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察課程設計范文

時間:2023-09-28 18:0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質勘察課程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地質勘察課程設計

篇1

巖溶又名喀斯特,是可溶性巖層(石灰巖、白云巖、石膏、巖鹽等)以被水溶解為主要的化學溶蝕作用,并伴隨以機械作用而形成溝槽、裂隙、洞穴等一系列現象和作用的總稱。我國的巖溶地區分布十分廣泛,以廣西、四川、云南、貴州最為發育,其余如湖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山西等地均存在規模大小不同的巖溶地區。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巖溶地貌和巖溶形態,破壞了巖石的完整性,大幅度地降低了巖石的強度和穩定性,從而影響著建筑物的安全。另外,巖溶的發育給工程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復雜性。而巖溶問題與許多工程有關,諸如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和鐵路工程、橋梁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與環境保護工程、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工程等等。例如,在水利水電建設中,因庫壩位址選擇不當,巖溶洞穴導致水庫滲漏,影響水庫的效益和正常使用;在巖溶區修建隧道、地下洞庫和開采礦產,一旦揭穿高壓巖溶管道水時,就會造成大量突水,有時挾有泥沙噴射,給施工帶來嚴重困難,甚至淹沒坑道,造成機毀人亡等事故;在地下洞室施工中遇到巨大溶洞時,洞中高填或橋跨施工困難,造價昂貴,有時不得不另辟新道,因而延誤工期;在覆蓋型巖溶區,土洞的發育及地表塌陷對農田和各種建筑物造成嚴重破壞。由此可見巖溶與工程建設的關系十分密切。在巖溶地區首先掌握巖溶的形態特征、發育規律及分布狀況,認識不同巖溶作用的特點,以便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對不利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建筑物的基礎可靠地建立在巖溶體上,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1 研究的現狀

由于巖溶發育的不均一性和復雜性,隨著樁基礎在巖溶地區的普遍應用,使勘察、設計、施工都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有不少工作者已經在這些方面總結出很多工程建設實踐經驗,一些學者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例如,對溶洞頂板穩定性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了視溶洞頂板為梁板(懸臂梁、簡支梁、兩端固定梁)、塌落拱、壓力拱等的溶洞頂板穩定厚度計算方法;有學者根據彈性體內存在孔洞,在雙向均勻應力場的作用下孔洞邊界上的應力集中現象,按橢圓形水平坑道的計算公式求解溶洞周邊的切向應力,以此來判斷溶洞頂板的穩定性,有學者用平面問題的有限單元法對溶洞進行應力分析。有學者采用有限元—— 無界元耦合分析的方法,對巖溶臨空面穩定性進行了研究。有學者對覆蓋型巖溶區的樁基礎穩定性進行評價。本文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總結出巖溶地區工程地質勘察的合理方法。

從空間問題角度,在理論上為溶洞頂板穩定性的分析以及樁基嵌巖臨界深度問題提供一條研究途徑。

2 巖溶工程地質合理的勘察方法

不同地質時代的可溶性巖層,在漫長的地質作用下形成的巖溶形態千差萬別,錯綜復雜,如溶洞、溶溝、溶槽、地下暗河等。由于巖溶在空間上發育的不均一性,造成巖溶地區的地質情況非常復雜,因此在進行巖溶勘察時,僅靠傳統的地質方法(如槽探、坑探)難以得到滿意結果。因為對巖溶認識不足勘察方法不對路,工程處理不當,在一些城市(如濟南、廣州、南海等)發生了工程失誤現象,造成極大的損失,因而了解巖溶地區的地質,查清地下巖溶的分布情況,為工程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是至關重要的。由此可見,巖溶地區工程地質勘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勘察方法也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廣泛地收集工程資料和前人的研究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總結出適用于巖溶地區工程地質勘察的方法,如鉆探、遙感技術、地球物理勘探、靜力觸探等?,F分述如圖1。

2.1 鉆探

鉆探是廣泛應用于工程地質勘察的勘探手段。除地形條件對機具安置有影響外,幾乎任何條件下均可使用鉆探方法。鉆探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定深度范圍內的巖溶發育情況,尤其當地表無巖溶現象或有覆蓋層時,要在地質調查和物探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工程要求去指導鉆孔布置。工程地質勘察中使用的鉆探方法較多,因而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適宜的鉆探方法,此外,為了利用鉆孔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質情況,配合鉆探,往往要進行鉆孔壓水試驗或抽水試驗等水文地質工作。條件允許時,還可采用物探測井、鉆孔攝影、井下電視等技術手段,以配合了解鉆孔周圍的地質情況。

2.2 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是根據電磁輻射的理論,應用現代技術中的各種探測器,對遠距離目標輻射來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接受,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處理成遙感資料(圖象或數據)用來探測識別目標物的整個過程。它是建立在現代物理學、數學、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地學規律基礎之上的。具有調查面積大,重復性好等特點,遙感圖像能宏觀而真實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各種地質現象的空間關系,遙感影像視域廣闊、信息量大,在識別巖溶地貌形態、巖溶層組劃分及地質構造特征等方面,具有其它勘測方法所不及的優點,尤其更適用于我國南方裸露型巖溶地區。

地球資源衛星遙感(MSS.TM,SPOT)、

航空遙感、熱紅外遙感、側視雷達遙感等,在20世紀70年代引進我國以后,被廣泛應用于巖溶地區工程地質勘察。遙感在新建鐵路選線、水利水電工程區域穩定性評價、巖溶水庫滲漏分析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紅水河、清江流域規劃和大瑤山鐵路隧道選線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2.3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理場的各種參數進行地質解譯,是通過獲得天然的或人工的物具有一定的“透視性”。它不僅可以在地面測量,而且可以在地下測量(例如在鉆孔中、中或其間)以及地下(鉆孔勘察所研究空間的巖溶分布、隧道等)與地面之間的測量隧道以洞穴進行探測。由于信息技術特別適用于對巖體中復雜的巖溶、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引進,使物探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目前,適用于巖溶勘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電阻率法、微重力法、鉆孔電磁波透視法、五極縱軸電測深法、地震層析成像技術、瞬變電磁法、地質雷達等。本文在總結資料的基礎上,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勘察效果和適用條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每一種方法的應用都有其應 用的前提,只有在滿足前提條件下的勘察效果才會是好的。因此,在確定使用何種方法之前,正確地分析判斷建筑場地的地質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根據大量實踐的經驗認為,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進行不同的勘察,采用綜合物探,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從上述的總結可以看出,將物探應用到工程地質勘察中,能降低勘察成本,縮短勘察工期,提高勘察工作質量。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略鉆探作為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勘察的勘探手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柳州市銀都大廈所處的位置是典型的巖溶發育區,因為存在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鉆探是“一孔之見”,所以不相信鉆探,于是出現了用物探替代設計要求的孔底作超前鉆孔檢測基巖情況的決策失誤,結果導致做補充勘察和補強基礎,造成工期延長,投資增大。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應取長補短,互為補充。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物探定性配合鉆探定量,能更好地了解工程地質情況,為設計提供準確的依據。

2.4 靜力觸探

靜力觸探手段在工程地質勘察中主要是用來確定軟土、粘性土和砂類土的承載力。把靜力觸探用于覆蓋型巖溶工程地質勘察,在長(春)大(連)鐵路瓦房店路基塌陷病害整治工程提供了實踐經驗。在一定的地層條件下,靜力觸探手段解決了其他勘探手段未能解決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覆蓋型巖溶工程地質勘察中,靜力觸探手段主要是查明第四系覆蓋層中有無隱蔽土洞存在;土洞的規模及埋藏位置;疏松裂隙帶的分布及其范圍等。其方法是:在依據鉆探物探資料進行了初步穩定性分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布置靜力觸探孔,結合具體情況,解釋靜力觸探PS-h(PS:貫入阻力,h:探測深度),有是否出現異常值來推測有無土洞或裂隙帶。靜力觸探方法得到的成果分析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勘探期間和緊接著的設計與施工中,都得到充分的證實。

覆蓋型巖溶工程地質勘察,在鉆探、物探手段受到技術上和經濟上的限制以及場地的限制,無法滿足要求時,為了探明覆蓋層中潛蝕作用的分布范圍和強度,可以采用靜力觸探方法。根據不同勘察設計階段、不同工程性質及地層條件,在綜合勘探中合理使用靜力觸探手段可以提高勘測質量、縮短勘測周期。通過靜力觸探與地質雷達相結合來探明土層中隱伏土洞與擾動土層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篇2

