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2 17:16: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題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經濟法課的教學中,已經普遍接受并采用案例教學這種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恰當、正確地利用案例,使案例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呢?通過對法學專業問卷調查的分析和多年案例教學的實踐,筆者認為,經濟法案例教學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案例的積累、選取和編寫
案例是進行案例教學的基本工具,為了做好案例的積累、選取與編寫,我們主要通過以下渠道和形式來完成。
(一)教學案例的積累
經濟法教學案例的積累,我們組織課題組的教師從以下三個渠道收集案例。
第一,相關的案例教學教材,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學教學案例叢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法學系列案例分析。在此基礎上,將涉及經濟法內容的案例摘取、引用,作為教學案例的素材。
第二,中央及各地方電視臺的法制節目,如中央電視臺1套的今日說法、重慶電視臺的拍案說法。一些涉及法律案例較多的報刊雜志,如《法制與社會》《中國法制報》《中國剪報》《法制文萃報》等。
我們將與經濟法課程內容聯系較大的案例記錄下來,作為案例教學的素材。
第三,學生畢業實習及實踐教學,教師給每位學生布置收集案例的任務,要求從法院、檢察院、監獄系統收集案例,從咨詢服務、法制宣傳以及周邊團場收集案例。
(二)教學案例的選取
教學案例的選取要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學案例應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實性。教學案例的代表性即典型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關法律關系內容和形式,而相關法律規范的適用則更能反映案件事實和法律規范的對應關系。
對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原理、法律適用的方法和原則等。此外,真實的案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教學案例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疑難性。
具有啟發性和疑難性的教學案例,有助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并注意到現實案例的復雜多樣性,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三是教學案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濃縮性。典型案例的復雜性應當服從于教學的目的與要求。
教學案例的針對性能夠強化教學行為的目的性,便于學生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并適時和適當地深入。教學案例的濃縮性能使師生在剔除了無效信息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教學。講求教學案例的針對性和濃縮性,有助于案例教學的有序開展,逐步實現教學目標。
(三)教學案例的編寫
按照教學案例的選取的要求,我們組織課題組對收集的經濟法案例素材在選取的基礎上進行編寫。在編寫中,依據統一體例、統一分析的方法、統一案例的評析、統一法條的適用,然后由課題組教師按自己專長的研究方向進行案例的編寫。編寫完后,進行交叉檢查,最后再集中討論定稿。
二、經濟法案例的課堂講授
為了驗證編寫的教學案例的可行性,我們在法學專業2011級、2012級、2013級進行了案例教學試驗,經過案例教學的試驗和總結,我們認為,在經濟法案例的課堂講授中應注意四個環節。
(一)案例導讀
具體就是,將編寫并印好的經濟法案例在課前1、2天發給學生,教師提出一些要求,如相關教材內容、有關法條、達到的目的、存在的疑問等,使學生在閱讀案例中,進入法官的角色,依法進行案例的判斷與思考,以此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
(二)課堂研討
在對學生引導和啟發的基礎上,進入課堂研討。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或者全班座談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將各種不同的想法和觀點闡述出來,大家在對這些想法和觀點的比較和思考中,得到啟發,最后達到解答案例的目的。
(三)理論升華
經過案例導讀和課堂研討,教師針對案例中反映出來的相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進行重點分析與講解,并做系統的理論歸納。這樣,通過實踐說明理論,從而達到理論的升華。
(四)實踐引申
在學生理解了案例、掌握了理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據理論解答類似的案例,或者自己編寫案例,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在學生把理論再運用于實踐并引申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這四個環節中,第一、第二、第四個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重在引導,第三個環節,教師成為主體,學生變為客體。在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一方面充分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盡量少給學生提示,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同時適時適當地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注重課堂內容的開放性。
當學生無從下手時,注意適當的提示;當學生思維陷入誤區時加以引導。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結論進行評價和較正。教師在講解和評述案例時,不能只停留在分析結果的給付,而更應當注重分析方法的講解,注意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對不同的分析結果進行充分的論證。
三、案例的課后評估總結
為了解案例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在課后進行了評估調查和總結。采取的形式有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會、學生個別談話、教師討論等。通過這些形式的調查,我們對調查的各種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了案例教學和課堂講授教學的對比結果(見附表1)。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案例教學相對于課堂講授教學,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理解知識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學生課外查閱資料、課堂主動參與的意識、創新精神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增多了。
同時,回收的問卷也顯示出,進行過案例教學,或者正在進行案例教學的班級中,有95%以上的學生喜歡案例教學這種形式,并且希望多采用或者一直采用下去。
另外,在評估調查中和調查問卷中,學生提出了一些相當好的建議,歸納起來有:(1)在案例導讀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編寫的案例作為導讀案例,由學生設問并主持。(2)在課堂案例教學時,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用在全國或某地區典型的法律實例作為教學案例,由教師或學生主持設問。(3)經濟法課的考核方式應進行改革,要把平時的案例教學納入考核的內容。
篇2
[關鍵詞]經管類課程;案例教學;講授教學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邁進,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765萬人,創下畢業生歷史之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經管類專業作為與市場掛鉤最為緊密的市場之一,大多數高校無法為經管類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空間。經管類專業的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這樣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無法提升。而案例教學是一種引導式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因此,在經管類專業中運用案例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經管類課程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經管類案例滿足不了教學需要
目前,大部分院校經管類院校,特別是G學校案例更是匱乏,都是教學工作量大,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搜集、整理案例,教學中運用到的一些案例主要來源于教材、互聯網等,來源渠道較窄。而且案例十分陳舊,很多是多年前的案例,跟不上企業實現的發展,缺少典型性,大多是“舶來品”,由此可見,雖然G學校經管類課程引入了案例教學,但是案例搜集、整理等十分落后。
(二)將案例教學混同于舉例教學
筆者在調查發現,雖然目前有相當―部分經管類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將案例教學等同于舉例教學。其實,案例教學與舉例教學有很多的區別。案例教學是將案例作為教學的中心環節,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辯論、歸納出案例中折射出的原理,提高W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而舉例教學只是在講解理論時引用一些事例對理論進行強化,方便理解。
(三)組織實施過程名不符實
筆者調查顯示,目前雖然許多經管類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以講授為主。在上課時把案例給學生后,教師不引導、不總結,這樣的案例教學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并不是真實的案例教學。這些形象說明目前G學校案例教學名不其實。
