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教育培訓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防災減災教育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各區縣教育(教體)局,高新區、文昌湖區地事局,局屬各學校: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輕社區災害風險 提升基層減災能力”,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17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x政辦發明電〔2017〕x號)要求,現就做好全市教育系統防災減災日的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圍繞主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活動方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防災減災工作的有效落實。防災減災周期間,各學校要緊緊圍繞主題,采取多種形式,營造活動氛圍。充分利用電子屏、黑板報、手抄報、展板、主題班會、校園廣播、校訊通等方式,進行防災減災科普教育。通過告家長書或倡議書形式進家庭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觀看展板和影視片、聆聽講座等宣傳形式,開展宣傳警示教育,普及應急避險知識,提高逃生避險基本技能,提升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安監、應急、地震、氣象、民政等部門,加強對轄區內學校幼兒園防災減災工作的業務指導;要充分發揮安全教育培訓基地及各類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組織開展防火、防洪、防震等“體驗式、參與式”防災減災活動。
二、認真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各單位要以“5.12”防災減災日活動為契機,結合學校實際,在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組織師生開展一次以應急疏散、逃生自救為重點,包括抗震、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震減災、防地質災害、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活動要實現全覆蓋,做到人人知曉,積極參與,以提高全體學生防災自救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邀請當地地震部門指導演練,確保疏散演練工作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三、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
各單位將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與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緊密結合起來,要重點對學校的樓房懸掛物、排水設施、供電線路、消防通道、房舍安全(特別校園及周邊建筑物外墻脫落物)、建筑附屬物等方面的災害風險隱患進行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各類隱患。要動員學校師生人人參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并及時整改,全面提高廣大師生的應對災害風險能力。
篇2
以十八屆三中會全和對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全面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全力推進漁業安全文化建設,做到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全覆蓋。
二、主要任務
(一)宣傳安全生產重大決策部署
1.加強政策決策宣傳。認真貫徹宣傳黨和國家、省、市、縣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大力宣傳2014年全國、全省、全市、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及全省、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與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和工作的總體部署,提高漁業安全監管法律、政策與措施的知曉率。
2.加強工作任務宣傳。深入總結宣傳安全生產“黨政同競,一崗雙責”和漁業船舶主體責任落實、依法加強監管執法、漁船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的經驗做法。
(二)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3.加強法規規章制度宣傳。通過印發傳單、制作宣傳手冊、宣傳專欄和宣傳標語等形式,加大以《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省漁業船舶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省漁業船舶水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省漁業船舶救助專項補助暫行辦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宣傳貫徹力度,普及漁業安全生產法律、安全知識,提高漁區群眾安全生產法制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
4.加強控制指標實施情況宣傳。做好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控制指標實施情況的通報、年考核,在翌年初表彰上年度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進一步推動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落實。
5.加強信息報送力度。相關單位要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信息的采編力度,提高信息質量,積極向市、縣政府安辦、市、縣農業局網和省海洋與漁業廳、省總隊報送工作信息。必須按要求完成投稿任務,信息報送情況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三)宣傳安全生產重大專題活動
6.開展“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以“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為主題,制定“安全生產月”各項活動。在全縣漁業行業深入開展宣傳咨詢日活動,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向廣大漁民提供漁業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咨詢等活動;配合縣政府安委會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
7.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根據國家減災委和國家海洋局有關開展“防災減災日”工作部署,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漁業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漁業災害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群眾自救互救能力。
8.開展“打非治違”工作宣傳。充分利用平面媒體、互聯網、手機短信、戶外宣傳欄、橫幅標語等各種載體,宣傳打擊非法違法漁業生產經營行為,揭示非法違法行為的性質、危害,營造濃厚氛圍,推動“打非治違”工作常態化。
(四)宣傳安全生產常識規范規程
9.制作安全生產知識宣傳手冊。以法制宣傳、基本常識、安全技能、漁保政策等內容為重點,制作漁業安全生產知識宣傳手冊,向廣大漁民發放,不斷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防災避險能力。
10.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包括職務船員培訓在內的各類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進一步強化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從業人員防范事故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為,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自覺性。
