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科技的研究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農業科技的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農業科技的研究

篇1

一、概述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的索絡就提出了柯布-道格拉斯函數在勞動質量、資本類型確定的情況下,對資源配置、知識進步要素對于經濟增長的推動;80年代中后期已經進入到對其決定性的分析。在我國,2008年由楊燦等人利用索羅斯模型、投入產出系數法,對我國廣東地區的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貢獻率進行了分析,效果較好。目前,世界范圍內的400項左右的農業科技投入,帶動了世界農業的極大發展,且投入后的回報率高達49%之多。

二、實證分析

1.基本情況說明

靜態實證分析,是目前應用較多的理論模式。根據我國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情況來看,動態性的關聯性分析才最為重要;原因在于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位列世界第二,但實際拉動經濟過熱的因素主要是國有企業與房地產等行業,所以,整體來講財力有限,尤其是體現在農業科技投入方面的已經出現了南方投入多、北方投入少的局面。另外,農業投入本身屬于周期長、回報慢、回報率低、風險較高的行業,因此,這些特征往往導致了農業自身在科技、資金方面的吸引力的不足。但整體來看,我國的農業發展一直處于一種正向的發展趨之中。本次研究中以向量自回歸模型為準進行分析,基礎是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經濟增長相關數據,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分析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時間確定為1986-2011年,原因是2011年后,房地產行業極速發展,熱錢最多,所以,這方面的實證研究意義不大,將時間確定在以上范圍)。首先,構建動態模型,即以數據統計性質為基礎,通過相關時間序列系統預測、隨機擾動對變量系統的動態影響,從而實現二者間的動態關聯性分析。其次,本次以農業科技投入、農業GDP兩種數據作為代表性指標,具體數據是由《中國統計年鑒》(1986-2001中國農業科技投入數據)、《全國農業計資料匯編》(2001-2011中國農業科技投入數據)采集而來。

2.實證分析

首先,在身量自回歸模型中,按照變量的平穩性要求、白噪聲序列向量假設要求,本次研究通過協整檢驗農業科技投入變量序列、農業GDP變量序列水平值、一階差分值、SC準則,實現了對滯后階數的確定。檢驗結果表明,通過序列LASTT、LASTT、LAGDP、LAGDP檢驗后發現ADF臨界值分別為-3.6795、-3.5806、-2.9719、-2.9719;所以,結論是非平穩、平穩、非平穩、平穩。檢驗結果表明,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變量序列、農業GDP變量序列均屬于非平穩序列;然而,在一階差分完成后,單位根消失,成為平穩序列。其次,在協整檢驗與誤差修正模型方面,本次研究通過對序列單整檢驗進一步分析了作為一階單整序列的LASTT、LAGDP,結果滿足條件。因此,通過EG兩步法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具體是通過最小二乘法對二序列進行長期線性均衡關系估計,得到關系式如下:LAGDPt=6.8937+0.6823LASTTt(78.2789)(32.9513)R2=0.9749F=1085.79然后,不規則根據單位根檢驗,即:et=-0.2216et-1+0.4049et-1(-2.3105)(2.3346)結果表明,殘差項無單位根,且屬于平穩系列,所以,可以由此得到農業科技投入中的資源配置效率要素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推動及影響;即得到LAGDPt中的R2值、F值、D.W.值:0.2695、5.9285、2.1410。根據模型得到的影響系數為0.0488,因此,當投入變動為1%,那么增長變動就為0.0488%,因而長期影響較大,而短期影響較小。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平穩序列是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變量序列、農業GDP變量序列的基本特征,但也存在著二者之間的長期穩定性的協整關系,即動態相關性;在本次研究中,由于樣本選取與之前的朱希剛、王桂所進行的研究比較,農業科技貢獻率顯著偏低,分析其中的差異原因發現,主要是數據存在差異,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新時期的最新數據,所以,誤差得到了修正;經濟增長彈性與其影響系數相比也顯著較高,證明了長期影響的有效性。因此,建議如下。首先,在農業科技投入方面,要注重整體的戰略部署,做好長期投資的計劃與實施步驟,從而達到循序漸進的發展;同時,應該實行換屆不換業務的政策,讓這些有利于農業發展的長期計劃得到有力實行。其次,經濟增長不能過分依賴于農業GDP,即以統計數據為綱,因為農村相對分散,且在統計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加上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往往會導致不精準,所以,要以對農村農民的實際收入數據統計、日常生活水平方面的數據統計等作為參考,共同進行有效評價,有力促進這種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經濟增長間的動態良性互動。

四、結語

無論從實踐分析還是從理論進行論證,我國的農業發展,的確受到了資金投入、資源配置、科技投入的進一步影響,且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在這種關系中,也透過出一些地區科技投入少而經濟增長慢的弊端與不足之處,所以,應該盡可能在新一輪的新農村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與農業轉型發展過程中,增加在農業方面的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科技投入水平,從而帶動落后地區的發展,最好是通過先富帶后富的模式,實現區域性的合作并帶動落后地區的發展,全面推動農業轉型與升級。

作者:李守美 單位:吉林省撫松縣北崗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兵,周彬.欠發達地區農戶農業科技投入的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省灌南縣農戶的實證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6,15(1):40-44.

[2]張躍強,陳池波.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科技創新績效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32(10):50-54.

[3]馬發展.關于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若干問題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5,24(6):44-49.

[4]姚延婷,陳萬明,李曉寧,等.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8):122-130.

篇2

關鍵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經濟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及農業科技成果的不斷涌現;農業科技成果是凝結著人類勞動的一種智力產物,它是基于農業科技而進行研究與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一定價值的產品;故基于產品角度,結合社會屬性可把農業科技成果分為以下3類:公共產品類、私人產品類、混合產品類。之所以從社會屬性對農業科技成果進行分類,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便于區別分析和探討各類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及各自運動規律,為相關部門進行決策提供可靠理論依據?;诖?,以下著重從經濟學角度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及如何促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提高進行探討。

2 關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經濟性分析

2.1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在供需方面的分析

2.1.1 公共產品類

2.1.1.1關于需求的分析 知識形態為這一科技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故無法在生產實踐中得到直接應用;因此引致需求為其主要的需求表現形式,通常是由開發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的實際需求所引致的,利用研究成果進行技術開發或進行后續的研究工作,這是最終需求方所要做的,但成果產生方不會把成果以等價形式轉給最終需求方,最終需求方可以采取多種渠道把所需要的信息向政府部門進行傳遞,通過政府再把這些需求信息傳遞給各個研究機構,最后由研究機構據此來進行生產或向最終需求方提高此類成果。

2.1.1.2關于供給的分析 作為政府部門,必須在公共產品供給中居于主導地位,這是公共經濟學界的共同認可,作為最終需求人——政府,在把公共類農業科技成果向研究機構進行提供過程中,還承擔起委托人的身份;而公共科研部門在把政府的委托接受過來以后,就在事實上成為供給人,基于政府下撥的科研經費來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再把其研究成果以論文等形式進行公開發表。由此可見,公共產品類農業科技成果,在其轉化及供給方面在多數情況下會出現市場失靈,即無法完全靠市場途徑來實現其供需平衡,在多數情況下必須依靠非市場途徑來加以實現。

2.1.2 私人產品類

2.1.2.1若獨占許 可為科技成果的市場交易方式時,如圖1所示。

由于所購買成果的使用權均為買方所獨占,成果供給方若要實現其價值,只能通過1次轉讓,且也僅有1次固定的供給量,因而其供給曲線表現為與縱軸平行的直線,E點為供給與需求的交點。在1次交易中成果攻擊方可從中獲得全部回報,由于供需雙方能夠達成一致,因而把供需平衡實現起來。

