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安全教育范文

時間:2023-09-25 18:2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防詐安全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防詐安全教育

篇1

關鍵詞:高校 電信詐騙 安全教育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手機、固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然而在給予人們便利的同時,頻發的詐騙案件也隨之而來。詐騙犯罪來勢洶洶,2016年8月,即將成為大一新生的臨沂女生徐某在被犯罪分子以發放助學金為名騙取了近萬元辛苦攢下的錢后不幸猝死身亡,在令人為之痛心的同時,引發了社會對于詐騙案件的空前關注和對犯罪分子的強烈譴責。學生群體因其單純性越發地被列為犯罪分子的詐騙目標,校園詐騙案件頻發,且案值趨于增大,極大地造成了學生財產的損失,影響了校園的安全穩定,高校詐騙案的控制形勢不容樂觀。

一、高校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

(一)犯案手段多樣化

犯罪分子以電信和網絡為載體設下花樣百出的詐騙陷阱,令人防不勝防。比價常見的有如下形式:1、“恐嚇式”,冒充銀行、郵政、公檢法等官方機構通過“恐嚇”的方式誘騙其轉移金錢到所謂的“安全賬戶”;2、“熟人型”,假扮校領導、老師獲得學生的信任,再進一步騙取金錢;3、“中獎型”,通過手機短信或者網絡平臺謊稱學生中了大獎,以手續費為名騙取金錢;4、“賺錢型”,利用學生想兼職賺錢的心理,向受害者收取中介費、費、押金、進貨費;5、“病毒型”,犯罪分子通過改號器等技術手段扮演銀行客服、支付寶等商家,向學生發送帶有病毒的鏈接,進而盜取銀行卡信息。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極易上當受騙,落入陷阱。

(二)破案難度大

本文探討的校園電信網絡詐騙案是非接觸式的詐騙,犯罪分子通常隱藏在一個個手機號和QQ號背后,為破案帶來了極大的難度。2013年,為進一步促進移動通信市場競爭,工信部向民間資本開放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并劃分了170號段、171號段供移動轉售企業使用。這些轉售企業也被稱為虛擬運營商,但因為監管措施跟進不到位,無需實名登記即可購買,這些號段儼然成為了詐騙電話和短信的犯罪溫床。一旦罪案發生,嫌疑人棄用號碼,公安部門便無法通過號碼追查,想要抓捕嫌犯無疑大海撈針。

(三)經濟損失難以挽回

由于監管不力等多方原因,許多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等途徑獲得他人的身份證信息,再冒用他人信息辦理銀行卡,因此詐騙案中常常存在“人卡不一”的現象。一旦錢已匯入犯罪分子的銀行卡,即便公安部門成功阻止了正在進行中的電信網絡詐騙案,抓獲了犯罪嫌疑人,但因為銀行卡戶主并非犯罪分子本人,銀行卡里的錢仍舊無法取出。更因為作案與破案之間時間跨度較長,被詐騙的金錢往往在犯罪分子被抓獲前就已經被花費掉,無法追回。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特點使得未雨綢繆,讓學生避免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就更加重要。要想減少校園詐騙案的發生,除了依靠公安部門的重拳出擊以及銀行、電信等行業的通力合作之外,更需要發揮高校傳道授業的重要作用,在校園中做好防詐騙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如何開展校園防詐騙安全教育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1]。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同時也是追求更高層次需求的基礎[2]。頻頻發生的詐騙案件不僅侵害了師生的財產安全,更破壞了受害人的安全需求,只有提高學生的安全素質才能夠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減少校園詐騙案的發生,而大力加強校園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一)多方面統籌教育

提高學生的防詐騙意識是減少校園詐騙案發生的基礎。當今社會是一個風險社會,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學校應當在學生入校的各個階段加強培養學生的防詐騙意識,可以通過充分利用新生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課程以及專題安全活動等機會將防詐騙意識傳遞給學生,真正做到將安全意識內化于心。

