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類文本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0-26 17:5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普類文本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普類文本的特點

篇1

教師在教學科普文時,往往存在著語文味與科學味的剝離,單一性和復雜化的離散等問題。普實和普適是一種教學理念,科普文的教學應該摒棄浮華與文飾,在向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應該回歸普實與普適。因此,普及、普實、普適,這就是教學科普文的三個維度,能同時達到這三個維度,也就實現了科普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學性的三重境界。

【關鍵詞】

普及普實普適科普文教學維度建構

科普說明文形式簡短,集知識性、科學性為一體,教學這一類的文章時,老師主要引導學生掌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傳授科學知識似乎成了主要的教學目標,而承載知識的語言與表達方式以及知識所折射出來的人文情懷則成了附庸之物,其實,只定位于學習文本所承載的科學文化知識這種簡單化的文本解讀顯然是不夠的,而是應該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高度和廣度來確立。

科普文究竟應該怎樣教?筆者認為,關注科學知識的普及性,教學方法的普實性,教學策略的普適性,是實現科普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學性”的有效途徑。

一、從了解走向深究:科學知識普及的向度

什么是了解?科普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了解就是對科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當然,這僅僅是普及科學知識的低層次。根據學生的認識背景以及對知識的欲望,有的學生想對科學知識做進一步的深究,這是對科學知識的深度普及。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在大熊貓的故鄉》一文時,指導學生在書本中學習了解大熊貓的相關知識,這樣全班幾乎所有的孩子對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但還有一些學生對大熊貓特別感興趣,他們渴望能對大熊貓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于是,老師問學生:“你們還想了解大熊貓的哪些知識?”有的學生說:“我想知識大熊貓的天敵是誰?”有的學生說:“我想知識大熊貓的生存現狀?”有的學生說:“我想知識有關大熊貓的有趣故事”。這時,老師把大家感興趣話題進行了分類,讓大家回去搜集有關大熊貓的相關知識,下一節課的時候,在全班進行交流探討。這樣,就讓學生們對大熊貓的知識從了解到深究,進一步激發和延續了學生探究的興趣。這種從了解到深究的教學策略,始終根植于語文的沃土,很好的普及了科學知識。

二、從準確走向生動:科普文普實的教學取向

科普文主要承載著傳播科學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的能力等作用,因此,科學文語言文字最大的特點是:用詞的準確。筆者以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為例,說說如何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

片段一:

師:科學家推斷,火星上曾經是有水的,那么,火星上的水怎么來的?

生: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水的第一種來源。(學生講解)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他在講解的時候有一詞說得特別好,你注意到了嗎?

生:“也許”這個詞。

師:老師想問問,你剛才講解的時候,為什么要用“也許”這個詞呢?不用不行嗎?

生:因為我們并沒有真正地踏上火星,所有的這些都是據理推測,并沒有絕對的把握。

師:對,這樣說話就顯得嚴謹、準確多了。

這一段的教學,老師引導學生比較文中“推測”“推斷”“也許”這些詞語的區別,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

小學科普文因為閱讀對象的特殊性,語文表達不僅準確,還表現出生動的一面。文章多采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枯燥的知識寫得生動有趣。因此,在教學中,老師還要啟發學生感受文本語言的趣味性表達。

片段二:

師:彗星和隕石怎樣給火星送去最初的水呢?(一位學生解答)

師:老師發現,你剛才講解的時候用到了“四處游蕩”“家常便飯”。這兩詞什么意思?

生:“四處游蕩”就是到處逛的意思。“家常便飯”表示經常發生的事情。

師:這些詞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怎么用在彗星和隕石身上呢?這樣講,大家覺得怎樣?

生:語言特別生動。

生:聽起來通俗易懂。

師小結:對,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第二個特點(板書:語言生動)因為他是講給我們這些普通人聽的,不能太深奧,要通俗易懂。那么,你們這些小觀眾們愛聽嗎?

這一段的教學,立足語言,扣住文章中的幾個個性化的詞語“四處游蕩”“家常便飯”,引導學生揣摩詞語。在富有場景意味的情境中,引導在對話中品讀、感悟,使學生發現原本簡單明了的語言蘊含的別樣情感,感悟這篇文本中語言的生動有趣。從用詞的準確走向語言的生動,這也是科普文普實的價值取向。

三、從特殊走向一般:科普類文章的普適價值

說它特殊是因為:第一,文章內容的特殊,有科普說明文,也有科普小品文。第二,教學方法的特殊,有的重點學習文中列數學、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有的重點感悟科普文內在的邏輯順序,有的關注各種表現手法的運用。而科普文的教學最終要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特殊走向教學模式的一般,這才是科普類文章的普適價值。究竟有哪些一般性的教學模式呢?

1.讀出文本之趣,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科普文的語言生動幽默,為闡釋知識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教學中,教師著力挖掘課文語言的情感因素,用兒童化,情境化的教學語言,營造課堂富有情趣的課堂,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在科普文的教學中,老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有情趣,兒童化,情境化,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在富有情趣的教學中,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

2.悟出文本之情,重視科學精神的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夠,對感性的知識比較容易理解,對于有認知難度的科普知識的理解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科普類課文知識性強,老師要著力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帶領學生與文本對話,觸摸語言情感的溫度,發現語言的表達特色,內化文本的語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3.品出語言之妙,領悟科學思維的美感。語文課,自然要有強烈的語文學科意味,無論教材文本是什么,都應為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提高所用。教學整體體現語文學科的追求,每個教學環節的展開都應該立足語言。準確、簡明、平實、生動、科學、嚴密是科普文的語言特點,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幫助學生領悟其中內容,在語言文字中領悟科學思維的美感,并形成聽說讀寫能力。

篇2

【關鍵詞】習作意識;閱讀教學

用習作意識來觀照閱讀教學并不是要讓習作目標取代閱讀教學目標,而是以習作意識觀照作為閱讀教學實施的立足點,在實現理解文本內容、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基礎上,更著力于幫助學生欣賞語言文字的文采、學習表達的條理與章法,實踐言語形式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語文實踐”,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高,進而反服務于學生習作與表達能力的提升。一句話就是讓閱讀回歸“文章”本質,讓閱讀啟發寫作。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的習作目標該如何定位,怎樣做到合理、有度呢?

