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建設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3: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農業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態農業;成效;做法;問題;對策;安徽郎溪
郎溪縣地處皖東南,面積1105km2,耕地面積3.8萬hm2(其中承包耕地2.5萬hm2),林地面積2.93萬hm2,可開發水面面積1.4萬hm2;總人口3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8萬人。郎溪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種、養業的發展。近年來,為了促進郎溪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該縣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現進行探討如下。
1郎溪縣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1.1農業三品認證有新突破
農業三品基地由2006年的5個增加至27個,面積由2600.0hm2擴大至4.1萬hm2;三品認證數由8個升至30個,并申請瑞草魁茶作為地理標志產品加以保護,通過基地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獲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2生態家園有新成效
從2006年開始啟動新農村建設,幾年來已有長足進步,新農村建設氛圍空前高漲。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104個,編制示范點村莊建設規劃121個、集鎮總體規劃7個、村經濟發展規劃11個、示范村經濟發展規劃或“一村一品”發展規劃13個,成立村民理事會117個,建立鎮村文化活動場所142個,完成村莊內道路硬化49.4萬m2,實現改水3.4萬人,完成衛生改廁5704座,新建沼氣池3755口,修建排水溝近46.8km,清除垃圾、淤泥10.9萬t,拆除廢舊房屋、廁所、圍墻等路障4286處。農村基礎設施得到加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1.3農村生態環境有新改善
通過開展生態縣建設,探索出生態農業模式,使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業污染等農業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7%,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85%,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進一步提升[1]。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單位面積耕地實際用于農業生產的化肥折純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防治技術使主要農作物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治次數每公頃平均減少30次以上,節約農藥費用300元/hm2以上,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
1.4生態農業監督體系有新完善
建立了縣農產品檢測站,完善了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控機制和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有助于建立健全抽檢和自檢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進一步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2-3]。
2主要做法
2.1加強宣傳
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對全社會進行環境法制和生態知識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對人口、資源、環境知識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牢固樹立生態是資源、生態是商品、生態是優勢、生態是品牌的理念,強化各級領導干部與群眾的環保意識。
2.2抓好典型
首先抓住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典型,總結好經驗,并進行廣泛宣傳,做到以點帶面。以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為切入點,把生態農業建設與無公害農產品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布局特點,開展適合本區域的生態農業模式,如山地、丘陵區發展果園,林下養雞,平畈區發展稻鴨共育、稻田立體種養,畜禽養殖區開展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試驗示范,推進基地建設工作,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生態農業產業化開發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激發干部群眾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帶動廣人民群眾投入到生態農業建設中來[4]。
2.3開展生態農業模式探索
生態農業模式是生態農業建設的技術支撐,是整個生態農業建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近幾年,通過開展生態農業模式的探索與推廣,如濤城的豬—沼—茶(果)、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十字的稻鴨共育,東夏、梅渚的稻田立體種養,凌笪、姚村的果園養雞、林下養雞等立體種養、無公害農產品開發、觀光生態園等,促進了生態農業建設。
2.4利用項目帶動
根據郎溪縣實際,多方籌集資金,整合新農辦、能源等方面的項目資金投入,發揮部門協同能力,搞好生態農業建設。
2.5加強農業綜合執法
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郎溪縣農業生產實際和農資市場特點,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大農業政策法規的宣傳和執法檢查力度,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各類制售假劣農資、銷售禁、限用高毒農藥和違禁畜禽藥物的行為[5]。加大畜禽產品的市場檢疫準入關,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打擊各種違法捕魚行為,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加大入市農產品抽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6實行獎懲措施
按照“誰受益誰投資,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對生態環境保護者實行獎勵,對破壞生態環境者實行重懲。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以承包租賃等形式加快丘陵、崗地和山場的綜合開發、開展生態農業模式的探索、研究與推廣,三品一標基地建設與認證的獎勵。
3存在的問題
3.1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
雖然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單位面積耕地實際用于農業生產的化肥折純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但仍超出發達國家設置的225.00kg/hm2的安全上限。全縣農藥年使用量達到300t(純量)以上,造成不同程度地大面積農田污染。地膜、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的污染也呈逐漸加劇趨勢,給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及經濟建設帶來不良影響。
3.2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生態農業建設基礎性建設資金缺口較大,部門、企業、農民受自身素質的影響、經濟利益驅動,只考慮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生態利益,更不愿意增加資金投入,造成資金投入匱乏。同時,各部門從自身角度抓示范點,示范點多而分散,資金難以整合,生態農業建設難以見到綜合成效。
3.3科技含量水平低
盡管郎溪縣近年來農產品優質品有了長足發展,但農產品優質品率還不夠高,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過小,種、養殖業食物鏈、產業鏈循環橋梁未能很好形成,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生態農業模式未能得到很好推廣。
3.4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
生態農業是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相統一的,不少干部與群眾在認識上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對生態農業的內涵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破壞嚴重后果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的綜合效益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廣闊的前景認識不足,片面認為生態農業經濟效益低。
4對策
一是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建立政策支持體系。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需要政府適當的資金支持與補助,否則建設緩慢,難度大。三是加快生態農業建設。堅持以三品認證和農業三品基地建設為抓手,著力提高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平,打造地方品牌[6]。四是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一步完善測土配方施肥體系,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秸稈收集、加工貯存新方法,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推廣果園養雞、稻鴨共育養殖等多項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大力發展立體生態農業、庭院生態農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五是完善監督體系,加快農產品檢測站建設,完善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控機制和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建立健全抽檢和自檢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水平。
5參考文獻
[1]劉明,張新生,陸小雪,等.桂林市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9(1):42-44.
[2]朝克圖,關勇,王崴,等.興安盟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2):110-111.
[3]殷志明,劉漣淮,曹安輝,等.漣水縣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分析評價與發展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6(3):50-52.
[4]宜慧,趙言文.淺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態農業的發展[J].江西農業學報,2008(11):108-111.
[5]岳德連.肥東縣生態農業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6):222-224.
