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修復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7 17:37: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物保護修復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物保護修復方案

篇1

關鍵詞:館藏文物;文物修復;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一、什么是文物

所謂文物,是指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豐富的科學文明和藝術文明。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極其豐富。有宮殿、寺廟、石窟、遺址等。館藏文物方面有金屬器物、陶器、瓷器、漆器、木器、石器、玉器、紡織品、紙質文物等。這些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和結晶,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實物資料。

二、館藏文物的保護與修復

隨著時間的流逝,各類文物都經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害,如金屬文物銹蝕、陶器、瓷器破碎,石雕殘崩,木器和竹器干裂、皺縮,出土的紡織品、紙張文物腐朽。所有這些歷史文物都要進行搶救和修復才能長期地保存下去,這就是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所在。意大利人布蘭迪在他的《文物修復理論》一書中說道:“所謂修復,是為了維持某件物品物質性上的無欠缺性、為保證其文化價值的保全、保護而實施、處理的行為。” 我國的館藏文物修復保護工作,是文物博物館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遺產保護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技術手段,為了博物館能辦出高水平的展覽,我們應當創造必要的條件和環境發展文物修復技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三、怎樣才能做好館藏文物修復工作

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是一項極具意義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眾所周知,首先要有正確的修復理念,其次是對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物本身的各種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切實可行的修復方案,再進行實際的修復操作,最后要做好文物修復檔案的整理記錄。筆者認為其中最應該注意的幾點如下:

第一,是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要求。一個合格的文保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文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和歷史的見證,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和人類重要的文化財富。文物工作者在接觸到文物時,要懷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仰,懷著對歷史的敬畏心,謹慎再謹慎。另外,文物修復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技術,由于文物的受損情況千變萬化,它要求修復人員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結合科學的保護措施,靈活運用。因此,文物保護工作者應具有歷史學、考古學、美學、人類學、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識和修養,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方面充分了解和研究擬修復的文物,從自然環境、社會生活等方面去認識藝術,這是修復的基礎。

第二,分析和研究是做好館藏文物修復保護的重要前提。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多樣性、時代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點,決定了實施保護技術必須萬分審慎。如果修復失當,破壞了文物身上的各種歷史信息,文化信息,藝術信息,那將是無法挽回的遺憾。為了避免經驗主義,以既定的模式干預文物,更為了杜絕文物越保越壞,錯誤地選擇不當的理念、方法和材料,對文物今后的長期保存留下后患,我們必須以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作為館藏文物保護技術干預的前提和基礎。要以可靠性、確定性、持久性的通用標準選擇最佳保護方案,不是簡單地只對文物表征進行觀察,而應更深入了解文物各個方面,展開更深層次的探討研究。

第三,要特別重視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的相關信息資料的記錄存檔。

文物保護修復檔案作為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中的第一手資料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但記載了文物上的各種信息,而且還記錄了保護修復工作的全過程。用科學的方法建立文物保護修復檔案是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筆者認為一切工作中決定成敗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當一件文物拿在手上,如果對它沒有清楚的認識,沒有高度的責任心,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毀滅文物上的歷史信息。所以在修復保護過程中,文物工作者應嚴格遵守“不改變現狀”的原則,不能憑主觀想象改變原物風貌。對于每件待修復的文物,都應該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采用先進科技對文物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修復時盡量采用原有制作工藝和方法,不能輕易把不成熟的技術草率地應用在珍貴文物上。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后,制定出最佳的修復方案。然后依照方案來操作,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保護修復的目的,不給自己和歷史留下遺憾。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遺產保護;真實性;玉樹然格寺;修繕

正 文

我國的文物保護制度初步形成于20 世紀60 年代中期。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這是建國后關于文物保護的重要法規,同時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 處,建立了重點文物保護制度。這是一個以文物保護為中心的單一體系的歷史時期,之后逐漸發展為以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為重要內容的雙層次體系之中。1982 年,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公布,這標志著我國名城制度的創立。其后我國文物保護事業不斷發展,期間相繼有《曲阜宣言》( 2005 年) 、《西安宣言》( 2005 年) 、《北京文件》( 2007 年) 、《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 2009 年) 等國內及國際文件出臺。相繼于此,我國多個省市亦出臺了省市級文物保護規章條例。進入21世紀以來,國外相對成熟的遺產保護理念不斷輸入,在總結過去實踐成果的基礎上,我國文物建筑保護的概念與理念不斷擴展、延伸: 從早期的保護單體建筑發展到現在的保護歷史城鎮、歷史街區; 由保護名勝古跡、紀念性建筑,發展到保護傳統建筑、鄉土建筑。保護的理念也在不斷深化: 由保護建筑實體,延伸至保護其歷史環境、人文環境、文化環境、民俗傳承。

我國已經公布的文物保護規章及倡導文件中,對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及保護修復的相應理念已有所探討。如《曲阜宣言》,該宣言著眼于我國古代木構建筑的實際,提出學習借鑒國外在文物建筑保護方面的先進經驗、先進理念是必要的,但這種學習不是不加分析的照搬,而是要經過消化吸收、緊密結合本國實際加以運用”?!肚沸浴愤€提出了“‘原狀’應是文物建筑健康的狀況,而不是被破壞、被歪曲和破舊衰敗的狀況。衰敗破舊不是原狀,是現狀?,F狀不等于原狀。不改變原狀不等于不改變現狀。對文物建筑原狀的解讀以及判定等諸多問題,“真實性原則”都有著切實可行的解決。真實性原則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在文物修復中的貫徹與應用要求所有修復方案、保護措施均應建立在對文物建筑現狀真實、詳實的勘研之上,它要求在建筑本體構件的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評定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保存、傳承現狀文物建筑所蘊含的文物價值與歷史信息。

雷麗芬在《當下我國城市建筑遺產保護面臨的危機與思考》中談到“建筑遺產本應是建設頂級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差異化的世界城市過程中最有支撐力和不可替代的資源,然而,當我國面臨城市建筑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利益沖突之時,人們更多地向眼前的經濟利益傾斜。當下,我國建筑遺產面臨城市發展帶來的建設性與保護性的雙重破壞,加上國民與政府對建筑遺產的價值認識以及建筑遺產保護的意識淺薄,使得我國城市建筑遺產面臨隨時斷層的危機?!?/p>

高宜生在《真實性原則在我國建筑遺產保護修復中的應用》提到我國的建筑遺產也面臨諸多生存危機,如盲目的開發建設對歷史文脈的割裂,各地盛行的“拆毀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等現象。

下面將以青海玉樹高原寺廟文物保護為例,反應在高寒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文物保護的“真實性”原則的實現。

然格寺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小蘇鄉境內,所在地名為江西村然格卡,距州府所在地結古鎮約 200 多公里,距江西村約 20 公里,海拔 3776 米。然格寺所在的環境非常優美,從寺院的選址來看,其東臨珍那山,南望然幫山,西鄰貢多當澤山,北依葉然拉澤山,周邊群山環繞,如蓮花盛開,而然格寺就坐落在這蓮花盆地里,極為殊勝。

然格寺現有現有桑珠頗章大經堂、新大經堂、空載佛塔、轉經筒殿、閻王護法殿等大小不等的殿堂 5 座,還有 37 處傳統僧舍,以及各類佛塔、察察房十余座。另外,目前還有正在建設的接待房、大廚房以及僧舍 32 座等寺院建筑。這些建筑以大經堂為為中心,隨山勢高低自由布置,錯落有致、主體突出,再加上周邊山林的護擁襯托,具有藏傳佛教寺院自然古樸、宛如天造,并與環境融為一體的特征。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樹地區發生 7.1 級強烈地震,然格寺受到地震破壞影響,納入災后文物搶救保護項目。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受玉樹州文體廣電局委托,對然格寺部分建筑進行了勘測研究,制定出針對性的原址搶救保護修繕方案。其中,總負責人始終秉承文物保護“真實性”原則,強調在修復過程中盡最大努力保留寺廟建筑的原始特征,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徹底的研究了玉樹地區寺廟建筑的原始施工及構造以及所用材料的研究。

然格寺文物建筑的整體保存狀況不一,有只需加固修繕的,也有整體較大面積坍塌恢復重建的。其中,桑周頗章大經堂受地震破壞及年久失修,存在屋頂漏雨和墻體開裂,壁畫也有較嚴重的開裂??蛰d佛塔頂部塔剎歪閃,屋頂漏雨長草,殘損較為嚴重。轉經筒殿殘損相對較為輕微,但屋面開裂、漏雨的問題依然存在。另外,閻王護法殿、普巴護法殿因地震前就殘損嚴重,再加上地震破壞作用,整體或局部大面積坍塌,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失。僧舍大多整體保持較好,主要存在屋頂漏雨、椽木糟朽以及門窗構件缺失的現象。

從整體評估分析來看,大經堂后的山體存在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現象,院落土質地面雨季排水不暢,道路泥濘,給寺院建筑造成一定的威脅,給僧眾帶來不便。修繕的難點是閻王護法殿的恢復重建,因地震后清理了原有殘損墻體和構件,也未有照片記錄,只能靠現狀剩下的殘垣斷壁以及當地僧眾的解說來恢復。

在修繕的過程中要求盡可能保存原有構件材料,需補的構件要與原構材質規格相似,所有更換的構件必須標識修繕年代,具有可識別性;必須按傳統工藝材料、工藝做法修補,加固補強部分要與原結構、原構件連接可靠;新材料、新技術必須考慮可逆性。所有大木、小木油飾都要進行除塵以及去垢的工作,并根據文物修復“最小干預”、以及“可識別性”原則,補飾油飾彩繪。

小結

我國古代建筑遺產的修復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項目,它涉及歷史、文化、技術、工藝、時代特征等諸多內容的研究。其中,真實性原則是古代建筑成功修復的重要原則之一,具有豐富的內涵。貫徹文物建筑修復的真實性原則,重在建筑遺產修復前及修復中對現狀真實、詳盡、精準的勘察與研究; 重在對歷史上各個時期所留存的諸如做法、工藝、藝術等信息的詳盡記錄與價值評定; 重在對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各時代價值豐厚的文化信息的發掘、研究與傳承;重在維修檔案的科學建立四大方面。玉樹地震后,更大范圍的引起了高原地區具有民族特色宗教建筑的維護與修繕工作,在整個修繕過程中始終堅持“真實性”原則,盡最大努力,通過對傳統施工工藝、構造、材料的巧妙應用,恢復及保留了青海玉樹地區寺廟的歷史特征。

篇3

關鍵詞:石質文物保護;遺產監測;病害肌理;環境研究;保護材料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石質文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如何科學有效的保護石質文物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石質文物的保護是包括文物現狀調查、病害機理研究、環境監測分析、保護材料研制、保護修復操作、保護檔案建設、美學價值討論等內容的系統工作,是一個由考古、藝術、物理、化學,生物、環境、地質等多學科分工與合作的過程。多年來,中國在石質文物保護與修復方面做了大量的保護研究工作,同時也與國外建立了廣泛聯系,并組織國內外專家針對石質文物的保護聯合開展了多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國石質文物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大足隆重舉行。旨在展示石質文物保護領域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也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一個探討和交流石質文物保護研究的平臺。本次會議的研討范圍包括:石質文物保護原則、理念的探討,遺產監測與保護策略,診斷分析方法在石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在石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保護材料、技術、方法應用研究等。會議共收到論文53篇,來自我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護研究機構以及意大利、英國、日本、敘利亞、以色列等國家、地區的69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38人在大會做了專題發言。研討會期間,與會的各位專家、代表多角度、深層次對石質文物的研究、保護和利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對石質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與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堅守保護理念,積極探討遺產監測問題

在我國文物保護事業從文物保護逐漸轉變為文化遺產保護后,對保護理念的認識日益深化,文化價值的保護得到更多關注,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原則得到進一步的實踐。基于文化多樣性的價值保護指向,與我國類型多樣的文化遺產實際更加適合。對于石質文物的價值多樣性和病害復雜性,如何理解其真實性,如何權衡、體現其價值,如何兼顧歷史價值和修復干預的穩定性,如何平衡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宗教價值,皆是石質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中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次會議的發言和討論也體現了這些特點。

