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孩子的公益活動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2: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適合孩子的公益活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暑期學校
美國的公立學校,會安排幾星期的暑期學校。暑期學校的課程豐富多彩,包括數學、語文、手工、科學自然、閱讀、運動等等。家長們一般會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為他們選課。參加暑期學校,補習文化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等。暑期學校與平時學校的不同之處是,假期學校只開半天學,通常只是上午授課,家長要安排好孩子們下午的活動。
夏令營
美國小學的夏令營種類五花八門,提供單位也各有千秋。雖然,夏令營是以玩兒為主的,但也有一些寓教于樂的補習文化夏令營(讀書、寫作、綜合訓練等等)和體育活動夏令營。如果孩子們是女童軍(GIRL SCOUT)成員,這個組織還有專門的夏令營活動供家長們選擇,且收費偏低。夏令營有半天,全日,也有需要住宿1~4個星期的。
主日學和圣經學習班
在美國,大部分家庭的家長和子女都有。暑假里的圣經學習班(VBS),就是為孩子們開設的宗教教育班。VBS通常也是半天課,課時一星期,免費。在VBS課上,除了接受寓教于樂的宗教教育,孩子們還會做一些小手工,也有節目表演等等。除了VBS,還有周日的主日學和每周一次的查經班,即使家長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習班受教育。
大量閱讀
美國人的孩子喜歡閱讀,在美國,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源很廣泛。在暑假里,很多圖書館有鼓勵孩子們閱讀的活動。比如,讀到多少本書以后,圖書館就可以送孩子一張免費的餐券和公園門票。有的學區,還會專門推薦暑假的讀書書目,建議孩子們在升級前讀完。
旅游
美國人都喜歡旅游。暑假里,家長們一般都會帶孩子們出去旅游。旅游不僅是為了開闊視野,舒展心情,也是為了配合學校的要求。放暑假時,老師要求孩子們把暑期旅游時去過的地方,用照片的形式,做成展覽顯示版(POSTER) ,開學后向老師和同學匯報。
娛樂消遣及小朋友聚會
在暑假里,孩子們絕對要有適量的休閑娛樂活動才好。所以,除了吃喝玩樂、聽戲、看電影、看球、去游樂場等活動,肯定是少不了的。
篇2
2017學校公益活動方案一
一、大賽主題:青春裝扮校園微笑迎接全運
二、參賽資格:具有正式學籍的山大學生(研究生、本科、高職)。
三、報名方式
1、各學院團委根據本院實際情況推薦1支代表隊提交作品;
2、比賽組委會也接受廣大同學以個人名義報名參賽;
3、學院推薦以及個人報名參賽的選手請在青春山大網站下載報名表格,填寫后以電子版方式發至。其中學院推薦代表隊的作品請在報名表中注明。
4、報名截止日期:20xx年4月30日
四、比賽方式:
參賽作品分為平面、影視和廣播及創意設計四大類。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作品,要求格調高雅,積極向上,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參賽作品標題由參賽者自定,但必須符合大賽主題,每件作品需填寫詳盡參賽表及參賽承諾函。大賽組委會鼓勵電子稿,方便環保。
(1)平面作品選送要求
a)此次大賽平面作品均采用網上提交形式,也可采取紙質等其他材質平面作品遞交。
b)網上投稿:提供可供輸出的電子文件,存儲格式為JPEG壓縮,投稿作品每件文件大小不低于2M,多個文件的請使用壓縮文件打包,文件標題注明作者姓名及作品名稱,以郵件方式提交至規定郵箱(見后文投稿須知)。
非電子類作品提交至指定處(見后文投稿須知)
c)參賽者需填寫參賽報名表電子稿,網上投稿者與參賽作品一并發送至指定郵箱,非電子類作品將報名表電子稿發送至報名郵箱后提交參賽作品至指定處。
(2)影視作品選送要求
a)體裁不限,包括動漫、錄影在內的各種體裁皆可。參賽作品請確認為可播放視頻格式,像素要求比較清晰,不影響評判。
b)器材使用要求:專業攝像機或家庭數碼攝像機皆可。
c)網上投稿:請提供可輸出電子文件,文件標題注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以郵件形式提交到指定郵箱(見后文投稿須知)。
非電子類作品請以光盤DVD格式,盤面填寫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提交到指定處(見后文投稿須知)。
d) 參賽者需填寫參賽報名表電子稿,網上投稿者與參賽作品一并發送至指定郵箱,非電子類作品將報名表電子稿發送至報名郵箱后提交參賽作品至指定處。
(3)廣播作品選送要求
a)參賽作品請確認為可播放音頻格式,音質較好,不影響評判。
b)網上投稿:請提供可輸出電子文件,文件標題注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以郵件方式提交至指定郵箱(見后文投稿須知)。
非電子類作品以光盤形式提交,盤面填寫作者姓名及作品名稱,提交至指定處(見后文投稿須知)。
c)參賽者需填寫參賽報名表電子稿,網上投稿者與參賽作品一并發送至指定郵箱,非電子類作品將報名表電子稿發送至報名郵箱后提交參賽作品至指定處。
(4)創意設計類作品選送要求
a)創意設計類可采用網上提交形式,也可采取紙質等其他材質平面作品遞交。
b)網上投稿:提供可供輸出的電子文件,請采取各種適宜表述參賽者設計創意的形式,多個文件的請使用壓縮文件打包,文件標題注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以郵件方式以郵件方式提交至指定郵箱(見后文投稿須知)。
非電子類請將參賽作品提交至指定處(見后文投稿須知)
c)參賽者需填寫參賽報名表電子稿,網上投稿者與參賽作品一并發送至指定郵箱,非電子類作品將報名表電子稿發送至報名郵箱后提交參賽作品至指定處。
五、評選過程
大賽由評委會對參賽作品進行分組評分,分為初評入圍作品和終評獲獎作品兩個階段。
六、獎項設置:
平面、影視和廣播及創意設計四組每組設置優秀作品3名,共12件優秀作品。四組共設創意獎3名。
七、投稿須知
(1)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
(2)提交作品的團體或個人不得剽竊或抄襲他人作品,如發生知識產權或版權等法律糾紛,由參賽者承擔后果,大賽主辦方將取消其參賽資格。所有參賽作品須填寫詳盡的參賽表以及參賽承諾函。主辦方對參賽作品無償擁有展覽、和出版的使用權。主辦方有權將獲獎作品免費提供給國家公益事業部門使用。
2017學校公益活動方案二
活動宗旨:以推動大學生開展公益實踐,以弘揚公益精神、宣傳社會公德、倡導公益文化、開展公益實踐、塑造公益形象為宗旨,開展公益活動,同時在此基礎上擴大的我校在社會上影響力。
活動目的: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豐富校園文化,我班(715班)欲策劃一次公益實踐活動,使全班同學都能參與到關愛SOS兒童村公益活動中來,體驗社會增加社會責任感。
活動要求:大學生與公益文化相結合,突出實效性、人文性、公德性,通過傳播公益文化,營造科學、高雅的道德氛圍,使大學生接受更多的新事物,傳播愛心提高自身修養。
活動時間:20xx.10-21
活動策劃人:715班
一、活動背景:
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能看到歡歌笑語的小朋友。但是,在看到他們愉快身影的同時,你是否想到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他們失去母愛父愛,同外界失去應有的交流。他們就是來sos兒童村的小朋友。他們不僅需要社會的幫助,更需要的是一個充滿回憶的童年。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服務意識和奉獻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希望我們能盡我們一份綿綿的微薄之力,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能享受正常兒童的多彩世界,感受到我們的愛。
二、活動主題:
健康成長,快樂童年
三、活動時間:20xx-10------2007-11
四、活動地點:南昌sos兒童村
五、路線:232210223240214在瀛上村或瀛上路口其中一個站臺下,因為車并不是到SOS兒童村門口停,須走上十多分鐘。六、情況說明
南昌SOS兒童村,是我國和國際SOS兒童村組織合作建立的第四個兒童村。
1992年8月20日,民政部批準興建南昌SOS兒童村。根據協議的要求,南昌市政府在昌北開發區征用了一塊40000平方米的建村土地。國際SOS兒童村組織資助兒
童村的基建經費、兒童村孩子的生活費等。
南昌SOS兒童村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包括12戶家庭(共招收96名孩子),一座幼兒園,以及村部辦公樓等23幢房屋設施在內的建筑面積為4970平方米的初具規模的福利事業單位。
1995年3月27日,南昌SOS兒童村舉行了隆重、熱烈的落成典禮。至此,兒童村的基建工程、綠化工程基本完成。目前,南昌SOS兒童村12戶家庭已全部建成。全村有正式媽媽、媽媽12名、阿姨5名,兒童村工作人員10名。
南昌SOS兒童村,今后將在國際SOS兒童村總部及中國SOS兒童村協會的指導下,在盛市政府和各級民政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努力辦成一個具有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精神的、充滿家庭溫馨的兒童樂園。
院長:周夢林
地址:南昌市昌北云上
電話:0791
郵編:330038
活動安排:
1. 安排節目(由文藝委員完成)
2. 彩排(全體班干組織)
3. 組織文藝表演(小游戲小魔術)
