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發展報告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能源管理發展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能源管理發展報告

篇1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融資;低碳經濟

中圖分類號:F81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5月6日

低碳經濟和合同能源管理這兩個概念在國內越來越為大家所熟悉,然而其發展卻遠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資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企業與其他行業的中小企業一樣,遇到了融資困難的局面。

一、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現狀

合同能源管理(EPC)作為一種新型的節能機制自1997年進入中國以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僅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更提供了不少的就業崗位。據《2012年度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達4,175家,比2011年增長7%;其中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2,339家,工信部推薦節能服務公司122家。2013年5月1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第五批共計888家備案節能服務公司名單。前五批已經備案節能服務公司,不包括被取消的兩批32家,全國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總數已達3,210家,備案率為76.9%。2012年從業人員達到43萬人,比2011年增長14%。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250.26億元增長到1,653.37億元,增長32.24%。其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3,905個,投資總額為505.72億元,比上年增長22.62%,實現節能量達到1,774.46萬。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我國將會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的力度,發展低碳經濟。這對于合同能源管理企業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然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也面臨重大的挑戰,其中一項就是項目融資的難題。許多專家學者認為融資難制約著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世行高級能源專家王曉東認為融資難是制約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瓶頸之一。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發展十幾年以來項目融資難是業界的共識。由于節能產業的項目一般都是先投入、后收益,如今節能產業的急速發展會使得資金缺口更加巨大。據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的《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3)》預測“十二五”期間全社會能效投資需求總規模約為12,358億元,資金缺口4,134億元。資金缺口主要來自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節能技術示范工程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缺口分別達到1,430億元、1,450億元和811億元。從工業、建筑和交通三個終端用能部門來看,“十二五”期間建筑部門將面臨最嚴峻的資金挑戰,資金缺口達到359億元。巨大的資金缺口使得節能企業融資難的情況更加嚴峻。因此企業要解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的困局,首先要清楚認識到造成項目融資的原因,才能夠對癥下藥,解決阻礙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難的有效途徑。

二、合同能源管理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困難是由項目本身的特點決定的。評估項目是否應該投資的兩大基本原則是衡量該收益和風險。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的最大特點是項目周期長、風險高,而項目收益的不確定性也頗高。因此,在項目投資初期,項目資金大多只能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并且項目前期要求資金投入大,而項目的收益要在項目投入使用后幾年才能逐步顯現,這增加了項目投資的風險。同時,節能技術的風險和監管體系的不完善進一步加深了項目收益的不確定性。項目高風險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難的根本原因。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很多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政策,銀行也開始關注這一行業,融資困局有所緩解,但是對于資金缺口巨大的行業來說,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融資渠道還是不夠順暢。

(一)企業自身實力有待加強。隨著政策對低碳經濟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節能環保產業當中,合同能源管理是其中一個受到熱捧的節能方向。但是從業企業的素質和實力參差不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叫好不叫座”,項目融資比較艱難。而導致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企業融資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企業自身實力不強。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投資回報時間通常較長,項目前期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投資建設,投資的資金一般需要企業先墊付。小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可能需要2~3年,大項目一般都需要4~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對于大多數中小型合同能源管理企業來說,項目所需墊付資金會令企業現金壓力不小,一旦接的項目多起來,企業所墊付的資金就會很大,容易出現現金流中斷的局面,增加企業經營風險。

另一方面,在融資市場上,銀行商業貸款一般需要抵押品,中小企業自身實力不強,本身融資就不容易。同時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屬于高風險項目,項目風險越高所需要的抵押品價值就越大。對于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企業來說,大多數屬于技術型企業,本身并沒有多少可以抵押的資產,因而想要得到銀行的貸款融資就更加困難了。根據《2012年度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的資料顯示,從企業規模看,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6家,超過5億元的有18家,超過1億元的有83家。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資超過5億元的12家,超過1億元的有46家。從企業規模可以看出產值超過1億元的企業不足110家,按照備案的節能企業計算,產值超過1億元的企業占總體的3%左右,這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大部分節能服務企業規模偏小,以中小企業居多。而根據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的《2013節能服務公司百強研究報告》的數據,資產規模上億的節能服務企業達到37家,公司平均節能量達到6.53萬噸。這37家公司實現了總共節能量的接近70%,而百強榜的前10家則實現了總共節能量的55%,這表明節能服務公司中、大型化的特征已經日趨明顯。報告同時指出,百強企業已經具有較強的產業集中度,資產規模成為企業獲取節能業務的重要支撐。而與此同時,大量資產規模中下的企業,則僅能獲取少量的節能業務。從“百強”數據可以看出合同能源管理乃至整個節能服務行業可能出現洗牌的局面,資金將會流向大中規模管理公司,規模小的節能企業生存環境受到極大的挑戰,融資將更為艱難。