詹長法以《現代文物修復的思考--以千手觀音造像保護修復為例》為題從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保護修復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出現代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與傳統藝術品修繕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但同時在實踐中兩者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就意大利文物保護修復理論家布蘭迪認為修復首先是對對象的價值的認識和判斷,并讓其得以傳承的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和思考。孫華的《摩崖石刻保護建筑設計理念初探》總結了文化遺產保護學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護性建筑設計和實踐的得失,從地表防滲、通風防潮、遮陽避雨、崖壁減負、建筑形體、環境協調,以及保護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對摩崖石刻保護性建筑的設計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奚三彩的《杭州龔隹育墓石刻文物搶救性保護工作的幾點思考》對早期文物本體上的水泥填補和使用鐵釘的鉚接等取舍問題進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對環境風貌有較大擾動的情況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護性建筑及設施是保護石刻的有效方式。張曉彤的《修者其責觀者其權決定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效果因素的探討》就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效果影響因素進行了闡述。同時又從一個修復者的角度和一個普通觀者的角度,探討開展專業修復活動時自身的困惑與反思,淺析“輿情”差異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遺產本體和關聯環境要素類型多、范圍廣、影響因素復雜的條件下,遺產監測要體現更好的針對性、適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認清突出普遍價值和遺產保護管理中的關鍵問題,梳理監測指標、明確工作重點等方面開展細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務于遺產保護,實現監測的意義。同時使遺產監測有助于對世界遺產本身及相關的保護政策與技術的認識不斷深化,不斷完善。

在本次學術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倫尼?博爾菲里昂)以《世界遺產地和歷史中心的監測――意大利的貢獻》為題介紹了歐洲最初從有形的角度保護歷史遺址到后來的監測保護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遺產城市進行的監測實踐和經歷,一是評估世界遺產地的監控情況和世界遺產的現狀;二是ICVBC制定了“保護地”方案來評估游客對歷史中心造成的影響。郭璇的《世界遺產監測指標體系建構初探以大足石刻為例》介紹了大足石刻世界遺產監測指標體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嘗試構建大足石刻世界遺產地的監測指標體系,探討了這一指標體系對于石窟類遺產地的適用性和地域特殊性。敘利亞Maya Hassan(瑪雅?哈桑)的《沿海石質遺產地氣候變化的保護策略》指出在其絕大多數文化遺址中,古敘利亞文明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對石質材料的運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石質遺產正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需建立一個可持續、有成長和擴展空間的防線,從而制定一個針對敘利亞海岸考古學區域的保護策略。

二、加強病害機理研究,促進檢測分析水平提高

多學科結合研究與現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護的方案制定、操作實施、研究評估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微觀分析與表觀現象的結合研究、劣化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關聯性研究、干預手段與材料的評估方法和綜合體系的完善,對文物本體保護至關重要。參加本次會議學者在會上交流了各自在這些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歐?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損壞》為題指出物理蝕變的過程會導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學和礦物學成分不會發生改變;化學蝕變會給石材帶來巨大的改變,使礦物在溶劑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發生顏色上的改變進而生成氫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礦物和不溶殘渣等,為此,關注石質藝術品材料的損壞過程尤為重要,有助于選擇最恰當的修復手段來延緩石材損壞現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巖文物的劣化機理及保護材料篩選研究》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凝灰巖質文物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凝灰巖的微觀分析認為,凝灰巖巖樣中伊利石/蒙脫石混層(I/S)是凝灰巖劣化的物質基礎,流紋構造和微節理是凝灰巖劣化的結構基礎;通過劣化模擬試驗證實了水和結晶膨脹性鹽是凝灰巖發生風化破壞的外界條件。根據病害類型及成因篩選出了修復保護材料,為承德凝灰巖質文物的保護工作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同時也可作為我國凝灰巖質文物的保護加固參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羅娜丹娜?拉維迪)以《大型不可移動文物的可持續診斷方法通過快速和更為先進的技術進行比較》為題針對文物本體受損原因,強調如何將制定保護計劃的可持續診斷方法應用于大型不可移動文物。張兵峰的《梵天寺經幢巖石病害分析檢測研究》通過對經幢石灰巖巖性特征鑒定、巖石吸水性能實驗、化學成份分析及其幾種主要病害樣品分析檢驗出發,分析其巖石劣化機理和表層風化病害產生的原因,為經幢文物保護提供科學依據。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瑪利亞?佩爾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亞洲古代造像彩繪和工藝修復儀器分析》,通過多項分析技術得出的有關顏料和粘結劑的數據,呈現累積的樣本,討論古代亞洲畫家使用的彩繪技藝,首次對古代亞洲雕塑的彩繪材料和技藝提出獨到的見解。嚴紹軍的《宜昌三游洞滲水病害機理分析和防治對策研究》指出為研究三游洞滲水病害機理,進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質勘察和巖溶調查,采取巖、土、水樣進行室內試驗,分析了巖石的物質成分和微觀結構,查明了三游洞景區的地下水類型和埋藏條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的規律,建立了水文地質模型,評價了地下水對摩崖題刻的危害,提出了滲水病害防治對策。

三、重視環境質量研究,擴大信息技術應用

本次會議中的環境研究交流內容均不局限于單純氣候因素的分析評價,而是體現了文物本體病害與環境影響對應關系的探討。研究方法和動態監測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環境研究結果為預防性保護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撐等趨勢,在代表的發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三維掃描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及文物信息精確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會議中得到了廣泛關注。

清華大學張彭義以《環境因素對千手觀音造像保護的影響研究》為題從大足千手觀音所處的氣象和空氣質量的監測,大氣顆粒物、雨/霧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觀音造像所在的微環境高濕度、凝結水多發且酸性顆粒物污染嚴重,需要及早對千手觀音造像開展預防性保護。黃繼忠的《石窟巖體水分循環研究》根據石窟山體的宏觀環境和包氣帶空隙特征,從水分循環的角度研究了大氣降水、空氣中的水汽在氣候因子驅動下的循環轉化規律。說明云岡石窟所在山體含有一定量的空氣,確實與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換關系。

吳育華以《三維之下覲觀音――三維掃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保護修復中的應用》為題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因雕鑿結構復雜且存在多種病害,使得其空間形態異常復雜,如何準確獲取其空間信息并應用于保護修復工作具有一定挑戰性。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應用于千手觀音保護修復工程,應用實踐表明,三維掃描成果為現場實際形態修復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觀音的科技考古、形態監測與數字展示等方面應用具有廣闊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親伯)的《石質文物保護中電阻率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介紹了電阻率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及其在石質文物保護中應用的必要性,與傳統的文物保護系統相比,該系統具有易于擴充,測量準確等特點。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維掃描與多圖像三維重建技術的石質文物數字化方法》總結出激光三維掃描和多圖像三維重建的優勢可以結合應用,實現最高精度形狀細節和最高精度紋理細節的文物數字化。

四、研發保護材料應用,增強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討會中,國內外的學者們也帶來了在保護材料應用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應用更加注重對文物本體的最小影響,對材料自身的穩定性以及特定環境下的耐候性的考慮也是本次學術會議的亮點。學術交流中,學者們對具體實例講解讓大家看到修復的實施和專項技術的應用更加規范、系統,文物保護科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文物保護修復的過程即是研究的過程,同時也是修復和研究同步的課題,這對促進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體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氣性POSS基聚合物保護砂巖的研究》以POSS為起點,分別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異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為單體,獲得用于保護巖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簡稱P1)和剛柔兼具的共聚物(簡稱P2);分別研究了這兩種材料在溶液中的組裝膠束、膜表面動態吸水性與熱機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礎上對兩種不同孔隙度的砂巖進行保護效果評估;結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為有效的砂巖保護材料。戴仕炳的《石質建成遺產表皮材料學監測技術體系研究》結合我國及德國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國石質文化遺產表皮材料學檢測技術體系,為石質建成遺產日常維護及保護修復提供依據。蔣德強的《潮濕環境下風化砂巖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纖維素材料為主要黏結劑,并結合能夠與基體中殘留的水分發生化學反應的有機硅單體,制備出了一種能夠在潮濕環境下正常揮發干燥,不用去除基體中的水分,同時具有一定透氣透水性的溶劑型風化砂巖加固材料,有效地解決了潮濕環境下風化砂巖的加固問題。所研制的潮濕環境下風化砂巖加固材料,已成功地應用于大足千手觀音造像的砂巖加固。

篇4

[關鍵詞]銅馬銜;病害分析;文物修復

[中圖分類號]K8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3)14-0018-02

2010年5月至7月筆者參加了由國家文物局舉辦的金屬文物保護修復專業技術培訓班,學習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理論知識,并進行了實踐操作,對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ⅢM1:6出土的戰國銅馬銜進行了保護修復。下文結合這次培訓,簡介戰國銅馬銜的保護與修復。

一、器物概況

2006年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的戰國銅馬銜,現藏于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該銅馬銜通長21厘米,環外徑4.0厘米,內徑2.6厘米,厚0.8厘米,重119.65克。銜作兩節式,以小環相銜接,兩端為扁環形貫鑣。通體布滿顆粒狀綠色銹蝕,銹蝕較致密、堅硬,器物表面硬結物,呈層狀堆積,一環有兩處粘接痕跡。

二、器物科學檢測分析

要使受腐蝕的青銅器能夠長期的保存下去,關鍵在于深入分析其損害因素,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對受損器物進行修復。

(一)材料成分檢測

采用便攜式X熒光能譜分析儀(型號為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L3t XRF Analyzer)對待保護器物進行成分分析??紤]到器物表面有銹蝕和硬結物,因此盡量選擇銹蝕層較薄靠近器物基體的部位進行檢測,盡可能降低檢測的不確定性。通過檢測該馬銜合金成分為:銅46.52%、錫13.17%、鉛39.22%、鐵0.628%。可初步判斷該器物材質為銅錫鉛。

(二)氯離子硝酸銀定性分析

在對器物保護之前,首先需要鑒別器物表面的銹蝕中,包括器物上采集的土樣中是否含有氯離子,之后才可對下一步的保護處理做出判斷。戰國馬銜保護修復中,共從三處取樣:完整一節中部表面硬結物、完整環中部綠色銹蝕物和兩環連接處。

具體滴定分析步驟為:將待檢測樣品倒入試管中,加入1∶2硝酸溶液后震蕩令其充分反應,靜置三分鐘,再加入適量蒸餾水觀察溶解現象和顏色。若完全溶解,則直接加入1%硝酸銀溶液進行觀察。若不溶解,則使用濾紙進行過濾,直到溶液變得清亮透明后,滴入2~3滴的1%硝酸銀溶液進行觀察。經過硝酸銀溶液滴定,檢測到完整環中部取樣溶液輕微渾濁,說明含有少量氯離子,其他兩處取樣溶液清澈,無氯離子。

(三)繪制文物病害圖

病害圖其實就是文物更形象更準確、無文字的病害描述,是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員對文物病害診斷結果的間接反映,繪制病害圖的過程,也是對文物再次仔細觀察和研究的一個過程。

三、保護修復流程

(一)采集圖像資料:包括照像和攝像。

(二)文物基本信息記錄: 包括文物登錄號、來源、時代、質地、級別、尺寸、重量、保存現狀(文物保存環境、器物本身病害狀況)等,建立保護修復檔案。

(三)分析檢測:用便攜式能譜儀對馬銜基體部位進行成分分析,硝酸銀滴定法檢測氯離子,體式顯微鏡觀察。

(四)清除表面硬結物(機械方法去除、化學方法軟化)。

(五)清除有害銹(機械與化學材料去除)。

(六)粘接。

(七)緩蝕——BTA法。

(八)封護——Paraloid B72法。

四、清洗和除銹

文物修復最基本的原則是“不改變文物原狀”,因此,根據原始資料以及后期科學的檢測方法,在對器物不同部位的銹蝕產物、基體等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制訂馬銜清洗和除銹保護修復方案,盡量做到最少干預、可識別、可逆性原則,使其原有的風貌更加安全穩定地保留下來。

(一) 清洗文物

清理是為了除去器物表面上的土垢和硬結物等。首先用手術刀或牙簽輕輕剔除器物上大量的土垢和浮銹,再用毛刷沾蒸餾水清洗,完成后用吹風機將器蓋迅速吹干。對沒有處理掉的表明硬結物和影響外觀的銹蝕,將5%EDTA二鈉鹽溶液pH值調節到約為9,將其浸濕藥棉敷在器蓋上軟化硬結物。20分鐘后,在放大鏡下使用手術刀和鑷子等工具對土銹進行清理。在處理較薄且較硬的銹蝕層時,要格外小心,盡可能用手術刀輕輕平剔,避免劃傷銅體。軟化過程為軟化一層機械去除一層,再軟化再去除。對軟化部位進行機械除銹。

