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3-10-09 17:2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微視頻英語演講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80040
微視頻是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如今已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以其“短、精、趣”等優(yōu)勢深受教師喜愛,也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視頻的運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也可有效消除青春期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的厭倦感。
一、課前導入,新課展現(xiàn)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始一堂課,精彩的導入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渴望,調(diào)動班級學習的氛圍。在以往的導入教學中,教師慣用游戲、音樂、互動等環(huán)節(jié)開展,大部分學生樂在其中,但很容易產(chǎn)生一個問題:氣氛是帶動起來了,但是本課知識點的融入微乎其微,反而導致進入正式教學時,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微視頻為我們的新課導入帶來了全新的思路。
進入八年級下冊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新教學技術與新授課模式的接受度很高,很多學生與我分享,他們喜歡看《TED演講》、《開講啦》這樣的脫口秀、演講公開課。因此我在傳統(tǒng)課堂結(jié)合了“微演講”的形式進行了新課的導入,展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并以逗趣的方式與學生討論、分享。
八年級下冊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單元,本單元的重點是對過去進行時的掌握與運用。在課前預熱環(huán)節(jié),應該有意加入渲染,同時,對于UFO知識的科普也是我們導入的切入點。在課前的“微演講”視頻中我與學生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When the UFO arrived, I was using the restroom...為了引起學生的關注,我在錄制這個 “微演講”時,將場景安排在一個舞臺上,并且穿上了正裝,模仿起了脫口秀的主持風格。當我說到我以為窗外飛過UFO而激動地從廁所奔跑出去時,全班學生哈哈大笑。打在視頻上的字幕體現(xiàn)出過去進行時的用法,學生也在無意識中有了初步印象。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我在黑板上寫下視頻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句,譬如:while, land on, I was using...如此微視頻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jié)合,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課堂互動,師生表演
以往的教材對話教學,盛行的方式就是教師帶讀、學生跟讀,隨后合作對話演練,最后小組比賽檢驗。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鞏固,但是,這樣的“套路”學生很容易習慣,甚至覺得沒意思,沒新鮮感,那么教師所謂的情景互動就變成常規(guī)任務,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微視頻是一種新的表現(xiàn)形式,我們可以將對話演練作為課后作業(yè),又將練習拍攝成視頻,帶到課內(nèi)來觀看、反思,更受學生歡迎。
八年級下冊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中的對話場景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且關于“Would you mind...”的知識點比較集中,因此我決定以錄制“微場景”視頻的形式展開教學。為了完成這次“錄制”,W生們做足了準備,平時懶于記憶單詞的學生居然也熟記了情景演練的對話。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后錄制時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我也成了“演員”,與他們搭檔操練。有的學生當“導演”,有的學生當攝影師,有的學生還自學當起了“后期剪輯師”。這一系列的準備,都是為了更好的課堂展現(xiàn)。
課堂開始,不參與錄制的學生做起了評審員,分別就發(fā)音、語調(diào)、感情、表情、肢體、流利度等對表演小組進行打分。在這過程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評分者都仔細研究了每一個知識點,教學效果不言自明。
三、課外共享,家校互動
微視頻的使用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它還能作為課堂的延伸與補充,讓學生即使不在學校也可以隨時學習,不翻筆記也可以隨時復習。同時微視頻也是家校互動的平臺,讓家長可以與學生共同學習,監(jiān)督學生復習。
篇2
從“數(shù)學知識”的分析講解,到“能力培養(yǎng)”大行其道,再到“數(shù)學素養(yǎng)”如火如荼.我們的課堂什么都不缺,就缺真實.常態(tài)課應該是真實的,應遵循學生的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原始表達、讓學生真情流露,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真諦!
于是筆者擷取幾個教學片斷,稍加反思與改進,全盤托出,與同仁共享之.
1 常態(tài)課應讓學生有更多的“話語權(quán)”
片斷一
一位老師執(zhí)教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抽簽方法合理嗎?”,呈現(xiàn)下面一個片斷:
師:老師這里有一張音樂會的門票,請同學們設計一個公平、合理的方法,使小明、小麗和小華三人中有一人可以得到門票.
生:抽簽(齊聲回答).
師:很好,請同學甲來解決.
生甲:我設計了兩種摸球的方法.
一種是:取三個形狀、重量相同但顏色不同的小球,其中一個紅色、兩個黃色,把它們放入一個不透明的口袋里,三個人依次來摸球,每人摸完均放回口袋中,則每人摸得紅球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
另一種是:取三個形狀、重量相同但顏色不同的小球,其中一個紅色、兩個黃色,把它們放入一個不透明的口袋里,三個人依次來摸球,每次摸完不放回口袋中,則每人摸得紅球的概率也是三分之一.
師:你回答的第一種情況是另一種模型,這里我們就不說了,第二種情況是正確的,下面我們用樹狀圖來證明第二種情況……
老師與學生“共同”證明了第二種情況并得出結(jié)論:抽簽方法是合理的.
這時,我在后面聽到有幾位同學在竊竊私語(我相信上課的老師也一定聽到了,但沒有顧及這些學生的議論,仍然繼續(xù)他的教學.):第二種方法不公平,假設第一個學生摸到紅球,后面的人摸到紅球的概率就為零;而第一個人沒有摸到紅球,后面人摸到紅球的概率就大了,特別是前兩個人都沒有摸到紅球,第三個人摸到紅球的概率就為百分之百了.
反思
下課后我問這幾位同學弄懂了“抽簽是合理的原理”沒有?同學說:“看老師在黑板上的證明,我們再詳細閱讀書上的過程,好像應該是這么回事.但這種摸球方式中,如果第一人摸得了紅球,后面的人不是就不要摸了?如果第一個人沒有摸到紅球,后面人不是摸到紅球的機會就大了?所以我們還是不怎么懂!”
事后我又與這位老師交流,我問他為什么對學生甲回答的第一種情況不做解釋就簡單地一帶而過,對第二種情況學生的議論也充耳不聞,使學生帶著遺憾走出課堂?他告訴我,確實感覺到了學生的疑問,因為怕影響教學的流程,加上課前沒有預想到學生會有這樣的回答,自己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解釋,就按事先的設想教學了.我告訴他,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很重要,但僅憑情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師生真實地對話,平等地交往,要把課堂作為學生認知、錘煉的場所.
學生對話的現(xiàn)象很多,雖然有的是非本質(zhì)現(xiàn)象,有的甚至是錯誤的,但都可以當作一種教學資源來開發(fā).在課堂上我們不但不能剝得學生“說”的權(quán)利,更要讓學生有更多的“話語權(quán)”.也就是要教師要通過對話捕捉信息,并對捕捉到的信息有效利用,把學生錯誤的思路及時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正確的思路得到充分展示.課堂再也不能是教師的專屬地,不能將平等對話作為形式,應讓學生自由表達.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大膽交流,使學生在對話中厘清知識,在對話中產(chǎn)生思維,在對話中智慧起來,最終形成對知識的理解與內(nèi)化.
改進
建議他以后上這個內(nèi)容時可以這樣進行:學生甲回答的第一種情形,可讓學生討論能否解決問題.事實上,學生經(jīng)過討論一定不難得到小明、小麗和小華三人依次摸得紅球的概率均為三分之一,但是由于是要放回后再摸球,因此三個人都有可能摸得紅球,則不能解決本問題.學生甲回答的第二種情形,也即是不放回后再摸球,其實要解釋學生前面疑慮,只要給摸球有一個約定,就是每人在摸球時都不可以看球的顏色,當三人都摸完球時再同時觀察球的顏色.這樣就能公正、公平地解決誰去參加音樂會的問題了.
2 常態(tài)課應讓學生身處“問題”之中
片斷二
在學完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乘法公式”后,有位老師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
計算(2a-3b)2-2(2a+3b)(2a-3b)+(2a+3b)2.
此題一出,教師“生怕”學生沒注意到題目的特點,馬上說給學生解釋道:“同學們,你們看這個式子第一項是一個數(shù)的平方,第二項是兩個因式的乘積且前面有系數(shù)2,第三項是另一個數(shù)的平方,那它是不是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呢?”
學生齊聲回答:是.
師:好,下面請某某同學上黑板板演一下.
……
反思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常態(tài)課應該是自然狀態(tài)下的呈現(xiàn),就一定要讓學生身處“問題”之中,讓學生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yǎng)能力,提升素養(yǎng).在平常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控制欲”過強,一個問題提出后,生怕學生答不上來浪費課堂時間,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就開始循循善誘:或把問題換一種方式問,或把一個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再問,甚至有時會自問自答.就這樣,本該是學生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和體驗,被老師的“強勢”替代了.
其實,這樣的課堂就好比一個魔術師在舞臺上本該是給觀眾表演魔術,讓觀眾享受其中的快樂及感受魔術的神奇魅力,但是如果他不是這樣,而是“好心”給觀眾解惑,講解他這個魔術是怎么怎么回事,那他不但是違背了“行規(guī)”,而且也讓觀眾很失望.同樣,在課堂上如果教師不讓學生獨自面對“問題”,而是教師不斷地對“問題”的講解,那么這樣的課堂對學生來說就毫無價值,學生對課堂的感悟也就缺少深度.
改進
其實,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道題來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剛學習了乘法公式,會很容易想到把本題的三項分別用他們熟悉的乘法公式展開.在學生自己得到兩種方法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作小結(jié):第一種方法把問題看成了三個部分,是從問題的每個部分即局部來觀察的;第二種方法把三個部分看成一個整體,是從整體觀察問題.因此,教育學生在觀察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局部和整體兩個部分來觀察.這樣不但教會學生如何觀察,還提升了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因此,常態(tài)課應是一個有“問題”的課,讓學生身處“問題”之中,在問題解決中其能力得到培養(yǎng)!
3 常態(tài)課應讓學生在“觀察”中前行
片斷三
在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shù)”,一位老師的教學片段如下:
師:請同學們解不等式:2x+2>0.
生甲:不等式2x+2>0的解為x>-1.
師:請同學們解方程:2x+2=0.
生乙:方程:的解為
師:請同學們作出函數(shù)y=2x+2的圖象.
生丙:函數(shù)y=2x+2的圖象如右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上述三個問題的結(jié)果,看看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
……
反思
像上述這樣的設計,其實是簡單的平鋪直敘,其過程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層次比較膚淺,很不扎實.事實上,像上述這樣的提問方式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非常普遍,教師只是將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作簡單的羅列,這種方式只利于教師教學進程的實施,但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問題以記憶性問題為主,極少有創(chuàng)造性和探究性,學生齊答比例高,回答問題的方式單一,課堂效率十分低下.觀察是思維的起點,常態(tài)課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觀察,使學生在觀察中分清知識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觀察中習得看問題的方法,在觀察中打開思維的另一扇窗.
改進
我們可以把上述設計稍加改動,請學生填寫下表.