6. 互動
7. 贈送禮物(自己購買)
計劃
主持人自我推薦
時間安排10.21早7:00-21:00(中午在那聚餐每人10元)
備注:
2017學校公益活動方案三
一、活動名稱:愛心家教
二、活動時間:
此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每年四月到六月,每周周末。
備注:在三到七月,十月到一月周末由一部分同學尋找急需幫助的青少年;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負責分配參與人員的調配與收集來的信息的處理,接下來的時間是分配同學上門輔導。
三、活動背景:
1.當下,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多的家長采取聘請大學生為家庭老師的方法;而大多數的人也傾向于尋找有經驗的大學生。
2.現在的大學生普遍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走入社會,鍛煉自己,成了大學生迫切希望的一件事情,而做家教也就成為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3.如今,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公益事業盡一份力量,同時不少學校也把大學生的社會服務活動的時間作為對大學生的一項重要評判標準。
4.在我們這個社會中,還有很多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不少家長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此時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
四、活動目的:
1.幫助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少年提高學習興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適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為想鍛煉自己的大學生提供適合的平臺,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時會碰到很多麻煩,而社會上的實踐和工作經驗往往會決定同學能否被企業錄用。這是很多企業聘人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借此機會同學能很好積累自己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很好的培養鍛煉自己的能力。
3.聯手社會上的一些公益機構及團體,利用開展家教獲得的有限資金,去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4.利用這次活動,使更多的人去關注公益事業,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喚醒人們的愛心
五、活動主題:
盡自己綿薄之力,回報社會。
六、活動策劃主辦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團委學生會
贊助單位:
七、活動參與人:
湖南科技大學大一大二在校學生50(不超過50)人。(男女不限)
并具備如下條件:
1.有公益心,愿意從事該項愛心家教活動。并愿意服從集體的安排。
2.口齒清楚,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有信心輔導低年紀的學生
3.在某方面有一定才能(如:英語,數學,物理等各中學科目)或是各方面學習成績優異,有能力做好家教工作。
4.有一定的團隊合作意識。
5.有一定獨立自主自理的能力,在遇到一些突況時,能夠靈活應變解決問題。
八、活動前期準備:
1.學院學生會宣傳部和廣告部一起為活動制作海報與宣傳單。
2.學院團委組織部委員制作一系列的問卷及聯系表
3.外聯部聯系一些相關的單位企業,拉取一部分贊助。
4.由學院里負責本次活動的領導聯系湖南省的一些相關的公益基金會,與之洽談,咨詢有關情況,為以后的捐款做準備。
5.在雨湖公園附近(旁邊有一所生源很好的和平小學)和學校內(學校老師的子女)找一處小地方作為活動戶外基地,即宣傳活動的地點;
篇3
一、 單親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1.心理自卑型。這類學生沉默寡言,他們從不談起甚至回避雙親的事,對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著這個秘密,心里總認為“我不如人”,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同學請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怕別人譏笑。
2.目標渺茫型。這類單親家庭學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引導,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無法設計美好的生活藍圖,有的原本有美好的理想,但因家庭的破裂,導致他們很多會感到前途、目標渺茫,凡事“就這樣了”當頭,學習生活中沒有明確的方向。
3.唯我獨尊型。這類學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管,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唯我獨尊的心理特點,時時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自私自利,不關心集體,不參加公益活動,不遵守校規班紀,是思想教育的重頭。
4.情緒逆反型。這類學生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不愿跟父母說話,父母忠言相勸,他故意說父母是錯的,總之,一味要對著干。更可怕的是這種對家長的逆反發展到對老師、對同學、對社會的逆反,從而產生破壞性。
5.性格孤獨型。這類學生離群、不大方,沒有多少人與他交往,學習成績不能上升,不熱心公益活動,組織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難跟上。
二、教育對策
1.理解――心與心交流的妙方。理解是溝通的橋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學生的心,以便對癥下藥,促進轉化。真正做到知學生的心并不容易,因為要知其心,只有通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多與他們促膝談心,溝通思想,多對他們的學習、身體和生活全面了解、關愛,做他們的知心人、貼心人,才能深入他們內心世界,讓心與心拉得更近。
2.愛心――撫慰心靈創傷的良藥。對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最受傷害的是心靈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來醫。為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就要讓他們把失落的愛撿回來。
教師可以用“愛心”行動來表示對單親學生的關愛,以情來感動他們,比如可以在單親學生過生日時贈送一件小禮物,在學習困難時多加以輔導,生活上要關心冷暖溫飽,有時還可以把學生請到家中做幾樣拿手菜,以真情來感動他們。學校和班級也要開展一系列的愛心活動,發揮集體力量來幫助他們,使他們體會集體的溫暖,使這些學生在校生活得充實,心情愉快,逐漸彌補了家庭變故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傷害。
篇4
訪談篇
當演員太辛苦,下次不演了
近年來,多地連發數起校車事故,校園安全問題再度牽動國人的人,電影《校車》應時而生,旨在喚起社會對學生安全的關注、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關注。除了關注社會熱點和校園公益,這部電影的定位還包括“一部好看(有故事)、好聽(有音樂)的青少年電影”。
“我覺得中國的小孩非常需要很好看的、青少年的電影,這個題材的電影在目前電影市場是很短缺的。剛好有了這個平臺,我就開始做了,其實蠻簡單的。而且我覺得在音樂市場非常缺乏小孩、青少年適合聽的這個方面的歌曲,所以非常感恩有這個平臺,我就開始做這些事情,而且校車是現在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嘛。”總制片人柯以敏如此回答自己作為一個音樂人為什么要來拍《校車》這么一部電影。
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柯以敏身兼數職,從創作劇本、找投資、籌建劇組親力親為,除了擔任總制片人,還首次出演女一號——音樂教師王春蘭。
飾演女主角對她來說卻不像聽上去那么美好,“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下一部我可能就不演了。因為我覺得拍戲非常辛苦,我還是對音樂比較有興趣,我會繼續做音樂。演戲呢,這是一個嘗試,當了一回演員才真的覺得實在是太辛苦了!”柯以敏表示,在接下來的《校車2》中,自己仍然擔任制作人,但不準備再當演員,還是做自己擅長的音樂部分比較好。
音樂是重頭,想把唱的機會留給別人
由音樂人擔任總制片人的電影,可想而知,音樂部分一定是重頭戲,“我們為這個電影在音樂部分花了將近兩百萬,包括六首歌的制作。”
柯以敏找來老搭檔詞人文龍,合作了首波主打歌《給孩子》,她自己為全部六首歌中的四首創作了旋律。“歌曲的創作周期其實比劇本還要長,每首歌除了緊密結合劇情外,更要符合學生和孩子的欣賞口味。其實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孩子們和學生的歌曲了,而這次一定是一次視聽盛宴,不僅電影的畫面會吸引眼球,電影歌曲相信也會流傳開來。”