(二)市場信用體系尚需完善。除了企業規模小、能抵押的資產少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融資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市場信用問題,這是項目風險的另一個來源。這涉及到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方、用能方以及第三方監測方的信用問題。現在國內企業信用體系不太完善,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尤為突出。張仕廉等(2009)認為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簽訂過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可能發生信用缺失的問題,諸如項目的具體節能量、項目的技術水平、項目投資方的實際情況等都是EMC企業的私有信息,屬于一階信息,而用能方對這些情況不一定掌握的很仔細。信息不對稱可能使得設備提供方產生機會主義的想法,所提供的設備可能會影響項目的后期運行。另外,隨著節能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節能服務公司為獲得市場份額或政府補貼,串通用能單位或節能量審核機構弄虛作假。在針對節能服務企業的信用問題上,國家發改委在2010年推出節能服務公司備案制度,以期完善企業信用制度,為用能企業提供參考,同時希望將不法企業拒于節能行業之外。2013年4月國家根據有關規定,公布了第二批被取消備案資格的公司名單,兩批共32家企業的備案資格被取消,并被追討所獲補貼及獎勵。同時,國家選擇推薦了一些第三方機構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量進行第三方測量,以保證公平公正。這些措施對改善節能服務公司的信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用戶的信用也是制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的過程當中,由于一些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用戶缺乏誠信,用各種理由或者合同漏洞作為拒絕支付節能收益的借口,一旦發生這樣的事件,中小型節能企業將難以承受資金無法回收的壓力。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介紹,在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時,業主不信守承諾的事件屢屢發生,讓能源管理公司背負了巨大的項目風險,不少節能服務企業的壞賬率都超過50%。依照具體的業務方式,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可以分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承諾型合同能源管理業務、能源費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目前國內市場上節能量保證型處于主導地位,占57%,節能效益分享型占32%,能源費用托管型和新出現的金融租賃型總共占比不到10%。從節能量保型處于主導地位可以看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對用戶信用還是表現出很大的擔憂。市場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用戶信用監管的缺失,讓項目管理公司背負了巨大的資金風險,也使得銀行對項目放貸更趨謹慎。因此完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方和用戶方信用監督機制是降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化解項目融資難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商業銀行融資有待加強。現時國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外源融資方式主要有國內商業銀行貸款、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貸、EPC信用擔保貸款、外國銀行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信用、提前結束合同、應收賬款貼現、債權轉股權等。另外國家節能補貼也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資金重要補充。

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資特點使得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候非常謹慎,并且在節能產業發展初期銀行并沒有相關項目的貸款,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獲得銀行貸款困難的原因之一。近年隨著節能產業的發展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推廣,在銀監會綠色信貸指引下,不少銀行成立了綠色信貸部門,嘗試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打開方便之門。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難的問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等商業銀行開發了針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貸款產品,開始介入合同能源管理融資市場。例如,在2010年浦發銀行就面向全行推出創新型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融資和合同能源管理IFC損失分擔融資產品;2011年,進一步整合旗下綠色金融和貿易金融產品,成功創新開發了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資業務。據中國銀行協會的《中國銀行業201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6.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支持節能環保項目貸款余額達到3.5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支持節能環保項目數量10,874個,比上年增加1,525個;支持新能源項目貸款余額近2,000億元。

雖然政策指引下商業銀行加大了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支持力度,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的貸款和對大型企業貸款的支持還是微不足道的,并且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資金需求巨大。商業銀行之所以不愿意大量投放貸款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主要原因也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高風險和收益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從經營的角度考慮,肯定希望把貸款放去相對低風險、收益較穩定的投資項目當中。現在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業務更多的被認為是一種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并沒把節能服務業務看作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這涉及到業務成本、風險、技術等多方面的問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貸款對象更多的是中小企業,而且是大多數抵押品不足的中小企業。我國目前中小企業出現呆賬、壞賬的情況不少,這使得商業銀行在發放信貸的時候更為小心謹慎。