篇2
關鍵詞:生態農業;產業集群;模式選擇
湘西自治州作為湖南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區,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前仍然沒有完全擺脫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的現象。相對落后的湘西地區如何跟上國家發展步伐,走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建設之路,突破瓶頸將生態農業建設推向到一個向規模化發展、高層次運行的新階段,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生態農業及生態農業產業集群研究現狀
生態農業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較大發展。在生態農業的研究和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
在國外的研究中,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M.K.Worhthington)對生態農業的界定是“生態上能自我鄒持,低投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農業”。ScofiedAM廣泛考慮農業與鄉村發展和土地生態系統,鄉村經濟和生活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生態農業”理論和進行實踐。李穎明(2006)從評價模型、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等方面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劉紅梅、李玉浸、陶戰、劉鳳枝(2006)論述了中國農業現狀和生態農業產業化特點及其優勢,結合典型實例證明生態農業產業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主要措施。
賈利、李友華、董濮(2006)等學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續農業發展的進行研究,從區域自然資源和人口概況出發,利用系統綜合指數、生產指數、技術裝備指數、經濟指數、資源環境指數評價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提出發展策略。
學者李代福從中國農業可持續的必要性出發,引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陳厚基認為應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依據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達到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沈享理、葉謙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國應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生產體系的建設。郭思琪認為生態農業的實現就是生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并且通過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及各種生物技術的使用,提高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將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概括為:以“食物鏈”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良性循環多級利用模式;根據生物群落演替原理發展起來的時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態經濟學原理指導下的系統調節控制型模式。劉紹民(2007)則將國內發展模式歸結為“主導產業發展”、“全面發展”。
徐明峰(2005)著重研究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所帶來的績效,對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從產業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議。楊筠把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強調生態工業、農業、旅游可以協調和諧發展。
簡單地講,農業產業集群就是農業生產基地和農業關聯產業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集群現象,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從起步階段進入新成長階段中出現的具有方向性、規律性的現象即資源向優勢農戶、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及優勢區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本文針對當前湘西生態農業的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導入生態農業建設的內涵及實質,試圖通過以發展產業群為基礎的生態農業,使產業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優化的產業鏈,初步提出適合該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及實施途徑。
二、生態農業產業集群建設的模式
生態農業產業集群是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專業化生產條件下,整個集群專注于一個產業,每個企業專注于一道工序,將核心活動集中,從而加強了價值鏈的資源和核心能力,達到協同效應和優勢互補。
(一)生態農業產業群的模式
從產業集群形成過程中與外界的關系來看,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原發型集群模式,另一種是嵌入型集群。
1、原發型模式。即產業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區域內部的原發、內生力量,區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發型產業集群主要是由內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構成集群主體的企業屬于當地企業,并隨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隨集群的發展而發展,因而這種集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布局,優化品種,保護農田生態環境。擴大規模養殖,發展生態養殖模式,將養豬、養禽相結合。具體而言,一是“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二是“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依靠區域生態資源優勢,發展農林、農牧或林牧綜合性特色生態農業的模式,包括“圍山轉”生態農業模式、生態經濟溝模式、牧沼糧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態果園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過在全球價值鏈上運作的跨國企業或外國企業的投資在特定區域聚集,進而吸引更多國際、國內資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產業集群。嵌入型產業集群的構成主體主要是外來企業,這些企業受到集群地區某種比較優勢要素或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遷移到該地區發展,一旦比較優勢不再,這些企業會繼續遷移,尋找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可見,嵌入型產業集群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必須使其集群主體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個內生化的過程,方能穩定。而湘西地區由于其經濟基礎薄弱,并沒有具備相應的龍頭產業,因此基本上屬于此類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鑒意義
學習東亞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經驗,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開拓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借鑒日本的經驗,拓展山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藥型”、“林果牧型”、“農林牧型”、“農林牧藥菌型”等;借鑒中國臺灣省建設生態觀光農業的經驗,在城郊和交通條件便利地區積極發展“果菜花生態園區”、“科技與休閑農業園區”、“禽菜果花草魚觀賞園”等生態農業。制定完備的生態農業和有機農產品標準體系,規避中國出口農產品頻繁遭遇國外“綠色壁壘”。借鑒東南亞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經驗,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工作,組織有關農業科研機構等科研力量,針對生態農業建設中的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加強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努力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搞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和基地的建設工作,發揮示范園區和基地對周圍農村的輻射、示范和引導作用,促進現代生態農業穩定發展。
(三)模式選擇要考慮的因素
1、企業因素。企業是構成產業集群的最為基礎的要素,集群發展最初的動力來自于企業追求自身發展的愿望。因此,企業間的聚集必然影響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集群要發展也勢必要考慮如何促使企業的聚集,保持企業的聚集,并擴大集群的規模。
2、軟因素。包括當地的經濟基礎、人才教育、文化意識及區位等制約因素。就西部地區具體而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市場機制不完善、企業及社會的“自組織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嚴重、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因此該地區的中小企業集群多表現出以內生性、自發性為主要特征。
3、硬條件。一個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產業集群在一個區域內得以發展,一定與區域內的條件相關,地理位置、交通條件、資源察賦、農業生產結構、開發程度、基礎設施等對產業集群的發展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而區域內的自然條件、交通條件,資源條件,對于區域內產業集群的類型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區生態農業產業群建設模式的途徑
(一)觀光農業打造服務產業模式
觀光農業是以發展生態農業為起點,通過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發揮各地的農業特色,形成多樣化、精致化、特色化農業發展模式,將自然景觀、農業資源、民族文化、消費時尚等結合起來,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空間。
湘西地區旅游資源、生態資源豐富,可以通過建立觀光農園,通過開發成熟的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到園內摘果、選菜、采茶、賞花,將觀光休閑與體驗田園勞作樂趣相結合;發展休閑農場,農場內向游客提供田園景色觀賞、農業勞動體驗、垂釣、采集果蔬、度假、游樂等休閑項目;以此將觀光農業逐漸形成一種綜合性、立體性和生態性的產業,符合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特點和要求的現代農業。
同時,加速生態旅游產業開發,抓好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景區、景點及旅游線路建設,推進民族文化旅游、紅色歷史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著力打造以生態旅游、森林休閑旅游、土苗風情旅游、溶洞奇觀旅游為特色的旅游品牌,構筑精品旅游線路,培植壯大旅游產業。確立保護自然原生態原則,創造優美的人居環境、保護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風情區。實施整體開發與區域聯動,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資源,確立大湘西的旅游經濟圈。
實施旅游營銷政策,景區關聯單位堅持通力協作。
(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謀劃綠色產業模式
現代農業是一種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土、肥、水、藥和動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為中心的一種優化的生物-技術-經濟-社會復合人工生態系統。
首先,以生態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以煙葉、茶葉、畜牧、林果、藥材、蔬菜為主的六大農業特色產業。強化產業體系內部聯系,促進農業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一縣一品”的產業優勢,促進農業產業向產前、產后兩頭延伸,構建農業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
其次,扶持藥化工業拓寬市場空間,實現穩步發展,做大、做強中藥材及成品藥產業。引導建材工業科技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發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藥材、礦產等豐富資源,開發出富硒的獼猴桃、茶葉等系列產品。通過整合資源,促進服務業集團化、網絡化、品牌化經營,強化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公用事業、農業服務等行業的改組改造,充分發揮服務業在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和服務工農業生產、重大項目建設、城鄉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廣生態能源農業模式,加速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在生態能源農業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之路。即以沼氣池建設為龍頭,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與建沼氣池、建農家房舍、建生態致富家園相結合,形成“畜-沼-果(菜、藥、茶、煙、糧)”良性循環的山區農村生態能源農業模式。沼氣能源開發拉動了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了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形成了茶葉、中藥材、煙葉、林果和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從而通過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以農村飲水、沼氣池、農田水利和鄉村道路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托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改造湘西傳統產業,從而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卞有生.國內外生態農業對比理論與實踐[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2、李文華.生態農業——中國可持續農業的理論與實踐[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黃進勇,李翔.我國西部地區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及產業化問題[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1(2).
