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新技術及應用領域范文
時間:2023-09-18 17:5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的新技術及應用領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目前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十分普遍。各行各業都在使用計算機進行多種多樣的信息管理,用計算機來處理公司各部門的業務。計算機的通信軟件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使用也是十分普遍,是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重要部分。本論文主要介紹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
目前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完成的工作也是越來越深入,我們應該使不同地區的計算機能夠實現資源共享,互相能夠交換信息。因此,計算機通信技術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計算機通信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或處理方面的資源共享和交換各種數據,使得信息的傳播更為迅速、方便且省時經濟。特別是互聯網絡的發展,計算機通信的地位也與日俱增。同時也是電子技術領域中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1]。
1.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概述
1.1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定義十分廣泛,但是總的來說,在計算機領域所應用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叫做計算機技術。一般來說,計算機技術可以分成計算機軟件和計算機硬件這兩個主要部分。
計算機軟件主要是指在系統中的程序和這些程序的文檔等。計算機軟件是用戶與計算機進行交流的一個接口界面。計算機硬件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這五部分組成。
1.2計算機通信的特點
數據通信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計算機通信,這種方式主要體現在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或者是計算機和終端設備之間的信息交流。它實現了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但是也有著自己明顯的特點,因而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主要能夠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抗干擾能力強,采用二進制方式進行數據和信息傳遞,有利于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數據信息傳輸效率非常高,每分鐘能夠傳輸的字符大約在48萬個左右;能夠進行多媒體通信,能夠傳輸和再現文字、語言、聲音、圖像[2]。
2.計算機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
2.1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多樣化的管理方式,這是因為不同行業對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是不一樣的,同時需求也更加深入。為了對計算機進行更加充分的利用,一般使用數據信息系統來進行管理,使得用戶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在企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通過對計算機通信軟件的使用,能夠大大簡化操作流程,使得辦公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2.2在計費系統中的應用
傳統的交換系統已經不能夠滿足人民的需要,交換機技術逐漸發展起來。用戶機大部分都是通過專業的計算機進行計費,但是整個系統也有專門的計費功能。運用專用計算機計費功能多,冗余度較大,存儲容量大,能夠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設計相應的功能。例如,在賓館服務中將電話計費和客房管理計算機聯網,能夠實現綜合管理,統一進行結賬。還有一些單位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分類計費方式,而計算機計費系統適應了這種需要,能夠很好的進行計費和管理,大大方便的人們的通信。
2.3自動查號和數據管理
計算機通信在數據管理和自動查號等功能中,也有著很多運用。比方說:短途的市話和公用網的長途電話,都是采用的計算機自動查號的方式。這樣做和傳統的手工方式相比,具有方便、不易出錯、查號迅速的特點。同時,用戶還能夠享受到許多其他的功能,包括修改用戶密碼、更新數據和統計的功能。運用計算機通信,不僅方便了通信管理工作,同時也使得用戶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服務。此外,開發者在進行系統規劃和開發的時候,可以使系統具有自動查號功能,還可以開發相應的系統,能夠實現對通信部門數據的有效管理,也能為人們進行通信創造有利于條件[3]。
3.計算機在通信中應用的發展前景
隨著計算機軟件、硬件的不斷進步和計算機技術、通信設備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將使計算機通信技術有著質的變化。在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熱門話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大容量光纖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信息高速公路”能同時傳遞聲音、圖像和文字資料,比國內目前采用最多的數控信息傳遞系統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將是通信領域的發展總趨勢。
4.總結
目前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十分普遍。本論文簡要介紹了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并介紹了三種計算機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將是通信領域的發展總趨勢。
參考文獻
[1]林生 計算機通信網絡原理[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2]趙洪濤 淺議計算機通信與網絡發展的應用技術.交通科技與經濟,2008,2.
篇2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 新技術 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 To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digital interactive classroom," university resources "open sour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and new technology to "learn" a few perspectives on th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based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ing; In order to promote computer-based "new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elp.