三、改善融資狀況的建議

(一)節能企業合作新模式。許多節能企業無法融資或者難以承接重大項目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實力不夠強大,尤其是剛起步的節能企業更是由于缺乏擔保物而無法獲得銀行的借款。實際上,對于一些節能項目大企業可以把部分工程外包給一些相對小型的節能企業,以節省成本和縮短部分工程時間;同時,小型節能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業務而存活。另外,各樣小型節能企業也可以通過自身技術優勢互補組成項目小組去承接較大型工程,這種合作模式值得進一步探討。

(二)加大節能企業監管透明度。節能企業融資有困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市場和銀行對該類型企業的運作不是很了解,同時項目周期比較長使得風險加大。行業協會可以主動幫助企業提高企業運作的透明度,同時行業協會也應該加大對節能企業的監管,對于違規操作,騙取補貼的企業應及時發現并公布,充分發揮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功能,使得節能企業優勝劣汰,市場健康發展。

(三)建立動態綠色信貸信用體系。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功能是使得資金能夠合理配置,協助需要發展的產業得到所需的資金,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發展。大力支持低碳經濟發展是商業銀行金融功能和社會責任的體現。然而,商業銀行作為商業團體也需要考慮自身的盈利和經營風險,以及股東的利益。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建立動態綠色信貸信用體系來支持低碳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對節能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并對其融資動態進行追蹤;對于超出某一風險等級的節能企業,商業銀行間應該信息共享,以降低整體金融風險。隨著我國加大對低碳經濟的投入力度,市場內將會有更多的節能企業希望在低碳經濟中分一杯羹,如何甄別企業風險,如何把該產業做強做大,需要參與各方共同思考,互惠互利。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2012年度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R].2012.

[2]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2013節能服務公司百強研究報告[R].2013.

篇2

關鍵詞:醫院建筑;能源與設備管理;生命周期

目前,人類使用能源最大的領域是工業用能、建筑用能和交通運輸用能,其中建筑用能的占比約30%。盡管我國人均GDP在全球還屬于較低水平,但建筑能源消耗占社會總能源消耗的水平已達2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醫院建筑能耗水平在公用建筑中較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醫院建筑自身功能的復雜性;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患者和醫務工作者對醫院環境舒適度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帶來的是醫院能耗不斷上升與因設備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各種隱患甚至事故。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面臨的競爭加大,也促使醫院做好費用控制,提升運行績效。因此,從管理精細化入手,做好建筑能源與基礎運行設備管理,是醫院后勤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一、醫院建筑能源管理現狀

筆者針對國內數十家大型醫院近3年能源管理情況進行了相關調研,參與調研統計的醫院平均開放床位數為1600床;消耗的電能折算為噸標準煤的結果是依次為2405、2668、2630tce/a;消耗的燃氣依次為2300、2109、2206tce/a。從趨勢上看,總能源消耗隨醫療業務的增長而繼續保持上升,上升速度有所下降,主要特征如下:

(一)能源消耗水平高

在我國南方地區,大中型醫院主要以電作為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總消費量的80%,其中空調、采暖、蒸氣三分項總和約占電力總消耗的70%。在北方地區,大型醫院建筑能源結構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電力消耗約占總能耗的65%以上,以上能耗指標遠高于一般公共建筑。能源費用上,水費、電費、燃氣費均逐年增高。

(二)后勤人員老齡化嚴重

后勤人員年齡結構日趨老化。據統計,后勤人員中40歲以下人員占總比例的19%,45歲和50歲之間的占54%,普遍學歷較低,無技術職稱。這導致新技術、新產品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得到有效應用,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后勤隊伍在專業化程度方面較差。

(三)能源管理水平低

醫院能源管理基礎條件薄弱,多數醫院仍處于粗放式管理階段,不考慮科室能源成本,無定額管理,沒有獎懲機制,缺乏能耗控制手段。大多數醫院建筑年代久遠,設計不合理造成無法實現分科室或樓層計量;能源數據多數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采集,而極少有醫院具有信息化手段自動收集,數據的及時性缺乏管理,準確性缺乏甄別,電子化存儲缺乏管理。而且,能耗采集的分類、分項深度不足。

(四)負荷分配不均

由于醫院業務的多樣性與特殊性,易造成負荷分配不均現象。從數據統計上可以看出,綜合型醫院與專科醫院用能分布差異較大。綜合型醫院的用能約30%~60%集中在門急診部門,同時25%~40%左右的用能分布在病房住院部門。

