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錢藍
常熟是國際花園城市,生活在這個城市是多么的幸福呀。在生活中,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的職責,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門前的一條小河,大概是周圍的工廠排放了污水和人們把生活垃圾倒了進去后,河面上臭氣熏天,河水黑中泛紅,像媽媽小時候吃的醬油湯,可那氣味不同,只要鼻子以往上湊,一種酸溜溜的味道,令人覺得惡心。這種臭味襲來,我好想吐,所以每天我們家的窗從來不開,媽媽怕這味道跑進來,還特地買了空氣清新劑,在屋里噴幾下,不放心,還要噴幾下。河面上還有許多塑料袋、盒子等生活垃圾和死魚爛蝦。為此,別的村都評上了衛生村,我們村總評不上。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不再向河里扔垃圾了,大家紛紛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爺爺為了做好事,忍著臭味,劃著自己的小船,去打撈垃圾。村委會的人也來了,他們把河水抽干了,把河底的污泥挖掉,等它自然蓄水。
經過一番折騰,小河脫胎換骨了。河面上再也看不見漂浮著的白色污染物了,河水清澈,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漾起層層漣漪。小魚小蝦都在河里玩耍,現在河里還有田螺呢,一個個都很大。爺爺還在河里開辟一片種菱區域呢!
一到夏天,河面上更是生機勃勃,孩子們在河面弄騰開了,大家一起打水仗,一起在水上做游戲,歡聲笑語漂浮在碧藍碧藍的水面上。
篇2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影響需要我們辯證看待,既有其積極作用,又有其負面影響。施工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要因勢利導,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化施工,以發揮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促進作用,規避因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經濟效益、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控制和規避相關的負面影響。
一、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促進
1.水利工程并不是直接影響環境的建設項目,屬于非污染型生態化建設項目,通過此項目為區域提供電、水、灌溉等功能,為區域居住著帶來綜合性效益。提高區域的防洪、灌溉和發電管理,增強自然災害抵御能力,創造更舒適、安穩的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解決生活和工業的用水難情況,改進周邊生態環境。另外,還可改善非遷徙鳥類的生存環境,提高灌區含氧成分,在血吸蟲防病疫區能夠有效結合滅螺,防治疫病方面也有一定積極作用。
2.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水庫建設。具有調節功能的水庫,枯水期下泄流量的調節可以提高工程下游的水體自凈能力;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質狀況和供水條件等;促進下游周邊地區開展漁業養殖,或開發旅游景點發展旅游等產業。水庫可改善水庫上游水運運輸系統,有效降低水運系統的運輸成本,減少使用中的占地等。依靠水利工程發展的景區,也被叫為水利風景區,它以水利工程為依托,具備一定規模和質量的風景資源和適宜的環境條件,集觀光、娛樂、度假或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發展,能夠有效促進當地的經濟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還能夠有效保護當地水源,修復生態環境,維護當地工程安全的有效運行。
3. 水電開發目下的建設工程,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加上水電本身又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型能源,相對來說它的開發成本較低,倘若能夠取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化石燃料,成為生活和生產的主要能源,那將會產生非常高的生態效益。水利工程水電工程項目,其建成使用較傳統的火電廠來說,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減少污染、降低溫室效應、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酸雨危害、減少北煤南運工程壓力等。所以說,水電工程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損害
水利工程中的水庫建設及其使用,會產生比較大的停滯水域。水域在太陽的輻射下,加之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形成與自然河流有較大區別的水域環境,影響周邊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深水水庫的水溫,會沿著水的深度,而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的分層、分布,較深水層中的水溫低、溶氧量少、游離態的 CO及還原態的物質多,水渾濁度大。倘若水庫蓄水控制的不合理,極有可能造成水庫上游被淹,周邊土地、景觀、文化遺產、棲息地等帶來極大威脅。水庫在蓄水功能的發揮中,對周邊地下水位、地質構造及氣候、環境等,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設還極易誘發地震。因為水體大量聚集,庫區地殼結構的地應力,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地震易被誘發。
三、水利工程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措施
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下,我國的水利形式和環境保護現狀十分嚴峻。相關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將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
1. 修訂和完善江河流域規劃。經過我國二十多年的流域整治,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流域內很多條件都發生著很多的變化,對水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流域計劃急需修訂、完善。評估和分析原有流域,進一步認識自然,掌握科學改造自然的規律,建立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立起政府宏觀調控,民主協商,用水戶參與管理的的流域管理模式,更科學、民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促進水利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重視水土保持。水土的流失是我國生態環境中最大問題之一,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一定要重視水土保持,遏制水土流失。對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生態環境相對來說比較脆弱的區域,要及時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合理利用水土字眼,提高土地生產力,發揮水土資源的最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3.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還要想辦法提高產量,且工程節水和農業節水的重要性是一樣的。要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組織之間的協調能力,從政策、資金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另外在時間中也要依托法律和行政手段來為節水建設提供保障。
4.完善水利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要對水利管理和運行的相關機制進行完善,使其能夠與社會注意市場經濟協調一致發展。確立統一的水資源管理,結合流域管理與行政區管理,深化改革。主管部門要進行有效的規劃,設立取水許可及有償使用制度,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統一對全社會涉水事務予以管理。要充分考慮對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后相關的防洪問題、供水問題等,尤其是水庫建設之后區域周邊的環境和安全等問題。工程建設的過程之中及項目建設完成之后,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具體的規劃。要保護區域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須保護周邊的生態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
總結: 水利工程建設為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原有的生態環境會帶來一定的損害。總體來看,經濟的發展要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不能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去謀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所以,水利工程建設要立足現在,進行科學的規劃的設計,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統一發展。嚴格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爭取在保護中進行開發,在開發中予以保護,趨利避害,保障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那黎娜.水利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J]. 北方環境. 2011(04)
[2] 劉燕,胡安焱.渭河流域水問題、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 水資源保護. 2007(01)
篇3
1、生態環境現狀