Key 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ies; education; application
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特別是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領域亦不例外,無論從教育管理、學校教學與學習以及對外信息交流和教育教學資源的獲取,都離不開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借助于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開展教學與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其改變的不僅僅是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的變革,更涉及到了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育體制的轉變,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1 數字化互動教室――未來課堂教學的方向
傳統課堂教學過于教條化、模式化、靜態化,已經不能滿足新技術條件下的課堂教學需要,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要重構傳統的課堂教學,數字互動教室即是未來課堂教學發展的方向。以“數字化互動教室――交互式電子書包”為代表,正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數字化互動教室”正是在當前應試教育人才模式已經嚴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地區教育資源“貧富分化”程度不斷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爭奪日趨激烈,及傳統教育下的平均教育水平難以提高等問題背景下誕生,其意義就在于將學校教育推進到了信息化課堂教學這一核心階段;數字互動教室其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教學設備更新,其著眼于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提升、改善,著眼于教材、知識呈現形式的轉變。
數字化互動教室,更為學校素質教育環境下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支撐平臺,其可以充分發揮“互動”與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包括名師、優質課件、優質教案在內的諸多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數字化互動教室環境下的電子書包,則可以實現教材資源內容的多本合一,結束傳統“分科”對教育產生的不利影響,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效果。總之,數字化互動教室是一個可以實現學校課堂信息化教學的一個系統性的、有效的改革方案,實現與教育相關的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實踐操作等多個方面內容的協同作戰,對傳統課堂教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2 開源――高校教育資源建設的未來出路
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一直是困擾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者、管理者與應用者們的一個重要問題;自國家教育部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以來,精品課程建設始終是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一個重點。資源的“開源”共建與共享,被諸多專家認為是解決目前高校教育教學資源重復建設,以及解決資源建設過程中資金、人員、技術瓶頸等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國著名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任友群教授,曾經系統論述了高校教育教學資源“開源”建設的可能,并從他作為一個學校領導,特別是一個分館信息化工作的領導角度,以及作為一個教育技術專家的角度闡述了高校教育教學資源“開源”建設的看法。他分別從學生、教師、學校、社會四個層面系統地論述了高校教育教學資源的“開放”特性。首先是學生層面,“開源”能夠放大教育教學資源數量及其時空效應,學生可以接觸更多數量的、知識面更為寬泛的優質教育資源,形成資源“超市”,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資源選擇機會。其次是教師層面,“開源”可以促進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免去教師的優質資源困擾,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開源也為教師之間的專業學習交流提供了平臺,教師在使用的同時也不忘貢獻學術成果。第三是學校層面,“開源”可以實現高校之間的優勢互補,開源打破了傳統高校教育教學資源管理上的分割狀態,其更有利于高校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更避免了(下轉第76頁)(上接第54頁)資源建設過程中人員、財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第四是社會層面,從社會貢獻角度來說,開源更有利于減輕高校將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大國的負擔,以及將人口負擔變為人力資源優勢,實現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歷史使命。總之,“開源”對于當前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所面臨的諸多的問題的解決,不失為一種有益嘗試。
3 新學習――新技術引發的教育信息化變革
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及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給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增添了活力,也為我國的高等教育變革提供了新的視角,特別是新技術條件下的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學界已經公認的一種看法,就是要想有效地學習就必須適應新技術,其核心問題就是轉變學習方式,但前提是研究基于新技術的學習認知和環境可變性問題。基于新技術的學習認知和環境可變性研究,重要研究與了解學習和環境之間復雜的交互作用,以及解釋不同環境影響下的學習動態變化。“生態教育”理念認為,教與學環境其是一個“生態系統”,其反映了新技術環境與學習之間的本質聯系;新技術條件下,技術作為學習伙伴出現,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學習過程中傳統的認知方式。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對學習的影響,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虛擬仿真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其使知識、技能實驗變成了真正可以證實的實驗,更為確切地說,是在虛擬現實技術支持下可以進行學習、證偽、試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丁剛教授認為,我國目前的教育并沒有很好地體現時代特征,我們一直以來都比較傳統,說辦法不比五六十年代進步多少是有點過于偏激,但目前的教育改革的確令人懷疑,其嚴重缺少新技術的應用。丁剛教授還指出,在未來五年之內,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將會廣泛應用于教、學及創新。
信息時代,無所不在的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必將更為深入地滲透到整個社會,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更深處,并且“新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使人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一定是最先通過教育影響人們,特別影響人們的學習,人們可以通過使用任何設備,在任何時間、地點,以同步或者異步的方式,獲取信息、掌握知識、鍛煉技能,使人們的學習、生活更加個性化、情境化和互動化;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新技術”,必將使教育教學環境發生一場劇烈變革。
參考文獻
[1] 任璐璐.計算機技術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4).
[2] 葛玉英.計算機技術在學校教育現代化中的作用[J].職業技術,2014(1).
篇3
關鍵詞:數字傳播 計算機網絡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9-0000-00
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新興學科,數字媒體將現代藝術作為指導,把數字技術和信息科學放在主導地位,并以大眾傳播為理論依據,在文藝、教育、商業等領域廣泛應用,它是藝術與科學融合交叉的綜合學科。數字媒體形式多樣,通常分為表示媒體(Presentation)、感覺媒體(Perception)、存儲媒體(Storage)、傳輸媒體(Transmission)和顯示媒體(Display)等。
1 數字媒體技術概述
