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范文
時間:2023-08-29 17:1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金融支持;擔保抵押
文章編號:1003―4625(2007)04-0032-02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級政府和金融機構一直在為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進行著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至今因種種原因,這一難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特別是在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信貸支持總是慎之又慎,沒有真正形成一批銀行穩定的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群。
適應現代經濟條件下銀行經營環境的變化、增強商業銀行自身的競爭實力,創新金融產品和信貸手段,切實建立起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資源配置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緊迫的問題。
這里以安陽為例,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中小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和原因
(一)中小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需要資金量少、資金需求分散的問題。
從目前安陽市各家商業銀行的貸款經營情況看,每營銷一戶新的信貸企業,都需要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并需要上級行最高綜合授信額度的核定、貸款資料的層層上報審批等諸多環節,而該市中小民營企業申請辦理的信貸業務單筆數額一般都比較小。商業銀行領導和客戶經理等相關人員雖然付出了同樣的努力,但是,給銀行帶來的存款和盈利卻又非常有限,取得的工作業績很小,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開展此項業務工作的積極性,使商業銀行的相關人員不愿辦理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業務。
另外,隨著商業銀行的信貸責任追究日趨強化、信貸風險的處理日漸加重,基層商業銀行相關人員不愿營銷中小民營企業信貸業務。例如,目前該市商業銀行面對中小企業缺少擔保單位和有效抵押物的現狀,開展的動產質押貸款項目,發展的就非常緩慢,幾十萬元以下的貸款項目做的甚少。
(二)中小民營企業貸款擔保抵押難。
目前商業銀行對中小民營企業發放貸款大多要求抵押或擔保,但我國的民營企業現狀是規模小、資產總量少,與大企業沒有往來,難以獲得擔保,民營企業相互擔保流于形式。
目前國內成立的一些擔保聯合組織,在某種程度上不是單槍匹馬闖市場,就是政府行為,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擔保,以至于中小民營企業難以獲得相應貸款,得到較快發展。
例如:2006年,安陽市共有7901家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人數達75.2萬人,完成增加值256億元,占全市GDP的46%。然而,這些中小企業的貸款余額僅占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33.68%。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有效的貸款擔保,貸款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三)中小民營企業誠信理念差,經營管理不規范,導致銀行信貸風險增大。
安陽市的中小民營企業相當一部分是由集體企業改制和家族式企業以及原鄉鎮企業優勝劣汰發展而來,這些企業多數有過逃廢債務和偷逃稅款的情況,經營誠信理念差,管理不規范,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落后,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規范,遠遠達不到商業銀行上級行規定的貸款條件和標準,導致商業銀行在對其發放貸款上慎之又慎;加之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不高,誠信度沒有保證,使得商業銀行普遍認為:信貸資金投向中小民營企業多數將有去無回。
(四)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大多數為科技含量低、資本積累不足以及經營狀況不穩定的企業,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中不確定因素較多,商業銀行與中小民營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對商業銀行而言,中小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相對遠遠大于大型國有企業。
二、商業銀行在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商業銀行傳統業務依然偏多,創新手段不夠。
目前,在國內銀行業中,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商業銀行還是沒有擺脫重存款、輕貸款的長遠經營思維模式?;鶎由虡I銀行層層分解存款任務,為數不少的商業銀行還在實行全員營銷的辦法,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考慮的是如何完成年度任務,而在全力打造銀行的金融品牌上理念淡薄。往往在發放貸款時考慮較多的是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帶來多少存款,以擴大規模,完成上級行下達的任務指標,忽視了培養自己未來潛在的優良信貸客戶。
(二)抵押貸款手續煩瑣,貸款條件過于苛刻。
目前商業銀行的風險意識很強,貸款一般采用動產質押或倉單質押,要求企業負擔的費用項目多、負擔重,比如:辦理貸款要保險費、倉儲費、看管費、公證費、合同鑒定費等等,使得中小民營企業難以承擔,加之金融業務創新手段單調,新業務品種不成熟,致使中小民營企業貸款條件的門檻過高。
由于中小民營企業貸款多為臨時性資金需要,時效性要求較高,而目前商業銀行的層層審批機制手續煩瑣復雜、時間較長,即使審批完畢,企業的市場機會業已喪失,企業無法獲得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使得中小民營企業不得不轉向民間融資。
(三)重批發業務,忽視信貸零售業務。
目前,國內的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還普遍喜歡尋找大企業、大城市和效益好的企業,往往幾家銀行競相給一家或幾家大企業貸款,而在研究中小民營企業方面則“吝嗇動腦筋”和害怕風險,要么就是拒絕一些優質的中小企業客戶,要么就是吸收了一些資質一般的中小企業客戶。對中小民營企業客戶的需求不甚清楚和理解,對掌握中小民營企業客戶的風險特征不夠全面,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全新的為中小民營企業服務的經營理念和模式。
(四)金融產品創新不夠,支持力度不大。
由于基層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規模有限,支持中小民營企業還僅限于商業流動資金貸款,銀行對有發展前景的中小民營企業和生產加工企業的高風險總是避而遠之。這樣勢必會造成我國金融市場完全放開以后,國內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的競爭處于不利地位。
三、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快金融創新步伐,真正面對市場經濟。
在我國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之際,商業銀行在經營戰略轉型過程中,要把中小民營企業放在銀行發展的重要位置,針對中小民營企業成立專門的營銷機構,適度下放貸款審核權限,本著以效益為目標、以誠信為條件、從長遠著眼的原則培養未來商業銀行的“黃金客戶”――中小民營企業。對那些經營好、信用
好、資金周轉快的優質中小民營企業客戶,在發放貸款的同時,要為其提供結算和理財等多種服務;對規模大、信用好、經營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實行授信制度,減少對客戶的管理層次,簡化審核程序。
特別應當提出的是,商業銀行要加快金融創新步伐,開發針對中小民營企業的多種貸款形式,要探索發揮利率杠桿作用,調動商業銀行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的積極性。
(二)加大對中小民營企業的市場營銷,研究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掌握可靠的信息。
從國外和沿海發達地區情況看,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經營靈活,商業銀行將來要支持的中小民營企業比重會更大。商業銀行要注重對中小民營企業的市場營銷,隨時了解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和趨勢,有能力和條件的銀行要建立中小民營企業的詳細檔案,從而與國外銀行競爭。
(三)盡快完善和建立中小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優化經濟金融環境。
一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導的擔保資金補充機制。
每年由地方財政按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額向擔保機構充實資本金,可以使擔保機構在短期內擔保能力有較大幅度提高。此外,政府還應建立代償損失補償機制,由地方財政按10%~20%比例分擔擔保機構因代償貸款形成的損失,以提高擔保機構抗風險能力和政府對擔保機構面臨風險的關注度。
二是要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庫。
由于信息不對稱,擔保機構很難判斷企業的優劣。為此,政府、中小企業服務局、人民銀行應建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價辦法,并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中心。同時要積極研究國家金融政策和商業銀行經營方向,及時向政府反饋當前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各種信用問題。爭取盡早建立以地區為輻射面,財政和所轄中小民營企業共同出資的聯合擔?;?,為符合條件的中小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解決當前中小民營企業擔保難的問題。
(四)提供多種多樣的中間業務,幫助中小民營企業解決小額融資。
篇2
摘 要 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山西煤焦鐵等行業的資源整合活動等,都對我省民營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山西民營企業的轉型發展問題。資金問題一直都是民營企業發展中最大的瓶頸。本文通過對山西民營企業的轉型發展的必然性及其所面臨的融資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提出了增加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資源整合 轉型發展 金融支持
民營企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廣義上講它是指非國有獨資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民營企業占比不大,但其在吸納勞動力,促進就業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轉型發展是現階段我省民營企業發展的現實選擇
從民營企業自身的角度看:山西的民營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壯大,有些不錯的民營企業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產品單一,營銷渠道集中,規模小,資金和人才的匱乏,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產業結構不合理,位于產業鏈低端階段等特征。這些特征導致民營企業經營成本較大,風險防范能力低。
從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看: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外部原材料漲價、出口受阻及近幾年山西煤焦鐵等行業的資源整合活動,使得大量民間資金又面臨新的創業抉擇等因素,都對山西民營企業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講,山西的民營企業家應該正視這些現實,主動提升自身素質,轉換思路,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走創新發展道路比如轉變投向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文化產業等等,實現轉型發展①。
二、我省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中的融資難題
融資難一直都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從資金來源看,當前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自我積累、銀行借貸和民間集資。通過自我積累和民間借貸融資存在融資規模較小、不確定性較大等特征。由于民營企業存在的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問題加大了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使得民營企業取得銀行貸款較難,且單位融資成本偏高。
但其他融資途徑又頗具限制性。我省僅有28家企業上市,股票市場融資對大多數民營企業被拒在門外的。雖然幾年來有了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為民營企業的股票發行和上市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因相關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企業債券市場不成熟,發行企業債成功率較低,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更是難上加難。
三、強化對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的金融支持
對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必須著眼于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中的問題,提供較具針對性的幫助??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一是銀行應加強在民營企業融資方面的業務創新,開發出利于降低銀行貸款風險與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融資方案。例如:以項目作保證、設定進入機制條款(在民營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時,銀行作為債權人可以參與其經營管理)、貸款轉讓等方案。
二是大力發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設立專門的地方型中小型金融機構,一方面,其更容易了解到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集中精力為地方民營企業提供針對性更強的融資服務。
三是為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機制。擔保機構作為連接中小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從而使其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化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機制,融資擔保機構可由行業組織、地方政府建立,也可由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方共同組建。
四是積極推進民營企業信用制度建設。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首先要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具體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快民營企業信用信息征集體系、信用等級評價體系以及信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等②。
五是引進風險投資機制。在西方國家,風險投資被視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推進器,它是指向主要屬于技術型的高成長性創業企業提供股本資本,并同時提供經營管理和咨詢服務,以期在被投資企業發展成熟后,通過股權轉讓獲取中長期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行為。我省可以適當的引入風險投資機制籌措資金。
六是為民營企業并購提供資金支持。并購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方式,通過并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民營企業規模小、受外部影響大及產業鏈層次低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民營企業的并購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比如資金支持、并購指導等。
四、總結
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可以促進民營企業的轉型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民營企業提供一種外部監督及激勵機制。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個螺旋式發展的過程,都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去檢驗去修善。同樣,如何為民營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金融支持,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嘗試、改進和完善的。
注釋:
①"全方位優勢互補"使民營企業步入轉型發展快車道.太原民營經濟信息網.2010.1.