(四)評價環節缺失或不到位
調查和訪談顯示,目前G學校經管類專業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及時、準確的評價。主要表現為:第一,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注意案例的引導與傳授,但是等學生分析出自己的結論時,很多教師并未對學生的結果進行及時的評價,如幾位不同的學生得出不同的結論,教師在評價時只給出教材的答辯,并未針對學生的結果評價,未及時引導學生。第二,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時糾正,任由學生在偏差的方向浪費時間。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對一些問題的理解可能有片面性,難免在討論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合理的結論,這需要教師在案例教師過程中及時引導,糾正偏差。
三、經管類課程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對經管類課程案例教學認識不足
(1)對案例教學法不受重視。案例教學是一種創新性教育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發展為目標,但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G學校經管類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以知識講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這種傳統的教育理念很容易導致案例教學在G學校很難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是案例教學在G學校發展慢的原因之一。
(2)課程規劃不合理。經管類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案例分析可以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升學生運用理論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教師不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那么在課程規劃時,很容易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3)對案例教學認識不足,案例教學操作有難度。實施案例教學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基本理論基礎,如果沒有這一前提,案例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而在G學校經管類案例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越俎代庖,引導過度,而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缺少主動思考的習慣。這實際上沒有理清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二)教學條件的限制
案例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應該采用小班教學,但在G學校常用的是合班教學,一個課堂通常有60人左右,這樣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時,就很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也不能對第一位學生對案例的討論有充足的時間。
(三)教師與學生與實施案例教學有差距
(1)教師與實施案例教學有差距。一般而言,實施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并且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注重“講”到“引”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駕馭好案例教學。而G學校經管類教師目前普遍存在工作負擔重,時間有時間有限的困難,學生也沒有組織針對案例教學的培訓,很多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時感到力不從心。
(2)學生能力與實施案例教學有差距。一般而言,案例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原理,以及案例教學的一般方法與步驟,案例教學比傳統的講授教學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G學校由于案例教學氛圍不夠,學生在案例教學前也通常不會預習,導致在實施案例教學時效果就大打折扣。
(四)案例庫建設滯后
教學案例庫建設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案例從最初的篩選搜集,一直到最最后的整理構思編寫需要非常強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需要專業小組才能勝任,而目前G學校,案例庫建設落后,沒有專門的教學案例編寫人員,也沒有針對案例編寫工作立過項,完全依賴任課老師自己搜集、整理,但受到精力、資金等方面的限制,G學校經管類案例具有―定局限性。
四、經管類課程案例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經管類案例庫的建設
為了解決G學校經管類專業教學過程中高質量案例缺少的問題,建議以立項的形式,給予經費支持組織經驗豐富的教師成立教研小組,專門致力于案例的撰寫工作,并且可以作為一項長態化的工作去完成,建立完備經管類案例庫。而且定期組織案例交流活動,實現多個系案例資源共享。并且組織對每個案例進行評審,優秀的案例給予獎勵。
(二)加強對經管類教師案例教學的培訓
案例教學與傳統的講授教學相比,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組織能力、臨場應對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G學校相關部門在教師繼續學生和培訓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將教師送出去參加案例教學相關培訓,多與其它兄弟院校組織案例教學的交流,并且在學校內部多組織案例教學的比賽活動,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重視與傳統教學法的結合
案例教學雖然有眾多好處,但是也有缺點,如案例教學不能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專業知識,不能適用于所有課程的教學工作。而傳統的講授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到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樣,必須將傳統講授教學與現代的案例教學相結合起來,每一章選擇一二個知識點進行案例教學,或者在講授完相關知識點之后,對于重點核心的內容進行案例教學,做到案例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有機合,優勢互補。
篇3
(《高二》年級《物理》學科《選修3-4第一章》第三節)
【教學目標】(1)理解回復力的概念。(2)會用動力學的方法,分析簡諧運動中的位移、速度、回復力和加速度的變化規律。(3)會用能量守恒的觀點,分析水平彈簧振子中動能、勢能、總能量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第一節學習了什么是簡諧運動,知道了位移-時間圖像是正弦函數的運動是簡諧運動。第二節又學習了描述簡諧運動的幾個物理量。當然前兩節我們學習的是簡諧運動是怎么樣的,而這節課我們著重學習物體為什么會做簡諧運動以及判斷是否是簡諧運動的另外一種有效的方法。
2.進行新課
師:回顧一下勻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受力是什么樣的?
生: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合外力為零。勻速圓周運動受到一個始終指向圓心大小不變的力。
(演示實驗:拿出彈簧振子,讓彈簧振子振動起來。要學生觀察,同時老師提出問題)
師:猜想簡諧運動的受力會怎么樣呢?
生:好像與圓周運動有點類似,總是讓振子回到平衡的位置。
師:那力的大小上呢?是不是有什么特點?現在我們小組討論完成課案中導學問題。(開始討論)
導學問題1:觀察彈簧振子的振動。當把振子從靜止的位置O拉開一小段距離到A再放開后,它為什么會在A-O-A'之間振動呢?
(1)什么是回復力?
(2)回復力是根據力的 (選填“性質”或“效果”)命名的,可能由合力、
或某個力的分力提供。
(3)按照你的理解嘗試簡述回復力是怎樣起作用的?(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1:回復力是指將振動物體拉回平衡位置的力。所以它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回復力可能是合力、某一個力或某幾個力提供。
師:非常好,先給你加1分。但是第二個空為什么你要填“某一個力”?
小組代表1:圖示的情況就是。圖示情況彈簧振子是受到一個力:彈簧彈力。而這個力就提供了回復力。
師:再加1分。
小組代表1:回復力總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振子離開平衡位置就將會被拉回來。
師:很好,能不能再具體些?回復力起作用的時候似乎有點什么規律?
小組代表2:振子離開平衡位置越遠,回復力就越大,就越想把振子拉回平衡位置。而且位移與回復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師:加1分。把兩位同學的回答總結如下:振子由于慣性離開平衡位置,而離開平衡位置系統就會提供一個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正是這一對矛盾才使振子形成了振動。
師:經過研究,回復力與位移的關系是F=-kx,正體現了剛才我們說的離開平衡位置越遠回復力越大,那么這個負號是什么意思呢?
搶答:表示F與x的位移方向相反。
師:加1分。力與位移都是矢量,所以這個負號表示的是方向。
師:順理成章的,既然簡諧運動的回復力有這樣的特點,反過來這個特點也可以作為判斷一個振動是否是簡諧運動的方法。我們重新給簡諧運動下個定義:如果質點所受的力與它偏離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質點的運動就是簡諧運動。
導學問題2:作為一個振動系統,彈簧振子的勢能與彈簧的伸長量有關,動能與小球的速度有關。請完成下表:
師:完成上表并小組討論:總的機械能=任意時刻的動能+勢能= = = ,簡諧運動的能量大小如何判斷?
學生代表3:總的機械能等于平衡位置時的動能,等于最大位移時的勢能。可以看平衡位置的速度或者振幅來判斷簡諧運動的能量。
師:加1分。振幅是最直觀的,對于同一個彈簧振子來說,我們一般看振幅的大小來判斷簡諧運動能量的大小。
3.課堂練習
演示:豎直放置的彈簧振子的振動?判斷是否是簡諧運動。(本題給學生示范解題過程)2、3題學生搶答分別予以加分。
4.課堂測試
學生上黑板板演。予以加分。
5.課堂小結
師:我們這節課都學到了什么?
