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防范措施范文

時間:2023-10-30 17:30: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防災減災防范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防災減災防范措施

篇1

【關鍵詞】消防管理;高層建筑物;火災預防;火災防范;防范措施

一、在建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

1、燃燒迅速,火勢蔓延速度快

高層建筑中,火勢的發展速度比在普通建筑中快得多,主要原因有:①易形成“煙囪效應”。高層建筑有許多豎向井道,如樓梯間、電梯井、電纜井、排氣道等,如果沒有防火分隔或防火分隔措施不當,發生火災時,好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形成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②易受風力的影響。風力對高層建筑火災蔓延有明顯的影響,據測定建筑物10米高處的風速為5米/秒,在30 米高處的風速為8.7 米/秒,在60 米高處的風速為12.3米/秒,在90米高處的風速為15 米/秒,風速增大,勢必會加速火勢的蔓延擴大,因而更加難以控制火勢和迅速有效地滅火。③高層建筑自身特點引發火災傳播速度快。高層建筑為了維持其堅牢穩固,通常建筑基地比較大,樓層越高,相對的所要求的基地也就越大,由此單一樓層面積也就比普通的建筑物要大,整體的樓層面積也就更為寬闊,發生火災時,燃燒的范圍也就很大,火災的傳播速度快,同時,高層建筑物多走廊、通道、出口,也會加速火勢的擴展。

2、疏散途徑少、難度大

高層建筑一是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場所的時間長;二是人員集中,影響消防員登梯的速度和人員疏散的時間,貽誤了滅火救援的時機;三是發生火災時由于各豎井空氣流動暢通,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普通電梯在火災時因不防煙火或停電等原因而無法使用,因此,多數高層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封閉樓梯,而樓梯間內一旦竄入煙氣,就會嚴重影響疏散。這些都是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進行疏散的不利條件。

3、毒氣危害大,容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在高層建筑物火災死亡的人中,70%-80%是中毒窒息而死的,煙是造成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現代化的高層建筑物在裝修的過程當中,追求美觀、新穎,使用合板、塑膠、纖維等易燃材料,火災時不斷燃燒迅速,并產生大量煙霧及有毒氣體,危害很大。

4、排煙困難

高層建筑火災時,因受消防登高設備和玻璃幕墻限制,以及風向,風力的影響,難以實施破拆玻璃窗進行自然排煙. 采用機械排煙系統,也會受到如室外風壓,室外空氣溫度與 的重要因素,那些在普通建筑內不易蔓延的小火星在高層建筑內部卻可發展成火災.另一方面,大多數高層建筑都設有 多而長的豎向井管如樓梯井、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風 管道等,一旦室內起火,這些豎直通道的煙囪效應就會使煙火很容易由建筑物的下層蔓延到上層.

二、在建高層建筑火災防范措施

1、做好防火設計和施工管理

建設單位必須將防火設計圖紙送交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審核批準,方可交付施工。如需修改設計時,必須經過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核準。施工現場的消防管理工作,應以施工單位為主,制訂出各項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建筑竣工后,整個消防設施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并經過當地公安消防監督機關逐項檢查合格,方可交付使用,否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白行決定使用。

2、完善建筑電氣設備作業人員要求

第一,無證不能上崗操作;如果發現非電工人員從事電氣操作,應及時制止,并報告領導。第二,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法規、規程和制度,不違章作業。第三,對管轄區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安全負責。第四,認真做好巡視、檢查和消除隱患的工作,及時、準確地填寫工作記錄和規定的表格。第五,架設臨時線路和進行其他危險作業時,完備審批手續,否則應拒絕施工。第六,積極宣傳電氣安全知識,制止違章作業和拒絕違章指揮。

3、加強建設過程主體管控

針對高層建筑的高火災風險,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對在 建高層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承建單位火 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疏散通道、消 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用火、 用電有無違章情況,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施工人員消防知識 掌握情況,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管理情況,易燃易爆危險物品 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實情況,防火巡查落實情況等;并且 要深入開展在建工程建設消防質量、消防產品等專項監督檢 查,對于不滿足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條件、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的要依法督促整改。推行施工單位消防質量信 譽監管,強化建筑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的質量責任 意識,依法嚴肅查處違反消防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建設、施 工等行為,強力監督各消防質量責任主體在高層建筑建設過 程中認真落實國家消防技術標準;施工單位應當制定并落實 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 消防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并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進行現場監督。動用明火必須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 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需要進行明火作 業的,動火部門和人員應當按照用火管理制度辦理審批手續,落實現場監護人,在確認無火災、爆炸危險后方可動火施工; 動火施工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并落實相應的消防安 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應有具體防火防爆措施; 電焊、氣焊、電工等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將容易發 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嚴重的部位確定為重點防火部位,實施防火巡查制度嚴格管理。通過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厲 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消除高層建筑火災隱患,確保高層 建筑建設消防質量,降低高層建筑火災風險。

4、強化消防宣傳培訓,增強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

施工單位應加大對消防法規、建筑火災預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識的宣傳及培訓力度,培訓各個崗位人員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等,通過教育保障施工現場人員具有相應的消防常識和逃生自救能力。建立施工現場消防組織,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結合滅火救援行動的各個環節,定期開展救生、供水、通信等戰術操法訓練和滅火救援實地實戰演練,以保證現場施工人員遇到火災事件時能夠掌握滅火救援的主動權。

結束語

高層建筑的增多是時展的必然,不可能因其火災的嚴重性而因噎廢食,關鍵在于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降低火災的損失。在加強消防隊伍對高層火災作戰指揮、實戰訓練等工作的同時,高層消防工作必須把重點放在防患于未然的防范措施落實上;同時,立足初起火災單位自救措施的落實。做好高層建筑火災防范工作“責任重于泰山”。

參考文獻:

[1]萬紅;簡論高層建筑物的火災防范[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2]張巖;在建高層建筑火災引發原因與預防;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年第10卷第2期;

篇2

關鍵詞:山洪災害;規劃;原則;對策

一、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原則

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反映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存條件和環境保護不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和對策措施.提高山洪災害防治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大限度地減少山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我國山丘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安全保障。《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遵循了以下原則: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的原則。人類活動的負面效應已成為山洪災害的重要致災因素之一,不僅使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也給人類自身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通過加強管理,規范人類活動,制止對河流行洪場所的侵占,采取“退耕還林、還草”、改變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態與環境,保護水土資源。

②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和“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規劃要求著重開展責任制組織體系、監測預警、預案等山洪災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設,及時預警,提前組織危險地區群眾轉移;通過宣傳、培訓,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重點保護對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必要的工程保護措施。

③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各山洪災害區的特點,統籌考慮國民經濟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規劃,并與改善生態與環境相結合,做到標本兼治。

④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山洪災害防治工作,要實行統一規劃,分級分部門實施,確保重點,兼顧一般。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按輕重緩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災減災體系。逐步實現近期和遠期規劃防治目標。

⑤堅持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的原則。我國山洪災害防治點多面廣,自然地理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應因地制宜。既要重視應用先進技術和手段。也要充分考慮我國山丘區的現實狀況,盡量采用經濟、實用的設施、設備和方式方法,廣泛、深入開展群測群防工作。

二、山洪災害防治主要對策措施

山洪災害來勢猛、成災快、歷時短、范圍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員傷亡。對山洪災害威脅區內的人員和財產主要采取工程措施進行保護既不合理也不經濟。山洪災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為主的綜合防御措施,以減少人員傷亡為首要目標。

