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6: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金融危機;發展中國家;機制
一、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這一定義說明了金融危機所具有的三層含義:金融狀況的惡化;金融危機覆蓋領域的廣泛性;金融危機所具有的突發性。
金融危機最初是包括在經濟危機之中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不同之處在于:經濟危機重心在于生產過剩危機,然而金融危機則表現為金融工具職能被破壞,金融機構紛紛倒閉,匯率的波動與資本外逃,貨幣貶值,利率猛漲等。經濟危機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金融危機可能隨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也可能當經濟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單獨爆發。
金融領域存在著四中均衡,貨幣供求均衡,資金借貸的均衡,資本市場均衡和國際收支均衡。當四種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危機便會爆發。四種均衡相互之間有較大的關聯,當一種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時,其他均衡也會有相應被破壞的傾向。金融危機發生有兩大根源,一是隨著經濟周期積累的經濟問題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二是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
二、第三代金融危機理論模型重點
第三代貨幣危機模型是由麥金農和克魯格曼首先提出,該模型強調了一個重要現象: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道德風險問題。普遍的道德風險歸因于政府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隱性擔保,以及政府同這些企業和機構的裙帶關系。從而導致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投資膨脹和不謹慎,大量資金流向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形成了金融過度(Financial Excess),導致了經濟泡沫。當泡沫破裂或行將破裂所致的資金外逃,將引發貨幣危機。
三、發展中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經濟基礎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科技水平極大落后于發達國家,這導致其產品在競爭力上也相差甚多。產品競爭力的低下及不完善的工業體系導致了經常賬戶赤字的產生。例如越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的十年里,一直推行激進的經濟增長措施,工業基礎薄弱但又急于加強現代化導致越南不得不加大工業配套零部件的進口,導致連年經常項目逆差,外匯儲備降低。美洲開發銀行估計,在過去的20 年中,拉美國家貿易條件下降率(大約為15 %)的標準差是工業化國家的2 倍。
金融企業競爭力與效率低下,發生道德風險。發展中國家銀行業對信貸風險無視而大量借貸造成一些行業的投資過度,產生呆賬,加劇銀行業風險。經濟自由化之前,各國銀行業存在的風險均轉嫁給了政府。而銀行業正是由于相信發展中國家政府不會任由銀行倒閉造成經濟動蕩而加大了信貸供給力度。東亞各國隨著自由化的進行,一些壟斷企業逐漸喪失壟斷地位,盈利的喪失導致信貸風險加大。然而由于這些企業和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銀行相信政府背后對企業的隱形支撐,依然發放貸款。
宏觀經濟失調,經濟體系脆弱。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東亞經歷了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房地產價格迅速上漲,房地產投資過度膨脹,造成了大規模的空置及資產泡沫。例如泰國房屋空置率達20%。同時金融市場日益繁榮,股市資產規模大幅上漲。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后,第三產業增長超過第一第二產業,金融業過度繁榮而廣大依靠第一第二產業的工人農民的生活水平卻持續下降,經濟體系變得過分脆弱。
四、發展中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政治基礎
政治狀況是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促成與加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治環境是保持國際資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而一旦政治環境發生動蕩,國際資本容易大規模外流,造成貨幣危機。
五、發展中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金融基礎
首先,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固定匯率制,盯住美元。然而,20世90年代,隨著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相對升值,發展中國家貨幣卻由于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而隨著美元升值。貨幣的升值導致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加劇了國內經常賬戶赤字的程度。為了維持固定匯率,發展中國家普遍通過較高的利率來吸引外資流入。貨幣高估給了國際投機資本以可乘之機。同時固定匯率制導致國家無法有效運用貨幣政策調控宏觀經濟。同時,發展中國家并不像發達國家一樣能有充足的工具抵御貨幣危機。在貨幣危機發生或者即將發生時,發展中國家由于不能容易地借到應對危機需要的外匯,其應對貨幣危機的能力大大減弱。
金融自由化過早且國家對金融控制力不足。各個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發生時間與與金融自由化時間相差并不太長。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進程在金融深度上超過了國家所能承受的限度,導致國內金融機構承擔過大風險。另外,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資本的過度退出也嚴重削弱了國家的金融控制權。以阿根廷為例,在銀行私有化過程中,外資控制了商業銀行總資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十大私有銀行中,七家為外資獨資,兩家為外資控股。
六、總結
相比較發達國家而言,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工業體系尚且不發達,對出口存在一定依賴程度,經濟受國際環境影響程度較大。而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又同時積累了宏觀經濟失調、金融業風險過高等一系列經濟金融問題。并且,發展中國家盲目追求金融自由化,國家逐漸喪失對金融的控制力。除此之外,發展中國家擁有比發達國家更嚴重的政治不穩定性與更低的國家信譽。這一系列的問題相組合,疊加,最終使得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金融危機在發展中國家頻發。(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春紅.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比較[D].山東大學,2002.
[2]陳雨露,馬勇.金融自由化、國家控制力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23(3):45-52.
篇2
【關鍵詞】金融領域 沿海港口 航運市場
一、港口經濟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分析
經過國內外港口經濟發展經驗可以表明,港口是加快帶動地緣區域經濟貿易發展的戰略核心資源,港口經濟也已經成為地緣區域經濟貿易發展的增長極。比如中國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域、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等等,這些是帶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也充分表明了港口與港口經濟在地緣區域經濟貿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獲得乘數效應。
在經濟學中有一種叫做“乘數效應”的概念――增加投資將會引起更大的提高GDP的增加。港口經濟具有非常強的關聯性和綜合性。它是指通過港口運輸產業以及依靠港口發展起來的相關聯的產業組合起來形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港口的快速發展需要很多的相關服務的支持,也將會帶動這些相關聯的產業極大的發展。因此,港口經濟有很大的乘數效應。
(二)形成產業集群,取得規模經濟效益。
我們所說的產業集群就是指一些產業區域有關的企業市場和它所在體系中大量聚集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優勢的企業群體。這些企業集群使得各個行業能夠各自經營,優勢分享,共謀創新,在競爭中需求合作,從而提高了協調配套的能力、降低了很多成本、增強了各個企業發展的競爭力,實現了企業在組合條件下發展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系。
就當前現代港口的臨港大型產業上來看,大多數都呈現出產業集群的態勢。在法國的福斯港,通過進口原油等等礦產資源的基礎之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規模宏大的工業體系。在日本的阪神工業區域地帶,僅僅在港口沿海附近狹窄的地帶,分布著數以千家的大型工廠,三菱電子等等大型企業都在這里設有大型廠房。在中國,只要是臨港工業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方,都慢慢呈現出產業集群的態勢。其他一些相關的產業集群也在逐步形成。
(三)發展循環經濟,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港口是環北部灣區域內發展研究和改革創新最強的地帶,應該最先發展區域循環經濟,增強和增大環北部灣經濟區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當前中國海岸線上各大港口都在積極不斷的摸索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比如上海南匯港就是借鑒國際先進的理念,設想并提出了對長期放垃圾的土地再次開發二次利用,在廢棄的地方建立起循環經濟發展產業園的構想。天津港也在摸索行走在循環經濟之路,采取一系列的辦法,在注重資源的同時,天津港在經濟發展中對資源采取集約化使用以及二次利用等等。青島港通過改革創新等等手段,快速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全力發展資源節約型港口。
對于臨港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大條件下,環北部灣經濟區域也應當對整個區域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節約型大港和集群循環經濟區。
二、港口經濟發展的思考
港口經濟發展對于中國國民經濟也具有一定全局性的決定效應。沿海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產業運輸能力的增強有力地帶動了中國環北部灣經濟區域的發展,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內陸城市的發展也正在逐漸結合為一個群體,相互關聯,不僅僅增強沿海城市的交通樞紐能力,而且也將成為沿海城市創新能力最強的因素,成為環北部灣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動力。最重要的是,中國港口功能的不斷增強以及港口經濟的不斷壯大,有效地推動了中國內地的經濟快速發展,決定著中國經濟發展體系的地帶性局面。港口經濟變成了分配資源、調動環北部灣產業經濟結構的主要力量。港口經濟也已經成為環北部灣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一般按照經濟學的規律,在一些區域經濟貿易發展的中,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發展水平也是相當不平衡的。在某個時期,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常常集中在某一個或者幾個擁有主導的行業或者地區,這些行業者地區就是這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增長點。近幾年來,中國沿海地區的港口經濟貿易發展非常迅速,已經成為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但是由于礦產資源的不均衡性,港口經濟的發展所需要的礦產資源就需要依靠運輸來調節分配。港口城市成為貨物海上運輸以及貨物陸上運輸的集結中心點,擁有比一般城市更為廣闊的發展經濟能力的腹地,也擁有利用外部更多資源來發展該地區經濟地位。
四、結束語
從中國港口發展趨勢上來看,在未來時期仍然將處于快速建設飛速發展的階段。中國沿海港口也將進一步建設與完善港口的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的綜合運輸樞紐能力水平。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本趨勢良好,國際經濟貿易的金融結構和資金流向比較客觀。港口經濟是一種開放型經濟,為使港口經濟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要求我們在了解和掌握國際準則和有關規則的礎上,根據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建立和完善既符合國際準則又適合我國港口經濟發展的涉外法規體系。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結構轉型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13)05-0099-10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改革開放30多年間,我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內部比較優勢的逐步減弱,我國對外貿易尤其是出口增長勢頭大幅減弱,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所降低。未來對外貿易能否繼續發揮對我國經濟的引領作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已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
在內外需關系上,大多數學者認為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曲鳳杰(2005)認為,外需可以直接帶動國內消費、投資和政府開支的增加;內需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進口等提高國內供給能力,促進外需擴大。楊運杰(2007)指出,外需(出口)可以直接帶動國內消費、投資和政府開支的增加;內需的增加(主要是生產性需求的增加)可提高國內供給能力,促進外需擴大;外需擴大若規模過大或結構不合理,就會對內需產生直接的抑制作用。王子先(2009)認為,現階段出口作為一種最終需求對我國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相當長時期內仍是我國總需求的重要部分,保持出口穩定增長仍是我國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外貿已經成為促進我國改革、發展、創新的綜合性引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內需與外需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國內市場和需求可以為出口提供重要支撐和動力,外需對內需也有著同樣巨大的拉動作用。但也應看到,為果斷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特殊時期,隨著我國政府把擴大內需作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本措施,不少人逐漸形成了“重內需、輕外需”的思想觀念。曹曉蕾(2010)認為,中國經濟內需和外需的矛盾在于內需增長不足而外需增長過快,二者的關系表現為內需與外需的相互抑制和替代,其中外需對內需的抑制和替代尤為明顯。郭素芳(2010)甚至得出,金融危機使我國經濟遭受嚴重沖擊,2009年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44.8%,對GDP的拉動為-3.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數據)。足以說明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包希超(2012)認為,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要適度,內需對經濟運行起主導作用的地位不能動搖,外需只能對經濟運行起從屬作用,而且規模必須控制在國民經濟綜合調控的比例內,保持與國內需求同步的關系。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內外需之間的關系才有可能實現協調。呂政(2012)認為,擴大內需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雖然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擴大出口來利用國內工業生產能力,但出口的擴大要受到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制約。我國的國際貿易條件已經并正在發生變化。
