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直接投資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0-24 17:37: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吸收直接投資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吸收直接投資的特點

篇1

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是在各國(地區)統計數據基礎上,參考其他有關信息資料進行綜合調整撰寫而成的,具有相當高的國際權威性。每年報告正式出版之際,貿發會議同一時間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舉行首發式,向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和新聞記者介紹上一年度全球直接投資的情況并分析當前和未來的趨勢。今年《世界投資報告》的主題是“轉向服務業”。報告在分析2003年外資流動特點以及2004年發展趨勢的同時,以超過一半的篇幅分析了全球及各國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的特點和趨勢。為了使讀者了解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最新狀況和發展態勢,本刊將《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的要點摘發如下,以饗讀者。

200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量下跌至5600億美元,這是外國直接投資連續第三年呈下滑態勢。流入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額減少仍然是造成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下滑的原因:2003年發達國家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3670億美元,比2002年減少了25%。從全球范圍看,111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有所增長,82個國家的流入量相對減少。流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額減少了53%,跌至300億美元,尤為引人矚目,這也是美國近12年來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少的一年。流入中東歐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呈疲軟態勢,由原先的310億美元減少至210億美元。只有發展中國家群體出現了復蘇,其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增長了9%,總計達到1720億美元。在該群體中,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非洲和亞太地區出現增長,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則持續下跌。50個最不發達國家(LDCs)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仍然很少,只有70億美元。

發達國家:喜憂參半

發達國家2003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狀況喜憂參半:其中,10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有所增加,16個國家的流入量有所減少。從整體來看,發達國家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額下降了25%,跌至3670億美元。從外國直接投資的構成來看(外國直接投資是由公司內借貸、股權和再投資回報共同構成),發達國家的公司內借貸直線下跌,而股權流量也有所下滑,只是降幅相對較小。然而,由于利潤率的提高,發達國家的再投資收入卻有所增長。經濟復蘇步伐緩慢是造成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減少的一個不利因素。發達國家跨國并購交易的數目和價值連續三年呈下滑趨勢。由于美國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額由630億美元下降到300億美元,跌幅超過一半,因此它的排名落在了盧森堡(由于外國直接投資在當地周轉的緣故)、中國和法國的后面。歐盟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量下降了21%,為2950億美元。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卻增長了4%,達到57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所增加,其增長幅度近三分之一,達到了1520億美元。美國再度成為對外直接投資最大的來源國,其后依次是盧森堡(由于外國直接投資在當地周轉的緣故)、法國和英國。盡管美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增加,但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卻有所減少,二者相抵形成了1220億美元的凈負差,這也是美國有史以來數額最高的投資赤字。

從2004年起,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前景依然看好。發達國家2004年上半年宣布的公司并購交易數量有所攀升,從而預示下半年的局面較為有利。據貿發會議對跨國公司和選址專家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與西歐地區相比,北美和日本的外國直接投資發展前景更為樂觀。

亞太地區:止跌回升

2003年,流入亞太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止跌回升,漲幅為14%,達到1070億美元。本地區主要經濟體的國內經濟迅猛增長、投資環境逐步改善,以及鼓勵跨區域投資和有利于跨國公司擴大生產網絡的區域一體化進程是推動外國直接投資大量涌入亞太地區的原因。SARS的爆發對該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影響微乎其微。從整體來看,亞太地區34個經濟體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增加,21個經濟體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減少。

在亞太地區內,流入不同次區域、不同國家以及不同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頗不均衡。總體而言,流入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地區(2003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達720億美元)和服務行業。如果不考慮盧森堡這個特例,中國是2003年全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為535.05億美元。流入東南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上升了27%,達到190億美元。盡管南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增長了34%,但只有60億美元。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從2002年的45億美元上升到61億美元,而流入西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則從36億美元上升到了41億美元。盡管流入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出現了明顯增長,但流入太平洋諸島嶼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仍然較少,僅為2億美元。

1995年,亞太地區服務行業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存量占流入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總存量的43%,2002年這一比例增加到50%,而制造業則下降至44%。初級品行業,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對外國直接投資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中國的制造業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最多,此外,無論是從絕對值的角度,還是從相對值的角度來看,其他經濟體的服務行業所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比例均有所增長。對于新興的工業經濟體和東盟次區域來說更是如此。諸如《東盟服務業框架協議》這樣的區域合作協議為外國直接投資向服務行業的流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國家政策方面,亞太地區的各個國家繼續放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并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大多數國家都已經同主要的投資伙伴締結了雙邊投資條約(BITs)和避免雙重征稅條約(DTTs)。這些國家還借助2003年締結的若干項自由貿易協定(FTAs),以及與投資成員達成的其他經濟安排改善了彼此間的合作關系。

亞太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潛力依然很大:據貿發會議對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國公司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五分之三的受調查公司預測,未來兩年內流入亞太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將會有所增長。尤其是中國、印度和泰國,它們的前景非常光明。但是西亞地區的發展情況卻不容樂觀,有13%的受訪者預測,流入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將有所下降。

非洲地區:呈現轉機

2003年流入非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28%,達到150億美元,但是仍然低于2001年高峰期的200億美元。2003年,非洲地區有36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有所增加,17個國家的流入量有所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投資和跨國并購活動(其中包括以私有化方式實現的并購)的再次興起是非洲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復蘇的原因。摩洛哥是非洲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從總體上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國家(如安哥拉、乍得、赤道幾內亞、尼日利亞和南非)仍然是外國直接投資首選的目的國,不過許多較小的國家也分享到了外國直接投資復蘇所帶來的惠澤。服務業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電信、電力和零售貿易領域。例如,流入南非電信業和信息技術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超過了采礦和采掘業。

鑒于非洲地區所蘊藏的自然資源潛力,蓬勃發展的全球商品市場,以及投資者對非洲地區所持觀念的轉變,非洲地區2004年以及未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前景比較光明。但是,2004年接受貿發會議調查的著名跨國公司卻認為,與其他地區相比,非洲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五分之一的受調查公司認為,未來兩年內非洲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會有所增長,三分之二的受調查對象認為非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將保持不變。

規章制度的持續改善有助于非洲國家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2003年,一些非洲國家進一步放寬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制度,還有一些國家重新恢復了私有化方案。部分國家要么已經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要么是在相關談判中取得了積極進展。通過《2004年加速落實AGOA法案》,美國把《促進非洲增長和機會法案》(AGOA)延長到了2015年,此舉有助于擴大非洲地區的國際生產。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再度下滑

流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連續四年呈下降趨勢,2003年的下降幅度達3%,跌至500億美元。這是自1995年以來該地區接受的年均外國直接投資額最少的一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40個經濟體中,19個經濟體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下降。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它們是本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由于私有化進程勢頭減緩、歐盟經濟復蘇疲軟(除美國以外,它是該區域最主要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以及阿根廷金融危機后本地區的一些國家出現經濟衰退或增速減緩,因此外國直接投資下滑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造成了沉重打擊。由于墨西哥的加工出口行業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所有下降,因此外界擔心墨西哥可能正在失去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一些規模略小的經濟體,如智利和委內瑞拉在2003年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增長,智利彌補了上一年所遭受的損失。綜上所述,該地區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重又回到了最近一次外國直接投資蓬勃發展前的水平。200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至110億美元。

由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望回升,因此人們樂觀地認為,該地區未來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將逐步恢復。實際上,根據貿發會議對跨國公司所做的調查,大部分公司總裁均認為,該地區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將逐步增加。一部分國家還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進一步放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體制和精簡投資審批程序上。

中東歐地區:急劇下滑

中東歐地區2003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驟然下跌,由原先的310億美元下降到了210億美元,這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流入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它們是本地區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兩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減少是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從總體上看,中東歐地區有10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有所增加,9個國家的流入量相對減少。俄羅斯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也由35億美元下降到了10億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東歐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則由50億美元上升至70億美元,其中俄羅斯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就占到了五分之三。2002年中東歐地區規模最大的25家跨國公司中,俄羅斯公司在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中占據了四個席位。俄羅斯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是,力求在擴大后的歐盟中占據一席之地,并且控制它們的全球價值鏈。其他中東歐國家的跨國公司則把投資重點放在了低收入的中東歐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身上,它們希望藉此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8個新近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國家(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非但沒有從歐盟老成員國那里吸引到多少外國直接投資,相反,它們實際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已由2002年的230億美元驟跌到2003年的110億美元。一些歐盟新成員國為了提高對國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甚至采取措施將公司稅降低到與愛爾蘭等地區旗鼓相當的水平。歐盟新成員不但擁有低勞動力成本、低公司稅率,以及可以享受歐盟補貼的綜合優勢,而且還具備了有利的投資環境、較高技術水平的勞動力,以及自由進入其他歐盟市場的便利條件,因此,歐盟新成員成為了吸引歐盟國家以及第三方國家外國直接投資的理想目的地。

有鑒于此,中東歐地區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具有光明的前景也就不足為怪了,接受貿發會議調查的著名跨國公司和選址專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訪者預計,中東歐地區2004-2005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將有所上漲,這個比例在接受調查的所有地區中名列榜首。據調查結果顯示,投資促進機構(IPAs)將在這一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它們將主要通過更為有的放矢的工作,以及進一步放寬外國直接投資政策來提高東道國的吸引力。

FDI:充滿希望的未來

報告指出,2004年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希望。雖然2003年的跨國并購交易額僅為2970億美元,并依然保持低迷狀態,但跨國并購已經開始回升。2004年上半年的跨國并購交易額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3%。在這一勢頭以及其他因素(如主要母國和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幅度較高,公司盈利改善,股票價值上揚)的共同推動下,2004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開始復蘇。再投資回報、股權和公司內的借貸是外國直接投資的三個組成部分,其中,利潤率較高的再投資回報在2003年已經恢復增長,并創下新的記錄。而外國直接投資的其他組成部分―――股權和公司內借貸在2004年也有望上揚。

同以往一樣,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將推動全世界外國直接投資流量重新恢復增長。

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也正在做出自己的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還不到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量的6%,在90年代的后五年,這一比例增加至11%左右,但是在2002-2003年期間,這一比例又回落到7%(年平均流量達46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約占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十分之一,該存量在2003年增長了8%,達到8590億美元。按照對外直接投資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比例來衡量,某些發展中國家已經超過了部分發達國家:例如,與美國(7%)、德國(4%)和日本(3%)相比,新加坡 (2001-2003年)為36%、智利為7%,馬來西亞為5%。隨著經濟復蘇逐漸趨于穩定,這些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可望恢復增長。