2.1.2.2若普通許可為科技成果的市場交易方式如圖2所示,成果攻擊方所獲得的價值補償,可通過多次轉讓來進行累計而實現,從理論上講,若具有足夠大的市場需求,則可進行多次轉讓,而且隨著增加的轉讓次數,相應地也增加了供給量,致使出現越來越低的轉讓收入,因而其供給曲線表現為與橫軸平行的一組直線S1、S2、S3、……、Sn,此外點E1、E2、E3、……、En為其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所成的多個均衡點。

2.1.3 混合產品類

競爭性及排他性,這是這類農業科技成果的主要特點,有關私人產品的供需行為與本類產品基本相同,但本類產品具有正外部效益特征,因而具有其特殊的供需均衡過程,具體如圖3所示。

在上圖中,S為混合產品總供給曲線,D1為混合產品私人需求曲線,D2為混合產品總需求曲線。

2.2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在外部經濟效益方面的分析

與普通商品相比,農業科技成果在使用價值方面,除了具有共性以外,還具有其特殊性;能夠為消費者的直接需求進行滿足,并把正常的經濟效應發揮在其轉化應用過程中,這就是農業科技成果與普通商品所共同擁有的共性。此外,在轉化應用過程中,農業科技成果一系列強大的效應,諸如增值效應、正向溢出效應、滲透效應以及其他社會效應等,而且伴隨著不斷擴大的成果應用范圍,其外部效應也日趨明顯。

3 關于促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提高思考

對于公共產品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因其外部效應很強,故在成果供給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市場失靈,實現這類農業科技的轉化要通過非市場途徑,但由于部分農業科技成果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在其轉化過程中同樣有效率的追求,因而其轉化或多或少也受到市場的影響,所以加快這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為加強探索有關市場與非市場的結合。混合產品類農業科研成果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雙重社會屬性,故應把政府的推動行為與市場主體的能動選擇結合起來,以此來促進本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提高。

4 結語

總之,農業科技成果與其他普通商品相比,在很多方面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從經濟學這角度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進行研究,并確實采用有效措施來促使農業科技轉化效率的提高,對于促使我國農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春梅.農業技術推廣領域中的政府支持與公共服務職能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05).

[2] 戴文標.公共經濟學導論[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3] 王生林,等.構建貧困地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動力機制[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02).

[4] 康濤,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和對策[J].科研管理,2011(03)。

篇3

>> 森林資源分析技術理論與方法的探討 國有森林資源審計芻議 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要點探討 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探討 基于遙感影像的森林資源智能區劃技術研究 強化森林資源管理,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的探討 林業產權多元化對森林資源管理的影響探討 簡述3S信息化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森林資源監測的主要技術及發展方向探討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技術應用探討 探討森林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 淺談3S技術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的應用探討 林業產業化森林資源基地建設 淺議柵格化在森林資源調查的應用 仁化縣森林資源流轉問題探討 關于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的探討 關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對策探討 木里縣森林資源保護措施探討 遂昌縣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探討 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張國慶.生態審計技術探討及其在森林資源審計中的應用[EB/OL].(2016-10-16)[2016-10-20].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09139.

[3] 我國環境審計研究現狀、問題及對策[EB/OL].(2015-05-21)[2016-10-20].http:///link?url=1iawaRw8t_l5-BBkr1XnXyU-O_Kotd5kNC7wkrUwGj5nUG8uuf3NsOpHwwc2TNVkZy-0TUYQVdQ-OreoJ3bI9ht95p-ofNDJZUC4KcsorC7u7ni.

[4] 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0-193.

[5] 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研究[EB/OL].(2013-07-18)[2016-10-20].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7;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0-9128.

[6] 張國慶.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EB/OL].(2013-03-27)[2016-10-20].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86685;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7] 張國慶.災害管理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24-25.

[8] 張國慶.基于TSE分析理論的林業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20):155-157.

[9] 張國慶.基于高分辨率遙感數據與TSE方法的生態系統精細化管理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16):154-157.

[10] 張國慶.系統法學與我國生態法制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60-161.

[11] 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03-313.

[12] 李曙光.森林資源精細化管理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7):194-195.

[13] 張國慶.基于生態論的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20):148-152.

[14] 吳振坤.森林病蟲害監測技術研究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15(8):177-179.

[15] 張國慶.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系統管理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247-248.

[16] 陳榮勝.森林資源調查技術研究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15(7):181-183.

[17] 張國慶.基于系統健康管理理論的林業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管理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199-200.

[18] 張國慶.我國農用航空發展瓶頸與對策[J].中國民用航空,2011(4):33-35.

[19] 張國慶.農業航空技術研究述評與新型農業航空技術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2011,205(1):25-31.

[20] 黃璞.國有林場精細化管理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7):166-167.

[21] 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6):77-80.

[22] 張國慶.和諧城市融入文化、生態[J].綠色中國,2005(9):53-55.

[23] 張國慶.標準的分類與命名[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30.

[24] 張國慶.生態環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24-225.

[25] 張國慶.節氣與生物災害防治歷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7-230.

[26] 張國慶.基于系統關鍵因子分析理論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關鍵期分析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201-203.

[27] 張國慶.林業標準化原理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225-226.

[28] 張國慶.林產品溯源系統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26.

[29] 張國慶.論標準化原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37.

[30] 張國慶.試論復合生態系統與按需育林[J].安徽林業科技,2001(2):39-41.

篇4

1.1積極實施重大農業科技專項

“十二五”以來,全市共實施各級農業科技發展與成果轉化項目481項,投入研發資金2.5億元。分別實施了“大安百萬只狐貉養殖”、“洮南無公害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建設及產品精深加工”、“鎮賚百萬畝鹽堿地優質高產綠色水稻產業基地建設”、“洮北區肉羊集約化生態養殖示范及產品深加工”4項國家富民縣項目,共投入項目資金63208萬元。目前,這幾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均進展順利。項目實施以來,“鎮賚百萬畝鹽堿地優質高產綠色水稻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實現新增稻米加工量20萬噸,新增產值2.7億元,本級財政增收7625萬元;“大安百萬只狐貉養殖”直接參與項目農民人均收入達25000元,產業總產值增加1億元;“洮南無公害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建設及產品精深加工”參與項目椒農人均累計增收1416元,項目企業實現產值3.6億元,項目帶動從業人員12萬人。這些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為我市農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2014年,全市五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縣考核,洮南市獲“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榮譽稱號。

1.2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和產業基地(園區)建設

全市培育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農業產業化基地、4個國家級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基地和1個省級濕地院士工作站。按照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市科技局下發的《關于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十二五”以來,全市共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啟動區10個,分別是洮北區紅塔“雪寒”韭菜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洮北區食用菌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園區,鎮賚縣嘎什根鄉水稻農業科技園區,鎮賚縣哈吐氣鄉特色農業科技園區,洮南市洮府鄉雜糧雜豆農業科技園區,洮南市辣椒農業科技園區,通榆縣鴻興鎮奶牛示范園區,通榆縣什花道牧業示范園區,大安市百萬只狐貉貂養殖農業示范科技園區,大安市棚膜經濟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經過多年努力,全市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正在進入新的良性發展軌道,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導向性工程,對現代農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1.3注重農業科技成果實施和轉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目前,白城燕麥、白城綠豆、油葵等8個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30余個農業新品種通過省審定。建設了吉林省西部林木品種創新中心,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蒙桑基因庫,成功選育出了向海桑1號;向日葵育種技術及生物技術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玉米、蓖麻、雜糧雜豆的育種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位置;育成的裸燕麥優良新品種、休眠燕麥優良新品種和一年兩季雙熟的極早熟燕麥優良新品種(系),受到了廣大農民的青睞,種植面積在白城及周邊地區迅速擴大;育成的“白葵6號”等優良向日葵新品種、“白粳1號”等水稻新品種、“白蓖號”蓖麻新品種、“白雜號”高粱新品種和“白綠號”系列綠豆新品種也受到農民普遍歡迎,推廣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由于品種的改良,產品品質的全面提高,也使我市成為了全國綠豆、紅小豆主要出口基地,出口份額占全國總出口量的30%~40%。桑蠶、白刺、燕麥等成果的取得,為我市以百萬畝瀚海桑田、白刺、山杏為主要內容的三大生態產業化工程,解決了主要品種問題。