在研究山洪災害分布、成因及特點的基礎上。劃分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規劃措施。規劃的主要對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對策主要包括加強防災知識宣傳、開展山洪災害普查、建設監測預警系統、落實責任制并編制預案、實施搬遷避讓、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和防災管理等。

(1)加強防災知識的宣傳培訓

山洪災害的廣泛性和嚴重性決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全社會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和承擔防災工作。規劃要求在全社會加強山洪災害風險宣傳培訓,增強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災害防治成為山丘區各級政府、人民群眾的自覺行為。

(2)開展山洪災害普查

規劃要求大力開展山洪災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災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確定了災害發生臨界雨量的制定方法,為山洪災害預警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信息來源。根據臨界雨量,通過分析,規劃將降雨誘發的山洪災害易發程度分為三級:高易發、中易發、低易發。中國降雨誘發山洪災害的高易發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東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區、南嶺山地、太行山、燕山、遼東半島、長白山、大小興安嶺、以及新疆的昆侖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規劃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隱患點還沒有被發現,同時由于氣候、人類活動等因素.還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隱患或災害點出現。因此,需要不斷加大普查力度,擴大普查范圍,為防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3)建設監測預警系統

監測預警系統監測實時的降雨和洪水過程、監視山洪災害發生征兆.預測山洪災害的發生,并及時預警信息,這是減少或避免山洪災害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最有效措施。監測系統包括氣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測系統。規劃新建自動氣象站3886個,多普勒雷達站44個;新建自動雨量站8735個,水文站466個.人工簡易觀測站l2.5萬個;布設泥石流專業監測站(點)1926個,滑坡專業監測站(點)2676個,泥石流、滑坡群測群防村組11880個。規劃建設連接30955個監測站(點)的通信網絡、1836個縣級信息共享平臺及警報傳輸通信設備、21193套鄉鎮警報傳輸通信設備.建設縣級以上專業部門問網絡互聯,配置l2.5萬套無線廣播警報器以及鑼、鼓、號等人工預警設備。開發氣象、水文預報模型等。

(4)落實責任制并編制山洪災害防御預案

建立山洪災害防御責任制體系,編制切實可行的預案,建立由各級政府部門負責的群測群防組織體系,在有山洪發生征兆和初發時就能做到快速、準確地通知可能受災群眾,并按照預案確定的路線和方法及時轉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規劃明確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的內容主要包括:根據山洪及其誘發的泥石流、滑坡特點.進行山洪災害普查,劃分危險區、警戒區和安全區,明確山洪災害威脅范圍與影響程度:建立山洪災害防御領導、指揮及組織機構;確定避災預警程序和臨時轉移人口的路線和地點;建立搶險救災工作機制,制定救災方案及救災補償措施等。

(5)實施搬遷避讓

對處于山洪災害危險區、生存條件惡劣、地勢低洼而治理困難地方的居民規劃擬采取永久搬遷的措施。要創造條件,政策引導,鼓勵居住分散的居民結合移民建鎮永久遷移。對移民新址、公共設施等建設用地須進行山洪災害危害性評估.保障移民遷入安全地區,避免二次搬遷或造成新的山洪災害。對難以治理的滑坡、難于防護的村鎮,要求調整山洪易發區土地利用結構、村鎮布局。在城鎮及村鎮建設、居民建房時應盡量避開災害易發點。

(6)加強政策法規建設

制定和完善與山洪災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規,是規范山丘區人類活動。保證山洪災害防治措施順利實施.建立和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促進山丘區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規劃要求制定風險區控制政策法規,有效控制風險區人口增長、村鎮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經濟發展。制定風險區管理政策法規,規范風險區日常防災管理、山洪災害地區城鄉規劃建設的管理,維護風險區防災減災設施功能,規范人類活動,有效減輕山洪災害。

(7)加強防災管理

山丘區資源無序開發、居民點選址不當、城鎮不合理建設等人類活動往往加劇或導致山洪災害的發生。規劃要求加強防災管理.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對社

會生活、生產行為進行管理.以適應或規避山洪災害風險。加強山洪易發區的土地開發利用規劃與管理。加強對開發建設活動的管理,對山洪易發區范圍內的城鎮、交通、廠礦及居民點等建設項目需進行防災評估;加強河道、防災設施的管理.以維護河道泄流能力,確保防災工程設施正常運行。

2.工程措施

對受山洪及其誘發的泥石流、滑坡嚴重威脅的城鎮、大型工礦企業或重要基礎設施,通過經濟技術比較,規劃適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護對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對策主要包括山洪溝、泥石流溝及滑坡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溝治理

對嚴重威脅村鎮、縣城、大型工礦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大面積農田的山洪溝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溝治理措施主要有護岸及堤防工程、溝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規劃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溝約18000條.需加固、新建護岸及堤防工程長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溝道8920km。

(2)泥石流溝治理

對保護對象重要、危害嚴重的泥石流溝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溝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導工程、攔擋工程、溝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規劃治理的泥石流溝共2462條.需修建攔擋工程13457座、排導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據滑坡危險性分類.對威脅到集鎮、大型工礦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的不穩定滑坡。考慮治理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進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減重反壓、抗滑擋墻、抗滑樁、錨固、抗滑鍵等。規劃治理的滑坡1391個.需修建截排水溝398400m.擋土墻904.5萬m.抗滑樁679.1萬m,錨索34.7萬m,削坡減載8350萬m3.

(4)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對一旦潰壩將造成山洪災害防治區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病險水庫.在現有工程基礎上,通過采取綜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險.確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復和完善水庫應有的防洪減災功能.消除防洪隱患。本次規劃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均為小型水庫.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庫2999座,小(2)型水庫13522座。

篇3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成因;防火對策

0引言

高層建筑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和使用單位必須認真貫徹落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簡稱《消防法》)、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消防技術規范、標準,切實履行自己法定的職責。

1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1.1 火勢迅猛,蔓延途徑多,易產生煙囪效應

高層工業和民用建筑內部的陳設和裝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儲存、使用的可燃物資多,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氣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問題,發生火災時將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建筑高度越高,煙囪效應越強烈。根據火災時的溫度高低和燃燒速度對煙的流速進行測試,在火災初期,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速度為0.5m/s;煙氣沿樓梯間或其它豎向管井擴散速度為3~4m/s。對于一座百米高層建筑物,煙氣在無阻擋的情況下,只需30s 左右,煙氣就能由豎向管井擴到頂層,在很短時間內,整座大樓就可能形成一片火海。

1.2 人員疏散困難,傷亡嚴重

發生火災后,由于垂直疏散距離遠,人員集中,疏散設施少,普通電梯不能作為安全疏散用,而且人的疏散又與煙火蔓延的方向相反。據測試,人在煙霧中能見度約為30m,加之火場煙霧濃度增大,受燃燒物體背景和煙霧種類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很難安全疏散,多數人員由于吸入毒性氣體而致死。火災撲救難度大。高層建筑物內部一旦發生火災,撲救難度極大,尤其是建筑群,主體建筑連接的附屬建筑將其包裹在中央,消防車不易接近,消防隊員攀登困難,用水量大,有時需要達到80L~120L/ s。受消防登高設備及玻璃幕墻限制和風向風力的影響,難以實施破拆玻璃窗進行自然排煙,降低撲救效率,貽誤滅火戰機。