當前,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國經濟逐步走上次高增值軌道。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發展既面臨著可以大有作為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迎來了國際國內發展約束日益強化、各種矛盾日益多元、風險與摩擦劇增的戰略挑戰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從數量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提升型轉變,外經貿發展的現實基礎也與之前完全不同。當前,我國正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在新時期,不能僅僅從統計貢獻度來看待外貿發展貢獻,客觀、全面看待和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對國民經濟的作用至關重要。李曉西和吳銘(2012)認為,凈出口貢獻率等外貿統計指標雖然具有理論依據并符合國際通用規則,但嚴重低估了外貿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能客觀反映外貿對國民經濟的實際貢獻,應從國民收入、就業和國民經濟結構三方面考慮外貿實際貢獻度。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定位,不應是階段性的權宜之計,而應放到戰略基點上,可以說,對外貿易對國民經濟已經發揮并將繼續發揮綜合性引擎作用。離開這一認識,弱化對外貿易的綜合性引擎作用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是非常危險的,后果也將很嚴重。當前的相關研究對我國所處發展新階段內需擴張的必要性和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分析得比較充分,但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潛力和空間的認識不足,未能夠充分重視在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基礎上,通過轉型升級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質量和水平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本文通過實證法,在對我國對外貿易在經濟發展中仍然所具有的重要性及近年來面臨的發展困境進行總結和歸納的基礎上,提出新形勢下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的政策建議。本文其他部分的具體安排為:第二部分闡述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對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第三部分剖析新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境;第四部分提出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作用的政策建議;第五部分為本文的結論。
二、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對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
(一)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過去30多年,我國主動適應國際經貿發展潮流,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充分運用特有資源和要素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對外貿易的發展使我國緩解了外匯、資金、市場、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諸方面的瓶頸,成功實現了經濟起飛;潛在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得以盤活,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口紅利”;城市化、工業化、經濟體制市場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進程獲得了強勁的外部推動力。
對外貿易的發展使我國迅速、全面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體系,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整合要素資源,提升全要素生產效率、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對外貿易的發展使我國“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逐步形成和完善。通過與國際規則的接軌,我國經貿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日臻成熟和國際化,對外貿易管理體制機制日益市場化、規范化、法制化和透明化,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環境的總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出口仍是我國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傳統定量分析法(即出口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百分比)來計算,1978-2011年間,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達到20%,其中“十五”期間貢獻率最高,平均為45.4%。但與世界上其他外向型經濟實體(德國的對外貿易貢獻率為60%,日本也達到33%)相比,我國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見表1)。因此,從對外貿易貢獻度的角度而言,我國繼續擴大或者穩定出口還有充分的可能性。尤其當前國際國內經貿發展格局面臨重大變革和調整,要實現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出口規模的持續擴大為工業發展創造了更大空間
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出口高速發展,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快速提高,由2001年的4.3%提高至2011年的10.4%,且自2009年以來出口規模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從國際貿易發展歷史看,20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長期占據世界出口的龍頭地位,所占份額超過16%,最高年份(1953年)接近19%;70年代之后,隨著美國放棄金本位制,以及中東石油危機的爆發,德國出口異軍突起,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德國在世界出口市場所占份額曾一度超過美國,此后雖為美國反超,但于21世紀初的2003-2008年再次躍居世界第一,所占比重曾高達12.2%。相比較而言,現階段我國對外貿易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額與20世紀70年代前的美國和本世紀初的德國還有一定差距。考慮到經濟全球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我國出口在理論匕仍有較大增長空間(見圖1)。
另一方面,對外貿易的發展也使我國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并逐漸成長為“世界工廠”,推動我國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2009年,我國制造業產值占世界制造業產值的比重增加至15.6%,超過日本(15.4%),僅次于美國(19%);而根據經濟研究和咨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發表的研究報告,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值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達到19.8%,首次超過美國(占19.4%),躍居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門類最為齊全的工業體系,200多種工業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隨著制造業產值躍居第一位,我國制造業出口在全球所占的比重也大幅領先其他國家。目前還存在差距的地方在于我國制造業增加值仍不是很高,同制造業強國美國仍有一定差距。根據聯合國數據,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世界占比為15.3%,低于美國的24.0%(見圖2)。
三、新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貿易增長勢頭大幅減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經歷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加入WTO后的10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實現前所未有的增長水平,年均增速達到22.6%。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3.9%,為30年來首次負增長。2010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4.7%,實現強勁反彈。但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及國內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約,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再次出現增速放緩跡象,全年同比增長22.5%,比2010年減少12.2個百分點(見圖3)。進入2012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增速放緩趨勢更加明顯,上半年同比增長8.0%,1-11月份累計增幅進一步放緩至6.3%。
(二)貿易的地區結構不平衡
一是對發達市場的出口比重仍然較高。2001年,我國對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個發達市場的出口占當年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52.7%。此后,隨著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穩步實施,近年來我國對發展中國家市場出口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對發達國家(地區)市場依賴度有所下降。2011年,我國對上述三個發達市場的出口占比降至43.7%(見表2)。但如果考慮香港地區轉口因素,2011年,我國出口對發達市場的集中度仍然接近60%,處于較高水平。發達市場需求的下降也造成近期我國對外貿易出口整體增長乏力的不利形勢。
二是歐美仍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2008年,來自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順差合計3310.4億美元,是當年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總額的1.12倍。從2001年至2011年,我國對歐盟貿易順差增長了27倍,對美貿易順差增長了6倍。2009年,由于美、歐市場需求驟減,來自兩地的貿易順差合計為2518.5億美元,較上年減少23.9%,是我國當年對外貿易順差總額的1.28倍。但自2010年以來,我國對歐美順差呈反彈趨勢,2010年和2011年對兩地順差合計分別為3240.3億美元和3471.7億美元,分別是我國當年對外貿易順差總額的1.77倍和2.24倍(見表3)。如果考慮香港地區轉口因素,我國對歐美貿易順差規模可能還要大得多。貿易順差的大幅增加客觀上也為歐美頻頻對我國揮舞貿易保護大棒提供了口實。
(三)對外貿易結構轉型尚未完成
近年來,我國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業的成本競爭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8-2011年,我國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年均增長14.5%,制造業農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長15%。隨著周邊國家工業化發展加快,部分對成本較為敏感的產業和產品訂單出現向周邊國家轉移跡象。2012年前7個月,我國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歐、日市場份額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1、1.4和2.7個百分點,流失份額主要被周邊低成本國家擠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時,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面臨的國際競爭加劇,出口企業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競爭優勢。
(四)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嚴重
我國是世界上出口產品遭遇貿易保護措施最多的經濟體。據WTO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球21.3%的反傾銷立案和24.2%的反傾銷措施針對我國產品。2011年,我國出口產品共遭受貿易伙伴國6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金額約為59億美元。其中遭受反傾銷調查49起、反補貼調查9起,分別占全球反傾銷立案總數的31.6%和反補貼立案總數的36%。隨著我國出口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以及高端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等產品出口所受的限制明顯增多。如歐盟對我國無線通訊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美國、歐盟、印度等對我國光伏電池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這顯示出我國新興產業產品已成為各經濟體貿易限制的重要對象。據商務部數據,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達243億美元,增長7倍多。
四、新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在今后一個時期,在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大背景下,通過強化開放和創新雙輪驅動戰略,我國對外貿易將能夠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國際生產和分工體系,更加積極主導參與全球生產、經營、銷售、服務和投資體系,更加主動利用全球范圍高端要素稟賦和各類資源來重塑我國的綜合競爭優勢,將中國制造升級為全球制造,提升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的角色定位。
(一)積極推進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
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是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國土地、資源、環境等約束日益強化,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特別是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民工荒”現象頻發,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以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土地價格形成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已經難以維持。此外,在越來越多產業領域,我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同質化競爭及與發達國家的高端競爭使對外貿易深入發展遇到越來越多的新挑戰。但同時也應看到,經過30余年的積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成熟,要素資本日益豐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品牌、知識產權、技術和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礎不斷充實,企業國際化競爭意識和能力迅速提升,這為我國企業改變低成本競爭路線,適時順勢攀升產業鏈,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成功實現對外貿易轉型升級準備了條件。當前,我國應該用創新和科技等高端要素代替資源、環境、勞動力等傳統低端要素,以生產要素的轉變來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資源環境適應能力,通過構筑對外貿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式,不斷推進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陳海波和朱華麗,2012)。
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題中之義。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經濟發展以互利共贏為目標,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市場和資源的內外聯動和全面整合。加工貿易作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優化產業布局,整合包括優惠政策、低價勞動力和土地等要素資源的產業活動,在我國向貿易大國演進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對增加我國外匯和資本積累、推動我國市場化改革和開放型經濟發展、提升我國“二次創新”能力功不可沒。但不可否認,加工貿易總體而言,附加價值低、技術含量不高、資源能源消耗大,在各類要素價格急劇攀升的新階段,其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約束和挑戰。當前,應客觀理性看待加工貿易,既要在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進一步找準我國加工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力促轉型升級;又要立足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全面認識加工貿易作用,尊重加工貿易發展規律,看到加工貿易作為適應我國國情的貿易方式在相當長時期仍是我國經貿發展的重要內容。切不可盲目急躁,逾越發展階段而主動放棄這一長期扎根于我國經濟土壤、與我國本土生產要素有機結合的產業活動。
推進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必須繼續實施好各項傳統貿易戰略,包括“市場多元化戰略”、“科技興貿戰略”、“以質取勝戰略”、“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同時,必須“切實重視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重視資源環境代價問題,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多種途徑提升綠色要素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汪克亮等,2012),積極探索實施“綠色貿易”、“智慧貿易”、“和諧貿易”等新戰略。通過戰略調整,實現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并重、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并重、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并重、沿海外貿與內陸外貿并重,實現我國對外貿易從模仿創新驅動向自主創新驅動轉型,從粗放型、不可持續增長向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包容型增長轉型,從低成本競爭優勢向全要素綜合競爭優勢轉型。
(二)以“走出去”帶動對外貿易發展