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區、高寒地區、喀斯特地區、黃土高原地區等生態環境脆弱區占國土面積的60%以上,這些區域對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較為敏感,容易出現退化現象。生態環境壓力大。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生態環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一些生態和環境問題將更加突出。環境破壞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2、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由于盲目開墾荒地、濫伐森林、過度放牧、不適當地興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濕地遭到破壞,森林、湖泊面積急劇減少,礦產資源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樣性減少,旱澇災害頻繁,同時,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草場退化,土壤沙漠化、鹽堿化、沼澤化,水體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2)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噪聲污染、農藥污染等環境污染。生態環境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3)生態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不完善。中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律法規側重點不同,尚未形成系統的生態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各資源法大都是針對自然環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沒有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機整體性和各生態要素的相互依存關系,缺少綜合性的生態保護法。生態保護投入不足。生態保護投入與面臨的生態問題不相適應,生態保護任務難以落到實處。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的科技及信息支撐薄弱。生態保護涉及領域廣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礎數據和信息,生態保護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態監測尚處于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2、措施與對策
2.1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生態工業
(1)要發展新型工業。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大力發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態型工業和無污染的特色工業。在項目引進上,嚴格項目管理,嚴把項目審批關,堅決杜絕新的污染源產生。實行工業企業集中規劃、工業污染集中控制。在技術改造上,要鼓勵企業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從工業源頭和生產全過程控制工業污染。要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實現廢物資源化。
(2)加強土地管理。嚴格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嚴禁隨意調整和占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強化對土地的集中統一管理。通過依法收回和收取閑置費等辦法,制止土地閑置和粗放浪費,挖掘現有土地潛力。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工作力度,對限制性項目堅決不供地,對不合理的用地規模堅決壓縮,確保耕地占補平衡。
2.2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
(1)優化農業結構。結合主導產業、區域特色產業,依托現有農業龍頭企業或無公害蔬菜基地等載體,本著因地制宜、相對集中、規模經營、提高品質的原則,抓好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的建設。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大力實施種子、植保、畜禽水產良種以及科技入戶工程,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面源污染的資金投入和財政資金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制訂相關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補償政策。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化肥農藥使用、廢棄地膜處理、秸桿焚燒等問題,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實行秸桿還田,實現農業生產良性循環。以農民田間學校為主要陣地,結合新型農民科技項目實施,開展技術培訓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應用新技術的能力。
(2)退耕還林。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將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停止耕種,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坡耕地退耕還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加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經濟林,實現“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加強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3)水環境保護。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加強小流域治理,保護水源地,增加塘壩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條件。要加大項目編制力度,爭取上級資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項目建設,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強工業企業污染的綜合治理。加大濕地保護力度,有步驟退還濕地。要通過科學種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攔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護濕地水體環境,逐步恢復濕地功能,使巢湖水質有根本性好轉。
(4)加強生態管理,促進生態文明。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強化生態教育,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大眾傳媒工具,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觀。要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愛護生態、崇尚自然,倡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形成節約環保光榮、浪費污染可恥的社會風尚,營造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氛圍。要教育廣大干部牢固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強化資源憂患意識,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5)構建生態系統監測體系。加強對重點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開展生態系統脆弱區和敏感區的監測,建立生態監測和預警網絡,提高生態系統監測能力,在此基礎上對生態環境質量進行評價。優先建立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狀況監控系統,建立重大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理系統。
篇4
柴達木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特征,決定了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經濟社會發展較為滯后,由此保護和建設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顯得十分重要。
生態環境保護
與生態環境的建設
1.加強環境保護與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柴達木盆地由于沿襲傳統的經濟開發模式,伴隨經濟高速增長出現的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失業增加、分配不公等現象越來越嚴重,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并呈現激化,因此只有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才能解決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突出矛盾;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為后代的生存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才能實現社會全面發展。
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特殊性
柴達木盆地是我國青藏鐵路的必經之路,這條線路的開通直接關系到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對全國的氣候和環境產生著重要影響。這里自然結構獨特,生態環境脆弱,多數地區植被處于退化演變狀態,一旦遭到破壞,便很難恢復。所以,利用好這里的各種資源、合理開發特殊的生物和礦產資源,保護和建設好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好柴達木盆地的氣候資源,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開發價值。因此,應當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與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經濟結構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地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好,全面推進柴達木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柴達木生態環境
現狀分析
1.氣候資源及生態環境現狀