摘要:本文闡述了目前國內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設計的現狀,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改善建議。具體以北戴河地球物理專業實踐教學為例,進行重、磁和GNSSRTK綜合實踐教學設計探索,對學科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意義。

關鍵詞:地球物理學;信息化測繪;北戴河實踐教學

一、引言

地球物理學專業以人類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圍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測繪遙感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現代高科技手段,從事探索地球內部結構、資源勘察、地質災害預測等方面的工作[1]。地球物理學作為地球科學的先導學科,在對地球物理性質的基本認識、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得到重視和發展[2]。目前全國共有24所大學開設有地球物理學專業,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著名高校,高校數量有逐年增加趨勢。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探索性并重的學科專業,地球物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是本科生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3]。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本科實踐教學為例,建立有專門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包括秭歸基礎地質認識、周口店野外地質教學和北戴河地球物理觀測實驗教學三大基地。本文結合地球物理專業的特點,針對各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信息化測繪課程的現狀,重點探索當前地球物理專業測繪課程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專業北戴河實踐教學為例進行探索。

二、信息化測繪與地球物理學

測繪科學致力于提供空間和時間服務,在地球物理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時為許多地球物理問題的解決提供邊界約束[4]。利用空間衛星可以對地表、斷層、塊體的位移和運行提供精確的約束,代表技術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重力測量、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等??臻g觀測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近代測繪學科完成了由模擬測繪到數據化測繪的轉變,并向信息化跨越,使人們的生活開始進入“智慧地球”和“大數據”階段[5]。信息化測繪科學與地球物理學相交叉,產生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學科,如構造大地測量學、空間物理大地測量學等等,在地震科學、地球動力學、淺層地質災害分析等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三、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信息化測繪課程設計現狀及改進

雖然測繪遙感是地球物理學專業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國內各高校相關課程設置整體薄弱。在各高校的地球物理專業測繪相關課程中,北京大學開設有《重力學與大地測量》專業基礎課,同濟大學開設有《測量學》及實習并作為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的建議選修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設有《測量學》及實習作為專業基礎課,另有《大地測量學》為專業選修課,中國科學院大學該專業開設有《現代大地測量學基礎》、《物理大地測量學》、《測量數據處理理論和方法》,武漢大學開設的相關課程最多,主要有《大地測量學基礎》、《空間定位技術及應用》、《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遙感原理與應用》等。目前地球物理學專業的信息化測繪課程教學上以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較為完善,值得借鑒。目前國內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建設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測繪課程偏少和老化,很多高校都只開設有《測量學》一門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或選修課,課程教學停留在經緯儀、水準儀和大平板繪圖講授,內容老舊,與現代信息測繪脫節;(2)測繪課程認識上的片面化和工具化,目前許多高校的地球物理教學和宣傳只提“重、磁、電、震”,對測繪基礎認識和應用能力缺乏,沒有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綜合分析傳統地球物理觀測結果;(3)專業背景師資不足,由于各學科歷史發展的局限性,造成了測繪教學和地球物理學專業的分割,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思想的偏頗。針對以上問題,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設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測繪基礎類課程設置,讓學生理解和認識各類參考框架、坐標系統、高程基準面、幾何觀測和物理觀測的統一、測量數據精度評定等,具體可以選擇《大地測量學》為基礎課程;(2)引入現代空間測繪遙感課程,空間衛星技術改變了傳統測繪的作業模式,也體現在部分地球物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進上,例如衛星重力測量、高頻GNSS與地震波融合、InSAR(遙感)地表觀測及動力學反演等;(3)綜合設計實踐教學,將現代空間測繪遙感技術的實踐教學融入傳統的“重、磁,、電、震”四類地球物理學教學方法中,進行數據聯合反演處理分析地球物理學問題。

四、北戴河地球物理實踐教學信息化測繪內容設計探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戴河地球物理實習是相關專業的核心實踐課程,為了深化信息化測繪下的教學改革探索,將GNSSRTK教學作為此次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磁實踐教學一起進行整體設計,具體教學分為兩部分:一是實習站內GNSSRTK單方法的操作實踐。主要在實習站內進行RTK的原理和操作講解;安排學生分組進行GNSSRTK操作練習,掌握點測量、點放樣和點檢校的方法;了解RTK進行區域地物地籍圖測量的方法,理解RTK在實際工作中的限制影響因素。二是野外重、磁和GNSSRTK方法組的綜合教學,讓學生掌握不同技術方法聯合作業的特點及要求。由于磁法對坐標的精度要求低,可以用手持GPS獲取施測點坐標,因此RTK配合重力測量是此次實踐教學的重點內容。RTK在此次重力測量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剖線坐標點放樣,取代傳統拉測繩、插筷子的模式;二是重力施測點高程坐標采集,用于取代低等水準測量的地形改正;三是RTK進行采礦區的體積測量計算,用于重力異常校正,測線終點處有多個巨型灰巖采礦坑相連,等效直徑超500m,平均深度40-50m。

五、效果與體會

筆者結合自己專業研究背景和教學實踐,具體探索了信息化測繪背景下北戴河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實踐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效果好。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數據采集分析工作,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掃除課堂學習的盲點。具體在實踐操作中,學生直觀感覺了不同坐標系下觀測值的差異和適用情況,RTK測量過程中單點、浮動和固定解的影響因素,靜態和動態觀測的區別聯系。

2.綜合設計難度高,激發探索精神。改變以往單一實驗方法教學模式,將重、磁、GNSS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結合地球物理學研究和應用實際,自主進行觀測方案設計、人員安排、觀測方案實施和后期模型反演分析。21世紀地球物理學向著系統化、信息化、協同化方向發展,因此需要利用不同觀測手段的優勢,共同解決地球物理反演多解問題。綜合設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綜合管理組織能力。

3.增加專業技能,拓寬就業選擇。地球物理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分為兩種[6],一是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在油礦勘察行業,近年來就業萎縮,同時行業性質導致女生就業更為困難;二是理論地球物理,主要從事地震相關行業研究工作。隨著中國北斗技術的飛速發展,進行測繪相關課程改革后將有利于拓寬地球物理學專業學生在測繪類相關行業的就業面??傮w而言,結合信息化測繪進行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符合本專業發展特點和時代前進方向,對學生創新精神、學科交叉能力和國際性視野的提高作用顯著。本文對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結合具體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嘗試,教學反饋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喜武.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地質教育,2007,(3):96-99.

[2]滕吉文.當代中國地球物理學向何處去[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2):327-339.

[3]賈正元,黃兆輝.淺談地球物理專業實踐教學[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7):192-193.

[4]高星.對中國地球物理學發展的思考[J].地球科學進展,1999,14(2):124-132.

[5]許才軍.測繪工程專業課程創新體系初探[J].測繪通報,2007,(11):74-77.

篇3

關鍵詞:基礎工程;教學改革;概念教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10-0068-03

基礎工程是研究基礎或包含基礎的地下結構設計、施工的一門應用科學,也叫做基礎工程學[1-2]?;A工程是上部結構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下部地基基礎工程的一部分。本質上講,它是土力學理論的延續與應用,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專業的必修課。這門課程涉及工程地質學、巖土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等專業課程,同時涉及了各種現行規范,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很強。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一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知識更新很快。以傳統教學方法為基礎,考慮授課內容、授課對象變化,以及兼顧時展特征,如何做好教學工作,值得深思。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并且付諸實踐,必須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探索。

一、教學內容改革

(一)教材存在的問題

原來土木工程專業招生分工民建、巖土、橋隧、防災減災等方向,各大高校按照學科特色,教學有所側重。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現在教育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基礎工程理論課教學由原來的48學時減少到32學時,但是實際教學內容并沒有減少,加上知識更新,實際教學內容反而更多了。