生:知道了什么是回復力,學會如何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是簡諧運動,知道振子在振動過程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1)合作探究教學方式效果很好。學校提倡的合作探究式教學給我們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生探究氣氛濃郁,完全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之中。
(2)導學思路很流暢。這節課的課案我摒棄了過去單調的知識點填空的形式,結合學生認知過程,不照本宣科,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3)導學問題多樣性。每個導學問題都經過仔細考慮,并且前后緊扣,知識點連貫,一氣呵成。習題選取也緊扣前面的知識點,完成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4)走下講臺,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們和學生融入一起,探究過程我們只是輔助,把課堂交給學生。我喜歡上課走下講臺和學生一起探究,拉近距離,而且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
2.不足之處
篇4
摘要:針對新形勢下工學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特點,在分析了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教學準備、教學活動和評價總結三個階段教學要點的基礎上,以交通控制案例課程為例,重點從問題設計、問題引導和成果展示三個方面介紹了具體的教學安排。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同度并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專業課;教學模式;問題導向;大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2-0091-02
一、引言
對于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工學專業課程,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設置理論課程之外,往往要單獨配置案例課程。但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案例課程往往是理論課程簡單重復,或者過分強調案例而與理論知識缺乏聯系,難以達到通過案例鞏固理論知識并綜合應用的教學目的。問題導向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以問題為中心和驅動力,圍繞問題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提出需要研究討論,加以解決的矛盾或疑難,學生需要綜合所學知識,通過較為復雜的智力活動,才能解決問題。早在18世紀,盧梭就提出教師應該把學生引導到問題的邊緣,鼓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哲學家波普爾、心理學家杜威、理學家布魯納、教育學家馬赫穆托夫、醫學家巴羅斯等人先后提出了“問題理論”、“教學五步”、“問題一發現法”、“問題教學”和“基于問題的學習”等一系列圍繞問題組織或設計教學活動的理論。并且通過多年來的反復實踐,發現其在活躍課堂氣氛,形成良好師生互動關系,激發學生興趣,進而啟迪學生的心智方面的良好教學效果。考慮到參加案例課程的學生都是經過了專門的理論知識教育,為了增加案例課程與前期理論課程的聯系緊密度,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現引入問題導向這種教學方式。本文以交通控制案例課程為例,研究其具體的教學策略。
二、問題導向教學要點
教學活動可分教學準備、教學活動和評價總結三個階段。采用問題導向教學,在上述三個階段中需要注意以下教學要點。
1.教學準備階段。對問題導向的相關教學活動進行全面周到的考慮,具體要點包括:①知識梳理。根據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其相互關系,為系統地設置問題做好理論準備。②問題設計。分層次地設置問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入狀態,從運用單一知識解決基礎問題向知識的綜合運用解決復雜問題發展,最終實現學生具有獨立思考、使用技術語言進行溝通、團結協作克服技術難題能力的教學目的。
2.教學活動。這一環節需要教師與學生間形成良好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具體要點包括:①任務布置。每5―8個學生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在課程的每個階段,清晰地將所需解決的問題呈現給學生。②理解問題。教師呈現問題之后,應視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反饋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包括提示相關知識點、參考書目、考慮因素、相關信息收集方法、解決問題的步驟等。③探究問題。通過分工協商,對研究的問題進行資料收集、分析處理直至解決問題。④定期反饋。學生定期匯報進展情況,教師給予點評和必要的指導。這一方面可使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有持續的清醒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及時自我糾偏;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可憑借學生的反饋信息提供必要的指導。
3.評價總結。綜合整個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表現和教學效果客觀、公正地做出評價,具體要點包括:①成果展示。學生確定解決方案后,以書面報告和匯報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②教學效果檢驗。以書面或答辯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③成績綜合評定。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學習成果相結合,實行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團結協作地完成整個教學任務。
明確了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各階段的要點,下文將以交通控制案例課程(研究生專業課)為例,進行教學安排的介紹。
三、問題設計
在教學準備階段,如何在知識梳理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設計是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根據交通控制案例的先修課程――交通控制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學習的控制方式包括單個交叉口定時信號控制、單個交叉口感應信號控制、環形交叉口信號控制、干線交叉口聯動信號控制和區域交通信號控制。需要掌握交通控制類別及其選擇依據、相位相序設置方法、黃燈時長、綠燈間隔時長、損失時間、信號周期、綠燈時長分配、相位差等關鍵控制參數計算方法。為了使案例課程與先前的理論教學良好地銜接,同時給學生逐漸適應問題導向學習的過程,問題被劃分為基礎型問題和綜合型問題兩大類,分兩個階段布置。其中,基礎型問題主要通過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信號控制參數確定的共性問題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回顧和總結;綜合型問題需要學生根據實際案例,綜合運用交通控制的相關理論,通過現場調查、數據處理、方案制定、評價分析這一過程,形成一份完整的分析報告。問題的設定及所涉及的知識點如表1所示。
四、問題引導
在教學活動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適當的引導,協助學生理解問題、探究問題并解答問題。在交通控制案例課程中,對基礎問題和綜合問題,分別可通過推薦參考讀物和分析重點影響因素引導學生探尋問題的解決思路。對于參考讀物,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分為教材、現行規范、專著手冊三大類。教材:提供最基礎的分析方法,選用人民交通出版社的《交通管理與控制(第四版)》;現行規范:提供本行業的行為準則,包括道路交通信號燈設置與安裝規范(GB14886-2006)、道路交通信號燈(GB14887-2011)、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方式適用規范(GAT527-2005)、人行橫道信號燈控制設置規范(GAT851-2009)。上述規范主要對各種交通方式信號燈的設置條件及控制方式進行了規定。國內外專著手冊:提供先進的思路理念,包括《城市交通控制》、《交通信號控制指南――德國現行規范》(RiLSA)、《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10》、《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主要對交通控制優化設計方法進行介紹。對于綜合問題,明確問題的解決思路最楣丶,因此可從所需完成的工作和主要影響因素兩個方面給予學生引導。本課程中除常規的交叉口幾何尺寸、車道數和各流向流量外,針對復雜交叉口定時信號控制應特別對通行模式、渠化設計和行人自行車交通進行考慮;針對城市干道線協調控制則應對交叉口間距、交叉口間關聯性和機動車運行速度予以關注。
五、成果展示
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科研及技術人員重要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使用技術術語描述方案及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在成果展示環節中要求學生提交研究報告,并以匯報答辯的形式介紹方案。教師可對成果展示的形式給予指導。對于交叉口幾何布置、信號相位相序、信號配時、多交叉口線協調控制以及方案評價,可采用AutoCAD、Synchro以及Vissim等繪圖及交通仿真軟件實現,如圖1所示。
六、小結
本文通過對交通控制案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在對問題導向教學模式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一套具體的操作方法,實踐表明,本模式具有如下特點。
1.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清晰感受到理論課程學習各個部分在工程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選擇合適技術方法,確定解決方案的能力。
2.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同度。參與能提高認同度,通過師生角色發生轉變,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和必要的指導,學生成為研究的主體,相比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更能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認同度,從而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其學習熱情。
3.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分組完成特定問題,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專業素質,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使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4.增強學習效果反饋的及時性。通過學生在問題解答過程中的實踐嘗試和教師的理論指導,主要反復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學生對自身學習狀況有了持續的清醒的認識,通過不斷地自我糾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領悟力。
當然,對于教學模式的轉變,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不同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對問題的理解把握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教師應在學生分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以及對學生完成進度及問題反饋等方面做好更為充分的準備,需要在今后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
參考文獻:
[1][法]盧梭著,李平樞,譯.愛彌兒: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00.
[2]薛繼東.“問題導向”的大學課堂教學[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35(S3):76-78.
[3][美]約翰?杜威,著.姜文閔,譯.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原蘇聯]馬赫穆托夫,著.趙瑋,等,譯.問題教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5][美]德萊爾,著.方彤,譯.問題導向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6]張益豐,周衛民.本科計量經濟學“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2):77-80.