盡管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有所增長,但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仍然占全部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90%以上。事實上,荷蘭、瑞典、瑞士和英國等對外直接投資額較高的國家的跨國公司的所有權優勢正顯得越來越突出。《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首次采用了貿發會議對外直接投資業績指數,此項指標排名顯示,各個國家在這方面的表現迥然不同。按照該指數的排名―――以一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占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比例與其占全世界GDP的比例之比來衡量―――位居榜首的國家包括比利時和盧森堡(由于過轉外國直接投資緣故)、巴拿馬和新加坡。此外,荷蘭、瑞典、瑞士和英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也名列前茅。

繼續放寬外國直接投資體制有助于外國直接投資的復蘇。2003年,全世界有244項法律和法規的修訂影響到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動,其中220項是朝著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2003年,全世界達成了86項雙邊投資條約和60項避免雙重征稅條約,從而使這兩類條約的總數分別達到2265項和2316項。然而,從每年新締結的條約數量上看,雙邊投資條約自2002年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而避免雙重征稅條約自2000年以來也在不斷減少。

貿發會議2004年第一季度對全世界335家規模最大的跨國公司(含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 以及87位國際選址專家做了一次調查,受調查對象均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他們表示,亞太以及中東歐等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望上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外國直接投資會在亞洲的中國和印度以及中東歐的波蘭出現大幅攀升之勢。

整體復蘇并不意味著所有國家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都有樂觀的發展前景。貿發會議為衡量一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而制定的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業績指數顯示,諸如捷克共和國、中國香港和愛爾蘭這樣的經濟體,即便是在外國直接投資衰退期仍然能夠吸引到大量的投資。而日本、南非和泰國等經濟體的情況則截然相反,把這些經濟體在貿發會議的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業績指數上的排名,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潛力指數上的排名進行比較后發現,這些經濟體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時并未發揮出它們的全部潛力。

跨國公司:向服務業發展

外國直接投資的復蘇進一步推動了國際生產的發展。目前,全世界至少有6.1萬家跨國公司的90多萬家國外分公司參與了國際生產活動,它們所代表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約為7萬億美元。當前的國際生產仍然相當集中。從數量上看,2002年全世界100家規模最大的跨國公司只是全球跨國公司總數的0.2%,但是這100家跨國公司的分公司的銷售額卻達到了所有跨國公司國外分公司銷售總額的14%,這100家公司的資產占全球所有跨國公司總資產的12%,雇員人數占全球所有跨國公司雇員總數的13%。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停滯之后,2002年,這些跨國公司在資產、銷售額和雇員人數方面均恢復了增長。

接受貿發會議調查的著名跨國公司和選址專家認為,某些服務行業,如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機動車輛和機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前景更為光明。范圍廣泛的公司職能外遷乃大勢所趨。預計外國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仍將以“綠地投資”為主,在發達國家則以跨國并購為主。而世界各國和各個地區的投資促進機構將繼續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展開競爭,并以激勵措施和目標鎖定作為關鍵性的投資促進工具。

外國直接投資的結構正在向服務業方向轉變。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服務業部門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僅占全世界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這一比例還不到50%;而2002年則上升至60%,估計為4萬億美元。在同一時期,初級部門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占全世界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比例由9%下降到6%,而制造業的降幅更大,由42%降至34%。

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投資的構成也在發生變化。直到最近,它還主要集中在貿易和金融兩個領域,兩者2002年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占全球服務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存量的47%,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中占35%(1990年分別為65%和59%)。然而,諸如供電、供水、電信和企業活動(包括IT帶動的商業服務)等行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例如,從1990年到2002年,發電和電力配送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值增長了14倍;電信、倉儲和運輸行業增長了16倍;企業服務增長了9倍。

從平均值來看,2001-2002年,服務業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占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額的三分之二,大約為5000億美元。此外,由于母國和東道國的服務部門在跨國經營方面落后于制造業,因此它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上仍然大有可為。

篇2

國際直接投資2001~2009年出現下降,這種趨勢目前仍在持續。短期來看,由于戰爭因素的影響,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國際資本市場很快再現繁榮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國際FDI流動趨緩的勢頭將持續一段時期。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推進,國際直接投資仍將在其中發揮主要作用,并出現快速增長。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4月1日發表的分析報告指出:全球FDI將在2009年出現復蘇,2009年實現較快增長,2003~2009年期間的增長速度可能超過世界GDP和國際貿易的增長水平(新加坡《聯合早報》2009年4月2日)。

近年來的國際直接投資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跨國購并仍然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導方式。統計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資的急劇減少,首先是跨國公司之間的購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國購并額的下降幅度與全部直接投資流入額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沒有降低,跨國購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資方式。

第二,IT投資是引發國際直接投資波動的決定性因素。IT產業購并投資的快速增長曾經是90年代后半期國際直接投資的顯著特點之一,2000年該行業購并增長對全部購并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國購并的下降額中,僅IT投資購并的下降額就占了55.5%(日本貿易振興會《貿易投資白皮書》,2009年9月)。2009年起IT商品和服務開始進入緩慢復蘇階段,但是由于海灣戰爭的影響,國際著名機構(美國高技術調查公司IDC)已經將原來IT產業投資6%的增長預測值下調為3.7%(《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4月1日),據此估計,短期內IT相關的直接投資仍然難以出現較快增長。

第三,流向發展中國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占全部直接投資的比重,1997年曾經達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僅有17%。2001年,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雖然也出現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顯低于發達國家,使得所占份額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以綠地投資方式為主,而這種投資受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波動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

第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引資競爭日趨激烈。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出現兩極分化傾向,2001~2009年,中國、菲律賓、印度等國家仍然保持了較大幅度增長,其中中國2009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已經上升到發展中國家流入總量的37%(根據世界銀行《2009年全球發展金融》,2009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國吸收外來直接投資占發展中國家的比重是23%);其他發展中國家(地區)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為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同時又與EU(歐盟)建立FTA(自由貿易協會)關系的發展中國家,吸引直接投資方面成效突出,在連續幾年增長的基礎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總額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經加入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中國家在吸收直接投資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三是各國競相采取更為開放和優惠的吸收外資政策,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注意。

二、周邊國家吸收外資政策的新特點

(一)韓國的外資優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韓國政府開始改變以往限制外資流入的政策,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外商投資。首先是大幅度放寬行業準入和各種限制性規定,其內容:一是放開準入行業,在所有1058個行業中,僅有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廣播電臺、電視臺等4個行業禁止外資進入,其他全部放開。二是放開關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個行業允許外方100%持股,只有24個行業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過去對外資企業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積的限制。四是放寬關于外國投資者投資資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規定是投資資金不[!]得少于5000萬韓元(約5萬美元)和投資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實施外商投資的鼓勵和優惠政策。1995年4月韓國開始實施新的《引進外資法》,將電子信息、電氣機械設備制造、精密機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運輸、環境能源領域、社會基礎設施等行業列為鼓勵行業,此后在1998年11月又進行了補充。目前總共有533個行業被確定為鼓勵外商投資領域。對于這533個行業,主要實施了以下優惠政策:一是對企業所得稅實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減半征收的“七免三減”政策;二是對投資用機械設備免征進口關稅、特別消費稅和附加值稅;三是對投資企業進口提供通關便利。

(二)泰國的外資優惠政策及其特點 按照泰國政 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國人事業法》,所有行業都允許外資進入,只是在43個行業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重不得超過50%。其中絕對禁止的行業有9個,需要經過內閣會議同意并由商務部長批準的行業有13個,需要經過外國人事業委員會同意并由商業登記局批準的有21個行業。絕對禁止外方持股超過50%的領域包括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農業、果樹園、漁業、藥草采集、文物交易拍賣、佛像和僧缽的制造和販賣、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國的產業分類,鼓勵外資進入的行業有126個,第一類是26個農業和農產品加工行業;第二類是18個采掘業;第三類是16個輕工業行業;第四類是22個機械、運輸設備和金屬制品等行業;第五類是電子、電氣機械零部件行業;第六類是15個化學、造紙、塑料等制造業;第七類是20個服務和公共事業行業。對鼓勵類行業的優惠程度根據投資地區有所不同。所有外資企業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包括:從盈利之日起的3~8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如果在免征期內發生虧損可以從優惠期結束后的稅前利潤額中扣除。其次,還根據不同地區對外資企業給予不同的機械、原料進口關稅減免

優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資企業鼓勵政策 不僅發展中國家通過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一些發達國家也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日本從80年代中期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以來,基本取消了對外商投資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國內企業之間所特有的序列紐帶關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響,外資進入相對困難。90年代以來,長期的經濟蕭條使得日本政府開始大幅度調整經濟政策,希望通過吸收更多的外國資本給日本經濟帶來活力,尤其是許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擾的地方政府也準備通過積極吸收包括外資在內的投資者來本地投資,采取了許多積極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臺了一項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決定對157個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擔保范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貸款,最高擔保額可以達到企業全部資產的95%。此外,為了完善面向外資企業的服務體系,日本還在政府設置的企業信息服務機構“日本貿易振興會”建立了專門的咨詢窗口和網絡。 近年來,日本政府進一步提[:請記住我站域名/]出了通過制度創新促進結構調整、振興經濟的方針,其中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允許地方政府建立各種形式的“經濟結構改革特區”,并通過頒布專門法律在特區內實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資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特區”。例如在日本沖繩縣設立的“特別自由貿易區”,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實施了以下優惠政策:一是區內企業可以從事加工貿易、保稅(關稅和消費稅)加工產品并出口,如果產品需要在國內市場銷售,企業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選擇一種稅率繳納關稅。二是對區內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法人事業稅、固定資產稅、土地保有稅等減免優惠待遇;其中關于企業所得稅的減免政策規定:在開業后連續10年中企業所得稅按照從企業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數征收;照此計算,在前5年企業所得稅率僅為22.9%,相當于法定所得稅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稅率平均為27.4%,相當于法定稅率的67.0%。三是對制造業設備投資給予一定減稅優惠,如可從企業所得基數中扣除相當于機械設備購入價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額的8%;同時投資設備可享受特別折舊優惠。四是對區內企業吸收當地30歲以下年輕人就業給予特別補助和獎勵,其中補助最長可享受兩年,補助金額最高可達補助對象員工工資的1/3。五是區內企業還可以享受沖繩縣的其他鼓勵性政策優惠,如對制造業、公路貨物運輸、倉儲、包裝、批發商業、軟件、信息處理服務、信息咨詢服務、設計、自然科學研究等行業給予產地調查、清理和購置費用補貼等。該區從2001年建立以來,已經在吸收外來投資方面取得明顯成就,其中包括來自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企業的投資。

篇3

[關鍵詞] 貴州省 外商直接投資 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的格局,貴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也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貴州省經濟的發展。

一、貴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基本情況

1.1996年~2005年貴州省實際利用FDI的情況

表1顯示了1996年~2005年間貴州省FDI的變動情況。在“九五”期間,經歷了1997年的高峰后,貴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資一直呈下降的態勢,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比最高峰時期的1997年下降了近50個百分點;而在“十五”期間,貴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資呈迅速上升趨勢,到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0768萬美元,比“十五”元年的2001年的2829萬美元增加2.8倍多。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地處西部地區的貴州省所吸引的外商直接占全國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如2003年貴州省吸收的FDI僅占同年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總數的1.1‰。

表1 1996年~2005年貴州省利用FDI情況

資料來源:《貴州省統計年鑒》(2001年~2005年),貴州省商務廳電子政務網,gzcom.省略/zhengwu/info/guiz-wjm.