向學生傳授有效的防詐騙知識是減少校園詐騙案發生的保障。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培養學生防詐騙意識的基礎上,學校應當承擔起向學生傳授時下“流行”的詐騙手段相關知識的職責,讓學生做到有所知,有防備。隨著科技的進步,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常常讓人防不勝防。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學校相關部門更應當注重“時事”的不斷更新,利用網絡平臺等手段在第一時間將新的詐騙案例轉達給師生知曉,讓犯罪分子無可趁之機。

培養學生的防詐騙技能是減少校園詐騙案發生的助力。“知之”與“行之”之間往往存在差距,相對于防詐騙意識和防詐騙知識,防詐騙技能的獲得通常需要一定的實踐。如與警方合作組織安排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可通過詐騙模擬演練等方式鍛煉學生的防詐騙技能[3]。

(二)多部門聯動教育

校園詐騙案一旦發生,涉及到的往往有個人、家庭、學校、公安乃至銀行及電信部門,每一個環節的合作聯動都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聯動教育應該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校園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動教育,另一個則是校園、家庭與社會各部門之間的聯動合作。第一層面,在學校里面的各相關部門如保衛處、學生處、教務處、輔導員之間建立聯動合作機制,從防詐騙安全教育的內容設計、課程安排、效果考察以及詐騙案發生后的處理等各個環節開展聯動模式教育。在這一層面,應當注意各部門的分工合作,統籌兼顧,在建立領導責任制的基礎上,真正將防詐騙教育落實到位。第二層面,要加強學校與家長及社會相關部門的聯系,校園詐騙案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學生本人,也有可能涉及到學生家長,因此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提高家長的防詐騙意識和能力,及時制止詐騙行為也可以有效降低詐騙案的發生率。

(三)多平臺整合教育

進行防詐騙安全教育應當注意教育的模式創新。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應通過課堂、網絡、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各個平臺鋪展開來。課堂是目前高校開展安全教育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渠道,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優點。微信公眾號、微博都是現今學生當中非常流行的網絡互動工具,通過這些平臺開展網絡教育能夠很好地達到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的目的。筆者認為網絡上詐騙案例的實時分享分析,安全知識的自測自評,公眾號一對多的在線答疑等等都是很好的網絡教學方法,具有實時性、趣味性、服務性的優點,能為課堂安全教育扮演好“助手”的角色。安全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參與學校的安全主題活動,通過警校合作加入到公安部門的防詐騙宣傳工作中,到社區組織開展防詐騙小調研等等都是不錯的實踐活動。

高校電信網絡詐騙案是建設平安校園不容忽視的隱患,控制案件的蔓延,維護校園穩定刻不容緩,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筆者認為,對于高校來說,在外依托公安部門,對內大力推進安全教育,強化師生對于電信網絡詐騙的思想防線,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減少校園詐騙案的發生,為師生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志沛.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07{20}:37-38.

[2] 程詩敏.風險社會視域下大學生安全素質提升研究[D].北京: 首都師范大學,2014.

[3]安春元.新時期增強高校安全教育實效性的幾個關鍵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2):44-46.

篇2

[關鍵詞]高校 平安校園 實施方略

[作者簡介]官明懸,泉州師范學院保衛處處長,福建 泉州362000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7-0174-03

一、關于依靠誰來創建“平安校園”的討論

高校是一個集教學、科研、生產和后勤保障服務于一體的特殊單位,是一個典型的小社會。它人員眾多,構成復雜,需要重點防護的部位也多。按照傳統做法,僅配備數十名保衛干部和保安人員,依靠簡陋的防護設備、設施,終日疲于奔命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學校保衛工作的落后現狀。保衛人員像坐在火山口上,有危如累卵的感覺,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總是擔心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