②梁文玲.試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商業研究總第235期.2001(11).
參考文獻:
[1]鄭文靖.山西民營企業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山西政府網.2009.07.03.
[2]陳杰.觀念轉型促進體制創新,體制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大同南郊轉型發展之路.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09.12.
[3]梁文玲.試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商業研究總第235期.2001(11).
[4]李茂生,苑德軍.關于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財貿經濟.2000(01).
[5]王爭輝,王婧,淘金瑞.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及對策.企業經濟.2009(03).
[6]佚名."全方位優勢互補"使民營企業步入轉型發展快車道.太原民營經濟信息網.2010.1.
[7]山西省民營經濟發展規劃.山西省人民政府網.2006.4.17.
篇3
民營企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
民營經濟可否健康發展,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其不但是推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同時亦為國有企業深入改革指出了思路與經驗途徑。由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來看,不管是民營企業的數量,或者是其對GDP,或者是其對社會就業,或者是其對技術創新(具備有效發明專利數量計算)等方面的貢獻,均超越了國有經濟(廖淑霞、閔權鳳,2010)??墒?,依據一部分調研結果,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依舊不容樂觀。宏觀經濟政策改變頻繁,其雖是為企業保增長,可是政策改變易損害民營企業的產權,譬如信貸控制與金融抑制政策導致的民營企業融資難等矛盾。
轉型期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策略
受資源環境制約狀況加劇以及外部競爭日漸猛烈的影響,民營經濟之先發優勢業已不再突出,增長后勁日漸乏力,及至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陷入瓶頸。為了處理中小型民營企業之生存危機,推動其健康發展,政府應當及時實施轉型升級(劉小泉等,2011)。只有采取轉型升級,方能讓中小民營企業擺脫困境。具體應當注重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民營企業私有體制戰略轉變的可持續發展
民營企業改革顯著落后于社會其他系統,增大了運營的難度。若達到可持續發展,首先一定要保持民營企業私有體制之戰略轉變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把企業運營的戰略轉變、服務形式的戰略轉變、競爭模式的戰略轉變予以引導,一定要強化民營企業的內涵建設,達到現代化管理、達到科學化管理、達到系統化管理(曹鳳岐,2010)。其次是產品方面, 目前,處在供過于求的買方服務市場,沒有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空間,可廠家林立,反映出資源過剩,企業沒有充分發揮出其效率,致使各企業之間混亂的、內耗性質的競爭愈演愈烈。
(二)民營企業要堅持合理利用資源
科學利用資源,屬于改革的一大方向。供過于求造成資源的浪費與不合理運用 ,有部分民營企業由于盲目攀比心里,對企業的向外延伸拓展一味追崇,譬如2011年9月我國最大民營眼鏡企業――溫州信泰集團,把短期貸款用在符合長期投資項目的太陽能行業,導致資金鏈斷裂,集團老板胡某“出逃”美國,險些引起溫州民營企業連鎖的倒閉浪潮。因此,溫州信泰集團案例為民營企業負責人在現實工作中擺脫盲目性提供借鑒經驗。
(三)民營企業要由“規模外延粗放型”轉變為“質量內涵效率型”
民營企業業主往往對企業內涵建設內容思考較少,企業發展應當由“規模外延粗放型”向“質量內涵效率型”轉變。發展的模式也要由以往的粗放模式經營向低成本、低消耗、高效、低碳、綠色之集約類型發展模式轉變(即一是經濟增長由粗放模式轉為集約模式,二是指體制上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民營企業解決就業問題成果突出,挑起了“富民”的重擔;民營企業因受政策“玻璃墻”限制,企業融資困難,生產環境惡劣;民營企業經濟效率比國企明顯,“民進國退”才是正確選擇。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表現
(一)民營企業得到的貸款比重比較低
民營企業不僅取得銀行貸款存量的比重低,而且增量也在趨緩,在某部分地區和某種特定時候,及至為負增長,尤其是為大多數的新生中小型民營企業,仍舊不具備盈利記錄,申請得到銀行貸款的能力愈加困難。
(二)民營企業融資途徑比較單一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依舊是依賴銀行貸款??梢驗榇蠖鄶得駹I企業未參與過企業的資信評估,加之擔保困難,因而商業銀行通常不愿貸款抑或貸款很少。有另一側面來講,民營企業本身具備的資金不足,內部資源融資匱乏。
(三)融資政策有重國企輕民企傾向
在大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方面,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相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講有著很大的待遇差別。而貸給中小型企業的貸款中,大多數的銀行貸款都是首先選擇貸給國有中小型企業,其次貸給“三資”企業,民營企業排在最后獲得的貸款最少。
(四)民營企業同銀行的融資關系存在短板
前些年,一部分民營企業普遍存有逃、廢、賴銀行債務現象,給銀行帶來了很大損失,有損民營企業形象,挫傷了銀行的經營元氣與投資的積極性。民營企業的高倒閉率與高違約率以及銀行信貸管理之高成本率,導致銀行很難保證遵從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性原則,而最后促使銀行不愿向民營企業貸款。
(五)民營企業融資的中介服務系統不健全
一般商業銀行貸款主要面向大型企業,農村信用社則把服務者定位在“三農”,專門給中小企業相對金融部門缺位提供服務。在直接融資方面,因為我國當前采取“規??刂啤⒓泄芾?、分級審批”的規模管理模式,民營企業很難發行債權模式直接融資,股權融資相對民營企業來講更遙不可及。此外,擔保部門設置不完善,運轉不規范,再擔保部門目前還沒有建立,缺少社會化資信評估部門等均為民營企業融資帶來了困境。
破解民營企業發展中融資支持困境的創新對策
民營企業在轉型期的融資體現出很多特征,民營企業資金的融入、融出的主體,民營企業融資的市場、環境等均與發達地區存有很大程度的差別,并且明顯反映為“企業貸款難、銀行放款難”之兩難格局。本文基于上述對民營企業轉型中的融資問題的分析,探討指出破解民營企業發展中金融支持困境的創新對策。具體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鼓勵金融部門有針對性地支持民營企業的融資
鼓勵銀行等金融部門針對民營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予以相應的融資支持。民營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因本身資源能力屬于一個逐漸累積、陸續增強的過程,所以融資能力也定會經過不斷提高的過程。銀行等金融部門要在民營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依據其資源積累狀況及融資能力強弱,創造相應的融資服務支持,在適應民營企業金融支持要求的同時,提高銀行等金融部門資金利用的安全性,減低風險系數。
(二)鼓勵金融部門參與民營企業的戰略規劃
鼓勵銀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門參與民營企業的戰略架構,把握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及金融服務需要。戰略即企業發展理念的宏觀方針,決定著企業于中長期內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卞志國,2013)。自2007年遭受全球經濟危機沖擊之后,我國企業逐漸注重戰略發展規劃架構的重要性,愈來愈多的民營企業開始由審視外部環境機會與挑戰威脅出發,架構適應企業本身資源能力的戰略設想。銀行與其他金融部門能夠逐漸參與民營企業的戰略規劃架構中來,把握民營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方向與趨勢,給民營企業創造了適應其戰略發展目標的全面金融服務。此外,銀行與其他金融部門利用直接參與民營企業的戰略規劃架構,更加明晰其潛在金融服務需要,為銀行與其他金融部門的金融服務創新創造支撐。
(三)鼓勵民營企業培育內部金融服務機制并搭建自身金融服務平臺
民營企業在融資階段中,或是依賴本身累積實施內源性融資,或是在外源性融資階段中構成較大成本。民營企業能夠借助搭建本身的內部金融服務平臺,優化整合企業金融資源配置,減輕融資成本,增大融資的便捷性(鄧江花、姜冬梅,2011)。具體可從如下兩方面加以說明:
民營企業能夠在內部構建財務結算中心抑或建立本企業的財務公司,借助這些組織機構,構成民營企業的資金池,對民營企業總體資金實施集中管理、統一調動分配,增大民營企業的內部融資能力,提升資金利用效率,使之對民營企業及下屬分公司的籌資與資金融通起積極促進作用。
民營企業能夠參與投資金融領域,包含參與設置小額貸款、創業投資等公司與鄉鎮以及參股地區銀行等金融部門。
總的來說,民營企業利用搭建自身的金融平臺,構成一個包括金融部門的內部資本市場,優化了民營企業資產配置,有效減低了民營企業外源性融資之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企業資本運作的能力,同實體經濟發生協同效應,依賴“產融結合”的內生金融系統驅動企業達到市場價值最大化。
(四)創新金融監管措施以降低民營企業在金融領域的風險
同國企相比,民營企業于金融市場中通常處于弱勢。就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來講,更要由降低民營企業于金融領域中之風險出發,構建并維護一個良性運轉的金融發展環境。主要應當注重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強化并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目前金融監管機制中還有一部分盲區,譬如對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等,缺乏明確的監管法律根據。并且,拓展金融監管領域,將金融創新產品、跨國金融部門、金融服務公司等放于重點監管對象之內,特別應重點對金融衍生品、場外等市場采取監管。
2.審慎進行金融開發。目前我國業已全部履行了加入WTO對金融開放的承諾,外資金融部門能夠在我國從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金融服務業務。我國金融行業在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增添了金融行業空間的風險因素,金融的對外開放促使金融監管應對嚴峻的考驗,新形勢下一定要協調好對內、對外市場的監管。對內監管即做到在提升本土金融部門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控制金融風險。對外監管即做到在擴大開放的同時控制外資對我國金融資源的入侵,防止外資在進入與退出時給我國金融秩序帶來消極影響。
3.推進金融創新并強化風險控制。相對發達國家來講,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潛力與創新領域很大,可是由于監管系統中的漏洞比較多,風險控制機制還不健全,易受國際資本與國際金融市場發生變動的沖擊(李剛,2010)。一定要堅持金融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及宏觀調控與監管能力相適宜的原則,在推動金融不斷創新的同時,強化風險控制與監管。
篇4
【關鍵詞】轉型期;民營企業;融資
一、引言
民營企業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持續性活力,其生產總值已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對外貿易及增加就業崗位的作用直接為社會提供了眾多益處。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部分。然而,融資難一直影響著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對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分析有著重要意義。
二、轉型期民營企業融資原則
民營企業受市場競爭及資源環境的制約,發展已經呈現出后勁不足的狀況,部分中小企業已經陷入發展瓶頸,為了實現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必須實現轉型,以擺脫發展困境。
1.保持民營企業私有體制
民營企業改革落后于其他社會系統,要實現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應該保持民營企業的私有體制的可持續發展,將企業運營、服務、競爭模式的轉變引導至內涵建設、現代化管理、系統化管理之中。
2.堅持優化資源使用