(二)運用超聲波與倍半碳酸鈉清洗

配置0.3mol/L倍半碳酸鈉溶液,將馬銜放在超聲波清洗機中,溫度調至到10℃,時間為15分鐘,將器物取出后放在蒸餾水中,用毛刷刷洗表面殘留物,并用吹風機吹干。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清洗速度,提高除銹效率。

(三)用鋅粉還原法使氯化亞銅轉化為氯化銅

先用手術刀片剔除掉綠色有害銹,把鋅粉放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調成糊狀,用手術刀涂在有害銹的地方,過0.5h再滴加10% NaOH液。重復涂敷Zn粉和滴加5% NaOH 2~3次,即可將去除有害銹,然后將器物用蒸餾水刷洗干凈。在青銅器清除有害銹過程中,對清洗效果,我們采用硝酸銀滴定法檢測氯離子,直至檢驗不出CI存在時為止。

五、粘接

(一)丙酮溶液對器物浸泡

馬銜一環有粘接痕跡,由于粘接不牢固再次斷裂。為了清除粘接口的膠體,用丙酮溶液對器物浸泡了二個小時,并用機械方法清除了粘接口的粘接劑。

(二)粘接

用環氧樹脂類膠粘接馬銜一環斷裂處,先用油泥把馬銜固定穩,然后把AB膠按照1:1的比例配置,涂在斷裂處進行粘接。

六、緩蝕——BTA法

采用苯駢三氮唑(BTA)緩蝕方法減緩金屬文物的銹蝕速度。BTA可與銅和銅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和許多有機溶劑的透明蓋膜,而起到保護作用。銹蝕的青銅器經BTA保護處理后,可防止氧化物、鹵素化合物和其它腐蝕性氣體的侵襲,從而可以有效的保護青銅器。具體步驟為:配置3%苯并三氮唑(BTA)乙醇溶液;用軟毛刷將BTA溶液由上至下均勻涂刷于器物內外表面;常溫下自然風干,觀察器物表面是否有白色晶體析出; 若沒有白色晶體析出,則重復涂刷一次;若有白色晶體析出,則表明緩蝕反應完成;用棉簽蘸取無水乙醇擦拭除去析出的白色晶粒。

七、封護——Paraloid B72法

封護的目的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膜,阻止和延緩外界環境中有害成分對青銅器的侵蝕,達到長期保護器物的目的。封護劑應具有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對文物外觀改變小、耐老化、有效期長的特性。具體步驟為:配置2% B72-丙酮溶液;用軟毛刷將B72溶液由上至下均勻涂刷于器物內外表面;常溫下自然風干重復涂刷B72溶液一次,封護完成。

八、保護修復所用材料及工具

工具:鑷子、手術刀、錐子、小刷子、洗耳球、帶放大鏡的臺燈、放大鏡、格尺、游標卡尺、電動打磨機。

化學試劑(AR):硝酸銀、無水乙醇(分析純)、丙酮、碳酸鈉、碳酸氫鈉、鋅粉、雙氧水、氫氧化鈉、蒸餾水、B72、BTA、EDTA二鈉鹽、草酸。

材料:標簽、取樣瓶、化學分析濾紙、電磨機磨頭、PH試紙、環氧樹脂膠。

儀器:便攜式X熒光能譜儀、體式顯微鏡、超聲波清洗機。

玻璃器皿:試管、燒杯、量杯、量筒、漏斗、廣口瓶(帶磨砂蓋)、洗瓶。

防護用具: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橡膠手套、一次性帽子。

九、建立文物保護修復檔案

在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依據國家文物局頒布的《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檔案記錄規范》標準記錄格式、將文物名稱、收藏單位、文物登錄號、文物來源、文物時代、文物材質、文物級別、提取日期、提取經辦人、返還日期、返還經辦人、保存現狀、病害狀況等基本信息詳細記錄之外,還要將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步驟、科學檢測分析、保護修復技術路線、工具儀器、材料、方法、效果等直接或間接干預文物的細節記錄,撰寫文物保護修復日志,可將文物保護修復前的基本狀況及修復過程詳細記錄,以便為今后的修復工作提供參考信息。

[參考文獻]

[1]馬清林,蘇伯明,胡之德,李最雄.中國文物分析鑒別與科學保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篇5

國家文物局對“華光礁I號”沉船船體及出水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專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沉船船體及出水文物保護方案。本文以“華光礁I號”出水陶瓷器的保護處理為例,簡要對海洋出水陶瓷器文物的科技保護處理方法進行探討。

一、陶瓷器文物的出水環境

水下文物出水前在海水中已經浸泡、沖蝕了若干年,周圍地理環境因素對文物的影響至關重要。華光礁位于西沙群島中部靠南,是西沙群島中的大環礁之一,礁內最大水深20余米;華光礁受東北季風的沖蝕,礁坪變得平緩寬廣,表面以大顆粒生物沙為主,下層以交織成片的柱狀珊瑚骨骼構成,“華光礁I號”古沉船遺址位于礁盤內的西北邊緣。海洋中多種環境因子都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中,如溫度、降水量、鹽度等,都會對海洋中文物的腐蝕產生影響。西沙群島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海水鹽度較高,達34%。由于沉船遺址是位于海砂與珊瑚碎屑交錯的沉積層上(圖2),這類沉積層的海水易于滲透,電阻率低,利于電極反應的傳質過程,腐蝕性高;海洋底部經常有暗流涌動,卷裹著的沙粒對陶瓷器進行沖刷腐蝕,致使有些出水陶瓷器的釉面酥松脫落,表面粗糙。

二、出水陶瓷器文物的病害

1 可溶性鹽

物質在接觸海水的過程中,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溶解腐蝕,這種損害主要是源于海水中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交互作用。而深藏于其間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各類文物,其損害程度便可想而知。正因如此,自世界水下考古工作伊始,其發掘物的脫鹽、脫水等保護處理問題便成為海洋考古文物保護工作中一個不可回避和首要解決的問題??扇苄喳}類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情況下有一定的溶解度,當溫度和濕度條件發生變化時,就會發生“溶解一重結晶一溶解”現象。一般的館藏條件下,對于含鹽份高的陶瓷質文物,這一現象就會發生,在較短時間內沒有大的變化,但時間長至二至三年后的器物表面就會泛白,出現被鹽結晶撐出無數的小花點,造成器物表面粗糙,陶瓷器可使釉面成片剝落(圖3);同時使得器物內部松脆,容易碎裂??扇苄喳}類是陶瓷器文物最主要的病害,在黏結、修復、保存前一定要清除干凈。

2 表面的沉積物

華光礁的基底主要是一些珊瑚、軟體動物和鈣質生物沙,而這批出水陶瓷器屬于民窯外銷,質量較差,常年受海水浸泡和生物影響,部分陶瓷器表面形成堅硬致密難以去除的石灰質、石膏質沉積物(圖4abd),有些表面還有鐵質沉積物(圖4c),還有些器物有嚴重的殘缺和破損狀況。在出水的瓷器中,相當部分被貝殼、海泥等混合組成的海相沉積物包裹著。

華光礁部分陶瓷器表面沉積物通過X射線熒光(XRF)分析,結果顯示沉積物主要成分為鐵、鈣、硫、硅等;X射線衍射(XRD)分析結果顯示,沉積物主要物相組成為文石、方解石、石膏等,另外含有氧化鐵、碳酸鹽及氧化銹蝕等。根據前期實驗情況,使用3%檸檬酸溶液或5%EDTA-2Na對有沉積物的器物進行浸泡,以去除含碳酸鹽,硫酸鹽的沉積物,然后用手術刀、毛刷等工具去除已軟化的沉積物,最后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進入脫鹽階段。

3 有機污垢

華光礁出水部分陶瓷器表面還殘存有海洋動植物降解后的成分,有些有機污染物對器物有破壞作用,清除污染物有利于陶瓷器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圖5)。通常采用3%的雙氧水浸泡污垢數次,可使污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及小分子的有機物而除去,最后用去離子水沖洗,晾干。

三、出水陶瓷器文物的脫鹽保護處理

陶瓷器文物的脫鹽過程是保護處理過程中很關鍵的一步,脫鹽過程不徹底,將對文物造成隱患,且無法彌補。陶瓷是屬于多孔性材料,尤其對于低溫釉陶瓷其孔隙率更大,因此當陶瓷文物浸沒于海水中時,海水中可溶性鹽類就會滲透入陶瓷中,濃度達到內外平衡,而且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如環境溫度、鹽度、PH值、流速等影響,陶瓷器中含鹽量有多有少。當陶瓷文物被打撈出海后,其保存環境的溫濕度發生了很大改變,可溶性鹽類會隨著溶解度的變化,而反復發生溶解重結晶現象。這一過程中,陶瓷內部結構中的孔隙內壁壓力也會隨之反復增減,這就使得陶瓷器的強度大大降低,從而造成釉面剝落、返鹽、疏松等病害。選擇合適的脫鹽工藝非常關鍵,一般陶瓷器脫鹽方式有以下幾種。

1 去離子水靜態處理

陶瓷器脫鹽過程是海水滲透的反過程,不同的是陶瓷器周圍的海水為去離子水所代替,是通過離子擴散的物理反應過程。擴散是指離子和分子不以大流量的形式遷移。一般來說物質將自發地向更低化學位的區域擴散,物流量與濃度梯度成比例,從高濃度區流向低濃度區。對于陶瓷器文物眾多的場合,脫鹽所需的場地較大,其他方式的脫鹽費用較高,因此,靜態脫鹽方法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圖6)。

2 超聲波振蕩處理

超聲波振蕩脫鹽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即在聲波的作用下,由于液體振動而產生數以萬計的微小氣泡,即空化泡。當聲壓達到一定值時氣泡長大并崩潰,對周圍產生沖擊力,它對液體產生一個攪拌作用,加快可溶性鹽的溶解,同時通過攪拌,使水溶液發生運動,將已溶解出的離子帶離陶瓷體。而超聲波強大的沖擊力還起到了使可溶性鹽解離的作用。但必須注意,對于那些已出現胎釉剝離傾向或胎裂較為嚴重的陶瓷器,應避免使用此法(圖7)。

3 流動去離子水處理

以流動的去離子水進行脫鹽,其工作原理和靜態脫鹽一樣。只不過是通過動力加速了去離子水的流動,及時降低了陶瓷器附近可溶性鹽的離子濃度,而且能快速地將陶瓷器附近的可溶性鹽帶離出去,加速了陶瓷器體內鹽的向外滲出,從而達到快速脫鹽的目的。

4 電滲法處理

即在浸泡槽兩端插入不銹鋼電極,以5%的稀氨水做電解質通入1安培/平方分米的直流電,使陶瓷器中的金屬離子加速運動,從陶瓷器中析出。電滲法清除的效果可用電導率來判斷清洗程度:因為可溶性鹽是電解質,在水中含量越大,電導率就越大,因此,當電導率降到一定程度并保持不變時,就可認為可溶性鹽已清洗完畢。

對于批量需處理的陶瓷器文物,超聲波加速脫鹽、冷熱水交替浸泡、流動水等也可以加快脫鹽過程。華光礁出水陶瓷器文物當時的燒制溫度不同,導致胎體密度并不一致,因而可溶性鹽的含量也并不一致。對陶瓷器文物來講,通常去離子水長時間浸泡也會對器物造成損傷,因此,其脫鹽的方法更不能一概而論,而應該是因物而異,擇法善從。

四、陶瓷器的加固修復

出水陶瓷器在脫鹽之后,需要進行的是將那些破碎、斷裂、短缺、剝釉、脫彩的陶瓷器進行粘接、修復。華光礁出水陶瓷器破碎、殘片、剝釉等病害居多,修復工作艱巨。實施修復中必須忠于實物的歷史原貌,反對操作者主觀臆造,隨意加工改變,對修復中的每一道工藝都要做到有據可依、有據可查,并具有再修復的可能性,且要“修舊如舊”,便于展覽和保藏。

1 粘接

粘接是將古陶瓷器物破損或斷裂的部位(圖8上),用粘合劑重新粘合在一起,為下一道工序的進行提供條件。有些破損較嚴重、斷裂面較多的器物,在粘接前要根據它們破損或斷裂部位的形狀、顏色、紋飾等特點先進行拼對,確定各自所在的位置,并做好編號,以便在粘接時做到完整無誤。為了提高粘接強度,每塊殘片及殘片的幾個接合面,都要用雙氧水清洗擦凈。粘接前,要等待殘片的幾個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適合于陶瓷器的環氧樹脂或者一定濃度的B-71粘接(圖8下)。瓷片間的結合處盡量少涂膠,以防空隙過大,合攏時走形錯位。