2.外商直接投資在貴州省的行業分布

從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來看,一般來說,利用外資的產業結構是由外資投向所決定的。近5年來貴州省利用外商FDI的行業分布情況如表2。

表22001年~2005年貴州省FDI行業分布

資料來源:同表1。

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外商投資的產業特點是:(1)制造業是外商投資密集的行業。從2001年~2005年,投資于制造業的企業依次為41、21、41、35、23家,新增投資額也由2001年的2401萬美元,增加到5542萬美元,增長了1.31倍,占當年外商投資總額的50%以上。(2)采掘業、農業(農林牧漁)、房地產業三個行業是利用外資的重要行業,以2005年為例,這三個行業所占外商投資的比例分別為:32.31%、2.22%、1.41%。(3)交通運輸、倉儲及通訊郵電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教育、文藝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等行業是外商投資很少或很少投資的行業,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投資回報率比較低、利潤空間小、收益風險大、周期較長等。(4) 貴州省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外商投資,但在各行業中,外商投資資金的集中度也不一樣。如2005年投資的60家企業總金額為10768萬美元,平均每家企業投資179.47萬美元,其中最高的是社會服務業,平均236萬美元,最低的是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供應,平均0.75萬美元。(5)在許多現代服務業領域中如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利用外資嚴重不足。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貴州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十五” 期間貴州省的GDP一直保持著較強進的增長勢頭,年均增長率保持在9%左右。我們選取1992年~2004年的數據,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因變量,外商直接投資(FDI)和社會固定總投資(FI,選取社會固定總投資中除去港澳臺和外商投資部分)為解釋變量,建立如下經濟模型:

其中,方程式括號內的數字表示回歸系數t檢驗值。可以看到,上述方程式的擬合性較好,但其中FDI的t檢驗值并不明顯,所以還不能過分夸大FDI在貴州省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和貴州省經濟增長的統計關聯,我們以FDI作為解釋變量,GDP為因變量,取雙對數模型,建立回歸方程。

這個方程式的擬合性并不是很好,R2偏小,說明解釋性不高。在(1)式中雖然有較好的解釋性,但可以理解是社會固定總投資對GDP的貢獻顯著。所以,可以初步認定FDI對貴州省的經濟增長雖然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并不明顯。

三、西部欠發達地區進一步利用FDI的對策

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貴州省要有效地吸引外資,必須不斷的改革創新,用新的思路和新的辦法,走出一條適宜于自身吸收利用外資加快發展的道路。筆者認為,從貴州的現實情況及其FDI的發展趨勢出發,可以從外商投資環境、投資產業和投資方式三個方面來吸引和利用外資。

1.打造完善的軟硬件,創造良好的引資環境

政府應營造培育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是深化政府體制改革,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創建高效、廉潔、規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務體系,及時幫助外商和企業解決困難;二是加大對外政策的宣傳力度,保證政策公開化、透明化,健全和完善與外商投資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真正做到外商投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降低外商直接投資的風險,增加其投資收益,以吸納更多的外資;三是加快微觀主體的培養,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消除地方和行業壁壘,樹立起良好的信用道德觀念;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建設,這是吸引外資的先決條件,也是促使投資成果轉化的必要條件。

2.進一步擴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領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貴州省擁有豐富的資源,尤其是能源、礦山和旅游等資源在全國具有顯著地位,但由于資金、技術等因素的限制,這些資源遠未得到充分利用,把外資引入這些領域進行開發利用的前景極為廣闊。積極鼓勵外商進入這些領域,可以形成能源、交通、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特色旅游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投資格局。同時,積極利用第一產業優化,主要對出口商品進行深加工,并注重提高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3.拓展引資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篇4

一、 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水平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有了海外直接投資的需求。東盟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文化優勢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籌建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目前,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總額不斷擴大,2013年的投資存量和余量均為2003年的60余倍;二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領域逐步擴寬,現已基本覆蓋所有行業;三是中國對東盟新成員國的直接投資發展迅猛,目前已成為中國對東盟主要投資對象。

1. 投資總額不斷擴大。2002年《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獲得了更大的制度保障和更廣的發揮空間,極大的激發了中國企業對東盟直接投資的熱情,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也就進入了快速的發展階段。從投資流量上看,2003年中國對東盟十國直接投資存量僅僅只有5.87億美元,到2006時則迅速增加到17.63億美元,增加了3倍多。從2006年開始,中國對東盟投資存量增加的更為迅猛,2006年~2013年的投資存量幾乎呈幾何式的增長,年平均增速高達53.7%,2013年投資存量達356.7億美元,為2006年投資存量的20余倍。

2. 投資領域逐步拓寬。在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最初階段,投資規模較小,投資范圍也比較窄,木材、橡膠和造紙等原材料、資源型行業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重點。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規模的逐漸增加,其投資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中國企業對東盟的直接投資開始涉及到各種加工裝配業與輕工業。2002年以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入實質化建設階段,中國經濟在世界范圍的影響越來越廣,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也朝著多領域、深層次方向進一步發展。目前,中國對東盟投資范圍包括水電生產、批發零售、制造、租賃商務、建筑、金融、地產、信息服務、餐飲、農林牧漁等領域,基本覆蓋東盟所有的行業。2013年,中國對東盟采礦、批發零售、制造業、水電業和建筑業的直接投資流量分別為12.3億美元、12.3億美元、11.9億美元、8.2億美元、6.98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除采礦、水電供應業的投資流量下滑以外,其他行業投資均有所增加,其中金融業、科學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IT業的投資流量分別同比增加477%、232%、135%。

3. 對東盟新成員國投資增加迅速。東盟十國按照加入東盟時間可以分為老東盟六國和新東盟四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為新東盟成員國,人均GDP水平明顯低于老東盟成員國。新東盟成員國的經濟基礎落后,借助外資的力量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是這些國家發展經濟的良策,中國對新東盟成員國而言,比較優勢明顯。因此,新東盟成員國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理想去處。2003年中國對新東盟成員國的投資存量僅有1.06億美元,經過10余年發展,在2013年高達113.5億美元,是2003年的107倍。以2013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存量數據來看,新東盟成員國吸收的投資占比已達31.8%,遠高于2003年18.3%的比例。這表明中國對東盟新成員國的投資大有追趕、猛超老東盟六國的趨勢,新東盟四國正逐漸成為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

二、 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對東盟投資取得一定發展的同時,隨著時間的積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這些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三點:第一,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仍處于較低水平;第二,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所涉及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三,中國對東盟十國的投資規模分布不平衡,差異較大。

1. 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占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比例低。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發展較快的原因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起步較晚和基礎水平較低,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但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對東盟的投資水平仍然處于較低的規模。首先,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體情況來看,2013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流量為72.67億美元,但僅占中國當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6.74%。在投資存量上,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達356.68億美元,也只占中國當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5.4%,這與中國香港投資存量占中國對外投資總量的57.1%相差甚遠。其次,從東盟吸收主要投資國的直接投資情況來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額占東盟吸收外資總額的8.1%、4.7%、7.1%,期間總額占比6.5%。但是,歐盟和日本對東盟的直接投資占東盟吸收外資的比例為22.4%、16.9%。因此,在東盟外資來源國中,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也處于較低水平。再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雖然已于2010年建成,但是,目前中國真正有實力走進東盟進行海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并不多,這可能也是導致中國對東盟投資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

2. 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目前,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的領域在各行業中均有所涉及,但是各行業投入的資金差別較大,結構分布不盡合理。目前,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產業偏好于資源型行業和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對高新技術以及服務行業的顯得投資不足。2009年~2013年期間,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主要集中于采礦業、生產供應業、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等資源和勞動密集型行業。2013年,批發零售、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吸收的投資流量分別占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流量的16.99%、16.98%、16.36%、9.61%。這也就是說資源和勞動密集行業的投資額約占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額的60%以上。

3. 投資國別差異大。近十年來,中國對東盟各國直接投資額處于不斷上升趨勢中,2013年中國對東盟投資流量是2003年的60余倍。但是,針對東盟不同國家來講,中國對東盟各國的投資差異是顯著存在的。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第一大國是新加坡,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緬甸和柬埔寨,對文萊和柬埔寨的投資是最小的。

從投資存量上看,2013年,新加坡吸收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47.5億美元,占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比例為41.3%,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和緬甸分別占比13.06%、10.01%。然而,中國對菲律賓、文萊的直接投資存量僅有1.94%和0.2%。從投資流量上看,中國對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直接投資規模穩居前列,對菲律賓、文萊的直接投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2013年,中國對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投資流量分別為20.3億美元、15.6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對東盟投資流量的28%、22%。當年,中國對菲律賓、文萊的投資流量為0.54億美元、0.09億美元,分別占中國對東盟投資流量的0.75%、0.12%。中國對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緬甸的直接投資流量的比例則分別為10.75%、10.39%、8.48%、6.87%、6.61%、6.54%。因此,無論是從投資流量還是投資存量的角度來看,中國對東盟各國的直接投資存在著較大的國別差異。從上述數據分析來看,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別差異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多元化的國家投資格局并未形成,這將不利于中國對其他東盟國家投資潛力的開發。