民營企業應當堅持優化資源使用,避免由于向外拓展引發的投資失誤,進而引發資金鏈斷裂。以信泰集團為例,企業將短期貸款用于適合長期投資的太陽能行業,直接導致了資金鏈斷裂,險些引起溫州民營企業連鎖倒閉。因此,民營企業必須堅持關注資源使用問題。
3.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過渡
首先,要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即粗放模式向集約模式發展;其次,要實現經濟體制上的轉變,即要以市場為核心,避免計劃控制。這兩個方面的過渡實質上都是為了建設企業內涵,要讓民營企業挑起富民重擔,避免政策限制、融資困難、生產環境問題,要充分利用民營企業經濟效率優勢,避免國家過度調控。
三、民營企業融資難點分析
1.商業銀行貸款難度高,關系短板表現突出
一方面,當前市場上民營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近幾年民營企業廢逃銀行債務的現象多發,在為銀行帶來損失的同時損害了民營企業的形象,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積極性削弱;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管理水平普遍較低,違約狀況常見,在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原則下,銀行不愿為民營企業提供貸款。
2.融資政策偏重大型企業
客觀上來說,雖然當前國家政策已經為民營企業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與中小民營企業之間的貸款待遇差異還是很大的,優先級上,貸款排序首先選擇國有中小企業,然后是“三資”企業,最后才是民營企業,貸款額度也是最低的。同時,民營企業貸款貸款存量低、增量緩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限制。
3.融資途徑單一
當前,民營企業主要的融資途徑還是銀行貸款,在未經資信評估與貸款擔保不足的狀況下,銀行貸款受限。同時,基于民營企業資金規模、管理水平限制,民營企業內部融資匱乏,多數民營企業也無法實現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融資渠道較為單一。
4.融資平臺發展滯后
商業銀行貸款傾向偏重于大中型企業及國有企業,信用社也將服務定位于“三農”,因而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力度不足。同時,我國對融資的管理基本采取“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級審批”模式,因此,民營企業以債權模式實現直接融資,或采取股權融資的方式基本不顯示,在擔保平臺不健全的基礎條件下,民營企業資信問題也成為了融資短板因素。
四、基于融資困境的轉型期民營企業融資策略
1.專門化金融支持
針對商業銀行與民營企業間的關系問題,建議鼓勵金融部門對民營企業強化專門化支持力度,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應當采取不同的融資支持手段。民營企業的融資能力是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在采取不同階段專門化支持的過程中,要根據民營企業資源積累狀況及融資能力強弱創建服務支持體系,在滿足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系數。
2.鼓勵金融機構參與企業發展規劃
參與民營企業發展規劃,而后實現針對性政策扶持。發展中,應鼓勵金融部門參與民營企業發展規劃,逐漸參與到民營企業戰略規劃架構中,從而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發展狀況的把握能力,從中長期發展出發,為民營企業提供轉型期戰略發展的金融服務。此外,參與企業發展規劃后,金融部門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的了解加強,也能進一步促進我國金融服務體系創新。
3.促進企業內部融資機制建設
內部融資機制的建設能夠避免外源性融資中較高成本的問題,在優化整合金融資源配置的同時,還能提高融資便捷性。同時,由于民營企業經營波動性及輕資產性等特點,銀行信貸難度也較大,因此,依靠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多種形式的直接金融服務實現融資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解決融資難問題。建設過程中,民營企業可考慮構建財務結算中心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及調動,或以股權結構改革為契機,以關注企業戰略、優化股權結構設計及員工持股方案、制定高層激勵等為入手點,激發企業內部融資活力。
4.創新金融監管,降低企業融資風險
第一,應當強化并完善金融監管,針對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等問題制定專門監管法律條文,將金融監管拓展至金融服務公司、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第二,要審慎進行金融開發,轉型過程中應關注內外金融市場監管的協調,對內要提升國際競爭力,對外應防止資本入侵,全過程中輔以風險控制手段,以提高金融開發的實效。第三,要積極創新并強化風控,要以實際需求為準,以宏觀調控與監管相適應為原則,在強化創新的同時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篇5
(一)經濟大環境及民營企業處境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的行業,僅制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就集中了民營企業的75%。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其創業創期還是創業發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但是,由于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規模小、創利能力弱,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仍要受到資金嚴重不足的制約。民營企業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然而,從銀行所得到的貸款,尚不足銀行貸款總量的2%;通過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我國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約只占9%左右,這里還不包括那些以較高昂的代價購買別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線上市的;在債券市場上占有的份額則幾乎為零。民營企業的融資難,突出表現為中小企業難、中西部地區難、小城鎮難,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經濟發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環節。
(二)民營企業一直以來的融資難問題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兩年來貨幣政策的一緊再緊,大量民營企業資金鏈嚴重吃緊,更有不少民營企業因此而倒閉。自我融資比例達90.5%,銀行貸款僅為4%,非金融機構為2.6%,其他渠道為2.9%,這一連串數據意味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資金滾動起來的。根據調查,把資金短缺列為企業日常經營中最主要困難的企業占21.88%,位列第2位:把資金短缺列為擴大經營的主要困難的企業占33.72%,位列第1位。
另據央行調查統計。截至2008年10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1.5萬億,同比增長12.9%,占全部企業貸款余額的52.8%,占各項貸款余額的38.4%。而2008年5月央行對民營企業的一個調查表明,民營企業貸款覆蓋率(與金融機構有信貸關系的民營企業數量除以總的民營企業總數)只有18.7%。與發達國家的50%水平有較大差距。
二、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一)金融機構的原因
金融供給結構失衡及提供的金融產品單一,企業發展需要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予以支持。由于民營企業大多處于孕育期和創業期,資金與咨信均短缺。又急需外援性資金的支持。但是,我國的金融體系主要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由于商業銀行自身的性質與經營特點,其支持意識與民營企業的需求不相匹配,難以全面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銀行體系運行機制存在嚴重缺陷。首先。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高度集中,對中小企業貸款數額嚴重不足;其次,國有銀行信貸程序繁瑣,便利化程度不高:再次,中小型金融機構較低的服務水平與中小企業信用偏好的錯位。
(二)民營企業產權結構單一及產權界定不清
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經歷了被歧視、壓抑、排斥、認可、發展壯大的過程,這種漸進式的發展歷程,使我國民營企業的資金大多來源于自己的勞動積累,產權結構中所有權主體一元化。部分民營企業,其產權在家庭、家族、親朋內部人之間含混不清。而產權結構是完善內部治理的基礎,民營企業實質性改革的第一步只有通過產權的內部明晰,才能建立起現代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大量民營企業財務狀況欠佳,業績滑坡
近年來,民營企業經營業績兩極化現象嚴重。在部分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不少中小企業的營業收入、投資能力明顯降低。由于業績下降,企業債務不斷膨脹,不少企業因此倒閉。據一份全國性課題調查資料顯示,我國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衰落,85%的民營企業在10年內消失,只有15%的企業能長期發展。由于“短命”企業大量存在,金融機構難以放心對民營企業放款。
(四)企業信用不足導致授信難
由于民營企業之間應收、應付款項空前巨大,民營企業為拖欠所累,資金周轉速度慢,甚至周轉不靈;許多民營企業管理水平落后,家族式經營,技術先進性邊界模糊。于是,銀行對民企貸款態度謹慎。盡管央行信貸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貸款,而且民營企業貸款數額都不太大。但由于銀行對民營企業缺乏了解,對其提供信息的真實性難以甄別,何況對民營企業每筆貸款的發放程序、經辦環節與數額較大的貸款大致相同,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銀行不愿貸款。即使準備貸款給民營企業,由于對其信用水平難以判斷,銀行也持謹慎態度。
(五)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實力嚴重不足
資本市場是企業籌集資本、進行資本運作的場所,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直接融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融資方式之一,而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有限,很難利用現有正式資本市場融資。在債券發行市場,我國實行的是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及各項指標均有國務院統一規定。同時,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要求申請發型債券的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不低于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凈資產不低于6000萬元。在這一系列限制條件下,進入債券市場融資的大門基本上對民營企業關閉了。
三、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
(一)對政府方面的建議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采取切實措施,努力營造金融業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一是要建立健全擔保體系,幫助民營中小企業解決擔保難問題。比如可考慮建立擔?;?,擔保基金應以財政資金為主,同時,也可吸收民營企業出資和社會捐資等方式。二是要完善民營企業融資的法律問題。制定完善針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性政策法律法規,對于從《貸款通則》到《商業銀行法》、《公司法》、《擔保法》、《證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規中,對不同程度地限制和約束民營企業發展的內容執行修改,建立完善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法律環境。三是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盡快整合分散的企業及企業家個人信用資料,明確主管部門,建立統一的征信體系,為金融機構開展授信服務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礎。四是要有步驟地、穩步地發展多元化的金融組織體系。五是要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在證券市場發行、上市方面,非公有制企業要與公有制企業實行同等待遇。六是要籌集資金,建立分擔風險的補償機制。七是要完善社會服務體系,規范中介機構行為。