篇5
【關鍵詞】《治安管理學》 “教、學、練、戰” 一體化
警務實戰能力培養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警務實戰能力培養的成效,關系到是否能夠滿足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此,有必要對新形勢下警察院校學生警務實戰能力的培養,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討,以求探索出一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進一步提升警察院校警務實戰教育的水平,從而為公安機關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有效駕馭復雜社會治安、具有深厚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合格人才。筆者從事《治安管理學》課程教學多年,本文結合在深圳大運會期間與安保學警跟班教學的體會,談談《治安管理學》課程“教、學、戰、練”一體化的方法。
一、《治安管理學》課程“教、學、練、戰”一體化的含義
“教、學、戰、練”一體化中的“教”,是指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教學;“學”,是指學生的學校內外的學習;“練”,是指綜合訓練與專項訓練、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戰”,是指仿真模擬實踐與全真實戰實踐、應急處置實踐。教為學,學為練,練為戰。以實戰需要主導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學習、指導模擬演練、參與真實實踐。使教學從“課堂理論為中心”向“現場實踐為中心”的轉變,學生學習從“懂不懂”向“會不會”的轉變。
“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傳授。在真實或模擬的教學環境中,學生首先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進行實際操作認識和訓練。
《治安管理學》“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治安學人才培養模式,它基于警務實戰分析,營造與警察職業素質養成相結合的教學環境,實現“教、學、練、戰”一體化。為此,應按照治安執法崗位必備的核心能力要素,實施與基層一線崗位要求相銜接的專業教學訓練,實現教學訓練從“課堂為中心”向“現場為中心”、“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
二、《治安管理學》課程“教、學、練、戰”一體化的必要性
20世紀90年代末期,公安學界就已經開始關注《治安管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治安管理學》教學中存在“課堂教學內容與公安實際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治安業務技能訓練薄弱”“治安學教師實戰經驗不足”等問題。建議實行開放式教學,促進教學實踐一體化,把技能培訓作為《治安管理學》教學的重點來抓,強化治安業務教師實戰能力的培養,實行跨區域教學聯合,打破地域界限,形成治安教學大綜合的格局,加強《治安管理學》教材體系建設,突出業務教學實戰性。較早的提出了業務教學的實戰性趨向。2008年6月,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組織部、中編辦、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總參謀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2008年政法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公安院校必須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推進公安教育體制改革。同年,公安部下發并實施了《關于制定公安院校招錄體制改革試點專業培養方案的意見》,開始實施公安教育體制改革。公安教育體制改革主要體現在招錄模式、培養方向、培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改革。在培養模式上,以公安業務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職業精神、基本技能和專業能力教育培養為核心,探索“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主要面向基層、實踐操作,突出實戰技能的教學。2009年10月,公安部黨委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全面提高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整體水平,全面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這就對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深圳大運安保中《治安管理學》“教、學、戰、練”一體化的可能性
從7月20日開始,江蘇警官學院等全國16所公安院校的20400名學警會聚深圳,出現在了深圳大運會的安保隊伍里。筆者結合在深圳與安保學警跟班教學的實際,談談《治安管理學》課程“教、學、戰、練”一體化的方法。
1 教:在以實戰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體系中教學為先導
從認識論角度來看,教學過程是學生的主動認識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知識與技能是認識的客體,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在科學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觀察方法、分析方法而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和理論。必須按照公安部提出的“公安教育要為公安實踐服務”的要求著手進行《治安管理學》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既要繼承發揚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同時又要不斷研究推出新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聯想、感悟和創新能力。
一是豐富教學形式及內容。授課教師認真集體備課,積極探索符合實戰要求的方法,大幅增加課堂上師生互動環節,使教學氣氛活躍,授課取得了預期效果。實際操作方面,深圳南山學警分場館、分崗位參加了由相關部門組織的防爆安檢、交通管理、內場控制、指揮室、重點部位、前院管控、遠程安檢、檢查站等崗位對接。防爆安檢人檢崗位的學警還參加了駐地公安機關組織的手探強化訓練。通過實際教學,同學們提高了安保技能,增強了對自身崗位的理解,為做好大運安保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主動邀請實戰教官授課。在開幕式、閉幕式前夕,針對在大型活動中如何開展現場安保,專門邀請大運會開閉幕式現場副總指揮廖秀雄副局長從預演的基本內容,場館的基本情況,場館巡視的工作職責,以及對學警的工作要求四個方面為學警們做了生動而詳實的講述,使學警們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要求等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充分的了解。
2 學:體驗式學習是學生較好的認知方式
從人的認識規律和學習心理來看,體驗式學習是學生較好的認知方式。體驗式教學是聯系要學習的知識,把民警執法執勤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案例模擬、實景演練或現場再現的方式,讓學員親自參與體驗執法的全過程,從而達到領悟的境界,促進知識整合和能力的重新構建,使理論的學習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具體包括: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安保學警指揮部組織相關業務指導老師指定了相應的培訓方案,對如何開展培訓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對安保學警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結合學警在學院各專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相應的學習方案,對課程的教學活動開展進行了認真細致的部署;為保證學習教材,除發放指定的安保培訓資料以外,《治安管理學》授課教師還印發了相關的學習資料,組織學警開展學習工作。
二是學習方式豐富多樣,促進共同提高。充分發揮《治安管理學》授課教師現場教學的作用,利用工作交流會、學生代表會等會議,組織觀看錄像講座、聽講解、看紀錄片。同時,通過展板、海報等形式向學警進行安保培
訓;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在深圳南山公安分局舉辦的由公安大學、刑警學院與江蘇警院學警參加的知識競賽,促進學警共同提高。
三是將學警與深圳市公安局安保民警合理分組,實行團隊“場館化”運作。從切實提高安保民警的處置能力入手,區公安分局先后針對性地開展了防爆安檢、指揮室崗位等一系列培訓。每周末組織全局學警收看大運安保知識講座,通過培訓,讓安保學瞽知道該干什么,該怎么干。同時,編寫《場館安保處置200個怎么辦》手冊,所有安保學瞽人手一冊,對可能遇上的各種突發事件如何處置進行了規定,確保民警熟悉工作流程和要求。編制各大運場館的安保運行手冊及應急預案,做到心中有數。據悉,參加場館安保的400余名民警實行實名制,做到“定崗、定責、定人”。
3 練:警務技能和實戰訓練是對學生單項能力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進行的訓練
通過各種實訓,使學生能夠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術應用能力尤其是綜合實訓。通過模擬項目、模擬案例對學生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訓練。使原先有些不可能讓學生參與的項目也可以通過深圳大運安保模擬教學中予以彌補。
(1)結合各級督查部門的明查暗訪。比如,在《治安管理學》課程中治安檢查部分的傳統教學時,學生總認為簡易操作,難度不大,對“治安檢查”的概念掌握也是一知半解,都知道“治安檢查是指治安管理主體為了掌握治安管理相對人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規范的情況,防范、發現違法犯罪嫌疑和安全隱患,依法對場所、人員、物品、證件等進行了解、觀察、審查、核實所采取的措施”。至于在公安實踐中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安檢技能,授課教師與學生心中都沒底,但在大運安保中能夠通過在實戰崗位中,各級督查部門的多次明察暗訪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7月28日,一名內部人員在接受例行安檢時,學警金屬探測器發出警報,進一步檢查時,發現其身上帶有槍支。于是,兩名學警使了個眼色,上前將其制伏。原來,這次測試事先未通知學警,所以當學警發現異常后。還以為遇到了突況。8月1日,同樣是在例行檢查時,學警發現了某人包內有可疑物品立即警覺起來,并通過特殊方式將這一情況告訴了其他同學。僅僅幾秒鐘,其他兩名學警迅速將該人制伏,同時迅速將現場人員撤離。原來,這同樣是一次試探行動,而此次測試采用的是“爆炸物”。
(2)反復多次參加演練。至于《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解讀,在傳統理論教學時。學生只是對相關法條進行記憶,以便考核。實際掌握情況怎樣?怎樣鞏固與提高?這些問題均需要在經過學生在多次實踐演練后才能夠達到預想的效果。比如,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學警均參加大運會開閉幕式演練。演練期間,參戰學警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各司其職,嚴格按照深圳市大運組委會和深圳市公安局的要求,順利完成了出入口控制、內場控制、看臺控制、重點崗位巡邏、賓館遠程安檢等安保演練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閉幕式主要針對《治安管理學》課程中的“巡邏勤務”“值守勤務”等知識讓學生反復演練,演練時授課教師將安保學警分成4個責任區,與安保民警混合編組,由安保民警任指導老師,對閉幕式所在地深圳“世界之窗”區域進行科學的劃分,按照區域特點進行合理安排,在閉幕式主會場所在地,深圳市福田公安分局500警力在廣場內進行安保控制,而以學瞽為主的警力則以環形墻為分界線。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環球廣場沿臺階向上環形走道區域屬巡控范圍,安排人員動態職守,經過反復多次演練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 戰:大運安保中學警實戰能力提升是實現教學訓練與實戰結合的必然選擇
