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改良設計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4: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產品改良設計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進入現代化社會以來,由于迅速采用新技術進行設計、生產,急遽拉大了傳統民族設計的距離,造成了傳統手工業設計和制作的被遺棄的態勢。為此,在現代設計領域形成了兩個設計發展的道路和途徑。一是原創性設計,二是改良設計。從設計的最終目的看,不論前者,還是后者,都是為了人的生活而進行設計。可是,當設計與現代市場環境結合起來,這兩個設計就有了十分鮮明的區別。顯而易見,原創性設計更具有創造性,也更具有經濟社會價值。然而,從學習的角度看,從改良設計到原創性設計,不乏是一條可行之路。
本文就從改良設計到原創性設計這一命題展開論述,旨在解決教學中的若干問題。
一.改良設計是學習設計的重要手段與有效方法,而不是設計的最終歸屬
所謂改良設計,簡言之,就是在原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它是將原創性設計中的積極因素保留,而盡最大可能性地改造不合理的因素,以訴求合理因素于新設計之中的一種“揚棄”式的設計。它的最終目的地,還是原創性設計的殿堂。如果從設計的最古老源頭說起,并不存在原創設計,因為發端于人類造物的設計是模仿,是人類祖先模仿了各類動物的行為開始了人類造物,所以,對于人的整體形成過程而言,改良設計的最基本方式,就是模仿。
二.從改良設計到自我表達,是民族化設計崛起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現代產業興起的源頭上說,東方的近、現代設計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性,但是,亞洲“四小龍”,尤其日本的設計,依然以民族設計居高不下。回顧亞洲“四小龍”,尤其日本現代設計的形成之路,不免茅塞頓開。
在二戰以前,日本的民用工業和工業設計并不發達,許多工業產品直接模仿歐美的樣本,價廉質次,這就是這個時期日本工業設計特色。二次大戰結束以后,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別說現代設計,就連基礎的產業也幾乎被“宗主國”摧毀。但是,就本著這種“模仿”,或“改良設計”,在經過三個階段,即恢復期、成長期和發展期,逐漸走向成熟。現代,日本的工業設計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重視并享有很高聲譽,無不與這些模仿式的“改良設計”有關。
從亞洲四小龍,尤其日本的設計發展經歷,我們可以得到深刻啟示:繼承民族優良傳統,與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及其設計理念的“改良設計”,是走向設計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改良設計教學中必須闡明的若干問題
模仿是人類謀取生存和發展的本能,長期以來,人類在造物,乃至設計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許多多豐富的造物或設計經驗。其中,模仿是一個重要的途徑。現代設計將“模仿”的因素進行綜合,并發展成為“改良設計”,不僅為人類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而且,也為學習設計發現了一條切實可行之路。在此,就“改良設計”的教學談若干問題,以懇訴同行賜教并商榷。
第一,闡明改良設計的概念,教學目的、動機,以及為學習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是解決“改良設計”教學問題的首要問題。因為這樣,它便于使為教者和為學者都首先做到有的放矢,這也是當今教學的常規手段。改良設計是從人類模仿造物中演化變來的,自然地,它十分符合人的造物行為,或符合人類進行物資文化生產特征的。作為一個教學專題,改良設計是教學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改良設計,是當今設計領域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方式,是實現現代生產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以模仿為手段,以原創性思維或具體形態(設計產品)為基礎,進行必要設計的。所謂改良設計,簡言之,就是在原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它是在縝密甄別的基礎上取出原創性設計中消極因素,發揮原創性設計中的積極因素,盡最大可能性地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生活的設計乃至設計的具體形態(設計產品)。改良設計以訴求合理因素于新設計之中,是一種“揚棄”式的設計。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發揮原創性設計積極性,進而達到原創性設計殿堂。作為改良設計的教學目的,旨在讓學生從改良設計中學習設計的一般方法、一般設計思維,與進行必要設計的基本思路。
第二,闡明改良設計與原創性設計的聯系和區別,并指出改良設計是學習設計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
從模仿造物的那天開始,在人類謀求生存的道路上就產生了改良設計的萌芽意識。在漫長的造物發展過程中,人類總是將相類似的造物用于生產和日常生活,這便顯著表現出人類造物體的停滯性特點,從改良設計的角度看,這類的所有設計,可能都屬于改良設計的范疇。然而,當設計思維隨著文化,尤其是生產力,或支撐生產力變革的技術迅速發展時,這種改良設計就退居次要地位。盡管如此,對于整個人類設計、生產和消費的文化環境而言,改良設計是不會消失的,一方面改良設計對于生產力,或技術滯后的民族或集團,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舊有原創性設計之中包含著文化,尤其是設計文化的積極因素,需要繼承和發展。因此,不論對任何組織、集團,還是個人,甚至整個人類來說,改良設計和原創性設計是并存的。
不僅如此,原創性設計和改良設計具有密切的關系。在原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是為改良設計,而改良設計是原創性設計再發展。它是將原創性設計中的積極因素保留,而盡最大可能性地改造不合理的因素,以訴求合理因素于新設計之中的一種“揚棄”式的設計。它的最終目的地,還是原創性設計的殿堂。因而,原創性設計是改良設計的基礎,改良設計為原創性設計提供突破性和創新型思路,及其可建設性的方案。
第三,分析原創性設計中積極和消極因素,做到“揚棄”式設計是改良設計成功教學的重要途徑。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設計產品也不例外。不論原創性設計,還是改良設計,都是具有積極和消極因素的人類造物思維及其具體形態表達。從原創性設計中分析其消極因素,發揮它的積極因素,是設計發展和彰顯的重要途徑之一。原創性設計為改良設計的展開提供了物質基礎,也是它進行多項思維的基石。例如,當年在日本,由于崇尚西方工業革命的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改良設計”運動,它主要吸收了西方設計中的技術因素,并積極保留了本民族的優良傳統,進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設計。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改良設計中保留和吸收的積極因素不僅僅存在于原創性的設計之中,而是存在于原創性的文化之中。
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積極發揮原創性文化中積極因素,是更有效達到改良設計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
第四,在改良設計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基本問題,是設計思維與設計產品的關系問題。意識和物質表達是物質運動關系中最為根本的問題。
在改良設計的教學中,不論設計思維,還是設計的思維實施過程,最終還是要以原創性設計的具體形態為物質基礎的,不論分析它的造型形式、內容和內涵,還是分析它的功能因素,以及由設計產品引起的消費理念,等等,都不可能脫離原創型設計產品的物質性基礎。就改良設計的結果而論,不論人們所尋求的是它的功能,還是審美,都是以這種產品所采用的某種具體的物質材料為基礎媒介的。因此,改良設計教學的基礎是以原創型產品所采用的具體的物質材料為出發點的。
結論
改良設計不僅是生產和技術滯后國家和民族發展設計和生產的必要手段,也是當今設計教學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利用原創性設計為基礎模式的、以模仿為方法的“改良設計”教學,是學習設計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 何人可主編:《工業設計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版。
2. 齊皓、張俏梅、余勇編著:《設計心理學》,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年版。
篇2
[關鍵詞]逆向工程;工業設計;改良設計;實驗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037