第二波主打歌《如果有你在》除了白若溪演唱的版本外,還錄制了柯以敏演繹的版本。“白若溪版的《如果有你在》要配電影里的女主角,給小孩們聽;我的版本是以后發行電影單曲要用,所以我才唱。我還是希望給孩子們多一點空間去唱,我自己少唱,但是劇組他們希望我多唱一點,就又唱了一版《給孩子的歌》。”
柯以敏同時也透露,近期將全力投入電影,《校車》的工作結束后,還有《校車2》、《國家圖書館》等青少年題材的電影要拍,至于個人專輯目前暫未列入日程。
音樂篇
《校車》電影配樂部分由曾操刀《永不瞑目》、《奮斗》的音樂人制作人孟軍擔綱;在歌曲的演唱方面,除了柯以敏親自演繹之外,谷峰、云朵等實力派以及陳石(我型我秀、快男選手)和白若溪(名師高徒冠軍、非常6+1亞軍)兩位選秀歌手也有不俗的表現。在歌曲的制作方面,編曲、配器全部使用真樂器,亞洲愛樂樂團以及著名小提琴家、指揮家黃立杰的出色演奏為每首歌曲增色不少。
電影《校車》中的6首歌曲:
《給孩子》:寫的是一種思索和探尋,“我們今天給孩子的,是明天他們擁有的,孩子的們心房,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如果有你在》:寫的是對親情的呼喚,那些失去父母和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們,更需要關愛。
《地球上的星星》:一首寫給孩子的歌曲,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 “他們是如此的光潔純凈,他們是落入凡間的精靈”;
《喜歡》:寫的青春的色彩和萌動,“喜歡是藍色的海岸線,喜歡是白色的地平線,喜歡是高高的拋物線,喜歡是畫出的鉛筆線”;
《給你我的手》:出現的場景和電影《人鬼情未了》的經典畫面有些相似,寫的是生命中最痛的離別之情;
《我們的校車》:頗具百老匯歌舞劇風格,呈現學生們在舞臺上最終奪冠的場景。
電影《校車》首波主打歌曲
《給孩子》
詞 柯以敏 文龍
曲 柯以敏
給孩子們一種信仰
幫他們找到方向
給孩子一種追求
讓他們擁有理想
給孩子思考的空間
幫他們學會判斷
給孩子廣闊的天地
讓他們飛 讓他們飛
我們今天給孩子的
是明天他們擁有的
孩子們的心房
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我們今天給孩子的
是明天他們將給予的
他們知道
電影《校車》第二波主打歌曲
《如果有你在》
詞 文龍
曲 陳榮樂
如果有你在
我就不用每天對著天花板發呆
如果有你在
就可以讓所有不快統統走開
誰愿做孤單單的小孩
一個人在風中搖擺 到最后停擺
我多想能再哭個痛快 可以把頭深埋
我就是你的乖
你能不能回來
再次把我疼愛
告訴我什么是好 什么是壞
什么是 該與不該
你能不能回來
不要走得太快
對我說哪些是黑 哪些是白
哪些個色彩 要涂改
劇透篇
林暮陽(于榮光飾)在臺上激情表演,遠在山區支教的妻子開拖拉機載著孩子們上學,故事這里展開。一場交通事故,讓林暮陽永遠失去了妻子,他從此放棄音樂當了一名校車司機。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周寧寧受到刺激,從此心靈自閉,被父親送到城里的表弟家。為了對中小學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識,上級決定舉辦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歌舞比賽。學校聘請國外歸來的音樂老師王春蘭(柯以敏飾)輔導學生參加比賽,而王春蘭此次還有另一個目的……
下面這些照片從《校車》拍攝現場發回,故事情節本文不再過多透露,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在9月10日教師節當日去電影院現場感受吧。據有關消息,將有一位國際功夫巨星在片中客串校長一角,至于他到底是誰,制作人柯以敏表示,暫時保密,請大家拭目以待。
圖注:
影片部分,王春蘭老師帶領學生們參加全國交通安全歌舞比賽音樂大賽,孩子們的表演最終奪得大獎的畫面。通過這次比賽之旅,同學們更加懂得了人與人之間關心、關愛、責任、擔當的重要,也加深了對交通安全的認識和體會。
寄語篇
北京電臺《音樂周刊》自創刊以來一直傾力支持校園公益事業,捐建北京延慶張山營音樂希望小學、捐助河北阜平馬蘭小學小樂隊、參與“星星點燈·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探訪湖北大冶劉仁八鎮中心小學“愛心小屋”等系列公益活動從未間斷。校園公益電影《校車》與《音樂周刊》的所倡導的“關注校園”公益精神不謀而合,制片人柯以敏特別寄語《音樂周刊》的校園讀者和所有熱心公益的人士——
篇5
二、活動地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三、活動時間:20xx.10.15—20xx.10.25
四、活動背景:
我們東方學院一直秉承東方精神和東方文化的校園氛圍,悄然走過了六個年頭,在這六年里我們在院領導的引領下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我們作為一個醫學院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一直堅持灌輸和培養“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理念。所以東方學子在要具備的就是良好的醫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有一顆能夠關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悲憫之心。在這金秋十月,我們特意策劃了這次愛心募捐活動。
本年的十月是活動開展的最好時間,因為新生的大學生活已進入了正軌,一切都相對順利,而且該月的功課也相對于其它月份少些,會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和參與活動,更何況學校的各項迎新活動已經結束。社團活動活動月也在這個時候完全開放,很有活動的氣氛。在這個宣傳的黃金月,我們經過認真思考策劃出這次極具創意的活動。希望學校給予支持。希望得到院團委、社團理事會等官方組織的重視,并希望學院給予大力的支持
五、活動目的及意義
通過組織這次活動,為需要幫助的學生籌集善款,以我們的微薄之力,傳遞愛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讓山區的孩子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能享受更多的教育機會,更好的去面對生活,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同時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募捐的活動讓同學們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該活動對宣傳我們東方學院和提高我們學院對外知名度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次活動是無盈利性質的公益活動。也是學院宣傳東方精神弘揚東方文化的重要體現機會。
六、活動展開形式
校園集中募捐、班級主題班會、各系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等。
七、活動開展
(1)聯系活動需要的組織及機構,聯系校院廣播站、各系宣傳部、提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2)前期宣傳:于10月15、16日由各系團總支召開各支部集體會議。介紹活動開展目的和意義。給各班介紹開展關于愛心募捐的主題班會或者團日活動的事宜。于10月17、18日各系各班召開相應主題班會或者團日活動;(附加校園廣播臺,海報,校園網的同步宣傳)。
(3)為方便同學捐贈,各宿舍樓下設有臨時捐贈箱,可以將物品捐放于此捐贈箱,由負責人定期收取;如果捐贈的物品過多過大或者沒時間送到捐贈點,也可以臨時安排負責人專門負責收取。
(4)于10月18日在六教前設立室外捐贈場地,由宣傳部提前制作好海報條幅、及捐款箱。鼓勵同學們自覺進行舊物回收再利用,獻一份愛心,積極參與。具體人員安排由各系安排。活動事宜如下;
a專人負責接受捐贈物品,儲存,并在接受后致以謝意;
b專人負責用捐贈物附屬信息表記錄附屬信息;
c同時有專人于現場進行再度宣傳和解釋說明;
(4)會場清理
(5)待所有捐贈物品清點入冊后統一保管,嚴格記錄所捐物品及現金,當面清點和匯總,以求透明公正;
(6)利用募捐資金購買各種文具用品和兒童讀物,以及支付郵寄費,開取收據證明,以求每一分錢用的透明,公開。
(7)將所購買的物品郵寄,開取郵寄收據。
八、活動經費預算
海報、捐款箱、宣傳條幅(可請各系宣傳部代為制作)
注:a由于活動為公益性捐助活動,所以不提供工作人員的飲水和餐飲服務;
b中途的行程費用及其他開支待列會商議后再做定奪;
c中途出現的情況應酌情定奪,本著成本低廉,效率高的原則開展所有活動環節。
九、活動人力及物力資源需求:
人力資源:
(1)直接負責人:臨床系團總支
(2)協助單位:院團委,學校廣播臺,各系宣傳部,團總支。
(3)相關領導:校院相關領導,輔導員。
物力資源:課桌,儲物袋(盛裝捐贈物品),宣傳海報,宣傳單,宣傳條幅捐贈物品的附屬信息記錄表格,運輸車,儲物間(備用)。
十、捐贈物品及注意事項:
(1)衣物、圖書新舊不限,衣物須清洗干凈,沒有破損,舊書須頁面干凈、完好無缺。
(2)請盡量郵寄素凈點的衣物,適合農村生活的。不要太時髦,不要吊帶等。
(3)御寒衣物為主,盡量少寄夏天的衣服。如果有棉被,床單等也需要。
(4)衣物七成新以上,請不要有破洞,不要有明顯的污漬,扣子、拉鏈、鞋帶必須完整無缺,貧困山區買這些服裝配件也很困難的。
(5)襪子圍巾帽子手套:請清洗干凈,鞋子盡可能的無破損,棉被等相關的物品。請檢查無破損,或修補晾曬后送來。
(6)文具、棋類、體育用品、音樂器材、玩具等都可以寄去(請附上使用說明書;上述物品如果不是新的,請清洗消毒后再送)。
十一、受捐單位地址及相關鏈接
郵寄地址: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天星鄉扭倮小學