11.開展漁業互保政策宣傳。要從本地漁業互助保險發展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將宣傳工作做到漁村、漁港、漁船,提高漁民群眾的保險意識和全社會對漁業互助保險的認知度,將更多的漁民納入漁業互助保險保障范圍。同時結合漁業安全生產、漁業行政管理和漁業執法等工作,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多渠道、多屢次、多角度廣泛宣傳漁業互保化解生產風險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漁區廣大干部群眾的風險防范意識和保險意識,提高漁民入會參保的積極性。
(五)宣傳安全生產文化環境建設
12.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要結合備汛防臺風工作,按照相關預案,積極組織開展漁業防臺風應急演練、漁業船舶水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等活動,提升漁船自救互救和防御臺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要精心組織。要結合工作實際和市局工作部署,認真謀劃,及時部署,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方案,確保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落到實處。
(二)要注重實效。要善于總結經驗,堅持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原則,結合自身特點,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增強活動實效。
篇3
一、安全生產重點工作
(一)明確工作目標,強化安全責任。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強理論學習。組織領導干部利用晚上時間集中學習了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中央整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及“2019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主要特點和突出問題”作的重要批示等,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能力,將學習成效體現到指導安全生產工作中。二是壓實責任傳導。按照《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和《縣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實施細則》,建立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各自分管領域安全生產職責,從嚴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鎮政府與各村及鎮屬各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和消防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形成了安全生產各領域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摸清檢查單位底數。對鎮屬范圍內企事業單位全面進行摸排,更新鎮生產經營單位名錄庫,切實做到了檢查對象清楚,生產情況明了,為后續持續開展檢查監督奠定了基礎。四是強化安監隊伍建設。建立了鎮、村、組三級安全監管隊伍。成立了書記鎮長負總責,各村由包村領導具體負責,村委會主任任交管室主任,村民小組長為勸導員、消防網格員的三級網格化安監隊伍。其中兼職安監員4人,消防志愿者48人、村級道路交通安全勸導員20人。積極推動了網格員隊伍建設,提升了網格員的應急實戰能力,真正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五是著力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制定修改完善了鎮公共安全應急預案和山洪防汛、地質災害、消防安全、地震安全等應急預案,規范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按期按時開展培訓,進一步提升干部群眾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時有效的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并經常性印發安全生產、應急知識宣傳彩頁,將安全生產和應急知識培訓納入培訓計劃中,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災害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加強宣傳教育,深入隱患排查。
一是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培訓活動。我鎮以“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為契機,在小橋村文化廣場、聯泉村文化廣場開展宣傳,并運用展板、宣傳標語、發放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防災減災自救知識、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法》等知識。截止目前,我鎮累計共張貼宣傳標語12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500余份,展出展板15個。同時利用微信微博、各村宣傳欄等資源,全面開展多元化宣傳教育活動。
二是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對轄區內道路交通、重點消防單位、個體工商戶、企業、建筑工地等領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大排查。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各村勸導員會同公安交警中隊不定時上路監督檢查,加強對從事客運駕駛員的安全教育,查處農用車、低速貨車、三輪車非法載人25起次。并對轄區內農村主干公路進行全面排查,徹底清除路障,確保公路通暢。半年以來,鎮交管站、村交管室就五小車輛非法載人上路情況分重點時段、重大節假日,集中進行安全勸導30多次,勸導車輛90多輛。消防安全方面。通過廣播、群眾會議等形式開展用電、用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結合扶貧工作的開展,積極與農戶面對面宣傳,對各村農戶、單位用電、用氣進行了全面排查,對查出的線路破損、線路老化、拉接不規范、液化氣泄漏等安全隱患及時反饋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能現場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力爭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截止目前,已對轄區內33戶個體工商戶、11所衛生室、22個專業合作社、7所學校進行了隱患排查,排查出安全隱患24條,現已整改19條,5條正在整改。危險化學品和危險作業安全方面:對轄區內天倫天然氣公司等企業進行常規性檢查,配合縣安監部門全面規范全鎮煙花爆竹經銷點,堅決打擊、取締無證經營、亂存亂放的行為,勸阻建筑工地違規施工和不文明施工現象,嚴防危險化學品泄漏和民用爆炸物品爆炸事故的發生。其它領域專項整治方面:對全鎮住房安全進行全面摸排,共摸排出C級危房10戶,全部納入2020年危房改造,現已改造完成并全部入住。對轄區內173眼廢棄水井進行了全面摸排,對存在隱患的14眼廢棄水井已進行了封蓋,安裝了防護網。
二、防災減災工作情況
一是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做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結合扶貧工作的開展,將防災減災、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等一并開展宣傳,制作了宣傳橫幅,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彩頁、自救知識宣傳手冊和防災減災倡議書,做好了各方面的宣傳準備工作。
二是認真開展災害信息員救災知識培訓。為了確保災情發生后,災情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上報,對鎮、村二級災害信息員及村民小組長開展《自然災害統計制度》及常見災害常識進行培訓,參加培訓60多人。
三是認真做好應急救災工作及汛期防汛工作。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責任落實到人,確保一旦發生險情,救災人員可隨時到位。加強溝通協調,主動加強與防汛、水利、農業、氣象等有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定時獲取汛期氣象信息,對強降雨的預警信息及時傳達到村、組、農戶,做好防范。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
一、抗旱減災工作情況(附圖片及相關數字)
迅速調整充實抗旱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好本鄉的抗旱減災工作,迅速組織鄉、村、組干部及災害信息員深入村組開展旱情調查摸底工作,并將農作物受旱情況、干部群眾開展抗旱工作情況及時上報鄉抗旱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并安排專人到各村調查了解旱情,并及時將統計核實情況上報。