學生完成表格后,經(jīng)過分析、比較和觀察,容易發(fā)現(xiàn)“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及一次函數(shù)圖象”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學生在不自不覺的狀態(tài)下得到了新知識,同時還形成了對“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理解.
4 常態(tài)課應讓學生“跳出”束縛去探究
片斷四
在八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一課中,讓學生探究“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一位老師設計如下探究過程:
師: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表格:
學生在完成表格進,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了“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jié)論.
反思
其實,以上過程只要學生用非常簡單的知識就可以完成,是教師設下的一個“圈套”,沒有真正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欲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既沒有成功的喜悅,也沒有失敗的反思,可以說這樣的探究是無效探究.
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tǒng),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
常態(tài)課與示范課、評優(yōu)課、展示課等相比,自然會少許多的“限制”或“約束“.因此,教師在常態(tài)課中更要大膽放手,要讓學生在鮮活生動、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去充分探究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形成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成功中體驗快樂,在失敗中反思成長.
改進
上述設計,如果我們稍加改變,情形將會大不一樣:
師:老師現(xiàn)在給每個小組5根小木棒,長度分別是3cm,4cm,5cm,9cm,11cm,請從中任意取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看哪個小組拼又多又快?
生:分小組拼搭三角形.
(學生忙得不亦樂乎)
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匯報自己實踐的收獲了.
這種設計對學生就少了許多限制與框框,可以任意取3根小木棒來操作,在操作中有時取的3根小木棒可以搭成一個三角形,有時取的3根小木棒不能搭成三角形.學生在成功與失敗中,經(jīng)過同伴交流、思維碰撞中找到了失敗的原因,收獲到了成功的經(jīng)驗.有許多是書本上沒有提到的新發(fā)現(xiàn),這是同學們在自己親身的實踐活動中放開手腳所得之的成果.
用真實的眼光看學生,學生是聰明活潑的;用真實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個性鮮明的;用真實的眼光看教學,教學是樸素平常的.在一個真實的課堂里,學生是永遠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創(chuàng)造力、富有生命力的.
篇3
一.借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導入新課
初中生的原有知識水平、社會閱歷等十分有限,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太強,對比較深奧和心靈感悟的知識的理解則更加困難。直觀教學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往往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借用多媒體導入,引人入勝。
如:學習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時,導入部分筆者是這樣處理的:神州十號成功發(fā)射,表明了我國航天事業(yè)有了新的突破。航天員主講的太空課堂吸引了全國的中小學生,所有的人都為之驚嘆和喝彩。那么,茫茫宇宙里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然后,播放介紹銀河系的記錄片。學生被記錄片深深吸引,探究宇宙奧秘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
(二)創(chuàng)設情境
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所描寫的環(huán)境與當今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有天壤之別,容易造成教學點與學生興趣點的脫節(jié)。借助多媒體,將兩者和諧地銜接起來。
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社戲》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連山,朦朧的月色,含香的水氣,婉轉(zhuǎn)悠揚的笛聲,還有一大幫頑皮無私友好的農(nóng)村兒童一起煮豆的經(jīng)歷,讀來令人回味無窮。但學習這一課時,如今的那些衣食無憂、娛樂生活十分豐富的孩子怎能體會到“偷羅漢豆、煮羅漢豆”的樂趣,怎能理解看社戲是多么的令人盼望。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表現(xiàn)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的圖片和有關魯迅童年生活的影片。學生了解了時代背景,興趣油然而生,自覺把思維的觸角伸向那迷人的水鄉(xiāng)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二.巧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語文教學
(一)突破教學難點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遇到理解上的困惑。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圖片動化處理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利用這一功能,把抽象變具體,把靜態(tài)變動態(tài),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
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核舟記》時,學生對微雕技術不太熟悉。核舟上雕刻著五個人,還有茶爐,船槳,佛珠,手卷等物品。人和物雕刻十分精巧,細致,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況且這些都建立在這“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核舟上的。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看核舟的體積,觀賞核舟雕刻的藝術,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實現(xiàn)自主學習
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生隨時可輕松地調(diào)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時間、地點、場合的限制,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先決條件;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如果你不選擇學習,沒有人會將知識灌輸給你,如果你不主動、不積極學習,很可能什么新知識都學不到。常此以往,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改變交流方式。學生交流不再局限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發(fā)展到學生與任何在網(wǎng)上交流的陌生人之間。
初中語文教學中,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已成為首要任務之一。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喚起學生的興趣,萌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三.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喚起學生情感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有許多是情感豐富的作品,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經(jīng)歷,無法體驗作家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播放音樂是一種渲染情感的重要手段。把音樂語言與文字語言結(jié)合起來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如:學習《紫藤蘿瀑布》時,筆者一邊范讀課文,一邊播放班德瑞的輕音樂,讓那潺潺流水和清脆悅耳的鳥鳴來松弛學生的身心,給他們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感受紫藤蘿瀑布所蘊含的豐富情感。
展示畫面是另一種渲染情感的手段。如通過展示茫茫草地、皚皚白雪、湍急大渡河、搖搖晃晃的瀘定鐵索等畫面,學生知道了的艱難,再讀《七律?》,就能體會到“騰細浪”、“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背后蘊含的真實情感。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我們有時也會通過播放視頻來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因素。
四.教育現(xiàn)代化設備要合理使用
篇4
1.音樂課堂中良好課堂氣氛的重要意義
音樂可以作為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音樂教學更要以此為基準原則,關注學生情感的釋放。音樂老師作為音樂教學的具體實踐者,首先老師在課堂上要充足飽滿的熱情,讓自己的積極情緒去感染同學們,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對于音樂教學的任務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對學生傳授音樂審美的基本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具體說來就是要對音樂有自己的感受與理解、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等能力,并且還要能夠采用一些具體的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感染與教育。在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課堂,學生才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在欣賞《揚鞭催馬運糧忙》一曲時,首先介紹這是農(nóng)民豐收了,騎著馬兒去交公糧情景,然后讓學生欣賞一遍音樂,感受到速度的變化,聽完后找?guī)孜煌瑢W模仿騎馬的動作,他們很生動地將電視、電影看到的騎馬動作模仿出來,甚至有的同學會很自然的跳起了"騎馬舞",一下子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教師再根據(jù)他們的不同動作,讓同學們來選擇激烈的音樂選擇哪種騎馬動作,緩慢的音樂選擇哪種騎馬動作,同學們情緒高漲,都在試著做動作。這時,老師有表情地帶領學生隨著音樂作不同的動作,整個課堂非常活躍,給同學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實踐證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營造音樂課堂氣氛的幾種方法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以內(nèi),音樂課堂的教學更多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要目的,這種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學生的思維模式,缺少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會極大的影響音樂課堂氣氛的營造,針對此種情況,我們通過研究和實踐得出以下幾種方法:
2.1以情感共鳴的方式對課堂氣氛進行烘托。不同的音樂表達了不一樣的情感,它帶給同學們的情緒體驗也是不同的,對于那些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速度和力度較為舒緩的音樂,會讓人感覺到一種寧靜與和諧,從而讓人心情能夠更加平和;對于那些旋律比較輕快的音樂,由于其本身節(jié)奏感較強,同學們的心情也會隨之變的愉快與爽朗,所以更容易將同學們帶入其中。只有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同學們才會更快的進入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就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第一單元來說,本單位的主題為青春的旋律,其內(nèi)容也與初中生的年齡、性格等特點相契合,本單元所選取的樂曲和歌曲具有鮮明的青春氣息,比如對于青春舞曲這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在課程開始之前,老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下《掀起你的蓋頭來》作為新課程開始之前的導入,通過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一下歌曲所呈現(xiàn)出的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魅力,經(jīng)過了熱身階段的學習,下面就是對正式課程的導入,播放青春舞曲的音樂,通過這首音樂歡快的的節(jié)奏可以很快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同學們對這首歌曲的曲調(diào)、旋律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充分的感受,使同學們的情感與歌曲所要傳達的情感達到一個呼應共鳴的狀態(tài),從而讓學生進入到課堂的氛圍之中,接下來就是對歌曲的練習與演唱了,這個過程老師可以以分組的方式將同學們分為不同的小組,采用比賽的方式激發(fā)同學們參與歌曲演唱的熱情,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的目標,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音樂性的活動,比如關于歌曲的民族性特征以及相關樂器的特色讓同學們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去主動的探索與研究。
2.2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興趣愛好。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這一角度來看,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需要特別關注與重視的,著重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愛好不僅能激發(fā)起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動力,同時又能保障學生音樂情緒情感的持續(xù)。在音樂課程標準中就特別指出要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充分的享受音樂,培養(yǎng)學生用音樂來提升人生價值的的理念。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對于音樂課程來說同樣如此,老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際實踐過程中,讓他們以自己的努力和靈活的思維方式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使音樂的情感情緒保持更加持久有效。就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電子空間站主題來說,教材內(nèi)容更具創(chuàng)新性與時代感,與現(xiàn)實生活相貼合不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新意,同時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老師在做教學設計時,要從單一到復合的線索為基礎,對于不同的曲目如《西班牙斗牛舞》、《絲綢之路》、《雨林》等突出它們的地域性特色差異,以學生的認知程度為基礎,盡量做到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化到多元化,將多種元素相結(jié)合,從而調(diào)動同學們的好奇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3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環(huán)境有效制造課堂的氣氛。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積極健康的課堂氣氛的保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讓同學們在走進教室的一剎那就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音樂氛圍,引導其釋放出音樂學習的熱情,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場所,對音樂教室加入一些設計性的元素進去,能夠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到音樂的情境中,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程的梨園風采中有涉及到京劇的曲目,大家都知道臉譜是京劇藝術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部分,老師可以準備一些人物的臉譜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將同學們帶入到京劇的氛圍之中以此作為京劇課程的開場,激發(fā)起同學們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再者還能據(jù)此開展一個臉譜的制作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自身對相關角色的認識,自己動手繪畫臉譜,通過親身實踐體會,可以讓同學們對于京劇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有效激活了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在一個積極健康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樂趣,對于創(chuàng)建積極樂觀的課堂氣氛是非常有利的。
篇5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形式與方法;初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109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一種涉及到學生會意,發(fā)揮學生所學語言進行交流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行徑時,學生的注意力主要在言語的意義上,而不是言語的形式上,@與語言演練講授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它注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介入和在交流活動中所獲取的體味。
教師要在講授目標的指引下教學,使學生能在任務型教學方法下感覺獲勝后的愉悅,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情感經(jīng)歷和調(diào)解學習戰(zhàn)術,構(gòu)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綜合語言的實踐能力。教師應該在新方針英語“任務型”策劃過程中依據(jù)學生的特征,靈活運用課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與其日常生活緊密結(jié)合的任務行徑,讓學生用大腦、用手去思考,創(chuàng)造多種設計,挖掘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參與完成好教師所布置的真實任務,達到實現(xiàn)各單元的教學所規(guī)定的要求。
一、圖表實踐法
了解到Book2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Period 2 筆者設計了“看病”的任務,圍繞這個話題,用手指著身體的某個部位,邊指著邊教學,告訴學生身體各部位的英文名稱,并展示人體模型,讓學生掌握身體、頭、眼、耳、鼻、手、腳等部位的英語生詞。然后,筆者制作好一張表格供學生分發(f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了解身體部位和常見疾病的各個部位,并按要求填寫表格。策劃這個任務的目標是增強相關身體部位及常見疾病的英文名稱,擴展學生的詞匯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與生活化。
See a doctor
Body Pails
head...
illnesses
headache...