公安院校與公安基層實戰單位聯合開展崗位警務實習和實戰綜合演練活動,是實現教學訓練與實戰結合的必然選擇,即“訓練一實戰一再訓練一再實戰”的教學模式,訓練內容從實戰中來,再到實戰中去,戰訓相長。要學會在實戰中學習,以用促學,學之求深,達到用之見效的目的。大運安保期間《治安管理學》任課老師授課時,除了根據宏觀治安態勢適時調整學員布局、人員安排和班組勤務等方面的工作,還針對學警安檢執勤中的一些共性、突出問題,按照“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培養模式,及時組織開展車檢、人檢實務輔導等內容的專項訓練和業務培訓,切實做到寓學于訓,邊戰邊訓,使學警們在實戰中逐步適應崗位要求,掌握工作要領。與此同時,參戰師生還通過召開座談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邀請場館領導、帶班民警向學警傳授工作經驗,請治安業務出色的同學來分享心得,鼓勵同學多思考、多總結、多交流,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授課教師全程跟班管理,經常到各崗位與民警溝通交流,了解學警工作情況,協調各方面工作。這種戰訓結合的學習、勤務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實踐效能,同時也有力地保障了執勤活動的高效開展。
在講授“公安檢查站”相關概念時,以前,筆者在課堂上強調“公安檢查站是區域聯勤聯控的重要環節,帶動了各地的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體現了警種協作、區域聯動、一專多能、聯勤聯控的新型警務理念”。傳統教學時,學生并沒有直接的體會,對檢查站與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關系以及公安檢查站在大型活動安保區域協作、以面保點的典范作用認識不清。在大運期間,深圳市同樂公安檢查站是深圳大運安保的重要防線,江蘇警官學院56名學警自接防以來,結合自己學習《治安管理學》的學習情況,增加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篇6
關鍵詞:多媒體;新媒體;案例教學;微課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是由教師精心設計,依據教學目標及內容的要求,以各種真實案例作為資料,將學生引入教育實踐的情境中。結合課堂所學的知識,通過師生間雙向互動、積極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進入臨床后應對各種復雜情形的決策與行動能力。因此在兒科教學過程中,安排講解臨床案例的診斷與治療,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再由老師從旁引導,及時糾正錯誤思維,能夠讓學生加深理解課本中復雜抽象的概念與機理。通過開展兒科案例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利用課堂所學過的醫學原理解釋并分析兒科臨床疾病,從而使其親身感受到臨床案例中如何診斷及每一項治療的作用。而前不久根據國家教委對10所高等醫學院進行兒科等學科教學評估中指出“當前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低下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產生該問題的根源,即在醫學院本科生培養體系中缺乏基礎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教學的過渡,二者出現脫節現象,從而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理論考核過關的實習生臨床能力欠缺的問題。如何在醫學基礎課程中實現課本教學向臨床實踐的過渡,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是當前非常緊迫的問題。因此,將多媒體案例教學法引入到兒科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有很大的啟發性。案例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不再是傳統教學中以老師教授為主,而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它所提倡的不是要求學生找到唯一的正確答案,而是使學生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教學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中獲取知識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多媒體案例教學的實施方案
1.案例教學的理念。
在多媒體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特定環境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負責協助學生理解案例,從旁指點,并適當引導。學生則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改被動“填鴨式”教學為主動求知。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并以多媒體為輔助,通過課件直接顯示案例教學內容。案例教學也是一種互動、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典型案例的選取。
授課時選取的案例要緊扣教學大綱和醫學院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要與授課重點緊密結合,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案例,配合多媒體教育手段,結合新媒體教學工具,引導和把握課堂教學的45分鐘,并提前將課程教學的內容共享到網絡資源上,為學生的提前預習提供資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提高教師職業素養。
醫學教學案例的選取,對帶課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每個典型案例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熟悉與兒科緊密相關的其他各類知識。因此,教師作為授業解惑者,必須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專業素養,同時精心選取案例,充分備課,反復思考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并提出各種疑問,只有自己儲備了海量的知識與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充分互動,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醫學案例教學的精髓在于任課老師提前做好教學準備,精心挑選教學案例,讓學生根據案例于課下查詢相關資料,再在課堂上通過教學互動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現在教育理論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角色,重點是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主要是知識的傳遞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案例教學,并輔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醫學原理的感性認識,引導和培養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課下去圖書館和上網查找相關資料,理論聯系實際,從而逐步養成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和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2]。
三、多媒體案例教學的相關建議
1.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新媒體使用技能。
教師培訓是師資成長的重要途徑,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技術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與學生發展。當今高校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醫學院教師除了掌握課堂上必備的多媒體操作技術,還需要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據有關統計表明,醫學類教師因為往往有臨床工作的壓力,大多只對Powerpoint比較熟悉,而沒有時間去選取并應用其他教學類軟件,甚至還有一些教師連PPT制作都不熟練,授課還停留在傳統的板書模式上,因此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能培訓顯得刻不容緩。各醫學院師資培訓中心應制定持續、有效的師資培訓計劃,保證與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同步進行。
2.加強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
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趨勢。用信息化教學平臺覆蓋所有的醫學類課程,推出基礎醫學、內外婦兒、護理、預防等其他醫學類精品課程教學視頻與教學資源的云共享平臺,讓學生可以下載并提前預習,避免學生對PPT課件內容的生疏,或因上課節奏過快而導致學生對重要內容印象模糊,并通過在線學習實現互動。通過案例教學對專業課中理論概念的講解,并運用課件進行演示,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還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其科研水平,為后續的研究學習奠定了基礎,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也為信息化社會培養了高端醫學人才,順應了時展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是對教學效果的衡量手段,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目前國內醫學院的課程多半是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而該方法的教學效果和考核評價體系也比較成熟。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和實施,需要建立配套的考核形式與內容,考核時既要注重理論的記憶與掌握,也要注重知識的臨床運用,將平時考核與卷面考試相結合,強調課堂互動、案例討論的重要性,將其納入到平時考核的內容中,建立科學可行的考核方案。
四、結論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句關于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后世影響非常深遠,從古至今,如何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師們面對的最大問題。多年來醫學教學內容沒有大的變化,但面向的群體———醫學生卻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他們接受新事物與新思想的速度很快而且求知欲強,不喜歡循規蹈矩、照本宣科的學習方式。又由于經歷了過去12年的中等教育經歷,以及高三最后階段的沖刺歷程,因此在進入大學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興趣大減。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每位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案例教學顯得非常必要,而從目前的醫學兒科課堂教學反饋信息來看,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教學效果要明顯好于不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課堂,從實踐環節角度來說,學生也非常樂于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因為多媒體非常形象生動,對于某些復雜的醫學原理和規律能直觀地予以顯示,從而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對于知識量覆蓋面極廣的兒科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使用多媒體手段能使案例教學內容清晰與直觀,方便學生理解復雜抽象的醫學原理,在案例教學的輔助下,能加深學生對兒科疾病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在課后去圖書館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從而拓寬知識面,形成發散思維。多媒體案例教學手段也存在一些缺點,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案例教學工具,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是每位教師的職責,需要不斷地去實踐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宏晨,高麗.案例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護理研究,2014,28(07):2420-2421.