2 配補

在古陶瓷修復中,經常會出現器物破損的部位短缺不存的現象,這就需要通過配補來復原短缺部位的原貌。配補材料常用石膏粉加適量清水,攪拌均勻即可使用;此為傳統的配補材料,在研究修復中廣泛使用。也可選擇成品粘合劑,如AB強力膠、AAA超能膠等,和填料滑石粉或牙粉(牙科醫療所用)混合調成膏狀,軟硬度視修補需要而定。配補前先用橡皮泥翻模(圖9),然后填入膏狀物定型。固化后的多余堅硬部分,要將其修補平整。補缺后用木砂紙打磨平整,縫隙處用瓷器膩子填平,最后用細質水磨砂紙磨平作色。

3 加固

華光礁出水陶瓷器部分器物上的裂紋或沖口、表面將剝落的彩繪和釉層、受力或易損部位、已完成粘接或配補工序的器物等要施行預防性保護處理,進一步提高其修復部位的牢固度。常用環氧樹脂類粘合劑或硝基清漆和丙烯酸清漆類涂料,用稀釋劑調制好,然后用噴槍或毛筆涂刷法進行噴涂加固;也可利用滲透性較強的B-72等液體粘合劑對器物上非受力部位的裂縫、沖口以及粘接后尚不牢固的部位,進行加固處理(圖10)。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整個器物直接放入硝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類涂料液中浸泡一段時間,而后取出放入一個裝有少量丙酮類溶劑的加蓋玻璃容器中,使其在飽和的溶劑蒸汽的條件下緩緩干燥。此方法適用于低溫陶器風化侵蝕的加固處理。

4 作色

經過粘接、配補和加固等工藝修復后的古陶瓷器物,其修復部位的顏色與原器物顏色存在很大差距,需按照器物表面原有的色彩或紋飾,對修復部位進行作色處理,并且不留修復痕跡。最好采用附著力、遮蓋效果好、不易褪色變色的顏料作色。最后就是仿釉,做舊,其工藝就是要使器物被修復部位呈現出與原器物整體相同的自然舊貌,使其與整個器物渾然一體(圖11)。

篇6

是古代盛酒或盛水器。《詩經?卷耳》:“我姑酌彼金?!薄秲x禮?少牢饋食禮》:“司空設水于洗東,有?!闭f明具有盛酒、盛水的兩種用途。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寬肩,兩耳,有蓋;圓形大腹,圈足,兩耳。兩種形狀的通常在一側下部都有一個穿系用的鼻。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方形一般為商代器,圓形在商和西周都有。此次修復的銅,通高35厘米,底徑20厘米,上腹部飾弦紋一周,雙耳飾繩紋,為滁州出土的東周時期珍貴等級文物,現藏于滁州市文物管理所。

一、修復前的保存狀況

2014年,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委托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對該文物進行修復保護。銅出土后存放于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庫房,由于受文物保護條件限制,入藏庫房前未經保護處理,器物表面的泥制包漿、腐殖酸仍附著上面,而這些物質是良好的吸附有害氣和水分的載體,當遇到水分和有害氣體沉積器物上時就會發生化學反應造成文物的表面腐蝕。移交到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時未經任何修復保護處理,仍保持著出土時嚴重變形、殘缺、裂隙等本體病害。(見圖1)

二、修復保護的技術難點

1、文物本體的矯形加固

由于文物本體鑄造時器壁較薄,埋藏過程中受到較大外力擠壓,導致斷裂變形嚴重,加之埋藏時間久遠,受環境侵蝕嚴重,使得文物劣化加劇。對此類變形文物的矯形加固,難度極大,常規的捶打、模壓等矯形方法,可能會導致文物本體的碎裂,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需要有豐富經驗的修復工作者,制定可行性方案,謹慎操作。

2、殘缺部分的補配拼接

文物出土時,口沿、腹部、雙耳處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缺。為了使文物盡可能還原本來面目,滿足陳列展覽要求,需盡可能在文物對稱處選擇合適部位進行翻模,等模具晾干后用合金重新澆筑,并根據殘缺部位的形狀、弧度切割打磨,重新補配。

3、修復后的保護隔離

修復后的文物,應適當進行保護處理,以最大程度保護文物本體,延緩文物劣化過程。為此,需要篩選出安全有效的保護材料,并且保護過程應具有可逆性,可再處理。

三、分析檢測

修復前,需對文物的質地和病害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文物的理化性能和銹蝕程度,并根據器物的破損程度和病害分布情況制定相應的修復方案,用以指導修復,同時也是文物科技數據的保護存檔。主要的測試項目有本體成分分析和銹蝕層分析。成分分析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銹蝕分析采用X射線衍射儀,分析過程為無損分析,對文物沒有損傷。

經測試分析,青銅的本體成分為銅錫鉛三元合金,其質量百分比分別為:89%、6%、4%。,銹蝕產物主要為藍銅礦和孔雀石。這表明文物的基體保存基本完好,銹蝕已經趨于穩定。

四、修復過程

1、清洗

用毛刷蘸上去離子水,反復清洗青銅表面的泥土和污垢,尤其是殘缺部位的斷面,使斷面的雜質和泥土全部除掉,這樣便于后續的補配。表面硬結物用竹刀去除,操作謹慎,以免傷到器物。

2、矯形補配

補配和矯形是銅修復的重點及難點。由于銅胎質保存尚好,可以采用逐步加壓的方法緩慢矯形,具體如下:

第一步,將器物置于大臺鉗中加壓,稍稍改變其形態,讓其相鄰斷裂變形部位合在一起。此道工序要注意軟硬相間,時緊時緩,過分緊,超出文物質地的延展性,容易出現崩裂,太松了不起作用。第二步,根據文物尺寸弧度,制作內外膜,依托模型將文物用鐵絲捆扎起來,注意四周聯綴。過段時間,松開鐵絲,查看變形恢復情況,再逐步擰緊鐵絲,縮小鐵絲圈,使得器物逐步恢復形變。第三步,將已經固定的器物放置較長時間,逐漸改變其性能,整合在一起。第四步,在裂隙部位用焊錫焊接加固。

矯形完成后,對器身無紋飾的較小殘缺,直接用焊錫補配,并打磨平整。對有紋飾造型的殘缺處,則需要翻模補配。采用美術石膏和高強度石膏混合制模,所得模具開澆鑄口,并留有榫眼扣合,放置于烘箱中,低溫烘烤至完全干燥,然后用錫基合金溶液澆鑄成型。再將所得補配件根據殘缺處形狀剪裁、拼接,打磨平整,焊接到殘缺處,完成補配。

3、打地子

補配和整形完成后,用膩子和固化劑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制,根據器物的底色,添加相應的礦物顏料進行調配,調好后,用皮刮子或油灰刀抹在青銅表面的接縫處。待地子凝固后,用粒度較小的水磨砂紙進行打磨,使地子和器物保持一個平面。

4、作舊

作舊是青銅器傳統修復中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藝程序,一件青銅器修復的好壞,達到怎樣的效果,全在這道工序中體現出來。在傳統修復中,作舊的目的是使修復過的地方不露痕跡,使其與周邊的銜接渾然一體,既要顏色一致,又要做出質感效果。

選用蟲膠漆和乙醇作為粘接劑,根據青銅各層顏色,添加不同的礦物顏料,通過彈、點、抹、拉等技法上色,在顏色與周邊接近時,用排筆蘸上黃泥抹在上色的位置,待黃泥干透后,用清水洗掉。

5、封護

選用2%的B72丙酮溶液對青銅進行封護保護,B72是是一種多用途的熱塑性丙烯酸樹脂,具有非常好的可逆性,極佳的穩定性及耐老化性,無色透明,優異的附著力及粘接力,適中的柔韌性等優點,可以用于文物加固及表面處理,以阻止空氣中氧氣、水分、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侵入,引起青銅的再次腐蝕。至此,整個修復過程就全部結束,修復后的青銅見圖2。

篇7

一、世太史第暨趙樸初故居概況

趙樸初故居古建筑群系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分東西兩軸線排列,東軸線四進,西軸線三進,共七進。每進兩側由廂房或回廊貫通。東一進、東二進,東三進、東四進,西一進、西二進之間設起采光和承接四面檐水作用的天井。后花園由六角亭、荷花池、假山、碑廊、園藝等組成,面積982平方米,似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嵌在古建筑群西北部。世太史第(趙樸初故居)建筑風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獷及徽州古建的細膩、精致于一體,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附趙樸初故居底層總平面圖)

安慶市政府、安徽省文物局對該建筑群的保護非常關注,撥專款進行維修。經公開招標,該工程由安徽省安慶市建筑安裝工程公司中標承建。

由于該建筑群建設年代已久,周邊道路的不斷翻修已造成整個建筑群除西三進外(該進的地勢比其他高),其它六進建筑的室內地坪標高均低于周邊路面的標高。安慶雨量充沛,大雨時間稍長即可造成整個建筑群室內進水,不利于古建筑的保護。針對現狀,趙樸初故居修復工程設計圖紙中明確規定,整個建筑群除西三進外的其它各進建筑原地整體提升450mm。以絕后患。

二、本工程構架基本概況

本工程為明、清木構架結構(東四進為兩層),即作為承重結構的穿斗抬梁式構架;整體大部分完好,無明顯歪閃。由于建設歷史較久,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修復前經測繪發現屋面損壞較為嚴重,梁、枋少數有裂斷現象,一些承重柱底部因潮濕腐爛,少量柱不同程度被白蟻蛀空,部分柱、枋、梁有明顯下沉等。經測算,構架體系待屋面、樓面卸荷后,明間柱承受力約1.5T,其它次間柱受力為1.2T左右。

三、構架提升的方案選擇

中國的古建筑大都是磚木結構,通常是采用落架維修方式――將需維修的建筑整個拆除,修復被損壞的構件,然后遵循“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原形式”的原則就地復原。

本工程是采用傳統的落架維修方案還是采用其他更為科學的施工方案?工程項目部根據現場不開闊、施工工期緊、保護原構架結構,建筑群需抬升500mm高的現實,經多次技術論證和方案比較,最終選用整體提升的方案。

四、構架整體提升系統技術設計

結合本工程構架受力情況,整體提升系統以每進(棟)為單元體,采取以構架柱為受力點的整體提升法(含每進主樓及東西兩邊廂房)。

整體提升工作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做好提升前各項準備工作

a.清除屋面和樓面荷載,下瓦清除雜物;拆除隔墻及構架四周相聯接物體,使構架形成單獨物體。

b.詳細檢查屋面及梁、枋、柱、榫、鉚等缺損情況,制定修復方案,采用先墩接修復,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提升架體的綁扎。

c.設立構架之間水平拉桿及剪刀撐,使構架形成整體。

d.采用液壓千斤頂做為提升機具,千斤頂定位后,按序編號,并用高壓軟管與油泵連接形成整個提升系統。

e.備齊構架提升后基礎施工各種材料及半成品,以便抓緊時間進行基礎施工。為盡量縮短

構架在臨時固定點上的時間,保證盡快落架歸位。

f.做好提升前的各項技術交底工作,強化安全質量意識,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整體提升系統安裝

在柱的下中部用雙排鋼管夾緊柱的兩邊,用鋼扣件固定。在雙排管下面鋪二根橫管,管上面設硬質墊木塊(300×200×100)。墊塊上面用120×120木柱撐,沿柱的縱向加固與柱身聯接,通過木頂撐托頂梁枋,使之整體受力。在雙排橫鋼管下面,千斤頂上面用150×150鋼板放置在千斤頂上口(擴大受力范圍)千斤頂放在原老基礎上,用550×200×100硬質墊木沿長形基礎放置,擴大千斤頂的受力范圍。千斤頂分別采用8T和5T起升量,分30個點提升。考慮到整個構架提升后應做臨時支撐固定構件,同樣采用鋼管件頂撐,固定的支撐同樣應放在老土層受力較好處,以防下沉變形。

東四進為2 層建筑,是本工程中施工的最難點。以下附圖就是以東四進為例的提升系統設計圖

3.整體提升

整個提升采用分多次提,每次提60―100的方法,每次提起后用硬質墊木或石料在柱底部墊牢,分次提,分次墊,外加臨時固定支撐固定。整個構架提升到設計標高時,做臨時加固處理,檢查整個構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基礎圈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時,鋪好柱墊石,柱墊石用C20碎石混凝土鋪墊,柱墊石表面應平穩,做到橫平豎直,在測定設計標高和水平線后,再逐步落架歸位,經業主方、監理方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整體提升方案由公司總工程師和監理公司總監審批,經省文物局組織專家論證并批準后實施。

由于該工程采用了整體提升技術,在合同工期非常緊的條件下仍提前完成了該工程,工程質量達省優標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整體提升系統技術價值

在古建維修工程中采用整體提升系統技術與傳統的落架維修工藝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

1.節省工期。傳統落架維修必須將建筑物拆除并將損壞的構件修復后再就地恢復重建,其工期比新建建筑還要長。顯然采用整體提升技術,工程工期要快得多。

2.經濟效益提高。工期的縮短經濟效益必然提高;另外,減少很多拆、建的過程與環節也相應提高了經濟效益。

3.對工程質量有所保證。落架維修對拆下來的構件必須分門別類的登記造冊,合理堆放,然后按原式樣恢復,極容易出錯;在拆的過程中難保構件不受損傷,質量難以保證。采用整體提升技術,上述的難點、缺點基本都能克服。

4.該技術并不復雜,不需要大型設備和復雜的工具。對于木結構、特別是古建維修工程非常實用且經濟實惠。

六、結束語

篇8

關鍵詞: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Abstract:Zig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is a city developing from salt and being prosperous because of salt,so it is known as the“Millennial Salt City”.In the past nearly 2000 years of history,there have been many historical relics,sites and monuments left in Zigong city.The abundant and unique salt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ore carrier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Zigong city.With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n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Zigong salt cultural heritage will have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Zigong.