《工業產品再設計》是一門關于如何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本課程針對天津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二年級學生開設。逆向工程技術[1][2][3]是針對現有的產品或構造的實物或模型,基于三維數據獲取技術和設備進行測量,反求出包括造型、結構和材料等方面因素的初始設計意圖,并對其進行改良和再設計的工程技術和產品設計研發程序。是當前企業開發新產品時所廣泛使用的產品改良設計技術。因此,為工業產品再設計課程開設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課程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和就業技能,與產業前沿接軌具有實際意義。本文介紹一套難度適中,并且直觀有效的產品改良設計實驗。
1實驗方案設計
11實驗項目
本實驗為創新設計性實驗,允許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因此,不限定學生的具體設計項目,但建議學生選擇日用品、電子產品、文具、水具、醫療器械等產品。這些產品體量較小,工作量、難度適中,模型制作成本較低,易于實施產品再設計。
12實驗目的
本實驗在于使學生掌握應用逆向工程技術的工業產品改良設計方法,初步掌握MORPHING形態設計原理,糾正工業設計教學與實踐的過度感性化傾向。因此,要求學生:第一,明確指出本實驗對象設計所達到目標和程度;第二,明確指出本實驗運用的具體原理;第三,明確指出本實驗方法,包括算法、結論得出方法,實驗步驟的設計;第四,明確記錄實驗數據與得出實驗結果;第五,能夠指出實驗的局限和不足,能夠提出一定的改進措施。
13實驗原理
(1)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產品再設計原理。
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產品再設計就是利用三維數據獲取設備將產品實物與手工模型轉化為三維數據,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的改良設計。工業設計實驗室配備非接觸式光學數字化三維掃描儀與逆向工程、數據處理軟件,能夠滿足本實驗需要。
(2)MORPHING設計原理。MORPHING設計是由Shenchang Eric Chen[4]提出的產品形態設計方法。其原理是將不同形態的數據進行合成運算得到新的形態。Shih-Wen Hsiao[5]將四種均值算法運用于合成運算中,得到了多種設計形態。由于本實驗針對二年級本科生開設,他們已掌握初級曲面建模軟件,曲面建模軟件中具有曲線混合并創建新曲線的功能,可以模擬展示出混合權重。故建議學生采用Weighted Arithmetic Mean(WAM)法進行數據運算。運算公式為:C=w1×g1+w2×g2。其中,g1、g2為原始模型數據,C為新模型數據運算結果,w1、w2為加權系數,且w1+w2=1。
2實驗案例:仿生海馬牙刷造型設計
本實驗案例為產品仿生設計實驗,目的在于設計出具有海馬形態特征的牙刷造型。由于海馬形態與牙刷在線型走勢上接近,故本實驗在現有牙刷形態基礎上,融合海馬的抽象化形態特征,能夠設計出視覺效果理想的仿生形態牙刷。
21數據獲取
(1)利用油泥手工制作抽象海馬模型,并利用數字化三維掃描儀和Stereo 3D獲取三維模型數據(見圖1)。
(2)利用數字化三維掃描儀和Stereo 3D獲取牙刷三維模型數據。
22模型合成與運算
(1)將海馬與牙刷模型抽離等量截面輪廓線(圖2中上側為步驟21(1)中海馬截面輪廓線,下側為步驟21(2)中牙刷截面輪廓線)。
(2)將兩組截面輪廓線置于同一坐標系,調整位置與尺度。
(3)將兩組輪廓線進行合成運算,并采取不同的MORPHING比例,觀察變形結果,選擇最佳變形結果,(圖2中紅色)其結果為w1=6/10,w2=4/10。
(4)運用步驟(3)中結果,生成曲面。
(5)調整和重建步驟(4)中曲面,生成新曲面,得出最終形態。
23效果圖與產品樣品制作
(1)制作海馬仿生牙刷渲染效果圖。
(2)運用3D打印機制作海馬仿生牙刷實物模型。
3結論
本文介紹了適用于《工業產品再設計》課程的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產品改良設計實驗,并列舉了實驗案例。本實驗已應用于2014年天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工業產品再設計》課程。實驗案例表明:基于逆向工程技術,運用MORPHING設計方法,能夠高效地完成產品改良設計學習任務,并且設計效果良好。實驗結果與設計效果取決于目標產品形態與手工抽象模型形態。本實驗方法能夠廣泛地應用于產品仿生設計與產品改良設計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通過實驗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了運用逆向工程技術進行產品改良設計的設計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與產業前沿接軌的專業技能,糾正了部分學生純感性化設計的傾向,提高了學生對工業設計專業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肖堯先,王細洋,柯映林基于實物模型的反求工程造型應用[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2(3):77-78
[2]李釩,武殿梁,洪軍,等基于工業設計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產品快速開發[J].制造業自動化,2002(4):25-29
[3]張明春,楊玲逆向工程技術及其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9(2):86-88
篇3
關鍵詞 蜀繡 旅游 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郫縣制定了“蜀繡產業發展規劃”。 確立了:建設蜀繡產業基地;搶救、保護、傳承、發揚蜀繡技藝和文化;以蜀繡文化與市場產業結合,實現旅游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地方文化和地方經濟的戰略。以高集聚式和高集中式人才為中心,以蜀繡產業基地建設為龍頭,形成蜀繡產業規模,打造“蜀繡之鄉”,樹立“蜀都繡娘”品牌的戰略發展創新性的拓展思路。但是在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進程中,蜀繡和其他傳統藝術工藝一樣,不但存在新一輪發展的良好機遇,又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各種挑戰。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發展蜀繡的產品設計,以此帶動新的旅游發展,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當前,我國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迎來最“黃金時代”。提出了“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目標。四川對包括蜀繡技術文化產業旅游在內的文化旅游和文化產業的建設和發展非常重視,資金、政策、宣傳力度都向地方特產的發展傾斜,現在旅游熱和觀光熱的增溫,出門旅游數量和頻率不斷增加,游客的旅游素質和旅游品位也不斷提升,高品位的旅游紀念品是游客購買的重要地域性物品。蜀繡文化旅游將成為新的熱點。而作為旅游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旅游紀念品,卻因為起步較晚、開發理念落后、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等原因,仍處于發展弱勢的階段。因此,合理利用地方文化特產,地域性強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來發展特色旅游紀念品就勢在必行,從而起到傳承技藝振興傳統工藝產業的作用。四川蜀繡曾有著輝煌的歷史,當旅游產業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大產業之時,為地域特色旅游紀念品發展提供了發展新機遇。對于郫縣蜀繡旅游紀念品的現狀調研和可持續地進行開發設計成了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對蜀繡進行系統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高校有必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保護性研究開發。
蜀繡產業既是產品生產的經濟產業,又是文化藝術的創意產業,還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地方繡廠每年盈利是非常可觀的,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繡娘也是附近的農婦為主,因此他們閑時大部分時間都用于蜀繡的制作上了,出售繡品以后又能換來經濟收入,這也是擴大就業機會的一種表現,也是維護地方群眾增收創收的一種方式,由于蜀繡是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就會向全世界擴大影響力,從而也擴大了地方城市的影響力,帶動城市的新旅游方式,蜀繡不但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不但在經濟上取得了重要成績,在文化藝術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將蜀繡作為一種專業或者實踐性課程在高校開設,蜀繡廠和高校結合,從蜀繡技術傳承,蜀繡產品研發,蜀繡畫面設計等方面進行合作,地方企業與高校合作,能起到互補的作用,為技藝傳承和產品設計開發做到最有力的保證。作為課程在高校進行推廣,就能擴大接受和傳播人群的面。同時也會帶動一大批專家學者對蜀繡進行考察研究,畢竟這方面的保護性研究還是非常缺乏的。