柴達木盆地屬大陸型季風氣候,其基本氣候特征為:日照時數多,輻射強;冬季漫長,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降水分布地區差異大,降水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增。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十分嚴重,加上水土光熱資源匹配不均,生態環境惡劣。柴達木盆地總面積32萬多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5%左右;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東南部較高,中部、西北部較低,盆地最低點位于察爾汗的達布遜和霍布遜湖區,海拔2675米,盆地從邊緣至中央大體依次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內有大小河流100多條,湖泊90多個。盆地南緣是長江發源地,山勢巍峨高峻,景色雄偉壯觀。柴達木盆地年平均氣溫2~5℃,盆地無霜期平均在70~120天,山區沒有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東多西少,自東向西遞減到十幾毫米,部分山區降水量較大。山區、灘地有連綿草場和小塊綠州,草原面積達970多萬公頃。天然草地按草地類型劃分,可分為高寒干草原、山地干草原、高寒荒漠、山地荒漠、高寒草甸、山地草甸6個草地類,11個草地亞類,19個草地組和50個草地型。其中高寒草甸、高寒干草原和山地荒漠為主要天然草地類型,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積的86%左右。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一類保護動物17種,二類保護動物22種,藥用動植物資源500多種。
2.草地生態環境現狀
由于人類經濟活動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響,天然草地生態日趨惡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全州草原退化呈加速趨勢。據 1999年統計數據,草地退化已嚴重影響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特別是三江源區開始出現“生態難民”和“綠色絕唱”。因此在省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2000年開始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柴達木盆地等地區生態治理規劃和部分地區退牧還草工程。到2005年,全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積為308萬公頃,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3.4%。其中:重度退化草地3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天峻、都蘭、格爾木;中度退化草地273萬公頃。全州草原平均產草量減少30-50%。草地退化引發了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嚴重影響著海西牧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且對全省乃至全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諸多隱患。
生態環境退化的
主要表現形式
天然草地不僅是草地畜牧業的物質基礎,而且還是青藏高寒生態系統的主體,是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態屏障。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其它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原本脆弱的高寒生態系統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開展草地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完成柴達木盆地生態治理和部分地區退牧還草工程的規劃十分重要。
1.草地嚴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劇
根據退化草地的景觀特征可將退化草地分為黑土型退化草地、毒雜草型退化草地和沙化型退化草地三種類型。黑土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的中北部、都蘭的熱水和溝里、格爾木的唐古拉山和秀溝地區,此類退化草地平均鮮草產量僅是未退化草地產量的20%,平均植被蓋度為45%,在產量組成中優良牧草比例只有14%,植物種數明顯減少。毒雜草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中南部地區、德令哈北部山地,此類草地優良牧草減少,毒雜草成分占50-70%,草場利用價值明顯下降。沙化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此類草地植被蓋度30%左右,產草量下降60-70%。由于退化草地面積不斷擴大,草地植被覆蓋度明顯降低,使草地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減弱,水土流失加劇。
2.土地沙化加劇、湖泊萎縮、濕地減少
海西州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主要集中在柴達木盆地,目前沙漠化面積仍以每年13萬公頃的速度擴大。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氣候類型的冬春季節草場最為嚴重。同上世紀50年代相比,目前單位面積產草量分不同區域下降了30―80%。海西境內湖泊廣布,但眾多湖泊出現面積縮小甚至干枯,湖水內流化和鹽堿化,高原沼澤地低濕草甸植被向中旱高原植被演變,大片沼澤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導致沼澤地水源涵養功能降低。
3.自然災害、蟲害和鼠害頻繁
受草地生態環境破壞和區域氣候變化的影響,柴達木盆地大部分地區頻繁發生雪災、沙塵暴、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并呈逐年加劇的趨勢。近20年來,盆地東部農業區發生春旱和霜凍的年份超過半數。草地鼠蟲害肆虐,根據2003年全州鼠蟲害調查統計,鼠蟲害發生面積278萬公頃,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積的9.2%,其中鼠害發生面積237萬公頃。平均有效洞口數1.8個/公頃,害鼠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同時鼠類的啃食、掘洞等活動造成了大面積的裸地,加速了黑土型退化草地的蔓延。蟲害發生面積41萬公頃,主要害蟲為蝗蟲、毛蟲和古毒蛾。
4.森林覆蓋率低,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水生態平衡嚴重失調
柴達木盆地森林覆蓋率很低,且分布不均,多處于江河源森林生長極限地帶。經過自然演替和人類的采伐利用,森林面積和天然灌木林面積極少,森林蓄積量不足。森林覆蓋率降低,致使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河流徑流量普遍減少,湖泊萎縮。
5.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目前對野生生物資源偷捕濫獵、亂挖濫采、盲目捕撈等現象日益加劇,物種生存條件惡化,分布區縮小,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許多珍稀、特有的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銳減,甚至滅絕。原本分布廣泛、資源量較大的藏羚羊、野牦牛及藏野驢、白唇鹿、蟲草等珍稀野生動物和藥用植物,由于過度的獵殺、采挖,現已大量減少。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惡化,特別是濕地的萎縮,以及對野生動物的偷捕濫獵和對蟲草、麻黃草等藥用植物的大肆采掘,一些物種逐漸變為瀕危物種,目前海西境內受到威脅的生物物種約占其總數的l5―20%。
生態環境惡化的
成因分析
1.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柴達木盆地高寒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主要表現為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生產力水平低、穩定性差和自然恢復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因子的干擾而遭到破壞,且恢復難度極大、恢復過程緩慢。另外高寒草地生態系統一旦遭到破壞,恢復極為困難甚至不可逆轉。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使其具有隨環境惡化自然退化的特點。
2.氣候變化的影響
(1)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柴達木境內河流廣布,水系縱橫,這些水資源的利用對海西的經濟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干旱氣候的影響,使柴達木盆地部分河流出現了流量減少甚至季節性斷流的現象。氣候對湖泊水位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湖泊水量的收支平衡體現出來的。一方面,自然降水量減少使入湖河流的流量和直接降入湖泊的雨量減少,進而導致湖泊水位的下降。另一方面,氣溫的升高和蒸發的增大,無疑使湖面蒸發量增大,致使湖水量存儲減少,最終出現水位下降,直至眾多湖泊的干枯。由于氣候的暖干化趨勢,導致冰川退縮,而冰川的退縮和變化直接影響到水資源量的多少,導致了冰川緣區水資源的快速喪失,下游地區地面和地下水補給減少,引起濕地和湖泊萎縮。
(2)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
氣候變化在荒漠化或沙漠化發展過程中,無論在遙遠的歷史時期還是現代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氣候變干燥時,沙漠化就發生、擴展,出現風蝕等侵蝕現象,土地生產力降低;氣候變濕潤時,植被生長較好,流沙被固定,侵蝕速率降低,湖泊水系發達,地表生物量增加,意味著暖濕氣候環境的沉積形成。現代氣候變化直接影響了荒漠化的進退過程,引起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當降水量增大時,沙漠化土地逆轉;當降水量減少時,沙漠化面積擴大。也就是說,沙漠化發展趨勢與降水量變化基本吻合;風沙活動在沙漠化的形成、沙漠化土地的出現及發展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起沙過程受到地表粗糙度的影響,在有植被覆蓋的半固定沙丘上,2m高起沙的臨界風速為6m/s,而在流沙表面的臨界風速僅為4.5m/s。可見,在氣候干旱化的作用下,草場植被退化,粗糙度下降,受到風力作用造成沙漠化的發展。
(3)植被退化
植被退化的直接表現形式為天然草地的退化或沙化,使草地面積減少,生產力下降。氣候對草場植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影響牧草的生長期;二是影響牧草產量;三是影響牧草的群體結構。有關研究表明:柴達木盆地秋季降水量自六十年代以來一直呈減少趨勢,且春季降水從90年代開始出現顯著減少,這一變化趨勢導致了牧草返青的推遲。同時,氣溫明顯升高,加劇了干旱對牧草的影響,使大量抗旱能力減弱、對干旱反應敏感的牧草群體結構出現顯著的年際變化,平均密度明顯減少,導致草場植被稀疏,蓋度下降。
(4)水土流失
氣候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直接影響降水及其降水特征分布,間接影響植被類型、巖石風化等,進而影響水土流失的發生發展。降水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之一,降水量減少,使地表植被覆蓋減少,易于水土流失。