要改變上述消極應付的局面。化被動為主動,高校保衛干部應始終把它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加以實踐和探索。泉州師范學院在“平安校園”的創建中,從消防安全和搶險救援人手,組織學生保衛干部到本市消防大隊特勤中隊集訓,學習消防知識和初步搶險救援技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實施這項工作之初。當我們提出“誰是創建‘平安校園’的主力軍”時。多數人認為是學生,但也有一種雜音應聲響起。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學生是繳費來校學習的,不是來救火的;救火是消防官兵的事,否則,國家養這支部隊干什么?”顯然。這種說法不全面。固然重大火災需要消防官兵,但是,一般火患呢?尤其是平時的防范更是需要學生的參與。學生不但需要具備自我防護知識和技能,還有相互救援、保衛學校的義務。通過不同意見的爭論,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于大學生在高校安全保衛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的認識,于是,堅持把這項工作開展起來。實踐證明:我們的這一舉措是正確的,它是群防群治方針的一項成功的實踐。

二、大學生是創建“平安校園”的主力軍

(一)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有其現實需要和可能

在高校校園內。大學生分布面廣,可謂無時不在、無處不有。他們既是校園安全事故的肇事者,也是校園安全的保護者。他們在宿舍里違規使用各種電熱器,最容易引發火患。在各種實驗中,尤其化學實驗,違規操作也最容易造成火患和人身傷害事故。有不少學生貴重物品亂扔,睡覺時又不關門,容易造成財物失竊。不少學生好奇心強,分辨能力差,常常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導致上當受騙。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但由于大學生分布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所以,一旦校園出現險情,第一個發現的往往是他們,而如果他們掌握了消防滅火、搶險救援的知識和技能時,在第一時間內排除險情的也往往是他們。他們是校園安全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有了他們的參與,才能及時發現、排除險情;才能更自覺地遵守學校一切安全規定,防患于未然;并且一旦出現險情。才有可能把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之中。因此,讓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活動,既有這種現實需要,也有這種實際可能。

(二)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高校學生除個別外,絕大多數是年滿18周歲的青年,他們應該和社會成年公民一樣,共同承擔起法律賦予的社會責任,保護自我和公共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公安部第61號令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單位應當根據消防法規的有關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配備相應的消防裝備、器材,并組織開展消防業務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提高和預防撲救火災的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十條規定:“各級各類學校應當把應急知識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應急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與互救能力。”

教育部周濟部長于2003年12月10日在“教育部學校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加強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不僅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上面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教育部部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指示,說明為了學生自身和公共安全,為了從戰略上提高整個民族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必須讓高校學生參與必要和力所能及的安全保衛工作,投入到創建“平安校園”的活動中,這是國家的戰略決策,是保障高校安全和培養接班人的一項重要舉措。

(三)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體現“以人為本”方針

大學生在高校安全保衛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毋庸置疑。他們在校既是被保護者,也是“平安校園”的創建者、護衛者。他們參與創建“平安校園”責無旁貸。試想,在高校的校園中,如果人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偌大的校園和高密集的人群由誰來保護?完全依賴社會顯然行不通。因此,只有學生的直接參與才能有效地保護校園的安全。當我們組織學生骨干參與消防安全和搶險救援集訓時,有人從消極、無為的思想提出質疑,擔心“讓學生參與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出了人身傷亡事故怎么辦?”他們認為這樣做不符合“以人為本”方針。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出于為學生安全著想無可厚非,而認為不符合“以人為本”方針無法使人茍同。什么是“以人為本”?我們認為,其出發點應是保護大多數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其核心內容應是把人 視為世間一切事物中最可寶貴的事物,因而應當尊重人,關心、愛護人,充分調動人的一切積極因素,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最佳業績。我們創建“平安校園”,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這完全符合“以人為本”方針;我們組織學生參與這項工作,體現了對他們的信任和培養,也完全符合“以人為本”方針。至于學生在參與這項工作中的安全問題,學校當然應該考慮。我們組織他們到消防官兵軍營集中培訓,讓他們學習、掌握必須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正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發揮他們的作用;我們組織大學生參與校園糾察和值勤等安全工作活動,正是他們綜合素質提高和發展所必須。事實證明:學校的安全工作有學生參加與沒有他們參加大不一樣。有了他們參與,校園到處是警覺的眼光,由他們構筑的一道道無形的安全屏障,保護著校園的安全與寧靜。