郵編
接收人:高xx
聯系方式 xxx
需求物資:大人孩子的四季 衣物。適合小學生書籍(也接收教師能看的書籍),學習用具,體育用品等。
只通郵政,選擇普通包裹就可以。請在包裹單上留下您的手機號碼,方便接收人的反饋,謝謝!
xx校
蘇xx
需求:適合山區生活的各類衣物,不分年齡性別,適合小學生書籍(也接收教師能看的書籍),學習用具,體育用品等。
篇6
[關鍵詞]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別樣引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可見,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除了以學校課堂教學為主的班級授課方式外,還應有以社會課外活動為主的個人和小組的綜合性學習方式。這二種方式各有優勢,各具特點,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人格特質的發展。為此,筆者結合語文新課程教學實踐,就初中生綜合性學習的引導進行了別樣的探索與實踐。
一、引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原則
1、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標要求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傳統語文課堂上,很難做到給每一位學生參與互動的機會,很難讓所有學生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語文綜合性學習則不同,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安排活動,活動的內容、方式、過程、目標等都可由學生自主制訂,甚至可由學生自行選擇指導老師,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指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多引導,少干涉,不包攬。讓學生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珍惜自我鍛煉的機會。學生自主制訂和實施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必然會全身心地投入,不管結果如何,他們定能在活動過程中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和健全品格的形成。
2、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以興趣為主導
新課標強調:“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而由教師所安排的活動內容往往仍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甚至成為補課的翻版,不但不適合學生的口味,而且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傷害了學生的感情。因此,教師要以學生興趣為主導,尊重學生特殊的興趣愛好,和學生一起來決定安排什么內容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活動本身的濃厚興趣,是促使其用心、盡力參與的源動力,也是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的正能量。
3、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以能力為主線
語文綜合性學習,既要是學生的能力所及,又要以提高能力為目標。部分學生,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較欠缺,也缺乏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綜合性學習受挫時容易氣餒、放棄。所以針對這些學生的實際,教師務必要量體裁衣,以能力為主線來安排活動內容,指導他們參與能發揮自身特長、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樣既利于調動學生的活動積極性,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又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身語文能力。
二、別樣引導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案例及反思
新課標明確:“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很多,筆者本著對癥下藥、激發潛能、尊重現實、聯系實際的宗旨,探索實踐了以下兩種別樣的綜合性學習方式。
1、經濟能力較好者的活動方式
【案例1】王某某,家庭極端富裕,然而財富并沒有成為他個人發展的奠基石,反而助長了他不良習慣的養成。養尊處優的王某某,玩世不恭,游戲人生,對待學習是得過且過。他有自己的“小跟班”,在自己的團體里可以呼風喚雨。但他的生活卻并不充實,缺少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感。在安排該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時,筆者與校團委負責人商議,以團委的的名義邀請他參與各類公益活動。重陽節前夕,團委倡議團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溫暖,當時他還不是團員,以特邀成員的身份參與了這項活動。活動當日,他用自己的零花錢為那里的每位老人買了一臺便攜式收音機,還帶領一幫“弟兄”把敬老院收拾得干干凈凈,老人們贊不絕口,笑得合不攏嘴。活動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要拍照做材料,他不讓拍,這是他唯一的要求。而筆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他把活動過程記錄下來,并抒寫簡短的感想。事后筆者在征得他同意后把這事及時向他的家長作了通報,校方也在校園廣播會議上作了表揚,受如此表揚的王某某靦腆而高興。事后,他多次參與校方或小區組織的各類義工公益活動,也總會出錢出力,給貧困家庭的小孩送去玩具和學習用品,給孤寡老人送去問候的小禮物,總能得到別人真心誠意的感謝和祝福。有一次假期里的公益活動,是由學校和小區共同組織的,規模稍大,組織者要求他發表感言,他表示感謝大家給了自己獲得快樂的機會。如此巧妙利用學生的特殊資源,別樣安排綜合性學習活動,能充實他們的生活,發揮了他們的價值,改變了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語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反思】來自殷實家境的學生,有些是父母專注于事業,忽略了與孩子間及時的親情溝通,而用過度的零花錢來彌補,無原則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有些是父母的婚姻出了問題,孩子受到了情感的折磨和冷落,雖然不缺錢,但他們內心很是孤獨。塞萬提斯說:“財富可以彌補許多不足之處。”對于零花錢很可觀的學生,筆者充分發揮他們的經濟實力,把他們豐盛的零花錢和富余的時間組合起來,用到有意義的綜合性學習中去。當他們手中本用來與朋友一起吃喝玩樂的金錢,像及時雨一樣給很多人帶來幫助時,他們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溢于言表。不差錢的學生,需要的是快樂,是充實內心的愉悅,他們愿意用手中的錢來換取他人衷心的感謝和尊敬。所以,筆者針對他們的實際,發揮他們的優勢,和他們商量,引導他們參與適合的綜合性學習,同時,給他們提出恰當的語文練筆任務,促使他們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經濟能力較差者的活動方式
【案例2】小倩(化名)同學,沉默寡言,聲音細弱蚊蠅,做事拘謹矜持、優柔寡斷。家庭的貧寒似乎在她心里留下了陰影,阻礙了她正常的人際交往,常見她獨來獨往,似乎連要好的同伴都沒有。迫切需要鼓勵她走出心靈的陰霾,打開心靈之窗,自信陽光地面對生活。
有一天,筆者從讀幼兒園中班的兒子那兒受到啟發,頓生安排自卑內向的小倩負責教孩子識漢字、寫數字的創意。于是筆者一番規劃后,找來小倩和另一位樂觀陽光的女生小琪,向她們傾訴老師的困難,真誠希望她們能幫老師教兒子識漢字、寫數字,并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兒成長檔案。起初她們似乎有些為難,表示對教育幼兒沒有經驗,筆者鼓勵她們放下包袱,并于試行一周后再作決定。試行的一周內,利用一周兩次的最后一節活動課,小倩對孩子表現出了巨大的耐心,用心與孩子交流。小倩和小琪團結合作,嘗試了各種辦法,最終想出了妙招。兒子喜歡各種各樣的汽車,她們學著在黑板上畫汽車,然后給汽車編號,給汽車命名,兒子只要能認出汽車的名字和寫出汽車的編號她們就再畫一輛汽車表示獎勵。一周下來,通過她們的三次輔導,兒子能迅速認出12個漢字,能按順序給8輛小汽車編號。她們積極動腦,巧妙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求勝的心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獲得了成功。小倩不但收獲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而且與兒子交流時越發自然、順利,口語交際能力、文字運用能力都得到了鍛煉。當問他們是否愿意繼續這項任務時,她們都點頭應答,于是當天晚上,在與其家長溝通后,我們一家人請她們倆吃拜師宴,獎勵她們適當的學習用品,讓兒子鄭重地叫她們老師,小倩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幸福的微笑。