(5)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海西大量開墾草原,使大片優良冬春草場被毀,天然草原植被嚴重破壞。近十多年來,每年都有數萬人進入草原區開采沙金和采挖藥材,加劇了草地生態環境的惡化。大量沙源物質堆積增加了草地沙化的隱患,加速了草地荒漠化的發展。另外修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時,不注意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人類活動的強度和廣度都已接近或超過自然變化的強度,以致許多自然資源的供應已處于極度緊張的狀況。人類在大規模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促使環境向人們意愿的方向變化,卻忽視了大范圍的環境系統帶來的不利影響。如盲目開墾耕地,致使自然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牧業生產追求牲畜數量,超載過牧,直接影響了自然植被的繁衍更新,造成植被退化,草地沙化。
生態環境保護
與建設的對策措施
1.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大力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廣泛深入宣傳《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資源法》、《水土保護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知識,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美化環境的良好氛圍。
2.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在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中,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相關內容,更好地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確保有法可依;另外,盡快建立健全法律監督約束機制,確保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工作的順利進行,對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者堅決追究其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從而形成有效的責任監督約束機制。
3.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根據國務院《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青海省生態建設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奮斗目標、具體任務和措施,結合各地區、各單位實際,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保護與建設并重,因地制宜編制實施規劃。
4.完善制度,科學監管。堅持對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增值并重”的方針,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必須建立和完善綜合決策制度。一是建立重大決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避免決策失誤造成新的生態破壞。二是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領導機構,確保責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建立重大決策監督與現任追究制度,確因決策失誤和工作失職造成后果的要堅決追究領導責任。四是建立環保教育培訓制度。
5.做好水利建設工作。柴達木盆地的保護及治理,一要退耕還林還草,改善和恢復水源涵養功能,遏制盆地內水資源的流失;二要以草地建設為中心,實現畜牧業集約化經營,保護和改良草地生態系統;三要借助人工增雨等輔助手段增加降水量,恢復自然植被,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6.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替代產業。針對資源的過度開發,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必須注重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替代型產業,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1)發展節水農業、生物產業和高效生態農業。(2)利用柴達木特有的地理地貌、奇特迷人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旅游資源、民族人文景觀,大搞旅游、探險、滑雪等項目的建設,增加收入。(3)選擇一些無人區和封山育林(草)的地區,放養野生動物,建立國際狩獵場,賺取外匯。(4)營造人工林,將部分農牧民直接轉為林業養護員。(5)利用水利資源,建設小型水電站;同時利用高原風季長、日照強的特點,推廣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解決居民和農牧民能源短缺問題。(6)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改變農牧區傳統的采挖濫砍,制止土地貧瘠化。
參考文獻:
〔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梅潔人, 2001年6月。
篇5
引言
目前,環境問題表現的越來越突出,人們已經意識到環境破壞對人們生存造成的威脅和影響。林木資源需求量非常大,造成的破壞現象也越來越嚴峻,人們的大量開采和過度砍伐造成林業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林業部門對此也更加重視,逐漸轉變傳統的山區經濟建設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為目標,促進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山區的林業建設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盡可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逐漸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科學、合理的發展綠色林業。
1、 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意義
1.1現實意義
我國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經濟水平逐年在提高,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在向發達國家看齊。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加上經濟結構與基礎因素,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受到嚴峻考驗。林業發展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們改善環境的重要資源。因此,做好林業生產與規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應該以科學的發展理念向前看,創造一條全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2經濟意義
林業發展在生態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生物循環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樹木森林屬于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的經濟建設或者工程建設都需要木材。比如,工程方塊、室內家具等。對于山區來講,木材可以帶來很大一批收益,增加經濟收入。但是通過對實際調查發現,山區的林業發展由于沒有科學的管理理念以及品種比較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生態失衡,對經濟效益造成很大影響。成片的森林被破壞,不僅使林業在生產能力上有所減弱,而且大大降低了林業的其他效益功能。
2、 林業生態保護建設發展的亮點
一方面是充分發揮林業的經濟功能。林業的生態保護要把經濟功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物質基礎;應該進一步明確人工林的管理與天然林管理的政策界限,即要保護好天然林資源,也要依據林業管理技術要求對人工林做好管理和保護;尊重林木的自然生長規律,制定合理的采伐計劃,不僅要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也要充分體現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是提高農民種植林木的積極性。林業產權制度做出調整和改革以后,林業部門對林業采伐的數量以及采伐范圍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使加工企業與林農之間建立密切關系,減少企業灰色支出,同時使農民直接受益,大大提高林木加工企業和農民種植林木的積極性
3、 林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關系
傳統的林業經營方式僅僅重視本身的木材資源,但是林業可以提供比木材更多的產品,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比如,森林旅游、花卉、果實等等。
3.1促進森林旅游業的發展
森林旅游是林業生態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喜歡旅游,休閑娛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發展森林旅游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可以拉動內需使國民經濟進一步增長,擴大內需。森林資源是林業旅游的基礎,,林業旅游結構具有多層次性,可以開展以森林資源為依托,以交通、餐飲、旅行社以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森林公園,還可以進一步發展一些輔助服務機構或者組織,這些都是促進林業旅游非常好的途徑。
3.2促進林業副產品產業開發
林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周圍的環境與條件,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來發展相應的林業產品,使林業副產品更加有特色,更加多樣化,最大限度的發揮林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一般林業副產品有林木的果實、花卉、家具、以及一些木制成品等。還可以合理利用林地資源發展其它林下經濟建設,比如,在林區周圍可以養殖一些家禽、在魚塘里養一些魚類,或者在空余空間種植一些高粱玉米等經濟作物等,這些都充分的利用空間,減少了對自然破壞程度,改善了生態環境,也提高了林業的經濟價值。因此,我們在促進林業副產品產業開發的同時,一定要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為前提。
4、林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措施
4.1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