篇3
一、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國生態農業實踐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目前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即以提高水土等資源利用率為基本出發點,將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融為一體,實現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結合。但是,當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1.只注重生產功能,對生態服務功能關注不足
從我國生態農業的實踐來看,當前的生態農業還是以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追求實物產出為主要目標,而對生態農業系統自身所提供的如碳匯、旅游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沒有給予充分重視。
2.只重視產業節點,對產業之間的耦合重視不夠
我國生態農業的實踐是以種植業為核心的,如何實現種植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耦合,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也沒有找到有效的途徑與措施。同時,還缺乏市場化的引導、規模經營、專業化生產和品牌化推廣,難以實現生態農業的預期效益。特別是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耦合關系的缺失,導致了種植業自身和養殖業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管理標準化體系
隨著生態農業發展,需要先進的管理方式,但我國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態農業管理標準化體系,整體處于較低水平,標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問題突出。
4.個別區域盲目推廣生態農業模式
不同區域生態資源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業生產的傳統不同,因此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選擇適宜當地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技術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國不同區域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明顯存在著脫離區域實際,盲目推廣生態農業模式現象。
二、發展生態農業應實現“六大轉變”
1.從傳統生態農業向現代生態農業轉變
局限于農業內部的狹義生態農業,無法解決農業發展所面臨的優質耕地資源、清潔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等問題。因此,需要實現向現代生態農業模式轉變,即注重生態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有機耦合,以優質農產品加工為紐帶,將市場、生產和流通領域緊密結合起來,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的一、二、三產業網絡型鏈條。集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為一體,構建產業化的種養及廢棄物資源化的食物鏈網結構。
2.從單一生產功能向生產、生活和生態相統一的多功能轉變
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一直以追求高產為目標。在生態資源環境制約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不單是生產農產品,還提供了生活、生態等其他多種服務功能,如碳匯、調蓄洪水、凈化環境、旅游和景觀等方面。因此,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應切實注重多種功能的發揮。
3.從傳統精華的單純繼承向傳統精華與現代技術融合轉變
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特別重視傳統農業技術精華的繼承與發揚,但在嚴峻的生態資源環境形勢之下,再單純依靠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就難以發揮生態農業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應注重傳統精華與現代技術之間的融合,通過將它們進行集成,從而發揮技術綜合優勢,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
4.從單一關注產品數量向數量與質量并重轉變
在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不足之時,農產品的品質較好;生產能力提高之后,實現了農產品充足供應,但農產品品質卻因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和殺蟲劑等化學品的過量施用,以及工業對耕地資源、水資源的嚴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國家在農產品供應,特別是糧食安全方面,過分地強調了數量安全,而對質量安全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出現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走向數量與質量并重的發展道路。
5.從小規模分散化生產向規模化與產業化轉變
當前,以農戶為經營單位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規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帶來了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阻礙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產業化將成為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但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因此應加快土地流轉、擴大種植規模、發揮品牌效應、規范基地生產并提升競爭能力,以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
6.從簡單的農業生產向文化傳承與農村可持續發展轉變
我國幾千年的農業生產積淀了豐富的農業文明。當前任何區域的農產品都可以體現該區域的文化、歷史、地理和人文背景與內涵,因此,注重區域文化元素符號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應用,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和社區重視和弘揚民族文化,避免傳統知識的喪失,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為未來的經濟開發保留知識和資源儲備。
三、加強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體布局上妥善處理不同功能區域間的關系,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在整體區域內進行生產、生態和生活區域科學、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態農業分區治理辦法。明確區域內農業生態治理的核心問題、重點目標和農業產業適宜發展模式和規模,以促進不同區域在國家總體規劃框架下,編制區域生態農業發展規劃,確保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與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業發展規劃以及“十三五”規劃相協調。
2.建立種植業、養殖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
根據循環型生態農業原理,在規模化養殖區域,構建以農作物生產為基礎的生態農業產業循環體系,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協調發展,使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逐步建設高標準農田,利用農作物秸稈為養殖業提供飼料,實現區域內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產業之間的農業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同時,逐步減少化肥的投入,進而改善土壤,提高農產品品質。
3.加強區域農業生產技術的生態集成
根據不同類型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實際,通過傳統農業技術精華以及現代技術的融合,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生態集成,發揮出技術的綜合優勢,以實現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如在糧食主產區,重點開展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主的技術集成示范,實現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在水資源短缺地區,重點開展以農業生產節水為主的技術集成示范,重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以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
4.創新經營機制,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基地
(1)轉變經營主體,建立示范基地。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園區和家庭農場為載體,以當地最突出的生態環境為切入點,因地制宜開展新技術試驗示范和成果轉化,建設一批現代生態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
(2)創新耕地流轉機制。生態農業發展面臨著嚴重的水土資源約束,因此,要實現規模經營,必須創新土地流轉機制以及投入機制,探索土地流轉的新形式,以滿足發展生態農業所需要的土地規模。
(3)轉變運作機制,建立企業與農戶“雙贏”的利益機制。在利益分配機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體對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投入及產權關系,并獲得收益。要積極探索農業生產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農民與龍頭企業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把利益機制納入規模化、制度化的軌道。
5.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
(1)確保生產地生態環境安全。因此,應制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標準和規范,實現梯級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防治農產品產地污染,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2)加快制訂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及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制訂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使整個生產加工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市場接軌,以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立以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主的農產品速測點,配備速測設備和人員。
(4)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以現有國家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積極培育若干國內外知名農產品品牌,依法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帶動全國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壯大。
(5)搞活生態農業產品的市場流通。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各種農業信息網絡服務資源,建立生態農業發展的信息平臺,發展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6)落實生態農業發展的服務體系。政府、金融和保險等部門需要轉變職能,完善和優化服務體系,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不斷完善與壯大生態農業產業鏈。同時,要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穩定生態農業服務隊伍,提高生態農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從而提高生態農業化解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6.注重水土資源數量保護與質量提升
(1)以土地生產率為準則,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通過土地整理復墾補充的耕地面積,需要根據土地生產率為準則進行衡量。具體來說,以區域土地生產率的平均水平作為標準,對補充的耕地進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目標,改善耕地質量。對不同區域耕地逐步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采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改善耕地質量,提高土地生產率。同時,建議盡快從國家層面把有關涉農資金整合起來,以提高農田建設標準。
(3)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創新土壤污染治理技術,加強土壤污染的生態修復。
(4)以“三條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為原則,提高農業生產的水資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為著力點,明確節水的重點區域,并注重不同區域的技術開發與集成;同時,要以區域水環境保護為核心,調整產業結構,切實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灌溉水資源,實現農產品數量與質量的“雙安全”。
7.建立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政策激勵機制
(1)建立生態指標約束機制。以區域整體為對象,構建水資源、耕地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數量與環境質量保護的農業生態約束指標體系,確保“生態紅線”。同時,強化“生態紅線”意識,逐步建成資源保護與利用考核辦法,以加強區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建立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主體與對象,量化補償標準和考核指標,建立基于土地承載力的畜禽養殖準入與退出機制,將生態農業建設納入法制化發展軌道。
篇4
(一)少取多給,保障農業發展資金
現代農業投入大,產出慢。為保障現代農業投入,集團采取“少取多給,放水養魚”的方法,留足農業發展所需資金。近幾年來集團每年農業投入都超過10億元,已經完成近40萬畝糧田設施建設,基本實現路渠硬質化、條田林帶網格化。實施了3個農機三年更新計劃,農業總體機械化水平達95%,糧食人均管理面積提高到300-500畝。建成首個萬頭奶牛場,人均養牛達到70頭,成乳牛單產達9000公斤,第二個萬頭奶牛場正在建設。已建成3個5萬頭規模豬場,新建豬場人均養殖出欄數近1500頭,水產生態標準化養殖改造已完成70%。建成3萬畝設施菜田和日產45噸食用菌工廠,二期日產80噸項目正在建設。上海鮮花港建成現代化的溫室36公頃,組培中心3600平方米,已形成年組培種苗1億株、切花500萬枝、盆花110萬盆的生產能力,做到一年四季觀賞花和商品花不斷。
(二)頂層設計,壯大農業產業規模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農業資源的生產潛力,在2011年4月,集團制訂了現代農業發展“五三”計劃,即三年內,一是在掌控糧食資源上實現突破,培育“百萬噸”糧食產業;二是在生豬養殖上有突破,培育“百萬頭”生豬產業;三是在服務全國奶牛飼料供應上有突破,培育“百萬噸”飼料產業;四是在蔬菜供給保障上有突破,三年內實現上市蔬菜50萬噸;五是在種源農業上有突破,成為國內有影響的現代農業種源基地。“五三”計劃得到市委市府領導高度關注和重視,計劃得到全力推進。2012年,糧食與飼料實現銷售134萬噸和114萬噸,提前一年實現了兩個“百萬噸”計劃。生豬上市73.8萬頭,蔬菜銷售39萬噸,稻麥種子銷售9.2萬噸。
(三)科技支撐,提升集團農業核心競爭力
集團所屬各專業化公司與上海農科院、揚州大學、上海水產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上海奶牛研究所、上海優質稻米工程研發中心、上海花卉工程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不斷提高科技水平,生產水平全市領先。2012年,市郊農場水稻單產621公斤/畝,麥子單產453公斤/畝,分別比市郊區縣平均畝產高55.6公斤和186公斤。上海農場生豬料肉比控制在2.9: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能繁母豬生產商品豬達到22頭,比全市生產水平要高出4頭。奶牛成乳牛單產達到8.8噸,處在南方奶牛飼養水平第一位。奶牛凍精銷量占全國20%的市場份額。花卉產業化、種質研發、設施化處在全國領先水平。