【反思】達弗林說:“窮人難交新友。”沒錢的同學,若不能擺正心態,則容易產生心理阻礙,甚至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和不理智的行為。來自貧寒家庭的學生,目睹了父母的艱辛與掙扎,感知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們往往自卑、憂郁、過于謹慎,或者自暴自棄,走上邪路以尋求自身存在的價值。貧困類學生同樣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需要真誠的友誼幫助他們走出貧困家境帶來的陰影。筆者引導這類學生參加語文綜合性學習時,則側重于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增強他們的自信,從中獲得樂趣和認可,并可在保護其自尊的前提下巧妙給予適當的物質報酬。教師要更多地關心他們,多與他們商討,以減壓,疏導為主,使其在沒有心理包袱的狀態下輕裝參加綜合性學習活動,并要求他們及時寫下經驗總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潛能。
參考文獻:
[1]王麗.復雜生源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以昆山市花橋初級中學為例[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
篇7
關鍵詞: 孩子 自理能力 成因分析 對策
自理能力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最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能力的一種。孩子作為我國未來的接班人,其自理能力培養不容忽視。在當前環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遍偏低,由于他們對家庭或者學校過度依賴,因此無法在幼兒園階段很好地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孩子將來進入小學、中學、大學而言將是一個很大隱患,社會各界都應該高度注視,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納入教育計劃。
一、孩子自理能力薄弱的形成原因分析
孩子自理能力涉及生活、學習、工作三個方面,三方面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共同組成孩子總體素質的一部分。孩子的自理能力對于素質教育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分析如下:
(一)家庭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獨生子女日漸增多,目前幼兒園中大多數孩子就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于這唯一的孩子有時不免過度溺愛。獨生子女作為家庭的中心,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外,還有長輩們的細心呵護,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過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家長們大多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和健康,孩子自理能力培養已經在無意中忽視。
(二)學校原因分析
我國奉行應試教育,即便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考試分數、學習成績依然是孩子的命脈,我國素質教育強調德藝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實際執行程度遠遠不夠,大多數學校只在應試教育外披了一層素質教育的華麗外衣,對孩子的自理能力從教育上來說基本是被忽視的,同樣,幼兒園教學也是如此。幼兒園中,教師十分重視孩子的成績,學習成績基本就是定義一個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差孩子”的金科玉律。家長、老師都覺得孩子的任務就只是學習,其他東西可有可無、無關緊要,因而對幼兒園孩子自制能力培養不夠重視。
(三)孩子自身原因分析
由于家庭從小的關懷或溺愛,因此很多孩子從小就對父母極端依賴,缺乏獨立精神。很多幼兒把父母或長輩的照顧已經當成習慣,甚至認為父母照顧子女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久而久之,愈來愈助長這些兒童的惰性和依賴心理。有些孩子即便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白了獨立自理的重要性,但是出于習慣和依賴,不愿意努力克服困難,培養獨立自理能力。也有些孩子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有有父母的照顧才是父母對子女的真愛,因而缺乏自理能力鍛煉,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對策
幼兒園和家庭應該在思想上達成共識,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幼兒園老師跟孩子家長要充分溝通,共同學習有關幼兒孩子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分析幼兒的具體問題,為每一個孩子量身定制最適合的教育方法,家長要多參加一些家長座談會,教師可多進行家訪,二者達成親密互動,從而有效促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家庭要科學教育子女
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因勢利導,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可以培養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理解勞動的意義。明白“一粥一飯,當知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深刻內涵。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培養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對勞動形成正確觀念。
(二)學校要加強對孩子的日常生活技能培訓
老師可以一些特有形式給孩子灌輸勞動最光榮的思想。如可以開展一些生活技能大賽,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孩子之間互助互勉,也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可以讓孩子們輪流做值日生、觀察照顧自然角、整理玩具,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團體活動,鼓勵孩子多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在娛樂中學習,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除此以外,幼兒園還可以設立分組,把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和自理能力薄弱的孩子分到一起,大家分工配合,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對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部分孩子對家長和教師的教育懷有不信任或抵觸情緒,把這些自理能力弱的孩子跟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放在一起,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社會是強化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課堂
孩子要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熟悉社會環境,學習做人做事的方法。如他們可以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多幫助一些生活不便的老人、兒童、病人等,一方面可以為社會作貢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培養對成長及進入社會工作而言有重要作用。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需要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共同合作,通過教育、引導及孩子的社會實踐,從而有效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利凌.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J].師道?教研,2010(7).
[2]賈新婷,謝水青,呂秀俠.大孩子獨立自理能力的強弱對其日后發展的影響研究[J].科教導刊,2013(26).
[3]劉政智.淺談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2005(8).