(五)安全保障壓力大

醫院設備設施龐雜,能源多樣,維護管理不易,給水管線、供電網絡復雜,重要醫療設備對電能質量要求高,機電設備必須連續安全運行。85%以上醫院在設備管理中缺乏預防性維護保養,出現問題時才進行整改,損失無法控制,后勤保障工作壓力大。

二、醫院后勤設備管理現狀

醫院后勤基礎運營保障體系主要涉及配電系統、暖通空調系統、電梯系統、鍋爐系統、醫療燃氣系統等方面,設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采購、安裝、驗收、運行、維護和報廢全過程。當前醫院后勤設備管理工作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設備管理水平低

醫院后勤在設備采購環節缺乏完善的設備采購清單與完整的設備臺賬信息,在設備安裝與驗收環節,由于醫院普遍缺乏后勤設備安裝驗收的相應制度和標準,經常導致與設備或安裝企業交接環節不順暢,驗收資料不完整等多種情況,這都給后期設備管理帶來了障礙。

(二)設備運維壓力大

醫院后勤基礎運行設備涉及專業多、內容多、任務重、要求高,當前大多數醫院缺乏有效的運維手段,一般都是出現問題時才進行整改,損失無法控制。隨著醫院后勤社會化外包比例不斷擴大,設備運行管理社會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圖1可知,基礎運行設備中空調設備和電梯設備運行管理外包情況最多,空調設備運行管理外包醫院占比71%,電梯運行管理外包的醫院占比86%;另外,電梯、空調、變配電設備維保外包情況最多,分別占比100%、90%和76%。在此大環境下,各個醫院后勤部門須盡快完善外包管理制度、設備運行維護制度和管理考核辦法。

三、醫院能源與設備管理發展路徑分析

(一)發達國家醫院能源與設備管理的現狀與思路

1.能源精細化管理

在能源管理上,國外醫院從供應、配送到使用的各個細節,均以用能模式合理化、用能作業標準化、節能行為細節化、用能計量準確化、用能審計全面化為原則。在設備精細化管理上重點建立預防性維護體系,定期做好設備清潔、緊固、等工作,通過一體化運維平臺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

2.結果為導向的管理

國外醫院認識到管理結合技術的重要性,從建筑節能與設備高效運行管理角度出發,真正把節能措施落到細節處,而不是單純從項目建設規模出發,過分關注安裝了多少個傳感器裝置,實施了多少項節能技術。

(二)醫院能源與設備管理發展路徑建議

1.長遠規劃、分步實施在新建、改擴建過程中,醫院后勤部門需要對建筑設計、建設、運維的全生命周期進行長遠規劃,使能源產生、傳輸、使用全過程平衡,從而滿足能源的易獲取、經濟性、低碳性、高效性的要求。此外,分步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不同階段的預留和銜接。

2.構建數字化管理體系

引導醫院圍繞安全、節約、智能的用能與設備管理需求,深化物聯網、BIM、數據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院后勤信息化領域的應用,構建醫院后勤智慧運維平臺,系統架構如圖2。集成不同分類分項、區域、設備的能耗數據,建筑靜態特征數據,設備靜態參數與動態運行數據,后勤服務數據,從系統層級結構、數據流、業務流、用戶體驗等各個方面解決當前醫院后勤管理中各類子系統存在的兼容性差、服務對象和服務模式單一等問題,對應醫院后勤保障、前臺服務、管理支撐三大環節,從而全面保障醫院基礎運行安全,節約能源提升設備使用效率,提高后勤服務品質。因此,構建數字化管理體系是后續工作的基礎。

3.建立預防性維護保養體系

醫院后勤智慧運維平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建立后勤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對設備狀態及時監測,做到預防性維護保養(PM)。PM的實施能有效降低設備的故障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從投入產出角度分析,能為醫院帶來長期可觀的經濟效益。根據測算,投入到預防的努力可產生高達10倍的回報。首先,降低設備故障率,可以避免故障帶來的停工、事故等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其次,設備使用壽命延長,等于創造了價值,以北京某醫院為例,該醫院1996年投資的209萬美元的直線加速器為例,17年內累計創造價值10億元;再次,設備運行效率提高,可以提升生產能力并節約能源(可高達60%以上),仍以該醫院為例,通過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2014和2015年門診樓和外科樓在同等電負荷情況下共節約用電350萬kWh,每年節約的電量相當于2013年用電量的5.3%。

