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8: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生態環境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保護生態環境方法

篇1

關鍵詞:自然保護小區;生態環境監測;3S技術;婺源月亮灣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35(C)-0107-01

一、生態環境監測的概念

生態環境監測是通過各種物理、化學、生化、生態學原理等技術手段,運用可比的方法,在時間和空間上對特定區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測試,為評價生態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恢復重建生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依據。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生態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的一個分支,監測的對象是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生態環境,包括環境監測和生物監測兩部分。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動態分析評價和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保護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根據生態系統的類型,生態環境監測可劃分為城市生態環境監測、農村生態環境監測、森林生態環境監測、草原生態環境監測和荒漠環境監測幾種類型。自然保護小區的生態環境監測是介于農村、城市、森林生態系統之間過渡型特點明顯的生態監測。

二、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的特點

自然保護小區是農村村宅附近風水林、綠化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有保存價值的古樹名木、原始次生林等,以自然村為單位由當地政府批準建立的一種小型獨立生態系統,尤其是風水林是由于風俗文化進行了長達數百年不間斷的保護,其生態系統穩定,生物多樣性豐富,是鳥類、小型動物、昆蟲的天然分布區域。而且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可以被當代旅游者享用的自然生態或人文生態系統,是對現存生態環境的完善和提升,使旅游者能夠親近自然、觀賞自然、體驗自然、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直接交流、滿足當代人類回歸自然愿望的旅游區域,不同于城市、農村等人類占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也不用于森林、草原、荒漠和濕地等自然占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對自然保護小區的生態生態環境監測不同于一般的生態環境監測類型,具有自己的特點。

(一)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是加入農田與人居生態系統和旅游因素的生態環境監測。在我國,自然保護小區一般位于各級別的保護區之外,但不同于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監測,它是基本的生態系統與人類居住環境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綜合,是人與自然結合的紐帶,其環境監測是自然生態監測的升級,監測項目除了非生命系統和生命系統外,還有包括旅游者和保護小區附近的村落的人文系統。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不僅能完成基本的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而且為農村和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是包括人類和自然的綜合性監測。自然保護小區一般是生態系統發育完好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生物監測和環境監測十分必要。自然保護小區因為有農業生產者和旅游者的活動,這些活動都將對旅游區的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所以,對包括旅游者和當地社區的人文系統的監測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形成了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環境監測的特點。

(三)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方法有多種多樣。由于自然保護小區的特殊性,其環境監測方法多種多樣。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本質上屬于微觀生態環境監測,但又離不開宏觀監測技術的支持。同時,既要注重地面監測在人文系統監測中的作用,又要利用“3S”等新技術監測方法的優勢?!?S”技術和地面監測相結合,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全面審視生態質量是生態監測的一個總體趨勢。為了達到生態環境監測的綜合目的,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監測方法,如利用自然保護小區外的氣象臺、環境監測站等多個平臺搜集相關資料。

(四)建立監測樣地

保護小區應建立以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動物和植物等保護對象為目標的長期定位監測樣地,并進行長期定位監測,對于了解保護對象動態和當地生態環境發展趨勢十分重要,獲得的資料和成果是十分有意義的。

當然,在自然保護小區內建立什么樣觀測樣地和建立多少觀測樣地、觀測項目多少都要實事求是地量力而行,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從少量的最有代表性的小區建立樣地開始,觀測項目也從少量、必須的項目開始,但是現在就開始做起來,做得越早越主動。在小區內建立觀測樣地并形成觀測網絡,一次性投入即能力建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長期堅持,為此,地方政府和社區的支持、以當地生態保護志愿者和學校為主的技術力量、長期監測的經費補助對于長期的開展監測更為重要。

作者單位:南昌市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1]馬明國,陳賢章.基于遙感與GIS的黃土丘陵區生態監測系統研究――以定西地區4縣為例.中國沙漠,2003,23(3):280―284.

篇2

我國農村水電及電氣化事業蓬勃發展。農村水電不僅成為廣大貧困山區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強大推動力,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而且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水電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漸在一些地方顯露出來:一是農村水電開發同當地農民利益脫節。農民不能從農村水電開發中得到直接的好處,既不能分享經濟收益,又用不上廉價電。電站周圍的山區農民仍然使用高價商品電,除了電燈之外別的電器用不起;二是農村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脫節。開發商開發農村水電主要是向電網賣電,獲取商業利益,電網買進后再加價賣出,農民更加用不起電,不能實現以電代柴,當地農民生活燃料仍然靠砍柴燒柴,環境、生態難以改善;三是留下了影響穩定、和諧的隱患。農村水電資源是屬于國家所有的稀有資源,但在這些地方常被開發商無償或以極低的價格占有進行開發,當地農民卻無錢無資源自己開發或參與開發農村水電,常造成矛盾,有時還很尖銳,成為當地不穩定因素。

充分說明家寶同志批示的針對性、必要性和具有的重要意義。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家寶批示,實現農村水電與農民利益、地方發展、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結合,走科學、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首先對農村水電資源的條件與優勢談以下看法。