三、 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建議

當前,中國國內經濟面臨著增速放緩的經濟新常態,發展海外經濟應是維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舉措。中國與東盟各國地理位置臨近,又有著較為深厚的歷史淵源,這些都為雙方經濟發展墊定了良好的基礎。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戰略,這使得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進入了一個更全面、更深層次的合作階段。

1. 促進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2013年底,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分別為72.67億美元和356.68億美元,僅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6.74%和5.4%,遠低于香港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57.1%的比例。這表明,雖然東盟已成為中國海外經濟板塊中的重要一員,但是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還是具有較大潛力的。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GDP增速僅為7.4%,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值。從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內需和投資依然疲軟,因此,把視野轉向海外應是推動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有力舉措。

(1)把握“海上絲綢之路”的商機。2013年10月,中國政府向東盟國家提出通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重振“海上絲綢之路”,東盟國家表示將給予廣泛支持。根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通過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中國和沿線國家臨海港口城市被串連起來形成“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當前,中國經濟正經歷改革轉型時期,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嚴重,創造或者尋找需求是解決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方法。“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對于化解中國企業產能過剩有著重要意義。東盟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他們希望通過中國資金的輸入,激發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和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同時也能將未開發的自然資源轉化為新的生產力。因此,“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能夠帶動中國與沿線國家投資及貿易合作水平的提升,使雙方達到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中國應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大力發展對東盟直接投資,這不僅可以促進中國與沿線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也可以帶動中國產業結構升級。

(2)完善《投資協議》相關法律。2009年,中國與東盟雙方簽署《投資協議》,與此前中國和東盟各國簽署的雙邊投資協議不同,該《投資協議》規定雙方相互給予投資者提供資產保護,并對因政治騷亂而引起的經濟損失做出補償,對稅收和投資轉移也做了相關說明。《投資協議》給與了雙方企業互相投資更高的制度保障,為改善雙方的投資環境樹立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因此,中國-東盟雙方履行《投資協議》的規定將會有力促進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

《投資協議》的順利實施需要雙方完善相關國內法律法規。對中國而言,要想促進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必須應加快制定《境外投資法》等必要的法律法規,既可以對境外投資企業給予更有效的保護,又能提高政府對企業國際直接投資的管理水平。另外,中國應簡化對金融資本流動的監管方式和對跨境人員流動的審批手續。放松海外直接投資的外幣管制,給予企業更多的自由和投資便利。并且積極引導企業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解決資金短缺、風險控制等困擾企業海外投資發展的問題。

(3)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人文交流。東盟諸國地理位置上與中國有近有遠,從實際經貿情況和實證分析來看,實際距離越大將削弱投資對貿易的促進效應。但是,共同語言這個文化變量能夠增強投資對貿易的效應。隨著自貿區的進一步建設,雙方經貿往來將更加密切,然而人與人的交流是是經貿合作的根本前提。因此,為了解東盟各國的投資環境、市場結構與消費特點,中國非常有必要加強與東盟各國的人文交流,縮短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文化距離”。

2. 優化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結構。

(1)老東盟六國投資結構。老東盟六國與中國經濟水平接近,在產業上有競爭也有互補。中國對老東盟六國的投資應側重于產品研發、旅游等新興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以帶動中國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2)新東盟四國投資結構。新東盟四國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是傳統的農業國,工業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滯后,與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因此,利用本地區低成本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外資、轉接邊際產業成為這些國家發展經濟的必然之路。

3. 提高對東盟投資水平。中國對東盟投資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展開,發展勢頭較為迅猛。在投資存量上,2014年中國對東盟累計投資突破400億美元,東盟成為中國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在投資水平上,與發達國家跨國直接投資的能力相比,中國對東盟投資水平還處于較低階段。近年來,在中國政府“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將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將進行海外投資。這意味著投資存量將會繼續上升,如果投資水平不能提升,不但不能達到投資效果,還有可能造成企業虧損。

(1)培育跨國經營人才。中國企業應努力培養跨國企業管理人才,一方面,應該多與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合作,從而能夠學習和掌握其成功的經營和管理經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當地華僑的人才優勢,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高級人才。通過人才引進和培育當地優秀人才的方法,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從而提升管理水平,為企業跨國直接投資打下人才基礎。

篇5

自1991年以來,我國國際直接投資流入量持續增長。2000年全球國際投資達到最高點1.38萬億美元,此后經歷了三年下降。2004年開始回升,2006年達到1.31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國際組織預計,200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國并購已達58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預計全年總流量將達1.4萬億美元。國際投資出現新特點:

(一)發達國家仍是引資的主力。國際投資流量很多,錢都流到了發達國家。以2006年為例,發達國家吸收的外資增長了40%,國際投資吸收美國是第一名,達1700億,英國第二,第三名是法國,第四名是中國,全部資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發展中國家。所以說,不是有錢的地方往沒錢的地方流,是有錢的地方往有錢的地方流。發達國家既是外資的提供者,又是外資的吸收者,2006年發達國家提供的外國直接投資占總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來自歐盟。過去人們總認為錢多的地方往錢少的地方流,而實際上往往是跨國公司多的國家互相流動,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二)服務業國際直接投資上升較快。近20年來,全球跨國公司投資更多面向服務業,其比重在不斷上升。到21世紀初,服務業國際直接投資的流量已從50%上升到60%,特別是以服務外包為主要形式的跨國公司和跨國轉移,成為服務業跨國投資的重要形式。服務業外包市場容量不斷擴大,隨著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這些領域越來越多的產品成為可貿易產品,這一行業也就成為可貿易的行業。因此,這一行業在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引起了跨國公司的關注。服務外包的來源地主要是歐、美、日,美國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亞洲,約占全球外包業務的45%。上世紀90年代我國接受的是制造業的外包業務,特別是沿海地區加工貿易大量發展都是因為接受了制造業的轉移和制造業外包。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是服務外包,承接最多的雖然是亞洲,但并不是中國,而是印度、菲律賓等國。在未來十年,我國面臨一個重大的挑戰,也就是在服務業外包中能不能贏得像上世紀90年代承接制造業轉移的成就,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三)跨國并購是國際投資的重要形式。國際投資主要通過兼并、收購的方式來實現,還可通過綠地投資,也就是新建一個企業,但這一比重越來越低。收購、兼并的兩種形式作為直接投資的形式越來越多,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并購投資占全球國際投資流量的份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凡是國際流量上升的階段就是并購比重上升的階段,凡是投資流量下降的階段,就是并購投資份額下降時期。換句話,凡是國際投資流量上升就意味著跨國并購活動很活躍。現在正處在國際投資流量上升的階段,達到13000億-14000億美元,這意味著國際跨國并購活動非常活躍。并購的雙方有可能實現資源共享,能夠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幫助現有企業脫困,減輕失業壓力;通過收購兼并,原來的生產能力得到穩定,企業競爭力得到提高,企業也避免了下崗失業的風險。并購投資需要的基礎條件,一是東道國國內市場產能過剩;二是東道國產權交易市場有一定程度的發育,存在支持并購活動的法律框架。跨國公司進行跨國并購不是在搞扶貧,不是解決弱勢企業的下崗問題,而是看到企業有某種優勢,甚至有的是好企業。跨國并購有可能是強強聯合,不一定是強兼并弱,有的是強兼并強。這種經濟現象必須這樣來理解,否則容易產生誤解。

二、我國利用外資的情況

2006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達630億美元(不包含金融類),在全球已降到第四位,過去是第二,美國第一。2007年上半年吸收外資額達230億,11月是616億,2007年可能會略微超過2006年。資金來源地結構沒有什么變化,外資的來源地結構亞洲的比重很大,第一是香港,然后是臺灣,還有日本、新加坡、東盟國家,接下來的就是美國、歐洲,美國有四五十億,歐洲也是四五十億,來源地結構一直很穩定。這兩年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自由港來的外資比較多,如維爾京群島、開曼等地。這些資金來源地較復雜,還有一些是大陸自己流出去,在自由港注冊又返回來,但這種情況很少。近兩年也引進一些資金與技術密集型項目,如,韓國的起亞汽車公司發動機生產線及歐洲空客總裝線在天津濱海新區落戶,英特爾、微軟、百事高公司在廣州投資,這些公司都是資金密集度較高的項目。

制造業利用外資主要集中在六個行業,主要是通訊設備制造、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專用和通用設備制造業。2006年,這些部門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占總額的5l%。上世紀90年代外資主要集中在輕紡、輕工業、消費品、紡織工業領域,現在明顯集中在資金和技術比較密集的行業。我國利用外資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利用外資占全球外資中的比重下降。1994年,吸收外資337億美元,占全球比重是13.5%。后來比重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我國只占到了3.2%。2001年后國際投資流量在下降,但我國的比重在上升。到2005、2006年比重又在下降,2006年的比重已降到5%,在全球國際投資中的流量只占到了5.1%,2007年還會下降。2007年利用外資600多億,全球資金流量達1000億,利用外資比重要降到5%以下。近幾年,我國利用外資成績很大,但在全球投資金額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服務業吸收外資比重較低。近年來,國際投資主要流向服務業,但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每年都只能在23%左右,服務業吸收外資這幾年都沒有突破。這兩年的金融業、房地產業比較活躍。從行業分布看,制造業比重仍占最大。2006年制造業吸引外資的比重達400億,服務貿易領域僅是160億,金融業是64億,這都是幾家大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吸收的國外銀行戰略投資,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通過股改吸收的外資,總共不超過10家,所以主要還是制造業的投資。

