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文化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傳統文化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張國榮,傳統文化因素,現代流行文化,文化價值
張國榮(1956―2003),中國香港乃至亞洲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張國榮的一生是賦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作為一名流行音樂的演唱者和詞曲創造者,一生共出版個人演唱專輯80余張;作為一名享譽亞洲乃至全球的電影演員,一生共演出電影作品50多部,先后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等。2009年“張國榮”作為一個特定詞組被《辭海》所收錄。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文華酒店選擇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人們對于張國榮的關注反而更加的強烈了,很多原本不喜歡或者更本不知道張國榮的人,開始關注張國榮的藝術形象和藝術作品,甚至其中有一大批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人也加入了張國榮歌迷、影迷的群體,一時間流行文化流域出現了一種被稱之為“后榮迷”的現象,并在網絡中迅速流傳,每一年張國榮的“生日”和“祭日”都會成為網絡媒體、報刊媒體、廣播電視媒體所關注的文化現象,懷念之風盛行。很多人包括研究流行文化的學者,都對這一現象大惑不解,雖然在歐美流行文化領域早已出現過并一直存在這種“逝者文化流行”現象,但是放在中國卻似乎并不多見。首先,中國地域廣大、地域性文化差異大,流行文化的發展速度快、更新淘汰率高;其次人文歷史論文,現代中國的流行文化受西方影響比較多,屬于中國原創的因素不多,“創始人”在中國流行文化領域較少,且影響有限;最后,現代流行文化在中國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尤其是在大陸地區,作為流行文化領域的精英和代表,往往很難擁有較久的文化沉淀性。因此,張國榮現象給我帶來了很多思索,透過對張國榮個人以及其藝術形象和藝術作品的研究我們發現作為一名現代流行文化代表者的張國榮,卻處處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或許正是這些因素促使了張國榮現象的出現以及張國榮作為一個特殊文化“符號“的產生和持續流傳。
一、張國榮個人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張國榮,生于20世紀50年代,出生在中國香港一個多子女的手工藝人(父親是一名頗有名氣的裁縫)家庭,從小在外婆的隔代照顧模式下成長,可以說張國榮成長的環境是非常具有中國傳統家庭色彩的。由于多子女家庭的特征,張國榮性格中具備了比較典型的中國人的特質,比如謙和、友善、懂得分享但又比較謹慎;20世紀70年代,張國榮前往英國Leeds University攻讀紡織及時裝,求學之路具有典型的中國人“子承父業”的取向,也正是這段經歷,使張國榮更加直接的接觸到西方文化,并受到影響。后來由于家庭經濟無力支持其學業,張國榮選擇回到香港,1977年以“亞洲業余歌手大賽”亞軍的身份進入紛繁復雜的娛樂圈,開始了自己自食其力、艱苦創業的歷程,從默默無聞的一個“窮小子”通過自己的執著追求、不斷嘗試和努力,完成了人生的“求索”之路,并最終獲得個人事業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許張國榮演義的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夢”。這種經歷使張國榮的個人形象成為符合中國傳統文化關于“成功”途徑的評價標準,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期的大背景下,這一模式下成就的張國榮受到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喜歡和欣賞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張國榮藝術形象和藝術作品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1.張國榮的歌者形象和歌曲作品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張國榮作為一名流行音樂演唱者和創作者,其藝術生命大致可以分為三段,1979年到1982年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張國榮主要發行的歌曲作品以時尚新潮的英文歌曲為主要形式,本人展現的藝術形象也是青春活力、時尚靈動、洋化明顯,雖然收到了一定的認可,但是總體來說并不成功,也就是在這一階段,張國榮受到了來自現實的巨大考驗和挑戰,“天將降大任”的傳統思想或許成為這一時期他安慰自己最好的良藥人文歷史論文,當然對于他的喜愛者,張國榮也成為他們在人生奮斗時期遇到不順時的一個感情寄托和情緒宣泄的出口;1982年到1989年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張國榮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他通過一系列粵語歌曲成為流行音樂明星。放棄英文歌曲選擇粵語歌曲,是張國榮能夠順利走上藝術高峰的一次重大決策。粵語是中國的一個方言,從語言學的角度不難發現粵語是中國歷史比較悠久的語言表達形式,其發音方式、句式形態具有中國古典文化的特色;此外,作為殖民地的香港,粵語代表的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國人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國榮選擇“下里巴人”的粵語歌曲作為他的突破口和主要表現形式,是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追求質樸、珍視鄉土情切的價值選擇的;從1989年張國榮退出歌壇至今是張國榮歌曲演唱與創作的第三階段,在張國榮歌唱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張國榮選擇了暫時退出樂壇,為新人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空間,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非常符合中國人“強而不欺人”的道德判斷,為其作為一個藝人的“德行”加分。在這一時期,張國榮經過幾年的沉淀,與1997年又重新復出歌壇,完成藝術轉型,歌曲演唱和創作,突出了“新”、“雅”、“溫”的特點,歌曲中的填詞部分更是選擇了具有古典詩體特點又兼具小資情調的林夕的創作,將東西方文化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兼容并蓄的特點符合了港人和中國大陸地區聽眾進入21世紀前后的中西融合的文化選擇。
2.張國榮的演員形象和影視作品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作為一名演員張國榮也經歷了諸多嘗試,他可以演繹現代文藝青年、叛逆少年、英雄警探、鄰家大哥、中年男性等社會角色,同時也能駕馭邊緣人群、同性戀題材、無厘頭夸張等內容,這些角色在多變的中國社會中,總是能找到與之對應的實際情節,張國榮在這個過程中更多展現的是陽關、積極,同時又簡單、純真的外在特質,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加之現代媒體宣傳的作用,張國榮從外形到角色被定義為“漂亮”、“干凈”、“斯文”、“優雅”、“親切”、“質樸”,這些詞語正是中國人尚儒思想的外在標準。在張國榮的諸多影視劇中,使之享譽國際的正是具有中國社會特色又極具戲劇沖突、悲劇色彩濃厚的《霸王別姬》,張國榮演繹的程蝶衣一直受到評論家的高度認可,其形象鮮明、深刻且悠久。除去“同性戀”感情的可能原因,張國榮在這部電影中,充分展示了一個優雅、純真、執著的中國文化領域“藝人”的形象。從宋代以后人文歷史論文,中國文化更多的偏向于“尚文”精神,看重和諧,其中對于男性的較高層次文化要求集中表現在,既要斯文、優雅,又要講究原則、勤奮、善良、執著。而張國榮的影視形象恰恰體現了這一點,并通過他完整的演繹得以體現。
三、張國榮社會形象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張國榮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是現代傳媒文化的產物,媒體在宣傳中將張國榮進行了合理的定位和宣傳,有意無意中擴大了對其身上優秀特質的展示,關于張國榮星路的艱辛、愛情的坎坷、藝術的執著、為人的善良和樂觀等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內容得以廣泛宣揚,使得張國榮的形象具體、鮮活又高尚。尤其是張國榮意外離世之后,中國人對“英年早逝”長久的惋惜之情,也是促使“后榮迷”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國榮作為一個著名的藝人,在藝術生活的同時,往往選擇比較低調的生活方式,并且注重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藝術的追求,關心社會、關注弱勢、樂善好施,這種低調和平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之風不謀而合。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張國榮現象的出現包含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色彩,是具有底蘊、賦有生命力的。從中,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在現代文化發展中傳統文化價的價值,對于我們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張國榮.baike.baidu.com/view/6360.htm
[2]洛楓.張國榮:禁色的蝴蝶.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王大燕.傳統與現代的對接──略論流行歌曲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云夢學刊.1998年第01期
[4]周忍偉,陳榮杰.中國文化導論.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5]陳江風.中國傳統文化導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
篇2
【關鍵詞】農村;初中;傳統文化;現狀調查;調查報告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主要表現為自己的話語體系、價值理念、思維方式、人文科學、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尤其在誠信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她論述了先民對誠信的理解和要求,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為了更全面的了解農村初中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現狀,了解農村初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看法,搜集、累積農村初中學生這一目標族群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現狀的基本資料,并將調查的統計結果量化出來,歸類整理,用以指導課題組開展各項研究和教育活動,探索傳統文化對農村初中學生誠信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力求通過一系列的教育踐活動,使學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賢思想的滋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誠信道德行為習慣,有效地提高農村中學生誠信的道德素質,讓學生學傳統文化,講誠信,會做人,進一步促進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這一最終目的達成。
二、調查的方法及過程