1.3 構造功能復雜,火險隱患突出

綜合性的高層建筑,設有供電設備、廚房設備、暖通設備、給排水設置、環保設備和交通輸送設備,設置的空調風管、排煙排氣管道、電纜電井管道、吊頂等縱橫交錯,是火災時煙氣火勢發展擴大的重要路由,因為這些管道內未設排煙防火閥,由于油垢塵埃的影響有時失效不能動作。火災時,大量的煙光從燃燒層窗口噴出,在窗外風力的作用下,烤裂上層玻璃窗,并引起上層室內的可燃物燃燒。如此層層蔓延,易形成立體火災。尤其玻璃幕墻建筑遭受這種危險性更大。

2高層建筑火災成因分析

高層建筑火災最直接的成因是火源因素,主要是:生活和生產用火不慎;電氣設備設計、安裝、使用維護不當;自燃、雷擊、靜電、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小孩玩火,人為縱火等。控制火源可以防止火災的發生和降低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但更重要的隱患來自于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及管理過程。

2.1 高層建筑設計上存在的缺陷

建設單位片面地根據滿足自身需要和人為設想要求設計單位設計建筑布局,相當一部分高層建筑設計未經消防審核、驗收就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一些單位未設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疏散樓梯間不符要求等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些問題在形成后就成了極難整改的固疾,成為重大火險隱患。

2.2 消防審核把關難

建筑防火審核,目的是為了在建筑作方案設計、可行性研究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于萌芽狀態。而在一些地區,“三邊工程”較為普遍,建設單位為節省投資,在施工過程中,邊設計邊施工、邊施工邊報審,審核未通過,工程已經建了一大半,造成建筑消防安全隱患。

2.3 消防工程質量不高

一些高層建筑的施工方資質較低,人員流動性大,業務水平低,特別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一些中標單位掛靠消防資質,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馬,造成工程施工質量粗劣。有些施工隊伍為了賺取利潤,暗地更改圖紙,在施工中偷工減料,影響建筑耐火性能。以劣質次品充當合格消防產品,給工程帶來重大火災隱患。

2.4 高層建筑消防管理難

現代高層建筑內各種消防設施品種齊全,設有自動報警、自動噴淋、防排煙、消火栓和防火卷簾操作系統,有的還有氣體自動滅火、雨淋或水幕和自動閉門裝置系統,而建筑內的消防管理人員不會檢測、操作和定期維護各類消防設施,領導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建筑使用上各自為政,造成安全門封閉,疏散樓梯堵死,消防問題互相推諉等。

3高層建筑的防火對策

對于高層建筑火災,必須堅持“預防為主, 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根本原則。這也是由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和規律決定的。切實依法加強消防安全管理,著力提高高層建筑單位自身防范火災的能力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領導、管理之責任。

3.1合理選擇建筑用址和附屬建筑的設置

3.1.1 高層建筑應與城市消防站保持便捷聯系,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報警,城市消防站能迅速出動并有效地組織撲救。

3.1.2 宜遠離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的廠房,甲、乙、丙類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場。

3.1.3 與周圍建筑物保持足夠的防火間距,防火間距應根據火災時建筑輻射熱對相鄰建筑的影響,滿足撲救要求和節約用地等因素確定。

3.1.4 高層建筑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高層民用建筑宜與城市主次干道有機相連,使消防車能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火場。

3.1.5 合理布局裙房, 不應布置高度大于5.00m,進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圍內必須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間的出口。便于消防隊員,消防車進行滅火救援。

3.1.6 妥善安排油浸變電器,燃氣、燃油鍋爐房的位置,在總平面布置時,要十分注意防火安全。

3.2加強防火管理,嚴格落實管理制度

3.2.1嚴格電氣、燃氣管理

要選用安全可靠的電器產品和燃氣設備,不使用明火或電熱絲的電器和燃器設備器具,電器設備及其線路和燃氣設備及其管道按標準、規范要求安裝鋪設,不得擅自亂接、亂拉、亂裝。供氣管道在地面進入大樓前應設置緊急切斷閥。

3.2.2嚴格明火管理

對施工、維修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明火作業,必須經審批后方可作業。加強安全監護工作,在作業現場必須安排專人進行監護。對餐廳、餐館的加熱器具使用必須落實專人負責。對吸煙問題應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規定并落實。

3.2.3嚴格操作規定

對用火、用電、用氣必須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對涉及用火、用電、用氣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責任心教育,使其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自覺遵守操作規程。

3.2.4嚴格維護保養制度

電氣設備、燃氣設備、機械設備等,必須定期維持保養,發現故障,及時修復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3.3控制火災擴大措施

3.3.1水平防火分區

利用防火門、防火墻或防火卷簾等分隔物,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控制水平面內防火分區面積。

3.3.2豎向防火分區化

火災不僅能水平蔓延,而且還能沿建筑物外墻各種井道、樓梯間豎向蔓延。對電梯井、暖通風井、燃氣管井等豎向井道,必須采用相應耐火等級的防火墻、防火門、防火閥進行防火分隔,將每個豎井作為一個防火分區對待進行分隔。對中庭、外墻、玻璃幕墻應設置有效的防火門窗、防火卷簾進行分隔。

3.3.3裝修材料應為阻燃材料

建筑裝修和室內裝修采用阻燃材料,是預防火災擴大蔓延的有效措施,用于高層建筑室內墻面,隔斷,地面應采用B1級材料,對于室內頂棚必須A級材料,局部造型裝修需要,可采用B2級材料,安全疏散通道、樓梯間及其前室,避難區(間)等,其墻面、吊頂、地面均應采用A級材料裝修。

3.3.4完善消防設施,達到消防自動化

高層民用建筑內,除了安裝消火栓,消防軟管水喉外,必須按照規范系統,全面地設計火災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自動防排煙系統,并根據不同場所的特點選用消防設備,達到早期發現,將火災消滅在初期階段。

3.4安全疏散避難措施

3.4.1疏散走道

逃離起火房間的人員進入走道后,應能較好地保障其順利奔向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和樓梯間,為了縮短疏散時間,疏散走道應力求短捷,便于形成雙向疏散。合理細致設計確定疏散通道的位置、安全疏散距離、疏散走道和門的寬度、高度,且不宜設置臺階。

3.4.2疏散樓梯

為保證安全疏散,每幢高層建筑應設置至少兩座防煙樓梯間,宜靠外墻布置,必須有采光和防排煙設施,疏散樓梯宜在電梯廳旁設置,應采用乙級或甲級防火門作為前室和樓梯間的門,門必須向外開啟,并不應設置門檻。

3.4.3消防電梯

電梯是高層建筑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火災時電梯是不能用于疏散人員的。建筑高度超過32米的高層建筑應設置專用消防電梯,消防電梯的載重不應小于800kg。應采用一級負荷供電,其動力和控制電線、電纜采取防火防水措施,電梯內裝修材料應用A級材料裝修,以提高應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3.4.4防排煙設施

防排煙設施與安全疏散和消防撲救關系密切,它能為消防撲救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可以控制火勢蔓延擴大,因此在高層建筑設計時必須設計有效的防排煙設施。從確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避難間(區)應采用正壓送風,在疏散走道采取機械排煙方式。對消防電梯井及其前室應采取正壓送風,防止煙氣侵入。

4結語

自09年新《消防法》的頒布實施,對消防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這有利于提高社會公共消防安全水平,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

參考文獻:

[1] 消防技術標準規范匯編[M].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篇4

關鍵詞:建筑電氣火災;電氣故障;電器產品;用電管理;防范措施

Abstract:City building electric fire rise, from the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management,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Building electric fire;Electrical fault;Electrical products;Power management;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73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據國家消防統計資料顯示,電氣火災逐年上升趨勢,因電氣火災造成的損失都在火災總損失40%以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甚至達到火災總起數70%——80%,這里從建筑電氣設計,施工,用電管理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對防范措施進行探討。

1電報火災發生原因的分析

1.1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災

接地故障指帶電導體與水管、鋼管、設備金屬外殼的接觸短路, 接地故障比較隱蔽, 不易發覺, 也比較復雜, 故接地故障起火的危險性較大。

1.1.1故障電流起火

一旦發生接地故障, 產生的故障電流除通過PE、PEN 線外,還通過電氣設備金屬外殼, 各種管道及接線端子。由于接地故障電阻較大, 故障電流受到限制, 因此電流保護器難以切斷故障電流, 以短路電流形式存在, 而僅015A 的故障電流長期存在所產生的電弧溫度可達2000℃, 這就難免會引燃周圍的可燃物造成火災, 再則若PE、PEN 導線截面選擇太小, 通過較大接地故障電流時, 線路溫升較高時, 也會引起火災。

1.1.2故障電壓起火

發生接地故障, 使電氣設備外露金屬可導電部分帶對地故障電壓, 接地故障電壓除了發生常見的電擊事故外, 還會造成與帶地電位的各種金屬管道、金屬構件之間打火, 拉弧或引起火源, 從簡單的實驗就可看到僅有10 幾伏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不斷, 周圍若有可燃物, 就很容易引起火災。

1.1.3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起火

通常相線與中性線接線端連接不牢電氣設備工作不正常,可即時發現處理。而接地線接線端子連接不牢, 設備照常工作故障不易發現, 一旦發生故障, 由于接觸電阻較大, 故障電流受到限制, 斷路器不能及時切斷電源, 而接線端子處的接觸電阻會產生高溫或電弧, 電弧產生的電火花則能引燃設備周圍可燃物而引起火災。

1.2配電線路不當可產生的火災

低壓配電線路敷設到建筑物的每個部位, 而由于設計或施工不當及業主用電管理不善等因素, 造成低壓配電線路發生火災的隱患和危害性程度最大。近年來釀成電氣火災的危害案例最多的就是低壓配電線路, 在國內外由于電線、電纜、母線槽著火延燃成重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 損失慘重, 已引起人們深切關注。分析其主要原因:

(1) 在施工過程, 穿線套管無清理、管口無處理和無護套保護, 在穿線過程造成電線、電纜絕緣層機械損傷, 留下短路隱患。接頭、接線端子連接不牢造成打火、電弧均可引燃周圍可燃物發生火災。各種電氣線路管道穿墻, 穿樓板、孔洞未作封堵, 在高層建筑電氣豎井內線線槽和電纜線槽穿樓層孔洞無采用耐火材料堵塞嚴實, 一旦發生火災, 則產生煙囪效應, 火勢將迅速蔓延。

(2) 設計不當, 沒有合理選用配電設備, 斷路器與導線截面不配套, 沒有按用途設計選用阻燃, 難燃和不燃的電線、電纜、母線槽和電纜橋架、金屬線槽及其它防火材料, 各專業之間沒有密切協調, 沒有根據環境特征來確定電氣設備安裝位置、安裝方式和配電線路走向, 使工程留下事故及火災隱患。

(3) 業主用電管理不善。在工程驗收交付使用后不少用戶隨意增加用電設備, 超負荷用電, 筆者在工程維修回訪期間, 就發現一些用戶違反原設計擅自更換大容量斷路器, 使線路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 此現象必然導致線路發熱, 絕緣老化, 若散熱條件較差, 環境溫度較高時及易引起線路起火。

(4) 電氣設備長期使用, 導線陳舊破損, 管理不善常年失修,也是常見火災隱患之一, 在一些使用較長時間的建筑物, 其電器設備、絕緣導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絕緣老化龜裂, 金屬導電體, 接頭松動等現象, 按當時設計用電容量已滿足不了現行用電, 加上管理不善常年失修, 就福州地區八十年代建筑的住宅和辦公樓, 用電保護裝置仍使用閘刀開關, 磁熔斷保險絲座, 線路破損, 一些用戶為了維持日常用電, 開關熔斷絲有的竟用銅線或鐵絲替代等, 線路發熱, 開關打火, 極易引起火災。

1.3室內裝修不當引起的火災

(1) 為追求華麗, 使用大量可燃性裝修材料, 電器設備位置隨意暗裝, 無預留散熱空間。

(2) 電源導線敷設不按防火要求, 在吊頂棚和木質墻裙內無穿鋼管或難燃PVC 管或使用過長的金屬軟管(按規定一般不超過1 米) , 且無做接地跨接。

(3) 接頭處理馬虎, 隨意在吊頂棚內分支接線, 接頭無設在接線盒內。這些都是二次裝修不當, 導致電氣火災的直接原因, 還有二次裝修工程非電氣專業人員安裝電器設備, 有關部門對二次裝修工程監督管理不力, 都將給工程留下電氣火災隱患。

1.4偽劣電器產品引起的火災

目前, 市場上銷售的各種電器產品如: 電流保護器、斷路器、開關、插座、鎮流器、各類導線及家用電器等, 其中一大部分電氣性能技術指標、絕緣等級不符合國家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 未經質量和安全認證。再加上一些承包施工隊伍人員技術素質低, 質量意識差, 只圖高額利潤不顧工程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低價位的假冒偽劣電器產品或已明確淘汰的電器產品,給工程留下事故和火災隱患。導致電氣火災的發生及電擊事故。

2防范措施

為了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 除了按消防規范要求安裝必要的消防設施外, 還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2.1與設計商討:

(1) 民用建筑的電源總進線設置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 其動作電流不超過500mA, 一般可取300mA。其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可有效地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災, 并可作為防止人身電擊傷害的第二道防線。

(2) 在建筑物內的電氣裝置實施總等電位聯接, 這可防止沿PE 和PEN 線傳導竄入的故障電壓, 消除電位差, 防止電弧、電火花的發生, 可有效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電氣火災和人身電擊傷害故事。

(3) 加強各專業之間的協調, 綜合考慮電氣設備合理的安裝位置和配電線路的走向, 尤其是高層和超高層建筑, 配電線路應根據環境和用途選用阻燃、難燃和不燃的電線、電纜、母線槽和防火橋架、線槽及其它防火材料。對易燃易爆場所, 電器設備、照明器具等應設計采用防爆系列產品。

2.2加強施工管理, 采取相應措施, 消除電氣火災隱患

(1) 要提高和保證電氣裝置接頭接線端子與線路連接質量,防止連接不牢引起打火、起弧。

(2) 配電線路要按防火要求敷設和保護, 在配線時要清管,做好護口護套, 防止拉線時線路受到損傷, 留下短路和漏電隱患, 套管管口兩端應及時采用耐火材料堵塞。

(3) 及時封堵電氣線路管道周邊孔洞, 電氣豎井內穿線線槽、電纜橋架、封閉式母線等穿墻穿樓層孔洞用耐火材料堵塞嚴實, 防止火災發生時形成煙囪效應。

(4) 在橋架或線槽內敷設的電纜電線, 不得在其內部分支,接頭應設在橋架或線槽外部加裝的接線盒內。敷設在吊頂內的配電線路應嚴格按規范要求穿管保護。

(5) 配電間和配電豎井(包括弱電豎井) 應設有防水措施,在施工過程未安裝到位的封閉母線接頭和未穿線的預埋套管應有保護措施, 防止雜物和水進入。施工完應及時消除垃圾, 以避免留下可燃物。