筆者根據求學、教課、工程實踐,發現基礎工程教學內容存在下列問題:(1)教材知識面相對較窄,不能及時參閱主要現行規范進行修改及引入新的基礎工程設計理論與技術。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進入白熱化階段,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一批生命線工程誕生了大量新的理論與方法,但是課本中卻很少見到這些內容。(2)教材編寫出現兩個極端,要么越編越厚,所有的規范、工程實例都羅列進去,沖淡了中心思想;要么越編越薄,一些經典公式只有結論,如彈性地基上梁的分析。(3)學時過少。由表1知,我國同濟大學等高校授課45學時,美國德州大學(奧斯?。?2學時,顯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2學時偏少,出現了教學內容增多與課時減少之間的矛盾[3]。這種現象在全國高校中都比較普遍,應該引起相關高校的高度關注。新課改要求壓縮學時,但像基礎工程這樣的主干課程學時不宜再減少,否則無法完成教學大綱要求。(4)部分課本為了節省紙張,字號太小,圖紙與表格太少。有很多內容可以選用相應圖紙或實物照片來表達,簡單明了,文字敘述很麻煩,而且經常詞不達意。(5)教材中經常需要羅列一些規范條目,建議每條另起一行,醒目且便于記憶,不要都放在一起。

表1 典型大學基礎工程課程理論課時間對比表

(二)優選教材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根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針對上述問題,學校教研室選取教材的主要依據是:(1)教材內容具有系統性、連貫性,規定學時與教學學時近似一致。(2)融入最新主要規范。(3)原理闡述清楚,圖文并茂,思考題與習題難易適中。通過反復比較,最終確定為趙明華的《基礎工程》。

因為學時有限,教材中的內容還應該結合專業特色適當精簡,突出重點。地基勘察、特殊土地基與特殊基礎、地基處理等內容在土木工程地質、土力學、巖體力學等課程中有所介紹,所以此處略講,重點是淺基礎、樁基、基坑設計理論與施工方法。

二、教學方法改革

(一)倡導概念教學

一般而言,科學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共同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們觀察、實驗與思考的結果,是一種抽象。大學生雖然具有了基本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但是往往由于極少參與生產實踐,短時間內難以理解生產過程中一些簡單概念。所以,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必須講明白科學概念的定義、內涵和外延。因為一般人們的學習要經歷4個過程:(1)領會:知道有這么回

事,大致了解;(2)運用:憑借基本理解,把所學的公式、術語、概念、定理等用于解決一些理論問題或者實際生產、生活問題;(3)完善:完全理解定義本身,內涵,并且理論聯系實際在解決問題中懂得概念的外延;(4)拓展:靈活運用,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基礎工程課程特點,筆者建議從3個方面實施概念教學:(1)增加實例,加強學生感性認識。人們頭腦中能夠形成一個概念,通常是感性認識的結果。大學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往往對若干事物存在前概念。其中一些基于生活直覺的前概念,往往會干擾人們接受新事物。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介紹自己的生產、生活經驗,填補學生的感性認識盲區,使學生盡快進入課程學習環境中來。(2)加強觀察實驗。觀察實驗是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的重要渠道,講師在演示實驗時,要利用豐富的教學語言打動學生,使科學概念與實物聯系起來,避免空對空。(3)引導學生多參與實踐:任何理論或科學概念本身,必然來自于實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參與實踐,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才能真正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才能把所學知識用活。

基礎工程課程內容繁多,加之涉及大量的公式,學生們往往感覺無從下手。為了減輕學生負擔,筆者嘗試概念教學,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連續基礎內力計算、結構設計相對難學,在講解柱下條形基礎之前,要闡述明白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共同作用的概念,以及Winkler地基模型、彈性半無限空間地基模型、有限壓縮層地基模型等基本地基模型。靜定分析法與倒梁法不考慮共同作用,僅僅考慮靜力平衡,而彈性地基梁法則考慮了地基―基礎的相互作用。柱下十字交叉基礎只不過是雙向條形基礎,筏板基礎只不過是基底面積增大的獨立基礎或條基。所以,以基本概念為出發點,逐層遞進,依次類推,而不要把精力都放在繁瑣的公式推導上,這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介紹清楚基本概念,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而不要孤立地進行“滿堂灌”或“填鴨式”教育。

(二)結合多媒體網絡教學

傳統教學方法是用板書,比較適合數理邏輯方面要求較高的課程,如高等數學中微積分公式的推演等。但是基礎工程是一門專業課,更加強調實踐應用,強調感性認識。目前,教學大綱規定的課時很少,利用多媒體網絡等,圖文并茂,同時刺激學生多種感覺器官,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精選一些案例,如教師本人參與的一些地基基礎工程科研資料,做成電子課件。必要時,可以做一些動畫過程,如地基基礎的破壞,地基處理過程,或者放映一些地基處理、基礎施工的錄像,可以把漫長的現場施工過程濃縮在幾十分鐘之內,能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便于學生消化吸收。另外,現在網絡技術普及了,可以把一些課件、備課資料、視頻等資料上傳到校園網,把第一課堂做廣義延伸,便于學生及時復習,鞏固課堂知識。

不過,具體使用多媒體網絡等工具,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板書極少。多媒體課件放映速度很快,比較適合具象的事物,如基礎類型、材料、埋深,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的共同作用,地基處理等。板書比較適合抽象的事物,如基礎設計的力學原理與數學公式的推演等。二者應該互相結合,互相補充。(2)教學語言與手勢不夠豐富。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備課,不能以多媒體、網絡等工具代替教學語言與手勢,照本宣科更不可取。講解過程中,可以適當穿插一些親身項目經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讓其能夠主動求知求學。(3)PPT制作要簡明扼要,傳達清晰的思想,背景不要搞得花里胡哨,最好用單一顏色。字體和圖形顏色最好不要超過兩種。字號大小要適當,多用圖表,少用文字。適當做一些動畫,不要整篇都是動畫,讓人眼花繚亂,學生不容易把握主題。

(三)野外實習,重視實踐教學

筆者曾經就巖土工程專業討論過理論與實踐的關系[4],清華大學李廣信教授甚至提出,有志于從事巖土工程和巖土力學工作的青年學者們應當走一條什么樣的研究道路,才能不浪費自己的才華和精力,從而在此學科中作出自己的貢獻[5]。李老師的話是中肯的,也是非常嚴肅的。任何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A工程作為一門綜合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必須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一些實踐活動。

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實踐基地是流動的,楊凌遠離大城市,基本建設強度中等偏下。兩節課的實踐教學往往就近處理,很難看到大型基坑開挖支護、大型樁基施工場景。目前的實踐教學條件是有限的,學生的感性認識不強。(2)實踐教學時間很短,學校安排了兩節課的認識實習,國內還有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實習機會。(3)實踐教學組織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教師學生態度上不重視。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在基礎工程實踐教學過程中,難以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導致學生走馬觀花,沒有達到實習目的。(4)部分教師缺乏現場工作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大量擴招,本科生、碩士、博士招生規模逐年遞增,但是培養質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尤其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很多研究生怕吃苦,不愿意下實驗室,也不愿意上工地,更愿意坐在電腦前編制一些程序,結果書本上談得頭頭是道,可是實際上卻解決不了什么問題。建議這樣的教師應該多實習,多補補課。

基礎工程實際上是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中的第三個序列,強調基礎設計與施工,強調知識融合與實際應用,強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國幅員遼闊,巖土水種類很多,地質環境非常復雜,即使相同的上部結構,基礎結構與形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基礎工程是一門半經驗半科學的課程,必須掌握好基本原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傊?,應該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一些工程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對基礎工程這門課程有一個全面、正確、合理的認識。

(四)課程設計,強調理論應用

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中培養學生工程素質與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6]。課程設計,實際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同時也很好地鞏固了理論知識。當前教育實行的是大土木教育,所以基礎工程課本涵蓋內容相對比較廣泛:地基勘察,淺基礎、連續基礎、樁基礎設計,基坑工程,地基處理,抗震基礎等。但是實際上各大高校有所側重,所以建議高校應該結合實際辦學特色,選用某一章節作為課程設計內容。

目前,課程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1)只會對著書本照葫蘆畫瓢,硬性計算,不查閱規范,或者規范略微變動,不知公式含義。(2)不理解設計背景與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去對比分析經濟、技術、環境指標。(3)不能把地質資料與設計資料結合起來分析。(4)基礎設計不符合行業規范要求。(5)基礎選型與構造配筋舍簡求繁,圖紙亂七八糟,錯誤百出。類似這些問題暴露出學生沒有理解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理、復雜公式的字母含義,缺乏對主要現行規范的理解,以及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了搞好課程設計,鞏固理論知識,需要采取若干措施:(1)可以安排新教師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一起合