課題組成員閱讀了大量書籍,查閱相關文獻,做了許多準備工作。采用調查法,隨機整群抽取了本校八年級三個班的學生(共計135人)做為實驗對象,采取點面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在2016年4月8日,課題組成員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與學生交流溝通,發放了問卷調查表。此次問卷共有20道相關問題,內容涉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態度、未來發展及學校教育等方面,調查結束時共收回有效問卷132份。隨后,課題組成員采用統計法,把得到的大量原始數據材料進行統計整理,并對統計結果縝密分析,反復研究,找準問題所在,尋找解決辦法,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礎上整理成文。
三、各項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和對各項數據的整理,我們發現農村初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還是較高的,有近80%的學生認為自己對傳統文化是有所了解的,有75%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自己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和促進社會的文明是有著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多數的學生對傳統節日、民族音樂或樂器較感興趣,但對古典文學著作、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等傳統文化了解不深,大部分農村初中學生有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意愿,想要進一步學習了解。
農村初中學生的長輩中也有77.28%的是支持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這說明這些年來,盡管外來文化不斷“襲來”,但傳統文化還是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的,在農村,家長對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的。有99.24%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自己產生了積極的影響,96.97%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與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有關聯,90.15%的學生認為,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能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誠信意識。他們最希望參加的活動要求形式豐富,不僅要有傳統的一些方式方法,還要結合網絡開展系列活動,表現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興趣。對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提了很多建議,如積極舉辦關于傳統文化的活動;辦傳統文化黑板報;每天播放30~40分鐘的歷史劇;參加傳統節日紀念活動;開展音樂、小品、演講等活動宣傳傳統文化;多參觀、旅游;校園廣播每天下午播放以傳統文化為主的內容;開設傳統文化課,布置傳統文化作業;開展各種比賽、知識問答等活動;開展網絡教育活動;開設傳統文化社團;請專家講座。在運用傳統文化進行誠信教育方面建議課堂上提供相關案例,教育要結合學生實際;多開展比賽等活動;讓家庭重視;樹立榜樣;搜集古人講誠信的故事、詩歌;開主題班會,舉行社會實踐活動;教科書上增加傳統文化、誠信的內容;自編自演課本劇、歷史劇;讓不誠信的人受到懲罰;設立誠信講堂;編寫圖文并茂的校本教材等。這與我們的預期完全符合,也說明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來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是一條非常有效地途徑。
四、調查報告的學術價值
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與青少年的誠信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此次調查,為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奠定了基礎,便于課題組進一步改進研究的策略,安排調整今后的研究工作。并且使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明確了做為初中階段的學校使命,即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偉大使命,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扎根,培養更多的“有傳統文化之魂”的社會建設人才。
五、調查問卷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們為本次問卷調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不可否認的是問卷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條理不夠清晰,內容有些雜亂、重復;問題太多,導致完成問卷的時間太長;有些用詞過于專業化,晦澀難懂,有些問題脫離學生的認知實際,讓學生難以回答等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不斷汲取經驗教訓,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 薛紅梅.芻議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01)
[2] 陳光明.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能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36)
[3] 安秋玲.論班級同伴群體交往的自我生成價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9(09)
篇3
人的教育最根本的特點在千文化的教育而非其他,否則,作為個體的人類就不能成為人類群體中的合格一員。而人類的新生一代在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亦是文化的學習。兒童游戲與人類的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一定的民族的文化與其游戲密不可分。在民間游戲中,兒童更能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認識、了解、學習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游戲可以說既是兒童一種獨特的文化生活方式,又是兒童成長的歷程。而民間游戲是更能體現他們成為民族共同體合格一員的內在發展需求的獨特文化生活方式,是兒童內心最真誠的呼喚。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其中包含了無數的智慧結晶,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發揮幼兒教育的特殊功能/來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發揚,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得到傳統文化,從而對幼兒進行熏陶,來幫助傳統文化進行發展,來達到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很好的弘揚下去的目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教育,肩負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
2幼兒教育在繪畫活動中實施傳統文化的啟蒙
我國的傳統繪畫種類繁多,那國畫來說分為寫意與工筆。在畫風上有寫實、寫意、抽象等不同的風格。在幼兒的教育中充分的將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教師可以知道幼兒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不同的繪畫材料進行繪畫作品的創作。使幼兒能夠充分的發揮其想象力,通過對畫畫的興趣來啟發幼兒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從而進一步的去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全方面快速發展。進一步的陶冶幼兒的心境,使他們能夠懂得愛護生命、保護環境等問題,使幼兒能夠健康的成長。
3幼兒教育在手工活動中實施傳統文化啟蒙
手工是指通過使用各種手工工具以及材料,使用一些材料來對一個形象進行完美的塑造。中華五千年文化,其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寶藏,他們通過智慧、創造出了許多豐富的手工藝術,并且很好的傳承了下來,手工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使我們的生活豐富了起來。所以要將手工活動很好的傳承下去,在幼兒教育的工作中,要將手工融入進去,使幼兒能夠對手工感興趣,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使幼兒接受手工,從而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一起創造力。
4幼兒教育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實施傳統文化啟蒙
幼兒對于美感的逐步認識,使得幼兒的美術素養也在不斷提升,要使幼兒通過對美術作品和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的欣賞和感受中來使他們對于美感的形成,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的培養。通過多方面來對美進行感受。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瑰寶來讓我們欣賞,有很沉厚的積淀在其中,教師可以通過傳統文化中傳承下來的優秀作品來對幼兒進行身心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促進。教師在選擇作品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幼兒的適應能力,根據年齡以及心理發展的階段來進行選取。幼兒會有選擇性的來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在幼兒眼中,與生活相關的事物總是很有吸引力的,要選擇幼兒能夠接受的作品,他們有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看法。所以作品要與生活息息相關,并且要多種形式,將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很好的展示給幼兒,了解幼兒對于作品的感受,幫助幼兒很好的形成對美的認知與體會。在對美術作品欣賞的同時,要讓幼兒發表自己對于作品的觀點,從而促進幼兒的表達能力以及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能力。使幼兒對于美術作品有更深的感受,還要對他們進行指導,對他們進行啟發。教師可以先對作品進行賞析,然后設定一些提示,例如,作品中的人或者其他事物在做些什么,對作品內的特征進行分析,然后對幼兒進行引導,讓他們自己欣賞,然后讓幼兒通過語言來表達出來。教師也可以模擬作品中的情景,配以音樂來幫助幼兒欣賞,也可以在欣賞的過程中融入作品背景故事,使幼兒對作品的內涵感受更深,從而展開想象。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智慧的結晶,是先輩為我們留下的珍貴瑰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要加強,使后輩能夠很好的將傳統文化繼承下來并且傳承下去,使中華傳統得以延續,激發出民族精神,使人們能夠很好的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要充分加以利用,要將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灌輸下去,使幼兒能夠了解中華文化,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也對中華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5傳統文化與正常幼兒教育相結合的體現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現代化教育占主要部分,但是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將傳統文化的教育科學的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之更容易接受。古今結合:將地方特色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來引導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包括傳統建筑以及傳統文化等。中外結合:對于外來事物要接納,在傳統文化教學中,要合理的將外來文化適當的結合進去。例如,在于幼兒講到中華傳統飲食的時候就要將生活中常見的“肯德基、麥當勞”與中華傳統飲食相比較,讓幼兒對中外飲食有良好的把握。中外文化結合起來,使幼兒有不同的感受與看法,這樣使傳統文化的教育更加生動起來。