數字媒體指的是以現代計算機網絡為主要媒介,依賴相對完善的數字媒體服務體系,將數字化的作品發送到終端或用戶來消費的整個過程。作為一種現代信息傳播新技術,數字媒體主要依托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因此數字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區別在于前者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為傳播載體,其整個過程中的信息的加工、信息傳播以及消費都是利用網絡完成的。具體地說,數字媒體利用數字化的收錄終端采集最新信息,并利用數字化媒體編輯系統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一定的加工,再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實時的傳播信息,以供消費者在網絡終端消費,因此數字媒體本身可以說是一種基于現代計算機網絡的“無紙化”傳播方式。
2 數字媒體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數字媒體作為各領域前沿技術的結合體,各領域所有同音頻、視頻及圖像處理有關的技術都是數字媒體技術研究內容的組成部分。
(1)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是一種利用計算機生成、繪制和顯示圖形的數字媒體技術。由于圖形在計算機中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因此不同于紙質圖形的繪制,計算機圖形的繪制就可以不考慮光照角度、透光度以及線型等問題,便于大規模的進行圖形的既準確規范又快速的制作。(2)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作為新興數媒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是借助于目前數碼DV、手機以及數碼相機等數碼產品,通過采集原始圖像的信號,并進行量化和重新編碼,從而實現圖像電信號向數字信號的轉化,實現了將大容量視頻信息存儲體積的有效壓縮,便于視頻信息的快速傳輸和高清晰度傳輸。因此,數字圖像技術是數字媒體目前進行抽象信息快速傳輸的重要技術。(3)數字媒體信息獲取與輸出技術。數字媒體信息的有效獲取是進行數字媒體信息處理的前提,其涉及的關鍵技術有圖像、聲音等信息的獲取技術和人機交互技術等。而輸出技術則是實現將數字媒體信息轉化為人們所能進行感知的信息的技術,其應用目的主要是利用更人性化、更豐富甚至可交互的界面將數字媒體的內容進行展示。涉及的主要技術包括聲音系統技術、顯示技術、硬拷貝技術及三維顯示技術等技術。(4)數字媒體數據庫技術及信息檢索與安全技術。數據庫技術是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的輔助管理的計算機技術,主要涉及怎樣有效的獲取和處理數據,以及怎樣實現數據的有效組織和存儲。數字媒體數據庫是數據庫技術與數字媒體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新型數據庫。數字媒體數據庫技術主要是實現對數媒數據的編碼、組織、分類、存儲及檢索維護等有效管理。信息安全技術與信息檢索技術則是實現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及對數據進行高效查詢、存取和管理的關鍵性技術。
3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應用領域與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不斷提要,數字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無法忽略的重要技術手段。下面我們主要從它的主要應用領域及發展趨勢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3.1 主要應用領域
“數字游戲”(Digital Game)憑借數字技術為設計開發手段,利用計算機等數字化設施為游戲平臺,為消費大眾提供聲光娛樂。數字游戲在游戲市場上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包括手機游戲、電視游戲、PC 單機游戲以及網絡游戲等。由于數字游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同時參與方便,因此可以利用它作為文化傳播的工具。
數字影視雖然剛起步不久,但它覆蓋領域較廣,涵蓋了網絡流媒體視頻技術、數字電影、手機電視、數字電視等。目前,數字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影視制作、傳播等多個環節,使影視宣傳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化、內容也更加豐富。由此可見,數字技術在影視領域的發展已成為大潮流。
進入數字化時代,傳統廣播已被淘汰,數字廣播正式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數字廣播利用數字技術將音頻信號等其它數據信號數字化,并對它們進行編碼、傳遞、再編碼等處理。在數字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便攜式接收終端、手機等多種設備收看多種形式的節目。
3.2 未來發展趨勢
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一致認為,數字媒體在當代社會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以后的經濟結構中,數字媒體行業有望成為支柱性的產業,其中,數字技術將成為重中之重。目前數字媒體等信息產業在我國發展極其迅速,再加上國家 863 計劃的大力支持,我國的數字媒體技術研發也取得重大進展。數字技術在多媒體行業的應用,在社會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當正確處理信息產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加強技術的研發,促進 TV 、IT 產業的分工與結合、推動數字媒體產業發展。
4 結語
本文主要就數字媒體技術的概念和本質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數字媒體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最后對數字媒體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馬進寶.數字媒體技術及其相關應用探討[J].海峽科學,2010,02:81-84.
[2]劉智.淺談數字媒體技術[J].科技信息,2010,28:251.
篇4
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主要是指,借助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相關技術可以有效實現對電子信息的監控、整合和處理等過程,從而達到人們的目的。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是一門相對較為復雜的綜合性學科,主要涉及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多門學科專業知識。
2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特點
2.1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相對來說在我國起步較晚,技術還不完善,國家又較為重視,因而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在當前市場環境條件下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各地政府積極鼓勵該項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并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為電子工程技術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政府部門鼓勵人才培養,積極引入專業人才,并為人才之間搭建技術交流的平臺。由此可見,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在我國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2.2發展速度較快
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形成規模,不遜色于傳統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類型,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各行各業的建設進程,并有利于成本控制,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電子工程技術的發展依賴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相對來說,電子工程技術主要側重于電子產品的開發,電子信息的監控、處理等方面。
2.3應用領域廣
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應用領域較為廣闊,在很多領域都有涉及。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時,應用電子工程技術可以有效實現對工程進度和造價的控制,保障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也有利于建筑工程單位提供經濟效益。由此可見,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在各大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其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潛力。
3加強電子工程技術應用的措施
3.1鼓勵產品融合創新
電子工程技術要想實現更進一步應用和發展,企業應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積極鼓勵產品的融合創新,利用創新帶動新興技術的發展,從而擴大電子產品的使用規模。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電子工程企業應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積極的進行創新、大膽嘗試,并加強項目的科研力度和資金投入,這有這樣,才能促進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
3.2國家加大扶持力度