2白城市農業科技發展下步工作思路

在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構建的新形勢下,白城市將以促進區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為宗旨,發揮優勢謀劃發展出路,加快科技成果傳遞引導地方農業進步。

2.1繼續加快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

圍繞統籌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以推廣新品種、普及新技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重點,努力打造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型現代農業。圍繞全市百萬畝水田開發建設,抓好吉林省西部鹽堿稻區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滴灌節水技術及配套機具的研究,超高產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以及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的研究;圍繞提升農業綜合產出能力,抓好優質食用向日葵雜交種選育、早熟陸地棉品種引進及栽培技術、甘草的育苗及栽培技術及有效成份提取的研究,大田一年兩熟的品種選育與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圍繞加快發展畜牧業,抓好建設綠色無公害牧業新技術體系的研究與示范;圍繞荒漠化治理,抓好利用脫硫廢渣生物技術改良鹽堿地、耐鹽堿鄉土樹種、草地裸堿斑生態修復、吉林省西部沙堿地苜蓿人工草場和利用甘草種植防風固沙推廣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技術研究。重點抓好農村星火學校、專家大院、科技示范園區等農民科技培訓基地建設。

2.2繼續加大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平臺建設力度

抓好以科技成果應用和典型示范為重點的綠色高產優質稻米基地、燕麥、奶牛高效養殖、棉花新品種、甘草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大田一季雙熟品種、絨山羊高效養殖、沼氣應用等農牧業高效技術試驗示范園區建設,搞好園區規劃、品種選育和園區管理,提升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能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打造高技術協同創新平臺。以市農科院、林科院、畜牧院、農機院、水產所為主體,打造現代農業、生態林業、綠色牧業、農機裝備和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對接協作平臺,發展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機構緊密型技術合作,重點開展學科前沿技術、高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對接活動。計劃到“十三五”期末,新培育農業科技型企業20家,農林牧水產業科技示范園區(試范場)建設達到50個以上,每個縣(市、區)建成一個綠色無公害和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70%以上。

2.3積極實施科技農業推進工程,著力提升農業技術服務能力

篇5

一、農業科技園區效益審計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成果目前,關于農業科技園區效益審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農業科技園區效益評價體系的構建上。從國外學者對科技園區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看,最早涉及科技園區評價這一領域的是美國學者埃弗雷特.M.羅杰斯和朱迪恩.K.拉森,他們通過對美國“硅谷”起步和成長過程的系統研究,得出了硅谷形成“聚集經濟效應”的條件。1982年,美國學者布魯諾和狄波基反復研究后發現,在影響科技園區高技術企業的諸多因素中,其中有十二個因素影響巨大,它們分別是:風險資本;經驗企業家;技術熟練工人;供應充足便捷;接近市場;政府優惠政策;臨近大學;土地和設施易得;交通便利;思想解放;服務業繁榮;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環境。

(二)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特點及研究現狀 從以上評價體系可以看出,國外的評價體系主要是針對企業設定的。這主要是因為國外科技園區的投資大多是風險投資,政府干預比較少。相比之下,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大多是由政府投資建立的,其出發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有利于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平;第二,有利于農業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第三,有利于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和農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第四,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決定了西方的關于農業科技園區的評價體系不適用于我國。盡管如此,西方評價體系中涉及環境和社會影響層面的內容還是值得借鑒。

從國內來看,蔣和平,孫煒琳(2002年)提出農業科技園區的評價應從直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科技創新能力、生態效益四個方面展開。李博文,鄭文哲(2006年)建立了主要衡量農業科技園區產值及利潤的指標評價體系,同時還使用神經網絡評價方法對農業科技園區的效益進行了評價。

綜合而言,中外學者對農業科技園區效益的研究主要側重于評價體系的構建,對如何具體開展農業科技園區效益審計的研究涉及很少,專門針對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的研究幾乎沒有。

二、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的必要性

(一)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現階段,我國從省到市,投資興建了許多農業科技園區。據專家測算,2006年初,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和現代化示范區總數已達400多個,其中國家級農業園36個,省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42個,地級362個。專家預算,全國市縣級以上的各類農業科技園5000個以上。

(二)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如,《河南省2005年度省級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結果》中對新安縣等13個農業示范園區效益情況的審計調查表明:自項目建設以來已累計投資2.12億元,2003年實現收入2139萬元,2004年實現收入4128萬元,對當地農業產業化經營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但是,調查中也發現項目運行和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項目缺乏整體規劃,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大而后續配套設施跟不上,一些在建項目由于缺少資金而無法完成。如新安縣金土地農業科技示范園2000年開工建設,建成的3個花卉溫室大棚,由于鍋爐供熱不足保證不了冬季的生產,33個簡易大棚基本處于半閑置狀態,該園區累計虧損429萬元。二是部分示范園區規模小,如臨潁縣超過2000畝的園區只有一個,最小的園區僅占地100畝,按品種種植面積計算,最大的園區平均每個品種種植面積不過200畝,小的園區平均每個品種只有10畝,未形成規模優勢。三是個別園區經營差,甚至倒閉,起不到示范帶動作用。如上蔡縣東珠科技示范園成立于1995年,主營溫棚蔬菜種植,至2002年底已累計投入資金1033萬元,該公司于2002年倒閉,所建立的蔬菜溫棚現全部廢棄,造成銀行貸款難以回收和財政資金的浪費。”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確保投入的資金產生應有的效益,促使經濟、效率以及效果之間達到平衡,開展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刻不容緩。

三、開展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的思路

(一)確定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目標效益審計主要涉及對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檢查。在對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中,審計的具體目標包括:(1)園區建設期投資情況是否比同規模,同類型園區更經濟;(2)是否采用招投標制度來承包工程;(3)是否起到對周邊農民的輻射作用;(4)建設期是否嚴重超過項目立項申請;(5)是否有有效運作的園區管理委員會;(6)是否達到了培訓農業科技人員和增加農民就業機會的目標;(7)是否起到了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的作用。

