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礦災害防治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7: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露天煤礦災害防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露天煤礦災害防治

篇1

一、露天煤礦開采引發的環境問題

1、露天煤礦開采對土地的破壞

露天煤礦區對土地資源的破壞主要表現在露天采場的直接挖損、外排土場壓占土地和工業廣場的占用等。挖損是對原地表形態、淺部地層、生物種群的直接摧毀,致使原土地不復存在,壓占是挖損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巖土堆置于外排土場上造成原地貌功能的喪失一挖損和壓占等工程活動直接破壞了表層的植被,導致這一區域原先處于相對穩定的系統受到干擾,使區域內的土地利用、植被覆蓋、地貌、保水力等生態因子發生巨大的變化,占用使原有的土地利用類型變為容納廠房、選煤場、運煤鐵路、排土道路、供電線路以及排水管道等工礦用地。

據不全完統計,我國露天開采平均每萬噸煤破壞土地0.24 hm2,其中采場挖損破壞0.08hm2,外排土場壓占0.16hm2。尤其是傾斜煤層的凹陷露天礦因不能內排或內排量較小,剝采區不可能在開采閉坑時恢復為原始地形,剝離廢石外排占用土地量更為巨大。

如撫順西露天礦形成的礦坑東西長6.6km,南北寬2.1km,面積達10.87km2,3個廢棄矸石排土場面積達20.2km2;阜新海州露天礦長4km,寬2km,深350m,面積達8km2,排土場面積達14.7km2。露天開采活動在如此廣大的范圍內延續幾十年至近百年,對生態地質環境的影響之大、危害之多、治理之難可想而知。

2、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問題

露天煤礦閉坑后,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嚴重的是露天煤礦排土場淋溶水。排土場的煤矸石中富含堿金屬、堿土金屬和硫等,大氣降水淋溶了煤矸石中的無機鹽類,含無機鹽類的淋溶水流入地表水體會對地表永體造成污染,滲入地下含水層,也會污染地下永體。阜新新邱露天煤礦排土場附近于家溝地區的地下水體就是由于露天煤礦排土場淋溶水滲入地下使其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而導致不能飲用的。

此外,露天煤礦閉坑后,采場周圍水體和大氣降水匯入采場礦坑,也會由于礦坑積水浸潤采場的殘煤露頭,而使煤層中的硫和重金屬等污染物質溶入水體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3、大氣染污問題

露天煤礦排土場污染最嚴重的因子為剝采區、排土區和運輸道路兩側一定范圍內的粉塵(TSP)。另外含有因少量煤矸石和殘煤在大氣中慢慢被氧化而可能發生自燃,產生一定量的CO、SO2、和NOx等有毒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污染。

對某露天礦區的現場監測結果顯示: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總懸浮顆粒物(TsP)、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研究表明;TSP的含量遠遠超出二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因此為主要污染物。在每年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兩個時期會出現兩個污染高峰期,表現出明顯的季節特征,與氣象條件緊密相關;氣體污染物高峰期均處在冬季前后,在每年的夏季濃度最低,CO、SO2的濃度與煙霧出現次數呈正比關系,主要是由于殘煤自燃引起的。

此外,我國露天煤礦排土場大多沒有土地復墾和再植被,每個露天煤礦的外排土場都會形成一個幾百到幾千公頃的人為荒漠化土地,春秋時節,荒漠化的排土場所產生的揚塵等亦會使周圍大氣造成嚴重的TSP污染。

4、露天礦閉坑后地質環境的變化與環境地質災變發展趨勢

露天礦閉坑后地質環境將發生改變,環境地質災變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主要體現在水文地質環境的變化。露天礦閉坑前為維持正常生產與邊坡安全的全套疏干排水系統,在采礦結束后不可長久維持,一旦停止,則地表水、地下水將向礦坑匯集,原來的疏干邊坡(簡稱為干邊坡或干坑)將逐漸充水成為濕邊坡,使邊坡巖體含水量增大,強度大幅下降,地下水水位上升,邊坡穩定性下降,從而發生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

許多露天開采的礦山,下部曾由地下開采過,巖體受到擾動、破壞發生沉陷,再在露天開采與地下開采的復合作用下,邊坡巖體被切割、再度破壞與擾動,隨著終采閉坑,邊坡將加陡至最終幫坡角,這樣脆弱的邊坡在自然與人工營力如暴雨。地震或礦震等作用下更易發生滑坡、塌陷。

所以,如不能提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則露天礦閉坑后地質環境必然惡化,環境地質災害發生的危險性也必然增大。

二、露天煤礦開采引發環境問題的原因

我國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復雜、多樣、特殊、敏感,由于特定歷史因素對礦業城市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非常巨大。隨著國家環保意識增強,80年代以來建的新礦區環境狀況有所改善,有的礦區達到了較好水平,如神華集團神東公司的馬家塔露天礦就比較好地解決了露天開采中環境恢復和治理問題。因此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教訓意義是重大的,對搞好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在計劃經濟時期,煤礦企業利潤都上繳國家而很少投人由開采造成的環境問題治理經費。如撫順西露天礦、阜新海州露天礦這樣的國有大型礦山企業,所產煤炭、所創利潤和效益基本上均上繳國家,而幾十年來開采帶來的嚴重的環境危害卻留給了地方,露天煤礦開采初期和中期環境危害的范圍均較小,沒有引起決策者、管理者和采礦者的注意。加上環保意識薄弱而使環境隱患越積越多,幾十年后造成了環境的惡化和災害的發生。無法回避的是,歷史沉淀這些環境問題。只有依靠各級政府加大投入或積極組織才能逐步地治理和恢復。

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根本上說是人類采礦工程活動使環境發生變化或惡化。這就需要決策者、管理者、生產者有戰略眼光和戰略胸懷,不僅僅關注自身的、近期的經濟效益和繁榮,還應從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愛護_人類居住的家園的高度去從事露天煤礦開采,主動地、積極地利用開采工程改善、美化周邊環境,變有害為無害。變不利為有利,實現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三、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的治理對策

1、區分環境問題歷史舊賬和新賬,從而明確環境恢復治理的主體和責任人。要由目前的礦山企業來承擔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的治理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盡早區分歷史舊賬和新賬,是明確環境恢復治理責任、內容、資金來源和實施主體的重要前提。

2、完善、修改的制定包括露天煤礦開采在內的有關標準、規范,使礦山開采的環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規范,使礦山環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實現露天煤礦開采從勘查、建設、生產、閉坑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有法可依。實現露天煤礦開采環境的改變―破壞一恢復―重建的良陛循環。促進可持續發展。這就從源頭避免、減少了環境問題的危害和地質災害的發生。

3、露天煤礦建設開采的規劃要充分考慮開采至最終境界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和災變。規劃和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不要在可能的環境災變區設計民用與工業建筑。這一條對新建露天煤礦是必要的。

4、在地質環境問題較嚴重的露天礦,建立環境地質監測網站和地質災害預警系統。主要針對已經建設和正在生產的露天煤礦且環境災變問題已經存在并影響、危害地面建筑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情況下建立。如撫順發電廠及地面興平路等均建有地面變形監測線網,實時監測并預測變形趨勢,為及時采取災害防治措施,避免損失提供依據。

5、老的露天煤礦開采已幾十年,造成的環境地質災害已成事實的情況下,防治對策建議遵循兩條原則:一是避讓原則。不要在災害區內布置工程建設和居民建筑,已有的盡量考慮搬遷?二是針對性治理原則,對不宜搬遷的重要設置和建筑,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如加固、屏蔽、采礦回填、邊坡壓腳等。宣進行幾個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要綜合考慮技術可行性、經濟臺理性和安壘風險性。

篇2

關鍵字:煤礦;地質災害;防治策略

Abstract: Ccoal mining is one of the effect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erious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e huma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change or destroy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ning area, resulting in many geological hazard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Practice has proved, a country or region's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sistent development level in a certain extent and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China due to coal mining caused and the control strategies.

Keywords: Coal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TD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提高,現代人類活動也已經成為強大的地質營力作用到自然地質環境中。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造成的地質災害的危害越來越突出,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和制約。礦產資源開采中,煤礦開采誘發的地質災害最為嚴重,也是制約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治煤礦開采導致的地質災害的發生早已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下面重點介紹煤礦的主要地質災害類型及其相應的防治策略。

煤礦開采對礦區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由礦坑疏干排水所造成的地面塌陷,泉水枯竭,河水斷流以及區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深井的排水或者注水誘發的地震;地面的開挖和地下的采掘引起的崩塌、滑坡、地面開裂以及沉陷;礦山剝離堆土和礦渣堆積而占用土地以及淤塞河道而導致山洪或礦山泥石流的發生;露天采礦不僅僅會破壞地貌景觀,還經常引起滑坡、滑塌、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形成礦山荒地,加速水土流失。

一、煤礦開采引起的地質災害類型

(一)煤礦開采造成的地面塌陷與地裂縫

采用地下開采的煤礦,由于采空區上覆巖土體冒落或變形而在地表發生大面積變形破壞的過程,為礦區地面變形地質災害。如果地面變形呈現面狀分布,則為地面塌陷;呈現線狀分布,為地裂縫。

地面塌陷與地裂縫不僅破壞土地資源,影響農業生產,還對城鎮建筑物、鐵路、公路和橋梁、水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影響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據初步統計,我國因采礦引起的地面塌陷面積達1150平方千米,近40個城市發生塌陷災害。半個世紀以來,山西省大同煤礦累計形成450m的采空區,在地表形成近百個塌陷坑。河北開灤煤礦累計地面塌陷面積約100m等。

(二)地下開采造成的地壓災害

地下采礦最基本的生產過程就是破碎和挖掘巖石與礦石,同時維護頂板和圍巖穩定。如果對地下洞室不加以支撐和維護,則洞室圍巖就會在地應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或遭到破壞。礦井中,由地壓造成的災害主要有頂板下沉和垮塌、底板隆起、采場冒落、煤與瓦斯突出及巖爆等;對于露天煤礦,常常造成滑坡、崩塌、傾倒等邊坡失穩等。

1.煤與瓦斯突出

煤與瓦斯突出是在煤礦地下開采過程中,大量煤粉和瓦斯從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間突然噴出的現象。煤與瓦斯突出通常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有時會受到瓦斯膨脹力的影響。煤與瓦斯突出不僅可以摧毀井巷設施和通風系統,使井巷充滿瓦斯與煤粉,造成井下礦工窒息或被掩埋,甚至可以引起井下火災或者瓦斯爆炸。

中國屬多瓦斯突出災害的國家之一,在統配煤礦中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約占47%,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累積次數達8000次以上。迄今為止,發生在我國的最大的一次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是1975年8月8日發生在重慶天府礦務局堿匯壩洞主平洞,一次突出巖石1.3×10t,煤8000t,瓦斯140×10m。這次事故是在主平洞揭穿6號煤層放震動炮時發生的。

2.巖爆

巖爆又叫做沖擊地壓,脆性煤、礦體或巖體因承受強大地壓,在其極限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時向自由空間突然釋放能量的動力現象,是一種采礦或隧道開挖活動誘發的地震。巖爆發生時,巖石碎塊或煤塊等突然從圍巖中彈出,拋出的巖塊大小不等。大型巖爆通常伴有強烈的氣浪和巨響,甚至使周圍的巖體發生振動。巖爆可使洞室內的采礦設備和支護設施遭到破壞,甚至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3.礦井突水

礦井突水是煤礦開采中發生的嚴重并常見的地質災害之一。在煤礦開采過程中,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以及地下水的深降強排,產生巨大的水頭差,使煤層底板受到來自下部灰巖地下水高水壓的威脅,;在構造破碎帶、陷落柱和隔水層薄的地段經常發生突水事故,嚴重影響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