任何一項新興科學技術的應用都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因此,國家應加強對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發展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改項技術的資金投入,并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使電子工程企業實現更快發展。國家還應對電子工程技術貢獻者進行一定的鼓勵,激發企業和個人的創新積極性,從而促進該項技術能夠實現更為廣泛的應用。國家還應加強對電子工程技術的技術支持,制定相應的技術規范,并有效促進國內技術和國際實現接軌。國家應加強對各項技術指標的指導力度,根據市場的發展狀況,對企業進行科學的指導。
3.3拓寬電子工程技術的新興領域
為加強電子工程技術的應用,國和政府應積極進行宏觀調控,指引該技術向更多領域進軍,例如,電子產業可以應用于醫療、教育、交通等多項領域,在多項領域范圍內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此外,電子工程技術還應在其應用領域內進行深度拓寬,使應用渠道更廣,從而也促進電子工程技術實現更快發展。
3.4加大技術改進力度
企業應根據當前市場經濟特點和自身發展情況,加大技術改進力度,從而促進電子工程技術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企業應積極建立新興技術發展平臺,讓內部人員圍繞電子工程技術進行交流,從而使該項技術被廣大員工接受。企業還應積極進行融資,加強企業管理,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企業融資結構。此外,企業還應對員工進行鼓勵,鼓勵其創新,并與國外加強合作交流,使技術實現與國際接軌,并結合當前市場經濟條件,對技術應用進行風險和效益評估,進一步拓展該項技術在國內市場的應用。
4推動電子工程技術發展的措施
4.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為加強電子工程技術的更快發展,國家應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作為新興的產業,在我國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通過對技術開發者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起到了對開發者鼓勵的作用,從而引發人們積極探索新技術的積極性,促進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更快發展。此外,國家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有效維護技術開發者的利益,有效杜絕剽竊別人成果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維護。
4.2企業之間交流合作
為促進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更快發展,各電子工程企業應互相交流、溝通合作,積極吸取對方的成功經驗,從而使該項技術邁向新臺階。企業之間加強合作交流不僅能使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整體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夠完善市場,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鏈,有利于產業化發展。然而,企業之間不可能僅僅是合作關系,更是競爭關系。為規范市場秩序,應積極建立市場秩序平臺,從而積極引導企業之間進行良性競爭,保障競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還應有效避免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后演變成為價格競爭,不利于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4.3重視人才的培養
國家應重視對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有效促進該項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依賴于人才,當前市場經濟環境條件下,各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也應重視人才的培養。目前來說,市場普遍缺乏人才,尤其是創新型人才,企業和政府應該完善人才培養和招聘制度,積極挖掘人才,并加強人才的培養。創新型人才因其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研發能力及創新能力,企業和政府應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積極鼓勵其出國留學和繼續深造,從而促進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等各項新興技術的發展。
5結語
篇5
計算機系統集成與應用處理效率相關性不大,為此可全面研發、大力推進該項技術。伴隨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持續拓寬,可創建量子計算機以及生物計算機系統,其在預算效率以及儲存能力層面,無疑將會全面超越當前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為集成組合體,為具有不同應用功能的系統結構。目前計算機主流系統結構采用并行計算模式,進而可在相同時間處理較多不同問題。—般來講各類大規模工作站以及衛星計算機均具有該項功能。另外,針對大型計算機系統來講,其還體現了集群系統的發展趨勢方向,可為用戶供給高可靠、安全相容性的應用體系。
2.網絡技術及軟件技術全面發展
伴隨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其同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再加上網絡技術的創新發展,人們利用網絡系統平臺,可實現商品的快速買賣,第一時間獲取更多信息,真正實現了跨地域空間的互聯。為此持續深化網絡技術發展對計算機技術的更新完善極為有利。伴隨科技進步,新時期,人們將逐步邁進智能電網以及物聯網全面應用的新時期,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現代化網絡技術。就計算機系統來講,軟件工具尤為重要。當前主流應用系統同計算機硬件功能比對.前者作用不可小覷。數據庫效用價值將更加明顯,體系將更為完整,對于數據信息內容的處理則將不會單純的限定于數字以及符號之中。針對多媒體信息同樣會有所超越,即突破單一進制代碼信息的存儲。程序語言為評判軟件功能屬性的主體類別形式,由于互聯網系統的全面通用性,令多類語言可對互聯網創新技術應用形成整體支撐。計算機系統協調運行功能仍舊為當前軟件技術發展的相一致目標。借助網絡技術,可令位于不同區域的個體通過聯系合作完成整體工作任務。
3.多媒體性能持續拓展
多媒體性能將在未來持續拓展,并令服務器系統、路由器設施、各類轉化器等互聯網構成設施整體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互聯網系統改變了人們以往被動獲取信息的狀態,取而代之的是通過積極主動模式登陸至互聯網系統空間之中。另外,藍牙、網絡技術的研發應用,令多媒體通信手段、無線電技術、數字信息、無線寬帶網、個人區域應用網等技術實現了全面更新發展。在新型互聯網系統多媒體軟件技術的輔助下,科學參照傳統多媒體系統技術優勢,將令計算機無線網絡功能優勢更為明顯。多媒體技術系統將朝著零件化、全面智能化以及嵌入化方向持續完善。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硬件以及軟件系統功能也將更為健全,進而令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標準實現了優化提升。
4.結語
篇6
[關鍵詞]:計算機 應用 分析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給企業帶來了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們對計算機的依賴程度也隨之增加,對計算機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從而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性的動力。本文主要對計算機應用進行相關分析。
一、計算機應用概述
(一)計算機應用的概念
計算機應用是通過對各個領域的方法、系統、理論等與計算機學科進行有效的整合,能夠應用于各個領域的計算機技術,是計算機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一門邊緣性學科。目前,國際上對計算機應用的分類主要是數值計算領域和非數值應用領域兩大類。計算機應用對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歷程
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這個階段計算機主要應用在國防軍事領域,主要表現在對數值的應用。
上世紀50年代末,計算機應用開始向非數值應用方面發展,逐漸應用于科學領域、商業領域等。
上個世紀70年代,計算機應用開始逐漸普及到更多的領域,如,醫療領域、科學技術研究領域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逐漸應用于家庭生活娛樂。
幾年來,計算機應用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使得計算機應用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促進了全球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
二、計算機應用發展現狀
(一)計算機應用在社會領域的應用
計算機應用在社會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值計算:數值計算是計算機應用的基本功能。目前,其在數值計算方面的應用仍比較廣泛,主要是由于計算機運算速度具有快、準的特點,同時又具備一定的邏輯判斷能力使得其在科學領域,如物理力學、化學計算和生物研究等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2.過程檢測與控制:計算機檢測系統是通過利用計算機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些信號進行檢測,再把收集到的信號數據存入計算機中,對其進行相關的數據處理。尤其是計算機在一些儀器儀表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精密度和自動化程度,對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3.信息管理:目前,信息管理是計算機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通過計算機對一些數據信息資料進行輸入、存儲和處理等操作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實現了數據信息的實施共享,降低了數據冗余。絕大部分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制造資源規劃系統、電子信息交換系統等,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4.計算機輔助系統:主要用于一些比較專業的工程制圖,如CAD、CAT、CAM,對精密度要求比較高的產品制造和性能測試中的應用也比較多。