A. 必備的詞匯和句型1. tooth, head, ear, stomach, eye, throat, leg, neck, sore, fever, cold...2. What’s the matter/trouble?What’s up/ wrong with you ? I have/had...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For two days.
B. 提出建議
(1)Don’t stay up late. (2)Lie down and have a good rest. (3)You’d better drink more hot water. (4)See a doctor. (5)See a dentist.
“看病”是學生熟悉的話題。
因為所有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經(jīng)歷,安排學習任務圍繞這個明確的話題。因此,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有話題可說,而且根據(jù)所提供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輕松流利地表達出來。
第二個任務是life habits,這個任務的目標是除溫習與鞏固身體部位與疾病的生詞與句型外,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使用學校資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通過填寫下列表格,使學生懂得“how to keep healthy and have good habits”。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形成一份更加合理的飲食結(jié)構(gòu)。
have/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eat less beef, pork, lamb, etc.
drink more water
dink more tea
drink less cola and coffee
sleep early
get up early
play sports every day
have a good rest
以上這一設計合理利用學生的認知情感與體驗來完成所要學習的知識,又能通過這一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關注、解決與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實際而又有利的問題。
再如,Unit 9 when was he born? 這個單元的拓展課上采用了姚明的簡歷的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描述姚明,增加自己的評價。
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姚明提供了大量的關鍵信息,然后根據(jù)關鍵字構(gòu)建自己的文本。然后,呈現(xiàn)范文,落實和幫助一些基礎較薄弱的學生。
When
What
Sep. 12th,1980
was born
At the age of four
Had/got his first basketball
18
Worked /played for one's national team
2002
went to the USA
played basketball
in the NBA
二、圖片實踐法
七年級下冊Unit11本單元主要是關于旅行,而寫作的要求就是旅行日記。先讓學生聽一首有關旅行的歌,再師生間談論有關天氣、人和事件等引出本課的主題,然后由學生問教師問題,繼而操練一般過去時的句型。如:“Were there...? Did you see...? Did you go...?” 接著,過渡到Section A 3a 完成設計談論以往發(fā)生的事,回顧自己以往趣味的體驗,起到鞏固作用,最后,幫助學生用過去時態(tài)談論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讓學生可以談論自己的旅行,同時讓學生感受生活的樂趣。再通過Section B 的圖片,通過呈現(xiàn)圖片來闡述自己的過去經(jīng)歷與感受,完全放開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種教學過程活動中,筆者也在反思問題是,當文本創(chuàng)建一個半開放式的結(jié)構(gòu)好呢?還是完全開放式結(jié)構(gòu)好?我們總覺得按照難度的程度來確定,我們比較難用半開放式,如果學生對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闡述熟練的話,那么學生更容易接受我們采取完全開放式的圖片實踐法,讓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能力。
比如假期這一話題,學生都比較熟悉和熟練,所以我們采用的是完全開放式圖片法來學習運用一般過去時。筆者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幾張出游的圖片,伴著輕松愉快的音樂,介紹This weekend, I went to...I did...I saw...來引入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話題以及過去時態(tài)的語法知識。實踐表明,這類輕松怡悅的授課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活躍思維,營造出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對新知識的探索打下心理基礎。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更能活躍學生的思S,求知欲更旺盛,并敢于表達、敢于提問、樂于提出質(zhì)疑、勇于探究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更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三、關鍵詞實踐法
以八年級下冊Unit 3為例,本單元圍繞“Do chores”,教師邊做動作邊引出列舉有關一些生活瑣事的關鍵詞:do the dishes,take out the rubbish,fold your clothes, sweep the floor, make your bed, clean the living room 等來開展教學活動,并如何學習用情態(tài)動詞could來有禮貌地提出請求及回答。如:“Could you take out the trash? Sure.” 如何有禮貌地請求允許自己做某事,并做出得體的回答。如:“Could I borrow your bike? Sorry, but I need it.”學習如何寫留言條以請求他人的幫助,要求學生經(jīng)過自我評價和個性化的學習,進一步熟識有關日常生活、社交禮儀等方面的話題。所以,我們通過肢體語言來提供學習一些有關做生活瑣事的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的教學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爭取做到如何理解與運用,便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以游戲化、生活化為背景,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接龍、編故事甚至借鑒娛樂節(jié)目的游戲編排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喜聞樂見又能夠積極參與的形式對完成教學任務往往事半功倍。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以學生為核心,鼓勵學生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教師不嚴格按規(guī)定使用語言程序,學生學習主動性強,實踐性廣泛,方法靈活多元化。有貼近現(xiàn)實的元素,學生會更感興趣。通過交際過程或活動,學生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語境是教學的基本前提,語言學習的目的是要學習有效地拓展,以及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把單詞及關鍵詞作為句子的操練的前提,作為輔助訓練手段,以及英語的系統(tǒng)語言。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可以大大降低學習表達英語的難度,從而使學生獲得易于表達英語的成就感與愉悅感。通過這種成就感與愉悅感使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自信與主動性。在交際需要、興趣和意義的語境中確定學習順序,流利性、熟練性、得體性和接受性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這一特點與新課程的任務型教學相吻合。《英語課程形式》明確指出,任務是促進教學形式,運用歸納語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促進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學習,實現(xiàn)任務成功的有效途徑,并強調(diào)學生可以用英語互作的方式來完成任務。于是,筆者在課堂上采用以教學關鍵詞來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為突破口,把關鍵詞串聯(lián)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模式來與任務型教學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填空格
Gap-filling即“填空格”。在新課程任務型教學中被廣泛運用。以八年級上冊Unit 6 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圍繞談論個人特點和比較人們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與設計。通過聽、說、讀、寫來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本單元第一課時warming-up中Gap-filling得以運用。在聽力之前,對聽力類似短文進行操練。采用Gap-filling,利用間隙填充,創(chuàng)建一個半開放的文本結(jié)構(gòu)。具有這樣的文本結(jié)構(gòu)的學生,能夠快速對話。同時,加深對比較等級的語法現(xiàn)象的理解與應用。能初步應用語言結(jié)構(gòu)進行交流,為后面Section B 的教學作強有力的鋪墊。通過Gap-filling 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在接近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可以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和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態(tài)度。同時,使學生能進一步鞏固比較等級的應用。通過在聽力訓練中運用Gap-filling 這一教學方式來引出比較級及用法。這種聽力訓練模式不僅對知識的鞏固,而且輸入相應的材料為下一個任務做鋪墊。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精神,能在情景中合理利用現(xiàn)在進行時來運用于交際和落實本節(jié)課的要點,繼而難點一一突破,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觀察敏銳,概括比較等級的構(gòu)成形式。通過這一教學模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筆者以為,在采用Gap-filling 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帶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使每位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踴躍介入課堂中,易于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良好品質(zhì),使學生積極學習接受知識,便于學生得到更全面的提升。課后,筆者也反思,其實這種設計應該改進。也可以在第二課時采用其他明星進行形容詞比較等級的教學與鞏固。同時,把形容詞的比較級挖空。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與參與積極性得以更高的發(fā)展。
語言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需要不斷操練和嫻熟地輸入。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多數(shù)的生詞需要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會意與鞏固。總之,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教材、生活物資,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實施,取決于教師的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因此,如何加強教師自身的學習和提升,是教師應該面對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 楊杰瑛,林 曉.任務型教學法中教師角色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5).