我國幅員遼闊,河流眾多,徑流總量豐沛,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根據最新水能資源復查結果,我國單站容量5萬千瓦及以下的農村水電資源經濟可開發量為1.28多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國農村水電資源點多面廣,除上海市外,遍及30個?。▍^、市)1600多個山區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山區,70%左右集中在西部大開發地區。尚未開發的農村水電資源還有近8000萬千瓦,可建小水電站7-8萬座之多,年發電量3000億千瓦時左右,相當于4個三峽水電站的電力電量,可直接惠及貧困山區億萬農民。

西部大開發地區(含廣西、內蒙和湘西、恩施、延邊)農村水電資源可開發量為8694.7萬千瓦,占全國農村水電資源可開發總量的67.7%;中部地區農村水電資源可開發量為2082.2萬千瓦,占總量的16.2%;東部地區農村水電資源可開發量為2069.2萬千瓦,占總量的16.1%。在流域分布上,長江流域農村水電資源最為豐富,其次為珠江、黃河流域。

篇3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可持續房展;生態環境

一、水利工程建設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從水利工程本身來說,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施工的水利工程屬于一類非污染型生態化建設項目,并不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不僅如此,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存在,還可以對周邊的環境及居住者帶來諸多的便利條件及綜合性效益。具體如下:

首先,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阻止洪水對下游沿岸造成的影響,對于周邊地區抵御洪澇災害起到了重要行的作用。

其次,水利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其核心部分就是水庫工程項目的建設。水庫建設作為水利調節過程中的樞紐,可以滿足周圍農田在枯水期的灌溉需要,合理的對上下游的水量進行調節,擁有自凈能力的水庫還可以對中、下游的水質進行改善,為周邊地區的農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最后,水利發電是水利工程項目眾多作用中的一種,也是最為重要的作用之一。水力發電與普通的火力發電不同,水利發電是充分利用水流動的力量來發電,在發電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的排出。與火力發電相比,其環保能力更強。風力發電雖然也具有環保性,但是由于風力強弱受季節性的影響較大,并不如水利發電穩定。因此,水力發電被稱為可再生的情節性能源,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

二、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

從水利工程的整體構造及作用上來看,水利工程建設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如果不能進行合理的控制與管理,必將對周圍的環境及居住者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具體如下:

首先,水庫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工作人員對其缺乏有效的管理與控制,必將導致河流上游的水域過高,對周圍的農田及居住區造成嚴重的威脅。而下游的流域,由于工程水壩的阻攔,長期得不到河流水源的沖刷,其自然流態以及河道寬窄必將改變,生物的遷徙習慣也會發生變化,對該地區周圍的生態平衡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其次,人類的文明發源于河流,河流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許多河流的上游沿岸依舊保存了大量的歷史文物遺跡及美麗的自然景觀。由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存在,上游水域的海拔不斷被提高,如果不進行妥善的管理及控制,必將會對沿岸的居住者、文化遺跡、及風景名勝造成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損失。

三、水利工程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1.建立生態環境評估制度

為了減少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周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可以建立生態環境評估制度,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其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真實、準確的評估。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工作通常在立項之前便開始進行,相關的文件是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的關鍵。從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管的施行情況來看,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開始前與結束后的兩個階段。因此,生態環境評估制度的建設,可以有效的研究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并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控制與管理,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并完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建立必須要充分全面體現出水利工程建設中各類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通過綜合評價的方法及影響生態平衡的相關要素作為評價的手段,科學有效的反映出目前人類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認知水平;評價體系的建立要確保其考核標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能夠對水利工程建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價值進行真實、準確的衡量,并對其可行性進行評估;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僅要落實工程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各個環節,還要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標準,展開全面性的保護措施,利用強制性、規范性的手段,確保相關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與執行。

3.建立并健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補償機制

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必定會對相關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在這些不利影響徹底消除以前,應該建立一套健全的補償機制,對存在不利影響的地區或個人進行補償,尤其是因為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而產生的大面積移民,要盡可能的給予最大限度的補償,對于因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而受到破壞的周邊自然環境,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以后,要給予恢復。因此,有關部門必須要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并健全相關的補償機制,盡可能將水利工程建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對于生態環境及周邊居民的生活有利有弊,在實際的施工建設中,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完善評價體系、建立評估制度、健全補償機制的方法,充分的發揮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有利因素,盡可能的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不良影響,使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為周圍居民、生態環境以及農牧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中生物 可持續發展 戰略

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高中生物教學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下面,筆者就談一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生物教學中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培養。

一、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共同課題

近年來,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推動了物質文明和進步。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嚴重地威脅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形勢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走過的歷程,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環境、資源和經濟、社會能夠協調發展的道路,這就是上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1978年,聯合國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主席、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該委員會撰寫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并且將它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個觀點得到各界廣泛的重視,并且寫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等文件中?,F在,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一般地說,可持續發展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其中,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沙掷m發展強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五個方面的綜合協調。這就是說,加快經濟發展決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二、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我國一貫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訂了今后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1996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可持續發展列為實現我國跨世紀建設藍圖的兩大戰略之一??梢姡覈鴮嵤┛沙掷m發展戰略,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目前,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保護環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說包括堅持節約各種資源、繼續控制人口發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要有利于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干部和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堅決遏制和扭轉一些地方資源受到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從這幾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幾點中哪一點都離不開生物科學;高中生物教學在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觀點教育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重任。