一、聯系課標,以學段目標為導向

習作目標的滲透必須依據課標的學段目標為導向。比如同樣寫景:低年級《荷葉圓圓》寫景物“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就要感受其短語的節奏感和疊詞的韻律美;中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滲透“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話,做到“言之有序”;到六年級就需要結合《山中訪友》等進行聯想和想象,滲透“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寫景中”,讓寫景的文章努力從“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到“言之有情”。

再比如同樣是科普文,低段的科普文主要以科普童話的方式出現,《棉花姑娘》《我是什么》語言都充滿童趣,構段都是同一方式的重復,除“了解科學常識”(言語內容)外主要是“識字”和“感受語言形式”(如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中段的科普文教學要做到“獲得科學知識”與“體會文章說明方法”的有機結合;高段的科普文教學要做到“掌握科學知識”與“聯系實際,積極行動”有機結合,“體會說明方法”與“運用說明方法”的有機結合,“抓住課文要點”與“體會作者布局謀篇方法”的有機結合。

二、審視教材,以單元重點為依據

在閱讀目標制定的時候,教師還要根據教材文本特點,聯系單元訓練重點,結合學生年段特點,選擇那些重要的、難度適宜的習作目標進行滲透。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關于王熙鳳的穿著、言行的描寫都很值得細品。但根據年段特點和單元提示,借“揣摩人物的言行描寫來領悟人物的性格特點”更為重要,教師就要忍痛割愛,略品穿著描寫,細品言行描寫。《北京的春節》一文的言語訓練點更多,如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的運用,如何圍繞中心句把話說寫具體,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等等。如何取舍,做到一課一得呢?這就要結合本課編排意圖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加以審視,將“指導學生學習文章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作為本課的教學側重點。

三、關注文體,以體式特點作把握

如果f作者的寫作是一種信息的編碼過程,那么文體則為閱讀暗示了解碼方式。所以古人講,“定體然后可以言工拙”。雖然課標有淡化文體的傾向,但不代表教師可以忽視文體。依據體式來閱讀,是閱讀的通則。如教《鯨》就要關注說明文的條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學《巨人的花園》就要關注童話語言的神奇性和故事想象的瑰麗;學《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就要關注議論文的邏輯性和論據的典型性,以及作者如何用論據來論證觀點的方法;學《最后一頭戰象》這類篇幅較長的敘述性文章時,要學習“抓事件要素”的方式來更快地了解作者“寫了什么”……如果我們注重給學生“類”的積累,把閱讀的基本路徑指點給學生,相信他們會觸類旁通,對寫作也有很深的補益。

四、細讀文本,以個性表達為落腳點

在宏觀比照,定位好習作滲透的目標指向后,落實到具體的文章中還應該細讀文本,尋找文本個性化表達的亮點。比如“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中“浮”字這樣點睛傳神的字詞;《窮人》一文中的大量意味深長的標點;“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一句中“哇、啊”這類特別的語氣詞;《祖父的園子》中蕭紅那種新鮮獨到的語言;《秦兵馬俑》第8自然段,運用了“事物+聯想”的方法把靜態的兵馬俑刻畫得動態化的精彩典范的句段;以及插敘、倒敘等一些匠心獨運的篇章結構……在教學中要特別引導學生去發現,去理解、去積累,嘗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如果說閱讀是學生從“不理解”到“理解”是第一次飛躍,那么習作表達則是“理解”到“運用”是第二次飛躍。這兩次飛躍中我認為第二次飛躍更難,如果老師能在閱讀的第一次飛躍中為學生鋪好更堅實、更厚重的墊腳石的話,學生的第二次飛躍一定會更高、更遠。

參考文獻:

[1]張劍平“以閱讀為中心”課程形態下的習作訓練[J]小學教學設計2010.5

篇3

關鍵詞 微博;科普傳播;月球車玉兔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3-0026-02

2013年12月,在嫦娥三號飛向太空之際,名為“月球車玉兔”的新浪微博開通,這也開啟了一只兔子傳播探月科普知識的“微探索”旅程。截至本文完稿時,該帳號在新浪微博上已經擁有65萬的粉絲。玉兔微博結合新媒體的網絡傳播規律,助力傳統科普知識重新煥發魅力,點燃了大眾對于探月航天科技的熱切關注。

1微博空間傳播探月科普知識的可能性

玉兔微博所傳播的科普知識,讓更多年輕受眾感受到科技魅力的人性化和時尚化、流行化。同時,為探月科技知識的傳播帶來一股新風尚。不難發現,玉兔微博的大獲成功,恰是因為微博空間具有傳播科普知識的可能性,玉兔微博也恰利用了這一新媒體優勢。例如,微博具有轉發、評論、點贊和@好友的功能等等,能夠大幅提升傳播效率。并且微博具有“核裂變”轉發功效,一條微博可以被數以萬計的微博網友轉發,有效促進深層次、大范圍的傳播。另外,微博文本限制140字的短文本,需要長篇內容還需轉換成為長微博的文本圖片才可,這也充分說明微博傳播的碎片化特點,以及人們當前迎來微閱讀風潮。還有,微博可結合多種形式,如音頻、視頻、網址鏈接以及微話題、微訪談等等,內容可實現更多的靈活調度。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為玉兔微博的走紅提供了部分基礎。

2月球車玉兔微博走紅的特色探索路徑

月球車玉兔微博不僅在微博上傳播科普知識,主要介紹探月知識和探月實況。同時,它還以典型的呆萌兔子形象,人性化的話語表達,靈活化的互動等等,贏得微博網友大眾的喜愛。它的走紅,為國內的科普傳播提供了新的實踐探索路徑。

2.1符號化的“玉兔形象”

“對于圖像視覺符號,它不單純的是一個符號,而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1]從名字就可看出,月球車玉兔微博展現出一只懂得科普知識并且會說“人話”的兔子形象,給大眾以智慧十足和呆萌搞怪、活潑可愛的形象。這其實,玉兔微博已被符號化,它不僅是有著兔子的萌態樣貌,并且很容易讓國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里奔月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這只仿佛是從遙遠古代穿越而來的兔子,在今天的微博空間里再次借奔月姿態為人們傳遞諸多探月科普知識。這使得原本看似嚴肅枯燥的探月科普知識,并得具體可感,帶有無限的趣味性。因此,玉兔微博的符號化形象可從三方面來窺探。首先,由中國古代神話里的玉兔形象發展至今天展示中國航天探月的國家文化形象;其次,玉兔微博熟悉新媒體網絡傳播規律,善于和社交媒體互動,展示而出的是一只與時俱進的擅用新媒體傳播規律的聰慧兔子形象;再者,玉兔微博話語妙趣橫生,讓科普知識的傳播變得輕松有趣,故而玉兔也展現出一只幽默賣萌且通人性的兔子形象。

2.2靈活萌化的“微語言”

玉兔微博的靈活萌化語言表達,是其獲得成功的一大亮點。以往的航天科技的傳宣話語表達較為嚴謹生硬,和受眾之間有著一定距離。然而,玉兔微博的一經出現,便帶給受眾以輕松幽默感。歸結起來,玉兔的“微語言”主要有一下三方面特色:

其一,擬人化的新媒體表達,讓玉兔微博更凸顯幽默有趣。在微博空間中該帳號始終以“第一人稱”,即“我”的視角來為受眾介紹探月知識和實況。它還把嫦娥一號、二號、三號比作三姐妹,這種稱呼非常親切。這種適應新媒體的話語表達,除了介紹科普知識,還穿插現代版的神話故事。例如“今天,我想和大家講講嫦娥一號的故事。這個故事,師父只對我講過一次。和愛看星星的三姐不同,嫦娥家的老大,是只單純、穩重的繞月衛星……”恰是玉兔微博的巧妙人性化表達,為其吸引大批受眾的目光。