[2] 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聽力教學
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簡單的單詞、短語、句子和刻板的語法規(guī)則,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而大力加強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一、閱讀與聽力的內(nèi)在關系
聽覺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聽力)與視覺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閱讀)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二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共性。從信息論角度看,聽力與閱讀都屬于語言的輸入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只有通過讀和聽才能接觸到大量的語言材料,提供大量足夠的可理解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學生通過讀和聽等輸入方式,接受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就可促進語言的習得,讀和聽統(tǒng)一在輸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兩者相輔相成,十分密切,都屬于理解范疇。把聽到和看到的信息反饋到大腦中,大腦再對反饋到的信息進行記憶、分析、推理和判斷,這就是理解過程,英語閱讀能力和聽力都是一種由速度、記憶、判斷、概括與理解緊密相聯(lián)的綜合能力。
二、制約英語聽力能力的因素
1.詞匯量不足。所有英語知識的基礎便是詞匯,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聽的過程中,我們能模仿出聽到的發(fā)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便無法把與其所代表的符號一詞聯(lián)系起來,也就無法得知符號所代表的事物意義。
2.知識面窄,一個聽力材料,盡管它所敘述的主題是固定的,但它所涉及到的知識面不會是單向的,它通常是各方面知識直接或間接地交織在一起的綜合體。聽力材料中所涉及
的知識面是收聽理解的必備因素之一,掌握了它就會觸類旁通,給理解帶來方便。
3.思維方式的不同會影響聽力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漢語與英語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他們所遵循的思維方式也是不盡相同的。聽力理解完全是靠聽覺刺激大腦神經(jīng)時所留下的印象作為思考的唯一依據(jù),一般受到時間、語流的嚴格限制,往往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不小的理解沖擊,迫使學習者在收聽英語時不能快速準確地適應英語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造成理解上的障礙。
三、閱讀對聽力能力的促進功能
閱讀對學習者來說是一種較大的語言輸入來源,它不但增加了學習者接觸語言的機會,而且在大量的閱讀中拓寬其詞匯量和背景知識量,這三點對聽力理解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閱讀對聽力的提高有以下因素:
(一)積累詞匯。詞匯是掌握英語的最基本要素了,是砌起整棟英語大廈的基礎磚塊。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詞匯,而且是在運用中的“活生生的”詞匯。在這樣的語境中,學生可以直接加深對已學單詞或者全新單詞的理解和記憶,使這些詞匯在多次的接觸和運用中得到鞏固。根據(jù)信息加工理論,對信息多一遍識記,也就多一遍加工,學生對己學的單詞多接觸一次。他們的理解就加深一次,對這些單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及其用法也就會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加深記憶。
(二)通過閱讀熟悉掌握各種句型結(jié)構(gòu),為聽力打下基礎。英語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需要通過學生的實踐才能培養(yǎng)和提高。要想在我國現(xiàn)有的條件下有效地培養(yǎng)聽力能力,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
(三)通過閱讀積累背景知識。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學習英語必須懂得一定的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一些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
(四)通過閱讀培養(yǎng)思維能力,促進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大量的材料,就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可以發(fā)現(xiàn)句子之間的不同關系,抓住章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而可以把握全句、全段、全篇的意思,從而提高聽力水平。
四、為提高閱讀能力創(chuàng)設有效條件,間接提高提高英語聽力
(一)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有效的幫助,為他們選擇出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學生在課下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旦解決不了,很容易導致他們產(chǎn)生一種厭學心理,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反而會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如果給予他們適時的幫助,幫助他們擺脫這種困境,就會激發(fā)出他們學習的熱情,促進他們課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
激發(fā)興趣需要教師不斷轉(zhuǎn)化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活動、相互討論、舉辦競賽、巧設問題、播放音視頻等各種手段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任務型教學是能夠廣泛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課堂上,教師通過展示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語言材料,向?qū)W生發(fā)出明確的指令,讓學生去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在學生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積極的組織作用,帶動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相互評比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來完成任務,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給予必要的幫助、引導和鼓勵,避免學生喪失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中找到樂趣,獲得成就感。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多媒體是網(wǎng)絡技術的一種載體,具有圖文并茂和聲像具備的特點,而初中生處于對新鮮事物存有很大好奇的年齡段,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剛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對于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很高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自己的多媒體課件中,可以融入色彩絢麗的圖畫和悅耳動聽的音樂進行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轉(zhuǎn)換師生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師的觀念,確立教師居于主導和學生居于主體的課堂角色關系。
(四)加強方法的指導
自主學習離不開對學習方法的探索,教學中教師要向?qū)W生滲透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按照不同年級的特點來教給學生不同的方法,七年級重點是提高單詞的觀察能力,通過對不同單詞的比較來找到發(fā)音規(guī)律,然后使用音形記憶法來提高單詞記憶的效率;八年級要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來查閱知識,在閱讀方面要學生分析和總結(jié)段落大意,抓住中心思想;九年級時要讓學生會自主選擇課文讀物,知道按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標準來選擇課文圖書,通過廣泛的閱讀來提高拓展知識,發(fā)展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五、把握閱讀和英語聽力過程及其規(guī)律,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閱讀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即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階段。
“讀前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將注意力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激活學生記憶倉庫中與之相關的知識網(wǎng)絡,調(diào)動學生對語言材料的興趣和閱讀愿望,同時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在這一階段通常運用游戲、圖片、音像或講述奇聞軼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在學生第一次閱讀之前,為了給學生的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target-oriented/task-based),建議還給學生提出指導性問題(guiding questions),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話題內(nèi)容和梗概的了解,構(gòu)建初步的全文語義圖像,實現(xiàn)“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例如,執(zhí)教八年級下冊Unit5閱讀課文“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本課單詞表出現(xiàn)了10多個生單詞,讀前介紹背景時,可以重點瞄準并出示event, Dr.Martin Luther King, killed, pupil, shocked, in silence, recently, by terrorists, World Trade Center, two towers等單詞,因為學生在閱讀材料中悟出或猜測它們的意思難度很大,而in history, scared, taken down, the rest of, shouted等單詞表剩下的單詞就沒有提前呈現(xiàn),因為學生完全有能力結(jié)合構(gòu)詞法去準確地猜測出詞義。而主要詞匯解決之后,我們可以把閱讀材料改編成聽力材料進行聽力訓練。例如,根據(jù)八年級下冊Unit5閱讀課文“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就可以設置以下聽力訓練:What was the event? When did it happen? Where did it happen? What were you/your friends…….doing? Why was it important? Why do you remember this event?......
“讀中活動(while-reading activities)”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學習,使學生從篇章中獲得較為詳細的信息,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結(jié)構(gòu)、篇章段落、文體風格和文化背景等內(nèi)容。該階段,應以學生的閱讀為主,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具體操作可以采取從整體到部分的教學方法,即“篇章分析段落句子詞組單詞”。教學實踐中,筆者堅持從理解整篇內(nèi)容入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和知識瀏覽并捕捉重要語言線索,進而對所讀文章獲得一個總體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主題句,捕捉重要信息。而后,再把文中的長句和難句置于一定的語境中進行語法分析、講授和訓練,幫助學生利用語境掌握詞匯、詞組及語言表達方式。具體的操作策略有:通過略讀,瀏覽大意;通過掃讀,捕捉信息;通過細讀,猜測詞義;通過深讀,推斷意圖;通過研讀,領悟內(nèi)涵。這樣做既夯實語言知識基礎,又強化了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可謂“一箭雙雕”,效果顯著。例如,在執(zhí)教八年級下冊Unit4閱讀課文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前,沒有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而是在課堂上設計了兩個詞義猜測題。其中第1題是:Her village was 2,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and atfirst the thin air made her feel sick. The food was verysimple―teachersate porridge three meals a day.
這一題的設計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jù)語境來猜測詞義。“thin”,根據(jù)“2,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和“feel sick”可以猜出是“稀薄的”意思;而“simple”一詞,根據(jù)后面的“一天三餐都喝粥”就能猜出食物比較“簡單、單一”。而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策略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Guessing the Meaning”猜測詞義的能力,所以在這篇閱讀文本中教材編寫者特別用黑體字呈現(xiàn)了compete, typical, training, stress, comparing, development幾個單詞以供猜測。猜測詞義能體現(xiàn)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下,在閱讀中學生教師應有意識地訓練這種猜詞能力,并加以驗證,從而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積累,為廣泛的閱讀奠定扎實基礎。
“讀后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即“活用”。在教學實踐中,建議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一些鞏固性活動和拓展性活動,諸如角色扮演、討論、辯論、寫作詩歌、文章、設計廣告等,借此操練語言。還可組織學生完成一些基本練習,借此鞏固教材中需要重點掌握的詞匯、短語、語法結(jié)構(gòu)等。當然還可以選取一些重點詞匯讓學生口頭造句生成新句子新語篇,也可以復述原文或者進行挖空填詞訓練。鼓勵學生將所學新知識加以整合、運用,鞏固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該階段,要求學生全員參與,自己則以組織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的身份介入其中,觀察學生活動情況,做到有效監(jiān)控,以確保活動實效。
為了鞏固閱讀教學成果,還可以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由于受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能夠得到一些有效的訓練外,平時很少自覺地進行聽說的實踐。因此我要求和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將課本上學到的英語用于日常交際中。告訴學生,處處留心皆學問。每節(jié)課前給學生3分鐘的時間,他們把所學的課文自由練習,第一次實施,只有幾個大方的學生表演英語對話,其余學生只是看,后來全班都動起來了,那些原先害羞的學生也坐不住了,紛紛從座位上下來,當演員了。漸漸地Warming up環(huán)節(jié)就變得熱鬧了,小戲劇、相聲、英語演講、跳舞、唱歌、開家庭聚會、運動會,go shopping,學當醫(yī)生,農(nóng)民,父親,奶奶等,大多數(shù)是圍繞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初一的時候我會經(jīng)常給學生10分鐘自我展現(xiàn),請學生到講臺上表演,而臺上這10分鐘,臺下會用不少功,他們常常以小組為單位,去圖書室查資料,上網(wǎng)查資料,有時星期天晚上常收到許多學生的電話,問問題,有天晚上10點多了,一個學生電話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原來他只是問tiger如何拼寫的,他說他搞不清楚tiger這個單詞是er還是ar結(jié)尾?而這個學生平時學英語很吃力,現(xiàn)在卻積極加入進來。學生們以各種形式,把上一節(jié)的內(nèi)容全部串并聯(lián)在一起,豐富了知識,開發(fā)了智力,在愉快中活學活用知識,提高英語水平。在學了bread, cakes, noodles, dumpling, bananas, oranges, apples, broccoli, water, tea等詞時,王強編了個‘a(chǎn) short play’:王強到Lucy家做客,Lucy給王強做飯吃,做了以上各樣飯,還給他些水果,王強很調(diào)皮的吃完了以上東西,他吃的動作太狡猾,并且吃一樣就出示出這個單詞,王強吃完后又讓dog吃了一次,再讓cat吃一次,這樣不同的方式,使學生們?nèi)快`活地記住了這些單詞。在學了Animals這篇課文以后,學生們畫了許多動物畫,每組出示一幅畫,邊對話邊表演,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pandas best. The panda has a round face, like a cat, she likes Eating bamboo.他們說出許多動物的特點,也學會了許多單詞,他們的會話,如果寫下來就是很好的課文,他們還伴有許多動物的叫聲、動作等,可像了。笑聲此起彼伏,還有一組邊聽錄音邊演動作,太棒了。比如在學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單元時,我就安排學生們先練習對話,再同位編對話,然后就小組一起編商店營業(yè)員和顧客的對話,先在小組中練習,再在班上演出小對話,這樣語言積累多了交際能力也就提高了。最后選出編造對話最佳的小組和個人,在班上表揚鼓勵。這樣經(jīng)常性的對話練習,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有了扎實的閱讀和口語交際訓練,聽力的問題就成功了一半。
