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教育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3-08-28 17:0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混齡教育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幼兒;混齡;教學活動
(一)提供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在一起的交往環境
現在的小孩子大多數比較喜歡和大孩子玩,混齡的教育就是大小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動。提供了一種能讓幼兒和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環境。年齡大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我,同時也學會了照顧弟弟妹妹。這些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很難學到的。
(二)培養獨生子女的交往能力
獨生子女存在任性、自私、獨立性差等個性問題,打破了常規的平行班,在混齡班的活動中為獨生子女能創造了一種類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機會。彌補了獨生子女缺乏異齡兒童交往環境的缺陷,有效抑制自私、任性、依賴性強、獨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特征的產生。
(三)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在幼兒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復雜的意思時,他們往往是用單音加手勢來表達,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則恰好能被年齡在三四歲之間并剛剛克服語言困難的孩子們理解,這是大人所不能辦到的。因此在混齡孩子們的社交圈里,他們會把不同家庭的習慣表現出來,從而豐富孩子的語言結構和表達能力。談起混齡教育,在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也提出幼兒園在組織活動時,可以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這恰恰強調了幼兒園階段行為習慣和人格培養的重要性。
(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混齡教育中的幼兒,由于年齡的差異性,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年齡小、能力低的幼兒總是能通過觀察、模仿年齡大、能力較強的幼兒從而學習、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混齡幼兒直接的互動對其智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蒙臺梭利看混齡班:混齡班有利于兒童交往、合作。兒童向兒童學習比向成人學習會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碭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壓抑。年長的兒童不但可以鞏固加深自己的知識,還將意識到他們所做的一切會被年幼者重復,從而督促自己要為年幼者做出積極的、正面的行為示范。
(五)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
西安心理學會會長尚華認為,孩子們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樂,也沒有為他人著想的責任感,且大多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混齡班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群體生活機會,培養孩子團體意識,有利于孩子心智成熟,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使他們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二、混齡教育的現狀
綜觀我國的混齡教育(我國以前一般稱之為混合班),也有許多年的歷史與經驗,但是我國的混齡編班主要出于以下原因及考慮:我國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幼兒園所需的房舍、師資等條件匱乏;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村落之間的距離較遠,村民居住比較分散,無法集中入園;受國家市場經濟政策的影響,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以及職工下崗等原因,使一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園出現了招生不足、或師資缺乏的情況。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的增多,兒童無兄弟姐妹的情況已經引起了眾多教育專家和廣大家長的思考,所以在一些專家的指導下,也開始出現了積極的混齡教育研究,但付諸實踐的幾乎沒有。
研究表明,混齡教育的組織模式為幼兒創設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態環境,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社會性、情感、認知等多方面發展。因此,當目前我國獨身子女社會化成為一個被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時,許多城市幼兒園開始了混齡教育的探索與嘗試。然而與城市幼兒園相比,我國的許多農村幼兒園卻依然由于受到生源、師資、場地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動采取混齡編班的組織形式。本研究試圖深入實踐中去調查處于這種被動局面中的農村學前混齡教育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繼而提出可行性建議。對研究結果的分析表明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意義僅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和空間等資源來緩解客觀問題,而未能實現對混齡班中幼兒不同能力和經驗的有效使用并促成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合作以及這種合作利益的最大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農村教育者對混齡教育缺乏正確的理念和認識;(二)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目標制定未能突破傳統同齡教育模式的限制;(三)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內容選擇缺乏適宜性;(四)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組織與實施存在較大的“同齡化”傾向;(五)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評價理念滯后;(六)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缺乏有力的師資支持。鑒于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的現狀以及混齡教育的自身特點,本研究對農村幼兒園混齡教育理念革新、混齡教育的目標制定、混齡教育的內容選擇、混齡教育的實施、混齡教育的評價理念以及混齡教育與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問題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建議。
三、混齡教育的方法
對學前教育的師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作為一名混齡班的教師,不能象以往那樣地帶領兒童,她必須學會與兒童交往,善于觀察兒童,能根據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又能針對全體的共同特點進行教育;她還要能夠運用各種方法使班級兒童異齡互動,共同促進,使每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傳統的集體教育的形式已明顯的落后。
混齡教育中更多地需要采取開放式的、個別化的教育,讓兒童能夠自由地學習,充分地思考。
“兒童教育兒童”。
同時,在教育過程中,除了教師教育兒童之外,要充分地運用“兒童教育兒童”的方法,如同齡促進、異齡促進、角色換位等,使每個兒童身心同步成長。
篇2
關鍵詞:體育游戲;保教結合;健康;興趣;安全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6-0264-02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來已久,許多教育家都對此做出過精辟的論斷,其中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認為:“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有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是促進幼兒健康直接而有效的途徑之一。我園是一所以體育運動為特色的幼兒園,為落實《綱要》精神與要求,我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對外界環境、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對多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寒冷的季節時,人體免疫力下降,幼兒容易因季節的寒冷變化而患病,在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時,對幼兒的保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結合我園在寒冷季節開展戶外混班體育游戲的保育工作談談幾點做法。
篇3
[關鍵詞] 血鉛水平; 鉛中毒; 0~5歲兒童
[中圖分類號] R4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3-147-01
近年隨著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關系的重視,鉛暴露對兒童生長發育、智力、行為的影響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解遼寧省普蘭店市0~5歲兒童鉛中毒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筆者于2005年5月~2006年4月對1197名兒童進行血鉛檢測,現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2005年5月~2006年4月在我所兒保門診體檢共計1197名,其中男童669名,女童548名。
1.2 方法
(1)標本采集:以無鉛酒精徹底擦凈取血部位,棄去第一滴血,準確吸取40μL末梢血,加入血鉛測定專用稀釋液,立即充分混勻,當日測定。(2)血鉛測定:用原子吸收光譜檢測,實驗的標準曲線r>0.99,在測定樣本前和每間隔20份樣本測定血鉛質控品。(3)統計學方法采用χ2 檢驗及t檢驗。
1.3 評價標準
兒童血鉛濃度100μg/L者,無論有無相應的癥狀或生化改變,診斷為鉛中毒。
2 結果
0~5歲兒童血鉛水平及鉛中毒檢出率:1197名兒童鉛水平(67.33±37.57)μg/L,鉛中毒檢出率為17.16%。男女性別間比較,男童血鉛水平為(69.43±38.20)μg/L,女童為(67.33±37.85)μg/L。血鉛水平男童明顯高于女童,差異有顯著性(t=2.62,P
3 討論
3.1 遼寧省普蘭店市0~5歲兒童血鉛水平
近年來,國內外對鉛中毒的研究認為鉛對機體毒性作用是0閥值的,即任何水平的血鉛均可造成機體損害[2]。目前我國還沒有全國范圍的兒童血鉛水平調查,據近5年國內散在報道推測,在我國沒有明顯工業污染的普通市區約有10%~30%兒童血鉛超標。本次調查表明,0~5歲兒童血鉛水平均值為(67.33±37.57)μg/L。鉛中毒檢出率為17.16%,與翟連臣等[3]的研究結果相近。
3.2 不同年齡及性別兒童血鉛水平
所調查兒童的血鉛水平和鉛中毒檢出率以~2歲組、~3歲組、~5歲組較高。男童較女童稍高。各年齡組間鉛中毒檢出率有顯著性差異。 研究證明,嬰兒出生后第1年內血鉛水平呈節節上升趨勢[4]。3歲前隨年齡增加血鉛水平也略有增加,3歲后漸降低,本次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2歲至~5歲組兒童血鉛水平高,可能與此組兒童有較多的手-口習慣行為,其活動與呼吸帶正好處于鉛積聚較多的范圍有關。男童的活動度要比女童高,其衛生習慣比女童稍差,這可能是男童較女童血鉛水平高的原因。
3.3 影響兒童血鉛水平的相關因素
影響兒童血鉛水平的相關因素包括兒童居住環境、父母職業鉛接觸、飲食習慣等,因此應加強防止兒童鉛中毒的健康教育,糾正兒童的不良生活習慣,減少或避免鉛對兒童的損害。
[參考文獻]
[1] 馬書軍. 2~6歲兒童全血微量元素和鉛含量的調查[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62-63.