在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大環境下,中國貿易量的持續高增長日益受到全球關注,并被稱為中國貿易量增長之謎(吳福象和劉志彪,2009)。相應地,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依賴性也不斷加強。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高依賴性也存在著高風險,外部經濟的波動很容易通過貿易渠道傳導到中國經濟,會使得中國出口企業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而且中國的大國經濟特質會加劇這一困境(陳勇兵等,2012)。在這種情況下,充分重視企業“走出去”對外貿發展的帶動作用意義重大。過去30多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水平的提升,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現已進入海外投資的高速發展階段。國家“十二五”規劃已明確把“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作為我國未來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
海外投資由于涉及資本和人員流動、產業和要素轉移,連接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已成為連接國內外經濟的重要橋梁,對我國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以及對外貿易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因而也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轉型的重要抓手。當前應立足我國國內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推動企業開展海外國際經營。對于產能過剩產業和夕陽產業,應加快向有需要、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對于國內資源環境壓力較大的產業,應加強科學籌劃,推動其向資源富集地區轉移,并深入開展國際能源資源開發和加工互利合作;對于我國技術水平不具優勢的高端技術產業,應積極支持相關企業到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技術研發和投資合作;對于資金實力雄厚且具有國際資本經營運作經驗的企業,應大膽鼓勵其“走出去”,通過并購、股權置換等形式獲取國際化營銷網絡和知名品牌,提升國際化經營和管理水平。
為了更好地發揮“走出去”對外貿發展的推動作用,應發揮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及商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建立跨部門工作協調機制,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服務,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按照市場導向和企業自主決策原則有序開展境外投資合作、合法合規經營、履行社會責任。同時,要加快完善對外投資法律法規制度,加強多、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簽訂,完善海外投資促進體系,防范各類風險。
(三)扶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發展
中小型外貿企業在推動進出口、創造就業、繁榮經濟、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健康發展是我國對外貿易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WTO以來,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國際工程承包以及勞務合作的自由化、便利化進程日益推進,為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但同時,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障礙,如企業規模較小、實力弱,人員流動頻繁、高端人才少,經營模式傳統、國際化經營能力不強,品牌缺乏、國際營銷能力不足等。相對國有大型企業而言,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也不健全,如準入門檻高,“融資難”、“融資貴”等。
在當前外貿增長減速的不利形勢下,我們更應該重視中小型外貿企業的作用。首先,應加強政府對中小型外貿企業在市場準入及準入后的各項支持。通過搭建信息平臺,為國內外消費者和企業與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對接提供信息服務,為其開展經營合作提供便利。其次,應高度重視中小型外貿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探索建立健全中小型外貿企業融資體制機制,提供融資便利。同時,還應鼓勵發展民間金融,釋放民間資本的潛力,為中小型外貿企業緩解融資難題提供新的渠道。中小企業旺盛的資金需求強烈地刺激了民間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而民間資金的富裕也使這種需求的實現成為現實。由于城鄉居民閑置資金多,投資渠道少,為實現資金的保值和增值,大量民間資金涌向中小企業成為現實(陸岷峰和張惠,2011)。再次,應建立健全中小型外貿企業進出口預警機制和政企暢通溝通機制。發揮行業組織和政府相關部門在行業自律、信息收集、溝通協調、引導疏通方面的作用,推動企業避免競相壓價引發惡性競爭,維護我國企業總體利益。最后,政府還應重視中小型外貿企業人才培養。可通過行業協會等開展相關培訓和政策宣講,幫助企業提高國際經營和合規經營意識,并加強同金融、法律、銀行、保險及咨詢機構等的合作,為中小型外貿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四)有效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各國就業情況普遍不佳,導致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各經濟體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兩反一保”等貿易救濟調查日趨頻繁,且發起主體日益多元,不僅包括歐、美、澳等發達國家(地區),也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頻繁遭遇貿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我國出口規模迅速擴張、部分產品面臨的同質化競爭加劇有關,也與各國增長放緩從而加大對本國市場的保護有關,也與部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始反思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問題相關,甚至與“經濟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等各種反全球化思潮有關(尹艷林,2011)。
當前,發達國家更加頻繁地采取包括勞工、人權、知識產權、匯率政策、技術標準、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非傳統貿易壁壘;而一些資源、能源富集國家基于各種考慮紛紛在相關領域設置貿易和投資壁壘。因而可以預見,隨著世界經濟格局進一步調整和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深入,我國產品在海外面臨的貿易摩擦壓力將持續存在,甚至可能進一步上升。在這一形勢下,中國不能硬著頭皮強行以貿易摩擦應對貿易摩擦,以貿易戰應對貿易戰,更不能采取相互報復和制裁的手段。要轉變觀念,正確看待有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要認識到貿易摩擦的過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過程,是相互依存的過程(殷越男,2012)。對此,我國應以WTO、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框架為平臺,大力推動自由貿易,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不斷優化出口結構;完善貿易摩擦應對協調機制,積極開展多、雙邊協調和磋商,妥善應對和化解貿易摩擦。
篇4
【關鍵詞】縣域經濟;發展指標;發展模式
1.縣域經濟的內涵及特征
1.1 縣域經濟的概念界定
高煥喜(2005)指出,縣域經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縣域經濟是縣域范圍內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綜合;狹義上,縣域經濟指的是以縣級經濟區域為地理空間,市場為導向,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孟憲江,劉福剛(2005)認為,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重要推動,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特殊區域經濟。馮德顯(2004)指出,縣域經濟指的是縣域范圍內,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系統,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特殊的重要地位。朱舜(2001)認為,縣域經濟是縣行政區域多種經濟活動交織形成的經濟有機體。
綜合上述學者觀點,縣域經濟是指在縣級行政區劃范圍內,以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涉及產業各部門協調發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以集鎮為紐帶,以農村為腹地,廣大鄉村為基礎的區域性經濟,包括縣城經濟,鄉鎮經濟,村域經濟各個層次。
1.2 縣域經濟的特點
區域性。王懷岳(2001)指出縣域經濟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范圍,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間可分的行政界線。縣域經濟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在一個特定的區域進行,縣域的經濟管理權限也集中在這一范圍內。有學者認為,由于各個縣域地理位置、資源條件和發展基礎的不同,不同縣的縣域經濟發展差別很大,存在明顯區域性的特點。
開放性。陳清(2004)指出,由于縣域之間存在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的不同,縣域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和梯度。縣域經濟的發展必然以與外界交往為前提。凌耀初(2005)指出,縣域經濟不僅僅等同于縣行政區劃的經濟,它可以突破人為劃分的區域和邊界,實現經濟的集聚和交流。張秀生(2007)指出,盡管縣域經濟使在縣行政區域長期穩定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縣域經濟可以在更大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形成跨縣域的經濟協作網絡、貿易集散地或某一專業化生產中心。
過渡性。張紅宇指出縣域經濟的過渡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橋梁,二是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的結合點。高煥喜(2005)指出,這種過渡性一方面是由行政性的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是受經濟社會條件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縣域經濟所屬的層次。在縣域經濟的層次中,縣域經濟是中心層次,鄉鎮經濟使介于縣域和村域之間的紐帶層次,村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層次。(李潤田,2004)
綜合性。肖越(2011)指出,縣域經濟是集三次產業、產品和服務活動、經營與管理為一體,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學者們指出,縣域經濟的綜合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業一應俱全,既有農業經濟,又有工業和服務業經濟;二是為縣域經濟建設服務的基礎設施齊全,其經濟部門和行業構成完整;三是縣域經濟包含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和私有、混合經濟。同時,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也將長期在縣域經濟中存在。
2.縣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
肖越(2011)指出,在經濟指標體系設計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明確界定評價體系的統計范圍,從現實出發,代表性和綜合性,注重指標的內在聯系。余魯(2004)認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指標應是全方位和科學的,但從指標體系建立的角度來說,可操作性更為重要。曾智(2010)認為指標建立的幾個原則包括:全面性和綜合性,合理性,可行性,動態性。李首涵(2007)等學者認為的原則還包括科學性、客觀系統和可靠以及可比性。
紀明(2007)指出,縣域經濟發展集中反映了縣域范圍內的經濟和社會的全局發展,包括縣域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等方面的情況。田全房(2007)指出,縣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是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分析,各指標之間應是相互聯系和依存的。
余魯(2004)指出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投入,二是經濟發展的投入績效,三是資源稟賦。曾智(2010)提出的經濟指標體系分為四個方面:經濟發展數量(GDP,人均GDP),經濟發展質量(每百元固定資產產值),經濟發展結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產業體系中的比重),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指標(非國有經濟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比重)。
綜合學者們的觀點,縣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應當遵循的主要原則有:全面性、動態性、可比性、層次性、可行性、科學性、可持續發展原則。考察指標主要包括經濟規模、產業結構、資源稟賦。
3.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3.1 產業主導模式
工業主導模式。針對中部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姜保雨(2006)指出,要大力發展工業,建立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提高經濟實力。趙偉(2007)指出,工業主導模式的經濟中,第二產業在產值和就業比重都應當占據主導地位,他將這種工業化模式分為:大城市依托型,內生型,開放型。
農業主導模式。趙偉(2007)指出,農業驅動型縣域經濟不是基于農產品數量擴張,而是重在市場性農業的發育和建設。閆天池(2003)指出,農業主導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并非單一的,可分為種植業主導,畜牧業主導和漁業主導,根據資源條件的差異,縣域之間各有不同。
服務業主導模式。第三產業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指的是通過服務業的發展帶動縣域經濟三大產業全面進步(趙偉,2007)。鄒進泰,彭先鎮(2005)認為,這種模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批發市場帶動模式,在縣域之外的范圍形成較大的輻射力,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一種是旅游開發模式,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以旅游業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3.2 資源稟賦型模式
人文資源推動模式。一是勞務經濟型模式。梁興輝,王麗欣(2009)指出,這種模式的勞務輸出方是相對貧困地區,勞務輸出到較發達地區后,積累一定的資金技術,返鄉創業,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二是科技型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是以科技為突破點,發展高科技產業,進行科技的創新改革
自然資源推動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特殊氣候和地形條件形成的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的資源優勢;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資源性工業;依靠豐富的自然風光等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宋效忠,賈謀,駱宏偉,2010)。
3.3 主體推動模式
政府推動模式。這種模式是指政府直接介入到縣域經濟領域,推動其發展。政府不僅提供基本的制度和政策環境,還會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引導投資者進入,引導外部資源和企業家的加入(梁興輝,王麗欣,2009)。
市場推動模式。一些縣域經濟的發展并非靠“官方”渠道進行,而是通過民間渠道展開的。市場可以分為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縣域經濟的發展可以選擇依靠兩個市場中任何一個,也可以選擇二者兼顧。
企業推動模式。大型企業往往可以帶動一個縣域的經濟發展,這是產業發展的高級形態。這些企業往往是一體化、集團化程度高的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縣域經濟參與國內、國際競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陳秀山,孫久文,2005)。
4.結語
關于縣域經濟的闡述充分體現了其基礎性地位,它是國家最基礎的經濟發展和布局的單元。縣域經濟的發展對于國家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動態性,應考慮其實用性,分析其特殊性和偶然性。縣域經濟模式的選擇是縣域生產力、自然資源、經濟資源的具體體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自然資源稟賦和外部環境條件會影響縣域經濟的具體發展模式的選擇。對于上述經濟模式的分類都有一定的科學性,在實踐中也有很好的指導價值。但可能會缺乏整體的把握,難免出現交叉和遺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論的綜合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梁興輝,王麗欣.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09(2).