(6) 加強電氣專業與其它各專業施工之間的協調, 避免其它工種施工破壞電氣線路, 留下火災隱患。

(7) 按設計要求選用電器產品、電氣材料, 嚴禁偽劣假冒電氣產品和淘汰電器產品用在工程上。

除上述措施外, 施工單位要加強施工隊伍的培訓學習, 不斷提高人員技術素質, 增強質量和防火意識, 嚴格按圖按規范施工, 加強自身檢查監督, 確保電氣工程安裝質量, 將發生電氣火災危險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2.3加強用電管理

在工程交付使用后, 業主及物業管理要科學管理用電, 嚴格控制用電負荷, 合理使用用電設備, 嚴禁超負荷用電, 要經常檢查用電設備、配電線路的運行情況, 檢查是否存在電氣火災隱患, 及時消除。對使用期限長的電器設備、配電線路, 發現老化破損, 要及時更換維修, 確保用電安全, 此外還應保證消防設施的正常開通, 一旦起火, 及時撲滅。

2.4加強二次裝修的管理

有關部門對二次裝修工程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 嚴禁無資質設計和無設計、無證施工, 嚴格執行消防法和消防部門規定的有關條例和審批驗收制度。

2.5取締偽劣產品

技術監督部門對生產、銷售偽劣假冒電器產品和電氣材料要加大打擊力度, 保證建筑市場正常秩序。

篇5

關鍵詞:火災;建筑電氣;線路;防范

中圖分類號:X928.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強調建筑電氣線路的火災防范

據統計,建筑電氣火災中,電氣線路引發火災的機率占60%以上,而其中最為常見的電氣線路火災,又屬短路故障和線路長期過載引發的火災居多。

1.1短路故障火災防范

電氣短路俗稱連電,是指電氣線路中相線與相線、相線與零線之間短接起來的現象。發生短路時,線路中的電流增加為正常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產生的熱量又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溫度急劇上升,大大超過允許范圍。如果溫度達到可燃物的引燃溫度,即引起燃燒,從而導致火災。引起建筑電氣短路的原因多樣。

當電氣設備的絕緣老化變質或受到高溫、潮濕或腐蝕的作用而失去絕緣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裝和檢修工作中,由于接線和操作錯誤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電放電電流極大,有類似短路電流且比短路電流更強的熱效應,也可能引起火災。防止建筑電氣線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①嚴格按照《建筑電氣設計規程》的規定,設計、安裝、調試、使用和維修電氣線路;②防止電氣線路絕緣老化,除考慮環境條件的影響外,還應定期對線路的絕緣情況進行檢查;③不同的工作環境,電氣線路中導線和電纜的選擇和敷設,應根據相應的國家標準規定進行;④加強電氣線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為操作事故和未經允許情況下亂拉亂接線路。

1.2線路長期過載火災防范

過載也稱過負荷運行,是指超過電氣線路和設備允許負荷運行的現象。負荷是指電氣設備和線路中通過的功率或電流。線路發生過載的主要原因是導線截面積選用過小,實際負荷遠遠超出了導線的安全載流量,或在線路中加入過多或功率過大的設備等原因所造成的。防止建筑電氣線路長期過載的措施主要有:①要做好導線材料的選擇。由于國家“以鋁代銅”的政策影響,許多地方一般采用鋁芯導線,但對于電路要求較高的建筑,為提高截面載流能力,便于敷設,應多采用銅芯線。線路敷設應進行精確的負荷計算,合理選擇導線的截面;②根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功能確定導線的敷設方式。一般吊頂內的電線應使用不燃或難燃性材料管配線,如PVC管等。也可以用金屬管配線,或帶金屬保護的絕緣線,用來避免導線短路時引燃可燃物。消防用電的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③高溫表面燈具附近的導線應采用耐熱絕緣性導線而不應采用具有延燃性絕緣導線。經常檢查其防護功能的有效性。為確保家用電器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災,電氣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器安裝、使用的有關規定。

2重視建筑電氣照明的火災防范

建筑電氣照明已經成為建筑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氣照明管理不善和使用不當,也會發生火災。建筑電氣照明是把電能轉化成為光能而發光的一種光源。照明燈具在工作過程,往往要產生大量的熱,致使其玻璃燈泡、燈管、燈座等表面溫渡較高。其火災危險性十分顯著。電器照明設備,品種數量多,線路復雜,如果設計、安裝、使用不慎,極易引起火災。防止建筑電氣照明火災的措施主要有:①要根據燈具的使用場所、環境要求選擇適宜的不同類型的燈具;②照明燈具在把電能轉換成光能的過程中,都伴隨有能量損耗,致使燈具表面溫度較高。所以要根據環境場所的火災危險性來選擇照明燈具,而且照明裝置應與可燃物,可燃結構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嚴禁用紙、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擋燈具;③燈具應安裝在不燃的基座上,盡可能安裝表面溫度較低的燈具,采用埋入式安裝在吊頂里面的燈具,與吊頂之間應作隔熱處理。照明光源盡量采用冷光源,沒有條件的應保證燈具與可燃物之間的安全距離或采取隔熱措施;④鎮流器與燈管的電壓和容量應相匹配。鎮流器安裝時應注意通風散熱,能讓鎮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⑤安裝表面溫度較高的燈具時,應對燈具正面和散熱孔加裝鉛絲防護網,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擋板,以減輕燈具爆裂時玻璃碎片和熾熱的燈絲飛濺造成危害;⑥采用霓虹燈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一般霓虹燈的工作電壓高,火災危險性大,安裝霓虹燈的燈柄、底板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對可燃材料進行陰燃處理。當霓虹燈變壓器安裝在人員能接觸到的部位時應設防護遮檔措施;⑦要避免在燈光裝置區域懸掛旗幟或發射彩帶等空中移動易燃物體,以防這些物品與高溫燈具直接接觸并發生纏繞或碰撞而引發火災。

3抓好建筑電氣系統輔助設備的火災防范

建筑電氣系統中配有許多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等電氣接插件,由于在安裝、使用及維護方面的原因電氣接插件容易產生電弧、發熱現象,其火災危險性很大。有的建筑為了測試的需要,還安裝有臨時電源插座。有的建筑電氣把幾十個用電器集中在一個供電系統中使用,持續時間長,火災危險極大。防止建筑電氣系統輔助設備火災的措施主要有:①電氣輔助設備必須認真按照規定選型和正確安裝。其不應裝在易燃易爆、受震、潮濕、高溫或多塵的場所。而需安裝在干燥明亮、便于進行維修及保證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的地方;②避免安裝臨時插座。有實際需要的應充分考慮到電源線路的負荷承載能力,選擇適當型號的電插座,在承載力范圍內聯接用電器,并注意它的運行狀態;③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等電氣接插件應慎重選擇,要選擇優質合格,容量適宜的產品。

4加強建筑電氣的監督管理

國家對建筑電氣各項工作都有明確的規范,但在實際貫徹中,往往執行不到位。因此,當務之急是提高各方的電氣防范意識,按照規范建立完善的常規責任問責制度,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盡可能避免火災的發生。建筑電氣監督管理重點可以從3個方面著手。