(二)選擇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方法 為實現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的具體目標,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的實際情況,可采用以下方法對其實施審計:(1)通過民意調查、座談等方法,了解項目建設、運用情況,分析當地群眾對項目資金發揮效益的滿意程度,對科技園區的效益情況有初步了解。通過調查,還可以了解當地農民收入情況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情況。(2)檢查園區管理委員會的文件及相關資料,了解對農民進行培訓的情況。(3)運用調查分析、檢查等審計方法對項目申報立項進行審計。通過調查、觀察、分析等方法,做好對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文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評估報告、預算批復和轉批資料及項目概預算的審計,核實申報立項是否進行了可行性研究,背景是否真實,建設條件是否具備,可行性研究內容是否完整,技術經濟論證是否切實可行,是否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經濟結構、技術經濟支持能力、社會發展實際、市場前景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4)采用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進行比較的方法:一是檢查項目支出比預算節約額;二是比較項目實際規模與設計規模,所建設得科技園區的功能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要求,分析未達到規模和要求的原因。(5)運用調查、訪談、座談會以及查閱資料等方式,查明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有無流于形式的制度和措施存在,評估制度、措施的執行程度。(6)檢查地方應配套的資金是否配足,配套資金的來源是否真實存在,有無假配套的情況,如以物資、債務往來、勞務等抵頂現象,必要時向開戶銀行詢證,檢查銀行存款對賬單收付業務記錄,揭示有無已收到的??钗词褂糜诌`規流出使用單位的情況,若有則應深入進行追蹤審計。

(三)構建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是指用于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合理的、可達到的效益審計評價標準及各種類型的效益審計評價指標。

(1)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評價指標。一是經濟效益指標:產品貢獻:反映產品貢獻的技術指標有主要農產品總增長量和商品增長量及增長率。生活條件:反映生活條件是否改善主要看人均主要農產品占有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

人均主要農產品占有量=全年主要農產品生產量/年平均人口總數

人均可支配收入=稅后分配總額/參加分配的人口總數

分配效果。反映分配效果的指標有:國家收益比重和地方收益比重。

國家收益比重=[上交國家稅利/(稅金+純收入)]×100%

地方收益比重=[地方稅利/(稅金+純收入)]×100%

二是社會效益指標:就業效果:反映就業效果的技術指標有勞動就業率和單位投資就業機會。

勞動就業率=(項目所提供的就業人數/當地有勞動能力應就業的人數)×100%

單位投資就業機會=(項目所提供的就業人數/項目總投資)×100%

勞動條件:反映勞動條件是否改善主要看勞動技術裝備率水平。

勞動技術裝備率=一定時期機械化設備平均價值/該時期勞動人數

文化素質水平:反映文化素質水平高低的指標有教育普及率和科技人才比例。

教育普及率=大、中 、小學生人數/總人口數

科技人才比例=科技人員數/總人口數

以游客為載體的信息、知識、文化帶入當地,使居民和農民在直接或間接接觸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素質。

三是生態效益指標:評價生態效益采取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評價指標有:土壤有機含量、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積指數、土壤沙化或次生鹽漬化比率、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

(2)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評價方法。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指標評價值可采用模糊評分法確定。具體可通過表1實施評價。

表1中各項內容含義如下:

指標名稱,即為上述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各評價指標。

指標評價標準,即為根據綜合分析設定的各項評價指標的合理取值。

指標審計值,即為審計過程中各指標的確認值。

指標評價值,即指標審計值與指標評價標準比較后的得分,體現了對指標優劣程度的判斷。審計值超過評價標準時為正分,等于標準評價標準時為0分,審計值小于評價標準時記為負分。

建議,具體指通過對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所得出的審計建議。該建議可以是改善園區管理方面的,也可以是降低成本或提高效果等方面的。

被審計園區反饋,是指針對審計人員的建議,被審計農業科技園區提出的擬采取的改進手段或者整改措施,以便該園區預算資金使用的效率、效果或效能得以提高。

被審園區建議執行情況,是指以前期間曾經審計人員對該園區所提出的改進建議的執行情況或者是整改的完成情況。

開展農業科技園區預算資金效益審計,對促進農業科技園區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建立科學、全面、合理的效益審計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對農業科技園區資金效益進行科學的評價,不斷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文博、鄭文哲:《我國農業科技園區效益評價方法及實證研究》,《科學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篇6

【關鍵詞】農業科研機構 企業化轉制 困境 對策

農業科研機構是國家公共科研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保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隨著社會和經濟體制的變遷,農業科研機構已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的重點之一。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是公益性科研機構體制分類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務院2001年4月28日頒布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針對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指出:具有面向市場能力的農業科技機構,應逐步轉變為科技企業或進入企業,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由于農業科研機構具有顯著的社會公益性、實施區域性和發展長期性的特點,以及現階段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繁榮、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的舉足輕重作用,致使本次歷時10年的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進展情況

2002年10月,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關于農業部等九個部門所屬科研機構改革方案的批復》下發后,農業部印發了《農業部關于直屬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三院”)所屬研究所等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的體制改革提出了具體改革思路。在保留“三院”的原有建制和領導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對其所屬的研究所進行分類改革:組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轉制為科技型企業、轉為農業事業單位、進入大學四種類型優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資源配置。按照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的研究所29個,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的研究所22個、轉為農業事業單位11個、進入大學4個,由此全面啟動了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改革工作。根據文件要求,轉企農業科研機構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企業法人工商登記注冊工作。企業注冊名稱可用原科研機構名稱或符合登記規定的其他名稱。

2001年10月,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對水利部等四部門所屬98個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總體方案的批復》,中國林業科學院在總結前五年改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把其所屬的林業所、熱林所、亞林所、森環所、森保所、資源所、資昆所等個單位轉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科信所轉為中介機構,保留事業單位性質;木工所、林化所、華林中心、熱林中心、亞林中心、沙林中心等單位轉為科技企業。這些機構轉制后暫由中國林業科學院管理。

在全國省級農業科研院所中,體轉制成企業(包括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和實行企業化經營)的有39個所,占全國省級農業科研院所總數的9.4%;事業型單位、企業化管理,工資部分(30%―70%)打入成本的研究所有60個,占14.5%;完全保留事業型單位,工資未進入成本的研究所有314個,占76.1%。轉制成企業的科研所可以劃分為3類:第一,建立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組成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資產全部剝離轉制成完全意義上的企業。例如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將玉米育種中心、水稻所等研究所的全部資產經剝離后組建了“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全部由事業單位人員轉變為企業員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8個轉企所和院屬經濟實體、公益型所的經濟實體統一劃歸“廣東省農科集團”管理,實行企業化經營,獨立核算。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牽頭組建的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已于2000年12月上市。第二,部分資產剝離,一部分資產實行公司制運營,一部分資產還保留事業性質,即“一所兩制”。例如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畜牧、生物農藥、組培研究所就實行按這種方式轉制。第三,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但事業經費已全部減撥,科技人員工資全部打入經營成本,實行完全成本核算。例如浙江省農科院現已轉制成企業化經營的2個研究所、天津市農業科學院黃瓜研究所就屬于此類。

二、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困境分析

1、科研開發經費不足,農業科研活動不穩定

從行業科研投入看,農業科研投入在各行業中明顯處于弱勢地位,國家財政對全國農業科研的投入占國家財政科技總撥款的5.7%,只相當于中國科學院一個單位10.3%的一半;在自然科學基金、973、863和科技條件平臺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中,農業或現代農業領域所占的投資比例也都毫不例外地明顯低于計劃內其他領域的投資比例。部分擬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的事業費基本支出撥款大部分用于離退休人員開支,剩余部分按在職人員平均,難以支付基本工資,影響正常業務工作的開展。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只支持非營利性研究所,不支持擬轉企所,科研經費投入幾乎全部依靠課題項目競爭,農業科研的投入水平偏低,影響農業科研活動的持續展開,從而導致國家農業科研體系的不穩定。