[2]趙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基于產業驅動的視角[J].武漢大學學報,2007(4).
[3]陳清.關于縣域經濟問題的若干思考[J].學術論壇,2004(1).
篇5
關鍵詞: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
對于創新驅動,可以在各個方面,實施產業創新。在管理方面,文化方面,制度方面,戰略方面和科技方面都有待創新的實現。同樣也就在這些方面共同將創新驅動落實,才能真正地穩步進入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制,并且在各方面多加配合,提供一定量的創新人才,共同努力,推動我國經濟的戰略轉型以及經濟結構,在另一層面上,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背景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大力的發展,可以說現階段我國已經經歷了發展的迅猛期,已經步入到,平緩的發展階段。所以以往的很多發展方式都不利于現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許多企業原來的規模擴張,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以現階段以來,我國在發展要素稟賦的各方面條件都在發生變化。
首先就集中表現在經濟體制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已經取代了原本的計劃經濟體系,我國已經成功的完成了經濟方面的轉型尤其是在過去的30幾年來,人們的生產動力迫切增加,尤其是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受到制約的發展力量,中在進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許多產業的經濟生命力就開始瘋狂增長。同時市場經濟的地位也與日俱增,并且成為了我國資源配置的主體力量,這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在我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基本體系。另外,國家還通過國有企業的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二次創業來刺激經濟市場的進一步穩定,也成功建立了一個多元化的微觀經濟體制。在我國,市場經濟的主導地位,已經基本確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我國資源配置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與市場化的改革。同時,在過去的幾年里,資源的配置效率在某些層面上已經登峰造極,所以我國經濟發展接下來將面對以前以改革為特征的體系要素稟賦將逐漸消退的情況。在新的經濟體制環境下,實行創新驅動機制已然是適應時代所需。
同樣在這30幾年以來不但在經濟形式上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我國在人口方面,也面臨的新的挑戰。目前我國的人口可以說,很不容樂觀,最嚴酷的就是現今的青年們,將來很有可能會組成421家庭。這樣的社會壓力,是非常大的。根據一項可靠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總撫養量,雖然比從原先的62.6%幾乎下降了一半,但是,這也很來掩蓋我國即將步入老年化社會的近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老齡化人口還會持續增加,隨即而來的還有適齡勞動力的減少,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勞動人口比重開始逐年下降,勞動成本卻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在保持我國經濟持續中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整體人口結構將會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同樣隨之發生改變的,還有我國自然資源的條件,不得不承認,在過去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大部分都是來源于對于自然資源的犧牲,由于自然資源價格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制造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優勢,但是從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國經濟發展中高污染的嚴峻環境問題,而對于損耗的自然資源,也很難繼續彌補。在本世紀初,國家就一直強調可持續發展。可見,資源缺乏的問題,已經成為很多行業發展止步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對于資源的高采用率也導致了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也使我國經濟擔著彌補環境彌補的嚴重代價。所以在接下來的經濟發展階段內,我們不再能夠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來滿足經濟增長率。所以我國經濟增長對于自然的依賴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實行創新驅動轉型的必要性
我國在持續了30多年的經濟高增長之后,新的經濟環境形勢已經不再適合要素驅動發展的模式,我國整體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同時,也隱藏著許多的風險。如果我們不能提出一條正確的發展模式,將會很難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有所突破,雖然我國目前經濟增長量比較快,但是增長的質量還不是很好,增長的效率沒達到最高。雖然我國現階段的經濟規模比較大,但是,規模還不強。所以目前我國仍然需要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不能像以前一樣,只依靠于要素驅動,因此,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就變得比較實際,所以在中國經濟的新發展階段,創新驅動將會替代以往的要素驅動,成為我國經濟新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特別是在18大報告當中,將創新創業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層面,也就意味著,接下來我國的發展將致力于新的產業,新的技術,新的人才的打造。同樣在經濟學原理中,創新驅動是一個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階段,只有經歷了創新驅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才能得到根本的問題,與潛力的發展。所以在新的環境下,我們經濟發展要不斷的和創新進行融合。
總結過去,我國經濟取得很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成功的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代替了以往的計劃經濟市場,成功的提高了我國資源配置的效率,為經濟進行大幅度增加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也積極引進其他先進的技術,積極參與到全球化經濟行業中,合理利用各項勞動力資源水土資源和礦產資源。但是如今中國面臨的經濟發展狀況,這些一系列的優勢,已然不存在。所以我國不得不面對,創新驅動的改變。
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走創新驅動。目前,由于我國前期階段經濟發展,給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以及我國人口的巨大基數,都導致了我國人口與環境資源之間產生的巨大的矛盾,而且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已經形成了嚴重的脫節現象。所以在當前嚴峻的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在與國外先進技術方面,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才技術引進,方面受到很多的節制,所以要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行創新驅動,這是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基本情況所決定的,也是提升我國的各項創新機制的協同作用的重要舉措。
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也需要創新驅動。對于現今國際情勢來說,綜合國力就是一個國家外部實力的評價標準。對于目前國際競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實力的競爭以及創新能力的競爭。在這方面,創新型戰略被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的經濟體所重視提倡,尤其注重通過創新來提高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并且希望通過創新來實現國民經濟的復蘇,在新一輪的經濟競爭中,創造新的優勢。在國內外都對于創新給予極大的重視背景下,我國自然也不能落后,那么我們就要更快的加速創新驅動的具體實施,以及關鍵技術的突破!以創新驅動來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同時不斷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將創新驅動,落實到實處。
現實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需要創新驅動。目前我國的經濟結構已經嚴重失調,突出表現在環境利用率比較低下,科技進步貢獻率低下,對環境消耗太高,這些將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我國在,產業結構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緩慢,主要是依靠第二產業來帶動,這也需要我國大力的復制第三產業的興起,同時也需要創新戰略的實施,另外,雖然我國的城鄉差距在縮小,但是進程還比較緩慢,雖然與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有一定的關聯,但同時有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等等這些產業結構轉變都需要同時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
三、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驅動內容
創新驅動,并不僅僅體現在某一個方面,尤其涉及到具體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種創新會涵蓋各個領域,無論是從產業技術,科技創新,戰略,制度,以至于文化創新都包含在這種創新驅動中。
首先要做好新型的產業體系。隨著我國現代化的進一步普及,在國內的各種新型產業都面臨著進一步革新的局面。同時,也要做好三大產業的調配工作,在最快的時間里,健全最好的,最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應該以農業生產為基礎,將第三產業服務業作為主導的新經濟體系。并且不斷增加一些創新型產業來提升我國整體產業體系的穩定性,從而提升整個產業的現代化。并且加快,引進先進的技術,同時也要進行技術革新,進一步提升我國新型工業的革新,全面建設我國現代化工業體系,并且大力弘揚具有特色,創新精神的產業,促進我國工業產業,全方位創新。同時要大力推廣信息產業,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向信息產業的轉型,也是標志,我國逐漸向發達國家邁步的重要內容。
要做好以創新產品,來帶動整個市場的增長。產品的創新,是一個獨特的創新點,很多時候可能某一個新型產品的出現,會隨之帶動一類消費行為的發生。而對于這種產品,就是實現創新的最終目標。同樣也可以在市場需求之類,以市場需求量為出發點,適當的加以創新,制造出適合銷量的一些產品。雖然這些只是一種小型的創新,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創新行為的發展。要做好產品的創新,只要對市場需求做好充分的了解。
同時要做好制度的創新,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利的保障。有一個新型的好的制度,是使我國經濟能夠進一步取得進展重要保障。當前我國許多市場競爭機制,還沒有充分發揮其本身的作用,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我國創新事業的發展。就講制度和戰略相結合,通過具體的發展戰略來分配好各方面的資源,達到共同發展。通過一定的制度對于這種發展模式進行維護,給于經濟發展,轉變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也是國家對于創新型產業發展的支持的重要體現。同時,實施創新驅動,要適當的進行制度供給的改善,不斷的建立與現階段經濟發展,規模相適應的制度,不能讓新型經濟的發展失敗在沒有充分的制度保障下。
四、總結
總之,對于經濟發展,一段時間里保持,持續增長是我國現階段奮斗的主要目標。尤其是國家提出的經濟新常態,也在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經濟環境已經有所改變了,不再像以往那樣以要素驅動來帶動整個經濟產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們需要不斷的經過調整和創新,將許多的不穩定因素同時穩定下來,并且制定有關的新型經濟發展的政策。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是我國現階段面臨的最大挑戰,面對這項挑戰,就需要看我們能否有效的實行創新,并且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以及更優勢化的調整,來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傅家驥.技術創新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 許慶瑞.研究、發展與技術創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M]商務印書館,1983.
篇6
【關鍵詞】 農業循環經濟 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循環經濟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其核心是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目標,構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循環,有效利用資源和減少廢棄物排放,實現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改變。
農業循環經濟是科學地安排不同生物質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環境條件,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產品。生物質包含了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遺體以及其中的生物質能。生物質中的每一種都是農業循環經濟的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為循環經濟條件的不同物質組合形成農業循環的系統。當前,農業循環經濟大體包括以下四種模式:一是農業產業內部循環系統;二是農業—工業循環系統;三是種植—養殖—工業—營銷系統;四是農業—工業—旅游業系統。當然,隨著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還會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環系統。那么,為什么說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呢?