4.1制定建筑電氣設備使用的安全技術條件

①對于地面,或人身容易觸及的帶電設備,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②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③易產生過電壓的電力系統,采用避雷針、避雷線、保護間隙等過程電壓保護裝置;④低壓電力系統有接地、接零保護裝置;⑤對各種高壓用電設備采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等不同類型的保護措施;對低壓用電設備采用相應的低電器保護措施進行保護;⑥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地點設安全標志。

4.2電力組織系統必須完善建筑電氣設備作業人員的在崗要求

①無證不能上崗操作;如果發現非電工人員從事電氣操作,應及時制止,并報告領導;②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法規、規程和制度,不違章作業;③對管轄區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安全負責;④認真做好巡視、檢查和消除隱患的工作,及時、準確地填寫工作記錄和規定的表格;⑤架設臨時線路和進行其他危險作業時,完備審批手續,否則應拒絕施工;⑥積極宣傳電氣安全知識,制止違章作業和拒絕違章指揮。

5運用建筑電氣火災防范新技術

采用電弧故障斷路器: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包括它的硬件和軟件的基本實現方法。其通過電流互感器感應AC(交流)電流的大小和di/dt,然后用OP(運放)進行處理后,將信號再輸入MCU(微控制器單元)進行A/D(模數轉換)處理,MCU將采樣數值進行分析,如果符合故障電孤的特性,MCU將發出斷珞器脫扣信號,使斷路器斷開。傳統的斷路器只對過流、短路起保護作用,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是在傳統的斷路器的基礎上添加了嶄新的功能--對電弧故障起保護作用,以防范電弧引發的火災。而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

是將傳統的過流、短路和漏電保護功能集成,再增加一個電流互感器。

篇6

關鍵詞:安全 監控 傳輸 故障 預防

隨著傳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礦井,為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提供了高效的便捷方式,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建設自動化礦井奠定基礎。通常情況下,煤礦井上、井下環境參數及有關生產環節的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等,都是通過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進行監測的,對采集到的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和處理,并且控制局部生產環節或生產過程,通常情況下,該系統由傳感器、執行器、信息傳輸裝置、中心站的硬件及軟件等共同組成,其中信息的傳輸部分是中心站與井下各測點聯系的通道,如果信息傳輸裝置中的任何部分發生故障,井下各測點的實時監測和監控就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因此,對井下通訊故障的原因進行研究和探討,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盡快排除故障、及時有效的消除事故隱患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引起信息數據傳輸故障的原因

噪聲侵入接口與過程通道,以及靜電噪聲或電磁干擾傳輸線路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信息傳輸時發生故障。通常情況下,這些噪聲借助導線、電磁耦合、空間等進行傳輸,進而侵入的各種電磁干擾。那么,如何消弱或避開干擾呢?這就要了解這些干擾是如何侵入到系統內以及它們在傳輸媒介中又是如何對系統進行干擾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傳輸媒介。當今,各種規格的通訊電纜往往被大多數礦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作為傳輸的媒介。我們知道,在由電容、電阻、電感組成的集中參數網絡中,電場絕大多數能量集中在電容中;磁場絕大多數集中在電感上;電磁能耗絕大多數消耗在電阻上,并轉換為熱能。而在傳輸線路中,就大不相同了,電場能和磁場在傳輸線的任意長度的任意一段上普遍存在著,同時也有一定的能量發生轉化,例如電磁能轉變為熱能等。由于,電容、電感、電阻和絕緣電導等廣泛存在于任意一段路線上,所以,在傳輸線路上,不論干擾從何處侵入,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井下各測點信息進行正常傳輸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這些干擾有與信號源回路串聯的串聯干擾,即正太干擾,這種干擾主要來自:長線路傳輸的互感、分布電容、50HZ的工頻等,另外還有共態干擾等。

2 干擾信號的來源

受工作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煤礦現場主要位于井下,井下測點的特點是:測點多、地點分散、傳輸距離遠,通常情況下,各測點與中心站之間的距離往往達到幾公里。通訊電纜穿越這段距離,其所經之處的敷設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通過不同的途徑,各種干擾不斷地侵入傳輸路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各測點的信息傳輸的穩定性。

在敷設傳輸線路的過程中,在某些地方,傳輸線路與一些動力電纜,以及一些傳輸信號電線等共同敷設,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些線路之間的距離不可能太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動力電纜或傳輸線路都會發生有間歇性的電暈放電現象,同時伴隨著高頻振蕩,信息的長距離傳輸肯定會受到這些間歇性的電暈放電和高頻振蕩的干擾。

敷設的傳輸線路旁邊有電焊機作業時,產生的火花也是較強的干擾源,另外,自然界中的雷電等同樣屬于較強的干擾源。無論是電焊機產生的火花,還是自然界中的雷電,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傳輸線路產生干擾,與輻射產生的干擾相比,這些干擾要嚴重許多。通過容性耦合或感性耦合,電磁場干擾在這些干擾源的影響下被直接輻射到系統內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和影響信號傳輸系統正常傳輸和處理井下各測點傳輸的信息。

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如何減少傳輸線路遭受外部損害這是安裝之初考慮的重點,但是沒有考慮消弱或避開外界干擾因素的問題,在敷設主通訊線路時與大巷的動力線之間的距離較小,并且系統屏蔽線的接地發生故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這方面原因造成的信息傳輸故障所占的比例較大。

目前,樹型分布式網絡結構是國內多數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網絡結構的主流,對于這樣的網絡結構來說,其特點是:節省傳輸電纜;但是這種網絡結構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點,其缺點主要表現為:難以匹配傳輸阻抗,并且多路分流,在這種情況下,當信號發送功率一定時,那么接收端的信號功率就比較小;信噪比較低,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干擾能力。正是因為樹型分布式網絡結構自身固有的特點,系統分支多少、分支位置、線路長度、端接阻抗、分站發送電路截止時等直接影響信號的傳輸質量,同時系統的傳輸質量受到漏電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并且對各分站之間產生很大的影響,整個系統信號的正常通訊當系統中某一分支、某一點的傳輸線路出現短路或短路故障時就會受到影響。

還有就是傳感器等質量不過關,抗高濃沖擊性能差,抗中毒性能差,載體催化元件制作工藝水平低,元件一致性差,也會造成系統信號傳輸的不正常。

3 預防措施

系統傳輸線路和系統接地系統在日常維護中需要加強,對于傳輸線路中出現的任何異常現象都要及時準確地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正確、及時的處理,系統實時信息傳輸方面的故障將會大大的減少。因此,井下現場各處線路敷設的具體情況需要我們隨時的掌握。對井下現場的各處開關、變更的動力設備位置、各種動力及電源線的位置調整情況等都有準確的了解,信號傳輸線路要根據具體的變化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

進一步加強現場管理和維護水平。做好傳輸線路的維護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線路的完好性。對于常用的樹型結構系統來說,信號受端接阻抗的嚴重影響,整個系統都會因一個地方發生短路故障而受到影響。因此,在井下現場進行包干作業的人員每天巡查的過程中,傳輸線路的各個接頭是巡查的重點,及時修復那些遭受意外傷害,發生破損的傳輸線路,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各處接線、內接頭的良好性,以及絕緣的良好性;監測監控工作人員在安裝、維護及使用過程中,要防治傳感器、傳輸線的進水和碰撞,預防短路現象,發生誤報警,傳輸信息不準確等事故。