2、科技投入的風險性較大,農業項目開發的效益不確定

由于農業開發項目具有長周期性,大部分科研成果需要長期的積累,一般為6―13年,培育成一個農作物品種也需要5―8年的時間,技投入的風險較大。農業技術作用于植物生命個體,研究需要經過長時間和大范圍的試種、觀察和對比實驗。由于農業科技成果的公開性和社會性,成果擁有者想從成果轉化中獲得高額回報的可能性小;農業技術保密性差,知識產權保護較難。農業生產的時令性和區域性使農業技術的轉化必須依照因時而異與因地事宜,增加了農業配套技術的復雜程度,加大了農業的市場風險。同時農業生產中存在諸多的不可控因素,冰凍、雨雪、濕熱、干旱、臺風、赤潮等自然災害或各種病蟲害,致使農業具有其他產業所不具備的生產風險,農業項目效益不確定。

3、人心不穩,專業人才流失嚴重

農業科研機構轉企后自身的定位是企業,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實現其經營目標――利潤最大化,從而難以兼顧農業科研機構的社會公益性。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為滿足市場需求,啟動和運作科研開發項目,科研人員必須融入市場,由于缺乏市場營銷和企業運營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和管理經驗,往往導致部分科研人員在市場化、商業化進程中失敗。例如一些在開發創收中取得業績的人員在得到職務晉升,收入福利改善,而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失敗了的科研人員,即使科研能力很強,也很難在轉企后的農業科研機構中得到晉升和發展,加之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所需要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未建立,必然造成轉企農業科研機構出現人心動搖、科研骨干流失。

4、科研管理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不適應“轉企”要求

“轉企”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農業科技管理體制在運行機制,諸如企業產權界定、社會保障體系、人事管理、職稱晉升、科研申報和科技成果評定等制度等方面,與“轉企”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例如影響國企改革的醫療、養老、住房、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同樣將成為農業科研院所轉企的障礙。部分農業科研機構所處區位較偏遠、人員組成復雜,輔助人員多,院所辦社會現象嚴重,沒有配套政策的保障,轉企的阻力將很大。農業科技人員為了評職稱而搞科研,為了搞科研而立項目;部分農業科研機構重項目立項而輕成果推廣;農業科研主管部門難以對農業科研課題實施有效監管。農業科研機構轉制為企業后,由誰來行使對其國有資產的監管以及知識性無形資產的評估等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對策建議

1、增加財政對農業項目的研發經費投入,完善科技投入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

農業科技投資的回報率較低,企業無法成為投資的主體,因此政府必須成為農業科技投入的主體。農業科研要靠人才,要有經費,要有設備等一系列條件。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在2004年是1966.3億元,占同期GDP比例為1.3%。在2002年世界研發總經費中,美國所占份額為42.7%,日本所占份額為19.1%,我國所占份額為2.4%,是美國的1/18和日本的1/80。雖然,我國在研發經費的規模上自2002年起超過了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六位,但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信息來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還相對較低,總投入占同期GDP比例離2%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為此,我國應建立以財政為主渠道的農業科技投入機制,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力爭在2015年使我國的農業科研投入比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家必須重點加強轉企農業科研機構基礎設施、科研設備、圖書資料、農技推廣、培訓教育的資金投入,促進科技進步,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的法規、政策體系,使科技投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科技投入風險投資資金,科技信貸擔保等管理辦法,完善鼓勵科技投入的財政政策體系。各地政府、各部門要設立科技創新及產業化扶持基金,支持農業科技企業發展,并采取具體措施推進創業投資體系及其他融資機制建設。

2、科學評估農業科研機構的實力條件,審慎推行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

依據《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案》(農科教發[2007]3號)和《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農科教發[2007]6號)對農業科研的發展要求和農業科研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具有公益性、區域性和長期性等特征與規律,聘請專業咨詢機構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農業技術市場發育程度進行綜合評價,科學評估各級擬轉企所科技研發實力、創新能力和經營要素整合能力,對其轉制提出咨詢報告。根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市場發育程度來看,我國農業種業、化肥、花卉、飼料、農藥、農機具和農產品加工市場已基本形成,農業主體對此類產品有效需求較為充足,市場潛力較大;大田作物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還受經營規模的限制,市場空間亟待拓展。

目前,我國應著力拓展擬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的科技開發領域,優化聚焦科研方向,以行業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快速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構建與夯實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同時,加快改善農業科技成果孵化條件,構建運轉高效的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實現農業科技與市場經濟的對接。

3、研究和制訂相關配套政策,確保農業科研隊伍的穩定

企業化轉制過程中涉及諸多問題,情況十分復雜,其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帶來的消極影響可能并不是農業科研機構轉企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轉企政策和配套政策的不落實,或者在落實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監督和存在部門利益,而流于形式。

為此,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督促落實各項轉企配套政策,積極研究制訂促進農業科研院所改革與發展的激勵政策。例如國有資產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稅收扶持政策、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期權激勵辦法、知識產權歸屬管理辦法、科研項目課題制辦法、課題招投標制及中介評估等制度。妥善解決好擬轉企農業科研機構離退休人員生活、醫療、養老和在職職工分流人員的重新安置問題,減輕這些單位的轉制成本,提高科研人員的收入水平,營造和諧工作環境,造就一支穩定的、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科技開發隊伍,保障農業科研院所的順利改革,開創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工作的新局面。

4、完善擬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的運行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標準化管理

探索以市場為導向的“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深化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的人事、財務、分配等內部機制的改革,逐步推行轉企院所領導的社會公開招聘制度;全面實行人員聘任制和崗位管理;規范和加強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改革工資結構,探討實行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等組成的分配辦法;落實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政策,獎勵科技人員的首創精神。

加快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按照現代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要求和內在規律,改革轉企農業科研機構內部各項管理制度,探討建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組成的法人治理結構和企業決策機制,把科技支撐和人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國內和國際高新技術企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盡快建立農業科技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8000 安全管理體系,提高農業科技開發管理水平,降低院所運營成本,大力發展低碳經濟,降低環境和安全事故風險。構建農業科技品牌,防止無形資產流失,提高轉企農業科研機構的核心競爭能力。

(注:本文系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項目名稱:公益性農業科研機構科技開發體系構建與機制的研究;項目編號:2008-YBJ-08。本文通訊作者為曾峰。)

【參考文獻】

[1] 吳勝軍: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影響[D].中國農業大學學位論文,2005.

[2] 佟屏亞:農業科研院所辦企業:是進還是退[J].農業科技管理,2008(1).

[3] 蔡世忠、薛喜梅: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02(5).

[4] 戴小楓、張振華、邊全樂:關于中國農業科研性質與深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07(10).

[5] 孫進昌:對轉企農業科研院所的困境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5(6).

[6] 張恒、葉中華:現階段公益型科研機構改革進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11).