其二,玉兔微博在其話語文本中,融入了一個男孩探月冒險的故事。也即,玉兔被人性化和性別化,具有形象直觀的性格愛好,并且具有了人類探索攀登時具備的勇氣、毅力等精神品格。例如,玉兔微博中多次提到,“人家是男孩子,男!孩!子!”又如“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險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樣,也遇到了一點問題:晚安地球,晚安人類”。這樣的話語,幫助玉兔微博獲得人格化形象,更容易拉近和受眾距離。

其三,通過幽默有趣的微語言表達,巧妙應對危機公關。例如,月球車玉兔號曾于2014年1月25日發生探測故障。以往,探索太空的科技故障是一件再嚴肅不過的事情,但此次月球車玉兔微博卻能通過微博話語表達,巧妙地幫助玉兔號月球車度過輿論危機公關。例如,月球車玉兔號發生故障后,玉兔微博隨即也向外界發出聲音,“啊……我壞了”,又如“師傅們發現我的機構控制出現異常,身體上有些部分不太聽他們的話。……我知道,有可能熬不過這個月夜了。”“對不起,讓大家難過了……師父們還沒放棄治療呢,我也不會輕易放棄。”諸如此類的話語,其實已具危機公關效應。它讓原本因探月故障的尷尬變得溫情可感,有助于得到外界的理解和尊重,有效化解輿論危機。

2.3良效互動傳播科普知識

對話與交流,是拉近與公眾距離的一大法寶。注重對話交流,是玉兔微博實現良效互動的有效策略。在月球車玉兔隨嫦娥三號探索太空期間,玉兔微博不定期設置有“大家問大家答”話題,圍繞探月科普知識與網友進行問答互動。并且,還與其他新媒體平臺進行多重互動。例如玉兔微博就曾提出如下問題向網友提問,“為什么月球白天的時候天也是黑的?”“月球上有空氣的話又會是什么顏色的天?”“地球上看到的天為什么是藍色的?”此外,玉兔微博還時常與果殼網官方微博和新華社的“我報道”官方微博互動。對于一些比較深奧的探月科技問題,通常都是由玉兔微博@果殼網官方微博后,再由果殼網的微博來進行長微博圖片的詳細答疑。通過互動答疑,有助于玉兔微博在新媒體社交網絡贏得更多網友的關注,培養網友對科普知識了解的熱情,甚至引起網友的共鳴。可以說,它把“冷冰冰的科學事件,變得有了生命的靈性”,在賣萌中完成了科普,還激活了網友的好奇心。[2]

3由月球車玉兔微博走紅帶來的新啟示

3.1微博的形象構建可更為靈活化

玉兔微博并未加V認證,從嚴格上說它并不是官方微博,但是卻比一些常規官方微博有著更高的人氣以及良好的傳播效應。究其原因,是因為它有著專業化的運作團隊,以及低調的姿態,它不以刻板生硬的官方形象展示于眾人面前,而是以具象化、符號化的呆萌兔子形象展示自我,并以新穎、輕松、靈活等形式與網友展開對話交流。通過玉兔微博的走紅,帶給今后微博的形象構建以新的啟發。當前,“玉兔”的案例為我國政府、企業在社交媒體時代進行有效的危機傳播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3]這對當前一些政務微博或其他領域的官方微博而言,如何在社交媒體輿論場域中構建好形象,實效吸引廣大受眾的關注,促進輿論的正面傳播,顯得尤為重要。今后,微博的形象構建可以更為靈活化,除了文本語言的人性化、個性化打造之外,還需注意加強和社交媒體的互動,找準自身定位和風格,構建出贏得受眾歡迎的微博形象。

3.2通過微博傳播塑造中國新形象

玉兔微博的走紅,得到外媒的密切關注,如CNN、BBC、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一些國外媒體都對其展開相應報道。并且在報道中,外媒均給出了正面積極的報道,甚至有的媒體還對玉兔微博的部分文本內容做了全文的英文翻譯,并登載于媒體報道中。這是較為難得的,因為長期以來中國對外傳播的建設頻頻遇到外媒不實報道的阻礙,甚至有外媒“妖魔化”中國形象之說。如今,通過玉兔微博,中國航天新形象得以重新塑造,中國形象也在對外傳播中逐步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實,玉兔微博在介紹中國探月情況時,也在把中國古今的優秀經典文化和中國夢的精神內核逐步對外傳播。今后,通過微博的對外傳播來塑造中國新形象,也不失成為一條有效的探索路徑。但仍需在多方面做足功夫,將中國文化以中西方融匯貫通的方式進行包裝,走柔性傳播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龍宇航,李寧.圖像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的應用價值.長春工業大學學報[J],2014(3):153.

篇4

關鍵詞:新媒體;科普發展

新媒體技術大大地擴展了傳播的原有功能和人們傳統的接收模式。互聯網已經從web1.0發展到web2.0,并將進入3.0時代,移動互聯網也從2G走向3G甚至4G時代,物聯網、三網融合、云計算等亦逐步邁入人們的視野。新媒體技術使得科普傳播內容表現更加充分、科普資源更容易分享和獲得,促進著深層次改革和系統化創新,科普的格局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信息化改變和升級。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在科普傳播的思維理念、傳播模式、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等方面引發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亟需科普工作者深入思考,并提出應對措施。

1 新媒體的含義及特點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是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既有相同的性質,又有其不同的特點和新功能。總體來說,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等特性。這些特點和功能應用于科學傳播領域,提高了科學普及的便捷性和及時性,提高了科學傳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科學傳播中的優勢包括:迎合人們時間顆粒化的需求、滿足人們隨時隨地互動性的需求、新媒體技術表現手法多樣化、內容選擇個性化、通俗易懂表現力強、傳授互動幾個方面。

2 新媒體科普的形成與發展

在20世紀,科普主要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講座、書籍、雜志和宣傳欄等渠道,傳播科普文章和影視作品。進入世紀之交,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一系列新興的媒體形式大量涌現,它們以互聯網和衛星等為途徑,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為終端,以網頁、微博、微信等方式,向用戶提供海量的信息。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公眾的閱讀環境和閱讀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借助新媒體開展閱讀活動。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手機上網使用率達83.4%。新媒體的發展必然會對依賴于傳統媒體的科學傳播造成極大的沖擊;與此同時,新媒體也在延伸和拓展科普方式,推動科普工作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

近年來,隨著手機的快速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有關部門開始倡導利用移動媒體開展科普活動。手機具有更強的便攜性、個性化、時間與空間成本低廉等特點,完全具備形成一個巨大科普陣營的潛力。最近幾年,移動媒體科普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2014年12月,中國科協印發了《中國科協關于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對傳統科普的全面創新,強調科普信息化建設必須強化互聯網思維。2015年3月,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4月30日,中國科協與騰訊簽署了“互聯網+科普”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中國的科普開始邁向“互聯網+科普”的新時代。