作課程設計,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模范作用。(2)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寒暑假多到工地實習,提高自身能力。(3)課程設計宜安排在課程結束后1―2周,不要安排到第二學期或集中到大四,時間一長,學生都忘記了。(4)課程設計實際上是對理論課的系統回顧與應用,教師應該交代清楚設計涉及的理論知識,闡明基本原理。(5)對于學生課程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即時答疑。

(五)全程考核,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工程與其他專業課相比,差別很大。這門課程不僅理論性很強,而且涉及實驗、野外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等內容,綜合性與實踐性也很強。所以,應該進行全程考核。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基礎工程這門課程,或缺乏實驗儀器,或缺乏師資,往往只有理論課教學,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要嚴格要求學生,不送人情分?,F在雖然進行了教學體制改革,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些教師為了獲得評教高分,對一些學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往往考試或課程設計不合格的學生也蒙混過關了。結果學生一參加工作,到了現場什么也不會干。這樣做,其實不是幫學生,而是害學生。教師、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切實從我做起,從自身小事做起,各負其責,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基礎工程教學要實行全程考核。期末總成績包含平時成績(考勤、實驗、作業)與期末考試成績;實踐成績包含考勤、野外實習表現、課程設計成績。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必須重視過程,而不能簡單地看結果了事。當前,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部分教師學生都很浮躁,功利主義在大學蔓延開來,背離了大學培養人才、追求真理、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本質與初衷。

三、結論

第一,基礎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教材知識面相對較窄,建議引入主要的現行規范,融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闡述清楚基礎工程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適當增加學時,優選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做到教學過程突出重點,便于學生掌握。

第二,基礎工程是一門半理論半經驗的學科,與土力學一脈相承,涉及概念很多,力學原理與數學計算相對繁瑣,是學生學習感到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建議倡導概念教學,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不要死記硬背;建議采取板書結合多媒體網絡教學,各取所長,尤其要重視野外實習、課程設計等環節,做到全程考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景星,王洪瑾,虞石民等.基礎工程[M].北京:清華大

學出版社,2001.

[2]趙明華,徐學燕.基礎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王東元,毛毳,趙建軍等.中美基礎工程課程和教學方法

比較[J].高等建筑教育,2011,(5).

[4]侯天順,楊秀娟,張寬地.土力學課堂教學若干問題的反

思[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9).

[5]李廣信.關于土力學理論發展的一些看法[J].巖土工程

學報,1991,(5).

[6]代國忠,史貴才,吳曉楓.“土力學與基礎工程”課程建設

篇4

關鍵詞:給水排水管網系統;考試改革;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5-0064-02 一、引言

給水排水管網系統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它與建筑給排水工程和水質工程學一起構成完整的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體系,是本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給水排水管網系統課程的任務是通過授課和教學實踐環節,使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掌握給水的輸送分配和廢水的收集排放等管道系統基本理論,使學生初步掌握給排水管網系統規劃、設計和計算及運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具備工程設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鑒于城市供水工程和城市排水工程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2003年全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將給水管道系統與排水管道系統整合,作為一門課程來講授,并推薦了新的教材。針對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課程設計等方面對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探索和實踐。

二、教學內容

1.簡化內容,強調重點。教學中使用專業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教材——《給水排水管網系統》(嚴煦世、劉遂慶主編,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教材內容較多,涉及面廣,而課程理論學時僅為48學時,總學時偏少。在授課過程中應了解給排水專業對本課程的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突出重點。例如第1章給水排水系統的功能與組成的部分內容,據學生反映,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和水質工程學的緒論課上也會有所涉及,故根據課表的課程安排選擇詳細介紹或簡單講解。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流體力學,第3章的給水管網水流特征、水頭損失計算等內容在授課時均進行了簡化。而對于給水排水管網模型、給水排水管網水力分析等學生較難掌握的知識,則要重點介紹。

2.豐富教學內容。作為工程技術人才需要及時了解專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不斷提高有效獲取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適當給學生補充介紹管網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如新型給水排水管道材料、雨水綜合管理理念、給水管網水力與水質分析軟件、管網平差軟件等。鼓勵學生課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使學生了解專業的發展動態。另外,補充介紹舊教材《給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上)編寫較好的內容,如常用的排水管網的附屬構筑物等。在污水管道設計計算方面,新教材采用公式計算,計算工作量大,沒有舊教材中用水力計算圖和水力計算表計算方便,學生教易掌握和使用。

3.加強工程技術標準的教育。近些年,我國給排水行業發展迅速,隨著相關專業的前沿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更新,技術標準和規范也在不斷更新。但一個論點、一個產品、一項技術從問世到編入教材有個過程,教材的編輯出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滯后,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課程內容與現行的技術標準、規范緊密結合。向學生介紹新的規范要求,強調新、舊規范內容的變化,以防理論脫離實踐。例如,教材中最高日設計用水量、澆灑道路和綠化用水量定額與現行的《室外給水設計規范》不符,則要求學生以規范來進行計算和選擇定額。

三、教學方法

1.合理使用多媒體。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會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上課效率,在學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授課信息量,拓展和擴大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制作相關課件,文字簡要精練,合理編排圖形素材。在使用多媒體時,要處理好多媒體操作和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互動等之間關系。課堂上適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如將數學推導或邏輯關系教復雜的內容采用多媒體形式授課,學生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接受能力下降等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對于給水管網環能量方程組求解、分區給水管網供水能量分析、管網優化等內容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通過板書形式引領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

2.理論與實際結合。以工程為導引、以專業為背景一直是從事工科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養成工程分析能力、培養專業精神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多舉工程實例,特別是教師參與的工程項目和科研內容,使學生意識到課程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如介紹鹽城某縣的給排水工程規劃、南京雨污分流工程等。另外,在介紹給排水管網規劃布置的相關內容后,要求學生對校園的某段道路進行給排水管線調研,觀察雨水口的位置、檢查井的設置等,繪制管線平面草圖。鼓勵學生到工地現場參觀實習,了解常用的給排水管材種類、接口形式等,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

四、教學考核

課程考核體系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態度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為做到考核盡量科學合理,評分標準應綜合考慮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本課程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練習成績以及期末考試成績三部分組成,比例為1:2:7。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出勤率、聽課情況等,練習成績為課后作業的完成質量和相關的調研情況。

由于期末考試是檢查教學和學習效果的一種測量與評價手段,能督促教育目標的實現、改進教學工作,故對考試形式進行了改革。一直以來,給排水管網系統課程采用閉卷的形式,題型包括填空、名詞解釋、問答和計算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由于傳統考試強調了對知識本身的記憶,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考試成績的高低也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程設計中就經常發現成績較高的學生對一些基本原理沒有掌握,另外部分學生認為考試可以通過短期記憶來通過,平時不需努力,考前突擊即可,造成這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F將閉卷改為開卷形式,學生在考試時可攜帶教材作為參考。題型為單選、多選、問答和計算題,難度有所增加,適當的加入注冊考試專業題,靈活性更高,能夠考察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開卷考試學生不需要記憶相關的公式、名詞解釋和問答等,所以可以把主要的學習精力放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上。此外,由于學生很難通過短期的突擊獲得好成績,督促學生平時認真聽課、及時完成課后作業,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課程設計

課堂教學完成后,學生通過三周的課程設計訓練,來鞏固、充實、加強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以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和鍛煉工程應用能力。要求學生結合設計規范、設計手冊等資料,結合老師提供的小城鎮的規劃圖和相關規劃文本,獨立完成給排水管道系統的初步設計和計算。課程設計成果包括計算說明書、管網平面布置圖和雨污水主干管的剖面圖等。通過課程設計,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給水排水管網系統的設計原理、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初步具備給水排水管網系統的設計和繪圖能力。為杜絕學生互相拷貝的現象,由一班一題改為一班多題,并要求學生先打印工作草圖,在草圖上布置給水、污水和雨水管線,在草稿上進行水力計算,草圖和草稿隨課程設計成果一并提交。

六、結語

通過給水排水管網系統課程實踐教學所得的一些體會和思考,筆者認為,對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簡化和補充,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課程設計,將提高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能培養學生的專業工程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春燕,張勤,劉智萍.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的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86-89.

[2]成先雄,張濤,朱易春.《給水排水管網系統》課程教學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16):186-187.

[3]袁禮,張志輝.中國工程教育國際化問題芻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6(2):69-71,75.

[4]王春燕,張勤,劉智萍.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的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86-89.