山區林業經過多年的努力,通過各種途徑使森林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在以后的發展中,首先還應該繼續開展全民義務種樹等活動,進一步推進林業工程建設,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如防護林建設、速生林建設以及退耕還林等工程。其次也要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以及森林火災的預防措施,減少對林業資源的破壞。
4.2促進工業園區與園林城市協調發展
做好山區林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減少了城市建設造成的浪費現象,而且使城市的經濟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要確保城市工業園區的發展與園林城市的發展協調一致。首先要以綠化為工作重點,我國正在開展以環境建設為中心的模范省市、縣鄉發展等活動。在以后的工作中,還應該不斷的宣傳和教育,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廣泛參與到造林綠化活動中。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創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其次是我國有關生態圈綠地的法律規定不是很明確,存在任意侵占用作建設用地的行為非常多,所以要采取合理方法阻止這些行為,進一步明確城市綠地的法律地位,加強保護措施。
總結
通過以上各個方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自然環境遭到了很大破壞,出現泥石流、山體坍塌、空氣質量低等現象越來越多,這對以后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必須將林業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做好協調,逐漸提高森林覆蓋率,解決好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矛盾,使其共同進步。
篇6
我縣是粵北山區,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雖環境質量尚好,但壓力很大;地表水方面:南水水庫經近幾年的綜合整治、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二級標準,武江河桂頭河段、南水河灘頭和銻廠河段維持《地表水環境質量》三級標準,符合功能區規劃要求;大橋河、橫溪水庫維持三類水質水平。環境空氣方面:縣城城區內空氣質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要求,其他鄉鎮大部分達到一級標準;降水方面:縣環境監測站逢雨必測,據監測分析酸雨程度有上升趨勢。
2 我縣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困境和社會壓力。
2.1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足。
2.2一是我縣堅持經濟優先、發展優先,一些部門對環境保護工作認識有局限,出現一些企業先污染后治理現象。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招商引資,我縣制定出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措施,出現污染大、治理難、能耗大、效益低的企業被引進來;有個別企業打上“外資”名目來投資,把污染嚴重的項目轉移到我縣,增加了我縣環保壓力。二是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環境保護;有的企業為求降低成本,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不承擔“誰污染,誰治理”責任,不愿意增加環保方面的投入,有些通過了“三同時”驗收,但為了應付環保檢查,白天排放處理過的“達標水”,晚上沒人看見的時候排出來的水就變了“顏色”,企業的污水處理設備成為擺設品,大量廢水、廢氣的直接排放,污染生態環境。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中存在以探代采的現象,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
2.3政府對環保投入不足。
目前我縣環保局除行政人員外,環境監察分局現有人員6人,尚未達到國家要求10~12人標準,而且還缺乏一些必要的取證設備;縣環境監測站要承擔全縣全部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突發事故應急監測以及污染投訴仲裁監測,承擔政府指令性常規監測,單靠監測站在編人員5人,4人臨時工和簡陋的儀器設備,常常處于顧此失彼、力不從心的狀態,而且應急工作中無防護設備,人身安全沒有保障。
2.4京珠高速公路對我縣環境的不利影響。
一是水環境污染,京珠高速公路粵北段經過高寒山區,貫穿南水水庫飲用水源地,受大霧、冰凍、長坡及彎多的影響,交通事故頻繁,致使車輛泄漏的油污、危險化學物品嚴重污染環境,例如2005年8月長溪河的洗滌劑污染事故、2008年“109”三氯丙烷泄漏事件、2011年的煤焦油泄漏事件等都造成嚴重的水環境污染,給我縣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二是交通噪聲嚴重干擾沿線居民的正常生活,民族實驗學校因受高速公路交通噪聲污染而搬遷,其他居民將長期受到污染。三是汽車排放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黑等污染物的汽車尾氣造成環境空氣污染。
3 加強環境保護的對策和思路
3.1增強環保意識,促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要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制度,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亂采亂挖破壞生態等違法行為,要予以重點查處。加大環境執法的監督考核力度,建立年度重大環境違法問題解決制度,對重大環境違法問題實行掛牌督辦;建立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二是切實增強環境保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轉變發展觀念,樹立正確政績觀,要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為主,以環境容量來決定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中求發展,不欠舊帳,不增新帳,改變先污染后治理或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等來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逐步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3.2利用優勢、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我縣于2002年8月在全國首個提出建設綠色食品示范縣的構想,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為突破口,立足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產業,深入實踐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理念,使環境優美生態小山城成為乳源的最大特色、最強優勢,全國百強綠色生態示范縣之一的“綠色食品之鄉”為品牌,促進乳源的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體系構造。還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3.2.1加強污染源綜合整治,嚴控企業的排污總量。南水水庫是我縣飲用水源(韶關市第二備用水源),武江河(桂頭段)是韶關市飲用水源(五里亭)的上游,本轄區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束縛。因此,必須更新思路,制定本地區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優化工業布局,實施區域污染物容量總量控制,對污染物總量進行科學分配,推動企業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完成減排工作任務,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3.2.2調整產業布局,合理規劃產業結構。根據環境承載能力,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要求與超越區域概念,確定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并按照四類主體功能區的定位來調整完善不同區域的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
3.2.3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我縣的飲用水源的環境安全。由于近幾年來的不適開發和利用,直接導致了2009年2月5日南水水庫藍藻污染事件的發生,引發我縣縣城居民的飲水安全危機,為此,必須大力整治南水水庫周邊環境,抓緊抓好《南水水庫綜合整治方案》落實,切實保護我縣南水水庫飲用水源的環境安全。
篇7
【關鍵詞】海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生態港口;建設研究
隨著我國規劃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后,海南省生態港口建設開始成為一個熱點。然而,港口建設難免要對海南海域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加之目前我國在港口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多,使得海南省港口建設伴隨而來的海域生態環境問題越顯突出。
一、海南省海域生態開發與保護現狀
(一)港口資源開發現狀。海南港口眾多,全省沿海港口泊位已超14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3個。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示范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啟動,海南省的海口和洋浦兩大港口在2014年初簽署了港口資源整合協議。預計到2020年,海南將完善以洋浦港、海口港為雙核的樞紐港,以八所、三亞、清瀾港為重要港口的布局,港口服務能力將輻射東南亞。港口眾多當然是優勢,是發展海上物流的基礎強項;但在全省經濟尚不發達、貨源緊張情況下,眾多的港口集中分布在一個3.54萬平方公里的海島上,若協調不當反而可能帶來一定負面效果。由此看來,在加強海洋海域生態保護的前提下開展生態港口建設是當下的重點,應謹遵海洋法規定要求,加大對污染事故檢測與裝備建設的力度,完善對環境風險的應急機制,加強對當地大氣、固體等帶來的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二)漁業資源開發現狀。海南省淺海區漁業資源豐富,且魚類生物種類繁多,為當地海洋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優勢。從海南淺海區漁業分布和數量資源變化的數據來看,當地在2010年到2014年間捕魚種類就多達數十種,其中冷溫種3種,占據所有捕量的8.3%,溫暖種15種,占所有捕量的38.9%,溫水種19種,占所有捕量的52.8%。除此之外,在一些蚌、螺類生物種,捕量同樣非常客觀。但是,這些漁業資源在促進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尤其近幾年,由于當地加大了對魚類的捕撈力度,導致魚量逐年下降。根據筆者對相關數據的調查發現:2014年間,海南當地的經濟魚類減少了5種,在整體產量數值方面比往年下降了2.3%。針對這一情況,海南當地監督管理部門已然采取了一些監管措施,并發揮了一定成效;但是整體來看,依然需要在制度和法規方面采取進一步的完善措施,確保其有效可行。