聽力是領悟、理解語言材料所載信息的能力。聽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一個接收、理解、預測、肯定、否定等諸多心理活動的過程,具有反復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點。當前英語課堂聽力訓練,“PWP”教學模式已被諸多教師所靈活運用。這種模式由“聽前(pre-listening)”,“聽中(while-listening)”和“聽后(post-listening)”三個階段組成。
“聽前階段”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圖式激活,即用學生已有知識激活其相關的大腦網(wǎng)絡圖式,激發(fā)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興趣并進行相關的語言和語音訓練,為后繼學習作好鋪墊。如筆者在組織學生聽錄音之前,先列出材料中一些比較重點或?qū)W生比較陌生的生詞或短語,指導學生學習,以掃除障礙;或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縮短學生與話題的距離;或讓學生借助圖片、投影說說其中情節(jié),討論相關內(nèi)容;有時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交流,以此激活學生大腦中與話題有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對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進行初步的預測或聯(lián)想。“聽中階段”是學生通過對聲音信號的知覺、解碼、篩選和重組,有意識地監(jiān)控和領會所聽內(nèi)容的過程。這一階段以信息理解和技能訓練為主,學生要通過聽來主動地構(gòu)建新的知識與技能。在該階段教學中,筆者能夠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給學生安排不同形式的任務,運用記錄關鍵詞、小組討論、完成任務等多種活動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
“聽后階段”訓練的目的是鞏固與記憶、運用與交際,即鞏固聽力信息和技能,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加以拓展應用。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對聽力效果進行自我反饋,對自己的聽力能力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在該階段,筆者常常指導學生復述大意、研討深層次問題,深入透徹地領悟聽力材料的意義,實現(xiàn)聽與說的有機結(jié)合,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理解技能。
結(jié)語
總之,在英語聽力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努力優(yōu)化教學策略,加強閱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調(diào)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加強聽力及閱讀策略的指導,要求教師通過現(xiàn)實生活或模擬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只重語言知識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技能,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活學活用,從而全面提高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篤勤.初中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篇7
關鍵詞: 低碳課堂 教學策略 前提 關鍵 保障
一、案例背景
“低碳生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可以理解為: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如今,這股風潮逐漸在我國一些大城市興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反思教育教學,其實也需要“低碳”,只有實現(xiàn)課堂低碳才能提高課堂實效,才能給學生的思維插上靈動的翅膀,給課堂帶來活力。因此,如何構(gòu)建低碳課堂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有幾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二、案例描述
我最近跟著教學督查組聽了一節(jié)課,課題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二框《尊重和維護隱私權(quán)》,教師首先用十分鐘時間讓學生背誦上一框題《隱私和隱私權(quán)》,隨后又用了十分鐘時間進行檢查。接著在沒有任何目標任務的情況下,讓學生看了三分鐘書,隨后結(jié)合課本三個材料講授本課重難點“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和“依法維護隱私權(quán)”,但僅用了十五分鐘,最后十分鐘讓學生做補充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三、案例反思
(一)什么是低碳課堂
我認為“低碳課堂”就是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和學生主動參與,使課堂緊湊,更富有實效,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其特點是:教師以生為本,鉆研教材、精心預設、機智教學;學生激發(fā)熱情愛學、掌握學習方法會學、輕松愉快學得到;課堂內(nèi)容充實、務實高效、杜絕浪費。考察的主要指標應該是:學生是否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能否圍繞學習目標積極思考,因為學生“積極學習”時間的長短和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
(二)構(gòu)建低碳課堂教學策略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功夫用在備課上,準備充分是前提。
督查中,教師用了二十分鐘復習提問,本課重難點卻僅用十五分鐘,時間分配極為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重難點不突出,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可見課前準備很不充分,對教材囫圇吞棗,注定了這是一堂高投入、低產(chǎn)出、高消耗、低效率的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所以課前必須下足功夫,備課也絕不是單純的備教材、寫教案、做課件,必須備學生;不僅僅要潛心鉆研教材,確定合理教學目標,仔細琢磨教學重難點,精心預設、科學安排時間,更要突出生活性原則,預設探究學習的活動,力求在單位教學時間內(nèi)獲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情境,適時引導是關鍵。
其一,本節(jié)課,教師一直板著臉,教學方法、手段單一,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甚至有不少學生昏昏欲睡,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累。其二,復習導入時間過長,并且只有“隱私權(quán)的內(nèi)容”、“為什么保護隱私權(quán)”這兩個問題與本課有直接關系。這種為了復習而復習的教學模式,儼然是應試教育的縮影。
然而這種“歌頌減負高質(zhì),大搞低效課堂”的狀況卻是當前教學真實的寫照。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態(tài)度和藹可親,善于依據(jù)教學目標,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運用一些策略(圖片、音樂、講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其次,要對創(chuàng)設的情境加以點撥、引導。教師要確定探究學習的目標任務,不能讓學生像無頭蒼蠅,亂飛亂撞。例如:在講解重點(如何依法維護隱私權(quán))時,教師先讓學生看書,但缺乏問題指導,導致學生不知讀書為了什么、達到什么目的,白白浪費了時間。此外,教學要面向全體,能調(diào)動每位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小組討論要有組織、有記錄、有代表總結(jié),不能讓創(chuàng)設的情境形式化、表面化;對于學生結(jié)論,教師要適時點評,肯定創(chuàng)新價值,指出不足。
最后,有效的課堂訓練是重要保障。課堂訓練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缺陷,及時補充和修正。但教學中還存在著只求數(shù)量不講質(zhì)量,大搞“題海戰(zhàn)術”的情況,導致學生練得苦,教師批得苦,“廣種薄收”的局面。
例如:教師讓學生做補充練習,從第一題到最后一題,有板有眼,但缺乏選擇性、針對性,鞏固知識點時平均受力,重難點不突出。
我認為,有效的“課堂訓練”,將有助于擺脫“廣種薄收”的局面,但課堂訓練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一是簡而精,結(jié)合教學重難點,針對學生易錯點有的放矢,力求用最少的時間,精練的習題,獲得最佳效果。二是層次性,訓練要符合教學目標,難易適中、適量,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面向全體,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三是高效點評,給學生一個簡明扼要的答案,突出關鍵詞,不可一帶而過,不求快要求實。同時要尊重學生觀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和解題過程中的合理性因素,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課堂是教學的主戰(zhàn)場、主陣地,只有教師鉆研教材、精心備課、精選習題,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構(gòu)建低碳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桂玲.淺議課堂氛圍與教材主題情感的和諧.思想政治課教學,2008,(5).
篇8
【關鍵詞】音標教學 多元有趣 集中教學 分散鞏固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在農(nóng)村初中七、八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英語平均分都很低,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似乎小學根本沒學過英語。到了初中他們記單詞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不能聯(lián)系單詞的音和形,科學地記憶,每個單元的新單詞學生自己不會根據(jù)音標去拼讀預習,需要教師再三地領讀,可以說英語學習是相當?shù)谋粍印5搅顺跞鎸ι龑W的挑戰(zhàn),一部分農(nóng)村初中生其他學科都還可以,就是英語學科拉了后腿,120分的試卷最多考個50-60分,有的甚至30-40分,他們也不是不想把英語學好,就是對英語缺乏應有的信心,不知道如何來學這門學科,再加上初三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這些學生就是想補救英語,也很難擠出時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語音教學又是單詞的學習基礎,因而音標學習便是英語學習基礎之基礎。我覺得在七年級一開始就應該進行行之有效的英語音標教學,幫助農(nóng)村初中生很快適應新目標英語,因為忽視音標教學會為英語學習埋下諸多隱患:1 學生的單詞容易讀錯;2 學生不能獨立認讀單詞,乃至到了高中仍然依賴老師教讀單詞; 3 記憶單詞往往浪費過多時間,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深感頭痛,忘的比記的快。 這樣,學生不少時間耗在機械、枯燥的單詞記憶上,而老師的時間也太多浪費在督促和檢查學生的單詞記憶上。這是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二、原因分析
(一)教材分析。我仔細收集了小學英語課本有關語音方面的內(nèi)容 ,發(fā)現(xiàn)英語音標分散五、六年級的教課本的各個單元中:
1.四年級下冊主要是五個元音字母 a e i o u在開音節(jié)和閉音節(jié)中的不同發(fā)音,但是沒有出現(xiàn)其他音標
五年級上冊是一些字母組合的發(fā)音
ea ;ee // ow ;ou // ow ; oa // or / / all /l/
ir ;ur /3:/ er ;or // th // th / / wh /h / wh /w/
以及一些輔音連綴的讀音bl /bl/; br /br/;cl /kl/; cr /kr/; fl /fl/;
fr /fr/; pl /pl/ ; pr /pr/
3.五年級下冊是一些字母組合和個別字母的發(fā)音 ai ;ay // air ;ear // ear;eer // oo; ou // a ;ar // tr /tr/ ch // sh //
以及輔音連綴的讀音gr// gl// sp/sp/ sk/sk//sm/ sl /sl/ tw /tw/
4.六年級上冊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h/ // // // // 輔音和元音的成音節(jié)的拼讀練習。
總之小學五年級開始到六年級英語教科書上除了// ///////,其他44個音標全部涉及到,但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的不同發(fā)音;如何對音標詞劃分音節(jié)和在詞尾構(gòu)成音節(jié)/-pl/////////////////等語音知識沒有提到,這對學生拼讀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會造成一定的難度。
5.按照這樣的編排,大部分音標問題已在小學階段解決了。故七年級英語教材沒有在各單元編入音標教學的內(nèi)容,只是在課本后面附了張音標表,也就是既沒有安排集中學習,也沒有分散學習,七年級上冊教學時間比較緊,有三個預備單元、23個正式單元,加上兩個復習單元,每周必須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整個學期除去放假和期中、期末考試,根本沒有時間來系統(tǒng)地進行音標教學,就是教音標,也是一帶而過, 音標就這樣被忽視,被認為可有可無。
(二)教師、學生現(xiàn)狀分析。雖然近年來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已經(jīng)全面展開,但事實上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幾乎是一種擺設,和初中的英語教學還是不能很好地銜接,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師資不足。一些村小缺少正規(guī)專業(yè)的英語教師,為了應付教學工作,讓語文或數(shù)學教師來臨時充當英語教師,盡管這些教師的責任心很強,但只是對付一下考試,對于英語音標教學這一內(nèi)容,可能教師自身對英語音標的掌握也沒有太大的信心,再加上英語音標只是零碎地出現(xiàn)在每個單元PartC中,許多教師也認為自己是暫時兼任英語教師,同時忙于自身的學科教學,根本無暇顧及英語語言學習最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音標教學。
2.農(nóng)村小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近年來,農(nóng)村小學規(guī)定從三年級就開設英語,但是由于小學升初中英語考試不作要求,所以原本課程表上的英語課可以隨便改上語文或數(shù)學,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任然被當做副課來處理,這些學生一旦到初中,自然跟不上新目標英語的節(jié)奏。
3.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我校所處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小鎮(zhèn),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其中不乏有些是留守兒童,還有一小部分是外來務工子女,除了課堂,他們幾乎沒有受英語熏陶或得到有效督促幾機會、氛圍。