三、關于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教育的建議

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新制訂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供實驗用)》,同樣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中明確要求學生“懂得愛護自然界的生物,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形成環境保護意識”;在必修課的教學內容中有“環境與人體健康”、“無公害綠色食品”等知識點以及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影響的實習;在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中有“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人與環境”等知識點。同原教學大綱相比,新教學大綱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點數目和課時數都明顯增多。此外,教材還設有專章,集中講述了人口增長與資源危機、生態平衡的關系、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等基礎知識。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可持續發展作為兩大戰略之一,寫入我國的“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為了使廣大高中生能夠從協調人口、環境、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增強對保護生態環境重大意義的認識,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以便使我國億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能夠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覺地、更加能動地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筆者認為,高中生物教學有必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

第一,樹立人類與自然相依存的意識。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個地球復合系統。通過環境教育,要使學生獲得人類生存離不開地球環境的意識。同時還要使其形成全球意識,不僅要在注區域性的環境狀況,還要關注大范圍的全球環境問題,關注全球性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樣可使學生從更高的層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科學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國家各行業的建設乃至子孫后代的生活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從而更加自覺地學好生物課。

第二,樹立環境與發展相統一的意識。人類既是環境的創造物,又是環境的塑造者。環境給予人類以維持生存的物質,并給人類提供了經濟、社會等方面獲得發展的機會。因此,生物課教師都要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乃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高中生物教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任,從而更加重視開展生態學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的教學。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環境與發展并不是獨立的兩個問題,它們是緊密相關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發展要與環境相協調,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

篇5

同生態環境惡化和破壞監測技術相比,生態環境領域環境監測的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的依據為生態環境的發展過程,其監測的范圍不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態監測范圍也會越來越廣,由微觀變為宏觀。3S技術的出現展現了其準確、快速和宏觀的技術特點,它可以對生態環境系統進行遙感監測和調查,完整的做出環境領域內環境監測的評估方案。GIS技術系統能對各種生態環境系統進行環境威脅預測、預報,從而有效的防止環境的惡化。方法操作性強、技術路線統一、規劃要求準確、指標體系完整是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通過水土保持、產量預測、災害預報和資源調查等總結環境監測的經驗,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全面開展打好基礎。環境問題會造成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也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很大的威脅和傷害,生態環境的保護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保護環境要先從環境監測做起。生態環境監測利用現代技術對環境中的污染因子進行綜合性監測,分析污染原因和污染現狀,將環境的質量和發展形勢展現出來,有利于更好的保護環境和利用環境。此外,環境監測的范圍越來越廣,手段也越來越豐富,這就意味著環境監測可以為環境保護提供系統、科學的方案。

2環境監測相關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應用分析

環境破壞的速度不斷加快,使得生態環境監測相關技術水平應當越來越高,監測范圍越來越大。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工作既復雜又系統,而且在監測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監測周圍的多種因素都可以影響監測的結果。傳統的監測手段主要是通過手工操作儀器設備進行監測,結果通過人工分析計算?,F代化技術的融入,使環境監測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RS技術應用的分析

衛星是RS技術應用的核心內容,利用衛星對監測范圍內的電磁波信息進行監測,分析得到結果并對結果進行總結和反饋,電磁波的變化可以反映出環境質量的現狀和環境發展趨勢。RS還可以對所監測范圍內的物體進行高空掃描拍攝,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準確度高等特點,尤其是遙感物體。如果要對監測范圍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植物生長狀況、氣溫閉環和森林覆蓋面積等進行監測,則可以利用RS遙感技術,對所監測范圍內森林的覆蓋面積進行監測,利用衛星拍攝判定森林面積是否減小、是否遭到破壞以及采取何種措施進行預防和處理。根據所監測森林上方空氣的溫度來判定該地區森林是否會發生自然災害以及自然災害的類型,并針對突況作出最佳的補救措施和方案,盡可能的保護生態環境不受到破壞。

2.2GPS技術應用的分析

生態環境監測GPS技術是一種監測環境新型技術,的它的特點為實時定位和導航、監測精度高、遙感技術可以分析出數據的空間坐標,并構建圖形圖像數據庫,在數據庫中用圖形圖像表示傳感器和平臺的觀測與位置。在生態環境領域范圍內,GPS技術不同PS技術,它可以對被監測物體進行實時的、動態的監測,監測其所處的環境和狀態。比如,利用GPS技術可以對城市中所有汽車的數量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此信息判斷城市中汽車尾氣排放量的多少。合理運用GPS技術應用不僅可以對生態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而且還可以利用監測結果做出科學的判斷和判定,進而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

2.3GIS技術應用的分析

GIS技術擁有計算機化系統,是當前地理信息數據庫中規模最大的系統,它包含了存儲管理、分析應用、空間信息輸入和結果輸出。GIS技術應用不僅具有數據庫功能,還具有輔助決策功能和空間分析功能,可以準確、快速的進行動態監測和空間分析等宏觀決策管理。根據監測環境的地理信息,GIS技術能準確分析被監測區域的地理特征,從而可以對生態發展和地理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以及自然災害預警和預測等。GIS技術能更準確、更真實的進行生態環境監測。