篇7

自我國加入WTO以后,國際化對我國農業發展和農產品的流通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為應對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就必須進行機制改革和體制創新,完善現行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建立一種以質量和效益為導向,以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體系。高等農林院校集人才、知識、信息、技術等優勢于一身,在科技興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為完善我國現有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不足,應積極探索建立以農林院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一、我國農林高校參與農業科技推廣的問題分析

 

(一)經費不足,投入分散

 

目前,我國農林高校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經費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撥款。由于高校推廣的項目并不能得到政府的完全認可,所以在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面臨經費不足,從而導致推廣時間加長。從管理部門來看,在國家層面上有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安排農業科技資金,由于渠道分散,無法實行統籌的安排。

 

(二)推廣隊伍不穩定

 

高校參與下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推廣人員基本由本校教師組成,他們所推廣的項目單一且具有很強的正對性。當一項農業技術推廣完成后,原先的隊伍就會隨之解散,所以推廣的人員是不斷變化的。而且高校教師不可能像農業技術推廣專職人員那樣實時提供技術服務,從而使得推廣效果大打折扣。

 

(三)農科教分離、科技成果轉化率低

 

我國目前的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業教育中不能將科研、教育、農業相結合,在實際應用中無法滿足農業的發展需求。由于經費的匱乏,許多高校為獲得政府的科研經費只依據文章的數量來評判科技實力,而不能研究出具有實用效能的科技成果。

 

二、我國農林高校參與農業科技推廣的對策

 

(一)加強政策法規建設

 

國外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加強立法工作是保障大學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為保障農業高校參與農業科技推廣,我國政府雖然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科技推廣法》,但并沒有將大學的農業科技推廣活動納入到國家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中。鑒于美日的經驗,首先,我國應進一步完善改進《農業法》和《農業科技推廣法》等法律為農業高校參與農業科技推廣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其次,修改《知識產權法》中的關于農業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保護農業技術創造者的合法利益,刺激農業技術創造者的積極性。最后,規范相關政策,讓高校參與農業科技推廣活動列入到推廣工作之中。

 

(二)綜合開發農業科技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整合有利于開展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農業科技推廣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進而實現農業現代化,增強農業生產力。農業科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充分利用高等農林院校的人才優勢和專業優勢,與當地的農業技術推廣專職人員協同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作為一種社會資源,農業科技人力資源不能只靠其自然產生和形成,必須在社會組織及個人的努力下,實施教育、培養手段,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并逐漸形成勞動能力,使其科技素質不斷提高,使其潛在的科技能力得以開發。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為留住農業科技推廣人才,應建立相關激勵機制,為其提供經濟保障。

 

(三)改革農業高??蒲泄芾碇贫?/p>

 

在組織制度上,推廣體系應保持其自身的對立性,不應簡單地與已存在的科研系統進行嫁接或成為其他組織系統的附屬物。這就要求高校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應排除外部行政系統的干預,進行獨立的資源推廣。在管理機制上,實現產、學、研、推相互合作,研究開發農民迫切需要的農業技術,以市場為導向教授學生實用的科學及推廣知識。

 

三、結論和展望

 

高等農林院校在農業科技推廣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農技推廣過程中農林高校應明確自己在推廣工作中的職能定位,爭取多方力量協同合作,改進課程設置和評估機制,不斷完善農技推廣模式,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做貢獻。

篇8

關鍵詞:農村經濟;科技;組織化經營;專業合作組織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034-02

中國的農村經濟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歷經三十年的改革與發展,農業、農村、農民經濟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為中國成功應對國內外各種困難奠定了堅實基礎??v向來看,與農村改革開放之前相比,中國農村正在逐步進行著由小農經濟向現代農業、新農業的轉變;橫向來看,與廣泛應用高科技、規模經營的西方國家農業和精耕細作的日本農業相比,中國農業這三十年來的增長多體現在總量的增長上,發展方式仍以粗放式為主。

一、科技和組織化經營是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生動力

追溯這三十年來農村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內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以及糧食國際貿易帶來的廣闊市場空間,這構成了農村經濟增長的外生力量。另一方面農村經濟內部的不斷改革與調整,新的農村經濟增長力量的引入與組織形式的不斷創新,構成了農村經濟增長的內生力量。

現階段,農業經濟的發展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使得上述增長力量面臨著可持續性考驗。依靠擴大市場促進增長的發展方式不再可行,低質量增長使得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階段性的瓶頸。改變這種局面的根本途徑,是繼續深化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由增加科技投入來提高單位產能,解決資源、環境、糧食安全及食品安全問題;由建設農民合作組織來實現適度規模經營、落實科學技術的應用環節,并且使農民充分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這是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關鍵的內生著力點。

二、依托科技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科技興農一直以來都是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戰略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業面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挑戰,而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在數量和質量上仍然存在較大缺口,使得中國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應用需要有新的認識與新的工作方法。

1.繼續建設農業科技研發與創新體系。農業科技研發與創新是科技興農的源頭,是連接著科技需求與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若要加大農業科技研發與創新力度,需要對體系中的關鍵要素進行分析,提高農業科技研發的效率與效益。

第一,要持續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形成長期的、持續的農業科研投入機制。中國農業科技投入的嚴重不足,造成許多科研單位只能保持科技隊伍穩定,難以集中經費進行研究。同時,公益性的農業科技一般自身經濟效益較差,需要公共資金的支持。所以,農業科技進步必須以穩定的農業科技投入增長為前提。中國可以成立專項的農業發展基金,來保證資金投入的持續性。同時,要對各類科研單位分工進行合理規劃,減少科研項目低水平重復現象,避免科研投入的浪費[1]。

第二,需要整合國家科研資源的投入結構,提高科研資源投入的效率。公益性科技創新項目應由國家主導,特別是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基礎研究中要重點研究貧困人口賴以生存的農業作物和農產品,提高此類農產品的單位產量、營養成分、食品安全、獲取和種植的方便性,保證低收入群體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實現農業建設的社會宗旨——解決全體人民的吃飯問題,這關系到擁有眾多貧困人口的中國社會的國計民生。高新技術研究中包括綠色和生態農業技術研究,這類項目的研發涉及交叉學科,研究的成果社會共享,而且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政府的投資方向應側重此類農業投資項目,并承擔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和農業技術結構調整的責任。地方科研單位應根據地方自然優勢和區域規劃,發展有地方特色的區域研究中心。同時,還應通過各種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和其他民間農業組織進行市場化的技術創新,扶植大型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

第三,改革農業科研體制,加強創新主體之間的網絡建設,改變布局和資源分散的局面?,F代農業需要多學科、多專業的交叉融合,對研發人員的密集性和互補性要求很高,而農業科研單位的層級結構割裂了創新主體間的橫向聯系和協調,導致研究力量分散[2] 。2011年11月8日,農業部啟動“十二五”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建設,按照學科群部署農業重點實驗室,圍繞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應用性、應急性和長期技術問題而設計統籌,形成了綜合性重點實驗室、專業性和區域性重點實驗室和科學觀測站三者結合的一體化布局,制約中國農業科技進步的聯合協作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2.強化科研成果轉化與推廣,提高農業科技投資回報率。中國農業分散化及小規模生產的特點決定了農業科技推廣在科技應用上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農業推廣體系,實現從技術到現實生產力的轉換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要重視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組織的建設。由于農村整體經濟實力較差,所以很多農村的農技部門處于閑置狀態,國家需要解決基層農技服務組織的經費問題,使其正常開展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同時要促成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密切合作,縮短技術擴散的距離、減小技術傳播過程的分散性。還應放活競爭性的農業科技推廣與培訓機制,鼓勵農科企業與農戶緊密結合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第二,以建設農業科技園區來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科技園區是實行現代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組織形式,是聚集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的重要基地,也是農業技術成果試驗示范和集成輻射的重要場所 [3]。產業化經營模式有利于大規模地集中推廣科研成果。所以應加快農業科技園區經營,以產業化帶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更快、更有效率的集約式推廣。

第三,提高農民的綜合能力,創造條件增強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尚械姆椒òǎ杭哟髮r民的教育與培訓投入;調整與新技術相關的投入品和社會服務體系,使新技術更易于被農民接受;創建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以提高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可以建立農業風險基金,用來補償技術應用失敗的損失;積極開展農業科技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發展現代農業 [4]。

