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測繪方案范文
時間:2023-09-27 18:18: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籍測繪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測繪工程;特殊地形;測繪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各行業生產技術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提升。其中以測繪行業的發展更為突出,其發展進程可謂是空前絕后,但是由此也引發了許多的新問題。地形測繪作為目前測繪工作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整個測繪技術發生了質的變化,無論是設備、技術還是理念,其變化都非常的明顯。
一、測繪工程概述
目前,盡管國內測繪工作的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但是普遍存在著測繪技術不合理、不達標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特殊地形的測繪工作中更為突出,使得整個測繪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不僅無法及時的滿足現代化施工技術要求,更是在整個管理環節存在嚴重的缺陷。
1、測繪工程概念
所謂的測繪工程主要指的是以測量空間、地形信息為主的各種信息地形圖,是以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形狀、重力為主的研究對象,它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中應用十分廣泛,包含了對各地地表動植物、地貌、地形構造、水文、礦藏的勘測與研究。通常來說,在一個地區建設和發展之中,必須要通過地形測繪師提前對該地區的地形條件、地理結構進行調查和統計,從而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因此來說,測繪工作的開展極為重要,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點環節。
2、特殊地形條件下的測繪工作
特殊地形條件下的測繪工作與傳統的測繪技術并不是對立的矛盾,它只是在傳統的測繪技術基礎上對特殊地形進行勘測的一種新技術,其在工作中主要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都來源于測繪學。在特殊地形測繪工作中,無論是采用現代測繪技術還是傳統的測繪技術來進行工作,其基本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數據采集以及地形、地貌做服務的,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據,也是促進工程施工效率、減少施工時間、提高施工效率的主要手段。
二、地形測繪工作要點
我們在地形測繪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形條件,這種條件下采用傳統的測繪技術根本是無法實現預計工作目的,使得整個工作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和缺陷。在目前的工作中,我們常見的特殊地形主要涉及到隱蔽地區、舊城鎮內部所存在的房屋、泥濘地區等等,這些地區因為工作人員無法直接在測繪區域通行測量,使得整個測量工作開展一籌莫展。對于這些地區的測量,我們必然需要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進行控制。
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特殊地形也是一樣,它只是相對于普通的地形結構來說是特殊的,因此在測繪工作中我們必須要采用符合當地測繪要求的技術理念,從根本上轉變特殊地形這一概念和要求。測繪工程的最本質工作在于測量高度、角度以及距離,這一特點和內容無論是在哪種地形結構中都是可行的,都是不可替代的工作重點。因此在特殊地形的測量中,我們要本著這一要求進行,是為了實現這一本質目的進行的,也只有在工作中深入的理解了這一本質目的,那么整個工作的開展也就出現了有針對性、有目標的勘察。在特殊地形測繪工作中,整個工作開展都無法擺脫測繪方案、理論驗證平臺以及保證基礎,這就要求在工作中針對特殊方案和傳統技術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得出兩者之間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優勢互補。
目前,全站儀數字測圖和GPSRTK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但它們均在實際生產工作中都存在觀測局限性等缺撼。具體表現在:測繪工作中,以全站儀為代表的測繪儀器在測量工作中就要求測站與測點間必須通視,其弱點是測量精度不均勻.精度隨距離增加而降低:而使用RTK儀器測量時雖然不需要基站和移動站彼此通視,能遠距離傳遞三維坐標。不會產生誤差累積。但只適用于視野開闊、地勢平坦或較高的地形區域。由于實際工作環境有不可預知的復雜性,即使CORS站網或者基準站和流動站之間往往都無法避免障礙物(如高山包、房屋、室內、樹林、各類發射塔、高壓線等)對電臺通信和差分信號質量的影響。受高度角限制等一般在較隱蔽地區實施困難。因此如何在具體的實際生產中,充分利用傳統測繪技術和現代高新測繪技術的優勢互補.達到最有效的生產高效率,是測繪增值利用理念和我們測繪生產的目的。從以上各技術的優缺點得出,將其有效的技術整合,從而大量減少內外業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且能最大可能的提高測量精度。
三、以舊城鎮村舍房屋密集區為代表的測繪方案
首先,野外草圖的繪制。不難發現.經過規劃設計過的村莊測量時,其野外草圖的繪制較清晰直觀。草圖布局也合理完整。但沒有經過規劃的村莊其野外草圖繪制時.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也會感覺雜亂無緒,經常造成因為測定的點圖不符,使室內編圖出現差錯;甚至在野外測量時還容易丟失地物。為有效改觀這一現狀的重復發生.建議此時干脆不繪野外草圖。只在設立測站后測定能看到的各房角點。等所能測的碎部點都完全測定后.再室內通過電腦把所采集的相關海量數據和信息的流程處理簡單化.并且成直觀匯總展現后以一定比例尺打印出來.再去野外實地根據點位量畫草圖。這樣能確保草圖及室內編繪圖件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同時保證了測量精度不會損失。
其次,體現在野外數據采集。特別在地物密集地區.傳統測繪技術如(全站儀)測距速度快,測距鏡頭靈巧,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地物點需要采集數據的點位,具有GPSRTK測量無法相比的優點。因此,一般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中用全站儀補測RTK不能采集數據的區域.以保證數據精度。但總會因為居民區(或工廠等)經常出現鎖門等現象,測量人員無法直接進入其院內實地測量作業。這時無論使用GPSRTK儀器或者普通全站儀都會失去作用。為保證測量精度而等聯系到主人回來會延誤時間.此時建議在測區其它高處(如樓頂等)用GPS肌(設立測站.再采用免棱鏡全站儀(如拓普康免棱鏡全站儀Gm002N儀器)進行測量碎部點,這一方法比較省時、方便和快捷、高效率,且能保證測量精度。尤其在地籍測量中對困難地區隱蔽界址點的測定最顯效果。
四、結束語
我們在倡導現代高新科技測繪的同時。扎實基礎理論。利用傳統測繪生產技術的優勢,區別對待一些特殊的地形.采用一些相對的特殊測繪技術方式進行的高效率測繪生產工作。從而最大的減弱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作業時間等。其技術同樣應在長期研究和生產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的。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測繪工程;特殊地形;測繪技術方案
引 言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測繪技術在地表動植物、地形構造、礦藏、水文、地貌等反面勘測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測繪工程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可以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完成,一定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一、測繪工程概述
(一)測繪工程概念
測繪工程指的就是繪制地形、空間信息的一種信息地形圖,主要研究對象就是地球、其它行星、重力等,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一般而言,在一個區域建設中,一定要讓地形測繪師事先對該地區地理結構與地形情況進行調查與統計,進而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完成。所以,測繪工作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
(二)特殊地形的測繪工作
特殊地形測繪工作和傳統測繪工作之間并不是對立的,其只是在傳統測繪工作基礎上對特殊地形進行測繪的一種新技術,在實際工作中,其主要工作內容與方式均是來自測繪學。在特殊地形測繪工作中,無論是運用傳統測繪技術,還是運用特殊地形測繪技術,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得到相應的數據與地形狀況,同時也是加強土地資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加強施工效率的提高,減少施工時間。
二、地形測繪工作的要點
在測繪工程中,均會遇到各種困難問題,特別是一些地形測繪,怎樣合理利用土地,怎樣勘測偏遠地區的土地等,已經成為了測繪工程中的難點問題。我國地域比較遼闊,地形也比較復雜多變,特別是高原地區,比如黃土高原,因為其土質比較疏松,存在著很多的溝溝壑壑,在開展測繪工作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難題,無法確定鐵道位置,導致鐵道非常容易被雨水沖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河流、高山等均是阻礙測繪工程有序進行的障礙。因此,在開展測繪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進行不斷的學習,探索更加先進的測繪技術,改良測繪設備,創新管理理念,加強測繪工程的進一步發展,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