[2] 談藏文. 北京城區505例學齡兒童血鉛水平調查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4):340.
[3] 翟連臣. 0~5歲兒童血鉛水平及相關因素調查結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5,20(23):3145-3146.
篇4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兒童;健康教育;家庭護理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23-3548-0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哮喘的治療是長期、持續、規范的,故做好患兒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顯得十分重要[1]。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通過向病人傳授所患疾病的有關醫學護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調動病人及家屬積極參與護理活動,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達到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它貫穿于對病人護理的全過程[2]。我院2005~2007年收治兒童哮喘37例,通過進行健康教育家庭護理減少患者再次住院,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37例患兒,女23例,男14例,年齡0.8~6歲,平均3歲,均符合哮喘相關診斷標準。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教育家長:哮喘病的防治重在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嬰幼兒一旦出現喘息癥狀,要及早送往醫院診斷,以便給予合理、正確的治療。再次就是早期治療,哮喘的本質是變應(過敏)性炎癥,哮喘患兒呼吸道炎癥尚處于功能性改變的可逆階段,吸入激素,緩解癥狀,可阻止炎癥病變發展到結構性改變的不可逆階段。
2.2 建立病案:幫家長為患兒建立“病案”,通過細致觀察,把孩子每次哮喘發作的時間、地點、輕重程度和發病當天的天氣變化、周圍環境等記錄下來,注意孩子當時的情緒,有無接觸化學物品,有無疲勞或劇烈活動,以及其它特殊事件,從而逐步積累經驗,以便找出與哮喘發作有關的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2.3 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屬于特異性體質的嬰兒接觸過敏原越早,時間越長,其發病就可能既早又重。(1)室內要清潔、通風,嚴禁吸煙;(2)盡量不用皮毛、絲棉、羽絨等制成的被褥;(3)桌上、床下等處的灰塵要經常打掃;(4)家里不要養貓、狗、兔子等動物;(5)在花粉飛揚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6)不要在孩子的生活場所擺放油漆、化學藥品、汽油、有濃烈氣味的化妝品等;(7)不要在孩子面前抖面袋、拍打灰塵、拆毛衣等。(8)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多、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如果每年能帶小孩到農村或空氣新鮮的山區度假一段時間,對哮喘的控制將大有益處。(9)在感冒流行季節,每隔2~3天用醋或艾條熏蒸居室,或加服一些抗病毒中藥,可以預防流感引發哮喘。
2.4 注重飲食調整:對哮喘患兒總的飲食原則是:清淡、易消化、營養平衡。可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少吃過甜、過咸、過冷或過熱的食物,尤其是對辛辣、煎炸,肥膩之品要忌食,盡量不吃含添加劑、調味品太多的食品。體質較虛弱的哮喘兒,當病情穩定時,可輔以必要的食療方法,如“核桃搗爛與蜂蜜混勻后,每日服1匙;蛤蚧去內臟及眼后與肉末蒸食,每周1次;或者食用白果燉鴨等,都可起到補虛、潤肺、止喘等效果。
2.5 注意生活習慣,牛奶、雞蛋、大豆是容易引起小兒過敏性哮喘的食物,一旦發現某種食物能引起哮喘,就要立即停止食用,其它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品還有魚、蝦、螃蟹、蔥、韭菜等,也要少吃或不吃。但高蛋白食物長期禁食不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由于大多數食物的過敏都可在2~3年之內逐漸消失,所以發現兒童對某種食品過敏時,停食6~12個月后,還可以試著再次進食,如不過敏就不必禁食了。要養成按時睡覺、吃飯、排便的習慣。不嗜食過甜、過咸的食物。
2.6 教育家長鑒別癥狀:患兒過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其臨床特點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癥狀。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誘發,易被誤診為感染性疾病,而濫用抗生素,貽誤治療,使病情遷延。而慢性咳嗽一般持續 3 周以上,尤其困擾孩子及其家長。引起兒童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 過敏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間或清晨發作,白天反應不是很明顯,家長往往以為是因著涼感冒引起的不太在意,或是一味給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藥,其實,孩子此時很可能患的是過敏性咳嗽,也稱變異性哮喘,時間長了,就可能發展成典型的支氣管哮喘。因此,對于兒童過敏性咳嗽的提前預防、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非常重要。
患兒過敏性咳嗽的常見癥狀為:(1)一般不發燒。(2)吐白色泡沫痰。(3)喜歡揉眼睛和鼻子,愛抓頭皮。(4)睡覺時愛出汗,不安分,喜歡蜷曲著睡。(5)多以咳嗽為主,不喘。
秋冬季氣溫變化明顯,早晚溫差大,兒童過敏性咳嗽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家長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生活中應注意在季節交替、氣溫驟變時,應及時為孩子增添衣物,同時衣物要經常晾曬消毒。
2.7 加強體質鍛煉:加強鍛煉能促進哮喘患兒的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從而提高機體對溫度和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還能促進食欲,有助保持精神愉快,加快身體的恢復。耐寒力鍛煉對哮喘很有好處,但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如夏季時參加游泳,冬天選擇晨跑、晨操、打球等項目。尤其是冬季,可安排每天1~2小時耐寒力。其次是平時要常進行肺功能鍛煉,如練口琴、吹氣球等,再就是多唱唱歌、大聲閱讀也是非常有益的。當然,鍛煉計劃一定要循序漸進,在有關專家指導下進行更好。
2.8 保持良好的情緒:因為哮喘也是一種心身疾病,其發病常與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關。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調節患兒的情緒狀態。由于哮喘屬慢性病而且易反復發作,家長應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多一份關愛,少一份訓斥和恐嚇,不要動輒就對孩子發脾氣。對較大的孩子應讓他們多了解自己的病情、預后,幫助其樹立信心,自覺配合治療,以期早日康復。總之家長應盡量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從小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讓孩子的心境平和、開朗,處處感到家庭的溫暖,這樣有助于孩子遠離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懼,對孩子身體的康復是很有好處的。
2.9 指導正規藥物治療:目前臨床上常見很多病人緩解后或一段時間不發作,即誤認為已痊愈,或擔心藥物不良反應,自行停藥,以致哮喘反復發作[3]。
3 觀察效果
經跟蹤調查第一次住院緩解出院后的第一年有29例患兒住院2次,占78%;第二年17例患兒住院1次,占46%;第三年5例患兒住院1次,占13%。
4 討論
住院緩解出院后的患兒,其家長在患兒第一次住院接受的健康教育相對第二次住院少,所以出院后第一年的患兒住院人數較第二年第三年多。對患兒及家長進行長期的管理和教育,達到了減少哮喘發作,維持長期穩定,提高了生活質量的目的[4]。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手段,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實踐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哮喘病人減少疾病復發,減少病情加重,對縮短平均住院日,減少住院次數,降低醫療費用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溫燕銘,文夢靈,陳妙盈.對哮喘兒童及家長進行多樣化健康教育的體會[J].當代護士,2006,1:2.
[2] 王惠賢.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J]. 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4.
[3] 陳育智.支氣管.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31.