Key words:Zigong;salt history heritag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圖分類號:F9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8-46(5)

自貢素以盛產井鹽聞名遐邇、蜚聲海外,被譽為祖國的“鹽都”。早在東漢章帝年間(76~88年),自貢便開始了井鹽生產,走出了因鹽設鎮、因鹽設縣和因鹽設市的道路。在近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這里留下了許許多多鹽業歷史文物、遺址和遺跡。豐富的鹽文化遺產,是構成自貢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內容,展示著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質,體現著這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城市風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和旅游產業的飛速發展,加強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自貢鹽文化遺產概述

1.1自貢鹽文化遺產概況

鹽文化是指人類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與鹽有關聯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自貢因鹽而生、因鹽而興,東漢章帝年間開始井鹽生產,晉代初具規模,唐宋聞名全川,清朝咸豐年間和時期開創了兩個“黃金時期”,從而使自貢成為華夏大地上著名的“鹽都”,并在世界鹽業生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伴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與演進,在自貢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積淀下來了輝煌燦爛的鹽文化,留存下來了大量充滿“鹽鹵味”的文化遺產。

鹽文化遺產是指由人類承襲下來的前人所創造的與鹽文化有關的物質性遺存及與鹽業生產有關的工藝、技術、禮儀、風俗等。自貢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1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座,國家3A級以上景區3處。這些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鎮、A級景區,80%以上屬于鹽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自貢鹽文化遺產類型多樣,內涵豐富,有反映鹽業生產的遺址和現場,如大公井鹽業遺址、吉成井鹽業遺址、“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齪>、高產穩產天然氣井――東源井;有反映鹽業運輸和貿易的古鎮、古街,如仙市古鎮、趙化古鎮、牛佛古鎮、鹽井街、八店街、自流井老街、大安街、貢井河街和老街;有反映鹽商生活的宅邸、寨堡,如玉川公祠、子誠公祠、李亨祠堂、胡慎怡堂、涵園、胡廷潔公館、三多寨、大安寨;有反映鹽商和鹽工活動的會館廟宇,如西秦會館、南華宮、禹王宮、天后宮、炎帝宮、桓侯宮(即張爺廟);有獨具特色的鹽幫菜系,如火邊子牛肉、水煮牛肉、李氏回鍋肉、富順豆花、火爆黃喉;有反映傳統井鹽生產的工藝和技術,如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有反映鹽業經濟的民俗風情,如年節燈會、牛王會、放水節、王爺會;有與鹽業相關和由鹽派生的民間藝術,如川劇、鹽工號子、龔扇、扎染、剪紙、彩燈、糖人、面人、木刻。此外,數目眾多的鹽業史籍、檔案、契約、賬冊,也是自貢鹽文化遺產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1.2自貢鹽文化遺產分類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根據文化遺產的分類,自貢鹽文化遺產可以分為物質類鹽文化遺產和非物質類鹽文化遺產。其中,自貢物質類鹽文化遺產可以歸類成建筑景觀類鹽文化遺產、遺址類鹽文化遺產、館藏及民間流散類鹽文化遺產、地下埋藏類鹽文化遺產四類①。建筑景觀類鹽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名城(鎮、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如沿灘區仙市古鎮、自流井老街、西秦會館。遺址類鹽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古遺址、古墓葬、石刻、近代現代名人墓葬等,如大公井遺址。館藏及民間流散類鹽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各類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收藏的鹽業史文物以及散落于民間的文物,如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整套古代鉆治井工具群。地下埋藏類鹽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各類地下鹽資源埋藏區。自貢非物質類鹽文化遺產主要包括與鹽有關的民間文學、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傳統節慶與儀式活動和生產生活經驗等,如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自貢鹽幫菜制作工藝、川劇、年節燈會。

2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

正如同志在致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的賀詞中所言:“加強世界遺產保護已成為國際社會刻不容緩的任務。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崇高責任,也是實現人類文明延續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保護好自貢鹽文化遺產,是作為擁有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千年鹽都”面臨的首要任務。

2.1保護理念

2.1.1培養公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當前,自貢已成立了一些保護文化遺產的組織和機構,如自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自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四川理工學院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蜀光中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協會等。但是,自貢鹽文化遺產的形成和發展與自貢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才是自貢鹽文化遺產真正的創造者、享用者、傳承者、守護者,所以自貢鹽文化遺產的保護離不開公眾的參與。這就需要我們在保護自貢鹽文化遺產的實踐中加大宣傳力度,培養和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2.1.2注重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

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是指將文化遺產真實地、完整地保存下來。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可以從場所的原真性、傳承人的原真性來表現。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場所的原真性,是注重鹽文化遺產的歷史原物與周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整體協調,進行整體保護、原地保護,對于修復、重建或改建的物質類鹽文化遺產要做到“修舊如舊”,盡量再現遺產的歷史文化信息;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的原真性,是注重保護那些掌握鑿井、修治井、汲鹵、制鹽等工藝和技術的鹽工們。

2.1.3注重文化遺產保護的活態化

活態化保護多用來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歌舞、手工技藝、宗教儀式等。自貢在保護鹽文化遺產時,要由靜態方式向動態方式延伸,如建造小型鹽鹵作坊,向游客展示鹽鹵的制作工序、制作技藝,使自貢井鹽制作工藝活態化。這種被“動感”了的文化遺產,則要比“靜態”的感染力大得多,當然也就更能彰顯其固有的歷史文化價值;這種讓文化遺產“動”起來,“響”起來,“亮”起來,甚至是“味”起來的活態化保護方式,能讓游客耳、目、鼻、腦并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思考鹽文化遺產豐富的內涵與真諦。

2.1.4采取多種保護模式

從國外單個工業遺產保護來看,大致存在3種不同的保護模式:一是博物館化保護模式,以德國的亨利鋼鐵廠、措倫采煤廠和關稅同盟煤炭焦化廠最為典型;二是公共游憩空間模式,以德國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最為典型;三是商業綜合開發模式,以德國的奧伯豪森中心購物區為代表。自貢鹽文化遺產屬于工業遺產類型,當前自貢已建立了鹽業博物館保護鹽文化遺產,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在今后的保護與利用過程中,可以借鑒公共游憩空間模式,如在打造自貢鹽文化遺址公園時,既要保留鹽文化遺址的原有功能,又要增加休閑、娛樂、購物、接待等公共游憩功能。

2.2基本策略

2.2.1自貢物質類鹽文化遺產保護策略

2..2.1.1實體保護

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建筑景觀類文化遺產在其發展過程中因為內外環境的影響會產生一些物理或化學上的變化,其本身的形態和原本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可能會出現對應上的缺失②。當建筑實體可能會發生或已經發生外在的改變,出現或即將出現破損現象時,我們就應根據其實際狀況,在“修舊如舊”的原則下,采用保存、復原、改造、新建等相應的保護手段,維持其實體的絕對存在。如在保存文化遺產的現有狀態下保護天車、鹽井、會館、鹽道及鹽文化生產、生活用具等文物古跡;在充分掌握文化遺產原始狀態的條件下,復原與鹽文化有關的街道、店鋪、民居等鹽業遺址;在保留一些具有鹽業歷史文化特色部分的情況下,改建鹽場老街、仙市等街市古鎮。

2.2.1.2內涵式保護與外延式保護相結合

自貢建筑景觀類鹽文化遺產豐富,如有仙市古鎮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以及西秦會館等歷史建筑。建筑景觀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分為內涵式保護和外延式保護。內涵式保護,主要是保護建筑景觀類文化遺產的內涵。建筑景觀類文化遺產的內涵一是指各類歷史建筑物本身及由其各組成部分所形成的建筑實體及風格;二是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即城區、鎮區和村莊)內包括歷史建筑在內的有關各種環境要素。自貢的會館、廟宇、老街、古鎮等建筑景觀類鹽文化遺產在保護修復時,要注意恢復其包括建筑物等級制式、營造法則、細部裝飾和色彩處理等在內的歷史原真性,以準確重現其本來面目。

外延式保護,是指對建筑物或建筑群整體本身以外的各種有關環境要素的復建與修繕,它包括物質的人工環境或自然環境要素,還包括由這些環境要素衍生出來的屬于精神范疇的某種特定氣勢與氛圍。在對自貢建筑景觀類鹽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過程中,要注意使遺產周圍環境與原始環境相吻合,留存住其原有的精神內涵。在保護過程中,內涵式保護是根本,但外延式保護亦不可缺,二者相輔相成,共生互補,相得益彰。在實施自貢建筑類鹽文化遺產保護時,應注重內涵式保護與外延式保護相結合。

2.2.1.3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辟了嶄新的路徑。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為文化遺產創造良好的保管環境;二是借助數字化技術,對文化遺產進行再生性保護,這主要包括館藏文物的數字化和石窟、壁畫、雕刻的數字化兩個方面;三是借助環境遙感監測技術,增強保護決策的科學性;四是為保護修復提供最恰當的方案。如應用數字技術對西秦會館的雕刻、彩繪進行保護,并為天車、鹽井等難于修復的文化遺產提供恰當的修復方案。

2.2.2自貢非物質類鹽文化遺產保護策略

2.2.2.1節會式保護

地方節會是社群活動的獨特形態,它包括眾多與節氣時令和生產生活有關的祝禱、祭祀、紀念、敬仰、迎送等習俗活動。在自貢鹽業發展演進的過程中,鹽業的經營和生產者,或為促進鹽業生產力的發展,或為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或為祈望神靈的護v,或為整合群體,或為宣泄情感,或為實現自身的審美追求,逐漸形成了與鹽業有關或由鹽業的行業群體主辦的地方會節,如王爺會、牛王會、品仙會、年節燈會、放水節等。節會式保護是由地方組織并舉辦各項獨特魅力的傳統節會活動,讓“非遺”還原到民俗活動的動態結構里去。節會式保護給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一個活動的平臺和展示的空間,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節會中“復活”。自貢可以通過舉辦節會形式來保護鹽場神靈祭祀、傳統文化活動等民俗風情。

2.2.2.2數字化技術的采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數字化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能夠幫助人們多角度反映人類多姿多彩的活態的文化遺產。采用數字化記錄方式將活態的鑿井、修治井、汲鹵、制鹽技藝及表演藝術等自貢非物質類鹽文化遺產固定在多媒體的芯片中,既能節省空間、靈活轉換、便捷傳輸、方便留存,又能更加形象、全面地保留其原真性。

3自貢鹽文化遺產利用

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遺產地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遺產地不斷被游客訪問時,遺產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旅游資源或者旅游吸引物③。如在英國,遺產被稱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我國目前的旅游熱點地區大多是世界遺產地、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公園等。自貢鹽文化遺產是世界級的品牌,將其轉化為旅游資源,實現其旅游經濟價值,是其開發利用的必然選擇。