4.注重后勤人才隊伍建設

先進的后勤管理理念和平臺化系統,必須和后勤業務與團隊充分融合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因此,后勤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一方面,醫院可以通過引進人才來提供后勤人才隊伍的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對現有后勤人員進行系統培訓。

四、結束語

醫院后勤管理是醫院整體工作的重要一環,它直接關系到臨床服務質量。能源與設備管理又是后勤管理中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必須在國家政策支持和院方領導高度重視下,從醫院各級管理和運行人員實際需求出發,確立覆蓋醫院運行保障、綜合管理、后勤服務的能源與設備管理發展路徑,實現醫院后勤管理水平的進步,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國家節能中心.中國節能報告2014[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5[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3]中德技術合作公共建筑(中小學校和醫院)節能項目.德國醫院能源消耗現狀及節能措施的制定[J].建設科技,2014(5):38-39.

篇3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創立于1892年,現由多個多元化的基本業務集團組成,主要包括:醫療、航空、發電和水處理、石油天然氣、能源管理、照明、運輸、金融、可再生能源等。公司2014年營業收入1483億美元、凈利潤152億美元,2015年營收1174億美元、凈利潤-6億美元,截至2015年底總資產4926億美元。盡管其經營出現波動,但頗具特點的治理之道對中國企業不乏啟發意義。

組織架構與職能定位

GE管理組織架構體系由董事會、CEO、專門委員會組成。

董事會:踐行獨立性原則

2015年底,GE持股5%以上的股東有兩個,黑石集團和Vanguard集團,分別為5.7%和5.8%。此外,23名高管持股合計0.2%左右。黑石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Vanguard集團是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

GE為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度股東大會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三召開。董事會負責制定董事候選人名單并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提交,股東投票選舉并任命董事。股東若有董事人選可事先向董事會治理與公眾事務委員會提名。據GE公司章程,董事不能少于10人,若每年的股東大會上沒有限定具體數量,則由董事會投票決定。須連續三年及以上持有公司3%及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權提名董事;股東提名的董事數量,不得超過現任董事會成員總數的20%。在章程這樣設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股東對董事會的控制和干涉。

董事會的主要職責是確保公司股東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為此,董事會積極穩妥地踐行獨立性原則,并在公司戰略實施及風險防范等方面恪盡職責。GE董事會在獨立性方面,嚴格界定“獨立”的概念,實現了16名董事中15名為獨立董事的董事會結構。2015年,董事會共召開13次會議,包括3次獨董會議。為更加了解公司運營情況,每名獨董都會對集團及子公司實地調研。董事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影響到股東利益的相關因素方面,如公司戰略、風險管理、管理運營等。獨董們會定期收到關于公司情況的各種簡報,包括投資情況、風險管理和運營實況。董事會及所屬專門委員會在每年底都會對本年度的管理和運營情況進行評估,并對下年度的公司主要生產、科研研發、工業互聯網計劃、GE的品牌塑造、市場營銷等進行展望。

GE認為,董事經驗的多樣化有助于股東長期利益的最大化。作為5%以上股權持有者的黑石和Vanguard集團通過推薦董事進入董事會參與決策,而非通過安插自己的利益代表來左右GE的發展。此外,為令獨董與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并調動獨董的積極性,GE規定,獨董必須持有至少50萬美元等值的公司股票,并須持有五年以上。高管也會根據其薪酬為基數,相應持有公司股票。

董事長兼CEO :最高運營管理者

章程規定,董事長須兼CEO,同時承擔董事會及公司的運營管理職責。董事長有權在公司章程規定相關的條款之外,任命任何員工或管理人員,有權隨時隨地解雇他們;有權召開任何董事會會議,列席任何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會議。現任董事長兼CEO為伊梅爾特,1982年就加入了GE。

