斷提高復雜形勢下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同時,網絡媒體也是一種內容產業,網絡編輯應充分了解國家對內容產業的一些相關法規,如知識產權法、版權法規等,應嚴格遵守,不可侵權。此外,對公眾隱私權的保護、對國家安全法及保密法的遵守等,也是不能忽視的。

具有強烈的市場和服務意識。網絡媒體如同傳統媒體一樣,盡管是以內容為生,但一旦離開了相關客戶的支持,網媒是無法生存的。網媒的客戶既包括廣告主等商業類客戶,也包括普通網民。所以,網絡編輯在制作內容時,要有強烈的市場意識、廣告意識和服務意識,要顧及到網絡媒體自身、受眾、廣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在制作內容時注重內容獨特的形式或獨特的解讀方式,顧及到網站整體風格的統一,這對于網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駕馭網絡互動的能力。交互性是網媒區別與傳統媒體的最大優點之一。在網絡傳播中,受眾與傳者或者受眾與受眾之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直接的雙向交流。交互性的主要表現形式有“讀者論壇”、“網上民意調查”、“電子郵件”方式的讀編交流等,其中編輯的能力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以“讀者論壇”為例,因為參與論壇的網民的心態、目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編輯具備較好的把握、引導、判別能力,使網絡的交互性能夠發揮正面作用,成為引導、服務、溝通的一種有效手段。這對于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輿論監督水平大有益處,對于增強網站凝聚力,提高網站知名度也很有幫助。

熟悉各媒體傳播手段,做多媒體、全媒體人才。互聯網是一個多媒體體系,互聯網上的內容有文字、圖片、聲音、圖像、Flash……而網絡傳播可以同時調動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手段,以增強傳播效應。多媒體內容需要用多種媒體的編輯能力進行操作,因此,網絡編輯應具備報紙媒體需要的文字編輯能力,廣播、電視媒體要求的視頻、音頻編輯能力,以及網絡這個新媒體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能力。由此看來,“全”而“專”,對于網絡編輯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網絡傳播的開放、及時、迅速、傳播范圍廣等特殊性,在客觀上有可能使不良信息的傳播呈泛濫之勢。在網絡虛擬社會里,作為“把關人”和“守門員”的網絡編輯,需要比任何傳統媒體編輯更應保持高度的警覺和責任,更應擔負起傳播先進文化的使命來,力求、傳播有益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信息。網絡編輯要承擔起這樣的使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

傳播正面信息。網絡傳播的信息內容,往往是社會文化借助網絡媒體呈現的社會文化直接、顯性的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有機組成。這些信息內容的傳播,直接影響著網絡社會的文化構成面貌與取向。為了建設有益的社會文化,傳播正面信息,是網絡編輯在深刻理解網絡媒體與網絡社會關系基礎上,應采取的主動行為。傳播正面信息意味著不傳播負面信息。所謂負面信息,一是信息本身是消極的,二是信息傳達的主題或視角是消極的。控制負面信息的傳達,或面對負面信息時以積極而正面的角度與態度去傳達,就是對正面信息的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