二、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一是防災減災信息員人員配備少、人員變化大,不利于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是災害信息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災害識別能力較低。
三是缺少抗旱減災資金,對抗旱減災工作推進效率制約大。
四是災害防治時間緊、任務重、內容復雜,推進困難。
五是災害面積大,持續時間較長,交通不便,抗旱減災效果不明顯。
三、下一步工作方法及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強抗旱減災工作人員自身能力建設,特別是加強災害信息員的業務教育培訓。
二是進一步申請專項抗旱減災資金。及時補充購置抗旱減災物資,根據災害程度,調整物資使用,加大物資使用率。
篇5
街道重視,
成立領導機構,下發相關文件
為積極推進學習型街鎮建設,整合社區內各類教育資源,經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研究決定,先后成立橫溪街道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街道社區教育和居民學校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副組長由街道辦事處副書記或副主任擔任,成員由街道各部門負責人和社區主任或社區副書記組成。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在橫溪街道社區教育中心下設辦公室,由史長根同志兼任主任。管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制訂社區教育規劃、建立健全社區教育制度、協調完善社區教育資源和網絡、落實社區教育經費。社區教育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具體負責全街道社區教育的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和督促考核工作。
2012年橫溪街道辦事處及辦公室先后下發了一系列社區教育的文件,如:《關于舉辦“2012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活動的通知》、《關于開展橫溪街道“學習標兵”、“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和“社區教育優秀志愿者”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關于開展對居民(市民)學校2012年度工作考核的通知》,并在學習型評比后下發了《關于表彰2012年度江寧區橫溪街道“學習標兵”、“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和“社區教育優秀志愿者”的決定》等,確立了社區教育的地位,突出了社區教育的重要作用,為做大做強社區教育確立了政策保障。
緊緊圍繞街道中心工作,突出宣教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
市民學校以形勢的需求、居民的需求和工作的需求來開展社區教育工作,形成事事為主題,處處是活動的氛圍。社區教育中心高度重視每個階段的宣傳教育工作,把搞好宣傳發動作為開展工作的前提,從而正確地引導他們更好地工作。
居民學校積極開展活動:5月12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積極配合街道進行防災減災宣講等活動;4――6月份,根據文明辦等部門要求,先后在勇躍等社區開展《道德講堂》,提升居民道德水準; 8月下旬開始,橫溪、丹陽、山景、云臺等居民學校結合橫溪街道創建全國安全社區活動,開展了《橫溪街道創建全國安全社區知識講座》;10月20日至26日終身學習周活動期間,各社區開展了時事政治、秋季健康知識、男性健康知識、講師團送科技下村(社區)、同仁醫院在橫溪大街進行義診、在大街進行國民素質免費測試等系列活動。另外,成教教師根據社區和居民的需求,基本每月送教下社區一次。
教育內容豐富,培訓重點突出,有效拓展了居民學校教育培訓功能
居民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廣泛開展針對不同類型人群的教育培訓,橫溪街道居民學校按照街道統一要求,把面向全體居民教育培訓的重點放在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技能、實用技術和科學普及等方面,廣泛開展不同類型人群的教育培訓,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學習要求。
1.貼近中心工作,服務街道爭創全市“三個第一”街
居民學校每月開展3次活動,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地區中心工作的的有效平臺。只有主動貼近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政府和社區的信息有效的傳遞給居民,才能使居民真正理解、支持政府和社區的工作。橫溪街道居民學校的學員們主動參加街道春秋兩季招聘會、每年一屆的西瓜節系列活動、社區納涼晚會和街道舉辦的終身學習周等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深度和自覺性不斷提高,使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2.開展勞動力轉移和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多年來,居民學校先后自辦或和街道相關部門、單位聯辦了多期殘疾人、母親學堂、家庭服務以及插花、盆景藝術、編織、手工制作、中烹、餐飲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和創業培訓班。如新楊等居民學校舉辦了《0―3歲科學育兒知識講座》、甘泉湖居民學校舉辦了《石塘人家餐飲人員禮儀培訓》、西泉居民學校舉辦了《農村農業大培訓》等,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講師團來橫溪居民學校傳經送寶6次:橫山、山景各2次,甘泉湖、云臺社區各1次,內容涉及到《家禽飼養知識》和《西瓜栽培技術》等,共培訓426人。
3.積極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與評比
為配合今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的開展,由成教牽頭對全街道21個村(社區)居民學校開展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與評比活動,各居民學校積極參與,踴躍報名,經過認真篩選與甄別,最終推薦并評選出66個學習型單位和個人為街道先進。通過評比和創建,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為全面學習、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有效地促進了學習型社會建設向縱深發展。
積極培育居民學校教育隊伍,逐步完善居民教育體系為居民提供更多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
全街道21個居民學校都成立了校務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一年有2次以上),有專任或由主任、副書記兼任校長,由懂電腦的年輕人負責學校日常工作。
目前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共有902人,其中專職教師111人,兼職教師341人,他們常年深入社區,為轄區居民開展科普知識等系列講座與活動。許多居民學校根據自身情況成立了社區文藝隊、舞蹈隊、樂器隊,這些隊伍是社區開展文化活動的基礎,例如,橫溪社區文藝隊已發展到具備獨自承辦一臺晚會的能力了。
篇6
一、以思想政治建設引領防震減災工作
(一)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作為重要政治任務。
(二)強化干部職工意識形態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干部職工
意識形態工作的教育培訓,教育引導全局干部職工牢固樹立“震情第一”意識,時刻自己是地震人和身負百姓地震安全的使命。
(三)講政治,聽指揮,主動融入縣委縣政府各年度工作部署;籌資出力,完成所包鄉村“兩聯一進”群眾工作、“三域一居”環境整治和脫貧攻堅聯鄉包村各年度工作任務;協助省地震局工作組,完成地震災害風險調研工作;配合州政府工作組,完成縣建設工程地震安全監管專項督查工作。
二、常態化推進地震監測預報及震情跟蹤工作
(一)加強震情值班制度,提高地震預報水平。加強震情值班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落實專人負責,加強重要宏觀異常前兆觀測點的保護工作,定時與地震臺及周邊縣地震系,做好地震信息交流,積極捕捉宏微觀信息。及時上報震情信息,認真填寫周、月、季、半年、年度地震分析預報表。
(二)加強震情跟蹤工作。一是調整宏觀異常觀測點;二是加強震情值班制度,與地震臺保持業務聯系,利用他們的監測手段來加強震情監視和震情跟蹤工作;三是加強對防震減災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平臺的運用和管理,依靠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行資源共享;四是保護地震監測設施設備,切實做好我縣境內強震臺、地震烈度儀、多分量(AETA)實驗站監測系統的運維管理。
三、夯實地震災害預防基礎工作