(三)露天邊坡失穩

露天邊坡是露天礦最主要的結構要素,邊坡的存在貫穿于整個礦山開采過程中。露天礦邊坡穩定性問題是影響礦山生產與安全的重大問題。

撫順西露天礦是中國最早開采的露天煤礦,1945年發生邊坡滑落,移動土石方達750×10m,埋沒了全部采煤工作面,導致兩個大的運輸系統停止運行達12年之久。

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策略

(一)查明礦區的地質構造,提前做好減災防災工作

各類地質災害都是在一定的地質構造背景下發生的,特別是一些活動構造如斷層等。然而越來越頻繁而無節制的人類工程活動在地質營力的基礎上只會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甚至使災害程度更加嚴重。因此,查明礦區內構造的性質、特點及其活動程度等,尋找出不穩定的活動構造,認識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及時分析出地質災害可能的分布規律,合理規劃煤礦開采活動的進行。提前做好地質構造勘查工作,對礦區井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做好災害的預測工作,及時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二)在地下礦井中建立良好的通風系統,以降低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確保礦井通風是防治礦井內瓦斯聚集的有效預防措施。《煤礦安全規程》中嚴格規定,所有礦井都應配足風量,實行機械通風、分區通風、上行通風;禁止攜帶火柴、香煙等易燃物品下井,在瓦斯礦井應選取標準規格的、安全型的電器設備,放炮前后進行瓦斯檢測;注意防火;建立瓦斯檢查制度及時處理積存的瓦斯。此外,還要注意防止漏風,主要進出風巷道要密閉,控制風流量的設施要嚴格安標準施工。

(三)邊坡維護與加固

對露天煤礦的邊坡應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維護,以保證邊坡穩定,防治災害的發生。建立一支專業的、專門進行邊坡維護加固的隊伍,加強檢查維修,必要時采取人工植樹、種草措施,砌筑局部擋土墻,預埋木樁等進行人工加固。在邊坡附近進行爆破作業時,應采取減震爆破法等方法,加密孔距,以防治爆破時發生邊坡失穩。

此外,在露天邊坡上還應設置排水或隔水系統,防治雨水沖刷邊坡或者深入到地下侵入軟弱結構體,使邊坡內部結構容質災害防治易遭到破壞。

(四)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在地質工作中的領導作用

政府部門作為權威的領導,應發揮好帶頭作用。首先,相關部門應清楚的認識該地區的地質災害狀況,摸清地質災害底數,掌握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從而推測該地區哪些地方易發生地質災害以及這些地質災害可能的嚴重性和破壞性,根據這些信息就可以制定初步的防治計劃和措施。第二,政府應堅持每年組織專家組進行災前、災害中和災后的檢查與研究,遵循“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最后,政府應完善政府部門執行律法規的機構和體系;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并加強執法力度;建立并完善該地區地質災害監測機構體系,以及時掌握地質災害動態;加強對各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對存在問題的及時進行糾正,問題嚴重的要加大處分力度,以杜絕對災害防治工作中的疏忽大意等。

(五)在煤礦企業中全面加強地質災害宣傳教育工作,形成全民防災意識

做好煤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人們進行防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煤礦企業應做到廣泛宣傳各種防災抗災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做好教育工作,以提高人們的災害意識,要讓人們對煤礦地質災害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有效幫助人們做好在前預防,發生災害時不慌亂、及時進行自救,提高生存能力,減少災害損失。

結語

因為煤礦開采活動的大規模進行,已經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煤礦的安全生產越來越受到國家政府和企業的重視。因此,在煤礦地質災害如此嚴重和頻繁的現狀下,國家政府和企業應首先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合理開發礦山資源,加強科學管理,做好煤礦的安全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確保煤礦安全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懋,李鐵鋒.災害地質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隋鵬程.中國礦山災害[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篇3

關鍵詞:煤礦地質學;煤礦安全;礦物;巖石;地質構造;含煤巖系

文獻標識碼:A中圖分類號:TD1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11-014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71

煤礦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專門研究煤、煤層和含煤巖系的地質特征及成因、分布規律的科學,主要內容有礦物與巖石、地質構造、煤的形成和含煤巖系、煤田水文地質。煤礦安全是研究煤礦安全生產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煤礦五大自然災害防治:礦井瓦斯防治、礦塵防治、礦井火滅防治、礦井水防治、礦井頂板災害防治等理論知識。下文重點論述煤礦地質對礦井瓦斯、礦井水、頂板管理的影響。

1影響瓦斯含量的地質因素

影響瓦斯含量的地質因素有:(1)煤的變質程度,褐煤沒有產生大量的瓦斯,也不利于保存,瓦斯含量少;長煙煤吸附能力低,最大吸附量為20~30m2/t;無煙煤吸附能力最強,最大吸附量達50~60m2/t。(2)圍巖和煤層的滲透性好,瓦斯溢出,瓦斯含量低;反之,瓦斯含量高。(3)地質構造,斷裂構造,張性斷裂有利于瓦斯的排放,壓性斷裂不利于瓦斯的排放。褶皺構造,頂板為致密并未暴露地表時,瓦斯含量背斜頂部增大,向斜槽部瓦斯含量減小。頂板為脆性巖石且裂隙較多時,瓦斯含量背斜頂部減小,向斜槽部增大。(4)地下水活動,地下水的流動有利于瓦斯的擴散,水大瓦斯小,水小瓦斯大。煤(巖層)表面吸附水分子,減少對瓦斯的吸附。水分子占據了煤(巖層)的孔隙。(5)煤田暴露程度,煤系地層出露地表的程度越高,越利于瓦斯擴散。(6)煤層埋藏深度,瓦斯風化帶以下瓦斯含量、涌出量和瓦斯壓力隨深度增加。影響煤與瓦斯突出的地質因素有:(1)煤層厚度,大于20cm煤層才會突出;煤層厚度增大,突出增大。(2)煤層埋藏深度,深度增加突出次數增多,突出強度增大,突出范圍擴大。(3)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帶控制突出范圍。(4)煤的力學性質,軟分層突出可能性大。(5)圍巖性質硬而且厚,突出危險性增大。(6)其他地質因素,巖漿侵入、煤的變質程度高突出易發生,涌水量大突出危險性要小等。

2礦井水文地質對礦井水的影響

煤礦開采中,地下水或地表水進入礦井的過程,稱為礦井充水。充水條件是水源和通道,是煤礦地質研究的內容。

2.1礦井的充水水源

大氣降水:(1)礦井涌水量隨季節的變化,旱季小,雨季大。涌水量的高峰期常滯后降水一段時間。(2)礦井涌水量的大小與地區有關。南方降雨多,礦井涌水量大;北方降雨少,礦井涌水量少。(3)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大氣降水對礦井涌水量的影響減少。地表水:(1)距地表水越近,涌水量越大;(2)地表水越大,且是常年性的,涌水量大;(3)季節性地表水由于是地下徑流,仍然對涌水量有影響。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將地下水分為:(1)上層滯水:地表以下局部隔水層以上的水。范圍小,水量小,季節性,對開采影響不大;(2)潛水: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的水,對建井和露天煤礦影響較大;(3)承壓水:充滿兩個穩定隔水層且有壓力的重力水。煤礦開采水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水源,就會有大量水涌入,會造成礦井淹緊,如我國華北石炭二疊紀煤系的頂板奧陶系石灰巖水。按含水層性質將地下水分為:(1)孔隙水:松散巖層中的水,對建井和露天煤礦影響較大;(2)裂隙水:巖層裂縫中的水,對煤礦生產影響較大;(3)巖溶水:石灰巖、白云巖等可溶性巖石中的水,對煤礦生產帶來影響。老空水是采空區和廢棄巷道由于長期停止排水積存的水,其特點是:(1)來勢兇猛,短時間水量很大,常伴有有毒有害氣體,帶來惡性事故;(2)老空水是酸性水,腐蝕金屬設備;(3)如果和其他水源無水力聯系,容易疏干,否則不易疏干。

2.2礦井充水的通道

孔隙:如礫石、粗砂巖松散,存在空隙。導通性好,透水性強。采掘遇到涌水量大。裂隙:包括風化裂隙、成巖裂隙、構造裂隙。而最嚴重是構造裂隙,包括節理和斷層。其中斷層破碎帶常是水源的通道和積水區,即可以導水也可以積水。溶隙:石灰巖、白云巖等可溶性巖石被水溶解,形成溶洞,互相導通。人為的充水通道:(1)封閉不良的鉆孔。導通地表水和煤層頂底板含水層水;(2)采礦活動采空區冒落產生的裂隙、煤層底板底鼓產生裂隙。導通地表水和煤層頂底板含水層水;(3)礦井長期排水,形成水位陷落漏斗。向外擴展,到達新的水源,使礦井涌水量增大。

3采煤工作面頂板管理

頂壓是地壓表現的主要形式,頂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頂板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頂板事故分為掘進工作面頂板事故和采煤工作面的頂板事故。在掘進過程中,如遇到頂板破碎和壓力大,容易發生冒頂。當遇到斷層,褶曲的軸部的頂板破碎易發生冒頂事故,這些都和巖石的性質和地質構造有關,巖石強度低,受壓后易破碎。當臨近斷層由于受地應力的作用,頂板巖層破碎,出現斷層帶。背斜和向斜的軸部由于受地應力的作用,頂板巖層破碎。掘進工程中,由于空頂作業導致頂板冒落,破巖后未及時支護出的頂板,在頂板壓力的作用下就會冒落。采煤過程中,煤層頂板分為偽頂、直接頂、老頂,偽頂隨采隨落,直接頂在回柱或支架前移后垮落,應為煤層采高的2~3倍,冒落后充滿采空區。否則基本頂處于懸空狀態,隨著懸空面積增大,基本頂來壓,發生基本頂冒落。厚層難垮落的頂板,回柱放頂或支架前移,直接頂不冒落,形成大懸頂。到了一定程度,大面積來壓,造成工作面垮面。采煤過程中由于煤層傾角過大,支架會下滑、傾斜,導致冒頂。另外,影響礦塵產生量的地質因素主要有:(1)地質構造:地質構造破壞嚴重的地區,斷層、褶曲比較發育,煤巖較為破碎,礦塵的產生量大;(2)煤層賦存條件:同樣技術條件下,開采厚煤層比開采薄煤層的產塵量大,開采急傾斜煤層比開采緩傾斜煤層的產塵量多;(3)煤巖的物理性質:節理發育、結構疏松、水分低、脆性大的煤巖,開采時產塵量較大,反之則小。影響煤炭自燃的地質因素主要有:(1)煤的化學成分;(2)煤的物理性質;(3)煤層的地質條件。綜上所述,煤礦地質對煤礦安全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認真細致做好煤礦地質工作,研究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各種地質因素,為煤礦安全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陶昆.煤礦地質[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篇4

[關鍵詞]簡述 瓦斯 防治 技術

中圖分類號:TD722

一、概述: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近10年增長2.2倍,給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我國GDP目前占世界生產總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經高于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氣體居世界首位,溫室氣體占世界總量的25%,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過高。 “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提出轉變能源供需模式,使其由“以粗放的供給滿足增長過快的需求”,向“以科學的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轉變。

我國煤炭產量約占世界煤炭產量的45%,占世界總量的比重逐年增加,而一些發達國家的煤炭產量是下降的。煤電在電力中的比重將由當前的約60%逐步下降,2050年可降至35%左右。

煤炭科學產能是指在安全、高效、潔凈、環境友好的條件下生產煤炭。而我國現在每年生產的30多億噸原煤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學產煤標準。符合科學開采的煤炭產能在20年后預計可達到34億-38億噸。

煤炭目前是我國主力能源,煤炭的洗選、開采和利用必須改變粗放形態,走安全、高效、環保的科學發展道路,煤炭在我國總能耗中的比重應該逐步下降,2050年可望減至40%(甚至35%)以下,其戰略地位將調整為重要的基礎能源。

二、我國煤炭的賦存特點:跟我國的地形地貌一樣,復雜多變。露天煤礦比重低,絕大部分是井工礦,且礦井條件復雜,煤與瓦斯突出、水、火、頂板等自然災害多。

復雜的地質條件也造就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經過多年的奮戰,我們已擁有比較先進的煤炭科學技術和裝備水平。