3 加快推進新媒體科普的發展進程

3.1 改變思想觀念,促進理論升級 傳統科普強調專家在科普方面的責任,專家高高在上,社會公眾雖然可以和專家互動,但處在被動和弱勢的地位。新媒體科普的文化基礎是“服務型文化理念”,是在開放、共享、協作等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以滿足社會公眾差異化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為導向,積極調動各方科普資源,大力提高科普的時效性和覆蓋面。近年來“用戶”和“消費者”取代“受眾”一詞,成為傳播行為的接受者,意味著“受眾”改變了原來的被動接受方式,而開始有選擇地主動接收并且積極分享他們在傳播過程中的收獲成果,甚至直接參與到傳播內容的制作中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為科學傳播的受眾需求研究提供了新機遇。未來,科學傳播內容的開發將基于科學的數據分析與受眾研究。通過分析科普網站、微博、微信等用戶注冊信息、瀏覽歷史和他們上傳的信息文件,通過云計算等科學分析,推送基于用戶習慣的個性化科普信息和服務。如果把一定數量用戶信息收集起來,相互參照,即可建立“用戶數據庫”,日積月累必會成為科普傳播的“寶貴財富”。用戶的參與行為越多,我們對于用戶體驗數據庫的分析則更深入,所提供的科普服務將更加豐富與個性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數據時代將帶動科學傳播的精準營銷。

3.2 找準職能定位,創新管理模式 傳統科普的資源是一個個孤島,資源的共享性差。新媒體科普注重資源的共享,力求達成矩陣化、網格化的全社會科普資源共享。借助新媒體技術,把地理上分散開來的信息、圖片、游戲、展教品、虛擬實驗室等等數字化科普資源連成一個邏輯整體,為用戶提供一體化服務,充分實現資源共享與應用。這種模式支持科普資源的動態接入,是在不改變現有科普資源的權屬條件下,實現分布異地、異構多樣的便捷接入、快速發現和優化利用。為此,應該充分動員科普組織、科技社團、科研機構、教育機構、企業共享科普信息資源,采取開放空間、公眾參與、用戶生產內容、建立鏈接等多種方式,搭建公眾與公眾、公眾與網站、網站與網站、線上線下等的交流互動和信息互換平臺,創新科普運營模式。在利用新媒體進行科學傳播過程中更精確地找準定位,找到與受眾之間的最佳交叉點,實現媒體價值的良性循環。

3.3 升級技術平臺,優化科普內容

3.3.1 大力發展面向科普需求的“云”、“網”、“端”以及APP,推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為特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科普的深度融合,大力提高科普資源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管理自動化、應用個性化、服務知識化等方面的水平。

篇5

關鍵詞:科普教育;校外教育;實施

科普作為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和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很多國家通過政策、立法、組織、資金等手段,積極推動本國科普事業的發展。

由于應試教育觀念和就業考試導向等諸多原因,科普教育工作在縣級各類小學的開展并不理想,科學課程的實施僅以文本宣講為主要模式,缺少科學實驗和科普體驗環節。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在科普教育的實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一、依托校外活動中心平臺實施科普教育

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堅持藝術、體育、科普三大類專業同步建設的教學目標,在中心成立時就開設了科普專業,免費進行科普知識培訓。師資上,面向全縣范圍選聘科普教師,特聘了酷愛科普創新、有豐富科普社團工作經驗、勤于發明創造、多次在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并有國家級科技發明專利的教師來中心工作,積極推薦相關教師參與各級各類專項科技培訓、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并培訓基層學校科普輔導員。硬件上,建有120平方米的專用科普實驗室,配置了大量科普儀器,主要的科普演示儀器有:光電星象儀、天文望遠鏡、日月地運行儀、共振鼓、排簫、錐體上滾、電影的原理、電流曲線、雅各布天梯、無弦琴、龍卷風、旋渦、駐波、輝光球、離心力、汽車模擬駕駛儀、人體模型等,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普及教育。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又添置了3D打印機、樂高機器人、數控機床、顯微鏡等,使學生開闊眼界,近距離了解及學習前沿性科技知識。

校外活動中心的辦學特點是以校外興趣教育為主,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授課,一年招收四期,春秋季利用雙休日上30節課,寒暑假連續上20節課,授課時間較短。每期培訓班學生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生源不穩定,同一班級孩子年齡和知識結構差距較大,不同于中小學那樣便于管理和授課。但是,活動中心克服各種困難,開班授課,自開班招生以來,已有將近兩千人次學員在這里接受了科普知識的培訓。

二、科普教育內容豐富多彩

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科普教學內容豐富,分別開設了手工制作、航模、機器人、生活常識等課程。活動中心授課教師根據學員情況做了認真的準備工作,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使每一位學員都學到一定的科學知識,并運用到社會實踐中。教師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教孩子們了解天文、地理、物理、航天、生物、信息技術等科學基礎知識。

航模設計制作活動符合少年兒童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征,活潑新穎,又富有時代氣息,對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通過航模制作活動,將使少年兒童接觸廣闊的知識領域:從空氣動力到材料結構等有關知識;從加工工藝到調整試飛等有關技能;從現實飛機到新型飛機的創造構思。航模活動動手又動腦的特性,將帶來很多可貴的特殊教育效果。少年兒童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或通過自己的發現而享受創造的喜悅,或在克服困難獲得成功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并獲得滿足感,這些無疑有利于培養少年兒童自主、自立、自信、自強、自律等優秀品格。

機器人課程通過搭建精細的樂高套件增強了孩子的動手及左右手協調能力,開發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孩子們的學習專注度,在幫助孩子塑造細節觀察能力的同時,學習機械構造和基礎的機械理論知識。通過搭建仿生類和工程機械類模型,掌握制作模型的基本順序和原理,了解并靈活應用各種機械零件,完成具有基本功能的創意模型;搭建過程中將學習發動機工作原理、各種動力傳遞裝置及相關物理知識,培養孩子超常的工程思維與創新思維。

三、科普教育成果累累

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科普教育工作成績斐然,效果@著。中心科普教師邢旭康發明的《防盜鎖鎖槍的改進》申請了國家專利。學員張媛發明的《輸液報警器》參加2016年全省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二等獎,其他學員也有創新的思想和新奇的點子,在他們中間可能會從小就播種下學習科學知識的種子,將來會成長為國家需要的科技人才。

篇6

聽到這個消息,我同樣也是心潮難平。因為,幾年前我曾應邀參加過這個欄目的一些節目的策劃和制作工作,跟主持人和編導都很熟悉,知道并理解他們的志向和愿景,也切身感受過他們那種“拼命三郎”式的干勁。

不過,對于這個名牌欄目的消亡,我覺得也關聯著“審美疲勞”、資源枯竭和轉軌變型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在今天一切似都要“向市場靠攏”的新形勢下,倒也不足為奇。

其實,還在該欄目的鼎盛時期,我跟姜巖就探討過這類節目的“生命周期”,萌發過“紅旗到底還能扛多久”的疑慮。某晚,我們倆在電話里舊話重提,談的更多的是科普與娛樂兩者的關系問題。

我們都同意,隨著傳播手段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科普活動會越來越多地滲入娛樂的內容,“寓教于樂”將愈發走向多樣化,相信公眾欣賞科學也一定會有很瘋狂很投入的那一天。現在的問題是,真正有品位、有層次的娛樂太少,很多時候大伙兒“只能跟著傻笑”。

也許有人會說:娛樂還講品位、層次,太沉重了吧?還有人會問:像科學這么嚴肅、正統的學問也有娛樂功能可供開發嗎?