三、認識國際產業轉移的新形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利用國際產業轉移,一些發展中經濟體,包括我國,吸引了一定數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加快了自身經濟的發展。從21世紀初開始,國際產業轉移又有了新的發展動向,主要表現為:第一,日益向高新技術產業及服務業轉移。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的重心。同時,發達國家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及服務業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及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酒店業、交通業和通訊業等服務業成為多國服務業發展的主流。第二,國際產業分工向產業內分工延伸。根據工序分工理論,可將價值鏈增值環節劃分為技術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國際產品工序調整和轉移表現為:在全球的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由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轉移;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環節(終端的加工組裝)向上游生產環節(關鍵零部件生產)轉移。現在的分工越來越細,產業轉移具有產品類分工的性質,要求更加專業化、集群化。原來條件好的地方更容易吸引外資;原來條件不具備,分工不發達的地方,更不容易吸引外資。第三,資本流動方向也更具水平性。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和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投資,成為資本流動的兩大主要方向。2005年,發達國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占總投資的59%,且其中90%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中國家的資金也在相互流動,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鋼鐵和石油化工等制造業。第四,跨國公司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的整合升級和轉移。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加速了國際間的技術轉移和擴散,使多國的相對技術優勢發生變化,強化了國際產業的集聚效應,并不斷提升產業結構的高度和虛擬化程度。跨國公司通過控制一項品牌的營銷渠道,然后把其他的生產制造研發環節轉移到別的國家,并促使原有產業在結構升級中整合轉移。第五,跨國證券投資和并購日益活躍。現在的跨國投資越來越多的是利用兼并、收購,兼并收購很大部分是收購股權。收購股權就離不開證券市場,因此,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間的界限在模糊,或者說活動發生了很大的銜接性。如,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吸收外資,外資進來相當于收購了股權,中行、建行20%的股權賣給人家,賣完之后馬上在境內境外上市,上市之后又吸收外資。第一步是直接投資,收購股權,收購資產,其目的也是希望該公司上市,上市后其資金就可置換出來,置換出來后又可投資。這種做法在國際上是比比皆是,如果不認識到這一特點,吸收外資的工作就無法做。

篇6

    根據宏觀經濟模型的測算結果,1983~1999年期間,中國經濟總量(GDP)對外商直接投資總量的綜合彈性比為0.121。由于這一時期外商直接投資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2%,照此推算,同時期中國經濟年均9.7%的增長速度中,大約有2.7個百分點來自外商直接投資的直接、間接貢獻(參見趙晉平編著《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綜合貢獻率為27.8%。中國政府提出的“十五”時期年均經濟增長目標是7%,如果在今后幾年,外商直接投資能夠繼續保持與過去20年相近的貢獻率,則其年均增長速度至少應當達到16%左右的水平。

    表1  外商直接投資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根據外經貿部統計計算。

    自從1995年以來,中國實際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已經結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長階段,進入平穩增長時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九五”時期的年均增長速度僅僅達到1.6%的水平(參見表1)。2001年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實現了14.9%的恢復性增長,預計“十五”時期正增長趨勢仍然有可能持續,達到年均5~10%的穩定增長水平。

    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呢?從有利因素來看:一是世界范圍的資本活動由于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將會進一步趨于活躍,國際金融體系的逐步完善也為這些資本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手段;二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及其結構調整對投資、尤其是外國投資的需求將會繼續擴大;三是中國加入WTO,市場經濟秩序和投資環境將得到根本改善,為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及其企業長期戰略決策創造了良好預期,而且隨著服務貿易領域的逐步開放,外商投資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四是大量農村過剩勞動力和城市國有企業改革、結構調整導致的失業、下崗,將使中國繼續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低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也將長期存在,從而吸引跨國公司的生產和加工基地繼續加快向中國轉移的進程;五是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產生,長期積累形成的“三資”企業生產設備和技術也將面臨不斷更新、改造、擴充的需要,現有企業的增資將繼續構成外商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未來時期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不能排除出現局部區域、甚至世界范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國經濟為首的西方經濟尚未表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這將嚴重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速度;二是許多地區的經濟一體化趨勢大大加快,區域內投資的增長將遠遠超過面向區域外的投資,而中國所處的東亞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形成多邊經濟共同體的區域,因而面向這一地區的投資和本區域內部投資自由化的進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國吸引外國投資的競爭將明顯加劇,不僅發達國家會利用資本市場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等優勢,加快吸收購并方式直接投資的速度,而且發展中國家也會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通過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市場開放換取外國的技術和資本。這將為中國吸收外資帶來巨大競爭壓力;四是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外資優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資的收益預期將明顯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國經濟總量和新增外商投資總量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規模,相應的增長速度將會表現出明顯的遞減趨勢。總之,吸收外資快速增長的歷史時期已經基本結束,今后將進入穩定增長的階段。

    盡管從存量的角度來看,由于“三資”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經大大提高,“三資”經濟的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但是從新增流量的角度來看,“十五”時期利用外資的增長將難以達到過去20年間的平均增長水平。由此可以得到兩個結論:一是“十五”時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資總量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與前20年相比將有所下降;二是為了保持利用外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果,必須通過優化產業分布結構來提高經濟整體的產出效率,彌補總量增長趨緩的不利影響。這實際上意味著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戰略,必須由注重總量增長效應向注重結構升級效應轉變。根據吸收外資的產業結構提升效應的實證分析結果,外商投資帶動了整體經濟勞動生產率和資本裝備程度的提高,但是這主要依賴于外商投資本身的資本裝備優勢來實現,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

    從經濟增長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消費和投資需求將繼續保持比較高的增長勢頭,各種產業部門在社會總需求增長中所受的影響存在很大差異。在投入產出分析中主要通過計算感應度系數,反映不同產業部門的影響程度,系數值越高,說明該部門為了滿足總需求增長而應該增加產出數量,并將這樣的部門稱之為后關聯產業。促進后關聯產業發展一般是供給政策的重點,目的在于為經濟發展提供配套和基礎條件。根據中國1997年投入產出表的計算結果,商業部門的感應度系數最高,其次是種植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鋼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其他普通機械制造業、有機化學產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煤炭采選業、其他化學產品制造業、石油開采、棉紡織、造紙、塑料、汽車工業、電氣、電子元件制造業、金融業等。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經濟增長對這些領域需求的增長速度將快于其他產業部門,相應的外商投資需求增長也將快于其他部門。感應強度比較高的產業主要是基礎原材料和配套產業,通過利用外資加快這些行業的發展,有利于為加工工業發展提供足夠的配套產品,延長產業鏈條。

    二、進入中國的服務業投資增長將快于工業部門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諾,中國將會在“十五”時期加大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其中如金融保險、批發零售商業、對外貿易、電信、運輸和技術服務等領域,中國現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遠遠低于國外同行業企業,將會有大量企業通過與外國跨國公司建立戰略同盟提高自身競爭力,不同行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以及消費者對相關服務的質量、多樣性和廣泛性也會產生新的要求,與這些要求相適應,對外商服務業投資的需求必然會大量增加。其次,服務業與制造業有所不同,投資是直接進入對方國內市場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國服務市場的巨大規模對于外國服務業企業具有非常強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務業、尤其是消費服務業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服務業規模有利于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減輕中國長期存在的巨大就業壓力,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是中國未來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這種政策導向及其相應的鼓勵性措施也將產生對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增長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從國際背景來看,目前服務業投資已經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流之一,發達國家服務業轉移趨勢有所加快,流向發展中國家的部分也會明顯增加。

    根據以上分析,“十五”時期中國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將有望實現比較高的增長速度,由于服務業、特別是金融保險、電信服務、商業、運輸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限制陸續取消,這些行業的外資增長速度將明顯快于包括工業部門在內的其他行業。初步估計,同時期外商服務業投資的年均增長速度可能達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產業外商投資占全部外商投資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這將大大改善中國的市場和投資環境,有利于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符合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對產業結構變化的預期是什么呢?一項針對136家歐盟在華投資企業進行的調查(2001年6~8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136家歐盟國家在華投資企業,通過訪問、座談和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國廈門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參見《歐盟中小企業對華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后歐盟企業的對華投資產業結構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第一,接受調查的企業認為,歐盟企業最有可能選擇的行業首先是制造業,這一結果與迄今為止的投資產業結構中制造業比重最高的特點沒有什么區別,但是,考慮到目前已經投資的企業中制造業占80.7%、而回答今后將選擇制造業的企業比重僅有66.2%這一因素,可以認為未來時期歐盟企業對華投資中制造業投資的比重將會明顯下降。第二,現有企業中,郵電通訊、交通運輸業的比重僅有3%,但是認為今后歐盟企業將會選擇該行業進行投資的企業高達57.4%,排在第二位,可見與電信服務和交通運輸有關的服務業投資將出現快速增長,在全部投資中的比重也會明顯提高。第三,金融保險業目前的外商投資在地域、經營范圍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為止對該行業投資的歐盟企業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調查企業中47.1%的企業認為,今后歐盟企業的金融保險業投資將成為優先選擇的領域之一,僅次于制造業、郵電通訊運輸業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業之外,電力、煤氣生產供應、商業批發零售等行業的投資也可能出現較快增長,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項調查涉及企業數量比較多,涉及國家范圍廣泛,接受調查企業的產業分布、投資方式、地區構成等均與外資總體結構相接近,因此可以認為樣本具有比較強的代表性,調查結果反映了發達國家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產業結構未來趨向的一般性特點。

    表2  歐盟企業今后增加對華投資可能選擇的行業

    注:問卷問題:您認為今后歐盟企業對華投資將會選擇那些行業?

篇7

(一)直接融資

1.國際債券融資

國際債券即發行國外債券,是指一國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企業、私人公司、銀行或國際金融機構等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面值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主要分為歐洲債券和外國債券兩種。

歐洲債券融資主要有如下特點:

(1)管制松散。歐洲債券市場的所在貨幣當局,對銀行及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的融資活動管制都很松。如果在美國紐約市場發行美元債券,美國對此審查相當嚴格很難獲準;而在歐洲貨幣市場發行美元債券,手續則較為簡單,不需評級機構評級,也不必向任何機構登記注冊,而債券注冊則只向當地證券交易所提交說明書即可。

(2)幣種多樣化。歐洲債券可以有更多的貨幣種類選擇,而且當一些借款人想展期籌集較大金額的資金時,歐洲貨幣市場都能滿足這些需要,滿足貨幣種類和數量的需要。

(3)交易集中。歐洲債券市場的交易全部在證券交易所里成交,沒有場外市場,要接受證券交易所規章制度的管理和監督。

(4)資金調撥方便。歐洲市場是完全自由的市場,不存在限制和標準。加上在歐洲的一些金融中心,銀行林立,業務經驗豐富,融資類型多,電訊聯系發達,銀行遍布世界各地,資金的調撥非常方便,若融資后需調換成各種所需貨幣,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調換并調撥到世界各地。

外國債券融資主要有如下特點:

(1)發行外國債券首先要對借款者進行評級。借款者涉及許多機構或公司企業,其信譽程度決定了能否發行債券及借款的數額,資信高的可以獲準發行,且發行限額較高。如日本政府規定,發行日元債券,屬政府級即AAA級,貸款數額可不受限制;AA級的限定只可發行300億日元;未評級的只能發行100億日元。