篇8
農村小學階段的孩子,同時接受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孩子的身心發育、品德熏陶、習慣的養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對農村小學生的成長具有深刻的影響。但是,在目前的農村小學階段,我國的家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誤區。
1.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誤區
1.1 重知識灌輸,輕興趣培養。在我國目前農村的家庭教育中,不少家庭最關心的就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對孩子是否對學習感興趣不聞不問,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大多數時間都在書桌前度過,甚至有的家長不讓孩子報興趣班,不讓孩子參加喜歡的公益活動,怕影響學習。家長認為,只要學習好,以后就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在他們看來,成功的家庭教育就一定是孩子上所好大學。這樣,家庭教育就算完成了,殊不知,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一個呆板的考試機器,而且孩子經常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根本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
沒有興趣、就沒有內驅力,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和保護,不能過早的傷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學習興趣培養宜早不宜遲,如果農村的家長們能盡早的改變教育觀念,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并慢慢引入正確的軌道。孩子帶著對知識的渴望主動學習,效果會更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過早的灌輸知識更值得重視。
1.2 重學科成績,輕能力培養。在新世紀,教育成為人的終身需求,學習能力也成為每個公民的必備素質。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方法不對或不適當,往往適得其反。在大部分農村家庭,分數成了家長的命根,追求孩子的高分成了家長的教育目標,家長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優劣的標準,忽視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過分溺愛孩子,把孩子視為心肝寶貝,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只要學習好,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不但不制止,反而一味縱容,甚至過于保護孩子,做錯了事情也由父母出面解決,沒有責任感,就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參加集體活動,沒有與同伴交往的能力,不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高分低能,很難適應社會。
這些家長可向有關研究機構進行咨詢,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矯正。通過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學習能力測試,找出偏差,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視覺或閱讀能力、自我控制及身體動作協調性等方面的訓練,提升其與年齡不符的基本能力,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個性的學習方法,突破學習上的瓶頸,進而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1.3 重權威意識,輕心靈成長。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時期,在當代的農村,忽視兒童心靈成長是當前農村小學家長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他們往往憑自己的意愿來教育孩子,用自己的理解來干預孩子的自然發展,有的家長甚至違背孩子的意愿,以大人的權威企圖說服孩子,以期減少他們成長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在功利心的驅動下,家長僅僅是把孩子看成自己實現夢想的工具,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想法,這是揠苗助長的愚蠢之事。關愛不是嚴厲的"禁錮",教育不是簡單地"克隆",孩子的未來也絕不是父母理想的延續,家長只強調權威和服從,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看重自己主觀方面的單向塑造,忽視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孩子的自我心靈成長。
1.4 從眾心理嚴重,人生目標欠缺。家長把大眾化的考學、做官、擁有富裕的物質生活作為孩子"光宗耀祖"的學習動力,卻忽視了其作為獨立生命系統個體的存在意義。有些家長從來就不學習甚至不知道家庭教育知識,沒有自己系統的家庭教育理念,看別人怎么教自己就怎么教,對孩子的成長沒有長遠規劃,對孩子的引導不到位,這也是有些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2.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規避之道
2.1 轉變家長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正確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是一個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共同為促進人的終身發展服務,而家庭教育又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重要補充,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與良好習慣,優秀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受益終身,甚至超過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因此,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重視家庭教育。
轉變家長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正確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們首先要自己成為一個學習者,認識到自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并一點一滴的用正確的方法來鼓勵引導孩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的知識水平、審美情感、價值觀念等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孩子,孩子是站在家長的肩膀上看世界的,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教育,家長必須不斷補充新知識,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完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對孩子實施素質教育。大量事實證明,家長具備較為正確的教育思想,就能選擇較為恰當的教育方法,運用較高的教育藝術,妥善解決和處理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因此,農村的家長也要跟孩子一起學習,在孩子成L的不同階段,學習新的家教知識和技能,不斷自我反省,積累豐富的經驗,必要時,還可以向一些專家咨詢、請教,獲得直接的幫助。家長的學習也要積極主動、與時俱進。
篇9
關鍵詞:三位一體;道德教育網;道德評估體系
德育課的目的是把社會意識形態、社會道德規范傳授給學生,使之內化為學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等良好的道德品德,并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遺憾的是,目前學校德育課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學生對德育課有一些逆反心理,上課不認真學習,考前突擊背書應付考試已成為普遍現象。學校德育脫離社會、脫離家庭,又缺少針對學生設置的德育評價體系,學校德育真是舉步維艱。為此,我們深入家庭、社會各個行業進行調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對學生德育課的意見,在此基礎上認真總結,對學校的德育課進行了改革,提出了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新模式。
學校德育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培養學生的傳統美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狀況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很多傳統美德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如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鄰里團結、誠實守信等。家庭教育還可以使學生熱愛家庭,培養和發展長幼親情、理解夫妻愛情、鄰里友情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養成自強、自立的良好生活習慣,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