2010年秋我再次擔任七年級英語的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所任教的A班,針對全班48位學生的小學英語學習狀況,我專門作了一個調(diào)查:結(jié)果是這樣的:,有26名學生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英語的,小學畢業(yè)才學完四年級下冊;9名學生三年級開始,小學畢業(yè)只學到四年級上冊;4名學生四年級開始學三年級的教材,可以說這些學生小學英語基本上沒什么語音基礎。同時也了解到只有兩位學生,利用暑假請家教學過點音標。
七年級教材的第一、二、三單元是繼續(xù)學習字母,加上這時的單詞少且簡單,靠強行記憶還是能應付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詞越來越多,句型也越來越復雜,學生既得記讀音,又得記拼寫,還得記句型,感到困難很大,負擔也很重,往往是顧此失彼,招架不住。會使得以前在八年級才明顯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提早到七年級下甚至七年級上,如果不進行有效的音標教學,像我們這些小學英語沒有基礎的學生在開學幾周后就難以跟上老師的步伐,他們又會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用漢字給單詞注音,“如果七年級不打好語音基礎,給以后的英語學習就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其后果是:學生單詞念不準,缺乏自學能力,學習興趣銳減,最后導致放棄不學。 所以26個字母教完之后,我馬上進行英語音標的集中教學。
三、多元化音標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建構(gòu)理論認為,學習者并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知識結(jié)構(gòu)的主動創(chuàng)造者。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建立起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音標教學環(huán)境更符合建構(gòu)理論。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并有助于意義建構(gòu)的形成。在沒有音標教材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進行多元化音標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的被動接受過程轉(zhuǎn)化為以自己為中心的主動學習過程。音標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音標來學習英語的能力,最后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拼讀是一個“熟能生巧” 的過程,只有反復多拼,才能達到熟練。多元化音標教學可以激活學生拼讀單詞的熱情,讓學生對音標有認知、體驗,整個拼讀過程循序漸進,將學生有序地引入一個音標訓練的環(huán)境。
四、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 從學生已有的字母發(fā)音知識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26個字母是人人都熟悉的,一邊讀字母一邊寫音標,元音用紅色,輔音用黑色,重音用藍色標注,蔣26個字母的音標呈現(xiàn)在黑板上,Aa 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讓學生了解英語音標就相當于漢語中的拼音,學好音標對于學習英語是十分重要的。
1.26個字母已經(jīng)包含了9個元音/: / / // // / 和16個輔音/p/ /b/ /t/ /d/ /k/ /f/ /v/ /s/ /z/ // / /m/ /n/ /l/ /w/ /j/,48個音標,26個字母里就占了25個,其實我們在學習字母的時候,就練習了很多音標的發(fā)音,消除學生對音標的陌生感,學生對音標有了一種親切感,從而對音標的進一步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
2.有些字母直接就是某個音標的讀音。如:Aa; Ee:; Ii ; Oo 可以根據(jù)字母來操練這些音標的發(fā)音,學生可能會感覺輕松一些。。
3.字母Bb 有兩個因素/b/ 和/:構(gòu)成,蜜蜂bee :也一樣,和字母Bb 發(fā)相同的音。類似的還有Tt---茶tea Cc:/---看見see;海sea Uu---你you; Rr---是 are, 這些單詞其實就是某些字母的讀音。
4.學生對26個字母所含的音標較熟練后,再呈現(xiàn)其他22個音標,全班48位學生每人制作自己的一張音標卡 (元音用紅色,輔音用黑色),最后貼在墻上,匯聚成一個音標大家庭。通過音標卡片的制作使學生對48個音標有個總體上的感性認識,同時更好地區(qū)分元音和輔音。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48個因素本身無興趣性可言,傳統(tǒng)方法教授語音是在領讀之后,給學生講解發(fā)音方法,講解舌位、顎位、齒位等,教師費勁口舌,學生卻如墜入云里霧中,搞不清到底該如何做,使本就枯燥的知識更加乏味。為了提高學生學習音標的興趣,在學生沒有音標教材的情況下,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幻燈片,輔音用黑色,元音用紅色,重音用藍色,注重各種顏色的搭配,以增加視覺上的效果。
針對音標教學課件上的不同內(nèi)容 ,我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
1.小組展現(xiàn)。合成拼音:
直呼拼音:
,把合成拼音的各個輔音分別按順序同元音直接拼起來:這一部分我采用的是小組展現(xiàn)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看看那組讀得響亮、讀得到位。
2.擊鼓傳花。跳躍拼音: 按教師指令,不按順序用直接拼法把直呼拼音中的輔音和元音拼讀起來:
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 :如: s t m dp p z t l d d n 通過多媒體的閃現(xiàn),訓練學生迅速識記音節(jié)的能力,可通過擊鼓穿花接力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位同學接得快,哪個小組傳得快。
3. 即興搶答。根據(jù)音標拼讀下列單詞:seize z 抓住 week 星期 seem m 顯得 weep p 哭泣 wheel l輪子 heat t 熱 east st 東方
誰先會讀,而且讀到位,就給該小組加一顆星,看看那個小組最終獲得的星星數(shù)最多,給予一定的獎勵. 這樣學生既學會了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又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學習音標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
4.雙管齊下。一邊教音標一邊教學生如何科學地記憶單詞:一個元音學好之后,應讓學生仔細觀察這組單詞之后回答: 如 mark 分數(shù) star 星 dark 黑暗hard 硬的part 部分, past 過去的fast st 快的 , 這些單詞有什么共同點? 這些單詞里什么字母或字母組合發(fā)這個相同的元音?哪幾個單詞可以放在一起記憶?因為它們只有細微的差別。對于比較簡單而且小學學過的,如:star 星fast st 快的,讓學生課后嘗試根據(jù)讀音科學地記憶,然后落實到聽寫,每天聽寫5個音標,和與之相對應且發(fā)音比較規(guī)律的5個單詞。
每個元音的學習,我都是按照這種步驟進行的:合成拼音直呼拼音跳躍拼音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觀察、分析字母、字母組合和音標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空談語音知識,而是確保有充足的時間來練習發(fā)音,完成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從而學生的語音技能得到培養(yǎng)。在沒有老師的領讀的情況下,學生自己能夠根據(jù)音標來拼讀新單詞,別提他們有多高興,明顯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這門學科的自信心。
5.分散難點。學生基本上會拼讀單音節(jié)詞,但是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音標詞,學生讀起來就沒那么就簡單。在單元音學好之后,我開始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及輔音連綴的教學,對于輔音連綴 /st-/ 學生學起來不是很困難,可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學生明顯感到吃力,我采取由易到難不同的訓練形式:
①如何劃分音節(jié):試將音標詞仿照例詞分音節(jié),并根據(jù)重輕讀音節(jié)的記號oO或Oo給每個音標詞標上重音符號“”
例:/h /h (Oo) nd/nd/(oO)
② 如何分音節(jié)讀雙音節(jié)單詞:初練時可分成兩個音節(jié)拼,然后再合成,如://可分成//和//,然后再合成//,注意非重讀音節(jié)的正確發(fā)音。
③ 根據(jù)錄音將雙音節(jié)單詞打上重音符號,然后再朗讀這些單詞,注意非重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 /3 / /f/ // // //// ///3/ // /t/
④根據(jù)音標讀出雙音節(jié)單詞(注意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不同發(fā)音):asleep//睡police//警察succeed //成功 accept//接受 correct //正確的 forget//忘記 observe/3/觀察
6.強化鞏固:雙元音 ////的教學,除了像單元音一樣,由合成拼音直呼拼音跳躍拼音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根據(jù)音標讀單詞觀察、分析字母和音標之間的聯(lián)系, 我還特地增加了讀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單詞的內(nèi)容,每教一個雙元音,我都讓學生拼讀含有該雙元音的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單詞,因為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加以強化和鞏固,經(jīng)過8個雙元音的8次對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的復習訓練。
(三)趣味活動。在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穿插一些游戲活動,通過多樣的形式,促進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音標教學的效果。
What’s missing? 出現(xiàn)一組音標,如: /t ; 和 這三組音標,
區(qū)分起來比較困難,為了幫助學生熟記,教師手舉這四張音標卡片,快速閃動,隨意抽取一張,讓學生說出不見的音標。
2.聽音游戲。通過Listen and number(聽并標號碼)練習,比一比誰是最后的贏家。如:7個短元音;;; ; ; ;和8個雙元音;/;/;;;; ;,輔音也可以分清輔音和濁輔音,每次選擇其中一組進行此類游戲,
3.找朋友。 將學生分成兩組,教師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單詞卡片(如bag),在另一組必定有一人持有一張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單詞的卡片(如cat)。游戲開始,教師說一個音素,如[],手持含有此音素的單詞(即bag和cat)的兩位學生應迅速站起來,并讀出這兩個單詞,最先站起來的人得2分,后站出來的得1分,沒站出來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組獲勝。
4.利用chant, 滲透音標。Chant 充滿童趣,富有動感,韻律優(yōu)美,瑯瑯上口,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重要途徑,是幫助學生掌握語音的好形式。如/ up, up, get up; /u:/ shool,school,go to school; / home, home, go home; /e/ bed, bed, go to bed.在說的過程中我配上了動作以及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學生倍感興趣。這樣不僅滲透了音標,鞏固了單詞,還加強了短語的操練
五、效果
從26個字母入手,運用多媒體進行多元化音標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一張張彩色的幻燈片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教學內(nèi)容的形象、直觀,強化了學生的記憶效果,學生對于英語單詞和音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多元化模式使得音標教學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上課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幾乎沒有不舉手的,通過四個星期的音標集中教學,
確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1.每個單元的新單詞不再需要老師的領讀,90%的學生能夠課前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完成預習任務,翻開學生課本,根本看不到中文相似的批注;
2.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大大提高,93%的學生單詞聽寫能順利過關;
3.學生閱讀遇到新單詞,不再是用期盼的眼神望著老師 ,而是自己低著頭試著去查字典,然后根據(jù)音標拼讀。
4.通過問卷調(diào)查,班里48位學生其中就有46名學生對英語學科有一定的興趣并且有學好英語的信心。
調(diào)查項目 結(jié)果 所占比例
背單詞的方法 死記硬背 2%
根據(jù)發(fā)音 90%
其他方法 8%
48個音標掌握情況 全部掌握 70%
掌握了25個以上 25%
掌握了20個以下 5%
英文字母的發(fā)音 完全掌握 70%
只掌握了輔音 15%
只掌握了元音 15%
通過音標學習,背單詞效果 感覺一般 10%
感覺容易多了 90%
是否會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 是 95%
否 5%
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功”。雖然音標集中教學占去了一部分的教學時間,一開始進度比較慢,但是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了一定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和記憶單詞的能力,教學進度加快些,學生是沒問題的。因為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的記憶和積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看著學生讀單詞,記憶單詞不再那么累人,感覺自己在音標教學方面所花的力氣沒有白費。
六、反思
音標雖然只有48個,但他們的組合卻形成了千變?nèi)f化的單詞。單詞誰都會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相同。我提倡學生通過音標、音節(jié)和重音位置背單詞。音標的集中教學不僅僅教會學生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音標,還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音節(jié),如何劃分音節(jié)以及重音符號的位置。這些掌握了,讀單詞和背單詞就不會那么難。農(nóng)村小學雖然近幾年也開始重視英語這門學科,但由于種種原因,農(nóng)村初中英語的發(fā)展還是相當滯后的,單詞的拼讀和記憶是他們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標的集中教學,能夠在視覺上對音標和單詞加深印象,學生的記憶會持久些,同時結(jié)合其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增加一定趣味性。
參考文獻:
1 《多媒體資源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沈烈強 管衛(wèi)華
2 《在小學開展英語音標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李陸林
篇9
關鍵詞:問題情境;問題意識 ;拓展思維;學為中心
一、問題提出
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更關注學生為主體,各種教學活動都要求學生全面參與,教師要設計多樣教學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充分挖掘?qū)W生學習的潛能,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形成質(zhì)疑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對目前我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進行了剖析,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缺乏問題意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二、目前初中英語課堂存在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
通過對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培養(yǎng)每位學生大膽質(zhì)疑、多問多想、尋根究底、敢于創(chuàng)新的學習品質(zhì)和習慣,這已成為我校英語教學中十分緊迫的任務。教師只有創(chuàng)設多種問題情境,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思維習慣,養(yǎng)成主動質(zhì)疑的英語學習品質(zhì),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因此,筆者努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系列措施,在教學中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三、“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設多樣情境,促發(fā)“提問”欲望