(2)外國債券發行額較大且籌資多國化、多樣化。美國就規定在美國發行美元債券,規模至少5000萬美元,從世界發行境外債券籌資數額來看,相當可觀約占國際籌資總額的60%。

(3)資金使用無嚴格限制,但不得干擾債權國的財政金融政策。發行外國債券籌到的資金,其具體的用途及使用進度,債權國一般沒有特殊要求,但債券畢竟是在外國發行,各國的經濟、金融、稅收等政策和法令又各異,在發行過程中要熟悉掌握和注意執行當地的法律。

(4)外國債券要受外國當地有關金融當局的管理,因此籌資手續相當復雜。比如,在美國發行揚基債券要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而且,外國債券融資對資信評級、申請手續和報送的資料都要求較嚴較細,非常復雜。

2.國際股票融資

國際股票即境外發行股票,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向國際投資者發行股票并在國內外交易所上市。

國際股票融資具有如下特點:

(1)永久性。這是由股票融資這一方式決定的,由于股票沒有期限的限定,股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要求退股,因此,引進的外資能夠成為永久的生產性資金留在企業內,而不至象一般合資或合作企業一樣,會因合同到期或意外變故,外方抽回資金而使企業陷入困境。特別是通過發行B股融資,籌資國吸引的外資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B股只能在外國投資者之間進行交易而不能賣給國內投資者,因此籌資國所籌外資就較為穩定,該國吸引外資的數量也不會受到游資的沖擊。

(2)主動性。通過股票吸引外資,籌資國可運用法律和政策性手段約束投資者的購買方式、購買種類、資金進出的方式、稅率等,并做出相應的規定,籌資國還可以自主決定哪些行業、企業允許外商投資,哪些不行,從而正確引導投資方向。

(3)高效性。國際股票融資有利于對外發行股票的企業在更高層次上走向世界。國外股票持有者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會十分關心企業的經營成果,有利于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企業因股票向外發行,無行中提高了國際知名度和信譽,有利于企業開拓產品銷售市場,開展國際化經營。

3.海外投資基金融資

海外投資基金融資的作用在于使社會閑散的資金聚合起來,并在一定較長的期間維系在一起,這對融資者來說相當有益。此外,穩健經營是投資基金的一般投資策略,因而投資基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相當有益。

海外投資基金融資具有如下特點:

(1)海外投資基金的共同特點是,以開放型為主,且上市銷售,并追求成長性,這就有利于具有持續贏利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企業獲得資金,得到快速的發展。

(2)投資基金不能夠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這就避免了投融資雙方利益失衡,融資方資產流失及喪失控股權等弊端。

4.外國直接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中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一、國際直接投資超越了國際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聯系中更主要的載體;其二、國際直接投資超過了國際銀行間貸款成為發展中國家外資結構中更重要的構成形式。

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過程出現的最大特點就是,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僅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主角。自外國直接投資產生伊始,發達國家和地區就是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角。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發展中國家在外國直接投資發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達到了16.1%,對外直接投資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達到了39.9%。然而,20世紀90年代后期,這一趨勢卻又急轉直下,發達國家重新占據主導地位。

外國直接投資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投資非常活躍。1995-1999年,美國和西歐的相互投資由840億美元增加到2863億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國對歐盟的投資由488億美元增加到582億美元,歐盟對美國的投資由351億美元增加到2281億美元,分別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國和歐盟間相互投資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資占外國直接投資的比重(按對內直接投資額計),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二)間接融資

1.外國政府貸款

外國政府貸款是由貸款國用國家預算資金直接與借款國發生的信貸關系,其多數為政府間的雙邊援助貸款,少數為多邊援助貸款,它是國家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

其特點是:(1)貸款條件比較優惠,貸款期限長,利率低。政府貸款具有雙邊經濟援質,按照國際慣例,政府貸款一般都含有25%的贈予部分。據世界銀行統計,1978年世界各國政府貸款平均年限為30.5年,利率為3%。具體來看,日本政府項目貸款轉貸期限一般為30年,利率2.2%左右;德國政府貸款轉貸期限一般為20年,利率0.75%-3.25%。(2)貸款與專門的項目相聯系。比如,用于借款國的交通、農業、衛生等大型開發項目。(3)由于帶有一些政治因素,有時規定購買限制性條款。所謂購買限制性條款,是指借款國必須以貸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購買提供貸款國家的設備。(4)政府貸款的規模不會太大。政府貸款受貸款國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支與國際收支狀況的制約,其規模不會太大,而且,一般在兩國政治外交關系良好的情況下進行。

2.國際金融組織貸款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由一些國家的政府共同投資組建并共同管理的國際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旨在幫助成員國開發資源、發展經濟和平衡國際收支。其貸款發放對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發展中國家提供以發展基礎產業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對低收入的貧困國家提供開發項目以及文教建設方面的長期貸款,對發展中國家的私人企業提供小額中長期貸款。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特點是:

(1)貸款條件優惠。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一般利率較低,期限較長,如國際開發協會,主要是對低收入的貧困國家提供開發項目以及文教建設方面的長期貸款,最長期限可達50年,只收0.75%的手續費。

(2)審查嚴格,手續繁多,從項目申請到獲得貸款,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3.國外商業銀行貸款

國外商業銀行貸款是指從國外一般商業銀行借入自由外匯。它按其期限的長短不同分為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是指企業為了滿足對流動資本的需求或為了支付進口商品的貸款而借入資金的一種銀行信貸。其特點是期限較短,用途不限,無須擔保,形式靈活,手續簡便。中長期貸款是指企業為了滿足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需要而向銀行取得的貸款。其特點是期限較長,風險較高,借貸雙方須簽訂協議并有借款人所在國政府擔保。

國外商業銀行貸款的特點有三個,一是貸款用途不受限制,企業可以自由使用;二是貸款供應充足,企業可以靈活選用幣種;三是與發達國家國內同類貸款相比,其利率較低。

二、國際融資方式的創新

近二十年來,隨著國際金融市場全球化,證券化以及自由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金融領域的創新業務日新月異,國際融資這一業務也不例外,融資方式和融資工具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一些新型融資工具,例如:項目融資中的BOT、ABS,國際股權融資中的存托憑證,債券融資中的可轉換債券、中期債券、“龍債券”、歐洲票據,以及風險基金、戰略結盟式融資、結構融資等。

融資方式的創新擴大了資金來源的渠道,不僅給投資者帶來較高且穩定的收益,也提高了投資者資產的流動性,同時也推動了金融管制方式的調整,進而刺激金融機構進一步進行創新活動。

三、國際融資的經濟績效

(一)彌補資金短缺,加快經濟發展

國際資本的流入為一些急需資金的企業開拓了融資渠道,緩解了資金的供求矛盾,為一些正在成長中的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例如,象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建設中,資金短缺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單靠我國的資金積累不能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把視野擴展到國際范圍實行國際融資。這樣就可以把一些當前本國無力舉辦的重要項目搞上去,從而有力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國際融資有利于受資企業技術改造,推進技術升級

首先,國際融資能帶來大量的適用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其次,通過市場競爭將有利于企業的技術外溢,加速技術在企業之間的流動。最后,還有利于培養高級管理人才,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研究。這些從長期來看都將從根本上提高受資企業的技術水平。

(三)培養了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利用外資的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科技管理人員直接參與項目的生產和管理,他們可以從中借鑒國外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有利于培養出一批具有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促進技術和管理的現代化。而且隨著利用外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外資企業吸收的勞動力數量不斷增加,給受資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國際融資有利于國際分工,提高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國外大型跨國公司在資金、管理及全球網絡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國際融資,可以充分利用資金、技術和市場網絡,把受資國生產的產品銷往海外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為其沖擊國際市場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外國直接投資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外國直接投資對一國的國際貿易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對出口和進口規模及結構的影響上: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我國出口的發展,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曾對52個東道國1995年數據進行的一項統計分析(可以把它稱為跨國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出口貢獻彈性分析),論證了跨國直接投資流入和其對制造業出口貢獻的正相關關系,對發展中國家,吸收跨國直接投資人均1%的增長,制造業出口增長0.45%,高科技產品出口增長0.78%,低技術產品增長0.31%。;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我國進口的發展,外國直接投資者在運營的初始階段由于往往對我國市場和當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進口可能要比后來階段為多,從貿易平衡的角度來說,跨國直接投資對出口市場擴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隨著進口的增多,可能出現負效應,但是從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只要這種進口有利于緩解國內供給的不足,特別是中間產品和資本貨物供給的不足,將會增強東道國產品的競爭力。

四、國際融資在我國的運用

多渠道的吸引外資,積極穩妥地培育國內資本市場是我國發展經濟的戰略之一。為更好的發展經濟,我國不僅在國內廣泛籌集資金,也將國際融資作為籌集資金的重要方式。我國主要采取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國際金融機構借款,國際商業銀行借款,國際債券,國際股票等融資方式。

我國發行國際債券開始于1982年1月22日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在日本債券市場,首次發行了100億日元私募債券期限12寬限期5年從1982年1月29日起計息年利率為8.7%半年息一次寬限期后每年還款8%,此后的幾年間中國在國際債券場都很活躍這一階段的發行條件較好利率接近倫敦同業拆借利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

我國利用股票進行國際融資是從1991年上海、深圳兩地發行的B股開始的,到1994年底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資者發放B股,上市總額達30多億人民幣,籌集外資數億美元。目前我國企業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紅籌股、在美國上市的N股、在英國上市的L股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都屬于國際股票。

為了推動我國國際融資的發展,更好地發揮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作用,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債的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要盡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的導向,將更多的外資引向中西部、基礎設施、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對外借債方面,要在計劃管理、債務監測、借款使用、管理法規進一步加強和改善。

參考文獻:

1.盧漢林:《國際投融資》,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2.史燕平:《國際融資學教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1年1月。

3.儲祥銀:《國際融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4.張昌彩:《中國融資方式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7月。