三、瓦斯防治發展: 2000年以來我國煤礦安全科技工作者圍繞煤礦瓦斯災害治理、防滅火、粉塵防治、水害防治、瓦斯利用、安全監測監控和應急救援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

實踐表明,煤礦瓦斯災害的發生具有區域分布的特點,瓦斯災害特別是煤與瓦斯突出,地質條件是其主控因素。

取得的3項創新成果:以瓦斯地質數學模型法為基礎的瓦斯涌出量預測技術、多尺度突出區域預測瓦斯地質方法和指標及可視化預測等。

1、瓦斯地質數學模型法為基礎的瓦斯涌出量預測技術

分源預測法和瓦斯地質數學模型法結合起來,通過技術互補,改進和完善了以瓦斯地質數學模型法為基礎的瓦斯涌出量預測技術,并在鄭煤集團告成礦和大平礦進行了示范應用。對大平礦3個工作面預測的相對誤差分別為2.4%、4.4%、17.5%,平均誤差為8.1%。

2、多尺度突出區域預測瓦斯地質方法及指標

突出區域預測瓦斯地質方法的核心是識別瓦斯富集區和構造軟煤發育區。考慮到不同規模的構造對瓦斯賦存和構造軟煤的控制作用是有差異的,井田的劃分、礦井內部采區的安排以及工作面的布置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構造格局的影響。因此,從構造的尺度效應、礦井生產布局和突出區域預測的研究方法、獲得構造軟煤等基本數據的技術途徑和精細可靠程度等多個因素來看,突出區域預測應在不同的尺度進行。

3、多尺度瓦斯地質編圖方法及可視化預測系統

采用Visual C++ 6.0作為軟件開發平臺,利用GIS組件MapObjects2.3,結合瓦斯地質理論、GIS原理與方法、數據庫技術和可視化理論等,實現了礦井基礎圖件的可視表達,建立了瓦斯地質信息庫(包括斷層、鉆孔、瓦斯含量、突出點等信息),開發出了可獨立運行的數字瓦斯地質編圖系統,實現了瓦斯含量預測過程及預測結果的可視化。

4、基于電磁輻射原理的煤巖動力災害預測技術

中國礦大研究了電磁輻射法監測預報煤巖動力災害的技術及方法,開發了煤與瓦斯突出電磁輻射監測儀,初步實現了電磁輻射的動態連續監測。

但在實用化技術方面需進一步研究完善,如在電磁輻射預警臨界值及動態預警準則、煤巖動力災害電磁輻射動態監測等方面,是這一技術得以廣泛應用的關鍵,也是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

5、電磁輻射預測技術成果

通過理論分析和進一步現場實測干擾源特征,對煤巖電磁輻射自動監測預報裝備和動態監測軟件進行了完善,提高了濾噪、抗干擾能力、穩定性和準確性。

同時,開發了在線式電磁輻射實時監測系統軟件,可以對監測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判斷電磁輻射水平的變化趨勢,從而對煤與瓦斯突出和沖擊礦壓危險發生的可能做出預測預報。實現了遠程監視南山、峻德礦電磁輻射測試數據。

實現了與煤礦安全監測系統聯網運行

四、地質雷達超前探測3項創新成果

針對不同深度、不同地質異常,開發了礦井受限空間防爆屏蔽單脈沖調制平面的系列天線(50MHz~200MHz),多種天線結合使用還可提高解釋精度和降低物探多解性。

篇5

一、兩省礦山環境和地質災害概況

遼寧和安徽都是礦業大省,礦業在全省工業體系中屬于支柱產業。兩個省礦山企業都達7000多個,帶動數百萬人就業,建設和發展了一批礦業城市。此次,我們調查了幾個老礦業城市的礦山環境問題,所調研的這幾個城市都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能源、礦產基地,但隨著礦業開采活動的深入,同樣面臨著資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地質環境嚴重破壞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兩省礦山開采對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破壞和占用了大量土地。由于建設礦山本身就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再加上廢渣堆放、廢水排放等原因,破壞、壓占了大量土地,特別是耕地。安徽省至*年全省因采礦已經破壞土地面積312.2平方公里,遼寧省礦山企業用地占地面積為2202.6平方公里,破壞土地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僅撫順西露天煤田和三個排土場破壞土地就達35.8平方公里,占市區土地面積的31.1%。

(二)環境污染。安徽全省在現有礦山附近累計堆放廢渣石1.9億噸,僅兩淮煤田堆積的矸石山就達60多座。據遼寧省對礦山環境污染問題的調查,年廢水廢液排放量5927萬噸,年排放尾礦、固體廢棄物3354萬噸;累計排放尾礦、固體廢棄物28180萬噸,占整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87%;大部分矸石山周邊地區地下水的礦化度、硫化物、含鹽量等成分都嚴重超標,有的已經達到水質惡化的程度,大部分民井不能飲用。遼寧省土壤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有撫順、阜新、鐵法、北票等開采時間較長的采煤區。煤田采礦場、排土場、矸石山不時有自燃現象,燃燒后釋放大量有害氣體和顆粒物,也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

(三)地質環境改變誘發地質災害

1、巖溶塌陷及采空區沉陷、塌陷。安徽省全省地面沉陷面積242.9平方公里,占總沉陷破壞土地面積的78%。我們所調研的銅陵、淮南兩市巖溶塌陷和采空區塌陷都是比較突出的,但表現又各有不同。其中銅陵的巖溶塌陷是該市的首要問題,不但破壞農田、威脅礦山安全生產,還對數萬城市人口、十余億市政設施、幾十家工礦及商貿企業生產經營構成威脅,影響著城市規劃建設。淮南市則基本以采煤沉陷為主,截止*年底,全市采煤沉陷地面積達6463公頃。其中未穩沉面積達3052.8公頃,占全市沉陷地面積的47.3%,主要集中在煤炭生產新區。遼寧省的巖溶塌陷及采空區塌陷是省煤礦及大中型金屬礦普遍發生的地質災害,有多發性、分布廣、損失大的特點。目前省內最大范圍的沉陷區在阜新,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撫順市老虎臺礦、龍鳳礦常年井下煤炭開采,造成市區沉陷面積為16.89平方公里,約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14%。在此范圍內,居民住宅、大中型企業遭到巨大破壞,經濟損失幾十億元。

2、崩塌、滑坡。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了山體、斜坡穩定,導致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崩塌災害在露天采場十分常見,具有普遍性、多發性、規模小、人員傷亡較重的特點。露天采礦場滑坡頻繁發生,遼寧撫順西露天采坑曾發生滑坡60余次。

3、露天礦邊坡不穩也存在著巨大的地質災害隱患。如撫順西露天煤礦,其露天礦坑對城市安全構成極大威脅。該礦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表面積13平方公里,已采出煤炭2.6億噸,剝離物20億立方米。經過近百年開采,形成一個長6.6公里,寬2公里,采深約400米的深凹型大坑。不但易引發一系列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因煤礦與居住區交織分布的格局,對人民生產生活存在著極大隱患;礦坑現每年防排水費用達2400萬元,閉坑后,企業不再采取人工維護措施,隨著礦山閉坑的臨近,地質災害對城市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危害將進一步顯化和惡化。

二、積極探索,任重道遠

兩省的國土資源部門對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的管理工作開始啟動,積累了一些礦山環境整治成功的典型經驗,礦山環境保護工作已經邁出可喜一步。但目前僅僅是開始,任務十分艱巨,也存在許多困難及問題。

(一)對礦山環境問題進行了初步調查

遼寧省對182家礦山進行了環境問題調查,安徽也于*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省重點礦山企業進行了地質環境現狀調查。但目前調查工作范圍尚不能涵蓋全部礦山地區,內容不夠全面,重點側重于地質環境方面內容,對水、氣污染等方面或未涉及,或僅零星反映;所調查的地區大多僅限于已經發生的沉陷、塌陷占地,而對于可能發生環境問題的地段普遍缺乏調查及評價;調查多局限于一些地質現象的內容,而缺少對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等方面內容,從而使環境破壞后造成的危害及損失程度難以綜合評估;調查工作尚缺乏系統性、計劃性,調查力量的專業結構、資金保證也未形成制度,調查技術規范有待研究。

目前的調查評價工作還不能成為制定整治規劃的依據,甚至有些災難性地質災害預防工作情況不明,也未能引起重視。基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已有強烈呼吁,如阜新國土資源局領導在我們調研中反復呼吁,首先應全面摸清情況,以便有效開展礦山環境和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二)兩省環境整治已經創造了好的典型,取得了明顯社會、經濟效益

例如阜新市利用煤矸石燒磚,制作煤矸石輕骨料,從煤矸石中分選鐵粉、玻璃微珠粉,形成100余家企業,安排1.2萬人就業,實現利稅2000萬元,已使煤矸石的30%獲得利用;撫順對西排土場(矸石山)復墾了3000畝土地,進行了植樹造林,及試種玉米、向日葵等農作物,已初見成效;淮南在礦坑沉陷區、塌陷區內,開挖精魚塘,引水養魚,種植蓮藕等水生作物,使農民收益遠勝于原來種糧的收益,并在市區內沉陷區建成一水上公園;銅陵市已復墾土地276.6公頃,復墾率為11.6%,在市區利用廢棄的尾礦庫,在經過技術論證后恢復成建設用地,興建了文化廣場及開發房地產,既解決了城市發展的用地問題,又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從以上典型歸納出一個重要原則,環境整治若想取得好效果,必須因地制宜。如此就會變廢為寶,變害為利,整治了環境的同時發展了經濟。但處于城鎮沉陷區域內的居民區、企業及農村居民點就只能采取避讓搬遷,不能有經濟效益,且需要巨大投資。例如阜新市區幾個沉陷區居民搬遷費用都需數億元。礦山環境整治工作還有待于制定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開展。

(三)兩省對礦山環境整治及采礦中保護環境的行政管理工作開始了艱苦探索,特別是礦業城市的國土資源部門已將礦業活動中的環境保護工作,列為自己的重點工作。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和省環境保護局聯合下發了《安徽省礦山環境管理辦法》,明確了兩部門分工、合作的具體內容、職責及程序,提出了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和礦產資源開采的環境準入條件。為礦山環境保護立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但總體來講,目前礦山環境保護的各項基礎均十分薄弱,有關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已經陸續出臺不少,但很分散,規定較原則,在礦山地區如何落實,缺乏實施細則;監督執法部門多,但相互不協調;整治資金缺乏保證;總體上環境現狀家底不清,更沒能制定出科學全面的規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誰破壞環境,誰治理”的原則尚無具體規定保障落實責任主體。

三、對策建議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要求做到提供資源保障和環境保障并重。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面臨著繁重任務,有計劃地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和礦地恢復是綠色礦山工程。加強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生態重建和土地復墾,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重振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盡快在全國部署開展礦山環境的調查評價工作

1、礦山環境調查是一項綜合性地質調查工作,是科學制定國土資源綜合整治規劃的基礎,也是國土、環保、城市規劃、水利、農林等行政主管部門從不同角度及側面防治環境危害的基礎。

調查不僅要針對地質體、地質現象及其變化規律,還應包括城鎮、居民點、企業、礦山、重要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以及農田、草地、林地的分布等社會條件進行調查。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環境危害性質及強度評價,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整治方案及規劃。

2、礦山環境調查工作是一項公益性地質工作。故調查工作宜由各省(市、區)組織承擔;根據事權、財權相對應原則,調查經費應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在部統一部署、督促及指導下,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協商確定。

3、調查工作既要全面也要突出重點。

采礦活動全面改變了水、大氣、地質環境,但一般說都是強烈惡化了工程地質條件。造成重大地質災害的礦區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皆因于此。