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五屆亞太地區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研討會的一個分會場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一位研究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娛樂化時代,媒體應該把娛樂大眾作為目的而不只是手段,為什么一定要把介紹科學成果給大眾作為惟一目標呢?

這一提問者本人未及充分展開的觀點當即引發了爭議,會后我找這位董姓同學進行了簡單的交流,事后他又給我發來電子郵件,進一步闡明了他的觀點:大多數人其實永遠只對三類信息感興趣:一類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一類是自己認為有趣且能獲得愉悅的,此外就是兼有前兩類特點的。很多科普文本的作者總是力圖介紹那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但卻并不屬于大眾感興趣的三類之一,反應寥寥也是自然的了。最后該同學的結論是:只要不違反科學知識(含理論)和科學精神,不違反基本的社會風俗道德,怎么好玩就應該怎么來。

我想,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事關科普或科學傳播的手法和效率問題。

在我們傳統的意識里,科學和大眾娛樂似乎是無法聯系在一起的。長期以來,我們不是將科學神圣化,就是將科學實用化,而很少考慮是不是可以從科學中發掘出趣味來,或讓其提供乃至“制造”智力上的娛樂。別忘了,對于有些人來說,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娛樂。

篇7

一、尊重不同學生間閱讀層次與類別的個性化差異

人的生命的獨特性決定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點。這些獨特的風格與特點,正好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個性化差異,表現在小學生的閱讀層次與閱讀類別上,個性化的差異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這與教育的本質,通過解放人的思想、解除那些束縛人手腳與思想的桎梏,進而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開發潛能,發展個性,最終才構建成為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在精神上是相符合的。

從這個角度理解,盡管我們的班級化語文閱讀教育,尚不能夠采取最大程度的個別化教學方式,但作為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之初,充分認識一般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細心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盡可能地適應其需求,因材施教,還是可以做到的。這就要求每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了解每一名學生的閱讀特點,在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對其展開分類閱讀指導,允許學生在完成一般的學習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自主地選擇、確定其閱讀方向與閱讀類別,進而逐步提高其閱讀能力。這與課標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的教學實施建議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與獨特的個人體驗

由于學生的成長經歷、所受到的教育、家庭文化背景、個性品質等的不同,每一位學生的閱讀需求很可能也是不同的。例如喜歡閱讀故事類書籍的學生,其閱讀需求多在于關注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喜歡科普書籍的學生,其閱讀需求多在于有目的的獲取相關知識;喜歡散文詩歌的學生,其閱讀需求多在于感受文字背后體現出的情感流露,等等。這種需求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并無好壞優劣之分。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這種閱讀傾向上的差別,要表示一定的理解與肯定。例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之前,我問一名喜歡科普類書籍的學生,是否在這之前看過這篇文章時,這名學生表示“看過”并進一步說,“我本來以為,花生是長在樹上的。誰知竟然是長在地下的、泥土里的”,這種閱讀收獲是與其一貫的閱讀風格是相符的。雖然這名學生通過閱讀所得到的感受與課文主旨并無直接關聯,但教師沒必要對此表示詫異。畢竟,課文中的相關語句提供了這一信息。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文本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內容是一回事,讀者通過文本所得出的閱讀結論、感受等往往又是另一回事。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即表現為來自于學生的不同的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蓋緣于其閱讀的角度有所不同。正如德國美學家姚斯所說,“文學作品本身是沒有生命的,是讀者的閱讀與思考賦予了作品無窮盡的意義”。這也與來自于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一句諺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要表達的含義是一致的。亦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之精神。對此,教師要以尊重之態、寬容之心,來對待學生的閱讀感受與個性化體驗,切不可明知故犯課標所指出的錯誤――“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事實上,教師是無法以個人的解讀來統一學生的閱讀體驗的。若如此,只能使學生口是而心非。

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見解

傳統的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擔心因講解不到位或遺漏或者表述不符合常規標準而導致考試成績出現下降等,因而往往追求面面俱到,力求十拿九穩。這樣的統一、一刀切式的閱讀要求,多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化見解以至于無。退一步講,即使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特閱讀體驗也不敢講出來,生怕遭遇到教師的批評或者來自于同學的嘲笑。對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有必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告訴學生,文本生成的年代背景與今天閱讀者所處的年代背景之間的差異,閱讀者之間的差異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會毫無疑問地影響到閱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每個人的見解,不管其對文本解讀的角度是如何的與眾不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在這一理念的支持下,為鼓勵學生,教師要允許學生獨立思考甚至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閱讀感受和獨特的見解。仍以上述《落花生》一課為例,在課堂交流閱讀感受與體驗時,因為長時間形成的寬容的課堂氣氛影響,就有幾名學生明確表示,無私奉獻是可以的,但堅決不要做那種默默無聞的“落花生”式的人。在講到自己的理由時,他們表示,自己的心中偶像們,自己羨慕的那些歌星影星們,可沒有一個是“默默無聞”的。如果真要這樣,他們又怎么會成為這些歌星影星們的粉絲的呢?這種迥異于傳統觀念的表述,當然有其片面的地方因而需要教師去適當引導。但這種大膽地表述、這份思維的活躍、這一勇敢的精神,卻是需要教師予以肯定、鼓勵和表揚的。原因無他,蓋因其個性張揚的需要。

篇8

一、精研考試大綱,明確最新趨勢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中心下發了《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教試中心函〔2016〕179號),對2017年高考全國卷考試內容做了詳細說明。對比往年高考,修訂內容主要是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具體見下表:

2017年高考在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上都要發生新變化。

二、歸納歷年考點,把握命題脈絡

全國卷高考試題雖然比較靈動,經常創新,但還是有規律可尋。在復習備考中,對歷年高考真題進行歸納總結,就能把握命題的脈絡,對科學備考起到指引作用。

1. 論述類文本閱讀

從2012年到2016年,論述類文本閱讀都是全國卷試題的必考內容,設置三道小題,均為客觀題,每小題3分,共9分。2017年的高考試題還會沿用這種命題形式。論述類文本一般在1000字左右。選材一般是社會科學類文章或自然科學類文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等,注重人文科學知識的傳播,凸顯其人文價值、文化含量、教化作用。2015年的史學論文與現實密切相關,論述的是宋代的金融特點。2016年的文本重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從考點安排上看,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內容成必考點。從試題難度看,近幾年的試題考查更靈活,錯誤選項設置更加隱蔽,有一定難度,需要將各選項與原文進行認真分析比較。考生在解答時,要注意斷章取義、強加因果、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等命題陷阱。