5.人工智能:主要用于一些機器人、模擬實驗中,通過計算機系統來模擬人的行為活動、思維判斷等,使得計算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計算機應用在社會中的作用
計算機應用在社會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促進社會信息化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才在我國的國防軍事和科學領域開始應用。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具有自己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對企業內部實現資源共享,促進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第二,增加了社會交往。在計算機應用在我國廣泛普及之前,人與人之間的遠程通信主要是靠傳統的書信,其信息的傳遞易受到空間的限制,在時間上具有滯后性且其傳遞過程比較容易受到人的因素影響。在互聯網時代下的計算機應用實現了“地球村”和人與人之間的實時溝通不受空間的限制,增加了相互之間的社會交往。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計算機應用在教育教學事業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計算機應用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目前,我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水平與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計算機信息化應用水平比較有限,計算機信息化技術應用在企業和家庭的普及程度比較局限,一些偏遠地區幾乎沒有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基礎設備,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2.地區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緩慢,使得我國地區經濟不平衡,各地區的計算機信息化普及程度出現高低差異。我國東部沿海及港澳臺地區計算機應用水平比較發達,在西部地區計算機應用水平比較落后,計算機信息化普及程度比較低。
3.對信息化產業的投入力度不夠。目前,我國計算機信息化產業在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很多生產計算機的零部件都是從國外進口,很多重要領域在計算機應用系統方面都是購買的國外計算機應用系統和相關的軟硬件。
三、計算機應用的發展趨勢
(一)巨型化
巨型化主要是指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存儲量進行進一步的擴展,使其功能更強。
(二)微型化
微型化是指計算機在小型儀器設備中的應用,實現儀器設備的“智能化”,如,掌上電腦、智能手機等。
(三)網絡化
計算機網絡化是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銀行系統、交通運輸系統等。
(四)智能化
計算機智能化是現代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方向。
結論
簡而言之,計算機應用對全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影響。計算機應用加快了社會的信息化進程,有利于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和普及。本文主要基于現階段計算機的發展情況,對計算機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相關分析,并展望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數字技術 電力電氣自動化 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4-0209-01
數字技術在當前工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是現代工業急速發展的一大典型特征之一,尤其是目前諸多領域中數字技術已經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對保障工農業的順利生產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包括工業生產管理、企業經營、信息化管理等多個領域在內的電力電氣自動化控制都離不開數字技術,研究數字技術的應用優勢對于進一步推廣該技術有重要價值。下面就數字技術在電力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情況做簡要分析。
1 數字技術
數字技術作為目前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已經成為工業電力電氣自動化領域必不可少的關鍵管理手段。數字技術是融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智能技術等為一體的系統技術,其在應用過程中依托各種電子信息設備集成了強大功能,該技術融聲音、圖像、文字等為一體實現了綜合性技術管理,通過將數字信號及信息轉化成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二進制數字從而逐步完成運算、加工、存儲、傳送等,需要注意的是,數字技術的應用本身主要依托信息編碼與計算機控制,因此是一種典型的以綜合性技術體系為主的數字化控制管理流程。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發展、推廣的必然趨勢,也是為了工農業自動化控制的必然選擇,就當前發展應用現狀來看,數字技術為經濟的進步、繁榮與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持,為技術的升級、更新換代以及自動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全面且科學的管理流程與舉措,其本身以抗干擾能力強、存儲狀態好、適用性強、保密效果佳等特征為典型優勢。
2 數字化技術在電力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
數字技術在電力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對于技術本身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推動與促進,也是確保工農業生產持續順利、健康進行的關鍵。
2.1 應用特點
數字技術本身作為高新技術與智能化的聯合產物,在多個領域應用都獲得了青睞與認可,是目前工農業生產中備受關注的關鍵環節之一。數字技術在電力電氣自動化應用發展過程中,著力改進電氣自動化管理舉措,保障自動化管理效果與效率得到提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獲得更高的收益。
數字技術與以往其他技術相比,可靠性得到提升是一大顯著特征,作為融合了智能技術、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新型產品,數字技術通常與高端智能化電氣系統緊密結合,可實現對管理流程的優化及對管理舉措的改進。以目前大力推廣應用的光纖技術為例,其在提升工業生產自動化、保障生產安全與生產效率方面有出眾表現,代表了數字技術應用的升級與進步,意味著工業儀表應用領域網絡化、模擬化與數字化三大典型前進方向。光纖技術本身所擁有的多重優勢意味著可對系統運行體系進行更加高技術含量的對比分析,及時發現系統運行中潛在安全問題及隱患,協調系統平衡,從而在應用中獲得進步,更甚者謀求技術升級與創新,這也代表了數字技術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數字技術相較其他技術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像電氣技術應用過程中對專業性要求較高,且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與危險性,應用、控制、管理時就需要對控制精度與安全進行高效管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作為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柱,意味著其可通過進步與創新以更加高效、便捷的自動化方式完成管理目標。工業電氣自動化領域應用數字技術需要對設備進行合理篩選、配置與應用,以提升其運作效率與科學性,從而符合系統整體性與統一性應用需求。尤其數字技術本身融合了通信技術,意味著可更加便利的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料,有利于統一標準的推廣與踐行,在提升智能化水平方面有著較大的運作空間,這對于節約企業生產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自動化水平有重要價值。
2.2 應用創新
數字化技術之所以在工業電力電氣自動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是由于其具有其他技術所沒有的諸多優點,且運行效率高、運行效果佳,不過這也不能避免技術應用中的諸多不利因素。數字化技術從出現到應用所經歷的時間還較短,實際應用中遭遇了不少問題與阻礙,且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也亟待建設與培養,尤其是該技術的運行基礎及智能化聯網程度都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創新。