[5]張珩,楊藝虹,萬春杰,等.再論工科大學生工程能力培養中的理論課程與畢業設計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8,(6):27-30.

[6]陳松,陳志堅,張發明.“工程勘察”課程教學中工程精神培養與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9,(2):99-102.

[7]陳善勇,戴一帆,彭小強,等.“回歸工程”背景下的《數字化制造技術》研究生課程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32):37-39,45.

篇5

關鍵詞:高職;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改革;建筑工程技術;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8-0042-02

課程改革與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理論教學應依據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需要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而需注重其針對性和實用性?!兜鼗c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整合課程,體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就業崗位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原則,按照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過程,將原有《土力學》、《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等課程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并增加“四新”(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內容,使得課程開發緊緊圍繞職業性和實用性并反映現代科技水平和職業崗位需求。

課程實現“工作過程”模塊化教學

《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打破傳統的先土力學基礎知識、后地基基礎施工的課程安排,圍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崗位“施工員崗位”的能力需要,按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重新整合教學模塊。

本課程的“模塊化”教學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課程教學就以身邊某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施工這一綜合項目為主線展開,涵蓋巖土的工程分類和鑒別、地基勘察、土方工程施工等7個項目,各項目下設具體的子項目,如土方工程量計算及土方調配、基坑降水方案設計、樁基檢測與驗收等。各個子項目的具體實施需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土方調配子項目需要學生分組確定挖、填方區土方的數量和調配方向,編制出土方調配表,從而實現土方機械和運輸車輛效率的充分發揮,達到縮短工期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在訓練學生土方調配能力時,需要數學計算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繪圖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作為支撐,經過反復訓練后,學生可以掌握各單項能力,再經串聯、并聯、融合后可以逐漸形成綜合能力。

調整教學組織方式,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

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配合 打破傳統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三個中心的教學模式,努力按 “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授課,突出學生的能力本位。本課程的實踐教學分實驗、校內實訓、校外實習三部分,在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先導,讓學生先通過實驗將認識由感性高度上升到理性高度,進而順理成章引出理論部分;而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緊隨理論教學穿行,使學生及時訓練、分步鞏固、加強應用。

為學生構建立體化的學習環境 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工程案例、工程場景、原理模型和實驗的模擬動畫;通過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訓環境,并在課外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通過共享教學項目的視頻、重難點解析、學生自測題等課程資源并安排課程指導教師在線答疑。使理論鞏固與實踐能力提升齊頭并進,為學生學習構建一個課內課外結合的立體化學習環境。

工程案例導入 以學生為主體 原先本課程的土力學部分理論繁多、內容的連貫性相對較差,但理論知識多與解決實際問題有關。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采用工程案例導入教學主題、學生參與案例討論、教師引入土力學理論、再轉入理論應用的課堂模式。教學中強調基本原理、弱化公式推理,最后重心落在工程應用上,培養學生應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工程計算和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例如,引入意大利“比薩斜塔”案例,讓學生思考并討論:(1)為什么斜塔會“斜”,分析可能的原因。(2)如果你是一名項目經理,將對斜塔進行怎樣的地基處理?(3)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將對斜塔進行怎樣的地基處理?在此過程中通過引入某基坑坍塌事故的照片、技術資料等讓學生分析原因和提交解決辦法。通過一個個工程案例導入有關地基與基礎的問題,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引入理論,最后結合實際工程加以應用,通過教學實踐,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突出實驗和實訓的地位

本課程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對原有實驗項目進行了改革與調整,減少和壓縮驗證性的實驗,增加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驗項目,并將學生職業資格培訓的相關內容融入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順利獲取施工員、材料員、監理員和質檢員等職業資格證書奠定基礎。

實驗項目 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下列實驗項目:(1)采用環刀法測定土的密度;(2)采用烘干法測定含水率;(3)采用液、塑限聯合測定法測定液、塑限;(4)篩分實驗;(5)采用直接剪切儀測定抗剪強度指標——內摩擦角和粘聚力(快剪條件下);(6)采用固結儀測定固結度指標。完成上述實驗項目是為了進行土的工程分類,讓學生制作出簡單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校內實訓 為了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本課程安排4周時間實訓,教師帶領學生分組形成某簡單框架結構或磚混結構的基礎施工資料及完成相應的技術實操。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我們必須教授的事物”。設置的仿真式實訓項目安排及訓練成果如表1所示。只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充足的資料、耐心的指導,任何水平的學生都會有能力的提高。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校外實習 校外實習是學生提高并鞏固能力的良好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在教師的帶領指導下,進入有關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建筑工程淺基礎、深基礎施工的實地調研學習;(2)邀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學校進行基礎施工的專題講座,便于交流教學;(3)將學生分組在學校的合作企業進行基礎工程施工的專項實訓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習報告。

課程改革無定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探索、總結和提高。我們應轉變教育觀念、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課程教學模式以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雷云濤.高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5(4):27-32.

[3]寧亞瑜,孟凡靜.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5):9-10.

篇6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現場管理;施工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技術管理,為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提供堅實保障。做好各個環節的施工管理工作。在施工現場,無論是人力資源管理還是施工設備管理都需要在嚴格監控下進行,盡可能避免額外損失出現,確保施工活動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驗收工作,提升工程建設質量。故此,應該加強建筑施工技術和現場管理工作,優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質量。加強對其研究,可以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支持與保障。

1建筑施工現場技術管理的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涉及內容較廣,其中包括工程決策、設計步驟、施工環節和竣工驗收等多個環節,各個環節的施工內容之間聯系性較強。土建施工作為建筑施工中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現場對于現場施工技術管理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直接關乎到工程施工活動有序開展,影響到工程建設質量。施工技術現場管理主要是強調對施工工藝管理和組織的活動,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企業施工水平,能夠運用更加前沿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按照事先的施工目標有序開展工作,確保施工活動可以有序開展,實現工程造價和工期的優化控制,提升工程質量,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1]。通過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有助于施工活動規范化開展,嚴格遵循施工制度和流程,在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的同時,還可以培養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責任素養,積極參與其中,深層次剖析其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合理對策予以解決,這樣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問題惡化威脅到施工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可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降低工程造價,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進而在后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生存和發展。

2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2.1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我國是一個地域較為廣闊的國家,不同地區之間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需要在設計工程方案前需要進行地質勘探,提供更為可靠的數據支持。軟土地基作為一種常見的地質類型,承載力不足,可變性較大,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可能導致后續工程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危及到工程建設質量。故此,需要對軟土地及進行有效處理,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學加固法、強夯法、換填法以及置換法等[2]。在具體處理中,需要充分結合實際地基類型來選擇處理方法,避免地基出現不必要的變形,影響到工程建設穩定性和安全性。

2.2深層支護施工技術

深層支護施工技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支護技術,較之傳統施工現場中的支護技術而言,系統性更強。但是,土建施工中,對于技術方案的選擇還存在一定局限性,應該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如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和鋼排樁試過你個技術,加之土釘墻施工技術等,促使施工活動逐漸朝著現代化發展。

2.3預應力施工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需要對混凝土結構優化分布,在滿足特定強度要求時,張拉鋼筋,長生一種同外荷載相反的等效荷載。這種荷載可以抵消部分外荷載,盡可能降低結構受到的荷載作用力,提升結構穩定性,如果截面尺寸和受到的外荷載相同,結構跨越度也將隨之增加。

2.4防水建筑施工和技術

人們日常生活無法離開水資源的支持,作為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能源,在建筑工程設計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如何在滿足人們日常用水的同時,做好防水設計顯得十分關鍵[3]。在建筑工程防水設計中,應該重點對洗手間、浴室和廚房進行防水設計,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提供保障,盡可能避免施工出現漏水問題,也可以選擇合理的防水技術進行施工,這樣可以為工程質量提供堅實保障,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3加強建筑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的對策

3.1加強土建施工現場協調管理力度

在施工前期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規劃,是保證后續施工活動有序開展的首要前提,在土建施工活動開始前,技術人員應該對施工現場進行技術勘察,結合具體的勘察結果,遵循技術方案來繪制工程圖紙,進一步及愛情那個施工現場協調管理力度,確保施工活動的完整性。同時,企業應該不斷吸收和學習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推動技術創新,實現對材料采購的嚴格管理和控制,遵循相關制度將工作落實到實處,提升材料的合理利用[4]。