(一)積極推進“三網一員”建設工作。為建立建全地震宏觀監測、災情速報和科普宣傳網,完善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的配置,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測群防網絡,充分發揮“三網一員”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作用,動員群眾積極參與防震減災事業,為我縣地震預測預警提供及時可靠的前兆信息。
(二)以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周專題科普宣傳為契機,做實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聯合縣應急管理局等多部門,在城關小學(全縣人口最密集的學校)組織開展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的地震應急避險、消防救援、洪災避險疏散多科目應急演練。面向鄉鎮、學校、衛生院發放《地震知識100問》、《民居抗震設防知識讀本》、《防震減災宣傳掛歷》等,五年累計達18127本(份、套),每年都在古城內十字路口聯合縣應急管理局等部門開展防震減災社會宣傳活動,保障防震減災科普宣傳“七進”活動常態化開展。
(三)狠抓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及農居抗震設防指導工作。加強抗震設防的管理工作,定期檢查落實抗震設防工作落實情況,將抗震設防要求管理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加強對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監控管理力度,全面了解全縣工程項目的建設情況,督促工程業主加強抗震設防審批工作,五年共辦理工程建設項目抗震設防備案審查37件。《縣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方案》出臺,在全縣逐步推開。
(四)防震減災項目建設快速推進。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全面實施。1:1萬城市活斷層普查、勘查項目完成2019年度、2020年度目標任務;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子項目基準臺建設,完成上八寨地震臺、岷江地震臺、川主寺牧場地震臺建設任務;縣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提升項目建設掛網招標;毛爾蓋克藏村二組、三組斷層氣二氧化碳觀測點建成運營;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完成中學、城關小學、白羊小河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縣防震減災局局部布設安裝;黃龍鄉三舍驛GNSS監測站建設竣工;多分量(AETA)地震前兆觀測實驗站落戶我縣岷江鄉、地震臺和九黃機場。
四、集思廣益,勵精圖治,工作成績斐然
五年里,我們集思廣益,克服人員少,經費短缺,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等困難,除開展常規的防震減災三大體系工作外,期間還接受了行政機構改革,部分行政權力得以有序轉遞,開展了行政權力清理,保留了行政許可1項,行政處罰4項,行政強制2項,行政檢查3項,行政獎勵1項,其他行權3項。我們勵精圖治,緊盯目標任務不放松,統籌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竭力做實國家局、省、州局交辦的相關工作。2017年,“8.8”九寨溝7.0級地震應急處置得到國家局專家領導和省局專家領導的高度認可,被州局評為地震應急處置先進單位,并被通知到九寨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接受副指揮長的口頭表楊,還得到省地震局雷建成副局長的實物(應急救援裝備)獎勵。五年來的工作,在全州防震減災年度綜合考核中獲得二等獎,單項考核抗震設防管理、地震科普宣傳、法治機關創建、地震應急演練、地震烈度速
報與預警工程項目推進、地震應急處置等獲先進單位7次,獲優秀獎6次。
五、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將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防災減災工作重要論述和工作部署,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重點要做實以下工作。
(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州防震減災局長會議精神,努力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保證目標任務。
(二)積極穩妥推進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實施;
(三)做實做細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四)嚴格地震監測預報、震情跟蹤和信息報送;
(五)做實強震臺、多分量(AETA)地震前兆觀測實驗站、地震短臨觀測臺、局內部防震減災綜合數值平臺等的運維工作;
篇7
1.1硬件設備影響鐵路的安全運行
雖然目前鐵路機車實行了定期預防修,機車故障率比以前有很大的降低,但是機車是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構成的,機車運行中某一個或兩個零部件的損壞都可能造成機破,小而言之影響運輸秩序,降低運輸效率。大而言之,極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所以更為精細化的實施機車預防修可更好的降低機車故障率。在實際操作中可通過對運用機車建立精細的"一車一檔",把機車中零部件分類細化,列出其相應壽命及下次更換期限,并在更換期限之前預警提醒。檢修部門必須及時對相關硬件設備進行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在檢修過程中發現有硬件設備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就應該馬上停止使用,以免因硬件設備給鐵路機車運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有備用設備應該立即開啟,沒有的話則應該對出問題的設備進行搶修。此外,機車可以引入同動車組相同的列車故障自動診斷系統TADS,當機車在運行中出現某種故障時,列車故障自動診斷系統會在人機界面上提醒機車乘務員如何處理,機車乘務員只需要根據提示按步驟處理就可以保證列車安全高效運行。
1.2鐵路工作人員影響鐵路的安全運行
鐵路的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針對這一情況主要是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為了提高工作人員心理素質和業務水平,可以選擇對其進行自主式、開放式的教育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工作人員的接受水平,通過對其進行思想政治培訓工作來凈化員工思想,將安全責任的需求、安全形勢的壓力、行為意識三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確保鐵路工作人員能夠自主形成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的意識。通過對非正常情況應急處置以及參與應急演練的強化培訓,預想各種非正常情況下的處置流程,將各種危機狀況下的處置規范化,標準化,努力提高機車乘務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1.3自然環境影響鐵路的安全運行
自然環境的突然改變有時也會對鐵路的安全運行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洪水、地震、暴風雪等。針對這一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熟練掌握鐵路因自然環境問題出現運行安全狀況時的緊急措施。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建立災害檔案,依據實際環境狀況定期進行檢查或者普查,不斷完善災害檔案,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可能對鐵路安全運行造成影響的地點要及時對其采取適宜的措施,比如工程措施、觀測措施、建立減災預案等。通過完善的災害檔案以及相應的防范措施建立一整套防災預警及異物侵界系統,在災害放生時能及時反饋到列車調度指揮中心,防止因災害引起的行車事故。另外,還應該盡量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危險,對于因生態環境被破壞而可能成為災害易發區的地點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鐵路防災減災信息網的建設和宣傳工作,確保工作人員與乘客可以及時接受了解最新的災害信息,災害情況,以便采取合適的宣傳方式和應對措施,避免因宣傳不當引發的乘客恐慌,促使事態進一步擴大。目前新建的客運專線上都設立了防災及異物侵界系統,該系統整合了暴雨預警,大風預警,地震監測,異物侵界監測等多種功能,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高速動車組的運行安全。
2列車運行危機管理的措施
2.1正確及時處理事故現場