二、海南省海域生態保護為依托的港口建設的措施
(一)制度措施
(1)圍繞海洋法制定科學管理制度。科學的管理制度是促進生態港口建設效率和水平的基礎前提。海南港口建設的目的在于經濟和環境的“雙贏”,所以在構建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海域港口的同時,更應讓港口的發展和海域生態環境相協調,并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要求。目前,海南當地政府遵從國家《海洋法》的相關規定制訂了科學的管理制度,如:①將資源、環境、生態效益納入到生態港口建設評價體系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②進一步調整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淡化GDP考核,大力發展考核制度,實施獎懲機制,這對生態港口建設及管理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③加大對企業投資的生態港口建設項目申請報告的管理力度,并備份文件,分別實施核準制和備案制等;④生態港的建設應該遵循不浪費、不污染、不亂建的原則,并自上而下,自內而外地服從管理制度的要求,認真記錄建設過程中的每一次突發事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針對性方案;⑤對生態港建設過程中伴隨的一些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做出詳細的分類,并圍繞技術措施進行詳細的記錄工作,提高生態港口建設的效率,并降低海域環境污染的指數。這些制度條例貫穿了生態、經濟和法規等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和完善性的特點。除此之外,在圍繞《海洋法》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同時也要加強整體管理人員的能力、素養,只有在基層方面做足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實管理制度。(2)加大政府監督管理力度。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這是保證生態港口建設符合生態環境監管制度的重要前提,是踐行國家《海洋法》,提高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質量與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確保經濟和環境共同進步的重點手段。在具體的實踐方面,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對基層管理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學習,加深他們對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和重視,提高基層人員的基礎監督管理能力和綜合管理素質,由此讓基層人員可以更好地輔助領導實施管理工作,讓監督管理自上而下地全面貫徹下來;其次,對外界實施政策、制度的約束手段,比如在港口、碼頭的告示欄上進行明文規定,或者是利用法律教育的形式將海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到群眾中,讓當地的民眾充分意識到海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目前,在加大政府監督管理力度方面,除了出臺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之外,海南省當地還建立了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在明確其職權的基礎上還實施了一系列激勵基層人員工作效率的方案策略,其中便包括了獎懲機制,這不但可以充分激發基層員工的工作熱情,讓其客觀、正確、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崗位,而且還能為當地的政府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監督管理人員。(3)完善并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完善海南海域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遵循《海洋法》要求,提高法規政策的有效性,保障其功能性,這是建設生態港口所要遵循的一個重要內容。《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中明確指出: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合理確定用于漁業養殖的海域,控制養殖規模,科學確定養殖密度,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在該制度的管理和監督下,任何一家漁業養殖企業在規模和密度上都會有所控制,這樣既能保障海域生態的平衡發展,還能為其它企業、個人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而在此基礎上,政府進一步增強監督管理力度,則可以讓個別心存僥幸的企業和個人收起自己的私欲,為創造和諧發展的生態環境,打造高效率、高環保、高發展的港口提供助力。日前,海南港口建設全面提速,為構建“四方五港”的格局而加大建設力度。在方案實施期間,海南省港務公安局召開了干部大會,會議的主題是“保障港口生產建設”,會議期間就完善法規政策,落實統一思想等問題展開了明確的解讀,并提出要抓好當前工作,致力維護政治生態環境,從政治的角度去提高生態港口建設的效率和科學性。2012年,海南當地政府還出臺了《海南省港口條例》,以此完善對港口建設管理的方案規劃。條例中指出:省港航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港口岸線資源的統一規劃,堅持深水深用和集約使用的原則,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該規定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海南省水域生態資源魚類和非物資源的保護力度,而其集約使用的原則還大大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價值,讓港口建設即符合客觀要求,也具有層次性和規范性的特點。
(二)技術措施
(1)污染事故檢測與裝備建設。開展污染事故檢測與裝備建設工作,這是基于海域生態保護為依托的港口建設所要關注的基礎前提,也是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環境污染事故檢測和裝備建設在生態港口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海南各個生態港口的建設和運行都是圍繞檢測來進行的,而檢測中心則成為了處理事故的核心區域。海南省相關部門在事故的處理中,首先建立了環境監測預警體系,以此來預測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故,從而全面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此外,海南當地政府還出臺了應急檢測裝備體系建設政策,并將該方案下達到了相關企業。通過應急檢測裝備體系,當地相關部門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各項監測工作。同時,這個體系中還包含了現代通訊信息系統和現代交通與安全系統等體系的建設,并且這些系統體系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的特點,互相扶助,有效地實現了技術方面的一體化目標,進一步增強了風險監測方面的實效性。(2)完善環境風險應急機制。針對海南省生態港口建設的現狀和制定的發展目標來看,當地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應急機制。近日,海南當地培養了清污公司隊伍,這讓完善環境風險應急機制的建設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并在應急事故處理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這個基礎上,筆者認為可以進一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生態港口建設方面所采用的手段,比如:清污公司通過與油碼頭業主和船舶公司方面簽訂清污合同,讓事故發生的同時雙方都可以獲得權利與義務。在這個基礎上,相關單位主要負責監督清污公司的工作質量,并制訂定期考核策略,對清污公司的質量和能力展開進一步的了解。但是,當污染事故中的肇事者走失,或者是事故的程度超出了清污公司的承受范圍,這時可以由相關部門全權負責處理,組織并開展清污活動。(3)加強大氣、固體、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海南省在生態港口建設的技術措施方面對各種污染制訂了有效的整治方案。首先,當地管理部門重點加強了散貨物流中心的建設,并提高對散貨密閉運輸系統的建設力度,在防風網的建設方面也趨向定型,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大氣和固體污染的持續擴散;其次,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除了提高污水調控和清污工作的質量,實現二者的集合作業之外,管理部門還強調了污水處理使用化學藥劑方面的注意事項,并對污水回用和再生水的回用與排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海南省在污水處理和控制等工作上,主要體現在水產養殖污染控制和船運及港口污染這兩方面。其一,要有效處理水產養殖污染,要集中科技優勢在水產養殖排污監測和高產精養技術推廣方面下功夫。這也是打造生態港口建設的一個重點,用以保護漁業產量的持續發展,保障生態資源的平衡。其二,在船運和港口污染處理技術方面,海南省加大了對船舶作業廢水排量的控制,并下達了相關管理條例,同時也在污染事故應急系統方面給予了進一步完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海南地區打造生態港口,這是提高當地海域生態環境保護效率的關鍵前提。而在此基礎上,不但需要法律法規的扶持,更需要在技術方面投入大力度。現階段,雖然我國在該方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理論和實踐技術方面依然優待持續的深入和探索。本文在論述期間,筆者著重從制度措施和技術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發現制度是扶持技術持續進步的前提,而技術是鞏固制度的根本,二者之間缺一不可,是提高生態港口建設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因而,圍繞海南省生態港口建設展開分析,對于如何運用相關法規制度和技術措施來保證經濟與環境共同進步,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重點。
作者:侯麗維 單位:海南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尹丹寧.區域生態環境規劃技術方法的研究———以海南省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2012(05).