專門委員會:職能明確,相互協調

風險委員會:由4名董事組成,負責監督 GE 的四到五個最關鍵的公司風險,以及管理層如何緩解這些風險。

審計委員會:由5名董事組成,負責審批年度內部審計計劃,基于公司的潛在風險確定審計工作重點,監督日常的合規問題和事宜,并每半年開展一次對合規問題和項目的評估。

管理發展和薪酬委員會:由6名董事組成,負責監督管理資源、結構、繼任計劃、管理發展和甄選流程相關的風險管理,包括對獎金薪酬安排的審核。

治理與公共事務委員會:由6名董事組成,負責提名董事,監督公司治理結構和流程相關及交易相關的風險,審核并與管理層探討 GE 的公共政策舉措和活動相關的風險,監督公司環境、健康與安全合規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關風險。

科學技術委員會:由6名董事組成,負責監督公司研發運作的方向和有效性。負責審核公司的技術和創新戰略及方法,包括對公司的業績、增長和競爭地位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指導委員會:由環境健康與安全副總裁負責,并由公司各部門的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負責人組成。作為 GE 總體風險管理流程的組成部分,負責檢視利益相關者的反饋,并討論新涌現的趨勢,同時評估公司可持續發展表現和報告,定期向董事會五個管理委員會報告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

統籌決策與分散經營

目前,GE公司運營管理模式遵循“統籌決策、分散經營”的原則,采用公司總部-產業集團(按業務板塊劃分)-生產工廠(金融服務公司)三級運營管理模式。

第一層級:GE。GE是唯一的企業法人、投資中心和決策主體,主要負責:制定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統一調配使用資金,包括科研開發經費和技術改造資金;決定投資方向;審批下屬產業集團財務;審計檢查投資效果和產業集團經營狀況;任命產業集團高管等。產業集團的利潤須先遵循所在地區相關法律法規繳稅,余下利潤在各國/地區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納入GE統一核算。通過這樣的安排,GE每年可以集中所有的利潤投資新的產業或建設新項目,從而保證在關鍵性業務上能集中整個GE的資源。

第二層級:產業集團。每個產業集團都是一個獨立核算的經營實體,又稱戰略經營單位,是一級利潤中心。各個產業集團都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GE對產業集團主要考核上繳利潤及用于技術改造的投資預算兩項指標。由于各產業集團所從事業務領域不同,在GE整個戰略決策中的地位也不相等,因此每年上繳的基數核定及用于擴大再生產的投資規模也不同。

第三層級:生產工廠(公司)。工廠作為具體的生產單位,被定位為成本中心,產業集團對其主要是以預算來控制的,因此成本是首要考核指標,當然還有交貨期和產品質量。這樣管理的目的是,防止個別生產單位因追逐本身經濟利益而影響產業集團總的經營戰略,同時有助于產業集團專業化發展和生產單位降低成本。

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從GE到產業集團直至基層都采用上一級別的副職擔任下一層次的正職的辦法,每個上級只向一個下級指示,每個下級也只向一個上級報告工作,層層干部均有職、有責、有權,避免了多頭領導,做到決策快速,辦事高效。

多元化跨國集團如何治理

GE的治理之道,不乏啟發意義。

一是構建專業獨立的董事會。GE董事會16名董事中,15名獨董,除黑石集團和Vanguard集團推薦的3名外,其余12名均為各界頂尖人士。GE以章程的方式,在紐交所界定獨董的規定之上,更為嚴密和詳細地界定了獨董的要求,以確保董事會運作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二是CEO制度。GE在章程中規定董事長必須兼任CEO,將企業最高決策權和執行權合二為一,這在大型企業集團中并不常見。優點是可以確保決策與執行的連貫性、高效性,風險是容易導致權力過于集中,但GE高度獨立的董事會構成,有效化解了這種風險。

三是總部股權高度分散,下屬產業集團股權單一。GE作為上市公司股權高度分散,最大股東持股不超過6%,但總部對下屬產業集團所有權管理和審計控制極為嚴格,這樣的股權設計,幫助公司實現了決策科學性和經營高效性的統一。

四是重視發揮企業家作用。GE歷經百年傲立世界公司之巔,其優秀管理人才隊伍發揮了重大作用。一方面,在章程中規定了獨董和管理層都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以此為激勵約束之用,將公司和管理者利益捆綁在一起;另一方面,董事長兼CEO的任免,完全遵循董事會投票表決和個人履職意愿,并無退休年齡等束縛規定,韋爾奇任職20年,伊梅爾特履職至今16年,確保了公司戰略方向的連續性、穩定性。

五是集團總部制定并掌控公司整體戰略。對于一個多元化產業集團,總部作為投資決策中心,其所制定的戰略核心應放在如何在多個行業或者市場中競爭并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組合戰略,同時選擇一個可以把這種組合優勢發揮出來的管理模式并進行動態調整。