(四)注重生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集團始終把生態環境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大力推進種養結合,促進畜牧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持續推進高效低毒農藥的使用、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綜合利用、農田林網建設、中小河道疏浚,綠化、美化、凈化農場的家園和田園。農場風貌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打造了“上海鮮花港”、“海灣國家森林公園”、“都市菜園”、“農墾博物館”、“奶博館”、“漁家樂”等一批具有觀光、娛樂、住宿、餐飲功能的景點,舉辦了“葡萄節”、“豐收節”、“蔬菜節”和“郁金香展”等特色活動,體現了把工廠化、裝備化、產業化與教育、娛樂、休閑有機聯系起來的“接二連三”的都市農業特征。
(五)關注民生,實現現代農業的和諧發展
職工住房困難一直是農墾企業最大的民生問題。2012年集團制定了《上海市郊農場危舊住房綜合改造實施方案》,計劃拿出18億元資金,通過散戶點異地重建、建成區非成套化改造、單位租賃房整修等方式,逐步改善8902戶農場職工的居住條件。通過解決農場和職工的后顧之憂,使之更安心、更專心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實現現代農業的和諧發展。
二、下一步打算
作為國有大型食品企業,光明食品集團將抓住當前農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圍繞集團“學習雀巢、對標中糧”和“突破千億、保二爭三”的戰略目標,樹立信心,積極應對挑戰,奮發進取,做強做大光明現代農業,服務上海和全國“三農”,為全國農墾和上海市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
以高效生態為目標,致力于建設種養循環的現代生態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水平。持續深化發展現代農業“五三”行動計劃,不斷提高集團農業在上海市主副食品供給中的份額、地位與影響力。打造一批以“光明”冠名的農業行業龍頭企業,力爭培育形成百億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80億級龍頭企業1家、50億級龍頭企業1家。到2015年,集團現代農業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
(二)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積極開展高產栽培、良種研發繁育、農業新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預警防控、土壤綜合改良、農產品加工、精準農業、信息化管理等農業科技項目。加大種源農業發展力度,加強與國際、國內農業研發部門和大專院校的合作與交流。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解決在供應鏈、加工鏈、產業鏈、價值鏈中的瓶頸問題。
(三)進一步加強市場建設
深化以市場為導向、品牌為核心、產加銷一體化的農業經營發展模式轉型,強化農產品市場營銷、品牌和網絡建設。再打造1~2個國家級和3~4個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集團龍頭企業集群集聚發展的帶動能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建設和運行好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打造核心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各通路渠道資源的挖掘與協同。
(四)進一步提升農業品牌形象
每個行業都要有一個品牌,并且隨著專業化的整合,對同類產品的品牌也進行整合,突出一個品牌,并以品牌來引領消費。在品牌建設方面,堅持“食以安為先”,牢牢把握住食品安全這根企業生命線,狠抓食品質量安全,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嚴格農產品和農用物資的準出與準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米、菜、肉、奶產品質量電子追溯體系,確保為市民提供安全、優質、健康的農副產品和食品。
(五)進一步拓展農業資源空間
篇5
院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重要份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安全、營養、優質的農產品,這就對生態農業建設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在生態農業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加強生態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院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科學技術;生態農業模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進行,很多專家預測在21世紀,世界經濟將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即知識經濟時代,在農業方面勢必引起一場農業革命,如生態農業將成為主要方向,可持續發展觀將成為指導思想,高科技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生物工程農業將成為支柱產業等等。但目前,在生態農業建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且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
1生態農業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1資源堯收入與人口的矛盾進一步惡化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絕大比重。近幾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占地面積不斷增大,造成耕地面積不斷縮減,并引發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使人與資源關系進一步惡化,直接制約著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均糧食占有量,也制約著生態農業的建設進程,我國政府一直在尋求辦法控制非法占用耕地這一現象,并實施了較為嚴格的用地審核手續。統籌協調處理資源、收入、人口之間的矛盾是建設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1.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首先,農藥、化肥施用產生的農業面源污染。我國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藥、化肥的施用量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化肥的利用率非常低,絕大部分的化肥被施入農田后,會進入土壤、大氣和水體,從而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施用的農膜、農藥等殘留于土壤會降低土壤質量,進入植物體內則會對人畜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其次,農用薄膜等難降解的固體廢物污染。在農業生產中,為了改善當地的氣象條件,人們廣泛應用農用薄膜,起到節水、增溫、增濕、防止病蟲害等目的。農用薄膜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被棄用的薄膜不能及時回收,在土壤里不斷累積,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并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直接影響,有些人會焚燒殘留的農膜,釋放大量的二惡英類物質,不僅毒性很強,同時也對大氣環境造成惡劣影響。此外,秸稈焚燒也會產生大氣污染。在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大概有6.5億t,但只有很少部分得到綜合利用,大部分秸稈會被露地燃燒或丟棄河道,丟棄河道會造成水環境污染,而露地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同時這些有害氣體被人體吸收后會造成呼吸困難、喉痛、嘔吐等現象,甚至引發呼吸道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最后,企業廠礦生產廢氣、廢水、固廢排放過程中的轉嫁污染。調查顯示,遭受工業廢水污染的面積有40.9萬hm2,嚴重污染的面積有1.3萬hm2,共造成約2000萬元的經濟損失,而工業廢氣造成的糧食污染面積有6.67萬hm2,蔬菜污染面積有2.7萬hm2,共造成8000萬元的經濟損失,由廢渣等固體廢棄物造成的污染面積有380hm2,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1.3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低袁生產效率低下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態農業技術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但由于缺乏技術開發與推廣,再加上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對生態農業技術的理解和使用,很多生態農業技術無法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應用,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到生態農業的發展建設進程。
2加強農業建設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實踐累積,在遵循生態經濟學、生態學規律的前提下,保護并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逐漸形成的一種結構、功能都優化過的、能夠同時具有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農業系統。
2.1發展生態農業袁是強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我國農業的發展中,實現生態化和工業化的任務同樣艱巨,生態化是對工業化的積極修正,能夠為農業工業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過程,工業化程度低下,同時又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造成生態環境惡化,這就對農業生態化發展提出迫切要求。農業生態化指的是以農業自然生態的有機循環原理作為依據,在集群中形成類似于自然生態鏈的關系,進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經濟發展相形并進的目的。要實現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實施農業生態化產業改造,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力。與傳統農業相比,生態農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生態農業具有循環性。生態農業遵循生態學規律,改變了傳統農業的“資源→產品→廢物”物質單向流動生產過程,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反饋式生產過程。在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加入農業生產過程,合理利用自然流程的作用,使自然生態的穩定性得到保證;其次,生態農業具有環保性。在生態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中非常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僅保證產品是綠色安全的,同時還采用具有環保功能的生產技術;最后,生態農業具有高效性和經濟性。生態農業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優化,環保效能高,經濟效率強,是生態經濟和高效農業,是最符合自然生態作用過程、最和諧的產業形態。
2.2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想袁樹立生態文明發展意識
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我國開始重視工業生產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家實力,如果將有限的資金更多地用于工業化建設,勢必會犧牲農業的發展。要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正確認識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業的基礎地位和根本性作用。如果農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沒有協調好,很難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科學發展。因此,就我國基本國情來看,不僅要發展農業,還要大力發展。改造傳統農業產業,加速轉化為現代農業,改變農業發展的落后局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產業。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意識,實現農業的全面改造與發展,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進程。
2.3突出重點袁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問題
目前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經濟壓力大,市場管控不嚴等原因,很多生產者只追求農產品的數量擴張,而忽略了農產品質量的提高。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在解決了吃飽的問題后開始重視吃好的問題,這就對農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營養、優質等成為主要的衡量標準。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必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推行農產品的無害化生產,為人們提供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進而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檢測體系,為人們的食用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這也是加強生態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2.4各級政府要提高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視袁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各級人民政府應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原有農業投入的前提下,增加專項基金,用于支持生態農業骨干工程項目和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進一步鼓勵、引導科學技術人員和單位,以生態農業建設為根本出發點,以生產無害化農產品、無害化處理人畜糞便、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等為重點,研究、開發、推廣生態農業技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將延長生物鏈與延長產業鏈結合起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的選擇成熟技術,強調總體功能和綜合效益,將生態農業建設與強國富民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科技投入和資金投入,使農業發展更具有現代化,進而推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占有重要地位。在農業發展中,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均土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科學技術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業生態化建設進程。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農村環境,加大對農業生產的科技投入和資金投入,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環保與經濟的有機結合;為人們提供更安全、優質、營養的農產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在發展工業的同時重視農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生態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使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白莉 單位:山東省德州市農業局
參考文獻院
[1]徐亞楠,張緒良,張榮華,等.山東省生態農業的模式、布局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14(14):10-12.