此外,系統的接地問題,以及通訊電纜和設備的屏蔽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雖然在維護系統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通過改變系統設備的電路有點不太切合實際,但是,通過注意系統的接地問題,以及通訊電纜和設備的屏蔽等問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的提高,同時對于提高系統傳輸信息的穩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交流電網是一種嚴重的干擾源,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為了抑制或消除電網傳遞中出現的電壓波動和系統周圍動力設備的變頻干擾,通常情況下,通過專用電路供電措施,將系統供電電路與其它動力電路進行分離,為了確保系統主控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穩定運行,需要借助精密凈化交流電源、UPS不間斷電源等有效手段進行保證。

在系統接地方面,交流地與信號地公用的現象要盡量避免,這是因為電源地線的兩點之間,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毫伏級甚至數伏的電壓。這些電壓往往會對小信號電路產生嚴重的干擾,所以隔離交流地是有必要的,電源接地與信號接地混用的現象更是不能發生。通過屏蔽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傳輸線路的分布電容,以及外來電磁場的干擾問題。因此屏蔽層接入大地,通常會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確保電纜屏蔽層的完整性,盡快修補好破損的屏蔽層,并且屏蔽層要單獨使用一個接地盒子,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屏蔽層內形成地環路,使屏蔽層中間出現電流流動,產生干擾。

要購買統一的廠家“系統”。對于裝備監控系統的各集團公司和礦井來說,信息與系統的兼容性逐漸成為其進一步補套和擴充系統功能的制約因素,這是因為用戶在裝備了某廠家的系統后,由于型號眾多,并且價格不同、功能各異,并且監控系統的軟、硬件的補套,以及服務等方面,對于用戶來說早已別無選擇。因此,井下信息傳輸設備物理接口協議不規范也是制約用戶進一步補套和擴充系統功能的關鍵因素,從而,影響系統信號的正常通信。

4 結論

監測監控維護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時,第一步要找出設備出現故障的地點,查出故障原因,并能對故障準確地判斷、及時有效的處理,管理到位,要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文化水平,才能保證監測有效,運行可靠,確保“系統”安全穩定的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張富榮.網絡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05.07.

篇7

[關鍵詞]輸電線路特殊氣候條件安全可靠運行防范措施

0 引言

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屬于溫帶內陸山區,空氣的相對濕度大,霧氣重,污穢嚴重。一年中的夏季、秋季常有大風雷電襲擊,雷雨天氣時間較長,是全國雷電日數較多的地區之一。近些年來我市超高輸電網絡安全運行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保障輸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做好絕緣子的防污閃、線路防雷及防風工作顯得非常重要。

1 防止污閃工作

戶外絕緣子,常年受到工業氣體排放的煙霧、有害氣體或自然界鹽堿蒸汽侵蝕、塵埃沉積等污穢的污染,在毛毛雨、霧或濕度大的天氣條件下,絕緣子表面的污穢塵埃被潤濕,表面電導和絕緣子的泄漏電流劇增,其結果使絕緣子在工頻和操作沖擊電壓下的閃絡電壓(污閃電壓)顯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絕緣子在工作電壓下發生閃絡。

《架空輸電線路管理規定(試行)》第6.2.1條規定,線路污閃跳閘率應控制在:110-220kV線路≤0.05次/lOOkm?a。

對于運行中的線路,為了防止絕緣子的污閃,保證電力輸配線路的安全運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對絕緣子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掃,可有效地減少或防止污閃事故。重污區線路外絕緣應該配置足夠的爬電比距,并留有裕度。防污清掃工作應根據鹽密值、積污速度、氣象變化規律等因素確定周期安排靖掃。如果條件允許,可考慮裝設泄漏電流記錄器,根據泄漏電流的幅值和脈沖數來監察絕緣子的運行情況,依據發出的預告信號,及時進行清掃工作。

我市35kV級以上輸電線路每年都堅持進行清掃工作,近年來內均沒有發生污閃事故。

(2)加強絕緣和采用防污絕緣子。加強線路絕緣的最簡單方法是增加絕緣子串中絕緣子的片數,以增大爬電距離,但只適用于受污范圍不大的情況,否則很不經濟,因增加串中絕緣子片數后必須相應地提高桿塔的高度;采用專用的防污絕緣子可以避免上述缺點,因為防污絕緣子在不增加結構高度的情況下,泄漏電流爬電距離明顯增大;在三級及以上污穢區的線路,宜采用硅橡膠復合絕緣子。

(3)在絕緣子表面涂一層增水性的防潮材料,如有機硅脂、有機硅油、地蠟等,使絕緣子表面在潮濕天氣下形成水滴,但不形成連續的水膜,使得表面電阻增大,從而減少了泄漏電流,閃絡電壓也不致降低太多。

2 防止雷擊工作

由于輸電線路的分布錯綜復雜,鑒于目前的技術,對輸配電線路的防雷還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防雷。此外,雷擊線路時,雷電自線路入侵發、變電站所產生的雷電波也是威脅變電站的主要因素。綜合考慮技術和經濟措施,提高線路的防雷能力應以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為著重點。

輸配電線路防雷性能的優劣主要有兩個指標衡量:一是耐雷水平,即雷擊線路絕緣不發生閃烙的最大電流幅值;二是雷擊跳閘率,即每100km線路每年由于雷擊引起跳閘的次數。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須做好“四道防線”:

①使輸電線路避免遭受直擊雷;

②線路受雷后絕緣不發生閃絡;

③閃絡后不會產生穩定的工頻電弧;

④產生電弧后不中斷電力供應。

針對這四道防線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1)架設避雷線。主要是防止雷電直擊導線,此外,對雷電流有分流作用,減少流入桿塔的雷電流,使塔頂電位下降;對導線有耦合使用,降低雷擊桿塔時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對導線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導線上的感應電壓。

11O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一般要全線架設避雷線,桿塔上避雷線對邊導線的保護角,一般采用20°-30°。

(2)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線路耐雷水平防止雷電流反擊的有效措施,規程規定,有避雷線的線路,每基桿塔的工頻接地電阻,在雷季干燥時不超過表1所列數值。

(3)架設耦合地線。即在導線下方架設地線的措施,是增加避雷線與導線間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絕緣子串上的電壓,耦合地線還可起到對雷電流的分流作用。

(4)采用不平衡的絕緣方式。同桿架設的雙回線路,所采用的防雷措施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不平衡絕緣方式來降低雙回線路雷擊同時跳閘率,以保證不中斷供電。不平衡的原則一般是使雙回路的絕緣子串片數有差異,這樣,雷擊時絕緣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閃絡,閃絡后的導線相當于地線,增加了對另一回導線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另一回線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發生閃絡以保證另一回線路可持續供電。

(5)裝設自動重合閘。由于雷擊造成的閃絡大多數能在跳閘后自行恢復絕緣性能,所以重合閘的成功率也較高,它是保證不中斷供電的有效措施。我市的配電線路一般都裝設有重合閘,除雙電源及電纜出線較長的線路外。

(6)加強絕緣。對于高桿塔,可以采取增加絕緣子串片數的辦法來提高防雷性能,高桿塔的等值電感大,感應過電壓高,雷擊率也隨高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規程規定,全高超過40m有避雷線的桿塔,每增加10m應增加一片絕緣子。