現階段,全站儀數字測圖與GPS-RTK數字測圖這兩種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局限。其主要體現為:在測繪工作中,利用全站儀測繪技術的時候,需要在測站與測點之間實現通視,并且測量精度不夠均勻,隨著距離的逐漸增加,其精度也在逐漸下降;而應用GPS-RTK技術的時候,盡管不需要實現基站與移動站之間的通視,就可以完成遠距離的三維坐標測繪,避免出現誤差累積,但是也只適合應用在一些視野比較開闊、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加強對傳統測繪技術與現代測繪技術進行改進,實現其互補,盡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實現測繪目的,促進工程建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以林地繁茂地區為代表的隱蔽區域測繪方案
在樹林中開展測繪工作的時候,受到高度角的影響,GPS-RTK信號非常弱,無法確保測繪精度達到工作要求;而如果使用全站儀技術進行測繪,就會出現一些樹木障礙,導致無法完成測繪工作。此時,就可以利用導線推進斷面的測繪方式:利用測設導線點、距離、角度、放樣點坐標的數據,結合其理論坐標值進行測站待測點坐標的計算,并且計算出相應的距離與方位角,進而得到相應的數據。因為在同一斷面內,其方位角是固定的,可以利用斷面兩端點坐標進行斷面方位角的計算。之后利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進行斷面任意距離的計算,得到通視距離。通過相關計算可以得知,無論是測站左偏離設計斷面線,還是測站右偏離設計斷面線,只要明確測站點到已知斷面線的角度,就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計算出偏離設計斷面的距離,得到相應的數據,之后利用全站儀測繪技術進行實地放樣。
四、以舊城鎮村舍房屋密集區為代表的區域測繪方案
首先,野外草圖繪制。通過相關實踐工作的開展,在設計規劃村莊測繪工作的時候,其野外草圖繪制均比較直觀、清晰,相應的布局也比較合理、完整。但是沒有進行計劃規劃的村莊野外草圖,即便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也會感到難以理解,經常出現測點與草圖不符的情況,導致室內編圖經常產生差錯,甚至在進行野外測繪工作的時候,經常出現丟失地物的情況。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可以不進行野外草圖的繪制,直接設置一些測站,進而對各房角點進行測定。在完成所有碎部點的測量工作之后,進行直觀的匯總,整理相關的測量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簡化,根據相應的比例尺進行打印,之后再去野外進行實際情況的定位,繪制相應的草圖。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野外草圖與室內圖件的符合、完整、準確,還可以確保具有相應的測繪精度。
其次,強調野外數據采集。尤其是在一些地物比較密集的區域,全站儀測繪技術的測距速度比較快,并且測距鏡頭非常靈活,可以盡可能接近地物,展開相應的測繪工作,加強數據的采集,具有GPS-RTK技術無法相比的優勢。所以,在工程項目測量中,全站儀測繪技術可以采集一些GPS-RTK技術無法采集的數據,進而提高測繪精度,保證工程建設的完整、精確。但是,因為居民區經常出現一些鎖門的情況,測繪人員無法直接進行實地測繪工作,此時也就無法使用全站儀測繪技術和GPS-RTK技術。為了確保測繪精度,一定要及時聯系主人,如果無法及時開展測繪工作,可以在測區其它比較高的地方,設置GPS-RTK技術測站,之后利用免棱鏡全站儀進行碎部點的測繪,這樣的方式非常省時,并且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確保測繪精度。
五、以荒漠區、灘涂地、泥濘地等為代表的區域測繪方案
針對海邊、河邊等因為落潮產生的荒漠區、灘涂地、泥濘地等,均具有相同的特點,也就是,盡管地表處在狀態,但是人們即使借用一些相關工具,如船只等,也是無法進行通行的。針對面積比較小的區域而言,可以進行范圍線的繪制,并且在內部設置相應的等高線,但是如果面積太大的話,就一定要對區域內的高程進行測定。為了確保測繪的精度,可以在測區周圍進行GPS-RTK測站的設立,之后利用免棱鏡全站儀進行相應的測繪,或者進行近景攝影測繪,完成相應的測繪工作,保證相關工作的全面落實。
六、 結束語
總之,,在開展測繪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并且學習一些國外的先進水平,不斷改進與完善我國的測繪技術,進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促進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 徐鳳芹.測繪工程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方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9).
篇3
關鍵詞:地籍測繪 土地開發整理 房地產開發 作用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a)-0254-01
1 地籍測繪概述
地籍測繪是指對土地的權屬臨界點、臨界地址進行測定,并將相關土地的權屬、具置、實際使用面積、利用情況等因素測繪到圖紙上。地籍測繪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而開展的測繪工作,是在地籍調查中實現依法確定權屬及利用狀況的技術手段,因而能夠為地方地籍檔案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時期建設對地籍測繪的需求日益增長,無論是地區資源環境管理和開發建設,還是工程勘探設計等,都離不開地籍測繪的支持,在地籍測繪技術、產品及服務方面表現出強烈的需求。因此,地籍測繪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備受關注。從我國新時期建設的趨勢來看,土地開發整理和房地產開發尤其具有代表性。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使農村、城鎮土地資源呈現出迫切的開發需求,而立足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土地資源開發整理必須具備科學的依據,地籍測繪不可或缺。同時,房地產業近十幾年來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其測繪的成果直接關系到業主的利益,關系到行業的和諧穩定。因此,新時期建設應充分發揮地籍測繪的優勢,促進土地開發整理的順利實施,以及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2 地籍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作用
在土地開發整理方面,地籍測繪將服務于工程的不同階段。首先,在工程前期的決策和設計階段,地籍測繪工作需要對該地區的地形地貌、舊村改造及搬遷人口、損失等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對舊城鎮的地下道路、基礎設施等進行詳細的信息測定。這些地籍測繪信息的形成將作為項目可行性分析的依據,用于建設審批和開發決策。其次,進入工程實施中期,施工單位需要應用地籍測繪提供的數據進行設計方案的施工測控,同時政府部門及監理部門需要對相關數據進行參考。最后,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地籍測繪的數據以工程項目成果圖的方式存入檔案,因而對測繪精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土地是我國寶貴的資源,土地開發整理對地籍測繪準確性、現勢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地籍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土地開發整理是我國新時期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土地資源使用應保持科學審慎的態度,避免對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及不合理開發;從地區經濟建設角度,土地開發整理應與本地經濟發展保持協調,滿足地區生產生活對土地資源的合理使用需求。因此,地籍測繪的作用首先體現在為土地開發整理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支持。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涉及不同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地籍測繪信息的形成要確保真實、準確,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資源環境建設等信息匯總,根據測繪的原始結果,反映所開發地區的地形地貌、人口、交通等特征,以便政府部門對開發的土地進行科學選擇,實現資源的合理使用。
第二,節約建設投資。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工作,地籍測繪信息不僅是政府部門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更要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始終,伴隨開發投資的全過程。而從工程項目建設的實踐來看,前期對設計方案的分析決策對工程建設成本的投入有著更顯著的影響,設計方案的優化避免了后期工程建設問題的反復發生,而且即使是發生工程變更,如果是在設計階段發生,其損失也遠低于發生在施工階段。因此,對設計方案的選擇、投資的合理計算等都需要一套科學準確的測繪成果,地籍測繪的有效實施將促進建設成本的節約。
第三,規范土地開發工程。地籍測繪的結果是土地開發整理的決策依據,是項目設計方案形成的依據,因而也成為規范工程建設的依據。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開展建設,要做好符合實際的設計,測繪資料就必須詳實。所以地籍測繪也對土地開發工程形成有力的約束。
3 地籍測繪在房地產開發中的作用
房地產業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住房問題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我國房地產業自興起以來,發展速度快,建設規模大,在滿足群眾住房需求、促進城鄉建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過程中,地籍測繪的作用不容忽視。
第一,地籍測繪關系著業主的切身利益。地籍測繪工作形成的信息量很大,工作細致而復雜,其地籍測繪信息的形成關系到業主的切身利益。經濟建設的根本目標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而地籍測繪在維護群眾利益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商品房開發項目為例,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呈現出異常火爆的發展態勢,即使經歷金融危機考驗,經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引導,房價仍存在居高不下的問題。從群眾利益來看,業主買房是根據單位價格乘以相應的面積,最后得出總房款。對房屋面積的測繪稍有差錯,就會導致業主利益受到損失。比如實際面積小于購房合同中約定的面積,這意味著業主沒有購買到足夠的面積。而通過地籍測繪工作的開展,房地產企業最終向業主發放購房合同時,可以根據地籍測繪結果進行總房款的多退少補。因此,地籍測繪的結果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對維護業主利益至關重要。