從社會條件看,人口聚集的城鎮、工業區環境惡化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應列為重點調查、評價區。有些重點部位還應專門評估。例如阜新、撫順兩個大型露天礦坑口電站,距離露采坑十分近,對如此生命線的工程邊坡穩定應專門調查論證、專項治理。

4、調查工作不僅描述已發生的環境問題,還應有預測性。許多現象的發生有一定的時間滯后,比如采空區的沉陷、塌陷,露采區的滑坡等,不一定開采后立即發生,但仍屬于危險區,也應明確圈劃并評價出來。

5、在調查中應充分收集利用礦山生產中的各種編錄、測試等原始資料,以使調查工作快速、準確、高效地完成。此次調查發現兩省已開展的調查工作中均未認真利用這些寶貴資料,甚至阜新幾個破產礦山原始資料散失以至于采空區的地面位置無法準確掌握,使防范危及生命的礦坑塌陷災害工作十分被動。應考慮建立礦山生產編錄資料的保管、匯交制度。

6、調查成果應及時提供相關部門及社會使用,有關圖件及文字表述應易懂好用。此次調查中發現撫順一新建居民區,數萬平方米建筑,建成之后發現房屋坐落在采空區上并發生了塌陷,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住房無人購買,造成重大損失,這充分說明新區建設必須經過環境影響評價和地質災害評估。

(二)在系統全面的調查評價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好礦山環境整治規劃,分期實施。

1、針對采礦活動極大惡化了工程地質條件、城鎮及居民點建設,重要道路、管線、渠道等永久性建筑應以避讓為主的原則進行規劃,對于已建成的也應有計劃地逐步調整已有的建設布局。這在城市規劃法等法規中是有法可依的。作為地質環境保護及地質災害防治主管部門應主動提供相應調查成果及意見。

2、對于非建設用地,礦山環境治理基本上是廣義的復墾活動。應貫徹因地制宜原則,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漁則漁、宜牧則牧,這為眾多省區大量整治典型事例證明,是很有成效的。

3、對于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礦區地質災害的居民聚集區,而又未搬遷完畢,則應參照其他地質災害防治的作法,加強監測,建立預警制度,出現異常,及時組織群眾緊急避險,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礦山環境保護及防治應貫徹“老礦老辦法,新礦新規矩”的原則,分別落實防治責任。

1、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礦山企業并未預留環境治理費用,而是以“利潤”形式上繳財政,現在礦山企業因為種種原因境遇普遍困難,所以由企業獨立承擔對歷史形成的環境治理責任既不可能也不合理,只能由政府組織投資實施治理。

為調動社會投資治理環境的積極性,應本著“誰投資治理,誰受益”原則,認真研究環境治理投資可采取的優惠政策。

2、為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于今后采礦活動的管理,應本著開發資源與保護環境兩手抓,把保護環境作為整頓礦業秩序的重要內容。關鍵是如何盡快形成一個有效機制,使采礦活動不再增加新的環境欠賬。

采礦及采礦過程中保護及重建優良環境的主體是礦山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經營者的企業不可能將保護環境作為企業的自發行為,只有在外力強制約束下,才能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因此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到環境治理方案是取得采礦權的必要準入條件,企業不履行其職責就不能開展采礦活動,采礦過程中違反規定也要依法處理。

國土資源部是礦產、土地、海洋、地質環境的主管部門,應將礦山環境保護問題列為重要職責,加大管理力度。

為此建議:

(1)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發揮部門的優勢,積極開展礦山環境影響評價。

不但要詳盡評價采礦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必須制訂出保護及治理環境的切實可行方案及預算,并明確依方案進行環境保護、修復,對采礦造成公私財產的損害進行賠償。

(2)為落實礦山企業保護、治理礦山環境的義務,在部分省已實施的基礎上,建議在全國各地推廣建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保證金交納標準不可能也不應該統一,可按治理方案中的預算,分期收取,治理達標后及時返還,企業用于環境治理的費用,計入企業成本。從而杜絕“先破壞環境,后又無錢治理”的情況出現。

篇6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隨著宜昌市礦產資源開發規模的增大,礦山地質災害問題日漸突出,而采礦和選礦作為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主要活動對礦山地質災害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宜昌市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之一,地質災害種類多、分布廣、影響大、造成損失嚴重。礦山地質災害是地質災害的一個小分支,是人類開采礦山而直接誘發的人為地質災害。特別是宜昌市七八十年代受“有水快流”思想和粗放型開采影響,導致礦山開采環境不斷惡化。近年來,雖規范開采,但隨著各種礦產開發利用強度增大,各種礦山地質災害明顯上升,該文研究者結合在宜昌市多年礦山勘查的工作經驗,詳細介紹了礦山各種地質災害的類型、產生、危害和防治對策,并提出相應的勘查方法。

1 地質災害誘發因素

1.1 疏干排水

采礦時對地下水必須進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強排,由此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問題。首先是礦井突水事故不斷發生。許多煤礦的上覆和下伏地層為含水豐富的石灰巖,特別是北方石炭二疊紀煤系地層,不僅煤系內部有含水性強的地層,其下伏為巨厚的奧陶紀灰巖。這些礦床隨著開采的延伸,地下水經深降強排,產生了巨大的水頭差,使煤層受到來自下部灰巖地下水高水壓的威脅,在一些構造破碎帶和隔水薄層的地段發生突水事故,嚴重地威脅著礦井和職工生命的安全。

1.2 其他因素

礦山地質災害誘發因素很多,有些是開采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如開采深度的增加,使得地應力相應增大引起冒頂、片幫、脫盤甚至巖爆的嚴重地壓災害;有的是開采中忽視預防或開采不規范、管理不科學導致的,如采空區不及時充填、廢渣廢水隨意排放、水文地質及構造不了解、巷道偏離、盲目指揮、違章作業、私挖亂采等,非穩定因素積聚到一定限度引發各種災害;有的礦山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或為擺脫一時的經營危機,擯棄常規,如采富棄貧、求近避遠,結果為后期發展埋下災害隱患;曾一度泛濫的民采風潮掠奪式的開采活動也對部分國有大中型礦山造成嚴重干擾和資源、環境破壞。

2 主要地質災害特征和治理措施

2.1 泥石流

泥石流災害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但人們并不是被動地去接受泥石流災害,而是通過科學研究,不斷認識其成災機理和成災規律,提高預測預報水平,加強防御建設,與泥石流災害進行斗爭。礦山建設對泥石流形成條件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產生并加速松散固體物質的積累,露天開采及坑采剝離廢石速度較快,產生大量廢土,是泥石流源地的主要形成原因。(2)增大了水體補給量。礦山廢石堵溝成湖,蓄積了大量的水體;有時在掘進坑道的過程中,掘開了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形成地下水突涌,使水體補給量增大。(3)礦山建設改變了地形條件,增強動力條件。

泥石流的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1)工程措施的治理目的是減少災害的發生頻度,降低災害的危害程度。一般是攔擋、排導和支護措施。(2)生物措施:生物措施的治理目的一是治理水土流失;二是吸收有害物質,凈化土壤。(3)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金屬礦圍巖一般為較硬的巖石,開采過程中開采堆積物除了上覆土層和風化巖石外,均為較大塊的難風化的塊狀堆積物,易形成的地質災害為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

2.2 塌陷

當地下礦層被采出之后,采空區的頂板巖層在自身重力和其上覆巖層的壓力作用下,產生向下的彎曲和移動。當頂板巖層內部所形成的拉張應力超過該層巖層的抗拉強度極限時,直接頂板首先發生斷裂和破碎并相繼冒落。接著是上覆巖層相繼向下彎曲、移動,進而發生斷裂和離層。隨著采礦工作面的向前推進,受到采動影響的巖層范圍不斷擴大。當礦層開采的范圍擴大到某一時刻,在地表就會形成一個比采空區大得多的塌陷盆地,從而危及地表的各種建筑物和農田等。對礦山采空區塌陷的治理方案很多,但較常用的方法是充填復墾法。這種方法是利用礦區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礦剝離物等可供利用的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塌陷地復田。這種方法多用于有足夠的充填材料且充填材料無污染,可經濟有效防護治理的地區,因其既解決了塌陷地復墾問題,又解決了礦山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問題,所以經濟效益最佳。

2.3 滑坡

滑坡活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發生在雨季。而軟硬相間巖層,由于差異風化,堅硬巖體突出,由結構面切割或重力蠕變,堅硬巖體就會產生崩塌、落石。地質構造發育使完整巖石被分割成割裂體,割裂體在誘發因素下失穩而形成崩場,因此構造越發育,巖體越破碎,越易產生崩塌、落石。人為影響主要是開挖坡腳、改變應力場,使坡體內積存的彈性應變能釋放而造成應力重新分布,巖體產生卸荷裂隙,它們多張開且平行于邊坡面并使原有裂隙擴展和張開,由其所切割的巖體,可能失穩而形成崩塌滑坡。目前露天煤礦、鐵礦、采石場所發生的滑坡,大多數是由于違反開采順序,亂采濫挖而造成的。為了使露天采掘、剝離作業正常進行,采場邊坡巖體應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當工作臺階采掘到最邊界時,便形成最終邊坡;當最終邊坡角過陡時,穩定性差,易滑坡,危及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導致停產閉坑;當其過緩時,會降低采礦經濟效益。

抗滑工程是防止山體滑坡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對于事關生命、財產安全的礦區坡體來說,意義非同尋常。抗滑工程包括抗滑擋墻、加筋擋墻、錨定板擋墻、預應力錨索擋墻、錨桿擋墻。抗滑樁大截面積排式抗滑單樁、抗滑鏈、鋼管樁、承臺式抗滑樁、抗洪樁、樁基擋墻、椅式擋墻、排架式抗滑樁、抗滑剛架樁、板樁抗滑樁和錨固樁。土質改良注漿、微型樁。

3 礦山環境地質災害問題及其勘查方法研究

3.1 地球信息技術綜合方法

遙感技術(RS)主要是針對大面積區域宏觀解釋,可形成不同比例尺所需要的航衛片解譯結果。利用航、衛片進行解譯,具有直觀、真實、準確、實效性強等特點,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GPS具有全天候、全球覆蓋和高精度的優良性能,而且其用戶設備無源工作,體積小,重量輕,耗電少,使用方便和價格低廉,因此,GPS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礦山環境野外調查中,可采用GPS定位儀進行礦山環境三維坐標數據的現場采集工作。礦山地質災害的許多問題都是由多種空間域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而GIS本身又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操作功能和多源多因素信息復合疊加技術,因此GIS完全可以實現對礦山環境和災害問題進行動態模擬與評價的目的。

3.2 水文地質與巖土力學試驗方法

水文地質與巖土力學試驗類型很多,是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調查成果的基礎數據和資料,均需水文地質與巖土力學試驗而獲得。在礦山地質災害調查工作中,水文地質試驗主要包括水質測試、淋濾試驗、浸泡試驗、含水層吸附試驗、含水層頂板滲透性試驗、采礦引起周圍地層滲透性變化試驗、礦石及固體廢棄物中有毒有害元素測試試驗、土壤污染試驗、溶質遷移與富集規律試驗等;巖土力學試驗主要包括室外原位力學試驗和室內巖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等。

3.3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高密度電阻率法是以巖土體導電性差異為基礎的一類物探方法,該方法一次即可進行多裝置數據采集,既可研究深度方向的電性變化,也可研究水平方向的電性變化,通過參數換算取得更多突出的有效異常的比值參數,利于潛在災害的埋深、范圍等的推斷解釋。它對不太深的采空區、地下水系、巖石風化層等的勘查十分有效。淺層地震法是由人工手段激發地震波,再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層中的傳播規律,以查明地下地質小構造及獲取地層巖性信息的一種物探方法。其中的淺層反射法,不僅能直觀地反映地層界面的起伏變化,而且還能探測地下隱伏斷層、空洞、陷落柱以及各種異常物體,是滑坡、斷裂面、采空區等潛在地質災害的有效勘查方法之一。