(二)對金融機構方面的建議
商業銀行應進一步轉變經營觀念,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為民營經濟服務的運作機制。一是更新經營理念。國有商業銀行作為當今金融業的主力軍,必須正確認識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突破舊時的機制束縛,徹底改變“國有銀行支持國有企業”、“保大棄小”的觀點,轉變現有的經營態度,變歧視民營企業為重視民營企業,擴大對民營企業貸款融資服務,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市場定位。二是加強金融創新。商業銀行應根據民營企業貸款業務的特點,建立相應的信用評級、業務流程、風險控制、人力資源管理和內部控制等制度。對民營企業市場進行必要
的細分,制定符合其特點的市場策略,積極開展產品創新,推出符合民營企業不同需求的貸款產品,體現貸款起點金額、利率浮動水平、擔保要求、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供民營企業根據各自情況進行選擇。合理下放貸款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貸款手續,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貸款審批效率,為民營企業提供快捷服務,同時努力通過提高效率而降低民營企業融資的成本。審核民應企業貸款申請時,要做到不死板,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除了審查正式的財務報表、商業計劃書等書面文件以外,還應注重現場調查,注重收集非財務信息和軟信息。積極探索在動產和權力上設置抵押或質押。靈活采用擔保方式,增加擔保物品種,降低民營企業貸款擔保條件。三是提供配套服務。銀行可利用自身人才、信息、網絡優勢,及時為民營企業提供各種金融信息、市場信息、投資信息、政策信息。幫助民營企業整合業務流程,規范財務管理,完善會計制度和會計管理,為融資和拓展市場打好基礎。
(三)對民營企業自身的建議
1.企業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企業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是順利融資的前提條件。市場經濟的重要規則之一是優勝劣汰,資金作為一種重要的市場資源只會流向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同的企業獲取資金和使用資金的能力不同,民營企業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做到企業發展與利用資金的良性循環。
篇6
關鍵詞:黑龍江??;后危機時代;民營企業;發展
2007年下半年,美國爆發了以住房抵押貸款為特征的次貸危機,在隨后很短的時間內就演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2008年9月伴著雷曼兄弟、通用汽車公司等的相繼倒閉,金融危機像海嘯一樣開始大范圍向世界蔓延,并深入到了各國實體經濟,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大國,無論是珠三角的廣東、長三角的江浙,還是像內陸地區的黑龍江省,在經濟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刻,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大量的中小企業停產的停產、倒閉的倒閉,特別是外向型的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的出口創匯型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的危機,企業生產經營顯現出一派蕭條的景象,隨處可見。黑龍江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經濟發展受金融危機的沖擊雖然不像沿海各省那樣嚴重,但也遭到了嚴峻的沖擊。
黑龍江省民營(中?。┢髽I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經濟發展史中曾譜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在我省經濟建設、產品出口創匯、促進就業等各個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縱觀我國的經濟版圖,凡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都是中小企業或者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通過上面和江蘇、浙江省份的比較,可以看出黑龍江民營企業和他們相比在各方面都還有很大的差距。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特別是當前的后金融危機背景下,縱觀我省民營企業,無論是從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還是民營企業發展自身、企業融資等方面,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后金融危機背景下黑龍江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仍不夠完善
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仍不夠完善,這不僅僅是黑龍江的問題。從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層面上看,長久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民營企業發展雖比過去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還不夠完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關于民營企業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雖已建立,但具體相關細節尚待完善,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在金融危機下可能表現的更為明顯。目前,促進黑龍江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有2003年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和2006年出臺的《黑龍江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還有為應對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沖擊,2009年國務院通過并實施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法律法規雖然制定了,但那些條文框框還比較抽象,都是體制性的沒有具體細化,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還缺乏與之配套的的相關措施,具體的操作中會有很大的彈性,執行起來實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二是缺乏為民營企業“一站式”的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應該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政府可以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企業以政策支持。當然,社會上專業性的中介機構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管理咨詢公司等等,都可給中小企業提供一些關于人才開發、企業管理、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務。國外的很多企業在和政府打交道過程中基本都通過中介機構,這樣通過專業化的服務效率就很高,在這方面國外有很多很好的經驗可以給我們以借鑒,我們通常講要轉變政府職能,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就是要求政府從一個經濟社會的管理者轉變為一個服務者的角色,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這也是新時期政府職能之所在。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社會化服務意識和水平比較低,政府在這方面還需要更加重視,加大調查研究,給予中小企業中介機構以支持,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
三是在某些領域民營企業競爭主體地位的缺失。出于國家戰略的考慮,由于后金融危機背景下,黑龍江省國有企業行政壟斷的存在,在金融、能源、電力、通信等某些行業,都設置了很高的進入壁壘,民營企業是很難進入這些行業的,行政上的壟斷造就了這些暴利行業,而且在這些缺乏競爭性的行業中,企業唯利是圖現象非常嚴重,企業的服務意識也非常淡薄。從長期以來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的行政性體制障礙是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必須慢慢根除這種障礙,還民營企業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經濟下的競爭主體地位,營造一個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二)黑龍江民營企業自身素質偏低
民營企業發展至今,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歷史進程,民營(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量的99%以上,數量上占有絕對的地位,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黑龍江經濟發展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黑龍江經濟經濟總量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后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今天,黑龍江中小企業也彰顯了自身在發展壯大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中小企業基本都沒有建立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第一,黑龍江有將近17.8萬家中小企業,而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民營中小企業,民營中小企業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管理上的家族式,企業決策都是業主一言堂,這種過于集中的家長式管理往往造成一些重大決策失誤。企業內部沒有或者無法執行嚴格的企業規章制度,在我國的文化傳統中最講究人情、關系、面子,員工“近親繁殖”幾乎是每個企業的通病。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職工是業主的親戚朋友,往往礙于情面,無法按規章制度辦事,這就是家族制企業管理的弊端,過分依賴情感的作用必然削弱管理者的制度意識,使得企業在小規模水平上長期徘徊,束縛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不可否認家族式管理在過去的企業管理中也曾發揮的一定作用,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比以前將更加激烈,中小企業簡單化的家族式管理顯然己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市場的競爭。第二,大多數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缺乏遠景規劃,忽視戰略管理的重要性或者礙于企業主的能力限制,根本沒有戰略管理的意識,缺乏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這些問題可能在企業規模很小的時候,弊端還不太顯現,但隨著企業的做大做強,若不能適時建立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