篇8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創新活動;分階段;專利;溢出效應

0 引 言

我國經濟改革不僅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同時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發展和改革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我國經濟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外因就是外商直接投資(FDI)。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一直保持著良好勢頭。從我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08年底,我國吸收的FDI金額累計超過8500億美元。隨著我國吸引外資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資對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關于外資的進入是否會促進對區域創新活動的溢出效應發生這一問題,產業組織理論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主要在間接方面,外商投資會給所在區域的本國企業形成競爭效應,跨國公司在東道國設立研發機構后,本國企業在競爭壓力下也會增加自己的研發投人,不斷強化自己的創新能力。由于本國企業是區域創新活動的主體,在競爭環境中,區域創新活動得到了增強。除了競爭激勵之外,外商投資還會對所在區域產生一定的溢出效應。但是,這種溢出效應的存在不僅僅取決于外資進入帶給本地企業的好處,還取決于這種好處是否足以彌補由于外資的進入而導致的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份額下降等負面影響。因此,眾多的實證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資是否對我國的創新存在溢出效應,不同的學者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我國有著不同引進外資和科技發展政策,同時由于歷史、地理和政策等原因,我國各個地區在創新能力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從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不同階段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類型的創新活動影響進行實證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視角。

1 理論模型

同研究FDI對勞動生產率的溢出效應相似,研究FDI對創新活動的溢出效應也需要構造一個與生產函數類似的創新產出函數。知識生產函數的概念最初是由格瑞里茨(Griliches,1979)在量度研究開發對生產率增長的影響時提出的,其基本假設將創新過程的產出看作研發資本或人員投入的函數。在專利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選擇申請專利作為保護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學者將專利申請量作為區域創新活動的度量。

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將采取將專利申請量作為創新活動的替代變量,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表示水平高的創新活動,實用新型表示水平較高的創新活動,外觀設計表示水平較低的創新活動。

古典的知識生產函數本質上是一個具有2個因素的C-D函數,后經學者們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分析區域知識流動屬性和檢驗其對區域創新影響的一個強有力的經驗模型工具,該函數的一般形式為:

Q:ALK (1)

Q代表產出,L和K分別代表勞動力和資本的投入,A則代表其他影響因素。同樣,類似于本文推導知識生產函數的過程,為了體現外商直接投資對知識生產和創新活動的影響,我們將方程(1)寫成如下形式:

Q=AIKFDI (2)

此時的A’代表的是除FDI外的其他影響因素。Q表示產出,用各地的專利申請量來表示。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各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會對當地的知識生產能力產生影響,因此也將這一因素涵蓋進去,在模型中用各地的人均GDP來表示。即:

Q=A’L=KOFDFPGDP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數據集,所以以下方程中的變量將使用雙下標,下標i和£分別表示地區和時間。

InPatent-+alnS(3)

Patent-地區在t年的專利申請數量

STP-i地區在t年的科技活動人員數

STEa-i地區在t年的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

PGDP―i地區在t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FDI-i地區在t-1年的外商直接投資

V-擾動變量,A、B、y、n稱為彈性系數。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覆蓋了我國內地4個直轄市和26個省或自治區的1992~2005年數據(由于部分數據未確實,在本研究中排除了地區;另外,FDI對創新的作用具有滯后性,本文選取的FDI數據是滯后1年的數據)。

2 實證研究

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中吸引FDI的階段劃分,本文分別在大舉進入階段(1992~1997年)、調整階段(1998~2001年)和恢復增長階段(2002~2005年)3個時間段內研究FDI對我國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

由于經濟變量自身的性質,它們之間的共線性或強或弱。本文將用主成分變量替代法進行分析,以消除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下面將首先對有相關關系的InSTP、lnSTE和lnPGDPI,進行主成分分析,用較少的變量代替他們,這些替代變量無相關關系并且反映了原來較多的信息。再用替代的主成分變量prinl、prin2改變方程(3)為:

Infkenn=S+APRIN+Bprin2+nlnFDI+u

(4)

由上式可以估計lnFDI前的系數n的值,以度量外商直接投資對專利申請量彈性系數。

2.1 FDI對我國創新活動的影響情況

首先我們考察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創新能力的總體影響情況,通過對不同類型專利申請的混合時間序列與橫截面數據估計以及面板數據分析發現,總體上FDI對中國國內專利申請有穩健的正的影響。但對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來說,只有在20世紀90年代前中期理想,外商直接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11544;到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紀初,外商直接投資對國內較高層次創新(發明專利申請量)的溢出效應沒有前階段密切,此階段的彈性系數分別為0.05400和0.05982。對國內較低層次創新活動(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溢出效應較大。

2.2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東中西各區域創新活動影響

為進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資的不同階段對不同區域的影響程度,下面分別對我國的東中西部區域進行實證研究。

針對東部區域的研究結果,在國內專利申請總量上,估計結果說明,在東部區域外商直接投資每增長1%,在這3個時間段內,將會帶來國內專利申請總量0.19824%、0.20771%和0.38222%的增長。可見,外商直接投資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到21世紀初的時間段內,推動了我國東部區域專利申請總量的增長,促進了我國東部區域創新活動的發展。

但是,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并不如專利申請總量上那樣理想,顯著性水平較低,只有21世紀初期的時間段內,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的顯著性水平較高,這說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部區域的創新活動的影響不一樣。

中部區域與東部區域相比,在專利申請總量上,外商直接投資在中部區域的彈性系數明顯低于東部區域,在3個時間段內的彈性系數分別為0.06416、0.38457和0.07721,可見并不理想。但在1998--2001年和2002-2005年2個時間段內對發明專利申請量的影響上,中部區域的彈性系數值在東中西區域中是最大的,彈性系數值分別為0.31383和0.20251,明顯高于全國平均值。這與中部區域具有雄厚的科教資源有關,也與中部區域的吸收能力有關。

中部區域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前后2個時期很不明顯。同樣,在中部區域3種專利申請量中,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觀設計專利的影響是最為明顯,在3個時間段內的彈陛系數分別為0.19907,0.24961和0.45615。與東部區域一樣,數字逐步增大,但遜色于東部區域。

在西部區域外商直接投資與專利申請量的關系顯著。但在外商直接投資對西部專利申請總量的彈性系數的估計上,除了在1992~1997年時間段內高于中部區域的影響外,其余時段都低于東部和中部區域的影響,這與西部區域較弱的產業基礎和科技基礎有關。

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的彈性系數上,在本文所研究的3個時間段內呈現出影響漸降的趨勢;而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量的影響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只對低的創新活動(外觀設計專利)有較好的溢出效應,對較高的創新活動(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沒有溢出效應。可見,雖然我國西部區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是不僅僅是引進的質量有待加強,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本土企業的學習能力。

總的來看,在全國層面上,外商直接投資在20世紀90年代初大舉進入我國時,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但對創新活動的影響程度較低。到90年代末伴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結構調整,外商直接投資對創新活動的影響作用有所擴大,但是到21世紀初期,隨著引資規模的驟然擴大,重視“量”而不重視“質”的現象較為嚴重,FDI對創新的影響程度又有所回落;在區域的層面上,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部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最明顯,其次是中部區域,西部區域最弱,特別是21世紀初在西部區域有微弱的負影響;在3種專利上,對外觀設計專利的影響最為明顯,對發明專利的影響最低。只是在中部區域的恢復調整階段,外商直接投資對發明專利的影響大于對實用新型專利的影響。

3 提升我國區域創新活動水平的對策建議

根據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結合東中西區域的具體情況,充分提高外資在我國的知識溢出效應,活躍我國各區域的創新活動,提高區域特色自主創新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3.1 吸收外資要與各區域特色自主創新相融合。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知識溢出效應

鑒于東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實力較強,消化吸收外資先進技術的能力也較強,所以東部地區吸引外資的目的主要應轉向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企業自主研發體系,提高國內企業的研發能力,對一些重要技術。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以提高東部地區特色地自主創新能力。中西部地區高校較多,有利于形成產學研的技術聯盟體系,中西部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需要借助國際產業轉移的機會,促進內外資企業的交流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內外資企業之間的競爭效應、模仿效應和學習效應,按照優勢互補、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鼓勵外資企業在研發方面與國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合作,促進引進外資與特色自主創新相融合,促進外商直接投資的知識溢出效應的發生。

3.2 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提高我國東部區域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

我國的產業集群大部分分布在東部區域,要充分利用東部區域的這一特點和優勢。因此,在當地已經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甚至已產生產業集群效應的基礎上,定向引進外資項目。同時注意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時,應突出產業集群特征,應由原來的區域傾斜逐步轉向針對集群發展的技術傾斜和產業傾斜。引導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實現地理位置上的積聚,有利于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人才在內外資企業間流動;在外資已經進入的區域,應加強外企與本地企業的聯系,使外資真正根植于當地并致力于集群的發展,以促進外商直接投資的知識溢出效應的發生,這樣就可以利用外資在技術、機制、理念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外資企業的溢出效應,刺激本地創新活動,提高地方集群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

篇9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 西部地區 老工業基地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應當積極利用外國資源,調節引進外資的活動,制訂相應的引進外資計劃,調節外資的流向和結構,促進經濟進一步穩定、持續、均衡地發展。而西部地區作為一個基本單位。在吸引外資的同時,也應著力吸引我國東、中部地區的投資,以便更好的利用資源,組織生產經營活動。

一、外商直接投資的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積極影響

1.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總體經濟增長的影響。在利用外資促進經濟增長的舉措中,外商直接投資是最主要的方式。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增加東道國的資本投入、資本積累,從而加快其經濟增長。

2.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外資企業的建立可以直接擴大東道國的就業市場。尤其是外資企業中相當一部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影響更為明顯。從整體上看,外商直接投資對勞動密集型工業部門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的,尤其是紡織服裝業、電子制造業和飲料加工業所吸納勞動力的程度要高。

3.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可以從多方面影響東道國的進出口貿易。就出口而言,外國廠商具有廣泛的國際貿易渠道,由此可以減少東道國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阻礙:同時外商所擁有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將進一步提高東道國的國際競爭力。

4.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人力資本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資是東道國人力資本集聚和技術變遷的重要源泉,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技術比較落后,缺乏現代管理經驗和營銷技能,外資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的進入,可以把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營銷經驗轉移到東道國,從而改善東道國的生產效率和要素效率,推動東道國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負面影響

首先,跨國公司對東道國某些產業的股權和非股權控制,容易形成對這些產業部門的壟斷,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

其次,跨國公司往往實力雄厚。擁有資金、技術與管理上的優勢,為了確保自身這種“獨占性的生產要素”壟斷優勢,跨國公司往往會對東道國相關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行業進行產權控制。