3結束語

篇6

一、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共同課題

近年來,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推動了物質文明和進步。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嚴重地威脅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形勢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走過的歷程,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環境、資源和經濟、社會能夠協調發展的道路,這就是上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1978年,聯合國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主席、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該委員會撰寫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并且將它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個觀點得到各界廣泛的重視,并且寫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等文件中。現在,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一般地說,可持續發展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其中,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沙掷m發展強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五個方面的綜合協調。這就是說,加快經濟發展決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二、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我國一貫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訂了今后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1996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可持續發展列為實現我國跨世紀建設藍圖的兩大戰略之一??梢?,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目前,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保護環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說包括堅持節約各種資源、繼續控制人口發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要有利于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干部和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堅決遏制和扭轉一些地方資源受到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從這五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五點中哪一點都離不開生物科學;高中生物教學在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觀點教育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重任。

三、關于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教育的建議

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新制訂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供實驗用)》,同樣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中明確要求學生“懂得愛護自然界的生物,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形成環境保護意識”;在必修課的教學內容中有“環境與人體健康”、“無公害綠色食品”等知識點以及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影響的實習;在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中有“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人與環境”等知識點。同原教學大綱相比,新教學大綱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點數目和課時數都明顯增多。此外,教材還設有專章,集中講述了人口增長與資源危機、生態平衡的關系、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等基礎知識。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可持續發展作為兩大戰略之一,寫入我國的“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為了使廣大高中生能夠從協調人口、環境、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增強對保護生態環境重大意義的認識,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以便使我國億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能夠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覺地、更加能動地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筆者認為,高中生物教學有必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

第一,樹立人類與自然相依存的意識。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個地球復合系統。通過環境教育,要使學生獲得人類生存離不開地球環境的意識。同時還要使其形成全球意識,不僅要在注區域性的環境狀況,還要關注大范圍的全球環境問題,關注全球性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樣可使學生從更高的層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科學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國家各行業的建設乃至子孫后代的生活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從而更加自覺地學好生物課。

第二,樹立環境與發展相統一的意識。人類既是環境的創造物,又是環境的塑造者。環境給予人類以維持生存的物質,并給人類提供了經濟、社會等方面獲得發展的機會。因此,生物課教師都要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乃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高中生物教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任,從而更加重視開展生態學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的教學。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環境與發展并不是獨立的兩個問題,它們是緊密相關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發展要與環境相協調,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

篇7

現代工業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發展和進步,但也將人類引入了資源能源逐漸枯竭與環境日益破壞的困境。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高速時刻,重工業、化工業等高能耗產業快速增長,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階段,,各地為了GPT的增長盲目上項目的亂象,導致一系列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面對我國越來越惡化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消耗。2012年8月6日,國務院以國發〔2012〕40號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該《規劃》分現狀與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主要任務,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保障措施,規劃實施6部分。該《規劃》明確表示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改善生態環境。面對越來越惡劣的自然環境,節能減排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是解決我國人口需求、資源與環境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該《規劃》的制定為緩解我國環境壓力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法規落實的情況怎么樣、面對經濟的高速發展如何實現減排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雙贏是一個艱難的話題。在此背景下結合《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進行研究分析,為改善環境做出一定的理論分析,為決策者提供理論指導。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查閱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研究現狀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落實情況,對相關資料關文獻進行收集、比較、分析、綜合并從中提煉出新的事實與資料,完善研究方法和策略。

2.2專家訪談法

對周圍有關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專家進行訪談,了解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最新進展情況,走訪環保部門對節能減排和維護環境的監督和引導現狀進行了解,根據走訪加深對研究內容的深刻認識。

2.3實地訪談法

走訪周圍工業單位,收集有關企業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所采取的行動,對企業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聽取他們對于節能減排的認識。走訪普通市民,征求他們對環境和減排的看法意見。

3結果與分析

3.1國內研究現狀

節能減排貫穿于社會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目前中國正處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工業發展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命脈,如何在保持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是目前科研工作者和管理部門的主要課題之一,