二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黑龍江中小企業普遍管理水平較低,中小企業其實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在創辦初期通常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企業的所有權歸家族所有,企業往往被傳統的經驗型的管理方式主宰著,“以人治企”的觀念陳舊,家族權力的過度集中,信息溝通的不通暢,許多中小企業都存在著“無戰略管理、無企業文化”的現象,在企業發展方向、戰略制定等方面決策盲目,管理模式的落后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管理學上有句話叫作“管理出效率”,而現代企業的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人才是一個企業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一直把資本作為企業核心資源進行管理而忽視人本管理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個體、私營中小企業更是如此企業的長期發展不僅需要資本的管理,更多的還是人力資本的問題。只有把“人、財、物”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企業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利潤。若缺乏人才資源,企業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也就沒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每年我們都有大量的中小企業破產,忽視人力資源管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在人才的運用方面和大企業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很難留住優秀的人才,因此,中小企業更應該重視這一點。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金融危機對我省中小企業是一種挑戰,中小企業主應該轉變思想觀念,看到重視人才的開發和管理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未來的世界經濟往來更加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勢必得到加強,中小企業所處外部環境會更加復雜,同時對中小企業在人才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三是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有限。黑龍江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經濟規模的限制,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不可能很大,一些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資金的投入比例雖然會高一些,但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特別是那些民營中小企業基本上是沒有研發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是包含了更多的內容,產品、價格、品牌、服務等等都是競爭的手段,中小企業知名度小,產品的品牌效應較差。在人們日益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今天,對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滿足會越來越高,中小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順勢而為,提供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而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根本保障,是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在生存競爭中求得發展的動力源泉。
(三)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長期未得到根本解決
近些年來,安徽省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級政府部門和經濟金融系統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做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工作,特別是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引導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維護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目前財政部和工業信息化部已經出臺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但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具有很多缺點,相當部分的中小企業仍面臨著融資困難的處境,融資問題一直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難題,特別是中小企業,一般政府的經濟政策往往都比較偏好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中小企業總給人感覺沒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宏觀金融政策、財政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多方面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現象。銀行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長期以來并沒有很好地為中小企業做好融資服務工作,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表現在融資頻率比較高、而資金量較少,而國有大銀行作為一個金融機構又“嫌貧愛富”,對國有大銀行的業務來說,服務中小企業是一種成本高且不怎么賺錢的買賣,這樣就缺乏業務創新的動力,也就不能較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中小型商業銀行,由于資金來源的有限性,經營管理水平較低、其發展滯后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也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而且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尚不夠健全,特別是中小企業由于信用評價體系缺失,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加上中小企業自身資本實力較弱,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等原因往往造成其在經營中融資較難,這樣極大地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安徽各級政府雖然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提高了認識,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但是由于種種現實原因,融資難問題仍是制約黑龍江省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促進黑龍江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退,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刻,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政府果斷作出了“四萬億”的投資計劃以刺激經濟發展,通過這些政策的落實,我們完成了2009年GDP增速“保8”的任務,這一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趨穩向好,這對于我們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在外部經濟形勢趨穩的情況下,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應該總結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教訓,因為經濟全球化將使得金融危機的發生更加頻繁。
中小企業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中小企業發展的如何,關系到黑龍江能否在新時期實現率先在中部地區崛起,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任。在當前后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等等許多方面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特別是像我們黑龍江這樣一個內陸地區經濟欠發達省份。在新的歷史時期,黑龍江要想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較大的發展,我們的政府部門、中小企業和相關機構只有抱成一團,形成發展的合力,才能在金融危機后的新一輪經濟大潮中有所發展。
(一)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快速成長,支持一批骨干企業發展壯大
1.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在城鎮和農村積極開展創辦小企業、開發新崗位活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就業彈性高、就業容量大、就業形式靈活、就業門檻低的特點,鼓勵具有一技之長的城鎮居民和農民、復轉軍人、大中專畢業生乃至機關干部創辦、領辦小企業。
2.重點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示范功能。積極搞好創業輔導、項目咨詢、信息服務、技術支撐等活動,落實補助資金,扶持發展創業項目;積極扶持一批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骨干企業群體;積極扶持擁有專利技術、管理科學、資本運作水平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3.發展一批配套中小企業,延伸優勢產業鏈。通過國有企業的規模擴張、技術擴散、零部件加工,帶動一大批民營企業的發展。積極組織國有大中型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對接活動,支持中小民營企業圍繞我省乙烯、汽車、飛機、電站設備、重型機械制造等骨干企業發展好配套項目,搞好零配件加工和延伸加工,發展專業化的配套企業。
4.大力發展一批特色產業的中小企業集群,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按照布局合理、土地節約、生態環保的原則,改善產業集聚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形成,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業依托。積極發展一批高科技和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重點推進裝備制造業集群、石油化工業集群、醫藥制造業集群和農產品加工、木材加工、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
5.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工業化。發揮好我省農業資源豐富和農產品總量大、品質好的優勢,促進民營企業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上發揮更大作用。要引導民營企業圍繞糧食、畜禽、亞麻、馬鈴薯、山特產品、乳制品、果蔬加工等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實現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著力培育一批掌握先進技術、具有自主品牌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為民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1.鼓勵和支持大型民營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中小企業技術服務中心。積極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工程,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采取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建立面向民營中小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2.鼓勵支持民營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聯合創新活動,不斷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專、精、特、新”產品。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研發應用新技術,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能力,并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推廣節能、減排、環保新技術、新工藝,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