3.2加強施工質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質量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因素,只有保證施工質量,才能確保施工活動有序開展,切實提升工程施工質量。施工質量管理中,應該對現有施工工藝進行優化,結合施工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明確技術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其次,施工材料管理,作為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材料質量高低直接關乎到工程整體建設質量,這就需要加強采購管理,選擇質量較高的材料,并定期抽樣檢測,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降低設備故障問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3.3提升施工人員技術素質水平

在建筑施工現場,對于施工過程的管理和控制,同施工人員自身技術素質水平高低存在密切的聯系,這就需要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加強管理和控制。但是,當前施工現場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偏低,施工管理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在一定程度上為工程埋下安全隱患和質量缺陷。所以,應該在施工現場管理中堅持人性化管理,定期組織培訓工作,吸收和借鑒以往的工作經驗,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促使施工人員能夠嚴格遵循規章制度開展工作,提升施工質量。與此同時,還要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和責任制度,如果施工人員由于自身違背規章制度導致事故或經濟損失,應該予以嚴厲的懲處,并播放視頻,幫助其他施工人員了解到違背施工要求造成的后果。這樣,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將得到有效的調動,施工活動規范化開展。

3.4建立完善的施工監管運作機制

施工涉及內容較為繁雜,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較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客觀因素影響,危及到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故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作業監管運行體系,通過完善的施工作業管理機制,有助于施工活動在全方位的指導和監管下開展,將監管工作落實到實處,盡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工程質量。故此,同施工監督機制,有助于施工活動規范化進行,管理和監督工作有機整合在一起,盡可能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施工活動可以安全有序進行。

3.5落實責任制度和獎罰機制

通過完善的獎罰機制和責任制度,有助于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責任意識,能夠嚴格遵循制度要求和施工標準進行,盡可能避免施工安全隱患出現,威脅到施工質量和安全。同時,在各個環節配備專人負責,責任層層落實,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4結論

綜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現場,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促使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施工設備和材料均是在嚴格監控下進行,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盡可能避免資源損失現象出現,確保施工活動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驗收工作,有效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嗣信.建國60年來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的重大發展[J].建筑技術,2015,40(9):774~778.

[2]丁茂喜.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21(19):56~57.

[3]周世輝.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施工技術》課程設計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3,23(20):19~22.

篇7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 教學改革 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

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2010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卓越計劃”[1]。2011年10月,重慶交通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適應人才培養從傳統的教育模式向“卓越計劃”培養模式的轉變,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均在積極探索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主要介紹了邊坡、軟土地基、樁基、城市地鐵區間隧道盾構、基坑、地下隧洞礦山巷道等巖土工程現場監測和檢測技術以及無損檢測與聲發射技術。該課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是: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巖土工程測試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常用測試儀器工作原理、不同巖土工程的測試項目、測試方法、數據采集和整理等。該課程是土木工程(巖土工程方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至關重要課程,也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和執行“卓越計劃”的最佳課程之一。

本文以重慶交通大學巖土工程專業課程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為例,進行了適應“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探討。首先,分析現有“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其次,探討該教學模式與“卓越計劃”要求之間的差距;第三,針對現階段教學模式的問題進行改革,探索一套與“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式現狀及存在問題

在土木工程(巖土工程方向)課程設置體系中,“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是從基本理論過渡到工程實際的重要橋梁。本校開設了“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和“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實驗課程。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學、工程現場教學、換位教學法、以施工圖為中心的教學法及情境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措施悉數被應用于普通本科及高職院校的“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教學[2]。多媒體教學在播放巖土工程勘察測試技術動畫、視頻與現場錄像或現場參觀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學生對測試技術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一定的創造欲和興趣。但是由于課時的限制、課程內容安排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不能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最終還是落入以教師為主體,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配合板書的教學手段,取得的教學效果也相應不如人意。

因此,針對以上傳統教學模式和理念,結合課程內容未能體現前沿科技、重理論輕實踐、實驗項目與課程不符、考核方式死板等問題,對“巖土工程測試技術”這門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而言,不能滿足其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課程內容未能體現前沿科技

本校采用任建喜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為主要教材,內容共分9章,介紹了巖土工程測試技術中常用的傳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重點介紹巖土工程現場監測和檢測技術,包括邊坡工程、軟土地基和路基、樁基工程、城市地鐵區間隧道、基坑工程、隧道工程和地下洞室等,以及地下工程無損檢測技術和聲發射技術等內容。

現行使用教材為第1版,書中難免有邏輯和編寫上的錯誤;現行課程教學雖然在前期教學中有所積累和改進,但很大程度上都是傳統課程內容的沿襲?,F有教學內容體系雖然在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上尚可,但對知識的進一步拓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知識點和前沿科技尚有待完善。

新技術歷來都是巖土工程領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巖土工程建設的重要支撐。隨著近年來巖土工程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新型測試裝備、創新性的技術被應用到巖土工程監測與檢測工程中,如巖土體的室內測試技術、CT技術、離心模擬技術、遙感影像技術、多功能觸探裝置、多功能鉆機以及各種新型智能化巖土工程測試儀器和技術等[3, 4]。

(二)重理論輕實踐

本校為“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安排56學時的理論教學和16學時的實驗教學,一共4學分,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較合理。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強調教材作用,很難將工程實踐內容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5];另一方面,施工單位鑒于安全和工期方面的壓力,不愿接收大量學生到工程現場參觀學習課堂;第三,教學中的實踐環節主要靠任課教師根據所參與的工程科技服務項目及經驗積累,在課堂教學之外未曾安排施工現場觀摩學習。因此,以上種種條件的制約,學生看到的只是某一階段的狀態,很難看到全過程,這就直接導致課堂理論教學和工程實踐之間脫節現象。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協同創新能力無法得到充分鍛煉。

(三) 實驗項目與課程不符

本校為“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安排的16學時的實驗教學,對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如表1所示。鑒于實驗場地和實驗設備的不足,實驗項目存在拼湊的嫌疑。一方面,實驗教學內容一共有8個,其中5個演示實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得不到發揮和體現;另一方面;“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安排內容主要涉及前4個實驗項目,其他4個實驗項目沒有涉及;第三,實驗項目存在和其他課程重復的現場,如材料疲勞強度測試實驗應該是力學實驗、巖石三軸實驗為巖石力學實驗、土體三軸實驗為土力學實驗等。

表1:“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實驗教學內容

(四) 考核方式死板

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既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也是教師教學質量的體現,因此具有重要意義[2]。不同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及知識的掌握有很大關系。

本課程教學大綱規定課程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筆試形式,兼顧學生實驗成績和平時考勤成績,即課程成績=平時成績×10%+實驗成績×20%+期末成績×70%。試卷題目類型主要包括填空題、簡答題與論述題。對于這種題型較單一和死板的卷面考核,學生主要還是根據考試范圍死記硬背,印象不深刻,而最后落入應試教育,埋沒了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因此,對于“巖土工程測試技術”這種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言,無法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與“卓越計劃”要求的差距

現行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尚有欠缺,對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基本為零。因此,為滿足卓越土木工程師培養需求,在“巖土工程測試技術”教學改革方面應具有符合“卓越計劃”要求的全新模式。

三、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 完善教學目標與任務

針對“卓越計劃”的三大培養特點,在“巖土工程測試技術”教學過程中應更加側重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模式的改革、考核機制的完善,掌握巖土工程測試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常用測試儀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達到巖土工程行業對檢測員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以新教學大綱安排的教學內容為主線,重視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掌握,嵌入對應的巖土工程監測工程實例、室內演示實驗和綜合實驗、工程監測布置的實地觀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創新能力等。

(二) 課程教學內容調整

根據“卓越計劃”的目標與任務,結合“卓越計劃”的三個培養特點,對現行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及優化。

優化教學內容。存在以下三方面優化項目:教學內容缺少常規以及新型檢測儀器的使用和原理介紹,監測方法比較陳舊,某些工程實例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擴充教學內容,增加滑坡工程的監測內容,第三章邊坡工程監測合并;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的發展,更經濟合理的新監測方法出現,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新測試儀器設備研發,因此,教學課程中應加入新型監測方法和儀器的使用方法介紹。

調整教學重點。重點講解邊坡與滑坡工程、軟土地基和路基、樁基工程、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現場監測和檢測技術,其中監測儀器的使用和監測方案的制定(監測項目、監測布置、監測方法)是重點。