最后,在外資技術的引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外商為避免樹立日后的競爭對手,不愿為培植技術創造和開發能力及技術轉化和實現能力提供便利和機會。

二、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的實踐

(一)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連續十幾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過20年的發展,外商直接投資已成為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我國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取得較大的成功,在投資的規模、結構、產業結構分布、來源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與改善。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率先開放及其特殊的經濟、地緣、政策和人才優勢,首先成為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的最大受益地區,并導致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迅速擴大。日前,各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差距已經成為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差距日益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并對地區發展間的差異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二)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差異

我國利用外資的地區分布狀況差異很大,吸收的外資主要投資于東部地區,并且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外資對西部的投資絕對量和比重甚小,作用有限。這一問題的出現與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有關,反過來又加劇了地區經濟發展的小平衡。

三、西部地區擴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戰略思考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加強西部老工業基地的升級改造

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的全面改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因此,在西部大開發的初期階段,我們應當選擇一些重點開發地區和增長極,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放在地區增長極上,使之成為帶動相關地區發展的引擎。

以軍工、電力、煤炭、冶金、普通機械、煙草加工、紡織和食品等傳統產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它們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科研能力。從長期看,對西部老工業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發展研發機構。充分利用國有及軍工等企業中大量的技術人員,是十分可行的。但是。由于歷史、社會和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制約,我國老工業基地在長達30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對外封閉、半封閉的條件下。無論在技術和產業上、體制和機制上都與國際水平形成強烈的反差,老工業基地實際上已開始出現衰退。但由于缺乏國內、國際市場的比較,特別是自恃已進入國際先進科技前列,因而看不到老工業基地的潛在危機。在實施沿海發展戰略之后,中央又做出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建設,必須與西部大開發緊密結合。在為西部大開發服務中實現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目標。

(二)進一步擴大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的戰略思考

1.進一步加大西部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力度。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吸引外資呈下降趨勢,為彌補傳統引資方法的不足,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優惠措施。1998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若干意見》,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的(六點)意見》,2000年國家稅務總局了《關于實施對設在中西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給予3年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的通知》。此外,還陸續出臺了一些擴大利用外資的措施,如鼓勵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引資。繼續把引資作為國企改造的有效途徑,允許私企吸收外資發展經濟。在吸收外商投資的方式中,繼續進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試點;進一步增加外商投資特許權項目試點數量,按照規范、有序的原則推進轉讓項目運營權或收益權對外引資試點等。

2.進一步改善和建設投資環境。首先,要加強“硬環境”的建設。基礎設施是吸引外資的重要物質基礎。特別是交通運輸、郵電通訊、供電設施系統,更是現代經濟發展和發展外向型經濟、吸收外商投資的必要條件。其次,要完善“軟環境”的建設。要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這包括健全的生產資料市場,消費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外匯市場等:在完善市場體系的同時,應在保護本國工商業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開放一些國內市場,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同時,保持穩定的投資條件,繼續開放市場,完善涉外優惠政策,為投資者創造規范的法律環境,加強法制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

3.按照國有經濟戰略調整部署,積極引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我國國有經濟戰略調整的主要宗旨是使國有資產從部分行業退出和對部分產業集中進入。目前我國國有企

業資產重組約需2萬億至2.6萬億人民幣,外商投資是很重要的現實來源,而西部地區傳統產業的改造尤其需要引入外資。

4.結合加入WTO的進程,盡快向外資進一步開放市場。在西部地區,我們應當逐步擴大對外開放范圍,在有條件的大城市進行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試點,允許外資企業利用經營利潤到西部地區進行再投資。投資比重超過一定水平的可以同樣享受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在一些行業可向外資企業開放一部分內銷市場。鼓勵外商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有企業的嫁接和改造。

5.加強法律法制建設。健全保護投資的法律,是調整和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和引進技術的重要環節。我國憲法規定鼓勵和保護外國投資,體現了我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愿望。此外,我國還陸續頒布了《民法通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大量的涉外經濟法律、法規,對外商投資經營企業的管理、稅收、知識產權等問題做出了具體規定。

篇10

一、對外直接投資現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了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以年平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加入WTO后,國內經濟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也加快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同時也為國內企業培養了一批跨國經營管理方面的高級人才,為我國企業進軍海外提供了直接的人力支撐,這是其一;其次,截止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達到8536億美元,躍居世界首位。如此巨額的外匯儲備為我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提供了資金保障;再次,英國著名學者鄧寧總結出一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均國民收入在400美元以下,吸收的外資和對外投資都很少;第二階段人均國民收入在400~2500美元之間,吸收的外資不斷增加,但對外投資仍然很少;第三階段人均國民收入在2500~4000美元之間,吸收的投資開始減少,對外投資開始增加;第四階段人均國民收入在4000美元以上,對外投資額大于吸收的投資額。按照以上分類,我國目前人均國民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應該屬于第二階段。但我國地域廣闊,地區差異很大。按不同地區的經濟現狀分別進行分析,應該更為合理。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人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4000美元,屬于對外投資的發展階段。事實也證明,我國對外投資的主體是來自沿海經濟比較發達地區,而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對外直接投資數量很小。這一切都說明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能力,并且潛力十分巨大,在未來幾年里我國將迎來對外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期。

二、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戰略

(一)全方位市場戰略。長期以來,發達國家一直都是海外直接投資的重點,因為這些地區居民收入高,消費需求旺盛,購買力強;與此同時,投資主體也很注重開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市場,因為這些地區有龐大的潛在消費群,可開發的市場空間很大,搶先在這些地區占領市場有利于形成壟斷,以獲取超額利潤。但中國目前還很少有具備足夠力量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撒網的企業,因此不能急于一步到位,而應一步一個腳印走逐步發展壯大的道路,根據企業比較優勢去選定目標市場。一方面我們要繼續保持對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基礎優勢。二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和周邊地區,并且已經有了較好的投資基礎和經驗。鑒于目前現狀,從投資區位上看,我們除了要保持在亞洲地區投資的優勢外,還應該積極擴大對拉美地區,尤其是非洲地區的投資;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力度。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直接投資歷史,這些都是可供中國企業學習和借鑒的寶貴財富。因此,國內有一定技術條件的高新技術產業要率先進入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獲得先進技術的同時,加速本國產業技術升級,全面提升本企業技術水平。同時,已經具備豐富投資和市場經驗的優秀企業,也應積極向發達國家和地區投資,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充分利用當地的高素質人力資源,獲得最前沿的技術信息,全面促進本公司技術升級。海爾集團在定位目標市場時,大膽向歐美發達國家進軍,走先打入發達國家市場,再以高屋建瓴的優勢走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戰略路線。在歐美憑借高質量、個性化和速度優勢打開市場,樹立自己的品牌。現在海爾在歐洲和美國都有十幾家連鎖超市,海爾冰柜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大于50%,銷售量在美國排名第三。據全球權威市場調查分析機構EUROMONITOR調查結果顯示: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家電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爾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場占有率排序中已躍居第一。

(二)對外投資方式選擇戰略。我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主要采取新建、戰略聯盟和并購三種進入方式。其中,新建方式所占比率高達48%,戰略聯盟方式為39%,收購兼并排在最后僅占13%。這種以新建為主的方式正體現了目前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尚處于初級階段的特征。在海外直接投資的進程中,隨著對當地經濟環境的不斷熟悉,以跨國并購為主要手段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將成為主要方式。并購是指跨國公司通過購買某東道國的某個企業的股權,取得該公司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并承擔被收購公司的全部債權和債務。并購是企業達到跨國經營目標最迅捷的途徑。并購后既便于獲得研發能力、技術訣竅、專利商標、當地特許權等戰略資產,又可以通過協同效應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同時又有助于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規模效應,進行多樣化經營,增加企業競爭力,分散經營風險。不過并購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直接投資時,那些外匯資金充裕、管理人員精通國際慣例的企業,在向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高于中國的發達國家做戰略進入時,可以充分考慮并購,特別是當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是為了獲取先進的技術信息、管理知識、經營訣竅、品牌等公開場合不易獲得的稀缺資源時最為有利;那些擁有生產技術方面優勢,而外匯資金不太充裕的企業或者向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低于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做市場進入的中國企業,以及力圖按自己的經營方式和戰略意圖實施跨國發展的中國企業,采用新建的方式進行投資比較適宜。

(三)本土化戰略。經營本土化是海外直接投資經營成功的規律和基本原則。中國企業要成功地實施全球化戰略,首先就要學會本土化經營,積極融入到東道國的經濟中去。本土化即人才本土化、技術本土化和市場本土化。人才本土化是指在當地培養和吸引人才,讓熟悉當地經濟環境地人才來經營管理公司業務;技術本土化是指利用當地的技術資源,同時將母國的技術資源向東道國轉移,在穩步前進中加入新元素,進行技術創新;市場本土化是指在當地采購和銷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國企業在進入海外市場后,一方面要積極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樹立當地服務意識,要把自身的經濟利益與東道國的經濟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另一方面要在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力求實現與當地相融合,積極尋求熟悉當地法律環境、社會人文背景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廣泛的收集當地的先進技術和全方位的市場信息,力求在當地完成材料的采購和產品的銷售。

(四)技術研發戰略。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在海外直接投資經營的需要,今天的跨國公司已經改變了以母國為研發中心的傳統,將研發中心紛紛遷往海外,在那里建立研發中心,充分利用東道國在人才、科技實力及科研基礎設施方面的比較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有組織的安排科研機構。通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研發國際化有利于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偏好以及消費者的需求情況,更加發揮其產品與服務差異化的優勢。此外,還有利于捕捉全球范圍內最新的前沿信息,使得自己在國際范圍內對研發人才的爭奪中居于主動地位。

中國企業進軍海外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研發這個制高點。考慮到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初級性,應采取謹慎的策略,可以通過先設立小規模的企業,向海外投資企業適當的轉讓生產應用技術,再逐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新產品的生產;同時,相應加大技術投入,并不斷的投入動態技術,當投資達到一定的規模,市場占有一定份額以后,開始設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從事滿足市場也面向全球的基礎研究。在這方面以研發起家的華為公司走在了前列。作為高科技的華為公司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利用國外研發資源,華為能夠以國際先進技術和高科技人才為基礎進行研究和開發,使研發國際化,從而能夠掌握業界最新動態,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研制領導世界最新潮流的產品,實現將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品,搶占國際市場,提高科技創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