1.1我國農業生產的現狀要求我們必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演變,現代工業的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大量運用農業機械,施用化肥、農藥,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過多施用化肥、農藥,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質量下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響;農機具、石油燃料的廣泛應用增加了對大氣的污染;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造成了畜禽糞便無法全部用作農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問題如不盡快解決,將嚴重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1.2農業的自身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農業與自然生態環境緊密相連、水融、密不可分,使農業經濟系統更易于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農業與人類自身消費最貼近,人類處于食物鏈網的最頂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參與整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這為循環經濟要求從根本上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直接的實現途徑;農業的產業構成特點更易于發展循環經濟。農業產業系統是種植業系統、林業系統、漁業系統、牧業系統及其延伸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業系統、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系統、農產品消費系統之間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協同作用的耦合體。農業產業部門間的“天然聯系”、農業產業結構的整體性特征,正是循環經濟所要建立和強化的,是建立農業生態產業鏈的基礎。因此,我們更應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1.3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我國是一個人口密度高、人均資源貧乏的國家,我國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礦產資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國農業人口多,農業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如果仍以傳統粗放型高消耗、低產出、高污染的生產方式來維持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農業資源輸出會更加嚴重,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會進一步惡化,農業的有限資源將加速耗竭,農業環境和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反過來對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嚴重的制約作用,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應遵循四個原則
循環經濟遵循“4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為原則。
減量化原則,即減物質化,為循環經濟的首要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原則。該原則以不斷提高資源生產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為目標,在經濟運行的輸入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盡可能多地開發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流和能源流。農業上應用減量化原則最科學、最靈活的方法就是“九節一減”,即節地、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電、節油、節柴、節糧與減人。
再利用原則,就是盡可能多次或以多種方式使用人們所購買的東西。堅持并靈活運用再利用原則,就必須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根據再利用原則的要求,對各類農產品、山區土特產品、林產品、水產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產品及有機廢棄物,利用生物技術、工程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進行成分分析,開發新的產品,延伸產業鏈,反復加工,不斷增值。這樣做不僅加工企業本身不再產生污染,而且可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再循環原則,就是盡可能再生利用或資源化,把廢棄物返回工廠,在那里經適當加工后再融入新的產品中。運用再循環原則,大力發展“白色農業”——開發利用微生物資源。中外專家將微生物視作“寶貝”,給它取了個新名詞:“白色農業”。利用它,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無污染飼料、肥料、農藥以及取之不盡的能源。專家認為,開發微生物資源,可以緩解能源與環保的矛盾。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發展農業微生物能源——沼氣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績,在利用農業廢棄纖維質資源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酒精來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方面也取得進展。
再思考原則,就是不斷深入思考在經濟運行中如何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實現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循環利用最大化。人們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有著不斷認知的過程,科技進步沒有止境,構建一個理想的循環經濟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奧妙是物競天擇、長期進化的結果,發展循環經濟必須長期堅持,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以追求達到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實際效果。運用再思考原則,就是要著力經營生態環境,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
從近10年國民經濟的發展來看,我國GDP的增長速度都在8%左右,國家稅收每年都有2000多億元的增長額,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這個增速必將為“三農”的解困奠定強有力的物質基礎。200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422.00億元,增長9.5%;財政收入達到16391.68億元,增長14.6%;財政支出12421.38億元;稅收收入合計15810.24億元,增長21.7%.可以看出,稅收收入穩定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協調,為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提供了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協調的“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是在達到發展經濟目的的同時,又能夠保護好自然資源及其環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環境的承載限度內,使人類及其后代能夠永續生存發展。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人類的發展觀產生巨大飛躍。目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普遍認同的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循環經濟是否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些引起中學生困惑的問題不解決將影響學生對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解。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形成學生正確的人口、資源、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己任的中學地理學科在消除學生這些困惑中將發揮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地理研究性學習能使學生以地理學者的身份進行地理研究工作,地理研究性學習學生不但體驗科學研究過程還能得到科學結論。通過“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性學習為學生消除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持續發展經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經濟發展,二是經濟可持續。從財富的角度來理解可持續發展經濟,就是社會的總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減少。對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其關鍵在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體到一種經濟模式最能統一思想,便于實施。由于循環經濟可以為優化人類經濟系統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關系提供整體性的思路,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經濟提供戰略性的理論范式,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因此,筆者提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的觀點。
從提倡一些廢棄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到循環經濟的提出,是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傳統經濟發展理論把經濟和環境系統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促使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的傳統工業體系轉軌到物質的合理使用和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體系,為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新的理論范式。從90年代確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發達國家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目前,德國、日本都大力倡導建立循環型社會。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消費體系仍在形成階段,建立一個資源環境低負荷的社會消費體系,走循環經濟之路,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發展循環經濟是當前地方可持續發展建設中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建設生態型城市的實現途徑。
循環經濟的具體實現途徑主要包括:要使政府在法制建設方面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責任主體,循環經濟要實現環境資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綠色保障制度體系。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目前,應該加快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試點和總結。建議采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EDP)概念。EDP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的框架。開發綠色技術,使之成為循環經濟的支撐體系。以綠色需求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積極開展循環回收利用的試點。
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措施
該書從我國國情出發,對我國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思路和新舉措進了深全面的探而討,為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獻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寶貴意見和對策措施。
3.1要加快制定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采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思路、目標、步驟和政策措施等,指導全國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3.2要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一方面認真貫徹落實已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如《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依法促進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強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抓緊制定各類相關法律法規,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條例》、《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回收管理辦法》等。
3.3要強化政策導向,堅持鼓勵與限制相結合,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優勢政策,充分發揮優惠政策的鼓勵、引導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與時俱進精神,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適應新形勢的政策體系,包括財政、稅收、金融、投資、技術等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
3.4要加大科技投入,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尤其是探索建立綠色技術支撐體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術提升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以及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另一方面,要組織重大示范項目,選擇具有標志性目標和有廣泛推廣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如清潔生產技術等),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3.5要加大示范試點和典型企業的推動和輻射作用。首先是在繼續推進清潔生產示范試點計劃的實施的同時積極開展循環回收利用的試點。其次,以循環經濟的要求,推進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特別是新建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或工業園區。再就是抓緊推動全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的工作,專家們對于上海循環經濟發展的研究尤其重要
3.6要加強循環經濟的宣傳和教育,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增強人們的觀念和參與意識,提高全民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
這些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會對中國進一步研究循環經濟,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想,促進各地循環經濟的試點和示范實踐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軍,王文興,劉金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探索--循環經濟[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2.
[2]張憲法.對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3,22.
[3]吳天馬.實施農業清潔生產勢在必行[J].環境導報,2000,4:1~4.
篇7
[關鍵詞]西北;非資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循環經濟;發展對策
[作者簡介]張小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講師,教研室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甘肅天水741020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4-0083-04
發展循環經濟是西北非資源型中等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下面以甘肅省天水市為例,簡要分析西北非資源型中等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措施。
一、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經濟優勢與制約因素
甘肅省天水市作為西北內陸非資源型中等城市,發展循環經濟既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又有一定的制約因素,因而,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壓力與動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
(一)經濟優勢
一是相對區位優勢。天水地處陜、甘、川交界地帶和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的中點,對周邊地區有一定的輻射力、帶動力,區位優勢明顯。二是加工工業優勢。天水市已形成以加工制造業為主體,電子電器、機械制造、輕工紡織三大行業為主導,門類較多、技術裝備較好、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區域工業體系。三是旅游資源優勢。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以麥積山石窟為代表的景區景點數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較高,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四是農林產業優勢。天水是西北農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發展種植業和農林產品深加工業前景廣闊。五是勞動力優勢。天水市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城鄉剩余勞動力多,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開展勞務輸出奠定了基礎。
(二)制約因素
一是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銳。環境容量和經濟容量都已嚴重超載,全市人均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人口、經濟和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水資源貧乏,水土資源不平衡。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5,為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2/5。水資源量與人口、耕地的區域分布極不適應。三是農村面大,農業基礎脆弱。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農業仍以種養業為主,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農產品商品率低,農業基礎脆弱。四是區域工業結構不合理,生產力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屬于資源、新產品在外,生產加工在內,不能建立較完善的生產鏈,下游產品比重大,行業門類較多,但規模小而分散;區域工業關聯度差。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通訊、環保、給排水等設施建設滯后,城市化水平低,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弱。六是金屬礦產資源和能源礦產資源貧乏。儲量很少,品種單一,不產煤等能源礦產資源,導致大量依賴省內外的供應,制約經濟發展。
二、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概述
循環經濟涉及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的和諧統一,追求的是人地和諧、共同發展的發展觀。作為西北非資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參考借鑒國內外、省內外的先進經驗,結合市情,從微觀、中觀、宏觀層面上全盤考慮,從總體對策和具體對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總體對策是指貫穿于循環經濟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發展方式中的需要共同遵循和體現的對策;具體對策是指分別體現在循環經濟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發展方面的對策,它們涉及到企業、行業、區域和社會等各個方面。總體對策和具體對策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對策體系,對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提供較為全面的對策分析。逐步建立促進天水市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劃計劃體系、產業支持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激勵機制體系和創新制度體系;大力發展企業、產業、區域和社會(層面)的循環經濟。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實施、行業促進、區域發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為初步建立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基礎。