2. 文學類文本閱讀

文學類文本閱讀從2012年到2016年所選的文本均為小說,并且以中國現當代小說為主,外國小說為輔。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選用原作或對原作刪改,或從長篇作品中抽取片段進行考查。

這一題型命題重點在概括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鑒賞小說的表達技巧和語言風格等,同時注重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文學類文本的閱讀重在喚起體驗、聯想。2016年全國I卷的三道主觀題分別從標題的含義、詞語作用、句子含義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時做題的套路,需要考生準確理解小說的主題之后才能答題。

3. 實用類文本閱讀

從命題形式上看,近五年對實用類文本的考查相對穩定。在文本的選擇上,所選的文本均為傳記,且傳主都是在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方面的現當代名人。從文本內容上看,從2013年開始有一個小的變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與傳主相關的鏈接材料,對文本進行恰當的補充,有些題目的答案就滲透在這些鏈接內容里。

從近五年試題情況看,實用類文本閱讀往往圍繞傳主和與傳主相關的事件,結合傳記的特點進行能力考查。一是結合作品考查對傳記理論知識的理解,如自傳的真實性、傳記作者與傳主的關系、傳記的真實性與文學的虛構、傳記的選材與語言表達、傳記人物描寫與刻畫、勾勒與細節等。二是利用傳記知識作品,如分析傳記的結構、表現手法,總結傳主的事跡、貢獻或形象、性格特點,評價傳主的價值、影響或傳記作者的觀點、態度等。

《2017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有一處變化需要注意:“實用類文本閱讀和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新聞、傳記、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2016年以前的大綱都是“了解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今年首次把新聞排在了第一位。2017年高考全國卷現代文閱讀部分很可能為小說+新聞。

4. 文言文閱讀

從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閱讀試題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態勢,以客觀題和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該題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約占高考語文試題總分的12%。其中客觀題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主觀題為翻譯題,包括兩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閱讀文本均為人物傳記,字數大約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將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樹的人物。

高考閱讀文段從思想上來說必須是“文以載道”,從文字難易程度上看必須是“淺顯易懂”,近五年的選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記敘性文段,閱讀材料難度適中。2016年試卷用文言文斷句題替換了文言文實詞題,2015年試卷用文化常識題替換了信息篩選題,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題組將文化常識這道題歸入“理解”層級,而非“識記”層級,其實質是考查考生對實詞更深層次的理解。這道題的變化體現了高考試卷重視傳統文化精神的方向。

5. 詩歌鑒賞

近五年的古代詩歌鑒賞試題,選材范圍非常廣泛。但從整體上看,仍然以唐宋詩詞為重點,名家名篇相對減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斷加大。題材上突出寫景詩和詠懷詩,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詩或者雙闕的詞。太短和太長的詩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試題的命制。其最主要的變化是2016年出現了兩首詩歌進行比較鑒賞,2015年和2016年與課內詩詞結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對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對教材要求背誦的篇目記憶的熟練程度,還考查比較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兩道試題的考點分別涉及詩歌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語言風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內容、鑒賞表達技巧(表現手法)是高頻考點。此類試題需要考生在整體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準確答題,單純的背誦答題公式和術語無濟于事。

6. 名篇名句默寫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爭鳴的時代,散文思想性強;唐宋詩詞和散文俱佳。在命題內容上對初中和高中內容的考查比例比較固定,為1:2。從2016年開始采用情境默寫的形式,難度有所增加。從已考查過的名篇名句來看,能被選為默寫內容的句子大致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揚正面的人格精神,側重思想性、教育性;寫景敘事特別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較工整的句子,在結構上側重于對偶,體現審美性。

7. 語言文字運用

全國卷語言文字運用版塊命題的總特點是穩中求變。共5道題,3道客觀題,2道主觀題,分值為20分。成語、病句、語言連貫、圖文轉換成為高頻考點。

成語考查由考查4個成語變為考查3個近義成語,2016年改為考查6個成語。

病句辨析題覆蓋面廣,考點均勻分布,盡量涵蓋多種病句類型;所選的句子貼近生活,時代感強,涉及的話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錯誤類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語病典型,盡量避免爭議,所選語料大都見諸報章雜志。

語言連貫題為考點,成為近幾年高考試卷的固定題型,分別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國卷的三套試卷改變以往選用句式的題型,考查語段準確選擇恰當詞語的能力。

三年連續考“圖文轉換題”,分別涉及圖表解讀、圖片解說、漫畫解讀。“圖文轉換”題,表面看來是“看圖說話”,實際上,它綜合了“句式變換”“仿寫”“續寫”“壓縮語段”等多種題型,說到底這類題是在考查考生綜合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

8. 寫作

近五年,全國卷作文多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國I卷把文字材料改為漫畫材料。命題呈現如下特點:凸現理性人文色彩,注重思辨能力,關注對生活的思考和體驗,引導個性思維,折射中國社會多元化。

2015年出現的任務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熱點題型。作文試題創設了生活情境,規定了具體任務。復習備考時,應強化理性思維,擯棄宿構、模式化作文。

從上面的統計可以看出:2012到2016五年全國卷試題,試卷結構沒有多大變化。但2017年預計有大變化,如文學類閱讀和實用類閱讀要挨著文本類閱讀。三篇現代文閱讀之后考查古詩文閱讀。從命題設計角度看,試題能夠均勻分布各知識點,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從試題題量上看,題量安排科學,分值設計合理,難度適中,考點全面。預計2017年閱讀量要加大,答題時間會比較緊張。從考查形式上看,命題靈活多樣,能夠針對考生的實際,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實水平。

三、做好專項復習,領略答題技巧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生的C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語文備考復習的時候,語文教師要正視學情,立足現實,為學生建立專項復習計劃,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做好專項復習工作,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回歸課本,舉一反三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這是對中國幾千年語文教育經驗的總結。全國卷高考語文試題與課本的聯系非常緊密,很多考點的設置均來自于教材,考生備考時應注重課本的示范功能和遷移功能。比如,復習詩歌鑒賞時,考生可以根據作者進行分類整理,分別找出李白的詩、杜甫的詩、李清照的詞等。還可以根據詩詞中的景物進行分類整理,分別找出詩中運用了“月”的意象的,詩中運用了“雨”的意象的,等。當考生能夠在心中形成嚴密的知識網絡以后,就能夠輕松自如地答題了。