第二,地籍測繪促進了城鄉房地產業的發展。地籍測繪的結果不僅具有法律效力,其對地區地形地貌、人口、建設條件的分析也將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信息。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新時期城市建設的發展,各地都在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地區的權屬界線、地塊用途、所屬位置、面積大小等都是使用者、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詳細地籍測繪結果是房地產開發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而地籍測繪又是一項動態性的工作,其數據會不斷更新,以反映當地的最新建設成果。因此,開發商可根據某地區近年來的規劃發展情況做出投資開發決策,其房地產開發建設不僅能夠直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而且可以帶動建筑工程周邊的交通發展,地籍測繪還可以詳盡地表示地區現有的交通狀況,為地區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第三,地籍測繪可以為公共管理提供支持。經濟建設與公共管理是相輔相成的,科學有序的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房地產項目開發及銷售還伴隨著權屬界定、稅收征繳、災害賠償、環境保護等重要工作。地籍測繪的結果可以為權屬糾紛問題提供依據;使納稅人按照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進行納稅;使房屋財產在發生災害后能夠具備賠償依據;使房地產開發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等等。所以地籍測繪發揮作用的范圍非常廣泛。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地籍測量;現代數字化;測繪技術
中圖分類號: P2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城鎮擴建工作的深入,地籍測量的內容也比以往更加豐富,在城鎮建設中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做好地籍測量工作對于城鎮建設以及基礎工程的建設來說意義重大。作為地籍測量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技術,測繪技術是做好地籍測量工作的基礎。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測繪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測繪技術開始朝自動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程度方向發展。相比于傳統測繪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的產品不僅具有多樣化特點,技術含量相對于傳統測繪技術來說也有很大提高,從而使得數字化技術更能夠適用在實際地籍測量工作。測繪技術的科學化,使得地籍測量的質量與速度大大提高,也促使測量工程能夠健康快速的發展下去。
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優點
作為地籍測量中的核心技術,測繪技術是做好地籍測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數字化測繪技術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它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有諸多優點。
1.1充分利用計算機
相對于傳統測繪技術,數字化測量技術最大的優點在于能夠同計算機兼容并處理相關的數據或者材料。通過數字化測繪技術獲取地籍測繪的信息與數據之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從而使相關部門或者工作人員能夠更好的進行工程決策。并且通過計算機獲取的信息和數據的種類較多,比如作為網絡設計的資料、與工程相關的設計方案、土地開放方案等等,有利于全方位掌握工程信息。
1.2應用與維護更為方便
數字化測繪產品的優異性還表現在其快捷性。在處理數據時,同傳統的測繪產品相比較,數字測繪產品處理數據更加的簡潔、方便,處理速度也很快。傳統測繪產品在處理和收集數據的過程中,發生錯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補救,甚至需要重新對這些內容進行測量。但是數字化測繪技術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如果在處理和收集數據的過程中發生錯誤,只需要對圖表進行簡單的更新與完善即可。
1.3技術與方法成熟
傳統地籍測量有內業和外業的區分,外業的工作強度比較大,并且成圖的時間比較久,這些特征在地籍的具體操作技術上都有所體現。而數字化測繪技術下的地籍測量則在具體操作技術上作出了創新,通過實踐經驗的總結,使得內業和外業之間的差別不那么明顯,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成圖時間。數字化地籍測量與傳統地籍測量的差距不僅表現在具體操作技術上,在地籍測量的管理原則上也有明顯差別。以往傳統地籍測量主要以分級布網以及逐級控制為原則,數字化地籍測量則使得這項原則被突破,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以及財力。
1.4 迎合客戶的需求
客戶的需要永遠是市場的指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客戶的眼光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要求更加嚴格,需求也變得多元化。而數字化測繪技術能夠滿足客戶的很多要求,根據不同客戶制定不同的地籍測量方案。按照客戶的要求,對產品進行加工使其能夠更好的符合客戶的期望。此外,計算機在數字化測繪技術中的運用使得相關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對產品的圖形進行拼接、縮放。
1.5 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投入
相比于傳統測繪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投入,合理節約資金,這主要表現在可以一圖多用上,使測繪的技術得以減少,節約成本。由數字化地籍測繪技術研發出來的成果具有高精度性,這些成果在今后的運用中將會發生更加重大的作用。此外,這些高精度性的成果在今后的運用中一旦發生錯誤,還可以進行修改與更新。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實踐應用
數字化測繪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產物,它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優勢表現在能夠充分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具體操作技術與操作方法更加成熟、應用與維護更為方便、迎合了客戶的需求、實現了資源共享等各個方面,這些優勢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投入,這也是數字化技術能夠在地籍測量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
數字化測繪技術是地籍測量的實踐平臺,集作業方案、作業依據等于一身,同時也是一項新型的技術方式,給地籍測量帶來了新的作業途徑。相關部門根據數字化測繪技術提供的數據,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案。筆者認為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能夠更好的進行土地碎部測量。碎部測量的內容有圖根測量、數據采集以及外業測繪等。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根據圖根的測量與布設,運用合適的測量方式對現場土地的實際地理進行測量。在較為寬闊的區域,測繪工作人員會采取PTK 技術來布設圖根控制網。這一過程中會采用GPS RTK,其目的是觀測點位之間的相對誤差。而在較為狹隘的區域,比如街道、建筑物等,則會用到全站儀。第二,一體化數字測圖可以在地面內外業中廣泛使用,比如在大比例地圖的區域就常采用這種測圖模式適合。通過一體化數字測圖的適用,能夠獲得精度比較高的數字地圖。再次,有很多偏遠地區,實地測繪工作的展開難度大。如果運用數字化測繪設備進行測圖,將會給這些工作帶來便利,從而實現原圖數字化。原圖數字化測圖一般有兩種,分手扶跟蹤數字化與掃描矢量化。將兩者在精度效率上進行對比,后者明顯高于前者。但是缺陷在于掃描矢量化這種原圖數字化測圖不能夠準確的模擬成圖地貌特點。經常需要對其再次進行修測,并且對原有坐標進行調整,從而使精確性得到更好的保證。第三,能夠使得航測數字成圖成為現實。這種測圖方式一般是應用在測區范圍比較廣泛的區域。主要的運行模式是通過空中攝像將影響作為模型而建立起來,然后運用計算機手段通過計算機對其進行分析,最終獲得地籍測量所需要的數字地圖。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大大減少測繪人員的勞動量。
縱觀上文對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分析,不難發現現代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重要意義。通過一體化數字測圖、原圖的數字化以及航空數字測圖等專業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地籍測量的精確度,節省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
3.結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在的不斷發展。我國土地資源不僅是民生的關鍵,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地籍測量作為土地資源利用的關鍵技術內容,其測量技術的發展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意義重大。只有使測量技術更新,才能使地籍測量更加的科學化、規范化以及合理化。而相比于傳統測繪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的產品具有多樣化優勢,技術含量相對于傳統測繪技術來說也有很大提高,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量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庭仙.探討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08).