從游客購買動機看蜀繡旅游產品市場。只有了解消費人群、消費目的、消費方向和消費動機,才能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產品。通過在各種旅游景點的現場調研和針對不同人群的問卷分析調查,結合蜀繡藝術旅游產品所具有的地域代表性強、藝術欣賞性高、紀念價值性大、設計獨特性、攜帶方便性和價格適中性這六個主要特點,可以把蜀繡旅游產品市場的游客購買動機具體為蜀繡作品的收藏,這就需要繡娘和繡品以及繡的圖案都要達到一種非常高的水平,之前說到和高校聯合,就是可以將蜀繡與藝術設計類專業相結合,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蜀繡人才。家居裝飾需要,蜀繡作為擺件出現是非常多的,但是形式相當單一,如何能適應當前這種大眾都是小戶型的裝修需要,這就需要更加深入對消費者進(下轉第41頁)(上接第39頁)行調查。產品實用性需要,對于現在年輕人來說,快餐文化是主流,這種傳統的技藝文化載體,如何能打動年輕消費者,也要根據這類人群的消費去考慮,比如手機鏈或者項鏈等。饋贈給情侶親人需要。旅游留念性需要,到了四川旅游,都想購買與四川相關的紀念品帶回去給親戚朋友和同事,當前蜀繡的形式及其不合適攜帶回去的,那么如何適應這類人群的需求,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所在。圖案寓意審美需要,現在的小朋友人群都需要動漫卡通的藝術形式,如果我們還是一味地將傳統的文化圖案給他們,他們是不屑一看的,因此必須適應他們的審美情趣,設計出適合他們的圖案文化,這樣才能在這類人群里找到新的消費經濟增長點。通過對市場的了解,就知道蜀繡產品開發的方向了。
蜀繡旅游產品面臨的問題:與當地景點聯系不緊,缺乏地域特點,根據各個景點因地制宜地出售產品,從形式和內容上做到不雷同,每家店面和景點聯系起來,做相關材料的設計方案,包括店鋪的設計,蜀繡內容的設計,蜀繡產品的設計,包裝設計等;售賣點零散,如果需要加大發展,就需要統一品牌形象,包裝地域產品,打造標準化售賣點,做到標準化和差異化;實用性較差,不貼近現代生活,只能做簡單的展示,沒有其他實際意義,那么可以考慮從功能上和產品包裝上多做設計;品種比較單一,開發落后,目前就是簡單的桌面裝飾,從新設計方案以后,考慮全方位地打造蜀繡產品;設計蜀繡的圖案表現形式極為相似,產品上缺乏新意,如何開發新的蜀繡作品和設計全新的蜀繡表現方式就非常重要了;包裝非常簡陋,而且容易損爛,非常不便攜帶,特別是旅游者,購買以后由于蜀繡有玻璃,又怕在后續的游覽中撞壞了,目前的包裝確實不適合當前的旅游形式,現在好多游客都是購買以后由快遞寄回,因此如何設計一套包裝能適應快遞這種形式的包裝,也能提高蜀繡的銷售;價格不合理;各蜀繡企業品牌識別不強,這就需要統一地域性產業。
篇4
關鍵詞:衣架;改良;人性化;形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不斷發生變化。人類社會物質文化的創造、生活方式的變遷和精神觀念的更新,使得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審美意識也隨之更新。消費者在衣架使用的過程中,也對衣架的功能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衣架設計更加人性化成為了時代和市場發展的出發點,圍繞這一問題,從衣架的功能、結構、形態、材料、人機、市場等角度對衣架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分析,設計了宜人、實用、耐用、美觀的多功能衣架。
1衣架設計現狀分析
衣架,一個人們太過熟悉的日用品,其最為基本的功能是在陽臺上用來晾曬衣服和在衣柜中掛置衣服,隨著中產階級家庭的大量涌現,人們不再滿足于生活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追求品質、品位、時尚、身份、歸屬感等情感因素,以找到體現自己身份和地位的產品。也就是說,衣架企業不能僅僅停留在提品上,更需要明確告訴目標消費者,自己的產品能為客戶帶來什么樣的獨特價值。
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衣架樣式雷同,質量一般,并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設計不科學,長時間把衣服掛在衣架上,會在衣服的兩肩處留下類似折過的痕跡,甚至薄一點質料的衣服,還會在肩頭凸出兩個小尖山,需要拿出來穿時,就必須進行再次處理或熨燙,即耽誤時間又增加了工作負擔;二是結構太單一,目前衣服種類繁多,可現有衣架結構單一,早已不能滿足各種各樣掛衣服的需求,這正是衣架創新的源泉。
過去中國衣架生產企業的成功基本依靠兩種策略,一是抄襲衣架產品設計,小企業看到市場上熱銷什么樣的樣式就進行抄襲跟風,不做市場調研、設計開發、渠道建設和品牌宣傳,只需要投入生產環節的成本;二是低價格成本,用員工的加班加點來體現成本優勢。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保護要求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競爭對手增加、成本低得沒有辦法再低的時候,衣架生產企業的低成本戰略就會走向終結。隨著小眾化消費時代的到來,中國衣架企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在這不可扭轉的大趨勢下,要想在微利時代獲得較高的利潤,只有關注小眾化市場,發現大眾化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人性化設計為衣架企業迎來了一個打造品牌的黃金機遇期,走一條屬于自己的差異化道路,讓品牌成為某個小眾消費群體的首選,這是中國衣架企業實現品牌戰略的必由之路。
2衣架市場發展及前景
衣架是由美國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發明的,他是美國密執安州的一家金屬絲及小手工制品公司制作燈罩的鐵匠,因為工廠衣帽間的掛衣鉤被占用,而用鉛絲彎成大衣肩部的形狀并在上面加了鉤子代用形成衣架。中國古代的衣架多用木質榫接結構,采用兩根立柱支撐一根橫桿的造型,加以浮雕、鏤雕、鑲嵌、座墩等飾物,衣架造型典雅,裝飾精美,雕刻細致。現代衣架采用木質、塑膠、植絨、五金、包布等材料,耐折彎、色彩艷麗,富有彈性輕便承重力強的特點,時尚高檔,富有美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衣架材料也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向更加輕盈、更加牢固、更加低碳、 更加美觀方向發展。現代衣架按照用途劃分,種類繁多,可分為西裝衣架、襯衫衣架、褲架、兒童衣架、女士衣架、男士衣架、牛仔衣架,裙架,酒店衣架,一次性衣架等。
衣食住行“衣”為首,足見服裝業是一個永不言敗的行業。衣架是隨服裝產業而產生的,其前景自然不容小覷。人們注重的是服裝,卻忽視了不起眼的衣架,相對來說,衣架行業就成了冷門,競爭相對較小。然而衣架使用市場卻很大,如北京、上海、杭州、廣州、中山、虎門和香港等地,服裝廠不僅密集,且都數以千計,以深圳為例,注冊廠家就有2000多家,拒統計未注冊的也近千家,按掛裝(用衣架包裝)、折裝(用膠袋包裝)對半計算,則有1500家需要使用衣架,保守估計也有1000家,由此可見衣架的市場需求量之大及市場發展的潛力。
衣架的改良設計,旨在為人們居家生活提供符合時代需求的更便捷、更舒心的生活設計,通過改良設計使廣大熱愛家務的人們在做家務的同時享受高質量輕松的居家生活。現代衣架的不可或缺的使用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消費者對于衣架的要求越來越多,多功能與形式的結合、人性化的衣架設計定位成為衣架市場的主流。
3衣架改良設計案例分析
在時展社會進步、衣架在居家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背景下,衣架的優良設計備受消費者青睞。針對市場上現有衣架的類型、功能、結構、形式等系統全面的總結分析,充分的了解目前市場上衣架的現狀和發展動態,以便明確設計方向對產品做出準確的定位,為本次衣架的改良設計方案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和資料參考,使方案設計達到一定的創新(如圖1)。
(1)衣鉤下側的掛鉤凹進處有膠皮設計,可防止衣鉤在晾衣線上左右滑動;(2)衣架兩肩有膠皮設計,可防止開衫衣物從衣架兩肩滑落(見圖2);
(3)衣架兩側采用人體工程圓弧設計,衣服懸掛后不會留下衣架的痕跡,防止衣服變形,及起皺;(4)衣架厚度與人肩部厚度接近,加上圓弧設計可防止較薄的衣服兩肩凸起小尖山;(5)衣架長度與平均國人肩寬相似,保證衣服的領口不變形,且可調節衣架肩寬,以適應不同肩寬的要求(見圖3);
(6)設有領帶或小件衣物專掛處,防止領帶在衣架上左右滑動,保證衣架的穩定性;(7)衣架中間的半圓口設計,用于衣桿挑衣架時保持衣架穩定性(見圖4);
(8) 夾子的優良設計可保證裙子、褲子不留夾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物質文化的創造、生活方式的變遷和精神觀念的更新,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創造出以改善人們家居生活為旨,給人們居家生活提供符合時代需求的更便捷、更舒心的生活設計勢在必行。隨著永不言敗的服裝行業的發展,衣架的發展也不能忽視,一個不起眼的優秀的衣架設計可以牽引出一個人熱愛生活的生活態度,以及高品質、樂享的居家生活理念。這對人們舒暢心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等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衣架的外觀造型和功能設計等方面也將會向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江杉.產品設計程序與分析[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8).
[2]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7).
[3] 劉傳凱,張英惠.產品創意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2).