篇5
隨著時光流逝,中班的生活也即將結束,這時候就需要寫中班班務總結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幼兒園中班班務個人總結,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班務個人總結在緊張與忙碌之中,又一個學期過去了,回顧整個學期,我們班老師都能認真遵守本園的規章制度,熱愛幼兒,熱愛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該學期,我班幼兒的生活自理潛力明顯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也得到很好的發展。家長工作開展得較順利,家長用心支持各配合,在家園共育下,幼兒在體、智、德、美等諸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逐漸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有必須的生活自理潛力,懂得禮貌待人,初步會遵守本班的常規紀律,個性是在繪畫、音樂、英語等方面,我班幼兒較感興趣。在普通話表達潛力方面也明顯有進步,個別幼兒太任性、蠻不講理也有所改善。現從以下幾方面總結本班一學期來的班務工作狀況。
一、加強衛生保健工作,預防各種傳染疾病,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一學期來,我班能做好每一天晨檢和午檢工作,每一天密切觀察幼兒的健康狀況,并做好記錄,用心開展各項戶外活動,提高幼兒身體的抵抗潛力,增強幼兒的體質。同時加強對幼兒自理潛力的培養,使幼兒學會了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整理床鋪,并透過輪流當“值日生”的形式,教會幼兒端菜、端飯、擦桌子等。讓幼兒掌握更多的衛生知識,我與本班老師一齊,堅持保證每周一節健康教育活動,使幼兒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如上樓下樓不推不擠、不在馬路上玩耍。還結合夏季幼兒喜歡玩水的特點,教育幼兒一些玩水的安全知識。
二、認真按計劃開展班務工作,保證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1、加強常規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習
幼兒的一天生活都是學習,教育教學也貫穿于幼兒一天的生活中,幼兒一天生活是否能有序進行,當然取決于幼兒一日常規的建立。因此,作為班主任,我注重加強常規教育,把建立幼兒的良好常規放在管理班級的首位,在幼兒的一天生活各個環節中都提出具體的要求,并不斷地提醒、督促幼兒按要求去做,同時還要求本班老師采取一致的要求去組織幼兒一天的生活,在本班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幼兒的常規紀律、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較好,構成了良好的班紀班風。
2、認真按計劃組織活動,保證教學質量。
在教學上,我能認真制定各項教學計劃,并按計劃準備教玩具,認真實施計劃,做到以游戲為主,想方設法組織好幼兒每一天各個環節的活動,使幼兒每一天都過得愉快而充實。在教學方法上,我更多地采用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引導幼兒多看、多想、多說、多動手,調動幼兒的多種感觀參與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參與用心性。因此,我班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活動中愛動腦筋,用心發言,思維個性活躍,智力水平明顯提高。
3、注重加強個別教育,做好培優轉差工作。
我班的幼兒個性活潑好動,其中有個別幼兒動過了頭,常有打同伴、不守紀律、不守規則的行為。針對這種現象,我加強幼兒的個別教育。
4、用心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潛力。
本學期,我園進行了月末展示,老師之間互相學習,吸收好的經驗,透過童話劇的形式,讓孩子門對英語更加感興趣。
三、密切聯系家長,努力做好家園同步教育工作
在家長工作方面,我們堅持做到熱情接待家長,主動與家長聯系,透過多種途徑開展家長工作。由于春季各種傳染病電熱的到來,我園采取了家長送幼兒入園時不能入園措施,因此,老師與家長直接接觸的機會減少,我們便抓住晚接的時間,多與家長勾通,還常常透過電話進行聯系。本學期,我們進行了一次家長會,一次家長校園上課,向家長們傳授了一些育兒理論及知識,并結合我班實際狀況,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資料、方法。每次活動我都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在我與本班老師的發動下,家長十分重視,參與的用心性高,每次出勤率都在90%以上。透過這些家園互動的活動,讓家長更了解幼兒園、了解教師、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進而更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到達家園同步教育的目的。
本學期,在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班務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幼兒在體、智、德、美、勞等諸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團結協作,爭取把本班的工作做得更好,讓我班幼兒能更活潑、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中班班務總結范文不知不覺中,一個學期結束的鐘聲即將敲響。回顧這個學期的工作,再結合本班實際狀況,此刻我將對我的工作開展狀況、成功之處及亮點工作、不足及以后努力的方向等問題作如下總結:
首先,我將從安全、養成教育方面及家長的工作說說我工作開展的狀況。
一、在安全方面。在早上孩子入園之時,我總會認真的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其似乎帶一些危險物品入園,在校園里不讓孩子做一些危險性的游戲,并對孩子在游樂場玩耍的狀況進行監督,在孩子進行午休之時,我每一天都會做到認真監督,這些都大大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
二、養成教育方面。對于幼兒園的孩子,養成教育顯得十分的重要。不管是在平時的學習中,還是在教學之中,我對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都做了嚴格的要求,如吃飯的時候不浪費糧食,按時睡覺,并按時起床,一個學期下來,孩子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家長工作。在應對家長之時,我熱情的向家長介紹家教經驗“避免幼兒鉛中毒”等,創設“大家談”欄目,引導家長、幼兒、教師三方共同探討育兒經驗“孩子愛吸吮手指怎樣辦”、解決教育困惑“如何讓孩子注意力更集中”。除此之外,我還多途徑挖掘家長資源,構成家長助教模式,鼓勵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幫忙理解和指導孩子的發展。
其次,我將說說我的成功之處和亮點。我覺得我努力做到了很好的提高幼兒的自理潛力,使幼兒身心健康得到發展。跨入中班孩子們明顯的長大了,生活自理潛力提高了,我對幼兒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個別的關注和幫忙:我還結合本班幼兒發展狀況,透過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來促進每個幼
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方式來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會了自律,樹立了規則意識;并結合了日常生活,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潛力;幫忙幼兒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幼兒在人際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誠實、守信;培養了幼兒用心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我還培養了幼兒的傾聽潛力,加強我們之間的交流。我針對幼兒的發展,著重培養了幼兒的傾聽潛力,以往我們只是注重幼兒學會傾聽,讓幼兒傾聽教師的言語指令,卻忽視了自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為了讓幼兒能較快的學會傾聽的本領,首先我們兩位老師從自身做起,做幼兒的主要傾聽者,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的主要傾聽者,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歡和教師說,可因為我們教師的疏忽,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并且以身作則的行為,也是幼兒天性可模仿的,從而使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在傾聽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我在傾聽幼兒的表達,傾聽其所言,傾聽其所想,也加強了我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使我和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又增進了一步。
第三、我在最后說說我的不足及以后就應努力的方向。一、在這個學期里,我明明白進入中班的幼兒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方面有必須的欠缺,并且缺乏合作的潛力,在游戲和區角活動中遇到問題不會協商、不會分工和交流,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我在這一塊的處理上還不是很到位。
二、我覺得我沒有很好的在區角活動中投放適宜的材料,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學習棋類游戲的興趣,根據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及結合課程主題目標,在區角中投放適宜的材料供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活動中邊學習發展邊探索。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安培不是很合理。期望下個學期在這
一塊上有更大的進步。
三、我覺得我的交流潛力就應加強。平時我都只明白踏踏實實的做事,認認真真的做人,而這些在幼兒園對于一個幼兒老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就拿那次的班級布置來說,本來在布置上我覺得自己是成功的,但因為自己的交流和講解不到位,導致自己及同事的辛苦努力得不到肯定,這也大大影響了我努力的興趣。所以,我覺得學會交流很重要。只有這樣,別人才會更加了解你。
當然,我明白,我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但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
幼兒園中班班務總結隨著時光流逝,我們的孩子中班的生活也即將結束,回顧這學期來班級的各項工作開展得還是豐富多彩、井然有序。現將本學期班級工作做如下總結:
扎實的日常工作:
我班的日常工作,不管是保育和教育都是扎扎實實開展,都十分的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保育工作:
雖然已經是中班了,但是保育工作還是被我們放在首位,胡阿姨天天做到位,教室、盥洗室、午睡室,每一天拖得干凈亮潔。平時孩子用的餐具、茶杯、毛巾、積木等消毒工作更是認真細致,從不遺漏。小朋友的衣著穿脫塞褲她都時時放在心上,經常提醒小朋友該穿衣服或者該脫衣服了。
教育工作:
在日常的孩子的生活教育中,我們時刻記住:“生活即教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潛力,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職責心和團結合作意識。在起床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穿好衣褲并自己檢查,然后檢查身旁的小朋友,有困難的互相幫忙。在每次的家庭小任務中,我們提醒孩子這是你們自己的任務,誰即使完成的都有必須的獎勵,鼓勵孩子參與的用心性。本學期,我們繼續執行組長制度,我們給予每個孩子機會,讓他們更有信心,對學習生活更用心。透過生活中點滴的滲透我們也發現了孩子的成長與潛力的提高。
教學活動方面:
本學期,除了開展六個主題活動外,還生成許多與主題有關的課題,讓孩子們受益匪淺,每個主題的開展,我們都預先發給家長本次主題的主旨,和家長需要搜集的資料,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所以每個主題活動都開展的豐富和順利,孩子們在一個主題的樂園中,不但增長了見識,也得到了學習的樂趣。
重點工作:
本學習我們主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慣有:傾聽習慣、做事的堅持性,良好的職責心等。本學期我們也參與了幾項大的園內活動:我園開展了《第二屆故事大王比賽》、《十全十美,美食節》《大班第二屆畢業晚會》在孩子們和我們的精心準備下,大家玩的都比較開心。在《故事大王比賽》中,我班有兩名幼兒得到了一等獎。還有就是迎接區里的教師教學活動展示,我們在接到任務的時候,大家齊心協力,圓滿的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并且得到了表揚,大家都很開心。
保教配合:
在我們班,我們三個人都是平等相處,互相幫忙,關系很融洽,當我們忙但是來的時候,胡阿姨會主動幫我們,幾次環境布置,少不了阿姨的幫忙,我們的成績是屬于班級每個成員的。
圓滿的家長工作
細致入微的特殊生工作
我們班的孩子多半是聰明活潑,機靈無比,我們對他們寵愛有加,但有各種特殊的孩子:有性格孤僻的;有固執己見的;有弱小無比的;有語言不通的等等;我們老師對這些孩子都針對方針性的教育,使原本性格孤僻的能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家長交流方面:
幼兒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教育,不是家庭、幼兒園能夠單獨勝任的,它需要兩者接個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老師和家長透過交流,能夠了解幼兒在家和幼兒園的狀況,所以,家長和老師的交流顯得尚為重要,每一天放學后,我都及時向家長反映該幼兒當天的紀律與學習的狀況,做好的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做得不夠的請家長配合,助幼兒糾正。如發現缺席的幼兒,我及時打電話與家長問候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切實做好家園同步工作。還透過班級小活動跟家長進行溝通.我們還召開了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狀況,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孩子在家的狀況,相互了解,同時吸取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和推薦,努力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禮儀教育總結
禮儀教育的基礎在于“孩子”.幼兒禮儀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課”,此刻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六加一”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往往享受到的是過多的愛與呵護.他們具有與別人和睦相處的良好愿望,但是卻在交往中缺少:謙恭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舉止,禮貌的言論.對別人不能做到尊重和體諒,作為早期教育的實施者和引導者,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具有用心的社會好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實施禮儀教育,在實際操作中是切實可行的,幼兒在與老師、同伴的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對他們禮儀習慣的構成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一向以來十分重視對幼兒禮儀方面的培養,幼兒園內有良好的禮儀環境.本學期我班開展了大帶小活動中的禮儀教育,從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的點滴做起培養禮貌有禮貌的寶寶,我們還帶動其他班級的孩子,來構建一個從善、從真、從美的和諧幼兒園.一段時間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歡迎和支持.現將課題開展狀況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一、打造良好的禮儀環境.
環境就像一面鏡子,它既能夠折射出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也能夠促進孩子的發展.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將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⑴良好的禮儀教育物質環境.讓孩子們在自由活動或來園離園的時間里,感受禮儀的熏陶.在各班級的活動室內,老師們開辟了禮儀教育,“我是禮儀小標兵”“禮儀乖寶寶”等等,讓幼兒在環境的引導中,逐步養成規范的言行.
⑵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幼兒園制定了教師和家長的禮儀行為規范,老師們從我做起,做孩子們的禮儀榜樣;引導家長提高禮儀教育的認識,以用心的態度參與到幼兒的良好習慣培養活動中.
二、注重禮儀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我班經常開展以大帶小的活動.課堂上,我們的老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帶領幼兒:討論辨析、誦讀禮儀兒歌,進行搞笑的情景練習……形式多樣,充滿童趣的禮儀教學使抽象的禮儀道德觀念在幼兒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成為必然.
三、禮儀活動的實施——大帶小活動.
“大帶小”活動就是讓混齡的孩子在一齊組織的活動.從大年齡的小朋友角度看,能夠透過這一活動培養他們的職責心和關心他人的品質.從小年齡的幼兒來看,能夠在活動中學到哥哥姐姐一些處理問題的方法,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大帶小”活動打破了幼兒園封閉式教學模式,創造了讓孩子走出班級的機會,讓孩子廣泛地去接觸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伴.這對培養孩子社交潛力也有必須的好處.陶行知、陳鶴琴等教育家認為,兒童教育育兒童有三個好處,
1是幼兒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
篇6
關鍵詞:荊州市 農村中學 體育現狀 調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2-0033-05
1 問題的提出
在國家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荊州市農村學校體育如何發展急需解決。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的研究相對薄弱,我國農村學校體育在整個國家教育中的地位非常可憐,處于一個被嚴重忽視、嚴重邊緣化、非常不正常的狀態。但近年來正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為了全面描述荊州市農村學校體育的最新發展現狀,了解目前荊州市農村學校體育中存在的問題,為荊州市教育主管部門如何發展農村學校體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根據需要和條件選擇了荊州市12所農村中學作為調查樣本,包括荊州市公安縣窯場鄉埠河中學、荊州市監利縣大鄉流港中學、荊州市監利縣大琬鄉大中學、荊州市監利縣大琬鄉大高中、荊州市公安縣楊廠鄉楊廠鎮初級中學、荊州市公安縣仁和鄉楊廠中學、天門市皂市中學、荊門市沙洋縣后港中學、荊州市監利縣程集中學、松滋市沙道觀鎮松滋四中、松滋市沙道觀鎮松滋第四高級中學、仙桃市彭場縣何場鄉彭場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課題充分利用網絡、報紙、雜志等多種信息途徑,共查閱文獻約20余篇,書籍3部。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體育;第二,農村學校體育;第三,農村教育、農村文化;第四,農村改革、國家政策;第五,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第六,其他服務體系。
2.2.2 問卷調查法
在研究對象中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200份,收回問卷1093份,回收率為91.08%,其中無效問卷41份。
2.2.3 訪談法
對部分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情況、體育場地器材情況、課外體育活動情況以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間特征和對體育的態度進行了訪談,了解了農村學校體育現狀的基本情況。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學校體育課的現狀
3.1.1 體育課開課率
體育課是學校對學生實施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本次調查的12所農村學校中,體育課開課率達到95.10%,但仍然有4.90%的學校未開展體育課,這說明部分農村學校的體育課程缺少基本的保證。
3.1.2 體育課活動內容豐富程度
由表1可以看出,農村學生普遍認為學校的體育課內容不夠豐富,認為基本合適的占多數,認為活動內容有點少和非常的少的學生達到49.26%,這說明學校的體育課內容明顯不足。
3.2 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
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的有益補充,是終生體育的基礎,對于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重要意義。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早操、課間操等。
3.2.1 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總體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有68.10%的學校開展了課外體育活動,但仍有31.90%的學校沒有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這說明大部分學校還是注意到了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積極組織了課外體育活動。
3.2.2 早操的開展現狀
在調查中,有96.94%的學生反映學校開展了早操活動,僅有3.06%的反映學校沒有早操,這說明學校早操的開展情況總體比較好,早操在農村中學的開展得到了基本保證。
3.2.3 課間操的開展現狀
農村學校課間操的開展情況也總體比較好,開展率達到88.26%,但是據學生反映,學校開展的課間操的時間僅有5分鐘,活動內容也不夠豐富,只有廣播操、眼保健操等少數幾個活動內容。
3.3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現狀
體育場地器材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硬件系統,是學校體育正常開展的物質保證。各學校基本上有不同規模的體育場地,但通過實地調查,很少是標準場地.基本上屬泥土場地,通常都只有田徑場地和籃球場地,其他的體育活動場地則很少有學校會有;器材更是比較少,只有籃球、跳繩、杠鈴、等少數幾種體育器材。
3.3.1 學生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看法
經調查分析,學生對所就讀學校的體育器材質量評價為:非常好的10.40%,有點好的16.94%,一般的50.10%,有點差的13.20%,非常差的9.36%,總體上說,學生對學校體育器材的質量評價為一般。
3.3.2 體育課時學校提供體育場地器材的情況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體育課時,覺得學校提供的體育場地器材基本夠用的學生占多數,比例為38.74%,其次是不太夠用的占22.18,總體上感覺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富余的學生為27.18%,而感覺不夠用的學生占到34.35%,這說明學生對學校提供的體育場地器材總體感覺基本夠用,但感覺比較富余的只占到少數。
從表3中還可以看出,體育課時,感覺學校提供的體育場地非常富余、較富余和基本夠用的學生明顯多于學校體育器材的提供情況,覺得體育器材不太夠用和遠遠不夠用的學生多于體育場地提供的情況。這說明,學校提供的體育器材情況要差于體育場地的情況。