篇5
【關鍵詞】地籍測繪;GPS;測量方法;控制測量;應用
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為保證地籍測繪控制測量的準確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地籍數據收集、整理、儲存管理系統,GPS技術是目前常用的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技術,GPS技術是在傳統的測量方式的基礎上,利用衛星空間定位技術,能有效的解決傳統測量方式中無法解決的難點。
一、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概述
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是指在地籍測繪工作前,為滿足地籍基礎控制和地籍圖繪制的需求,以地籍區域為測量范圍,采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方法測定地籍基本控制點的過程。地籍平面控制網分為基本控制網和地籍圖根控制網,基本控制網分為一、二級控制網和二、三、四等控制網。在進行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時,要根據測量規模、測繪地籍圖、各等級控制網合理的控制測量點,確保地籍測繪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二、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GPS測量方法
在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差分GPS定位和RTK定位是GPS測量方法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方法,下面分別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
1、差分GPS定位。差分GPS定位根據基準站發送信息的方式可以分為偽距差分、載波相位差分、位置差分、相位平滑偽距差分等四種方式。這四種方式都是基準站將需改正數據發送到移動站中,由移動站進行數據修正,從而獲得精準的定位結果,不同點是需改正的數據內容和差分定位精度不相同。本文以偽距差分進行分析。偽距差分是目前在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技術,利用計算機計算出基準站和可見衛星的距離,將計算的距離和含有誤差的測量值進行相比較,然后將衛星的測距誤差傳遞給用戶,用戶根據測距誤差修正測量偽距,然后消除公共誤差,求出自身的位置,提高定位的精準度。偽距差分GPS定位的特點是精確度很高,偽距改正數可以直接進行修正,不需要改變當地的坐標;基準站能將衛星的改正數全部提取出來,用戶可以任意接收4顆衛星的改正數。
2、RTK定位。RTK定位技術是一種載波相位觀測值動態定位技術,RTK定位技術能隨時提供觀測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其定位的精確度可達cm級。采用RTK定位技術,基準站能將測量點的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傳遞通過數據連接傳遞給流動站,流動站具有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在不到1s的時間內對基準站傳遞的數據和采集的GPS觀測數據進行處理,并且數據定位可達cm級,流動站既能動態監測,也能處于靜止的工作狀態。在固定整周未知數解后,只要保持4顆以上的衛星相位觀測值和相關幾何圖形,流動站就能進行數據處理。RTK定位技術的關鍵是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因此,RTK定位技術對基準站接收機的要求很高,要求基準站接收機能對控制點進行實時觀測。
三、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GPS測量的應用
采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不需要進行相互通視,這樣就能避免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控制點的選取具有局限性,從而保證了地籍測繪控制測量的全面性。GPS定位技術的發展為地籍測繪控制測量工作提供了極大的變化,GPS地籍測繪控制測量和常規的地面控制測量相似,也是分為技術設計、外業實施、內業數據處理等三個過程。
1、GPS地籍控制網的建立。(1)地籍測繪控制測量的精確度。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是對地籍圖根控制點和地籍基本控制點進行測設,是建立基礎地籍資料及地籍動態管理的基本工作。根據相關規定,地籍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可以分為二、三、四級三角網、一、二級導線網、GPS網,采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控制,不需要布設常規三角網,只需要根據測設范圍及城鎮規模,確定合理的控制點,從而保證地籍測繪控制測量的全面性和準確性。(2)基準設計。GPS的基準包括網的基準、尺度基準、方向基準等三部分,GPS網的基準設計是指GPS網位置的確定,在確定網的位置時,可以固定網中一個點的坐標值,或者利用自由網穩擬平差確定網位置的基準。自由網穩擬平差是一種最小約束法,用最小約束法平差GPS網,對網的尺度和方向沒有很大的影響,平差后網的尺度、方向、精確度是不變的,但網的位置及點位精度會發生變化,在網中選出固定坐標點后,確定網的位置基準時,會GPS網的尺度和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影響程度和觀測值的精確度相關。(3)選點和觀測方案的確定。GPS測量站不需要相互通視,GPS網的圖形結構靈活性比較強,因此,GPS測量選點工作比傳統的出控制測量選點簡單。選點的準確性對測量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在進行選點前,要充分收集測量范圍的相關地理信息,掌握原來測量點的分布情況,選點的位置要遠離大功率電視塔、大功率雷達、發射天線等,選擇的測量點要盡量在平面上,不要選擇在坡面上,選擇的控制點要便于觀測,交通位置要方便。控制點的間距不需要固定,可長可短,在GPS網中最長邊可以達到20km-30km,最短邊可以達到600m-1000m。觀測衛星的位置對GPS定位的精確度有很大的影響,為保證觀測的最佳時段,在確定觀測方案時,要編制GPS衛星可見圖。在進行GPS定位時,衛星和觀測點組成的幾何圖形,無論是相對定位,還是絕對定位都不能超過設定的要求。GPS網的規模、基準站接收機的數量、定位的精確度等,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2、外業實施。GPS測量外業實施可以分為外業準備、外業觀測、成果分析等三個部分。外業準備的主要工作是設計技術和選點埋石,在設計技術時,要綜合考慮觀測范圍、測量任務、測量精度等;選著的測量點要盡量和原來的側臉點重合,測量點要選擇在視野開闊的地區,盡量避免電視臺、變電站等設備,測量點的交通要方便。外業觀測是利用基準站接收機對測量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成果分析是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對GPS測量的重復邊差、同步環閉合差、非同步多邊形閉合差等數據進行分析,對誤差進行修正。GPS測量系統利用外業測量的數據構建GPS控制網,對各控制點的三維坐標進行約束平差,從而確定地籍測繪控制測量值。
結束語
GPS技術具有全方位觀測、精確度高、計算速度快、布點靈活等特點,在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采用GPS技術能有效的提高了地籍測繪控制測量的準確性,擴大了地籍測繪控制點的范圍,為地籍測繪控制測量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將GPS衛星定位技術用于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極大的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地籍測量工作的工作效率,并且GPS技術有效的提高了地籍測量的精確度。
參考文獻
[1] 吳喬姑.淺談GPS技術在地籍測繪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房地產導刊,2013,(05)
[2] 于艷麗.GPS技術在地籍控制測量中的特點及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
[3] 趙春陽,尚亮.GPS技術在地籍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地理空間信息,2012,10(02)
篇6
【關鍵詞】土地調查;研究;現狀;發展
0.前言
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各類土地的數量和利用狀況,并對調查成果實行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和土地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宏觀調控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的現狀,并著重探討一下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的發展。