3.1自貢鹽文化旅游資源概況

目前,自貢鹽文化旅游已成為自貢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6大旅游系列之一。自貢鹽文化旅游資源內涵豐富,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和較大的開發潛力。根據我國旅游資源認定的國家標準④,自貢鹽文化旅游資源見下表(表1)。

3.2自貢鹽文化旅游資源利用

要使自貢鹽文化遺產旅游能持續發展,自貢鹽文化遺產旅游的開發利用要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基本方針為指導,并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2.1著力打造鹽文化遺產旅游項目

自貢鹽文化遺產旅游項目的開發利用要與自貢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相吻合,近期發展目標要在《自貢市旅游產業“十二五”期間發展總體戰略》的指導下進行。

在鹽文化遺產旅游產品打造上,近期推進中國鹽療養生基地建設,使中國鹽療養生基地、恐龍王國公園、中國彩燈大世界這三大核心旅游產品成為自貢市旅游目的地的重心,完善旅游目的地結構體系。以鹽湖養生國際生態城(中國鹽鹵?。槁糜文康牡刂雾椖?,建設臥龍湖國際旅游度假區,將其打造成為國際井鹽文化生態度假旅游5A級風景區;依托大公井區域鹽文化遺存,將大公井區域打造成為地域上連為一體、項目上各具特色,集文化觀光、旅游休閑、醫浴保健、商貿服務為一體的旅游區域;依托仙市古鎮,將古鎮打造成為一個集“古鹽運文化、古鎮風情文化、古鎮民俗文化、川南鄉村自然風光游賞及休閑度假、健康養生、商務會議”等功能為一體,具有“中國鹽運第一鎮、一鎮三鄉四季春”美譽的國家4A級文化旅游風景區。借助大公井古鹽文化旅游區、中國齪>―吉成井鹽史文化博覽園、仙市古鎮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打造“千年鹽都”井鹽文化旅游精品,完善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

3.2.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鹽文化遺產

現代信息技術對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來講,表現在資源共享、虛擬場景展示、立體影視制作等方面,自貢鹽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也可以從這3個方面來進行。

3.2.2.1實現鹽業博物館的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網絡的全球覆蓋,各種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將更加迅猛。所以,鹽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也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做好對外宣傳。以鹽業博物館為例,首先,鹽業博物館要加強網站建設,利用網絡來架設、設計一個提供咨詢服務的網站,公眾可以通過網頁設計的資訊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⑤,從而達到拓展博物館宣傳陣地的作用。其次,由于館藏文物信息流在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鹽業博物館應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著手,切實發揮歷史文化信息庫的作用,將有關鹽文化遺產的文字資料加以整理和數字化后,放在網絡上為公眾提供服務。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社會各界人士全面直觀地了解自貢鹽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把館藏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充分體現在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中,主動開發利用鹽業博物館的資源。

3.2.2.2保護傳統井鹽汲制工藝,進行虛擬場景展示

虛擬場景是利用計算機建立的一種逼真的虛擬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人們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等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境中,人們可以沉浸在這種環境中與環境進行適時交互,達到“沉浸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目的。如通過計算機編程設計傳統井鹽汲制工藝,展示虛擬場景,用戶只需通過控制鍵盤和點擊鼠標即可觀看井鹽的制作過程,并實現身臨其境的瀏覽體驗。

3.2.2.3制作立體影視,增強游客體驗性

自貢因井鹽的開采而聞名,但由于古代缺少機械設施,鹽工們都是用雙手、雙腳和一些簡單的工具來完成井鹽生產的。我們可以利用3D或4D技術,將有關鑿井制鹽的真實故事制作成3D或4D影視,供游客觀賞。如制作被稱為“腳腳紅”的反映古代鹽工們艱辛搗碓場景的立體影視。即鹽工們站在只有一二十厘米寬的踏板上,踏板下是萬丈深淵,鹽工們利用足踏的方式,帶動銼頭上下運動,利用銼頭在運動中形成的動力來沖擊巖石和破碎巖石進行鑿井。為了鼓勵鹽工們的勞動,鹽工們在踏板上踏幾腳,鹽商們就給幾個銅板,而鹽工們隨時都會有墜入深淵的危險。鑿井過程中鹽工工作的艱辛和危險,智慧與血汗,會給游客以情感的沖擊和心靈的震撼,從而增強游客的體驗性。此外,這種3D或4D影視,深受年輕人的歡迎,尤其是對學生而言,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有教育意義。

3.2.3內引外聯,加強區域協作

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自貢鹽文化旅游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的情況下,內引外聯,加強區域協作,是提高旅游競爭力和知名度的必然選擇。對內,自貢要將鹽文化旅游資源與其他旅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升競爭力。這就要借助恐龍和彩燈的力量來互相宣傳、合作發展;恢復推行“門票套餐”制度,即自貢三大博物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彩燈博物館)合作經營,聯合出售門票。對外,自貢要樹立大區域、大旅游、大市場的觀念。2011年初,《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已獲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并已上報國務院。自貢要抓住機會,借助成渝經濟圈的輻射與帶動作用主動出擊,加強與周邊地區、周邊省市的溝通和聯系,實現資源共用、客源共享、利益互得,力爭將自己融入到川南、川渝、甚至整個大西南旅游環線之中。

參考文獻:

[1]趙麗麗,南劍飛.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鹽業史研究,2010(1).

[2]鄭向敏.文物古跡的保護與旅游開發[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3]張朝枝.旅游與遺產保護――基于案例的理論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篇9

一、市委、市政府下達我局的責任目標圓滿并超額完成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達我局的責任目標共14項。具體目標和完成情況如下:

1、全年計劃組織文化下鄉活動30天次。實際完成30天次,占年任務的100%;

2、全年計劃組織大型文化活動8次。實際完成11次,占年任務的137%;

3、全年送戲下鄉任務130場次。實際完成141場次,占年任務的1*%;

4、農村電影放映工程5000場。實際完成5260場次,占年任務的105%;

5、全年計劃開展“掃黃打非”集中活動3次,文化經營業主培訓2次。實際完成“掃黃打非”集中活動6次,組織文化經營業主培訓4次,分別占年任務的200%;

6、北陽平遺址群的規劃、保護、發掘和研究工作方面。3月5日,*已由國家文物局原則通過,我市文物開發保護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

7、全年創作的音樂、美術、攝影、文學作品在省級以上發表或獲獎6篇。實際完成6篇,占年任務的100%;

8、依法管理全市文化市場,確保我市文化市場規范有序;加強文物保護,確保庫存文物和田野文物安全無事故。我們堅持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監督檢查,狠抓責任落實,保證了文化市場管理規范有序,庫存文物安全無事故;

9、完成國有土地租金繳納任務。我們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確保了此項工作完成率達100%;

10、按月完成城市規劃區內本部門及所屬單位污水處理費繳納任務。該項工作完成率達100%;

11、計劃生育“四率”達到100%。我們按照要求認真落實,完成率均達到了100%;

12、通過文化行政執法示范單位創建,強化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圓滿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行政執法、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責任目標;

13、認真做好了蘭—鄭—長輸油管道工程的服務協調工作;

14、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文化系統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催查、催辦和信息等重要工作。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自全市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以來,在市廉建辦的統一領導下,市文化局黨組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加強領導,嚴格程序,狠抓落實,注重實效,推動此項活動持續深入開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局黨組專門召開了班子會議,學習呂書記重要講話;局黨組成立了文化系統“廉政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實施了文化系統“廉政建設年”活動方案,逐項目、逐內容、逐環節進行了部署安排。二是大力宣傳發動。為推動我局“廉政建設年”活動順利開展,我們從深入宣傳發動入手,強力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制作“弘揚廉政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依法執政水平”等宣傳標語;利用宣傳櫥窗開辟了“廉政建設年”活動政務公開欄;以“*文化網”為陣地,專門設立了“陽光行政”欄目,對規定的內容和項目全部予以網上公開,使文化管理工作達到權力清晰、職責明確、流程規范。三是注重素質教育。我們把加強學習作為提升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干部整體素質的重要“抓手”,健全了領導班子廉政檔案,組織班子成員進行廉政建設知識測試,堅持上好廉政黨課,由局黨組書記、局長率先垂范,先后為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上廉政黨課3次,分別就“怎樣當好領導干部”,“怎樣當好正職領導”,“怎樣當好副職領導”進行了深入講解。四是注重創新途徑。以“廉潔勤政”為重點,把“樹立機關良好形象,狠抓單位制度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制作了宣傳櫥窗,對各項法律法規、辦事程序和執法人員狀況進行公示,進一步完善了工作考評、衛生環境、辦公程序、考勤考核、財產管理、文印登記、檔案建設、門衛看護、車輛停放、會議秩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團結、嚴謹、敏銳、實效、敬業、公正、誠實、創新”的工作作風。

(二)全面開展“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奮力實現大跨越”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活動。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印發了實施意見,編制了學習計劃,確保了大討論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我局通過網站公開單位電話、郵箱,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跟蹤報道大討論活動的動態情況,認真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組織職工填寫《解放思想大討論調查問卷》;局班子成員身先士卒,從自身實際出發,圍繞文化工作大局和“五破五立”、“五查五看”的工作要求,對照自身的職責分工,通過“職工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等方法,廣開言路,深刻查擺單位和個人存在的突出問題;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相繼召開了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座談會、民主生活會、專題會等,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傳達局下發的實施方案,學習和掌握活動內容,領會精神,研究對策,狠抓落實。并針對查找出的影響我局整體工作的有關思想觀念、思路措施、工作作風、發展環境、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逐條分析并匯總,制定具體整改方案,狠抓落實。市文化館、圖書館、鑄鼎原文管所等二級機構組織單位的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認真調研,書寫并遞交了科學、詳實、操作性強的調研報告,針對自身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整改提高,推動文化系統大討論活動有聲有色開展。按照活動安排,我們還積極開展工作百日“大接訪、大下訪、大包案、大解決”活動。局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對活動內容進行了安排,設立了領導接訪日,抽調6位同志,深入陽店鎮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開展“大下訪”,組織各二級機構對單位內部的隱患進行系統排查,及時消除了隱患,維護了全系統大局的穩定。

三、業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文化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一是全力服務市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工程。我們把市文化活動中心的“三館一院”建設,作為今年全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明確職責分工,積極配合市北區指揮部認真做好設施內部設計論證、檔案資料整理、項目申請、業務技術指導等。目前,市文化館、影劇院、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完成,圖書館、科技館的內部裝修已接近尾聲。11月28日,我市博物館陳列大綱論證會在函谷大酒店召開,省、市文博專家到會對我市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案進行了論證,并一致通過了這個方案。

二是抓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我們按照上級關于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的精神要求,積極與市委組織部銜接,篩選確定了85個示范點,與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共享共建。通過積極努力,已爭取到了市財政配套資金24.5萬元,并與上級配套資金一起上劃省文化廳。在此基礎上,我們和中標單位簽訂了供貨合同,年底前安裝調試完畢。

三是強力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我們堅持以建設豫西文化長廊為載體,以農村基層文化大院、社區文化輔導站和鄉鎮文化站建設為切入點,先后在澗東區、澗西區各設立了1個社區文化輔導站,配備專業文化輔導員7名。舉辦了全市文化專干培訓班,培訓文化專干20余人次。開展了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普查活動,澄清了我市基層文化設施底子,建立完善了全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檔案。以310國道沿線農村文化大院建設為重點,新建成了故縣鎮盤東村,尹莊鎮尹莊村、前店村和官莊村,焦村鎮鄉觀村、東村和坪村,函谷關鎮孟村村和梁村村,城關鎮五龍村等10個標準高、設施全的農村文化大院。經過認真排查,我們篩選確定并向上申報農家書屋25個,著力拓展基層文化網絡陣地。通過狠抓文化設施建設,完善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戲劇振興工程成效顯著