3.3.3 課外體育活動時,學校提供體育場地器材的現狀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體育場地器材基本夠用的占多數,為41.26%,其次是認為不太夠用的學生占25.52%,然后依次是認為交富余的學生占13.80%,非常富余的學生占12.48%,認為遠遠不夠用的學生占6.93%。另一方面,認為學校提供的體育場地非常富余、較富余、基本夠用的學生多于學校提供的體育器材的情況,也就是說學生普遍認為學校提供的體育器材情況要比提供的體育場地情況差。
3.4 學生對體育(體育課)的態度
3.4.1 對體育鍛煉好處的認識
這說明被調查的農村學生都能認識到體育鍛煉的一部分好處,選擇項目個數超過3個(包括3個)的學生占到93.14%,但認識的還不夠全面、不夠充分,對體育鍛煉好處認識比較全面的學生只有10.34%。對體育鍛煉好處的認識會影響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堅持性,也可能會影響體育鍛煉的興趣,應當增加對體育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體育鍛煉的好處。
3.4.2 對體育鍛煉壞處的認識
這說明被調查的農村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壞處都認識的非常不足。只選擇一個鍛煉壞處的學生占到49.22%。體育活動時,對體育鍛煉的壞處有所了解,就能做到一定的防范。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難以做到防范,這樣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向學生傳授體育鍛煉知識,讓學生對體育鍛煉壞處及避免的方法有所了解很有必要。
3.4.3 是否喜歡體育的情況
據調查顯示,喜歡體育的學生占到72.20%,不喜歡體育的比例只有5.79%,在喜歡體育的學生當中男生居多,這說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很高的,同時由于性別的原因,學生對體育有不同的態度。另外,初中學生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體育的學生都較高中學生多,高中學生對體育持無所謂的觀點的學生較初中的少,這說明高中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態度要好于初中學生。
3.4.4 是否喜歡體育課的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在調查的學校中,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占56.27%,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占23.98%,有19.75%的學生無所謂,顯然喜歡體育課的學生比例較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學不喜歡體育課,對體育課的態度和認識程度不足,認為體育課無所謂。這些都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
從表8還可以看出,初中學生喜歡體育課的學生略高于高中學生,但是對體育課無所謂的學生也高于高中學生,高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較初中的多,據調查顯示,高中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主要集中在女生身上,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活動,怕臟怕出汗。
綜合比較學生對體育和體育課的態度得知,學生喜歡體育的比例72.20%要遠遠高于學生喜歡體育課的比例56.27%;不喜歡體育的學生有5.79%,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占到23.98%,這說明一個問題,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也是遠遠高于不喜歡體育的學生,數據表明,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是很喜歡體育課,學生對體育的態度要比對體育課的態度要好的多,不喜歡體育的學生也少于不瞎混體育課的學生,這些都說明我們的學校、我們的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某些問題,致使學生對體育課的愛好程度不高。
3.4.5 是否經常參加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項目的情況
據調查顯示,有68.56%的學生不能經常參加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項目,僅有31.44%的學生可以參加到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中。不能經常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和機會,比例為29.08%,其次是沒有場地器材(17.32%),沒有體育教師的指導(16.58%),有14.41%的學生反映學校不讓開展體育活動。
3.4.6 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期望
從表9可以看出,無論是初中學生還是高中學生,首先對增加體育活動時間提出了強烈要求,人數比重最高,這說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很高,態度比較積極,都樂意參與體育活動,只是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時間太少,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對學校的場地器材也提出了意見,要求增加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人數比重次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成功欲望的不斷增加,高中學生對比賽活動的要求要強于初中學生,而初中學生更多的則是對活動項目的豐富程度提出要求;農村學生對學校的體育圖書手冊和提供體育信息、消息等方面要求較少,人數比重較小,經過對部分學生的個別訪談了解到,學生很少有看過體育圖書手冊,基本上沒有這個概念,對體育知識的了解也很有限。
3.5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
3.5.1 上課期間學生參與校內體育活動的情況
由表10所知,在上課期間學生參與校內體育活動的情況不大理想,每天都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比例最高,占到44.42%;在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當中,有1-2天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居多,為29.28%,而每天都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所占比例較小。
3.5.2 上課期間,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情況
由表11所知,在上課期間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更為不理想,每天都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高達55.15%,也就是說大多數學生是不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在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當中,每天都參加的也只是占到11.74%,有3-4天參與體育活動的人也只占到少數,為7.53%。經調查顯示,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跳繩、打籃球、跑步等幾個項目上,活動內容不夠豐富;活動的場所主要是在學校附近、家的附近和家里。
3.5.3 雙休日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
由表12可知,農村學生在雙休日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比例最高,占36.66%,其次是大部分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占到29.35%,而每個雙休日都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只有7.64%。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活動的主要內容集中在打籃球、跳繩、玩沙包、打羽毛球等項目,活動的場所依然是學校附近、家里和家的附近。
3.5.4 寒暑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
寒暑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稍好于雙休日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比例最高的是大部分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占34.24%,從不參加的學生為31.41%,然后是一半天參加的占18.03%、大部分天參加的學生占10.43%和每天都參加的學生占5.90%
3.6 父母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
經調查顯示,父母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總體比較好,父母非常支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比例占到第一位,為37.11%,有點支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比例為34.41%,然后是父母持無所謂態度的占25.78%,有點反對和非常反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父母僅有2.69%,這說明父母對體育的好處有一定的認識,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持肯定的觀點。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大多數農村學校都開展了早操、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但還存在活動時間較少、活動的內容不夠豐富的等問題;農村中學提供的體育場地器材基本夠用但認為學校提供的場地器材不夠用的比例也很高,還存在場地不標準、質量差,器材種類較少,數量不足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都能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部分好處,但認識的都還不夠全面,對體育鍛煉壞處的認識都非常不足;喜歡體育和體育課的學生都占到了大多數,喜歡體育的人數遠遠多于喜歡體育課的人數;大部分學生不能經常參加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項目,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和機會,第二、第三位的原因是無場地器材、無教師的指導。學生對學校最強烈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增加體育活動時間、增加場地器材、多開展訓練比賽活動、豐富活動項目等四項;在校期間,學生參與校內外體育活動的總體情況不佳,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較少;雙休日,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不好,從不參加的學生占到第一位;寒暑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略好于雙休日,但是不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還是占到大多數。
4.2 建議
(1)樹立先進教育思想,轉變觀念,糾正對農村學校體育認識偏差。
(2)進一步加大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宣傳力度,要使各級領導、校長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重要意義,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整個學校教育中的位置。
(3)保證體育的開課率,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給學生一點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到陽光下,操場上去鍛煉身心。