3 防止大風工作

每年的大風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根據統計,這幾年來由于刮大風給我市電力線路所造成的破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線路的桿塔倒塌;導線、避雷線、拉線、引線斷線、裂股;絕緣子爆裂;橫擔折斷;線路過電壓等。所以,應在大風到來之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強、加固桿塔的基礎。檢查桿塔基礎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夠,桿塔本體是否受到破壞,這是防止桿塔塌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2)加強線路的巡視。檢查鐵塔、鐵橫擔銹蝕程度;檢查線路、避雷線、拉線、引線是否銹蝕、松股、斷股、損傷或閃絡燒傷;檢查線路弧垂是否正常;檢查導線線夾,導線與絕緣子的綁線是否松動;檢查線路對地、周圍建筑物、樹木和對其他交叉跨越設施的距離是否足夠。

4 防止覆冰工作

(1)處于重冰區的線路要進行覆冰觀鍘業務,有條件或危及重要線路運行的區域要建立覆冰觀測站。研究覆冰性質、特點,制定反事故措施,特殊地區的設備要加裝融冰裝置。

(2)覆冰季節來臨之前,應對線路作全面檢查,消除設備缺陷,落實防止導線、地線跳躍、舞動的具體措施。

5 結束語

篇8

為了加強青少年人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強化廣大師生防范火災、地震、空襲、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意識和提高全校師生安全應急反應能力和人防安全防護技能,確保師生人身安全,根據maomao縣教育局,關于開展全市中小學生緊急疏散演練活動通知的精神,4月15日上午9:40—9:49我校成功地舉行了防空防災疏散演練活動具體做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防空疏散演練領導機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活動效果和安全。

為了確保演練活動落到實處,學校專門成立了防空防災疏散演練領導機構,由校長任總指揮,副校級領導為分塊現場指揮,政教主任為安全疏散演練現場指揮;下設緊急疏散組、緊急救援組、緊急動員(活動宣傳組)組、廣播信號指揮組、安保巡查組; 4月10日學校召開領導班子會,研究貫徹落實防空防災會議精神,由分管安全的領導負責,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和演練程序;4月11日下午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公布根據文件精神制定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安排,明確了各安全崗位責任人,副校級行政人員包年級段樓層,重點地帶安排專人把守,所有責任人提前5分鐘到崗,清理通道保障疏散時道路的暢通,疏散時協助各班進行疏散,以防在緊急情況下出現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各班主任的任務是,安全、快速、有序的將學生疏散到操場。一個班安排一位教師任班級隨隊安全轉移護送員,每個樓梯口轉彎處安排一個教師負責。4月15日早晨召開全校師生廣播大會,戰前動員,讓全校師生明白和掌握開展這次活動的指導思想、目的、演練內容,時間,地點、演練程序、教學樓名稱、安全疏散通道路名稱、安全疏散路線確定、緊急疏散(演練)注意事項、開展防空防災疏散演練活動的要求、防空防災疏散演練相關人員職責等。

二、營造“防空防災”氛圍,學習防災防災知識

1、全校共同努力營造“防空防災”氛圍,大力宣傳,讓全體師生明確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要求各年級以班會、黑板報為陣地,開展防災減災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2、校園廣播網開辟“關愛生命,防空防災” 專欄,宣傳防空防災知識。

3、組織全體師生聽“防空防災”安全知識講座,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增加知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展出防災減災圖片、防災減災科普掛圖等,讓學生了解安全防范措施。

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廣大師生對防空防災的認識,讓廣大師生了解和認識防空防災工作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為了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不惜花錢,該添置的添置,該加固的加固,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以疏散演練為平臺,掌握防災防災技能

為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的防空防災意識和應急意識,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防空防災知識和技能,增強師生的應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4月15日9:40-9:49,學校組織全體師生開展防空防災應急演練。活動中,全體師生都能服從指揮,聽從命令,快速、安全地進行疏散。學生反應迅速,都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線迅速撤離至目的地。在撤離過程中,沒有擁擠推搡現象發生。全校師生一千六百多人從教室辦公室撤離到安全區域,只用了不到5分鐘時間。安全撤離后,各班級能迅速清點人數并匯報。演練活動結束學校領導對各班參加這次演練活動立即進行分析、小結,進行再教育。這次演練活動既是對我們應急避險的一次檢驗,也是師生的一次生命體驗。不僅再次落實了我校應付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全校師生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防空防災安全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為今后一旦發生空襲、地震、火災等災害時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學生積累寶貴的經驗。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五、在防空防災方面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1.首先是要高度重視,把警報試鳴當作實戰演習;

2.疏散開始后有個別班沒有走出教室排隊待候,而是等別班走后才出教室,在這里耽誤了時間。

這次防空防災應急演練雖然圓滿結束,但在演練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仍不容忽視,必須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總結和改進。安全工作沒有止境,要求各班級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在實踐工作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著手建立長效機制,完善責任制度,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安全。

篇9

  —大劉莊中心小學“防災減災日” 宣傳教育活動總結

為了廣泛普及和傳授學生防災減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孩子的防災減災意識、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我校根據教育局《關于認真做好2019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宣傳活動,全體師生通過學習實踐,增強了師生的防災減災經驗和能力。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宣傳為途徑,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1、努力營造“防災減災宣傳周”的氛圍,在班上大力宣傳,讓全體師生明確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要求各班以班會及活動課為陣地,開展防災減災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2、通過校園廣播、黑板報、橫幅標語、微信群等形式,廣泛宣傳各種災害的避險知識,提高師生自救能力。

3、利用5月10日課間,楊校長對全體師生進行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大力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克服麻痹思想,讓學生牢固樹立“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4、組織學生學習防震、交通安全、防溺水,逃生自救、食品衛生、春季傳染病防控等常識。

通過這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廣大師生對防災減災的認識,讓廣大師生了解和認識防災減災工作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體驗為平臺,掌握防災減災技能

篇10

縣屬學校,各鄉鎮(街道)中小學、中心幼兒園: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 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省民政廳辦公室《關于認真做好學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通知》(x教辦函〔2017〕x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地震科普和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縣教育局、團縣委、縣科技局、縣民政局、縣人防辦、縣紅十字會、縣科協等單位聯合決定在全縣學校幼兒園組織開展2017年“防災減災”專題教育宣傳周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圍繞主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各校要緊緊圍繞主題,采取多種形式,營造活動氛圍。要在校園醒目處張貼宣傳標語或利用電子屏幕播放滾動字幕;出一期以“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確保師生平安”為主要內容的防災減災專欄或板報;針對“地震、火災、雷電、水災、風災”等自然災害的預防知識上一節防災減災課;通過告家長書或倡議書形式進家庭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觀看展板和影視片、聆聽講座等宣傳形式,開展宣傳警示教育,普及應急避險知識,提高逃生避險基本技能,提升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二、認真組織開展防災應急演練

各校要以“5.12”防災減災日活動為契機,結合學校實際,在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組織師生開展一次以應急疏散、逃生自救為重點,包括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震減災、防地質災害、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活動要實現全覆蓋,做到人人知曉,積極參與,以提高全體學生防災自救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5月12日在金岸小學開展2017年“防災減災日”應急疏散演練觀摩暨防災減災知識技能現場展示活動。(具體方案附后)

三、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

各校將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與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緊密結合起來,要重點對學校的樓房懸掛物、排水設施、供電線路、消防通道、房舍安全(特別校園及周邊建筑物外墻脫落物)、建筑附屬物等方面的災害風險隱患進行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各類隱患。要動員學校師生人人參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并及時整改,全面提高廣大師生的應對災害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