[2]孫洪武,陳志石,牛宜生.無公害農業———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現實選擇[J].農業科技管理,2003(04):15-17.
篇6
__縣沼氣建造工作可分為3個時期,一是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小型沼氣池,沼氣池容積為12m3左右,目前絕大多數已損壞廢棄,完整保存的不多,如黃避岙鎮精制茶廠用于餅肥發酵的沼氣池。二是20世紀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建的沼氣凈化池,總共7家,共計1910m3,主要用于生活污水處理。三是20__年開始建設的中小型厭氧發酵沼氣池,單個容積以50m3為主,目前全縣已建成130座,總容量6500m3。我縣建設沼氣池的功能與北方地區不同:北方地區主要是解決薪柴燃料,保護環境,集改廁、改圈、改廚“三改”于一身;我縣沼氣池主要用于畜禽養殖糞便無害化處理,沼液沼渣用于柑桔、蔬菜、葡萄等作物生產,沼氣用于居民生活燃料和畜牧業生產,集農村養殖環境治理、生產用肥、生活燃料于一身。第三個時期的沼氣池建設工作真正體現出了生態農業的功能和效益。通過近5年的努力,沼氣建設技術成熟,施工技術儲備充足,并建成了一批示范小區和示范戶。
2 沼氣建設的生態效益
沼氣生態農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肥料效益
經檢測,并與農業生產上的常用肥料作比對,每立方米沼液相當于尿素0.75kg、氯化鉀0.37kg、過磷酸鈣1kg;每立方米沼渣相當于尿素7.6kg、過磷酸鈣8kg、氯化鉀1~2kg。養殖規模為150頭左右的養殖戶,建一個50m3的沼氣池能解決養殖污染問題,同時年產沼液為沼氣池容積的3倍,沼渣為沼液的10%,即年產沼液150m3,沼渣15m3,相當于生產肥料尿素226.5kg、氯化鉀127.5kg、過磷酸鈣165kg,經濟價值700元以上,可供0.2hm2蔬菜田全季使用。農產品使用沼肥,不僅能使農產品增產增效,品質優良,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從而減輕或避免農業面源污染。
2.2 能源效益
沼氣是沼氣生態農業的副產品,作為清潔能源和農村熱能已被農戶普遍應用。一個容積50m3沼氣池,日可產沼氣12.5m3,可供7個以上3~5個人口的家庭使用。農村家庭每年用煤氣以6瓶計算,一個50m3沼氣池的能源效益相當于42瓶煤氣的價值,其經濟價值約4000元。
2.3 環境效益
用沼氣池厭氧發酵豬糞便,基本達到養殖環境無蚊蠅無臭味的效果。經我縣環保監測中心對沼氣池污水排放測試:未經處理的養殖污水,其化學需氧量(cod)為10000個單位;沼氣池厭氧發酵后沼液的cod為1000個單位,減少了90%;沼液再經氧化塘氧化后,cod可以達到400個單位的國家農用灌溉水排放標準。
3 __縣沼氣生態農業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3.1 沼氣生態農業工程進展不一
我們在工作中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發展沼氣生態農業縣里很重視,把發展沼氣生態農業作為我縣生態縣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但有些鄉鎮領導重視不夠,沼氣池建設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進展緩慢,有的鄉鎮盡管養殖污染治理任務很重,但沼氣池建設工作尚是空白。
3.2 地質環境影響施工進度
__縣土壤成土母質為濱海沉積土,地表2m以下多為海涂淤泥,施工中常出現塌方現象,這不僅影響工程進度,加大沼氣池建造成本,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像岳浦、賢庠等鄉鎮在沼氣池施工中就出現該問題。50m3沼氣池在一般情況下半個月就能建成,一旦出現塌方至少要延遲一個星期,造價成本要增加5000元以上。
3.3 沼氣池的規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存在問題
沼氣池安全使用技術手冊中要求畜禽糞便干濕分離,且50m3沼氣池最多只能處理150頭生豬的排泄物,可實際生產中,養殖戶不按技術手冊和沼氣池安全使用有關規定執行,導致沼氣池超容量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削弱了沼氣池的厭氧發酵能力,達不到處理污染的目的。
3.4 沼氣生態農業鏈的延伸工作開展不夠
近5年的實驗已證明“豬-沼-肥”是很典型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由于有關政策的規定,養殖戶能在沼氣的建造上投入,但要他們再投入建設農業循環經濟中的后續部分就很難,需要政府支持。我縣已建的和在建的畜牧小區如雙聯峙畜牧小區、高塘珠益畜牧小區、茅洋畜牧小區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沼氣生態綜合利用技術推廣上也存在試驗示范推廣不夠的問題,在沼氣、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方面經驗不足,示范引導作用不強,沼氣綜合利用停留在較低層面上,應用的領域比較狹窄,還沒有發展成為以沼氣為紐帶,集養殖、沼氣、種植業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模式,沼氣生態農業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還沒有發揮出大的作用。
3.5 服務體系仍不完善,服務功能不強
一是縣級管理機構不健全,縣農村能源工作站雖已被編入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但只有一名專職工作人員,任務重,工作量大,適應不了沼氣生態農業發展的需要。二是服務體系仍不完善,雖然我縣有通過培訓的建池施工人員,但缺乏服務車輛、出渣車、建池技工與模具等。
4 對策建議
4.1 加強組織領導
要加大對鄉鎮一級組織的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的督促檢查,要組建縣、鄉鎮(街道)、養殖小區或場(戶)多級沼氣生態農業工作組織網絡。沼氣工程實行的是屬地管理,50m3以下中型沼氣池的安全管理和科學使用管理由鄉鎮(街道)和建池戶負責,100m3以上大中型沼氣池由縣農村能源管理部門備案管理,因此鄉鎮一級的管理工作很重要。
4.2 加大對沼氣生態技術綜合利用的支持
要按照規模化、產業化的思路,在沼氣池建設政府引導、政策激勵的基礎上,加大對沼氣生態技術綜合利用的支持,積極推進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建設,引導農民將沼肥應用于果樹、蔬菜、糧食、育苗和養魚養蝦等無公害生產領域,建立一批“豬-沼-果”、“豬-沼-菜”、“豬-沼-魚”等生態農業模式,充分發揮沼氣綜合效益。
4.3 加強宣傳培訓,提高管理水平
宣傳沼氣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宣傳沼氣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宣傳發展沼氣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系。培訓沼氣建設的新技術、新工藝,普及沼氣池科學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識。堅持沼氣池建設一批,驗收一批,培訓一批的工作原則。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和《浙江省沼氣開發利用促進辦法》的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做到每個沼氣池前有安全制度和警示牌,每戶都有一個沼氣技術明白人,每個灶前都有一張安全使用明白卡,保證每個沼氣池都能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經常性的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認識水平,建設高層次、高標準沼氣生態工程。
4.4 建立健全沼氣生態工程管理服務體系
篇7
關鍵詞:生態農業;美麗鄉村;問題;措施
建設美麗中國是黨的十提出的重要觀點,是中國發展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很早就對此決策發表過論述,只有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態農業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也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和關鍵所在。
1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困難
1.1生態文明意識有限。從國家環保部調查研究全國生態文明意識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國內老百姓掌握的相關生態文明知識極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態文明行為并不關注。政府行為是公眾很大程度形成生態文明觀念的實際決定因素,公眾生態文明意識的形成,較強的依賴政府行為。在大多數的地方,這種現象極為普遍,實際上,很多干部和群眾還沒有正確的清醒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沒有辦法真正讓他們在生活中做到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不能用實際行動對環境進行保護。
1.2規劃水平不足。科學規劃是建設美麗鄉村活動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臺的小組規劃與科學規律并不能吻合,規劃內容還處于極為膚淺狀態,對實際的發展需要不能達到滿足,設計內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狀況在一些農村項目中也存在,對實際條件情況過分追求,把量力而為作為工作的唯一著重點,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在思考和改進農村發展建設上辦法不多,在建設內容上不科學性極為嚴重,從而對建設美麗鄉村水平造成極大的影響。
1.3資金整合力度有限。目前,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短缺,資金整合力度不夠,僅靠上級資金支持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單純依靠有限的地方財政,這導致項目資金整合難度增加,工作推進不力。同時,大多村集體沒有經濟收入來源,加上農民本身并不具備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資金有限,這也是農村建設項目資金難度增加的因素,從而限制了一些示范點建設水平的提升,距離建設美麗鄉村目標很遠,與具體的建設標準形成很大的差距。
2對策
2.1以生態文明引領美麗鄉村建設。首先,地方政府應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環境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真正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觀念,貫穿于整個美麗鄉村建設中。村容整潔是鄉村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美麗鄉村的主要標志。實現村容整潔,需要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構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環境,解決農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飲水、信息、衛生等民生問題,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時,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應成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尋找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地方政府應重視構建農村生態文化氛圍,提升農民文化素養,豐富農民業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統籌規劃的導向性作用。首先,美麗鄉村建設全局應成為政府相關部門的著眼點,把城鄉一體化的實際需要作為主要考慮的因素,把綠色環保作為建設新型社會的重點內容,促進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次,地方政府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以農村的具體情況為出發點,做到統籌規劃,要注意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發揮地方優勢,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號和民俗氣息,規劃要因地制宜,要充分聽取農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長期的規劃和近期的工作目標科學、有機結合,量力而行,不能顧此失彼,貪大求快,講求實際成效。