蒲劇是我省的稀有劇種,*蒲劇團是我市唯一一個國有專業文藝表演團體。今年年初,我們下大力氣對癱瘓一年的蒲劇團進行了整頓重組:一是在劇團內部組織演職員工積極開展思想紀律作風整頓,理順情緒,制定制度,規范管理。二是投資10多萬元,購置了服裝道具,更新了演出設施,充實了硬件設備,使演出質量和舞臺效果大幅提升。三是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調整利益分配關系,使曾經流失于外地的一批優秀演員重新回團上班,提高了劇團的演出實力。四是新排大型劇目《貍貓換太子》(連二本)、現代戲《罪孽》等三部大戲,恢復了《反西梁》、《表花》、《取頭》、《殺廟》等原有經典劇目,極大地豐富了演出內容。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行,使劇團面貌煥然一新,演出質量直線上升。今年,共組織戲劇演出366場次,所到之處觀眾好評如潮,獲贈錦旗20余面。我市實施蒲劇振興工程的成功經驗,分別被《中國文化報》、《三門峽日報》、《金城*》等新聞媒體刊登,*電視臺還進行了專題報道,劇團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空前提高。

(三)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亮點突出

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承諾的為群眾所辦的十大實事之一,主要采取政府出錢、群眾看戲(看電影)、文化局運作的操作模式。為把此項工作辦好辦實,我們分別成立了市送戲、送電影下鄉工作領導小組,健全了管理機制,加大了投資力度,完善了服務內容,提升了演出檔次。其中在電影放映方面,購置了40部農村專用電影拷貝、30部備用拷貝,組建了18支專業放映隊,充分滿足影隊的放映需求。針對我市農村地域廣、村鎮相對分散的實際情況,采取集中放映與分散放映相結合的方式,對鎮村相對集中的地區,由電影公司組織車輛和放映隊,分4個區域集中放映,實現每晚每區安排放映3—5個村目標。對偏遠和交通不便的行政村實行影隊包干責任制,確保放映活動一村不漏,一場不缺。全年累計放映電影5260場,達到了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的規定要求。

(四)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工作全面鋪開我們按照全省文化系統創建方案要求,成立了局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工作領導小組,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加強對此項工作領導。制定實施了工作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具體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對局機關環境進行了整修,刷新了墻壁、樓桿,對供水管道進行了整體維護,改造了供電線路,安裝了走廊照明燈。實行機關衛生區域輪流值日制度,強化督查,優化了環境。重視宣傳發動,利用宣傳櫥窗、會議、文化網等形式,大力宣傳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工作動態,營造輿論氛圍。制定實施了依法行政工作各項制度,做到制度上墻。組織人員到市地礦局、林業局進行參觀,學習先進經驗。認真搜集整理各項資料,建立健全了創建工作檔案。結合政風行風評議活動,面向社會開展文明執法承諾服務,提升了文化部門良好形象。通過不懈努力,我局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工作全面鋪開,為迎接省里驗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文物普查和保護工作進展順利。在對田野文物的巡查保護工作上,我們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為契機,制作文物普法宣傳標語,張貼文物普查宣傳畫報,開展文物法規咨詢活動,先后8次組織業務人員深入全市17個鄉鎮(區),共普野文物保護單位110處,新發現31處;建立文物保護單位業務文物保護小組30個,發展業務文物保護員170名。按照普查時間進度安排,目前我市寺河、大王、陽店、川口、尹莊5個鄉鎮的普查工作已經結束。在館藏文物上,我們一方面開展經常性的文物安全教育,邀請專家老師授課,組織專業知識測評,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業務技能、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另一方面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巡邏制度,不斷完善內部設施。自籌資金對單位內部用電線路和展廳風化損失嚴重的部分進行整修,保證了館藏文物安全無事故。

二是積極主動做好我市秦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年10月,我市秦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被上級暫定為不列入首批申遺名單后,我們針對審議專家提出的意見,組織開展了大量的鉆探和發掘,發現了漢代古道路基,確認了函谷關戰國城池走向、范圍及面積。并在雞鳴臺、瞻紫臺及東西兩個瞭望臺下發現了大量夯土層。在此基礎上,20*年2月,我們又邀請國內有關文物機構專家學者,召開了秦函谷關考古調查匯報會。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秦函谷關應被列入絲綢之路各遺產點名單。20*年5月,在洛陽召開的全國申遺工作反饋會上,國家申遺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再次提議,將*函谷關列入申遺名單。我們根據省、市文物局通知要求,重新啟動申遺工作。6月上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根友,市政府副市長馮俊珍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率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行,親赴鄭州向省里遞交申遺規劃、文物本體保護規劃和文物修復方案,使我市秦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邁入了正?;壍?。8月下旬,我們邀請中國建筑設計院規劃專家,對函谷關景區及周邊十多個與絲綢之路有密切關聯的遺跡、遺物點進行調查,詳細了解其地理環境、文物構造和分布狀況,為下一步規劃提供科學、翔實的資料依據。11月21日,省絲綢之路申遺專家、省文物局外事交流合作處處長陳炎堂深入我市,對我市“秦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為我市下一步申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是積極搞好重點工程建設的文物勘探工作。我們認真搞好國家電網背靠背二期、西氣東輸二期、蘭—鄭—長輸油管道和鄭西高速鐵路等國家大型工程及市委、市政府重點項目建設的鉆探調查,配合三門峽文研所搶救性發掘古墓24座,收回出土文物73件。完成我市大中型基本建設工程鉆探項目43個,鉆探面積65.7萬平方米。

四是積極做好鑄鼎原文物的調查和宣傳力度。一方面做好鑄鼎原遺址群的調查了解。5月份先后2次組織業務人員,分別對蚩尤山和荊山進行考古調查,確認了該地區的文物考古價值。另一方面,通過舉辦多種展覽活動,加大對鑄鼎原地區50處古文化遺址的保護宣傳力度,充實“北陽平遺址群考古成果展示廳”版面內容,吸引了有關上級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多次參觀考察,使其成為社會各界熟悉鑄鼎原、了解*文物的平臺。3月5日,耗時兩年搜集整理的《北陽平遺址群·西坡遺址規劃》被國家文物局研究通過,為我市西坡遺址今后的保護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

(六)群眾文化活動異彩紛呈

一是認真抓好節慶和廣場文化活動。我們配合市委宣傳部,認真做好“金城之光”春節晚會的節目編排,協助焦村鎮完成元宵節期間“金鼠旺春”大型社火表演。5至10月份,我們參與指導了市委宣傳部大型賑災義演,以及市交通局、市第一人民醫院等13個單位舉辦的19場“金城之夜”廣場文化活動。為營造城市開發建設濃厚的文化氛圍,10月上旬,我們誠邀山西省臨汾蒲劇院、河南省豫劇二團等國內知名劇團,在城市中心商業區建設工地義演23場,在全市引起強烈轟動。

二是積極發展民族文化和書香文化。利用雙節、老子誕辰紀念、傳統古廟會、雙節、端午節等節日舉辦大型書畫展、書畫聯誼、有獎燈謎競賽等各種類型的推介活動,擴大文化工作的社會影響。3月份,我們在函谷關舉辦了書畫展,共展出作品400余幅,并組織書畫作者6人、剪紙藝人10人進行現場表演,真正把優良的民間傳統技藝帶到農民群眾當中,提升了傳統文化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在“4.23”全民讀書日之際,我們組織和引導全市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了“書香校園”全民閱讀競賽活動,涌現出了市實驗中學、市一中、市一小、市實驗小學等全民閱讀先進集體。同時,長期開展圖書借閱、下鄉追集服務活動,全年先后接待讀者3.6萬人次,流通7.2萬冊次,開展“送書下鄉免費展讀”活動45天次,展出圖書1000余冊,雜志300余冊,接待讀者8000余人。

(七)文化市場管理規范有序

一年來,我們圍繞“科學決策、繁榮發展、規范管理、熱情服務”的工作思路,認真做好全市文化市場管理和服務工作。一是強化政策法規培訓。我們始終把加強執法人員的素質培養作為重點來抓,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堅持亮證執法、持證上崗;積極參加了省市組織的文化執法人員資格培訓,并順利通過考核,取得了全國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資格證。先后舉辦網吧、印刷、圖書經營業主培訓會,印發《文化市場從業人員培訓資料》,強化經營業主的依法經營意識;配合“平安建設”、“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展出文化法規政策宣傳版面30余塊次。二是積極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治理。從3月中旬到10月下旬,我們先后在音像市場、圖書銷售市場、印刷復制市場開展6次大規模的專項治理活動,出動執法人員89次,查處盜版音像制品631盤,收繳盜版圖書5212本,對6家印刷復制經營單位下發了整改通知,立案查處了市黃河印刷廠印制含基督教標識廣告宣傳單,對市五高使用盜版教輔“高考一本通”案件進行處罰。三是做好文化市場經營單位有關證照的審批和年檢。共換發《文化網絡經營許可證》73件,《娛樂經營許可證》15件、《出版物發行許可證》檢證36件,《印刷經營許可證》換證34件,辦結率達100%。四是強化對網吧經營的整治和監管。通過開展“春季行動”、“零點行動”、“奧運安保行動”等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治理網吧未成年人進出、等級不規范和超時經營行為。全年共檢查網吧60次,依法處理違規網吧60家次,處理群眾舉報網吧違規案10起,結案率達100%。四是加強文化市場綜合監督體系建設。7月份,我們投資50余萬元與市網通公司聯合建設了網吧視頻監控系統,在城區43家網吧安裝攝像監控設備。9月24日,三門峽市政法委組織六縣市政法、通信系統負責人,深入我市網吧監控中心,現場交流和推廣我們的經驗和做法。為強化社會監督,11月份我們聘請文化執法社會監督員16名,積極參加市廣播電臺的“行風熱線”欄目,細心解答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自覺接受輿論監督。

(八)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發展文化產業是新時期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們始終堅持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上臺階。一是積極搞好函谷關老子文化園建設規劃。我們委托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旅游數字技術研究所對我市函谷關老子文化園進行規劃,拿出了總體規劃和核心區詳細規劃,為下一步開發建設函谷關老子文化園提供了可靠依據。二是加大投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面對文化產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出作用,我市各鄉鎮、各部門制定科學、翔實的發展規劃,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廣泛引進技術人才,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故縣鎮河西村加快漢山旅游開發步伐,投資800多萬元,制定了漢山旅游開發總體規劃,硬化進山道路3公里,修建人行步道5公里,篩選確定旅游景點30余處,建成了休閑賓館,可同時容納200余人入住。今年“五一”、“十一”期間接待游人5000余人次。焦村鎮女郎山景區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了人行步道、觀光水庫、漂流渡槽、旅游公廁、地質博物館等設施,吸引城郊及周邊群眾紛紛前來觀光旅游。在此基礎上該鎮還發動經濟能人興辦了具有濃厚文化品位的萬菌苑、神泉山莊、信達生態園、風情苑等5處休閑文化園,全年文化產業經營收入達120余萬元。朱陽鎮立足資源優勢,一方面強力打造“虢州硯”優勢品牌,廣泛吸納祖傳藝人,強化技術研發,推動“虢州硯”產品走俏市場,年產值達300余萬元;另一方面圍繞當地豐富資源,舉辦了首屆“核桃文化節”,并通過積極努力,被上級命名為紅色革命老區、佛山省級森林公園,使該鎮成為繼革命傳統教育、天然休閑觀光旅游和商貿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文化產業大鎮,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焦村鎮楊家村的靈芝盆景不斷引進先進工藝,積極參加各類型推介活動,拓寬了銷售渠道,提升了知名度,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三是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引導扶持產業經濟實體走上市場化發展軌道。在市文化局和尹莊鎮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剪紙民間藝術家郭麗萍創辦了藝苑民間藝術傳承有限責任公司,這是我市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營企業。該公司集人員培訓、手工制作、貼畫裝裱、工藝加工、產品銷售為一體,采取“基地+農戶”運作模式,拉長了產業鏈條,提升了公司整體實力。該公司出品的《千古雄關道家之源》、《紫氣東來》等大型剪紙作品,在國家農民藝術展覽館、中央美術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聯合組織的展覽中均獲一等獎。四是西閆鄉、五畝鄉群眾千方百計引進資金,各投資上千萬元,新上凱樂、凱越兩個彩色印刷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其中凱樂公司于3月份被中央黨校、中央文獻出版社《紅旗飄飄》編輯部確定為總承印單位,總印數100萬冊,金額達6000萬元,從而一舉躋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印刷企業龍頭行列。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文化系統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還不夠高,業務能力還不夠強,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還不能充分勝任當前文化工作發展的需要。

篇10

關鍵詞:山地;傳統民居;規劃;保護

Abstract:Mountain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ut most of the mountain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agile, sensiti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plus local residen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differe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extremely urgenc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Zhongshan town as an example to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overall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ountain of traditional houses resources, science play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mountainous region economic benefits, further promote dwelling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provides reference.