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建立事故處理與救援系統。事故處理與救援系統在確保鐵路在事故發生時,盡快恢復正常運行,降低事故損失方面有重要意義。這一系統主要是為了保障列車的運行安全,降低事故發生率,一旦事故發生影響機車運行,能夠有一套完整合理的事故應急處理系統,可以減少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及時處理事故現場,使機車恢復正常運行,防止事故影響擴大。事故處理與救援系統主要涉及到乘客的疏散、設備搶修、事故處理等方面的內容。這一系統包括救援子系統與綜合維修系統兩大系統,其中救援子系統涉及到公安、消防、醫療等方面,綜合維修系統主要包括線路搶修、信號維修、供電接觸網維修、機車車輛維修等等。
2.2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對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在整個線路網絡范圍內徹底排查列車運行安全隱患并進行通報,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故。
(1)如果是管理機制的緣故,則應該建立健全合理的鐵路交通安全管理機制。依據對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及時解決管理制度的弊端,完善列車運行的各項機制,并嚴格檢查列車運行管理制度,及時解決可能對列車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的問題。
(2)如果是工作人員的緣故,則需要對列車運行危機管理系統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分析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及時調整相關工作人員。在鐵路系統中,大膽選拔并任用具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頭腦靈活、掌握現代化管理知識等復合型人才。除此之外,還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培養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使交通行為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并確立其核心地位。
(3)如果是硬件設備的原因,則應該根據交通災害發生的原因,選用先進的技術、硬件設備。
(4)如果是自然災害的影響,則需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監控力度。地震、滑坡、洪澇災害、等自然災害一直影響著列車的安全運行,應該對災害多發區進行監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3結語
篇8
(一)摸排調研
進一步了解了漢沽青少年思想現狀,形成調研報告,提出合理建議,為下一步工作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參考。
(二)推進“面對面”活動深入開展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青少年事務工作中心、工作站、聯絡站工作職能,以法制教育為主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與青少年開展交流談心活動,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聲,代言訴求,不斷豐富青少年社會法制教育工作內容。
(三)組建青少年法律服務中心(站)
聘請法律工作者為青少年社區法制教育顧問,定期開展青少年法制服務行動,隨時處理生活中的法律糾紛,答疑解難等,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二、加強宣傳,拓寬法律知識傳播途徑
(一)法制安全教育培訓
完成針對漢沽法制副校長、法制宣講員、學校團支書、少先隊輔導員、社區法制輔導員、重點青少年幫扶人等相關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的隊伍建設及專業培訓。
(二)法律知識宣傳
結合法制宣傳日、國際禁毒日等節點,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采用展牌、視頻、廣播、咨詢等傳統方式與QQ群、微博、短信等新媒體相結合進行法制宣傳和答疑解惑。利用共青團重點青少年群體動態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引導重點青少年學習了解法律知識。利用各校“校訊通”平臺,開設“大手拉小手”法制安全知識短信課堂,通過向家長發送法律常識、案例分析短信息,再由家長傳授給孩子,營造“大手拉小手、全家學法律”的良好學法氛圍。
(三)法律知識巡講
面向漢沽轄區內各學校、各社區開展法律知識普及和典型案例宣講活動,傳播法律知識,傳授自護技能,提升維權意識,并通過宣傳達到倡導全社會共同關注、關愛、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授課者可以是專業法律工作者,也可以是經法制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學校、社區法制輔導員,以及重點青少年群體幫扶人。
三、加強體驗,發揮實踐基地職能作用
(一)創建“體驗式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依托法院漢沽審判區創建“體驗式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組織開展“以案述法”情景再現、少年法庭模擬、法官講法、青少年模擬陪審員設立、情景劇展演等體驗式法制教育活動。
(二)創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依托公安局、司法局看守所、少管所和110接警中心等創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帶領青少年參觀走訪、現場說法,警示青少年自覺學法、守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開展防災減災自護體驗教育活動。依托消防支隊、武警支隊開展模擬演練、圖片課堂、安全自救和教授青少年簡單防身術等實踐活動,增強青少年自護自救本領。
篇9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局關于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和部署,扎扎實實做好校園安全、綜治等各項工作。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切實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
以校園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學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學安全和學生心理安全為重點,遵循“積極預防、科學管理、全員參與、各負其責”的方針,牢固樹立“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的思想,堅持“重在規范制度管理,嚴在良好行為養成,貴在督促檢查到位,實在隱患整治徹底”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一崗雙責”,增強師生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健全安全工作各項制度,拓展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消除安全隱患,為全校師生創建良好的文明育人環境和校園安全環境,促進學校安全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保障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而努力。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制度建設,建立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1.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機制。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增強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2.健全落實安全工作常規管理制度。切實做好各類安全制度的修訂完善工作,并繼續推行崗位責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集體外出和大型活動審批制度、應急救援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做到管理無疏漏、無盲區,使安全工作規范有序。