4 礦山地質災害的預防

愈演愈烈的礦山災害、大量潛伏的災害隱患、日漸惡化的礦山環境說明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必須上升到政府監管的高度。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大對礦山環境與災害源的監管與治理力度,防止新的隱患發生。礦山企業要規范開采行為,合理開發礦產資源,處理好短期經濟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關系,將防災減災工作始于礦山設計并延續到閉坑之后。注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研究,將其列入礦業領域的基礎性研究,把礦山災害、環保、安全生產統一起來。災害研究要充分依靠科技進步,采用高新技術,研究災害的發生機制,建立災害的監測、預報和評估信息系統。

篇7

關鍵詞:煤炭資源開發;生態破壞;法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4-0061-04

湖南省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產量在全國排名第18位,但開發利用程度很低,缺乏對違反規劃開發法律責任的具體規定,導致現有的煤炭規劃形同虛設,同時缺乏有效煤炭規劃的約束指導,導致礦業權設置和交易不規范,資源的勘查開發秩序較亂,爭搶資源問題較為嚴重。并且湖南省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資源回收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根據上述情況,結合湖南省實際,現通過對湖南省煤炭資源開發現狀進行分析及存在的問題,闡述煤炭資源開發對該省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情況,并從法理的維度進行分析,為解決煤炭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更充分的理論依據,也為湖南省解決煤炭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破壞提出了幾點法治對策。

一、湖南省煤炭資源開發現狀

(一)煤炭在湖南省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地位

煤炭是湖南省能源消費在主要的能源消費中占70.2%,“十二五”期間煤炭產量每年產量達6600-8500萬t,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而煤炭企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在為人們提供能源的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資源和環境容量的重要舉措。目前,湖南省已探明的煤炭資源總量超過85億t,累計探明的煤炭量38.69億t。長期以來,湖南省資源產業一直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單向直線開發模式,與之相對應的煤炭企業發展模式則是“快速建礦、強力開采、廢物排放、缺乏治理”,這種傳統的開發模式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嚴重,利用率低,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

當前煤炭資源開發的狀況仍然與現實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地區和企業缺乏長遠眼光和社會責任,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治理,導致我國煤炭工業仍處于盲目擴大規模、資源開發無序、大量浪費和粗放開發、低效率利用、環境污染等狀況下,資源優勢不能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

(二)湖南省煤炭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資源保障程度偏低、有效供給能力不足

湖南省雖然是產量并不多的煤炭生產省份,卻是煤炭消費大省,長期需要從外省調運,湖南省煤炭資源勘查程度低,特別是可供建井的詳查和精查程度低,可采儲量與煤炭儲量的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資源保障程度偏低,有效供給能力不足,經濟可采儲量少,人均占有量低,資源稟賦差。目前95%的煤礦屬于井工礦,開采條件居世界中下等,煤炭92%集中分布在湘中和湘東南的婁底:邵陽、衡陽、郴州地區,湖南地質構造復雜,煤層變化較大,礦點多,規模小,開采技術條件復雜,這些因素影響了資源的充分開發。

2.對煤炭資源的生產開發缺乏統一規劃

顧名思義,煤炭開發規劃是優化煤炭生產_局的基礎,而現行煤炭立法對煤炭規劃的相關要求都過于簡單且可操作性差,同時也缺乏對違反規劃法律責任的規定,導致現有的煤炭規劃形同虛設,也由于缺乏有效煤炭規劃的約束指導,造成了礦業權設置和交易亂,資源的勘查開發秩序亂,爭搶資源問題比較嚴重。

3.煤炭資源生產開發過程中的浪費十分嚴重

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其作為湖南省的主要能源,則必須對其高度重視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目前,湖南省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資源回收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全省煤礦開采回采率平均只有35%左右,遠低于全國56%的要求。有的煤礦開采回采率甚至低至10%-15%,特別是厚煤層以及小煤礦回采率偏低,大量資源被浪費和遺棄。另外,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特殊和稀缺煤類也缺乏有效保護。煤炭開采經營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發展方式不科學,以數量型和粗放型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與以質量效益型和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還存在較大差距。

二、煤炭資源開發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

(一)煤礦開采破壞植被和水土資源

1.井工開采導致土地塌陷嚴重,植被遭到較大破壞

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長也受到影響,土地利用率減少,地貌的改變引發土地沙漠化,而塌陷還會引起山地、丘陵發生泥石流,山體塌陷滑移,嚴重破壞礦區的植被資源、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

2.露天開采直接挖損土地,破壞地表植被

這種采掘挖損多是毀滅性的,對植被和土地的破壞程度更大。

3.固體廢棄物壓占土地

煤礦開采產生的煤矸石是煤炭工業排放量最大的固體廢物,而諸如此類的固體廢棄物壓占了大部分的土地,植被也遭到嚴重破壞。

4.露天煤礦和井工煤礦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供水緊張,水土流失嚴峻,從而導致區域內的作物大面積減產,抗御災害能力下降,土地貧瘠,植被退化,嚴重危害農業生產,而未經完善凈化的礦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污水等也被直接排放。

(二)煤炭資源開發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近年來,湖南省煤炭開采給礦區周邊農戶及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首先,開采引發的水均衡破壞及污染。煤炭開采伴生的地面沉降、塌陷,導致礦區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嚴重,使得當地農民人畜飲水困難,農田減少,農作物干枯,糧食減產;大量地下水資源因地層破壞而滲漏礦井并被排出,對礦區周邊環境形成新的污染。同時,污水的任意排放,對地下水、當地河流、水溝、農田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煤礦的擴能改造,煤矸石堆放場地不斷擴大,對土地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礦區長期侵占土地并暴露于外的矸石山堆積,經風化和瓦解,在雨水淋濾作用下將有毒、有害物質滲入到土壤和水環境系統中,導致地表和地下水系嚴重污染、土壤貧瘠化、植被破壞,且復耕較為困難。加之對與煤炭資源共伴生資源的綜合開發生產和對煤礦礦井廢物的回收及循環利用水平比較低,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破壞的嚴重程度。再次,隨著煤礦開采量的逐漸加大,采空區不斷增多,造成了地表裂縫下陷、山體滑坡、危巖增多,導致了農民房屋拉裂,耕地受損。礦山遇淺層開采,井下放炮時帶來地面震動及噪聲,使地面房屋及房屋內人、畜安全受到嚴重影響。最后,井下抽風排放廢氣對周邊農戶和大氣環境的造成的污染及矸石山流動、煤矸石放熱、尾礦堆積、滑坡等造成的其他礦山地質災害,都給礦區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煤炭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破壞的法治對策

(一)發展循環經濟

1.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采取防治結合的方針,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和研究工作,通過科學管理和工程技術手段開展積極有效的治理。目前,湖南省的礦山環境管理處于被動局面,在環境調查、治理手段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發達省份,因此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對地質環境保護的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制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技術標準,礦山環境評價、恢復治理標準以及地面沉降檢測技術標準,使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逐步實現法制化、規范化。

2.研究運用新的礦山開采技術和尾礦資源化利用途徑

湖南省礦產資源的開發技術相對落后,應推廣無公害的開發技術手段,禁止有害的生產工藝。對于礦山產生的大量尾礦和廢棄物,可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如某些企業的廢料又是其他企業的原料,這就需要加強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為了便于企業之間的廢料交換,提高廢礦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建立廢礦和尾礦數據庫。同時發展新型金屬、新型非金屬及常規礦物原料的替代品,降低經濟社會對常規礦物原料的依賴程度。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擴大利用潔凈煤和煤層氣,減少直接燃煤比重。特別是我國進入重工業快速發展以后,能源消耗總量規模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曾經達到的水平都要大,由于能源的巨大消耗,必將帶來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所以在提高煤炭資源供應能力的同時,要加強煤炭資源所在地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使資源、環境和發展的比例協調,這樣不僅能促進礦業市場的健康發展,更加保證了湖南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穩步進行。

(二)完善立法

1.完善生態補償的法律法規

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是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首要特色,各地區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為節約資源,積極推行資源有償使用,全面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水資源費,建立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嚴格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對在煤炭開采過程中所造成的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泥石流、森林草地及耕地破壞等納入補償范圍。同時在已有法律基礎上,緊密結合煤炭礦區環境特點,建立起符合湖南省的煤炭礦區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對新礦山項目的環境影評價、在采礦山的環境保護和報廢礦山的環境重建以及如何推進環境補償機制等方面,省有關部門應該通過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專家和公眾意見,盡快研究、制訂出煤炭礦山環境破壞補償的新辦法,使之法律規定明確化。

對環境保護而言,湖南省貫徹的是“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的制度,這一制度不僅沒有得到很好貫徹,而且在制度設計上存在明顯缺陷,就是缺乏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補償規定。

生態補償之要求補償的主體應有三類,一是對生態保護做出貢獻者給以補償,二是對生態破壞中的受損者給以補償,三是對減少生態破壞者給以補償。在煤炭資源開發過程中,對維護生態環境做出貢獻者給以補償,如對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生態信息等公共物品,通過補貼那些提供生態保護這種公共物品的單個的經濟主體,以激勵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對因煤炭開采而遭受損失者給以補償,如因煤炭開采導致農民農田減少、農作物干枯、耕地受損、農民房屋拉裂等,對這些遭受損失的農民應予以補償。目前,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作用已不容置疑,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因此,在煤炭開采過程中也應該對減少生態破壞者給以補償。如上種種,都應該給以明確的法律規定。

2.加快煤炭立法步伐

(1)必須大力加強煤炭法治建設,實現“依法治煤”

遵守國家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以下簡稱《煤炭法》),在必要時制定相應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如制定《煤炭生產開發條例》。完善煤炭立法,有效促進煤炭生產開發法治建設,促進煤炭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同時要做好法治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煤炭法治意識,嚴格加強日常監管執法,保證法律實施的穩定性,減少運動式的突擊性整治活動。在此過程中,特別是要建立健全對各種違反煤炭生產開發立法規定和政策要求行為的責任追究制度,即必須對違反煤炭生產開發有關規定和要求的行為設定責任,對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煤炭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進行進一步明確,加大對各有關責任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和打擊力度,切實保障相關立法規定和政策要求的貫徹實施。

(2)嚴格實行煤炭行業的市場準入制度

要實現煤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設高產高效集約化礦井,逐步取代小煤礦,減少煤炭資源浪費。這就要求建立煤炭勘探、開發準入制度,提高煤炭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對開辦煤炭企業條件的規定進一步完善。對于已有企業而言,要嚴格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發放條件,根據煤炭資源賦予情況和開發要求,增加對企業年生產能力、回采率的要求,將不符合條件的組織、個人拒之門外。要借鑒相關省份立法經驗,有些地方立法已做出規定,山西省是我國第一大煤炭大省,該省非常重視立法工作,如《山西省煤炭資源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開辦煤炭企業年生產能力不得少于30萬噸,開采零星資源、極薄煤層及殘采、復采的礦井,年生產能力不得少于3萬噸;煤炭資源的采區回采率,開采薄煤層不得低于85%,開采中厚煤層不得低于80%,開采煤層不得低于75%,這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實施辦法的通知[內政字[20051210(1)]指出:“到2007年底,通過依法淘汰關閉和整合重組措施,使全區煤礦總數由現在的1100余處減少到700余處,年產10萬噸以下的煤礦全部依法關閉退出市場,資源回采率達到60%以上,采煤機械化水平達70%以上;到2010年,全區煤礦總數降至600處之內,單井生產能力達到年產30萬噸以上,采煤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堅持新上煤礦單井產量最低達到年產120萬噸標準”。經過7年的實踐后,該區進一步加強了立法工作,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2014]54號規定“四個嚴格.準人”即“嚴格煤礦安全準入”“嚴格煤礦建設項目核準和生產能力準人”“嚴格煤礦生產工藝和技術設備準人”“嚴格煤礦企業和管理人員準人”。其中“嚴格煤礦建設項目核準和生產能力準人”也規定了“完善自治區煤礦建設項目準人制度,嚴格依規依標組織煤礦生產能力核定。新建井工煤礦生產能力不得低于120萬噸/年、露天煤礦不得低于300萬噸,年,其中新建褐煤井工煤礦生產能力不低于300萬噸/年、露天煤礦不低于500萬噸/年”。這些也值得湖南省學習和借鑒。