Key words:mountain;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planning;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C91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05-62-(4)

傳統的民居凝固著城市內涵和地域文明,不僅代表了一個地方的特色,更是當地人們情感的一種寄托。山地的概念是從建筑場所的角度出發,結合地理學的定義概念,即對有一定的相對和絕對高度、隆起的地形的總稱;是一種廣義上的山地概念,是山、丘陵、高原的綜合;又包括非地理學上的含義,即指地形起伏變化,但不一定在山區的建筑用地。[1]傳統的山地民居是生活在山地的人們經過長期的生活而創造出的一種獨特的,蘊涵著人類與自然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哲理的一種建筑形態。進入現代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時代,受到強勢文化的強烈沖擊,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樣性日漸式微。這種變化使人類社會從古至今不斷延續的文化經驗和生活方式的傳承受到極大的挑戰。[2]第20屆世界建筑師大會《北京》明確指出了20世紀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大困擾:“地域文化的多樣性和特色逐漸衰微、消失……建筑特色逐漸隱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現趨同現象和特色危機”,“現代建筑的地區化,鄉土建筑的現代化,殊途同歸,推動世界和地區的進步與豐富多彩”[3]。由于山地傳統民居所在區域地貌條件十分復雜,生態環境敏感,災害發生頻率高,一旦遭到破壞,其生態格局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由于歷史和地緣因素,山地傳統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保護意識淡薄的人們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傳統村鎮的商業化、人工化現象十分明顯,從而導致歷史文化、傳統的建造技藝逐漸喪失。大多數山地傳統村鎮的基礎設施落后、服務配套設施不全、布局分散和混亂、人居環境質量較差,因此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的必要性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了促進城鄉合理布局和科學發展的主題,為早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做好城鄉統籌區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是國家戰略需求。

傳統山地民居經濟基礎相對落后,生態環境形勢日益嚴峻,選擇統籌規劃和保護這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保護民居歷史文化和生態格局,傳承民居建造技藝,提高民居居住環境質量,促進民居文化旅游事業健康發展的現實需求。

《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其中“村鎮宜居社區與小康住宅”、“綠色建筑技術集成示范”、“低碳與和諧社區示范”是創新重點;《“十二五”綠色建筑科技發展專項規劃》中重點提出了“村鎮綠色建筑適宜技術研究與示范”,這些都與傳統民居統籌規劃與保護密切相關,其核心內容就是圍繞如何促進村鎮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技術創新。因此,做好城鄉統籌區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是“深化城鄉統籌,加強村鎮宜居社區建設,保護傳統民居”的技術需求。

2 山地傳統民居統籌規劃與保護的可行性

我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來加強對民居的保護與管理。這也使得山地傳統民居的保護、管理、維修和利用有法可依,同時為傳統山地民居統籌規劃與保護提供了法律基礎和制度規范。不論是集體還是私人所有的傳統民居,其所有權都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傳統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隨意拆毀或修建。

在山地傳統民居保護利用的過程中,為了掌握現狀,進行多角度全面摸底,將其分級、分類加以保護和利用,我國現在已經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文化保護意識和過硬專業素質的科研隊伍。這些人員將3S技術應用到山地傳統民居的開發保護中來的同時,發現了傳統山地民居建造技術后繼乏人、工藝面臨失傳,山地傳統民居建造的配套材料部分不復存在的問題,目前正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以進一步提高山地傳統民居的修復及保護。

隨著山地傳統民居的保護與開發得到人們的重視,初步的規劃開發方法也逐步形成,這些都為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和開發提供了基礎和借鑒。例如:對于成片分布、規模較大、整體保存較好,文化特色和產業特色較強的村莊,可建設“特色村落”就地保護;對分布相對零散的山地民居,則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采取“整體異地遷建”的辦法,將散落的山地民居集中到統一規劃的區域,從而對其加以保護和利用;此外,“誰使用、誰維修,誰保護、誰受益”這一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將政府、企業、單位與個人各方的力量很好的結合起來,對山地傳統民居加以統籌規劃與保護是一條可行之路。

3 以中山鎮為例的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

3.1 中山鎮的區域概況

中山鎮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南部,是江津市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全市保存最好的千年古鎮。該鎮占地面積156km2,現保存最完好的中山古鎮老街有傳統建筑商鋪307間、青石板鋪就的老街面1 132m。中山鎮古老的街道大多數鋪的是青石板,青石板兩旁則矗立著雙層的吊腳樓,當地居民多居住在第二層,第一層多用于堆放雜物。整座古鎮青色瓦片蓋頂,紅漆木板竹篾夾墻,圓柱承重,古樸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風韻。中山鎮2005年批準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3.2 中山鎮的山地傳統民居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山鎮的民居由于吸收了山地民居建筑構造精髓,對地形有著較強的應變能力,[4]以吊腳樓為主,瀕臨河岸,建筑所用的材料容易受到蟲蟻啃噬,加上當地陰雨連綿的天氣,各種氣象災害也對傳統民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中山鎮當地村民文化素養有限,對保護歷史遺存建筑的認知模糊,他們在改善自身居住條件愿望的驅使下,對傳統民居建筑肆意翻建,用新磚墻代替存在了千年的竹篾墻,還用現代的塑料棚代替老瓦檐。政府部門也對傳統民居的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缺乏認識,保護利用滯后,缺乏前瞻性,成為問題的一大癥結。1992年,中山鎮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戲樓被拆掉。此外,傳統山地民居建造技術后繼無人,工藝面臨失傳境地,一些損壞的傳統山地民居因為技術失傳而難以以原貌修復。由于當地特殊的地形,傳統民居的分布散亂,使得中山鎮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和保護變得更加困難。曾經中山鎮的這些傳統民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體現著江津、重慶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獨特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今天傳統的吊腳樓部分變成了磚瓦房,部分隨著時間的足跡變得破舊不堪,展現山城獨特的民居風貌、展現我們祖先智慧的古老建筑正在消失,蘊藏在中山鎮傳統民居中的鄉村傳統文化也遭到破壞并面臨失傳的境地。目前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發展與保護已成為中山鎮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2.1 管理缺乏統一的規劃

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開發不僅投資巨大,風險系數相對也較高。它的實行需要進行大范圍的考察與研究分析,充分了解傳統民居的發展歷史及開發使用現狀,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和可行性分析,這需要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雖然目前中山鎮制定了《保護規劃與設計》,但是這個規劃可操作性相對較差,缺乏系統的管理與規劃。

3.2.2 經濟相對落后,資金短缺

中山鎮所處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后,當地人民人均收入較低,政府部門可用于發展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的資金非常有限,上級部門針對民居保護撥款較少,由于經濟效益較差導致對外招商引資困難,這些都使得傳統民居的保護進展緩慢,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舉步維艱。

3.2.3 當地獨特的氣候條件

中山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特征為冬冷夏熱、易旱易澇、多霧多風。這樣的氣候特征增加了中山鎮傳統民居保護的難度,且對建筑的材料、結構、造型、朝向與空間布局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3.2.4 民居保護技術落后人才匱乏

中山鎮傳統民居的保護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手法,先進的設備和科技手段沒有參與進來。從事傳統民居保護的人員絕大部分是本鎮居民或村民,未經專門培訓,而有經驗的、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高素民居保護與規劃人才嚴重短缺。

3.3 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措施

3.3.1 加強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統籌規劃與監測

對中山鎮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首先要建立在對其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要對相關的基礎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按照中山鎮山地民居的空間形態、建造材料、民居分布特點及其所體現出的自然、經濟、文化特征進行分類,為其統籌規劃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并建立基于3S技術的山地傳統民居聚落數字化信息庫。對中山鎮民居的規劃不僅要考慮到不同民居的分布范圍,更要與當地的土地流轉情況、環境資源整合程度、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密切結合起來。針對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在規劃建設中已經遭到的破壞以及未來開發利用過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壞,在確定不同修復方案的基礎上,明確開發利用的風險要素,開展預警評估。在中山鎮的統籌規劃與保護的過程中要以數字化信息庫為基礎,建立數字化動態監測系統,定期對民居消防安全、蟲蟻防治、火災進行檢測工作,樹立保護意識,努力防范災害于未然。總之要運用基于3S技術的信息提取、動態監控、數字化分析的管理功能,對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實施科學、有效的統籌規劃與保護。

3.3.2 加強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文化空間保護與更新

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是研究當地歷史、文化、民俗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價值。中山鎮傳統民居文化作為巴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厚重的文化底蘊為江津文化乃至重慶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中山鎮傳統民居統籌規劃與保護的過程中,要研究其傳統民居文化的形成機理、演化模式和動力機制,確定影響其傳統民居文化發展的相關因素,在規劃過程中重視對特色民居文化資源的保護。正如路易康所認為的:“未來”要來自“融化”的“過去”;“建筑不是抽象地玩弄無根的‘形’和‘飾’,更重要的是把握當地的文化精神并把它們灌注到設計中去”[5]。所以,在民居的修復和改建過程中,要把傳統民居文化資源與現在的民居形態、民居功能相結合,體現出傳統與現代、人工與自然的協同共生,使當地民居文化空間的開發利用在符合現有的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滿足當地居民需求并帶來更大的利益。在對中山鎮傳統民居進行統籌規劃與保護的過程中,也要與周邊地區的傳統民居規劃進行區別對待,避免近距離雷同與資源浪費,但同時也要探索多區域文化空間開發利用的整合利用,將中山鎮傳統民居文化發揚光大。

3.3.3 加強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功能的完善

中山鎮特有的氣候類型對民居隔熱、防潮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山地傳統民居修建時間較早,在光、熱、室內空氣質量等方面不能滿足現代居民的居住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傳統民居統籌規劃和保護的過程中研究新的采光照明技術,提升光環境質量,使其達到具有良好氣候適應性、節能、健康的目的。新的采光照明技術不僅要有利于既存民居保護,安全性好,還要全面提升傳統民居光環境質量。對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修復要在利用傳統民居修建技術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山地自然能源來改善傳統民居環境,使傳統民居達到適應氣候、低能耗、居住舒適的目的。針對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的室內空氣質量問題,要研究民居功能布置,控制污染源,加強對傳統民居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重點是改廁、改畜、改灶,使室內達到除濕、除臭、防霉的目的,合理處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有利于提高室內空氣品質。此外,在中山鎮傳統民居修復的過程中所用的建材也要符合綠色建材的選用要求,最終提高居住的舒適性。

3.3.4 加強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原真性的保護

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建造工藝典型,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傳統民居的修復要使其適應當地濕熱多雨的氣候條件,體現出當地的傳統文化;同時要培養傳統建造工藝新一代的接班人,對中山鎮特有的建造技術和工藝進行傳承。當地傳統民居以雙層吊腳樓為主,特有建筑材料有青瓦、竹篾等,要在利用傳統建造技藝的基礎上,優化傳統材料的性能,并使其材料性能得以提升,綜合多項技術措施并擴大傳統材料的使用范圍,對中山鎮特有的竹篾夾墻,圓柱承重結構進行加固,使山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安全保障。對傳統民居的修繕也要保持其原真性,盡量不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免破壞原有民居的整體美觀性。

3.3.5 加強中山鎮山地傳統民居的可持續發展

中山鎮遠離鬧市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的中山鎮旅游業發展并不興旺,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也不明顯。因此,對當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探索中山鎮農業、旅游業和其他產業之間協同共生的模式與方法,探索當地不同產業發展的現狀、未來的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對當地山地傳統民居進行合理的空間規劃與整合。在此可以把傳統民居分兩類,一類是保存較好,受人工化、商業化影響較少,基本處于原始狀態的遠郊型;另一類是受人工化、商業化影響較大,傳統民居已經部分破壞或遭受較嚴重的破壞的近郊型。對不同類型的山地傳統民居要進行區別對待和保護利用。中山鎮傳統民居規劃既要注重保護和傳承當地特色,使中山鎮的民居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也要使傳統山地民居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諧共生,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4 結語

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既可以合理開發利用山地傳統民居資源,也可以保留山地傳統民居特色,傳承山地傳統民居歷史文化,提高山地居民的居住生活質量。本文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山鎮為例說明如何實現山地傳統民居的統籌規劃與保護,同時也為我國廣闊山地傳統民居的規劃與保護提供了范例。

參考文獻:

[1] 盧濟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195.

[2] 荊其敏,張麗安.中外傳統民居[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3] 吳良鏞.國際建協北京:建筑學的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