篇7
物理實驗課程是面向理工科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基礎實踐課,不僅能使學生在實驗方法與實驗技能上得到系統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科學實驗素質與素養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實驗教學明顯不能滿足當今經濟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一、X教學模式。
X教學模式即四個教學層次,三個信息化的互動教學環節,兩個動手體驗。
1.四個教學層次。根據《理工科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我校教學實際,將物理實驗分為如下四個層次:第一個教學層次是引導性實驗,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介紹、演示貼近生活的實驗,讓學生覺得“實驗真有趣”;第二個層次是基礎性實驗,這類實驗主要是應用物理知識,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實驗技能和基本測量方法、誤差與不確定度及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等,并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和動手的良好實驗習慣;第三個層次為綜合性實驗,即綜合應用多種方法和技術的實驗,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術的能力;第四個層次是探究性實驗,實驗過程主要在“材料物理與仿真”創新實驗室完成,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問題的探究,讓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2.三個互動化教學環節,首先,建設網絡在線資源。將信息化的教學資源通過我校應用物理X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站進行共享(X)。主要有教學視頻、教學課件和虛擬仿真實驗。
其次,建設支持鼠標屏幕交互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實驗項目可以從X中見到,方便學生學習。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實驗預習、模擬操作和復習,并與真實實驗相結合、互補,建立虛實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機制。
第三,建立了“物理教學”微信公眾號號,推送教學圖文信息、微視頻和教學安排,目的在于創設“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境。通過該微信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中反映,將此類教學資源與虛擬仿真實驗合理搭配,實現了更理想的學習效果。
3.兩個動手體驗。第一個動手體驗是課堂上學生使用智能手機,自己錄制實驗視頻,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后學生普遍反映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通過錄制自己的實驗操作視頻(有的學生還配有聲音),雖然存在許多瑕疵,但是對自己嘗試錄制的處女作仍然很有獲得感,更重要的是自己動手體驗的實驗課記憶牢固,難于忘記。課堂上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在與別人交流后發現自己缺點時會反復操作,以求達到更好,從而培養了學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
第二個動手體驗是科技制作,主要在課后完成。科技制作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科技制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根據課堂上學習的實驗原理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課后制作。如學完非平衡電橋后,制作溫度計;
二是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中。
如以授權發明專利為基礎,讓學生根據圖紙,制作出3D數字模型和實物模型,在制作過程中針對細節,學生會不斷完善,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和教師的深入交流,真正體現了“教學相長”。
二、物理實驗課程X教學新模式取得的教學效果。
篇8
關鍵詞: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案例教學;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52;G65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31-02
一、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師范院校不僅成為重要的教育基地,更成為培育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搖籃。師范教育學課堂,是培養未來教師的場所。用案例教學法優化教育學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更能提升教師的素養。用真實的案例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關注案例教學法的價值以及使用關鍵,才能提升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的效率。教育學課程是教育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從事教育行業所必修的課程之一。只有掌握了專業的教育學知識,高等師范院校學生才能了解教育領域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師范院校的教育學課程教學質量,最近幾年得到了提升,但教學中產生的新問題仍不容忽視。巧用案例教學法,彌補教育學課程的不足,對于大學生成長與進步均有益處。
二、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關鍵點
1. 教學案例真實可信
教學案例的真實性,影響著教學案例的教學價值以及權威性。所謂真實案例,是指案例是對現實世界中某一件真實事件的描述。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所用的案例應當是系統且全面的,案例中不能只有事情的結果,還要有來龍去脈,有充足的論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應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積極去搜集生活中一切有價值的教育資源用于教學。選入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的教學案例,應當來自于真實的教育活動之中,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在使用教學案例時,教師也應當真實地講述,不能夸大其詞或者有意隱藏。只有這樣,師范院校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才能有真實、全面的感受,理解案例中所蘊含的教育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之處,感受到教育學課程學習的益處。
2. 教學案例具有矛盾沖突
具有矛盾沖突的教學案例,才能促進師生在課堂中積極討論,積極思考。具有矛盾沖突的教學案例,可以給師生制造一個兩難的教學情境,無論是選擇還是處理方法都是未定的,師生可以利用課堂實踐去尋求解決教育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具有矛盾沖突,就等于給師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師生不需要參與到教育實踐或者社會實踐中去,就可以接觸真實的教育事件,在案例中快速成長起來,了解更多的實踐教育問題。利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教學,組織學生針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與質疑,是必要的環節。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是實現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目標的重要部分。
3. 教學案例具有典型性
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所選擇的案例要具有價值,就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教學案例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矛盾與沖突,從而揭示教育工作的本質。典型教學案例中的各類關系更加全面,對應的教育學知識點較多,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利用一個教學案例復習與強化多個知識點,得出最科學的教育結論。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面,盡可能選擇與教學情境、事件相符的教學案例,給學生參與到案例討論中去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案例問題結合在一起。典型性案例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發現教育學規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方法
1.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準備環節
在應用案例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保證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論、知識點都是學生已經學會或者即將學習的。這樣的案例,才能促進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強化已學知識、了解未學知識。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喜歡用多媒體展示案例。而適合于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的案例難度不宜過大,案例中的矛盾要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對案例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答案進行預設,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案例分析活動的方向。教師對案例本身有全面且正確的認識,才能讓學生利用案例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案例教學前,教師要對自己進行明確的定位。在教授新生時,鑒于其剛剛進入師范院校,學習熱情高,但沒有完全適應師范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師應該多多參與學生的案例學習,并積極幫助學生選擇與分析案例材料,降低案例分析的難度。到高年級時,教師則要選擇相信學生的專業素質,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只在學生有需要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2.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小組討論環節
小組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在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組。結合學生的教育學素養以及性格特點,分成實力均衡的小組,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像《人民教育》中的“螞蟻唱歌”是教育學的一個經典案例: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么,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干什么?”“聽螞蟻唱歌呢。”學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胡說,螞蟻怎會唱歌?”教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里清醒過來。于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落。只有一個倔強的小家伙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說:“您又不蹲下來,怎么知道螞蟻不會唱歌?”首先,在討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用學過的知識分析案例,培養學生分析案例的自信心。其次,當發現一些小組偏題或者跑題時,教師給予引導,讓學生討論與教學案例相關的問題。最后,教師要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各個小組對于同一教學案例的不同看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以事實為依據與他人進行有理性的討論。
3.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全班討論環節
巧用案例教學法實施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專業素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但要重視小組討論成果的展示環節。讓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向全班同學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教師要給學生營造民主的討論氛圍,肯定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并引導各小組針對不同意見進行討論,推動案例分析活動向更深層次發展。
4.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總結環節
在案例教學法模式中,從學生的自主分析、小組討論,到班級討論,學生都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分析思路、學習習慣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此作為總結環節的內容。當班級范圍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整個案例分析活動進行總結,向學生公布案例中所涉及的全部教育學知識點以及其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在充分思考之后獲取全部知識點,會給學生“柳暗花明”的感覺,在豁然開朗的情緒中感受到教育學知識的深奧以及學習的樂趣。在總結中,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鼓勵學生在未來的案例分析中發散自己的思維,以此提高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案例教學法與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需要教師花時間去思考二者之間的相通之處。在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中積極創新,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好的方法,讓案例教學法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才能給教育專業的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借案例教學之風,給師范院校教育學課程創新打造一個堅實的平臺,推動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師范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霞.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4(12).
[2]劉建銀.師范院校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的改革與反思.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3]李礫.案例教學在高職教育學中的實際運用[J].亞太教育,2015(09).