篇5
工業設計其神奇之處在于將模糊變為清晰,將感性體現于理性,在確定的字眼提示下可衍生出眾多不確定的形體、圖案及流程。也正因工業設計的這種不確定性,使得評價者在面對設計方案時常常手足無措,無從評判。評價標準的缺失或不具參考意義,易造成優秀方案的流失、合理方案的否決及不合格方案的流入,并最終造成工藝難以實現、成本過高、成品率低、加工周期長、市場認可度受限、成品質量不可控等實際產品商品化進程受阻,進而導致資金流轉不順暢等企業問題。這時就要根據與當前實際相符合的、科學的、全面的評判尺度,即設計評價標準來作出正確的評判[1]。設計評價標準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愈發重要,從工業設計形成到現在,設計評價標準在不斷變化和發展[2]。工業設計作為整個產品研發系統的前端工作,合理的選擇方案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訴求合理、邏輯嚴謹、細節到位的評價方法及標準對于整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的落實及產品賣點強化有著積極意義。
2評價原則探討
工業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將需求轉化為概念,并通過圖形圖案、樣品手板等進行呈現的過程。“工業設計主要的對象是商品化的產品,尤其是針對批量生產的產品。”[3]產品作為實際存在,有其自身的物的屬性,主要表現為產品的“形狀、色彩、材質、紋理、體積、質感、結構、層次、存在環境”等,在方案評價過程中,屬于外觀范疇。產品作為商品,還具備其市場屬性,包括“品牌影響力、同類產品、市場定位、企業標識、賣點可行性”等,屬于商品化范疇。同時,產品作為一種功能的載體,具備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操作方式、外部設備及能源需求、使用環境、操作頻率、三防、散熱、人機性能”等功能性需求也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詳細考慮的內容。產品還需要兼顧到其經濟性,其“物料成本、物料可獲得度、裝配及加工難度、生產周期、工序復雜度、OEM可獲得度、鈑金拼板可行性、注塑效率及成品率、包裝規整程度”等直接影響到其生產、物流成本。其次,產品具備很強的企業屬性,在設計過程中需考慮到企業的品牌紀律及PI系列延續,特別針對那些已經在市場上具備一定占有率的品牌而言,設計方案在品牌認知上的突變往往不可取。此外,設計方案在產品的情感認知、文化承載等方面也應該有所體現,即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上,在設計理念、精神及文化層面上進一步提升方案的設計質量,正愈發重要。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需綜合考慮產品功能、內涵及外延,根據其重要程度,選擇設計點的優先級別。因此,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評價,其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考慮全面、優重兼輕、理念合理、需求吻合、賣點突出、功能保障、造型美觀、工藝可行、成本可控、安全方便。該原則既可作為方案評價的原則,同時也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內容。有目標,設計時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進而保證設計質量。
3評價指標的提出
3.1評價指標提出的時機
整個設計的流程首先是需求的收集與分解,在對需求進行詳細分析后,方案的評價指標原則上就應該初步形成,并對這些指標進行整合歸納,形成可以用于量化參照的相對穩定的標準。
3.2評價指標提出的內容
設計方案通常表現為三類:圖形及三維圖像、手板模型及樣機、操作方案及使用流程。針對不同的設計內容及表現形式,其評價方式會有所差異。但基本指標大致類似,如美觀性、功能性、經濟性、創新性、操作性、品牌性、安全性等,通過更側重于某一方面來達到對設計方案的傾向性選擇。
3.3指標細化
對于功能性、美觀性等的指標,往往過于籠統,需要對其進一步進行細分來達到可操作目標。就美觀性而言,可以細分到配色、材質、層次數量及方式、結構方式等。對于其他指標也可按照如此進行細分。若切實需要,或者指標還是較為模糊,可對細化指標進一步細分,如配色,可以細分為主色調色溫、整體灰度、輔助色數量、對比度等等。
3.4評價指標提出原則
評價指標及其對應權重,對方案的篩選具備導向性,因此評價指標提出時首先要保證重點考慮內容的評價優先性,即評價指標應該具備針對性。評價指標具備全面性,綜合考慮設計方案應用的各方面。評價指標還需具備可操作性,量化的目標和詳細指標應該是不同人也盡量保證同樣的認知,評價指標中盡量不出現形容詞,多用量詞及名詞。評價指標在同一事件中,保證唯一性,盡量避免重復。評價指標需突出有效性,在某事件中不重要或者無需考慮的指標,沒有必要出現在評價指標中。
4參數化應用——五維分析
五維分析法常見于市場定位分析及人機交互、用戶體驗調查等。在設計方案評價中引入該方法,能直觀體現出設計方案的偏向及整體效果。本節通過實際案例說明。設計內容:某小型家用光伏逆變器。設計需求:美觀、品牌一致、降成本、方便、耐用。設計類型:優化設計。在得到以上設計任務時,設計師需要解讀“美觀、耐用、方便”等字眼該如何落實。同時改良設計有縱向及橫向的比較對象,對于改良設計而言,需要有明顯與現有產品的設計點,且該設計點需要盡量吻合市場需求及用戶習慣。通過以上內容,可將需求進行分解。該需求提出了美觀性、品牌性、節約性、操作性、功能性,并包含了隱性需求創新性。以上分類還非常粗糙,不具備量化可行性,根據產品自身特征及市場狀態,進一步細分,并提出評價的參考標準。如表1。根據項目需求,擬定出評價指標,進行細分,用可操作內容進行描述,結合雷達圖,結合評價指標所得分值,算出方案的最終得分。通過需求的解構,指標的提出,指標的細化,指標得分標準描述等,進一步通過表單、雷達圖等手段,將方案的評價進行相對量化的分析和結果輸出。該過程的意義在于將感性的評判通過理性客觀的數據展示出來,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評價的隨意主觀,將方案的評價每個細節都預先說明清楚,通過得分區間等可綜合評價整體方案的優劣,進而對設計方案進行篩選。在需要時,可以針對不同的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綜合評價,更容易得到具有明顯傾向性的設計方案。此處僅通過案例簡述評價方法,通過量化指標,量化方案單項得分及總分,可視化方案的各項優劣,為方案的篩選及優化提供可靠的依據。
5總結
篇6
xx村是典型的農業村,長期以來,該村按照傳統飼養老品種豬,分點農戶飼養豬達100%。全村尚無一家飼養新品種豬苗。現在飼養老品種豬存在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等缺點。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加快農業養殖調整步伐,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特成立本基地,將著力整合本地現有生豬養豬規模,淘汰老品種,引進推廣新品種。該基地的成立將能帶動本村以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種豬及肥豬養殖品種的改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二、基地所在村基本情況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xx村位處于xx的最東部,兩省三縣交界處,南臨京航運河僅0.5公里,北靠310國道,運輸方便;該村為多水區,周邊無工廠,無污染,環境優美,空氣質量為全區最好,適合發展養殖業。
2、豐富的人力和原料資源優勢
該村所轄xx和xx兩個自然村,共有600戶,2700人,冬春兩季,閑置勞動力多達80%以上,廣大農民渴求就業出路;全村共有3800畝土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以上作物均為養豬所需主要飼料。
在現有的養殖戶中,以黨員居多,大家對飼養豬品種改良的需求很大。
三、規劃與措施
1、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
目前,xx村共有養豬戶400余戶,其中規模在百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就有15家,因此充分利用現有的有利條件,對現有的養殖戶進行整合,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加快養殖小區建設,實現生豬產銷一體化。各地要抓住當前生豬生產的好形勢,引導農民在擴大生豬生產時場圈要適當集中,盡可能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銷售,盡快形成養殖小區,建立養殖基地,充分發揮畜牧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對全村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的生豬品種作改良換代、進行良種豬養殖技術培訓指導、聯系組織銷售等。轉摘自wenmi.net
結合區、鎮的黨員致富工程,申請有關項目資金,由村老黨員xx等人來組織實施改良推廣工作。
2、品種的改良
運用新技術引進、推廣新品種,改良換代,淘汰過去傳統飼養的內一元、內二元、內三元等土雜豬品種。
積極選育二元雜交母豬。從我們對養豬業生產形勢分析預測可以看出,明年下半年養豬業內部競爭將達到白熱化,要想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得生存,只有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積極引導農民選育二元雜交母豬,爭取明年上半年轉向生產三元雜交豬。
3、適當擴大養殖規模。
適當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科學飼養技術含量,降低飼養成本。
四、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該村養殖戶現有老品種豬,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現在推廣的新品種豬,吃的少,長得快,抗病能力強,瘦肉多,抗病能力強,出欄率高,效益好。計劃發展種豬兩千頭,以每頭母豬平均年三窩,每窩平均產仔10頭,50%比率為種豬,可年產種豬苗30000頭,按每頭獲利300元計算,可獲利900萬元;另外,20xx頭種豬每年產可肉豬30000頭,以每頭豬贏利100元計算,可獲年收入300萬元。預計每年總收入在1200萬元左右。
2、社會效益