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相關體系指標的界定上,節能減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評價體系研究上,如王彥彭(我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研究,《煤炭經濟研究》2009.2) 提出構建中國節能減排評價體系,建立中國特色節能減排與生態環境保護理論。具體來說主要從工業、能源消耗、效率、能源結構、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工農業用水、環境質量出發進行評價;王傳瑜(港口企業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水運工程》2010.11) 采用綜合評價法從節能管理機制建設、節能技術應用評價、節能減排運營考核三個角度出發,構建港口企業節能減排評價體系,解決對當前港口企業各部門環節評價體系各異,沒有統一的行業評價體系,無法全面落實節能減排促進環境發展的局面;樊耀東(電信運營業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研究《電信科學》2008.5)通過研究發現電信運營業能源消耗情況,認為電信設備運行能源消耗以生產用電和汽油為主,污染物以CO2、空調氟利昂、基站蓄電池和電子廢物為主,在此研究基礎上構建了電信運營業節能減排指標體系;國內有關生態環境評價的文獻較多,但也主要局限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只有了同一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李靜等(整合上海中心城區閑置劃撥工業用地推動生產業功能區發展規劃策略探討――以上海市漕河涇開發區東區升級改造規劃為例《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0.10)將城市化發展體系引入城市生態環境的評價系統中,從生態環境壓力、生態環境水平及生態環境建設三個方面構建城市生態環境指標體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計算出城市生態環境及城市化發展程度的綜合指數,應用系統相對狀態發展度模型。綜合以上研究現狀,本研究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以工業減排和環境發展為切入點,探索一定區域內工業節能減排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既是對以往總體研究的細化,又能突出重點,抓住問題的要害,試圖在理論上對節能減排促進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進行進一步闡述。

3.2有關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調查

3.1.1廠表3-2結果顯示,在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方面,政府部門和企業都能認真落實,從調查層面上來看效果比較好,在沒有落實的原應調查上發現主要是生產技術落后高能耗企業,而且基本上集中在小規模企業上。但是從環境繼續惡化和調查結果上來看,有些情況并不相符,實際走訪發現有些企業雖然在國家要求下進行了一定的技術改造,但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在實際操作中并不一致使用技改項目。如有些企業具有污水處理設備,但是很少運行,常常直接就把污水排出生產企業。

4結論和建議

4.1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雖然進行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同地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經濟基礎、人文特點等差異較大,但追求經濟發展的壓力、競爭的環境卻大同小異,但面臨的形勢仍然相當嚴峻。

4.2節能減排與促進發展并不完全矛盾,節能減排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反過來生態環境的發展會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關鍵是要協調處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點,淘汰落后產能,關停高耗能、高排放企業,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

4.3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深入開展節能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執法力度,改變以罰代管的管理思路,把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作為企業發展的高壓線,已經觸犯堅決嚴懲。

4.4加大科技創新和科研資金投入,加大環??萍脊リP力度,加強區域污染防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研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終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4.5必須用硬措施完成節能減排硬任務。要強化責任,要加大問責力度。嚴格執法,對非法偷排、超標排放、逃避監測行為和監管失職瀆職重拳打擊,對相關企業、單位和責任人嚴懲不貸。發現問題一查到底,決不放過。

參考文獻

[1]趙宏志 關鍵.綠色經濟發展和管理[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3

[2]王彥彭 我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研究[J] 煤炭經濟研究2009.2

篇8

生態文化是人們根據對生態關系的需要,最優化的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問題所反映出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總和,是一種新型的現代管理理論。企業生態文化,就是企業將生態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使之成為自己經營的指導思想,貫穿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其目的是實現人、企業、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意識、價值觀、行為規范、道德風尚、規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態價值觀。它是一種新型的企業文化,是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和創新,是企業生態價值觀、企業戰略、企業目標、經營哲學、精神追求、道德準則以及行為規范等內容的綜合體,是對企業文化的時代補充,也是企業文化對生態文化的積極回應。

企業生態文化首先要求企業樹立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互協調的價值觀,清醒地認識到自身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到自己在環境問題上應負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精神層次上,要使環境倫理、生態意識成為企業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導企業生產經營的價值導向,其實質,就是要為企業營造出濃郁的生態氛圍,使生態理念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業員工的心靈,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經濟效益方面,既要考慮經濟增長的內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慮經濟增長的外在成本和長期利益;在生態環境方面,要徹底改變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對立的錯誤觀點,牢固樹立企業、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自覺設立自身的生態環境政策和目標,及時公開環境信息,關注社會生態效益,積極支持社會環保活動;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上,既要重視當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顧后代人的幸福,通過開發新技術和新資源,實現資源利用率的不斷提高和稀缺資源的替代補充,同時限制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將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數量維持在其循環再生速度之內,并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培育和保護,確保資源再生的可持續性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求企業向生態企業發展。生態企業是超越經濟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組織,像一個生物有機體,不斷地與生態環境發生著能量、信息和物質交換,并且始終參與生態系統的自然循環,與自然界、人類社會有著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組織內涵、目標體系、成長戰略等方面與經濟型企業大相徑庭,始終追求企業成長、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協調統一,既考慮自身的持續成長,又重視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企業不僅具有生存發展的基礎,而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擁有了企業的今天,而且還抓住了企業的明天,與整個生態系統融為一體,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

2企業生態文化建設對林業企業發展的作用

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以及林木可采資源的減少,林業企業加強生態文化建設變得越來越迫切。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的企業生態文化整合了傳統企業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并在此基礎上融入了生態系統的新思想,代表和體現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間的生態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種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的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價值。加強林業企業生態文化建設,對林業企業樹立良好的環保形象,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生命力,實現林業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2.1有利于提高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