6幼兒日常生活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
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能夠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提升幼兒的創造力和協作力。在任何間歇時間,可以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例如,將古詩融入到游戲中,也可以幫幼兒進行中華傳統故事的短劇編排,要使幼兒對傳統文化的感受更加深刻,并且潛移默化的對幼兒進行影響。
7結語
篇4
一、弘揚傳統文化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需要
1.傳統文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文化具有連續性,是一個民族無法拒絕的歷史傳承。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一經誕生,就對人發生作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個人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接受文化熏陶,形成與特定文化一致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的過程。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經過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或多或少接觸到傳統文化理念,已經初步完成了社會化,具有朦朧的價值判斷標準和思維行為取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其已形成的思想基礎上進行的。
2.傳統文化是抵制不良文化滲透的屏障。社會不良文化是侵蝕、腐化人們思想,對社會發展進步起阻礙、破壞作用的文化。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成熟,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社會不良文化具有存在傳播的土壤。社會不良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詆毀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動搖信仰;宣傳物質享樂,奢靡浮華;講求個人中心,崇拜權勢和金錢;放棄道德操守,崇尚不擇手段的馬基雅維利主義。抵御不良文化對大學生的滲透,最根本的是弘揚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3.傳統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歸根結底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性文化,核心部分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具有明顯的育人功能。它關愛肉體,關心生命,不自虐,不極端,講中和,講奉獻,設置了提高自身修養,為國家集體服務的人生價值。傳統文化認為,個人生命由父母給予,同時承擔延續祖宗生命的重任。因此,個體是生命鏈條中的一環,是生命之樹上的枝葉,其價值在于更好的促進大樹繁茂。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契合,具有內在統一性。
二、弘揚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與歐洲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相對,中國傳統文化提倡集體主義。集體是價值的主體,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原有宗法制集體主義存在各種弊端,完全無視個人利益的極端集體主義已經被否定,但集體主義不會過時,它滋養了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歷史上涌現出許多愛國志士,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生動的素材。
2.有利于大學生基本道德規范培養。儒家文化的最高理想是“和”,最高理想的實現,依賴每個社會個體知禮守規,道德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中先后形成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等道德標準。依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我國現階段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脫胎于傳統文化,揚棄了傳統道德中等級、忠君等封建糟粕,發揚了愛國、勤儉等內容。傳統文化為大學生提供了道德的生動解釋,以“誠信”為例,流傳著許多關于誠信的名言和故事。
3.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養成。心理學上的“人格”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可以籠統的稱之為“個性”。目前對于健康人格的評價標準一般為: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正確的自我意識;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大學生處于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劉洋潑熊”“馬加爵行兇”等校園案件,凸顯了當前大學生群體人格障礙問題。大學生中常見的不良人格傾向有妒忌、偏激、自卑、自我中心、孤僻等。中國傳統文化塑造了現實完美人格的典型“君子”,為大學生提供了目標。
三、在大學生中弘揚傳統文化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近代中國歷史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否定。1840年之后,中華民族開始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中國思想界痛定思痛,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傳統文化,力圖引進西方文化,尋找救亡圖存的出路。在批判的過程中,傳統文化中的封建內容被放大,甚至將傳統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在這種批判多于繼承的歷史背景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認同程度不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自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在傳統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根據時展賦予新的內涵,通過營造校園文化環境、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等傳遞給大學生。
2.受教育者大學生喜新求異的群體特點。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大學生處于人生智力發展的高峰時期,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增強。進入大學校門后,大學生脫離了家庭的呵護,學業壓力減輕,開始獨立面對社會,并思考人生問題,成人意識增強,渴望證明自己的成人地位。大學生不迷信書本,不拘于傳統,相對于已有結論,他們更傾向于經過自身思考,提出新的見解。傳統文化作為自古流傳的內容,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大學生的新奇特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效性。充分利用班會年級會,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篇5
關鍵詞:大學生 高校圖書館 傳統文化 數字閱讀
中圖分類號: G2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3)04-0124-03
近年來,“承載家庭期許、肩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90后,已經成為高校中的絕對主力軍。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培養90后大學生的健康人格,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現實課題[1]。”鑒于傳統文化是大學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作為網絡新生代的90后,其閱讀(本文“閱讀”一詞系用廣義含義,具體指以視、聽途徑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各種活動)方式又日趨數字化,為了解大學生傳統文化數字化閱讀方面的情況,我們于2012年夏季基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課題“數字環境下的傳統文化閱讀——以高校圖書館為語境”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活動,共收回有效答卷134份,答案文字部分內容合計近10萬字。調查面向北京、天津、山東、甘肅和新疆等10多個省市區30余所高校。這里通過引述和概括問卷數據的方式,對本次調查作一總結性報告。
1 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認識較為到位
首先,認識比較全面,很少有人單獨把古籍文獻、文物或歷史遺址等作為傳統文化資源,單選古籍文獻者僅約1.5%,單選文物和歷史遺址者均不足1%,約84.3%的同學認為,傳統文化資源應該包括古籍文獻、文物和歷史遺址等多種形式;同學們還列舉了諸如古文、詩詞、曲賦、美術、音樂、舞蹈、建筑、戲曲、書法、對聯和民俗等各種有形、無形的具體形式。至于傳統文化的現代呈現方式,也自然是多種多樣的,有近一半同學認為傳統文化呈現方式包括文字、圖像、聲音、多媒體等,而不是其中一種或少數幾種。