精簡教授內容。首先,如果前期相關課程如巖石力學、土力學、工程測量涉及的內容只做簡要提及,并不詳細介紹。其次,將和隧道工程有關的兩章合成一章內容,避免重復講述。

增加巖土工程測試技術方案制定。結合全院教師參與的各種巖土工程監測項目,讓學生以實際工程為背景,根據所學基礎知識和工程實例制作巖土工程檢測技術方案,這不但培養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三) 教學實驗內容調整

以“卓越計劃”要求的各種“能力”培養為主線,完成教學實驗內容調整。新實驗教學內容保留了原實驗教學大綱的四個項目,將另外四個項目替換為:常用傳感器原理、使用與標定、樁基工程低應變動測法實驗、隧道周邊位移收斂量測和隧道圍巖內部位移量測,具體見表2所示。由于本校的巖土工程側重于隧道與地下工程,因此實驗教學內容有較多項目涉及。調整后的新教學實驗大綱,側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鼓勵創新性項目的開展。

表2:“巖土工程測試技術”新實驗教學內容

(四)考核方式調整與完善

考評是引導師生的指揮棒,大多數學生和教師總是在現行的評價體系引導下尋求“佳績”[2]。以考核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為目的,重點考評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皫r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考評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第一,基礎理論卷面考核。保留通過閉卷考試形式進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考核的傳統方式??荚囶}型增加單選題、判斷題、多項選擇題以及案例分析題,結合原有的填空題、簡答題與論述題,一共有七道大題,實現了題型的多樣化。題目的設計注意不要落入死記硬背的套路,著重考核的是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和運用,注意平時積累,參與課堂討論與案例分析之中,達到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技能的提高。第二,增加“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設計,考核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根據本學院教師參與項目,變換各種設計參數、環境條件和目的要求,設計具有實際背景的巖土工程監測項目,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和團隊協作能力,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方案。第三,實驗成績。依照實驗大綱安排的實驗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驗報告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實驗結果分析處理能力綜合評定成績。第四,平時成績。根據學生的考勤、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急性思維的活躍度計分。根據以上四部分所占本課程的比重,考評計分采用以下算法:課程成績=平時成績×10%+實驗成績×25%+課程設計成績×15%+期末成績×50%。

四、結語

根據“卓越計劃”的目的和任務,結合“卓越計劃”的三個培養特點,針對現行課程教學中存在未能體現前沿科技、重理論輕實踐、實驗項目與課程不符、考核方式死板等問題,對“巖土工程測試技術”課程開展以下四方面的教學改革:完善教學目標與任務;課程教學內容調整、教學實驗內容調整、考核方式調整與完善等。

此項教改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為目標,培養出復合型、高素質、滿足“卓越計劃”要求的優秀工程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Z].2011,1,18.

[2]朱勁松.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橋梁施工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71-75.

[3]伍法權.我國巖土與工程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大會學術總結[J].工程地質學報,2009,17(4):463-468.

[4]包承綱.巖土工程試驗研究中的若干新進展[J].巖土力學,2011,32(增2):1-9.

[5]董倩,劉東燕,黃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師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74-77.

篇8

關鍵詞:野外生存;大學生;生活訓練;海島;實驗基地;舟山群島

目前,對“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設計、教學實驗、技能、訓練方法、價值取向等研究的比較多,而對“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實驗基地的開發和建設研究的比較少,本課題組擬通過對浙江舟山各海島的實地考察研究,分析了在舟山群島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海島實驗基地的各種因素和條件,認為建立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海島實驗基地是可行的。

1 研究方法

1.1 實地考察法 對浙江舟山群島(普陀的東極島、西峰島、葫蘆島;岱山的秀山島、大西寨島;嵊泅的徐公島、南鼎星、北鼎星等島嶼)的考察勘探實踐,收集了上述各島的有關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源和野生海產品生殖情況等第一手材料。

1.2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及野外生存內容方面的著作和論文10余篇。

1.3 調查咨詢法 調查咨詢了海島老漁民有關島嶼(特別是無人孤荒島)的地形地貌、水源和野生海產品等有關具體情況,以及到東極島、螞蟻島來體驗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來自上海、浙江個別大學的大學生和青年探險者對野外生存體驗生活的相關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海島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的意義和必要性

2.1.1 海島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的意義 舟山群島地處祖國的東海,長江三角洲,自然景色優美,島上物產豐富、島上植被覆蓋較廣、海礁巖石林立、灘涂沙灘廣闊,是理想的開展野外生存訓練實踐場所。建立海島“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不僅可以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內容與空間,而且、能為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提供一個海洋特色的訓練環境。在海島上進行生存生活訓練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識,更要掌握潮漲、潮落的潮汐變化,以獲取生存的資源。如利用退潮,到礁石中鏟取貝殼、拾海螺,去灘涂拾海瓜子、捉海蟹和跳跳魚;利用漲潮時機在近岸進行海釣,以獲取更為豐盛的海鮮產品。

2.1.2 海島“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的必要性 舟山群島則有其地理優勢獨特,其特點為海島四面圍海,海島荒僻而孤立,島上地貌各異巨大的海礁與巖石在岸邊隨處可見,碧海綠島、懸崖石壁、別有洞天、海灘巖石、明暗礁、灘涂、沙灘、陽光、海水、島礁構成了獨特的海島自然風光。島上有一定的植物資源,更有豐富的野生海產品各種海螺、佛手、淡菜等貝類眾多,海灣內有虎頭魚、花雕魚、石斑魚、銅盆魚等魚類。海島屬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是理想的探險之處。因此,國家教育部計劃在2007年7月高校推廣納入“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前,建立海島“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對現有3個實驗基地的補充與完善。

2.2 浙江舟山群島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的有利條件 中國第一大群島――舟山,位于我國東南沿海,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心,是著名的長江、錢塘江和甬江的出??冢俏覈┮灰匀簫u著稱的海上城市。舟山市背靠中國最富沃及最經濟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北與上海、南京;西與寧波等大中城市隔海相望;東接公海、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海上門戶和中外船舶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舟山群島是港口海島旅游城市、海洋漁業基地和海洋開發基地。海產豐富,港口優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中國最大的漁場,大宗貨物中轉港和著名的海島風光、佛教文化旅游勝地。

2.2.1 海島獨特的海洋性氣候、地理環境的優勢 舟山是中國唯一以群島區劃設立的地級市,下轄定海、普陀兩區,岱山、嵊泗二縣。舟山市域總面積22200km2,其中陸域面積1257km2,海域總面積20800km2,灘涂面積183.19km2。根據市政府[(1997)7號]文件公布的數據,舟山市大潮平均位以上面積大于或等于500m2平方米的大小島嶼有1390個,其中有人居住島嶼103個。無人島的數量為1287個。人口98.6萬人,人口密度683/km2。氣候宜人,屬北亞熱帶南緣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常年平均氣溫17.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927~1620mm之間。地理座標為東經121o30’~123o25’,北緯29o32’~31o04’。東西長182km,南北169km。地形地貌屬海島丘陵地貌,群島海岸線總長2448km,其中基巖海岸1855km,占總長度的75.8%;人工海岸530km,占21.6%;砂礫海岸50km,占2.1%;泥質海岸13km,占0.5%。舟山本島面積為502km2,僅次于臺灣、海南、崇明島,是我國第四大島。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2.2.2 海島基地體現“海洋體育文化”和“魚文化”內涵的優勢 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中國是一個海岸線漫長的國家,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一倍多,僅浙江省就有水深200m以上的海域面積達22.27hm2?ha,海岸線總長6146km,位居全國第一。海洋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地,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海洋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海洋已被稱為“未來的財富,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

舟山群島歷史悠久,古稱“海中洲”,海島特有的景致賦予了這里無窮的迷人魅力,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態旅游環境的主色調。以海、漁、城、島、港、航、商為特色,集海島風光、海洋文化、魚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體的海洋旅游資源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群中獨具風采。

在開發海洋深化教學改革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建立海島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能讓大學生充分領悟“海洋體育文化”和“魚文化”內涵。

2.2.3 海島“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可開展的項目分析 根據海島的地形地貌和島景資源,天、海、島渾然一體;舟山群島是具有海山風光和漁家風情最典型的島嶼,堪稱絕佳的探險、旅游、避暑、度假勝地。海島可開設的“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項目有:荒島扎營、海上飛傘、攀爬巖、海邊懸崖速降、孤島泅渡、孤島求生、識別海產品、登山觀鳥、穿越灘涂、海上漂流、航行、潛水、游泳、海釣、拾海產、沙灘漫步、沙灘尋寶、