3.完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立法

在對煤炭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對于煤炭開發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應以預防為主。對煤炭建設項目實施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并將其作為煤炭企業設立和發放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的前置程序。我國已于201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9月1日生效),在原來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煤炭法》中也應對其做出相應規定。湖南省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應通過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以加強立法工作。2013年5月,湖南省修訂了《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但有關規定依然過于籠統,操作性不強且效果不好,還需進一步修訂。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實施意見》,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都做了比較明確的保護性規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加強執法和建立監督機制

1.完善煤炭執法監督機制

煤炭執法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但是當前煤炭執法存在較多的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門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因此,必須改善和加強對煤炭行政執法的管理與監督,依法打擊執法過程中的行政違法現象,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力求達到依法行政。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廉潔執法、熟悉法律的監察隊伍,嚴格執法,加強監督,杜絕執法中的腐敗行為。

嚴格煤炭執法還應實行保證金制度。在全省范圍內加快推廣煤礦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并完善配套措施,建立煤礦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并加快推廣,認真執行與落實。各地區環保、國土資源部門應對煤礦區生態環境進行評估,并提出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目標及要求,合理提出資金標準;各煤炭生產企業應根據上述要求,制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并提出達到礦山環境治理及生態恢復目標的具體措施;并應加強對資金使用的有效監管,以保障煤礦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的合理使用;建議構建煤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評價體系,以評價各礦區是否達到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目標及要求。為提高煤炭回采率,減少浪費,可以讓煤炭開發企業交保證金,如果達到核定回采率,則退還。為了保護土地資源,《煤炭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因開采煤炭壓占土地或者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損,由采礦者負責進行復墾,恢復到可供利用的狀態;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為促使采礦者履行其義務,可以令其交納土地復墾保證金。如“美國的《露天開采控制與復田法》規定:煤礦主在開采前須交納復田保證金,保證金額必須足以支付預計的全部復田費用,具體由州環保局確定。復田由州環保局確定。復田保證金待復田后按一定程序歸還礦業主。對不按計劃復田者給予罰款或刑事處罰。”

2.健全和完善行政問責制度

目前,湖南省的行政問責制還存在很大缺陷,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各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之間有些職責不夠清楚、權限不夠明確,在追究責任時,相關部門相互推諉,出現誰都有責任,誰又都沒有責任的情況;以至于在問責中,問責客體具體應當承擔什么責任,模糊不清,導致相關責任人逃脫了其應付的責任。湖南省大大小小的煤礦很多,尤其是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小煤礦,一旦投入開發生產就會o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如產出的固體廢物隨意堆放,污水任意排放等。因此,不僅要使行政問責制真正制度化、法律化,還一定要把好煤炭行業市場準入這個關,明確各自的責任,對不符合條件的組織和個人拒之門外,對不依法行政、徇私枉法、者得到法律責任的追究,對相關負責人從政治責任、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直接責任、間接責任,層層查下去。

3.關閉生產能力在法定噸位以下的小煤礦

篇8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煤炭企業中會計及稅務的處理問題逐漸受到了企業的重視,本文主要是以新形勢下的煤炭企業在安全費用方面上的計算標準以及所適用的范圍作為切入點,對稅務和會計的處理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此來提升煤炭企業在會計和稅務處理工作上的效率,進而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煤炭企業;安全費用;會計;稅務處理

在社會發展的最新形勢下,煤炭逐漸成為了我們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能源之一,這種形勢對于煤炭企業來講,它既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是對企業的一種直接的考驗;相關的煤炭企業要想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處于良好的位置,就必須要不斷的加強煤炭企業中安全費用的稅務處理過程,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來,某些煤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這就使得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威脅;企業可以相應的設立安全長效機制,明確對應安全費用的支出制度,這樣才能促進煤炭企業更好的發展。

一、煤炭企業中的安全費用提取標準及適用范圍

在安全費用方面的提取標準重點是依據礦井的災害程度以及生產力的差異來進行實施的。大中型的煤礦企業中,屬于高瓦斯、大水量的礦井以及自然發火較為嚴重的礦井噸煤不可以少于八元,屬于瓦斯較低的礦井噸煤要超過五元以上,重點監測的煤礦噸煤要保持在十五元以上,對于露天煤礦的噸煤也應該不少于三元。相關的煤礦企業依據以上的標準和范圍,從而確立了安全費用的相關提取標準,并且向當地的相關煤炭產業管理部門提交,向相關的煤礦監測部門和稅務機關提供備案。

相關的安全費用重點是用于完善和改進礦井對瓦斯的排放系統以及檢測系統的費用支出、瓦斯突出和綜合防治的支出、礦井的防治水及防火的支出、礦井幾點設備的維護及供電系統設備的支出、礦井中的通風系統的改進和更新以及煤礦的運輸系統和防塵系統的相關設備支出等等。煤炭企業相關的安全生產支出都是依據專款專用、各戶核算的方式進行利用,而且嚴格規定了專項資金只能運用在安全方面的生產上,不可以私自挪用和占有。

二、煤炭企業對安全費用的稅務處理過程在安全費用方面的利用和支出,在企業相關的所得稅法律中都有提到,其中包括成本在內的費用、支出、稅務以及受損失項目的管理。煤炭企業在實際中的安全費用方面上對專用設備相關的稅務處理,可以依照專用設備的10%的專項資金來抵消企業所得稅中應該繳納的稅額,也可以在五個納稅中結轉進行納稅。針對專用的設備資金,企業可以遵循設備具體發票的價格來計算價稅。煤炭企業在提取資金進行購買專項設備的時候,首先應該根據自身的特性來考慮是否需要對應納的稅款進行抵消。但是在實際的增值稅當中,不包含相關規定所允許的抵消稅額、返還的稅款、設備的安裝以及設備的運輸費用等等。政府投資訂購的部分則不包含在抵免的范圍之內,但是根據自身通過銀行貸款或者是融資購買,依照有關的規定是包含在抵免范圍之內的。

在煤礦企業相關安全費用的支出當中,作為收益類型的費用支出或者是安全生產的有關費用都是在稅前進行扣除,但是對于資本性的費用成本,在稅前就進行折舊報銷相關的費用,這種狀況和對應企業在全管理方面管理的性質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安全生產的儲存資金是包含在費用項目支出中,包含在費用支出的范圍之內,這也要作為企業中的所得稅進行扣除。煤礦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籌集資金用于專用設備的購置,其使用的金額可以依據相關規定的企業所得稅進行抵免,但是企業利用財政的支出款項引進專項的設備的費用,不可以進行企業應納稅的抵免。從目前所實施的安全費用的計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安全費用的支出和變化,不但簡單合理,還可以促進安全生產的穩定進行。

三、煤炭企業有關安全費用的會計處理

我國煤炭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會計處理都是根據國家的具體政策進行實施的,對于安全費用的支出應該計算到當期的產品成本以及損失和收益的范圍中。我們從稅收的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可以了解,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費用經過稅收政策的改革做到真正的實現到企業的優惠政策當中。如果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安全費用的處理方式來看,它是為了能夠達到促進煤炭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制定的。增加煤炭企業的稅收,是針對煤炭企業的社會地位和我國國民經濟基礎不對稱的有效方法,這一措施已經被具體的運用到相應的稅收政策當中。

四、煤炭企業相關安全費用會計處理意見和稅務煤炭企業在安全費用上的支出,從外表上看,企業的經濟利益以及相關股東的股利都相應的下降,但是如果我們從企業的投資行為來分析,就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獨立的處理方式,即費用性支出和資本型支出。對于費用性支出來說,它是包含在稅前所要扣除的范圍之內,在一定程度上對專項的資金實施核減,這種行為對企業的可分配資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具體實施中,則需要會計嚴格遵守相應準則,嚴格掌控提取費用。

如果從財務部門的賬面上看,實行一次性提現折舊的方式之后,企業的資產價值已經是不復存在,在以后的資產統計和評估過程當中,很多相關的問題就會顯現出來。國家在對企業的政策改革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進企業安全穩定的發展,但是企業在實際的生產和運營的過程中,生產報表中所體現出來的數據并不是企業真正的財務情況。在最新的企業核算當中,增添了盈余公積金以及專項儲備基金兩種。政策方面的整頓在某種程度上也真實反映出了煤炭企業在發展中的被動性,但是從整體方面來看,實際是為了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一步步的消除固定資產在核算過程中的名不符實的問題。

總之,通過本文的詳細討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在社會發展的最新形勢下,煤炭逐漸成為了我們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能源之一,這種形勢對于煤炭企業來講,它既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是對企業的一種直接的考驗。本次研究主要闡述和分析了煤炭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上的安全費用以及稅務處理的具體方法,煤炭企業要想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處于良好的位置,就必須要不斷的加強煤炭企業中安全費用的稅務處理過程,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去解決企業中的安全費用方面的實際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煤炭企業在日后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鵬.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中國集體經濟,2012(8).56:42.

[2]楊慶峰,劉菊芳,張凌.關于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運行中成本預算方法的探討[J].甘肅冶金,2013(4).45:21.

篇9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min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intrinsic factor which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mine, in the process of mine use,is the main measures to keep the balance of mine. So it′s necessary to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nd try to control them, it is meaningful to keep the stability of mine. The article based on an open metal mine of Yunnan province,analyzes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dump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ex weights with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The purpose of this way is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mine . By the way, the paper uses FLA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check ou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at the control of dump height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ke sure the stability of mine.

關鍵詞: 排土場;穩定性;層次分析法;FLAC3D

Key words: dump;stabil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LAC3D

中圖分類號:TD8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3-0046-03

0引言

排土場作為一項重大危險源,其穩定性對于礦山的安全生產尤為重要。排土場一旦發生滑坡變形等災害事故,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的破壞不可估量。影響排土場穩定性的因素眾多,各因素對排土場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又各不相同,確定影響排土場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排土場穩定性工程處置措施,對于控制排土場的穩定性具有重大意義。

排土場邊坡失穩破壞不是單純的動力地質現象,它的發生和發展是極其錯綜復雜的。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很多,概括地說,主要可分為內因和外因[1]。

影響排土場邊坡穩定性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工程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爆破震動、地震影響、氣象條件、風化作用、植被概況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些因素對排土場邊坡變形和破壞的影響越大,時間越長,影響效果越明顯[2]。

影響排土場邊坡穩定性的內因主要有:排土場基底穩定性、邊坡角、排土臺階高度、排土總高度、安全平臺寬度、排土散體力學參數、散體粒徑級配、散體堆排方式等因素。

外因只有結合內因促進排土場邊坡失穩的發生和發展,控制內因各指標的參數是排土場使用過程中保持其穩定性的關鍵。本文以云南某露天礦山排土場為工程背景,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計算內因各指標對排土場穩定性的影響程度,確定主要的影響因素,并運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針對主要的影響因素進行具體分析,驗證層次分析法的計算結果,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工程處置措施。

1層次分析法的應用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 具有系統化、層次化等優點,以人們的主觀經驗判斷為基礎, 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多層次、多指標的權重系數。因而,利用層次分析法可以確定各指標對系統總目標的影響程度。由于該方法理論上的完備性、結構上的嚴謹性、應用上的簡潔性,尤其是在解決非結構化決策問題時,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層次分析法的理論在我國各個領域和行業的廣泛研究和應用下日趨成熟[3]。

排土場邊坡失穩,實質上是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發生作用,所以內因是主導。保持排土場穩定的關鍵在于找出可以控制的重要影響因素,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控制。影響排土場穩定性的內因的指標眾多,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影響排土場失穩主要指標,進行分析比較,確定影響權重最大的指標。