其次,對傳統文化的定位比較準確,答案中常見的、較有代表性的定位詞語主要包括“智慧”、“財富”、“寶藏”、“根基”、“文化遺產”、“獨特資源”和“民族特質”等等。常見的形容性質的描述詞語包括“深邃”、“珍貴”和“博大精深”等等。同時多數同學并沒有片面、保守地看待傳統文化,而是有著較為辯證的認識:傳統文化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正確的對待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另外,在大家看來,學習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意義:① 增長知識、提高修養。有利于“了解歷史,認清當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有用的人才”;“對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② 利于發展。“只有繼承,才能發展”;“沒有傳統文化,現代文明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③ 促進團結、抵制西化。目前“中國社會西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學習傳統文化“有利于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和責任感的培養”;有利于“增強愛國主義情感”;“認清西方文化的種種弊端”。
總之,在絕大多數同學眼中,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應該成為大學生的歷史責任。盡管有部分同學的答案中也存在著認識不夠清晰、不夠準確的問題,但就總體而言,并未出現對傳統文化全然無知或持否定態度的情況。
2 當前大學生對傳統文化閱讀需求旺盛,但行動有所不足
從問卷回答情況來看,當前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普遍有著旺盛的需求,這些需求可具體概括為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兩個方面。
在學習內容方面,主要包括: ① 增加資源。有人主張“學習一些經典書籍”;有人主張“選擇多樣化,開設書法、楹聯、中醫等入門課程”。② 提供書目。“傳統文化卷帙浩繁,一般人入手會感覺非常茫然,缺乏指導性介紹性的書目”,因此提供書目非常必要。③ 內容人性化。所學內容應具有生動活潑、親和易學的特點,其獲取應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
在學習方式方面,主要包括: ① 開設課程。有人強調選修,有人強調必修。② 優化師資。“多些國學方面的真正的學者”;“將傳統文化以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方式教授”。③ 營造氛圍。多組織講座、展覽和游歷等活動,營造“相應的學習氣氛”。④ 注重網絡。“盡快將現存古籍全部電子化,上傳網絡,免費利用”,并使“紙質讀物和多媒體配合”。⑤ 講求方法。應做到寓教于樂,避免灌輸做法;同時還應“聯系現實,對比思考,以古為師,面向現在和未來;放眼全球,在全球視野中審視傳統文化”。
不過與旺盛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學生具體的傳統文化學習行動卻頗為不足。統計數據顯示,雖然僅有1.5%的人從未接觸傳統文化,但是多達56.7%的人也只是偶爾有所接觸,經常接觸和學習者遠不及一半數量,僅占約41.8%。正因為如此,54.5%的人認為目前大學生傳統文化閱讀現狀堪憂,43.3%的同學表示一般,僅2.2%的極少數同學感覺較好。數據還顯示,經常通過網絡了解或學習傳統文化的人約占49.3%,另外約50.7%的人則表示并未經常通過網絡了解或學習傳統文化。可見大學生基于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閱讀形勢并不樂觀。總之,大學生對目前自己在傳統文化學習方面的投入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即使在他們所喜愛的數字化閱讀中,傳統文化的比重仍然非常有限。
3 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作用重大,但發揮有限
關于圖書館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的作用,絕大多數同學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少人通過專門解析圖書館性質的方式來評判其作用,認為圖書館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公共水龍頭,為人類進步提供生命之源”;由于具有“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因而成了“一個集中學習傳統文化的場所”和“主要陣地”;高校圖書館則更“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所在”,其“職能之一就是傳播傳統文化”;“隨著網絡的流行,圖書館的作用不如以前那么明顯了,但在高校里,還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持有肯定態度者,具體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表述大致包括“還好”、“重要”、“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等多種。
當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像上面這樣來看待圖書館,約有23.9%的同學就持有相反的觀點,認為圖書館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作用不大,影響很小”,表現“一般”,“起碼現在的作用不太明顯”;甚至有人認為圖書館“作用不到位,只是擺設”,雖然言似過激,但也反映了一種認識。除此之外,還有極少數人表示對此問題并不了解,因而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在一項關于閱讀場合的多項選擇題中,單選或復選圖書館和教室者比例相對較多,分別合計為73.1%、55.2%,單選或復選宿舍者比例雖相對較少,但合計也超過半數,占50.6%,其中單選宿舍者為11.9%,比單選教室的4.5%高出兩倍多。宿舍在閱讀場合中的較大比例,說明在數字環境下大學生閱讀場合發生了重大轉移,他們不再局限于圖書館和教室,更多同學就在宿舍或主要在宿舍進行閱讀,不過宿舍閱讀其實也是圖書館功能的延伸,特別是在數字環境下,高校大學生的宿舍網上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圖書館的網絡傳播平臺。
盡管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作用重大,但是從大家對圖書館所寄予的諸多希望看來,目前其傳播作用的發揮仍然較為有限。對于這一情況大家也是直言不諱,比如有人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更有效的方式應該體現在民間,體現在大多數的公共場合。相對于此,圖書館的傳播效果稍有不及”。類似的觀點還有很多。
4 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閱讀前途廣闊,高校圖書館任重道遠
當問及是否看好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閱讀方式之時,約有76.1%的人持肯定態度,很多人詳細闡述了原因,可大致歸納為:① 節省時間。“現代人越來越忙碌了,花在電腦和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既然數字化的趨勢無可避免,那么就順應潮流。”② 資源共享。由于網絡的普及,以及數字介質“便攜而且存儲量大”等優點,從而使數字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③ 其他原因。大家還列舉了諸如數字資源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檢索和查閱等其他原因。由于數字化閱讀有著如上許多優勢,因此從長遠來看,數字化閱讀必將成為傳統文化閱讀的重要方式,具有廣闊的前途。
當然也存在著例外的情況:比如有3人持中間態度,3人無明確態度,另有26人表示并不看好這一方式。持中間態度者主要顧慮數字化閱讀方式既有利又有弊的雙刃劍特征,認為“不可過度依賴”;無明確態度者主要緣于個人“不了解”或“不喜歡數字化閱讀方式”;至于持不看好態度者,其原因一是擔心數字化閱讀會帶來諸如“傷眼傷神”之類的健康問題,二是認為閱讀效果欠佳,“感覺始終欠一層”,“很難深入理解和記憶”。
除個別同學因不太了解或不常去圖書館而無具體建議外,很多同學就數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文化閱讀問題踴躍建言獻策:① 加強數字平臺建設。一要健全數字化設施,保障系統穩定,并考慮“手持閱讀設備匹配”;二要加強數字資源建設,提供全面、鮮活、健康的資源,并保證其易于檢索、獲取和更新。② 優化服務工作。“工作人員要端正態度”,“盡量減免相關費用”,加強導讀服務,“推薦一些傳統文化書籍”,并“增加相關書目”,尤應“推出經典書目”。 ③ 營造環境和氛圍。廣泛舉辦相關講座、展覽、征文、競賽等活動,“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舒適的閱讀氛圍”。④ 擴展業務范圍。“主動走出去,不僅是走出圖書館,還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同時進行“多校聯盟,實現資源網上共享”;甚至可以“與博物館等傳統文化的地址取得聯系”。此外,大家還提出了諸如加強宣傳等許多其他方面的建議。正是由于高校圖書館承載著大學生如此眾多的愿望,因此它在引領大學生傳統文化數字化閱讀方面仍然任重而道遠。
5 結語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數字化閱讀作為一種嶄新的閱讀方式,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認同和喜愛,并在傳統文化的閱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加強和推廣數字環境下高校大學生的傳統文化閱讀,是新時期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工作。在高校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這一偉大的工程中,高校圖書館無疑是這一工程的核心發動機。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充分認清當前有利形勢,緊緊抓住機遇,通過大力加強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文化傳播和閱讀方面的核心作用,特別是在數字環境下通過網絡傳播和開展數字化閱讀的優勢作用,把廣大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催化為閱讀行動,使傳統文化借助數字化閱讀的途徑,在廣大大學生群體中得到闡發和弘揚,使他們不斷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高校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眼光不能僅僅盯在校園里,而是應該放眼全社會,放眼整個世界。在當前條件下,數字化正適時地為我們提供了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諸多便利。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其實質乃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創新。“只有創新發展,使科學技術與文化結合成一個創造性的綜合體,才能提高文化的開發性,使文化具有時代的生命力。現代科技的發展不但可以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把握傳統文化的轉型、促進中西傳統文化互補、樹立傳統文化科學發展的觀念,還可以在現代科技發展的背景下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2]在所有基于傳統文化的工作中,第一步就是認識傳統文化,特別是高校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因此大力加強以高校圖書館基于現代科技的校園傳統文化數字化閱讀,是目前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第一要義。
參考文獻:
[1]趙榮生,盧桂珍.網絡時代健康人格教育的傳播學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11(5):13-19.