數字技術實際應用中可運用智能終端技術,該技術創新主要是針對當前應用領域智能化水平偏低、高素質專業操作人員短缺、統一標準采用方式與衡量缺陷、應用時限大等弊端,智能終端依托光纖連接設備,可對數據與信息進行自動收集與控制,通過雙重設備的配合提升電力電氣自動化保護水平,比如跳閘雙重保護可保障生產順利進行及電力電氣安全,電力保護中斷可及時高效完成遠程測控及信號發送。另外,數字化程序接口解決了計算機平臺自動化問題,為工業電氣自動化創造優越的運行條件,有利于相關電位系統與執行系統之間的通訊連接。除此之外,在數字化技術中培養程序代碼控制觀念可為自動化操作的完成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保障,在應用中混合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時間端頭可全方位完成對全站線路、開關的控制及遠程測控,在智能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減少潛在隱患。
3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技術在電力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為工業生產技術的升級、更新換代以及自動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全面且科學的管理流程與舉措,雖然本身有一定弊端,但是通過技術創新可予以解決,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測繪工程 教學改革 課程設置
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發展、提高的核心問題,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測繪工程專業教學質量,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測繪工程專業自身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實以
教學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立校辦學思想的必然選擇,是擴大辦學規模、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辦學實踐的經驗總結。
一、測繪工程專業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測繪科學技術的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測繪作為信息采集、量測、分析、處理、解譯、描述、傳遞、利用、管理、儲存、顯示的重要產業部門和經濟實體,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起著并將繼續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當今測繪行業,“數字地球”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數字地球”的建立,要求信息快速更新。為適應信息時代對測繪技術提出的高要求,目前,國內外測繪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其發展的特點為:測繪數據采集和處理的方法正在逐漸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測繪數據管理方法正在逐漸科學化、標準化、規格化。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應當堅持走教育觀念新穎、教學內容科學、課程體系合理、教學方法現代化的改革道路。
2.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客觀要求
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講,就是以全民素質的提高為目的,以實現人的品德、能力、知識、技能、心理和身體等內在品質的全面提高為目標的教育。素質教育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教育形式,它需要以一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載體,離開了具體的課程教學,素質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專業課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此,專業課教學必須打破常規,從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實現全面的更新,把教學目標從重知識傳授轉移到重能力培養的軌道上來。
3.提高學生在社會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和適應性的根本保障
開發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創造性,是教育的使命。發展人的創造性是21世紀時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必須以創新為核心目標進行整體、系統和綜合的改革,其中既包含改革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與習慣,也涉及教育的一系列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我們必須自覺地以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確立以創新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舊的教育模式,借鑒國內外已有的經驗,構建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體系等方面的改革。
二、測繪工程專業課教學改革
1.實驗教學為主導
測繪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學生們在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想提高專業技術技能,那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獲得,僅僅通過學校課堂的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經過大量實踐環節的訓練。因此,滿足專業教學計劃所設定的專業實驗項目的教學要求,是設置專業實驗室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實踐教學功能是專業實驗室建立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同時也是科研功能和生產經營功能的專業導向。
2.改革現行的教學課程設置
現代社會對測繪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技術能力的要求,已經從掌握傳統的測量技能轉變為既要有堅實的現代測量理論基礎,又要具有多學科廣泛知識、管理能力、商業頭腦和法律意識的新型復合型人才。測繪教學的改革應將教學目標與測繪科技的進步結合起來,以現代的內容對傳統內容進行深化拓寬及調整刪減,以新內容為主,將新技術、新知識與傳統內容有機結合。
(1)加強數學、物理學等基礎課的教學
測量專業技術人員都必須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現代測量不僅僅需要高等數學知識及計算技能,更需要空間信息綜合處理的數學基礎。在基礎課教學內容安排上應增加線性數學、離散數學、模糊數學和圖論學等內容,以適應空間信息和計算機圖形信息處理的要求。物理學的教學內容改革,應以使學生了解測量數據處理、儀器設計方法和技術為出發點,側重加強電子技術理論、微電子技術和空間通訊技術的內容。
(2)增加計算機信息科學內容的學習
對于測繪專業的畢業生在計算機方面的要求,不僅是熟練地應用計算機處理測量計算問題,而應當具備在基礎操作系統的平臺上進行二次開發的技能。因此,在設置計算機課程內容上,應當形成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級計算機語言設計、軟件工程、系統工程、數字圖像處理等系列教學內容。
(3)增設相關學科的課程教學
隨著測繪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測繪科學技術涉及的領域不斷增加,測繪儀器的應用領域迅速擴大。比如全球定位系統GPS,最初的應用以測繪專業為主,現在已廣泛服務于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等行業;大比例尺工程數字地圖與CAD、GIS(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的一體化系統是工程測繪的發展方向;全站儀數字測圖系統、航空攝影測量系統和已有地形圖數字化系統,其成果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相結合,可進行交通,水壩、橋梁等工程設計、工程土方量計算、水庫淹沒區域計算、三維可視化規劃設計等。因此,應根據測繪應用領域的擴大增設相關課程以擴大學生的就業面。
三、結束語
由于以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支柱的測繪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測繪學的理論基礎、測繪工程的技術體系、其研究領域和學科目標,正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其表現為,正以高新技術為支撐和動力,進入市場競爭求發展,測繪業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信息產業,它的服務范圍和對象也在不斷擴大,不僅是原來的單純從控制到測圖,為國家制作基本地圖的任務,而是擴大到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等與空間數據有關的各個領域。它必將隨著21世紀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未來數字地球的概念和技術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
參考文獻:
[1]姜希.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提高質量和效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0,(6).