3.健全落實安全工作責任與考核制度。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全面實施“一崗雙責制”,在履行各自崗位本職工作職責的基礎上,同時承擔安全管理工作職責,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形成學校安全工作“人人都要抓,人人都要管”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和落實三個責任。一是落實監管責任。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全面履行協調、監管職責,切實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指導,將學校安全工作“抓緊、抓實、抓細、抓好”。繼續實行與全校教職工簽訂安全責任書制度和年終安全考核制度。二是落實學校的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工作負總責。要把各項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教職員工,使學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到人、到崗、到底、到位”。三是落實家長的監護責任。學校與家長簽定安全責任書,強化家長監護意識,明確家長在安全問題上的責任,切實履行家長的監護職責。
篇10
本規劃是區政府統一部署全區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我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015年我區防震減災事業的奮斗目標。
一、我區地震活動概況及防震減災工作現狀
(一)地震活動概況和趨勢
我區地處東南沿海——地震活動斷裂帶中段,多條北西向斷層與——帶交于與灣,地震地質背景復雜。歷史上曾發生過十余次中強地震,1604年海外的8級大地震使當時的、興化兩府遭受嚴重破壞。近十年來,沿海地區曾發生多次中強地震。例如年月25日海外發生5.3級地震,震區一部分民房建筑物遭損壞;年8月5日惠安海外4.8級、年8月29日永春4.7級地震,均震感強烈,與此同時,臺灣強烈地震也時常波及我市,特別是年9月21日臺灣南投7.6級地震,沿海地區強烈有感,對我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
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21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之一,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國家標準GB18306-2001),區位于地震烈度7-7.5度區。專家預測,目前我國地震活動仍處于高發期。所以,作為市核心城區的我區防震減災工作任重道遠。
(二)現有工作基礎
通過這幾年特別是“的建設,我區已初步建立起以接受省、市地震遙測觀測臺網信息為主,地下流體前兆觀測點和宏觀觀測點為輔的地震監測預報系統,建立了震害防御、地震科普宣傳教育的工作體系和地震應急救援工作體系,震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地震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我區“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防震減災事業的進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我區已初步建立了區政府統一領導,8個街道辦事處以及10個地震應急保障計劃責任單位負責的防震減災工作體系,年重新修訂完善了《市區地震應急預案》,保證我區區域內發生地震災害事件時,地震應急工作協調、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維護社會安定穩定。
2.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的建設取得較大進展。(1)地震監測預報:建成市地震信息服務系統終端和我區首個自動化、數字化的地下流體前兆觀測臺站。信息終端實現了地震監測、預報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共享,觀測臺站填補了我區在地震監測體系建設方面的空白,初步建立起以接受省、市地震遙測觀測臺網信息為主,地下流體前兆觀測點和宏觀觀測點為輔的地震監測預報系統。(2)震害預防:依靠社會力量,初步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防震減災宣傳網絡,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社區、進校園和進機關活動,常規宣傳與強化宣傳相結合。我區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震災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三網一員”(地震宏觀觀測網、地震震情災情速報網、防震減災宣傳網、防震減災助理員)建設已基本完成,形成了“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地震群測群防網絡體系。由區地震辦和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共同建立的區防震減災教育基地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有超過1萬名的中小學生在基地接受了防震減災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05年被國家地震局評為“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3)地震應急救援:由區政府、地震應急保障計劃責任單位、社區以及群眾構成的地震應急救援工作體系已經形成。以和省、市地震局會商系統聯網的“市防震減災遠程視頻會商系統區域節點”、市地震信息服務系統終端以及海事衛星電話等資源為基礎的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初步建成,能夠為震后應急指揮決策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持。依托區消防大隊成立了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組建了、東美兩支社區地震應急救援志愿隊,先后投入57萬元購置各種高科技應急救援設備。地震災害救助力量在規模、裝備、救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3.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和依法行政取得較大進展,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并下發了一系列有關規定,為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提供了保障。
(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還比較薄弱,防震減災宣傳和科普教育普及率還不高,與現代媒體的結合程度不夠,工作機制尚不夠完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加強。
2.區、街道抗震救災指揮部在地震應急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強,地震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隊伍的力量需進一步增強,應急演練應進一步常態化。
3.全區重大基礎設施的抗震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石頭結構和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民居需改造,醫院、學校等重要的公共設施防護水平應適當增強。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規律,以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為宗旨,全面推進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全區綜合防御地震的能力,為我區初步建成經濟結構合理、城市功能完善、高新人才聚集、社會文明祥和、生活環境優美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核心區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則
1.全面推進與重點推進相結合:切實推進城市的地震安全工作,提高醫院、學校等重要公共建筑的設防水平,強化對重大基礎設施的抗震設防力度和抗震加固力度的監管,加強避難場所建設。
2.推動科技創新與應用:重視和加強地震科技的攻關,提升地震科技與防震減災業務工作的聯系程度,為地震監測預報、災害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3.強化宣傳和教育:加強防震減災教育和宣傳工作,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全面提升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的參與程度,提高對地震信息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能力。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抗御地震災害的局面。
三、總體目標與指標體系
(一)總體目標
“十二五”期間防震減災總體目標是:大幅提升我區的防震減災能力。地震監測水平進一步提高,地震災害預防更加到位,應急指揮和緊急救援更加及時、有效。為實現《市防震減災規劃(2001—2020年)》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左右、相當于各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即在遭遇6級左右、相當于各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時,為“房屋基本不倒,社會保持穩定”奠定好基礎。