篇6
[關鍵詞]傳統文化;符號;現代;藝術設計
“中國風”一直以來是中國設計走向世界的主要手段。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閉幕式上,從四大發明、文房四寶,到太極萬象、記憶之塔,一幕幕極具創意的文藝表演,為全世界觀眾呈現出一幅濃墨重彩的中國傳統文化畫卷。北京奧運會通過現念演繹傳統文化,運用創新手法發掘“中國元素”,不但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還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讓觀眾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這無疑給現代藝術設計帶來了啟示。
傳統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是歷史前進中的積淀,它為人類歷史前進積蓄著力量,提供著營養。所以,它對人類創造的現代的和未來的文明,都必然產生不可否認的巨大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電影運用上,中國的導演表現出色,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等,這些電影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體現或直接或間接、或從色彩或從場景、或從傳統理念或從民俗儀式,都給大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以張光宇先生、張仃先生為首的老一代藝術家親自參與動畫形象的創作,把他們多年積淀下來的傳統文化修養、藝術素養全部帶入了藝術造型之中,不僅在于采用了傳統壁畫、水墨畫、年畫、京劇臉譜等藝術樣式,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上,還借鑒了前輩藝術大師如齊白石、李可染的創作,充分體現出了中國藝術的意蘊與獨特的美學風格,因而也獲得了一系列的國際殊榮。
除了影視界,“中國符號”的觀念已滲透到設計領域的各個方面,如廣告、招貼、標志、包裝、書籍裝幀、環境藝術等,包括最近的服裝設計展――“衣裝盛典”。很多設計師成功地運用本民族的文化符號來推廣自己的設計理念,并成為設計領域的佼佼者。在我們的鄰邦日本、韓國。一些優秀的設計師更是將典型的東方韻味運用得淋漓盡致,從而在國際設計界得到廣泛認可。我們必須正視傳統,提煉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價值因子。由此,因“中國風”的流行而在高校設計專業教學中學生作業普遍出現的“跟風”情況就不言而喻了。應該說,“中國風”的流行是一個好的契機,學生們普遍認識到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從而改變了過去一味模仿和照搬國外流行設計的狀況,具有東方特色的元素和符號開始在設計中有了越來越多的體現。但同時,學生們在大量運用中國書法、傳統水墨以及民間民俗文化元素時,也不免陷于表面的拼湊和羅列,作品往往缺乏內在文化精神的傳達,這就使得大量使用中國元素的設計作品流于表面形式,遠離了作品應有的文化內涵,歸結起來,這和學生對傳統文化符號審美及認知上的偏差不無關系,因此。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符號的審美認知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現代藝術設計者,應該注重審視中國本土藝術中最具表現力的造型語言,不論是傳統木版年畫,還是木雕、磚雕、石雕等都有藝術設計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這些豐富的形象具體化、個性化并加以綜合提煉,仍需要一個再創作的過程。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藝術設計的規律,傳統藝術形象轉化的過程即是藝術創作的過程。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其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對亞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響持久,這些文化已經成為了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特定的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區的自然、風土、生態等基礎上經過長時間歷史集聚形成的,這些正與設計中心理、社會、文化的脈絡相聯系。所以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對現代設計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們聰明勤勞的先祖們就已開始使用圖形符號來傳情達意,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樣與刻繪在崖壁上的巖畫刻符都記載下了人類最初對自然界的認識與理解,以及他們當時內心的希求與期盼。這些圖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隨著科學技術、材料工藝的不斷演進,以及與外來文化不斷融合而不斷的延伸衍變,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象征符號體系。這個傳統文化符號體系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華,也傳承了華夏民族特有的藝術精神。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傳統元素中來涵蓋以上的概念,如:中國書法、篆刻印章、秦磚漢瓦、中國漆器、漢代竹簡、甲骨文、文房四寶(硯臺、毛筆、宣紙、墨)、豎排線裝書、京戲臉譜、中國結、皮影、剪紙、木刻、年畫、風箏、祥云圖案、中國織繡(刺繡等)、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國畫、漢字、石窟壁畫、石獅、唐裝、筷子、元寶、如意、八卦等。傳統文化元素與符號包羅如此之廣,正是設計師們汲取營養的沃土,對現代設計有著深刻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將傳統文化符號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是現代設計走向成熟、走向國際的必由之路。如果我們細心洞悉那些讓全球市場廣泛接受的強勢品牌時,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成功品牌的背后都蘊含源于本土文化精神的力量。許多著名的有創意的標志設計無不在簡潔、明了的形式美中蘊含著一個企業、團體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因此這種運用,并不是指對傳統圖形進行純粹的拷貝或者簡單的挪用。而是怎樣更好地借助傳統文化符號去準確傳達設計意圖,并體現出深刻的文化內涵。藝術的成功,在于有“根”。這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它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沉淀,深植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它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創作觀。有根的藝術才能夠枝繁葉茂日益強大,沒有根的藝術最終不過是浮萍一葉,曇花一朵,經不起時間的雕琢。而藝術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當中的,扎根在我們本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民族文化當中的。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他強調:這種相融并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整體簡潔流暢,極富時代感,標志內又包含了中國古錢,暗合天圓地方之意。中間一個巧妙的“中”字凸顯中國銀行的招牌。這個標志可謂是靳埭強現代設計文化思想的集中體現。
今天,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我們且不暇接,隨之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以及國外的各種藝術思潮的涌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這種局面下,我們面對著一個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結合、發展的關系問題,也就是在我們的現代設計中對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的問題。完全背離傳統事實證明是不可取的, 對西方現代藝術純粹的模仿、簡單的挪用將使我們的藝術喪失民族個性而無法立足:中國的設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國的傳統基礎之上的,一些著名設計師的成功之路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然而,繼承并不意味著拘泥。幾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寶庫,但一味地沉迷在傳統的襁褓里,在我們的設計中單純的奉行“拿來主義”,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將會導致民族傳統發展的停滯。這就要求學生在設計時,既要對傳統文化符號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又要和現代設計的思維和理念進行結合,這也是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重要任務。
透過傳統文化的歷史延伸脈絡,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在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下不斷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內涵與精神則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靈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設計當中得以延伸發展,我們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文化符號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煉和運用,使其富有時代特色;或者把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之中,使其更具文化性與民族性。北京申奧標志是由奧運五環的藍、黑、紅、黃、綠這五種顏色組成的五角星形狀,又以中國手工藝品的“盤長”方式相互環扣在一起,這就代表了華夏傳統的“中國結”形象,還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整體圖形又好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乃是中國古老傳統體育文化的精神體現。這種多元互補的設計構想不但增強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設計理念的延伸和視覺感染力的增強。在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設計中,漢字的巧妙應用再次向世人展現了中國古老文化的現代氣息。這些成功的例子深值我們品味和借鑒。