三、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對策分析
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對策可劃分為以下六大體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總體對策體系。
一是規劃計劃體系。編制和實施計劃規劃對實現城市戰略目標,彌補市場失靈,有效配置公共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應根據本地實際,突出區域特色,發揮資源優勢,制定循環經濟發展中長期戰略目標和分階段推進計劃,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有關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
二是產業支持體系。產業政策不僅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規范和引導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據。政府應強化產業政策的規范和引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構建區域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三是技術支撐體系。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離不開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的支撐。政府應建立循環經濟技術創新體系,發展與之相關聯的信息技術,建立技術咨詢服務體系、技術產權激勵制度,制定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的標準體系。
四是評價指標體系。循環經濟評價指標既是建立循環經濟統計制度的基礎,又是政府、園區、企業制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加強管理的依據。政府應根據國家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建立適合本市客觀實際的科學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并把主要指標逐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五是激勵機制體系。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形成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條件和政策環境。通過實行投資傾斜、利用價格杠桿和完善財稅優惠等綜合政策手段,調節和影響各類市場主體的行為,調動各行各業各類主體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
六是創新制度體系。制度創新體系是循環經濟模式、機制實現的保障。應建立完善依法推進循環經濟制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綠色優先準入制度、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生態環境補償制度、綠色產品標識制度、政府綠色采購制度、綠色押金稅費制度、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和循環經濟考核獎勵制度。
四、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對策分析
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對策分析宜從三個大層面、四個小層面著手。三個大層面即宏觀(社會)、中觀(產業、區域)、微觀(企業)層面;四個小層面即對企業、產業、區域和社會層面,而且產業和區域兩個小層面的對策應屬于大中觀層面的循環經濟發展對策。四個小層面是對三個大層面
發展對策的進一步分解和落實,它們共同構成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對策,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實施、行業促進、區域發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根據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經驗和各地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這也符合今后一個時期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重點。一是著力推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二是著力推進產業園區循環經濟體系建設;三是著力推進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四是著力構建社會循環經濟體系。
(一)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對策分析
企業循環經濟是單個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它以企業個體為行為載體呈點狀展開。企業循環經濟是區域以至全社會循環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細胞。杜邦化學公司是世界公認的實行單個企業循環經濟的典型代表。企業循環經濟是“小尺度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天水市是西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工業企業較多,其加工制造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具有較強的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潛力。應樹立綠色發展觀和綠色經營管理觀,強化決策的“綠色”意識,制定和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戰略、綠色市場戰略、綠色產品戰略、綠色生產戰略、綠色營銷戰略、綠色文化戰略,樹立企業良好的綠色形象。
(二)產業(層面)循環經濟的對策分析
產業循環經濟和區域循環經濟可看作中尺度循環經濟。由于產業之間存在著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的聯系,因此,發展產業循環經濟,一是要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力度,促進產業之間的關聯度;二是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力度。日本圍繞循環經濟大力發展靜脈產業,即環保產業取得了較高的收益。天水市應從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個不同的維度去建構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
1,工業循環經濟對策
(1)構建裝備制造業生態工業園區。生態工業園區是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的一個區域系統。天水市裝備制造業是甘肅省“十一五”期間做大做強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主要由機械行業、電器行業和電子行業構成,但目前生產集中度低、專業化程度不高、產業鏈條短,可因地制宜,探索適合裝備制造業的循環經濟模式,構建生態工業園區。
(2)構建農產品加工業生態工業園區。天水市果品和蔬菜產量大、品質優,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發展種植業和農林產品深加工業前景廣闊。可探索農產品原料―加工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新產品的循環經濟鏈條,構建農產品加工業生態工業園區。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天水市生態工業園區應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IS014000國家示范區。
2,農業循環經濟對策
(1)發展多層次的農業循環經濟。天水市應多層次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一是農產品生產層次―清潔生產;二是產業內部層次―物能交換;三是產業間層次―廢棄物資源化;四是農產品消費過程層次―物質能量循環;五是社會循環過程―農業生態產業鏈網。
(2)大力發展沼氣產業。天水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市,農業資源豐富,人口超載,土地壓力很大,宜發展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建設小流域生態經濟。天水市在發展循環農業方面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初步形成了“畜禽養殖一糞便一沼氣(糞便生化物)一有機肥一無公害農產品”生態循環鏈;形成了“五配套”(沼氣+改廁+畜禽圈+水窖+果園),“四位一體”(沼氣池+日光溫室+改圈+改廁)等模式,應大力推廣,探索更多的沼氣產業發展模式。
(3)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技術。主要包括:立體種養技術、有機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秸桿綜合利用)、生物防治病蟲草害技術、再生能源開發技術、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態治理技術和種植業清潔生產技術等。并探索防控農業面源污染的循環經濟模式。
3,服務業循環經濟對策
服務業循環經濟是城市循環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將有力地支持農業循環經濟、工業循環經濟的有效運行。實際上,循環經濟的各個產業都需要服務業循環經濟來連接和維系。
(1)發展綠色服務業。天水市的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能源、水資源等消耗量較大,污染較重。應優化城市產業結構,以賓館、餐飲業、信息業、商貿業和旅游業等為重點領域,加快發展綠色服務業。
(2)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天水市旅游資源不僅數量豐富,而且質量較優,自然風光優美,俗稱“隴上小江南”,應積極培育生態旅游業,大力發展自然生態旅游和人文生態旅游,使其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3)積極創建IS014000國家示范風景區。為促進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可持續發展,應積極創建IS014000國家示范區,導入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使景區的環境保護更趨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
(三)區域(層面)循環經濟的對策分析
區域循環經濟是在企業、園區、產業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在區域內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實施的循環經濟,是社會循環經濟的基礎。天水市發展區域循環經濟,一是大力發展縣域生態示范區。生態示范區是國際上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目前天水市只有清水縣被列為全國生態示范區。二是創建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縣、生態市和生態省建設是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延續與提升,是更高層次的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策略的載體。三是大力建設生態型城鎮。生態型城鎮建設需要搞好:規劃設計、環境設計、住區設計、產業設計和景觀設計。四是建設生態村落。村落基本上是依附于自然生態系統之上的,因此生態村落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和維系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五是建設綠色社區。社區是建設和發展循環型城市的重要實踐平臺,既要建設硬件設施,又要建設軟件設施。
(四)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的對策分析
社會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在社會層面上的大循環――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循環經濟。即通過廢舊物資的回收、再生利用體系,實現消費過程中和過程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就是要建立起與發展循環經濟相適應的“循環型社會”。循環型社會發展模式是宜居城市的理想類型,這恰好與天水市建設西部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的目標不謀而合。天水市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對策應包括發展兩種產業、發展兩種循環經濟和發展一種文化。
1,發展兩種產業(靜脈產業和環保產業)
靜脈產業主要包括廢棄物回收、再資源化、最終處置和再生資源銷售四種,是未來我國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2005年,天水市固體廢物產生總量37.62萬噸,目前形成了多種類、多層次的資源回收科用網絡體系。發展靜脈產業,應科學規劃,規范管理;培育市場,政府采購;加大投資,技術支持;政策扶持,全民參與。發展環保產業是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技術支撐,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目前,天水市的環保產業剛剛起步,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應納入計劃規劃,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科技隊伍,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考核激勵,加大宣傳力度。
2,發展兩種循環經濟(能源循環經濟和水循環經濟)
天水市的能源資源大量依賴省內外的供應,為有效應對能源危機,應大力發展能源循環經濟。發展途徑及措施有:制定發展戰略;調整能源結構,大力開發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利用效率;加強體制創新,倡導大力節能。天水市是一座缺水城市,按現有供水量計算,2010年和2020年全市缺水量將分別達到11776萬m3和32857萬m3。水循環經濟是緩解水資源日益短缺以及遏制水環境惡化的根本手段。應制定綜合規劃,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開發節水技術,提高重復利用率,收集雨水和中水回用。
3,發展一種文化(綠色文化)
循環型社會的建設需要先進的社會文化的推動,需要新理念的指導。綠色文化是從城市的不同層面培養的先進社會文化。大力發展綠色文化,應通過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發展綠色教育,倡導綠色消費和公眾參與,引導綠色生產,逐步建立起公眾參與、公眾受益、公眾監督下’的生態文明。
篇8
1.產業轉移的概念
產業轉移是指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轉移。國際產業轉移主要指在通常情況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通過跨國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區域產業轉移是指一個地區或者國家不同區域存在經濟水平的差異,造成在生產成本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產業或企業主動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區流動的現象。
2.歷次國際產業遷移
“二戰”以來,全球性大規模的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經歷了三次。
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憑借其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全球領先地位,成為此次國際性產業調整和轉移浪潮中的推動者。美國積極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轉移。在這一階段,日本、西德因為承接了美國的傳統產業,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民經濟體系,獲得空前的發展。
第二次是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重重地打擊了美國、日本、西德等發達國家的重化工業,促使其再次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以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為主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將汽車、造船、鋼鐵等資源密集型產業和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轉移到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地區。這些新興工業地區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并建立了自己的重工業體系。
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等國家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而已經建立工業體系的亞洲四小龍等地區,也將失去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國和其他一些東盟國家轉移。這一階段的產業轉移帶動了承接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3.國際產業轉移的原因和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
在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移出國制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和市場的國際性擴張需求是促使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內在動因,而移入國的成本優勢和龐大市場則是產業轉入的根本動力。這里的成本優勢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勞動力、土地、稅收等成本。
我國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接收國際產業,其主要方式是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相對應,我國吸收國際產業轉移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區,幅員遼闊的中西部地區只占外商直接投資的15%左右。這一發展狀況客觀上形成了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異,并給我國東西部的進一步產業升級帶來了可能和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從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化纖業,到資本密集型的鋼鐵、造船、煉化行業,再到兼具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汽車、機械、電器制造業,直到目前的技術密集型的微電子和信息技術制造業。從產業結構的區域來看是有差異的,主要表現在東部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目前是向微電子和信息技術制造業方向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目前主要的產業是汽車、機械、電器、微電子和信息技術制造業,中西部地區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工業發展。從長遠來看,我國的產業轉移與世界產業轉移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也可以說我國的產業轉移是必然的。
二、產業轉移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產業轉移的規律
轉移主體:先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輕工業轉移,然后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重工業轉移。轉移方向:由發達國家或地區向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地區轉移。
2. 產業轉移的主要原因
(1)企業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2)區域經濟結構的變化;(3)內部交易成本;(4)產品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
3.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分析
首先要分析工業部門的特點和地區分布,其次要把握影響工業部門區位選擇的因素。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首先是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資源,其次是占領當地市場,再次是利用其地價便宜的優勢。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投資建廠,則主要考慮發達國家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以及避開關稅壁壘等因素。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4.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在發達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導致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生產要素集中到了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條件;原主導產業被新主導產業所替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而對于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以加快本國或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對于發達國家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于開發期和增長期階段的產業,注重產品設計、營銷。而發展中國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發展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階段的產業,注重產品的加工。如下圖所示:
注:各方框位置高低不同表示同一產品的不同產業階段。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和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發達國家就業機會向國外轉移,減少國內就業機會,引起失業人口增加;發展中國家大量吸收國際產業轉移,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如下圖所示:
(4)改變區域地理環境
對發達國家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將污染向外轉移,環境污染減少;而發展中國家接受產業轉移的同時也接受了環境污染。
三、目前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
產業發展的狀況和問題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以來被視為是“世界制造基地 ”。其發展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第一次產業轉移始于改革開放初期。由于該地勞動成本低,土地供給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交通便利,加上國家政策的優惠,又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遇上世界產業第三次轉移時期。香港傳統制造業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區轉移,但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處于較低產業水平。即使是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的產品,珠江三角洲地區從事的也是勞動密集型的工序。這種產業轉移是由當時珠江三角洲經濟低水平發展狀況決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這次產業轉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環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產業轉移始于20世紀90年代,珠江三角洲經過近20年的發展,經濟上了一個大臺階,生產成本也大幅度提高,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此時珠江三角洲通過大力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初步確立了珠江三角洲在華南經濟圈的中心地位。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珠江三角洲為例的東部沿海地區出現產業轉移,特別是向中西部地區進行產業轉移。廣東提出了“騰籠換鳥”的政策,同時增強了與泛珠三角內陸省區的合作。也稱為“9+2”合作,是指廣東、云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9個省區加上香港和澳門之間的合作。實施泛珠三角經濟區發展戰略,珠三角可以發揮好吸納和輻射兩個作用,一方面可以吸納港澳的資本、資金優勢,吸納港澳的服務業優勢,來為珠三角的制造業服務,還可以吸納內地8個省區資源豐富、人力豐富、市場廣闊的優勢,來彌補廣東資源的不足。第二方面,經過20多年來的資本積累,珠三角資本向外擴張,產業向外轉移,這也需要新的空間,泛珠三角為此提供了平臺。同時,內地的8個省區,對資金、技術、管理、產業的轉移,也正處于饑渴的狀態,二者有很好的互補性,真正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最后,發展泛珠三角為珠三角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國內市場,提升了珠三角對外資的吸引力。
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第一是各種污染比較嚴重,土地資源相當緊缺,且珠三角城市在產業分工中并未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同類工業之間競爭現象相當嚴重。第二是珠江三角洲資源和環境約束加大,主要是受國內、國際市場供應的影響以及重工業化的加速,如近年幾番遭遇的“油荒 ”,無不向珠三角地區拉響能源警報的信號。第三是過分依賴國外市場。世界經濟和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貿易壁壘和摩擦加劇,國際糧食、石油等重要能源資源價格高位波動等,對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工業影響嚴重。第四是核心技術缺乏,對外技術依存度高。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對外技術依存度高不僅給珠三角經濟和產業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而且成為珠三角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區重引進資金、項目,輕引進技術,重引進,輕消化、吸收、再創新。第五是城市化水平低于工業化水平,從而導致對珠三角的現代服務業的帶動作用不強。
四、我國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指導意見》指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應該總體依托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推動重點產業承接發展,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1.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簡介
2012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設立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區域包括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陜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門峽市。是我國第六個、中部地區第四個、全國唯一跨省區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與國家中西部關中―天水經濟區、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原經濟區相互契合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其他五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1)安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合肥為中心,半徑500公里,范圍覆蓋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江西、湖北等,是拓展國內市場、啟動內需的關鍵區域。該示范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既是長三角“產業發展共生圈”的組成部分,也是長三角城鎮體系、沿長江經濟帶中發達地區進一步擴張延伸的紐帶。
(2)廣西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示范區包括桂東的梧州、玉林、貴港、賀州四市,連接珠三角,毗鄰港澳,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臺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前沿地區。
(3)重慶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示范區包括涪陵、巴南、九龍坡、璧山、永川、雙橋、榮昌等7個區縣。示范區按“一帶三片”布局,打造涪陵、九龍坡、巴南3個產值3000億級,永川、榮昌兩個產值2000億級,璧山、雙橋兩個產值1000億級產業承接基地。
(4)湖南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示范區范圍包括衡陽、郴州、永州三市,土地面積5.71萬平方公里,覆蓋34個縣(市、區)。該示范區是湖南南大門,毗鄰粵港澳,武廣客運專線、京港澳高速、二廣高速、京廣鐵路等穿境而過,土地、礦產、人力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
(5)湖北荊州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主體為湖北省荊州市全境,輻射帶動荊門、仙桃、潛江、天門四市,是湖北省改革開放的重點區域和重要工業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區。
我國六大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位置主要是靠近我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為這三個地區就近產業轉移提供了方便,也促進了我國中西部的發展。
2.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具體涉及的產業類型
(1)承接、改造和發展紡織、服裝、玩具、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先進技術工藝的企業,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接替區。
(2)大力發展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業。
(3)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產業資本,承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
(4)發展壯大一批裝備制造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所需的重大成套裝備制造。
(5)大力承接發展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積極培育軟件及信息服務、研發設計、質量檢驗、科技成果轉化等生產企業,發展相關產業的銷售、財務、商務策劃中心,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依托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及省會等中心城市,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務貿易基地。
(6)承接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創新要素對接,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研發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產業“孵化園”。
(7)改善加工貿易配套條件,提高產業層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鼓勵企業在“走出去”和“引進來”中加快發展。
從以上承接產業示范區的產業類型可以看出,我國中西部地區不僅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也注重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篇9
內容摘要:本文從歷史的角度關注技術創新的演變過程,認為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以技術上的突破為基礎的,由于各個時期的主導技術是不同的,因而技術創新的形式及與其相適應的經濟結構也是不同的。
熊彼特研究的發展只是經濟生活中的這些變化,并非從外部強加于它的,而是從經濟體系內部自行發生的變化,是對均衡的干擾。帶來發展的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說,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這種創新活動包括:引進新產品或提供某種產品的新質量;采用新的生產方法;開辟新的市場;發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給來源;建立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家“實現了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在熊彼特看來,創新是一個經濟概念,而不是一個技術概念,它是在經濟中引入某種新東西,與技術上的新發明不是一回事。事實上,即使沒有技術上的發明,也仍然可以進行創新,而一種新發明,只有當它被應用于經濟活動時,才成為創新。從歷史上看,創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技術創新的發起國是英國,創新在社會系統深化過程中起著根本作用。
新古典經濟學的核心是價格理論,為了論證價格是社會經濟唯一有效的協調機制,新古典經濟學是給定技術和消費者偏好不變的情況下,分析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傳統經濟學把技術和生產組織的變革看作是經濟進程中偶然發生的干擾因素,注意到了它們的影響但忽視了它們的出現。最早研究技術創新如何影響社會經濟活動并做出初步理論解釋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1921,1942)。熊彼特力圖把握歷史進程的脈搏,把技術變革和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看作是經濟生活內部的創新活動,探討了不斷實現這種創新的發展機制。發展是經濟生活中來自內部自身創造性的關于經濟生活的一種變動。
基于歷史視角的技術創新與經濟結構變遷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技術創新的特征與社會經濟范式變革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完成。工業革命首先出現于工場手工業新興的棉紡織業。隨著1733年飛梭的問世和1764年“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工業革命揭開了序幕。1785年,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利織布機等機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19世紀40年代,整個歐洲和美國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機。蒸汽機帶動著紡織機、鼓風機、抽水機、磨粉機,造成了紡織、印染、冶金、采礦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人們以前難以想象的技術奇跡。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由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煤炭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特別是18世紀30年明了用焦煤冶鐵的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以木炭為燃料進行冶煉的落后工藝。60年代,出現了巨大的熔鐵爐,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煉法。煉鐵技術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而且有力地促進了煤炭工業的發展。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煤炭成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國年產煤炭260萬噸,用了蒸汽機后1835年年產煤炭達到3000萬噸,在100多年間增長了10多倍。采煤業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新的能源,而這種能源又為冶金業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國的冶金業也隨之快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個技術創新推動著另一個技術創新,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促進著另一個工業部門發展的局面。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已能成批生產,用機器制造機器的新工業部門—機械制造業誕生了。
工業革命引起工業生產的巨大高漲,勞動生產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會產品獲得巨大增長。英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強國,所有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業技術創新,并由此帶來的工業體系各組成部分的相繼建立,如紡織業、機械制造業、煤炭業、冶金業、近代造船業等。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者主要是勞動者,他們憑借經驗或技能取得許多成果,這些發明成果都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其時代技術創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機器工業代替了手工業,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工廠代替了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手工工場,并引起了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導致近代社會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并開始了城市化進程。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資產階級工廠制度隨之確立,并在工業中占據了統治地位。這種工廠從產權的角度看,屬于業主制性質,即資本所有者投資而成為工廠管理者。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經濟的逐步發展,生產經營的規模不斷擴大,對資本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同時為了分散風險,于是出現了合伙企業。在工廠里,作為企業主的資本家受追逐剩余價值的內在沖動驅使,對工廠的技術創新活動產生了內部動力。同時,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開始自發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資源和產品的稀缺性、市場供給和需求通過價格的信號直接作用于工廠,為了取得更高的市場效率,從而形成了生產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的相互作用機制。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技術創新的特征與社會經濟范式變革
19世紀后半期,德國人奧托發明的內燃機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最后30年和20世紀初,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高漲,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19世紀,伴隨著電磁學理論的進展,工程技術專家紛紛投身于電力開發、傳輸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臺實用電動機誕生,電動機進入了實用化階段。1882年法國的一位電氣技師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直流輸電實驗線路。1890-1891年,從法國勞芬到德國法蘭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條三相交流輸電線路。隨著交流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交流輸電為電力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這一時期,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農業總產值,工業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部門。由于19世紀70年代以后發電機、電動機相繼發明,遠距離輸電技術的出現,電氣工業迅速發展起來,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內燃機的出現及90年代以后的廣泛應用,為汽車和飛機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動了石油工業的發展。原有的工業部門如冶金、造船、機器制造,以及交通運輸和電訊等部門的技術革新加速進行。
20世紀20年代,石油成為內燃機的動力,石油需求和貿易迅速擴大。到20世紀30年代末,美、蘇成為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石油國際貿易開始在全球能源貿易中占據顯要位置,推動了能源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并動搖了煤炭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主體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領域人類正式進入石油時代。
作為第二次技術創新中的最大受益國,美國經濟開始了快速增長。1894年,美國的工業生產已躍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間,工業生產增加了8.1倍。德國在第二次技術創新的推動下也獲得了跳躍性增長。1870年到1913年間,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2.9%,工業生產增加了4.55倍,僅次于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電子、化學、汽車、航空等一大批重工業產業興起,使這些重工業部門日益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體地位,使得工業內部結構由輕工業為主導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這次革命加速了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的轉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工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高度的社會化大生產要求集中化的大資本,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進而形成了少數大資本家壟斷市場和生產的局面。市場機制對壟斷資本的運行起著自發調節的作用,國家基本不干預經濟的運行。在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下,企業規模日益擴大,企業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用于技術創新,而且企業都希望通過創新來獲得超額的利潤。為了提高企業承擔創新風險的能力和積聚更多的資本,股份制公司出現并成為了技術創新實現的基本戰場。創新體制逐步從獨立發明走向了研發的企業內部化。