三、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民合作組織誕生初始,旨在解決小農經濟與大市場連接的問題。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數量快速增長,及時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從而進一步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以合并促進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織規模較小,一般多局限于村級,沒有形成跨地區性行業合作社,難以發揮合作經營的規模經濟優勢。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推廣宣傳,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惠及農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有效擴大農民合作組織的覆蓋面。另一方面,以聯合、兼并等手段擴大規模,自下而上建立多層次的聯盟體系。具體做法是,重點支持各地區內規范成熟的大型專業合作組織,由大型專業合作組織為點,輻射周邊同類中小專業合作組織,再進一步達到聯合。最終形成以區域規劃或者產品技術聯合為基礎的跨地區專業合作組織。

2.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綜合素質?,F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存在著服務內容限于基本的市場信息和技術服務,影響了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民合作組織成員利益聯接不緊密,風險難共擔,利益發生矛盾時多是農民受損。這些問題說明農民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以資產入股為基礎,利益緊密聯合的專業合作組織。目前農民合作組織合作層次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民合作組織的管理層的綜合素質低于現實發展的需要,缺乏為農民服務的意識,缺乏合作組織的知識和管理經驗,缺乏協調指導和市場營銷能力,難以運營專業化、非盈利性的專業合作組織。而大多數農戶的市場意識、合作意識不強,觀望心理較濃,難以組織起來。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引進綜合素質高的管理人才,實行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同時加強農民教育,從提高人力資本的角度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合作層次[5]。

3.充分發揮政府對農民合作組織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合作組織發展缺乏必要的財政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使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難以正規順利地發展。財政支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是國際通行做法,2012年中央計劃將用于扶植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的資金中的40%,即約12億元的財政補助用于重點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了對農業合作組織的資金比例。除財政補貼之外,還要對其經營活動采取稅收減免措施和土地使用優惠政策,同時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持,并成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降低專業合作組織的經營風險。各級政府還應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傳遞生產經營等市場信息,提供更充分的技術、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世煌.關于中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幾個問題的思考[J].作物雜志,2012,(2):1-4.

[2] 聞海燕.長三角區域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評估[R].創新長三角,2007:201-212.

[3] 宋橋生,等.基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J].湖北農業科學,2011,(19).

篇9

 

0 引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來源,對國民生活的影響舉足輕重。高效的創新舉措,為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帶來的效益顯得越發重要,而農業科技創新在今后農業經濟發展中作用更加明顯。云南是我國的能源大省,也是農業大省,雖然近年來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加大了重視程度,資金投入也逐年增長。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對促進云南省經濟發展的作用仍顯不足,主要是由于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人力資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創新環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從人、財、物三方面投入與配置闡述了云南省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狀況,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云南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對策。

 

1 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狀況

 

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包括農業科技創新人力資源、農業科技創新財力資源、農業科技創新物力資源,這是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資源。

 

1.1 人力資源配置 農業科技創新人力資源是指從事農業科技創新技術和為此提供服務的人。包括政府企事業單位、農林高等院校、農林科研院所以及企業中直接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和為之服務的一切人員,主要研究從事涉農創新技術人員的構成結構、人員數量、發展趨勢和人才資源的培養狀況等。

 

1.2 財力資源配置 農業科技創新財力資源是指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包括科學基金、基本建設費、三項補助費和支付的科研經費,主要研究經費投入與產出、來源和規模等。

 

省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中科學技術經費支出所占比例應達到全國地方平均水平,設區的市、縣(市、區)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支出在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中所占比例應達到國家科技進步考核指標要求。2012年,全國農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比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5億元,經費投入強度為1.23%,相比往年,經費投入力度加大。各類企業投入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 127.8億元,政府屬研究機構14.5億元,高等學校12.3億元,其它0.4億元。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其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所占比重分別為82.4%、9.3%、7.9%和0.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39.3億元,占全省總投資的0.4%,農林牧漁業完成投資766.2億元,占全省總投資的6.8%。

 

1.3 物力資源配置 農業科技創新物力資源是指完成農業科技創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資,包括科技研發需要的儀器設備、試驗工具、試驗器材,試驗藥品、完成試驗需要的試驗基地、試驗場所,分析結果需要的觀測設備、分析設備、計算設備以及進行試驗最基本的原始數據等。

 

物力資源投資主要涉及保障促進科技創新的長效機制方面,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強財政對科技創新的物資投入力度是關鍵。云南省從2005年開始,每年投入1000萬資金用于科技基礎平臺建設,截止目前,已建成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擁有的科研裝備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液相色譜儀、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設備、電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裝備有氨氮分析儀、酸度計、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計等;云南省水產科研所主要裝備有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系統顯微鏡等;云南省蠶桑研究所共有顯微鏡、電子稱量計等設備。云南省涉農科研院所高新技術試驗設備配置率偏低。

 

2 農業科技創新產出狀況

 

全年新登記科技成果近400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云南省涉農院所開展各類研究課題992項,其中國家級135項,省級378項,橫向協作課題45項,院級4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3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7項,國家支撐計劃項目5項,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項目1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5項,農業部“948”項目1項。

 

3 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農業科技創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帶動了地區農業的發展與進步,適應新階段、新形勢下發展可持續農業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內外因素的影響,云南省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總體上還比較落后,導致在農業科技創新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

 

3.1 農業科技創新人力資源配置薄弱 云南省擁有數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撐農業科技創新的農業科研院所、農林高校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創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 所,2 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導師,涉農高校僅有3所,人力資源配置十分薄弱。

 

3.2 農業科技創新經費投入不足 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農業大省??萍佳邪l資金投入偏向少數經濟比較發達、少數行業聚集,例如全省超過50%的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在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專業設備制造業這3個行業。對云南省農業而言,發展趨勢相對較弱,政府對農業科技進行財政撥款,因此政府的投入會收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會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農業科技創新的驅動力不足。

 

3.3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 科研產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記少于400項,約占全國總數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轉讓專利成果只有21項,實際收入不足1000萬元。

 

3.4 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不完善 現有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資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為主要推動力,通過宏觀調控,培育創新主體,促進科研體制改革,使各創新主體有序互動,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仍然不夠完善,而市場在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的作用也稍顯不足。

 

4 提高云南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對策

 

4.1 提高農業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 農業高校、農業科研院所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農業基礎研究、農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創新方面,承擔著主力軍的角色,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實施活動的主體,培養素質高、科技創新意識強的人才,是農業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基石。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的模式。

 

4.1.1 自主培養 云南省擁有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云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學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云南蠶桑研究所。相對全國而言,云南省擁有的農業科技力量比較薄弱,可以通過申報項目爭取財政支持、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重點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在人才培養時注意本學科與跨學科的交叉聯系,實現跨學科培養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同時加強學術團隊建設,提高農業高校、農業科研院所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個高校和研究機構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比例也在逐步發展。

 

4.1.2 人才引進 云南省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農業科技人才引進氛圍,設立農業科技人才引進專項基金,提供先進的科研條件,確保農業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爭取大項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進海外智力資源,培養一批學術帶頭人,加強創新團隊建設,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質的云南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進人才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并設立的人才庫,獎勵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為適應創新工作的需要,還需建立以人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創新人才的穩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養創新系統,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4.2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只有當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農民獲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體現科技創新成果的價值,更好的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但農業生產周期長、見效慢,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探索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機制,加強信息交流:農業科研推廣部門要完善農業推廣設施,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質量;農民要努力科技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新聞媒體要積極宣傳農業科學技術和農業科技成果。

 