2.3堅持以產業培育為支撐。美麗鄉村需要有美麗產業,建設美麗鄉村,產業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則村莊建得再美也會缺乏生機,甚至會成為新一輪“空心村”。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只有通過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才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引領美麗鄉村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不僅僅是刷刷墻,換一下屋頂,更重要的是要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提升鄉村魅力,可以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地方政府部門應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和特點,引導農民大力開發特色農業產業,抓好地域農業品牌建設,為農業生產品牌建設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鼓勵農民投身創業,增強農民群眾良好的品牌意識,積極融入生態文明發展,彰顯農業綠色環保理念。建設美麗鄉村,要走綠色發展道路,發展綠色經濟,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實現經濟增長。各地實踐證明,發展生態游、農家樂是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有效抓手。在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重視美麗鄉村建設至關重要。興文明本質上就是興生態,而生態的衰亡實質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積極融入生態文明觀念,這是建設美麗鄉村充滿良好性與積極向上性的前提條件,并有利于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動中國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生態農業;產業集群;模式選擇
湘西自治州作為湖南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區,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前仍然沒有完全擺脫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的現象。相對落后的湘西地區如何跟上國家發展步伐,走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建設之路,突破瓶頸將生態農業建設推向到一個向規模化發展、高層次運行的新階段,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生態農業及生態農業產業集群研究現狀
生態農業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較大發展。在生態農業的研究和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
在國外的研究中,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M.K.Worhthington)對生態農業的界定是“生態上能自我鄒持,低投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農業”。Scofied AM廣泛考慮農業與鄉村發展和土地生態系統,鄉村經濟和生活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生態農業”理論和進行實踐。李穎明(2006)從評價模型、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等方面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劉紅梅、李玉浸、陶戰、劉鳳枝(2006)論述了中國農業現狀和生態農業產業化特點及其優勢,結合典型實例證明生態農業產業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主要措施。
賈利、李友華、董濮(2006)等學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續農業發展的進行研究,從區域自然資源和人口概況出發,利用系統綜合指數、生產指數、技術裝備指數、經濟指數、資源環境指數評價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提出發展策略。
學者李代福從中國農業可持續的必要性出發,引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陳厚基認為應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依據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達到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沈享理、葉謙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國應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生產體系的建設。郭思琪認為生態農業的實現就是生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并且通過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及各種生物技術的使用,提高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將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概括為:以“食物鏈”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良性循環多級利用模式;根據生物群落演替原理發展起來的時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態經濟學原理指導下的系統調節控制型模式。劉紹民(2007)則將國內發展模式歸結為“主導產業發展”、“全面發展”。
徐明峰(2005)著重研究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所帶來的績效,對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從產業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議。楊筠把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強調生態工業、農業、旅游可以協調和諧發展。
簡單地講,農業產業集群就是農業生產基地和農業關聯產業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集群現象,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從起步階段進入新成長階段中出現的具有方向性、規律性的現象即資源向優勢農戶、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及優勢區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本文針對當前湘西生態農業的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導入生態農業建設的內涵及實質,試圖通過以發展產業群為基礎的生態農業,使產業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優化的產業鏈,初步提出適合該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及實施途徑。
二、生態農業產業集群建設的模式
生態農業產業集群是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專業化生產條件下,整個集群專注于一個產業,每個企業專注于一道工序,將核心活動集中,從而加強了價值鏈的資源和核心能力,達到協同效應和優勢互補。
(一)生態農業產業群的模式
從產業集群形成過程中與外界的關系來看,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原發型集群模式,另一種是嵌入型集群。
1、原發型模式。即產業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區域內部的原發、內生力量,區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發型產業集群主要是由內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構成集群主體的企業屬于當地企業,并隨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隨集群的發展而發展,因而這種集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布局,優化品種,保護農田生態環境。擴大規模養殖,發展生態養殖模式,將養豬、養禽相結合。具體而言,一是“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二是“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依靠區域生態資源優勢,發展農林、農牧或林牧綜合性特色生態農業的模式,包括“圍山轉”生態農業模式、生態經濟溝模式、牧沼糧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態果園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過在全球價值鏈上運作的跨國企業或外國企業的投資在特定區域聚集,進而吸引更多國際、國內資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產業集群。嵌入型產業集群的構成主體主要是外來企業,這些企業受到集群地區某種比較優勢要素或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遷移到該地區發展,一旦比較優勢不再,這些企業會繼續遷移,尋找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可見,嵌入型產業集群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必須使其集群主體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個內生化的過程,方能穩定。而湘西地區由于其經濟基礎薄弱,并沒有具備相應的龍頭產業,因此基本上屬于此類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鑒意義
學習東亞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經驗,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開拓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借鑒日本的經驗,拓展山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藥型”、“林果牧型”、“農林牧型”、“農林牧藥菌型”等;借鑒中國臺灣省建設生態觀光農業的經驗,在城郊和交通條件便利地區積極發展“果菜花生態園區”、“科技與休閑農業園區”、“禽菜果花草魚觀賞園”等生態農業。制定完備的生態農業和有機農產品標準體系,規避中國出口農產品頻繁遭遇國外“綠色壁壘”。借鑒東南亞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經驗,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工作,組織有關農業科研機構等科研力量,針對生態農業建設中的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加強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努力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搞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和基地的建設工作,發揮示范園區和基地對周圍農村的輻射、示范和引導作用,促進現代生態農業穩定發展。