(三)第三次工業革命技術創新的特征與社會經濟范式變革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二戰結束后,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自20世紀40年代中期計算機問世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空前的影響,信息產業應運而生,人類邁向信息社會。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產業已占發達國家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發明,數字通信、衛星通信的發展形成了新興的電子信息技術,使人類利用信息的手段發生了質的飛躍。
與此同時,人類經濟活動規模空前擴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共增長了52%,年平均增長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增長大約4倍,年平均增長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帶來了生產力的大發展,而且進一步引起人們價值觀念、社會意識的變化,從而帶動組織管理方式、社會結構和政治體制的改變。例如計算機的推廣普及促進了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強化,使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0世紀技術進步的歷程表明,主要的新技術機會越來越依賴科學知識的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講,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
參考文獻:
1.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九州出版社,2007
篇10
關鍵詞:后發優勢;后發劣勢;模仿;創新
2000年楊小凱教授從改革的角度提請國人注意中國的后發劣勢問題,林毅夫教授依據比較優勢原理與之進行了全面的商榷,郭熙保等人則試圖調和二者的爭論,認為后發國家的后發優勢與后發劣勢并存,其中后發優勢是主要的,后發國家可以通過發揮后發優勢克服后發劣勢來趕超發達國家。本文就結合我國的國情做具體的研究。
一、后發優勢的內涵與表現
通常,由于后發國地位所致的特殊益處,這種益處先發國沒有而后發國也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出來,完全是與其經濟的相對落后共生的,來自于其落后本身的優勢,我們稱之為后發優勢。該理論主要來源于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的國際分工、比較生產費用理論和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的動態比較費用學說。因為后發國可以直接吸收和引進先發國的技術,其技術成本要比最初研究和開發的國家低得多。在同樣的資金資源和技術成本條件下后發國家還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只要在國家的保護下達到規模經濟階段,后發國家就可以發展起新的優勢產業,從而在其傳統的資本或技術密集的分工領域內追趕或超越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可見,后發優勢并不意味著凡是后來者都必然居上,只是指一種可能存在的發展潛力,后發國只有發揮這種優勢才能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從經濟發展的要素看,后發優勢主要表現在制度、技術、資本、勞動力和經濟結構等方面。
1、制度后發優勢。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是最重要的后發優勢。它主要指后發國家學習、效仿和借鑒先發國的先進制度和管理經驗,經過本土化的改造所產生的效率和益處,是基于后發國與先發國之間存在的制度差距和后發國的制度短缺等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潛在優勢。這種潛在的后發優勢實現的主要途徑是制度模仿。制度模仿并不是簡單的復制過程,而是一個有選擇的學習過程。由于先發國為后發國提供了制度安排的路徑、經驗和智慧存量,從而節省了后發國制度安排(試錯)成本,同時也減少后發國制度需求誘導時間和探索的時間,所以制度模仿對后發國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例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一個“百年跨越”的例子,日本通過學習模仿西方國家的社會制度一下子從二流國家變為世界列強。
2、技術后發優勢。技術后發優勢是指由于后發國和先發國之間存在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上的較大差距而產生的潛在優勢。后發國一般通過“干中學”模仿先發國的科技推動本國的科技進步實現經濟增長。“東亞奇跡”就是技術后發優勢的明顯例證。后發國可以通過“干中學”模仿先進科技,引進先發國的機器和設備,進行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不斷產生內在增長機制,實現知識積累,最終達到新經濟階段,經濟得到迅猛增長和發展。技術后發優勢也是學界討論較多的后發優勢。一般認為,大多數先進的科學技術是先發國花費大量的時間、物資和人力發明創造的。這些先進的科技通常被認為是公共產品,具有很大的溢出效應,對于科技比較落后的后發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后發國一般不需要投入巨大資源重新研究和開發這些已存在的先進科技,通過引進外資、機器設備和國際技術轉讓,只需要花費很小的成本和時間就可以將這些先進科技直接運用到生產中去,這樣節約了后發國的大量資源,縮短了與先發國的科技差距,從而可以使后發國比先發國發展得更快些。另外,后發國在技術模仿的同時還可以適時推動科技自主創新,在一定條件下跨越科技發展的某些階段直接進入某些科技前沿領域與先發國展開競爭。例如,日本的現代化就是繞過了蒸汽動力階段而直接進入大規模水力電氣階段,因而只用了50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方現代國家200年才完成的歷程。
3、資本和勞動力后發優勢。一般來說,先發國的資本比較豐富,勞動力素質水平高但勞動力數量通常沒有后發國豐富;后發國一般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資本比較短缺。由于資本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因此后發國可以形成資本后發優勢。后發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只要通過引進外資和技術,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利用知識的溢出效應,提升人力資本的素質和水平就可以產生較大的勞動力后發優勢。經濟全球化和教育的國際化使先發國輸出資本和技術,加上知識溢出效應,大大加快了后發國的人力資本提升速度。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也為后發國的快速增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4、經濟結構后發優勢。先發國一般擁有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各部門的生產效率都很高且差異較小,而后發國多為落后的農業國,工業化水平不高,部門之間的差異較大,這也就形成了重要的后發優勢。后發國通過工業化、城市化把勞動力從落后的農業部門向生產率較高工業部門轉移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僅就經濟結構轉換而言就可以產生先發國不具備的較高經濟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將會促進后發國的經濟結構實現較快的轉變,促進后發國資源配置效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有人測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的轉換,僅僅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轉換對經濟的貢獻增長率就高達20%。可見后發國家的經濟結構的后發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二、后發劣勢內涵與表現
已故美國經濟學家沃森提出了著名的“后發劣勢”理論,即落后國家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容易而模仿發達國家的制度難,落后國家傾向于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管理而不去模仿發達國家的制度,這樣落后國家雖然可以在短期內經濟獲得快速的增長,但是會強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給長期增長留下很多隱患,甚至使長期發展變得不可能。從長期的經濟增長的實際看,這個觀點是不無道理的。根據安格斯?麥迪森的研究,1820―1992年間世界七個主要不同地區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當長的時期內并沒有改變,最繁榮的地區仍然保持他們的優勢地位,最貧困的地區仍然貧困。這個時期西方衍生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均GDP增長了17倍,西歐居次,增長了13倍,南歐10倍,拉美7倍,東歐和亞洲及大洋洲6倍,非洲3倍,地區之間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間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可見后發國也確實存在著后發劣勢。
1、制度后發劣勢。楊小凱等人認為制度模仿特別是改革對后發國的發展有根本的重要性,是經濟轉軌的核心。盡管后發國經濟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的落后或短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當今一個日益開放的經濟系統內,一國的國內資本、技術和人才的短缺可以通過適當的政策從國外引進加以彌補,但制度上的嚴重缺陷不僅影響外部生產要素的流入而且直接影響流入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先發國和后發國的制度的差異主要在制度效率上的差距。后發國的分配制度往往不合理,政府活動有較大的隨意性,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尋租普遍存在,財產權利和契約關系處于非正常狀態,司法體系不健全,經濟結構不合理并引起經濟的過大波動等。由于利益集團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阻礙低效率制度變革和新制度的推行,后發國的低效率制度往往因為供需兩方面的原因會長期存在。即使通過外力強制制度變遷,但由于外來制度與本國的文化價值觀念、傳統習慣、意識形態等非正式制度的沖突和矛盾,可能出現新制度水土不服、制度低效率或無效率。另外,制度變遷中還存在著自我增強與路徑依賴機制,后發國的某些低效率或無效率制度一旦走上正軌將會在以后的發展中自我強化,甚至長期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狀態。初始改革傾向為后續改革劃定了范圍,特定制度建立之后,其各種轉制和退出成本高昂出現自我強化機制,使制度變遷陷入既定軌跡而難以改變。
2、技術后發劣勢。后發國采取“干中學”與技術模仿實現經濟速效增長是嫁接在他人研究和開發的基礎上,從短期看后發國似乎節省了研究和開發的風險,但從長期來看同樣也喪失了參與這種研究和開發的能力。譬如說,如果Intel和Microsoft仍在替IBM委托加工產品的話他們就不能實現超額利潤,所以他們通過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或軟件版本來鞏固自身的壟斷地位。后發國只憑技術模仿是不可能趕超先發國的,因為存在著技術的后發優勢陷阱。事實上,在先發國不斷實施技術創新和限制新技術轉讓謀求壟斷利潤的前提下,后發國與先發國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個最后的技術差距難以逾越,所以只有不斷引進,模仿、再引進,再模仿,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在技術引進和模仿的基礎上實現獨立自主的技術創新便成為后發國的必然選擇。
3、資本和勞動力后發劣勢。由于后發國與先發國在制度和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先發國較之后發國的資本產出率和勞動產出率都要高。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資本和勞動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由于集聚效應,先發國和后發國之間出現了資本和人才的“倒流”現象,先發國資本和人才資源日益集中豐富,后發國在資本和人才方面卻出現了“雙缺口”,這將會進一步惡化后發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因而,如何克服資本和勞動的后發劣勢是擺在每個后發國面前的緊迫任務。
4、經濟結構后發劣勢。后發國往往存在著經濟結構性弱點、經濟波動且產業結構通常不易順利轉換的缺點。主要表現為:工農業發展失衡,生產結構單一,生產和分配呈現嚴重的瓶頸狀態,外貿嚴重依賴初級產品出口,經常出現波動且有不斷惡化的趨勢,收入分配嚴重不均造成的兩極分化,導致國內需求結構畸形,造成對國外市場的雙重依賴,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而技術和人力資源開發嚴重落后,經濟容易出現泡沫等。此外,后發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度慣性使其城市化和現代化任重而道遠。
三、理論對比的現實啟示
通過前文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后發國并存著后發優勢與后發劣勢。對于一個后發國家來說,最重要是在充分認識本國存在的后發優勢和劣勢的前提下,抓住機遇,克服后發劣勢,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與比較優勢,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才能實現對先發國家的趕超。否則,后發國潛在的后發優勢就一定變為現實的后發劣勢,阻礙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現在與發達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要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就必須把握時機,在客觀認識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分析我們作為后發國家具有的后發優勢與比較優勢以及潛在的后發劣勢,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與比較優勢,克服與弱化后發劣勢,揚長避短,適時創新,不斷提高國家的整體競爭優勢,才能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趕超。
1、充分發揮制度后發優勢,克服制度后發劣勢。制度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都認為,制度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的因素。在國際競爭中,好的制度安排不僅能夠吸引資金和人才,引進技術,而且能夠節約各種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社會效益。甚至,諾思和托馬斯認為,有效率的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是國家經濟增長的關鍵。當前,我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實現從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制度轉變,從而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制度的高效率。要實現這種歷史性的轉變,一方面需要發揮制度后發優勢,借鑒、模仿先進國家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基本理論、吸取和利用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存量,消除經濟發展的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另一方面還要克服制度后發劣勢,重視改革過程中的利益集團和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問題。換言之,也就是要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制度在借鑒、模仿的基礎上實現制度創新、創造適宜制度,而絕不能對西方的市場制度盲目移植,照搬硬套。否則會造成新舊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矛盾和沖突,損害制度效率,阻礙經濟發展。
2、充分發揮技術后發優勢,克服技術后發劣勢。1956年著名經濟學家索洛教授在其經濟增長模型中證明了實現持續經濟增長的關鍵是技術更新。1957年他利用統計研究證明了美國經濟增長有大約80%源于技術創新,僅20%左右源于資本積累。因此技術創新是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作為發展中的大國,目前中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不僅要發揮好我國的科技后發優勢,借鑒、引進和模仿先進國家的先進科技和尖端技術,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同時還要抓住時機,在縮短與發達國家科技水平差距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研究,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爭取和實現在高科技領域對先發國的趕超和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后發國的科技后發劣勢從而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實現經濟和科技的跨越式發展。要實現科學技術的追趕、創新與超越,堅持信息化引導工業化、工業化推動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科技經濟發展正確選擇。
3、充分發揮資本和勞動力后發優勢,克服后發劣勢。經濟發展史表明,資本積累在任何時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是至關重要的。要解決經濟發展中資本短缺的困難我國還需要大力引進外資。好的制度安排對引進外資和發揮資本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把創新制度安排、引進技術、技術創新和引進外資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資本的規模和效率,充分發揮資本的后發優勢克服資本的后發劣勢。事實表明,最近幾年中國每年引進的外資數量占發展中國家引進外資總量的40%,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另外,發揮勞動力的后發優勢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數量最多的國家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勞動力素質水平不高,只要我們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和培訓,不斷提升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術水平,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就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勞動力后發優勢就將會發揮巨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發揮資本和勞動力后發優勢,加快勞動力的轉移和提高勞動產出率,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提高資本產出率都要和我國的經濟產業的結構優化重組緊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因為資本和人才的“雙缺口”產生的后發劣勢,提高整體經濟效率從而加快中國的經濟發展。
4、充分發揮經濟結構后發優勢,克服經濟結構后發劣勢。當前,合理調整和轉換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積極推動城市化、工業化和信息化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跨越式發展最終實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效率和水平與先發國的較大差距是我國潛在的后發優勢。要發揮經濟結構的后發優勢就必然要求我們擴大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溶入到整個世界經濟體系。只有溶入到世界經濟體系,通過和先進國家展開競爭,才能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才能更快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新時期我們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郭熙保,胡漢昌.技術模仿還是制度模仿[J].學術月刊,2004(4).
2、韓東屏.論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J].浙江社會科學,2004(2).
3、郭熙保,胡漢昌.后發優勢新論[J].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3).
4、楊小凱.經濟改革與轉型――西方研究中國經濟的兩派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A],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馬良華.經濟增長差距:比較與反思[J]社會科學戰線,2003(5).
6、吳敬璉.路徑依賴于中國經濟改革[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諾思,托馬斯.西方世界的興起[M].北京:學苑出版社,1988.
8、杰佛里?薩克斯.技術變革與經濟增長――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演講[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