1.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的現狀
1.1工作底圖問題
工作底圖是地籍調查的基礎,是開展工作的依據。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原城調成果與現狀嚴重不符,原地籍圖已無法作為工作底圖使用;航片、衛片又不能滿足城鎮地籍調查的精度要求。因此,通過測繪前置的方式制作工作底圖就顯得尤為重要。
1.2地籍調查表問題
在以往的城鎮地籍調查中經常出現地籍調查表中的宗地草圖與測繪成果界址點不符而需要修改,造成了地籍調查表凌亂而且有破壞現象,并且修改過的地籍調查表其法律效力也受到影響。采取測繪前置的工作方式后宗地草圖與測繪成果完全一致,可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
1.3權屬調查問題
按照傳統方法進行地籍調查,地籍測量之前首先要進行權屬調查,而土地權利人如不向我們提出申請,不提供相應權源材料,地籍調查將無法進行。地籍圖中將沒有此宗地的信息,也就是出現我們通常說的“開天窗”現象。如將地籍測量提前于權屬調查進行,則使全區首先具有一張完備的地籍圖,無論土地權利人申請與否,我們都可以利用圖形對土地進行管理。
1.4土地登記周期過長問題
以往的土地登記方式,土地權利人在提出申請后要經過地籍調查、地籍測繪等多道繁雜的手續才可完成登記,工作周期過長,社會上對我們的工作效率評價不高。實行地調前置的工作方法后,將地籍調查成果作為土地登記的要件,已大大縮短了土地登記的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能再將地籍測繪前置,既在土地權利人申請地籍調查之前,先自行委托測繪部門進行測繪。在縮短土地登記周期的同時可進一步減少登記材料在國土部門的滯留時間,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的發展方向
2.1土地調查正射影像圖制作
我國土地二次調查正射影像圖制作主要以1:12000比例尺DMC數碼航空攝影影像為基礎,為保證成圖精度,提高作業效率,DOM的制作采用連續運行的衛星定位服務系統(WHCORS)和大地水準面精化等高新技術手段,采用GPS網絡RTK技術施測像控點,內業進行空三加密制作正射影像圖,并按要求進行整飾和元數據填寫。 正射影像圖(DOM)既是制作外業工作底圖的基礎,又是內業建庫的基礎,所以,DOM的精度對外業調查和內業建庫有很大程度的影響,DOM的精度直接影響整個數據庫的精度。
2.2內業判讀
以MAPGIS6.7為工作平臺,利用檢查合格的1:10000比例尺DOM數據,按標準1:10000比例尺圖幅進行分幅,與原有土地利用數據庫套合配準,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的要求,對原有土地利用數據庫中的地類進行轉換,并運用遙感圖像解譯標志,結合專業知識對影像進行矢量化,勾繪地類界線,初步判定地類、線狀地物的走向及零星地物的位置,并對疑問圖斑、線狀地物、零星地物進行編號,以便進行野外調查、量測線狀地物的寬度和零星地物的面積。
2.3土地利用狀況調查
采用制作的影像工作底圖為基礎進行外業實地調查,對內業預先判讀的地類界逐一進行核實、校正,并量測線狀地物的寬度及零星地物的面積,對影像上沒有的新增地物進行補測,附近容易找到明顯地物點的,可采用距離交會法、直角坐標法、截距法等進行補測;對新修建的道路和橋梁等大型建筑物,可直接用RTK補測,最后將核實、補測的內容及屬性標繪在調查底圖上或記錄在《農村土地調查記錄手簿》中,以此作為內業數據庫建設的依據。
2.4權屬調查
權屬調查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將權屬界線調繪在調查底圖上,處理和調處土地權屬爭議,簽訂《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或《土地權屬界線爭議原由書》。以第一次土地調查中的《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土地權屬界線爭議原由書》及原有權屬界線為基礎,采用有關權利人現場指界確認,簽訂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的方法,已經簽署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的,經核實無誤,可不再重新指界和簽訂協議書,在工作底圖上調繪,轉繪權屬界線及界址點。
2.5土地利用數據庫建設的技術流程
根據外業調查成果對內業預判數據進行修改,構建圖形拓撲結構,形成全覆蓋和不重不漏的土地利用圖斑層,建立空間圖形數據庫,同時錄入外業調查的各種信息,如零星地物的地類、面積,線狀地物的寬度等,建立屬性數據庫,并建立圖形與屬性的關聯,進行面積統計,最后建立圖幅索引、數據字典,同已經處理好行政界線、權屬界線、地類界、線狀地物等各層數據文件加入到庫文件中,完成土地利用數據庫的建設。
3.促進土地調查研究工作發展的有效對策
3.1加強組織領導
政府要建立土地調查的領導和工作機構,并落實責任分工,扎實開展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支持、密切配合調查工作的開展。
3.2制定調查方案
在開展調查工作之前,要按照要求,根據土地利用特點,制定詳細可行的調查總方案,各地也要根據總方案制定各自的調查方案,調查方案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要求報批。
3.3落實工作經費
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的通知要求,土地調查所需經費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從本級政府土地收益或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解決。土地調查辦公室要編制本次土地調查經費預算并報批,財政部門要及時落實、撥付資金,保證土地調查各項工作的及時開展。
3.4確保調查質量
政府要對本地區調查結果的質量負責,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數據,嚴格執行調查方案,保證調查結果真實、準確。對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篡改調查結果等行為要嚴肅處理。
3.5充分利用調查成果
調查成果是土地情況的基礎性綜合數據庫,要重視調查成果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提高調查成果的應用水平。要及時更新調查成果,使數據資料跟得上現實情況的變化,反映出最新情況。充分發揮調查成果在土地管理、城市建設、規劃修編以及重大項目建設中的基礎作用。對調查成果要實行統一管理,建立“以圖管地”制度,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測量成果;驗收方案
Abstract: the topography measurement, cadastral survey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based measurement laid, but at present the country has not yet been regulation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ak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How to ensure the proper use of the funds, and qualifi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product quality is to research and solve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design measure results acceptance scheme, to better assess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Keywords: topography measurement; Cadastre survey; Measuring results; Acceptance scheme
中圖分類號: P2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 言
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是“十一五” 基礎測量的規劃要求,其成果是市縣城鄉規劃、國土管理的重要基礎資料,各地方測管部門歷來都積極地向當地政府申請財政預算經費,來開展這一城鄉建設的前期性和基礎性工作。測量數據既要滿足1:500地形圖的要求,又要滿足地籍測量的需要,如何做到一圖多用、節省投資,又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這是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工作中采用監理機制進行測量成果的監督檢查 。
二、 檢查驗收的前提條件和步驟
1 .驗收的前提條件
1 .工作法律程序正確;
2 .按合同的要求完成各項工作;
3 .權屬調查沒有外承包;
4 .成果資料齊全;
5 .成果經專檢合格;
6 .書面申請檢查驗收的報告。
2 .檢查驗收的步驟
1 .聽取被驗收單位的工作總結、自檢和成果質量自評的情況匯報;
2 .填寫驗收記錄;
3 .作出質量評價;
4 .寫出驗收報告。
三、 分區和抽樣方法
1 .分區、分類檢查驗收地形測量作業區的面積大約定為15km 左右。地籍測量則以村(居) 委會為單位分批檢查驗收。