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精神財富,具有一種特殊的力量,能夠發揮重要的經濟作用,對企業物質財富的增長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企業生態文化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①能夠引導林業企業順應時代要求,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避免受到經濟規律和生態要求的懲罰;②在生態文化指導下,林業企業生產出的生態產品擁有更高的質量,能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更能吸引顧客,而且擁有強烈環保意識的消費者愿意為綠色產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業企業獲得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的支持,得到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優惠政策,從而使企業獲益;④有助于林業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長期得到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信賴和支持,從而提高企業的增值力,創造高于一般水平的經濟利潤;⑤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提高勞動效率,最終給林業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⑥能夠促使林業企業采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科學管理方法,為林業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創造良好條件。

2.2有利于林業企業創建企業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隨著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人們越來越注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關注企業是在破壞環境還是在為環境保護作貢獻。如果林業企業能夠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自己的文化理念,長期、持續地在生產經營過程的各個方面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實施ISO14000標準并通過認證,就能滿足消費者和全體社會公眾的這種需求,從而使企業受到消費者和公眾的尊重、信任與支持,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很快被消費者接受,而且還可以使企業樹立對環境負責的良好形象,促進其與消費者、政府和社會其他各方面的良好關系,提高企業知名度,實現企業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2.3有利于增強林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當前,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正紛紛采用更加隱蔽的環境管制措施,設置種種綠色貿易壁壘來抵制外國商品的進口,這無形中給中國林業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困難。這是因為,相對來說,西方國家的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各種環境標準的制訂和實施比較完善。而我國由于長期以來忽視生態產業的發展,盲目開發出口產品,放松對產品生態標準的監督檢查工作,因而沒有形成綠色管理體系,致使許多產品不符合國際生態標準。企業生態文化則要求林業企業采用生態化生產方式,生產符合國際生態標準的產品,從而有利于林業企業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并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2.4有利于促進生態效益的實現

生態效益是企業組織為兼顧生態及環境的保護,通過與環境相關的管理創新而獲得的提高經營績效和競爭優勢的效益。生態文化建設要求林業企業改善生產工藝,轉變經營模式,盡力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使林木資源的價值都得到充分體現和利用。這樣不但能夠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使消費者得到更為實惠和優質的服務,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業企業行為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改善社會公眾的生活環境。

3林業企業生態文化建設的策略

林業企業生態文化的建設目標是讓企業全體員工能夠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做到在提高經濟效益中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林業企業生態文化,是一項創造性管理活動,林業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3.1提升林業企業管理者的生態文化素養

企業生態文化作為一種現代組織文化,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管理者生態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他們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對待生態環境的態度。因此,企業生態文化建設是否能夠獲得成功,關鍵取決于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生態文化是否能夠積極倡導、著力培育和身體力行。所以,林業企業生態文化建設,企業管理層必須樹立生態價值觀,加強生態哲學學習,掌握生態學方法論,將生態意識和生態價值觀貫徹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并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認清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依存的關系,摒棄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經營模式,提高科技含量,減少資源損耗,自覺地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與思想反映在各項決策之中,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3.2營造良好的企業生態文化氛圍

為了營造企業生態文化氛圍,林業企業應注意廠區周圍及內部環境的綠化,并按照生態文化的要求設計廠區內部空間布局;應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運用企業文化網絡的積極作用;要結合林業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和形式多樣的有意義活動,如“生態在我心”演講比賽、“我為環保獻一計”征文活動、生態技能大比拼以及以生態文化為主題的報告會、讀書會、經驗交流會、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營造一種濃郁的企業生態文化氛圍,使得企業廣大員工對建設企業生態文化有一種認同感和使命感,能時時考慮環保,事事想著生態。

3.3加強生態宣傳與員工的生態教育

林業企業建設生態文化,必須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宣傳活動,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和有影響的公關活動,將企業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行動方案和已經取得的環保業績公布于眾,向社會企業的生態化思想、生態化生產方式和產品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公益廣告,使社會公眾更多更好地了解企業以及企業倡導的生態文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企業及其所倡導的生態文化的社會影響力,樹立良好的、新的生態企業的社會形象。同時,還要加強對廣大員工進行ISO14000系列標準和指標體系、環保知識產業政策、環保法規和科學發展觀等方面的培訓與教育,采取物質激勵、目標激勵、反饋激勵、強化激勵、成就激勵等激勵方式,著力強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的生態觀念和環保意識、徹底轉變過去那種先污染后治理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環保、生態、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促使廣大員工朝著企業生態文化要求的方向發展。

3.4強化林業企業的生態管理制度

企業的生態管理制度是企業生態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持,是企業實施生態管理的保證,也是調節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同時,也是規范企業行為、保證生態企業之間契約條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態管理制度的制定與落實過程,也是企業生態文化形成的過程。因此,林業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并以此激勵廣大員工和各級管理者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企業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作出較大貢獻。為此,首先應設置生態職位,如在企業最高管理層即董事會中設置專職生態董事負責處理生態事務,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4001標準的要求設立環境管理者代表;其次應積極加入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這樣林業企業就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得到社會認可,增強企業競爭力。