當然,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符號融入現代設計理念中去并達到成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這種相融并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與演繹,可以說是對傳統文化的高層次的發展和提升。一種新的民族形式的創造。是需要我們擺脫美學傳統的物化表相,進入深層的精神領域去探尋的。我們只有在深入領悟傳統的文化精神、充分認識來自現代西方的各種設計思潮的基礎上,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屬于我們本民族的同時又能夠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的現代設計。在這一點上,我國很多成功的設計師將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符號經逐步挖掘、發展成為了現代設計中極具文化內涵的元素。如:書法篆刻、祥云圖案、太極八卦、中國結等,這些傳統文化符號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們應當看到,絢麗多姿、具有特色的傳統文化符號,是我們聰明勤勞的先祖們創新的積累和結晶,它使我們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態、異彩紛呈。不斷創新是傳統文化符號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雖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給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同時也給其帶來了新的發展的契機。因為,新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的導人為我們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符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維度,而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也為我們傳統文化符號的再設計提供了更多樣的可能性。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是東方文化的一處獨特景觀。它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流傳之久遠,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它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張道一先生對待傳統文化的看法“張果老倒騎驢,騎在驢上向后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形形,五花八門,在比較中鑒別,在現象中歸綱,理出一條思路,驢兒馱著往前走,走向新的時代,不是固守于舊的迂腐不化,而是創造者新的去開拓未來。”傳統文化之對于我們今天的現代設計,如魚得水,須臾不可離開。因此,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重要意義并使其精神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之中,必定會使現代藝術設計煥發出無限生機。
[參考文獻]
[1]張曉凌,中國原始藝術精神[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
[2]徐江華,張敏,論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產品設計中的重構[J],包裝工程,2007,28(01),
[3]袁熙D,新現代主意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篇7
時代人物雜志社舉辦的以“文化突圍”為主題的年會,很有意義。我在這里著重談一談怎樣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把繁榮文化作為堅持發展的硬道理,同時也指出當前一些領域道德滑坡、誠信缺失,一些人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的問題。發展繁榮文化也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也好,都繞不開怎樣對待我們傳統文化的問題。毫無疑問,我們傳統文化形成的社會道德底線和價值底線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如何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對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強文化建設,促進文化繁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文化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在發展中他繼承著自己傳統的東西,同時也不斷地吸收著新的東西,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幾千年的歷史形成的,是中華民族的DNA。因此我們不能否定它,否定了它就等于否定了我們的基礎,否定了我們的根。說到先進文化的先進性,我們現在講現代文化具有先進性,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同樣有先進性。因為如果她沒有先進性的話,就站不住腳,也延續不下來。當然,對傳統文化也不能全盤的接受,因為她產生的經濟基礎是農耕文明,這就決定了她也存在著缺陷。因此,我們要把傳統文化的精神發揚光大。就必須有所揚棄,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要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傳統文化。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我們就要科學地對待她。當前或者很長時期以來,對傳統文化的看法有著很大的分歧。有的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封建文化,使中國國民性產生了極大的扭曲,應當全盤否定,這種否定在十年“”時達到頂峰。當前,有不少人認為解決中國時下出現的道德滑坡問題,只能靠全盤恢復傳統文化。我認為這兩種傾向都是不對的。我們應當持科學的態度。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剛才。肖云儒先生講到了傳統文化的缺陷,我完全贊同。但是這里還有兩點,我想提出來和大家共同商榷。
首先,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包容性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她能在的情況下與其他文化共處,就是孔子講的“和而不同”;一方面她善于借鑒和吸收其他文化優秀的東西,為我所用,就是《詩經》里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傳統文化這兩種陸格,使她能夠做到寬容大度。從而融合一切外來文化,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歷史上,多次的少數民族入侵,都受到了我們文化的融合,就能說明我們傳統文化的包容性。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等等,也能說明我們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再比如,道教是中國的本土文化,但是道教也供奉觀音菩薩,只不過稱做“觀音大士”,這也是包容性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是以農業文明作為基礎的,這決定了他又有狹隘的一面,有著強烈的排他意識。特別是到了明朝以后,排他性占了主導地位。發生了強烈的排斥外來文化的問題,清代就是一個典型。那個時候把海外先進的科學技術,都視為“奇技巧”、“雕蟲小技”,統統加以排斥。
第二點,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同時又表現得十分保守。創新精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又一個特質。歷史上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十分豐富,這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一個體現。但是她的保守性又是十分明顯的。特別是明清以后,這一方面尤為突出。在習慣性的定勢下,過去一切都是對的,直到政治上閉關鎖國,這都是我們文化保守的表現。
從歷史上來看,包容性、創新性表現得突出的時候,中國社會就有生機、就強盛;反之,就衰弱,就落后。
如何實現“文化突圍”?我們首先必須認清當今社會發展的大勢。當今社會的發展即工業化、信息化、全球化,國際現代文化已經建立和發展起來。國際現代文化具有國際和民族的雙重性,我們民族性的傳統文化一定要適應國際現代文化發展的要求,既保持民族性的特色,又和國際現代文化接軌。因此。“文化突圍”要再來一次思想解放。繼承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更要解放思想,吸收一切優秀文化的成果。如果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一次思想解放,帶來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使中國的經濟發展躍居世界的前列,那么這次文化領域的解放思想,將必然引發人們思想的大變革,使中國的現代文化受到世人的尊重。
我認為實現這一次思想解放,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要在思想意識上進一步開放。就是要克服我們傳統文化排他性和保守性。在主體的觀念主導之下,大膽地吸收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文化成果,努力形成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篇8
臨海市文化館根據上級主管文化部門的要求,通過近幾年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教訓,談談我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共同探索這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轉變態度。臨海市是一個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文化活動項目繁多,千百年來豐富著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這幾年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資源普查工作,使我們進一步認識,民族民間資源是群眾文化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傳媒等新形式的娛樂文化的迅速進入,民間音樂、舞蹈、民間故事、諺語歌謠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依然還停留在靜態保護上,沒有做到提倡動態或活態保護,更沒有提出傳承弘揚的行動口號。以致傳統文化項目漸漸地被淡忘,在眾多新的、外來的文化藝術活動中被邊緣化了。
所以我們認為,在研究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必須了解探究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自2003年以來,我市廣大群眾工作者積極參與了對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全面的普查工作,已經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是發展民族文化的根源,是發展先進文化的精神資源。作為文化工作者,就必須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特別要結合進一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遇,創造重視傳統文化的氛圍,開展必要的理論研討,還可以組織參觀介紹一些典型經驗,來提高普通民眾對傳統文化的思想認識。