本事業能帶動千家萬戶品種改良,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揮空閑時間和剩余勞力,大力發展養豬事業,可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加開了農副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
3、生態效益
在農業生產中,牲畜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因此是在發展養豬事業的同時,也將對豬糞進行充分利用,既大大解決百姓種地缺錢買肥料的困難,又能改良土地的養分;于此同時,可以利用豬糞發酵發展沼氣應用,用于農家點燈、做飯、取暖,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減少家庭開支;另外豬糞也可作為養魚原料。
五、風險分析
1、現在大力發展養豬事業,改良換代是目前養殖業的需要,也是廣大養殖戶迫切需要的事情。
2、根據目前市場銷售來看,良種豬的銷售行情好,利潤可觀,只要防疫跟上技術管理跟上,可以說基本上無風險可言。
六、技術和管理
1、對飼養新品種豬苗,要做到技術管理跟上,分散規模規飼養。聘請請技術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定期來村上課,進行集體培訓。
2、基地對養殖戶進行統一管理,全程指導,負責日常良種培育、種源提供、聯系防疫、組織銷售及其它跟蹤服務等。
七、前景預想
一期建成由30家大戶、500家小戶組成的聯合經營體,飼養良種種豬20xx頭,年產種豬苗和出欄肥豬共6萬頭的規模,爭取當年投資,當年收回成本并獲利。并以此為基礎,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帶動,最終建成蘇北最大的良種豬養殖推廣示范基地。
八、設計投資和資金來源
1、新建養豬場大規模10個,計劃用地100畝,可利用現有已批土地、閑置廠房和原有舊豬廠進行改造。但仍需新建豬舍20xx間,以每間600元計算,共需資金120萬元
2、購置新豬苗1000頭,每頭800元計算,共需資金80萬元
3、購置新設備和飼料,添置管理用房100間,需周轉資金80萬元。
篇7
關鍵詞:工業設計;拋落式救生艇;逆向思維;常規與求異;外觀結構;內部布局
中圖分類號: F2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6-192-3
引言
拋落式救生艇因為其使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方案設計時,思路往往會被禁錮,造型、結構與布局等很難有所突破,在較長時間內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形式。逆向思維是設計思維中一種具有“叛逆性”的邏輯思維方式,追求對已知方法與內容的反叛[1],而非脫離問題本質的一味求異;從與常規思維不同甚至對立的方向著手尋求創新的思維方式,最終找到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與效果。將逆向思維方法應用于拋落式救生艇方案設計,能夠突破常規,在拋落實救生艇方案設計中需求創新之路。
1 逆向思維的本質
1.1 設計問題的本質
同類產品不斷創新涌現、以新代舊, “同類”一詞很大程度是指產品具有相似的功能,而功能是產品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比如:風扇和空調俱在供人“取涼”方面有相似的功能,前者是通過加快人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帶走熱量以達降溫目的,而后者是通過壓縮機高壓釋放制冷劑吸熱放冷來實現降溫取涼;時至今日,雖然風扇并沒有被完全取代,但相比之下空調在供人“取涼”方面的優勢則是不言而喻的。這一事實不僅說明人們在對創新技術應用的不斷探求,也說明了人們應對問題時不同思維方式的變換,無論是風扇還是空調,其功能的本質并不是“煽風”或者“釋放冷氣”,而是供人“取涼”,從三個關鍵詞出發去做設計構思、其結果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而之所以有了多樣化的同類產品,其關鍵就在于抓住設計問題本質基礎上思維方式的轉變。
1.2 思維的常規與求異
在產品設計中的逆向思維是指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從傳統設計方向的反方向尋求設計靈感,顛覆傳統設計思路和理念[2],由此看來,產品設計中的逆向思維重點在于設計思路和理念的創新,換言之是對于設計問題采用解決方式和途徑的求異以求得設計問題更加簡單易行的處理,而并非一定在設計要素的應用中顯示出由黑轉白、由熱轉冷的特征。那么,逆向思維的應用問題實際上既是對與常規對立的思維方法用以解決問題的可行性驗證,如:在照明設計時,考慮暗淡的環境影響人們視覺的發揮,阻礙人們尋找開關的行為,因此常規的開關不能快速指導用戶實現照明,其一:如果按照常規思路,就事論事,則可能將問題延伸至“如何在暗淡環境中協助人們快速找到開關?”最終的解決方式可能在開關上安裝夜光部件,照此思路,解決照明問題始終未能脫離昏暗環境下視覺不良的短板;其二:從照明問題的本質出發,揚長避短,采用反常規的思維,拋棄對視覺的依賴,改用聲控,聲音能夠取代按鍵發出照明的指令,實現照明,此過程的思維簡圖如圖1所示;兩個思維方向都能尋得解決照明問題的方案,但后者在解決問題方式上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
1.3 思維方法相異、目的一致
與常規思維相對立而進行創新性構想方法有方向逆向、屬性逆向、原理逆向、悖論、因果逆向以及心理逆向等[3],但究其目的只在于尋求設計任務更加合理解決思路和方法;產品的存在有多重屬性,其中功能屬性對應人們需求最為原始,是產品設計所求之根本,逆向思維雖有異常規,卻能“反其道而行之”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更好的實現產品的功能,M足人們的需求:或在同等功能情況下降低成本,或在滿足原始功能同時衍生更為具吸引力的價值,或在同樣成本條件更好的實現產品功能;因此,殊途同歸,逆向思維與常規思維就其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來說,最終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2 拋落式救生艇設計的本質及若干問題
拋落式救生艇,針對海難救援的而設計的一種全封閉救生船艇,廣泛裝載于大型郵輪、貨輪以及深海區工作平臺,在災難發生之時,能夠快速載人脫離險境,但其在使用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尤其在艇身入水瞬間遭受的巨大水流沖擊力對艇身以及艇內人員的安全都有巨大負擔。
2.1 拋落式救生艇設計問題及本質
根據拋落式救生艇工作特點,可將其入水過程歸納為軌道滑行、自由落體、入水及航行四個階段[4];其簡略過程如圖2所示,主要問題在于其③入水,這一過程艇體局部瞬間遭受巨大水流沖擊載荷,而此為救生成敗之關鍵所在,常規較為成熟的做法是通過加強艇身局部厚度或增設加強肋結構以增加強度抵御水流載荷,這種做法需經過詳盡的計算,使救生艇從設定滑落高度范圍內滑落至水面時有足夠抵御強流所致壓力的結構強度,但這種做法無疑會使艇身重量加大,且震動與顛簸也會大大降低艙內人員的舒適度以及艇內裝置的安全;此外,在過程④中,救生艇需要足夠的動力在降至水面之后迅速駛出沉船形成的渦流區,因此,對救生艇動力裝置保護如若失效,逃生工作則前功盡棄。經與業內相關工程師交流了解,拋落式救生艇除需在外部造型結構方面加以改進之外,內部布局座艙也有待于改良,如拋落過程為保護座艙內人員得到更好的支撐,設倒置艙椅,如圖3所示,使人們背對水面滑落,倒置椅背雖能在入水時抵消慣性,支撐乘坐人員,但在水面航行階段,持續倒行會使乘客身感不適。
歸結以上,拋落式救生艇仍有很多待改進之處,文章歸納以下列兩點:
①需要進一步優化的造型結構,減小入水時的震動與顛簸以保護艇載動力裝置;
②艇內座艙布局有待優化,以增加乘坐人員的舒適程度。
這兩點問題的解決歸根到底,其實質仍在于拋落式救生艇入水時產生的巨大載荷對艇體的傷害,造成的震動、顛簸等問題尋求更為合理的解決方式。
2.2 拋落式救生艇設計思路的常規與求異
拋落式救生艇改良的常規思路大都通過各種方法加固艇身、座椅以增加船體的整體性、密閉性和人體的穩定或改變艇身型線以減小入水時所受水流阻力。但細分救生艇的造型及布局特征,如圖4所示,不難發現:
①動力系統和座艙布局使得艇身的重心偏于艇身的中部甚至后方,而這種構造會造成艇身在拋落時前輕后重,受力不均,易導致艇身破裂,震動及顛簸感加劇;
②螺旋槳以及轉向舵葉獨立于艇體之外,獨立承擔水流載荷,易受破害;
③行駛方向與正坐人員坐向相反,造型人員乘坐不適;
文章以逆向求異思維,提出如表1所示的以下幾點大膽設想:
①以退為進:逆轉行駛方向,使行駛方向與坐方向一致,增加乘坐的舒適性;
②以分代整:將艇身封閉的完整內艙分至多個彼此獨立的密閉空間,其中包裹動力裝置的密封內艙獨立于艇外;
③以破代整:經過水流阻力強壓的螺旋槳艙受壓打開,暴露出螺旋槳,為救生艇提供前進的動力;
④前后逆轉,改變動力裝置布局,使救生艇重心置于入水方向的前方,以求得艇身的穩定。
3 拋落式救生艇的前期方案探索
3.1 意向原理可行性分析
對應上述拋落式救生艇改良設計的四點設想,思維發散,對新型拋落式救生艇的外形和內部布局進行設計,得出如圖5所示結構與原理意向圖,其一,飛艇的氣囊大都有1個主氣囊和2個以上彼此獨立的輔助氣囊組成,其作用在緊急情況下,通過控制氣囊之間的開關實現高壓輔助氣囊向提供浮力的主氣囊充氣,優點在于輔助氣囊破裂不會影響飛艇的浮力,不會造成事故,這種結構可以用于拋落式救生密閉艙室的設置;其二,高速列車的車廂之間組合鏈接的結構,車廂前頭半球體的開閉合結構可用于救生艇螺旋槳艙的設置;其三,由鏈球的運動軌跡可知將物體重心置于運動方向的前方有利于保護剛性材料不易發生形變,同時也較容易保持運動的穩定,以此原理改善拋落式救生艇自由落體和入水兩個環節。
3.2 前期意向方案草圖的形成
原有形態基礎上的意向改良如圖6所示,拋落式救生
艇主體艙室一分為四,前置的燃油機增加艇身前部的重量,使艇身重心與入水方向一致,獨立的螺旋槳艙對動力系統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加長的動力傳動裝置在顛簸狀態下較容易受到破壞,乘坐艙座椅方向與自由落體、入水方向一致,但保險帶不比倒置座椅靠背的支撐作用,因此救生艇布局和造型方案仍需改進。
球鼻艏廣泛用在船舶建造中,其作用主要是減小船舶興波阻力[5],在借鑒球鼻艏結構的基礎上,在思維方式上實現再一次逆向,改進之后的圖紙如圖7所示:艇身后部設置球鼻型,可開閉合螺旋槳艙,更短動力傳動裝置使重心集中在艇后部,為反向拋落救生艇提供了結構條件,同時,與拋落方向相反的座位能夠為乘坐人員提供更好的支撐,也保持座位面向行駛方向,提高了乘坐人員的舒適性。
綜上分析,拋落式救生艇設計的前期意向草圖即可完成,如圖8所示。
4 總結
拋落式救生艇前期方案基本確定,但在結構強度、尺寸大小以及材料厚度等數據方面還有待于理論計算和實驗的進一步證實。但文章通^逆向思維方法求得拋落式救生艇設計改良方案,證實逆向思維在開拓創新思維、改良產品實例方面的優勢和不同之處。
參 考 文 獻
[1] 劉鑫,姜雨佳.逆向思維的設計表現[J].藝術教育,2012(5):135-135.