為了和家庭密切合作,學校組織成立了“家長學校”,由班主任或德育教師負責,主要宣傳學校德育課的教育目標和課程計劃;組織家長交流教子經驗,圍繞“一個孩子怎么教?”的主體展開討論;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形成學校抓父母,父母教孩子的家庭教育格局,促進學校和家長相互溝通。同時,要求家長做到父范母儀,因為學生的模仿性很強,父母的日常行為對孩子的養成教育至關重要。父母對孩子教育要耳提面命,孩子的品德養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細節正確引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利用節假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主要有:(1)“當一周家長”活動,即讓學生在家中當一周家長,確立孩子在家庭中的應有地位,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孩子愛勞動、會勞動的生活自立能力;培養孩子各種社交、組織、管理能力;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義務感。(2)舉辦“家庭文體”活動,培養孩子與“四老”(祖父母、外公婆)、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團體互助互讓的協調能力。(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跟父母或其他親人到社區、工廠、商場、車間參加一些“體驗勞動”,讓孩子知道社會財富來之不易,培養學生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精神。(4)讓孩子參加一些慈善、募捐、社會實踐活動等,有目標、有計劃地鍛煉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學校德育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家庭實踐作業,父母把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如實反饋給教師,由教師記錄在學生個人檔案。這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傳統美德。
學校德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
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學生是一個社會人,最終要進入到社會大環境中,社會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養成。常言說:好的社會環境能使壞人變好,壞的社會環境能使好人變壞。目前,我國還處于轉型期,各種不良文化觀念正腐蝕著青少年的精神和心靈,因此,青少年品德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支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各個社區、街道成立由學校領導、所在轄區街道主任、在校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的“三結合”青少年教育委員會,學校建立與所在街道工委、公安、交管、文化、工商等部門的工作聯系網,把原來互不相干的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地結為一體。
統籌協調、督導評估,保證“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正常運行。學校選派教師進入社區,從事社區德育工作。社區教師一方面配合學校的德育,利用社區的資源,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另一方面組織學生配合社區,在課后、節假日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外活動;與派出所、法院、檢察院、司法部門配合進行法制教育,開展“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安排學生參加少年法庭庭審活動等;交警到學校擔任交通安全教育輔導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開展對網吧的專項治理工作;文明辦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集中活動;聘請“五老”(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老軍人)加入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作為青少年社區輔導員。社區成立由“四老”(祖父母、外公婆)參加的社區家庭學校,指導“四老”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形成了學校抓父母,社區抓“四老”的教育格局。同時還形成了一個以學校為主導,教師下社區,家長進學校的“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布置社會實踐作業,檢查、評價學生的完成情況,并記錄在學生個人檔案。轉建立道德教育網絡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多元化、信息化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各種途徑紛至沓來,不同的教育影響容易相互抵消。所以,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同形成一個教育網絡。此外,也不能忽視互聯網對學生產生的重要影響,以保證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時空上的連貫性。應正確引導青少年對網絡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虛擬環境帶來的消極影響,擴大其積極影響。通過開展“網上聊天室”,“德育論壇”等一些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方式來激發青少年興趣,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極富有真實性和生活化的網絡活動,讓傳統美德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并融入到青少年的思想和生活中。
完善個人道德評估體系
篇10
“新幫辦”欄目誕生于2000年8月,從創辦至今13年中,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傳遞社會正能量,從開始的每周一期到現在的每周四期,每期半版,已累計刊發3500余期。13年時間,“新幫辦”欄目共籌措各類助學款980萬元,資助2萬余名寒門學子完成學業夢想;累計募集千萬余元助困款,近1300個特困家庭因此改變了命運;組建了一支1.2萬余人的志愿者隊伍——“新幫辦”義工,組織公益活動超過1000次;并為農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資達4000萬元……
2006年“新幫辦”團隊榮獲“天津百個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集體”稱號,2008年和2012年“新幫辦”欄目兩次被評為天津市新聞名專欄;2011年出版的《中國新聞年鑒》詳盡介紹了“新幫辦”記者深入實際、貼近百姓生活的經驗文章。同時,《中國新聞出版報》也專門采訪報道了“新幫辦”團隊十余年如一日堅持公益報道、為百姓排憂解難的事跡。2013年,“新幫辦”憑借13年如一日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的持久表現,一舉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一份公益之舉,為何堅守13年?因為“新幫辦”堅信,媒體在完成新聞報道的同時,還應積極主動地用我們的話語權承擔公民道德引領責任、社會和諧構建責任。
數字作證 實說“新幫辦”
以市民的人生訴求為出發點,以市民的生存狀態為關注點,以市民的視角表現人文關懷。從2000年“新幫辦”欄目創立以來,全體成員一直不懈努力,辛勤耕耘這個給百姓分憂的公益欄目,堅持“用百姓話,說百姓事”,全角度、多方面進行公益報道,生動鮮活地反映了記者在基層蹲點采訪的所見所聞。
打造出多個深入百姓心中的品牌。在助學方面,“新幫辦”推出的“給夢想插上翅膀”和“愛心行”等活動,早已成為天津市民與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的橋梁,“愛心行”足跡遍布津沽大地16個區縣,以貧困中小學生為幫扶對象;“給夢想插上翅膀”在助燃夢想的道路上,成功幫助數千名困難高考學子實現了大學夢。兩項活動累計籌措助學款980萬元,幫助學生2萬多名,每年都會有多名學生在“新幫辦”的資助下走進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
“追討熱線”已成為天津勞動監察部門掌握勞動權益投訴情況的一個重要窗口。從2002年開始,配合勞動監察部門為農民工追回4000萬元拖欠工資。
“尋親訪友”不僅在天津叫響,更成為異地他鄉的游子尋親覓友、認祖歸宗的橋梁。通過“新幫辦”記者的努力,漂泊在外一年多的啞女劉艷紅回到了黑龍江省伊蘭縣的家中團聚;美國養母琳達,在天津終于為患白血病的中國女孩凱麗找到適配的造血干細胞。2013年2月,“新幫辦”與寶貝回家公益網站合作,為走失了26年的湖南小伙劉海彬找到親人,讓這個失散了26年的兒子重回母親的懷抱。
助學活動給貧困孩子的夢想插上翅膀。在這里我想詳細介紹一下“給夢想插上翅膀”欄目。畢竟對于每一個歷經12年寒窗苦讀,經歷高考的孩子來說,邁進大學校門都無異于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對于家境貧寒的學子來說更是如此。此欄目創辦于2002年,是專為幫助即將走入大學校門的學子們設立的,與天津市16個區縣的教育部門聯合。每年高考結束時,由各中學報名推薦品學兼優但又家庭貧困的學生,由“新幫辦”聯合愛心企業為他們擔負進入大學第一學年的學費,幫助孩子們完成大學夢想。
天津47中的張逸群就是其中一名受助學子。2010年10月,身患皮膚癌的母親在與父親去北京治病的途中遭遇車禍,雙雙遇難,同時離去的還有張逸群的小姨。巨大的災難沒有擊倒這個堅強的孩子,在高考前的8個月時間里,他說自己根本就沒有時間悲傷,因為他得安慰照顧同時失去兩個女兒的姥姥,要挑起這個面臨塌陷的家庭的大梁,他還要完成父母的遺愿,替他們實現大學夢想。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7月,張逸群以671分的高分最終被北京大學醫學院錄取,且本碩連讀。但是,為母親治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父親的去世又讓家里少了唯一的經濟支柱,靠親戚朋友的資助,他和姥姥的一日三餐可以解決,但入學需要繳納的費用卻讓他犯了難。通過“新幫辦”的報道,熱心的天津市民認識了張逸群,并為他的執著與堅強所感動,那一年的助學活動中,張逸群收到了4萬余元的助學款,但這個孩子只留了一半錢,他給姥姥留下了生活費,為自己繳了第一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剩下的2萬元,他又交回給“新幫辦”記者,幫助了同屆考上大學的另外兩名貧困生。
還有一個男生名叫王浩,他是2006年得到“新幫辦”資助考入吉林大學的,那一年在高考填報志愿的當天,他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是“新幫辦”的讀者幫助他完成了4年大學學業。如今,這個小伙子已經是杭州吉利汽車公司總部的一名研發工程師。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月,王浩就將他剛剛拿到的工資全部捐給了“新幫辦”,說是要回報社會對他的幫助,也要實現自己當年傳遞愛心的承諾。而且這樣的回報王浩堅持了4年,從工作那年開始,每年資助一名高考生成了他的人生目標,王浩說這種資助他將一直堅持到老。