2. 堅持積累,鍥而不舍

語文是一門慢課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實實,不斷增加語文積淀,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在復習中,堅持“每日一練”,對基礎知識要低起點、全覆蓋、高密度、分門別類加以練習,并及時反饋,狠抓落實。用好《筆記本計劃》,督促學生讀背結合,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注重課前活動和課后反饋檢測,督促學生利用零碎時間每天都要落實相關內容。可以利用連綴成文等新形式把基礎和能力結合,增強訓練的綜合性、趣味性。

3. 倡導讀書,厚積薄發

語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沒有大量閱讀,視野與思維就變得狹窄,也難以有靈敏的語感。高中學子,特別是高三學生視讀書為累贅,浪費時間。這是認知的誤區。語文的內在規律不像理科那么明顯,不經歷大量閱讀,難以獲知其規律。語文試題要重視第一感覺,而感性思維能力只有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才能形成。

4. 重溫真題,培養題感

“重者恒重”,高考試題的核心重點內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雖有變化,但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卻是基本不變的,少數情況下還有重復的題型。高考真題在命題時經過了反復打磨,具有權威性和科學性。考生通過做高考真題能夠切實感受到高考語文的難度,對自己的實力做出準確的估量。而且,考生通過分析題目的關鍵要點,能夠學會從命題者的角度分析問題,尋找切入點,培養“題感”。

在做高考真題時,考生一定要勤于動筆,親自動手。將答案寫出,看與標準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做完之后,做好總結和反思,讓自己的做題能力得到提升。

5. 重視訓練,總結技巧

篇9

關鍵詞:目的論;科技翻譯;翻譯方法

1、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高速發展,中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也日益頻繁,人們需要更快捷準確地共享最新的科技信息,社會對科技文獻的翻譯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文獻的內容涉及各個領域,每種文獻的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也不盡相同,在翻譯的過程中,以目的論為指導可使譯文在語言風格、術語運用等方面盡可能地符合原文的文體和專業特點。

2、目的論簡介

20世紀70年代,功能派翻譯理論興起于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的提出者凱瑟琳娜·萊斯認為,理想的翻譯應該是綜合際翻譯,即在概念性內容,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方面都與原文對等,但在實踐中應該優先考慮的是譯文的功能特征。在功能翻譯理論的基礎上,漢斯·弗米爾提出了目的論,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行為,主張在翻譯過程中遵循三原則,即目的法則、連貫原則、忠實原則。弗米爾認為翻譯是一種轉換、一種行為,而任何行為都有一個目的,因此,翻譯活動應遵循的首要法則是目的法則,也就是說,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過程的行為。連貫原則,即語內連貫,要求譯文內部必須是通順連貫的,譯文讀者能夠根據上下文理解譯文的意思。忠實原則,指原文與譯文之間應實現語際連貫,譯文忠實與原文,風格保持一致,讀者接收到的感受相同。忠實的程度取決于譯文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按照以上三原則,譯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采用相應的翻譯策略。目的論中的首要法則是“目的法則”,翻譯的目的不同,翻譯時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3、科技文獻特點及其在目的論指導下的翻譯

3.1、科技文獻的文本特點及其翻譯

在翻譯科技文獻時,實現原文和譯文的目的對等,要明確文獻的讀者群,遵循功能目的論的指導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忠實原則,以信息等值、讀者閱讀效果相同為宗旨,按照原文的文本功能進行翻譯,力求達到語際間連貫和語內連貫。

科技文獻按照文本的正式程度,可大致分為三類:科學論文、科普文章、技術文本。科學論文的讀者對象是學科領域內的專家,正式程度較高,文體較為嚴肅。科普文章的讀者對像是普通群眾,該類文章文風通俗,正式程度較低,有時會使用比喻等修辭手法以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技術文本的讀者群更加廣泛,使用也更加普遍,例如維修手冊、產品說明書、技術協議書等,此類文章內容言簡意賅。科技翻譯作為應用翻譯的分支,從原文到譯文的轉換過程中,譯者應注意目標讀者的地位、態度和需要,根據翻譯目的,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

3.2、科技文獻句子特點及其翻譯

翻譯過程中,注意英語和漢語句法結構上的差異。漢譯英時,要分析句子間的相互關系,選用適當的銜接語以體現句子或段落結構內在邏輯關系,以符合英文句子注重形合的表達習慣。英譯漢時也要靈活處理銜接詞,漢語注重意合,不用過多的銜接詞也能表現句子間的關系,翻譯時應注意調整,以使文章結構清晰,避免冗長累贅。例如,牛頓第二定律的一個推論:all freely falling bodies descend from the same height in equal time.譯文1:一切自由落體,降落高度相同,則降落時間相等;譯文2:一切自由降落的物體,從同樣的高度,以相等的時間下降。譯文1和譯文2講述的概念相同,但是就科技語體而言,譯文1更具專業性,清晰明了,具有說服力,而譯文2冗余字多,讀來別扭,更像白話。

科技文獻在句式的處理上應當嚴謹,中文句式和英文句式存在較大差異,為使譯文符合譯文讀者的習慣,句式的轉換成為必然。英文科技文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邏輯性強、結構嚴謹的長難句,這些句子修飾、限定和附加成分多,在英譯漢時應注意采取適當的翻譯方法。分譯法是英譯漢常用的策略,翻譯英文句子,譯者有時需要對原句做出較大的調整以符合中文的行文特點。例如將原文含有的較長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以及較多修飾語的長句進行拆分,譯成中文的幾個語言單位。中文科技文獻應多采用短句,以更清楚的表達科技內容,利于中文讀者接受。而漢譯英時應注意使用合譯法,即將原文的幾個語言單位的意義加以整合,用一個單位進行表述。此外,在句法方面,由于被動句式更能準確地描述事物、表達客觀事實,科技英語文獻中存在大量的被動語態句式,而在漢語中,更多時候使用的是主動語態,英譯漢,就要注意將英文被動句譯成漢語的主動句、無主句、判斷句等。

3.3、科技文獻詞匯特點及其翻譯

科技文獻包含表示特定學科領域內概念和事物的專門用語,即科技詞匯。科技英語的措辭簡明嚴謹,用詞規范準確。科技詞匯的特點有:精準性、專業性、書面性、簡潔性、客觀性。精準性表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針對性極強的專業性科技詞匯層出不窮,翻譯專業性強的文獻就必須了解該領域的專業術語,例如hydroxide氫氧化物,diode二極管,isotope同位素等科技詞匯。在進行翻譯時,為使語言精準就必須使用約定俗稱的精確詞匯。專業性表現在用一個專業詞匯來表示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并且對于不同的學科而言常有不同的含義,例如“引洪漫地”在林學中應譯作“irrigation with torrential flood”,而在土壤學中應譯作“flood warping irrigation”。為使精確性得到很好地發揮,各語言都逐漸形成了一套基礎科學詞匯和專業技術術語。書面性表現在科技英語多用正式動詞取代短語動詞,正式動詞更能滿足科技的客觀性,例如在正式英語中表達“由……組成”時用consist of替代be made up of,“消耗”使用consume替代use up, “吸收”使用absorb 替代take in,“轉變”使用convert代替change。在進行科技文獻漢譯英時應使用正式動詞。簡潔性指科技詞匯通常采用規范正式并且簡明扼要的詞匯,例如科技詞匯中常包含縮略語,如地質英語縮略語中I表示電流(electric current),DELP(Dynamic and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Project)表示巖石圈動力學及演化計劃,MF(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Fields)表示多維場法。這些縮略詞在地質學科內是通用的,專業人士交流使用這些詞語,可以使表達更簡潔。然而在翻譯這些縮略詞時應注意譯文的讀者群,如果是科普類文章,專業性過強的縮略語則應按照專業含義進行翻譯,恢復其詞組全稱。客觀性,不言而喻,科技文獻向世人傳達客觀的自然科學現象,要求形式與內容相一致,盡可能排除模棱兩可、語焉不詳的用詞和表述。