[2] 彭娜.逆向思維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設計,2015(21):54-55.
[3] 湯義勇.論圖形設計中的逆向思維與創意表現[J].裝飾,2008(12):80-81.
篇8
關鍵詞:土壤耕性;改良;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15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26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發展任務極其艱巨。此刻擺在當前的關鍵問題有2個: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人口與環境的沖突,而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生育的增加導致人口的增長和食物的短缺所引起的;為了找尋充足的食物,一直在開采土地,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漬化、土壤酸堿化等土壤惡化,這都是由于不正當的開采、運用土地,從而導致了土地資源減退和生態環境退化。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了著名的“丹波(DENBOSCH)宣言”,對農業持續發展作了定義:“采取合理的方式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為了滿足現代及后代人對農業產品的需求。這種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優化環境、技術應用適當,在經濟上能夠維持下去,并且在社會能夠接收的方式。本篇就是關于“土壤耕種改良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加以探討,因此呼吁大家保護土壤資源,從而提高農業生產。
土壤耕性是在土壤耕種過程中反應出來的一種性質,也是土壤性質的綜合反映,是土壤生產力最主要的因素,耕性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也將直接影響到生產管理中的人力資源和財政收入,因此,土壤耕性的改良對發展對可持續農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土壤耕性好壞的判斷
土壤耕性的好壞主要有3項標準:即耕作過程中的難易程度(耕作阻力的大小)、耕作產生質量的優良(容重、孔度、孔隙比適度與否),以及在適合耕期(適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圍)的長短。凡耕作阻力小者,耕作時省工、省勁、宜耕、便于作業,節約能源,俗稱為“口輕”、“綿軟”,是為宜耕;凡耕后土垡松散易靶碎形成小團粒結構,松緊狀況適中,便于根系穿扎,利于保溫、保墑、保肥、通氣者,稱之耕作質量好;“干好耕,濕好耕,不干不濕更好耕”是為適耕期的表現,反之,都為耕性不合格。
2 土壤耕性不良的原因
土壤耕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土壤的粘結性差、土壤的粘著性弱、土壤在耕種的可塑性、土壤耕種時的結持性過強和土壤牽引阻力過大等。
3 土壤耕性惡化的危害
土壤耕性惡化的危害會導致土壤壓實,土壤壓實又會造成土壤通透性差,然后導致犁底層過緊實,這種循序漸進的惡化最終影響作物根系發育,因而縮小了作物吸收營養的范圍,必然影響地上部分的健壯生長,最終導致產量降低。
總之,耕性不良的土壤稱為“漏風土”,主要指土壤的孔隙過大,作物幼苗的根系與土壤之間的間距大,作物幼苗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不足,導致農作物幼苗成活率低。例如農作物種子出苗后容易發生“吊死”現象。
4 耕性改良與農業生產
4.1 增施有機肥
施用有機肥料,可以調節土壤物理,有機質在土壤中輕微生物分解合成一種膠體,叫做腐殖質,它是一種松軟,絮狀多空的性質,它包被在礦質土粒的外表,形成散碎的團粒,使土壤變得松軟,多孔,不易結塊的性質,從而使土壤透水性和耕種性得到有利的改善,土壤中的粘著力比粘力小一半,粘結力比粘粒小11倍,這種土壤物理和物理機械的良好作用為土壤耕種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草炭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有機質,平均有機質含量為546g/kg±138g/kg,施用草炭后,可以使緊實的土壤疏松,從上表中可看出土壤容重明顯降低,平均可降低得到很好的改善。
4.2 客土摻砂
通過施爐灰和摻細砂是改良耕性不良的有利方法,例如在黑龍江三省三江平原粘質草甸土上,每hm2摻砂165m3和405m3進行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分別降低到8.6%和21.7%,土溫提高0.3~0.6℃,農作物增產35%~38%[2]。
在實踐中發現,耕性不良的土壤在摻沙時必須使用有機肥,因為由于粘土加砂后強度增大,土壤變得僵硬,否則會進一步破壞土壤耕性。對于砂源和運輸等問題,相對于客土摻砂大面積應用來說,將發電廠的粉煤灰磚瓦窯的爐灰等廢棄物摻合到粘土中,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耕性,對于固體壓占耕地面積也減少了,解決了這2種問題。
4.3 防止土壤壓實
土壤在耕種的時候,土壤物理性質變化,耕性變差,影響到作物的產量稱為物理退化。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取措施,減緩或者完全消除土壤物理退化的發生。如在土壤宜耕期間耕作、農具設計的改進、固定車道、推行少耕和免耕、適當地提高作業速度等都可以減少土壤壓實。
4.4 合理的利用耕作方法
4.4.1 深耕
是指深到22~24cm以下,深耕不會引起減產,而且還有利于土壤耕種。但在深耕過程中要注意幾下幾點:切忌混亂生、熟的土層的順序;耕種后應立即靶耱保墑;在最適合的時間內進行耕種;在深耕的過程中適當添加有機肥;適當鎮壓或灌溉以踏實土層,避免出現“吊根”、“拉根”導致使存活率降低。
4.4.2 靶、耱
在于避免表面土塊破碎,表面土板結塊,導致土壤龜裂,以獲取更多的水分,減少水分蒸發過快。創造上“實”下“虛”的土壤分布狀態。
4.4.3 鎮壓
主要有2種:“死踩”,主要是在土壤很干時,低于適耕含水量的時候后進行重壓,它的作用是防止土塊裂縫進風,防止透風跑商;“活踩”是指在土壤較濕時適宜輕壓。
4.4.4 中耕
主要是指避免灌水或降水后表土結塊的現象,提高表土的溫度,從而減少底土蒸發過快的現象,對土壤的滲水性及清除雜草發揮了很大作用。
5 耕性改良的效益
耕性改良后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幾點:
5.1 增加了土壤的透水性
使土壤更好的蓄水,不至于土壤龜裂,起到保墑抗旱的作用
5.2 土壤改良后
使土壤的松緊適中,有利于根系對空氣的需求,得以根系更好的生長,又不至于得不到土壤的需求而使根系無法生存而死亡。
5.3 土壤的通氣狀況適宜
對土壤有機質的礦化和有效養分得到充足的供應。
5.4 土壤的疏松
有利于豆科類植物更好的吸收養分,有利于根莖和塊根類作物的生長,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產量,改善了作物的質量。
5.5 作物的根系得到了發達
營養范圍也隨之擴大了,從而帶動了化肥的利用率。
5.6 整地的質量好
使種子的發芽和出苗率很高,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了,從而使苗子茁壯成長。
5.7 由于地面的柯拉少
避免了中耕時埋苗或傷苗的現象。
5.8 土壤耕作時的牽引力
助力小,從而降低了能耗,對油料的用量及農具的耗損也降低了。
5.9 經過土壤耕性的改良
在事宜時期可以延長田間勞作的時間。可以提前或在適時完成勞作,不僅保證了農時,而且不耽誤時間。
因此,在農業持續發展過程中,土壤耕種的改良是多么重要,應當加以重視。土壤耕性的好壞,是土壤退化的一種表現,有人稱之為土壤的物理退化,它比土壤養分的減少危害更大,例如黑龍江省有些地方,在聯產承包后,改用小四輪拖拉機耕地,耕翻深度很淺,不足10cm,年復一年,導致在下面形成堅固的犁底層,作物根系都在表土10cm范圍內,雖然淺耕省時、省力、省工,但作物卻大大下降了,但如果使用大型拖拉機耕地,不僅避免了犁底層,而且作物產量將翻一番,甚至更多,所以實行“耕喧制”,有利于產量的提高。土壤耕性改良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還挽回了社會效益,對生態保護與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BTshaw,馮兆林譯,土壤物理條件與植物生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15-69.