1.1構造判斷矩陣A

根據相對重要性比例標度,對排土場的總高度、邊坡角、力學參數、安全平臺寬度、臺階高度及排土物料的粒徑級配等六項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憑借主觀經驗,對各項指標進行打分,構造判斷矩陣A[4]。相對重要性比例標度表和排土場穩定性影響因素各指標的打分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相對重要性的比例標度

[相對重要性權數

1

3

5

7

9

2,4,6,8

定義

兩個因素同等重要

比另一個因素稍微重要

比另一個因素明顯重要

比另一個因素強烈重要

比另一個因素極端重要

上述兩相鄰判斷的中值]表2排土場穩定性影響因素打分表

[排土場

總高度

邊坡角

力學參數

安全平臺

臺階高度

粒徑級配

總高度

1

1/2

1/2

1/3

1/3

1/4

邊坡角

2

1

1

2/3

2/3

1/2

力學參數

2

1

1

2/3

2/3

1/2

安全平臺

3

3/2

3/2

1

1

3/4

單臺階高度

3

3/2

3/2

1

1

3/4

粒徑級配

4

2

2

4/3

4/3

1]

則判斷矩陣A= 122334

1/2 11 3/23/2 2

1/2 11 3/23/2 2

1/32/32/3 11 4/3

1/32/32/3 11 4/3

1/41/21/23/43/4 1

1.2 最大特征值[5]

根據判斷矩陣中的數值,計算各行元素的幾何平均值:

b1===2.289

同理:

b2=1.145;b3=1.145;b4=0.763;b5=0.763;b6=0.573

對bi進行歸一化處理,求最大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W:

根據公式:wi=bi÷(b1+b2+b3+b4+b5+b6)

得:

w1=0.34;w2=0.17;w3=0.17;w4=0.12;w5=0.12;w6=0.09;

將所求得的特征向量帶入公式AW=λmaxW,即

122334

1/2 11 3/23/2 2

1/2 11 3/23/2 2

1/32/32/3 11 4/3

1/32/32/3 11 4/3

1/41/21/23/43/4 10.34

0.17

0.17

0.12

0.12

0.09=λmax0.34

0.17

0.17

0.12

0.12

0.09

根據公式:λmax=

代入數值,求得:λmax=6.0045

1.3一致性檢驗

由公式CI=代入數值,求得:CI=0.0009

判斷矩陣為6階矩陣,參照表3所示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取值表,隨機一致性指標RI取值為:RI=1.25[6]

表3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取值

[n

RI

3

0.58

4

0.9

5

1.12

6

1.25

7

1.32

8

1.41

9

1.45

10

1.49]

在AHP中,判斷矩陣A是否具有一致性非常重要。如果A不具有一致性,就要計算一致性指標,檢驗具備一致性的程度 CR。當 CR

根據一致性檢驗公式CR=CI /RI,代入數據,求得:CR=0.00072,說明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通過以上層次分析法的計算,可以得出結論:

①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可以衡量各指標對排土場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權重,即排土總高度>邊坡角=力學參數>安全平臺=臺階高度>粒徑級配。

②排土物料的成分及排土作業的方式固定以后,物料的力學參數包括粘聚力、內摩擦角、抗拉強度等就基本固定。若要保證排土場邊坡的穩定性,在排土作業的過程中重點控制排土總高度和邊坡角這兩個因素即可。

③排土作業過程中,排土場處于極限平衡狀態時,應停止對其進行繼續堆高,并可通過削坡卸載等工程處置措施,保證排土場的整體穩定性。

2排土場穩定性分析

以云南某露天礦山的排土場為研究對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對排土場穩定性進行數值模擬分析,重點分析排土總高度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從而驗證層次分析法對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

該排土場的排土方式為混排,排土物料主要是白云巖、砂巖及粘土的混合物,采用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堆放工藝,現已形成三個排土臺階,每個排土臺階高度約為20m,安全平臺的寬度約為10m,排土場邊坡角為30°~35°,排土物料的力學參數如表4所示。

表4室內試驗得出的排土物料的力學參數

[類別

排土物料

體積模量

4.62MPa

剪切模量

1.64 MPa

粘聚力

35.7 KPa

重度

20.8kN? m-3

內摩擦角

28.3°

泊松比

0.34]

2.1 模型建立

根據排土作業的推進方向,建立排土場的三維計算模型,確定模型的計算域。模型x方向為排土作業的推進方向,長度為300m; y方向垂直于排土作業的推進方向,長度40 m;z方向為豎直方向。模型底部節點采用x、y、z三方向約束, x方向的兩端采用x方向約束, y方向的兩端采用y方向約束,模型頂部為自由邊界,并選用莫爾-庫倫彈塑性本構模型[8]。

2.2 數值模擬結果

運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對某露天礦排土場邊坡穩定性進行數值模擬計算,通過增加排土臺階,研究增加排土高度對排土場邊坡安全系數的影響效果,得出邊坡安全系數隨排土高度增加而減小的變化值。現將FLAC3D模擬分析結果列于表5,安全系數的顯示結果,反映了排土場邊坡的穩定性隨排土高度增加而明顯減小的規律,從而驗證了層次分析法的計算分析結果。安全系數求解結果及橫向位移云圖見圖1~4,根據數值模擬結果,可以清晰地看出安全系數隨排土高度增加而減小的變化規律,邊坡的穩定性狀況,邊坡的最不利滑動面位置及破壞區域的特點等。

3結論

①由層次分析法的計算結果可知,正在使用中的排土場在排除外在環境因素影響的前提下,控制排土高度是保持排土場邊坡穩定的主要措施。

②通過FLAC3D數值模擬,可知增加排土高度會使排土場邊坡安全系數明顯減小,排土場的高度對排土場邊坡穩定性影響較大,在排土作業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排土場高度進行嚴格控制。

③排土場的堆排高度達到極限平衡狀態后,為了確保排土場的穩定性,應停止排土堆高作業,并適當采取削坡卸載等工程處置措施。

參考文獻:

[1]楊麗萍.準格爾黑岱溝露天煤礦內排土場邊坡穩定性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12.

[2]王光進, 楊春和, 孔祥云等.超高臺階排土場散體塊度分布規律及抗剪強度參數的研究[J].巖土力學,2012,

33(10):3087-3092.

[3]亓新瑞.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概率相結合判定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D].太原理工大學,2012,5.

[4]李志剛,王云鵬.層次分析法在邊坡滑坡防治中的應用[J].煤炭工程,2012,8:117-119.

[5]李娜,張雪,孫文勇.層次分析法在HAZOP分析中的應用[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2,38(9):56-59.

[6]王光進,孔祥云,楊春和等.尾礦高壩的邊坡穩定性研究[J].礦冶,2013,22(3):1-5.

篇10

剛才,四個單位匯報了6月份五起事故發生的情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并做了較為深刻的檢查。下面,我結合今年以來發生的事故情況和當前存在的重大安全問題,就如何吸取事故教訓、堅決遏制事故多發勢頭,采取有效舉措、扎扎實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講兩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吸取教訓,堅決遏制事故多發勢頭

今年以來,在不到半年時間里,集團公司先后發生了8起傷亡事故、死亡40人,5起非傷亡事故。尤其是6月份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仍發生了5起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無論是事故發生的起數、傷亡的人數、發生的頻率,在神華發展史都是絕無僅有的。使得我們的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安全壓力空前增大。

8起傷亡事故,一是烏海駱駝山煤礦“3·1”特別重大透水事故,死亡32人;二是新疆鐵廠溝煤礦“5·4”頂板事故,死亡1人;三是包頭煤化工煤制烯烴“5·25”高空墜落事故,死亡1人;四是寶日希勒露天煤礦“6·2”運輸事故,死亡1人;五是寧煤梅花井煤礦“6·16”運輸事故,死亡2人;六是烏海西來峰焦化廠“6·26”煙罩墜落事故,死亡1人;七是神東布爾臺礦“6·28”運輸事故,死亡1人;八是烏海老石旦礦“6·28”運輸事故,死亡1人。

5起非傷亡事故,一是烏海黃白茨煤礦“2·3”透水事故;二是烏海五虎山煤礦“4·28”一氧化碳嚴重超限事故;三是寧煤甲醇廠“3·23”火炬閃爆著火事故;四是烏海焦油廠“3·25”高置瀝青槽著火事故;五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5·7”催化劑粉倉泄露著火事故。

綜合分析這13起事故,有8起發生在基本建設和技改單位,占事故總量的62%。按事故類別劃分,運輸事故4起,占31%;火災事故3起,占23%;透水事故2起,占15%;高空墜落事故2起,占15%;其它事故2起,占15%。

面對無辜失去生命的40名兄弟,面對永遠失去親人的40個家庭,面對黨和國家及人民的希望與重托,此時此刻我不知道大家是一種什么感受、什么滋味、什么心情?“人命關天”,沒有比人的生命更大的事情;“生命無價”,沒有比人的生命更珍貴的東西。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作為煤炭行業的“龍頭老大”,我們的安全工作備受國內外關注。我們需要發展,而絕不要拋開安全、犧牲人的生命、破壞環境不科學、不健康的盲目發展;我們需要利潤的提高和經濟總量的翻番,而絕不要帶血的利潤和死亡人數的翻番。“安全一票否決”,如果我們的安全工作搞不好,經營指標再好、經濟效益再高,也不能將功抵過;“安全是發展的基礎”,如果我們的安全工作搞不好,發展也是短暫的,絕不會長久。短短的179天、25個周,就死亡40人,平均不到5天死亡1人,一周死亡1.5人,這樣的安全“業績”,能對得起我們的良知嗎?能與“行業代表”相稱嗎?能代表中國煤炭工業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嗎?能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嗎?不得不引起我們所有單位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深刻反思。今天早上,我特別交代讓60個煤礦的礦長也參加這次會議,希望你們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安全生產中。

深刻分析這些事故原因教訓和當前存在的隱患問題,可以說事故的發生絕不是偶然,而是偶然中的必然,充分暴露出我們當前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諸多漏洞、盲區和死角。

一是“安全第一”的思想沒有執行到位。烏海能源公司在不到半年時間內發生,就發生6起事故,死亡34人,占全集團死亡總數的85%。尤其是駱駝山煤礦的特別重大透水事故,打破了集團公司自1995成立以來連續15年無特別重大事故的紀錄;自6月26日至28日,三天內連續發生2起事故,死亡2人。這樣的安全成績,難道說“安全第一”落實到位了嗎?9個生產礦井,有7個礦井部分采掘面因受水害、火災等嚴重威脅被迫停產,難道說安全管到位了嗎?我想烏海能源公司從領導班子到各廠礦及員工應該深刻反思一下,究其何因?如果是領導班子的問題,該調整的要調整;如果是礦廠長原因,該換的要換、該撤的要撤,決不能手軟。寧煤梅花井煤礦自去年12月9日到今年6月16日,僅僅188天,就先后發生2起事故,造成4人死亡,一而再地發生事故,安全工作是如何管的?