二、認同目標,勇于實踐。統一了領導與群文工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關系、作用認識,群文工作者就必須為黨政部門的決策做好參謀,出謀劃策,提供可行性的工作計劃。
首先,我們要從鄉鎮尚存的傳統文化中,選擇有一定知名度或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有群眾基礎,易于普及創新,且資金投入量少,或利用開發后有一定經濟效益的項目開展工作。例如我市的“上盤花鼓”“黃沙獅子”“括蒼剪紙”等。以上盤鎮的“上盤花鼓”為例,上盤鎮于2006年被浙江省文化廳評為省民間藝術之鄉(上盤花鼓),并相繼列入臨海市、臺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2007年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舞蹈篇)。有近500年的歷史“上盤花鼓”自1955年挖掘、整理后,每年都在省級演出獲獎。特別是近年來,該鎮的上盤花鼓表演隊已從原來的1個發展到現在的8個隊,100多演職人員,其中農村一級俱樂部中就有6個表演隊。不僅增加農村俱樂部的活動項目,也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使上盤花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全市、臺州地區進一步擴大。為鞏固該傳統文化在當地群眾文化活動中起到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亦成為上盤鎮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榜樣。
三、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群眾文化的工作中,經常都會碰到先普及后提高,或是先提高后普及的工作方法矛盾。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對待傳統文化工作亦會同樣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認為,普及是基礎,提高是關鍵。任何一項群眾文化活動,只有在普及中才能發現人才,有了人才該項活動的質量就會進一步提高。活動項目的質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就能達到普及的目的。
上盤鎮文化站始終堅持這一鮮明的指導思想,積極發揮傳統文化“上盤花鼓”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他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重視下,制訂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例如要在近兩年內,使上盤花鼓在全鎮21個一類農村俱樂部中,建立表演隊,到2010年時在42個行政村全部普及;每年舉辦一次上盤花鼓培訓班,以提高各隊的表演質量;擬在上盤花鼓的11首歌曲中選出《寄生草》《姑嫂看花燈》等幾首作為鄉土教材,在中小學、幼兒園中教唱普及;計劃在上盤鎮中心成立舞蹈中心組,培訓演員20人左右,通過比較正規的培訓,提高藝術表演質量;計劃在近期舉辦一次全鎮范圍“上盤花鼓”的表演賽,促進該表演藝術的提高。
這些普及與提高的措施,既是交叉地進行,促進了兩者的工作開展,又體現了矛盾的統一。
四、不斷豐富創新,適應社會進步。任何傳統文化都是人民群眾在生活、生產的實踐中創造的。只有經過不斷加工,不斷豐富,不斷創新發展,才能滿足娛樂的需要,娛神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上盤花鼓也不例外。據我們了解,上盤花鼓在1955年挖掘整理時,為了宣傳參軍保家衛國的需要,對幾首歌曲的部分唱詞作了修改,演出時加上樂隊伴奏。1959年則把2人花鼓改為5人表演,同時根據上盤花鼓音樂素材,創作了一名為“舞龍調”的新曲,第二次上省演出。2000年,臨海市文化館和臺州群藝館分別以“上盤花鼓”的音樂、舞蹈動作為基礎,創作了舞蹈“花鼓情”。無論是音樂、動作、隊形、人數都作了大膽的創新探索,受到專家和群眾的肯定、贊揚。
篇9
關鍵詞: 大學生 藝術媒介 書畫藝術 接受狀況 調查報告
書畫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它直觀地展示著中華民族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審美意識,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放射著別樣的光輝。19世紀下半葉以來,書畫藝術經受了現代歷史的各種社會運動和文化觀念的沖擊而巋然屹立,通過不斷地豐富、修訂自己的藝術理想和技巧而繼續發展繁榮。但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技術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和當代大眾文化與消費文化在中國的極速膨脹,包括書畫在內的傳統精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書畫藝術的生存發展環境和在受眾,尤其是青年受眾心里的感覺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了傳統書畫藝術的繼續發展和繁榮,非常需要了解當代經濟、技術、媒介和受眾心理的狀況,因為它們是藝術發展的宏觀基礎。為此,我設計和實施了本次調查,希望以個案形式大略得知當代青年與傳統書畫的關系狀況。
一、基本狀況報告
1.調查方法
2011年3月間,我對杭州市下沙區幾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大學生媒介接觸和傳統書畫接受狀況”的問卷調查,該調查共發放550份問卷,回收529份,回收率為96%,有效問卷511份,有效回收率為93%。本次調查內容涉及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使用情況,藝術媒介接觸情況和對傳統書畫的接受心理,以及其對書畫創作、消費目的的了解等方面。
2.調查數據分析
(1)調查對象數據
本次調查樣本總共511份,其中大一學生238人,占46.6%,大二學生144人,占28.2%,大三學生129人,占25.2%;男生共156人,占30.5%,女生共355人,占69.5%,基本符合當前大學生的在校情況。
(2)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使用情況
書畫藝術作為傳統文化的遺產之一,其表意和表現的基本媒介形式是手工的絹帛紙筆,這種自然狀態的媒介技術使用期與傳統文化的繁榮期大致對應,它們是傳統文化表意和藝術表現的物質基礎,也在相當大程度上是書畫藝術蘊含深厚韻味的藝術形式基礎,并在長久的表意和藝術欣賞傳統中培養了民族的獨特審美趣味。但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達至21 世紀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已使傳統的媒介表意方式的地盤大為縮減,這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更鮮明地表現出來。如圖1所示,在回答“平時需用文字表達時你怎樣完成”的多選題時,選鍵盤打字的比率是47.3%,選筆寫的比率只有41.8%,顯示現代的機械復制的表意方式已經成為當代青年表意的主要方式,傳統手寫表意的感覺正在讓位于信息傳達的效率追求。而圖2則表明,有近一半的大學生表示有八年時間沒再寫毛筆字了(相當于小學畢業以后即將傳統紙筆束之高閣)。如此傳統書畫的藝術表現和心理體驗的物質基礎正趨于流失。
圖1用到文字表達時怎樣完成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2多少年沒用毛筆寫字了
與此同時,在被問到自己字寫得不好的感覺時(多選題,圖3),選擇“有點遺憾,顯得沒文化”的比率是62.2%,選“沒什么,反正寫東西多用電腦或手機”和“無所謂,字寫得好也沒什么用”兩項相加的比率為29.7%,不到前者的一半;反之,在被問到別人字寫得好,自己的感覺時(多選題,圖4),選“有內涵,個人形象比較好”的比率是51.9%,選“對個人發展有好處”的比率為32.8%,而選“書生氣較重”和“沒什么可炫耀”的比率分別只有10.4%和4.9%。可見,對漢字這種傳統表意工具所展示的個人形象,大學生還是相當在意的。但顯然這里有一個矛盾狀況,即在行動上大學生們為實用目的而使用現代技術投入了現代生活,但在心理上他們仍以傳統的文化形象為驕傲,而這正是傳統文化及其藝術發展的希望之所在。
圖3自己字寫得不好的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4對別人字寫得好的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3)大學生接觸藝術媒介的狀況
中國畫作品在傳統文化環境中,基本上是憑借著人際關系的接觸而傳播的,只是在明清以后,隨著雕版印刷業的繁榮,一些畫譜開始通過商業渠道得以較大范圍地傳播。書法作品雖較早已有拓印形式流傳,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它與摹寫的帖一道,也是以人際交流的形式傳播的。自20世紀初以來,現代大眾媒介成為幾乎所有信息交流的必經渠道,傳統書畫作品的傳播也深受其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人們接觸書畫的時間頻率和空間場合上,而且表現在人們經由何種具體物質形式來實際感知體驗書畫作品,當代大學生的藝術媒介接觸狀況因此也有較大變化。
首先,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休閑和審美欣賞時間的問題,從多選題圖5 可見,上網、游戲的比率最高,為35.8%,戶外活動和看書次之,分別為24.7%和24.8%,去藝術館博物館最少,為1.7%,看電視次少,為13.1%。可見在大眾媒介上進行藝術體驗和在戶外進行身體活動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文化審美形式。
圖5業余時間怎樣打發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在何種場合接觸書畫,由多選題圖6可知,在學校最多,為36.3%,因為這里報刊和畫冊最多且易接觸,次之的是在博物館美術館,為33.6%,這令人驚訝,與上述“去藝術館博物館打發時間”的最少比率1.7%形成反差,可推知在此時空中接觸書畫機會之少了,由此類推在商店、家居和賓館中則又更少了。
圖6在何場所接觸書畫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對經由何種具體物質形式來實際感知體驗書畫作品的問題,由多選題圖7可知,影視和電腦多媒體形式最多,分別為19.5%和18.7%,在當代網絡技術環境下,兩者其實都說明學生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書畫最多,其次則是報刊和畫冊,這屬于較傳統的大眾媒介了,而工藝品以12.4%的份額位居第四,超越了傳統書畫形式的卷軸和鏡框,這是頗值得注意的現象,說明大學生的書畫消費形式與傳統有了很大的不同。
圖7以何種媒介形式接觸書畫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4)對傳統書畫的接受心理
中國書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其外在裝裱是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媒介形式,而且其藝術形象本身呈現為一種獨特的視覺樣式,表現著別樣的審美蘊含。它與中國現代文化史中占主流地位的西方寫實繪畫有著鮮明的不同,其根本差異在其書寫性的筆墨形式,以及由此所表達的傳統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和文雅情致。對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及其所包含的獨特韻味,當代大學生們的感覺和體驗如何呢?