[2] 趙德林,三江平原低產土壤與改良[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57.
篇9
一、價值鏈理論的提出
價值鏈理論是三維的控制論和信息論,所謂“三維”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第一是時間維度,是對企業生產運作周期的成本管理;第二是經營戰略維度,運用一定的戰略與戰術實現對企業的成本管理;第三是空間維度,是平衡企業內部價值鏈與上下游企業價值鏈以及客戶價值鏈之間的關系。企業的價值表現包括內在與外在兩種形式,其中外在價值是企業的投資價值,內在價值是客戶所產生的價值。在現代企業中,客戶價值是企業實現價值增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客戶的體驗與所受服務是產生價值的源泉,因此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以客戶為中心。依據邁克爾所提出的“價值鏈”,企業的經營活動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價值體現在相互聯系的經濟活動中,即各項經濟活動的總和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
二、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分類
價值鏈理論下成本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概念,而是企業生產線上各個環節、部門相互關聯的全面的概念,主要體現在企業發展戰略、內部管控等方面,并且這些方面最終服務于戰略管理及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活動。下面對這三方面的成本進行比較分析。
(一)戰略成本
戰略成本所關注的目標是企業總體的價值定位,關乎企業價值的增殖與轉移,貫穿企業產品生產周期的整個過程,影響其成本定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生產規模、生產水平、市場時機、地理位置以及學習整合的能力等,相應地產生戰略、質量、時間、環境及空間等各項成本。該項成本是價值鏈理論關注的起點,同時在信息技術層面上又是成本匯總的終點。
(二)管控成本
管控成本所關注的目標是實際成本與預計目標的差距,主要涉及生產中期的戰術成本,包括各個部門的開支、人力資源、營銷策劃及廣告等項目的開支,相應地形成計劃、標準、目標責任及資本等相關成本。該項成本價值鏈理論的中級階段,對即時信息要求較高。
(三)作業成本
作業成本所關注的目標是特定的成本對象,主要是短期的有任務期限的作業成本,包括由人工消耗、原材料耗損、技術革新、燃料動力消耗以及設備利用率等相應產生的產品、作業以及可控成本等各項成本。該項成本是基本價值鏈理論所分析的終點,同時又是信息技術中成本歸集的起點。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局限于環境和技術手段,不再適應管理者對企業的管理狀況,因而不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管理。價值鏈理論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是三維度的全局模式,能更好的把握產品生產線的每一個環節,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三、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計算
企業可通過目標成本計算、改良計算方法以及售后成本評估方法等完成對企業全成本的評估與計算。完成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初期研發成本鏈、中期生產投入成本鏈和后期銷售及客戶售后管理成本鏈三個階段。
(一)初期研發成本鏈
初期研發成本即目標成本,是企業成本管理的起點,涉及產品生產設計以及成本預算,相關人員依據預算調整設計方案并盡可能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目標成本的計算是以市場需求以及目標客戶階層為導向的,其出發點是客戶群體的消費水平與市場同比價格水平,因此這是一種引導型的計算方式,在企業資本投入中具有前瞻性,也是產品能否開發的首要因素。
(二)中期生產投入成本鏈
本階段的成本鏈主要是改良成本計算,通過分析產品生產制造的相關因素,進而減少不利因素,實現預期成本估計的計算方式,對企業產品制造階段能否順利進行具有決定性意義。首先成本計算是企業投產后開始計算的,具有一定的成本數據和相關基礎信息的支持,其次依據管理部門制定的預算指標,一旦發現偏差,可實時糾正。
(三)后期售后管理成本
售后成本主要包括產品售出后的維修、處理以及回收等各項成本的計算,產品的質量、生產技術以及環境處置可影響售后成本,因此可通過平衡質量、環境和售后管理等成本降低企業的投入總成本,在提高企業產品價格優勢的同時也應注意企業的后顧之憂。
四、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探索
企業加強成本管理主要是為了加強企業的成本控制,在此基礎上,企業從產品生產的整個周期入手,依據具體情況采取合適措施,以實現在整體層面上對企業的把控。
(一)現實階段控制
對企業產品開發的現實階段實行控制主要針對生產現狀、規模提出的,該階段的控制主要強調實時監測產品成本的實際投放與預期投放的偏離差值,應貫穿于產品生產線的整個過程,在價值鏈理論中處于企業成本管理的終端階段,但是是影響企業價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發現偏差應及時糾正,或者發現預算不合理及時調整目標預算,以增強對現實運行階段的控制力。
(二)超前階段控制
對企業的超前控制是針對產品的設想及設計階段提出的,即依據市場現狀預先評估產本的成本和效益,并對其作出投放比例的合理調整。該階段的控制借助于市場信息的獲取手段,要求企業自身的技術達到一定的條件,從而能合理地設置目標成本。在此過程中需要運用價值鏈理論下的價值工程的分析方法,以對產品的生產規劃、工藝技術進行分析優化,并在必要時為企業產業鏈重構作出指導,因而實現對企業產品的超前控制,有利于完善企業的價值鏈,有助于每一項成本投入都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在企業運營管理層次上實現管控前饋。
(三)理想狀況控制
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不能僅局限于對企業現狀的管理以及前瞻性管理,還應在理想的層面上實現對企業的革新控管,在現階段市場提倡“創造”的時機下,理想狀況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理想狀況控制就是在創造產品的觀念和構想上做充分的理想狀態下的思考,構建自身的理想目標,該階段領先于產品的生產設計、加工運作等處理階段。在企業價值鏈上,該階段能為上述兩階段提供方向和目標,是對企業戰略性分析的理想化構想。
篇10
關鍵詞:“晴盲共游” 通用設計 交互娛樂產品
一、何謂“晴盲共游”
1、“晴盲共游”的概念
“晴盲共游”在我們聽來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何謂“晴”?何謂“晴盲共游”?這是一個日本引進的概念,所謂“晴”是相對于“盲”而言,指有正常視力的人,所以很明顯“盲”也即視力有障礙的人士;而“晴盲共游”是指視力正常者與視障者一起進行交互娛樂游玩活動。
2、“晴盲共游”與通用設計
“晴盲共游”是通用設計理念下的一個研究分支,通用設計強調設計為所有人共用的設計理念。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殘疾人占全球人口的10%左右,很多國家也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也就是說65歲以上人口占國家人口總數的14%,因此通用設計的發展和推廣充分體現了設計的社會和人文關懷,順應社會老齡化問題、尊重弱勢群體差異問題,是設計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晴盲共游”主要針對視障者展開,視障者在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和學習方面除遭遇視覺屏障之外,其他方面與常人并無太大差異,視障群體對于生命的追求期待和健常人是一樣的,甚至有些重度視障者在聽覺、記憶、邏輯思考等方面秀出于常人所能者不乏其例。“晴盲共游”正是基于對這些視障群體的關懷,以產品共用、娛樂共游的實現來消除視障者與正常人之間的心理障礙及交流障礙,對視障者的關懷不僅僅是體現在給他們提供特殊使用的娛樂產品,而是融入“共玩通用”的理念,讓他們和正常人能夠毫無差別的一起娛樂,感受到平等和自尊,推進參與者之間的互動交流,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性關懷,通過設計傳達人文社會、和諧社會的理念。