3.建立融資擔保體系,努力解決民營經濟發展資金問題。引導民營企業加強誠信建設,全面開展民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和企業誠信活動,幫助民營企業提升誠信度。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自然人創辦信用擔保機構,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和分散機制,降低擔保、貸款風險。
4.提高對民營企業項目開發建設的扶持力度。建立中小企業融資促進會,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開展資本運營,推進民營企業上市輔導工作,支持鼓勵企業上市融資。
5.建立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民營企業管理水平。加強中小企業培訓服務平臺建設,重點建設和扶持省、市兩級中小企業培訓基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開展對民營企業家的培訓、職業經理人的培訓、專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優秀企業家隊伍,為民營企業培養國際經貿合作方面的專業人才。
(三)努力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確保民營經濟健康順利發展
1.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允許非公有制資本進入這些壟斷行業和領域。完善政府特許經營制度,規范招標行為,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各類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包括非營利性領域和營利性領域。
2.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和信貸支持力度。在省、市財政預算中設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有效發揮貸款利率浮動政策的作用,鼓勵各金融機構從非公有制經濟特點出發,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提高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比重。
3.拓寬非公有制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到境外上市,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發行企業債券。
篇7
一、我國民營經濟內部環境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一)民營企業管理模式有其局限性目前我國許多民營企業經營者在管理體制方面都存在家長式管理模式,經營者一人定奪,缺乏來自內、外有效的反饋和制約。民營企業經營者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易導致決策失誤,帶來損失。
(二)民營企業的產業結構急需調整和優化
1.民營企業的投資規模小。由于民營企業實力較小,投資有限,在產業投資上易選擇小規模企業發展,這就容易導致其產業結構層次較低,并且區域發展較小,市場競爭實力不足。企業投入和發展比較落后,還受地方政策、行業、資金、技術、人才等因素的制約,產業優化升級時更受制約。
2.企業自主創新機制較差,產業的持續競爭力不強。由于民營企業在產業、經營上以粗放型、外延型經營為主,科技含量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差,企業自主創新機制較弱,造成產品持續市場競爭力不強。這就要求民營企業在其經營機制上要不斷提高。
(三)民營企業管理者個人素質、人力資源的開發面臨挑戰
1.素質、學歷層次較低,專業知識缺乏。大多數民營企業管理者思想素質、政治素質較低,企業在發展壯大時期,管理者的各方面素質也應有所提高,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有不少企業管理者成功后,其政治、思想素質并沒有提升,妄自尊大,法律意識淡薄,偷稅漏稅,擾亂了社會秩序。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的培訓與更新,缺乏管理體制的更新與換代,使企業不按現代企業制度運行。
2.缺少正確的人才觀,人才信任危機。民營企業經營者大都缺乏注重人才引進,缺乏人才培養的長期發展戰略,忽視了企業人才的重要性。提高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已成為當今刻不容緩的問題。而人才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并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我國的民營企業而言,由于其財力、物力有限,不可能與大企業比資金、比實力,因而人才,尤其是優秀的人才對我國的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就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應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發展戰略,要讓人才參與培訓,學以致用,要積累人才,以備壯大企業實力。
二、我國民營企業外部環境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一)民營企業貸款難貸款難已成為當下民企的普遍問題,由于民企規模小,自身實力差,有的還處于企業發展初期階段,很難求到銀行的貸款支持。當前的民營企業發展融資還是靠自身力量,滾雪球似的自我發展,金融機構的貸款還十分有限,使民營經濟不能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特殊作用。
(二)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我國的民營經濟發展是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起來的,由于民營企業規模小,達不到發行債券來融資的標準,自有資金又比較缺乏,最近幾年通貨膨脹嚴峻,又是銀根緊縮時期,銀行貸款比較困難,對于大部分民營企業來說,融資依舊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三、我國民營企業應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優化內部環境
篇8
一、畢節地區民營經濟情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畢節地區大力實施“六個計劃”,有力推動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笆晃濉逼陂g,全區民營經濟生產總值從90.6億元增加到237億元,年均增幅24.3%,2010年提供財政收入37億元,占全區財政收入的29%,年均增長32.6%。2010年全區民營經濟占GDP的38.9%比重高于全省相同比例的3.9個百分點。然而,與沿海發達地區和省內發展較快地區相比,畢節地區民營經濟仍存在整體水平不高、發展速度不快、經濟貢獻率偏低、市場競爭不強等問題。一是主體少、規模小。2010年底,全區注冊民營企業總數僅為7672戶,注冊資金214.7億元,所注冊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僅為75163戶和4642戶,尚無一家民營集團公司和上市企業。二是結構不合理、貢獻率低。全區個體私營商業、餐飲等行業占比較大,而工業、農業比重極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占全區民營企業總數的7.49%,科技型、上檔次的大型民營企業幾乎為零。2010年股份制、私營企業實現稅收8.33億元,僅占全區稅收總額的25.64%。三是融資渠道單一、間接融資少。融資渠道比較狹窄,銀行授信仍是其最主要的融資方式,2011年9月末,全區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僅為27.24億元,占全區各項貸款余額的7.9%,獲得貸款的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12.34%。2011年,畢節地委行署就民營經濟的發展問題,按照貴州省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提出圍繞“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32%以上,新增就業3.4萬人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50%以上。金融業如何抓住機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依靠民營經濟帶動全區經濟增長,以此推動銀行業自身的發展,是目前面臨的一項課題。
二、民營企業發展與金融支持之間矛盾性問題
(一)內部原因制約了金融支持力度從畢節地區民營企業的整體情況來看,起點低,規模小,實力不強,自身素質不高,短期化經營行為較為凸出。
1.絕大多數民營企業自身條件不足,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勞動密集型行業多,生產經營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民營企業幾乎是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缺乏現代公司企業經營意識,經營發展機制弱化,高、精、尖的企業和國內知名品牌企業為零,特別是鄉鎮民營企業發展大部分限于代加工和傳統產業,易受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
2.民營企業普遍缺乏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財務制度不全。多數企業未建立帳簿、報表,不從事經營成本核算、效益分析,沒有形成規范的、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甚至部分民營企業為故意“逃避稅”,使用“兩本賬”,財務報告隨意性大、真實性差、運作透明度不高。
3.由于民營企業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許多民營企業的經營者缺乏經營現代企業的知識,對銀行融資方式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規模擴張,有的用流動資金貸款來擴大固定資產規模,造成不能按期償還貸款,短期貸款長期占用的做法影響了銀行對企業進一步支持的積極性。
(二)社會及政策因素導致金融支持弱化
1.擔保機制不健全。一是民營企業獲得貸款擔保方式單一,多以房產、設備等不動產抵押為主,信用擔保尤其是第三方擔保較少。2011年9月末轄內通過擔保機構為民營企業擔保貸款余額僅為3.6億元,且多數為區外擔保機構提供擔保。二是擔保公司在辦理擔保過程中擔保費用較高、手續繁瑣,擔保費用多數為2~3%,最高擔保費高達5%,此外還要經工商、評估、公證等部門收費辦理。三是擔保公司規模小,難以滿足業務需求。目前畢節地區雖成立了14家擔保公司,但注冊資金僅為5.05億元,擔保放大比例多數為5倍,2011年9月末轄內擔保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擔保貸款余額為1.6億元,僅占貸款總額的6%。三是擔保補償機制不健全,缺乏對擔保機構補貼、稅收減免等較為完備的風險補償機制。四是國有商業銀行對擔保機構缺乏認同。由于擔保機構規模小,尚未達到國有商業銀行門檻要求,導致全區目前尚無一家擔保機構與國有商業銀行合作記錄。
2.銀企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銀行對借款企業的信用狀況、還貸能力以及經營管理水平不了解,企業的有關信息散布在各個金融機構和政府各職能部門,銀行難以全面收集信息,很難確定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資金實力和盈利能力,貸前調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企業不熟悉國家的金融政策、銀行的信貸政策和信貸產品,難以創造符合信貸的條件,一些擁有償債能力的企業,實質條件已具備,形式條件仍不具備,房產證、土地證等產權證不齊全等,造成“貸款難、難貸款”的尷尬局面。
3.地方政府政策目標與信貸政策目標相悖,信貸政策缺乏差異化區別性對待政策。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往往行政干預銀行內部動作,促成金融機構加大對某個行業或產業信貸投放,影響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之間的正常有效合作,不利于銀行市場化運作和風險控制。與此同時,信貸政策“一刀切”模式忽略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客觀實際,欠發達地區由于金融資源占有較少,資金聚集能力較弱,信貸總量單一調控將導致銀行在信貸資金配給上優先選擇大型項目和優質企業,民營企業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甚至陷入資金短缺惡性循環。
(三)金融服務缺陷導致民營企業金融資源的稀缺金融服務的缺陷集中體現信貸投放的市場導向機制致使銀行資金過分向大型企業集中,民營企業金融資源的稀缺。