[2]李宜良.基于海洋環境和生態保護的海域關閉立法制度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2011(03).
[3]季千惠.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機制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2014(04).
篇8
他的喜怒哀樂都與環境科學有關,為之而憂,為之堅守――黃山學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徐圣友,長期從事環境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風險評價以及控制機理與技術研究,為我國環境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以及控制機理與技術是徐圣友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博士論文以多環芳烴(PAHs)為研究對象,系統的探討了PAHs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機理,通過對幾種不同植物修復效率的比較研究,揭示了PAHs的環境行為規律,明確PAHs在土壤-植物系統的遷移轉化途徑;通過2D-PAGE蛋白質分離技術研究,尋找PAHs特異性降解功能蛋白,結合植物體內不同部位PAHs分布情況,闡明植物對PAH的吸收、累積與降解機理。
博士畢業后,他主要從事水環境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風險評價以及控制技術方面研究,先后申請了“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黃山市科技局重點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項目”以及現正主持研究的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基金“新安江(黃山段)水體磷污染特征、源解析與遷移規律研究(KJ2012A259)”各一項。系統的研究了新安江(黃山段)水體與沉積物污染特征與遷移規律,已經完成了新安江(黃山段)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特征研究,初步確定主要污染重金屬,并采用單因子指數與內梅羅污染指數相結合評價的方法對其超標現狀進行評價。同時開展了新安江(黃山段)沉積物中污染重金屬的釋放機理及水生植物體內污染重金屬的富集規律研究。
他開展新安江(黃山段)沉積物中磷污染特征研究,初步確定新安江(黃山段)水體磷污染特征,闡明了新安江(黃山段)沉積物中污染磷的釋放機理,并采用室內模擬的方法進行沉積物中磷污染控制對策研究。結果表明:新安江(黃山段)水體中總磷含量和可溶性正磷酸鹽含量從源頭至下段沿程變動幅度不大,除個別采樣點濃度偏高外,基本上保持穩定,濃度較低;水體磷含量年內變化特征為:枯水期>豐水期。新安江(屯溪段)沉積物不同形態磷含量變化較大,人為干擾因素較多,新安江水質保護亟待加強。
作為省級特色專業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科建設帶頭人,徐圣友以環境工程研究所為平臺,帶領著一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科研隊伍,在水環境分析與評價、污染物的環境行為與風險評價、生態修復技術、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團隊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輻射長三角,尤其是2011年成立的“大學生科研興趣小組”實現教學相長,已成為培養大學生科研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
經過幾年的建設,環境科學科研團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先后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Pedosphere》、《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資源環境與工程》、《環境污染與防治》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0篇、EI收錄5篇,ISTP收錄2篇……
篇9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途徑
一、全面建設林業重點工程項目
對于林業工程而言,應當充分考慮實際情況與應用,對重點與非重點工程進行劃分。其中,在林業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主次分明,對于重點林業工程應加大建設的力度。重點林業工程的建設主要包括了以下六點內容:第一,應在平原區域實行高標準的農田林網綠化工程,這樣可以有效地強化農田本身的防護功能,還能夠使其更好地抵御自然災害[1]。第二,加大對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的重視,有效地遏制耕地水土流失的問題。其中,應當貫徹并落實補償政策,注重造林地的管理以及管護工作的力度,積極組建管護團隊,對于林業結構予以適當地調整,實現特色產業的全面開發,最終將對退耕農民生計問題予以有效地解決。第三,重視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建設,特別是集體林管護,應當采取公益林建設以及封山育林等方式,對天然林資源予以全面保護和發展。基于此,還需要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模式,對新產業進行開發,對于富余的職工應當妥善地安置,以保證林區的穩定性。第四,對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給予關注,在維持當前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濕地資源等予以有效地保護。第五,濕地保護工程的建設。應當針對濕地資源展開實踐調查與研究,基于此,合理地采取濕地保護與恢復等多種措施,對于濕地資源予以全面保護。第六,貫徹并落實村屯綠化與坡地丘陵困難區域的林業富民工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林業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以保證農民可以致富并增加經濟收入[2]。
二、促進高效林業產業的發展以實現興林富民的目標
豐富的林業資源能夠為百姓帶來更為可觀的經濟價值,使得百姓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然而,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應當通過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富民與林業發展之間的聯系。堅決不允許一味地追求富民目標而對林業資源造成破壞,同時,也不能夠故步自封,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過大而對百姓經濟利益的獲取帶來不利的影響。針對兩者間存在的關系,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明確發展的方向以及標準,踐行生態林業富民的思想。換句話來說,在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基礎上,還需要確保百姓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經過深入地探索,合理地制定具有代表性的理念:首先,將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推動森林旅游行業的發展;其次,全面開展種苗工程項目,促進林木種苗與花卉產業的發展;再次,對于新經濟林產業予以全面發展,對于優良品種要積極推廣,以保證更好地實現經營管理以及生產,使得產品質量以及在市場中的占有率不斷提高[3]。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創建綠色品牌產品,使得商品的附加值不斷提高;第四,注重中招商引資的重要性,合理地制定并出臺優惠政策,對于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地引進與培育,進一步推動林副產品的深加工發展。這樣一來,產業鏈會隨之延長,能夠更好地實現增值的目標;最后,對林業后續產業進行有效地培育,注重對農民的引導,使其能夠實現復合型的經營,使得森林野生食品采集行業得到全面地發展,將森林自身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三、建立并健全森林資源保護機制
在保護森林資源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在提高管理水平的過程中,應當對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全面改進與完善,進而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法律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權威性更為明顯,進一步貫徹并落實森林資源保護工作[4]。另外,應當全面建設林政資源管理機構,結合森林資源開發需求設立管理部門,適當地合并不重要的部門,并有效增強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責任心以及工作熱情,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應當對森林資源的限額管理予以高度重視,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確保人民生活的基礎上,為后代造福。而在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嚴格控制“三總量”。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長久性特征,所以,必須要始終保持熱情并投入一定的精力。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建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所以,在實踐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在保證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有效地增強保護的力度,對保護的手段予以全面完善,進而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針對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問題展開了相關性的討論,希望有所幫助。
作者:曾維廉 單位:梅州市國有水口林場
參考文獻:
[1]張軍.新常態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2):15,41.