篇4

越來越多的人正走出辦公室辦公,需要開展團隊合作的場合也日益增多,團隊成員幾乎可以毫無限制地汲取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專家知識。他們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應用程序、數據和工具,跨越網絡界限——與其他人共享相同的信息。他們根據工作需要,使用各種終端用戶設備,以提高工作效率——令其自身及員工的工作幸福感大大提升。

過去十年間,年輕一代開始步入職場。相較于他們的父輩而言,他們要求更加多元化的工作氛圍,渴望獲得更大的挑戰,期望自己的忠誠和付出能得到不同的回報。咨詢界大師加里·哈梅爾 (Gary Hamel) 稱這一代人為“Facebook一代”,其他人則冠之以“千禧一代”的頭銜。成長于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蓬勃發展之際,這一代人習慣了公平和開放的環境,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應得到聆聽, 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

世界最大的業務外包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ADP參與研究的一項調研報告認為,得益于技術的進步和社交網絡的發展,領先企業正向更注重合作和移動的工作方式轉變。他們基于授權 (Empowerment) 和敬業度 (Engagement) 的概念 (這兩大概念在過去20年間得到了廣泛的探索) 重塑企業,并開始領會這些概念與當前“千禧一代”正在發生的文化變遷之間的關系。

雇主日益認識到,對新一代職場人士要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賦予員工靈活性和自如溝通的權利。領導方式、績效管理和人才發展均需適應新環境。

近年來,工作中合作的重要性成為管理文獻關注的一大焦點。當前工作方式的移動性和彈性日益增強,這讓合作面臨著更大挑戰,但是協作軟件和社交網絡的發展興起也令合作變得更加方便。

這種合作不僅有利于增強創新和創意,促進虛擬團隊成員之間進行更順暢的溝通,其對提升新興千禧一代的敬業度也功不可沒。個中緣由是顯而易見的,合作是年輕人所習慣的工作方式。同時,他們也期望協作技術能夠作為工作活動的一部分。

施耐德電氣:通過協作技術吸引人才

施耐德電氣正在其擁有15000名員工的主力銷售和營銷部門,部署一項新社交網絡工具,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爭奪年輕人才的戰役中掌控優勢。

施耐德電氣是一家法國集團公司,在過去八年間,該公司通過收購活動實現了規模翻倍擴張,其主營業務也由生產和銷售電氣產品轉變為為其它企業提供能源管理咨詢 (涉及綠色能源),同時也銷售一些配套產品。因此,盡管公司依然設有制造工廠,但是項目協作以及世界各地專家團隊的創新的重要性卻日益凸顯。尤其重要的是,施耐德電氣正計劃在新興經濟體中大舉擴張。

為支持公司的擴張態勢,必須為員工提供一套跨越時空界限的信息和創意交流工具。另外,還必須解決收購前各個公司各自為戰,多個系統并行的遺留問題。最后,招聘專業人才以保持與公司擴張同步也勢在必行。

施耐德電氣采用的新系統為這種協作型業務方式提供了支持,該系統將在今后兩年推廣到所有員工。但是,該公司還希望這一系統能夠提升其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施耐德電氣員工敬業度和多元化部門的副總裁Isabelle Michel-Magyar說道:“我們希望通過部署推廣這種工作方式吸引并挽留尖端人才——另外,當前我們從事于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對項目進行有效設計,單憑個人之力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我們需要適當的協作工具,提高公司的效率。”

“新系統是提高員工敬業度,包括新一代員工敬業度的強大引擎。在人才大戰硝煙彌漫的今天,我們希望能夠成為員工的首選公司。而隨著我們的業務重心逐漸偏向于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將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采用協作技術將是吸引新員工的關鍵因素。”

施耐德電氣企業社區管理部門負責人Louis-Pierre Guillaume補充道:“新系統讓員工可以分享最佳業務實踐,從其它地區的解決方案中借鑒經驗。因此,我們實現了多方面的節省,并提高了效率。我們知道員工會更多使用社交網絡,通過分享提升自己的曝光度,從而在公司里獲得更多升職機會。所以說,一個連接通暢的公司有助于獲得職業發展。”