1.信貸主體缺位與資金需求剛性增長不相適應。在民營企業迅速擴張,資金需求量日趨增大的同時,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一般向大企業、大項目集中,農業發展銀行逐漸退出民營企業發展市場。在此情況下,民營企業的信貸需求大都寄希望于農村信用社及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而農村信用社近年來受市場定位等因素影響,更傾向于組建大項目社團貸款,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明顯弱化。村鎮銀行受自有資金制約,支持民營企業作用較弱。小額貸款公司雖以其靈活、方便、快捷的貸款模式解決了部分民營企業資金需求,但由于“只貸不存”,自有資金趨緊,利率定價偏高。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有力無心”與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有心無力”,使得縣域金融對民營企業總體信貸投入明顯不足,信貸投放規模與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對稱。
2.現行信貸管理體制與民營企業融資特點不相適應。一是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實行高度集中的貸款管理模式,全面上收基層行的信貸權限??h支行除小額抵押貸款及消費貸款外,其他貸款必須實行單筆報批,這種嚴格的權限分配,不僅對縣級銀行的貸款發放形成了剛性制約,也無法滿足民營企業“急、頻、快”的資金需求特點。二是對具備了一定規模,發展前景較好,資產負債率等財務指標均符合要求的民營企業,各金融機構爭相放貸,較易獲得銀行貸款。而大多是剛剛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具有強烈的信貸資金需求,但因其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和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的狀況,即使符合貸款條件,也難以獲得貸款支持。
3.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不對稱。目前商業銀行普遍強化信貸管理制度,信貸決策權集中,同時貸款審批、發放各個環節的責任相應強化,尤其是加強了對信貸人員的貸款風險約束,對信貸責任人實行終身追究制度,在強化風險責任約束的同時,卻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民營企業信貸投放項目準、效益大的沒有相應獎勵。這種普遍存在的貸款發放風險與收益不對稱的現象,極大地降低了基層行和信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商業銀行融資成本與收益不對稱,信貸資金錯配問題制約了民營企業的金融滿足。由于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要核實民營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貸前成本高,貸后管理難。同時,中小民營企業一次性資金需求量小、頻率高,信貸管理成本大大高于大型國有企業和大項目貸款。這使得銀行寧愿選擇上存資金獲取穩定收益,而不愿選擇風險大收益低的中小企業貸款。
三、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固本強體,積極加強自身建設
1.不斷充實擴大自有資金。民營企業在實現利潤后應首先補充資本金,通過加強自身積累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償債能力,努力創造獲得貸款的條件,減少金融機構貸款風險。
2.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范財務管理,并按照銀行貸款的程序要求,及時、如實地提供財務各項報表和資料,使銀行全面準確地監控企業整體經營狀況。3.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合理確定投資方向,瞄準市場定位,減少盲目投資、低層次重復建設帶來的風險,通過加快改制、管理創新、技術改造和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積極打造結構完善、產權明晰、經營合法、市場競爭力強的新型企業主體,以增強對銀行放貸的吸引力。
(二)打造平臺,極力優化外部環境
1.嚴格執行行政審批簡化流程,積極發展民營企業直接融資,引導其發展現代特色產業。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嚴格執行好對民營企業稅費減免政策,降低民營企業信貸成本。同時,要選擇性地培育部分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發揮債券市場的融資功能,積極推進民營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中小企業集合債權等融資工具融資。要充分利用區域自然資源稟賦優勢,采取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區域性特色產業,以此帶動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市場化發展。
2.建立民營企業激勵長效機制,搭建金融與民營企業信息溝通平臺。由地方地方政府牽頭,民營企業主管部門、工商、稅務、商業銀行等單位參與,一方面每兩年開展優秀民營企業評選活動,銀行對獲評企業推行信用貸款和貸款綠色通道,放大抵押擔保比例,更好發揮骨干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民營企業網站,搭建民營企業與銀行信息溝通平臺,提供民營企業產業發展、財務指標等相關信息,介紹民營企業投資項目和商業銀行信貸產品、信貸政策等內容,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
3.加快推進民營企業擔保體系建設,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在擔保體系建設上:一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現有政府出資或參與出資的擔保公司,規范其經營行為,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推進擔保機構向集團化發展,壯大資金實力,達到大型商業銀行擔保條件要求。二是積極培育和發展民營企業互助型擔保機構。由財政出資為主,民營企業出資入會,專門為民營企業會員承擔貸款擔保。三是引進和推動商業性擔保機構的設立。地方政府出臺財稅政策鼓勵措施,積極引進國內發展較為規范的商業性擔保機構入駐,降低民營企業擔保成本。四是,積極組建轄區擔保機構行業協會,發揮其行業組織協調作用,將零散的擔保公司整合起來,形成合力,提高擔保貸款額度,實施聯合擔保、再擔保等業務,解決個別擔保機構因資金實力不足而難以跨越銀行門檻問題。在信貸政策滿足上,改革全國單一總量調控模式,將信貸總量向欠發達地區傾斜,營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三)拓寬渠道,積極推進金融服務創新
1.…構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努力增加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應嚴格執行國家產業信貸政策,研究制定支持民營企業的信貸管理政策及措施;城市商業銀行要以支持民營企業為主,并逐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份額;農村信用社在支持好“三農”的同時,加大對涉農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銀行要在支持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適當降低評級信貸條件,充分利用其資金優勢,積極支持區域性特色產業民營企業。
篇9
關鍵詞:市場經濟體制 民營企業 經濟效益 發展策略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與健康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為我國國民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十五”期間,我國GDP增長量為8.8%,而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31%,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1%,總體發展遠高于GDP; 2006年中國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為65%,民營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七成以上。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其發展速度高于國有企業兩倍以上,客觀的說,我國的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外因素依然存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民營企業要取得更好發展,必須以更為積極有效的策略應對。
一、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因素
(一)產權模糊
公司產權問題是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很多公司原始產權模糊,所有者界定不清。據調查70%的民營企業存在家族化經營,在企業初始階段,其正面作用大于負面作用,但是隨著企業發展,弊端明顯表現出來。家族化經營將所有權與經營權相結合,這就造成家族成員的經營理念難以走出家族利益的圈套,從而拒絕非家族成員進入企業高層,這造成企業中缺乏良好的人才。就企業的組織機構和運營機制來看,雖說許多民營企業也設置了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但是這些機構并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所有權和經營權仍然集中于家族成員手中,缺乏法人治理制度,造成企業產權與治理結構不合理,制約了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家族式企業或合作企業存在不穩定性,其變動直接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二)管理不完善
很多民營企業的管理機制往往是以相對成功的企業管理機制為標準而進行制定,這就缺乏了實際性,在實際管理中存在內部組織關系不穩定,管理層次不清以及管理方法不恰當等問題。據調查,有近20%的民營企業沒有適宜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這就為企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不了良好的管理支撐。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變動性較大,沒有確定的職位和固定的職位人員,往往是一人多職,這就造成決策上出現壟斷,不利于管理制度的科學制定以及實施。很多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沒有對市場實際和本企業的概況做科學分析,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片面追求品牌與多元化經營等而造成管理計劃性不強,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還有很多企業雖然建立董事會,經理層等,但是在實際管理中權責不明,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三)資金問題
資金問題是困擾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在民營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或多或少都存在資金短缺問題,融資難成為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一方面,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沒有科學的財務體系,不能很好地控制開支,造成資金上的浪費,有的缺少流動資金,而更多地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受到中央調整存款準備資金率的影響,貨幣供應量受控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同時,銀行貸款分布不均,制約著一些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有300萬戶,但各商業銀行貸款的70%給了國企,剩下的30%,主要給了大型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這就使得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出現融資困難的狀況。
二、民營企業發展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若想在競爭中獲勝,民營企業必須以積極的發展策略來支撐企業的發展,以實現民營企業經濟效益。
(一)明晰產權