篇7
蒙古族幼兒園是幼兒雙語教師從事“蒙漢”雙語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人、財、物都影響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本研究通過對6位一線教師的深入訪談,總結整理了幼兒園的各要素中對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有重要影響的幾個方面,并據此提出了提升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應對策略。
一、“蒙漢”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幼兒園影響因素
(一)園長
我國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園長是幼兒園工作的主要行政領導。在蒙古族幼兒園,園長是幼兒園的管理者與決策者,更是民族幼兒教育的引領者,對蒙古族幼兒園的發展及雙語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首先,園長的管理方式影響幼兒雙語教師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人的積極能動性的發揮程度是與管理效能成正比的,園長的管理方式不同,對教職工的影響則不同。蒙古族幼兒園雙語教師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他們有著豪爽,直接,實在,善溝通又極具自尊的共同特點,不適依強權、剛性的管理方式。這就需要園長具有敏銳的柔性化民族情感管理能力,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加強情感的支持,巧妙地處理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調查發現,部分蒙古族幼兒園園長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缺乏清晰的認識,將自己定位于“官”,“總擺領導架子”(教師E),習慣于以權威的方式來管理教師,“從來沒說跟老師談談心什么的”(教師D)。這樣不顧及情感交流,高高在上的管理方式,必然造成教師要么內心反感,要么心生畏懼,嚴重影響雙語教師發展的積極性,不利于雙語教師的專業成長。
其次,園長對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視程度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如果一所民族幼兒園的園長非常重視“民漢”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發展,那么他才會制定相應的制度,為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提供保障。例如,將教師教學能力作為雙語教師考核、職稱評定、職務提升的重要參考。同時積極為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創造各種條件。例如,增加硬件設施、發放適當的資金補貼等,這樣,雙語教師教學能力才有可能很好的發展。反之,如果園長對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不重視,那么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將陷入困境,“無論你做得怎么樣,領導連看都不看,問都不問,還有啥積極的呢?”(教師D)。因此,園長對雙語教師教學能力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二)生源
以往對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將學生作為一個單獨影響因素的并不多,而對于蒙古族幼兒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來說,生源的影響卻十分重要。蒙古族幼兒園招生制度比較寬泛,雙語班生源以蒙古族幼兒居多,輔以少數漢族及其他民族幼兒,成分多元復雜。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蒙語水平參差不齊,“有能聽懂也會說的,有能聽懂不會說的,有會簡單日常用語的還有一點也不會的”(教師C),幼兒蒙語水平是形成雙語教學教學環境的基礎,部分聽、說差的幼兒無法與教師形成互動,難以吸收語言知識。一點也不會的幼兒受畏難情緒的影響則故意回避蒙語,全部用漢語來表達。雙語教學本身的難度加之幼兒復雜的語言層次,使得雙語教師“有時候根本顧不上能力的提升,能進行雙語教學就已經很不錯了”(教師C)。
(三)時間
時間是一種供給量不變的特殊資源,它不可或缺但無法貯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雙語教師的任務很重,除花費大量時間用于組織幼兒集體教學、區角活動、寫政治、業務筆記以及創設環境等普通幼兒園教師所應承擔的任務外,“本身雙語教學對教師來說就有很大壓力,備課時不可能像漢語那樣,還要選擇、翻譯,時間根本不夠用”(教師C),雙語教師在幼兒園的一天顯的繁雜忙亂,根本沒時間考慮研究啊什么的!”(教師C)。時間的欠缺,使得雙語教師如流水線上的機械每天超負荷的運轉,而無精力反思和研究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自己應努力的方向,極大地阻礙了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事實上,幼兒雙語教師的專業學習、與同事間的交流合作及各種培訓都需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離開時間的保障,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顯然只能是一種空想。
(四)園本培訓
園本培訓是幼兒雙語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盡管教師培訓的作用與意義已經得到了認可,但教師培訓的實踐卻并不令人滿意。”訪談中教師們反映,幼兒園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雙語教學相關的培訓,但整體效果不甚理想。“培訓的內容一般比較陳舊,有的內容根本用不上”(教師A),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必然影響幼兒雙語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的提升。“有的培訓老師也不怎么了解雙語教學的實際,就講他的理論”(教師F),“教師培訓者素質不高是培訓流于形式、走過場,對教師技能形成、水平提高效果不大的重要原因”,作為幼兒雙語教師培訓者,缺乏雙語教學實踐知識必定影響培訓的效果。而且,“集體上課的方式太累人,教師們一坐一上午,學習效果不怎么好”(教師C)。王憲平對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1.7%的教師認為教師培訓方式單一會較大地影響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對幼兒雙語教師的培訓也不例外。
二、提升“蒙漢”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園長對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支持及引領
依據“生態系統觀”理論,我們認為“園長處于微觀系統的核心地位,在不同亞系統及其聯系中起著獨特的主導、調控、中介與緩沖等多種作用,是教學管理者專業發展影響系統中最具有動力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園長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掌舵人,是教師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和引領者。
首先,對幼兒教師雙語教學活動的支持。幼兒“蒙漢”雙語教學活動無太多經驗可借鑒,需要教師不斷嘗試、創新,這是個不斷探索試誤的過程。園長應為教師創設一個和諧、信任、放松的氛圍,要相信并肯定他們的能力,因為任何一位幼兒教師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專項特長,都渴望被群體認可與尊重。[5]同時,作為幼兒園資源的支配著,園長要為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如利用經費組織教師參加會議、進修學歷、購買專業書籍及多媒體網絡設備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發揮自主意識,積極爭取發展。
其次,對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進行相應的指導。蒙古族幼兒園園長不僅是幼兒園的管理者,更是“教師教育者”,是民族幼兒教育的學術帶頭人。所以,園長在民族教育研究之余應抽出時間定期到雙語教學當中去看一看,了解每位幼兒教師雙語教學能力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改進意見,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指導。這樣一來,不僅拉近了園長和教師的距離,更能提高教師雙語教學的能力。
(二)科學安排雙語教師的時間
時間是幼兒教師雙語教學的重要保障,只有有了充足的時間,教師的教學反思、與同事間的交流、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等才能成為可能。科學合理安排雙語教師的時間,能夠更好的提升雙語教師教學能力。
首先,時間安排應合理緊湊。要科學安排好時間,就要制定合理系統的工作計劃。在工作部署上,要有輕重緩急,將一部分時間主要用于服務雙語教學,盡量避免時間花費在瑣碎、一般性的事務上。同時要合理整合教師的時間,化零為整,給教師提供整塊的自由支配時間。
其次,合理調配現有工作人員的同時引進新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幼兒教育應堅持保教結合的原則,但如今幼兒園保教分的太過清楚,好像保育員就是搞衛生的,而教師就是教學的,這種潛意識的分工模式嚴重影響了幼兒園的工作效率。幼兒園應該調配人員的分工,將保教老師的任務重組,讓保育員適當配課,并在工作中輔助教師對幼兒進行日常用語的滲透。再者,增加編制,提高教師數量,或者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定期來園指導和幫扶,這樣既能增加雙語教師專業鉆研的時間,又能對其教學能力有更好的引導。
(三)構建適宜的編班、班額制度
我國托幼機構大多實行按年齡編班,這種編班的好處是同一年齡段的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相仿,利于教師教學。但對于雙語教學而言,只按年齡將幼兒編班,而不顧及幼兒文化背景及掌握語言層次的差距,必定會給雙語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幼兒園在參照有關教育部門規定的同時,應根據本園實際,適宜的按幼兒掌握語言的層次及年齡編班,適當的時候設置混齡班。
編班時的班額問題也極其重要。蒙古族幼兒園諸多雙語班實際班額超過了《幼兒園工作規程》相關規定,加之雙語教學本身又十分復雜,無形當中加大了雙語教師教學的難度,因此,幼兒園應采取積極措施。首先,酌情減少雙語班在班幼兒數,爭取將班級小化;其次,將同一班中的幼兒根據蒙語水平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再次,可通過班級之間合作進行聯合小組教學。這樣不僅利于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更利于教師之間通過互助提升雙語教學能力。
(四)加強系統化的園本培訓
園本培訓是提高幼兒“蒙漢”雙語教師教學能力最方便、最節儉的培訓方式,蒙古族幼兒園也進行園本培訓,例如每天早會組織雙語教師閱讀蒙、漢文讀物,以提高雙語表達能力等,但整體來說沒有形成較系統的培訓方案。幼兒園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園本培訓力度,發揮園本培訓的獨特作用。在培訓對象上,將雙語教師分層,針對不同層別的教師培訓適宜的內容。在培訓內容上,運用“菜單”式可選擇的培訓模式,強化培訓內容的動態化,注重培訓內容的多元文化實際性和前瞻性。在培訓手段上,采用理論講座、實地觀察等多樣化培訓手段相結合的方式。
總之,“蒙漢”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眾多,本文只是從幼兒園的角度進行了淺顯的探討。其實,提升幼兒雙語教師教學能力有很多途徑,這也是筆者展開后續研究的重點。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學者來關注少數民族地區幼兒雙語教育,積極投身到幼兒雙語教師教育研究中來,為民族地區培養一支能力強、素質高的幼兒雙語教師隊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燕,邢利婭.幼兒園組織與管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7.