3.5公布林業企業的環保信息

環保信息公開化是林業企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誠信表現,既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環保形象,也有利于企業加快生態文化建設的進程。林業企業定期向社會公布環保信息,不僅便于社會公眾的監督與批評,也會極大地鼓舞企業廣大員工建設生態文化的士氣。而且,社會各界反饋回來的意見和建議等信息,又是加快企業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據。環保信息公開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定期編制與發表企業的環境報告書。這樣既有助于增強企業員工的生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也有助于證明企業與自然、社會的相容性,同時也鞭策企業管理者高度重視企業生態文化建設,以求得與生態環境、人類社會的和持續發展。

篇9

關鍵詞:產業生態化 生態經濟化 有機融合

中圖分類號:TU9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229-02

近幾年來,面對世界性的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等問題,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已經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我國政府于1994年就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資源豐富的中國,全面提升經濟質量、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的重點工作主要有兩個:一是環境資本經營,實現其資本收益的回收,即生態經濟化;二是產業經濟部門的生態化經營,徹底改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輸出、大量廢棄的低經濟增長帶來嚴重環境資本收益流失或環境資本經營虧損問題,建立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資源―產品―資源化產品―環境加工―再生資源”的系統低成本高效率的產業生態經濟增長方式,即產業生態化。

1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內涵

1.1 產業生態化

1.1.1 產業生態的概念

產業生態化就是把作為物質生產過程主要內容的產業活動納入生態系統的循環中,把產業活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置于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總交換中,實現產業活動與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實現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在生產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生產技術,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體系,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倡導綠色環保消費。

1.1.2 產業生態化精髓

產業生態化的精髓是實現產業流程的生態化再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產業經濟流的生態化再造,通過建立綠色可持續國民賬戶,科學評估反映生態經濟效率、生態可持續能力、財政運行可持續性、代內平衡與代際平衡等質量經濟指標,實現環境資本收益的回收。(2)產業代謝過程的生態化再造,通過投入產出的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等方法重建產業過程中物質、能量、信息以及資金流動的生態化網絡系統,實現系統成本最小化、消費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產業生態實體。(3)產業集群布局的生態化再造,通過資源循環、互補與共生的內在流動規律,實現關聯關聯產業的生態化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該產業生態系統的資源創造價值,實現整個系統低成本高效率的經濟產出。

1.1.3 產業生態化的作用與意義

產業生態化是為了經濟走向質量與循環的優先發展道路,而不是狹隘的以保護生態來遏制經濟發展,因此這要求以質量經濟為最終目標的經濟過程的兩個方面必須相互協調。這就是說產業生態化并不是簡單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而阻礙經濟發展,而真正要強調的本質是實現以低耗、優化利用生態原料資源的產業經濟系統,強調生態資本貨幣價值最大化的生態產業經濟化系統、重新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發展系統,這個系統在實現低耗優質的產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同時,更能夠實現生態資源經濟化的資本化經營實踐,這種發展系統正是與科學發展觀要求是相一致的,能夠保證生態系統的安全、社會發展的穩定、經濟發展優質的循環經濟發展系統。

1.2 生態經濟化

1.2.1 生態經濟化概念

生態經濟化就是采用合理經營和適度利用,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環境資產的真實價值,合理回收環境資產的增值,建立健全綠色會計制度和國民賬戶體系,真正建立環境資產資本化經營機制,實現環境資產的有機生態循環以及環境資產持續考慮的價值供給和增值(亦即還原環境資產的資本性本質)。

1.2.2 生態經濟化本質

生態經濟化就是認為:環境是資產,是一種特殊資產。作為資產,它能夠通過交易發生產權或使用權的轉移,并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為擁有者(企業)帶來利益。作為特殊資產,一則體現在它與人力資本并列成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典型方式包括:一是通過有形物質轉移實現價值或價值增值,如礦產、水、森林、土地以及各種生物等環境資源性資產;二是通過無形生態服務實現其價值或系統網絡外部性價值的增值,如區域性生態環境的生態凈化、生態舒適度、生態美度等環境功能性資產。盡管這些環境資產有諸多差異性,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在傳統經濟方式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區域經濟強度的增強,環境資產愈加稀缺和有限,甚至形成環境悲劇。

2研究現狀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于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產業生態化”產業經濟發展思想,正是因為它與人類生存安全和真正富裕的質量經濟的需要相一致,隨后,很快就由概念轉化為指導產業設計的理論工具和方法?;仡櫰湓缙诘难芯颗c實踐,“產業生態化”僅是將生態學原理運用于產品和流程的產業設計中,目的是實現產業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消費的優化,廢棄物產出的最小化;隨后發展到運用原理革新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重新構建一個全新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以此來指導產品和產業過程設計,指導生產和消費賴以存在的經濟制度的設計,并指導人們深入分析經濟系統中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規律。如同Cantlon的研究結論:將生態原理融入文化和制度革新,融入產業與政治經濟過程中的社會文化經濟中,才是令人滿意的、可持續的系統。

3存在問題

顯然,人們已經認識到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仍然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對于生態環境資源價格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標準、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職能部門。(2)沒有形成良好的自然生產要素市場。(3)生態環境資源的公共化和價格扭曲。(4)傳統的衡量社會發展水平的方式存在弊端,沒有將生態環境的貢獻納入其中。(5)對于如何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相互融合,仍然存在缺乏成熟完善的措施。