寒來暑往,春種秋收。
2012年9月,“新幫辦”欄目隆重推出“播種太陽”——“新幫辦”欄目“助學十年”回顧總結暨開啟新十年助學行動盛典,將“新幫辦”助學活動的十年發展歷程,做了一次生動而全面的回顧。那時,“給夢想插上翅膀”活動已經成功幫助11396名特困高考學子實現了讀書夢,其中152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全國重點大學。參與助學活動的讀者有3000多人,捐款總額達525萬元。
2012年“播種太陽”盛典臨近尾聲時,100余名歷年受助學子的笑臉定格于大屏幕上,“我給予,所以我快樂”8個大字呼之欲出時,現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或許嘉賓和觀眾只是感動于受助者的自強和捐助者的無私,而“新幫辦”團體卻深深地領悟到了一種力量——感動的力量、奉獻的力量、傳承的力量。我們深深感動于領導的關愛、讀者的陪伴、志愿者的奉獻、企業的支援。其實,“新幫辦”的每個成員都堅信,助人也是一種經歷,這個過程會讓我們更加堅強,也懂得了受助后要更加樂于施助。
時間作證 13年的堅守
幫助是一種堅持,幫助亦是一種合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新幫辦”的報道與救助范圍,也在點與面上悄然發生著變化,從最初“一對一”的幫助到后來針對特殊人群的專項關注,不變的卻是13年來,“新幫辦”一直堅守在困難群體中間。
但是,任何幫助僅僅靠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堅持與合作是幫助之本,這其中包含記者之間的合作,更包含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
從2010年起,“新幫辦”與天津站合作,春節前夕啟動“新幫辦基金”,為數十名困難農民工免費提供一張回家的火車票;與天津市婦聯、殘聯等部門合作舉辦“鵲橋相會”活動,為殘疾青年、單親媽媽等特殊群體舉辦專場相親會;組建了“新幫辦義工服務中心”“新幫辦臨終關懷志愿者服務基地”“新幫辦自閉癥兒童康復之家”等多個專業性公益團體。到2013年,“新幫辦”志愿者人數已突破萬人,其中海歸醫生、博士生導師等高端人才的加盟更是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專業性的志愿服務。
張帥是天津特別出名的一個女孩,2000年,14歲的漂亮女孩在學校門口被自己的嬸嬸用硝酸燒傷。瞬間的災難改變了女孩的一生。搶救,整整進行了一年;植皮等手術,大大小小經歷了數十次。僅《每日新報》為這個女孩募集到的救助款就達到83萬元。但是再多的錢也不能挽回已經造成的傷害,再熱切的幫助也不能換回張帥美麗的容顏。當時紅透半邊天的靳羽西女士被“新幫辦”記者一次又一次的勸說打動,親自到病床邊給張帥打氣,并為她捐款。這次相見給了張帥重生的勇氣,女孩勇敢地接受了現實。
下定決心需要勇氣,面對未來需要更大的勇氣。
張帥住院的一年時間里,搶救室門外的樓道成了記者的宿舍;重回課堂,拉著張帥的手走進教室的是“新幫辦”記者;每一次心理疏導,等在診室門外的除了張帥的母親,還有倒班出現的記者;高考考場上,張帥牢記著記者阿姨的囑托,冷靜、平和,憑借這份淡定,她最終如愿考進天津商業大學;大學期間,張帥做了“新幫辦”志愿者;畢業之后,又成為一家網絡公司的程序員,而這份工作也是“新幫辦”幫助介紹推薦的。整整13年,從災難降臨到浴火重生,“新幫辦”始終不離左右,陪在她的身邊。這期間,連張帥的父親都忍不住逃離了,但“新幫辦”卻一直守候著她,雖然記者換了一撥又一撥,但是關愛卻從沒有間斷。大致計算一下,13年來直接參與過張帥事件進程報道的編輯記者共有17人,而這17人,無論今天是否還在“新幫辦”,他們與張帥結下的深厚情誼始終未曾改變。
貴在堅守、貴在創新、貴在不斷完善提升幫扶成效,這是“新幫辦”欄目內容越做越深,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報道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影響力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
制度作證 踐行“規范化”
創立基金,走幫扶社會化和規范化之路。2010年末,“新幫辦”在全國媒體中開先河,與社會公益機構和愛心企業聯合,首期注資10萬元,成立“新幫辦基金”,對社會公益事業、亟待救助的急難市民給予先期資助。目前基金已經接受社會各界捐款超過60萬元,發放捐助款45萬余元。
大膽借力新媒體,啟動報網聯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影響力。2012年2月,“新幫辦”啟動報網聯動機制,和騰訊網、天津網實現資源共享、新聞聯動,與聚耐網合作開展“團聚愛心”活動,網友每點擊一次活動頁面,“新幫辦基金”就可以收到網站捐助的0.1元愛心款。2013年創立“新幫辦愛心商城”,在網上、報紙版面上、微信朋友圈中分別舉辦愛心義賣活動。
愛心(新)商城是“新幫辦”欄目的又一創舉。2013年初,在《每日新報》周末版、淘寶網上,商城同時開張。商城的銷售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定項捐助,貧困受助人的作品,商城負責推介代賣,所得款項直接歸受助人所有。
32歲的漸冰人王佳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姑娘,當年考取了天津大學,就是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入學讀書。王佳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她便在白色的書包和錢包上作畫,賣掉換取母女兩人的生活費和治療費。“新幫辦”在2008年第一次報道了王佳的故事,并為王佳舉辦了幾次義賣活動。后來隨著病情的發展,王佳的手臂活動范圍越來越小,已經不適合作畫了,于是記者幫她聯系了老師,學習粘手機殼,并在商城成立之后,將王佳的手機殼作為主推商品,每一分收入都直接劃入王佳的私人賬戶。2013年11月22日,在“新幫辦”參與策劃的一次公益拍賣活動中,王佳的3件作品拍賣成功,獲得善款7900元。
此外,商城還有另一種銷售形式,就是讀者和愛心企業捐助的物品進行義賣之后,收入全部劃入“新幫辦基金”,再由“新幫辦”統一用來進行社會救助。
2013年5月,愛心商城為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的孩子舉辦了一次公益拍賣活動征集來霍春陽、慕凌飛、孫奇峰等知名書畫家的作品;天津籍奧運會冠軍佟文、王皓,天津女排姑娘的作訓服、比賽服,天津籍明星李小萌等人的演出服等物品,共拍賣了24萬余元。這些款項通過慈善協會送到了蘆山,為災區孩子們重建學校。
自2013年10月開始,愛心商城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加大了宣傳力度,吸引來更多的愛心關注與捐助。
活動作證 行動傳遞愛
舉辦活動,匯聚社會之力傳播人間大愛。在活動中辦報,是《每日新報》深入讀者的成功舉措之一,一次又一次豐富多彩的大型活動,讓報紙品牌深入民心,“新幫辦”更是其中最主要的推動者和助力者。
13年時間里,“新幫辦”成功舉辦了“典藏情緣——非典一線醫護人員集體婚禮”“給灤河源頭添點綠——種植多倫讀者林”“帶著孩子來相親——單親媽媽相親會”“酒泉觀看神五升空”“幸福計劃——滿足100個貧困家庭的100個幸福愿望”等數十次大型公益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
1982年1月10日,天津市為696對青年人舉辦了第一屆集體婚禮,當時的天津市副市長李瑞環同志親自為青年們主婚。移風易俗,勤儉辦婚禮的主題,很好地剎住了當年“不買羅馬表甭打算結婚”的攀比之風。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青年已經滿頭白發,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做了爺爺奶奶、姥爺姥姥。
30年相伴相守,30年不離不棄,30年的雞毛蒜皮都沉淀成一杯杯佳釀,讓人飲了便可拼卻一醉。
2012年1月8日,“新幫辦”為當年696對中的100對夫妻舉辦了珍珠婚慶典,“再愛30年”是我們為這次慶典取的名字。追憶平凡、追憶瑣碎、追憶愛情到親情的轉變……尋找100套適合已經發福的老媽媽穿著的婚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天津市幾乎所有的婚紗影樓都出動了,大家將最好最寬松的婚紗都貢獻了出來,為見證30年的愛情提供最切合實際的幫助。
《婚禮進行曲》奏響的時候、華發滿頭的丈夫親吻懷中相守30年的妻子的時候,100條光燦燦的珍珠項鏈閃爍在老人們頸間的時候,現場不少年輕人都落淚了。在離婚率不斷上升的今天,在閃婚閃離不斷沖擊著人們思維的今天,這場慶典將一個“愛”字植入到了年輕人的心中,讓80后、90后們看到了堅實的愛情,感受到了平淡日子里似美酒般醇厚的幸福。
李瑞環同志專門為這次活動傾情題字:“人間自有真情在!”
口碑作證 提升自己奉獻社會
“新幫辦”,用我們手中的筆,在全社會范圍內掀起了無數熱點。2012年春天,“愛心教室”將全套的電教設備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連同天津人民的愛心,一起散播到新疆、等地偏遠的山村;2012年盛夏,“幸福計劃”讓100個城市貧困家庭實現了最急切的心愿,露出了最燦爛的笑臉;而“新報讀者林”,更是將綠色的環保防線,植入到京津沙塵的源頭,將環保的理念植入到每個讀者的心中……
我們都知道,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采訪與新聞寫作。但是“新幫辦”記者卻不盡然,他們除了新聞采寫之外,還有一項更為艱苦的工作——操辦,而且是每一次都不一樣的五花八門的操辦。
2012年盛夏,“新幫辦”與愛心企業聯合主辦了一項公益活動——“幸福計劃”,滿足100個貧困家庭的100個幸福愿望,記錄下100個幸福瞬間。有家愛心企業出資10萬元,平均一個家庭1000元的幸福基金,你有需要,我來滿足。當時一共有4名記者參與了這項工作的具體執行和操作。100家需要,就有100次采買,而且讀者的需求各不相同。那幾天,記者跑完電器城逛家具市場,找完家庭教師又聯系養老機構,洗衣機冰箱的價格如數家珍,中介服務機構的電話倒背如流。
最初,“幸福計劃”活動是與各區縣民政部門合作的,但活動舉辦一段時間之后,記者發現了一個細節,有些貧困家庭并不像工作人員介紹的那樣確實需要救助,甚至其中還有一些街道干部的親屬。于是幫助之余的走訪調查又加大了這次救助的工作量。一位家里擺放著十幾件瓷器的求助者索要的洗衣機被記者抬了回來;給一位在養老院居住的老人送去需要的半導體之后,記者又把自家閑置的彩電搬了過去;拒絕了要為自己新封裝的陽臺安裝空調的求助者的要求……
歷時兩個月的活動結束之后,天津市大街小巷懸掛著本次公益活動中拍到的100張幸福笑臉。那一個個幸福瞬間扮靚了城市,只有“新幫辦”記者知道,那背后是有汗水在流淌的。
在這樣一次次深入基層,和普通百姓心貼心、面對面的采訪以及活動中,一批80后、85后的年輕記者迅速成長起來,他們開始清楚,身為記者不僅僅要用筆寫新聞,更要用腳去跑新聞,用心去感受新聞,相互扶持,和無數愛心讀者一起,用行動延續時光記憶,留住城市足跡。我們堅信這是媒體的責任,也是每一個新聞人的責任。
一次次真心實意的幫辦,感動了我們這個城市每一位有愛心的人——一雙雙熱情的援手、一顆顆溫暖的愛心,通過“新幫辦”把奇跡一步步變為現實。寒風凜冽時,有人的地方總會有暖流。“新幫辦”工作室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與平臺,使這些火苗匯聚,然后摩擦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