(三)模式選擇要考慮的因素
1、企業因素。企業是構成產業集群的最為基礎的要素,集群發展最初的動力來自于企業追求自身發展的愿望。因此,企業間的聚集必然影響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集群要發展也勢必要考慮如何促使企業的聚集,保持企業的聚集,并擴大集群的規模。
2、軟因素。包括當地的經濟基礎、人才教育、文化意識及區位等制約因素。就西部地區具體而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市場機制不完善、企業及社會的“自組織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嚴重、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因此該地區的中小企業集群多表現出以內生性、自發性為主要特征。
3、硬條件。一個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產業集群在一個區域內得以發展,一定與區域內的條件相關,地理位置、交通條件、資源察賦、農業生產結構、開發程度、基礎設施等對產業集群的發展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而區域內的自然條件、交通條件,資源條件,對于區域內產業集群的類型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區生態農業產業群建設模式的途徑
(一)觀光農業打造服務產業模式
觀光農業是以發展生態農業為起點,通過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發揮各地的農業特色,形成多樣化、精致化、特色化農業發展模式,將自然景觀、農業資源、民族文化、消費時尚等結合起來,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空間。
湘西地區旅游資源、生態資源豐富,可以通過建立觀光農園,通過開發成熟的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到園內摘果、選菜、采茶、賞花,將觀光休閑與體驗田園勞作樂趣相結合;發展休閑農場,農場內向游客提供田園景色觀賞、農業勞動體驗、垂釣、采集果蔬、度假、游樂等休閑項目;以此將觀光農業逐漸形成一種綜合性、立體性和生態性的產業,符合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特點和要求的現代農業。
同時,加速生態旅游產業開發,抓好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景區、景點及旅游線路建設,推進民族文化旅游、紅色歷史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著力打造以生態旅游、森林休閑旅游、土苗風情旅游、溶洞奇觀旅游為特色的旅游品牌,構筑精品旅游線路,培植壯大旅游產業。確立保護自然原生態原則,創造優美的人居環境、保護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風情區。實施整體開發與區域聯動,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資源,確立大湘西的旅游經濟圈。
實施旅游營銷政策,景區關聯單位堅持通力協作。
(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謀劃綠色產業模式
現代農業是一種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土、肥、水、藥和動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為中心的一種優化的生物-技術-經濟-社會復合人工生態系統。
首先,以生態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以煙葉、茶葉、畜牧、林果、藥材、蔬菜為主的六大農業特色產業。強化產業體系內部聯系,促進農業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一縣一品”的產業優勢,促進農業產業向產前、產后兩頭延伸,構建農業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
其次,扶持藥化工業拓寬市場空間,實現穩步發展,做大、做強中藥材及成品藥產業。引導建材工業科技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發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藥材、礦產等豐富資源,開發出富硒的獼猴桃、茶葉等系列產品。通過整合資源,促進服務業集團化、網絡化、品牌化經營,強化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公用事業、農業服務等行業的改組改造,充分發揮服務業在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和服務工農業生產、重大項目建設、城鄉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廣生態能源農業模式,加速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在生態能源農業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之路。即以沼氣池建設為龍頭,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與建沼氣池、建農家房舍、建生態致富家園相結合,形成“畜-沼-果(菜、藥、茶、煙、糧)”良性循環的山區農村生態能源農業模式。沼氣能源開發拉動了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了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形成了茶葉、中藥材、煙葉、林果和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從而通過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以農村飲水、沼氣池、農田水利和鄉村道路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托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改造湘西傳統產業,從而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卞有生.國內外生態農業對比理論與實踐[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2、李文華.生態農業――中國可持續農業的理論與實踐[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黃進勇,李翔.我國西部地區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及產業化問題[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1(2).
4、章力建,侯向陽,王慶鎖.我國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的建設問題[J].農業經濟問題,2001(1).
篇9
關鍵詞:生態農業建設;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12)6-0020-02
我國的生態農業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通過合理的外部能源投入,把現代科學技術成就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有機結合,根據資源、環境特色,通過技術、知識密集,將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的良性循環綜合農業體系。其特征是在可行范圍內主要依靠作物輪作、秸稈、牲畜糞肥、豆科作物、綠肥作物育肥地力,利用生物和人工技術防治病蟲草害,盡量減少化肥、農藥、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量,最終實現農業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達到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全面提高。
一、湖北省京山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湖北省京山縣地處江漢平原,是國家首批生態農業試點縣。在推進生態農業建設過程中,全縣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都步入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環軌道。
京山縣從1985年開始進行生態農業的試點探索。1994年被列為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后,生態農業開始進入深化提高、優化結構階段。經過27年的建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初步實現了農業生態系統和農村經濟的良性循環,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27年來,發揮區位優勢,建立了四大生態農業經濟區。同時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培植了農產品基地。針對具體農戶,實施大規模的戶用沼氣建設,優化了農村生態環境。
二、實地探究京山縣生態農業建設出現的問題
1.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勵機制
生態農業在生產過程需要政策的支持,京山縣雖然以生態農業著稱,但是實際的主導政策卻受經濟的發展制約而沒有如一的貫徹,幾年來經濟主導政策有所變化,從“主力打造生態農業”到“以農為主,以工為輔”,之后甚至直接主導工業的發展而忽視生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取消了生態農業辦公室。由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生態農業也就不可能得到進一步普及和發展。京山縣羅店鎮是一個以水稻產業著名的生態水稻區,但是羅店的橋米產業卻遠不如孫橋鎮的橋米產業,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不支持,生產經營戶生產橋米出售得不到政策的保障措施,而只能改種特色不足的雜交水稻。
2.生態農業產業高新技術含量欠缺
在京山縣經濟結構中,粗放型農業依然占據很大比重,真正密集化的生態農業比重不大,總體水平仍有待提高。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僅22億元,占全縣GDP的5.54%,而其中用于農業的技術產業比重則更小,產業結構有待優化。京山縣經濟增長迅速,主要依托的是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規模的外延式擴大。而生態農業的發展同樣也較大程度的依托生態規模的外延式擴大,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很好的轉變,生態農業產業層次偏低,資源利用效率沒有達到理想情況。
3.農業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生態文化水平較低