2 .樣品抽樣方法確定檢查驗收區后,在測區接圖表上采用隨機抽樣方法確定被抽查圖幅(樣品),首幅采取拋硬幣法確定或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四、 檢查項目和質量評定
1 .檢查驗收項目
1 .文字部分(10分),包括技術設計、工作技術總結、各種資料、儀器鑒定。
2 .權屬調查部分(35分),包括權屬來源、界址調查、宗地草圖、地籍調查表。
3 .控制測量部分(21分),包括E級控制,首級高程控制5”網、8”網和圖根控制。
4 .地形要素測量和電腦資料(25分),包括數字化地形圖測量和計算機內部屬性和拓撲關系。
5 .地籍圖部分(9分),包括地籍圖、宗地圖和面積統計。
2 .質量評定
對文字資料、權屬調查、控制測量、地形要素測量、地籍圖測量情況分別在質量評分表中,評定各項目質量分數,加總分后評出本項目的成果質量總分。成果評定質量等級的標準如下:總分大于95分(含)為優;總分大于85分(含),低于95分為良;總分大于80分(含), 低于85分為合格;總分低于80分為不合格。
五、 檢查比例和內容
1 .文字部分的檢查包括技術設計書(實施方案)、技術總結、自檢報告、工作報告、測量儀器檢驗報告及成果的整理和歸檔,作100%的檢查。
2 .控制測量部分的檢查控制測量成果作100%檢查;外業手簿、計算資料等:E級作100 %、5”控制作50%、8”作30%、圖根作15%的內業抽檢;外業檢查比例:E級為30%,5”、8”為lO%,圖根3%~5%。
3 .地形要素測量部分的檢查
1 .內業檢查:建成區為50%、非建成區為30%;
2 .外業檢查:建成區外業作30%、非建成區作10%~30%的外業檢查,外業檢查包括野外巡視、量邊和野外散點測量。外業量邊時每幅圖至少要量邊50條,量邊分為一級界址點、二級界址點、地物點間分別注明和統計。外業散點測量分為界址點、地物點、地形點高程、等高線高程分別注明和統計。每幅圖測大約100點左右,每測區打點和量邊的總量不少于500條(點) 。
4 .權屬調查部分的檢查
1 .內業檢查的抽樣比例為30%~50%主要對樣品進行街道、街坊、宗地號的劃分是否正確,權屬調查確定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土地使用現狀和申請書是否一致,宗地草圖、 地籍調查表填寫的內容是否齊全、準確、規范,與地籍圖上注記的內容是否一致,權屬文件是否齊全、有效、合法等;
2 .外業檢查的比例為5%~10%,主要對樣品進行實地界址認定、門牌號、界址邊長、 相關邊長、宗地內建筑物、界址線位置、類別、使用現狀等檢查,核對實地、宗地草圖、地籍調查表三者是否一致。
5 .地籍圖部分的檢查
1 .內業抽查比例為30%-50%,主要檢查原圖的內容、符號的應用及圖面整飾是否標準,地籍要素及宗地內部注記、宗地面積和面積匯總及分類統計之間的一致和正確,宗地圖的內容及和宗地草圖的關系;
2 .外業檢查比例為5%~10%,主要到實地檢查宗地圖和實地的一致性、實測宗地面積精度、地籍要素是否齊全等。
6 .電腦資料的檢查
包括文件資料的有序、齊全性檢查,平差計算、成圖等軟件的正確性檢查,地形圖、地籍圖、宗地圖的一致性檢查,G1s接口的雙向讀寫等方面進行100%檢查,對圖形屬性進行30%的抽查。主要檢查:
1 .電腦資料是否齊全有序,包括控制測量的起算數據、計算資料、平差結果,當采用電子記錄時有原始數據文件;地形地籍圖的塊圖、分幅圖、GIS接口文件,以及宗地圖、匯總表及界址點坐標冊是否齊全。
2 .電腦資料的一致性,主要是與分幅圖、地形圖內容應一致,地籍圖與宗地圖及塊圖的內容應保持一致,地籍圖中地形要素應與地形圖一致,宗地圖和調查表內容一致。
3 .資料的正確性,包括采用的各種軟件是否符合要求;地形地籍圖中的符號運用、地物屬性編碼、圖層放置是否正確,圖中是否有垃圾;宗地落界時是否嚴格標定,是否有漏或重界址點。
六、 計分方法
1 .重要因子的計分辦法
地形、地籍測量質量評定的重要因子包括:地形、地物點的點位精度,地物點的問距精度,地形、地物點的高程精度,界址點實地認定。
2 .普通因子的計分辦法
對普通因子的計分應盡量根據檢查出來的錯誤的數量來扣分,抽檢的錯誤為1%,扣應得小項分的4%,對于沒有辦法用數據評分的小項,則根據資料詳細程度和正確與否適當扣分或給分。
七、 結束語
以上方法是筆者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探索和總結出來的測繪成果驗收方案,經過幾年的施行,證明該方案可行且易于操作,且能較實際地評定測繪產品的質量。
參考文獻:
[ 1 ] 詹長根.地籍測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OO1 .
[ 2 ] 喬仰文.數字化地籍測量[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4 .
篇8
關健詞:工藝流程;地籍測量;權屬調查;地籍要素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some of the work of the cities cadastration overall process flow, cadastral sketches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authority survey, cadastral elements BuCe,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ities cadastration plan implementation,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process; Cadastre survey; Ownership survey; Cadastral elements
中圖分類號:TU11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前言
近20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特別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的發展和逐步成熟,現代地籍逐步從圖簿冊向一體化的數據庫方向發展。目前,國內外對地籍系統的研究以及對地籍信息系統的開發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已經成功地建立起了許多地籍信息系統,并且投入運行和使用,地籍管理13益向數字化、計算機化的方向發展。
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從控制到碎部,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就是為了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狀況和土地權屬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統計和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調查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城鎮地籍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澄清城鎮土地的屬性、位置、面積、用途、經濟價值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建立全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奠定了基礎。
1、城鎮地籍測量總體工藝流程
為全面清查我市城區建成區土地利用狀況和土地權屬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市國土資源局決定開展市城鎮地籍調查和數據庫建設工程,建立城鎮地籍管理系統,并對調查成果實現互聯共享;建移和完善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和上地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
2、地籍草圖綜合測量
地籍草圖是開展地籍調查的基礎。地籍草圖綜合測量是按照科學的設計,使用專業的測繪儀器,在測區建立平面、高程控制網,不但需要采集地面附著物的位置信息。還要引入部分地形要素(如等高線、高程點等)。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通過這樣的地籍資料,不僅能夠掌握土地利用狀況和土地權屬狀況,還能夠掌握用地特征以及用地單位與周圍地形的依賴關系,規范相鄰用地單位的用地活動,增強責任意識。地籍草圖綜合測量的主要工作包含基礎控制測量、圖根測量和1:500地籍草圖測繪。在城鎮地籍測量中地籍草閣綜合測量前置是目前最合理、最高效的操作模式,前期測制的1:500地籍草圖可以作為后面工序――權屬調查的工作底圖,可以為城市的規劃、交通等部門提供基礎用圖,也可以為現場繪制宗地草圖提供圖形參考。傳統的工藝流程是在地形圖測繪之前或者同時進行權屬調查,現場繪制宗地草圖,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土地調查員都具備嫻熟的測繪技術和繪圖技能,調查員往往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在現場,還是不能夠繪制出合格的宗地草圖,工作效率很低;如果在進行權屬調查前已經測繪了地籍草圖,調查員在現場可以參考地籍草圖繪制宗地草圖,這樣工作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同時,我們在某測區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地籍草圖測繪完成后,通過在基于AutoCAD平臺的南方開思繪圖軟件,在圖上標注出建筑物的邊長距離,這樣的圖紙作為調查員專用的工作底圖。調查員在用皮尺量測界址點邊長時,就可以參考這種特殊的工作底圖,有效地進行質量控制,防止粗差的產生。當發現皮尺量距與地形圖標距較差超過5cm時,能夠在現場及時進行復查,及時找出問題并進行記錄,減少了溝通環節和時問成本,降低了出現粗差的幾率,提高了產品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權屬調查