二是事故教訓沒有吸取到位。類似的交通運輸事故、礦車掉道傷人事故、火災、頂板等事故,不要說全國經常發生,在集團公司內部近幾年也發生過多起。集團公司為此也多次召開過專題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和原因,提出了明確要求。但是我們一些單位并沒有引以為戒,認真吸取事故教訓,更沒有結合自身實際,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結果重蹈覆轍。事故的發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再發生類似的事故;可怕的是對事故的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可怕的是“吃一百個豆還不嫌腥”。

三是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落實到位。“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責任勝于能力”。抓不好安全,我看絕不是能力問題,更重要的是責任感、執行力、決心和毅力問題。同在一個礦區、同在一個公司,別人能夠做到10多年不死人,而你一年死好幾個人,難道僅僅是你的能力不如別人。我看是你抓安全的決心沒有別人高,抓安全的耐心沒有別人強,抓安全的招數沒有別人多,抓安全的功夫沒有別人到位,抓安全的壓力沒有別人大。一些礦廠長甚至部分子(分)公司領導可以說對安全工作只是喊在口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并沒有落實到行動上、過程中。口號比別人喊的都響,表面文章比別人做的都好,報喜不報憂,好大喜功,形式主義、自由主義、嚴重。安全生產是實實在在的工作,來不得半點粗心和疏忽,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夸,來不得半點急躁和漂浮,必須以科學的態度來謀劃,以務實的精神來對待,以實干的作風來落實,抓一件成一件,件件有著落,擲地有回聲。

四是業務保安工作沒有做到位。安全工作僅靠哪一個部門哪一個人來抓是抓不好的,靠盯也是盯不住的,必須齊抓共管、各負其責。我們一些業務部門在項目設計、建設施工、設備采購、驗收考核、措施制定時就把關不嚴,結果給后續安全生產留下了許多“原生態”隱患;有些單位出現安全問題時,相互推諉扯皮,不從主觀找原因,而是想方設法往客觀條件上推;有些單位個別領導干部作風不扎實,對安全工作敷衍了事,“管產不管安全”。這里我再次強調,安監部門的主要職責是監督監察包括對業務部門的督查,業務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安全管理。

五是基建和技改項目管理不到位。13起事故有8起發生在基本建設和技改項目,充分說明基建和技改項目仍然是集團公司安全管理的主要薄弱環節。尤為突出的是,一些單位從子(分)公司到各單位領導對外委施工隊伍的監管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存在嚴重的重自營單位管理、輕外委隊伍監管問題,沒有真正落實集團公司反復強調的把好“五個關口”、做到“五個統一”;對基建項目的安全管理責任不清晰,雖然簽訂了生產安全協議,但責任劃分不細、不實,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導致日常工作不嚴、不細、不實,該做的沒做好、該管的沒管到位,不需要去做卻做了,致使出現事故后非常被動;有些單位不按建設程序、工期和安全“三同時”要求組織施工,一、二、三期工程平行交

叉作業,系統尚未形成就盲目開始聯合試運轉,勢必造成抗災、減災能力減弱,加之日常疏于監管,發生事故也就必然;個別單位甚至還抱有技改和基本建設項目發生事故由施工單位承擔的不良心態和僥幸心理等等。

六是隱患整治不到位。有些單位對于安監部門已經查出的隱患,不認真研究整改措施,及時加以徹底整改,而是一拖再拖,甚至敷衍了事,更不用說主動查治,導致隱患越查越多。目前專家會診尚未結束,就已查出各類安全隱患和問題4913項,其中煤炭企業1207項,電力企業2749項,鐵路企業371項,港口企業586項。如果會診結束,我想這個數字將會突破7000。這些隱患和問題一日不除,可以說安全生產就沒有保障。

七是本安體系、質量標準化和班組建設不到位。部分單位標準化搞形象工程,沒有延伸到采掘工作面等生產末端,質量嚴重滑坡,與動態達標要求相差甚遠;班組建設發展水平極不平衡,即使是同一集團、同一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差別也很大;安全教育培訓針對性不強、實效差,員工自保互保聯保能力低,“三違”現象還相當普遍;現場管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風險的超前預控思想尚未真正貫徹落實到每個工作崗位、每個作業環節、每個生產過程。

八是應急救援管理不到位。突出表現為應急預案沒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應急物資和裝備配備不足,日常應急演練和培訓不到位,應急隊伍和素質不能滿足應急需要等等,致使不能及時識別事故災害的嚴重程度,發生事故后措手不及。

上述八個方面的不到位,既是事故應該吸取的教訓,是今后安全工作的重點,必須引起各級領導、各部門、各單位的高度重視,必須盡快加以研究解決。希望大家一定要認清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吸取事故深刻教訓,站在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站在“以人為本”、“保民生、保增長、保穩定”的高度,站在維護神華改革穩定大局、推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度,切實把安全生產擺上當前工作的首要議程,當做頭等大事來抓。時刻保持思想統一、認識到位的清醒頭腦,時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鐘常鳴的高度警覺,時刻保持反驕防松、嚴抓嚴管的強勁力度,長久樹立抓好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常講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鐘,著力以認認真真的作風和實實在在的工作,來化“危”為“機”,堅決遏制事故多發勢頭,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

二、以人為本、標本兼治,想實招、出重拳,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動真功夫,扎扎實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徹底扭轉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

圍繞安全工作1號文件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強責任制的落實,切實提高安全的執行能力。責任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也是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擔任何種職務,肩負何種工作,都必須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企業、對社會負責,這是社會法則,也是道德的規則。這就需要我們時刻清醒、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遇到困難時,不是找借口退縮,而是積極想辦法去克服。這就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增強抓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既然事業選擇了我們,就要為我們的事業負責任,就要從內心深處真切感到抓好安全是對全體員工的最大負責,是講政治、顧大局和切實履行職責的實際行動;要大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講實話、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會議上、寫在文件里了事,切實解決管理不到位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增強安全預控的主動性。堅定安全工作可防、可控、可治和把高危行業變成安全行業的堅強信心和必勝決心,從源頭上超前預控事故隱患,堅決做到有跡象就查,露苗頭就敲,見傾向就糾,出問題就抓,一絲不茍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增強責任追究的嚴肅性。嚴是愛、松是害。安全生產管理上的不嚴格,就是對企業、對員工最大的不負責。要強化各級安全責任主體意識,真正把安全責任認認真真落實到位,絕不能失之于寬、失之于軟,更不能“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使逐級傳遞的責任鏈條出現障礙,必須嚴格檢查、嚴格分析、嚴肅處理、嚴肅問責。只有這樣,才能以高度的責任心來履行安全職責,承擔安全重任;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強烈的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自覺地為企業的安全發展想方設法、超前謀劃。各級安監部門要切實負起安全監督監察職責,采取鐵腕手段、時刻保持高壓態勢,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鐵面無私。各級業務部門要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切實做好業務保安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執行力。雖然集團公司規定停產、復產令原則上由安監部門下達,但整改措施的制定和督促落實工作必須由業務部門負責,并且要從技術等方面對是否具備復產的條件嚴格把關,提出明確意見。

(二)全面加強基本建設和技改項目的管理,切實提高整體安全的監管能力。各子(分)公司要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重新審視和深入剖析在技改和建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差距以及造成事故多發的根源所在等,研究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徹底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要認真落實《關于加強煤炭建設項目管理的通知》(發改能源[2006]1039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監總煤監[2009]146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管理的通知》(發改能源[2010]709號)等文件規定,進一步完善基本建設項目設計、建設、施工和監理等單位安全管理流程,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方責任,切實保證屬于我們做的一定要做好、做到位,屬于施工和監理等單位做的一定要監管協調到位、督促要求到位;一定要按照項目建設程序和安全“三同時”等有關規定,合理安排工期,有序合法合規組織建設;一定要把好“五個關口”、做到“五個統一”,堅決杜絕“一包了之”、“以包代管”、“層層轉包”,從嚴、從細、從實、高標準地管好外委施工隊伍。我再次重申,對于沒有拿到路條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于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項目,一律停建整改;對于未完成設計任務、系統不完善的項目,一律不準移交生產;對于資質不符要求、安全業績差的隊伍一定要清理出去。

(三)全面加強隱患整治,切實提高各類事故的防范能力。各子(分)公司要按照定隱患、定措施、定資金、定時間、定責任人的“五定”原則,抓緊研究制定詳細的隱患整改計劃,掛牌督辦,限期整改、消號管理,每天向集團公司書面匯報隱患整改進展情況。對于專家會診指出的隱患,必須盡快制訂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該停產要停產,該關閉的要關閉,該減產的要減產,尤其是烏海和寧煤公司。集團公司安監局及有關業務部門,要研究確定需要集團公司掛牌督辦的重大安全隱患,采取不打招呼、不定單位、不定時間的突擊檢查方式,對各單位的隱患整改情況進行重點督察,并在每月調度產運銷平衡會或周四安全視頻會上進行通報;同時要將隱患整改情況納入本安體系考核范疇,對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單位在本安體系考核標準中直接扣分。今后,凡被集團公司下令停產的礦井,未經集團公司下令,擅自復產的,將嚴肅追究相關子(分)公司有關領導的責任,若因此導致事故發生的,上升一個事故等級處罰

(四)全面加強重大危險源管控,切實提高重大事故的抗風險能力。煤礦企業要著重抓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理。繼續加大瓦斯抽采力度,系統的完善優化,減頭減面、減人提效等工作。凡瓦斯抽采不達標、“四位一體”防突措施落實不到位、系統存在重大問題的,一律立即停產整改,尤其是寧煤金能公司和烏蘭礦。集團公司安監局牽頭、總工辦、煤炭生產部和科技發展部配合,要盡快與西安煤科院商討成立“神華煤礦防治水研究院”事宜,對烏海、寧煤和其他公司煤礦防治水進行技術專業化服務;對于烏海等公司受奧灰水、老空水、地表水威脅嚴重的礦井,若沒有把握該停產繼續停產。要規范火區治理工程的管理,消除重大火災安全隱患。烏海、寧煤、神東部分礦井地表滅火工程留下的大采坑,要盡快組織回填,確保雨季的安全。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局要牽頭,組織煤炭生產部、總工辦、戰略規劃部及北遙公司,對煤田火區情況及治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普查調研,出臺規范全集團滅火工程的管理辦法,對滅火工程進行清理整頓,徹底改變各自為政、管理混亂等問題,構建火區治理的長效機制。要加快推廣“井下膠帶輸送機火災預警”技術,加強車輛和軌道運輸及頂板管理,嚴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煤制油化工企業要加強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環節的管控,要像“煤礦生產過程中可以做到瓦斯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那樣,牢固樹立“生產過程中可以做到不發生火災,出現火警就是事故”的管理理念,切實做到高標準、嚴要求、重基礎、強管理、抓落實、求實效,確保“安穩長滿優”目標的實現。電力企業要落實好“二十五項事故反措”,最大限度減少非停事故。鐵路企業要加強鋼軌探傷及路基、橋梁、隧道等病害整治,減少斷軌等事故發生。

(五)全面加強本安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安全風險的預控能力。各板塊要按照“本安體系全面實施年”活動的安排和部署,進一步加快本安體系建設步伐,8月底前必須建立本安體系考核評分標準。各子(分)公司要加大本安體系的檢查考核力度,將其實施的好壞納入到“五型企業”建設考評范疇和考核提拔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要依據,切實通過本安體系的實施,養成無論干什么工作都要開展辨識危險源、評估與管控風險的自覺習慣,實現安全工作的超前謀劃、超前預想、超前研究和超前防范,推動安全工作由被動整治、結果管理向超前預控、過程管控的根本轉變。集團公司安監局四季度要對各單位本安體系建設與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根據考核結果和各子(分)公司內部排名情況,分板塊排出名次、張榜公布、掛牌管理;要組織召開好以“如何建設本質安全型煤礦”為主題的第三屆礦長大會。

(六)全面加強“雙基”建設,切實提高安全基礎的管理能力。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關于加強區隊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集團公司2010年區隊班組建設實施方案》,全方位、全過程地推進區隊班組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要著力拓展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內涵和外延,將風險預控、過程管理、動態考核的理念方法運用實踐到標準化建設之中,切實做到現場的動態達標;要突出精細化管理,努力實現人、機、環、管四位一體的標準化。要加快培訓基地建設,強化安全教育培訓,著力規范人員的操作行為,全面提高員工的自保、互保、聯保意識和業務技術水平,力爭實現全員持證上崗,做到“三不傷害”。要加強應急管理,建立健全監測監控、人員定位、壓風自救、防塵供水、通信聯絡、避險逃生等6大應急保障系統;加快大型鉆機、大型水泵、潛水泵等應急裝備的配置,實現應急資源的共享;完善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強化日常應急演練和培訓,增強識別事故征兆和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