篇9
知識的理解、運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筆者也發現不少教師為了追新,盲目使用“課堂討論法”,不管內容合適不合適,不管效果如何,讓學生分成幾個組就去討論。而討論的時間又沒保證,有時學生剛剛聚在一起,還沒來得及討論什么,教師已經招呼學生交流結果了。“分組討論法”完全成了一種形式,成了一種應付的手段。下面筆者就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課堂討論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設置討論的內容是課堂討論成功的關鍵
(一)緊扣教學的重難點的討論,有利于解決重點和突破難點
知識的重難點,易于混淆的知識,如果教師直接給出結論,學生可能很快地記住內容,但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還可能出現同樣的解題障礙。這時適時展開討論,使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能有效地獲得對知識的真正理解,把握住知識的最本質的東西,正如葉圣陶語 “揣摩何處為學生所不易領會,即于其處提出問題”。為此,教師應在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不理解而又有討論的價值的關鍵點,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掌握重點,弄清難點,達成對新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在上七上歷史與社會《多種多樣的社區》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就“我們的社區在哪些方面應加強與外地的合作與聯系?怎樣與外地合作與聯系?”進行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涉及教材中社區的差異與社區間的相互聯系等重難點知識,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對重點知識也一目了然,教學目標的達成也就水到渠成。
(二)結合生活實際的討論,有利于化解學生的疑點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在教學中只有聯系生活實際,找準學生的興奮點,才能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因而,課堂討論的問題設計必須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如在上七下歷史與社會《大眾傳媒》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就“大眾傳媒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利與弊”展開討論,由于討論的問題觸及了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抓住了學生的疑點,所以通過討論很好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認識誤區。
(三)拓展思維的討論,有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
新課程倡導發展學生的思維,注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所以,討論的問題應考慮是否能充分把握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尋求課堂討論與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結合點,學生真正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例如,在上七上歷史與社會《從地球儀上看世界》這一內容時,讓學生仔細觀察地球儀進行討論:“你在地球儀上發現了什么?”這個討論的問題雖很簡單,但是由于結論很多,學生的思考領域相當廣泛,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展開,同時,積極主動,順理成章地獲取相關的知識點。
二、合理組織形式是課堂討論成功的前提
(一)創設合理的討論小組。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對學習有了較明確的目標,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持久的注意
力,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我們在組織討論前應給學生以明確的分工,有記錄人、匯報人、主持人等角色,使學生各司其職,保證討論的順利進行。同時,必須落實相應的討論要求,如要求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發言,并善于做一個虛心的傾聽者,在傾聽中認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長處與不足。
(二)安排合理的討論時間。
教學中安排的討論,要留足時間,充分考慮可能遇見的各種情況。在討論之前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看起來好像浪費一點時間,其實很有必要,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先獨立理出思路,帶著自己的觀點參與討論,可以為后面的討論節省時間,提高討論的效率,避免盲目的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同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交流和發表自己意見的時間。
(三)教師要做學習過程的主持人,討論過程的參與者、組織者,學習成果的欣賞者。
篇10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traffic saf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ask,which requi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ublic traffic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syst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hanc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關鍵詞:科學管理;公共交通;安全體系建設
Key words: scientific management;public transport;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U4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4-0059-04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作為大城市的命脈,這也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城市公共交通作為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是關系到城市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公益事業。近年來,全國范圍內相繼發生了多起公交車輛燃燒和安全生產事故,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加之近兩年在霧霾治理政策的影響下,全國各城市分別采取不定期限行政策,無形中增加了公共交通系統的運營管理壓力,其中安全管理無疑是迫在眉睫的一個問題。
本文首先主要對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現狀及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繼而通過引入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統,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來對當前的公共交通系統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控和安全管理,極大的提高了公共交通系統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運營管理現狀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與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活動息息相關,其安全性直接決定城市居民的出行體驗。我國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整體的運營管理狀況并不樂觀,其安全管理和日常運營管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難度,加之近兩年來霧霾治理政策實施過程中,全國各大城市不定期限行,客觀上加大了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的難度。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1 安檢措施缺乏
我國公共交通具有公益、大眾以及便利的特征,這部分特征的存在,則使得公共交通運行安全處于公共安全范圍內,即需要能夠做好相應的安全檢查工作。安檢措施方面其經常應用在鐵路運輸、民航以及公路運輸等公共出行方式中,在這幾類安檢工作中,安全檢查措施可以說是對出行安全進行保證的基本前提。而在目前的公交車出行當中,很多地區根本沒有開展安全檢查措施,即在城市公交車中,任何人都可以乘坐,不僅在乘坐時沒有專人查驗,且沒有專人值守,根本無法判斷乘客是否攜帶危險品上車,而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城市交通事故高發的一項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出現了較多的乘客攜帶汽油乘車、報復社會導致公交車爆燃的情況,因此導致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傷亡情況,該種情況的出現,同現階段我國公共交通安全體系建設安檢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
1.2 管理不到位
在公共管理安全體系建設中,科學管理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做好相應的管理,則會因此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如在前些年成都發生的一起公交車爆燃事故中,當事故發生之后,無法找到公交車安全錘,乘客在危險情況下不能夠破窗逃生,同時,公交車存在較為嚴重的超載情況,進一步加大了事故后果。廈門BRT發生的一起公交車爆燃事故中,當公交車已經發生著火情況之后,司機卻沒有立即停車疏散乘客,而是堅持將車開到站臺位置停靠,在著火情況下,該種操作方式無異于火上澆油,對事故的發生以及擴大起到了加劇的作用,并因此導致嚴重后果的發生。此外,當廈門BRT完成建設之后,就已經有市民對BRT快線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并向政府提出了解決建議。可惜的是,在建議提出之后,相關部門并沒有對問題進行積極的采納,并最終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可以說,這部分情況的存在,同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關聯,正是管理方面不到位情況的存在,不僅直接導致事故發生以及后續的救援,且因在事故情況下沒有做出正確處理導致事故向著更為嚴重的方向發展。
1.3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缺失
在公共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公眾往往會進入到一個慌亂而無助的狀態,在該種情況下,良好的公共安全常識可以說是保證公眾自救的關鍵依據,而在現今城市交通當中,公眾在基本公共交通安全常識方面卻存在十分缺乏的情況,如即使公交車已經滿員,仍然要擠進去,并使得公交車達到了飽和,乘客在車上即使連正常的移動都無法進行。在該種狀態下,如果因各類因素的存在發生爆燃事故,可想而知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在擁擠的公交車當中,乘客逃生將存在非常大的困難,而從安全角度考慮,如果在公交車的運行過程中就做好最大載客量的限制,那么即使事故發生,乘客下車自救的機會則將增大,也將有效降低事故后果。對此,就需要能夠積極加強公眾在公共交通安全方面的意R,通過意識的加強做好日常出行防范、以此對交通事故以及事故后果的擴大起到積極的防范作用。