阿托斯:關閉電子郵件,實現更好協作

阿托斯因其對社交網絡所采取的獨特方式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其首席執行官Thierry Breton于2011年3月宣布,集團將取消所有內部郵件。ThierryBreton將郵件視為“污染”,并將其比作工業革命后的環境污染。

阿托斯是一家全球性IT服務公司,在七大洲40多個國家共擁有74000名員工。是什么導致公司做出這一決策?集團人力資源部執行副總裁Jean Marie Simon坦言,阿托斯采取這一措施旨在實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員工幸福指數和敬業度多重目標。

Simon 解釋道,集團2009年啟動了一項幸福工作 (Well Being at Work) 項目,作為更廣泛層面的公司轉型項目的一部分。這一由人力資源部主導的項目開展了一項針對二十五、六歲到三十五、六歲的年輕員工的調查,詢問他們有關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和期望的管理方式等與工作相關的各方面問題。

調查揭示,這些員工普遍認為郵件過載令他們苦不堪言,公司應減少郵件數量,使用更時興的技術進行溝通。“他們說,我們的做法與他們的工作方式格格不入,”Simon稱。

Simon還是面對面溝通的忠實擁躉,他認為通過郵件溝通其害無窮。因此,目前取代郵件的一些做法是,鼓勵員工回歸傳統溝通方式——拿起電話交流,或是穿過走廊去其他同事的辦公室面談:“如果你想祝賀某個人取得了驕人業績,最好是走過40或50米,到他們的桌邊直接表達祝賀,”Simon如是說道。

然而,公司也期望員工使用視頻和音頻會議、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來實現交流和協作。互相之間保持密切聯系,將文件放在便于其他同事獲取的地方,召集會議和成立討論小組。阿托斯還鼓勵員工使用OfficeCommunicator等工具,并建立了一個社區平臺,以便大家分享和記錄各種觀念,無論是創意、精益管理還是銷售。最初的反饋表明,這些工具一經采用便將郵件減少了10%至20%,從而讓員工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可帶來增值的業務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阿托斯摒棄電子郵件,轉而青睞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的第二大觸發因素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阿托斯認識到,經理們每周都要花上5到20個小時收發郵件,而這些時間本可更好地加以利用的。Simon說:“我們想把經理們從郵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說向客戶交付我們的服務。”

最后,郵件爆滿導致了系統的擁堵:“減少郵件,可以幫助員工節省存儲空間,減輕電腦負擔,”Simon補充道。

阿托斯不會將郵件完全清除:在與外界溝通時,郵件還是要繼續使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公司對阿托斯的做法表示出興趣,并開始模仿。Simon表示,其它公司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也希望能引入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并聚焦于核心業務和活動。

Simon稱,自宣布這一大膽創舉一年以來,阿托斯通過在各個業務領域開展試點項目,已將郵件使用率降低了15% - 20%,提高了協作性和工作效率。2012年年初,該公司任命了一個全球項目經理,以期在整個集團全面部署該做法。Simon相信,到2013年底,內部郵件將從阿托斯的歷史上完全消失。

ADP:打造“虛擬團隊”

兩年前,ADP集團做出一項提高工作彈性、鼓勵移動化辦公的明智決策,時至今日,在家辦公已在ADP深深扎根。ADP希望優化辦公空間,將節約下來的錢投資到產品、服務和銷售之中。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員工和潛在應聘者要求采用彈性辦公方式,這一移動化政策也讓ADP在人才大戰中遙遙領先。

據ADP預測,在公司35000名美國員工之中,約10000名目前采用異地工作方式,而這其中又有6000名員工在家工作。ADP集團雇主服務銷售部人力資源副總裁Jill Altana 說:“盡管我們總是有員工在辦公室之外工作,但如此大規模的異地辦公對ADP來說也算是一種新現象。”她認為這一舉措已實現了其主要目標。

此外,通過提供關鍵移動工具促進這一政策的實施,公司還獲得了額外的益處,包括節省安置成本,通過鼓勵使用全球協作工具召開虛擬會議減少差旅。另外,ADP在社交網站上還樹立了良好的聲譽,令更多人了解到ADP是一家適宜工作的公司。

最近,ADP對其“駐扎在家”的員工與在辦公室上班的員工之間做了一項對比調查,結果顯示,在家辦公的員工與辦公室員工工作效率相當,甚至是更高。“我們發現,辦公室員工通常工作時長是固定的,而虛擬辦公的員工則會投入更多時間到工作中。”Altan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