市場經濟的原則是平等競爭、互利互換,民營企業要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不斷改革和完善企業的產權結構?,F代企業制度的產生前提是股權的分散化,市場化,以適應生產的社會化,是企業的制度圍繞產權展開職能性分工,以提高資產各方面權利的運行效率。因此,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產權主體多元化,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必須與社會資本相結合,向社會資本開放。再就是,在產權結構上,要以本企業實際為標準,結合本企業現存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從而建立適應本企業發展的現代產權制度,充分保證企業的良好發展。
(二)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民營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這一目標要求民營企業經營活動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將資本向市場需要的產品上轉移,將資本投向邊際生產率高的產業。市場中的供求關系直接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經濟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營企業要取得經濟效益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需要很強的競爭性,很多民營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采取了多種發展模式,就前500強來看,有397家表示繼續獨立立足,有55家表示堅持主業,有78家表示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同的模式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同時,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民營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采取相應的轉型措施。調查發現,2011年民營企業500強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成本上升難題,進一步挖掘內部潛力,其中55.4%的企業采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53.8%的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加快企業發展,69%的企業通過節能降耗來降低成本等,這就從整體上實現了企業的發展與改進,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很多民營企業采取整合產業鏈,減少中間環節,發展電子商務等,從企業內部各環節來提升企業的總體力量,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提高人員素質,創新科技發展
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核心,企業要發展,必須關心人才,熱愛人才,留住人才,加強對人才素質的培養,創就符合市場經濟機制的全面化人才。一方面,加大民營企業管理層人才理念培訓,使其具有人才意識,在對人才的吸納上做到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的途徑進行招賢,避免任人唯親,在人才利用上做到人盡其能,以提高待遇獎勵的方式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員工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素質。加強員工知識與技能培訓,提升員工業務水平;以時代為導向,加強員工全面化培訓,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良好的職業精神,全面作用于企業的發展。再就是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以人為本、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讓員工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待遇,讓員工看到自身發展的良好前景,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從而促使員工為經濟效益的實現貢獻力量。
技術力量的支撐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間的開放度以及國內外企業的合作與競爭度越來越強,這就要求企業樹立科技創新觀念,依靠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大都是市場拉動的,他們熟悉市場環境,了解客戶關心的問題,技術創新一開始就瞄準了市場,這不僅成功率高,而且在引導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上可以節約大量開支。如例如我國500強企業中計算機領域的領頭羊聯想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8,307,800,這與其市場導向性有直接的關系,近年來,此公司以市場對計算機的需求標準,進行改進與升級,從而贏得市場利益。同時,民營企業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和追求競爭利益的動力,使得在開發利用高新技術方面表現得更為積極,進一步將技術推廣和擴散,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等,以科技優勢創造了企業經濟效益,據統計2011年民營企業500強共享有有效專利74631項,其中43.76%為發明專利,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23522項專利總量居于民營企業500強之首。
(四)合理用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資金是企業發展與運轉的基本保證,民營企業必須以積極有效的措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以及在資金的利用上做到合理科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有充備的資金支持。首先,政府可以通過設立民營企業的發展專項基金,為民營企業獲得繼續的資金提供政策支持,加速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的轉變,以效益為導向,設定統一的貸款發放標準。其次,積極支持與鼓勵較強經濟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通過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是上市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建立專門為中小型民營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允許地方性中小企業發展銀行。最后,加強企業內部資金控制,合理規劃企業資金利用動向以及資金利用度,最資金利用狀況做及時記錄和調整,推動企業資金科學利用的實現。
三、結束語
總的看來,無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發展趨勢,民營經濟都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生力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民營經濟的運行機制接近于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市場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在民營經濟中體現得最充分,所以民營企業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明晰產權制度,提升人員素質,拓寬融資渠道等策略來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全面獲得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群奎.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
[2]李美榮.淺談企業技術創新[J].承鋼技術,2008
[3]歐陽峣,生延超.合作型創新: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創新形式[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9
篇10
論文內容摘要:改革開放后,民營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未來發展我國民營企業,企業、政府和社會必須共同努力。
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歷程及問題
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歷程
從我國民營企業個體發展看,民營企業是從家庭企業起步,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民營企業進行股份合作制的試驗,到90年代后期公司制越來越多成為上規模民營企業選擇的組織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為民營企業的主要形式。從國家整體看,23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私營和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拾遺補缺”“有益補充”“鼓勵支持”“共同發展”“公平競爭”的發展過程。
我國民營企業存在問題
雖然民營企業創業者以頑強的意志克服重重障礙獲得了初創期的發展,但多數民營企業具有一些先天的弱點,主要表現在:不少企業初始積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復投資,難有后勁;有些投資者缺乏創業經驗,盲目性較大,成功率較低;有些民營企業追求目標短期化,采取不正常競爭手段,不惜以造假、損害環境獲取近期利益;有些民營企業產權制度有缺陷,企業制度不規范,留下不少后遺癥;有些民營企業缺乏管理基礎,在短時期快速膨脹和發展后就走向衰退;不少民營企業家素質有待提高等。
民營企業經營思路
首先,樹立創新意識。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民營企業只有及時把新思想、方法、技術付諸實施,才能在競爭中永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創新主要包括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持續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是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克服弱勢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法寶。其次,積極應用新技術方法。民營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積極將計算機及網絡等技術廣泛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第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要強調“以人為本”,在管理觀念上必須堅持把“以人為本”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目的就是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盡最大可能釋放員工的創新能力,以確保民營企業的競爭優勢。第四,加強知識共享。民營企業應強調員工與企業的顯性與隱性知識進行共享與交流,促進員工提高創新能力,不能讓員工為了保護自己的職位,防范同事對自己擁有企業信息的共享,這樣才能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第五,經營目標多元化。企業經營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在新時期的民營企業必須把“員工利益的最大化”納入其目標之中。同時,對于與企業關系密切的集團如客戶、供應商、社會公眾、潛在的投資者、政府、戰略伙伴,考慮這些集團的利益最終為企業取得高于投入的回報。第六,提高企業主素質。不少民營企業主常常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企業的管理漏洞百出,改革開放的深入對民營企業挑戰達到空前,這就要求管理者決策與管理更加快捷、高效,所以管理者必須不斷進行自我提升。第七,建立良好誠信制度。良好誠信會不斷招財進寶,民營企業走向成熟就要面對社會,以誠相待,就要樹立自己的社會形象,重信譽、守合同,追求可持續的發展和效益。第八,改變傳統觀念。民營企業必須打破“傳子不傳賢”的封建觀念,從家庭化經營中走出來,破除任人唯親思想,樹立任人唯賢的觀念。
改善外部配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