[2]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27.
[3]梁杰.教師培訓是否能真正引入競爭機制[DB/OL].
篇8
關鍵詞:多媒體;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運用和思考
從事中職語文教學十幾年了,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中職生普遍存在語文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的情況,許多人抱著“混”的態度呆在學校里。因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語文能力以適應求職就業的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具有資源海量化、形式多樣化等特性的現代信息技術,為傳統語文教學注入了“源頭活水”,優化了課堂布局,拓展了學習空間,促進了師生交流,使語文課堂更加鮮活、靈動。因此,在實踐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以提高中職語文教學實效就成為擺在我們中職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多媒體技術對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及觀念提出的新要求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主導主體說”雖然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核心,對課文細分縷析,教學過程以教師和課本為中心,因此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在公開課里得到體現。這是因為幾千年的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但是,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使得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小組媒體教學法、微型教學法)、個別化教學和網絡教學(交互式網絡教學、遠程教育)并舉的局面,迫使教師真正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必須對教學過程重新設計,這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師-學生”模式轉變為“教師-媒體-學生”模式),而且要求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角色發生轉變,即由傳統教育過程中教師單純地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學生的啟發者和引導者。而學生也要從傳統教學中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自覺地學習,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教師的角色表現為教學的設計者、學習的引導者、品質的示范者;教師是學生的師長和引路人,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
二、多媒體技術下中職語文教學對策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本身就可以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把教材中某些抽象的、難于理解的理性知識,利用計算機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借助計算機網絡與學生進行“人機交流”,變抽象為具體,變微觀為宏觀,進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中集圖、文、聲音、動畫、視頻等其他媒體信息為一體的優勢,從根本上改善了學生認知環境,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皮加幾幅掛圖”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變得活潑而富有動感。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圖文音像資料,鮮艷的色彩,生動活潑的界面,逼真的音響效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使注意力延長,利于學生的深度觀察與發現。
2.再現名家經典,培養學習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利用多媒體,可以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網絡上大師們的經典朗誦能夠恰到好處地再現文章的語言節奏以及文章蘊含的情味,同時錄音還可多次重復,因而在多媒體上運用錄音進行朗讀訓練,效果很好。我在講舒婷的《致橡樹》就用的是丁建華的配樂詩朗誦,學生聽后就模仿著朗誦,感情把握得還不錯。還可以經常從網上下載一些名篇名著讓學生欣賞,看后讓其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思考問題能力。
3.挖掘課文情感,把握文章主題
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但很多課文歷史悠久,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憑已有文學修養很難深刻理解歷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講《荷塘月色》時,我給學生放《荷塘月色》的電視散文錄像及孫道臨朗誦的《荷塘月色》的錄音帶,隨著“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畫面直觀、形象逼真的展現,學生身臨其境,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索淡朦朧,什么是和諧寧靜。再加上委婉深沉、滲透力極強的朗誦,視聽結合,學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悶彷徨的情緒,以及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學生的想象力是隨著表象的積累而不斷發展的。沒有展開合理的想象,肯定不利于詞句的理解和語感的培養。教師借助多媒體畫面的形象,生動、直觀地再現了語言文字的表現內容,刺激誘發學生產生合理的想象,并在想象中產生豐富的聯想,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的構建。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意義建構全過程包含著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許多學生解詞、造句、閱讀或說話,都包含著“直觀”的因素。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努力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重視形象感染,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發揮協同作用。而多媒體技術以其直觀、動態和演示效果,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和創造,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5.課堂教學中要正確、合理運用多媒體
篇9
這幾年,一到過年過節時,“剩男剩女”這種詞就開始頻繁見于媒體版面;電視中各大婚戀網站的廣告也變著花樣地刺激著人們的眼球;“36歲男子春節期間被安排18場相親”、“12星座如何應付父母逼婚?”、“史上實用反逼婚攻略”紛紛熱乎出爐;公園里聚著一群群老人們,舉起寫有子女情況的大白紙,站在曲折的小徑兩側,儼然一個自由市場。與年輕人的婚戀有關的一切,已經編織成了我們這個時代一個令人唏噓的文化景觀。
應該說,“剩男剩女”是被強加在一定年齡以上未婚人士頭上的標簽,一個“剩”字,多少帶有貶低意味。如今,這些人正在通過一些方式對這種社會壓力做出自己的回應。馬年春節前后,電視上出現了一條某婚戀網站的廣告:女主角為了完成姥姥的心愿而最終結婚。許多網民認為這條“逼婚廣告”令人反感,甚至有人發起了萬人聯名抵制活動,表示要“與道德綁架和陳腐婚戀觀斗爭到底”。
剛過了陽歷年,澳大利亞墨爾本當地最具影響力的華文報紙《墨爾本日報》以罕見方式在頭版刊出整版廣告,一位中國媽媽以不逼婚為條件,勸兒子回家過年。廣告詞如下:“鵬:打了好多次電話你也不接,或許在這里才能讓你看到。爸媽再也不逼你結婚了,今年過年回家吧。愛你的媽媽。”
網上也不乏“三十歲了,依然沒嫁出去,不敢回家過年”這樣的帖子,吸引到十幾萬次的點擊。“過年不敢回家,怕父母提婚姻的事,一直沒遇到真正想把我娶回家的人,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和人瞎混。不想和一個不喜歡的人湊合著過日子,想著結婚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如果不能比現在的生活好,那為什么要結婚呢?”女孩如此自白。
逼婚,儼然變成一場持續高燒的全民話題。
在中青報最近的一次調查中,有89.1%的受訪者表示今年春節自己身邊有被逼婚的年輕人,有婚戀網站調查顯示,90%的年輕人遭父母逼婚,超過80%的未婚80后面臨家人要求結婚的壓力。30歲左右的他們代表了城市的一種趨勢:接受過良好教育、經濟獨立,因為個人或職業原因推遲婚姻。
“不回家犯什么法?30歲不結婚那才違法,該判刑!”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某大爺義憤填膺地對記者喊道。這句話已經成為一個流傳頗廣的經典段子,人們能從這句話中聽出當下中國人的許多代際況味。
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矛盾?
逼出來的是幸福嗎?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大多生長在獨生子女家庭,追求個人主義,不急于承擔家庭責任,對婚姻的態度自然就不夠積極。但他們的父母卻剛好相反,因為只有這一個孩子,所以希望子女盡快結婚生子,傳宗接代。這種子女對婚姻積極性降低和父母對子女結婚期待變高的矛盾因此愈演愈烈,這種矛盾在很長時間內都不可能消除。
逼婚現象,集中地反映著世代之間婚戀觀的差異和矛盾,個人、家庭、社會,都已經體驗到了時代轉型過程中的疼痛。
“男性同樣是逼婚逼育的受害者。社會發展到今天,對個體而言最大的好處是獲得了更廣泛的自由選擇空間,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而為了周圍長輩和他人的眼光來安排自己不情愿的人生,是一種奴役性的倒退,無幸福可言。”有網友如此表示。
作家侯虹斌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父輩們才不管自己的孩子們喜歡怎么樣的生活,他們只要求你符合他們的期望,符合這個社會最常見的邏輯。要求服從、要求整齊劃一、消滅私生活,是中國綿延數千年的傳統。”
作家六六表示:“那些過年逼婚的父母親戚朋友們,想想你們自己的婚姻是否比蜜甜再勸單身入圍城吧!一面彼此惡言相向、以淚洗面、懷疑愛情、為孩子湊合,甚至在婚內腳踏兩只船,一面鼓動別人過上跟自己一樣糟糕的生活。這究竟是你們的祝福還是你們的報復?有時候單身是比結婚遭罪更好的選擇。”
六六的話并非信口雌黃,據統計,在京滬粵地區,80后一代的離婚率已經超過50%,其中有很大比例都存在雙方父母介入小兩口婚姻生活的情況。而更是有已婚朋友現身說法:“當初結婚,就是迫于父母壓力,找了個人湊合結了婚,現在呢,看到我不幸福,又開始逼著我離婚!”