4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相互融合,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4.1 有機融合的必要性

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保證。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前者是產業過程的變革,后者是生態系統的價值化與貨幣化。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整個社會發展的生態化和經濟化,實現社會的真正富裕。

(1)產業生態化為保證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經濟、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關鍵在于把產業活動納入到地球生態系統的大循環,以求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2)生態經濟化是掃除實現產業生態化的障礙的重要手段。當前許多公共資源產權不明,價格扭曲阻礙了產業生態化的進程。主要表現為因產權不明而導致的資源無價、低價,因補貼而造成的某些生產資料價格低于其生產成本等。生態經濟化就是通過制定規則,對污染量進行定價,對生態環境、資源的價格進行正確評估,從而有效地利用價格效應,進行市場交易。在市場價格效應下,環境資源的合理定價,會激勵廠商企業節省資源、綜合利用資源,以求利潤最大化。

因此,要使我國強大的環境資本成為真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穩定、高效率增長的循環動力,就一定要革新高耗、低效的濫用環境資源制度,必須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以確保資源性資本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堅實基礎。

4.2 實現有機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1)制定環境價格。價格是引導行業行為的有力杠桿。我們要根據一定原則對生態環境資源實行定價,以便所有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主體都因損害了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而付出了相應的代價,任何保護環境的產業都能因其恢復和增加了生態環境資源價值而得到豐厚的報償。(2)完善產權制度,提出完整的產業體系政策指導,加強環境立法。產權界定是產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許多生態環境資源是可以事實產權界定的,如森林、山林、草原、流域、湖泊等,可將限定用途的使用權交與一定的主體加以產業化經營和管理,并且賦予其不受污染破壞的權利。有的環境要素如大氣、海洋等不好進行產權界定,則需要采用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護。(3)建立一個新的要素市場―― 自然生產要素市場。企業必須通過市場交易才能獲取這些要素,它們可能造成的外部成本就事先被內部化了。這就勢必使企業盡可能節約利用資源,推動產業向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損害。(4)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生態經濟化與產業生態化的有機融合。從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的角度看,生態經濟化與產業生態化是一致的。我們要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度上多下工夫,要在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化的進程,逐步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發展的同步。(5)轉變觀念,將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納入政績考核之中。我國在長期加強政府職能以來,認為環境產權公有,甚至認為生態環境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而忽視了它們是人類生存之本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為了政績、為了片面追求地方經濟發展,而導致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與破壞。這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宣傳教育,轉變人們的觀念,并且將環境保護與經濟質量作為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加快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結合。(6)建立綠色會計制度和國民賬戶體系,利用綠色GDP來衡量社會的發展水平。綠色GDP=現行GDP-自然部分虛數-人文部分虛數,充分體現生態環境資源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力量。

5結語

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三者的協調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效益為中心,加強宣傳教育,強調協調發展,提高經濟質量,保護生態環境資源,從而達到產業生態化過程中的資源高效利用、產出經濟化與最大化、排放最小化與生態化的循環經濟,質量經濟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10

【摘 要】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我國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環境教育。生物教學加強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關鍵詞】高中生物;可持續發展觀;教育

中學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中學生物教學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1.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的共同呼聲 新世紀,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推動了物質文明和進步。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嚴重地威脅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形勢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走過的歷程,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環境、資源和經濟、社會能夠協調發展的道路,這就是上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現在,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題。

一般地說,可持續發展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其中,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沙掷m發展強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五個方面的綜合協調。這就是說,加快經濟發展決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2.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我國一貫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訂了今后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本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

在1996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可持續發展列為實現我國跨世紀建設藍圖的兩大戰略之一。可見,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1996年同志在第四屆全國環保座談會上指出,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保護環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說:(1)堅持節約各種資源;(2)繼續控制人口增長,全面提高人口素質;(3)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要有利于環境與資源的保護;(4)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干部和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5)堅決遏制和扭轉一些地方資源受到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五點中哪一點都離不開生物科學;生物教學在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觀教育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3. 對加強可持續發展觀教育的建議 生物教材在植物、動物等部分十分注意滲透保護環境教育。例如,在講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時,講述了為了保持水土,應當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種草;在講述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時,講述了苔蘚植物可以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教材還設有“生物與環境”專章,集中講述人口增長與資源危機、生態平衡的關系、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等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懂得愛護自然界的生物,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形成環境保護意識”;在教學內容中有“環境與人體健康”、“無公害綠色食品”等知識點以及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影響的實習;還有“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人與環境”等知識點。

為了使學生能夠從協調人口、環境、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增強對保護環境重大意義的認識,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以便使我國跨世紀的億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能夠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覺地、更加能動地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生物教學有必要結合學科特點,加強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

第一,根據新形勢,修訂教學大綱時,建議在前言的適當部分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觀,使所有的生物課教師都能夠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乃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生物教學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任,從而更加重視開展環境保護等內容的教學。

第二,生物教材修訂時,建議在原有基礎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滲透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點及其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體現在緒論、生物與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章節中。這樣可使學生從更高的層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科學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國家各行業的建設乃至子孫后代的生活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從而更加自覺地學好生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