縣域內農業科研機構較少,專門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相對偏少,科技創新能力較弱,引進推廣先進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強。受區位和經濟實力的限制,與外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較少,引進外地人才或高校畢業生處于困難階段。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教育條件相對落后,教育程度也相對較低、全民整體素質和生態意識不高,一些生活舊習慣影響持續,亂倒垃圾、企業違法排污等現象還存在。生態文化還沒有真正普及,人們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理解還非常有限。
4.生態農業體系建設不完善
京山縣生態農業已經發27年,但是農業體系依舊不完善,受國內大環境的影響,信息市場做的不完善,如面向基礎生態戶信貸市場依舊接近空白,對于較小的生態農業工程,資金的融資資本處于政府的投資和生態農戶的自主融資,相關的信貸市場不完善,這就給市場化和現代化的生態農業帶來了阻礙。京山縣羅店鎮的馬店王家坡生產基地正是由于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基地生產資金的斷鏈而不得不夭折。
三、京山生態農業發展狀況的啟示
1.重視生態農業的建設模式
生態農業的建設模式是一個地區開始發展生態農業或改進生態農業必須明確的問題。它是指生態農業建設要達到的功能類型以及結構形式。具體地講,就是生態農業在生產過程中生產什么以及采取何種方式生產的問題。生態農業的模式直接決定著生態農業的設計和各要素的組合,決定著一個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方向。現在全國有名的幾個生態農業建設區基本是采用“豬一沼一果—魚”、“魚鱉共養”、“網箱養鱔”等比較有效而且符合市場發展的模式,但是各地的推廣應該因地制宜。
2.扶持生態農業建設的經濟政策
地區的經濟政策往往影響著一個地區的市場走向。政府的經濟政策應該充分權衡好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矛盾。除此之外,政府還應該考慮好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度的把握。以京山縣羅店為例,鎮政府在推廣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產品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將實際情況和市場相結合,政府所倡導的一些生態基地都偏向于計劃經濟而非市場經濟,政策干預過大,導致很多基地效益不佳,甚至失敗。除此以外,農業投資和信貸政策影響著大型生態地基的建設,京山縣的基地建設取得很大的成就,與財政扶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有很大的關系。
3.對生態產業各個方面的重視
生態農業涵蓋的內容不僅僅在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還包括原生態產品保護,農業污染防治和服務體系建設。單純的只往一個方面發展不能代表一個完整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以京山縣為例,政府對于生態農業的投資不斷加大,從政府的規劃數據上看,從2011到2015年間,生態基地建設投資將達到104000萬元,對原生態產品保護到達8000萬元,對農業污染防治到達19700萬元,對服務體系建設投資達到2700萬元。生態農業的建設涉及多方面的綜合治理和建設,根據縣域的自身特色權衡好各方面的政策重點和投資方向是推廣好生態農業的關鍵一點。
4.加大發展以農村合作社為載體的生態農業模式
在國內,由于文化、人口、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可能和國外的“節約勞動型”、“節約土地型”等生態農業模式做到一致。在現有的條件下,農業合作社架起了農民與市場對話的橋梁,以農村合作社為載體的生態農業模式是一個前景明朗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以京山縣錢場鎮生態養雞生產基地為例,該基地實際是農村合作社形式進行經營和管理,有效的解決了單家獨戶所解決不了的生產經營和生活問題,在分散的農戶與大市場之間架起了橋梁,克服了家庭小規模經營的局限性,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的經營效率。
四、結語
生態農業是一種結構和功能更為優化的,更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少投入獲得較多產出的農業類型。但生態農業能否成為主導農業類型,能否可以在我國取得全面的深入的推廣,不取決于它有多少優點,而取決于與其他農業類型相比是否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或比較利益,取決于生態農業技術的適用性和可推廣性,取決于是否能夠解決好政策導向和市場調節的結合,取決于廣大農民是否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生態農業的發展呈現良好的勢頭,但所面臨的問題可以看出生態農業還有待更多的實踐驗證。
[1]苑圓圓.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展望[J].福建稻麥科技,2009(27).
[2]謝春鳳.中國生態農業發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20).
[3]胡斌.京山“生態經濟”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能力[J].農業實用科技報,2010(5).
篇10
關鍵詞 生態農業建設;農業科技創新技術;作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5-0317-01
1 生態農業建設的概念與特征
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國家的農業走上了高投入、高產出的道路,投入大量的能源、農業機械、化肥和農藥等,以獲得農業的高產高收。該種做法在實現農業高產的同時,也造成了能源和資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嚴重的環境污染。而新型生態農業,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間,創造出更具效益的農業價值,既能對農業發展起增長作用,解決現在面臨的“三農”問題,又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實現農業對生態平衡的效益作用[1-2]。
2 農業科技創新技術對生態農業建設的作用
任何一種事物都是由多個因素、多個個體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其中必然會有一個因素、一個個體起著主要作用和決定性作用,它決定著整個事物的運動、發展方向。農業科技創新技術作為生態農業建設中的一個主要因素,發揮著第一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它關系到生態農業建設步伐、質量、效果及其生命力,甚至于成敗。從現階段農村經濟、農業發展、農民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明顯地可以看出,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水平不高,機械化程度不夠,除平原地區外,大部分的丘陵、山區的農業生產方式都很落后,投入和產出嚴重不符,嚴重影響生態農業建設前進的步伐。因此,根據生態農業建設的長期性、階段性、戰略性需要和農村社會的差異性、發展不平衡性,認真分析和正確認識農業科技創新技術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特殊位置和決定作用,對于從根本上實現生態農業建設戰略任務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3 對策
3.1 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生態農業建設
突出農業科技創新重點,穩定支持農業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支持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基金,積極引導和鼓勵金融信貸、風險投資等社會資金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充分發揮各級農技推廣機構的作用,著力增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推動家庭經營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引導科研教育機構積極開展農技服務。引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成為公益性農技推廣的重要力量,強化服務“三農”職責,鼓勵科研教學人員深入基層從事農技推廣服務,培育和支持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4]。
3.2 改進灌溉方式,建立節水型農業
總的來說,在大農業的范疇內,種植業是最重要的,灌溉對于種植業至關重要。傳統的灌溉方式受季節地域條件影響,浪費嚴重,容易破壞土壤環境,造成土壤鹽堿化等問題,這顯然不符合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灌溉模式,向節水型農業發展。灌溉方式的改進要求灌溉系統設計合理,注意工程、管理與農業措施的相互配套,對畦田的規劃要因地制宜,符合當地的實際,同時良好的灌溉技術也較為關鍵。
3.3 在循環經濟思想指導下,發展綠色種植業
種植業除了要改進灌溉方式,還應改進原有的生產模式,走綠色種植業的道路。近代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過程中投入大量的化學肥料和農藥,一切生產活動都圍繞著高產出進行。這不僅超出了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使農業活動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還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支持系統的生態安全。有關病蟲害、農藥中毒和各種食物污染的報道接連不斷,給人類的生態安全保障敲響了警鐘。必須推行生態耕作,禁止使用礦物肥料,少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并對上市產品貼生態標簽。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行來實現生態系統內閉合循環、防止土地退化、增加農作物品種、防止轉基因新產品,使農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產量和擴大耕地面積。
3.4 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
進入“十一五”以來,國家更加重視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經費投入大幅度增加。如何抓住機遇,盡快凝聚創新力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效率,建立有效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至關重要。建設激勵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在具體單位真正營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環境氛圍,不僅僅是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獎金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建設健康向上的單位創新文化、激勵文化,進一步改進適合農業科技創新特點和廣大科技人員認可的人才評價機制、課題審批辦法、成果評價標準和職稱評定方式。
4 結語
農業科技創新是確保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也是生態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建成生態農業注入強勁動力。
5 參考文獻
[1] 楊中柱.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科技創新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智囊,2009(5):74-78.
[2] 康紹忠,蔡煥杰,馮紹元.現代農業與生態節水的技術創新與未來研究重點[J].農業工程學報,2004,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