[2]花向紅.測繪工程實踐教學質量控制對策[J].測繪工程,2001,(2).
篇9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7-7703-02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CHENG Kun-shan, LI Guang-zhi
(Hefei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blems, and then from the team-building, the build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ve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idea of quality course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s; quality curriculum building; teaching mode
1 現行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的矛盾
傳統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活動中,多以OSI參考模型為基礎,講述網絡層次結構、協議和計算機網絡原理,而目前廣泛應用的則是TCP/IP網絡協議。這樣在計算機網絡領域中存在著理論內容與實際應用的矛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學到的抽象理論知識與實際網絡應用聯系起來。
另外,從計算機網絡的科學體系開始建立到現在的20多年間,在這段時間里,新技術逐步成熟并不斷涌現,新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和深入。但是,在教學中很多新技術、新應用領域并不能及時地在教材內容出現,這就要求對原來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和補充。
1.2 教學模式不合理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集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一體的綜合叉學科,它綜合應用這兩個學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體系。它需要軟件和硬件的結合,需要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結合,需要理論和應用的結合,需要課堂和特殊實驗環境的結合,需要教學與市場的密切聯系。目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課程本身特點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為主,缺少師生間的互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1.3 實驗教學環節薄弱
實驗教學環節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計算機網絡實驗的認識不足。一直以來,人們觀念中的計算機網絡實驗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實驗課依附于理論教學,實驗內容不系統, 隨意性大,形式松散,結果使學生普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2) 缺乏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環境。目前高等院校中,網絡實驗平臺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將數十臺計算機通過網絡連接設備連接的小型局域網;另一種是只提供簡單的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等)和計算機。學生無法通過自己動手組建網絡, 達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網絡通信技術,鍛煉網絡工程應用能力的目的;3) 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2 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
2.1 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對課程建設來說至關重要,是實現本科教育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2.2 教學內容建設
不是隨便復制一些教案就行,教學內容必須有針對性,針對具體的專業和班級,除了保證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外,還要突出實用性和創新性,同時兼顧“懂、建、管、用”的原則。 教學內容還必須反映出當前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態度都應該在教案和輔導資料中體現。因為各專業特點的差異和學生能力的不同,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組織形式上可以采取多層次的體系結構:
1) 計算機網絡與通訊:適用于通信類、電子類等對計算機網絡要求較高的專業,講授內容以Internet為線索,自頂向下系統講述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鏈路層協議的原理。重點在于理解協議的概念、應用和編制簡單的網絡協議,實現網絡部署、配置與應用。該課程側重于網絡內部原理、協議的學習,為學生向研究型學習方式發展打下基礎。
2) 計算機網絡與應用技術:適用于理工類非計算機相關專業,主要講授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計算機局域網絡、網絡互聯及建網技術、網絡操作系統、因特網的重要協議和網絡設備,另外對于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也做了講述。
3)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適用于人文學院、管理學院等專業,授課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傳輸介質與體系結構、因特網的體系結構、因特網接入問題概述、萬維網基本概念、瀏覽器的功能、萬維網的搜索技巧、瀏覽器的設置和維護、電子郵件客戶端的應用、電子郵件使用的協議、文件傳輸協議(FTP)、FTP服務器端及客戶端及網站建設和網頁制作初步等。 考慮到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可以在教學中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追求新知識、新技術。
4) 計算機網絡:適用于計算機相關專業,授課內容主要以五層結構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內容,即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2.3 教學方法的創新
1) 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很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演示出來。如用PowerPoint等課件將線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等知識點制作成動畫,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2) 類比教學方法。用實際應用和生活中人們熟悉的事物與枯燥、抽象的計算機網絡中的概念、基礎理論進行類比, 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互動討論式教學。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你教我學”的被動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4) 推演式教學。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步推進。例如:網絡可靠性、網絡安全: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由理想模式到實用模式的逐步分析,使學生不但理解了原理,而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思想。5) 課內外結合式教學。教師布置若干題目,由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并按要求寫出報告。培養學生自主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2.4 實驗教學的改革
實驗教學不僅是理論教學的深化和補充,對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從加強實驗室建設、規范實驗教學環節、合理設置實驗內容出發,對計算機網絡的實驗教學進行改革。1) 加強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目前許多高校沒有獨立的、綜合的專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有的學校實驗條件落后(只有幾臺交換機、路由器等),不能滿足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的要求。這就需要學校積極配合,投入資金,加強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室的建設。2) 規范實驗教學環節。教師對每一部分實驗要有明確的要求,對每一次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實驗中應該注意什么,會遇到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等,都要在學生的實驗報告中得到體現。3) 加強實驗內容的設計。計算機網絡實驗內容的設計應從實驗室實際出發,圍繞實驗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進行。從基本技能訓練、中級技能訓練、高級技能訓練三個層次出發,包括網絡組建、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安裝與配置、網絡應用系統的配置與安裝、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等)的安裝與配置等方面的實驗項目。逐步推進綜合性試驗與創新型試驗開出的比率。
2.5 教材建設
專業課教材采用“選”與“編”相結合的方式。“選”的原則是采用那些適合相應專業需要,體現本專業特色的統編教材; 輔助編寫了本課程講義。 “編”的原則是要求在內容上應突出應用性和先進性、實用性。本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可采用本院網絡課程組的自編實訓教材,及自編的實訓指導書作為實踐教學教材,每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實訓內容進行調整。
3 繼續建設精品課程的思考
精品課程需要自身不斷完善和繼續發展,精品課程的確立只能說明在過去和目前取得的成績,不能代表今后,況且網絡技術發展迅速。因此,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長期建設思路包括:
1) 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不斷跟蹤先進技術,以適應計算機網絡新技術、新概念、新應用不斷涌現、快速發展之特點。為此,必須不斷修訂教學大綱和充實新的教學內容。
2) 不斷構建和完善具有學科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體系的建構是對培養目標的概念設計,教學過程和實踐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實施, 因此,探索適合實際需求的先進科學的教學模式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3) 不斷構建和完善課程的教學評價反饋體系,形成一個科學的、閉環的課程建設系統。
參考文獻:
[1] 仲紅.“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7(1):89-91.