4.3 增加農業科技投入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農業科技創新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資金短缺必然制約云南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就能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加大政府部門對涉農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科研經費投入。第二,以政府為主體,充分利用單位、企業、社會組織、農民等多渠道籌措資金。第三,通過增加農業補貼、減少稅收等方式,積極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參與主體主要包括政府涉農管理部門、農林科研機構、農林高校、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涉農企業、農民、農民合作社等。云南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由4部分組成,主要包括科學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科研成果推廣體系建設,科研成果應用體系建設和政策支持體系建設。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障各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科研和推廣人員的激勵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廣人員積極性,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5 結論

 

農業科技創新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資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資源配置薄弱、經費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科技創新體系不完善等現象,并且云南地處西南邊陲更需要引進優秀人才引導科技創新發展。在發展的同時要培養當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質的云南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增強云南農業科技創新資源的快速發展。

篇10

通過1997~2010年省際面板數據,分析我國農業科技投入是否存在溢出效應,得出以下結論: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我國總體存在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東部、中部地區也存在溢出效應,而西部地區不存在溢出效應。因此,為了充分發揮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政府應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重點扶持西部農業科技的發展。

關鍵詞:

農業經濟增長;農業科技投入;溢出效應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24-0001-02

1 引言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農業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2010年農產品的產量保持了年均4.4%的增長速度。其中,漁業增長最快,年均增長6.8%,其次是牧業,年均增長5.9%,然后是林業,年均增長3.9%,種植業增長較慢,年均增長2.9%,但是考慮到改革開放30年來耕地面積大幅減少,種植業取得的成就依然相當驚人。我國農業產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原因不可忽視,一是政府對農業科技的巨大投入,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二是政府的市場化改革消除了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市場分割的弊端,促進了農業生產要素和農產品在不同區域的自由流通,這就使得一個區域農業科技的發展對其他區域農業科技會產生帶動作用,即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正式基于上述考慮,中央在2012年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提升農業科技推廣能力。

2 研究方法

計量模型的設定:

依據科學技術外溢性理論,農業總產值的提高除了受到來自科技、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同時還是科技投入溢出程度的函數。本文利用擴展的Cobb-Douglas生產函數,通過某一地區自己的農業科技投入和其他地區農業科技投入的總量對該地區農業總產值的影響來測定是否存在地區內和地區間的溢出效應。我們借鑒Aitken和Harrision(1999)的思路設定如下面板數據模型:

由于我國宏觀經濟結構斷點大多出現在1992年以前,1992年以后基本不考慮結構斷點的問題,并且重慶在1997年才成為直轄市,因此,本文實證研究數據的時間跨度為1997—2010年。模型中所需1997年—2010年中國大陸31個?。ㄊ校┟姘鍞祿从跉v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以及國泰君安區域經濟研究數據庫。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首先,我們分析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對農業總產值的總體影響。同時,對我國東、中、西三個區域分別進行估計。對(1)式估計結果如下表1。

由表1可知,農業科技投入和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就全國范圍整體來看,LnRDt-1系數為正,表明農業科技投入產生地區內溢出效果,從而所在地區促進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這與Jaffe(1989)認為地里距離越近越有利于溢出效應的發揮的觀點不謀而合。模型中我們關注的核心變量WLnRDt-1系數為正,這一結果表明某一地區的農業產值與其他地區的農業科技投入存在正向相關性,即農業科技投入在我國存在地區間溢出效應,這與Poncet(2005)、鐘昌標(2010)和潘文卿(2012)等學者強調地區間溢出效應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結果一致。

分區域來看,東、中、西部農業科技投入對本區域的農業產值的增加都有正向的促進作用,其中中部的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產值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東部次之,西部最弱。這是由于中部省市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畜禽、淡水魚等大宗農產品生產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農業技術、產品交易市場,其中江西、河南和安徽占了全國6個糧食凈輸出省的半壁江山,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較大,在農業裝備水平、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結構調整、創匯農業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其次,東北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最為明顯,中部稍差,西部則完全沒有溢出效應。這是因為我國東部農業科技投入遠遠多于中部和西部,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和浙江等東部省市每年的農業科技投入是中、西部省市農業科技投入的5-10倍,由于地理因素在溢出效應的發揮上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最先受益的是地理位置距離較近東部省市、其次是中部省市,而地理位置偏遠的西部省市基本沒有影響。此外,雖然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中央政府雖然加大了對西部的扶持力度,但是農業科技投入一直是薄弱環節,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不足,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這些都制約了農業科技投入溢出效應的發揮。

農業科技投入的地區間溢出效應顯著說明我國農業在改革開放后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不同地區間的農業市場分割得到消除,農業產業的地區保護主義和內循環結構弱化,農業生產要素和農業科技在不同區域自由流通不僅提升了農業資源配置效率,還擴張了農業產業發展的空間。

關于影響農業產值的其他因素,無論是全國還是分區域,面板數據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古典增長理論仍可以用于解釋農業經濟增長現象,即農業資本投入和勞動力的投入對農業產值的增長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并且結果都很顯著,這在大部分涉及農業經濟增長的文獻中都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

4 研究結論及建議

如何有效的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發揮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以及農業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本文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多年來,我國政府資金一直是農業科技投入的唯一來源。自2001年加入WTO后,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成本高價格的農產品越來越難與國外同類產品競爭。在無法直接通過價格手段對農業進行補貼的情況下,國家可以充分利用“綠箱政策”來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促進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強化其外部功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所以,增加農業科技投入,一是國家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研經費的投入,包括直接撥款和鼓勵企業進行農業科研活動,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發展生態農業,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等;二是完善農業科技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到農業科技創新的研發中來。

第二,合理分配地區間農業科技投入的比例。從政府農業科技投入的地區流向來看,地區之間的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和科技投入差距甚大,以2010年為例,農業科研投入最多的上海是農業科研投入最少的100倍,因此,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經濟的增長基本沒有收到來自農業科技投入溢出效應的推動。此外,由于我國中部地區基本都是農業大省,加大農業科研投入更能有利于當地的農業經濟的增長。這就要求政府協調經濟發展的重要要求的戰略角度出發,增加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科技投入,優化農業科技資源的配置,增加對于這些欠發達地區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的專項轉移支付,比如將一部分無條件的轉移支付資金,轉變為有條件的農業科技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政府可以參照農業科技水平較高的地區的情況,事前確定重點項目或重點發展方向,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科技資金,以便真正的帶動、引導和提高這些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縮小其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

第三,增加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政府農業科技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從政府介入科技投入的理論依據得出,政府農業科技投入應主要流向高校和政府科研機構進行基礎研究。而分析我國近幾年政府農業科技投入的流向,卻發現大部分政府農業科技資金用于產業部門,對研究機構和大學投入嚴重偏低。政府農業科技投入應政府科研部門和高效傾斜,使產、學、研的政府科技投入比例穩定在一個相對平衡的區間,加強產、學、研之間的合作,促進研究與開發活動與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接軌,提高農業科研投入的產出水平和效率,促進農業科技投入溢出效應的發揮。

參考文獻

[1]Aitken.B and Harrison,A.E..Do Domestic Firms Beni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3):606-620.

[2]Brun,J. F.,bes and M.F.Renard.Are There 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Noncoastal Region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161-169.

[3]Evenson,R.E.Economic Impact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J].Working Paper,1997.

[4]Groenewold,N.,G.Lee and A.Chen.Regional Output Spillovers in China:Estimates from a VAR Model[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86):106-110.

[5]鐘昌標.外商直接投資地區間溢出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10,(1).

[6]Torvik R..Natural Resources,Rent Seeking and Welfar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2):455-472.

[7]潘文卿.中國的區域關聯與經濟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J].經濟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