3.4、譯者的主觀能動性

科技文獻大多表達客觀事實,邏輯性強,結構嚴謹,信息含量高,措辭精確,言簡意賅。目的論強調譯者的主觀能動性,為提高科技文獻的翻譯質量,譯者需了解原文所屬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文獻探討的有關技術內容。專業知識對于科技翻譯的質量有巨大影響,文學翻譯需要文字功底,科技翻譯則需要專業知識;翻譯過程中,應查閱專業工具書,參考權威的中英文詞匯對照表;借助綜合類工具書時,應抱以嚴謹的態度,耐心地找出與相關專業最恰當的釋義;文獻中無法確定的地方,要向原文作者或業界前輩請教,翻譯完成后,請業界專家審稿。值得一提的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注意區別科技文獻中的某些詞語與日常生活詞匯的差別。例如monkey一詞,在科技文獻中有“活動扳手,起重機小車”的含義;culture用于醫學文獻中,則應譯作“細菌培養”。科技文獻翻譯工作者應注意日常所見詞語可能擁有的科技含義,遇到模棱兩可的詞語一定要仔細斟酌,聯系上下文,充分考慮專業領域的知識背景。

4、結束語

功能目的論強調譯者的主觀能動性,該理論認為譯者的素養決定翻譯作品的質量,作為一名科技文獻的譯者不但要具備良好的中英文功底,還要懂得大量的科技專業知識。在翻譯科技文獻時,以目的論為指導,根據科技文獻的特點及目的,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力圖使譯作盡量忠實于原文。

參考文獻:

[1]陳權,王麗娟.科技英語[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M].2006.

[2]王恒.地質英語縮略語的特點及翻譯[J].北京:中國科技翻譯.2011,11.

[3]張沉香.林業科技翻譯芻議[J].北京:中國科技翻譯.2009,2.

[4]趙玉閃.科技英語翻譯[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8.

篇10

一、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防震減災事業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社會穩定與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當代全球信息化和國際社會一體化使得破壞性地震的社會影響廣泛而深遠,局部的破壞性地震,不僅給當地造成災難性后果,而且對世界經濟和國際社會造成沖擊,特別是地震對社會心理的影響和社會功能的紊亂與失效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形成對政府和社會職能管理部門的挑戰。同時,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生命線工程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各產業鏈之間的相互關聯更加緊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防震減災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由于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和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國內關于防震減災的研究多停留在自然科學領域,更注重其專業性;關于公益廣告的研究多屬于人文范疇,多側重于對廣告文本和廣告表現的探討。而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還不為多見。

2、中國5•12地震引起了人們對于生命價值的珍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3、我國利用公益廣告進行防震減災宣傳的缺失。公益廣告作為信息傳播的途徑之一,具有良好的傳播效果。公益廣告應該成為宣傳防震減災信息的重要方式。

4、本論文從信息傳播的視角去研究公益廣告在防震減災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將防震減災知識的科學性和公益廣告所能體現的人文關懷精神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對防災類公益廣告的研究,使地震科學的知識更容易為廣大受眾接受和理解,以達到普及地震科學知識。

二、防震減災三大體系的內涵與公益廣告宣傳的體現點

公益廣告是以為公眾謀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為目的而設計的廣告;它是指不以盈利為目的而為社會公眾切身利益和社會風尚服務的廣告。

公益廣告的主題具有社會性,其主題內容存在深厚的社會基礎,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并運用創意獨特、內涵深刻、藝術制作等廣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鮮明的立場及健康的方法來正確誘導社會公眾。公益廣告的訴求對象又是最廣泛的,它是面向全體社會公眾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公益廣告擁有最廣泛的廣告受眾。

1、防震減災三大體系的內涵與公益廣告宣傳的體現點

(1)地震監測預報體系

①地震監測和速報;②前兆信息的捕捉; ③地震預測預報;④群眾性地震動物宏觀網絡;

⑤建立重點地區防震減災系統工程。

(2)地震災害預防體系

①城市建設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②地震災害預測和評估;③地下隱伏斷層探測和危險性評價;④抗震能力較弱建筑物的加固;⑤村鎮要建設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公共設施和住房。

(3)地震緊急救援體系

①破壞性地震預案及相關預案的制定;②生命線應急保障隊伍的組建、完善及演練;

③地震應急救災指揮中心的建設;④地震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建設;

⑤地震應急專項資金、救濟物資、藥品等儲備。

三、公益廣告在三大體系中的運用

1、公益廣告在三大體系中的創作的原則和特征

思想政治性原則

例如:2009年6月3日,廣西貴港市工商局積極組織全市企業、廣告經營單位和廣告單位參與由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文明委舉辦的第八屆全國優秀公益廣告評選活動。參評廣告作品涵蓋防震減災、反腐倡廉、講文明樹新風和遵守交通規則等內容。

2、公益廣告在在三大體系中的創意程序

查尋資料----闡明焦點(即中心);收集和分析有關資料。

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具有不確定性、瞬時性和次生災害連發性。我國地域遼闊,地質地形復雜,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地震孕育因素與背景。同樣,在預防、減災的情況各有差異,因此,在進行公益廣告設計前,就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詳盡查閱資料,圍繞該區特點,形成主要焦點主題。

創意構思----形成多種創意觀念,并以基本觀念為線索,修改各種觀念,形成各種方案。

導優求解----評價多種初步方案;確定和執行最優方案。

以xx市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為例:

充分利用現場咨詢、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平臺或媒體,借助展板、橫幅、招貼畫、小冊子、宣傳單等各種宣傳品,向社會民眾有效宣傳防震減災法規知識、地震知識、地震應急、核輻射以及自救互救常識。繼續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爭取創建2個以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并申報省地震局驗收。在學校建立一年級新生入學防震減災知識培訓工作制度,選擇有條件的學校共同建設并向省地震局申報"防震減災示范學校"。

針對不同群體,組織專家,深入各地,繼續開展地震基本知識、抗震設防、農居地震安全工程、應急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識等各種培訓和講座。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不一定求全,但要有針對性、實效性。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宣傳教育與當地文化有機結合,構建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的宣傳載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