[2]馮宗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4(6):71-71.
篇10
關鍵詞:城市建設 城市規劃 生態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城市規模擴大速度加快,城鎮數量劇增。據報道,2011年中國城市化水平超過50%,中國城市人口在歷史上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城市是具有一定規模和人口數量,是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等集中地,是人類走向成熟與文明的標志。隨著城市的發展與建設,我國推進城市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加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同時,在城市生態環境、城市風貌政治的過程中一系列的問題也日益突顯。部分城市在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發展時,卻忽視了長期的環境效益,沒有長遠的規劃,建設過程中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破壞生態。
加強環境的生態保護,是城市建設中保護城市傳統風貌,創造優美和諧城市環境景觀的關鍵。如何在優化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對城市建設進行長遠規劃,把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不能顧此失彼,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一、 城市建設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改善人們居住環境是城市建設的最終目的。在我國城市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充足、生態環境良好是城市社會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城市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的生活條件是當代人所追求的,但良好的環境是這種生活的必要條件,而目前城市發展中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初衷相悖。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除了考慮當代人的生活發展需要,子孫后代的發展才是關鍵,也是當代人在發展中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隨著經濟不斷增長,城市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在緩解城市人口住房緊張的同時,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得到很好的改善。加快城市化步伐,大力推進城市建設,是目前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必然,亦是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城市生態環境保護遇到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做好居民環境的規劃和改造的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從而服務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城市建設并非單純的經濟建設,不能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增長,協調人口、經濟與人口和諧發展,才能更好的平衡社會文明進步、人民生活水平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在城市建設中,環境也是生產力,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經濟增長最好的助推力。
二、 城市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
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相互依賴和發展的整體。受到多種條件和因素的限制,城市建設中建筑設計、城市整體規劃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存在不少弊端。
1、 城市整體規劃不合理
在部分城市的整體規劃中,規劃起點過低,往往會出現規劃不當導致整體不合理的現象。第一,城市生產區與生活區、工業布局與農業布局混亂,交錯層疊,生活、生產區域沒有分開,工農業不能很好地相互促進,居民生活呼吸的空氣,飲用水等清潔度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第二,高密度的樓群,致使公共綠地面積減少,綠化水平過低,加之通風不暢或遮光等問題,極易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第三,整體布局不美觀,部分道路規劃狹窄,排污渠道管網不健全,不能很好的解決排水排污問題;第四在部分城市的建設中,重視短期的經濟效益,未能突出環保特色。
2、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城市建設實施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環境污染處理,節能減排等問題在城市建設過程往往被忽視,城市建設實施過程中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環境破壞等問題。例如,施工過程中排放的煙塵、車輛運行過程中的揚塵等使城市空氣受到污染;由于建設項目需要,對資源過度開采,極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污染水資源;建筑垃圾的隨意堆放,在日曬雨淋之后隨地表徑流流入城市河道,對城市生活用水造成嚴重污染;施工過程中的機器轟鳴,產生的噪聲等等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居住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3、 環境保護管理、資金投入不夠
在城市的建設中,即便是對環境建設投入重金,但城市管理力度的欠缺,對環境保護也產生了障礙。第一,在部分城市,城區內的雨污分流管網建設規劃到位,主要道路的硬化、美化等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因管理不當或無人管理,加上部分居民素質較低,亂倒垃圾,造成污水橫流。第二,管理部門之間的不協調,違章建筑橫行,占道為市、隨意擺攤、違章廣告隨處可見等,給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三,由于部分城市經濟基礎不好,在環境保護方面資金不足,環境保護配套工程得不到完善,環境保護處于被動狀態。
三、加強城市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問題,怎樣提高城市經濟增長,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嚴格貫徹、執行我國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強化環保意識。注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生態環境綜合防治,堅持生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合理處理城市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人口的關系,強化廣大人民群眾甚至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促進城市環保水平的整體提高。
2、 提高城市居民參與意識,深化城市污染治理。積極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在環境保護日與環境保護相關部分開展“白色污染”等活動,從而推動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提高群眾參與意識;通過明察暗訪的方式,認真開展城市生態環境安全檢查,對城市飲用水源地,工業污染企業等進行重點檢查,提高抽查頻率。
3、 加強城市建設項目管理,提升環境保護執法水平。進一步規范城市建設項目的審批,嚴格把關新上市的工業污染源,嚴禁工業污染項目建設于環境容量低甚至沒有環境容量的區域或是水源地上游;其次,對于環境建設項目的審批,精簡審批事項,加強隊伍建設,拓展環保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
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是城市居民生產、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條件,城市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城市建設中,注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正確處理好城市建設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小群.《城市周邊濕地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生態環保信息),2010(1)
[2]陳俊.《以景觀綠化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園林設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