權屬調查是地籍調查的核心。權屬調查是對土地權屬單位的土地權屬來源及其權利所涉及的位置、界址、數量和用途等基本情況的調查,是針對土地使用者的申請,對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況進行實地核定、調查和記錄的過程。調查成果經土地使用者認定,可為地籍測量、權屬審核和登記發證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憑證。界址調查是權屬調查的關鍵,權屬調查的基本單元是宗地。我市第二次土地調查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和排除來自行政、技術等各方面的干擾,做到數據、圖件、實地三者一致。在進行權屬調查時,調查人員在地籍調查表上填寫并核實所需要的各項內容及實地確定界址點的位置后,應根據需要現場及時丈量界址邊長及界址點與鄰近重要地物之間的距離數據,將丈量的界址邊長填寫到地籍調查表相應的位置上。由于該測區預先實地測繪了地籍草圖,權屬調查工作更加真實、準確,“數據、圖件、實地三者一致”得到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地籍調查的基本單元為宗地或地塊。“街道”是以行政區內行政界線、主干道路、河溝等線狀地物所封閉的大地塊。“街坊”是“街道”內互通的小巷、溝渠等封閉起來的地塊。“宗”是地籍調查的基本單元。凡是被權屬界線封閉的、有明確權屬主和利用類別的地塊稱為一宗地。一宗地一般只屬于一個權屬單位。一個地塊有幾個土地使用者用地分類界線明顯的,可劃分為若干宗地;被公用道路、河、溝分割的應劃為若干宗地。沒有明確使用者的地塊。如馬路、街巷、廣場、水域或城鎮內部公用地、歸屬不明的卒地、城鄉交接處的農用地等,用“塊地”表示。“塊地”與宗同級,可由權屬界封閉,也可由地類界封閉。
4、地籍要素補測
地籍要素補測是在地籍草圖綜合測量的基礎上。按照權屬調查的成果補充界址點測量、地籍圖測繪、宗地圖編制、面積量算、成果資料的檢查、上交和驗收等工作內容。在我省大多數城市l:500城鎮地籍圖的測制采用全野外數字化測圖。界址點測量是地籍細部測量的核心工作,其主要丁作內容包括:1)全野外數字化測定界址點、采集地籍要素;2)界址點誤差檢查和修正;3)制作界址點坐標表;4)成果歸入宗地檔案。地籍圖上應表示的內容,一部分可通過實地調查得到,如街道名稱、單位名稱、門牌號、河流、湖泊名稱等;另一部分則要通過測量得到,如界址位置、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籍圖是對現狀空間中與地籍有關的各類地籍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是地籍管理的基礎資料之一。宗地圖是以宗地為單位編繪的地籍周,它是在地籍測繪工作的后階段,當對界址點坐標進行檢核后,確認準確無誤,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資料也正確收集完畢的情況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實際位置和有關情況的圖件。宗地圖是在相應的基礎地籍圖或調查草圖的基礎上編制,宗地圖與地籍圖上的內容必須統一。面積量算的內容包括宗地面積、地類面積、宗地內建筑占地面積、建筑面積量算與面積匯總統計。面積計算與匯總的結果以表格的形式提供。
篇9
關鍵詞: 數字化測繪;某市農村;地籍測量
數字化測繪技術是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測圖軟件、地面測量儀器、計算機的應用而飛速發展起來的新型技術,在城市規劃、土地管理、測繪生產、軍事工程等行業和部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前,在某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作為地籍信息系統中的前期工作,數字化地籍測量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籍信息系統的質量。所以對數字化測繪技術在農村地籍測量過程中應用的有關問題來進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一、數字化測繪技術的作業依據和相關設備
1、作業依據
《全球定位系統(GP S)測量規范》(GB/T18314-2001)、《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地籍圖圖式》、《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地籍測繪規范》、經審批的測量方案等。
2、相關設備
根據測量方案,并結合某市農村地籍測量的工作量,選用GPS接收機(精度5mm+1ppm)4~6臺、全站儀(精度±0.3mm/k m) 8~10臺、筆記本電腦10~15臺、相應的測量數據處理軟件以及大范圍對講機若干。
二、數字化地籍測量的作業流程
通過對某市農村地籍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并進行實地勘察之后,決定采用GPS靜態施測方法來進行首級控制,并采用全站儀導線測量和GPS RTK技術相結合的施測方法來進行圖根控制,而對于道路旁的房角、圍墻角以及封閉建筑物的拐點,則均采用界址點的施測方法來進行測量。因此其作用流程為:
收集和分析相關地籍資料、現場勘探、編寫技術設計書GPS靜態技術進行首級控制測量全站儀導線控制與GPS RTK技術相結合進行圖根測量全站儀及GPS RTK外業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初編地籍圖打印地籍草圖、外業實地測繪、編繪地籍圖打印地籍地圖、宗地圖地籍二次調查、檢測界址邊及相關元素、填寫地籍調查表成果整理與驗收。
三、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優點
數字化測繪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以全站儀、GPS、數字測量攝影儀、數字化儀等為數據采集工具,在外接輸入、輸出設備和軟、硬件的支持下,對地形的數字空間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技術。與傳統的地籍測量方法相比,數字化測繪技術具有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自動化程度高
傳統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手工操作,外業工作時間長,內業編輯工作量大,而且在操作工程中出錯的幾率大。數字化測繪將外業采集的數據自動記錄在電子手簿中,自動計算處理、自動成圖,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精度高
傳統的測繪方法,地物點的測定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繪誤差、測定誤差等會導致實際的圖上誤差較大。數字化測繪技術中,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進行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無精度損失,避免了人工觀測、記錄、繪圖的誤差,可以大大提高測繪的精度。
(3)圖形信息量大
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地貌、道路、水系、房屋、植被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數字測圖時所采集的圖形信息,它包括點的定位信息、連接信息和屬性信息,易于檢索。
數字化測繪得到的信息是分層存放在計算機中的,便于成果的使用、維護和更新。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有關的變化信息,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修改后的圖,能夠隨時保持產品信息的現勢性。同時,還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需要,對地籍測繪產品的各種要素及數據進行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圖件。
三、數字化地籍測量的具體實施
1、控制測量
在首級控制中采用E級GPS網,以此來方便采用全站儀和GPS RTK進行導線測量。在布設控制網時充分利用某市農村已有的規劃控制點,而對于自己布設的控制點,則盡量選在較高或較開闊的地方,并注意避開點位上方的障礙物以及附近的電磁波干擾源。對于建筑物密集的地區,還應采用二級導線點來進行加密。所有控制點均應布設穩固可靠并且與其他的至少一個控制點通視。
2、界址點坐標測量
對于農村地籍測量過程中的房屋拐角、陽臺角、圍墻拐點以及封閉建筑物的拐點,均采用界址點的施測方法來進行測量,具體通過全站儀來將所有能采集到并需要上圖的地物要素均全部采集成為解析坐標。而對于其余的地物則采用地形點的施測方法來進行。在每次點的采集過程中最好由同一名測量員來操作測量儀器,并將各種不同性質的點在輸入時命名為相應的地物代碼。測量員在實地打點測量過程中應盡可能將一個地物施測完成后再轉點進行下一個地物的施測,這樣就能使得同一地物的采點數據在內業轉換時可以自動聯線,從而避免了散點太多導致不利于編圖的現象。在每個圖塊的數據采集結束之后,不要忘記把全站儀無法采集到但很可能是界址點的地物再通過GPS- RTK技術來進行補測。
3、相關數據的處理