[2] 肖來勝,王鄭霞.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16):133-134.
篇10
關鍵詞 機電一體化;核心技術;應用領域;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H-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81-0159-02
1概述
機電一體化是把傳統機械的多種功能與電子技術緊密聯系,它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科學。其實它在技術上并沒有什么新發現或新發明,而是把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多門學科有機的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學科。機電一體化是以這些學科為基礎,最后形成了一門綜合性的技術,而不是各門技術簡單的拼湊,這就是機電一體化同機械自動化的最大區別。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從而帶動了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機電一體化將在未來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核心技術
機電一體化的核心技術主要在于硬件和軟件。
2.1機械技術
機電一體化是以機械技術為基礎,機械技術側重點是怎樣與機電一體化相適應,機電一體化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各科學發展的高、新技術來更新自身概念。機械本體應該從改善自身性能、減輕質量和提高工作精度等幾個重要方面方面考慮,以此減少工作時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為了提高機械系統的傳動精度和工作穩定性,機電一體化要具有高精度、快速響應性、良好的穩定性。
2.2信息處理技術
由于微電子學的迅速發展、信息處理技術的普及極大的促進了機電一體化的發展。信息處理技術包括信息交換、信息存取、信息運算和最終決策等,實現信息處理的工具是現在已經普及的計算機,所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信息處理技術緊密相聯。要更好的發展機電一體化,必須提高信息處理設備的可靠性從而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同時解決信息處理的抗干擾問題。
2.3檢測技術
檢測與傳感技術指與傳感器及其信號檢測裝置相關的技術。由檢測技術自身的功能,傳感器的主要功能應提高工作可靠性、工作的靈敏度和精確度等,并且要經受各種嚴酷環境的考驗,因此必須提高其抗干擾能力。由此可見,發展檢測、傳感器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2.4自動控制技術
在無人直接參與下,自動控制技術能通過控制裝置讓被控對象或過程的被控量能按照人們事先預定的規律變化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應用非常廣泛,主要由自動控制理論、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仿生學中的系統仿真、工作時現場的調試、可靠運行等從理論到實踐的整個過程。制動控制技術的難點在于自動控制理論的工程化與實用化,這是因為被控對象與理論的控制量存在較大的差距,從而需要反復調試和修改,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現在微型機的應用非常廣泛,自動控制系統已經成為機電一體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5驅動技術
驅動技術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執行元件及驅動裝置。驅動技術是執行操作的技術,對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動態特性、穩態精度、控制質量等都有決定性的作用。電機作為驅動機構已被廣泛應用但其快速響應和效率等方面還有一部分問題,驅動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
2.6軟件技術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僅僅發展硬件是不夠的,必須在發展硬件的同時發展軟件,但是軟件的更新速度太快,這樣就導致研制成本提高了,為了降低成本,應該推行軟件標準化等措施。
3機電一體化的應用領域
3.1數控機床
經過多年的發展數控機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數控機床又稱數字控制機床,它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通過數字化信息對機床的運動及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并將其譯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主要由動力源、操作機構、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執行器等組成。數控機床具有很高的柔性,能實現編程自動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以及強大的通信功能,還可以實現多種控制的功能。數控機床的發展給機械領域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3.2機器人
機器人是眾所周知的一種高新技術產品,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其最早是人們幻想出來可以聽從人們的命令,任勞任怨的從事各種勞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已經形成了綜合性的科學。機器人主要由:機器手、操作機構、傳感器、移動機構、控制裝置、驅動器等部分組成,通過各部分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機器人已經能靈活的代替人類很多活動,在焊接、裝配、軍事、空間、水下、農業、建筑、服務、娛樂等領域都有應用。機器人應經成為人類良好的助手和親密的伙伴。
3.3現代溫室設施
現代溫室設施是實現作物優質、高效生產的重要設施,也是機電一體化設備應用較密集的地方。主要由:溫室框架結構、覆蓋材料、通風系統、灌溉施肥系統、二氧化碳施肥系統、室內噴霧/屋頂噴淋降溫系統、遮陽/保溫系統、加熱系統、防蟲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及一些必要的生產工具等。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和計算機系統有效的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條件,為作為優產提供保障。
4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與其他科學一樣,機電一體化技術也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機電一體化已經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成為一門新興的科學,為了適應各領域的需求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發展趨勢體現在智能化、模塊化、網絡化、微型化、綠色化、人性化。機電一體化對機械工業也影響很大包括提高性能、擴展功能、簡化結構、提高可靠性、節約能源、操作簡單,可以說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前景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一片光芒。
5結論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并不是獨立的,而是各個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產物,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朱思洪.機電一體化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2]三浦宏文.機電一體化實用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 上一篇:經濟增長新動能
- 下一篇:個人提升計劃和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