首先,如多選題圖8所示,選傳統卷軸裝裱形式“太老舊,沒感覺”的比率只有1.3%,反之選這種傳統裝裱形式“富有書卷氣,很雅致”的比率為49.3%,同時選它們“富有中國特色,感覺親切”的比率為46.3%,這三項相加占96.9%的比率,可見絕大多數大學生是認同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的,與他們對待網絡電子游戲及其他大眾文化的態度一樣,呈現出同樣的熱愛態度,這是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同時這也印證了前述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技術情況所反映的矛盾狀況,即沉浸于大眾文化的技術刺激和感官興奮之中,同時在深心中又以傳統文化為價值的根本。
圖8對傳統裝裱形式有何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如多選題圖9所示,在回答中國書畫的價值何在的問題時,認為在于其中國歷史文化蘊含濃郁的比率為28.5%,認為在于可以修身養性的比率為26.9%,認為在于筆墨功力深厚有意境的比率為22.8%,而認為在于造型逼真、色彩鮮明和表現了深奧哲理的只分別占10.1%和11.6%,可見對于中國書畫形式與內容的大致特點,大學生還是比較了解的,并非像表面的敬而遠之態度那樣一無所知。
圖9你認為傳統書畫價值何在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在回答不喜歡傳統書畫的原因(多選題圖10)時,大學生們表示有28.4%的因素是自己修養有限,無力欣賞,有20.3%的同學認為是其形式太古雅,難以理解(與上述對傳統裝裱的肯定形成對照,顯示大學生即使難理解還是喜歡其形式),還有17.3%的認為是可見的原作少,欣賞成本高(這與他們多數通過網絡和電腦屏幕接觸中國書畫正相關聯),還有一個因素(占12.7%)是大眾文化豐富多彩,以致顧不上欣賞傳統書畫。其他如創造性少模仿多,脫離現實生活,功利性太強這些與專業創作問題有關的因素則不太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可見,傳統文化素養教育的不足是大學生覺得書畫太古雅難懂的主要因素。
圖10不喜歡傳統書畫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5)對近年書畫市場繁榮原因的理解
傳統書法藝術的理想是“書,心畫也”(揚雄),人品高則書藝自高,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則是暢神而已(宗炳),“聊寫胸中逸氣”( 倪瓚),它們共同建構了傳統書畫藝術超功利的價值取向。雖然自明代以來,書畫家出賣字畫以取潤格的活動得到了宋明理學世俗化乃至市民社會出現、商業市場繁榮等因素的支持,書畫市場逐漸形成,但在傳統的藝術格局中,實用功利的藝術經營觀念和活動總是處于暗昧狀態,或以癲狂的叛逆姿態出現,并不能取得正面的價值肯定,這種狀態甚至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期。但在新世紀消費文化環境中成長的大學生,對藝術,包括書畫的態度顯然已經有了較大改變。
圖11近年書畫市場繁榮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11的多選題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近年來書畫市場繁榮的原因,有近四成的因素是大家想以此投資保值,分別有近二成五的因素是欣賞藝術和裝飾家居,另有一成多的因素是用于人際交往。可見大學生對藝術的看法是比較現實而非浪漫的,這應是其大眾文化的消費經驗和對當代中國文化狀況的了解使然,因為現實中的書畫消費往往很實用,很少再有純粹審美觀照的機會。
二、反思和建議
1.從個人表意工具使用和藝術媒介接觸的狀況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深度介入,使得大學生的生活和感覺日益高技術化,而對傳統藝術得以產生魅力的自然工具手段逐漸開始陌生和遠離,這是對書畫藝術發展的現實威脅。但尚處發展之途的中國需要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不可遏制,好在大學生心里已經具有充分的傳統文化根苗,這應該是拜多年的學校教育耳濡目染所賜。但中國基礎教育的功利化(中數理化等而輕人文藝術教育課程)正在削弱這種文化根苗成長的土壤,這是比學生單純偏好高技術效率和刺激更令人憂慮的。日本和韓國是協調傳統文化保護和技術發展關系的良好榜樣,應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目前來看,大學生投入技術性的大眾文化和身心保持對傳統藝術的敬仰還處于勢均力敵的矛盾狀態,但這種狀態能長久保持嗎?如果放任自流,技術的強大力量和它們在青年心中產生的慣性是否將把傳統文化的根苗徹底拔除?切實的文化保護措施應該盡早地設置,比如學校是否應開設更多的人文藝術課程,城市公共設施中可否建立更多的博物館、藝術館,舉辦更多的傳統文化藝術展示活動?
2.從對書畫藝術的接受心理來看,一方面,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與20世紀初的爭相留學以引進西方藝術觀念和技法的情況形成巨大反差,這顯然是由于20世紀末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國力有了巨大提升,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日益增長的情況為大學生所清晰感知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們對大眾文化毫無抵抗力,而對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內在意蘊雖心愛之,卻表示它們太古雅艱難,自己修養有限無力接受,這真是讓人扼腕的現實。問題出在哪里?是否還是在教育上,太表面化,太功利?教育改革如何補上這無實利但很重要的一課?
3.從書畫藝術自身的觀念和實踐來看有無值得反思之處?對是否堅持文雅高深形式還是兼容通俗視覺表現之技,專業人士各有看法,但上述大學生以工藝品形式接觸書畫作品超過傳統卷軸和鏡框形式的情況提示我們,傳統藝術形式在保留固有優雅氣質的同時,如何因應時代氛圍和受眾心理,確實需要細心考察思索,以求有所改變和創新,畢竟現在是大眾文化和消費時代,消費者的趣味和權力應該受到尊重,否則很可能就是作繭自縛,自我取消。
4.從藝術的目的和功能來看,傳統書畫總體上可以說是超功利的,主要是為了直觀地象征自己的內在品格和人生追求,以之牟利是接近近代才有的趨向。但當代文化的主流是實用功利的,以消費形式取代了純粹靜觀。大學生生長于當代文化環境之中,并表明深知這種現實,但這并不表示他們認可這種現實,就像他們沉浸于電腦游戲的華麗景觀之中,而深心并不以為然一樣。因此,專業人士應該有所擔當,不要隨波逐流而遺忘了藝術的超越和創造性本質,否則青年心中的傳統文化根苗就難有茁壯之望了。如果都是追求實用價值,鼠標點點即可輕松實現,因此,大學生根本沒有必要去瞻仰徒有其表的傳統形式。
篇10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傳統文化;滲透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影響,高中教育體制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對高中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設計與組織工作,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好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同時還要適當的滲透好傳統文化,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作為文化中的重要載體之一,高中語文已經成為了教學中的關鍵科學之一,因此,就要充分發揮出在傳承傳統文化上的重要性,做好學生的培養工作。第一,要避免多元化文化對學生產生出的負面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影響,不僅促進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動,同時也產生出了許多消極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學生群體來說,大多是因為這一階段是學生樹立起健康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很容易受到消極文化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理念。所以教師就要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其中的正面意義。第二,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可以激發出學生的W習積極性。可以說枯燥乏味的語言知識是難以被學生所接受的。所以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比較優美的詩詞,以此來保證教學的效果,同時還要讓學生受到文人情懷等方面的影響,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第三,借助傳統文化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國許多的傳統文化作品中存在著積極意義的思想,學生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也可以樹立起正確的文化意識。所以教師就要運用好古詩詞等,以此來讓學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現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對學生的情感觀念認識不足
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教學活動的引入并不是單純要讓學生掌握好名句與名篇等內容,其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通過詩詞來實現深層次的理解,與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思想等方面產生出共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將目光放在了詩詞的翻譯以及詩詞的結構等方面上,這樣也就難以對古詩詞中的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講述,造成了學生雖然學習了這一知識,但是卻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與價值。
2.對學生的自我理解與賞析認識不足
為了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師在引入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就要從古文教學上出發。但是在實際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過度關注對文言文以及詩詞等方面的解析,或是直接借助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內容,這樣也就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與認識,最終也就降低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難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來說,其自身有著一定的綜合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突出傳統文化的功能,發揮出其影響力。
1.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的引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教材上出發,以此來開展教學工作。在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大多是精心挑選過的,其中也存在著比較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對其中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培養好學生的人文精神。如學生在學習《鴻門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找出其中的民族精神與審美意識,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借助語文來傳承好文化。
2.保證融入方式的準確
現階段中大多數的語言教學中往往都是從古詩文上來融入傳統文化的,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情境與信息技術等手段來幫助學生學習。如學生在學習《逍遙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詞匯上出發,借助相應的畫面等來給學生進行展示,同時還可以引用音樂等來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可以說,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不同,所以也就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力的發展。
3.篩選好傳統文化內容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引入傳統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而記住文化內涵等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避免存在盲目崇拜的心理,而是要采取批判性的方式來鼓勵學生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如在一些古詩文中詩人在落魄后所寫的內容,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保證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滿足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亞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培養好學生的文化修養,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引入傳統文化的意義,從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上出發,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曉鸞.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育,2016(9):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