(二)指標體系
1.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城市基礎設施和80﹪以上的建筑物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遭遇6級左右地震、相當于當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時,不嚴重破壞,能夠維持基本功能;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基本達到《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
2.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能力:90﹪以上的重大建設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遭遇6級左右、相當于當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時,不嚴重破壞,不引發嚴重次生災害,能夠維持正常功能。
3.民居地震安全保障能力:積極推進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地震、住建、民政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因地制宜推進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實施。
4.公眾應對地震災害能力:70﹪以上的人能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正確采取防震避震措施,科學應對地震謠傳事件;發生有感地震時,人口密集的公眾場所不發生人為傷害事件。
5.震后救助恢害能力:擁有避難場所,建成區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震后24小時內災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和安置,3日內地震災區社會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防震減災法制建設,提高法制保障能力
依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防震減災工作。加強地震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開展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地震應急等工作的行政執法,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地震部門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業務素質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強化地震應急準備,提高地震應急處置能力
要加強區政府、街道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建設,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程序,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建設指揮平臺。街道、企業、學校等要設立地震應急管理責任人。
要完善區政府、街道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備案和督查制度,定期進行地震應急檢查,適時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全面落實各項地震應急救災措施,推進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商場、影劇院、體育館等人群密集場所以及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礦山、危險物品等經營管理單位制訂地震應急預案。
要不斷建立、完善地震救援隊伍管理體系。加強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和行業抗震搶險專業隊伍建設。繼續推進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構建區地震救援隊伍協調和調用工作機制。
要建設地震應急基礎設施。完善地震災情速報網絡,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學校、醫院、商場、影劇院、體育館等人群密集場所要配置救生避險設備。要按照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三)強化新聞宣傳工作,提升信息公開水平
堅持地震新聞宣傳和應急處置并重原則,將新聞宣傳工作擺到防震減災工作重要位置,納入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規劃。掌握地震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強化輿論引導,實現被動宣傳向主動宣傳的全面轉變,實行向社會開放,與公眾良性互動的新聞工作策略,使公眾關心、了解、支持和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為防震減災工作營造成良好氛圍。建立健全宣傳部門與地震部門相互協作的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制度,形成快速響應、密切協調、分級處置的地震突發事件新聞工作機制。
(四)全面加強防震減災宣傳和科普教育,增強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
防震減災宣傳和科普教育是一項開放事業,需要多部門共同支持,全社會廣泛參與。要相應制訂積極穩妥有效的防震減災宣傳和科普教育措施,繼續加大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示范農居等宣傳力度,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內容,促進防震減災宣傳和科普教育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實現全面覆蓋、家喻戶曉。
(五)加強地震安全建設,提高民居建筑抗震性能
要加強民居地震安全工作。制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引導措施,建立與財政和經濟社會展水平相適應的經費投入機制,加強對社區建房抗震設防的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全面推廣地震安全工程,推廣應用《鎮(鄉)村建筑抗震技術規程》,按照建筑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新建社區民居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不具備抗震防災能力的危舊民居要得到有效改造。
五、主要建設內容
(一)地震監測預報體系建設
1.升級改造地下流體前兆觀測臺網設備
采用最新的數字化地下流體前兆設備,對現有的前兆觀測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提高數據采樣率,實現數據傳輸網絡化、分析管理信息化,確保地下流體前兆臺網連續可靠運行。為全國、全省、全市地震趨勢會商提供第一手資料。
2.建設宏觀觀測網絡
根據新的地震趨勢,及時調整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和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群眾性地震測報和宏觀調查網絡,適當增加地震宏觀測報網點,進一步發揮群測群防在防震減災,尤其是地震短臨預測中的作用。采用信息化管理軟件建立宏觀管理數據庫,實現對宏觀觀測點、人員及觀測資料的實時動態管理。
(二)地震災害預防體系建設
1.加強抗震設防管理工作
住建部門要在執行《市城市抗震防災規劃-2020))的基礎上,建立抗震設防指標體系,明確全區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中抗震設防的指導性目標。要做好全區危舊房的改造,提高學校、醫院、養老院等特殊場所的工程抗震設防要求。要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的意見》(政〔〕27號)、省政府《關于研究石結構房改造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專題會議紀要〔〕33號),結合新時期“三舊”改造工作及“造福工程”的部署要求,抓緊制訂切實可行的“石頭結構”和“不符合抗震規范”小區的成片改造成計劃,并抓緊實施。
教育部門要按照省、市校安辦的統一部署,多渠道籌措校安工程建設資金,推廣實施校舍地震安全工程和加固工程,確實保障校舍安全。
衛生部門要根據全區醫療衛生單位建筑物抗震安全排查的結果,切實做好各類醫療機構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改造和建設,確保醫療衛生單位建筑物的安全。
2.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普及工作