當天采集的數據應在晚上及時地導入到筆記本電腦上,由于采點所用的儀器類型和型號均可能不同,因此所導入到筆記本電腦上的數據格式可能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還應通過excel等office軟件利用其表格的強大功能來進行數據的編輯和整合,最后通過數據轉換軟件將其轉換成為可連線的數據文件之后,即可以開始繪制地籍圖。在此時繪制出來的地籍圖中,坎子、垣柵、房屋、道路、地界等均已根椐采集點的順序連成了折線,測量員可以根椐這些折線再加上自己施測時的記憶就能夠較為輕松地進行地籍圖的編繪。編繪地籍圖時應掌握從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即先編繪較大的地物,比如道路、巷道、較大型建筑物等,后編繪較小的地物,最后再對獨立的地物進行編繪。
4、地籍二次調查
當完成了某市農村地籍地圖的測繪之后,應以其為底圖再進行詳細的地籍二次調查,在地籍調查過程中最好能有國土局的工作人員進行配合,并且逐戶地進行農村地籍二次調查,決不能敷衍了事。最后根據調查結果再對之前的測繪成果進行整理和糾偏。
四、結語
在某市農村地籍測量過程中,將數字化測繪技術應用到地籍信息系統中來,不僅需要進行野外權屬調查、數字化地籍測量等工作,還要進行數字化地籍產品的質量檢驗、地籍圖數據錄入及建庫等工作,每個環節的工作質量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籍信息系統的最終結果。通過某市農村地籍測量工作表明,隨著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普及,我國的地籍信息系統已經翻開了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袁昆.淺談地籍測量中數字化測繪技術[J].魅力中國.2010(13)
[2]黃克城.基于RTK及CASS的地籍測量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26)
篇10
【關鍵詞】 測繪技術 地籍測量
測繪技術的飛躍發展,為土地管理部門提供精準、翔實、高效的地籍、土地分類、統計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測繪技術為我省的土地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隨著全國兩輪次土地調查在我省的實施,現階段已在農村廣泛開展,地籍測量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筆者參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參與地籍測量實踐時的經驗、教訓,探討現代測繪技術解決現代地籍測量和土地管理在技術上存在的問題,望得同行斧正。
1 測繪與地籍測量發展的歷史
測繪技術產生之初的主要應用之一就是解決土地的劃分和測算田畝的面積。最遠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0世紀古埃及皇家登記的稅收記錄中。公元前21世紀尼羅河洪水泛濫時就曾以測繩為工具用測量方法測定和恢復田界。我國從商周時代實行井田制開始了對田地界域進行了劃分和丈量。明代編制的魚鱗圖冊,是我國地籍測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建設事業的迅猛發展,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等問題日益突出,對地籍測量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國政府對此項工作也普遍重視。而數字測量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GPS定位技術以及衛星監測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地籍數據的獲取、存儲、和地籍的管理體制等產生廣泛的影響。數字測量技術已成為土地調查與制圖的重要手段。其中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主要通過處理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制作數字影像產品和提取地物的矢量信息,它具有獲取速度快、信息量多、直觀性好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我國的土地利用調查與動態監測。
全球定位系統是伴隨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新一代精密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即GPS定位技術。它應用于土地利用變化的精密定位和城鎮地籍測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布點靈活、經費省等優點。發達國家都陸續開展了由政府監管的以地塊為基礎的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統的建立工作。現在,我國已開展以宗地為基本單位土地建庫和土地發證等土地信息系統。浙江省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在城鎮已開展這項工作,到目前為止已基本建立城鎮地籍管理信息系統。
2 浙江地籍測量的發展過程
我省地籍測量大體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這也與測繪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連。第一階段為平板儀測繪地籍圖也即“白紙測圖”,人工勘丈,手動填表。特點是大量使用手工,精度不高。第二階段為解析界址點、裝繪、表簿自動生成,特點是圖屬分離,效率、精度有提高,但勞動強度還是較大,自動化程度不高,更新困難。第三階段為信息化地籍管理,以二調為代表,特點是GIS+OA一體化,隨測繪科技的提升信息獲取手段豐富,信息管理效率、分析功能強大。缺點是受制于本身精度高要求,制約了其利用高科技測繪手段對信息的實時獲取,及快速更新機制的建立。
3 現代測繪技術在我省地籍測量的運用現狀
(1)空間定位技術在我省地籍測量的運用。隨著現代控制測量學科和定位衛星和、接受設備的發展,地籍測量的空間定位技術已經從最先的三角測量、導線測量發展到當今的衛星定位,基于cors的網絡rtk定位技術,我國的北斗系列導航定位衛星已能覆蓋我國,并在加速發射組網階段。這些現代定位技術從效率上,自動化程度上、精度上使地籍測量有了質的飛躍。
(2)航天航空遙感技術在術在我省地籍測量的運用。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飛躍發展,高分辨率影像的獲取、輕型無人機等小型地面高分影像的獲取,快速制作高分地面影像,為地籍管理中地類的快速、精準獲取土地分類統計成為了可能。
(3)先進的測繪測儀器裝備。現代測繪儀器設備,如免棱鏡型全站儀、可量測的實景影像采集車、三維激光掃描儀的涌現,為地面地籍數據的采集提供了快速的解決方案。
4 現代測繪技術與方法解決現代地籍測量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1)衛星信號和通訊信號遮擋問題。在城市居民地內部和植被茂密的山區等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區域,衛星信號接收機不能接收到有效的解算衛星數量,在cors覆蓋區域,如無通訊信號也不能得到cors站點發出的解算信息,不能隨時定位,目前的測繪技術和方法還不能解決這類問題。這些區域目前只能用常規的儀器來解決空間定位問題。
(2)高分衛星影像問題。高分影像一方面為地類調查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工具,但這些都是受制于別國,且購買費用比較昂貴,雖我國最近發射了此類衛星,但在精度方面比較難以滿足要求。航空影像的獲取又受浙江的地理、水霧天氣較多的限制,在時間上不能保證地類調查快速開展。
(3)現代測繪儀器設備和國產GIS軟件的問題。現代先進測繪儀器還處在實驗研究階段,不但價格昂貴,后續海量數據處理技術還有待進一步跟進,國產的GIS軟件在處理效率、功能反面還與世界上先進的ArcGIS等有較大差距,況且這方面的人才還比較匱乏。
(4)不同尺度測繪技術的融合問題。不同尺度測繪技術的融合問題。土地管理需要不同尺度的圖件和數據,并且他們之間需要高度相關,配合使用。在地籍測量技術中,攝影測量技術和遙感技術解決小尺度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土地監測問題,全野外數字測量技術解決大尺度的城鎮地籍測繪問題,而全球定位技術可解決多種尺度的地籍測繪問題,現階段,這些技術沒有相應的規程或規范來合理的進行集成和融合,使地籍測繪成果缺乏一致性和連續性。因此,必須全面研究攝影測量技術、遙感技術、全野外數字測量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相互融合集成,確保不同尺度地籍測繪成果的一致性和連續性。
(5)對新技術的快速反應應用、地籍日常的更新機制問題。隨著3S技術的日益進步,在某種程度上對傳統地籍測繪技術產生了巨大的變革,總體上來講,這些新技術的測繪精度越來越高,效率越來越顯著。現在我們對這些新技術的反應機制嚴重缺乏,不能對新技術的使用進行統一的部署,從而造成測量精度的不匹配,給地籍信息的有效更新帶來重要的影響。為避免新技術應用帶來的地籍測繪成果的不匹配,建立地籍信息的日常有效更新,應建立新技術應用的快速反應機制和更新機制,嚴格控制測繪成果的質量,保證地籍測繪成果的一致性、連續性和統一性。
5 結語
上述問題雖然客觀存在,但隨著現代測繪技術(含3S技術)的發展,地籍測量也會不斷發展和先進,以滿足現代土地管理的需求。也會隨著標準、制度的不斷完善,實現不間斷的信息流傳輸和更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