(四)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有其良好的育人效益

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培養其愛心、社會責任感,對大學生確立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和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一個民族的人民如果對國家安危、公眾安全視為己任,那么這個民族將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大學生作為黨

和國家的接班人,應具備為社會、為人民而獻身的精神。因此,大學生參加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具有深刻的政治內涵和重大的戰略意義。

(五)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能增強大學生自覺安全防護意識

泉州師范學院雖然總體安定,但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特別是隨著新校區的建設和服務行業的社會化。學校周邊市場、公交、娛樂場所相繼設立。外來人口迅速膨脹,增添了校園安全的復雜性,加上學校保衛人員和技防力量不足,保衛工作的難度增大。讓大學生走出象牙塔,參與創建“平安校園”,能使他們與社會聲息相通,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增強自身安全防護意識和對校園安全的責任感。實踐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如果連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障,談何學習?參與了“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學生對上述問題的認識絕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談,而是具有切膚的真切感受。因而保衛校園安全的自覺性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在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中所確立的主力軍地位是現實的需要,是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從政治上造就堅強的“四化”建設接班人之必須。

三、大學生參與創建“平安校園”的實施方略一以泉州師范學院為例

(一)工作方針

為了培養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并鑄造他們的高尚道德品質。在創建“平安校園”中,我們實施了“以政保工作為基礎,帶動開展治安、消防等安全工作”的方針。

(二)組織建設

建立校內學生安全防護網絡:一是建立學生校衛總隊,總隊長與校學生會副主席同一級別。校衛總隊下設六個部、一個辦公室,人員50人,直屬校綜合治理辦公室和保衛處領導。二是各班級的治保委員由副班長兼任,二級學院的保衛部長由一名學生會副主席兼任,校學生總會、學生自律會的保衛部長也由一名副主席兼任。在此基礎上把基層學生會組織和校衛隊組織統―起來,建立在校衛總隊領導下的二級學院分隊,屬校綜治辦、保衛處和二級學院的雙重領導。

建立這一學校治安保衛網絡,一是利于處理突發事件時的實施領導和指令;二是調動各二級學院、系科的力量,投入到創建“平安校園”中去;三是在創建“平安校園”中凝聚大學生力量。充分發揮大學生主力軍作用;四是提高大學生“自管”、“自理”和自我服務能力;五是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一句話,即實現校園安全和育人雙效益。

(三)實施環節

主要從如下四個方面著手:

1 以消防安全和搶險救援為重點。每年(或兩年一次)暑假。在學生自愿報名基礎上,從低年級中的各個班。選拔一至二名男女生到消防特勤兵軍營中全封閉集訓十天,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掌握滅火技能和搶險救援初步方法。取得“消防安全知識”和“消防滅火技能”合格證書。回校后擔任小教官,把所學知識和技能普及到全體同學中去。此項工作實施四年后學校將有20%左右的學生經過嚴格系統安全訓練,這對學校的安全以及今后學生走出校門的社會安全將產生無法估量的作用。

2 每學期都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校衛總隊成員及各班副班長集中進行法律宣傳和防毒、防詐、防騙、防賭等系列安全教育及業務培訓,讓學生知法、懂法,能夠分清合法與違法、違法與犯罪的界限,提高他們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校安全保衛工作中。

3 經系統培訓的校衛總隊成員,在保衛處的指導下,編寫,對全校十二個二級學院的300多個班級的學生開展安全防護知識講解并演練,普及、推廣安全防護知識、技能和提高防范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