二、國外晴盲共游產品的發展與現狀
1、日本對共游玩具的發展和貢獻
追溯“晴盲共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必然要從日本說起。20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首次提出“晴盲共游玩具”的概念。1980年日本湯瑪仕公司成立了“障礙HT玩具研究室”,研究宗旨是不要花費額外的成本,直接對一般小朋友的玩具進行改進,讓有障礙的小朋友也能玩,這就是“共游玩具,’概念產生的開端。1990年,日本玩具協會成立了“共游玩具推廣部”,制定“共游玩具”的標識,玩具包裝上標有導盲犬圖案(拉布拉多)就是視覺有障礙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的玩具,并且在1992年由英國、美國、瑞典等14個國家參加的國際玩具產業會議(ICTl)上受到認可,并在這些國家開始推動“晴盲共游”概念。
玩具是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協助幼兒智能認知發展的工具,透過各種游戲、借助各種玩具傳達給幼兒某種意義,兒童借此表達個體的想象并且融人社會互動情緒。最初在提供共游玩具的選擇上一般利用在產品或包裝上加貼紙或者加印盲文、標記的方式,這種做法簡便、節省成本。而隨后隨著設計發展的深入,共游玩具在提供聽覺、觸覺、以及給視弱者提供辨別光影、通過材質質感不同來獲得參與的玩具漸漸增多。在日本,現有廠家在開發共游玩具上側重通過解說的游玩方式來引導視障兒童學習如何操作、玩耍及增進學習效果。有一點必須公認的是,無論通過何種方式,都應該建立在所有兒童都可以玩、都喜歡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局限在特定群體范圍內的使用和游玩,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的共游,無論對于企業還是玩具本身才能夠持續發展下去。
2、日本共游玩具現狀
日本玩具協會2011年調查顯示,日本玩具的銷售2011年增長103.5%,也就是說玩具的開發空間和潛力是非常巨大的。玩具協會的共游玩具推進部也于2011年新出版了共游玩具匯總手冊,這里共游的包括視力、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礙的兒童。共游玩具從形的觸覺分辨、聲的強弱識別、光的識別、震動提示等方面來進行開發和設計;在電池安裝、標識凸起、色彩區別、動態提示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規范。比如對凸點尺寸的規范要求是凸點必須在直徑1.5-2.0mm的范圍之內,凸起高在0.5-0.8mm范圍之內;對電池安裝的規范要求邊緣2mm間距,高度在0.5-0.8mm范圍之內。
這些標準規范一方面是在調研的結果之上為共游兒童提供了一個最便捷識別和進行游戲的產品要求規范,另一方面為踐行開發共游玩具的企業提供了一個通用生產的標準。
在形的觸覺分辨上,采用將具象的形態或是凸點提示的方法,孩子用觸摸的方式感知并參與到游戲中,采用聲音提示的共游玩具通過發聲的引導提示兒童展開游戲。
應該說日本人對于人性關懷的關注、國家玩具工業、設計業的發達程度等等綜合因素導致了日本不僅是共游玩具滋生的搖籃也是共游產品發展的沃土。
3、歐美晴盲共游產品的發展與現狀
應該說歐美在共游產品的推廣上沒有像日本這樣有專門的標識、專門的部門等作為,但是歐美國家對于殘障弱勢群體的關懷、在通用設計展開和推廣上也是不遺余力,他們在共有玩具的開發和發展體現在玩具開發的日常工作中。美國盲人基金會為視障或者視弱的兒童提供了豐富的玩具種類,在建筑玩具、手工畫作玩具、玩偶、魔方、教具、音樂玩具、車類玩具、戶外玩具等10多個種類的玩具的開發上都特別考慮到盲童的特殊需求。(圖片摘自美國盲人基金會網站http:/Section.asp?SectionlD=82)。
“舒適鍵盤”的益智類玩具鼓勵兒童掌握基本的鍵盤操作技巧,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展開發展訓練,同時它也為特殊需求的兒童配備了學習指南手冊,鼓勵這些兒童展開必要的日常生存技能的訓練。
隨著科技的發展,應用高新技術、與網絡游戲相關的主題玩具在歐美玩具份額中不斷地占領著新的市場,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國家公益組織、玩具生產企業還是設計業界對于通用設計的追求、對于晴盲共游產品的關注和開發從來沒有停止過。
三、國內晴盲共游產品開發的現狀與意義
1、國內“晴盲共游”產品開發現狀與意義
從玩具業發展來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和出口國,玩具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75%以上的玩具產品出自中國。從市場來說,我國玩具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全國14歲以下人口約3億多,構成了龐大的玩具消費群體。據專家預測,我國玩具市場今后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因此“晴盲共游”產品在中國發揚光大看起來是非常合適的沃土。然而,有關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絕大多數玩具企業缺少技術創新和改造能力,缺少產品設計和研發優勢,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于附加值較低的產業價值鏈末端。中國民族品牌玩具產品寥寥無幾,每年幾百億元巨大的消費市場,國產玩具的占有率卻僅為16%。從上述資料不難看出,不要說“晴盲共游”產品的開發,就算是普通玩具的開發我國也還沒有達到一個自主自立的程度。
中國近幾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實力不斷躋身于國際前列,設計也是如此,優秀的設計人才輩出,在通用設計理念上的發展和貫徹也是逐步和國際接軌。“晴盲共游”產品的開發不僅僅止于彌補國內市場視障群體娛樂產品的空白,更倡導富有人性關懷的設計理念,提升我國產品創意的設計追求,導正設計倫理觀念,營造“高科技·高情感”的和諧社會。
2、“晴盲共游”交互娛樂產品開發的嘗試與評價
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陳曉蕙教授將“晴盲共游”的概念第一次引入中國,由她牽頭的“晴盲共游”產品開發課題小組和浙江省盲人學校攜手合作,展開一系列“晴盲共游”產品的開發和試驗,例如:
(1)王琦、李本獻在“晴盲共游”飛鏢的設計上,期望通過聽覺通道在游戲者之間設立一個公平的起點,首先展開晴盲群體聲音方位識別能力實驗,通過實驗測試獲知晴盲這兩個不同群體在相同距離內對于同平面發聲源上、下、左、右、中的辨別能力以及兩者區別,繼而展開實驗。最終獲得實驗模型的初步評價結果:
(1)盲群體相比于晴群體的聽覺靈敏度較高,聲音方位辨別能力較強;
(2)在晴群體視力正常發揮情況下,測試的結果為投中率70%,若晴群體蒙上眼睛則投中率降為20%;盲群體的投中率為50%;
(3)盲群體投鏢基本采取平扔或上甩的方式,所以握鏢方式需要一個明確的指引便于拋物線投擲方式;
(2)由陳龍、姚正茂、方超展開的“晴盲共游”紙牌設計,期望通過實驗堆晴盲群體觸知覺識別能力進行評價,首先對晴盲群體在用觸覺感知牌面信息時,多大尺度的紙牌尺寸最合適展開測試;繼而對各類信息顯示方式的識別難易程度展開測試;最后針對晴盲群體對于具象、抽象圖案的感知能力進行測試。最終獲得實驗模型的初步評價結果:
真實的體驗。盲群體并不知道所觸摸的圖形代表的具象物體代表什么含義,觸摸和嘗過水果的經驗與圖形之間的聯系甚微,需要老師或者旁人的教導之后才知道。
圖形尺寸要相對大。便于觸摸感知。
生活中可以被感知的具象物如水果,桌子,汽車等;抽象圖案可以是幾何形體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星形等;
(3)還有比如王家琪、朱雪飛等設計的盲人象棋,通過與會下盲人象棋的學生交談,得到一些問題,比如:記憶在整個下棋過程中重要性、觸摸的重要性、對漢字、形態的三維的認知能力等。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改良設計,比如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棋子,對于晴者來說可以通過材質視覺區別區分棋子,盲者可以通過觸摸材質的區別加以區分;通過將棋盤劃分區域讓盲者識別邊界等。雖然這樣的設計模型在經過實驗測試后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也為完菩和改良盲人象棋邁進了一大步。
此外,課題小組還對盲童繪畫的參與和觀賞方面展開研究,期望能夠舉行—次“觸摸的畫展”,一種特殊的材料能夠將“觸”的痕跡保存下來,這樣無論是“晴”是“盲”,一方面可以進行觸摸式的繪畫,另外—方面可以進行觸摸式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