2 完善公共交通安全體系對策
2.1 構建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用網絡科技加強安全監控
公交行業信息化建設投入遵循企業為主、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相結合原則,企業通過自籌資金負責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集群調度系統、智能場站建設和公交站點信息服務系統等的建設與維護,以及員工培訓等投入,并納入企業經營成本。提倡由第三方機構參與公交信息建設和服務,政府對涉及公眾服務和行業管理等信息內容購買服務。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參與,以提高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效率。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細節雖然因城市而異,但是都有一個通用的模式,見圖1。
■
2.2 加強安檢
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乘客積極開展安全檢查,是實現我國交通安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能夠在從源頭避免交通事故發生的基礎上實現對乘客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證。在所有交通工具當中,飛機事故率最低,除了飛機自身可靠性以及較高的飛行技術保障之外,安檢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在乘坐飛機時,其所開展的安檢工作十分嚴格,不僅需要在過安檢時要做好包裹以及自身攜帶物品的掃描,甚至是一瓶礦泉水都不允許帶上飛機。而同飛機相比,公交車基本上不存在安全檢查,乘客是否攜帶危險品上車,誰也不能夠掌握,而這也可以說是影響公交運行安全的一項重要因素。對此,在未來的工作當中,就需要能夠對公交系統的運行安全引起充分重視,在城市公交系統當中強制安檢。而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安檢技術十分成熟,通過在不同公交車上做好安檢設備的安裝,則能夠從技術層面對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性進行杜絕。同時,在對安檢設備安裝時,也將會因此提升公交車的運營成本,對此,政府則需要能夠加大城市交通安全方面投入,在該方面加大補貼力度,或通過對公交運營價格適當提升的方式抵消安全設備帶來的成本負擔。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同人的生命相比,設備成本負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
2.3 科學管理
管理的科學與否可以說是對社會現代化情況進行衡量的重要標志,要想真正實現安全公共交通體系建設,科學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之前我們提到的公交車爆燃事故當中,公交車超載情況既是對管理缺位的一種充分體現,也是對公共交通事故后果的加劇。作為城市公交公司,不應當不加變化的對公交車輛進行安排,而是需要根據城市不同時段人流情況對公交車輛進行合理的調配,以此實現對公交車輛的動態管理,即在對本城市交通情況充分把握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分流、增加運力以及科學規劃等方式避免出現超載情況。而除了做好公交超載情況的科學治理之外,也需要能夠在城市公共交通當中做好運行方面的強化管理,即在做好視頻監控設備安裝的基礎上對公交運行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將公共交通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其逃生工具、安全門以及衛生消毒等方面的維護可以說是對公共交通安全進行維護的重要措施,雖然這部分工具從外觀角度看來并非關鍵內容、甚至在平時交通運輸當中很少用到,但卻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2.4 加強公共交通安全教育
在城市交通安全工作當中,做好公眾的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通過該類安全教育的開展,則能夠幫助司機以及乘客都能夠形成好的交通安全常識,在事故發生之前,能夠形成基本的安全考慮,在外出以及工具乘坐之時就能夠做好各類安全內容的防范。在事故發生中,不會驚慌失措,在臨危不亂、科學有效開展自救的情況下,在保證自身安全、避免此生事故發生的同時做好幫助協作作用,降低事故后果。在事故發生之后,能夠有序逃生,降低災害傷亡,可以說,這部分能力非常重要,也絕非依靠乘客的自我認識就能夠形成,而是同長久的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分不開的。在該項工作實際開展中,要充分重視、嚴格落實,避免該項教育出現流于形式的情況,需要在公眾當中經常開展,無論是普通的乘客還是司乘人員,都需要定期的接受這方面教育。同時,交通部門也需要在城市當中定期開展交通事故演習,加大媒體如報紙、電視對該演習活動的宣傳,通過該種方式使公眾能夠在心靈深處對公共交通安全形成更為清晰的認識,在共同實現公共交通事故發生情況防范的基礎上提升自我自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公共交通事故發生所引起的危害。
2.5 構建良好的社會安全網
在整個社會當中,公共交通安全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一項內容,而同社會上公共衛生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建筑、醫藥等各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聯系,并共同形成公共安全。雖然在公共安全這個較大的領域當中,安全的不同方面具有一定的區別,但同時也具有密切的聯系。如在前些年貴陽公交車爆燃事故中,攜帶汽油上公交車、點燃汽油導致公交車爆燃的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舉動,即是因為其在生活中懷疑其妻子出軌,為了對心中憤怒進行發泄所作出的報復社會舉動。而在廈門公交車爆燃事故中,犯罪嫌疑人作出犯罪舉動的原因,即是到當地派出所更改年齡遭拒,在訴求無門的情況下決定以此方式報復社會,并因此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這部分案例的存在,都充分體現出了社會安全網對交通安全事故預防方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事故當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因素固然重要,但試想一下,如果這部分不法分子心中的訴求以及不滿能夠得到滿足以及釋放,則可能會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對此,就需要政府部門能夠秉承為民服務的原則,在工作中恪盡職守,使具有訴求的民眾具有申訴的渠道以及途徑,則不會因訴求無門導致絕望、不會因絕望而做出報復社會的行為。除了做好群眾正常訴求的滿足之外,政府還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做好民生的改善工作,對普通民眾的教育、社會保障以及醫療方面做好保障,在使普通民眾具有生活保障的情況下形成好的社會安全網構建。
3 實踐研究――上海地面公交行業信息化建設
2013年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關于推進本市地面公交行業信息化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來,以巴士集團、浦東公交兩大集團公交信息化示范工程和交通運輸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公交行業信息化工作,目前已基本建成集行業監管決策、企業運營調度和公眾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公交行業信息化體系框架。按照“掌握現狀、找出規律、科學誘導、有效指揮”的總體指導思想,以一機三屏的方式,全面、實時整合、處理全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對外交通領域車流、客流、交通設施等多源異構基礎信息數據資源,實現跨行業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和交換,基本形成覆蓋全市的交通綜合信息應用服務體系。
中心城區基本實現一體化車載信息系統全覆蓋(如圖2所示);完成150個公交首末站的RFID基站建設,2000輛公交車安裝了RFID電子標簽;完成2111個POS機改造工作;完成945輛公交車的智能投幣機的改造安裝工作,試點265套客流采集儀對上下車客流進行采集,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道路交通狀態判別與實時展示,以可變信息標志,展示道路交通狀態等實時信息和交通視頻(如圖3所示)。通過車載信息系統,暢通了數據的采集渠道并實時傳遞,與公交信息平臺實現信息交互,公交站亭建成1600塊LCD55寸顯示屏、1700根太陽能電子站牌實現了車輛實時到達信息的,繼而通過客流量監控界面(如圖4所示)實時調控車道信息。4600余站點通過手機掃描設置的二維碼標識,獲知該站經停公交車的信息。基于智能手機“上海公交”APP的個性化服務,除了具有出行規劃、線路站點查詢等功能,目前已實現965條公交線路的實時到站信息,并具有公告和線路評價等互動功能(如圖3所示),為新一輪智慧公交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總體來看,公交監管系統可對企業服務質量、運營安全、運營成本進行動態監管和定期評價,實現對人員、車輛、線路的過程化管理,增強行業優化配置車輛、優化公交線網布設的能力,提高了管理與決策的科學性。
4 結語
在我國現今城市發展建設、交通事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對于交通安全也具有了更高的訴求。在上文中,我們對科學管理加強公共交通安全體系建設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通過安檢工作的加強,能夠避免不法分子有機會實施犯罪;通過科學的管理,有利于實現公共交通安全隱患消除的基礎上提升交通工具運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通過公共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則能夠使公眾在形成較高危機意識的情r下掌握自救知識,減小事故傷害;通過良好社會安全網的構建,則對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預防起到重要作用。在未來工作中,需要交管以及城市管理者能夠從上述內容著手,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實提升公共交通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紀志龍.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創新發展的若干建議[J].人民公交,2014(01):46-49.
[2]胡杏.淺談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理念[J].青年與社會,2013(12):44-46.
[3]章繼光.城市公共交通的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J].交通與運輸,2013(03):55-56.
[4]吳曉武.廣西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對策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1(09):106-111.
- 上一篇:小學語文pbl教學案例
- 下一篇:校本課程案例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