那些被逼婚的外國人
可以說,雖然已經有成億成億的中國人過上了現代式的生活,但至少在婚戀觀方面,我們社會的主流觀念幾乎還停留在一百年前。但是,逼婚并非中國特有的現象。
由于存在童婚習俗,印度父母一直都認為替子女包辦婚事是自己理所應當的權利,無論子女是否成年,是否愿意。隨著越來越多的印度年輕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每年因為家長逼婚而鬧出的悲劇也經常見諸報端。
在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發生的情況,則已經不能用逼婚來形容了。那里由于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單身漢被強行劫持,在遭受虐待和威脅后被迫成婚。為逃避這種暴力婚姻,一些富家單身漢都雇起了保鏢,并在每年的結婚黃金期逃離住地;那些因工作出不了遠門的,上班時也要三五人結伴同行。
面對人類婚姻制度的壓力,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也沒有幸免。在美國,大齡未婚女性面對的社會壓力要比男性大得多,當無名指上沒有戒指時,甚至最自信的單身女性也懼怕回家時的羞愧感,擔心受到失望的家人的指責。節假日更是會給眾多單身女性帶來壓力,美國的單身女性也要面對這一心頭之痛,她們稱之為“感恩節逼婚”。
篇10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調查發現,中小學學生中營養不良的在日益增多。“早餐被省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豐盛”以及錯誤的營養消費觀念,是導致學生營養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學生營養狀況不容樂觀,雖然膳食熱量供給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比例小,鈣、鋅、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明顯不足。城市中小學學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豐富,而實際上應該早餐豐富才對。早餐吃不好,出現了視力下降、身高增長緩慢、挑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鈣、貧血等營養素缺乏的病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學生膳食中植物源性鐵的比例過高,鐵的質量差、吸收少;學生鈣攝入不足,這與學生膳食中奶制品、豆類消費量偏低有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城市學生因生活水平高,學生偏食嚴重,多吃高熱量的巧克力、餅干等,同時缺乏體育運動和身體鍛煉,而農村孩子不偏食,且活動量較大,故城市孩子普遍營養狀況不如農村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學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常見的表現有:不愛喝奶;不愛吃蔬菜、肉類、豆制品及水果;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嗜吃油炸食品、愛喝充氣飲料等等。孩子的挑食、偏食會因某些營養素的攝入不足或過剩而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學生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的壓力很大,這就容易患上貧血等疾病。
另外,由于很多學生和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我國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升高。而青少年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成年后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時炸彈”。
人的習慣不是生來具有的,是受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和發展的,飲食習慣則主要在幼年時由父母培養。
在孩子的嬰幼兒期,就應喂食各種味道的食物。讓舌頭盡早接受各種味道的刺激,能促進味覺發育完善,產生良好的適應性。所以,年輕的父母要盡早給孩子品嘗多種口味的飯菜。每天的食物要多樣,不強迫孩子吃這吃那,更不用獎勵與懲罰手段刺激孩子多吃某種食品。經常使用食物作獎懲,會使孩子增加某種食物的偏愛。孩子生病后,食欲會下降,會不喜歡某種食品,這時,應勸其先吃少量,由少而多,兒童的適應能力很強,是不會長期拒絕某種食物的。還要注意保持孩子的食欲,不要讓孩子將喜愛吃的食物一次吃得過多。以防暴食后的傷食傷胃。六七歲、十幾歲的中小學生是憑喜好選擇食物的,所以,需要父母對其進行科學的教育,父母也因此有必要掌握基本的營養學知識。如果父母能按平衡膳食理論安排一日三餐,就會安排孩子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重要的是,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幼對各類食物和各種營養的喜愛,孩子就會自覺地形成正確的飲食行為。孩子有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會受益終生。科學地吃,應言傳身教,使他們知道如何科學地獲得合理營養,同時要培養子女具有良好和文明的飲食習慣,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早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這樣做,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自主性,還有助于開發智力,有人認為,中國人用筷子吃飯,特別能促進大腦皮層發育。
(2)給孩子定時開飯,讓孩子每天都能按時就餐。
(3)教會孩子講究衛生,做到飯前洗手,飯后漱口。
(4)吃飯時,盡可能施行分餐制。
(5)為孩子創造一個祥和、安寧、輕松的就餐環境與氣氛,不要在吃飯前和吃飯時教訓、責罵孩子。
(6)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也不要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或看書。
(7)每餐吃飯的持續時間宜為20~30分鐘,要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
(8)父母與子女一起吃飯時,可隨時簡明地告訴孩子一些有關食物與營養的知識。比如,說:"土豆是長在哪里呀?是產在土里的。""喝牛奶有什么好處呀?天天吃奶的孩子能長高個。"在方式上,切忌嘮叨。
(9)一些家庭在節假日常大吃大喝,在寄宿制學校就讀生,周末回家,父母往往為其準備好吃好喝。這種做法容易讓孩子暴飲暴食,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病癥,還會影響孩子的飲食心理,家長應該避免。
(10)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要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擇菜、淘米。在八九歲時,可教他們燒飯炒菜,從煮雞蛋、煮粥開始,到中學時代,就能會做一般的家常飯菜。如此,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還能使他們長大后熱愛飲食生活。
(12)教會子女一些用餐禮儀,比如,口中有食物時不要說話;不要含著食物喝水;不要持筷子指指點點和在菜盤里扒來扒去;打噴嚏和咳嗽時,要用餐巾或手帕掩著嘴,把頭遠離餐桌。
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膳食。
家長在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耐心;
(2)不要用強迫、哄騙或威脅的方式,防止兒童產生逆反心理;
(3)保證早、中、晚三餐及點心的正常飲用,少吃零食,孩子餐前有饑餓感就不會挑肥揀瘦;
(4)父母以身作則,帶頭吃多種食物,對不吃蔬菜的孩子可菜肉混食,如吃餃子、菜飯等;
(5)根據兒童年齡進行營養教育,如在揀菜或在廚房做菜時,結合當天食譜介紹食物營養,潛移默化地使孩子懂得吃多種食物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需要。
兒童營養不良的表現
營養不良病兒多半表現為逐漸消瘦,體重減輕,身高增長緩慢,但也有部分小兒因主要是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表現為凹陷性水腫,多見于面部、下肢,嚴重者可全身浮腫,而體重減輕不顯著。營養不良小兒大多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喜歡活動,食欲低下。也有一些以消瘦為主的病兒表現為煩躁不安,時時哭吵,精神緊張,睡眠短暫。嚴重的營養不良病兒甚至血壓偏低,心率緩慢,心音低鈍,脈搏微弱,可發生心力衰竭。另外,還可能有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對飲食的改變不易適應,常發生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脹,可伴有肝臟、脾臟腫大,智力發育也較落后,甚至呆板,認知緩慢,動作笨拙。營養不良的小兒胃口差,進食的食物量少,除了攝入提供熱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足外,也時常伴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他營養素的缺乏,可出現相應的癥狀,如夜間看東西模糊不清,眼角膜出現混濁、白斑、穿孔,甚至造成失明等。病兒免疫力大大下降,極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傷風、支氣管炎、肺炎、胃腸炎、腦膜炎、尿道感染、敗血癥、膿毒血癥等,使病情更趨惡化。長期營養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對外界反應遲鈍,不喜歡活動,很少與人交往,頭發枯黃稀疏,皮膚干皺,口角發炎,舌苔光剝,四肢清冷,體溫偏低,經常發生各種感染炎癥。家長如果注意觀察,不難早期發現孩子營養不良的情況,應盡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幾種健腦益智食品
1.雞蛋: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磷、鐵等,有益于大腦的發育。
2.核桃: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種油脂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而其含有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可健腦。
3.香蕉:能幫助大腦制造一種化學成分――血清素,這種物質能刺激神經系統,對促進大腦的功能大有好處。
- 上一篇:高中語文重點知識點
- 下一篇:消防法律法規基本知識