學生正處于接受新鮮事物的最佳時期,課堂上如果教師巧妙創(chuàng)設多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帶學生進入一個思維的課堂。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容易產(chǎn)生疑問,形成問題呢?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多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為“問題”鋪設了平臺,開啟了形成質(zhì)疑思維流的大門。
(1)音樂入境,開啟問題閘門
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多在課堂前設計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英語歌曲,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做到了寓教于樂,又為問題的開啟做好了鋪墊。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Go for it!新版七年級下冊Unit 6 I’m watching TV一課中的“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態(tài)時,就選擇了一首學生非常熟悉的由《兩只老虎》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時態(tài)的Are you sleeping這首歌曲,歌詞如下: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Brother John?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ing dong, ding ding dong.學生一聽到這音樂,感到很有意思,就跟著唱了,而且唱著很順口,則問:同學們聽了這首歌后,有什么疑惑嗎?如此一問,問題可多了,如,為什么sleep,ring后面要加“ing”?何時要加“ing”呢?是不是前面一定要加“are”呢?……這不,正中下懷,把這節(jié)課的重點都引了出來。
(2)創(chuàng)設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持續(xù)問題思維狀態(tài)
情景體驗在問題深入階段非常關鍵,而且應當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成為一個連續(xù)的過程。通過少而精的情境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圍繞疑問,積極思考,漸入漸深漸變,保持良好的思維狀態(tài),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
例如,在學習新目標英語新版七年級上冊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教師叫班里一位高高瘦瘦的女生站在黑板前,然后向全班描述,“×× is very tall but thin. She has straight hair. She has long hair.” 描述完后,再提問學生,“What does she look like?”讓學生重復回答,如答不出,教師改問一般疑問句,降低問題難度,學生對這幾個描述性的詞加深記憶。接著,再叫一位矮矮胖胖的男生上來,以同樣的問題方式,引出“short, fat, short hair”等詞匯,為了持續(xù)學生問題思維狀態(tài),進行pair work, 相互交流班級學生的外貌特征,學生興奮度突然上升,碰到需描述“身高中等身材”“中等高度”時,學生就能預先學會朗讀,或向老師請教,老師幫著說,“He/ She is medium height/ build/ heavy.”增強了問題意識。等學生將本節(jié)課所要學的詞匯都訓練完畢后,教師叫學生進行pair work 展示,描述班級同伴的外貌,熟練的對話里熟悉的同伴形象讓大家笑聲不斷,整個課堂氣氛空前高漲。課堂交流還在繼續(xù),教師提問話題轉(zhuǎn)向“What does your father /mother look like?Can you tell us?” 先讓同學們相互介紹,然后再在班上介紹給大家。在介紹媽媽卷發(fā)時,他們互幫互助學會了“curly hair”,同伴間既增進了互相了解,又提升了他們的英語語用能力。
這些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在老師的精心策劃下,學生自始至終保持著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既對舊知識進行了鞏固,同時又引出這堂課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
(3)層層推進啟發(fā)提問,助推學生問題思維
教學中一個巧妙的提問,常常可以一下子打開學生思想的閘門,使他們思潮翻滾,奔騰向前,有所發(fā)現(xiàn)和領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在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來設計提問,激發(fā)他們的思維,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引入,使他們始終關注并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
例如,在教Go for it!九年級上冊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時,教師先展示一些發(fā)明物的圖片,叫學生說出單詞bike, train, camera, sunglasses, watch, radio, piano等,學生都能正確朗讀這些單詞,教師接著問,“What do we call them?” 學生已預習過,所以馬上會說“inventions”。這樣很自然地在問題情境中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要話題,然后教師邊呈現(xiàn)“燈泡”這一新單詞的圖片,邊設計問題“What is it?” “Who was it invented by?” “It’s a light bulb.” “ It was invented by Edison.”接著呈現(xiàn)出“telephone, computer, television, car, calculator”等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片就剛操練的兩個問句進行相互問答。教師待學生基本掌握后,一邊啟發(fā)式提問“When were they invented?” 一邊呈現(xiàn)出一張表格,填時間或發(fā)明物,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進行聽錄音,尋找答案。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教師還是層層推進,讓學生在思維中收獲,“What are they used for?”很快掌握了“It’s used for + ing” 句型。有了這樣的思維路線,學生很流暢地會相互間詢問其他發(fā)明物的發(fā)明人物、發(fā)明時間、發(fā)明物用途。
教師要想課堂始終處于和諧歡快的狀態(tài),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設計一些適合學生學情的,層層推進,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幫助學生積極思維,充分體現(xiàn)“學為中心”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創(chuàng)造和諧“問題”環(huán)境,促使學生積極思維
和諧課堂應呈現(xiàn)民主、自由,充滿關愛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才能心情愉悅,個性得到張揚,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會被壓抑。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隨時把“問”的機會留給學生,為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思維。
(1)情景刺激反應,誘發(fā)思維行為
思維行為產(chǎn)生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適度運用刺激反應理論的基本原理,用設置情境來誘發(fā)思維行為,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開放問題可以誘發(fā)許多“異想天開”。此時,學生必興奮不已,在大腦皮層留下難忘的印象,而且英語是一門非常規(guī)范的語言。因此,讓學生經(jīng)常想一想“現(xiàn)在學的內(nèi)容與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它適合哪些將出現(xiàn)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教新目標八年級上冊Go for it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一課時,為了進一步鞏固邀請對方參加生日派對以及答應或拒絕的句式,教師先示范,問:“My birthday is next Saturday. I want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學生很高興地回答:“Yes, I’d love to.” 還有的學生會說:“Sorry, but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經(jīng)過師生間互動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課堂問題,叫某一位學生邀請其他同學參加他或她的生日派對。我先叫了一位男生,結(jié)果他全邀請了男同學,我又叫了一位女同學,她同樣邀請的全是女同學。為了活躍氣氛,我靈機一動,在對話時,必須邀請兩位異性同學,這一下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其他同學睜開大眼想看看他或她會邀請哪位異性同學,而且他或她又會怎么回答他或她的邀請呢?有了這樣的學習氣氛,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高了。每位學生只要帶著興趣去學,一定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在設計英語作業(yè)時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的生理需求,讓學生懷著愉悅的心情學習。
(2)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培育思維行為
教師的作用是激活學生思維流,適時地把學生的思維調(diào)諧到成功的思維活動頻率上。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中,學生的思維才會異常活躍。所以教師應放下架子創(chuàng)造無拘無束的教學時空,讓學生自由迸發(fā)思維的火花。
例如,記得筆者在一節(jié)英語課上讓全班學生做難度遞增的三個單選題,首先請一個女生站起來回答,她答對了第一題和第二題,當她興沖沖地要回答第三題的時候。我搶先說:“哦,第三題太難啦,我們換一位同學。請坐下。”明顯,她被打擊了,傷心地坐下了。課后,其他同學跟我說了這件事情,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第一時間向那位受傷的女生道歉。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假如沒有其他學生向我反映情況,我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豈不是傷人自尊,不斷犯錯?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尊重學生,知道了英語課堂應該是平等和諧的,我學會蹲下來跟學生交流。只有這樣,課堂才是民主而自由的,學生才會暢所欲言,直抒胸臆。
(3)設計討論話題,強化思維訓練
教師要善于用“聚焦”來“調(diào)控”“疑點”,把學生引導到課堂的重點上。實現(xiàn)“聚焦”的手段有兩種:第一種是擴大,即讓學生通過“放大鏡”來觀察思考;第二種是縮小,讓學生通過濃縮來感知。在平時的教學中若能經(jīng)常運用,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深度也將日益增進,為思維流的形成奠定扎實的基礎。
例如,在語篇教學時,筆者常根據(jù)教材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采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如,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時,筆者在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后進行拓展提問:Why do people like animals such as“pandas” in China?What can we do for pandas? How do we save pandas?...這樣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個個展開聯(lián)想,答案不一,眾說紛紜,有幾位基礎較差的學生都紛紛舉手發(fā)言,要求大家保護熊貓。
這樣的問題情景設置,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所學知識,而且體現(xiàn)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動物的呵護,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
(4)結(jié)合生活話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行為
學習英語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運用英語,做到英語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在課堂上學生學會不局限或滿足于一個角度去找到答案,而是從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角度來探討問題的答案,從而使答案更趨向于成熟和完善,學生就會逐步進入一個嶄新的學習境界。
例如,筆者在新教材九年級Unit 4What would you do?課堂教學中提了一個問題“If you had much money, what would you do?” 教師先說出自己的答案: Now I have no money. But If I had much money, I would give my money to the poor children. 接著讓學生回答,這一提問揭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討其他答案,結(jié)果我叫學生采用接龍的形式訓練虛擬語氣這一結(jié)構(gòu),想不到這個問題在全體學生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而精彩的答案。“If I had much money, I would buy many presents for my parents.”“ I would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If I had much money , I would buy a big house with a beautiful garden.” “If I had much money, I would go to poor villages. If I went there, I would buy much food for the poor children. If I bought much food for them, they would be happy. If they were happy, I would be happy, too...
這樣,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接龍的形式,將本節(jié)課的虛擬語氣結(jié)構(gòu)訓練得滾瓜爛熟,他們不僅不愁記不住這一結(jié)構(gòu),又通過切合生活實際的學生關心的“money”話題,展開想象,促進學生英語思維,提高聽課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預習習慣。
3.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敢問不難,善問不易,教師設問創(chuàng)疑要多示范,教規(guī)律于學生。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為學生提供問的載體,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
(1)學會攜帶問題預習,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雙邊活動。而預習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我們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預習,促使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生生幫扶解決問題,讓學生帶疑問進課堂,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新目標英語新版七年級下冊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B2b之前,讓學生按要求做下列預習作業(yè):
①閱讀文本,并找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言知識點、表達法和固定搭配、重點句子等。
②再閱讀全文,找到四個問題的答案:
a.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website article?/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b.What can elephants do?
c.Why are elephants in danger?
d.How should we save the elephants?