要認真遵照“積極、慎重、科學、有效”的原則,加大教育普及工作的資金投入,進一步推進我區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的社會化建設。
各有關部門要在宣傳部門的領導下,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進社區活動,到2012年,各街道的中心社區都要把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普及納入社區文明建設的內容并建立相應的宣傳教育普及機制,使社區民眾的防震減災知識得到全面提高,應急意識得到普遍增強。
對現有的區防震減災教育基地的軟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數字化,多媒體化管理。積極創建防震減災示范學校。至2013年要確保我區有2個以上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并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鋪開。
在社區、街道防震減災宣傳員、宏觀員、測報員制度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民居建筑物的抗震知識和震災自救常識宣傳,提高民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震災自救互救能力,到2013年,要使社區民眾的受教育率達到60﹪以上。
加強對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職工地震知識宣傳教育力度,2012年在我區進行企業職工防震減災教育示范點建設,積累經驗,并逐步推廣,促進全區民營企業職工防震減災教育的全面開展。
至2014-2015年,要在普遍宣傳教育的基礎上,把重心逐步轉移到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的震災自救互救教育的模擬演練上,在社區、學校建立一套模擬演練的機制,提高全區人民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救助能力。
(三)地震應急和緊急救援體系建設
1.修訂完善地震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指揮能力
根據震情變化、機構、職能調整及國家和省、市地震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序,管理職責和協調機制,加強應急工作檢查。每年度組織檢查區直10個應急保障計劃單位地震應急預案落實情況,檢測反應能力,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并采取措施整改解決。力爭做到臨震不亂,決策科學、行動迅速、處置有力。要逐步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制度。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條塊結合和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建立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機制。
2.建立地震救援體系、完善社會救援聯動機制
“十二五”期間,全區要基本形成以地震災害專業救援隊伍為中堅、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的區、街道兩級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1)要加強依托區消防大隊成立的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以及、東美兩支社區地震應急救援志愿隊的應急救援演練培訓,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真正具備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能力。要按照“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進一步配齊配足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人員、裝備,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2小時內救援隊伍即可趕赴災區開展救援。“十二五”期間,區財政應逐年增加對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的資金投入。要進一步充實社區地震救援志愿者隊伍的人員,每支隊伍人員保證30人以上,每個年度至少組織2場專業培訓,開展2場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2)加強區直行業(專業)抗震搶險專業隊伍建設。根據《市區地震應急預案》規定的區直行業地震應急保障計劃,區直住建、交通、衛生、經貿、農林水、環保、公安等各相關部門應抓緊行業抗震救災隊伍建設,配備專業抗震搶險設備。要加強培訓,強化實戰演練,提高應急快速反應能力和抗震搶險能力。在“十二五”期間要逐年更新裝備和專業人員,做到召之能來,來之能戰。
3.建立地震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系統
根據地震災害應急救援物資需求量大、種類多、時限性強的特點,制訂和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儲備采購預案,建立并逐步完善應急儲備物資管理制度。
4.規劃建設城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應堅持“平災結合”原則進行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一步到位,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全區形式遠近結合、覆蓋面大、配套到位的城市應急避難場所體系。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的實施意見》(政辦〔〕48號)要求,我區在年底前要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7處。其中至少有1處場址有效面積不少于10000平方米的應急避難場所(可參照Ⅲ類或高于Ⅲ類標準建設),其余避難場所場址有效面積不小于5000平方米,人員容量不少于2000人,配套建設完善應急供水、應急供電、廁所、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設施等,并設立明顯標志。
應充分利用周邊的公園、廣場、綠地等空曠場所加強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改造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統籌安排,住建、教育、地震等部門要共同協助業主做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公園、廣場由住建部門負責承建;學校操場由教育部門負責承建;空曠地和綠地由街道辦事處負責承建)。
六、保障措施
(一)推進管理改革,完善工作體制機制
防震減災工作涉及到社會各方面,要健全與完善防震減災管理體制,推進區、街道防震減災工作機構建設,發揮機構的防震減災基礎性作用。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防震減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各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特別要做好規劃的統籌銜接和條件保障工作。同時要加強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各部門、各行業制定有關行業規劃時,要注意與本規劃相銜接。
(二)建立和完善地震科技投入機制
要對防震減災工作經費的投入做出統籌安排,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同級財政預算。要繼續建立健全多層次、多渠道的防震減災投入體系,加大對地震監測、預防、救助和宣傳教育等工作的資金投入。防震減災資金投入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并隨著財力的不斷增強而相應增加,以促進防震減災事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與防災建設達到同步,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三)加強合作與交流,推進地震科技進步
圍繞防震減災的關鍵問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防震減災能力的進程。加強國內與國際地震科技合作交流,特別是海峽兩岸地震科技的交流與合作。大力引進和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手段,推進地震科技進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作用,促進科技與防震減災事業更加緊密地結合,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 上一篇:小學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下一篇:城管管理攤販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