海上看日出、看水中的粼光、與魚共游、觸摸珊瑚、看魚鷹、滑泥等。

2.3 浙江舟山群島各島嶼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的條件分析 舟山市雖有無人島的數量為1287個,但無人島面積均較小,大都在1km2以下,1km2以上僅有普陀的西峰島、岱山大西寨島、嵊泗的徐公島。面積不是問題,關鍵是島嶼的地形地貌和島景資源是否適宜于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另外,有些有人居島嶼也可建立實驗基地,如普陀的東極島、岱山的秀山島、大魚山島等?,F將有關島嶼的情況分析如下。

2.3.1 普陀的東極島、西峰島、葫蘆島

2.3.1.1 東極島 東極島主要由廟子湖、青浜、東福山、黃興、西福山五島組成,是浙東沿海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人稱“東海極地”。位于中街山列島的東極島,地理坐標為東經122.42和北緯30.12之間,東至倆兄弟島域外公海,南至黃大洋接洋鞍漁場,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漁場。距沈家門約45.5lan。陸域面積為11.7km2,由28個大小島嶼和108處島礁組成。其中,廟子湖、青浜、東福山為住人島,鎮政府駐廟子湖島南岙。是我國東海最東端,離公海僅有12海里,當地人煙又比較少,人類活動對自然景觀和物種影響較少,所以這里仍保持著幾近完好的原生狀態。這種原始風貌對探險者來說無疑極具吸引力。

隨著市政府“大島建,小島遷”政策的實施,島上許多經濟條件好的漁民陸續搬離小島,素有東極“海上布達拉宮”之稱的青浜島,島上漁民建筑沿勢而造,層層疊疊,駕舟遠望,呈現出似布達拉宮又似海市蜃樓的壯觀景象;曾是烏賊之鄉的青濱島這個1.41km2的島嶼上最多時候曾居住6000多人口,近年來,目前生活在島上的居民已經銳減到500多人,且多為老年人,而黃興島現已為無人島,島上居民搬遷后,很多石屋已無人居住。位于青濱島1.2km處的西福山為無人島,遠遠望去猶如一尊大佛橫臥浮出海面;若干年前,東福山哨所的文書張煥臣作詞的歌曲《戰士第二故鄉》,被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唱遍了大江南北。東福山號稱“東海第一哨”,新世紀第一曙光照射點經英國格林尼治家天文臺測定國中大陸人居島為東極島東福山島最東側,日出時間為2001年1月1日6h43'44",比蒼山和石塘各早了1:12和1:7。沈家門乘航班客輪,海上航程約2h。

2.3.1.2 西峰島 西峰島位于著名風景旅游區朱家尖島西南,大青山西側,距青山1.6km,岸距約400m。西北――東南走向,島形象一條正向東南游的金魚,長2.24km,中間最窄處寬僅200m,面積約1.51km2,主峰梅花山海拔187.7m。因與朱家尖島近在咫尺,從遠處望去,猶似朱家尖島西側的一高峰,故曰“西峰”。又因島東面有港可供船只避西風,故又有“西風島”之稱。全島生態環境極佳將籌建為生態保護島,島四周遍布奇礁、怪石,更有“穿鼻洞”、涉海象洞等海蝕洞穴10多處,海螺布滿礁灘。東面有良港,港灣內有長70m的小沙灘?,F為無人島。

2.3.1.3 葫蘆島 葫蘆島位于普陀山東北1.4km處,距沈家門港15km。面積0.93km2,最高點海拔87.5m,島形狹長似葫蘆,故名,中部最窄僅1OOm。周圍海域盛產魚蝦,島中部有岙灣港埠,余多陡崖海岸,南北兩則近海各有礁巖群。

2.3.2 岱山的秀山島、大西寨島

2.3.2.1 秀山島 秀山島曾名蘭秀山,秀山山青水秀,故名秀山。為岱山縣主要島嶼之一,介于舟山島與岱山島之間,北距高亭鎮8.4km,是秀山鄉人民政府駐地。島上有行政村13個,自然村55個,現有居民4000余戶,10000余人。呈不規則半園形,南北走向,長7.6km,寬5.3km,陸域面積24km2,最高點梅山崗海拔207.5m,海岸線長40.20km,秀山島總體呈梯形狀,西側岸線較平直,其余岸線曲折,多岬角、灣岙、灘涂。岬角前緣多為巖崖。被譽為“海上香格里拉”的秀山島東部沿岸的九子、三礁、哞唬、后沙洋等地有一系列沙灘群,沙色金黃,沙質細膩,坡度平緩,貝殼繁多,夏秋季節海水碧綠,周圍林木郁蔥,是暑期旅游、探險勝地。

2.3.2.2 大西寨島 大西寨島隸屬岱山縣長涂鎮,位于大長涂山東約6.Okm處,距縣城高亭鎮28km,島長2.9km,最寬處1.3km,陸域面積為2.52km2,灘地面積4546m2,海岸線長11.55km。最高點海拔189m。地質地貌島上巖石為上侏羅統茶灣組熔結凝灰巖、凝灰巖及九里坪組流紋斑巖。土壤為粗骨土類的棕石砂土和紅壤類的棕黃泥砂土。植被總面積222.8公頃,覆蓋率88.5%,宜林面積3800畝,種植面積1500畝。潮流、水文大西寨島周圍水深10~20m,最深處50m。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平均潮差2.24m,最大為4.26m;潮流屬不正規半日淺海潮流,以往復流形式為主。大西寨島內淡水資源自給,自然植被保護良好,林茂草盛,有一定數量的野生動物分布,且四面環海,適宜進行荒島探險等旅游開發基地,大西寨島周圍海域生物資源豐富,有浮游動植物400多種,灘間藻類70余種,主要魚類資源有帶魚、鯧魚、鱸魚、龍頭魚等優勢品種。

2.3.3 嵊泗的徐公島、南鼎星、北鼎星

2.3.3.1 徐公島 嵊泗的徐公島距縣城18.4km,離大陸最近點44.5km。原為住人島,鼎盛時期,有居名153戶,522人,現已全部搬遷。徐公島島形特別,呈“>”形,似由兩個條塊,分別從西北、西南伸展而來,在東西相會。中部形成一喇叭形港灣,口朝西,灣底為灘涂。全島整體呈西南――東北走向,寬為50~800m,兩端相距2km2,面積1.25km2,岸線總長8.6km,島上峰巒相連,該島土層較厚,植有成片黑林,全島林地242畝,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島上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是荒島探險等旅游開發基地理想場所。

2.3.3.2 南、北鼎星島 南、北鼎星島(無人島)分別位于泗礁山的南、北端,與嵊泗縣城隔港相望,面積約0.65~0.84km2,北與花鳥、綠華相對,西南瀕臨岱巨洋面,位于舟山群島的北部距上海南匯蘆潮港僅17海里。地宜水利、餌料豐富、適宜魚蝦棲息生長,礁石、海岸貝類叢生,島上松木成蔭,怪石嶙峋,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暖濕潤,氣候宜人。

2.4 浙江舟山群島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實驗基地應注意的問題

2.4.1 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時間選擇 由于舟山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海洋型氣候。整個群島季風顯著,冬暖夏涼,溫和濕潤,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7.1℃左右,最熱8月,平均氣溫25.8~28.0℃;最冷1月,平均氣溫5.2~5.90℃,常年降水量927~1620mm。年平均日照1941~2257h,太陽輻射總量為4126~4598焦爾/m2,無霜期251~303d。

由于受季風不穩定性的影響,夏秋之際(8~9月)易受熱帶風暴(臺風)侵襲,冬季多大風,故到海島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必須選擇好時間,一般選擇“5.1”、“10.1”和暑假的7月份為好。

2.4.2 海上交通工具的選擇 由于到海島(孤島)必須要用船,特別是到孤島(無人島)無海上航班,其海上交通工具必須選擇準備好,同時還需考察、勘察好上岸的地點與路線。

2.4.3 海島“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安全在海島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時有關內容需特別注意安全,如海上飛傘、攀爬巖、懸崖速降、孤島泅渡、航行、潛水、游泳、釣魚、拾海產、觸摸珊瑚等,必須事先勘察好地點,并作好有關必要的安全準備工作。

3 結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