通過預習,學生歸納出了一些固定詞組:a symbol of, never forgets, get lost, be in danger, cut down, kill, ivory, make of等,然后查字典,了解這些詞的正確用法。在預習過程中,帶著問題預習,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就會有目的地閱讀全文,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難點。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學生能了解語言學習的過程和規(guī)律,自學能力會有所提高。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到了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樂趣,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學習的主動性也會有所增強。
通過對學生進行持久的預習輔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英語的思維習慣,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這種習慣和方法必然轉(zhuǎn)化成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信心,而這種學習能力和信心將會伴隨他們一輩子。
(2)巧設生活問題,挑戰(zhàn)學習能力
語言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學科,它應該是通過多渠道地進行相互交流。筆者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斷地去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認識生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英語,英語就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從而形成從日常生活中提出英語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
例如,筆者在教“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這一單元時,從實際生活出發(fā)設計了一個任務,讓學生寫一封倡議書,號召全校師生拒絕使用一次性衛(wèi)生筷,以此來為環(huán)保事業(yè)出一份力。當時就有一位學生提出:Since everyone knows it’s a waste of wood, why don’t we ask the factories not to produce them any more?這是一個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就算教師知道如何回答,也不可能很全面。所以,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應變能力及組織能力,隨機讓全班同學加入討論一次性筷子的Good points and Bad points。
學生五花八門的回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他們寫倡議書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那位同學質(zhì)疑的價值,從而使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
(3)類比聯(lián)想,醞釀問題,新舊知識達到有機整合
根據(jù)兩種英語語法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們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假設,利用這種類比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提出英語問題,加快學生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的步伐,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筆者在新授“一般過去時”的時候,先讓大家回憶“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提醒他們用比較法學習。學生經(jīng)過觀察,句型操練,情景對話,你一言我一語:“一般過去時動詞要用過去式,而一般現(xiàn)在時動詞采用原形,有時還要加s”,“這兩種時態(tài)的時間狀語不同。”這時有學生問:“為什么often也可用于一般過去時?”首先表揚這個學生愛動腦筋,敢于提問,然后叫他們區(qū)別這樣兩個句子:Last year Tom often watched TV in the evening. But this year Tom often does his homework in the evening.經(jīng)過對比,這位學生恍然大悟。這時又有一學生問道:“He feels better than yesterday.這個句子為何用一般現(xiàn)在時?”看到有幾位學生躍躍欲試的樣子,我就把這個機會留給了其中一位學生,這個學生就在than前面添上了“today”,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4)拓展思維空間,持續(xù)學習熱情
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他們遇事多問“為什么”,善于多提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間互相傳遞知識,共同提高。
例如,在上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2 What’s the matter?一課時,筆者就先介紹課文內(nèi)容并呈現(xiàn)新詞匯matter, lie down, have a rest, take one’s temperature, tired, 本人充分利用舊教材相關材料給學生提供一個情景:Mrs. Brown went to see her doctor. 并展出一張畫,問道:“Can you ask me some questions?”然后叫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根據(jù)這一情景,很快提出問題: What’s wrong with her?How did she feel? Is she OK after seeing a doctor?What did the doctor ask her to do?etc.老師不是幫助學生一一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而是叫學生互相討論,猜測回答這些問題,經(jīng)過一番討論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作以評改。
這種教法改變了教師滿堂灌、學生記筆記或教師問、學生答的被動局面。在努力使課堂教學交際化的過程中,作為交際一方的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能促進學生持續(xù)學習熱情,這正是教師想達到的理想教學效果。
4.授導開放性思維方法,滋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教師在引問過程中能經(jīng)常為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問題的范例,學生就會在教師引問的潛移默化中學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以及思考的范式。筆者認為開放性思維方法對學生的問題創(chuàng)設和思維訓練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平時適當設計穿插一些沒有唯一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其中會有一些意料不到的創(chuàng)造性答案和效果。
例如,又以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A 為例,為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更有趣地掌握第一課時的語法功能:Why...?筆者以視頻展示故事“The fox and the grapes”,等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提問:“Why does the fox say the grapes are sour?”于是,我就適時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他們搶著回答說:“Because the fox can’t get them.” 教師又追問道:“Do you like grapes?Why?” “No, I don’t like those grapes. Because they are sour.” “Yes, Because they are sweet.”等等,答案各異,精彩紛呈,令人叫絕。通過問題的展開聯(lián)想,進一步鞏固了新學的語法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
這樣反復操練,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流暢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了新知識,且思維與語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促進了學生思維的飛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實踐的成效與反思
在“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探究中,我們在幫助學生鞏固和理解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平臺,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1.實踐后的成效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策略的實施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提升了學習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重燃學困生學習熱情
“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實施后,使原先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那些學生增強了自信,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樂學、樂記,教師寓教于樂,形成良性循環(huán),從而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3)促進學生間小組合作學習,充分凸顯“學為中心”教學理念
在小組活動和班級活動中,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資源共享,擴大詞匯量和語言信息量,有利于組內(nèi)各成員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智慧互補,促進相互間的合作學習,學生更主動地運用自己的思維去習得英語,獲得成就感,充分凸顯“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4)重視課堂問題設計,助推師生共同成長
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實踐,促使教師重視課堂問題情境設計,激發(fā)教師教學智慧,為教師自身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的空間,挖掘教師潛能,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積極思維,開啟了學生思維大門,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助推師生共同成長,從而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實踐后的反思
(1)問題設置要注意前后關聯(lián),推陳出新
問題課堂教學會讓學生時常不由自主地被各種教學活動所吸引,學生會有一種不可遏制的躍躍欲試的求知欲,但應做到巧設問題,問題設計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層層推進,推陳出新,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2)問題設置要注意拋磚引玉,一石多浪
教學中如果學生失去了主體性和能動性,完全按照教師已經(jīng)設計好的路線走,談不上獨立思考,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大多只會模仿,缺乏想象和創(chuàng)新。如果設置的情景能讓學生在解決之后提出更多的問題,就不僅僅是落實一個知識點的效果了。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時,應精心設計,為問題的深入挖掘,預埋預設。
實踐表明,這種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多種英語問題設計和布置是可行的、有效的,能較好地撥動學生樂學的心弦,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方式更趨向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英語的興趣普遍濃厚,思維靈活,有批判性、廣闊性,敢于提出問題,勇于展示自己,學生的學習能力明顯提升,筆者所教的兩個班在縣級、校級的質(zhì)量檢測及競賽中成績顯赫,師生中美譽度高。這充分驗證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當課堂主角,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暢游自己的思想。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陳龍安.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06.
[2]許福杰.新課程下英語作業(yè)評價的探討.基礎教育課程, 2005(08).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4]陶文財.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吉林教育,2003.
篇10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影響,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也有了更多新的教學任務,面對這一新的教學形勢,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把握機遇,大膽將教學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
1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英語教學的機遇
1.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求知欲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初中英語的接軌進一步豐富了初中英語課堂,掌握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可以幫助英語教師更加高效地收集和處理信息資料,拓展英語課堂的廣度和深度,輔助英語教學,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膽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興趣,網(wǎng)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資料共享變得更加高效便捷,從前枯燥的英語教學資料也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變得更加有趣、鮮明、生動、形象,學生仿佛進入了英語學習的天堂。網(wǎng)絡中優(yōu)秀的英語教學資源改變了人們對英語知識的刻板印象,在網(wǎng)上教師可以找到各種初中語法知識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清晰明了,且充滿趣味性,例如有的語法思維導圖是各種各樣的美食圖案或者是萌寵圖案,將英語知識以全新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學生的求知欲被進一步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1.2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所獲得的學習效果有較大差異,在被動狀態(tài)下學生往往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容易打退堂鼓,在主動狀態(tài)下學生往往更有學習的動力和激情,當遇到難題時學生更樂于去挑戰(zhàn)自己并從中收獲學習的快樂。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擴展,可以瀏覽大量網(wǎng)頁,獲取與課文相關的各種教學知識,把握教材知識重難點,突破重難點。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需要下載網(wǎng)絡資料作為輔導材料,例如,有的學生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課文音頻到自己的電子學習機中,隨時隨地學習英語。網(wǎng)上各種優(yōu)質(zhì)的英語學習網(wǎng)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英語學習網(wǎng)站上學生可以自由交流英語學習心得,互相加油鼓勁,逐步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1.3有利于學習地道的英語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受到較大局限,英語學習的形式單一枯燥,不利于學生從多個方面接觸地道的英語。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則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學生可以在網(wǎng)上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國外朋友,一起交流英語學習,互相進行口語訓練,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學習更加地道的英語。
1.4有利于拓展英語教學方法
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更能夠給學生帶來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學習英語知識,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應用更有利于拓展英語教學方法,豐富師生交流的方式,例如網(wǎng)絡交互功能可以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師生交流,學生還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英語電子雜志。總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為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
2.1妙用網(wǎng)絡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但是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這一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時注意不能“以輔代主”,本末倒置的行為會導致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盲目使用網(wǎng)絡技術,不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的需要使用網(wǎng)絡。教師準備了豐富多樣的信息,學生看似樂在其中,事實上,他們的注意力會被分散,教學重心不突出,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英語教師要把握網(wǎng)絡技術應用的度,堅持適度原則,明確每節(jié)英語課的教學目標,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借用網(wǎng)絡技術工具,幫助學生學習理解英語知識技能,并能總結(jié)網(wǎng)絡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經(jīng)驗,避免網(wǎng)絡技術的濫用和過度使用,喧賓奪主,從而通過網(wǎng)絡技術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構(gòu)建高效課堂。
2.2充分利用多媒體,構(gòu)建高效課堂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PPT在課堂上應用得最為頻繁,這一多媒體軟件操作比較簡單,很容易上手,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和直觀性,借助多媒體軟件設計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需求。多媒體軟件將音頻、視頻、圖片以多種多樣的形似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構(gòu)造一個全方位的語言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系統(tǒng)。例如在學習Canyoucometomyparty?一文時,英語教師可以播放一個簡單的動畫,故事情節(jié)是Tom正在詢問自己的朋友是否能參加他的派對:Tom:Jenny,canyoucometomypartyonSaturdayafternoon?Jenny:Sure,Iwouldloveto.Tom:Howaboutyou,Ted?Ted:Iamsorry,Ihavetohelpmyparents.動畫中人物的表情十分豐富,動畫的情境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好奇心,學習專注度更高。另外,多媒體軟件整合功能較強,例如,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網(wǎng)上搜集相應的圖片,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圖片,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增加英語知識的趣味性。
2.3建立資源庫,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促進課堂高效
一堂英語課的時間十分有限,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必須要有效率意識。教師應當利用網(wǎng)絡技術提前做好教學課件,做好備課工作,避免在課堂上浪費不必要的教學時間。另外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建立英語教學資源庫,各英語教師要加強溝通交流,共同建立資源庫,方便隨時調(diào)動英語教學資源。網(wǎng)絡上有大量的教學資源,但是資源的質(zhì)量良莠不齊,英語教師共同建立教學資源庫可以減少資源搜索、整合所耗費的時間,課堂上英語教師可以直接調(diào)用需要的教學資源,進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2.4巧借互聯(lián)網(wǎng),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
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影響較大,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習參與度也會更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學會妙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來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在上課之前,英語教師首先播放從網(wǎng)絡上找來的與課文相關的英文歌曲,音樂對人們情緒的感染力較強,美妙的韻律結(jié)合英文,學生可以盡情享受英文的獨特魅力,獲得身心的愉悅。英文歌曲在營造教學氛圍上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英文旋律或活潑、或輕緩、或動感,不一樣的旋律能夠給人不一樣的情緒體驗,而這種豐富的情緒體驗則是英語教學氛圍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它將在無形中引領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中來。除了從網(wǎng)上搜索音樂來營造教學氛圍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建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2中ATriptoHongkong一文時,英語教師可以先帶著學生學習該篇課文的基本詞匯,在學生基本掌握之后,英語教師可以結(jié)合設置一個情境會話,讓幾個學生表演:Millie:HiKitty.Longtimenosee.Kitty:Hi.Yes,Iwasonvacationlastmonth.Millie:Oh,didyougoanywhereinteresting?Kitty:Yes,IwenttoHongkongDisneylandwithmy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